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聊齋世事

    孔子之所以能成為萬世師表,這與董仲舒的“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有很大關係。

    在神化皇權,維護統治者利益情況下,儒家思想學說也受到了封建帝王的青睞。彼此的逢迎、利用把儒家思想推倒了雲端,而作為儒家思想的啟蒙者--孔子,自然也就被推崇到了極高的地位。

    現代社會百家爭鳴,諸子百家思想均有用武之地,再接受單一思想肯定製約發展,所以孔子的萬世師表一說也應該宣告結束了。

  • 2 # 擺渡天堂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其根本在"師"上。

    傳道就是人的思想境界,師的價值觀不一樣,教授的內容和重點就有差別。

    授業就是對於"業"的精通,匠者,只問耕耘也。

    解惑就是傳道+授業都精通,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把一個人生大問題濃縮到了一個字上,便是"道+業"精通的表現,把事物探索到本末、根源,才有正確的解。

    當然還有現實的智力、志向問題,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是孔子著名的"因材施教"。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這是"至善、良知", 是身為師最重要的人格。

    綜上,教育的根本在於師,師的根本在於至善+思想境界+精業。

    孔子是如何成為萬世師表的,下面詳細論述。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十五歲就志於學,為什麼?生活環境所迫嘛, 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學嘛!19歲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麼樣?孟子說:會計當、牛羊茁壯長。意思是盡到了自己的本職,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賬都對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長得好。從這一點就看得出孔子是個務實的人。

    三十歲創辦私學,教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既然敢創辦學校,教書育人,首先肯定六藝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來什麼!也不會有人來求學。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務實、精通六藝的人,為什麼要選擇教學?而不是去社會上作為一番?

    難道是社會環境沒有他的立錐之地嗎?可以說這樣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紀那也是寶貴的人才啊,哪個公司不想要這樣的人呢?況且那個落後、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說的:三十而立。我們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語是財富、社會地位,是成家立業。假若孔子的"立"也是這樣,那麼他應該在季氏家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邏輯。史書上也沒有孔子被趕出季府的記載,這說明孔子是主動辭職不幹的,選擇辦學、教學是主觀行為,而不是被環境逼迫的。學費是一束脩,就是一捆乾肉,收乾肉能發家致富嗎?顯然不能,孔子辦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發財。

    透過邏輯推理,再來看什麼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業,還是"志於學"。透過教學提問、思考、解答從而教學相長, 增長學問。是這樣嗎?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是樂乎。"這是學習的快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向老子問學周禮、向師襄子學琴、向檀子請教、向漁夫請教……,都是"志於學"的表現。

    孔子有教無類,為什麼?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問題和觀點嘛,有教無類可以讓他了解到更多知識嘛。可以說孔子都是從事實出發,在平常中探索、學習,瞭解世界、瞭解人類。以至後來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個字概括了一種人生,可以說這是龐大的閱歷後,高度的總結啊。

    孔子為什麼十五"志於學"、三十"志於學"?這兩個"志於學"前後有什麼不一樣?十五"志於學"是生活所迫,是為"生存"學、為己學,後面"志於學"就是為"人"學、為"道"學了。這跟他的童年經歷不無關係啊,三歲沒了父親,被迫離開家庭,由他母親一人拉扯大,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一個婦人養活孩子得多不容易啊!到了十七歲,母親又離世了,這對孔子的人生來說是多大的磨難啊!一個在困境中成長的人,感受最多的當然是磨難和痛苦,正因為他看到了、經歷了大量下層人的痛苦才有"志於學",以去除百姓苦難為己任而學,這和佛家離苦得樂是一個道理,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個道理。

    有了三十的"為人學",才會有十年磨一劍的"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不惑是在大量的學習、探索後得來的,不惑的意思與和尚得道差不多,意思是他把人類社會階級的形成、人類行為習慣的形成,都論到了本末、根源上。簡單的說就是看透了人性,看透了社會運轉的根本。《大學》裡講,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不就是讓大家實事求是地去研究、探索事物,把本末、始終弄清楚,人就沒有惑。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意思是沒有把本末、始終弄清楚就會有惑,就會做不到,一個道理。這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盡人事"。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

    六十耳順,是在"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基礎上來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為什麼做,知道別人為什麼說,理解別人,堅持自己。用但丁的話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是一個人有了原則、有了價值觀、有了判斷力,不被世俗束縛、不人云亦云,反過來看我們普通人呢?思想行為如浮萍,無根……。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晚而好易,以至韋編三絕。《易經》講一陰一陽謂之道,講一個分幣的兩面,講完整的大象。他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基礎,我們一般人難以達到這個思想境界,就不廢話了。

    下面透過事例看孔子的偉大之處。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魯國頒佈了一道法令,魯華人在其它諸侯國淪為奴隸的,若有人幫奴隸贖了身,這個費用可以在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了人,不去國庫報銷。孔子批評子貢:子貢你這樣做不對啊,你贖了人不去報銷,以後就不會有人去贖人了。你領了贖金,天經地義,不領贖金會導致更多的魯華人得不到救贖。子路救了溺水者,別人牽了頭牛來感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誇子路:你做得好啊,這樣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結果孔子批評子貢、表揚子路。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以"得失"選擇、指導思想行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國外遇到了魯國的奴隸,他就會想:假如我今天贖了人不去報銷,經濟上就會受損失。去報銷的話,和子貢就形成了對比,別人就會說子貢高尚,我跟子貢比就差遠了。贖了人不報銷經濟上受損失,報銷了名譽上受損失,因為"失"乾脆不做了,這就導致奴隸得不到救贖,所以孔子批評子貢。子路救了人,收了好處,以後其他人遇難,路過的人會因為"得"而勇於救人,所以孔子表揚子路。

    被困陳蔡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意思是我們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為什麼被困在野外?我們是思想家、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匡世濟民、伸張正義,按理說我們這樣的人應該人人都愛戴、處處都行得通才對嘛,為什麼現在搞得飯都沒有吃的、如此困頓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意思是:是不是我們還不夠仁呢?所以人們不信任我們,是不是我們還不夠智呢?所以別人不讓我們伸張。孔子反問:伯夷叔齊不夠仁嗎?可最後結局是餓死首陽山。王子比干不夠智嗎?卻被商紂王挖出心肝看看這聰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竅。

    子貢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呢?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藝的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討好消費者。君子修其道應嚴肅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取媚大眾然後獲得名聲和財富。因此,子貢你的志向不遠啊,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走不遠啊!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雖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麼關係呢?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我們是思想家、我們是修道的,道沒修好是我們的恥辱。現在我們的道已經修好了,已經很完美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們的恥辱了,是有國者的恥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顏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

    綜上所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讓人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也等於思想行為站在了"小人"之上,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很多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為帝王服務,奴役老百姓當順民的工具。其實這個問題《大學》中的開篇便有了答案:"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君子的位置不在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之中,而是之上。我們來看孔子的思想、行為是不是這樣?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子貢問老師:君子也有所憎惡嗎?孔子說:有,憎惡那些揭發、傳播別人隱私的人,思想境界低而妄議高境界的人,勇猛而不知敬,獨斷而道不通的人。

    老子說:聰明深察好議人也。一個聰明、明察秋毫的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常常議論、傳播別人的隱私、弱點、過錯,就是揭短。因而種下惡的因,待東窗事發,通常是惡鬥一番,結果都是輸家,這種事在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思想境界低的不能準確理解、認識高境界的思想言論,就侃侃而談,傳播以坐井觀天、盲人摸象而得出的結論,是對大眾直接的誤導,也是對高境界思想的褻瀆,是高境界思想傳播的阻礙。現代社會這類專家、學者大量真實的存在著。是德山和尚所說的:四種果位、三種賢能、從初發善心到十地修行的菩薩、羅漢們都是些為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因為太多的人沒有看透本末的能力,盲目地信奉著低境界思想的大師們所曲解的教典,而不得正果。

    勇猛而不知敬,勇猛等於非洲草源上的獅子,像楚霸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坑殺普通百姓、降卒數量驚人,這種喪失人性的殘暴行為,居然被很多人奉為大英雄而敬佩不已。我只想說,被屠殺的人裡面沒有他們的祖先,要不然,他們也沒有崇拜的機會。

    獨斷而道不通,這種自以為是掩耳盜鈴的把戲是大量真實存在的。像子路當法官,片言就可折獄,聽單方面的言辭就可以斷案。這是嚴重的違背事實、論道義、造成不公正,不僅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還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時候一到,便結惡果。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冉求為季氏聚斂財產、盤剝百姓,孔子說:冉求從此不是我的學生,你們都向他進攻吧。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之後,老百姓找不出他一點的好處來。

    "衛寧公無道"、"苛政猛於虎也"、"《察微》"……。

    從眾多記載來看,孔子為了誰在吶喊?

    孔子的學生有勇、有謀、有兵、有錢、有智,像子路就是個猛人,子貢富可敵國,史記有曰:子貢到其他國家,在朝堂上分庭抗禮,意思就是和國君地位平等,像顏回的智商超群,很多做官的就不提了,這裡有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像他擁有這麼多資源,為什麼不自立為王,要到處去求仕呢?說到底還是價值體系的問題,假若孔子的價值體系是優勝劣汰的話,以他的實力,統一六國如探囊取物,為什麼這麼說?這是思想高度所決定的,高階思想必定強於低階思想,就如人與牛羊的關係,低階思想所有的行為都在高階思想的內部活動,是包圍與被包圍的關係。其本質是:君子是從"小人"而來的,不是天生的,沒有把自己琢磨透是不可能成為君子的,反之把自己琢磨透了,就等於琢磨透了天下的"小人",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因為人性相同。

    現實的王國、霸權主義是優勝劣汰的價值體系所必然的產物,從現實講,他沒有成為國王,就證明他的價值體系不是優勝劣汰。從國王的角度講,他在自己的價值體系裡當了幾千年的國王還沒有下臺,當然他的王國依然是存在的,因為還沒有更高階的思想去顛覆他。所以當我們站在自己的價值體系內去評價另一個價值體系的行為,而且所評價的價值體系還實際高於自己的價值體系,連他的本來面目都沒有見到,又怎麼能夠明瞭自己的"見"和"知"呢?所以真正的《大學》、君子之道、內聖外王之學,先要搞清楚承載這個學的價值體系,沒有價值體系作基礎的學,永遠只能是門外漢,可嘆的是我們實際的社會狀況就是被這些門外漢的事蹟、著作所包圍著,無數的後來者貪求著、迷戀著、信奉著……。

    再來看另一個問題:"存天理、滅人慾"。《大學》裡講,所謂修身在正其心,有所憤怒、有所恐懼、有所喜好、有所憂慮,心就不能端正,我第一次看到這裡的時候,也非常認同大神所解釋的:存天理、滅人慾,認為修身與和尚唸經、坐禪用意志和不見不聞滅掉心中的慾望一樣,是苦修,所謂吃不得苦中苦,就成不了人上人。只要腦子正常的都知道這些情緒是什麼樣子,其實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發現自己的理解大錯特錯,因為<心不正>裡面不包含愛和快樂,愛和快樂同樣是人慾,所以滅人慾的說法不攻自破。也是禪宗裡面有名的公案: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意思是人慾被滅了,還是人嗎?人都不是,那還能是佛?除人以外的生物,他們都沒有人慾,按滅人慾的說法,那豈不是雞、鴨、魚、牛羊都是佛,或都能成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而信奉、追隨者無數!!滅人慾只能成為殭屍,成為德山和尚所說的為他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論語》上對於人性的描述只有一處: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相同,行為、習慣卻不一樣!為什麼??就好比同樣是新電腦,怎麼用著用著就有了差別了呢?這就是作業系統的問題,人一生下來被迫安裝得失價值系統,因為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沒有選擇,在此根據這個系統推演一下驕傲、懶惰是如何產生的,其它行為以此類推。得失價值體系的本質是個競爭系統,木秀於林者享有大量物質資源,精神上自我肯定加上別人的讚美、羨慕,從而引發自信的膨脹,形成驕傲。競爭失敗者,畏避競爭、自我否定,喪失自信,從而失去做事的動力,形成懶惰。他們就如同一個圓的兩面,在運動變化著,“風必摧之,否極泰來”是最真實的現實寫照。世上沒有天生的懶人、失敗者,他們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的必然產物,也沒有人喜歡懶人、失敗者,有的只是同情、可憐。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讓我們不要做個懶人、失敗者,幾乎沒有人告訴我們懶人、失敗是怎麼來的!有的也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所謂的不努力!!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系統"下,以得的多少而形成等級金字塔,社會階級,以得之喜、失之慮而產生相關的情緒,進而誘發人性惡,所以我們才有那麼多的憤怒、恐懼、喜好、憂慮,才有佛家修行離苦得樂的產生,才有孔子"不問收穫"的產生。

    孔子說: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自己的工藝精湛,而不是為了名聲取媚大眾獲得名聲和財富。看《大學》行事的方法,先知止、後定、後靜、後安、後慮、後得。首先要思考事物的本末,生的總要死去,生死便是本末,知道在哪裡結束,應對方法就不會偏離實際,這是如何去做的定,此時內心就是不惑的,是不會胡思亂想的,因而靜,安是安心做事、專心做事,事做完了立即回過頭來思考有沒有沒做到位的,查漏補缺,最後才是得,這是一環扣一環的邏輯關係,上一環做到完滿無惑,自然引發下一環,而不是邊做邊想。這裡有一個小細節,就是為什麼不是完事後有所得再有所慮呢?這就要用腦袋去思考,他深刻知道得失價值系統的漏洞,從而把得放在最後,從只問耕耘的價值體系出發,專心做完事然後就反思,對於事而言這裡就閉環了。這就是孔子高明的地方,沒有得的價值系統,就沒有得帶來的憂、惑、懼。這就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根本所在。

    "不問收穫"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理解為,看輕、看淡、甚至視而不見!那麼他就只能成為一個平常人,在得失系統下的底層人。一個下層中的下層人連臣子都稱不上,和君子就更沒有關係了!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認識、看法,這也反證了相同的價值體系下,相同的理解、相同的選擇,當然也是相同的誤會。不問收穫的真實意思是極致的收益最大化的代名詞,歷史上沒有哪個人是靠嘴成為君的,得失價值體系下自稱君子的那是無知跟他開的玩笑而不自知罷了。

    君子是從得失價值系統而來的,立足於得失價值系統之外的,得失價值系統有他固有的缺陷,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天命。這個系統的缺陷就在"得失"上,因為"得失"而產生的社會階級、各種不良情緒、行為習慣是阻礙人行動的最大敵人。從人生成就出發,生命有限,想要成就越高,自然需要做的事就越多,而由得引發的各種毛病會嚴重影響前進的步伐甚至倒退,這是不問收穫價值體系產生的根本原因。在程式設計上忽略得,做事的過程中就不會受得的各種產物影響,因此而高效、實事求是。一件事按正常的邏輯去做了,得是自然而然的。我之前講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內心沒有任何壓力,心境空明,思維清晰,這樣行為就會少過失,即使有損失也是最小的。這就是收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說儒家"有道則現、無道則隱",認為儒家只重理論、消積避世,是這樣嗎?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一般人就解釋成了君子危邦不去,亂邦也不去,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沒有道就隱居起來。乍一看真是那麼回事,於是就被斷章取義了。

    一個把人類社會研究到不惑的人,還知天命的人,提出"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天地人"之道的人,他會因為邦危、邦亂而不去嗎?這不是和君子"治國、平天下"自相矛盾嗎?難道真是他自己打自己耳光!一個55歲開始周遊列國十四年的人,說出"人能弘道,非道宏人"的人,是避世的人嗎?有人說是為了跑官、要官,說這話的人麻煩自己去查一下,孔子在魯國執政的效果怎麼樣?孔子為什麼出走魯國,周遊列國?本末都沒搞清楚就自以為是地發現了大問題!真是可嘆、可恨。

    從孔子的思想高度來看這句話:"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句是君子志於學、止於至善的"天地人"之道的描述,是君子學道、行道的準則,是"天地人"之道的本體。"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裡的主語不是"君子",而是上一句的"天地人"之道。危邦之所以危是不入道,亂邦之所以亂也是不入道。"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這句話思想高度不夠是理解不到的,意思是天下有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我們就去實現"道",而沒有"天地人"之道生根發芽的土壤那就接受天命,把思想寫在書本上。孔子周遊列國14年,他不就是一直在尋找可以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嗎?最後被困陳蔡命懸一線,與弟子的問答上不就說得明明白白的嗎?結論是有國者之醜也。"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兩句話可謂把上下幾千的歷史說了個透,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貧且賤,歷史上那些被腐儒治理的國家是不是這樣?國家用"得失"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殘暴血腥的。是不是這樣?秦統一六國,把殘暴二字發揮到了極致,楚霸王屠城、坑殺降卒,為什麼?因為殘暴帶來的恨嘛。

    國家用什麼道治理百姓造成富貴、貧賤的結果,這裡說一下其中的邏輯關係。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等於用"德、仁"把人變成老好人型別的順民,老好人把精力花在了忠厚老實上,安分守己,導致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缺失,人生就不會有什麼作為。這樣國就會貧,被列強欺負而賤。以"得失"奴役百姓,等於把百姓放入一個競爭系統,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這樣會形成你追我趕的社會風氣,人的創造力、創新思維被"慾望"推動,人做事、生產積極,利於社會發展,這樣國就會富強。國強了就會對外掠奪、導致戰爭,其根源就是為了"得"。

    在孔子看來這兩種都是無道的表現,他提倡什麼呢?先富之、再教之,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齊國是"得失"系統的代表,魯國是"不問收穫"的代表,齊國強盛了再實行魯模式的"德、仁",而不是對外掠奪、擴張,那麼就至於道了。

    綜上所述,把孔子成為聖人的本末搞清楚了,才能正確理解孔子的思想及言論。需要深入、細緻地研究才能發現他的偉大。那些四五豎子、六六小兒以坐井觀天、盲人摸像得出的結論,是反孔、反儒的根本原因。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沒有把本末搞清楚,所以那些人的行為只是"無知"罷了。

    這就是孔子成為至聖先師的原因,因為還沒有人超越他。

  • 3 # 火楓一葉

    孔子成為萬世師表的主要因素

    是因為他的三七弟子七十二名士,是因為他的教學理念(因材施教),也是因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為體”,更是因為他符合社會主義文化的歷史性要求,是社會需要的文化,是國家需要的文化,是其本身具有的生命力,還有中華文化對儒學思想的推崇,同時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的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4 # 儒者讀書

    第一點我放在後面談,先談第二點。

    孔子的第一個諡號與他的教育實踐沒關係,而是“尼父”,也叫“尼甫”,是當時的諸侯王魯哀公追加的。“尼”是仲尼,“父”是敬稱,“尼父”是為了表達統治階級對孔子作為知識分子的敬意。

    要注意的是,此時孔子的諡號並沒有“聖”“師”的字眼,這是因為孔子的政治思想並不為統治階級所需要,所以沒有出於政治目的的追封,只有對有知識的人的敬意。

    儒家的地位開始上升,並不是因為大家所熟知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是從劉邦就開始了。大家都知道劉邦往儒冠裡撒尿,但是劉邦也是第一個祭祀孔廟的帝王,儒家也因此逐漸發展。而第一個給孔子加封的漢帝王也不是漢武帝,而是漢平帝,諡號是“褒成宣尼公”,意義大略等同第一個,但也說明儒家在西漢晚期已經佔據了大部分政治力量。

    也就是在這之後,才有越來越多的追封。

    第一個給孔子冠上“聖”的,是北魏孝文帝。原因無他,利用儒家完成自身的漢化,鞏固統治。令人吃驚的是,他給孔子冠上了“文聖”的名號,自此之後,“文聖孔子”再未變過。

    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

    先聖,指周公;先師,隋以前不一定是孔子,但隋以後,就只有孔子了。

    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是儒家已經完全掌控了政治力量,儒家熬死了諸子百家,完全掌控了政治話語權。隨後唐太宗乾脆把周公也廢了,“先聖”和“先師”集中於孔子一人,隋唐之後,孔子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至聖先師”。

    這樣的一個政治脈絡,其實和孔子本人沒什麼關係,而完全是封建政權同儒家勢力的緊密結合。注意這裡不是說儒家思想,而是儒家勢力。

    沒錯,隋唐時期面對佛道的充斥,儒家自身也聯合起來,成為實質上的“儒教”,它自身並沒有太嚴肅的規定,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個鬆散的儒家內部各個派系的聯盟。這個聯盟把握了國家主要的教育途徑,與佛道一同爭奪話語權。所以佛家尊達摩,道家尊老子,儒家尊孔子,他們本身的道統可能是三位大佬的其他弟子開創的,但是要聯合起來,都需要一面旗幟。而孔子,就是儒教的旗幟。

    政治上的孔子已經被樹立了起來,而實際上的孔子,為什麼會被稱為“萬世師表”呢?

    一言而為天下師

    孔子雖然被譽為“萬世師表”,但並不代表他就不用拜師了。眾所周知的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學問,向師襄請教學樂器,向萇弘請教韶樂和武樂,還請教過郯子等人。單這一份求學的態度,就足以令人學習。

    孔子不僅自己善於學習,還把這份學習的態度傳給了弟子。

    1.孔子的學習態度

    子曰:“博學而篤志,切學而近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自己十分喜歡學習,樂於學習。關於孔子還有兩個小故事,一個是“韋編三絕”,一個是孔子學琴。

    韋編三絕是講孔子晚年讀《易》,看了太多次,以至於串聯書簡的牛皮帶多次斷裂。孔子學琴是在孔子向師襄學琴的時候,反覆練習《文王操》,從不知曲到完全融匯其中。

    學習之道,在於專注和堅持,孔子自己做到了,給學生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僅這一點,孔子當別人老師足夠了。

    2.孔子的教育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孔子是一個十分擅長教育的人。平常的時候,鼓勵學生多複習、多做延伸思考、多問,這和現代教育理念並無二致。“不憤不啟”的“啟發式教學”,更是孔子領先世界兩千多年的獨創。

    3.孔子的教育實踐

    建立私塾。和孔子同時代進行教學的人不是沒有,但是把教學作為一種職業的恐怕孔子是頭一個。孔子門下,只要交了學費,就能跟隨其學習。這對於當時的人來說不啻於福音。畢竟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知識本身是很珍貴的東西,在魏晉甚至是階層的象徵。而孔子的行為,就是盡力傳播知識,這個行為,被儒家弟子延續下來,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傳統。

    啟發式學習。所謂啟發式學習,就是在學生學習達到一定程度,給予恰當的指導。這種學習方法並不神秘,最普遍的形式,是討論。孔子經常與弟子們坐下來討論學習、人生理想、時事政治,在這個過程中,考察弟子們的學習情況,予以恰當的指導。這方面顏回最有發言權。

    多方法、多內容教育。比如督促學習,如總是被批評的宰我;教弟子唱詩,就是《詩經》;鼓勵弟子們強身健體,如射箭、駕車;督促學生學習算數等。孔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對後世教育影響深遠。

  • 5 # 朱八戒CC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當之無愧,實至名歸。

    孔子從小飽受磨難,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但他勤奮好學,刻苦用功,十五志學,三十而立。如飢似渴的學習,不斷地積累和充實自己,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境界。終於自學成才,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

    孔子的時代,社會動盪,原有的官方教育,為貴族弟子培養人才受到影響。孔子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創辦私校,開創中國教育歷史上的先例。實行教育上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從他那裡得到教育,無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仁。對於那些貧困子弟,給予無微不至的關照,哪怕只給一塊臘肉都可以作為學費,讓他們上學。多麼高尚的師德,多麼偉大的為人師表。

    孔子的教育思想體現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孔子的學生來自各個不同層次,有年齡大小的區別,有智商高低的不同,有道德品質的差異。根據各個學生不同的情況,又根據各個學生的興趣和志向,分門別類,編班組合。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苦口婆心。

    孔子的教學方式不是千篇一律,對各類學生在各個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而不厭,持之以恆。不恥下問,虛心好學。學而習之,溫故知新。令他們品學兼優,德才兼備。弟子三千,賢能七十二,一個個溫文儒雅,鴻儒碩學。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只是教育他的學生,而是影響當時整個社會,更是影響人類兩千多年的人文思想。他教育人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是倫理道德的行為準則。他的中庸思想是人類最智慧的光芒,他的積極入世,有所創造,奉獻社會,有著勵志向上的正能量。

    在當今時代,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值得借鑑和引用。中國的孔子,世界的儒家。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學院遍佈全球各高等學府。在這些老外學者的心目當中,孔子仍然是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 6 # 張加林11

    親們:老朽不揣冒昧:孔子博學多問多識自古人文歷史結合自己人生歷煉精通,總結闡明瞭社會國家政經軍人們的精神思想道德品行正確的規矩!可以這樣說:凡人類都不能超脫孔子《論語》論述的範疇!幸運的是有一班天生的志同道合的高徒門生,才得以傳承稱雄世界!尊孔則興!反孔則亡?官逼民反改朝換代?孔子以往如此至今往後世界永遠如此!何止萬世?

  • 7 # 小小民心1

    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學讓孔子思想成為約束社會的道德倫理。無奈權力紛爭不斷,人人皆有貪念西漢王朝被王莽結束,王莽也是當時的儒仕。孔子是優秀的教育家可是社會發展從來不會停止在一個時代,所以思想家也不會萬世不變適合任何時代。如果孔子來到現代社會,以他的眼光看現代社會也會感嘆現代文明已經超越了古代人的想象力。一個無私者受人尊重是因為他心底無私不謀私利,這樣的人能經歷任何時代的檢驗,孔子作為教育家誨人不倦讓人人有學習的機會是他最大的貢獻。可是社會除了做人做事的學問,還有自然科學的運用,所以思想家能讓社會文明科學家能讓社會進步。

  • 8 # 猛哥厲史

    同樣的問題,問無數遍了。蠕蛆們想炒作到什麼時候?

    孔子是蠕家的師,不是人民的師,不配作人民的師。世界上最渣的老師是孔子,最偉大的老師是毛澤東。下面我用事實來證明,如果你想反駁我的觀點,也請用事實說話。

    孔子活著的時候,他的思想主張根本沒得到統治者的認可。一生跑官要官,甚至在夾谷之會時殺害無辜演員向國君顯擺自己的功勞,也沒能得到重用。一直到幾百年後的漢朝——

    劉邦在稱帝前其實極為鄙視儒生,但登上帝位後,上朝的時候一起打江山的眾哥們還和以前差不多,甚至在酒宴的時候借酒發瘋拍桌子罵娘。自由、平等的氛圍讓劉邦很不爽,卻又礙於一起長大的面子,不好意思立威。

    大儒叔孫通及時出現,幫忙制定了三跪九叩的朝拜禮儀後,讓劉邦體會到了做皇帝的威嚴。於是對儒家的印象開始改觀,為了讓儒家的跪拜儀式更深入人心,劉邦就開始尊孔。這樣儒家和皇權相互利用,開始狼狽為奸。

    到了漢武帝時,董仲舒進《天人三策》,宣傳君權神授、帝為天子,再加上君為臣綱,父為子綱,把華人全歸為皇帝的奴僕,一下子抓住了專斷獨裁的漢武帝之心。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更是讓漢武帝做夢都能笑醒。

    更利害的是,儒家思想強調等級尊卑,絕不許僭越。華人如果都嚴格遵守儒家思想,可以保障皇帝寶座永遠是皇帝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思想哪個皇帝不想利用?皇權最怕的是有人造反奪自家的天下,抬高這樣的思想,就等於給自家的帝位加固!何樂而不為!

    那皇權怎麼抬高儒家思想呢?一是尊孔,讓孔子從人渣變聖人,誰敢質疑聖人就殺誰的頭!二是科舉,高考的全是儒家那一套,不認同儒家的就永無出頭之日!三是給儒生們一點甜頭,讓愚民們羨慕,當然就願意學了!

    只是皇權們沒有想到,儒家思想培養出來的全是奴才,國家沒有人才,是無法發展的!而落後了可能會被別的國家滅掉。不過外國侵略不常有,大不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只要鎮住國民,就能保住自家的皇位。

    漢武帝本來可稱是雄才偉略的一代英主,自從信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就開始混蛋殘暴,晚年更是殺妻誅子,不得不下罪已詔以挽民心。只是人死不能復生,這滅絕人倫的千古罵名,他是永遠也逃不掉的了。

    其他諸子百家,可沒有儒家那些花樣繁多的跪拜禮儀,也沒有儒家願意天生為權力之奴的賤骨頭,可以一生厚著臉皮跑官要官、擴大影響力;其後世信徒更沒有儒家信徒那麼厚的臉皮和齷齪的內心,透過神化創始人來獲得代言人的資格。當然得不到統治階級的認可!誰願意把自己無邊無際的權力鎖在籠子裡?所以不盲目服從皇權的人和思想就被歷史抹掉了!

    從漢代獨尊儒術開始,到南宋程朱理學登峰造極,及至明清吃人的禮教盛行,儒教對華人的影響力日增,國家實力卻直線下降!終於淪落到差點亡國滅種。及至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引入民主、科學,中國才開始變強。

    當今時代,還吹捧孔子的,非奸即盜。

  • 9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首先,孔子的思想確實有優越性,理想很美好,做事很踏實。

    其次,他首創私塾,將教育從貴族專屬變成有教無類,可以說他是教師的始祖,對後世影響深遠,如果沒有他開創的民間教育,那後世的科舉制也無從談起,中國歷史將完全是另一個樣子,擔得起“萬世師表”中的“萬世”。

    還有,他品德高尚,因材施教,對弟子很好,所以弟子們很多成材了,也正是子路這些成材當官的弟子們感恩孔子,所以一直幫孔子宣傳,在孔子去世後把他塑造成一代聖人,可見他教育的成功,擔得起“萬世師表”中的“師表”。

    孔子人格偉大至公無我,是教育家、哲學家亦是政治家,是古今全世界教師的表率。清聖祖曾以「萬世師表」四字題孔子廟的匾額,後世遂以此專稱孔子。 讚美孔子乃千秋帝王之師,萬世人倫之表。

  • 10 # 江湖夜雨92

    孔子如何成為萬世師表呢?

    孔子具有宗教家的救世情懷。孔子的一生忙忙碌碌,顛沛流離,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讓天下蒼生都能過上幸福生活。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周遊列國,在楚國遇到了裝瘋的隱士,唱著一首歌,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著殆而。意思是過去的屬於死神,未來才屬於自己。算了吧,算了吧,我還是隱逸吧,現在從政是多麼危險啊。這位隱士在用歌聲提醒孔子一行,前面的道路充滿危險啊!

    他們還碰到兩位種地的高人,勸孔子的學生說,天下混亂就像滔滔江水一樣,你們怎樣去改變呢?孔子聽到後,長嘆一聲說,若天下太平,我們還用這樣嗎?正是天下混亂,孔子才和他的弟子們冒著生命危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們不辭辛勞,四處呼籲,為改變社會而努力,這正體現了一種可貴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孔子自述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兒,晚年學易,曾使韋編三絕。孔子這種終生學習的鑽研精神,激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須有先進的文化做支援,先進的文化從哪裡來,主要靠傳承古代的優秀文化。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脈沒有斷,這與中國的傳統的家族,倫理文化密切相關。這些文化的精髓都來自於孔子整理,編寫的六經。為往聖繼絕學,後來成為中國讀書人的責任擔當,一代一代一直傳到今天。

    孔子身通六藝,開創私學,誨人不倦,提出因材施教原則,提倡啟發式教學,重視詩教,重視藝術教育,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孔子不像我們印象中的那麼古板,他首先是一個藝術人才,喜歡彈琴,唱歌,誦讀詩文,他還能拉弓射箭,騎馬駕車等。也就是說,出了種地,種菜不行外,其它都難不住他。老師多才多藝,學生才信任,喜歡。

    對於同樣的問題,孔子卻有不一樣的回答。子路問,聽說了符合道義的事,就可以去做嗎?孔子說,那怎麼行呢?為什麼不和家人,朋友商量一下。冉求問同樣的問題,孔子卻說,只要你覺得對就去做吧。因為子路膽大草率,而冉求謹慎,細心。教育的智慧是什麼?千萬不能一刀切,要儘量因人而異,區別對待。

    孔子重視溫柔敦厚的詩教,反覆強調了學詩的作用,我們學詩,學藝術,都是為了在無形中,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感染,薰陶。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結束語:孔子能成為萬世之師的關鍵,還在於他一直在強調如何做人。如果用一個字概括做人之道,那就是“恕”,有了恕,我們才不計較,胸懷才廣闊,生活才灑脫。用一個詞,那就是忠恕而已,忠就是忠於所做的事,其它就不要去計較了。放在今天,就是你踏踏實實做事了,就無憂無懼了。孔子還反覆強調了,溫良恭儉讓,恭寬信敏惠等優秀品質,如果我們擁有了這些品質,還怕沒有良好的人脈資源?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絕對是有乾貨的。你認同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漢三朝名臣竇嬰,為何以悲劇結局遺憾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