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小堯茗居

    (日堯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無限猜想200——031

    太子師傅王掞,把康熙皇帝廢太子胤礽這個怨恨全部記在了康熙皇帝的嬪妃鄭春華的頭上,他不是自己去檢討太子胤礽的風流,而是怪罪鄭春華的放蕩,認為康熙帝的嬪妃鄭春華,活在這個世上是一個多餘的人,要羞死她。(太子師傅王掞在雍親王府)

    這位與太子胤礽私通的康熙帝嬪妃鄭春華,此刻就藏在皇四阿哥,雍親王胤禎的雍親王府。可太子胤礽已經被廢,太子胤礽的這次被徹底廢黜,徹底打碎了太子胤礽的師傅王掞的夢想,因為他拼了一輩子老命要服侍二阿哥胤礽登上康熙帝留下的皇帝位置,作為太子師傅,也可光宗耀祖。

    如今太子師傅王掞太子復位已經無望,他不想一輩子的心血,就這樣付出東流,自打太子被廢以後,他不想就這樣輸的乾乾淨淨,他要把在太子身上輸掉的找回來,按照他自己的話說,他不想對不起他的老祖宗。

    他觀察著康熙皇帝的這幾二十個兒子們,大多是各自打自己的擂臺,還要互相拆臺,特別是在九王奪嫡中的這幾個兒子當中他看好了雍親胤禎,最後給四阿哥出一把力,自己弄個不輸不贏,這樣也好,給自己的一生畫一個滿滿的句號,於是來到雍親王府,還要當面問問可能致於他死地的鄭春華,是否就藏在雍親王府?(鄭春華藏雍親王府都知道)

    王掞剛剛坐下的第一句話就是:四爺,你得爭取繼位啊!老夫我已經是燈幹油盡的人了,一生的心血都花二阿哥身上,如今二阿哥已經倒了,那個鄭春華是不是就藏在你的四爺府上?

    雍親王胤禎答,你聽誰說的?王掞接著說這個事兒不但我知道,巴結的人也知道。鄭春華她是個不祥之人啊。

    她如今躲在你的府上,我不想眼看著她在把你害了,鄭春華她都羞於活在這個世上,讓我見見她,她若不死,我今天當場就羞死她!(王掞要羞死鄭春華)

    雍親王胤禎坐在那裡不做聲,他在沉默著,想著,這鄭春華是十三阿哥胤祥受太子牽連被圈進前託付給自己的,十三阿哥胤祥曾經說,他是天下第一好的女人,在十三阿哥胤祥的眼裡,鄭春華如今的下場正是太子害的。

    雍親王胤禎也想過這鄭春華,常在雍親王府,早晚是一個病,一旦訊息走漏,對他這個奪嫡當中的雍親王相當不利,特別是如果讓巴結的那起子人得到這個訊息,不定掀起多大風浪。

    要想人不知鬼不覺的讓鄭春華消失不難,關鍵是十三阿哥胤祥對自己的的託付,這涉及到十三阿哥對自己的信任,更是自己一十三阿哥胤祥的這段情誼。(王掞給鄭春華三尺白綾)

    在雍親王胤真的心裡,鄭春華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巴不得讓他在自己的眼前消失,可如果這樣,將來如何向十三阿哥胤祥交代,可鄭春華不除,自己要時刻陷於非常被動的危險之中。

    王掞師傅的到來,雖然雍親王胤禎不露聲色,心裡必定是一陣狂喜,因為有王掞師傅把鄭春華悄無聲息的處理掉,他自己不但去了一塊心病,對十三阿哥胤祥也有一個圓滿的交待。

    對於這個猜想,本人料定雍親王胤禎必定在心裡感激王掞師傅,因為最大的難題讓王掞師傅的到來迎刃而解,就目前看,鄭春華一除,讓八爺黨無短處而尋。

  • 2 #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中王掞為了不讓鄭春華成為四阿哥奪嫡的阻礙,親自出面,在與鄭春華一通交談後,鄭春華用王掞師傅給她的三尺白綾,上吊自盡。而王掞師傅在羞死了鄭春華之後,也在雍正面前服毒自盡。

    此時的雍正,內心一定是百感交集,對於王掞師傅的服毒自盡,雍正心中必然是千般萬般的不忍,王掞師傅是鴻儒大家,雖是太子爺的師傅,但是與太子爺一向交好的雍正必然也受到過王掞的指點,這份師徒之情以及王師傅讀書人的品質和氣節,都讓雍正必然捨不得讓王師傅離開。

    第一,鄭春華已經沒有了任何政治價值,反而已經是一種隱患和拖累。

    按照劇情的交代,十三爺“照單全收”的性格讓他的府上早已經是“眼線遍佈”,所以從一開始,鄭春華就一定是被藏匿在“籬笆牢靠”的雍正府上。隨著太子再度被廢,十三爺胤祥也被圈禁在了宗人府,鄭春華早已經失去了她應有的牽制太子的價值和作用,成為了徹頭徹尾的“定時炸彈”,這一點是一直讓雍正心裡非常不安的,一旦被康熙所知曉,對於志在奪嫡的雍正將會是滅頂之災,畢竟,康熙是最恨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想想大阿哥和太子,雍正很有可能因為這件事情而遭受同樣的命運,所以雍正其實早有除掉鄭春華的打算。

    第二,因為十三爺胤祥的關係,雍正又不得不保。

    十三爺俠膽義膽,不管是出於同情也好,出於一份忠孝的責任也罷,十三爺把鄭春華交給了雍正,並且親自交代高毋庸好生照料。如果是雍正貿然除掉了鄭春華而被十三爺所知,一方面肯定會引得十三爺對於雍正自己的忌憚,會對繼續輔佐雍正的結局產生懷疑,同時雍正的支持者少之又少,十三爺是他萬萬不能失去的,同樣的擅殺鄭春華也會讓潛邸的鄔思道感到不安;另一方面,按照十三爺的性格,對於雍正的這個行為,必然會非常的不屑與不恥,想想看十三爺當年為了魏東亭的欠款自殺,就同雍正鬧過不愉快,因而雍正也不想因為鄭春華失去這個兄弟;同時,雍正此時不知道十三爺對於鄭春華的去留是個什麼看法,所以萬萬不能自己動手。

    而他聽到王掞師傅願意去羞死鄭春華,雍正的內心是非常高興和激動的,畢竟不用自己動手就能除去這個隱患,而之後在宗人府與十三爺的交談中說到了鄭春華的事情,十三爺也非常的淡然,雍正這才最終安下心來。

    第三,既然王掞師傅都知道了,就說明事情已經敗露,不得不有所行動了。

    當王掞說出了鄭春華的事情,讓雍正大吃一驚,本以為隱藏非常好的,但是現在已經敗露於眾,既然王掞這麼一個年過花甲、半隱半退的人都知道了,那麼就說明知道這件事情的不在少數,包括八爺黨甚至包括康熙都已經知曉,這種情況下,當雍正聽到王掞希望羞死鄭春華時,也必然會同意,只是他不能將這份意思表現在王掞面前,當時並沒有說話,只能透過默許的方式,讓王掞除掉了鄭春華,解除了自己的後顧之憂了。

    對於王掞羞死鄭春華,往小了說,是他為了不讓鄭春華成為四阿哥奪嫡之路的絆腳石,為四阿哥解除了後顧之憂;往中了說,王掞看清了康熙了真實意圖,看清了康熙準備立四阿哥為新君,為了現在的君主康熙,也為了未來的君主四阿哥,這也算是盡了忠君之道;往大了說,王掞知道在這些阿哥里面,只有四阿哥登基,才能將江山治理的更好,才能保住大清的江山社稷,他支援四阿哥,為四阿哥辦事,就是為了整個大清朝,為了天下。

    而這之後,王掞也選擇用一杯毒酒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雍正也從王掞師傅與他最後的對話了,明白了王掞師傅的一番苦心,面對雍正交出的這張政治答卷,九泉之下的王師傅應該也會感到非常的寬慰吧。

  • 3 # 楊角風發作

    在《雍正王朝》中,如果正看該劇,大家會發現雍正帝一直是以正派形象出現。其實不然,有很多情節都展示了他相當腹黑,比如給年秋月抬旗、即位當晚見鄔思道、讓張廷玉觀刑等等……

    但是在康熙帝病重這段時間,為了奪得皇位,更是把他的腹黑展現的淋漓盡致,比如鄭春華之死、王掞之死、試探鄔思道、暗訪老十三胤祥等等。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千叟宴“死鷹事件”後,老四胤禛究竟有哪些腹黑表現,為什麼王掞羞辱死鄭春華,老四胤禛反而異常高興?

    一、

    “死鷹事件”拉開了康熙晚期九子奪嫡最後時刻的序幕,雖說是九子奪嫡,實際上真正參與奪嫡只剩下三位皇子。

    這個問題,不管是康熙帝,還是眾位皇子,甚至那些有權有勢的大臣們,都很清楚。

    而康熙帝的千叟宴現場,也成為眾位皇子對皇位的最後一次公開爭奪:

    老四胤禛不惜弄來老十三胤祥的血書,期望康熙帝能放出老十三,以便助自己一臂之力。而老十四胤禵先是打了一場勝仗,再送天降奇石,希望康熙帝能召自己回京,準備奪嫡大業。而老八胤禩更是來了個狸貓換太子,把老十四胤禵進獻給康熙帝的壽禮調換成一隻死鷹,從而引起混亂,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但是千叟宴現場,康熙帝還是穩住了,口中說著亂不了,亂不了:

    “有罪的,無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

    這句話說完,康熙帝就暈倒了,暈倒並甦醒後便不再見任何朝臣,大清朝的未來一下子迷茫起來。

    這期間最焦急的除了那幾個皇子之外,還有一個人,他就是廢太子老師王掞,他抓住每一位進出康熙帝寢室的太醫便問。

    “凌太醫啊,你得給我個實信兒呀,皇上的病到底怎麼樣?”

    結果凌太醫講:

    “吉人自有天相,不要緊的!”

    那麼為什麼王掞聽完凌太醫的這句話之後,馬上就得出康熙帝要不行的結論呢?

    二、

    剛才也講了,大家都知道奪嫡進入了最後關頭,其他大臣也在觀望之中。而王掞,一直在觀察,實際上,自從太子胤礽被廢之後,他就一直在觀察其他的皇子。楊角風一度覺得,劇中真正為大清朝著想的人不多,王掞就是其中一個。

    同時觀望的還有隆科多,他在康熙帝病重之後,也是求助於六叔佟國維……

    聽凌太醫講完之後,王掞馬上就去找了老四胤禛,之所以這樣做,完全在於對太醫的瞭解。所謂“吉人自有天相”這句話,是不能用在問病人狀況的,比如一場手術剛剛做完,你問出來的醫生,病人怎麼樣啊?

    他往往會回答,手術很成功,如果他回答是“吉人自有天相”,那麼很可能,病人是不行了,一切都要聽天由命了。

    王掞找到老四胤禛,第一句話就是勸他爭奪皇位,老四胤禛何嘗不想啊,但是還得矜持著,不說話。不說就是默許,王掞基本都知道老四胤禛奪嫡的想法了,王掞隨後便提出替老四胤禛做一件事,做完,奪嫡希望大增。

    由此,老四胤禛開啟了腹黑之路……

    首先便是鄭春華之死:

    鄭春華是一個不詳的女子,害了太子胤礽,也害了老十三胤祥,由於是受老十三胤祥所託,老四胤禛雖然早想除掉她,可惜遲遲找不到機會。

    之所以王掞知道鄭春華藏在老四胤禛府上,也是有原因的,對於老十三胤祥這種“照單全收”的性格,自己府上早已經“眼線密佈”,那麼為了保密,鄭春華自然只能在老四胤禛府上。

    王掞都能猜到,其他人自然也能猜到,所以他說的一點不錯:

    “這件事不但我知道,八阿哥他們更是瞭如指掌。”

    三、

    鄭春華之所以能活下來,最開始是老四胤禛用來制衡太子胤礽的,可惜太子二次被廢,已經毫無翻身希望。所以,這時候的鄭春華早已經失去了價值,反而給其他阿哥留下把柄,康熙帝最恨不忠不義不孝之人,留著她,隨時都會爆炸,風險太大。

    老四胤禛何嘗不知,正愁沒有水,天就降大雨,王掞的突然造訪,讓老四胤禛大喜過望。除掉鄭春華,最大的障礙就是老十三胤祥,如果他知道是自己所為,那麼後果不堪設想。想想魏東亭之死吧,兄弟倆就已經鬧過彆扭了,更何況鄭春華還被老十三胤祥稱為全世界最好的女子。

    如果沒有老四胤禛的默許,王掞根本近不了鄭春華的身,更何況還要羞辱死鄭春華。

    而王掞在做這件事之前還上了一份奏疏,大意是舉薦皇子即位的,結果被康熙帝一份免職聖旨給打回來了。

    這更堅定了王掞的推斷,康熙帝絕對是要傳位給老四胤禛的,於是他是冒著抗旨的風險去除掉的鄭春華。

    也就是說,老四胤禛第一腹黑是默許王掞除掉鄭春華。而第二腹黑是,明知道鄭春華是怎麼死的,高毋庸還在擔心怎麼給十三爺交代呢,老四胤禛就故意問高毋庸:

    “事先就沒什麼徵兆嗎?”

    是啊,既然是自盡而亡,那麼事先總得有徵兆吧?

    隨後,老四胤禛馬上意識到了什麼,急忙去了王掞府上,他為什麼急著去?

    四、

    很簡單,鄭春華之死,或者說知道鄭春華在自己這裡的人,只有極少數人,而王掞就是其中一個,他要確信他是否能永遠保守這個秘密。

    所以,他在到達王掞府上後,得知府上的人都散了,而且王掞是當著他的面服的毒,他甚至連攔一下的舉動都沒有。王掞也是狠人,他自然也清楚老四胤禛的為人,所以提前遣散了家人,也是怕他們會遭到毒手。

    第三腹黑,就是王掞之死,他無動於衷,毫不阻攔……

    鄭春華和王掞死了之後,其他皇子也就失去了攻擊老四胤禛的靶子,解除外部之憂,下一步就是自身內部了。

    老四胤禛縱容王掞羞辱死鄭春華,就說明,他已經是全力以赴,爭奪皇位。但是隨後的第四腹黑出現,那就是,拿著金銀財Bora考驗鄔思道!

    大體意思是講,自己奪嫡沒戲了,讓鄔思道帶著金銀財寶跑路吧:

    “先生有房杜之才,無奈胤禛無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這點東西不成敬意,送給你安度後半生吧!”

    這真是笑裡藏刀啊,誰會自比李世民呢,想當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就曾讓尉遲敬德召集房玄齡、杜如晦,並不是請哦,是拿刀架著脖子,不來就咔嚓了你。

    老四胤禛此舉就是明確告訴鄔思道,如果你也有房杜之才,那麼趕緊幫我成為李世民!

    五、

    隨後,老四胤禛暗示鄔思道,實際上他跟王掞的對話已經讓他很清楚,自己大機率會即位,但是跟鄔思道卻說大機率是老十四胤禵即位。

    一方面也是再次試探鄔思道的推斷能力,再有就是鄔思道的運籌帷幄,武力奪嫡的能力。

    如果鄔思道選擇了金銀財寶,他根本就無法活著離開這個屋子,連策劃兵變的能力都沒有,要你何用?

    鄔思道給分析的很正確,老十三胤祥不出來,就算傳位給了老四胤禛,也是坐不住的。而老十三胤祥一出來,就算是傳位給了其他阿哥,他們也是坐不住的,總能給搶過來。

    老四胤禛的第五腹黑,便是帶著鄔思道給的武將名單去了宗人府,還耍了守門小太監一番。

    老四胤禛去的時候是帶了一罈子好酒的,他知道老十三胤祥好喝酒,開門見山就告訴老十三胤祥,鄭春華自己沒有看好……

    “十三弟啊,這事你得原諒我!”

    壓根就沒講鄭春華是怎麼死的,隨後便是提到了大位將傳給誰的事,老四胤禛講了老八胤禩他們在串聯豐臺大營和步兵統領衙門的。果然激起了老十三胤祥的憤怒,他叫喊著,只要把自己放出去,他們有多少人馬都不怕。

    老四胤禛終於獲得這個有利資訊,所以後來留著關防大印給鄔思道,再到後來用金牌令箭放出老十三胤祥。

    所有的一切都塵埃落地之後,老四胤禛的腹黑再次暴露,他連夜回府要除掉鄔思道。畢竟知道他秘密的人,知道最多的人,只剩下鄔思道了。只可惜給鄔思道的五路人馬所迷惑,最終又被鄔思道的“半隱”方案所感動。十七阿哥前來“清君側”,也被鄔思道一句“天子無私事”給打發走了。

  • 4 # 正說清代十二朝

    鄭春華對於皇四子胤禛的巨大影響,王掞說的比較透徹,皇八子胤禩等人對於胤禛將鄭春華秘密保起來的事情佯作不知,就是為了等在關鍵時刻用鄭春華將胤禛一舉扳倒,徹底斬斷其繼位的可能。

    被王掞“點醒”的皇四子胤禛似乎並沒有多少驚慌或者恍然大悟的表情,只是悠悠的說道:

    “鄭春華,是十三爺再三託付給我的,我不能有負十三爺所託啊!”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胤禛對於胤禩等人的陰謀安排早就心知肚明,只不過礙於皇十三子胤祥的囑託,而不能對鄭春華下手。

    當然,這只是胤禛對王掞的說辭。

    那麼,皇四子胤禛讓鄭春華活到現在的真正原因何在?

    王掞欲將鄭春華“羞殺”的意圖表明以後,皇四子胤禛又為何沉默不語,給予了默許的態度?

    王掞“羞殺”鄭春華的行為,對於皇四子胤禛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對於鄭春華的保留,筆者認為,皇四子胤禛的考慮還是比較全面的,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

    1、皇十三子胤祥的囑託,胤禛不能不當回事

    皇十三子胤祥雖然被康熙皇帝圈禁在了宗人府,看似和皇長子胤褆一樣永遠失去了聖心,但其在軍界的巨大影響,還是對皇四子胤禛最為強有力的支持者。對於胤祥的囑託,胤禛不能不當回事。

    而且,就胤禛和胤祥兩人之間的親密兄弟感情而言,胤祥又是為自己“背鍋”才被康熙皇帝圈禁,胤禛就更不能違背對胤祥許下的諾言,只能將鄭春華好好的供養。

    2、太子胤礽二次被廢以後,康熙皇帝並沒有明確皇位繼承人人選,鄭春華仍是胤禛手中制約胤礽的有利工具。

    隨著太子胤礽的再次被廢,皇十三子胤祥也因為“助太子暗殺鄭春華”和“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兩項罪名而被圈禁,諸位皇子之間的奪嫡形勢再一次陷入晦暗不明的狀態,康熙皇帝心中屬意的皇儲人選更是難以猜測。

    胤礽雖然再次被廢,但其被廢的直接原因仍然和首次被廢一樣,都是“武裝政變”的直接後果。但誰能保證康熙皇帝不會再來一次“議舉新太子、藉機打壓其餘皇子勢力”,誰又能保證這不是康熙皇帝的緩兵之計,會有再度復立太子的決定呢!

    鄭春華和江夏鎮看似是絕無關聯的兩件事,但如果太子胤礽沒有利用鄭春華將皇十三子胤祥拉下水,又怎麼能夠脅迫胤祥私放劉八女,又怎麼會有後來年羹堯血洗江夏鎮的行為呢?

    所以,鄭春華才是血洗江夏鎮的直接導火索,也是康熙皇帝對胤祥處以圈禁處罰的官方原因。

    如果康熙皇帝真有再度復立太子的打算,而且是在康熙皇帝行將就木的關鍵時刻,皇四子胤禛只有將活著的鄭春華搬出來,將太子胤礽和胤祥之間的所有過往和盤托出,才能將胤礽再次扳倒,除掉阻礙自己繼位的最大障礙。

    也就是說,鄭春華乃系皇四子胤禛手中,用以制約胤礽最後復出機會的有力工具,他需要鄭春華活著,最起碼在康熙皇帝駕崩之前,自己的皇儲位分落實之前,鄭春華都必須活著。

    3、皇八子胤禩根本無法利用鄭春華達到制約胤禛的目的

    首先,我們來看下王掞口中所說,皇八子胤禩計劃用鄭春華扳倒皇四子胤禛的打算,能不能實現?

    康熙皇帝一旦知道了鄭春華還活著,會怎麼樣?

    鄭春華被康熙皇帝下令貶至辛者庫後,太子胤礽為了將胤祥綁在自己的大船上,抓住胤祥的把柄,以便於自己操控胤祥,從而要挾胤祥私放劉八女、掌握《百官行述》的目的,而命令胤祥前往辛者庫處死鄭春華。

    但是,胤祥並沒有將鄭春華處死,而是“不允許她死,讓她好好的過完下半輩子”,真的只是因為對鄭春華的同情和感情上的認可?

    而且,既然明知道胤祥將鄭春華帶出辛者庫,會給自己惹上大禍,皇四子胤禛和鄔思道為何沒有阻止胤祥的行為?

    這說明,鄔思道、胤禛已經在如何處理鄭春華這件事上達成了共識,那就是讓鄭春華活著,對“四爺黨”的利用價值更大。

    原本這個利用價值在於對太子胤礽的制約,畢竟有一個人證存在,才能將胤礽下令處死鄭春華的罪名坐實,才能證明胤祥處理鄭春華、包括派兵剿滅江夏鎮都是“聽命所為”的不得已行為。就算康熙皇帝知道了鄭春華還活著,也可以在鄭春華的證明下,證明“私放鄭春華”乃系太子胤礽下令“處死鄭春華”以後的變通仁義之舉,而並不會受到康熙皇帝的處罰!

    也就是說,皇八子胤禩等人並不能利用鄭春華達到扳倒胤禛的目的。

    既然鄭春華活著對於胤禛讓如此重要,又為何會默許王掞將其“羞殺”呢?

    康熙皇帝病倒以後,“九王奪嫡”事件也到了至關重要的“決戰”時刻,就當前的局勢來看,在西北手握兵權的皇十四子胤禵乃系繼位呼聲最高的皇子,康熙皇帝將自己和皇八子胤禩的官職全部革除,也似乎坐實了胤禵的皇儲位置。

    心急如焚的皇四子胤禛必須拿出“絕殺計”,才能完成自己並不明確的皇位歸屬“逆襲”!

    這個“絕殺技”,就是將鄭春華“羞殺”!

    而這個“絕殺技”並不是針對其餘皇子勢力集團的,而是針對“四爺黨”內部成員,針對鄔思道的!

    皇四子胤禛在王掞“羞殺”鄭春華以後,立馬帶著一箱銀兩來到了鄔思道的住處,對鄔思道說道:

    “鄔先生,雖說你有房杜之才,但胤禛卻無世民之命啊!委屈你了,這點東西不成敬意,送給你安度後半生吧!”

    然後,愣住半刻的鄔思道忽然“爽朗大笑”,隨後給出了康熙皇帝對皇位傳承最後打算的解讀。

    皇四子胤禛被革去一切差事,閒置在家的訊息,鄔思道早就知道,為何非得等到胤禛搬著一箱銀兩去“送”鄔思道的時候,鄔思道才給出自己對於康熙皇帝帝王心術的解讀,才給出康熙皇帝已經確定傳位於皇四子胤禛的打算解讀?

    其實,鄔思道並不願意將自己對康熙皇帝安排的理解,包括康熙皇帝對皇位傳承的最終安排,說給皇四子胤禛。馬上就要“功成身退”的鄔思道明白,一旦皇四子胤禛得知自己被確定為皇儲的那一刻,就幾乎能判定自己會因為“飛鳥盡、良弓藏”而被清理。

    所以,這個時候的鄔思道已經打算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打算讓接下來的皇位傳承聽天由命了!

    但鄔思道並沒有主動給出康熙皇帝用意解析的反常舉動,讓皇四子胤禛對鄔思道產生了懷疑。胤禛堅信鄔思道還有制勝的關鍵計謀,只是礙於“兔死狗烹”的忌憚而不敢給出罷了!

    所以,胤禛才會用“房杜”二人,來威脅鄔思道!

    “房杜”即為房玄齡、杜如梅。

    《舊唐書·尉遲恭傳》中有過這樣的記載:

    時房玄齡、杜如晦皆被高祖斥出秦府,不得復入。太宗令長孫無忌密召之,玄齡等報曰:“有敕不許更事王,今若私謁,必至誅滅,不敢奉命。”太宗大怒,謂敬德曰:“玄齡、如晦豈揹我耶?”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觀其無來心,可並斬其首持來也。”於是玄齡、如晦著道士服隨無忌入。

    啥意思?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得皇權的時候,房玄齡和杜如梅並不打算參與,李世民命尉遲恭帶刀相逼,予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命令後,房杜兩人才成為了“玄武門之變”的主謀和實際執行者。

    皇四子胤禛用這兩個人來“送別”鄔思道的真正含義,一目瞭然。

    皇十三子胤祥就是當初的尉遲恭,而鄭春華,就是皇四子胤禛遞到胤祥手中的“那把刀”!

    鄭春華已經被“羞殺”,按照胤祥對胤禛的瞭解,他似乎不可能處死鄭春華,而只有鄔思道給出具體的計謀指點後,鄭春華才可能被處死。即使,胤祥不這樣理解,胤禛也完全可以進入宗人府,將“羞殺”鄭春華的罪責統統推到鄔思道身上。

    胤祥一旦得知了鄭春華死於鄔思道之手,鄔思道還有活路嗎?

    鄔思道聽完皇四子胤禛的“送別辭”後,立馬明白了自己的處境,趕緊給出了最後的指點和對康熙皇帝皇位傳承決定的解讀。

    然後,才有了皇四子胤禛進入宗人府,將“沒照顧好”鄭春華的責任,一肩承擔,再次將鄔思道這個“房杜之才”納入了自己發動“玄武門之變”的計劃中。

  • 5 # 布夫舟

    王掞羞死鄭春華,雍正肯定是暗中高興,這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雍正為什麼要收留鄭春華。

    這件事情原本是太子胤礽一石二鳥之計。太子胤礽先是借十三阿哥胤祥之手殺掉鄭春華。因為太子胤礽復位成功,鄭春華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旦有人拿這件事情做文章,太子胤礽又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以太子胤礽的性格,肯定不願意讓鄭春華活著。

    為什麼說是一石二鳥之地呢?因為鄭春華過去是康熙的妃子,沒有康熙的旨意,旁人肯定不能殺她。所以一旦胤祥聽太子胤礽的旨意去殺了鄭春華,到時候太子反過來拿這件事情要挾胤祥。胤礽的心思,鄔先生實際已經猜到了。

    胤祥去見鄭春華的時候,意外發現鄭春華是一個苦命的人,所以十三阿哥才想救他一命。然後,雍正和鄔先生卻不是這麼單純。他們是想收留鄭春華,以便在關鍵時候利用鄭春華扳倒太子。

    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胤礽很快就倒臺了。這個時候雍正手中的鄭春華就沒有什麼用了,更為尷尬的是鄭春華不好處理。

    首先,由於十三阿哥的緣故,雍正不好隨隨便便就殺了鄭春華,因為十三阿哥將鄭春華託付給雍正,雍正畢竟礙於情面。

    但是雍正心裡也明白收留鄭春華風險極大,畢竟朝廷上上下下都知道鄭春華已經死了。雍正收留這個是非之人,一旦康熙知曉這件事情,後果不堪設想。

    更重要的是雍正不知道他收留鄭春華被八爺知道了。所以王掞告訴雍正八爺已經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雍正處境非常為難。

    王掞是太子的師傅,雍正也是太子的黨羽,兩個人可以說是同一陣線。太子胤礽倒臺以後,王掞投靠雍正很正常。

    對於鄭春華,王掞肯定是恨之入骨的。因為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鄭春華。

    他既然想要投靠雍正,自然想要幫雍正奪嫡。逼死鄭春華,替雍正解決掉一個大問題是最好的投名狀。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6 # 達摩說

    當然高興了,胤禛巴不得有人替他動手殺鄭春華。

    先來說說鄭春華是怎麼回事。

    在《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康熙的妃子。但由於康熙很久沒有臨幸她,加之太子胤礽無意間的闖入,導致她半推半就委身於胤礽,二人開啟了一段不倫之戀。後來,康熙發現了二人的姦情,遂將鄭春華罰入辛者庫服役,隨後又廢掉了太子。太子復立後,為避免有人利用鄭春華制衡他,便讓十三阿哥胤祥替他殺掉鄭春華。但胤祥心腸太好,表面上說殺了她,暗地裡卻將她收留。最後太子徹底被廢,胤祥因助太子暗殺鄭春華而被圈禁。臨圈禁前,胤祥將鄭春華託付給了胤禛。胤禛之所以答應幫胤祥雪藏鄭春華,一是兄弟情深,不負所托,二也是玩弄腹黑,他怕胤礽復起,成為他奪嫡路上的絆腳石,遂決定留下鄭春華備用。

    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也有人要以同樣的路數對付胤禛,他就是老八胤禩。胤禩早就知道鄭春華被胤禛雪藏,他要等待機會打出這張牌,讓胤禛徹底倒黴。

    胤禛難道不知道這樣很危險?他當然知道,但他卻不能自己動手殺鄭春華。第一,礙著十三爺胤祥的情面,他不好親自動手;第二,他親自動手,一旦落下什麼證據被胤禩拿住,那就徹底完蛋了。

    你說,胤禛他能不暗中高興嗎?

  • 7 # 歷史局中人

    王掞和鄭春華他們在《雍正王朝》裡筆墨不多,但對情節的推動起到了重大作用。他們的存在,使得這部劇更具觀賞性。而鄭春華和王掞二人與太子的關係,使得他們之間勢必發生衝突。

    王掞花費了畢生心血培養胤礽,希望他能即位後成為一代明君。可是胤礽的下場實在悲慘,做了四十年的太子,被康熙兩立兩廢,直到徹底圈禁。

    而王掞認為,太子被廢,根本原因是因為鄭春華。

    鄭春華是誰呢?

    她是康熙的妃子,在宮牆之內難免寂寞,也得不到康熙的寵幸,但鄭春華卻與太子有著特殊的緣分。

    當鄭春華還是宮女的時候,因為在一次場合,康熙教訓太子,使得太子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害怕。在一旁的鄭春華居然在此時替太子求情,說太子怎麼說也是一國之儲君,康熙怎麼能這樣對待太子呢?

    康熙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禮,於是也收起了對太子的責罵。不過鄭春華卻“因禍得福”,被康熙看中了,成為了康熙的妃子。而太子胤礽也記住了這個“恩人”。太子與鄭春華之間的這段“不倫戀”就以這樣的方式開始了。

    可太子和鄭春華的苟且之事,很快被康熙在一次出外狩獵時無意發現了。這件事的發生無疑加速了康熙廢太子的節奏。這也是王掞認定是鄭春華這個不祥之人害了太子。

    胤礽第二次當太子後,沒有想到鄭春華與自己的舊情,居然叫老十三胤祥去殺害鄭春華,而此時的鄭春華早已被康熙貶到洗衣房去了。胤祥宅心仁厚,自然下不起這個狠手,也知道這是太子借刀殺人。

    胤祥於是與胤禛和鄔思道商量後,來了個暗度陳倉,以假死的方式將鄭春華轉移到了胤禛府上,也想以後以鄭春華脅迫太子。哪知道太子很快再次被廢,從此一蹶不振。

    鄭春華在胤禛府上又變成了一個累贅,胤祥在被康熙關進宗人府前交代四哥,讓胤禛好好照顧鄭春華,所以胤禛對鄭春華不知如何是好。如果被胤祀等人發現,鄭春華就會成為老八胤祀攻擊胤禛的藉口,那樣對於胤禛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當然,胤祀知道鄭春華在胤禛府上,其他人也知道,包括王掞。於是王掞這個不速之客就來到了胤禛府上,不為別事,就是為了幫胤禛處理掉鄭春華這個人。

    王掞為何會幫胤禛這個忙呢?無他,還是為了江山社稷,王掞是朝中少數真正關心大清國運的人。太子被廢,使得自己一輩子的辛勞付之東流,王掞不甘心就這樣。而康熙在平時的言語中,透露出了對各皇子的態度。王掞作為老臣,肯定能體會到其中的意思,於是胤禛就被王掞看好,覺得會繼承大統。

    在奪嫡最激烈的時刻,鄭春華的存在就像一個定時炸彈,會隨時摧毀胤禛的前途。只有鄭春華死了,胤禛才不會被對手找到破綻,才有更大的機會繼承皇位,王掞也算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所以,王掞出手了,用一張嘴罵死了鄭春華,或者說是羞死了鄭春華。

    胤禛對於這種不要自己動手,就能讓鄭春華自動消失是非常滿意的,這樣也可以向胤祥交代,不關自己的事。但是在表面上,當聽到鄭春華自殺的時候,還是很迫切的讓手下去搶救。

    事後,王掞也很識趣,用一杯毒酒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樣才能徹底讓胤禛放心,因為只有死人才會守住秘密。胤禛也不負眾望,很快繼成了皇位,為雍正帝。

  • 8 # 歲月抹平了誰

    當王掞向胤禛提出要羞死鄭春華的時候,雍親王胤禛雖然面有難色,但是,心裡是非常高興的。咱從頭說起。

    鄭春華原本是康熙身邊的一位宮女,二阿哥胤礽是康熙髮妻赫舍里氏所生,早在一歲半就立為太子。

    赫舍里氏生下胤礽不久便死去,康熙把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在了胤礽身上,一口氣給他請了四位老師,希望他長大後能夠繼承大統,創造輝煌。

    有的人天生就是治國雄才,而有的人再怎麼教也不成器。太子胤礽屬於後者。

    面對太子治國無能,康熙費勁口舌,言傳身教,有時候耐不住性子當著眾臣的面訓斥太子。

    有一天,鄭春華替太子鳴不平,她對康熙說:“陛下不能當著眾人的面訓斥太子爺。”康熙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冊封鄭春華為嬪妃。

    鄭春華挽救了太子顏面,胤礽經常找各種理由接近鄭春華,一來二去,兩個人揹著康熙好上了。

    直到刑部冤案涉及到太子和眾多朝臣,康熙緊急結案之後,到熱河狩獵透透氣,順便翻翻牌子。

    一連翻了六天牌子,康熙感到疲憊不堪,領著奴才們到鹿園割些鹿血來喝。

    當他進入鹿園的時候,突然發現後邊不遠處的一間屋子裡有人在做苟且之事。

    康熙頓時感到吃驚,是誰這麼大膽?但是康熙沒有直接闖過去,而是讓手下去抓放哨的,抓住一看,是太子身邊的貼身太監何仲在放哨!康熙明白了,裡面是太子!那太子和誰?

    這時,屋子裡唱起了搖籃曲,康熙一聽,是春華!兩腿一軟,差點摔倒。

    太子早就查覺,一溜煙的跑了。康熙下令捉拿太子。

    就在同時,十四阿哥找到了八阿哥,模仿了十三阿哥的筆跡調來了凌普的軍隊包圍了八大莊行宮,造成了逼宮的假象。

    那十四阿哥為何模仿十三阿哥的筆跡?因為在當初,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屬於太子一夥的。太子被廢后,四阿哥出頭,和八阿哥爭奪太子之位。十四阿哥模仿十三阿哥的筆跡無非就是想要嫁禍給太子和十三阿哥。

    康熙迅速控制住了局面,張廷玉發現手諭是假的,康熙決定回北京之後徹查是誰造的假,又是誰想要誣陷太子。

    在這次“太子手諭”事件中,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大阿哥因為揚言要殺死太子而被康熙圈禁,十三阿哥為太子鳴冤,也被關進理藩院。三阿哥因為供出大阿哥對太子使用巫蠱之術,被康熙責罵為何不早點彙報,三阿哥從此不再染指太子之位,老老實實組織人編書。

    康熙讓人打掉了鄭春華肚子裡的孩子,打發她到辛者庫洗衣服,倍受折磨。但是她深感自責,認為是自己勾引了太子,給他惹來了禍端。

    太子逃走以後,去了四阿哥那裡,一方面是因為四阿哥剛剛去江南籌款救災,大功告成,得到了康熙嘉獎,說話有分量。二來是因為是自己一夥的,有救的理由。

    但是在鄔思道的建議下,四阿哥沒有出來見他這個是非之人。

    十三阿哥挺身而出,去見了太子。並答應照顧太子的家人和鄭春華。

    康熙回到北京,為了查出誰是陷害太子的真兇,下令朝臣推舉新太子。

    結果八阿哥受到的舉薦最多,康熙看到了八阿哥的勢力,於是決定讓太子復出,以平衡八阿哥的勢力。

    康熙領著張廷玉開始了他最後一次南巡,讓太子監國。

    太子復出以後,面對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逐漸離心的局勢,決定以郡王爵位為由誘餌,使十三阿哥殺掉鄭春華,除掉自己的把柄。然後在用鄭春華的死來牽制十三阿哥,迫使他倆重回太子陣營。

    太子更希望攥住十三阿哥的把柄,逼迫他放了任伯安的小舅子劉八女(當時十三阿哥掌管刑部),用來交換任伯安手中的《百官行述》,從而握住滿朝文武的小辮子,爭取提前登基。

    十三阿哥和四阿哥將計就計,讓鄭春華吃下了龜息丸,製造了鄭春華假死事件,然後把她藏在了四阿哥的潛邸中,希望以後可以牽制太子。

    然而,這一切終歸沒能逃出八阿哥的眼睛,八阿哥只等時機成熟,一舉搬倒四阿哥。

    這時的鄭春華已經成為眾阿哥政治鬥爭的棋子。太子想讓她死,而四阿哥和八阿哥希望她活著。

    太子復出之後,急於求成,鋌而走險,妄圖兵變奪權,被康熙和張廷玉瓦解。

    太子第二次被廢除,這時的鄭春華已經失去了牽制作用。誰留著她,誰就會招來禍端。這一點四阿哥心知肚明,但是,十三阿哥在第二次被圈禁之前把鄭春華託付給了自己,如果自己把她殺了,怎樣向十三弟交待?

    這時候,太子的師傅王掞出面了,他來到四阿哥府上,勸四阿哥儘快爭取太子之位。

    他把一生的心血都用在了太子身上,結果太子被廢。他想重新選一次,為了贏得身後名,更為了江山社稷。

    在他看來,太子二次被廢之後,能夠得到皇位的只有四阿哥和八阿哥。

    八阿哥因為多次陷害太子,在朝中收買人心,康熙早就排除了八阿哥繼承皇位的可能。他罷免了一味推舉八阿哥當太子的佟國維的一切差事,打發他回家養老,就是證明。

    那麼,剩下的只有一心一意為朝廷辦實事的四阿哥了。可是,因為他私藏了鄭春華,八阿哥隨時都有可能打出這張牌,打倒四阿哥。

    四阿哥胤禛想要繼承皇位,鄭春華必須除掉。

    王掞走出雍親王府,找到了鄭春華。一番仁義廉恥講下來,鄭春華懸樑自盡而死。

    王掞回到家中,遣散家人,服毒而死。他把責任都攬在了自己身上,為四阿哥繼位掃清障礙,又不至於破壞他和十三阿哥的情誼。

    所以說,當王掞提出要羞死鄭春華的時候,雍親王是暗自竊喜的。

  • 9 # 憶史官

    《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宮廷的顏值擔當,然而她又是一個薄命而悲情的女人。王掞羞死鄭春華,胤禛當然會暗中高興,因為胤禛是幹大事的人,臉皮厚而無形,內心黑而無色,他可沒有十三爺的俠義情長。

    首先, 鄭春華綠了康熙,坑了胤礽,連累胤祥,胤禛不想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鄭春華是康熙的妃子,也是太子的庶母,卻與太子有一腿,綠帽子這種事,本就臉上無光,一旦揭穿,千古醜聞。康熙為了大清皇室的顏面,只有“冷”處理。因此,康熙以太子:

    不盡職,不修德,為了不辜負列祖列宗的在天之託,下不負天下臣民之望。

    這一理由廢除胤礽的太子名位,而鄭春華也被打胎,並且被髮配至辛者庫。後來,康熙為了平衡山頭,讓胤礽復位,吃一塹長一智,胤礽也學精了點,生怕鄭春華的存在耽擱了自己的前程,欲除之而後快。

    於是,胤礽找到了胤祥,要胤祥出面殺掉鄭春華。胤祥是俠王,有情有義,對於鄭春華,他實在下不了手。一方面,鄭春華至始至終都是無辜的,只是一位犧牲品而已。另外,鄭春華是胤礽犯錯的“小辮子”,留著她,可以防止胤礽翻臉不認人。於是胤祥私自將鄭春華藏到了雍王府。其實,這是胤禛和鄔先生出的點子,留下鄭春華到時可以要挾太子。後來胤礽因為寫給任伯安的信件落到康熙手裡,接著效法李世民玩起了玄武門被康熙破解。胤礽又被廢了,鄭春華沒有利用價值反成了胤禛手裡的燙手山芋,真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康熙病倒後,阿哥之間的奪嫡之爭進入了白熱化。王掞領會出了康熙的用意,知道大位會傳給雍正。於是,王掞趕緊跑到雍王府。

    王掞到雍王府的目的無非就兩個:

    一、向胤禛輸誠。既然已經看出他是未來的接班人,趕在登基之前下注就如同天使投資,收益最大。

    老王的“投名狀”是幫胤禛除掉鄭春華,解除胤禛的後顧之憂。因為鄭春華是一個不祥的女人,害了太子和十三爺,如今待在雍王府,隨時都會出事,容不得半點閃失,所以胤禛默許王掞的提議。

    二、為康熙鞠躬盡瘁。王掞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士大夫,他們這類人的理想就是忠君報國。王掞世受皇恩,對康熙可謂忠心耿耿。

    王掞作為一個忠臣,明白了皇帝的用意,肯定會堅定不移地維護康熙的章程。王掞除掉了鄭春華,也是在為康熙鋪路。

    王掞幫助胤禛除掉了鄭春華,僅僅算完成了一半的策立之功,但他卻抓住胤禛的小辮子。另外一半的功勞,就是讓整個事情密不透風。只有自己死了,胤禛才會安心,策立新君之功才算有始有終。

    他這一輩子,下了兩步棋,一步下注太子,傾注了大半輩子的心血,結果太子不成器,自已也功虧一簣;第二步押寶胤禛,結果下對了。等到雍正上位後,想必也不會虧待他家。

    十三爺進宗人府前,把鄭春華交代給雍正,雍正當時也答應過要好好照顧。從雍正去宗人府看望十三爺的時候就能得知,雍正說鄭春華的時候是面帶愧疚的。

    鄭春華是從皇宮出來的,知道許多不該知道的事,尤其是與太子那點事,實在是有辱皇家尊嚴。

    其次,收藏鄭春華是胤禛的“小辮子”,在奪嫡的關鍵時刻容易被人拿出來做文章

    假設雍正心慈手軟,留下鄭春華,萬一被康熙知道了怎麼辦?康熙一直以為胤祥殺了鄭春華,才將胤祥“保護起來”,其實鄭春華被秘密關在雍王府,康熙還不知詳情。八爺黨以此為藉口,大做文章怎麼辦?雍正如何解釋?即使鄭春華沒有影響雍正上位,那雍正上位以後存在這麼個“後宮娘娘”,他如何處理?

    春華的存在,對雍正是有百害而無一用。雍正只有清理她,才能高枕無憂。鄭春華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害人不淺,於是引咎自盡。

    在雍正眼裡,誰擋了他的奪嫡之路,他就對誰下毒手,別說一個鄭春華,即使自己的親兄弟擋路,下場也會大同小異。

  • 10 # 婉兮歷史

    高興談不上但至少是鬆了一口氣,這個鄭春華也是個可憐的女子,她雖然是康熙的嬪妃但是卻跟太子有了不才之事,雖然為人不恥但是鄭春華卻是真心愛著太子的,並且還為太子懷了一個孩子,但是太子第一次復立以後覺得鄭春華就是自己身上的一個汙點,同時太子想把十三爺拉下水,所以就派十三爺除了鄭春華。

    十三爺是個狹義王爺對一個弱女子如何下得了手,所以十三爺就用假死藥救出了鄭春華,並且交給四爺照顧,鄭春華此時活著那麼太子就永遠也威脅不了十三爺,可是轉眼太子胤礽二次被廢,十三爺被圈禁,九子奪嫡日益到了白赤化階段,這時候鄭春華不僅沒了用處,並且還有可能成為八爺黨攻擊四爺的利刃,而原太子胤礽的師傅王掞覺得四爺是最有希望當儲君的,為了不讓四爺為難就親自出馬解決了鄭春華。

    其實對於如何處置鄭春華四爺也是無奈,鄭春華不死也許將來吃虧的是自己,可鄭春華死了對圈禁的十三爺又無法交代,所以四爺默許了王掞去羞辱鄭春華,鄭春華自殺而死也算是最好的結局了,四爺高興談不上但最起碼威脅沒有了心裡也能鬆一口氣就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耳垂斜線皺紋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