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幻中詩

    這個問題就要從柴榮的迷信說起。公元959年柴榮在徵遼時病倒了,6月回到都城汴京。然後,他做了一件被公認為很傻冒的事兒:把殿前都點檢(相當於中央衛戍區司令)張永德給撤了,換上趙匡胤。

    柴榮為什麼撤掉張永德?原來,柴榮在回軍途中發現一個袋子,裡面有一塊3尺長的木板,上面有5個字——“點檢做天子”。用腳趾頭想一想就知道,幹這事的人,不是張永德的仇人,就是想取代他的人。不過,柴榮可不這麼想,只要看見威脅的一點兒火星,那就要堅決滅掉。這事兒也說明,柴榮是一個非常迷信的人。

    柴榮能幹是出了名的,朱元璋曾這樣評價他:“三代之王有其時而能為之,漢文有其時而不為,周世宗則無其時而為之者也。”柴榮不僅能幹,也很精明,否則當不了皇帝。他的皇帝是從郭威手裡弄來的,所以自己上位後,對外姓十分提防。

    提防到什麼程度?《宋史》中有句話說得清清楚楚:“周世宗見諸將方面大耳者皆殺之。”

    耳朵長得大,一向被認為是“帝王相”的重要特徵之一,所以這些人就倒了黴,統統被柴榮砍了。可見,柴榮對那些潛在的威脅著,不是沒有防範,只是防範手段有點兒低端,有些迷信。趙匡胤能夠躲過一劫,得感謝自己的長相。誰都知道,趙某人不僅耳朵不大,還長得又胖又黑又醜,哪有一點兒帝王之相?

    既然長得醜,沒有帝王相,對自己沒有威脅,柴榮也無所顧忌。就把他往上提。讓柴榮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個沒長相的卻奪取了他的基業,來個黃袍加身。你說柴榮虧不虧!所以,長得醜未必是壞事,有時候反而是一種保護。只要能幹大事,你得到的東西,和你的相貌根本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 2 # 南川楚懷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軍在陳橋驛發動兵變,趙匡胤“被迫”披上黃袍,被眾人擁立為皇帝。趙匡胤率軍回京以後,柴宗訓被迫禪位,趙匡胤正式登上帝位,就這樣,後周政權滅亡。而更戲劇性的是,曾經破格提拔趙匡胤,以至於給他提供造反機會的,正是柴宗訓的父親,後周雄主柴榮,他在臨死前將資歷尚淺的趙匡胤破格提拔,最終使得趙匡胤執掌軍隊大權。那麼我們不禁發問,一代雄主柴榮,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對於柴榮來說,他可能從未想過趙匡胤有一天會造反,畢竟趙匡胤算是他的心腹大將。趙匡胤很早就跟著柴榮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在柴榮剛剛繼位時,北漢聯合契丹入侵後周,柴榮御駕親征。在決戰即將開始時,寧江軍節度使樊愛能卻率軍逃跑,後周頓時軍心大亂。北漢、契丹聯軍趁勢攻來,柴榮深陷敵陣,無法脫身,而此時護衛在柴榮身邊的,正是趙匡胤。在這危急時刻,趙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臨險境,我等當拼死一戰!”隨即趙匡胤率軍衝鋒,殺敵眾多,加上柴榮督戰,後周士氣重新高昂起來,最終北漢與契丹聯軍被迫撤軍。

    趙匡胤無疑是這一戰最大的功臣,他對於柴榮有救命之恩。柴榮自此以後愈發信任趙匡胤,而趙匡胤也替他南征北戰,建立許多功勳。柴榮在駕崩以前,破格提拔趙匡胤,沒有對他有任何懷疑,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除此以外,柴榮選擇趙匡胤來輔佐幼主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張永德與李重進的政治鬥爭。張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李重進是郭威的的外甥,而郭威又是柴榮的養父,可以說張永德與李重進都算是柴榮的半個本家人。柴榮本來對兩人十分信任,他們都是軍中的一把手。可是張永德與李重進不和,兩人經常在柴榮面前檢舉對方,這讓柴榮很是不喜。

    顯德五年,柴榮率軍北伐,他在行軍路上得到一個口袋,裡面裝著一塊木板,木板上面寫著“點檢做天子”,而當時張永德正好任殿前都點檢。此事讓柴榮憂心忡忡,他擔心木板上的話成真,而好巧不巧,柴榮在此時患上重病。柴榮很擔心自己死後張永德真的造反,於是他回京以後立刻革去張永德殿前都點檢的職位,讓趙匡胤接替張永德。

    許多人都說這塊木板是趙匡胤讓人寫的,但當時趙匡胤在軍中的影響力並沒有李重進、張永德等人大,與趙匡胤相比,李重進更有可能是這件事的主謀。當然不管這塊木板是誰寫的,趙匡胤都是撿了一個大便宜,畢竟如果不是柴榮正好病危,他可能不會將這句話當真。

    可是柴榮終究是病了,一代雄主最終英年早逝,他擔心幼主被奪權,於是選擇破格提拔自己信任的趙匡胤,但最終奪去柴家天下的,正是趙匡胤。

  • 3 # 農民工歪說古今

    關於提問者提到的這個問題,後周政權官方給出的答案是“點檢做天子”的那塊小木牌。周世宗郭(柴)榮在位後期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情,說周世宗無意中得到了一個錦囊,裡面裝著一個小木牌,上書五個大字——點檢做天子!彼時的殿前都點檢張永德首當其衝,成為了周世宗懷疑、忌憚的物件。為了避免讖語成真,周世宗藉此發難、果斷罷免了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之職,換上了自己的“親信”趙匡胤。

    到底是誰搞出的小木牌?

    關於這個問題,所有官方史料全都諱莫如深,好像這塊小木牌就是上天的旨意一般!很顯然,老天爺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那麼,到底是誰炮製了這麼一個東西呢?本著誰受益誰即主謀的邏輯,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張永德的接班人——宋太祖趙匡胤。

    不過,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大。首先,彼時的趙匡胤雖然是周世宗的“親信”,但並不是權臣,更加做不了周世宗的主!就算張永德被周世宗拿下了,趙匡胤憑什麼就能確定周世宗會讓自己接手殿前都點檢一職?這其中的變數還是相當大的,周世宗的所謂“親信”遠不止趙匡胤一人。搞不好趙匡胤很可能為他人做嫁衣,換上一個與自己不對付的人恐怕還不如與自己關係親密的張永德在臺,不是嗎?其次,彼時的趙匡胤在禁軍中人脈甚廣不假,可是要做到讓那塊小木牌被周世宗發現而且不留下任何蛛絲馬跡牽涉到自身,其操作難度還是相當大的。稍有不慎就可能把自己牽扯進去,得不償失。因此,趙匡胤炮製出那塊小木牌的可能性雖然存在,但並不大。

    那麼,還有誰在此事上獲益呢?人們大多忽略了一個人,那就是周世宗本人!周世宗並不是周太祖郭威的親生兒子,只是內侄兼過繼嗣子而已。張永德又是誰?周太祖的姑爺!張永德的夫人與周太祖是有血緣關係的,是周太祖的親生女兒,其號召力可想而知。讓張永德掌握禁軍殿前司無異於是在周世宗枕頭下安放了一枚定時炸彈,不是嗎?雖然張永德本身並無野心,這一點周世宗也心知肚明,從後來對張永德的處置也能看得出,周世宗並沒有打算置之於死地。雖然張永德沒有野心,可架不住被有心之人利用啊!彼時已經病重的周世宗為了自身的善終和將來政權的平穩過渡必須未雨綢繆,拿下張永德是最佳方案。因此,個人認為,所謂“點檢做天子”事件很可能就是周世宗為拿下張永德而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大戲!

    周世宗為何選擇趙匡胤接替張永德?

    周世宗去世之後不久,趙匡胤便發動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奪了周世宗之子周恭帝郭(柴)宗訓的皇位。這樣一個野心勃勃之人,周世宗在拿下張永德之後為何要將手握重兵的禁軍殿前司交給他?

    首先,趙匡胤這個人非常善於偽裝,周世宗在位期間,趙匡胤一直以“忠臣孝子”的面目出現在眾人面前,不僅對周世宗“忠心不二”,與同僚的關係也相處得非常融洽,張永德甚至還舉薦過趙匡胤。周世宗也曾經懷疑、試探過趙匡胤,但都讓趙匡胤完美地化解了。換言之,在彼時的周世宗眼中,趙匡胤就是自己的“親信”,用他替換張永德順理成章。

    其次,趙匡胤本身就是禁軍將領,既熟悉禁軍殿前司的情況和日常工作流程,而且與殿前司的將領關係都比較融洽,用他替換張永德不容易引發殿前司內部的動盪與權力爭鬥。作為帝王、作為一個為自己身後事作準備的帝王,周世宗彼時最需要的是穩而不是亂,因為只有軍隊穩了,政權才有可能實現平穩過渡。畢竟彼時周世宗已經病重,他不得不為自己的身後事作出考慮和安排。

    其三,趙匡胤與張永德關係相當融洽,張永德還曾經舉薦過趙匡胤。周世宗用趙匡胤接替張永德,張永德方面比較容易接受。試想,如果用一個與張永德針鋒相對之人去取代張永德,張永德還會那麼痛快交出權柄嗎?恐怕很難!張永德不得不擔心周世宗有卸磨殺驢的打算,不是嗎?如此一來,不僅無法達到穩的效果,搞不好還可能將張永德逼向對立面。張永德為了自保鋌而走險並不是沒有可能!而這,顯然不是周世宗想要看到的。

    綜上所述,在彼時的主客觀環境下,周世宗用趙匡胤替換張永德是“最佳”選擇。只可惜,周世宗畢竟是人、不是神,他看不到未來、也看不穿人心。周世宗根本不可能未卜先知、知道趙匡胤會發動“陳橋兵變”。否則,周世宗恐怕寧可讓張永德在位也不會選擇趙匡胤吧?但是,歷史沒有假設,事實就是趙匡胤成了宋太祖,而周世宗的兒子周恭帝卻成了鄭王……

  • 4 # 北斗星3557

    謝謝邀請,說兩句,柴榮,繼承,他姑父的位置,做了後周的皇上,非他執政的幾年裡,兢兢業業,平息了,各種反王,重視農業,和工商業吧!減輕農民負擔,安邦治國,是有一定作為的,如果柴榮不死,周朝江山,一定像李世民一樣輝煌,甚至,柴榮可以超過李世民,一定是一位君主,柴榮,和趙匡胤,老三,鄭子明,徐桃源三結義,不求同日生,但願同日死,對天發誓,有苗光義主持,磕頭盟約,規定,輪流坐江山,這也是民間傳說,所以說,柴榮繼位以後,重用趙匡胤,掌握兵權,實際上就是周朝的兵馬大元帥,武將之首,可是柴榮30多歲,歸天吧!文臣武將,都是趙匡胤的人,趙匡胤配置多年,都是他的鐵哥們,柴榮的兒子才幾歲?柴宗訓,趙匡胤吧!在周朝,是開國頂樑柱,威望很高,柴榮的兒子才幾歲?不負重任,所以才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做了皇上吧!但是趙匡胤,沒有,加害,柴宗訓,而是發配雲南,微雲南王,輩輩,可以接班,從這一點上來講,趙匡胤,也是英明之主吧!但是,陳榮重用,趙匡胤,沒有重用,張光遠,而是張紅遠,後河,陳榮傑拜,關係差一層,當然,他,信賴,趙皇胤,這也是歷史的必然,趙匡胤,文武全才,一條大棍,打關東,打關西,一條紅梅大棍,打遍天下無敵手,在計謀上,任用苗光義,V,大軍師,智謀很高吧?趙光印,收付,楊家將,一統定江山,所以說趙匡胤,在歷史上,也是一位聖主,他和陳摶老祖,下棋,陳摶老祖,一覺睡800,喂,趙匡胤,指點,江山吧,所以說,趙匡胤,在歷史的長河中,是一位的一位,明君聖主,不忘初心,牢記歷史吧!謝謝

  • 5 # 小劉解讀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這個“趙”是趙匡胤,“張”是張永德。

    趙匡胤是大宋王朝的開國太祖這個不必復說。今天我們簡單解說一下張永德。

    張永德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女婿,駙馬都尉。郭威死後傳位給後周世宗柴榮。柴榮和張永德是郭威最信任的兩個“自己人”。柴榮坐上了皇帝,張永德自然就是軍權最大的殿前都點檢。

    柴榮和張永德的配合也非常默契。這時,一個後起之秀衝了過來打破了這個氛圍。高平之戰,身為親軍將領的趙匡胤展露出了他過人的勇氣和忠誠,受到了柴榮側目。同時,殿前都點檢張永德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李重進不和,經常相互“攻擊”。(我就奇怪了:一個是女婿,一個是外甥,都是親戚為什麼不和?就算是不和也應該是與養子柴進因為帝位之爭)兩個人經常跑到柴進面前“告狀”,搞得柴進進退兩難。

    還有高平之戰中,兩個主要將領不戰而降。使柴榮感覺很有必要培養自己的“親軍”。雖然張永德很不錯,但是始終不是自己一手提拔的。所以柴榮把趙匡胤提拔成“副點檢”。

    後周顯德五年,抵禦契丹入侵時,柴榮病重,班師回朝。途中,柴榮很蹊蹺的得到了一個木牌,上面刻著:點檢作天子。而當時的殿前都點檢就是張永德,柴榮在病榻上解除了張永德的軍權,提拔趙匡胤為代理殿前都點檢。

    這個木牌逃不過三個嫌疑人。

    第一,趙匡胤。收益最大者,自然逃不過。

    第二,柴榮。柴榮病危,不信任張永德。

    第三,李重進。狹隘的權利鬥爭。

    柴榮估計到死也沒有料到,自己最信任一手提拔的趙匡胤會在自己死後不久就黃袍加身。只有自己最不重用的李重進敢正面與趙匡胤“叫板”。

  • 6 # 宋安之

    這個提趙撤張是指周世宗柴榮將任殿前都點檢的張永德撤掉,換趙匡胤任殿前都點檢、檢校太傅,以接替張永德。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說來也是一個不錯的歷史故事。

    當年周世宗在北伐契丹的路上,並沒有放棄國內政務的處理,顯然不想將政務交於大臣之手,想要自己來處理各種國家大事,可以說是相當的勵精圖治。

    有一天柴榮審閱文書的時候,得到一隻皮口袋,袋中裝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柴榮感到這件事情很奇怪。

    後來柴榮患病停止北伐回京以後,想起這句奇怪的話,為了準備後事,害怕幼子柴宗訓繼位以後壓不住場面。所以將擔任殿前都點檢的張永德撤換,命趙匡胤任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來接替張永德。

    關於這段記載,宋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得韋囊,中有木三尺餘,題雲“點檢作天子”,異之。時張德為點檢,世宗不豫,還京師,拜太祖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代永德”。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認為周世宗柴榮安排不謹慎了,為什麼只防張永德不防趙匡胤呢?

    因為張永德的身份特殊,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曾經是柴榮有力的皇位競爭者,所以柴榮自然重點防範他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納悶了,太祖的女婿怎麼就有資格成為皇位繼承人了?

    其實太祖郭威早年因為起兵造反後漢,家人被後漢隱帝下令殺死,所以等於是絕嗣了。因此他的繼承人有三個人選,分別是養子柴榮(郭威結髮之妻柴氏哥哥之子)、外甥李重進、女婿張永德。

    郭威最後自然是選擇柴榮繼位。

    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柴榮對於張永德自然是防範很深。

    至於趙匡胤呢,早年就跟隨了後周太祖郭威,後來又跟著周世宗柴榮南征北戰的,可以說是久經考驗。我們再看看現在遺留下來趙匡胤的畫像,肥頭大耳的很是忠厚,所有柴榮自然更放心趙匡胤了。

    當然歷史證明柴榮千算萬算,還是沒有算到趙匡胤這個人身上,使趙匡胤篡奪了後周江山,建立了北宋。

  • 7 # 月明如昔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柴榮是後周第二位皇帝,太祖郭威的養子,因為柴皇后在郭威稱帝前已經去世,郭威對她這個侄子視如己出,加上柴榮本身仁孝謹慎,因此才得以在郭威死後成為後周第二位皇帝!就這樣一坐就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六年,中間也是勵精圖治,曾放出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豪言壯語,可惜天不假年,壯年而崩!世人對其多有惋惜,但是這個號稱五代第一明君的帝王,為什麼在臨死前提拔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撤下張永德,導致後來趙匡胤大權獨攬,篡周建宋?何況張永德是他養父郭威的女婿,至親不信任,提拔外人?

    要分析這些,我覺得可以從柴榮本身的心理活動,以及張永德和趙匡胤的表現以及在他心裡留下的印象來區分,就像我們現在老闆放棄關係戶,提拔有能力者,無非是希望公司走的更遠而已。

    最少在當時的柴榮眼裡是提拔趙匡胤可以讓後周江山延續下去的,但是明君也有看走眼!我們來分析兩人在柴榮死的前後來分析對比就一目瞭然。

    趙匡胤

    在郭威死後就隨郭威南征北戰,到柴榮即位後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非常會偽裝,不然也不至於陳橋兵變前夕 主少國疑的時候派這麼一個大將權臣出征攻伐契丹!而實際之後卻是黃袍加身,從此處也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和城府,再加上柴榮太子年幼,提拔他自認為這麼一個能幹且忠心的下屬,一定可以繼承遺志,一統天下,也因此柴榮直到臨死還是覺得他是管仲,不是伊霍,對其多加信任,大力提拔。

    張永德

    而張永德不被柴榮所信任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正因為他是郭威女婿,因為郭威無子,他也有繼承權,是柴榮的競爭對手,不可不防!柴榮死後,新主年幼,如何保證不利用他的身份篡奪皇位張永德自身能力和朝野內外口碑都不如趙匡胤換成你們怎麼選,站在柴榮角度也是高下立判了吧?何況趙匡胤固然最後篡了位,誰能保證張永德不會呢?

  • 8 # 曉彬002

    周世宗柴榮一共有七個兒子,在他病危的時候,立了他的第四子柴宗訓為太子。柴宗訓此時只有七歲,但他已經是在所有的兒子裡面年齡最長的了。柴榮的前三個兒子在當年漢隠帝殺郭威家屬的時候也一同被殺。在五代十國的戰亂年代,一個國家交給一個七歲的孩子,是非常不安全的。所以柴榮在臨終前做了很多安排,其中的一步是解除張永德的兵權。柴榮在攻打燕雲十六州的時候,突然患病,而且感覺非常不舒服。於是就撤軍返回開封,史書記載在返回的路上,有一次柴榮在處理公文的時候,發現一個皮包,皮包一開啟,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上面寫著“點檢做天子”,柴榮感到非常鬱悶,此時柴榮已經病重,當時的殿前都點檢就是張永德,於是就免了張永德的職務。但是這件事有爭議,很可能是史學家杜撰的。柴榮是一代明君,張永德又是郭威的女婿,關係很近,柴榮很信任他,不可能憑藉一塊木板就懷疑他。撤掉張永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沒有主見。《卻掃編》裡記錄了一件事,柴榮在得病返回開封的途中,走到一個叫潭淵的地方就不走了。大臣們覺得很奇怪而且又見不到柴榮,此時只有張永德能見到他。於是大臣們就跟張永德說:“應該趕緊返回開封,不能停留。此時局勢很不穩定,如果出現意外很難收拾。”張永德覺得有道理,就去見了柴榮,說了這番話。柴榮聽了以後就問他這是誰的主意,張永德回答這是大臣們的意思。柴榮聽了以後沉默許久,就對張永德非常失望,因為他缺乏主見。一個沒有主見的人怎麼可以成為軍事主官,所以這是柴榮撤掉他的主要原因。撤掉張永德之後,便提拔了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因為趙匡胤是從士兵一路被柴榮提拔上來的,柴榮很信任他,而且趙匡胤很能打仗。柴榮是個很注重細節的人,有一次趙匡胤的父親路過滁州想要去看趙匡胤,但此時天色已晚,按照規定天黑是不能開城門的。趙匡胤就讓他父親再城外待了一夜,天亮了才讓他入城,這叫先公後私。另外有一次南唐想使用離間計,派人送了一封信和三千兩白銀給趙匡胤,趙匡胤直接把信跟銀子都交給柴榮,表明沒有私心。這就是柴榮提拔趙匡胤的原因!

  • 9 # 海浮人

    說起周世宗柴榮,無疑是五代十國期間第一雄主。他在位時間雖說只有短短的五年零六個月,可在這期間的文治武功卻讓新生的後周煥然一新,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他繼位便挫敗強敵,一舉瓦解北漢與契丹的聯軍。而後整頓軍務,西征後蜀,奪下四州之地。顯德三年到顯德五年,三徵南唐,期間共得十四州。顯德六年率軍北伐契丹,不到兩月,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然而天妒英才,伐幽州之時遇疾而返,最終功敗垂成,病逝於汴京。

    柴榮在位期間便以掃平天下,開創盛世為己任,數年之際便讓險些傾覆的後周隱隱有一統天下之勢。甚至於後期宋太祖趙匡胤能夠在短時間內一統中原之地,結束兵禍連年的亂世,也是延續了柴榮制定的策略。

    可就是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選擇顧命大臣時卻判斷失誤,最終導致後周覆滅。柴榮究竟為何要在臨死之前把皇親張永德撤職並調離京城,而破格提拔趙匡胤呢?

    在浮人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主少國疑,皇權不穩,張永德有篡位可能

    首先,論及正統,張永德有資格上位。後周乃是後周太祖郭威所建,柴榮只是郭威的養子。而張永德與郭威是翁婿關係,他的兒子乃是周太祖的外孫,有血緣關係。

    因為後漢隱帝屠殺了郭威滿門,導致他並沒有留下子嗣。因此在繼承人的選擇上也就只剩下養子柴榮,外甥李重進,以及女婿張永德了。因為能力問題,後周太祖選擇了無論武力還是智謀都最為出眾的柴榮。對此,李重進和張永德也別無二話,只得好好的輔佐周世宗。

    (張永德)

    然而柴榮英年早逝,太子也不過七歲而已。失去了他的鎮壓,難免底下人心思活絡。倘若張永德繼續手握大權,對於太子忠心與否實在難下定論,恐為後患。

    其次,如五代後晉悍將安重榮所說,“天子, 兵強馬壯者當為之, 寧有種耶?”張永德的威望讓柴榮忌憚不已。畢竟他除了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更是郭威的親信,追隨太祖日久,在軍中資歷極深。無論他有心或無心,正所謂主少國疑,手握軍事大權的他無疑是個不定時炸彈。畢竟五代十國,將領篡位屢見不鮮,外戚謀國常有發生,他不得不防。因此把在軍中頗具聲望的張永德撤職並調離京城,勢在必行。

    趙匡胤本身能力問題

    就像張永德是郭威的嫡系一樣,趙匡胤是柴榮的嫡系,在柴榮還沒有登基之前就在他手下當值。有這層關係在,柴榮對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趙匡胤顯然是更加信任。

    特別是趙匡胤能力非凡,雖說一路以來軍功卓著,但限於資歷原因,只在一些基層將領中有號召力,並不能真正影響軍隊的高層。因此於公於私都是提拔的好人選。

    而且趙匡胤對他有救命之恩,在一次被敵軍圍困之中,是趙匡胤拼死殺敵,重整軍隊士氣才把他救了出來的。

    有了這些關係在,臨終之前提拔他上位自然不無可能。

    為了平衡朝中勢力,鞏固皇權

    後周的禁軍分為侍衛司和殿前司,其中殿前司的人馬最多,遠遠超過侍衛司。因此,在調離張永德之後,最近的威脅便成了侍衛司都指揮李重進了。

    李重進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在朝堂中同樣威望很高,能力很強。張永德是因為周世宗撿到“點檢做天子”的牌子,因此把他撤職調離。然而這個事情到底是真是假無從評說,或許只是柴榮的一個藉口罷了,畢竟他病重的時候張永德在他身旁,他有時間做些手段。而對於遠在汴京的李重進,他自然不能無故的對他進行打壓。因此為了制衡侍衛司,柴榮提拔親信掌控殿前司是必然的。而趙匡胤資質尚淺,威望也不高,自然成了最佳人選。

    參考文獻

    《舊五代史·周書·世宗本紀》

    《新五代史·周本紀》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

    《五代會要》

  • 10 # 譜寫歷史長歌

    五代—後周

    殿前都點檢

    顯德六年六月,柴榮因病班師回到汴京,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

    而張永德是在顯德三年的伐南唐戰役中戰功赫赫,被提拔為殿前都點檢,總共當了三年。

    點檢作天子的傳聞

    顯德五年,柴榮親自率軍北伐契丹,企圖收復被石敬瑭割掉的幽雲十六州。

    在北伐路上,柴榮審閱四方文書,得到一隻皮口袋,袋中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題雲“點檢作天子”,柴榮對此非常奇怪。

    這個故事記載於《舊五代史》,而《舊五代史》成書於宋初,而成書於元代的《宋史》也記載了。

    個人覺得這件事情要是真的,那主使者肯定趙匡胤及其同夥,不過以他和張永德的關係,還有以他的謹慎小心,不可能這麼做。李重進與張不和,還是郭威外甥,兩個人是親戚而且忠於周室,沒必要這麼坑張,只能說這個故事是史官編的,和劉邦斬白蛇,給自家王朝太祖加個玄乎的故事。

    澶淵之嘆

    據《卻掃編》記載,柴榮撤軍並沒有直接到開封,只是駐紮在與開封只隔黃河的澶淵。群臣惶恐,因為張永德是郭威女婿又是重臣,獨得至臥內。於是群臣讓張永德帶話

    “天下未定,根本空虛,四方諸侯惟幸京師之有變。今澶、汴相去甚邇, 不速歸以安人情,顧憚旦夕之勞而遲迴於此,如有不可諱,奈宗廟何!”張永德同意了,並且帶話。

    世宗問:“誰使汝為此言?”永德對以君臣之意皆願為此, 世宗熟思久之,嘆曰:“吾固知汝必為人所教,獨不喻吾意哉!然觀汝之窮薄,惡 足當此!”即日趣駕歸京師。

    柴榮什麼反應呢?他一聽就覺得不是張永德的話,因為覺得張永德一個武將大老粗,沒有眼光,不可能提出來,張永德說大臣們都是這個意思,柴宗考慮了很久。說了句很耐人尋味的話。“吾固知汝必為人所教,獨不喻吾意哉!然觀汝之窮薄,惡足當此!”

    大意就是,我本來就知道你是被別人教才這麼說的,不懂我真正的目的啊!現在看你粗俗鄙陋,怎麼能擔當重任呢?柴榮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知道自己一病不起,其實是想停留在澶淵,看看有沒有亂臣賊子等不及叛亂,柴榮似乎看透了張永德的能耐,擔當不了託孤重任,年幼的長子柴宗訓才七歲啊。

  • 11 # 貝利亞921

    “點檢做天子”這件事到底是誰幹的?按照誰受益誰嫌疑最大的原則說,是趙大做的。但是他那個時候就已經起心思了?我不信!不然不會有後面流言傳出時他在家裡“嚇虎”兒女子的事情。那到底是誰幹的?趙二?可趙二那時候才20歲,就算他再會搞權謀,在那個年紀也不太可能做出這種事。應該是軍中勢力,這個勢力是趙大的鐵桿,背地裡想推趙大做軍隊的老大(不是國家的老大),後來主少國疑,順水推舟。

  • 12 # 歷史堆中的胖子

    因為柴榮的心腹就是趙匡胤,而張永德則在某種程度上對皇位的繼承有一定威脅,所以柴榮為了自己兒子能做穩皇位,才把張永德換成趙匡胤,只是柴榮怎麼也沒想到,最後奪了他兒子皇位的,恰恰就是趙匡胤。

    這樣說吧,柴榮能當上後周的皇帝,那是因為他是郭威的養子,而當時有條件繼承郭威皇位的人共有三個,除了柴榮以外,就是郭威的外甥李重進和女婿張永德了。後來郭威定下柴榮當皇帝之後,張永德也沒說什麼,並且還被提拔做了殿前都點檢。後來在一次與契丹的作戰中,柴榮在軍中發現一塊木板,上面寫的“點檢做天子”,這可就害慘了張永德了,本身張永德的身份就比較尷尬,現在又出了這木板,那柴榮直接就把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的官給換了,也就是從這裡趙匡胤做了殿前都點檢。

    而趙匡胤原來就是一個大頭兵,正是被柴榮賞識才能一步步高昇,這叫知遇之恩,放到古代這可是大恩,是要好好報答的。然而就如同那個木板上寫的一樣,點檢做天子,現在趙匡胤是都點檢了,等柴榮一去世,趙匡胤的心思就開始動起來了。柴榮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趙匡胤竟然搶了自己兒子的皇位。不過,還好趙匡胤這個人還有點良心,對柴家甚是厚待,這要比司馬懿家做的事強多了。

    張永德倒黴就倒黴在自己是郭威的女婿,更倒黴的是發現木板時,他就是殿前都點檢,然而他又是幸運的,因為張永德不但被宋太祖、宋太宗兩人重用,還一直好好的活到了宋真宗時期,這在古代可真正的是長壽老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後第四周惡露鮮紅是正常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