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點烏托邦
-
2 # 奇葩歷史大觀
李善長是明朝的開國第一,是大明朝的第一任宰相,但是最終因為房子而死,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蓋房子的時候挑錯了時間。
對於開創王朝的功績,朱元璋對李善長的評價是:“雖無汗馬功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宜進封大國。”他一下子就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開國宰相。可惜很快,因為皇權和相權的衝突,朱元璋是不願意大權旁落的。
李善長自然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就在任上幹了不到一年,李善長,就說自己有病告老還鄉了。朱元璋果然非常的高興,還賞賜了他大量的土地。還把女兒嫁給李善長的兒子,封其為駙馬都尉,
這一切打消了李善長疑心。李善長安安穩穩返鄉養老,以為自此朝廷的爭鬥與自己無關。但實際上它背後的勢力還存在朱元璋,對他是一點都不放心的。
朝堂上朱元璋考慮到要為後世坐穩江山考慮,只好將威脅到政權的功臣統統消滅。然而年老的李善長放鬆警惕,以為朝廷的風浪不會再波及到他,於是他在敏感的時期蓋了一座漂亮的房子,還要慶賀接下來的美好生活,關鍵是他借了湯和300個士兵,這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然而李善長真的只是因為一套房而付出這麼慘重的代價嗎?顯然是不是的,主要他的政治勢力很強大。而且又捲入“胡惟庸謀反案”中,所以被朱元璋趁機剪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明史》
-
3 # 看不見的角落
李善長和張良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謀臣賢士,輔佐朱元璋和劉邦這兩位布衣天子定鼎大位,統一全國登基稱帝。二人也都曾選擇了功成身退這一選項,可是最後張良得以善終,李善長則是被捲進胡惟庸案之中被處死。二人結局天差地別,其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李善長參與到了明朝建立後的的日常行政之中,而張良在漢朝建立後一直沒有擔任官職,而是選擇保留爵位立刻退隱山林。李善長在大明開國之後擁有了眾多的官職,“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進爵南韓公”,可以說的上是官、職、爵、勳、位皆已至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此外,李家一門尊貴,李善長之弟李存義為太僕丞,李存義之子李伸、李佑也都在地方上為官。李善長雖然在洪武四年就稱病退出官場,但很快就復出視事。實際上他也沒有真正做到退隱山林,遠離喧囂。
而張良在高祖建國之後就沒有再出任任何公職,甚至最初劉邦讓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作為自己的封邑,但是張良只選擇了留縣作為自己的封地。張良很明顯的看到自己在政壇當中的歷史使命已經結束,真正做到了功成身退。除了在輔助劉盈鞏固太子位的過程中發了言,其他時間基本上都是閉口不言,所以能保善終。
第二,君主不同,優秀的君主視臣子為股肱,只要不是明目張膽的反叛大多會寬容。暴虐的君主視臣子為潛在的對手,只要抓到一絲過失就要斬草除根,不放過一個。劉邦雖然誅殺韓信、彭越、逼反英布,但是這幾個人都是有切實的謀反證據才被誅殺。韓信勾結陳豨,意圖在京中作亂。彭越面對陳豨造反作壁上觀,英布更是直接打起了反漢的大旗,更誅殺了荊王劉賈,所以,劉邦誅殺他們也是師出有名。但劉邦對於其他功臣還是禮敬有加的,一直在韓信手下的劉邦大將都沒有受到牽連。
但是,朱元璋卻是一個有很強的暴戾心理的殺人狂。胡藍之獄中,很多人其實只是和胡惟庸藍玉之間有往來,並沒有參與到實際的謀反活動中。可朱元璋寧可錯殺三萬也不放過一人,李善長也是因為長期執政過於倨傲,而使得朱元璋不滿,這才是真正的原因。藉口天象異常和李氏家族有人勾結胡惟庸為藉口,賜死了李善長。其實,李善長的錯誤如果要是在劉邦執政時期根本就算不上錯誤,只能說李善長生錯了年代,落了個慘淡結局。
文:經典守望者
-
4 # 蒼茫大地顧煒斌
張良、李善長的功成身退是有本質區別的。
張良是一退就退,毫不戀棧,而李善長則人老心紅,在退之前又扶植起胡惟庸這個丞相,胡惟庸和朱元璋掰起了手腕,胡惟庸還拉了親家、李善長弟弟下了水,李善長也就自然牽扯進去,最終悲劇了!文友莫急!且讓蒼茫大地喝口小酒,為你慢慢道來。
秦未的張良,祖父開地做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丞相,父親平,做過釐王、悼惠王的相。在平去世後二十年,秦滅了南韓。張良年輕儘管沒在南韓做過官,但世代受國恩,他立誓為南韓報仇。韓滅時,張良家有奴僕三百人,張良弟弟死都沒有厚葬,變賣全部家產尋刺客殺秦王。張良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製作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在博浪沙中襲擊到東方巡遊的始皇帝,偏誤擊中副車,遭全國通輯,張良改名換姓,逃到下邳。
張良在南韓滅亡後,他的一生就為滅秦復韓而活著。後來在下邳橋上偶遇黃石老人,得《太公兵法》,從此如虎添翼。恰逢秦末亂世,張良就參加革命了。他選中了劉邦這個好學生,從此成為劉邦智囊,為劉邦的江山獻了許多奇計,劉邦稱他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三傑之一。沛公用兩萬人攻秦嶢關,張良獻計:守將是屠夫兒子,市儈之人可用利誘之,讓沛公暫留軍營,派人給五萬人備糧,在各山頭多掛旗幟以作疑兵(威逼之!),再派酈食其帶貴重寶物去收買秦將,秦將果叛秦朝,想參加革命再立新功西襲咸陽,劉邦想納降,張良又說:守將想反,士兵並不一定跟從。士兵不從危險係數五顆星,不如趁其懈怠進攻,劉邦納其言,大破秦軍,又乘勝追擊,直下咸陽,逼得秦王子嬰投降。沛公貪財好色之圖,革命還未成功,就想關起門來做皇帝了。妹婿樊噲勸他出宮居住,不聽。張良再曉以利害,沛公才回軍霸上。幸虧尾巴來得早,不然,鴻門宴上項羽定不饒,沛公命難逃!隨後是大夥兒耳朵聽出繭子的《鴻門宴》,張良買通項伯,利誘矇騙項羽,才保住劉邦的腦袋。沛公被封漢王,贈張良黃金百鎰、珍珠二斗,張良贈項伯,漢王再贈,讓項伯為劉邦求得漢中之地。張良送至褒中,又勸漢王燒所經過的棧道,以示永不返回之心,穩定項王之心。項王果然麻痺。張良又向項王報告齊王田榮反叛之事,項王果去平叛。後來漢王平定三秦,張良隨軍攻楚軍,打到彭城,先勝後慘敗,漢王在下邑問張良:我想捨棄函谷關以東等地為封賞,誰可以和我一起立功?張良進言:九江王黥布、彭越可利用,韓信可獨當一面,捐送地給這三個人,就可滅項羽。劉邦然之。
漢三年,漢王被項羽圍在滎陽,漢王和酈食其謀劃削弱項王勢力,打算重立六國後代,授其印綬,以用他們抗衡項王。酈食其正待啟程,張良曉以利害,最終劉邦收回成命。漢四年,韓信攻下齊國後想自立,漢王大怒,張良和陳平苦勸,張良親自授韓信齊王印綬,保證了滅項王之役的勝利。
打下天下後,劉邦封了二十多大功臣,其餘的日夜爭功。張良看出此事的風險,獻計封劉邦的對頭功臣雍齒為侯,功臣們立馬消停。
張良革命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榮華富貴,作為官三代的他早就看清了富貴如雲煙、伴君如伴虎的血淋淋的現實。建國初,劉邦想在齊國讓他自選三萬戶為封邑,張良相當低調。堅辭三萬戶侯,而選封地在與劉邦初識的留縣,做了縣侯。建國後,張良從不在劉邦陣營里拉幫結派,他獨來獨往,又以多病修道為名,深居簡出,辭去所有官職。只有事關大漢前途之事,才參與一二,如力挺呂雉親子劉盈保太子位。
這等世外高人,人畜無害,他功成身退,退而真休,對大漢無私奉獻,從不索取,劉邦謝他還來不及,害他做甚?況且,劉邦並不嗜殺,除了殺了所有異姓王和造反的陳豨就開始吃齋唸佛,不再開殺戒。
再看李善長,其在朱元璋處的地位作用不同於張良,而同於丞相蕭何。絕對的人才,在大明建國後,成為丞相、淮西功臣集團的二號人物,和浙東集團的領袖、類似張良的時任御史中丞的劉伯溫槓上了,雙方不斷培植死黨,在朱老大眼皮下PK,老大不勝其煩。劉基被擠走後,劉基扶楊憲接班,李善長推胡惟庸當了宰相。胡惟庸打垮劉基後,貪汙受賄,私截奏章,大權獨攬,拉邦結派,拉功臣們下水,什麼吉安侯陸仲亨、御史大夫陳寧、都督毛驤、李善長弟弟李存義(胡的兒女親家),撈朱老大虎鬚,李善長知道老朱頭的厲害,不敢戴拳擊手套和老朱頭Pk,先是嚴詞呵斥弟弟,最終說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也被拉下了水。
李善長在1390年又幹了件蠢事,家中修房子,他向老鄉、好友、大將湯和借三百士兵當勞工。湯和什麼人?當年做上校千總的湯和在下士朱元璋前謙恭得像個馬弁,現在當年的下士已成了自己的主子,湯和這等謙恭謹慎之人一定知道朱元璋早就派了許多眼線盯著,於是湯和告發了李善長。老眼昏花的李善長真是神仙佬吃砒霜一活得不耐煩了,再犯一個錯誤。親信丁斌犯法當被流放,他竟上書為丁斌求情。狐疑的朱和尚懷疑:丁斌一定知道李善長身上的某些秘密。於是他把丁斌關在監獄,嚴刑拷打,丁斌扛不住了,供認了李存義與胡惟庸共同謀反的細節。李存義吃了回鍋肉,再嚴刑拷問,他又供出了李存義勸說李善長的情況,“汝等自為之"一句成了李善長的罪證。李善長的家奴見風使舵,又合謀通打李善長這隻落水狗,狀告李善長積極參與胡惟庸謀反,把時間、地點這些細節都交代清楚。欽天監又趁火打劫,說最近出現星變,是不吉之兆,他們工作十分主動,不僅提出問題,還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移大臣。
朱元璋雖是和尚出身,但不吃齋唸佛,他是披著袈裟的屠夫,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這些牛人都被他放倒了,小小的胡惟庸、李善長算個逑,免死鐵券算個逑,於是退而不休,瞎折騰不休的李善長在胡惟庸死後的第十年,即洪武二十三年,也走上了刑場,並被夷三族。
-
5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有句歌詞是這樣的:“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和同為開國功臣的劉伯溫比起來,李善長就是被朱元璋偏愛的,因而有恃無恐因為是老鄉,朱元璋對他非常信任,立朝之後拜為首位左丞相,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還在活著的時候就給予他這麼高的讚譽,極為難得,又進爵南韓公,位極人臣。
朱元璋還曾說李善長是上天賜給他的,其功勞不下於漢朝的蕭何。並將女兒嫁給他的兒子,兩人成了兒女親家。
(電視劇中的朱元璋)
此時的朱元璋,對李善長沒有半點猜疑。從感情上來說,他們是一起打天下的患難之交;從利益上來說,他給李善長的已經很多很多,幾乎是一個臣子所能到達的頂點了。
這應該也是胡惟庸和藍玉拉攏李善長時他沒有附從的原因,因為他很清楚,就算是胡惟庸或藍玉成功的改朝換代了,他得到的也不會更多,用不著冒那個風險。
李善長本人以及後世很多人,可能都覺得他落得那般結局很冤枉,他雖和胡惟庸交好,實際上卻不是胡惟庸一黨,並沒有參與進那些謀逆之舉。
但是,雖然如此,他明知胡惟庸和藍玉有異心也沒有告發,甚至還代為遮掩。這就說明,他心裡其實對朱元璋是有著不滿的,雖然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還有不滿,但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
胡惟庸一案上,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李善長:有心無行。
(電視劇中的朱元璋和李善長)
按照現代司法,只要沒有實際行動,管你心裡怎麼想,不以想法來定罪。
但在封建時代,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而皇帝朱元璋深深的感覺到了受傷,如果他沒有這麼信任親近李善長,可能都不會這麼憤怒。
試想一下,你很長時間之內把某個人當做家人,能給的都給他了,對他仁至義盡,結果他對你還有意見,和意圖謀害你的人勾勾搭搭,雖然沒有實際危害到你,但你心裡是個什麼想法?
肯定又難過,又憤怒,還有點噁心吧。
當初對他有多好,現在對他就有多生氣。朱元璋也是人,有著人之常情,所以一怒之下處死了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
(電視劇中被處死的李善長)
張良又是另一種情況第一、劉邦對張良的信重,並沒有朱元璋對李善長那麼多,這讓張良可以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小心謹慎;
第二、張良和李善長的人生追求不同。李善長追隨朱元璋,為的是建功立業封妻廕子。張良追隨劉邦,更多是為了結束亂世重建新時代,個人利益得失考慮得很少。
所以最後,張良可以激流勇退潛心修道,成為逍遙的世外之人,也保全了自身;而李善長卻一直汲汲營營,他推薦胡惟庸為丞相,私心重於公心,致仕後也沒有真的放下手中權利,從沒退過,最後落得那般結局並不奇怪。
-
6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相比較而言,張良功成身退的時間更早,更具有先見之明,而李善長功成身退的時間更晚,更不具備先見之明。
事件回顧我們先來看一下張良和李善長兩個人是在什麼時候功成身退的?
在劉邦打下天下的時候,張良就直接撂了挑子,一溜煙的跑掉了,當時劉邦非常的好奇,這個小子跑這麼快乾什麼?是不是為了爭功呢?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張良跑這麼快,就是為了撤退,他在幫助劉邦奠定了漢朝的基礎之後,看著漢朝沒有什麼再需要自己幫忙的了,就趕緊一溜煙的跑掉了。
那我們再來看一下,李善長是在什麼時候功成身退的呢?
李善長在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非常開心,以天下第一功臣自居,慢慢的在朝廷當中培植自己的勢力,憑藉著自己和朱元璋的關係打壓著劉伯溫,打壓朝中絕大多數文臣。
緊隨其後,李善長透過諸多謀略和手段把劉伯溫排擠出了朝廷,再然後因為自己的某些小錯誤,便直接退出了朝廷的政治圈子,緊隨其後,把自己的徒弟帶了上來,這個人就是胡惟庸。
之後便是胡惟庸犯了錯誤,讓朱元璋開始懷疑李善長,又因為在很早之前李善長犯過的某些錯誤,慢慢得被朱元璋所忌恨,最終給殺掉了。
沒錯,這就是事實我們會發現:一個人一旦身居高位的時候,就很容易變得多疑,與此同時更容易做一些錯誤的事情。
很顯然張良知道這一點,李善長不知道,這也是為什麼張良最開始就忙著往外跑,而你李善長最開始的時候是忙著往裡面跳。
兩個人不同的做法最終導致了兩個不同的結局,相比較而言,張良心胸更寬廣一些,李善長心胸更狹窄一些。
但是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皇帝的因素。要知道劉邦儘管是地痞無賴,但相比較而言比朱元璋還要好一些,除了大後期的劉邦腦子糊塗,差點殺了樊噲之外,絕大多數情況下劉邦對於自己的手足兄弟還是非常信任的。
但是朱元璋作為一個從最底層慢慢爬上來的人物,似乎疑心過重,而且總是要猜忌些什麼,正是這樣猜來猜去,活生生的把李善長給猜死了。
-
7 # 葭明通半瓶歷史
張良是另有事業,別有洞天,真心的不和劉邦玩了。閒雲野鶴去了。
李善長是以退為進,藏謀埋心,準備玩贏朱元璋。與朝政藕斷絲連。
不可同日而語也。
一個是一走了之,人鬼難尋。
一個是退而不休,留有埋伏。
朱元璋也有不殺之人湯和、沐英。
劉邦也有必殺之人韓信、英布。
都是各自的業報來的,政治也是人事呀!
功成身退這四個字做到很難,在朱元璋和劉邦哪裡,大家都是幾十年的老夥計了,知根摸底的,是不是言行一致的人,誰心裡面沒有數呢!
是不是?
李善長朝中親戚朋黨一大群,胡惟庸謀反通知他,他隱匿不報,政治態度搖擺的很呀!
張良走就走了,朝中再無一兵一卒一親朋,直接拉黑了以前的所有朋友,言行一致的很。
最重要的是:張良無功利之心,無聲名之累,有豁達之心,曾說過:"子孫自有子孫命“之類的話。
李善長牽心掛念的可就多了,總想著給孩子們留下點基業,以72歲之身還要管理兒孫閒事,農村明白老頭也懂得大人不管成年孩子的事呀!
也是一片可憐父母心。
當然了,朱元璋也不是好人,他可以有更好的辦法解決李善長問題的,用不著殺人全家。
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打住!
-
8 # 大白白野
張良和李善長屬於文官,細分兩人有些區別,張良是謀士軍師,李善長是丞相,和蕭何相似。兩個人功勞不用提,都是開國元勳,歷史性人物,功勞可比日月,是大大的。
張良安度晚年原因。
1、不貪戀權貴。漢初,一些人爭功吵吵嚷嚷,張良卻以自己滅秦願望已實現,對職位不爭不奪。
2、不貪圖財富利益。主動推辭了三萬戶食邑,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記著與劉邦相識地方,是重感情的人。
3、以體弱多病為原因,閉戶謝客,信奉黃老學說,或雲遊四方,刻意遠離政務中心。
4、對同僚沒有遠近之分,不拉邦結夥,陷入派系之爭。
5、深知功成身退,敵國滅,謀臣亡的道理。低調,不張揚。
6、調整好身份的轉變,帝者師變成了帝者客,不再以老師或學者身份對待劉邦,不讓劉邦有什麼想法。
7、在鴻門宴對劉邦有救命之恩,在劉邦許多危險時刻幫其解決,渡過難關。
8、助劉盈太子一臂之力,使呂后念念不忘,還勸張良修行不要太苦自己。張良一生做善事,做功德無量的事情。
9、劉邦和朱元璋同以殺功臣出名,相對來說,劉邦比朱元璋好些。劉邦基夲殺手握軍權的將領為主,朱元璋是文武一起殺,胡惟庸案,藍玉案牽涉多少人,還把殘忍的殉葬制度撿起來了。劉秀、李世民、趙匡胤這三位皇帝和劉邦、朱元璋不同,基本是善於功臣的。
李善長被殺原因
1、李善長兒女親屬是皇帝和達官貴人,這種現象也好也不好。以胡惟黨追問,李善長被殺。朱元璋比李善長小14歲,朱元璋的女兒臨安公主下嫁李善長兒子李褀。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之子李佑,是胡惟庸的侄女婿。
史料說公主表現很好,而李善長和兒子卻恃寵自縱。胡惟庸初任寧國知縣,是李善長推薦。就是這種親戚套親威關係,導致牽涉李善長很多事情。
2、李善長內心愛嫉妒,待人苛刻。權勢達到了頂點,心裡慢慢變得傲慢起來,對待手下人也刻薄,連劉基那樣功臣也辱罵。朱元璋對此有反感。
3、牽涉胡惟庸案。1380年胡惟庸因謀反罪為誅。1385年,有人告發李存義父子為胡惟庸黨羽,朱元璋免死李存義父子,李善長沒感謝,朱元璋懷恨在心。
4、朱元璋將丁斌治罪,丁斌涉及胡慵庸案,李善長屢次為親戚丁斌求請,朱元璋大怒。
5、1390年,李善長七十七歲,胡惟庸被誅十年了,該案又牽涉李存義父子,李存義供詞牽涉到李善長了。恰巧,李善長想建府宅,從湯和那裡借衛士三百人,朱元璋也知道了此事。李善長奴僕盧仲謙等,也告發李善長和胡惟庸有秘密商量的事情。御史競相彈劾李善長。當時占卜結果是要殺大臣應星變。這些因素導致李善長及妻女弟侄等七十餘人一併處死。
6、李善長被殺,替其喊冤的人很多,朱元璋在世時虞部郎中王國用就上奏說李善長不該殺。朱元璋競沒有加罪王國用,可能朱元璋也有後悔之心。
7、李善長雖然可能存在一些錯誤缺點,但一輩子出生入死跟隨朱元璋打天下,是大明的開國功勳,死的如此悽慘確實引發後人深思。
-
9 # 歷史隨筆
張良和李善長能相提並論嗎,一個近乎神,一個是裝出來的神。
張良是真是達到了近乎仙人的境界,他幫助劉邦打天下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但不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功成身退他退隱不問政事也是他的確是不想再問政事,他想安靜的過隱居的生活。
李善長同樣也是君王身邊的謀臣良士,同樣是開國功臣,但李善長一切的出發點是為功為名,是個世俗之人,他功成身退並不是因為自己放下權力放下功名了,恰恰相反,他只是身退,心卻壓根沒退,還在朝內培植了自己的心腹——胡惟慵,對朝內的大小事都瞭如指掌,胡惟慵時不時有不決不之事還會請教李善長。李善長名為退位安度晚年,實際是身不在朝中,卻在遠端遙控朝中之事。
但是李善長這點小手段終究是逃不過朱元璋法眼,胡惟慵也是太急於求成,以至於把自己都搭進去了。
所以我認為張良和李善長根本就不能相提並論!
-
10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話可不是這樣說的,李善長雖然是明朝開國第一文臣,連劉伯溫的地位都比不上他。
但是李善長可並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主。
就急流勇退這件事來說,張良無疑受到范蠡的影響,很徹底的放棄了自己在漢庭中的地位。
這裡就是體現的就是一個政治情商以及對人性的一個把控能力。
張良和范蠡的政治情商那不用說,那都是屬於世外高人的級別。
范蠡這個人很聰明,他屬於那種可以和你“共患難”,但不會和你“共富貴”的人。
越王勾踐雄心勃勃要消滅吳國,結果被夫差先手來了一個團滅,連國家都差點給滅亡了。
最後一個尊貴的君主不得不到吳國去跪地稱臣,這時候范蠡對勾踐是不離不棄,堪稱好基友的典範。
勾踐臥薪嚐膽,范蠡也盡力輔佐勾踐。
後來吳國被滅了,按理來說范蠡作為超強輔助,以後將會極盡恩寵,位極人臣。
但是范蠡的政治情商高的一匹,對人性的洞察也極為敏銳。
陳勝還沒有起事的時候對自己的老鄉說:苟富貴,無相忘。
就是說將來我666了,肯定不會忘記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但事實證明,陳勝成為一方豪強以後,卻把這些老鄉給殺了個乾淨。這就是人性,當一個人真的功成名就了,他不一定願意和你分享。
賈平凸說過一句話還是有點道理的:窮人容易殘忍,富人常常溫柔。
其實這句話的內在邏輯就是說,窮人很多時候由於享受到足夠的物質生活,所以容易變得殘忍;
但是富人由於從來不必焦慮物質的匱乏,所以一般都展現的較為溫柔。
范蠡說了一句很經典的名言: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范蠡看透了勾踐這個人的小九九,發現這人不是可以同富貴的人,所以為了自己的小命。
最後帶著西施過著沒羞沒躁的生活去了。
張良受此影響,發現劉邦這個土老帽也是一個不能同富貴的人,畢竟窮日子過慣了。
突然有一天當了天下的皇帝,這種人生的起伏肯定讓劉邦眷戀不已。
眷戀就不想失去,所以就要緊緊抓住眼前的一切,這就跟小狗會護食一樣,我的我的都是我的,誰也別想來搶。
所以劉邦大殺功臣,把自己的老鄉盧綰給逼反了,還差點把樊噲給殺了。
最讓人寒心的是這傢伙還打算把蕭何也給整死,結果還是一個小官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才讓劉邦不情不願的把蕭何給放了。
張良一看這情形有點不對勁吶,不由得就想起了范蠡的故事。
看來劉邦也是一個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人,實際上這時候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劉邦就是不想和這群難兄難弟共享天下。
但是很多人不願放棄榮華富貴吶,畢竟都是把腦袋栓在褲腰帶上拼出來的江山,誰也不想當道德聖人。
自己該享受的還得享受。
張良看到劉邦這個人確實心狠手辣,所以選擇了遠離朝廷,從此不問政事。
這才成為漢代功臣中少數能夠善終的人。
而明朝李善長卻恰恰相反,他可能折騰了。
朱元璋把他比作蕭何,而且遠比劉邦那廝要恩寵蕭何,在和劉伯溫的鬥爭中,朱元璋很明顯的偏向於李善長。
最後劉伯溫只好失意的跑回老家去了。
在胡惟庸案中,李善長也免於清算,當時李善長的弟弟也有所牽連,而且他弟弟的兒子又是胡惟庸的侄女婿。
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足以讓李善長垮臺,但是朱元璋並沒有這麼做。
李善長恩寵一時,朱元璋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的兒子,兩家又成為了親戚。
這些都讓李善長有點膨脹了,朱元璋生病了也不說去瞧瞧問問。
李善長的驕縱慢慢讓朱元璋產生了反感。
最後終於被牽扯出和胡惟庸案有牽連,譬如隱瞞了自己和胡惟庸來往的事情,而且他也是知道胡惟庸要謀反的。
但李善長都選擇了沉默,他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是卻選擇了觀望。
後來還和北元使者有所瓜葛,這些種種作死的行徑最終都讓朱元璋對他大開殺戒。
這就顯現出李善長政治情商的低劣,但他當然是聰明的,否則也不可能成為第一文臣。
但他顯然低估了朱元璋的手段,至於最後告發他的人是不是朱元璋安排的,這就有點不好說了。
可見李善長非但沒有功成身退,反而有點步步緊逼的意思了。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回覆列表
這道題,我來答。張良之所以能功成身退,是因為他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隱退山林,不再理朝堂之事。
而李善長與張良不同,他一直往來文武百官之間,與形形色色人交好,並沒有自行隱退。還在一味地觸碰朱元璋的底線,最終不得善終。
位極人臣,功臣第一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長可以說是整個明朝裡,除了朱元璋以外最大的勢力。地位到達了極點,勳臣位列第一,兒娶公主,親戚拜官。
《明史.李善長傳》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謂:“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宜進封大國。”乃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南韓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可是,有些人一旦貪戀上權力,就會深陷其中而難以自拔,李善長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本來應功成身退,享受天倫之樂,李善長沒有這樣做,漸漸地在朝廷內形成了一股自己的勢力。
權力的遊戲,最終惹禍上身李善長對於權力與別人不同,他對權力重視程度是常人無法相比的。
一次,參議李飲冰、楊希聖因事只是侵犯了李善長的許可權,李善長馬上將兩人的罪狀上奏皇上,黜免了他們兩人。在與劉基爭論法令,意見不合,以至於辱罵劉基,劉基心中不安,便告假回家。
對於權力,李善長是不允許任何人侵犯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李善長還一直提拔胡惟庸,胡惟庸一路提升做到了丞相的位置。可是,胡惟庸這個人雖幹練能幹,但是也不安分,讓朱元璋感覺到權力受到威脅。最後,朱元璋誅殺了胡惟庸,追查奸黨,牽連甚廣。
胡惟庸是李善長提拔的,本應脫不了干係,但是朱元璋並沒有追查李善長。
後來,有人舉報李存義父子是胡黨,朱元璋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並沒有處死這兩人,講他們安置在崇明。但是,李善長並沒有感激朱元璋,反而記恨在心中。
善長不謝,帝銜之。《明史.李善長傳》
洪武十八年,李善長心裡想建著造府宅,就從信國公湯和那裡借衛士三百人,用士兵來建房子,確實是十分威風。可是,一個國公可以隨意調動另外一個國公計程車兵,你們到底想做什麼?結黨還是造反?
同年四月,京城有百姓受牽累遷徙邊疆,李善長卻屢次請求赦免其親戚丁斌等,丁斌本來是胡惟庸家中的給事。朱元璋大怒,把丁斌治罪。
在治罪過程,丁斌爆出胡惟庸曾多次勸說李善長一起造反,李善長雖然不同意。在多次勸說後,李善長說了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默許了胡惟庸等人的行為,知謀反而不發舉。
最終,76歲的李善長被處死。
結語對於權力的看法,李善長與張良不同,他不想隱退山林,還是往來在文武百官之間。或許,李善長也是貪戀上了權力,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另外,李善長一味觸碰朱元璋的底線,朱元璋已經容忍多次,但是他並沒有收斂,依舊我行我素,最終惹禍上身。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