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貝貝127554956

    咸豐的心理有“滿漢藩籬”:曾國藩是一個漢臣,一個漢臣具有如此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手中又掌握兵權,對滿族皇帝當政的王朝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好事,曾國潘還在朝堂上罵過咸豐。

  • 2 # 脫離組織的仙人掌

    對於曾國藩這個人,一開始咸豐是比較有好感的,而且本還打算進一步大用。沒想到,在這個時候,這個曾國藩上了這樣一道奏摺。

    年輕氣盛、自尊心特別強而又脆弱敏感的咸豐皇帝的反應可想而知,他對曾國藩的印象馬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史載:“疏上,帝覽奏大怒,捽(摔)諸地,立召軍機大臣,欲罪之。”把奏摺摔到地上,立刻想把曾國藩抓起來。幸虧祁寯藻、季芝昌等大學士為之苦苦求情,說您剛剛下詔求言,如果把曾國藩治罪,豈不是出爾反爾,也正坐實了曾國藩奏摺中的指控嗎?不如您反而褒獎他一下,天下人才佩服您的氣度不凡。

    在大臣們的勸諫下,咸豐皇帝明白過來,要是把曾國藩抓起來,大家真要是這麼一批評,他臉上更不好看。

    於是咸豐皇帝就下達了一篇長篇上諭,開頭假惺惺地誇獎了曾國藩幾句,不過接下來,筆鋒一轉,一個“但是”,就開始細細為自己一一辯解,針鋒相對地駁回了曾國藩的主要指責。上諭是這樣寫的:

    曾國藩條陳一折,朕詳加披覽,意在陳善責難,預防流弊,雖迂腐欠通,意尚可取。朕自即位以來,凡大小臣工章奏,於國計民生、用人行政諸大端有所補裨者,無不立見施行;即敷陳理道、有益身心者,均著置左右,用備省覽;其或窒礙難行,亦有駁斥者,亦有明白宣諭者,欲求獻納之實,非徒沽納諫之名,豈遂以“毋庸議”三字置之不論也?伊所奏,除廣西地利兵機已查辦外,餘或語涉過激,未能持平;或僅見偏端,拘執太甚。念其意在進言,朕亦不加斥責。至所論人君一念自矜,必至喜諛惡直等語,頗為切要。自維藐躬德薄,夙夜孜孜,時存檢身不及之念,若因一二過當之言不加節取,採納不廣,是即驕矜之萌。朕思為君之難,諸臣亦當思為臣之不易,交相諮儆,坐言起行,庶國家可收實效也。

    也就是說,曾國藩的奏摺,雖然迂腐欠通,但我知道用心是好的。不過我自從即位以來,大臣們的奏摺,只要有利於國計民生,我無不立刻採納實行。只要有利於我修身養德的,我也會放在左右,經常瀏覽。個別不可行的建議,雖然偶有駁斥,但也都指出為什麼不能實行。哪有什麼像你曾國藩說的以“毋庸議”三個字放到一邊的呢?你說的那些事,除了廣西打仗我應該多看地圖,這個我已經找出地圖看了之外,其他的,或者語言過激,未能心平氣和,或者是自己的固執偏見而已。不過因為你是應詔進言,我不怪你。至於你說的如果我剛愎自用,則以後別人就不敢說話了這句話,我覺得倒是挺有道理。不過我即位以來,也已經注意經常反省自己。咱們君臣,別說那麼多了,一起好好幹吧!

    皇帝大發雷霆,曾國藩並不感覺意外,他甚至已經做好了坐牢的心理準備。但皇帝如此長篇大論地嘵嘵置辯讓他認識到,這個皇帝自尊心太強,缺乏自知之明,自我反省能力太差,透過苦口直諫使皇帝猛然驚醒、洗心革面是不可能的。這件事讓曾國藩受到很大打擊,也受了很大的教訓。在此之後,他還是不斷地上建議改革的奏摺,不過多是就事論事,不再有類似的戇直之言了。

    不過,從此之後,小心眼的咸豐就不斷給曾國藩小鞋穿。咸豐皇帝是一個特別愛記仇的人,所以他後來把這個事記了一輩子。曾國藩後來建立湘軍,立了很多戰功,但是咸豐皇帝對他特別防備,一直不信任他,他辦很多事,都得不到朝廷的支援。這當然是後話。

    不過這次上疏也有正面效果。它顯示了曾國藩直道而行的書生本色,一心為國的耿耿用心,為他贏得了很高的政治聲望。特別是在湖南,他的奏摺內容經老鄉和朋友們,如羅澤南、劉蓉、郭嵩燾、江忠源、彭筱房、朱堯階、歐曉嶺等人的傳播,為湖南通省所知,湖南士人對曾國藩更加敬佩,曾國藩在湖南的知名度和威望一下子迅速提高,這對他後來組建湘軍、吸收人才有很大作用。當然這也是後話

  • 3 # 一天到晚巡山的小鑽風

    咸豐登基,他下旨要臣工提意見,不拘一格提意見,無非是想告訴百姓他想當李世民,但是缺乏偉大領導應有的能力的胸懷。可是這曾剃頭偏偏沒有揣摩到聖意,還真的上奏摺,提了咸豐皇帝一堆的意見。皇帝本意是以此獲得好名聲,得到歌頌,曾剃頭如此不識趣,當然得罪領導了。可惜當時沒有人給曾國藩建議,給皇帝提意見就得提一些不痛不癢的,比如皇帝不愛惜身體,事必躬親,加班加點,太過勞累之類。。。。皇帝必定高興。

  • 4 # 胡八二

    這個問題有毛病。何來臣君並提而君在臣後?曾者,曾經也,過去的事,過去的事要想了解得詳細一些的話滿漢對立是表象,三綱五常是內化,人種融合是整體過程。20190419。

  • 5 # 萬歲1148858845

    其實如果我們足夠了解歷史那麼對曾國藩的定位就不困難——漢奸!實際上放下情感仔細冷靜觀察晚清歷史我們會看到洪秀全所有的大策略都是在學習朱元璋或者說在彌補朱元璋政策帶來的負面的影響(比如為免去部下兔死狗烹的憂慮而被迫大肆裂土封王)而他最大的失算就是沒有想到曾國藩這樣的地主階級如此瘋狂的絞殺同胞,要知道歷經之前康乾時代百年文字獄的殘酷屠戮以後普通地方知識分子已經對滿清沒有多少效忠之心了!這是非常不可理解的,當然某種程度可以理解為對第二朱元璋——洪秀全會仿效朱元璋打壓地主階級的一種應激反應吧!

  • 6 # 雁小驢

    其實,假如有人穿越到晚清,並有機會找到咸豐皇帝,對他進行採訪:“請問,你是何時與曾國藩結下樑子的?為何總是給他穿小鞋?”

    “朕和他結樑子?還給他穿小鞋?”咸豐保持一臉懵逼的狀態足足有一分鐘,才想起應該叫太監抓住這個時空亂入者。

    其實,咸豐皇帝不僅沒有因樑子問題給曾國藩穿過小鞋,還對他太好了。

    坊間通常認為,曾國藩與咸豐結下樑子始於咸豐元年。

    道光三十年,咸豐剛剛登基,便下令群臣給自己提意見。到了咸豐元年四月,身為禮部侍郎的曾國藩攢了足足一年,發了一記大招。他寫了一道奏摺,給皇帝提了一大堆意見。

    話說,給領導提意見不是應該提:“領導,你太辛苦了,天天9127,給我們這些落後的996做榜樣,應該注意身體。”這種嗎?曾國藩真刀真槍指責領導的不足,頓時把咸豐氣的夠嗆。據野史記載,咸豐當即化身白雪公主,他親自打造了一雙紅燒鐵鞋,準備把曾國藩的雙腳塞進去。幸虧群臣苦口婆心的勸止,鹹白雪才沒把曾國藩當後媽辦了。然而,從此之後,咸豐對曾國藩懷恨在心,一有機會就給曾國藩穿小鞋。

    真這樣嗎?

    當然不是!

    咸豐雖然不算一個大度的君王,卻也不會因為這麼點小時記恨那麼久。在曾國藩上奏後不久,滿人勝保也給咸豐上了一道提意見的奏摺。結果,勝保說的更狠,直接戳到了咸豐的肺上,當即獲得降三級呼叫的處分。按說,咸豐不是更應該給勝保穿小鞋嗎?但在咸豐生前,勝保的宦途雖然起起落落,卻始終是皇帝的寵臣。

    事實上,曾國藩那道給咸豐提意見的奏報名為《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此奏送呈咸豐後,據曾國藩年譜記載,被皇帝評為“優旨”,所以當時朝野上下的反響是“時稱盛事”。

    又過了一個月,曾國藩奉旨兼署刑部左侍郎。同年十月,曾國藩又被咸豐委任為武科正考官。

    咸豐二年正月,曾國藩奉旨兼署吏部右侍郎,六月,他被咸豐皇帝委任為江西鄉試正考官。封建年代,外放考官既可以短期收取外快,又能夠放長線網羅一幫學生,屬於投入小,產出高的買賣。當然,我們都知道,曾國藩赴江西的途中,他的母親去世,按照封建時代的慣例,曾國藩必須交卸職務,回鄉丁憂。從此,曾國藩開始了剿滅太平天國之路。

    這麼一梳理,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曾國藩丁憂之前,咸豐哪有一點點給他穿小鞋的動作,明明是聖眷正隆。

    一般說來,坊間公認咸豐給曾國藩穿小鞋主要集中在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期間,具體體現為以下四件事:

    1、七日巡撫事件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10400717780418820/

    其實,咸豐做出疑似給曾國藩穿小鞋的舉動,與其在太平天國之戰中提拔下屬的兩大特點不無關係。

    特點一:咸豐喜歡提拔同一民族的滿人。

    還是拿上面那個勝保為例。

    勝保與曾國藩一樣,都是文臣出身,然後轉行幹了軍事。他也沒有被咸豐授予封疆大吏的職務。然而,因為勝保是滿人,他一起步,咸豐就把欽差大臣的頭銜賜給了勝保。不止勝保,身為滿人的納爾經額、託明阿、西陵阿等人均是如此。而曾國藩直到咸豐十年,才獲得欽差大臣的殊榮。

    特點二、咸豐喜歡從中低階官員中提拔人才。

    這次,我們拿同為湘系出身的江忠源為例。

    江忠源舉人出身,參加太平天國之前,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知縣。然而,由於他“剿匪”突出,僅用了三年,便爬上了封疆大吏之位。

    其實,如果你坐在咸豐的位置上,肯定也喜歡從底層提拔人才。這樣,他們才會對你更為感恩戴德。與江忠源類似,胡林翼、鄧紹良、李續賓等人也是如此,他們開始參加太平天國之戰時,官位都不高,卻都在咸豐的栽培下獲得了火箭般的提升。

    我們再來看曾國藩,第一,他不是滿人,第二,曾國藩辦團練之前,便已經是朝廷的二品大員。所以說,有了實缺,咸豐肯定會優先考慮其他人選。

    2、江西之寸心欲碎

    七日巡撫事件後,曾國藩從武昌揮師湖口。之後,則是湘軍的湖口慘敗,著名的曾國藩跳水事件便發生在這一時間段。從此,曾國藩不得不停留在江西,直到他父死丁憂。

    在曾國藩的人生中,江西歲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有關他的處境,可以用兩句話概括:“每聞春風之怒號,則寸心欲碎;見賊帆之上駛,則繞屋徬徨。”

    湖南才子王闓運寫《湘軍志》,對曾國藩頗有微辭,但寫到曾國藩在江西那一段歷史,則充滿了同情,忍不住在日記中慨嘆:“夜覽滌公奏,其在江西時,實悲苦,令人泣下”。

    在江西,曾國藩不但本人被江西官場集體排擠,他手下計程車兵也經常被人毒打和痛罵,至於軍餉,更是捉襟見肘。

    後人在慨嘆曾國藩不容易的同時,理所當然的把這筆賬算到了咸豐的頭上。

    咸豐(一臉愕然):關我p事?

    於是,人們開始給咸豐算這筆賬:曾國藩之所以在江西被欺負,不就是沒有地方實權嗎?你把江西巡撫給他,不就一切都解決了嗎?你不給他巡撫,就是排擠曾國藩,就是給他穿小鞋!

    肯尼迪說過:“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咸豐有充足的理由不提拔“寸心欲碎”時期的曾國藩,那是因為曾國藩根本沒有在江西做出什麼業績。

    我們看到,曾國藩來到江西不久,太平軍就打了個湖口大捷出來。對太平天國方面是湖口大捷,對大清國,自然是湖口慘敗。湖口慘敗,並不是曾國藩座船被燒,他本人險些跳水那麼簡單。而是駐紮在九江湖口的湘軍沒有擋住太平軍捲土重來,重新席捲湖北,並佔領了武漢。

    話說,原本咸豐讓曾國藩只當了七天巡撫,算是對不起他。但咸豐賞曾國藩巡撫,是因為曾國藩攻克了武漢,但現在,因為曾國藩沒擋住太平軍,武漢又從他的手中丟了。這麼一算,咸豐也算和曾國藩兩清了。

    之後,曾國藩沒去救援湖北,而是頓兵九江城下,糧食倒是吃了不少,可就是打不下半個九江,也打不下半個湖口。你說,這種工作業績,咸豐怎麼可能提拔他?江西人民又怎麼會不對湘軍有意見?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一樣,都是隻看功勞,不看苦勞的。

    曾國藩打不下九江湖口,石達開卻開始了經略江西。拿王安定在《湘軍記》中的話說,那是:“江西八府五十餘縣皆陷,存者惟南昌、廣信、饒州、贛州、南安五郡”。

    話說,石達開收割機一樣,收割著江西大片大片土地時,曾國藩在幹嘛?

    答案是他在看。

    尤其是吉安府的丟失,特別值得一提。

    江西共有十三個府,一個直隸州,相當於14個同等級別的地理單位。石達開經略江西,共佔領了6個府,分別是瑞州府、臨江府、袁州府、吉安府、撫州府和建昌府。其中,除了吉安,石達開在其它州府基本上都是在一天內就完成了佔領工作。只吉安府與眾不同,它在太平軍和天地會軍隊的雙料夾擊下,堅守了整整70天。

    70天?

    這可不是一段很短的時間。

    當時的江西,曾國藩一軍可以說是最拿得出手的軍隊了吧?然而,在吉安守城的歲月中,曾國藩可是沒有派一兵一卒到城下展開過援救工作。

    作為文人,難免情感充沛,王闓運看文正公在江西時期的奏摺,就忍不住“泣下”。那是因為他沒有看到守吉安的倒黴鬼,江西按察使周玉衡的遺書。否則,他會和江西官員一樣,對曾國藩充滿了憤怒。

    當然,曾國藩不救吉安,那是有著充足的理由。他的理由是孤軍深入,恐有不利。然後,他讓他的軍隊駐紮在南昌的門戶樟樹鎮,用以保護省城。

    結果,石達開攻克吉安後,果然率大軍攻打樟樹鎮了。我們都知道,在樟樹鎮,太平軍打了個大捷出來。一時間南昌震動,居民爭著逃走,結果出城門時,發生了踩踏事件,老百姓傷亡不少。

    本來嘛,江西養著一支外省人為主的軍隊,那是從老百姓牙縫裡擠出糧食喂他們。他們總該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吧?結果,曾國藩沒有救下以吉安為主,石達開經略江西攻佔的一切州府,又保護不了省會南昌。你說,咸豐憑什麼提拔他?江西官場又憑什麼給他好臉色?

    不過,因為楊秀清準備對付江南大營,在樟樹鎮大捷後,他調走了石達開和江西的不少軍隊。南昌因此轉危為安。之後,則是天京之變爆發。按說,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應該幹出一些成績了吧?

    對於清軍來說,成績一般指兩方面,一是殺死敵軍有生力量,二是攻克敵軍佔據的重鎮。然而,清軍奏報的水分一般很大,一戰殺死上千,上萬那都是小意思。而且,他們還特別喜歡告訴皇帝,殺死了太平天國的某某大員。然而,咸豐發現,上帝還是有的,因為被殺死的敵方大員死而復生成為了家常便飯。因此,衡量清軍的成績,就只有攻克重鎮一個了。

    那麼,從石達開離開江西的咸豐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到曾國藩父死丁憂,離開江西的咸豐七年二月二十一日,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裡,盤點石達開攻佔的六個州府,曾國藩一軍在江西共收復了幾個呢?

    答案是一個都沒有。當然,袁州府在此期間被湘軍攻克,但不能算在曾國藩的賬上。因為攻克袁州的統帥是劉長佑,而劉長佑是被湖南巡撫駱秉璋派到江西的。

    坊間提及曾國藩的江西歲月,一般都大談特談文正公是多麼多麼苦,多麼多麼被人欺負,其實,在咸豐年間的朝野,提到此時的曾國藩,基本上沒有人說他好的。

    咸豐五年七月,沈葆楨給媳婦,也就是林則徐的女兒去了一封家書,竭力吐槽曾國藩的部下,羅澤南一軍軍紀不好:“日日鬧事,史太守出城,儀仗被毀,中軍參將彈壓被毆,鄉間居房,多被拆毀。”我去,這就是曾國藩一直說的,他的手下被欺負?讓小編也這樣被欺負欺負吧!曾國藩的手下這麼胡鬧,結果江西老百姓千餘人集合起來,跑到江西巡撫陳啟邁的衙門告狀。然而,陳啟邁也沒辦法,只能給羅澤南寫了一封信,讓他管一管。唉,這也就是在江西,民風柔弱,他敢在湖南和廣西試試,早讓揭竿而起的“刁民”連鍋端了。

    話說,羅澤南的軍紀,在曾國藩的手下中算是好的。後來,羅澤南去了湖北,曾國藩的手下是周鳳山和李元度。軍紀只有更差。

    對曾國藩的非議,連身在北京,曾國藩的朋友郭嵩燾都聽見了。到了這個地步,咸豐肯定也有耳聞。所以說,咸豐對曾國藩真是相當不錯。

    3、丁憂風雲

    坊間有這樣一個說法,咸豐對曾國藩充滿猜忌。因此,當曾國藩父死丁憂,皇帝順水推舟讓他回老家湘鄉種地去了。

    咸豐(欲哭無淚):冤枉,冤枉啊!世上還有朕這樣冤沉海底的皇帝嗎?

    其實,雖然曾國藩在江西沒有幹出什麼成績,還在關鍵時刻借丁憂之名撂了挑子,但咸豐對死了爸爸的曾國藩,那是相當的體貼和諒解。

    話說,當曾國藩丁憂的訊息一傳到京城,咸豐便給了他三個月的假期,讓他回家料理喪事。並在聖旨中宣告,類似的情況都是不給這麼長時間假期的,但曾國藩“素性拘謹”,“所以以遂孝思”。並且賞了曾國藩四百兩銀子。

    三個月過後,咸豐並沒有忘了他,而是火速一道聖旨發到曾國藩的老家湘鄉,讓他趕緊出山,滾到江西給老子幹活。

    結果,曾國藩婉言拒絕了皇帝,並舉了大學士賈楨丁憂,蒙聖恩丁憂終制的例子。

    見曾國藩真的好像要不幹了,咸豐也真的急了。他急忙又給曾國藩發了一道聖旨,這次,皇帝放下身段,對曾國藩軟語央求,他一邊大拍曾國藩一家人的馬屁,盛讚曾家人“一門忠義”,一邊拉了躺槍的賈楨說事,“曾國藩身膺督兵重任,更非賈楨可比”。總之一個意思:“回來吧!朕需要你,江西需要你!”

    於是,曾國藩趁機向咸豐委婉的討要地方實權。

    話說,咸豐是曾國藩的領導,他不是曾國藩的爸爸,而且,就憑曾國藩在江西的工作成績,即使他爸爸當領導,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提拔他當江西巡撫啊!

    最後,咸豐允許了曾國藩在家守孝。

    在封建年代,為了維護中央集權,避免軍閥的出現,統治者都會竭力避免讓讓軍事統帥兼有地方財政大權。還是拿上面那個勝保為例,雖然他身膺欽差大臣,又是皇帝的寵臣,但咸豐始終沒有把地方權力向他下放。

    在咸豐十年之前,擁有軍權的封疆大吏不是沒有,卻少之又少,他們分別為江忠源、胡林翼和吉爾杭阿。這些集權巡撫都是軍情太過緊急時的產物。三人中只有胡林翼活到了局勢穩定。後來,曾國藩成為兩江總督,也是因為太平軍攻佔了蘇常,東南財賦之地岌岌可危,咸豐不得不封。

    在當時的環境下,只要是聰明人,都會避免因集權而被猜忌。拿胡林翼來說,起初,他試圖把軍權交給羅澤南和李續賓,當羅李二人先後戰死後,他曾經向咸豐上書,打算把湖北巡撫的位置讓給布政使羅遵殿,他胡林翼專管軍事。當然,他的請求沒有被咸豐允許。最後,胡林翼進軍安徽,他拉來曾國藩,構建出一個雙帥格局,以分割自己的權力。

    4、四川總督事件

    曾國藩丁憂期間,石達開攻打浙江。於是,咸豐重新起用了曾國藩,讓他去浙江對付石達開。

    不過,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曾國藩前往浙江的旅途中,石達開早已從浙江撤軍,去了福建。與此同時,曾經與石達開聯合作戰的楊輔清部則來到了江西景德鎮。

    於是,曾國藩坐鎮江西中部的廣信府一帶,接管了張運蘭和蕭啟江兩支部隊,用他們分別對付石達開和楊輔清。

    那麼,曾國藩離開了江西一年多,江西的情況如何呢?是不是沒有曾國藩這個雞蛋,就做不成蛋糕了呢?

    答案恰恰相反,此時,江西全境除了一個吉安,業已全部被清軍肅清了。

    不久,石達開從福建開到了江西南安,於是,曾國藩派蕭啟江一軍前去剿滅。

    在曾國藩的奏報中,蕭啟江打石達開,一次次的大捷象花兒一樣綻放在南安。大捷來,大捷去,石達開被蕭啟江打的在南安站不住腳,開始抱頭鼠竄了。然而,石達開竟然鼠竄到湖南寶慶,並開始對寶慶展開了圍城。

    當然,湖南是湘軍的老巢,湖南巡撫駱秉璋很快調集一切可能調集的人馬,在寶慶城下擊敗了石達開。

    寶慶之戰中,值得一提是曾國藩的部下蕭啟江。

    蕭啟江一直在南安與石達開交戰,並在曾國藩的派遣下,一路追石達開到了湖南。然而,石達開在湖南期間,蕭啟江一軍竟沒有和石達開碰過面。身為駱秉璋幕僚的左宗棠頗為不滿:“蕭濬川(蕭啟江的字)雅步救火,不知何意?”

    在此期間,風聞石達開有入蜀之意,於是,胡林翼開始為曾國藩跑官。他打算讓曾國藩帶兵去四川,同時希望朝廷把四川總督的官職賜給曾國藩。

    於是,便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咸豐給曾國藩穿小鞋事件。咸豐的意思是,你去四川的可以,總督的不給。

    其實,行文至此,相信很多人都會理解咸豐這個舉動吧!梳理曾國藩出山到石達開打寶慶的歷史,曾國藩拿的出手的戰績只有一個,那就是攻克了武昌。然而,我們都知道,武昌很快就因為太平軍反攻湖北又丟了。幹成這德行,真難怪咸豐要先考察考察他再說。

    後來,石達開因為鈍於寶慶,不得已去了廣西。曾國藩入川一事最終沒有了下文。然而,不到一年,石達開又開始計劃入川了。此時,曾國藩已經是兩江總督,自然不可能再去四川。於是,咸豐派駱秉璋去四川幫辦軍務。一開始,皇帝同樣沒有把四川總督的大權下放。要知道,駱秉璋可是在湖南巡撫的位置上乾的好好啊!

    如果說咸豐因為與曾國藩結下樑子,喜歡給他穿小鞋。咸豐應該和駱秉璋無冤無仇吧?這麼一看,問題很明顯,那就是任何人去四川,咸豐都不會先給總督。

    所以說,所謂咸豐喜歡給曾國藩穿小鞋純屬子虛烏有之事。這樣的謠言流傳於坊間,原因則是兩個字“套路”!具體一點說就是雞湯的套路。

    其實,只要你去書店,隨便開啟一本成功人士為主角的雞湯書,就會發現作者無不以煽情為能事。總之,成功之路,總是充滿了苦難。

    再沒有比領導不容,同事嫉妒,某人披荊斬棘,用勤奮努力獲得成功更吸引眼球的了。因此,作為雞湯界的鼻祖,曾國藩自然把雙足纏成了三寸金蓮,來穿上咸豐批發給他的一雙又一雙的小鞋。

  • 7 # 蔣南強讀歷史

    曾國藩在事關軍政大局的問題上,對咸豐的瞎指揮從不盲目聽從;無論在朝還是在外帶兵,與咸豐之間的爭執所在多有,應該屬於君臣之間正常的交流,證明了咸豐駕馭大臣的能力和曾國藩忠君報效朝廷的心願。

    具體分析如下:

    一、咸豐罷免穆彰阿並沒有牽連其得意門生曾國藩,體現了咸豐的政治雅量和對曾國藩能力的認可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成功登第,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穆彰阿正好是Quattroporte官,因此按照官場慣例,二人屬師生關係,即門生,“師生之誼”便形成了,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穆黨”,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

    自此曾國藩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創造了七年連升十二級,從默默無聞的小京官從七品檢討升遷到二品大員。

    人生成功必有貴人相助,試想清朝官制九品十八級,爬也得爬得累死你。正是穆彰阿是曾國藩背後的貴人,使得出生寒門的曾國藩創造了官場仕途的奇蹟,這當然離不開曾國藩的人品和能力。

    咸豐還未繼位時,便對穆彰阿非常厭惡。1850年(道光三十年),道光駕崩,咸豐繼位。不久咸豐指責穆彰阿“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將他革去職務,永不敘用。但咸豐並沒有追究穆彰阿的得意門生曾國藩,證明了咸豐的政治雅量和對曾國藩能力的認可。

    同治七年(1868年),曾國藩改任直隸總督,到任便專程拜訪穆氏的後人,還命兒子曾紀澤訪問穆彰阿的兒子穆薩廉。這在當時的官場上是需要拿出足夠的勇氣的。也證明曾國藩與穆彰阿交往坦蕩和親密長久。

    上圖是咸豐皇帝便裝

    二、剖析主要流傳的咸豐和曾國藩的所謂樑子

    1850年3月,道光歿,咸豐登基。為體現新朝新氣象,3月20日,咸豐登基的第11天,便由內閣明發上諭求言:凡九卿科道,有奏事之責者,於用人行政一切事務,皆得據實直陳,封章密奏,俾庶務不致失理,而民隱得以上聞。7天后的3月27日,咸豐接著由內閣明詔求賢,令各省督撫保舉“才德兼優、誠信任事”之人。曾國藩飽讀聖賢之書,以天下為己任,為新皇帝的求言求賢令所鼓舞,連上數道奏章,卻久等不見迴音。

    既不見被召見,也並沒有下旨。曾國藩只能於咸豐二年四月,向皇上上了一道奏摺,名為《敬呈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其中對新皇帝自身存在的“流弊”提出了尖銳激烈的批評。

    奏疏核心的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自矜”,把臣下的意見不當回事,“誠恐一念自矜,則直言日覺其可憎,佞諛日覺其可親,流弊將靡所底止”。雖措辭委婉,但明白無誤地指責了咸豐的行為。這還了得!故“咸豐帝覽奏大怒,捽諸地,立召見軍機大臣,欲罪之,祁寯藻叩頭稱‘主聖臣直’者再,季芝昌亦請恕其愚直,帝意乃解,且深嘉國藩之敢言,命署刑部侍郎”。

    一般認為,這就是咸豐和曾國藩結下的樑子,後來也一直不太喜歡這個耿直的下屬,與這次直言進諫得罪了咸豐帝有著密切關係。於是咸豐帝對直言的曾國藩秋後算賬,十年報仇,曾國藩在此後的戰場上處處被掣肘,吃透了咸豐的苦果。

    上圖是祁寯藻

    我的分析,此次所謂的樑子,讓咸豐進一步瞭解曾國藩的性格和對朝廷的忠誠度。

    因為這篇上疏,可以說真正的“誅心之論”,直接將咸豐帝比作昏君,這在皇權至上的年代,曾國藩的這種話語,無疑是“自殺式”上疏。咸豐瞭解到曾國藩也早做好了準備,把這封信寄給了遠在湖南的老父親,算作遺書。這樣的忠臣是何等難覓啊。如果咸豐帝真要起殺機,只要發旨講曾國藩是穆彰阿的同黨,立即罷免打進大牢也不為過。可是咸豐帝沒有這樣處理曾國藩,反而在一個月後讓他兼任刑部左侍郎。

    當然,曾國藩能夠在惹怒咸豐之後不僅全身而退,而且加官,祁寯藻的“主聖臣直”起了關鍵作用。祁寯藻的四字看起來是“順毛捋”,實則綿裡藏針。“臣直”二字,表明祁寯藻是認同曾國藩見解的,只不過直言說出的是曾國藩而已。而“主聖臣直”四字,可以解釋為“有聖主,才有直臣”,也可以解釋為“容得下直臣,才是聖主”;咸豐“深嘉國藩之敢言”未必為真,但祁寯藻確實抓住了咸豐想做聖君、明君的心理,如果連臣下的直言都容不下,咸豐不就有昏君之嫌了嗎。

    這證明曾國藩是個儒生,從小讀儒書,而四書五經的中心思想只有兩個字:忠君,曾國藩不惜殺身成仁。這也證明了咸豐飽讀聖賢書,深得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精髓。

    上圖是湘軍群英圖

    三、剖析流傳太平天國戰爭時咸豐屢次給曾國藩穿的小鞋

    咸豐元年,太平天國興起,又一次改變了曾國藩的人生軌跡。也開始演繹咸豐和曾國藩君臣鬥智鬥勇或是咸豐屢次給曾國藩穿小鞋的故事。

    咸豐二年,曾國藩因母親去世,回家奔喪。咸豐便命令曾國藩在家鄉湖南組織一支武裝力量,對抗太平天國。曾國藩組建起湘軍後,十分注重思想教育,天天給部隊灌輸忠君愛國思想。後來八旗軍、綠營軍連連潰敗之時,竟是曾國藩這支有理想信念的湘軍,第一次把捷報遞到了咸豐的案頭。隨著戰事的進行,湘軍逐漸成為了戰場上的主力,為保住大清江山立下不賞之功。然而,作為湘軍主帥的曾國藩卻非常痛苦,因為咸豐一直不給他升官。

    要說咸豐是為了防止漢人坐大,但曾經由曾國藩舉薦的胡林翼和江忠源等人,都已經積軍功當上了巡撫。而曾國藩,此時還是以前的補缺侍郎職位,有責而無權。後來,曾國藩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在咸豐七年,曾國藩的父親去世,他回家奔喪,並在家中給咸豐寫了一封奏摺,說道:“細察今日局勢,非位任巡撫有察吏之權者,決不能以治軍。縱能治軍,決不能兼及籌餉。臣處客寄虛懸之位,又無圓通濟變之術,恐終不免於貽誤大局。 ”

    曾國藩跟咸豐說,你不給我巡撫的位子,我就在家給我爹服喪三年,前線的戰事我就不管了。

    而咸豐這廂,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在前一年太平天國剛剛發生了“天京變亂”,內部已經元氣大傷。咸豐想,太平天國差不多自己要玩完了,有你沒你都沒差,既然你曾國藩這麼有孝心,那就準你所奏,好好在家守喪吧。這一道聖旨下來,曾國藩人都傻了。

    如果太平天國此時真的被擊潰,平叛的功勞肯定會落在別人身上。曾國藩這個湘軍創立者,挽救大清前途命運的人,恐怕會老死鄉野,一點功勞都沾不到。然而,曾國藩是幸運的。太平天國雖已是風中殘燭,卻突然來了一波迴光返照。

    咸豐十年,太平天國新上位的兩位軍事天才,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陳玉成,連破清兵江南江北兩座大營,戰爭的形勢,瞬間又破朔迷離了起來。

    咸豐本來以為攻破南京,指日可待,沒想到太平天國還有拼死一搏之力。要是坐視太平軍攻城略地,怕是真要葬送大清江山,於是咸豐不得不又拉下臉,去求曾國藩出山。

    曾國藩一開始推辭說,不行啊皇上,我治軍能力不太行,加上守孝期三年未滿,現在出山別人會不會說我不孝啊。

    咸豐只好回答說,當然不會啦,如今逆賊猖獗,天下倒懸,若你能出山力挽狂瀾,解救天下蒼生,才是忠孝兩全之道啊。這樣,你想當巡撫是不是?我直接命你為兩江總督,求求你快點出山吧!得到實權之後,曾國藩當即飛馬上任,並依靠其十年來積累的軍事經驗,最終剿滅了太平天國,成為了挽救清朝的最大功臣。後來咸豐駕崩,同治即位,曾國藩更進一步,坐上了直隸總督的位置,成為了大清最高級別的封疆大吏。

    我的分析,這是咸豐接受歷史的教訓,尤其是唐玄宗擴大節度使的權力,帶來的安史之亂。

    唐朝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到唐玄宗開元年間,節度使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等四項權力,所轄區內各州刺史均為其節制,併兼任駐在州之刺史。

    從當時情況來看,湘軍勢力的確是對抗太平軍唯一有效的力量。但隨之而來的嚴重問題是這種軍事勢力對中央集權的威脅。湘軍的組織形式,導致湘軍將士只服從其直接領導,而可以無視其它權威,這本身就有悖於專制統治的政治特點。

    咸豐二年,曾國藩的湘軍還沒有開始正式打仗,就向清廷要求自辦糧臺,要把地方的糧餉大權掌握在手中。這些情況不能不引起清廷咸豐的高度重視,並作出相應的措施加以遏制。那就是拒絕給予曾國藩名義上的地方督撫職位,儘管朝廷中央有文慶、肅順等要求重用漢族武裝的滿人大臣,但他們實質上都是懼怕這種這種力量的。所以,直到咸豐十年以前都沒有授予曾國藩地方督撫的官職。

    古代治理國家需要文治武功,就是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做到兩手都要硬剛柔平衡。顯然咸豐基本做到審時度勢,能將曾國藩這樣的能人馴服忠心耿耿為朝廷效力,為清朝中興奠定了基礎。

    同時,在這十年裡,曾國藩透過家書展現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忠君愛國三綱五常的儒家思想。

    今天我們看《曾國藩家書》,感覺這不是一個英雄抒懷,更像是一個先生布道:自我精神的獨白。《曾國藩家書》到底是寫給誰看的。一般人認為,當然寫給家人看的。但是,並不需要過度解讀,明眼人看出,曾國藩家書的特定讀者,是家人、清皇室。

    這些的家書,有兩個中心思想,一個是有型的,另一個是隱形的。有型的思想是“修齊治平”,踐行儒家道統。無形的思想是什麼呢。這或許才是家書深意——透過向兒孫佈道,曾國藩上傳一顆忠心,向咸豐為首的清皇室表態:我是忠心皇上和朝廷”,獲得咸豐帝和朝廷的認可。

    太平天國戰鬥場景之一

    四、主要的人物和歷史事件

    1、咸豐皇帝。清朝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執政時間是1850年到1861年(十一年)。奕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地對朝政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援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同時開啟洋務運動。

    2、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3、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1864年)是清朝與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建立的太平天國之間的戰爭。太平天國的戰爭空前慘烈,曠日彌久。戰爭殃及17省,600多個城市,歷時14餘年,死者眾多,堪稱19世紀全球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咸豐皇帝剛繼位就遇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直到同治三年這場導致數百萬人死亡的叛亂才被平息。

    4、穆彰阿(1782年至1856年)。滿洲鑲藍旗人,1805年嘉慶十年考中進士,由翰林院庶吉士起官至總管內務府大臣、步兵統領、兵部尚書、史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1828年起任軍機大臣二十多年,道光皇帝最信得過的寵臣之一。穆彰阿是儒家學者,是曾國藩的老師。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穆彰阿主張議和,並主持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咸豐皇帝繼位後,重新起用林則徐等人,將穆彰阿革職,永不敘用。咸豐六年(1856年),穆彰阿病死。

    5、祁寯藻(1793年7月11日(癸丑年)—1866年10月22日)。世稱“三代帝師(道光、咸豐、同治)” “四朝文臣(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壽陽相國”。字穎叔、淳浦,避諱改實甫,號春圃、觀齋、息翁,山西壽陽縣平舒村人。戶部郎中祁韻士之子。嘉慶進士。歷官至軍機大臣,左都御史,兵、戶、工、禮諸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籌辦海防,查禁鴉片。咸豐帝即位,更得重用。後自請辭官。咸豐、同治之際,密陳釐捐病民,力請罷止。論時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職弘德殿,教同治帝讀書。五年後卒。 諡號文端。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愛民,舉賢薦能,政績卓著,對朝政有影響。

  • 8 # 新知傳習閣

    年輕時的曾國藩是一個憤青,當時的清朝已經建立200多年了。歷代王朝的壽命都沒有辦法突破300年的大限,對於清政府來說同樣也是如此。

    早在1844年,曾國藩就敏銳的覺察到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動盪即將開始。他在送自己的老鄉江忠源還鄉時說:是人當立功名於天下,然當以節義死。時承平日久,聞者或駭之。他相信江忠源這是一個應這個大動盪時代而產生的人,必將建功立業。

    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當時的曾國藩同樣如此,一腔熱血,他也想勵志改革,拯救民眾於水火之中。但他提交的每一個革新方案都被上邊的大人物置若罔聞,這令他憤憤不平。

    道光30年,咸豐皇帝登基。他年方20歲,正是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年代。咸豐皇帝銳意改革,下詔求天下賢明之士以改革之策。曾國藩認為咸豐皇帝就是自己的知音,就熱血沸騰,連夜上了一道《應詔陳言疏》。

    在這份奏章裡,曾國藩痛陳當時朝廷官員的醜惡形象,敷衍了事,貪汙盛行,和光同塵,無所作為。他希望咸豐皇帝能夠改革官員選拔辦法,引導官員學習正能量,以改變官場風氣。

    年輕的咸豐皇帝希望曾國藩能夠給出詳細的行動方案,但曾國藩在這方面就不擅長了。他交上去的方案中有一個圖畫得非常醜陋,就被滿朝官員譏諷嘲笑。

    湖南霸蠻的性格讓曾國藩越挫越勇,接下來他一連上了四道奏摺,從多個方面指出清政府存在的種種危機。他希望咸豐皇帝能夠大刀闊斧,矢志不移的銳意改革。然而咸豐能夠當上皇帝純屬意外,其他的阿哥根本就對他不服,比如後來和慈禧太后一起發起兵變的鬼子六。咸豐皇帝才能平庸,心胸狹窄,毫無雄才大略和一個政治家的氣度。

    曾國藩費盡心機上的數道摺子都如石沉大海,這就讓他十分失望。這時的曾國藩決定效仿明朝的海瑞,敲打一下咸豐皇帝。他就向咸豐又上了一道奏摺。

    在這道奏摺裡,他指出了咸豐皇帝的三大缺點。第一個缺點是咸豐皇帝沒有大局觀,大事糊塗,小事聰明。每天都侷限在一些瑣碎小事裡,對一些大事視而不見。

    第二個缺點是眼高手低,好大喜功,缺乏實施落地的能力。曾國藩認為咸豐皇帝收到的奏摺中不乏真知灼見,但沒有一項落實的。對於大城門的鼓勵也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對大政改革毫無誠意。

    第三個缺點是剛愎自用,自食其言,出爾反爾。一開始裝出一副虛心納諫的樣子,希望大臣們提出不同意見。到後來又裝高深莫測,朕自會乾綱獨斷,其容爾等妄意。

    前兩條倒也罷了,最後一條戳中了道光皇帝的痛處。道光皇帝看完這份奏摺後,勃然大怒,要求軍機大臣們把曾國藩抓起來。但在大學士們的求情下,才赦免了曾國藩,但從此對於曾國藩就沒了好印象。

    當曾國藩在湖南組建湘軍的時候,當時太平軍兵鋒正盛,咸豐皇帝希望曾國藩早一點出兵,但無一例外都遭到了曾國藩的拒絕。曾國藩認為軍隊還沒有訓練完成,現在出兵無異於送死。在咸豐皇帝看來,這又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舉,但也只能忍了。

    1854年,曾國藩指揮湘軍攻下武昌,迅速扭轉了戰局。咸豐皇帝大喜過望,就任命曾國藩接替湖北巡撫。對於曾國藩來說,這是一件大好事。這意味著自己官升一級,又能獨立管理一省軍政事務。

    萬萬沒想到的是,七天之後咸豐皇帝又收回了成命。一方面是咸豐皇帝對曾國藩並不信任,另一方面是漢人大臣的背後捅刀子。當然現在不確定這個人是誰,也許是祁寯藻,也許是彭蘊章。

    他們反對曾國藩擔任湖北巡撫,一來在朝廷內部不是一黨。二來清朝的皇帝表面上說滿漢一家,實際上,對漢人永遠是心懷芥蒂,嚴加防範。

    於是他們向咸豐皇帝建言,曾國藩權力漸盛,不可不防。重滿輕漢,強幹弱枝,一項是清政府的國策。這些清朝的中央漢人大臣只有打擊其他的漢人,才能贏得皇帝的信任。

    就這樣,曾國藩的湖北巡撫職務泡湯了。咸豐皇帝一貫出爾反爾,這一次他的理由是:曾國藩你那麼忙,專心於軍務就可以了。政治上的事還是交給陶恩培去辦吧。

    伴隨著湘軍隊伍的不斷擴大,曾國藩確實內心也比較膨脹,和地方官場關係非常不好。但軍隊的前兩個方面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援,這時的曾國藩面對太平軍的強大壓力,內部很多事情又搞不定,內心就非常焦躁不安。

    曾國藩一怒之下,就回家奔父喪去了。天京事變爆發後,石達開率軍出走,進入了浙江。江浙地區是朝廷賦稅重地,這時咸豐皇帝無人可用,只好重新啟用曾國藩。

    這個時候的曾國藩已經不再是一個憤青了。經過在北京和地方上的多重打擊後,曾國藩終於認識到個人的能力有限,做人還是要務實一點。沒有滿朝文武的支援,恐怕他什麼也做不成。

    曾國藩開始學會和各級官員和光同塵了,他不再指責地方上的官員,而是和他們保持了密切的來往。在胡林翼的幫助下,曾國藩開創了新的局面。

    尤其是當江南江北大營被李秀成和陳玉成攻破後,滿清的八旗軍和綠營兵一敗塗地,滿清的軍政人才不堪重用。咸豐皇帝也不得不大力重用曾國藩和胡林翼等湘軍將領了,肅順正是曾國藩的朝中靠山。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本來對掌握地方實權無望的曾國藩心都死了,這時卻接到了咸豐皇帝恩許他為兩江總督的任命。這次的曾國藩已經權傾朝野,一人掌管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四省。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懦弱無能的咸豐皇帝病逝於避暑山莊。慈禧太后和自己的小叔子弈訴發起了宮廷政變,掌握了清朝的實際權力。但他們同樣不得不借助曾國藩來消滅太平天國,當然對他的防範從來就沒有放鬆過。

    咸豐皇帝確實對曾國藩有很深的個人看法,甚至可以說非常討厭他。但這些都不是咸豐皇帝給曾國藩穿小鞋的理由,滿清皇帝從來都是重用滿人,他們對於手握大權和掌握軍權的漢人從來都是心懷芥蒂。就連開國時的吳三桂同樣如此,何況是後來的區區曾國藩。

  • 9 # 筒子河旁

    曾國藩與當時的官員比,很不同。他是穆彰阿的學生,但從歷史記載看,並沒顯示出很親近,比如李星沅同出穆門,卻親近得多。且曾國藩曾與倭仁共同研習道學。但曾評價倭仁:正派但才短。這與道光年士大夫崇講道學、少講經世之學有關。咸豐繼位,曾國藩上書批評時政,可能使咸豐不快,但比較而言,咸豐的確不如其父道光。(這就扯寬了,但封建王朝,一代不如一代是公理)。所以在任用曾國藩放權時,總是酸酸的。但又苦於無人才,不得以。曾國藩無疑是權貴階層,奮力支撐王朝,也預見和憂心王朝的崩潰。他的學生李鴻章比他多盡忠了幾十年皇朝,比他看得更深,甚至希望王朝崩塌,說自己是革命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張飛是猛將,要是和現在的搏擊運動員打比賽,能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