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倚牆望月

    鞭,中國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種。鞭起源較早,至春秋戰國時期已很盛行。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製或鐵製,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常人所稱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掃、扎、抽、劃、架、拉、截、摔、刺、撩等。

    鐧:鐧因外形為方形有四稜,形狀相同得名。鐧為銅或鐵製,長為四尺。鐧由鐧把和鐧身組成。銅把有圓柱形和劍把形二種。鐧身為正方四稜形,鐧粗約二寸,其後粗,愈向其端愈細,逐步呈方錐形。鐧把與鐧身連線處有鋼護手。鐧身有稜而無刃,稜角突出,每距六、七寸有節。鐧身頂端尖利可作刺擊之用。鐧把末端有吞口,如鑽形。吞口上系一環環扣上絲絃或牛筋可懸在手腕。鐧多雙鐧而用。其主要擊法有擊、梟、刺、點、攔、格、劈、架、截、吹、掃、撩、蓋、滾、壓等。

    鞭鐧同為無刃之短兵,不過形式稍異;至若掄舞攻御之法,主力點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異,彼創雙鞭者,亦正見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區別如是,而名稱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節鞭,虎尾軮等數種,其餘無論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釐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門戶雜出,多少不同,惟尉遲鞭法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傳,甚堪惋惜。此外即尋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餘,勉強組成。

    1、節數不同:鞭是分節的,每一節之間的橫稜邊殺傷力很大,一般是十三節,而鐧則不分節,攻擊部位是鐧體上的豎稜邊,常見的是八條長稜的鐵鐧,稜古書上寫作楞。

    2、造型不同:鐧象一根多面體的

    長鐵棍,鞭象一根鐵的小寶塔或小竹棒。鞭,就是在金屬棍的表面加上一些疙瘩,或者叫“節”。鐧就是把鐵棍圓形的橫截面變成多邊形,成為有稜的棍子。

    3、殺傷力不同:鞭是分節的,每一節之間的橫稜邊殺傷力很大,一般是十三節,而鐧則不分節,攻擊部位是鐧體上的豎稜邊,常見的是八條長稜的鐵鐧,稜古書上寫作楞,兩者的共同點是都和劍差不多長,都有柄和鍔(護手)都以劈砸為主要攻擊方式。

  • 2 # 十覺者

    鞭有軟硬之分,軟鞭和鐧很好區分。主要是硬鞭和鐧十分相似。

    硬鞭,盛行於春秋時期,多為銅製或鐵製。形狀雜,無刃,前尖後粗,圓形或稜形,有節或無節。硬鞭屬純鈍器,無尖無刃,主要用於打擊,最常見的打擊部位是頭部。因為是鈍器,造成的傷口是粉碎性的,不易抵禦。鞭有四稜、六稜、塔形、竹節等形狀,其中四稜鞭最容易和鐧混淆,區別就在於四稜鞭無刃,四稜鐧有刃。四稜鞭多為單用,四稜鐧多為雙用。

    鐧來自晉和唐,以銅或鐵製成,形似硬鞭,但鐧身無節,鐧端無尖。鐧比鞭要沉重,多為雙使,主要用於砸擊重甲兵,破壞力極強。鐧只有四條稜,且兩稜之間有凹槽,所以有“凹面鐧”之稱。也正因為鐧有凹槽,鐧的四稜才形成了鈍刃,這就是鐧和鞭的最大區別。

    區別鞭和鐧,主要看其形狀,四稜有刃為鐧,四稜無刃為鞭,鐧只有四稜,鞭可以是四稜、六稜、塔形、竹節等等,故除四稜有鈍刃為鐧外,其他類似鐧之形狀者皆應稱為鞭。

  • 3 # 歪叔隨筆

    鋼鞭與金鐧,想當年看隋唐英雄傳時。就在想尉遲恭的雙鞭與秦瓊的雙鐧不是長得差不多嗎?為啥一個叫鞭一個叫鐧?特地還去查了一下資料!

    其實這兩件兵器很好分辨,看門神圖就分辨出來了。尉遲恭的鞭為圓形,秦瓊的鐧為方形。

    鐧是方形有四愣,無刃,因為形簡故而鐧。有兩種,一種是每隔六寸左右有節者,名為竹節鐧。

    還有一種就是秦瓊大元帥用的稜鐧,從把端開始,到末端,完全平直。當然大元帥用的是雙鐧。名喚雌雄鐧或者鴛鴦鐧。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鋼鞭為六稜,雖然也無刃,但是鞭上有稜形可以傷人。一般區分他們就是看四愣方平還是六稜稜形。圓的就叫鞭,方的就叫鐧。

  • 4 # 會計備考知識點

    最早聽鞭和鐧是小時候過年請門神爸爸給講的故事,兩個門神是尉遲恭和秦瓊,尉遲恭的武器是一對水磨竹節鋼鞭,秦瓊的武器是一對瓦面金鐧。

    中國古代各類兵刃較多,鞭和鐧不算是比較有名的兩種兵器,所以往往人們對其知道的並不多,鞭和鐧均為短兵鈍器,以力傷人,且堅硬無鋒,靠銳利的兵器不敢與之相拼。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

    一、形狀不同。鞭形如竹節,每節之間都有突出的鐵疙瘩,節數多少不同,一般為十一節;鐧較鞭稍短,為四稜形,中間有凹槽,可以參考楊桃的形狀,重量稍輕。

    二、 用法不同。鞭分單鞭和雙鞭,由於重量較重,長度也略長,一般單鞭較為常見,對重灌敵人較為合適;鐧的使用一般為雙鐧配合使用,主要用語對付輕裝敵人,在戰鬥中,常用於佯裝逃走,在敵人追趕時,突然抽出扔向敵人,起到“拖刀計”或者“回馬槍”的效果,叫做“撒手鐧”,這也是“殺手鐧”的由來。

    鞭和鐧較長見於單打獨鬥,相對於軍隊作戰,戰術安排並不太常用,歷史故事裡除門神尉遲和秦瓊外,《西遊記》裡黑水河小鼉龍使用的兵刃是竹節鞭,《封神演義》裡姜子牙用的是打神鞭,《水滸傳》中呼延灼用雙鞭,使用鐧著稱的名將不太多見。

  • 5 # 天香雲外飄

    鞭和鐧都是舊式演義小說當中出現的兵器。然後鞭和鐧的區別主要是:

    一,相同點。

    (1)都是短兵器,通常都是成雙成對來使用的。當然也有使用“單鞭”或者是“單鐧”的。然後,鞭和鐧二者之間的長度和重量等也應該都是差不多的。

    (2)鞭和鐧使用的招式大致相同。鞭和鐧所常用的招式不外乎主要是“砸”“刺”以及“掃(橫掃)”等。而且必須是近距離的搏殺才能見奇效的。比如說在演義小說當中描述的,搶入懷中手起鞭(鐧)落……

    (3)鞭和鐧通常都是配合其他長兵器來使用的。當然,也有單獨使用鞭或者鐧的。

    二,不同點。

    (1)鞭還可以分為長鞭和短鞭,軟鞭和硬鞭等等。而軟長鞭通常多見於武俠小說當中,是武俠高手們所使用的兵器之一(例如《倚天》當中的少林三渡)。而在舊式演義小說裡面,基本上是沒有發現有使用軟長鞭做兵器的。

    (2)鞭分有節,而且通常是由八~十節組成。然後,鞭的頭部一般都是尖的;而鐧通常是沒有節的。但是,鐧有稜(四稜或八稜不等)。然後,鐧的頭部一般都是平的(鈍的)。

    三,演義小說當中使用鞭或者鐧的名將。

    (1)最有名的莫過於《說唐全傳》演義小說當中的秦叔寶和尉遲恭二人了。然後,秦叔寶的家傳“殺手鐧”絕技,是可以和羅家“回馬槍”相比美的絕技了。

    (2)然後在《楊家將演義》小說當中,呼延贊所使用的兵器據說就是“水磨雙鞭”了。而在演義小說當中,呼延贊正是楊家將當中的高手之一。

    (3)其他一些演義小說裡,描述有使用“虎節單鞭”的稍稍多一些。比如說《水滸傳》小說當中的孫立,在梁山好漢徵遼的過程中,就是用單鞭絕殺寇鎮遠的。不過孫立本身的綽號就叫做“小尉遲”了!

  • 6 # 法海縱橫

    鞭和鐧都屬於十八般兵器之一,而且在我印象裡一般忠臣良將才使用此種兵器。

    一、鞭簡介

    鞭有軟硬之分,硬鞭一般是銅質或者鐵質,軟鞭是皮革編制而成。我們平常所說的鞭一般是指硬鞭。鞭就像鋼鐵做成的竹節,所以又叫竹節鋼鞭。鞭的威力極大,屬於重武器,是對付比鎖子甲更堅固的盔甲所產生的兵器,並可以一舉打碎護心鏡。雖然鐧的殺傷力比鞭大,但是破甲能力卻不如鞭。

    歷史上的春秋吳國大夫伍子胥、大唐大將尉遲恭以及宋朝的呼延家族所使用的武器都是鞭。小時候聽評書《隋唐演義》和《呼家將》,對這些英雄人物及所用兵器都是非常敬仰和熟悉的,每逢與同學講起時都會滔滔不絕、如數家珍。尉遲恭與秦瓊大戰的場面,鞭鐧相逢,短兵相接,火花四濺。呼延慶手使一對金鞭,力拔山兮,非常勇猛。相國寺打擂,力劈兇僧,在北國比武,威震鬥羊會,大破連環陣。不知道現在的小孩子還聽不聽評書。

    二、鐧簡介

    鐧,屬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稜,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1.2米),鐧多雙鐧合用,屬於短兵器,利於馬戰。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於晉唐之間,以銅或鐵製成,形似硬鞭,但鐧身無節,鐧端無尖。鐧體斷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鐧”之稱。鐧的大小長短,一般在65~80釐米之間。鐧通常作為輔助武器,給敵人造成出其不意的致命殺傷力,所以華人有“殺手鐧”之說。

    我們熟知的以鐧為武器的最有名的是:大唐開國功臣秦瓊秦叔寶。秦瓊最擅長使用瓦面金裝鐧,一對重130斤。這也是他最厲害的一種武器,具有“鐧打三州六府,馬踏黃河兩岸,威鎮山東半邊天”威名。

    另外,徐克在他的狄仁傑系列裡,塑造了一把神兵——亢龍鐧,它是先皇賜予狄仁傑的。皇帝賜鐧時曾說:“若有損社稷者,卿亦可以此鐧諫之”,令武則天非常忌憚。電影中說他是由隕鐵鑄成的神兵,不但能當做武器,震斷敵人的兵器,而且鐧上有一部分可以轉動,能發出嗡鳴聲,可破除由心魔造成的幻覺,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這部片子裡大顯神威。

  • 7 # 環球知識科普

    鞭起源較早,至春秋戰國時期已很盛行。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製或鐵製,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常人所稱之鞭,多指硬鞭。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謂之軟鞭。鞭適用於馬戰與步戰。硬鞭一般用於馬戰,持鞭之將多持雙鞭。鋼鞭沉重而無刃,以力傷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常用的鞭法有劈、掃、扎、抽、劃、架、拉、截、摔、刺、撩等。(本文說的是硬鞭)。鐧,長而無刃,有四稜,上端略小,下端有柄。亦作“簡”。武術短器械。鐧因其外形為方形有四稜,形狀相同,因得其名。鐧為銅或鐵製,長為四尺。鐧由鐧把和鐧身組成。銅把有圓柱形和劍把形二種。鐧身為正方四稜形,鐧粗約二寸,其後粗,愈向其端愈細,逐步呈方錐形。鐧把與鐧身連線處有鋼護手。鐧身有稜而無刃,稜角突出,每距六、七寸有節。鐧身頂端尖利可作刺擊之用。使鐧多用雙鐧。其主要擊法有擊、梟、刺、點、攔、格、劈、架、截、吹、掃、撩、蓋、滾、壓等。 鐧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稜,連把約長四尺,因形似簡故名。鐧無刃,每距六七寸有節者,名竹節鐧;考鐧之由來,與劍為同時;至二十四法之出,則在秦漢以後,;惟以短兵利於步戰之故,後人多有習之者,單刀軮鞭之攜帶便利,可隨身防護也。惟鐧無單用,法重雙行,故後人有雌雄鐧鴛鴦鐧等名,亦矜奇胘異,增減原有之二十四法,且有用長兵之人,而藏鐧腰間,以防不測者;是則鐧為短兵而兼為暗器。 鐵鞭為六角形,鐵鐧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鞭、鐧都屬短兵器,因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歷代都把鞭、鐧相提並論。宋《武經總要》:「鐵鞭、鐵鐧二色,鞭,其形大小長短,隨人力所勝用之。有人作四稜者,謂之鐵鐧,謂方稜似形,皆鞭類也。」明《武備志》亦同。囉囉唆唆引用了一大堆,想讓大家瞭解多一點,其實通俗的講來,無非是個四稜或多稜的好看又沉重的鐵棍子!而且開始時主要是身後藏著的暗器。 自從漢朝和隋朝發揚光大以後,鞭和鐧就成了名家的兵器。唐初名將尉遲敬德擅長使用雙鞭,秦瓊(字叔寶)善使雙鐧,後來這兩個名將成為老百姓喜歡的門神了(也有帶刀的門神),看來喜歡這兩個冷兵器的人是大把。鞭和鐧的使用者主要是馬軍將領,是力量型兵器,如此看來這就是古人的沒有愛心的地方了。古人夠賊的,知道自己每天提著雙鞭或者雙鐧太沉重,於是總是將這個兵器掛在馬鞍上,讓馬平常馱著。及至上了陣上,連人帶鞭或鐧,那馬的負重不一般了。有的鞭或鐧每支最重的要80斤(古16兩為現在1斤),兩支要160斤,加上人和其他武器的重量,馬那能受得了這個重量?還要在陣上奔跑?這不是欺負馬嘛。古人可能用此辦法也能偷懶一下,往往戰幾下就跑回自家陣中,說是“馬不堪力”!將領偷懶或是本領不濟的話還找那可憐的馬的不是,馬兒何罪之有?出生入死那份幸苦就不說了,還要被主人罵!怪不得大家平常遇到詛咒時候發誓:如果怎麼怎麼,讓我來世做牛馬。敢情如此說來,託生為馬實在是不如託生為豬八戒了。再說鞭和鐧的長度吧,鞭和鐧可能起自春秋,經過秦漢兩朝,在隋朝就盛行了,延續到清末。那麼看看這兩個兵器的長度吧: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看來,鞭和鐧的長度大約是80--90公分吧。如果用於暗器則短,用於正式兵器則長。看來長度是不大,當然也由每個人自己定,似乎長了顯得威風吧。隨著時代的發展,由最初的幾稜鐵棍子變的好看一些了,有的還值不少錢。秦瓊沒有錢時,就想起賣了馬當了鐧。但是,筆者儘管把鞭和鐧想像的再怎麼美好,似乎總覺得這兩個勞什子實在不敢恭維。這兩種鐵棍子那裡有關老爺的“青龍偃月刀”和程咬金老爺的兩隻“板斧”來勁?同樣是力量型兵器,起碼是銅錘也比它們強吧? 那大刀不是斬華雄,斬六將,那板斧不是弄得程咬金當過一把手?使這兩種傢俱打仗的將領,說到底也是輪兩支鐵棍子,那裡能讓人害怕?就算是將鐵棍子輪的十分高超技藝,擊中了對手,輕易也見不到血呀,除了水平太低的對手死了,對高手來說,被擊中頂多也就是個殘廢而已。這麼說來,鞭和鐧哪裡有大刀和斧子立馬讓所有對手害怕的威力?由於沉重的緣故,輪的速度又慢,輪起來又不會呼呼作響,又不會在太陽下閃閃發光,實在是沒有可誇耀之處。不過,用鞭和鐧打對方的馬頭倒是相對說來容易一些,可憐的馬極有可能是鞭和鐧最大的敵人了。同時這也可能帶來一個事情:馬兒也不笨,時間長了就知道對方手裡這玩意主要是來打碎自己的頭的,如果上陣來馬兒,不幾個回合下來,看見對方的將領手裡抽出鞭或鐧的話,可能趕緊就奪路而逃。這樣的話,顯得對方使鞭或鐧的將領本領高強,而馬兒所馱的主人自然給人的印象就是打不過對方了。假如這是真的話,鞭和鐧真是“狐假虎威”的成分居多了。 不過鞭和鐧據說是出手快的暗器,筆者想像不出來將領抽出來兩樣沉重的兵器的速度有多快。所以,用今天的話來說,舞鞭弄鐧可能是“作秀”的成分不小。儘管後人也總結了若干的“鞭法”和“鐧法”等練鞭和鐧的武術秘籍,但是畢竟流傳不下來,到了元朝建立之後,鞭和鐧被閃亮的馬刀擊敗了,慢慢的退出了歷史舞臺。如果後來的人們習武玩鞭和鐧的話,多少有些“譁眾取寵”的意思。因為暗器發展的很快,華人搞暗器那是別的國家的人比不上的。舉個例子來說,水滸裡張清手裡的兵器是刀,及到打不過對方的時候,摸出小石頭,扔出去一打一個準,一天打敗十幾個武藝據說是高強的將領就容易的跟街頭大媽做體操一樣。畢竟這兩個傢俱是在中國冷兵器時代有過許多的威風,而且名將使的多一些。自從關老爺用大刀之後,以及多種厲害的兵器出臺之後,鞭和鐧就用處不大了。本文一則紀念這兩種兵器,二則和大家一笑,輕鬆輕鬆。古代兵器鞭、鐧圖集:鞭,中國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種。鞭起源較早,至春秋戰國時期已很盛行。其由來與鐧相同,惟鐧必雙用,鞭有單雙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製或鐵製,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常人所稱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掃、扎、抽、劃、架、拉、截、摔、刺、撩等。小說演義中用鞭鐧將軍黃蓋(鐵鞭)-《三國演義》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孫權即位,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遷丹楊都尉。黃蓋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他也因為此事蹟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不久武陵蠻夷反,攻打城邑,黃蓋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攔腰截擊,大破諸賊。春去夏來,寇亂盡平。後又平討長沙益陽縣山賊,加偏將軍。官至偏將軍、武陵太守。有一子黃柄。 傅僉(四楞鐵簡)-《三國演義》 三國時蜀漢將領。義陽(治今湖北棗陽東南)人。父肜伐吳戰死後為左中郎,後為關中都督。景耀六年(263),與魏軍戰於關城,陣亡。秦瓊(瓦面金裝鐧)-隋唐 唐初著名大將,勇武威名震懾一時,是一個於萬馬軍中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傳奇式人物。曾追隨唐高祖李淵父子為大唐王朝的穩固南北征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因其功居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間與尉遲恭為傳統門神。 《隋唐演義》有大量關於秦瓊的故事記載,如:《秦瓊當鐧賣馬》、《叔寶救駕紅泥澗》,作為義士、良將、忠臣的形象貫穿全書。小說《西遊記》裡記載了秦瓊變成門神的故事:一老龍死後陰魂不散,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徵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奏效。唐太宗命畫家吳道子畫了兩人之像貼在宮門口,照樣管用。於是,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與尉遲恭便成了門神。 秦瓊的鐧有它自己突出的特點,一是材質為銅鎏金,即熟銅胎外鎏 金;二是數量為兩個,即雙手鐧;三是重量,兩個共重一百二十八斤;四是形狀為凹面,即四稜之間向內凹;五是空心,內有銅球。前四個特點,在評書演義中都是 公認的,只有最後的一點獨見石長嶺先生的書,因為生的太晚,不是親耳聽說,所以不能詳述。 從以上說法來看,材質、數量和形狀應該沒有 問題。銅鎏金和凹面這些工藝很普通,唐之前一千多年的越王劍的工藝也遠比這複雜,雙刀、雙劍、雙棒都不稀奇,雙鐧也沒什麼了不起。所以懷疑集中在重量和結構上。而這兩點由於時過境遷,史料散佚,真實性確已無從查考。 秦瓊的絕招是撒手鐧,使之成了中短程的投擲兵器,根據《興唐傳》的描述,“秦瓊說了 聲:‘著鐧!’就瞧這鐧打著旋飛了過去,”是夠嚇人的;當然如果是空心內藏銅球的話,撒手鐧就不會打旋,而是直著飛過去,一旦擊中,力量更集中,破壞力更 大。 秦瓊的鐧雖然家喻戶曉,但在歷史文獻中卻幾乎從未提起,反倒是“學自羅家”的槍無論在評書中還是在歷史文獻中都很不得了。 尉遲恭(鋼鞭)-隋唐 字敬德,鮮卑族,朔州鄯陽(今山西朔州朔城區)人。中國唐朝名將,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併州都督,諡忠武,賜陪葬昭陵。尉遲恭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身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後尉遲恭被尊為民間驅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華門神。傳說其面如黑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尉遲恭(胡敬德)與秦叔寶(秦瓊)是“門神”的原型。呼延贊-北宋 呼延贊,幷州太原人。父琮,周淄州馬步都指揮使。贊少為驍騎卒,太祖以其材勇,補東班長,入承旨,遷驍雄軍使。從王全斌討西川,身當前鋒,中數創,以功補副指揮使。太平興國初,太宗親選軍校,以贊為鐵騎軍指揮使。從徵太原,先登乘城,及堞而墜者數四,面賜金帛獎之。七年,從崔翰戍定州,翰言其勇,擢為馬軍副都軍頭,稍遷內員寮直都虞候。雍熙四年,加馬步軍副都軍頭。嘗獻陣圖、兵要及樹營砦之策,求領邊任。召見,令之作武藝。贊具裝執鞬馳騎,揮鐵鞭、棗槊,旋繞廷中數四,又引其四子必興、必改、必求、必顯以入,迭舞劍盤槊。賜白金數百兩及四子衣帶。端拱二年,領富州刺史。俄與輔超並加都軍頭。淳化三年,出為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至屯所,以無統御材,改遼州刺史。又以不能治民,復為都軍頭、領扶州刺史,加康州團練使。鹹平二年,從幸大名,為行宮內外都巡檢。真宗嘗補軍校,皆敘己功,或至喧譁,贊獨進曰:“臣月奉百千,所用不及半,忝幸多矣。自念無以報國,不敢更求遷擢,將恐福過災生。”再拜而退,眾嘉其知分。三年,元德皇太后園陵,命掌護儀衛,及還而卒。贊有膽勇,鷙悍輕率,常言願死於敵。遍文其體為“赤心殺賊”字,至於妻孥僕使皆然,諸子耳後別刺字曰:“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及作破陣刀、降魔杵,鐵折上巾,兩旁有刃,皆重十數斤。絳帕首,乘騅馬,服飾詭異。性復鄙誕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長能寒而勁健。其子嘗病,贊刲股為羹療之。贊卒後,擢必顯為軍副都軍頭。呼延灼-《水滸傳》 呼延灼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宋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祖籍幷州太原(今屬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為汝寧郡都統制,武藝高強,殺伐驍勇,有萬夫不當之勇。因其善使兩條水磨八稜鋼鞭,故人稱“雙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時,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應“天威星”,為梁山第八名好漢,又被封為“馬軍五虎將”之第四員。梁山受招安後,隨宋江征討遼國、王慶、田虎、方臘,多建功勳。班師回朝後,呼延灼被封為御營兵馬指揮使。後來率領大軍,打敗了金兀朮四太子,大軍一直殺至淮西,呼延灼陣亡。 牛皋-宋代 字伯遠,汝州魯山(今河南魯山)人[1],南宋抗金名將。牛皋出身農民家庭,初為射士,精練武功,擅長騎射。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紹興三年(1133年),加入岳家軍、長勝軍。牛皋使用雙鐧,乃金所制。後隸歸岳飛,為其推重,對金作戰中屢立戰功。曾參加鎮壓楊么起義。岳飛被害後,因始終反對宋金議和,被秦檜害死。 八賢王趙德芳《楊家將》 趙德芳(959-981),宋太祖第四子。宋太宗繼位後被封為興元尹。981年(太平興國六年)病逝,諡康惠,贈中書令、岐王。後加封太師,改封楚王。其六世孫為宋孝宗。戲曲演義中,趙德芳也被後人虛構為手持凹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正氣凜然的八賢王形象,常出現於楊家將的故事中。袁崇煥(虎眼竹節鞭)-明代 字元素(《明史本傳》),一說字自如(《黃尊素說略》),廣東東莞人,祖籍廣西梧州。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廣東東莞石碣鎮水南鄉,年十四隨祖袁世祥,父袁子鵬遷至廣西藤縣(一說出生於廣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縣北門街)。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明末著名軍事家、文學家、抗清(後金)名將、民族英雄。先後取得了寧遠之戰、寧錦之戰、廣渠門之戰等勝利。己巳之變,後金實施反間計,最後被崇禎帝以通敵謀叛等罪名磔殺。《劍橋中國明代史》稱:“他(崇禎)相信了謠言,於1630年9月22日在北京殺了他最有才能的將領袁崇煥。” 鼉龍(竹節鋼鞭)-《西遊記》 鼉龍,《西遊記》中的人物,佔據黑水河興風作浪,捉走唐僧,企圖吃唐僧肉以求達到長生不老,後被摩昂太子收降。 西遊記中人物形像,原來是西海龍王敖閏的外甥鼉龍,手使一根竹節鋼鞭,搶佔了衛陽峪黑水河神的府第,又用計擒住唐僧和八戒,也想吃唐僧肉長生不老。孫悟空知道他的出身後,闖進西海龍宮,連唬帶嚇,逼迫西海龍王派太子敖摩昂率兵征討收服鼉龍,解救了唐僧一難。 影視劇中的鞭鐧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鞭形狀種類 考諸古籍所載,大都系單鞭硬鞭;稽之現在,則都重軮鞭。軮鞭之制,不知起於何時?創自何人?至雙鞭之法,疑後人因見於戩法雙用,攻御並行之便利,故竊其法,易單為雙。然鞭戩同為無刃之短兵,不過形式稍異;至若掄舞攻御之法,主力點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異,彼創雙鞭者,亦正見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區別如是,而名稱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節鞭,虎尾軮等數種,其餘無論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釐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門戶雜出,多少不同,惟尉遲鞭法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傳,甚堪惋惜。此外即尋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餘,勉強組成。 鞭有單、雙、軟、硬之分,其質有銅、鐵、鐵木、純木之別,與用皮革製成,驅趕牛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軟鞭類的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與趕牛馬的鞭子,在來源上,可能有一定的關係。還有一種木質鞭杆,其長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寬度之,亦稱“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時極方便。鐵鞭為六角形,鐵鐧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有的鞭首上聯綴一條短鐵鏈,上系兩節鐵棍,稱做聯珠雙鐵鞭。還有一種鐵鏈夾棒,出自西北地區,是受農家打禾連枷啟發創制而成的。 硬鞭多為銅製或鐵製,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謂之軟鞭。鞭適用於馬戰與步戰。硬鞭一般用於馬戰,持鞭之將多持雙鞭。鋼鞭沉重而無刃,以力傷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軟鞭由鏢頭、握把、若干鐵製鞭節和圓環相連而成。軟鞭在晉代即已出現,被認為是猛烈暗器,不易抵禦,有7節、9節、13節之分,習稱九節鞭。攜帶方便,使用可長可短,軟硬兼施。其技法主要有纏、掄、掃、掛、拋、舞花及地趟鞭等。軟鞭以圓運動為主,藉助手臂搖動,身體轉動,增加鞭的擊打速度,改變鞭的運動方向。軟鞭分單鞭和雙鞭,也可與其他器械配合。硬鞭有兩種,一是竹節鋼鞭,形如竹節;另一種是13節水磨鋼鞭,長約1米,鞭尾有堅木或鐵製柄,頭尾皆可握,能兩頭使。擊法有擋、摔、掉、點、截、盤、掃等。 方節鞭:由鞭身和握把組成。鞭身為十一節方形鐵疙瘩組成。鞭把為圓形鐵製。用時可以鞭身擊打,也可以用鞭尾之小鞭甩擊。 秦家鞭:此鞭鞭長四尺,通體為長鐵桿。其上下二端各有一突出的圓球。無明顯的鞭把和鞭尖的區別。其用法同硬鞭。 雷神鞭:屬硬鞭。其鞭長四尺,鞭把與劍把相同。鞭身前細後粗。共為十三節,形如寶塔。鞭身為方形,每節之間有突出的鐵疙瘩。鞭尖成方錐形,有利尖。鞭身粗一寸有餘。把手處有圓形銅護盤。鞭重三十斤,通體為鐵製。 水磨鋼鞭:短兵器械之一。屬於硬鞭。鞭長三尺五寸,鞭把為五寸,鞭身長三尺。鞭身後粗前銳。呈方形,有十三個鐵疙瘩,鞭頭稍細,為方錐形。鞭把粗為一寸三分。鞭頭鞭把三處均可握手,能二頭使用。有十三個方形疙瘩,雙鞭又名雌雄鞭,左手較輕,右手較重。軟鞭有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每節有鐵環相連,並有兩個配環,是較難練的兵器。 竹節鞭:屬於硬鞭。其鞭長四尺半,把手為圓形,上有若干突出圓結,便於握手。把手前有圓形護盤。鞭身前細後粗,呈竹節狀,共有九節或十一節不等。鞭身頂端很細。通體為鐵製。

    技擊要領 鞭與鐧使法相似,主要以擋、摔、點、截、掃、盤、板、戳、攔、撩、撥,以及絞壓等主。它要求演習者在身法上轉折圓活,剛柔合度;步伐輕捷奮迅,與手法緊密配合。軟鞭是軟硬兼施的兵器,其特點是身械協調性強,演練者強,既要有擊打速度,又要體現靈巧的方法。尤其舞動時,上下翻飛,相擊作響,如銀蛇飛舞,使人眼光撩亂,因此有極好的表演效果。 鞭是一條繩,全靠纏得清。這條諺語通用於鞭類的軟器械,如流星錘、繩鏢、杆子鞭、鐵練等兵器。如果纏繞不清,勢必打不著人而打自己。軟兵器鞭講究縱打一線,橫打一扇,收到手中是一團,掄將出去是一片。收回時勁力要軟,要柔;打出時要剛,要快。所以又有這樣的諺語解釋鞭法:“收回一團放出一片。收回如蟲,放出如龍。收回如鼠,放出如虎。” 練鞭一定要鞭法清晰,步法穩健,鞭隨身轉,亦隨步換,收放自如,快而不亂。雙鞭單鞭,均不易練。有鞭法歌一首可供參考:“七節一抖放亮光,架撥抽打走四方。前打浪子踢球式,後打背鐧披脊樑。左打跨虎蹬山腳,右打片馬扣裡襠。上打朝天一柱香,下打黑狗滾地躺。金絲盤頭養腦力,纏肘舒胃養心腸。攔腰圍蛇通三氣,分水提步好良方。”

    訓練方法 軟鞭的練法並不複雜!若一言蔽之,就是“wu-hua-yun-dong”。五花的形式就是畫8字,不過鞭法裡的8字是橫的而非直的。橫8字中×的走向是五花分類的技術依據:×的走向是由上向下的五花叫做正五花;×的走向是由下向上的五花叫做反五花;8字呈水平狀的五花×的走向是左右式的,這叫平五花。這是鞭法的運動軌跡,亦即鞭法模式。軌跡的練習是鞭法的基礎,因為這不僅僅是鞭法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根本的技法。同時又是鞭法蓄勢的重要形式。 正五花是左右斜劈的模式;反五花是左右斜撩的模式;平五花是左右掃模式;斜五花是劈掃撩掃的模式。鞭法練習的第一步,是以稍慢的速度掄這四類五花。基本練習有一點極需注意,那就是要放長,當鞭梢放得最適時,手臂也伸的最長。換句話說,手臂應成為鞭子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用身體揮鞭而不是小臂揮鞭。 當揮擊練習到熟練,大形流暢飽滿時,即可進行劈撩掃的練習。五花是720度迴環,在開始時,可反覆練習360度蓄勢,360度發力。熟練後,再進行180度蓄勢,180度發力。即左右開弓練習。劈撩掃的練習要特別注意,發力要用剎勁,即拉鋸樣的回抽勁,這一點必須強調。揮擊練習到相當自如以後,就可以進行抖擊練習。抖擊的技術概念:在180度的範圍內完成720度迴環。通俗的講,就是沿一條直線反覆地做S形運動。這個模式藉助輔助器材說明:準備一條溼毛巾,抓住一頭,用另一頭向前方甩打。當你的手猛烈的抽時,毛巾便會發出叭叭的響聲——這就是抖的模式,毛巾的運動軌跡就是軟鞭抖擊的軌跡。然後,你把鞭子按照抖毛巾的方式甩打,慢慢就會掌握抖擊。 抖擊可以按正五花、反五花和平五花的模式抖,熟練後無處不可抖,也可以左右開弓連擊。甚至,可以抖到近於直入直出的狀態,隔著窗花眼打人,當然,那就不是三兩天的功夫了!抖擊揮擊都可以做纏的先導。纏並不難練,難的是用於實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反覆借揮和抖練習纏的形式和深度,久而久之,無師自通。當單項鞭法熟練後,就可以進行復合鞭法的練習,複合練習實際上就是實戰模擬,從起手到打擊大致有章可循才是。根據我體會,無論何種鞭法,均應從撩鞭開始,當鞭在前上方蓄勢後,再任意組合。這開頭的一鞭,要求有氣勢有力度,決不可鬆鬆垮垮;以下連線的鞭法,要環環相連,密不透風,務必造成秋風掃落葉的效果。 五花的基本技法,也是式與式的聯結器。二組五花套一組抖是最平常的組合,一組五花套二組抖也並無不可,各人可以自便。至於練習中的身形和運動方式,建議持鞭手始終在前,運動以寸步、墊步、倒步、撤步等直線步法為主。交換步大竄大跳的步法,實戰中並不需要——軟鞭的覆蓋範圍達4米方圓,而訓練有素的抖擊一擊必殺,又何必故作高深自欺欺人呢?即使背後有敵來襲,一個轉身即可,又何必捨近求遠呢?

    實戰技巧 九節鞭要帶在身上,習慣上是纏在腰裡,臨敵要解脫,難免不誤事。八節鞭二次對摺後,兩頭對稱插在皮帶上正合適,臨敵一拔而出,十分迅捷。鞭上帶彩。不止是為了美觀,更重要的是有助於調整鞭的走向。至於鞭頭要輕,這是鞭法的特殊技術的要求。鞭法以抖打為主,只有輕,才會劇烈轉折,爆發強力。如果鞭頭重,則往往一抖即斷,變成廢物一件。傳統鞭法中沒有抖擊,只有劈砸式的擊打,九節鞭不過是流星錘的縮短,主要原因就是頭太重的緣故。從作用範圍來看軟鞭屬於長兵。那麼,軟鞭技擊要首先講究以長擊短。事實正是如此,對於手持短刀、短棍之類兇器的對手,完全可以直接攻擊,不計其餘。那情況如同鞭子打狗,根本不必擔心狗牙會穿過鞭子的作用範圍。當你與對手距離太近時,要以猛烈的揮擊將敵驅開,然後,一鞭抖擊結束戰鬥。 如果在房子裡邊發生格鬥,軟鞭應該對摺使用,象利用刀劍一樣,儘量發揮揮擊作用。建議首先攻擊對方的手,打落對方的兇器,然後攻擊頭部。當然,如果對發力有相當的造詣,那麼,對摺鞭子的短距離抖擊亦足以殺傷對方。如果對方使用的是長棍,要看他是否搏擊行家。對於武盲莽漢,訓練有素的鞭子打他如同打瞎子;對於行家裡手,則必須一邊運動一邊抖擊,儘量不要被棍纏住。一旦鞭被纏住,要果斷地放棄鞭子,展開近身搏擊,攻擊要在鞭子失去的同時進行,千萬不要猶豫。 如果對手也使用軟鞭,這同樣得區別對待。可以先抖他兩鞭試探一下。如果對方練習的是傳統鞭法,那麼他對抖法是無法破解的,只有捱打的份。鞭頭很重的鞭子,便是傳統鞭形,遇之可以肯定。假如對手也是抖擊打法,那麼就得小心,必須按刀劍的擊殺模式來拼搏,功夫深的要佔便宜。軟鞭的用法是舉不勝舉的,但最利於夜戰和以少勝多。一條鞭子在手,強似僱個保鏢,即是弱女子一旦掌握好它,也就平添三分英雄氣。鞭法適用於一切可以彎曲的物件,皮帶、機用三角帶、萬能帶、鐵鏈條、鋼絲繩、不鏽鋼尺,溼過水的麻繩、棕繩、膠皮電絲、腳踏車鎖乃至溼樹根,均可以鞭的模式用於技擊。

    鐧,(鐵)鞭類,長而無刃,長條狀鋼質兵器,有四稜,無刃,末端無尖,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鐧多雙鐧合用,屬於短兵器,利於步戰,屬劈砸兵器。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 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於晉唐之間,以銅或鐵製成,形似硬鞭,但鐧身無節,鐧端無尖。鐧體斷面成方形,有槽, 故有“凹面鐧”之稱。鐧的大小長短,可因人而異(一般在65~80釐米之間)。另有雙鐧,每根長約0.6-0.7米。 鐧身無節,端無尖,體成稜形,四面向內凹陷,連把約長四尺,所以稱為“四面金裝鐧”,或“凹面鐧”。 另有一種叫鐵尺的兵器,其形如鐧,四面不內陷,上粗下細,為衙役捕快專用,易於攜帶,可暗於腰間。 亦作“簡”。武術短器械。鐧因其外形為方形有四稜,形狀相同,因得其名。鐧為銅或鐵製,長為四尺。鐧由鐧把和鐧身組成。銅把有圓柱形和劍把形二種。鐧身為正方四稜形,鐧粗約二寸,其後粗,愈向其端愈細,逐步呈方錐形。鐧把與鐧身連線處有鋼護手。鐧身有稜而無刃,稜角突出,每距六、七寸有節。鐧身頂端尖利可作刺擊之用。鐧把末端有吞口,如鑽形。吞口上系一環環扣上絲絃或牛筋可懸於手腕。鐧多雙鐧而用。其主要擊法有擊、梟、刺、點、攔、格、劈、架、截、吹、掃、撩、蓋、滾、壓等。

    兵器分類 八稜鐧由一根八稜形鐵桿製成,故得其名,長約四尺。 平稜鐧長四尺,鐧把為圓柱形,尾短有一小孔,可作穿繩之用。鐧把前有六邊形銅護盤。鐧身呈六稜形,尾部粗而豐。鐧頂端粗為一寸。平稜鐧亦有單使,單使之鐧粗有二寸。 凹面鐧鐧長二尺五寸左右。鐧把為圓柱形。鐧身為方形,內中有槽,故得其名。 四稜鐧鐧體呈四稜形狀,故得其名。 渾圓鐧鐧身長為四尺,通體呈圓柱形,以鐵製成。 狼牙鐧鐧身是一根前端小,後端粗得圓形木棒。其長為二尺。棒長裝有四排鐵釘,每排四至六刺,交錯排列。棒之頂尾各有一刺。鐵釘呈三角形。由於鐵釘尖銳,且又犬牙交錯,攻擊能力很強。其棒之尾端五寸為握手處,無鐵刺。 少林方楞銅鐧少林兵器之一,全長三尺。 亢龍鐧,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裡,導演徐克獨創的武器。

    兵器特點 鐧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稜,連把約長四尺,因形似簡故名。鐧無刃,每距六七寸有節者,名竹節鐧;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名方稜鐧;蓋以形之不同而變更其名也。考鐧之由來,與劍為同時;至二十四法之出,則在秦漢以後,創自何人,亦不復可考;惟以短兵利於步戰之故,後人多有習之者,即今南北拳家,類能嫻之;亦正如單刀軮鞭之攜帶便利,可隨身防護也。惟鐧無單用,法重雙行,故後人有雌雄鐧鴛鴦鐧等名,亦矜奇胘異,增減原有之二十四法,而另立門戶者;然終脫不了此母法也。且有用長兵之人,而藏鐧腰間,以防不測者;是則鐧為短兵而兼為暗器矣,此大都皆後人之自作聰明,立偽欺人,不可為訓也;世之學武者,宜遵古法行之,庶不至多所皆謬。

    練習方法 雙鐧練習教材鐧有單、雙之分,通常以練雙鐧者居多。擊法有上磨、下掃、中截、直劈、側撩、絞壓等24法。著數有“橫三豎四”,有蹦、砸、滾、挑、戳、架、掛等。用鐧要求猛、快,因此有“雨打白沙地,鐧打亂劈柴”之說。對練套路有“雙鐧進槍”等。雙鐧技法從身形、步法、兵器、技擊、藝術技巧多方面綜合為一體系,整個套路演變豐富多彩。其身形變化:俯、仰、開、合,上下起伏。步法靈活迅疾,技法多變,應用有:劈、挑、滾、壓、摟、旋、撩、刺、崩、掃、滑、粘、脫等,技法勢勢相通串變。《陳氏太極雙鐧套路》是陳氏太極套路中的雙器械之一,雙鐧多圳打、壓、砸、擋、戳等鐧法為主,同時結合陳氏太極拳功法,編出來的甄鐧套路。此套路對練習太極拳的功架,周身協調一致有很好的幫助。同時可以加強攻防意識。由於對身法的要求較高,所以要想練好此套路,蛇須有較好的拳術功架方可習練。

    兵器評價 戲曲之中,鐧無論是外形技法都是極為特別的一種。一對同樣重量的雙鐧,正如天枰的兩端;沒有鋒刃的鐧,更像是怒斥責罰的道具,而非取人性命、殘人肢體的兇器。只有秉持大公無私之心的人,才能領悟鐧法的最高境界。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使鐧之人,必將成為公正和威望的化身。 在民間小說中,鐧往往是鐵面無私、公正權威的象徵,描寫唐宋時期的小說中都有秦叔寶和八賢王受御賜黃金鐧的橋段,“上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十分威風。鐧是騎兵破鐵甲的,就靠馬跑起來借力抽人.若論剛猛強橫,就是橫刀也不及鐧。劍在世界範圍內被刀取代是必然趨勢,就是近代刺刀也從劍形向刀形過渡劍者百兵之君,兵器之中的君子,不適合戰陣之上。 鐧,整體為三稜形,金色,尺寸大小類似靈官鞭,鐧在舞臺上可作單鐧或雙鐧使用。使用者有“賈家樓”、“九龍杯”中的周應龍“花蝴蝶”中的鄧車。使用單鐧者有:“鎮潭洲”中的岳飛,戰樊城,中的伍子胥,“賀後馬殿”中的趙德芳,打嚴嵩“中的常寶童等。

    歷史典故 《還二鐧》“殺手鐧”也稱“撒手鐧”。按照詞典裡所說,“撒手鐧”是軍隊雙方在戰場上進行廝殺,當主要作戰兵器無法取勝甚至於被打掉,在相持不下或被敵將追殺面臨險境時,一方抽出鐧來,突然回身給敵將以致命一擊,瞬間扭轉局面取得勝利。在這樣的一擊中。對“撒手鐧”,既要強調技術含量高、作戰威力強,更要強調出其不意,要在最關鍵的時候使用,達到“一招制敵”的的功效,一舉扭轉戰局,打贏戰爭。“還二鐧”一般稱“換二鐧”,又名“美良川”,出於《隋唐演義》。描寫山西劉武周用尉遲恭為先鋒攻唐,尉遲日搶三關,夜奪八寨。李世民引兵抵禦,與程咬金輕騎暗探白璧關,被尉遲恭發現,李世民大敗落荒而走,尉遲窮追不捨。正危急間,秦瓊得報,飛馬跳鐧來救。與尉遲比試膂力,尉遲打了秦瓊三鞭,秦瓊忍受住了;反打尉遲兩鐧時,尉遲吐血而逃。這就是傳說《三鞭換兩鐧》的故事。

    歷史考證 鐧鐵鞭為六角形,鐵鐧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鞭、鐧都屬短兵器,因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歷代都把鞭、鐧相提並論。宋《武經總要》:“鐵鞭、鐵鐧二色,鞭,其形大小長短,隨人力所勝用之。有人作四稜者,謂之鐵鐧,謂方稜似形,皆鞭類也。”明《武備志》亦同。清王《兵仗記》說:“與劍相類者為鐵鐧,無刃起四稜,言方稜似?也;有與為類者為鐵鞭,純鐵為之,狀如竹根節也。鞭、鐧大小長短,各隨力所勝用之。”由以上歷史專著,我們可以瞭解,鞭形戕如竹根節,而狀為四稜體,二者長短因人而異,以力量大小而權衡。鞭與鐧歷代視之為雜兵,因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劍用之廣,除雙鞭雙鐧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戰,尤其和長兵為伍來使用。唐初的戰將秦瓊善使雙鐧。

    相關記載 鐵鞭為六角形,鐵鐧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鞭、鐧都屬短兵器,因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歷代都把鞭、鐧相提並論。宋《武經總要》:「鐵鞭、鐵鐧二色,鞭,其形大小長短,隨人力所勝用之。有人作四稜者,謂之鐵鐧,謂方稜似形,皆鞭類也。」明《武備志》亦同。 清王《兵仗記》說:「與劍相類者為鐵鐧,無刃起四稜,言方稜似?也;有與為類者為鐵鞭,純鐵為之,狀如竹根節也。鞭、鐧大小長短,各隨力所勝用之。」由以上歷史專著,我們可以瞭解,鞭形戕如竹根節,而狀為四稜體,二者長短因人而異,以力量大小而權衡。 鞭與鐧歷代視之為雜兵,因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劍用之廣,除雙鞭雙鐧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戰,尤其和長兵為伍來使用。

    鞭鐧名稱環鞭、繩鞭、杆子鞭、二節鞭、三雄鞭、七節鞭、九節鞭、雷九鞭、判鬼鞭、陰陽鞭、連環雙鐵鞭、十三節亮銀鞭、水磨鋼鞭、鐵鞭 、方節鞭 、太師鞭、秦家鞭、雷神鞭、蛇形鞭、尉遲恭鞭、雙鞭、雙俠鞭、竹節雙鞭 袖鐧、龍頭鐧、狼牙鐧、混元鐧、方楞銅鐧、清代雙鐧、少林雙鐧 、凹面雙鐧、布依雙鐧、凹面鐧、熟銅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旺族飼料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