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檸檬愛跑步

    我覺得,首先是帶兵多年,在軍中威望很高,有很多親信肯為其賣命,這是他能成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司馬懿韜光養晦,多年以來行事低調卻又謹慎圓滑,一是給了曹爽錯覺,認為其不久將卒,放鬆了對他的警惕;二是朝臣士大夫對他後來的起事沒有太大的抗議與反對。再次,當然是司馬懿的機會好了,也應該說是曹爽弱智,呵呵,給了他這麼個機會,還有就是司馬懿占城後,曹爽懦弱、貪戀錢財,不肯聽謀士之言,如果曹爽真能捲土重來,結果也未可知。

  • 2 # 小怪軟體管家

    曹爽,他是三國時期魏國大將軍曹真的兒子,稱得上是一代權臣!

    曹爽是實實在在的曹魏宗室,在魏明帝曹睿病危的時候,為了防止司馬懿等人的權力過大,便立曹爽為大將軍,賜予假節鉞,來限制司馬懿的權力!

    曹爽原本是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可能是因為驟登高位,成為了魏國最高權力的擁有者,變得有些傲慢自大,任用私人,專權亂政,而且還貪汙腐敗,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不斷的在打壓司馬懿等人的勢力!

    曹叡在位時棄用的一部分毫無聲望的閒人,如任南陽的何晏、鄧颺、李勝、沛國丁謐等,後來卻全被曹爽招為心腹,並擔任朝中要職。同時令尚書奏事時先向自己彙報,由自己權衡輕重後再詢問司馬懿,其後漸漸連詢問司馬懿對政令的看法都不做了,開始自專政事。對此,司馬懿雖然並未表現出什麼反抗的意思,在實際上內心已經十分不滿,已經為政變埋下了禍患!

    因為曹爽年紀不大,在朝廷當中的威望並不是很大,於是便想出兵討伐蜀國,來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但曹爽的軍事能力遠遠不如他的父親,落得慘敗而歸的下場,使得魏國實力大損!

    後來,曹爽帶著少帝曹芳外出遊玩,給司馬懿趁機抓住機會,發動了高平陵政變,設計騙得曹爽投降。後來司馬懿卻出爾反爾,以謀反的罪名屠滅了曹爽的三族!

    在我看來,曹爽的能力不高,但卻身處高位,任人唯親,總想著如何把持朝政,放鬆了對司馬懿的警惕,結果反而被司馬懿一舉擊敗!

  • 3 # 白雲裳

    高平陵政變之前曹爽囂張跋扈,先奪司馬懿兵權,司馬懿只能默默忍耐麻痺曹爽。

    高平陵政變司馬懿迅速控制洛陽,曹爽慌了手腳,不光是貪戀錢財,一家老小皆在城中司馬懿之手,還有公卿大臣的家人也在城中,司馬懿指洛河之水發誓,政變只為兵權,同時不斷派出德高望重的蔣濟和多名曹爽親信陳說厲害關係,所以曹爽就猶豫了,思慮再三起兵的話可能是一家老小給他陪葬,縱然剷除逆臣也得不到太多回報,不起兵或能保全一家老小,以後就算不掌兵做個富家翁也不錯。可惜司馬懿比他想的陰毒,高平陵政變曹爽以及多名親信被滅族,牽連7000多了被處死

    之後魏國大權旁落司馬氏。不過歷史上掌權時手段不狠也不行,三國裡何進、董卓、王允、曹爽、諸葛恪、孫諃都曾掌生殺大權,最後的下場統統是被滅族。

  • 4 # 胡不夷

    最初,曹爽經常待司馬懿如父,凡事都需要司馬懿一起商議事宜而不敢自專。但不久,曹爽聽從親信丁謐的計謀,尊司馬懿為太傅,乘機削去司馬懿實權。後又任用丁謐、何晏、鄧颺、李勝、畢軌等親信任朝中高職,任命弟弟曹羲為中領軍,與他共掌首都的軍隊。其他弟弟都獲任官,經常出入宮中。另一方面進一步排擠司馬懿,後來都不向他詢問政令意見,自專政事。

    司馬懿漸漸被架空,很多政事都不能參與,他於是稱病迴避曹爽。曹爽就大膽弄政,縱容他的黨羽親信,比如把數百頃桑田和湯沐地作為自己產業,又竊取官物,向其他州郡要求索取,官員都不敢抗逆。如盧毓、傅嘏等都因小事而被免官。而曹爽的飲食、車馬和衣服都與皇帝的類似。而且珍貴玩物亦積聚了很多,並有很多妻妾,甚至私自帶走明帝留下的很多才人作為自己的家妓。而且又擅取太樂樂器和調動武庫禁兵制作佈置華麗的私室,多次與何晏等人在其中飲酒作樂,極盡奢華。弟弟曹羲見此甚為憂慮,曾多次勸諫,但曹爽不聽,更甚為不滿。

    曹爽多次與曹羲等出洛陽遊玩,桓範認為他們掌握朝政和禁軍,不宜一齊離開,以免一旦有人封閉城門,他們就不能回到洛陽控制大局。但曹爽卻以為無人再能對他有威脅而不聽。司馬懿雖然稱病不上朝,但其實暗中謀奪兵權,更在李勝面前故意裝作衰老病重,曹爽信以為真,更沒有戒心。

    正始十年(249年),曹芳與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馬懿在洛邑發動高平陵之變,稱曹爽意圖篡位,奉太后懿旨罷廢曹爽,又封閉洛陽城城門、佔領曹爽兄弟的軍營。司馬懿派陳泰、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回洛陽;同時桓範從洛陽跑到高平陵,力勸曹爽帶皇帝到許昌,以皇帝之名,號召全國兵馬勤王,反擊司馬懿。曹爽想了一夜,還是決心向司馬懿投降,於是與曹芳一同返回洛陽。曹爽兄弟被免職回到府第。

    後司馬懿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樓,命人日夜監視。曹爽兄弟不安,於是聲稱食物不足,向司馬懿要求食物;後司馬懿送來食物,曹爽兄弟十分高興,自以為不會被誅。但後來黃門張當供稱曹爽和何晏等人意圖謀反,曹爽與他的親信都被捕,並一起被屠滅三族,盡殺曹氏家,曹氏一脈就此斷送。

  • 5 # 袁衛宇

    曹爽是斷送曹魏江山的罪魁禍首,如果不是他,司馬家根本沒有可能奪權,西晉也不可能存在。

    曹爽是大將軍曹真的兒子,他在入駐中樞之前,資歷和威望都非常淺,也沒有什麼戰功拿得出手,甚至一意孤行討伐蜀漢而遭遇慘敗。

    魏明帝臨終前,突擊提拔曹爽擔任輔政大臣,目的就是為了制約司馬懿。

    帝寢疾,乃引爽入臥內,拜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與太尉司馬宣王並受遺詔輔少主。-《三國志·魏志·曹爽列傳》

    少帝曹芳即位後,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曹爽的地位進一步提高。

    明帝崩,齊王即位,加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邑萬二千戶,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三國志·魏志·曹爽列傳》

    一開始,曹爽對司馬懿還算尊敬,畢竟司馬懿是四朝元老。兩個人相安無事。後來曹爽在何晏、丁謐、鄧颺的攛掇下,大肆排擠司馬懿,司馬懿被迫裝慫,避其鋒芒。

    初,爽以宣王年德並高,恆父事之,不敢專行。及晏等進用,鹹共推戴,說爽以權重不宜委之於人。乃以晏、颺、謐為尚書,晏典選舉,軌司隸校尉,勝河南尹,諸事希復由宣王。宣王遂稱疾避爽。-《三國志·魏志·曹爽列傳》

    司馬懿韜光養晦、遠離朝堂之後,曹爽大權獨攬,曹爽和他的幕僚把持朝政,為非作歹、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

    晏等專政,共分割洛陽、野王典農部桑田數百頃,及壞湯沐地以為產業,承勢竊取官物,因緣求欲州郡。有司望風,莫敢忤旨。晏等與廷尉盧毓素有不平,因毓吏微過,深文致毓法,使主者先收毓印綬,然後奏聞。其作威如此。爽飲食車服,擬於乘輿;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後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詐作詔書,發才人五十七人送鄴臺,使先帝婕妤教習為伎。擅取太樂樂器,武庫禁兵。作窟室,綺疏四周,數與晏等會其中,飲酒作樂。-《三國志·魏志·曹爽列傳》

    曹爽的所作所為,引起許多重臣的強烈不滿。司馬懿看準這一點,乘著曹爽陪同曹芳出城祭祀魏明帝之際,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翻盤,滅曹爽三族。

    既而有司劾黃門張當,併發爽與何晏等反事,乃收爽兄弟及其黨與何晏、丁謐、鄧揚、畢軌、李勝、桓範等誅之。-《晉書·宣帝紀》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的人逐漸控制了曹魏。司馬篡晉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時間問題而已。

    曹爽無論是資歷、威望、戰功都沒法和司馬懿比較,他能進入中樞輔政,純粹是因為他姓曹。他最要緊的事,當然是和司馬懿齊心協力、振興大魏。可他沒有,為了權力,曹爽不惜和司馬懿撕破臉,獨攬大權之後,更是胡作非為,把曹魏拖入萬丈深淵。

    如果曹爽和司馬懿能同心協力,振興曹魏,根本就不會有司馬家的什麼事了。可惜曹爽利令智昏,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曹魏。

  • 6 # 南吝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改革家曹爽的紙牌屋

    曹休、曹真謝世之後,曹家將出現了九年的斷檔。軍事指揮權被司馬懿、滿寵等外姓大臣掌握。直到公元239年,病得神志不清的曹睿好歹算是想起了曹家將,曹爽僥倖登場,成為第三代曹家將的領軍人物。

    出身

    曹爽,字昭伯。曹真長子。由於因緣際會和歷史的黑色幽默,曹爽在曹睿死後與司馬懿共同輔政,在一群有志青年的輔佐下,逐漸壓倒司馬懿為首計程車族集團老人政治,成為曹魏實際上的國家元首。

    試驗

    曹爽的具體事蹟,在前作《司馬家族》一文中已有講述,本文主要談對曹爽改革的思考。

    前文說過,做皇帝的難點在於限制特權階層。如果怕麻煩就不負責任地向特權階層妥協,把問題往後拖。

    曹丕時代主要忙活兩件事,一是搞經濟建設,二是攻打吳國。

    曹睿時代也主要忙活兩件事,一是防禦諸葛,二是為建設繁榮富強的大魏“添磚加瓦”。

    曹爽時代,其實只忙活一件事——透過改革限制特權階層的膨脹。當時外戚和宦官都已不吃香,九品中正制使朝廷裡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世家子弟,庶族要想出人頭地越來越難,皇家的權威也被士族們逐步消解。

    特權階層有時是貴族、有時是莊園主、有時是大地主、有時是大資本家,但特權階層的追求是亙古不變的——透過聯姻和欺上壓下來發展壯大。這不是道德問題,只是屬性使然。對付特權階層是負責任的執政者們永恆的主題,方法目前來看只有兩種:

    一、發動群眾消滅特權階層。

    二、透過光明偉岸的制度和伸手不見五指的手段限制特權階層。

    第一種辦法在社會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業、誠信、友善之前只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所以沒有提到愛國是因為人類沒有特權階層的時候也就沒有國家之分了)。人與人之間的政治經濟能力是存在差異的,不管你消滅多少特權階層,總會有新的特權階層蹦出來。

    第二種辦法雖然治標不治本,但總比不治或者往死裡治強。至於如何治本?當然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業、誠信、友善了。

    曹爽限於歷史的侷限性,只能努力去治標。他任用夏侯玄等人改革九品中正制,希望恢復唯才是舉的人事制度。但既得利益者永遠不會放棄既得利益,改革意味著阻力巨大。而曹爽職位雖高威望卻不足。

    曹爽覺得可以通過出兵討伐小國以加強威望。許多年以後,有一個叫做勃列日涅夫的老人,是他的知音。

    曹爽覺得可以透過政治改革,一步到位重現曹操時代的榮光。許多年以後,有一個叫做戈爾巴喬夫的中老年人,也是這麼想的。

    曹爽不明白,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對外戰爭的確可以轉移國內矛盾,凝聚人心,進可登高一呼,退可雖敗猶榮。而挑起戰爭,去對付一個相對弱小的政權,一旦受挫就會陷入戰爭泥潭,威望掃地,留下千古罵名。

    曹爽不明白,直接搞政治改革難度太大,一著不慎就會全面崩盤。推進經濟改革,逐漸改變上層建築,看似迂迴實則穩妥。即便強如曹操當初要搞唯才是舉也要以屯田制度限制士族對土地的兼併,使士族無法壟斷土地和知識。

    即使沒有司馬懿發動的政變,曹爽的改革也不會成功。即使曹爽對外攻滅蜀漢,對內把司馬家族殺的雞犬不留,他也還是不會成功。因為曹爽只有世界觀沒有方法論。

    但,曹爽絕不是演義裡那個只配被人恥笑的,駑馬戀棧豆的蠢蛋。千百年後的蘇共領導人都不明白,讓曹爽如何去明白?中國幾千年來能夠成功主持改革的執政者又有幾人?難道不負責任不丟人,負責任的失敗者反倒丟人嗎?曹爽本可以安於享樂,和特權階層們把酒言歡,曹魏的基業夠他揮霍幾輩子的了。可曹爽沒有像很多好逸惡勞的同行那樣把肥肉吃光,把硬骨頭留給後人去啃。

    人們恥笑曹爽主要是因為他在司馬懿發動政變後拒絕了智囊桓範提出的轉移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向只有洛陽一座孤城的司馬懿投降。

    決策之前,曹爽考慮了整整一夜,其實他思考的無非是他要怎麼帶領那些全家都處於司馬懿控制下的儀仗隊和文官們,從洛陽郊外行軍三百四十里山路到達許昌?桓範罵曹爽是豬是因為他以為自己的計劃很有可操作性,羅貫中把曹爽寫成了豬是因為貶曹是他不懈的追求。但轉移許昌的計策其實危險重重,就算司馬懿一時腦殘不派追兵,曹爽身邊的人哪個都有可能為了保全家屬把他賣了。十死無生的絕境,就算要罵曹爽是豬也該罵他大意,把自己搞到這步田地,而不該是罵他選了哪種死法吧?

    曹爽的確德行有虧,他佔有曹睿的姬妾,縱容手下圈地之類的爛事兒也確實該罵。但《三國志》裡說曹爽有篡位之心,恐怕是連陳壽自己都不信。也不想想為什麼曹爽在最後時刻都沒有以小皇帝做人質敲詐勒索?

    中國的傳統史書重視德道到了只重視道德的程度。一個什麼實事兒都不幹的嘴炮兒,只要沒被抓住什麼汙點,就會受到讚揚。相反,一個肯幹實事兒的人只要德行有虧就會被打入另冊,被千人踩,外人踹。此之所謂作者 君子”“小人”二元論是也。

    這樣的是非觀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天經地義,因為當時的人們平均文化水平太低,只能用最簡單的辦法去告訴他們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但是兩千多年過去了,要是還用這套標準,還為了避免功利就非要倒向教條兒……輕則容易被煽動、矇騙;重則成為“矯枉必須過正的”的信徒亦或是網路暴力的幫兇;晚期就是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逮誰咬誰的瘋狗。

    曹爽的確愚蠢,他的改革方略屬於事前拍胸脯、遇事拍腦門、事後拍屁股,想一出是一出。他的防人之心也因為自我膨脹而星隨流雲散,這才給了老病垂死的司馬懿上演驚天大逆轉的機會。然而曹爽的選擇,比起曹丕、曹睿,至少是更具勇氣,也更有擔當。曹爽的不摸石頭就過河,為後來的改革者提供了血粼粼的寶貴教訓。

    主持改革是這世上最難、最難的工作,曹爽雖蠢卻蠢得可貴。後三國之所以沒有前三國精彩就在於蠢人太少,聰明人太多;理想主義者太少,現實主義者太多。曹爽的寂寞,不只是時代的寂寞,更是歷史的寂寞。

    曹魏經四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猶豫不敢斷,因祭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洛陽。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三族盡滅時,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7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大家眼中的曹爽,通常是“擅權和無能”的代表人物。其實也未必,透過史書,也許你能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曹爽。說到曹爽,我們必須要提到三國時代的一次失敗的改革,這次改革在歷史上籍籍無名,但很重要,直接導致了政治格局的大變動,也為後來的歷史走向埋下了伏筆。

    這就是“正始改制”。

    我發現,大多數喜歡看《三國》的朋友都實際上並不讀完。有這麼幾種型別:

    1.看到劉備駕崩白帝城停止的

    桃園三兄弟都完蛋了,向“東吳鼠輩”的報仇也沒有成功,心下不忿,中斷閱讀;

    2.看到趙子龍病故即停止的

    銀槍白馬在斜陽中漸行漸遠,最後的英雄逝去,能打的都死光了,再無精彩的廝殺,興盡而止;

    3.看到諸葛五丈原歸天為止的。

    最後的希望破滅,無法接受偉大的理想在苟延殘喘中幻滅成灰,掩卷長息,不忍再讀。

    其實,後三國時代也是有故事的,曹爽就有故事。關於他的故事,《三國演義》的描寫和史書《三國志》基本上一致。曹爽是曹真的兒子,屬於皇族。他老爸曹真很厲害,史書說曹真本姓秦,父親為支援曹操的事業被官員殺害,曹操“哀真少孤”,收為義子,精心培養。自小就隨曹操東征西殺,立下汗馬功勞,文武雙全,“以智謀自矜”,他曾經做過曹軍最精銳的部隊“虎豹騎”的主將。曹真和曹丕關係特別好,曹丕篡漢建魏,曹真成為了大將軍。

    曹真死得早,兒子曹爽和曹叡自小關係不錯,曹叡即位後,讓他當了武衛將軍,守護皇宮。曹叡命短,臨死前本來打算把大權交給燕王曹宇,讓他來扶保太子曹芳。但朝中重臣孫資和劉放和曹宇之間鬧過彆扭,就推舉曹爽和司馬懿掌了權。曹爽“拜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軍權、政權都抓到了手中。

    曹爽這個年輕人起初還是很有禮貌的,對司馬懿這個老前輩“恆父事之,不敢專行”,“引身卑下,當時稱焉”,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但是,權力這個東西比較有魔性,擁有了就怕失去,佔據了就想擴大。

    曹爽最大的威脅就是司馬懿,他的心腹何晏、丁謐就給曹爽出主意,認為司馬懿“有大志而甚得民心,不可以推誠委之”。就將司馬懿尊為太傅,名褒實貶,削去了軍權,而任用曹羲、曹訓、夏侯玄等人控制住了禁軍。曹爽穩固了自己的權力以後,在主政期間,他的政治集團提出了改革制度,這就是“正始改制”。

    “正始改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官制改革

    漢末選拔官員靠的是“察舉”、“徵辟”,豪門望族基本上就壟斷了仕途之路。曹操掌權時搞“唯才是舉”,但當時政治形勢複雜,曹操也要利用和依賴各方勢力,無法完全脫離時代進行改革。

    曹丕時代,為了對抗宗族內部日益壯大的勢力,在陳群和司馬懿的主導下,搞“九品中正制”,利用士族對抗宗親。

    曹叡時代,“九品中正制”逐漸淪為政治集團爭奪人才的選拔與任免權的工具,中央掌權的門閥士族透過掌握“中正官”,就能將地方的權力攬入懷中。

    曹爽集團搞官制改革,削減中正評定地方官員品德、能力的權力,而是隻考察官僚的日常行為,就是為了削弱中央官員對地方的插手。

    這其實對加強皇權,集中權力是有益的,但肯定要得罪相當一部分朝廷重臣。二、郡制改革

    大家看三國,發現在漢末時候,很多地方官都權力很大,中央根本指揮不動些太守和刺史,這些人掌握著地方政權甚至兵權,他們與地方豪強勾連,與中央對抗,導致紛亂四起。漢室對這些地方官員的控制力非常衰弱,根本無法約束他們。州、郡、縣三級平行的行政制度也產生了大量的冗官。

    曹爽集團提出要廢除郡制,就是想要中央的權力能夠直插地方基層,削弱地方豪強的實力,穩定國家。

    這對於中央集權也是有好處的,但是肯定得罪大批的中層官員和地方豪強。

    三、抑制奢靡

    這主要是針對曹叡時期的大規模土木建設,徵發勞役,對農民正常生產造成了很大影響。

    這項改革也沒有什麼可指摘的,不是什麼壞事。

    隨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將曹爽集團一網打盡,具體過程大家都清楚,就不多說了。即然曹爽失敗了,那麼史書當然不會給他什麼好的評價。

    1.司馬懿認為曹爽利用權力佔據了數百頃田地,罪大惡極。

    憑心而論,數百頃田地算什麼屁事,你司馬家莫非佔得少了?

    2.曹爽收留了一部分曹叡的才人和宮女。

    “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

    曹叡死了,低階的才人和宮女有一大堆,曹芳年齡那麼小,要這些姑娘們有什用?遣散出宮,也沒有家人可以投靠,曹爽收到府中也不算什麼事,難道非要讓女孩子們去乞討、餓死?3.兄弟共掌禁軍

    這也沒有什麼可批判的,不掌握兵權能行?曹操不是這樣乾的?你司馬懿不是這樣乾的?

    4.作窟室,綺疏四周,飲酒作樂

    這屁事都算不上。

    5.擅取太樂樂器、武庫禁兵。

    說曹爽偷東西,這罪名頂多也就拘留幾天。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比較冒險,當時的優勢仍在曹爽一邊。但司馬懿控制住了曹爽集團的家人,雙方兵戎相見,司馬懿肯定要大開殺戒,斬了他們滿門。曹爽終於屈服了。但曹爽屈服了,司馬懿就不斬他滿門了?當然不行,仍然“夷三族”,殺得血流成河。

    政歸司馬氏,司馬家大獲全勝,“正始改制”徹底失敗。但也同時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司馬懿死後,政權再由司馬師、司馬昭陸續掌握,寒門出身的人才再遭排斥,兄弟倆在各層級安插心腹黨羽,籠絡豪強門閥,國家權力做為政治交易,中央集權的能力進一步削弱,國力分散,朝政越加腐朽。西晉建立沒多久,就徹底暴露了虛弱的本質,一盤散沙的權力格局根本扛不住任何狂風暴雨的摧殘,隨後就是“衣冠南渡”。

  • 8 # 中國人文歷史徽鑑

    曹爽是大司馬曹真之子,典型的官二代。身體肥胖,行事謹慎,為人也很低調。那麼後來為什麼會變成一個飛揚跋扈的人呢?這跟當時的形勢有關。曹爽自小就與曹叡交情甚好,曹叡當上皇帝后逐步提拔他為武衛將軍,專門負責保衛皇帝寢宮的安全。武衛將軍屬於禁軍的一支,跟皇帝親近,但權力不算特別大。曹叡臨死前,曹爽作為中間派,陰差陽錯的成為了託孤重臣。到底怎麼回事呢?

    曹叡病危,原本定的託孤大臣為燕王曹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這五人共同輔政。其中燕王曹宇資格最老,曹宇跟曹丕是一輩,算是曹芳的爺爺輩。領軍將軍夏侯獻和屯騎校尉曹肇對曹叡身邊的寵臣劉放、孫資早就不滿,曾經放話:看這兩個小人還能得意多久,而此時兩人正守在曹叡的身邊。劉放和孫資一看夏侯獻和曹肇要成為託孤大臣,擔心自己性命不保,於是開始找機會勸曹叡更改決定。

    這時正好曹宇喊曹肇出去商量事情,夏侯獻和秦朗也都不在,只有曹爽一個人在皇帝內室。於是兩人勸魏明帝曹叡說:先帝曹丕曾經有言,籓王不得輔政。曹肇、秦朗看到您患病,在外面嘻嘻哈哈,洋洋自得。這些人都是佞臣趙高之流,怎麼能輔政呢?

    曹叡這時已經奄奄一息,口不能言,皺眉問道:那麼誰可以讓人放心呢?於是兩人趕緊推薦眼前的曹爽和老臣司馬懿。曹叡答應,這時曹肇進入,聽說皇帝改變了主意,於是磕頭哭泣勸曹叡改變主意,曹叡也答應了。曹肇出去後,劉放和孫資又回來勸說曹叡堅持剛才的意見,並且說要手寫詔書才算數。最後兩人握著曹叡的手起草了詔書,隨後就拿到殿外宣旨,勒令燕王等人立即離開洛陽,不得有誤。

    其實無論哪一派獲勝,曹爽都能成為託孤之臣,只是這一次很意外,他成為僅剩的託孤重臣之一,另外一個是資格甚老的司馬懿。

    剛開始曹爽對司馬懿非常的尊敬,無論什麼事情都要請教他。司馬懿也對曹爽禮讓三分。按照這個形式是不會發生高平陵之變的,曹爽的態度轉變不在於他個人,而在於他身邊的人。誰呢?人稱臺中三狗的何晏、鄧颺、丁謐。

    此三人由於為人輕浮,人品極差歷來被曹丕和曹叡所不重用,等到曹爽輔政,這三人憑藉著跟曹爽的關係迅速上位,而且三人極力勸說曹爽獨權專政。

    在這三人的蠱惑下,曹爽內心的邪惡意念開始甦醒,漸漸的一發不可收拾。曹爽在三人的建議下,幽禁了郭太后,架空了司馬懿,從此挾持了8歲的曹芳,開始專權。

    曹爽納了先帝曹叡的兩位才人,把自己的兄弟都提拔到關鍵位置上。其中曹羲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何晏、鄧颺、丁謐更是憑藉手中的權力控制了文官和武將的升遷,漸漸的凡是不和他們結為一個聯盟的官員都被以各種理由打壓。

    公元249年,曹爽三兄弟帶著曹芳前去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曹叡,儘管事前謀士桓範提醒曹爽要把曹羲和曹訓留下,以掌握禁軍,防止有人搞政變。但是自大的曹爽聽不進去,沒有理會。

    隨後,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孚、司徒高柔、太尉蔣濟、太僕王觀等人聯合發動了高平陵政變,司馬懿領軍奪取武庫,司馬師率軍控制司馬門,司馬昭領軍營救出被幽禁的郭太后,並從郭太后處領取了免除曹爽大將軍職位的詔書。

    緊接著司馬懿率軍駐紮在洛水浮橋,上書皇帝曹芳,目的是清君側。大將軍曹爽禍亂朝政,應該立即免職。曹爽知道政變後,手足無措。只能被動的紮營固守。

    後來,司馬懿向曹爽最信任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指著洛水發誓:政變只是為了讓曹爽交出權利,其他概不追究。後來太尉蔣濟又給曹爽寫信,以自己的人格保證曹爽的人身安全。最後,迫於形勢,曹爽投降。曹爽投降後被司馬懿派兵幽禁起來,後來更是在朝議中借眾人的力量判了曹爽謀反之罪,最後根據魏律處斬,並且夷三族。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曹爽的一生是很戲劇的一生,曹爽本人原本低調謙虛,胸無大志,只想享受自己世襲的榮華富貴而已。後來在魏明帝託孤時陰差陽錯的成為兩大託孤重臣之一。怪只怪自己用人不當,致使臺中三狗飛揚跋扈,自己也變得貪婪、霸權而不可收拾。成於權利之爭,也敗於權力之爭,最後更是死於權力之爭,可悲可嘆!

  • 9 # 運營的小喵

    曹爽時代,其實只忙活一件事——透過改革限制特權階層的膨脹。當時外戚和宦官都已不吃香,九品中正制使朝廷裡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世家子弟,庶族要想出人頭地越來越難,皇家的權威也被士族們逐步消解。

    特權階層有時是貴族、有時是莊園主、有時是大地主、有時是大資本家,但特權階層的追求是亙古不變的——透過聯姻和欺上壓下來發展壯大。這不是道德問題,只是屬性使然。對付特權階層是負責任的執政者們永恆的主題,方法目前來看只有兩種:

    一、發動群眾消滅特權階層。

    二、透過光明偉岸的制度和伸手不見五指的手段限制特權階層。

    第一種辦法在社會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業、誠信、友善之前只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所以沒有提到愛國是因為人類沒有特權階層的時候也就沒有國家之分了)。人與人之間的政治經濟能力是存在差異的,不管你消滅多少特權階層,總會有新的特權階層蹦出來。

    第二種辦法雖然治標不治本,但總比不治或者往死裡治強。至於如何治本?當然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業、誠信、友善了。

    曹爽限於歷史的侷限性,只能努力去治標。他任用夏侯玄等人改革九品中正制,希望恢復唯才是舉的人事制度。但既得利益者永遠不會放棄既得利益,改革意味著阻力巨大。而曹爽職位雖高威望卻不足。

    曹爽覺得可以通過出兵討伐小國以加強威望。許多年以後,有一個叫做勃列日涅夫的老人,是他的知音。

    曹爽覺得可以透過政治改革,一步到位重現曹操時代的榮光。許多年以後,有一個叫做戈爾巴喬夫的中老年人,也是這麼想的。

    曹爽不明白,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對外戰爭的確可以轉移國內矛盾,凝聚人心,進可登高一呼,退可雖敗猶榮。而挑起戰爭,去對付一個相對弱小的政權,一旦受挫就會陷入戰爭泥潭,威望掃地,留下千古罵名。

    曹爽不明白,直接搞政治改革難度太大,一著不慎就會全面崩盤。推進經濟改革,逐漸改變上層建築,看似迂迴實則穩妥。即便強如曹操當初要搞唯才是舉也要以屯田制度限制士族對土地的兼併,使士族無法壟斷土地和知識。

    即使沒有司馬懿發動的政變,曹爽的改革也不會成功。即使曹爽對外攻滅蜀漢,對內把司馬家族殺的雞犬不留,他也還是不會成功。因為曹爽只有世界觀沒有方法論。

    但,曹爽絕不是演義裡那個只配被人恥笑的,駑馬戀棧豆的蠢蛋。千百年後的蘇共領導人都不明白,讓曹爽如何去明白?中國幾千年來能夠成功主持改革的執政者又有幾人?難道不負責任不丟人,負責任的失敗者反倒丟人嗎?曹爽本可以安於享樂,和特權階層們把酒言歡,曹魏的基業夠他揮霍幾輩子的了。可曹爽沒有像很多好逸惡勞的同行那樣把肥肉吃光,把硬骨頭留給後人去啃。

    人們恥笑曹爽主要是因為他在司馬懿發動政變後拒絕了智囊桓範提出的轉移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向只有洛陽一座孤城的司馬懿投降。

    決策之前,曹爽考慮了整整一夜,其實他思考的無非是他要怎麼帶領那些全家都處於司馬懿控制下的儀仗隊和文官們,從洛陽郊外行軍三百四十里山路到達許昌?桓範罵曹爽是豬是因為他以為自己的計劃很有可操作性,羅貫中把曹爽寫成了豬是因為貶曹是他不懈的追求。但轉移許昌的計策其實危險重重,就算司馬懿一時腦殘不派追兵,曹爽身邊的人哪個都有可能為了保全家屬把他賣了。十死無生的絕境,就算要罵曹爽是豬也該罵他大意,把自己搞到這步田地,而不該是罵他選了哪種死法吧?

    曹爽的確德行有虧,他佔有曹睿的姬妾,縱容手下圈地之類的爛事兒也確實該罵。但《三國志》裡說曹爽有篡位之心,恐怕是連陳壽自己都不信。也不想想為什麼曹爽在最後時刻都沒有以小皇帝做人質敲詐勒索?

    中國的傳統史書重視德道到了只重視道德的程度。一個什麼實事兒都不幹的嘴炮兒,只要沒被抓住什麼汙點,就會受到讚揚。相反,一個肯幹實事兒的人只要德行有虧就會被打入另冊,被千人踩,外人踹。此之所謂“君子”“小人”二元論是也。

    這樣的是非觀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天經地義,因為當時的人們平均文化水平太低,只能用最簡單的辦法去告訴他們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但是兩千多年過去了,要是還用這套標準,還為了避免功利就非要倒向教條兒……輕則容易被煽動、矇騙;重則成為“矯枉必須過正的”的信徒亦或是網路暴力的幫兇;晚期就是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逮誰咬誰的瘋狗。

    曹爽的確愚蠢,他的改革方略屬於事前拍胸脯、遇事拍腦門、事後拍屁股,想一出是一出。他的防人之心也因為自我膨脹而星隨流雲散,這才給了老病垂死的司馬懿上演驚天大逆轉的機會。然而曹爽的選擇,比起曹丕、曹睿,至少是更具勇氣,也更有擔當。曹爽的不摸石頭就過河,為後來的改革者提供了血粼粼的寶貴教訓。

    主持改革是這世上最難、最難的工作,曹爽雖蠢卻蠢得可貴。後三國之所以沒有前三國精彩就在於蠢人太少,聰明人太多;理想主義者太少,現實主義者太多。曹爽的寂寞,不只是時代的寂寞,更是歷史的寂寞。

  • 10 # 塵子渝

    是草包,更是慫蛋,是白送給司馬懿大魏江山的蠢材,也葬送了自己全家族的性命。

    草包曹爽,一手好牌葬送乾淨

    實際上曹爽狠是針對了司馬懿,幾乎將司馬懿架空,但是曹爽草包就在於並未能真正剷除司馬懿勢力。也沒真正掌握權力,只是憑藉曹叡的託孤以及宗室的身份這才以勢力壓人,看似一時掌握權力的同時,也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高處不勝寒的原因就在於,所有人都會以他為目標,詆譭的,諂媚的不計其數,能力不夠的人驟然位極人臣,只能得意一時而終究無法縱橫一世。

    司馬懿和曹爽共掌大權的時候,曹爽還知道收斂。曹爽輕易排擠掉司馬懿之後,得志便猖狂的嘴臉都暴露無遺。

    曹爽手下並非沒有能人,但是曹爽就是有一種,只聽壞主意,不聽好主意的特點。不明是非,能力低下是曹爽草包的明證。

    鄧飃和李勝想讓曹爽能立下軍功,好名正言順的位極人臣,提議進攻蜀漢,但是費禕早有準備,夏侯玄和楊偉勸說曹爽撤退,曹爽不聽非要聽鄧飃的結果苦戰才得以逃脫,大敗而歸。

    驕奢淫逸,飛揚跋扈連其弟弟都苦勸不止,更讓許多大臣反感的是曹爽竟然將曹叡的妃子也敢沾汙。這就讓很多忠心曹魏的大臣都難以接受,郭太后也被曹爽遷到永寧宮,以方便曹爽獨攬大權。這簡直比曹操對待漢獻帝還跋扈,堪比董卓的權臣,卻既沒有曹操的能力,又沒有董卓的權利,卻如此倒行逆施,可謂自取滅亡。

    蔣濟和司馬懿等人密謀廢除曹爽,暗中勾連許多大臣,可以說曹爽早在高平陵兵變之前就以前喪失人心。

    草包就算了,畢竟曹爽還是擁有京城和天下大半的軍權的,高平陵事發前後,完全暴露出曹爽不僅是個草包,還是慫包,連何進的勇氣都沒有

    何進雖然也是草包,盡出騷主意,但是好歹是掙扎了一番,而高平陵事發之前恆範勸解曹爽既然掌握京城兵權就不應該兄弟親信一起出洛陽遊玩,萬一有人關閉城門,洛陽兵權毫無意義,曹爽等人就是孤掌難鳴。不得不說恆範的建議非常一針見血,只要掌握軍權,司馬懿和大臣們依舊難以有所作為。

    就像董卓當年倒行逆施多年卻無人可以制衡一樣,只要掌握了軍權,其他人都難以有所作為。王允用美人計離間了呂布和董卓,從而讓董卓暫時失去了令人望而生畏的軍隊,從而一舉擊滅董卓。曹爽倒好,帶著小皇帝曹芳和三兄弟都去拜祭高平陵,這就給司馬懿以可乘之機。關閉洛陽城門,佔據洛水浮橋,讓曹爽失去對洛陽軍隊的指揮權利。又借郭太后旨意罷免曹爽,害怕曹爽孤注一擲聯絡外地將領和宗室攻打洛陽,司馬懿很瞭解曹爽的心態派出了使者,欺騙曹爽只是解除曹爽軍權,保留曹爽富貴。

    這時候恆範、楊綜、魯芝等人逃出洛陽投奔曹爽,建議曹爽去許昌,有天子在手,又是曹魏宗室號召天下擊敗司馬懿尚有可為。然而司馬懿的使者陳泰,以及蔣濟等大臣的勸降讓曹爽心懷僥倖,以為富貴可保,不聽良言,束手就擒。

    可以說曹爽選擇和司馬懿公開決裂,後續事情也許並不會打贏司馬懿,因為曹爽實際上已經喪失人心,雖然曹爽是曹魏宗室,但是上位以來倒行逆施,已經無法獲取太多支援。也許這也是曹爽心知肚明的,所以才果斷投降,但是很顯然曹爽太天真了,以為司馬懿會像自己一樣,滿足架空敵方權利足矣。

    果然,司馬懿不是曹爽,不出手則已,出手必然致命,只有死人才永無翻身之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選舉失敗,如何看待科爾賓宣佈:不會領導工黨再次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