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答案------------------
崑崙=不周山,已經崩毀
崑崙=一座百公里高的巨型金字塔
崑崙方位=塔里木盆地中心
西北海=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隨崑崙崩毀而被填埋
塔克拉瑪干沙漠=崑崙廢墟
----------------正文解析·巍巍崑崙----------------
神話中崑崙山記載於《山海經》、《淮南子》等古典著作,為中華最早的神山,相傳為大地的中心,為萬山的源頭,中華的祖庭,巍峨壯麗無比,讓古人與今人都神往不已,更有許多人孜孜不倦地在地球各個角落不斷去考據、探尋、論證崑崙的位置,但卻無功而返,或與記載不符,讓人遺憾。
這裡以《山海經》關於崑崙的描繪為準繩,結合其它經文古籍關於崑崙的記錄,及現今地球地貌的實際分佈形態,來考查上古神山崑崙的全貌。地理上的崑崙山, 一般指崑崙山脈,由漢武帝賜名,位於西藏與新疆的交界,不是這裡考查的目標。
一、上古神山
二、崑崙掠影
三、不周山
四、崑崙方位
五、崑崙形態
六、西北海與西海
七、大禹治水
八、沙漠
九、泑澤與嶽崇之山
十、神的逍遙
十一、結束語
神話中崑崙山記載於《山海經》《淮南子》等古典著作,為中華最早的神山,傳為大地的中心,為萬山的源頭,中華的祖庭,巍峨壯麗無比,這裡引用眾多古籍關於崑崙的描繪,讓人們對崑崙有一個粗略的印象,同時也作為後面論證崑崙結構的參考:
《洛書》曰:河自崑崙,出於重野。
(西周)《穆天子傳》卷三:☐吉日辛酉,天子升於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隆之葬,以詔後世。
(西周)《穆天子傳》卷三:“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戰國)屈原《楚辭·天問》曰:“崑崙懸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裡?四方之門,其誰從焉?西北闢啟,何氣通焉?”
(戰國)佚名《爾雅·釋丘》謂:“三成為崑崙丘”。
(戰國)佚名《爾雅》曰:河出崑崙虛。
(戰國)佚名《山海經》:“周穆王至崑崙之丘,遊軒轅之宮,眺鍾山之嶺,勒石西王母之山,紀跡玄圃之上。”
(戰國)佚名《山海經·大荒西經》:“西王母穴處崑崙之丘。”
(戰國)佚名《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圓八百里,高萬仞。......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崑崙南淵深三百仞。
(戰國)佚名《山海經·海內東經》:崑崙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戰國)佚名《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虛在其東,虛四方。一曰在歧舌東,為虛四方。
(戰國)佚名《山海經·大荒南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戰國)列禦寇《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於崑崙之丘……先王所謂懸圃。”
(戰國)列禦寇《列子·周穆王》記:“別日升於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之以詒後世。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里。”
(漢)佚名《龍魚河圖》曰:“崑崙山,天中柱也。”
(漢)東方朔《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 。圍三千里,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崑崙,上通璇璣(北斗星)……是以太上名山,鼎於五方,鎮地理也。號天柱”。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崑崙……方廣萬里,形似偃盆,下狹上廣”。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崑崙,號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萬裡。又有弱水週迴繞匝。”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崑崙,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裡,上層是群龍所聚”、“洲上多鳳麟。”
(漢)佚名《河圖括地象》:“龍池之山,四方而高,中央有池,方七百里,群龍之居。多五花樹(按五花草),群龍食之。去會稽四萬五千裡。”
(漢)佚名《河圖括地象》:地中央曰崑崙。崑崙東南,地方五千裡,名曰神州
(漢)佚名《河圖括地象》曰:“崑崙之墟,有五城十二樓,河水出焉,四維多玉。”“掘崑崙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北門開以內(納)不周之風”。
(漢)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論》:“崑崙……其上有醴泉、瑤池。”
(漢)劉安《淮南子·地形訓》:“有九井九門,弱水環繞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漢)劉安《淮南子》:“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
(東晉)幹寶《搜神記》曰:崑崙之山,是惟帝之下都,環以炎火山。
(北魏)《水經注》:“崑崙墟在西北,三成為崑崙丘。
《崑崙說》曰: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為太帝之居。”“去嵩高五萬裡,地之中也。”
(唐)釋氏《西域記》曰:牢蘭海東伏流龍沙堆,在屯皇東南四百里阿步於,鮮卑山。東流至金城為大河。河出崑崙,崑崙即阿耨達山也。
由這些古籍記載可知,崑崙的眾口一詞的描繪有:以上諸多古籍文獻,從不同角度共同描述了崑崙丘之“懸”、“圃”、“四門(九門)”、“增(層)城”、“木禾”、“九井”、“開明獸”、“五城十二樓”、“不周山”等地貌形態以及周邊有“弱水環繞”,有“炎火之山”。這裡作一個總結:
崑崙在處在中國西北方位
《水經注》:“崑崙墟在西北。《楚辭·天問》:西北闢啟。《海內十洲記》:“崑崙,號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山海經·海內東經》:崑崙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河圖括地象》:地中央曰崑崙。崑崙東南,地方五千裡,名曰神州(神州西北有崑崙)。
規模巨大,方圓以千里萬里記,高度以萬仞記,是大地中心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方圓八百里,高萬仞。《神異經》曰:圍三千里。《海內十洲記》:“崑崙,方廣萬里。《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水經注》:“去嵩高五萬裡,地之中也。”
四方結構,其側面是平的,層疊結構
《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虛在其東,虛四方。《河圖括地象》:“龍池之山,四方而高。《海內十洲記》:“崑崙,相去正等(底下邊距相等,是正方形的意思)。《神異經》曰:員周如削。《楚辭·天問》曰:增城九重,其高几裡?《水經注》:三成為崑崙丘。《崑崙說》曰:崑崙之山三級。《河圖括地象》曰:“崑崙之墟,有五城十二樓。
上有天柱,天柱之上有懸圃,懸圃可以讓人登臨,是帝生活的地方
《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 。《海內十洲記》:號天柱。《淮南子》:“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懸圃。《楚辭·天問》曰:崑崙懸圃,其凥安在?《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於崑崙之丘……先王所謂懸圃。
四面環淵,邊上有炎火之山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南淵深三百仞。《山海經·大荒南經》: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淮南子·地形訓》:弱水環繞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海內十洲記》:“崑崙......又有弱水週迴繞匝。”《搜神記》曰:環以炎火山。
是黃河的源頭
(戰國)佚名《爾雅》曰:河出崑崙虛。《山海經·海內西經》: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洛書》曰:河自崑崙,出於重野。《河圖括地象》曰:河水出焉。《西域記》曰:河出崑崙。
如此,就可以得出崑崙的整體形象:
崑崙在處在中國西北方位;規模巨大,方圓以千里萬里記,高度以萬仞記,是大地中心;四方結構,其側面是平的,層疊結構;上有天柱,天柱之上有懸圃,懸圃可以讓人登臨,是帝生活的地方;四面環淵,邊上有炎火之山;是黃河的源頭。
考查《山海經》中崑崙的方位,可以發現,同一位置,存在另一座傳說中的神山:不周山。這裡略引一些關於不周山的傳說與記錄。
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當今的)崑崙山西北。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但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
《列子·湯問》雲: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戰國)佚名《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戰國)佚名《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易緯·通卦驗》雲:立冬,不周風至。
《說文》十三雲:西北曰不周風。
可以對比不周山與崑崙,兩者整體形象幾近一致:
不周山與崑崙,都處在西北方位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
——《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
不周山與崑崙,其上也有天柱,規模巨大,層級結構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天柱上連著天。
——《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 。《淮南子》:“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懸圃。
不周山與崑崙,其結構都是方的
——不周,不是圓周,也是四方的意思。
——《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虛在其東,虛四方。《神異經》曰:員周如削。
不周山與崑崙,都有神獸守護
——《山海經·大荒西經》: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
不周山與崑崙,都是神居住的地方
——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百神之所在。
不周山與崑崙,都黃河的源頭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蟲焉】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
——《爾雅》曰:河出崑崙虛。《淮南子·覽冥訓》曰:河九折注於海而流不絕者,崑崙之輸也。
不周山與崑崙,都是太上名山。崑崙,這麼一座大山就憑空消失,屬於有頭無尾的記載,而不周山又有明確記載“不周山崩、天柱折”的過程,屬於有尾無頭的記載,而兩者的其它特徵又是如此的接近,由此可斷定:
崑崙之虛=不周山,崑崙,就是不周山+天柱+天的整體結構。簡略:崑崙=不周山
《山海經》是不同時代的創作集合,對同一地方有不同稱謂。崑崙之虛與不周山的關係,就如南京與金陵的關係。不周山崩,就是崑崙崩。天柱折,就是崑崙的天柱折。這是考證不周山與崑崙的重要發現之一。
許多人打算在地球上找到崑崙,有說是埃及金字塔的,有說是非洲乞力馬扎羅山峰的,有說是山西省晉城市析城山,有說是岡底斯山,有說是青藏高原的,甚至有說是雲南石林的,等等。除了這些找到的塔與峰明顯與山海經記載的是崑崙規模巨大,方位存在於中國西北,是黃河源頭這些記載完全不匹配之外,也犯一個靜態看待事物的錯誤,即他們以為崑崙從上古年代到現代是不變化,只靜靜地處在原地待人們去發現,而忽視了萬物是運動的,成住壞空是萬物迴圈之理,所謂滄海桑田就是如此。崑崙,就是不周山,上有天柱,按山海經記載的確是存在過,其規模也的確如書上所描繪,但經過上萬年的時間到現在讓人們找不到方位,在於現在它只是消失了。
這麼一座連著天地的太上神山,在其崩折之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也就是地球地軸偏向的意思,足可見事件發生時的能量釋放之大,也印證其規模之巨大,才能在崩折之時讓地球都要軸偏向。大凡普通山體、大樓在地震之時崩塌,會產生石塊碎片等殘骸,若是老舊大樓透過炸藥爆破,則會產生更細微的粉塵。崑崙崩塌天柱折斷,是被共工這一大神用“頭”觸之後的結果,因此這一結果除了符合碎片化、粉塵化的一般物理過程與結果之外,也是一個人為(神為)事件。
就如航母要在大海中才能正常遊弋,小池塘太小是不行的,對於崑崙這種方圓八百上千裡高萬仞的大山,也要更大的範圍才能容納的。崑崙在中國西北,但中國西北有平地形態的,又是巨大範圍的區域,只有一個:塔里木盆地,盆地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邊沙漠。沙漠的沙子,其實是粉塵的另一種說法,住在北方的人們在經受沙塵暴的折磨之後更有感觸。
有沒有可能沙子就是崑崙天柱崩析後的殘骸呢?這裡就有一個沙漠疑雲的問題。
沙漠,主要成因按現代科學說法是副熱帶高壓導致控制區域氣候乾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並寫在地理科教書中,被認為是科學結論。至於副熱帶高壓是如何導致控制區域的石頭化成沙子的,則沒有可理解的物理過程描繪。而用風化來解釋,一般人們看到的風化結果是如戈壁那樣的碎石石片存在,能形成大規模細沙的,只是雨水沖刷山體或地表彙集粉塵再沉澱到河床或海岸而形成。塔里木盆地,怎麼能存在這麼巨量的沙子呢?
要理解這一問題,就要區分什麼是現象,什麼是理論。這裡沙漠,在科教書上被認為是副熱帶高壓所控制導致氣候乾燥,雨水稀少。顯然,沙漠存在、副熱帶高壓存在,氣候乾燥,雨水稀少,這些都是現象,是客觀事實。而認為副熱帶高壓控制導致氣候乾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其實是人為主觀推論的結果,而非事實。為何不可以是沙漠存在,導致氣候乾燥,雨水稀少,並在其區域上空表達副熱帶高壓呢?
對比與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同40緯度左右的中國華北、美國中部、歐洲南部,同為副熱帶高壓控制區域,何以看不到沙漠?有說理由是由於這些地方沒有季風吹入。但問題是季風為何吹不到沙漠地區?是季風太弱了吹不到呢,還是由於沙漠的存在讓季風吹到了也造不成影響?現實的地理環境中,有很多沙漠就在海邊的,無數的水汽從沙漠上空飄過卻無法形成降雨,就在於是沙漠的存在的結果,更有沙漠本身就處在水裡。且察看歷年的全球衛星雲圖影像可知,每年都有無數的水汽雲團從塔里木盆地上方經過,但此地就是雨水稀少。因此用副熱帶高壓控制導致沙漠成因,是一個經不起實踐檢驗的理論。於是可以反過來理解,即沙漠存在,導致氣候乾燥,雨水稀少,植被不能覆蓋,並在其區域上空表達為副熱帶高壓。這裡帶來的問題就是沙漠基於什麼原因存在?
可以先看一下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一般資料: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這個資料帶來的疑問之一是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的沙漠,何以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按質量守恆定律,這資料說明一個事實:每年除了上方少量降水之外,其它地方彙集入沙漠的水佔比重更多。這些水唯一的來源只能是周邊高山雨水向低窪地彙集的結果。
這一結果又帶來一個推論: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之前,每年這麼巨量的水彙集的結果,必會帶來塔里木盆地成為海洋。於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會一直是海洋,沒有任何地質構造來說明塔里木盆地海洋向沙漠自然轉變的可能,在於這每年彙集的水量在沙漠形成之前與之後,都是如此的巨量,根本不能用地殼上升、海洋乾涸之類的地質活動來說明。如此可知塔克拉瑪干沙漠不是自然形成的,那可以考慮另一種情況:非自然形成的。
基於以上分析,作者得出一個超乎人們意料之外又合乎記載的結論:
崑崙,也即不周山,曾坐落於塔里木盆地中心。塔克拉瑪干沙漠就是崑崙崩塌化成粉塵所致。崩塌過程還填埋塔里木盆地曾有過的海洋,致其消失。這個消失的海洋,就是西北海。
崑崙,也即不周山,曾坐落在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即西北海,於是可以簡單理解其方位就在中國西北部,也是黃河的源頭。這就與山海經記錄的完全一致,也與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相契合,且沒有科學界沙漠成因與事實不符的現象。這裡可以繼續考查崑崙的規模與結構。
崑崙的規模與結構,在《山海經》及眾古籍若隱若現地描繪:高萬仞,懸圃,增城九重,四方之門,有銅柱,高入天,圍三千里,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虛四方。方廣萬里,形似偃盆,下狹上廣,相去正等(底下邊距相等,是正方形的意思),員周如削。崑崙之山三級。有五城十二樓。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裡,上層是群龍所聚,有九井九門,四維多玉,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為太帝之居,去嵩高五萬裡,地之中。
一是崑崙極其高,以萬仞萬里記,遠遠高於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山峰,喜馬拉雅山的8848米高度,這說明崑崙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一個人造或神造建築。
二是崑崙有層級結構,有“增城九重”,就是一層一層的城疊加到九重,也說有五城十二樓,這仍說明崑崙是建築而非自然山峰。
三是崑崙是正四方結構,側面是削平。這種形態在地球上能找到對應的建築,那就是金字塔。也即,崑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巨大金字塔,是一個神造物。
四是崑崙即不周山,按不周山傳說,是上方有天柱,天柱上方還有天。因此崑崙三層可能說的就是這不周山、天柱、天的三層結構,但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名稱。
按李衛東先生著作《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考證,天就是神的宇宙飛船,今人叫月亮。這也與天帝居住在天的描繪是契合的,在於能居住的地方,必是一個實體,而非當下人們抬到看到的虛無天空。
古人的尺度與今人的尺度有所出入,古代的“裡”據稱在不同時期也是不同的,一般考證是周秦漢,一里=415.8米,清光緒,一里=576米,1929年,一里=500米右。由於這裡無法確定古籍中描繪崑崙尺度“方圓八百里”、“三千里”等等巨大資料的“裡”是具體哪一個標準,因此這裡選擇周秦漢的標準:一里=415.8米,同時選擇“八百里”作為規模資料,即長八百里,寬八百里,“圍三千里”折算成正方形邊長是750裡,也是很接近。如此折算成如今的尺度就是333*333平方公里,如此就可以計算崑崙的體積,這些資料都只是估算值,是用來參考之用。
崑崙是一座金字塔,參照埃及金字塔結構,其斜面角度是52度,底是333*333平方公里,如此可得塔尖高度在213公里,由於崑崙上面還有天柱,因此這金字塔並不是純錐形結構,而是梯錐形結構,更象瑪雅金字塔——甚至就可以認為瑪雅金字塔就是崑崙的微縮模型(瑪雅金字塔有九層,頂上有四方屋,更巧的還有兩條羽蛇分守在階梯口兩側),因此可以取3/4高度,即160公里高。這就是崑崙的規模:底是333*333平方公里,高160公里。如此就可以還原崑崙的整體結構:
下面基座是金字塔,即崑崙之虛,中間是天柱,上方是天(月球);金字塔有九層城疊加,塔頂有屋,壁方百丈,等等。
確定了崑崙的位置,勾勒出崑崙的整體形象,以崑崙為地理座標基點,再根據《山海經》及其它古籍記錄,就可以考查這些上古流傳下來的幾個主要的地理地質概念,如西北海、西海、大荒、泑澤,等等,會有更多的驚奇發現。
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就是西北海。
後人們根據《山海經》記錄,找不到西北海,於是對西北海感到莫明其妙,這是用靜止的觀點看待萬物狀態的結果,以為上古時期西北海存過,今天也必然不變可以在地球上找得到的,這是人們觀念的問題,而非西北海必然到現在也應存在。上古時期這片海域真的存在過,只是隨崑崙崩塌時被填埋後消失了。
由上面例舉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降水量與蒸發量對比可知,塔里木盆地產生之後,塔克拉瑪干沙漠誕生之前,塔里木盆地由於周邊山脈不斷的水量彙集,必會形成一個廣闊的水域,按有人對這個水量的比喻,相當於每年有0.7個渤海的水量流入塔里木盆地,因此產生海洋是必然的。當下人們只看到一片沙漠形態,在於崑崙崩塌後所致。沙漠,是一連串事件的結果。
塔里木盆地的成因並非科學界所言的“地質構造隆升”,而是小行星墜地撞擊後形成超級史前火山口,火山停止噴發後冷卻內縮所致,這是另一個話題,這裡不表。
《山海經》記錄了西海,同樣今人們找不到其方位,有考證其是廣西桂林曾存在的一片湖。也有考證青海湖,也曾叫西海,但這個海與青海湖的水量是不匹配的,如當下叫湖更適合,青海湖古時被叫作西海,很可能與當今的崑崙山這名稱由來一樣,是先有“崑崙”這一傳說,後人(即漢武帝)將塔里木盆地南邊的山脈命名為“崑崙山”,同樣先有西海的古籍記錄,後人將青海湖叫作“西海”。
塔里木盆地曾有過海洋,後來消失,形成當下狀態。於是可以放眼中國的另一個盆地:四川盆地。也可以判斷其曾是海洋,其形成海洋環境的過程也是一樣的,都是彙集周邊高山雨水而成。即四川盆地曾託存一片廣闊水域,是為西海。
全覽四川盆地底部區域的地貌可以看存在無數多的蕨葉狀小山丘,這些山丘,其實是海水退卻剩下的底部淤泥乾燥收縮後的凝結形態。由於西海水域廣闊,海底淤泥層也厚,於是形成的淤泥小山丘形態相對生活中盆底杯底的條狀汙垢形態也是巨大。
四川盆地的成因也並非科學界所言的“地質構造隆升”,也是小行星墜地撞擊後形成超級史前火山口,火山停止噴發後冷卻內縮所致,只是這個年代比塔里木盆地形成時期還要久遠,這是另一個話題,這裡不表。
西海的水是如何消失而成為當下四川盆地的形態的呢?這有另一個事件記錄來符合四川盆地的海洋消失的原因:大禹治水。
人們通常理解大禹治水治的是黃河氾濫水患,但這其實與古籍記錄及上古神話傳說不符的。由崑崙(即不周山)崩塌的結果導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這一規模宏大的事件可知,這其實是地球地軸向東南偏向所致。由於地軸劇烈偏向,導致海水巨量倒灌。想象地軸劇烈偏向時,那幾百幾千米高的海水向陸地高原奔襲,真是當時人類的世界末日。這是整個地球的運動形態劇變,於是這大洪水是全球性,這與世界各族人民都有的大洪水傳說是相契合的。而大禹治水,就是在“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的傳說之後,因此可以斷定大禹治水,不僅僅是治理黃河一條水道,而治理整個華夏大地的所有影響水流動的河道,這裡也包括長江。
一般水流在群山高峰中前進,是沿山谷走向由高向低流動的,這符合人們的常識。但長江水道的三峽段,卻並不完全是如此,而是穿過很多高峰斷崖,帶來的問題提這些高峰斷崖的形成原因是什麼。自然人們可以說是地震滑坡、風蝕雨浸所致。若只一個山體形成自然塌陷形態,當然可以這麼去解釋,而若是一排山體形成切幾近垂直的切削麵,這種解釋就很牽強了,因為大規模塌陷更容易形成堰塞湖,是堵塞水道而不是疏道水道。基於這種認識,開啟谷歌地球檢視長江三峽水道及其周邊山峰地貌,除了今人的普通水泥建築之外,可以發現其它明顯的人為印跡。比如長江三峽巫山縣附近的水道,兩邊的山崖,過於明顯的劈削印跡與開鑿溝痕,絕不能用自然形成來解釋,且這種印跡還很多。
就算用現代人造機械開挖山峰或炸藥爆破在山中開路也是很艱難,何以大禹治水時的農民們拿著鐵鎬鐵鍬能劈削如此高大的山峰及挖開花剛岩基質的三峽水道?
這同樣是人們觀念的問題,而不是上古時期的先民們沒有這種能力。在於當下人們接受的流傳廣泛的大禹治水場景,大略是一個叫大禹的原始農耕部落的首領,因黃河氾濫,為保證族人生存與糧食生產,領導一群土陶粗衣的泥腿子拿著鐵鎬鐵鍬不斷地疏通河道,加固河堤的故事。
事實並非如此。比如有關大禹治水的文獻,有《尚書》中的《禹貢》一篇,說的是大禹“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即確定九州,沿著山脈來疏浚開挖水道,讓“江、漢朝宗於海”,讓長江與漢水都流向大海。從《禹貢》篇章描寫大禹治水的規模來看,也是非常宏大的一個事件,治理物件是九州九河九山九澤,面積涉及上百萬平方公里。這裡可以先引用《禹貢》篇章幾段文字讓今人感受一下大禹治水的宏偉場景:
導岍及岐,至於荊山,逾於河;壺口、雷首 至於太嶽;厎柱、析城至於王屋;太行、恆山至 於碣石,入於海。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熊耳、外方、 桐柏至於陪尾。
導嶓冢,至於荊山;內方,至於大別。岷山之陽,至於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
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導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
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 於厎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 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 河,入於海。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 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東,匯澤為彭蠡, 東,為北江,入於海。
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 至於東陵,東迆北,會於匯;東為中江,入於海。
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 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 東入於海。
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
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會於涇, 又東過漆沮,入於河。
導洛自熊耳,東北,會於澗、瀍;又東,會 於伊,又東北,入於河。
若按大禹時代是原始社會部落這一說法,那麼對應的是極其落後的生產力,根本是沒有能力去治理這麼廣闊的區域。即便是剛步入現代工業社會的中國,面對長江黃河的泛濫,也經常是無能為力,象九八年的長江洪水更是讓人心有餘悸。現代工業能力也不過是能在這些大川大河之上建些水壩發個電,遠不如大禹治水這個“導”字體現出來的能力與自信:導,就是疏導、疏通的意思。原本堵塞的河道,給疏通,原本沒有連通的地方,給挖開。對於小江小河或許可以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般招些人力對河道挖挖淤泥加加寬加加深,但《禹貢》記錄的是長江、黃河、岷江、渭水、洛水等等很多著名大川,這些大川幾乎都是河面極為寬廣,且河道穿梭在高山俊嶺之中,治水的先民們面對的是湍急的水流與堅硬的山石,只有鐵鎬鐵鍬的原始社會時代怎麼可能有遠超現代的能力去改造這些大川,只會是螞蟻撼樹才對。
又比如“江、漢朝宗於海”這一條記錄,讓長江與漢水都流向大海。只有在長江、漢水都不曾流入大海,然後大禹領導先民們透過治理讓長江、漢長流入大海,這條記錄才有意義。否則若是長江、漢水本就流入大海,就沒有必要多此一舉去記錄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一記錄,是與長江三峽水道的形態是相契合的,這個水道及周邊山形地貌存在太多人工劈削挖鑿的痕跡。問現代化的中國,敢誇大口說要去改變長江、漢水的水道?敢說在三峽這種地貌下大規模劈山斬石?顯然是不敢的。
同時原始部落由於生產力極落後,導致人口只停留在幾千上萬的規模,相對現代城市動輒百萬千萬的人口規模是極其少的,如此即組織不了足夠的人口去實施這麼大規模的治水活動,也沒有必要去治理這麼廣闊的區域,這麼點人口隨便找塊沒水淹過的方圓幾十平方公里的平原就可以很好地生產糧食以滿足要求,根本沒有必要在這麼方圓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複雜大地上折騰與治理大水。
而大禹治水的文獻記錄還有是大禹用挖出來的山石在黃河某處邊上堆出一個叫“積石”的山,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更是畫蛇添足之舉。按現代人的操作方式,河道、山谷裡挖出來的土石方,直接堆在邊上更省時省力,沒有必千里迢迢去運送到某個點堆放。要知道大禹治水的範圍是整個華夏大地,是九州區域,每一條水道挖出來的土石方都送去堆積石山,除了費時費力之外,還涉及面對巨大土石方時要用到的運輸工具、交通路徑、驅動能源等等配套設施。大禹治水、積石成山這些事件與原始社會放在一起,怎麼看怎麼彆扭。
因此說這種大禹治水是原始社會狀態下的事件判定,根本是與記錄及客觀條件不符的。大禹治水事件展現的場景,無不體現著遠超現代科技水平的能力。大禹治水事件即已記錄在案,成為華夏一族的信仰,而說是原始社會時代發生的事件,則今人的猜測,在記錄與猜測兩者之間,必有一個是錯的,顯然是今人猜錯了,在於原始社會下的生產力不能支撐大禹治水這一行為。於是必另有合理的邏輯去支撐事件的描繪,由此就可以用反面的場景來推斷,即大禹治水,其實是遠超於現代科技水平的能力對華夏地形地貌及水道的改造。
這在於“崑崙”這一記錄其考查所能拓展出來的另類場景。這另類場景的源頭就是崑崙,是方圓八百里、高上百公里的宏偉建築,是神造物。巨大的建築,需要巨量材料及巨大機械,這是當下建築業的常識,同樣對於這麼一個比現代建築更要大無數倍規模的崑崙,那所需的機械,也會比當下最大的人工機械要大無數倍,想象無數比如今的大型航空母艦還要大很多倍的陸地挖掘機在華夏大地上來回馳騁,操控這樣的巨型機械之力,開挖如長江、黃河這種寬闊的水道及三峽之類的高山岩石地形,都是相對要輕鬆的。
也即,大禹治水,是先民們操控著遠比現代挖掘機還要先進的巨型機械,依谷開道,遇峰破崖,治理神州大地各條水道與大澤的場景。
這麼描繪遠超今人的想象力,比科幻片還要科幻,讓人絕難接受,根源是西方科學那種粗淺的考古發現先入為主地誤導人們所致。西方人憑藉幾塊簡陋的骨頭化石考證上古時期人類只處於猿人形態或原始社會,而忽視了更廣泛的古籍文字記錄與神話故事傳承的上古人類歷史是一個比當下還要高不知幾個層次的超發達科技文明存在的可能。這裡描繪的長江三峽水道的地形地貌印證,與古籍記錄相契合,並符合上古神話的邏輯線。西海,即四川盆地曾託曾的廣闊水域,就是大禹治水過程中先民疏浚開挖長江三峽其周邊地貌,然後慢慢流盡,成為當今的盆地形態。
這裡也有另一個更匪夷所思的推論:整個長江水道的中下游部分,主體都是挖出來的,而非完全天然而成,這裡就不繼續探究了。
崑崙與天柱崩折後,形成粉塵碎片散落在周邊,就形成廣袤無垠的沙漠。自塔克拉瑪干沙漠向西偏南方向延伸路徑上的中東阿拉伯沙漠、西北非撒哈拉沙漠都是如此成因。這種認識沒有科學界關於沙漠成因的諸多不能自圓其說的問題,並可以為治理沙漠提供正確的科學依據。
一般理解是,崑崙崩塌後形成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邊沙漠,如中國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干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裡沙漠、庫木塔格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
象庫木庫裡沙漠,是中國存在的世界上最高的沙漠。當下的任何地質構造都無法解說這麼高的沙漠形成原因,而用崑崙崩塌後粉塵散落在這青藏高原的邊北角上,就可以簡單解說這一沙漠的成因。同樣,柴達木盆地沙漠,也是如此由粉塵從極高處散落所致。
天柱折斷後,由於位置更高,能在地球上飄浮更長時間,受自身慣性與地球自轉影響也就能落得更遠,落在地表後就形成中東阿拉伯沙漠、西北非撒哈拉沙漠。
有記錄稱1983年,一隊法國士兵進入撒哈拉,在撒哈拉的恩阿哲爾和塔西利臺高原上發現了大型壁畫群,後經各方考古學家們對這個壁畫研究,得出結果是表明撒哈拉沙漠在4000年前(一說是8000年前),是氣候適宜有人類生活的綠洲,並推斷撒哈拉沙漠是由於綠洲逐漸變得乾旱所致。同樣這裡要區分現象描繪,與理論推導。即存在大型壁畫群,存在沙漠,壁畫時間有4000年多的歷史,都是現象。推斷撒哈拉沙漠曾經存在廣闊的綠洲是理論,說撒哈拉沙漠是由於綠洲逐漸變得乾旱所致,也是猜想。
說撒哈啦沙漠是由綠洲乾旱變成所致的,是經不起推敲的,在於綠洲存在的前提本就是先有沙漠,然後在沙漠之中有很少的一塊綠地,被稱為綠洲。而撒哈拉沙漠是有900萬平方公里,那綠洲面積也可以有這麼大,就不是很小的綠地。於是這樣的“綠洲”,就是草原、森林的意思了。如此廣闊地域的草原環境,就算是乾旱,也無法說明這麼多沙子從何而來,更多會象非洲的中南部等地方,是草原性地形而留傳至今。同樣與撒哈拉沙漠對稱緯度的南部非洲根本就沒有大面積的沙漠,因此說是氣候乾旱導致撒哈拉沙漠是不能自圓其說的,於是可以反過來理解,是這撒哈拉沙漠的存在,導致了氣候乾旱,這一認識邏輯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影響是一致的,兩者是同一事件的不同地點的產物。
這裡的沙漠,就是天柱折斷化為粉塵後散落在西北非地區與中東阿拉伯地區所至,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這麼廣闊的沙漠。
確定了崑崙就是不周山,坐落在塔里木盆地中心,高百公里以上,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就是西北海,就可以以此為座標,來考查崑崙周邊地理名詞的實際指代,比如泑澤、嶽崇之山等等。可以先引用《山海經·西山經》裡關於泑澤、嶽崇之山的記錄: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蟲焉】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泑澤在《山海經》的通行釋譯版本里,被認為是羅布泊水域。檢視如塔里木盆地與羅布泊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知道,在於西北海未被填埋之前,羅布泊水域,只是西北海東邊末端部分,兩者之間也沒有什麼高地來間隔,因此兩者是一體的。記錄此景的古人只能觀察到西北海茫茫一片水域的情形,不能象今人一般看到當下一沙一水的明顯差異。因此說羅布泊雖然位在塔里木盆地的東邊,與《山海經·西山經》記錄的泑澤有相近的指向,但這種判定是不對的。
若說泑澤是羅布泊,也與“河水所潛也”這一記錄完全不相符,在於羅布泊相對黃河,過於遙遠,無法達成一體的水域形態。造成這一錯誤認識的原因,仍在於以靜態的角度看待古籍中記錄的這些地形地貌,以為這些地形地貌是完全不動不變的,可以讓人們輕輕鬆鬆找到原樣形態,而忘了先民們滄海桑田的教誨。
於是,就可以考查塔里木盆地東邊的其它地方,就可以發現另一塊盆地狀地形:阿拉善盟區域的凹陷區域,包含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裡沙漠為主體的區域。這些沙漠的成因,也是與塔克拉瑪干沙漠成因一樣,都是崑崙崩塌之後粉塵散落周邊後填埋所致。這一凹陷區域,在未被填埋之前,由於其地勢略高,又透過河西走廊北側的低窪通道與西北海相連,就能承受西北海溢位的海水,成為一片大澤。
即泑澤,是阿拉善盟區域凹陷地帶曾託存的一片廣闊水澤。
這麼推斷,與《山海經·西山經》裡關於泑澤的除方向之外的其它記錄是一致的,比如“河水所潛也”,就是黃河經過但看不到河段,在與黃河在此區域與之連成一體,成一個水面。泑澤之於黃河,就如鄱陽湖之於長江。黃河中上游這一帶,在上古時期,也是鬱鬱蔥蔥,一片生機。而就算是這一區域已經成為沙漠,但人們當下仍能發現在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裡沙漠一帶,存在大量的鹽漬池,數量很多,面積很廣,這也表明這一帶存在大量的水,由此在未成沙漠之前,也必然存在大量的水,即為大澤,與實際一致。
同樣,由崑崙方位與“彼臨嶽崇之山”記錄可知,嶽崇之山,就是青藏高原,或是今天的崑崙山脈。
嶽,從山,從丘,象兩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連綿高山大嶺,崇,也是高山峻嶺意思,嶽崇之山,就是高山峻嶺連綿不斷的山脈的意思。結合《山海經·大荒西經》的不周山另一條記錄,是“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放在崑崙的邊上的山脈,又不在東,東邊有幕山與泑澤;又不西,西邊有溼山;又不在北,北邊有諸【蟲焉】之山;那只有在南邊的青藏高原,即符合這一方位,又符合這一結構特徵。
這種古地理名詞考查可以有更多,這裡只略舉一二。有興趣的人可以以崑崙坐落在塔里木盆地中心這一核心方位判定,結合《山海經》相關記錄,繼續考查更多的古地理名詞所指代的地形地貌。
這裡結合中國上古神話傳說與《山海經》、《淮南子》的上古時期記錄,用一條邏輯線將各事件串聯起來,還原上古時期的人類歷史發生的主體事件:
一萬年前,神(帝),即更高科技水平的文明族類,駕駛巨型宇宙飛船(天)來到地球,造人當勞力。人是神的基因工程下的產品,華夏一族更是融合了神的基因,才那麼地充滿靈秀之氣(女媧造人)。在環太平洋沿岸挖渠採沙,於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即西北海中心區域,建立不周山與天柱(崑崙,山海經),以作能源供應站及連線地面與飛船之間的運輸通道,開採青藏高原底下的鑽石礦(五彩石),並教導處於矇昧狀態的人類以文化與知識,飛船(天,懸圃,圓)停留在不周山(地,金字塔,方)上空幾千公里高處的近地球軌道(天圓地方)。
後神魔之間的衝突發生星際與全球戰爭(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聖經中上帝與撒旦之戰。看白人的基因,應是撒旦盜取神的基因庫後的產品,片斷不完整,才象獸,渾身長毛,體味重),結果導致不周山與天柱損毀,並在人類中留下不周山崩、天柱折的神話傳說(不周山崩、天柱折)。其中有巨人族被核武燒死(夸父追日)、(比一千個太陽還亮,印度史詩《薄迦梵歌》),核武過後一片焦土(旱魃)。宇宙飛船(天)受損後脫離地球(天開一口),導致地軸傾斜海水倒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整個人類文明毀於一旦,從而有後來的大禹治水半信史記載,與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大洪水傳說,及聖經的上帝造人、大洪水、方舟等等記載(大洪水傳說,挪亞方舟)。
不周山粉碎後形成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準噶爾沙漠及周邊沙漠等,墜落粉塵導致全球沙塵暴(太陽消失,黃帝造指南車),同時填埋了西北海,導致西北海消失並形成盆地沉積層(西北海)。天柱粉碎並墜落後形成中東阿拉伯拉沙漠與北非撒哈拉沙漠等。飛船(天)在控制之下上升到遠地球軌道,後有其它飛船過來修復(女媧補天),眾多飛船在天空中反射Sunny,從而有“十日並出”的神話傳說(十日並出)。眾多飛船完成修復任務後離開(后羿射日),飛船修復後神離開地球,回到飛船(嫦娥奔月),最後飛船(天)停留在遠地球軌道守護人類文明,現代人稱之為月亮。
大洪水發生後,華夏一族在大禹領導下治水(大禹治水),操控巨型機械開挖長江三峽疏導西海,治理黃河,等等。在一切神的偉業歸於太虛,塵埃落定之後,神離開人類,由人類自主演化,人類文明也從神話時期進入半信史時期。華夏子民是神的後裔,華夏大地有“神州”稱號是名副其實。
本文考證的崑崙形態及相關記錄的還原,是探究人類文明上古歷史的一大步,希望對後來者有幫助。
人是神的後裔,雖不能如神那般永生,但也是擁有自由意志的靈性生命,不容褻瀆。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在展現著神的榮光的同時,人類個體前赴後繼,譜寫著自身奮鬥的文明篇章,於短暫的生命中創造出如流星般耀眼的光芒,感悟人生體悟天理迴圈,以大道為伴。
獨佔瀟灑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
功名利祿全拋下
讓百世傳頌神的逍遙
我輩只需獨佔世間瀟灑
告別,無休的征戰
告別,不息的廝殺
用血淚換一個千古神話
(完)
------------------先說答案------------------
崑崙=不周山,已經崩毀
崑崙=一座百公里高的巨型金字塔
崑崙方位=塔里木盆地中心
西北海=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隨崑崙崩毀而被填埋
塔克拉瑪干沙漠=崑崙廢墟
----------------正文解析·巍巍崑崙----------------
神話中崑崙山記載於《山海經》、《淮南子》等古典著作,為中華最早的神山,相傳為大地的中心,為萬山的源頭,中華的祖庭,巍峨壯麗無比,讓古人與今人都神往不已,更有許多人孜孜不倦地在地球各個角落不斷去考據、探尋、論證崑崙的位置,但卻無功而返,或與記載不符,讓人遺憾。
這裡以《山海經》關於崑崙的描繪為準繩,結合其它經文古籍關於崑崙的記錄,及現今地球地貌的實際分佈形態,來考查上古神山崑崙的全貌。地理上的崑崙山, 一般指崑崙山脈,由漢武帝賜名,位於西藏與新疆的交界,不是這裡考查的目標。
一、上古神山
二、崑崙掠影
三、不周山
四、崑崙方位
五、崑崙形態
六、西北海與西海
七、大禹治水
八、沙漠
九、泑澤與嶽崇之山
十、神的逍遙
十一、結束語
一、上古神山
神話中崑崙山記載於《山海經》《淮南子》等古典著作,為中華最早的神山,傳為大地的中心,為萬山的源頭,中華的祖庭,巍峨壯麗無比,這裡引用眾多古籍關於崑崙的描繪,讓人們對崑崙有一個粗略的印象,同時也作為後面論證崑崙結構的參考:
《洛書》曰:河自崑崙,出於重野。
(西周)《穆天子傳》卷三:☐吉日辛酉,天子升於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隆之葬,以詔後世。
(西周)《穆天子傳》卷三:“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戰國)屈原《楚辭·天問》曰:“崑崙懸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裡?四方之門,其誰從焉?西北闢啟,何氣通焉?”
(戰國)佚名《爾雅·釋丘》謂:“三成為崑崙丘”。
(戰國)佚名《爾雅》曰:河出崑崙虛。
(戰國)佚名《山海經》:“周穆王至崑崙之丘,遊軒轅之宮,眺鍾山之嶺,勒石西王母之山,紀跡玄圃之上。”
(戰國)佚名《山海經·大荒西經》:“西王母穴處崑崙之丘。”
(戰國)佚名《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圓八百里,高萬仞。......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崑崙南淵深三百仞。
(戰國)佚名《山海經·海內東經》:崑崙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戰國)佚名《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虛在其東,虛四方。一曰在歧舌東,為虛四方。
(戰國)佚名《山海經·大荒南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戰國)列禦寇《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於崑崙之丘……先王所謂懸圃。”
(戰國)列禦寇《列子·周穆王》記:“別日升於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之以詒後世。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里。”
(漢)佚名《龍魚河圖》曰:“崑崙山,天中柱也。”
(漢)東方朔《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 。圍三千里,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崑崙,上通璇璣(北斗星)……是以太上名山,鼎於五方,鎮地理也。號天柱”。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崑崙……方廣萬里,形似偃盆,下狹上廣”。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崑崙,號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萬裡。又有弱水週迴繞匝。”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崑崙,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裡,上層是群龍所聚”、“洲上多鳳麟。”
(漢)佚名《河圖括地象》:“龍池之山,四方而高,中央有池,方七百里,群龍之居。多五花樹(按五花草),群龍食之。去會稽四萬五千裡。”
(漢)佚名《河圖括地象》:地中央曰崑崙。崑崙東南,地方五千裡,名曰神州
(漢)佚名《河圖括地象》曰:“崑崙之墟,有五城十二樓,河水出焉,四維多玉。”“掘崑崙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北門開以內(納)不周之風”。
(漢)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論》:“崑崙……其上有醴泉、瑤池。”
(漢)劉安《淮南子·地形訓》:“有九井九門,弱水環繞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漢)劉安《淮南子》:“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
(東晉)幹寶《搜神記》曰:崑崙之山,是惟帝之下都,環以炎火山。
(北魏)《水經注》:“崑崙墟在西北,三成為崑崙丘。
《崑崙說》曰: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為太帝之居。”“去嵩高五萬裡,地之中也。”
(唐)釋氏《西域記》曰:牢蘭海東伏流龍沙堆,在屯皇東南四百里阿步於,鮮卑山。東流至金城為大河。河出崑崙,崑崙即阿耨達山也。
二、崑崙掠影
由這些古籍記載可知,崑崙的眾口一詞的描繪有:以上諸多古籍文獻,從不同角度共同描述了崑崙丘之“懸”、“圃”、“四門(九門)”、“增(層)城”、“木禾”、“九井”、“開明獸”、“五城十二樓”、“不周山”等地貌形態以及周邊有“弱水環繞”,有“炎火之山”。這裡作一個總結:
崑崙在處在中國西北方位
《水經注》:“崑崙墟在西北。《楚辭·天問》:西北闢啟。《海內十洲記》:“崑崙,號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山海經·海內東經》:崑崙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河圖括地象》:地中央曰崑崙。崑崙東南,地方五千裡,名曰神州(神州西北有崑崙)。
規模巨大,方圓以千里萬里記,高度以萬仞記,是大地中心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方圓八百里,高萬仞。《神異經》曰:圍三千里。《海內十洲記》:“崑崙,方廣萬里。《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水經注》:“去嵩高五萬裡,地之中也。”
四方結構,其側面是平的,層疊結構
《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虛在其東,虛四方。《河圖括地象》:“龍池之山,四方而高。《海內十洲記》:“崑崙,相去正等(底下邊距相等,是正方形的意思)。《神異經》曰:員周如削。《楚辭·天問》曰:增城九重,其高几裡?《水經注》:三成為崑崙丘。《崑崙說》曰:崑崙之山三級。《河圖括地象》曰:“崑崙之墟,有五城十二樓。
上有天柱,天柱之上有懸圃,懸圃可以讓人登臨,是帝生活的地方
《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 。《海內十洲記》:號天柱。《淮南子》:“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懸圃。《楚辭·天問》曰:崑崙懸圃,其凥安在?《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於崑崙之丘……先王所謂懸圃。
四面環淵,邊上有炎火之山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南淵深三百仞。《山海經·大荒南經》: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淮南子·地形訓》:弱水環繞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海內十洲記》:“崑崙......又有弱水週迴繞匝。”《搜神記》曰:環以炎火山。
是黃河的源頭
(戰國)佚名《爾雅》曰:河出崑崙虛。《山海經·海內西經》: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洛書》曰:河自崑崙,出於重野。《河圖括地象》曰:河水出焉。《西域記》曰:河出崑崙。
如此,就可以得出崑崙的整體形象:
崑崙在處在中國西北方位;規模巨大,方圓以千里萬里記,高度以萬仞記,是大地中心;四方結構,其側面是平的,層疊結構;上有天柱,天柱之上有懸圃,懸圃可以讓人登臨,是帝生活的地方;四面環淵,邊上有炎火之山;是黃河的源頭。
三、不周山
考查《山海經》中崑崙的方位,可以發現,同一位置,存在另一座傳說中的神山:不周山。這裡略引一些關於不周山的傳說與記錄。
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當今的)崑崙山西北。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但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
《列子·湯問》雲: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戰國)佚名《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戰國)佚名《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易緯·通卦驗》雲:立冬,不周風至。
《說文》十三雲:西北曰不周風。
可以對比不周山與崑崙,兩者整體形象幾近一致:
不周山與崑崙,都處在西北方位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
——《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
不周山與崑崙,其上也有天柱,規模巨大,層級結構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天柱上連著天。
——《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 。《淮南子》:“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懸圃。
不周山與崑崙,其結構都是方的
——不周,不是圓周,也是四方的意思。
——《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虛在其東,虛四方。《神異經》曰:員周如削。
不周山與崑崙,都有神獸守護
——《山海經·大荒西經》: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
不周山與崑崙,都是神居住的地方
——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百神之所在。
不周山與崑崙,都黃河的源頭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蟲焉】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
——《爾雅》曰:河出崑崙虛。《淮南子·覽冥訓》曰:河九折注於海而流不絕者,崑崙之輸也。
不周山與崑崙,都是太上名山。崑崙,這麼一座大山就憑空消失,屬於有頭無尾的記載,而不周山又有明確記載“不周山崩、天柱折”的過程,屬於有尾無頭的記載,而兩者的其它特徵又是如此的接近,由此可斷定:
崑崙之虛=不周山,崑崙,就是不周山+天柱+天的整體結構。簡略:崑崙=不周山
《山海經》是不同時代的創作集合,對同一地方有不同稱謂。崑崙之虛與不周山的關係,就如南京與金陵的關係。不周山崩,就是崑崙崩。天柱折,就是崑崙的天柱折。這是考證不周山與崑崙的重要發現之一。
四、崑崙方位
許多人打算在地球上找到崑崙,有說是埃及金字塔的,有說是非洲乞力馬扎羅山峰的,有說是山西省晉城市析城山,有說是岡底斯山,有說是青藏高原的,甚至有說是雲南石林的,等等。除了這些找到的塔與峰明顯與山海經記載的是崑崙規模巨大,方位存在於中國西北,是黃河源頭這些記載完全不匹配之外,也犯一個靜態看待事物的錯誤,即他們以為崑崙從上古年代到現代是不變化,只靜靜地處在原地待人們去發現,而忽視了萬物是運動的,成住壞空是萬物迴圈之理,所謂滄海桑田就是如此。崑崙,就是不周山,上有天柱,按山海經記載的確是存在過,其規模也的確如書上所描繪,但經過上萬年的時間到現在讓人們找不到方位,在於現在它只是消失了。
這麼一座連著天地的太上神山,在其崩折之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也就是地球地軸偏向的意思,足可見事件發生時的能量釋放之大,也印證其規模之巨大,才能在崩折之時讓地球都要軸偏向。大凡普通山體、大樓在地震之時崩塌,會產生石塊碎片等殘骸,若是老舊大樓透過炸藥爆破,則會產生更細微的粉塵。崑崙崩塌天柱折斷,是被共工這一大神用“頭”觸之後的結果,因此這一結果除了符合碎片化、粉塵化的一般物理過程與結果之外,也是一個人為(神為)事件。
就如航母要在大海中才能正常遊弋,小池塘太小是不行的,對於崑崙這種方圓八百上千裡高萬仞的大山,也要更大的範圍才能容納的。崑崙在中國西北,但中國西北有平地形態的,又是巨大範圍的區域,只有一個:塔里木盆地,盆地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邊沙漠。沙漠的沙子,其實是粉塵的另一種說法,住在北方的人們在經受沙塵暴的折磨之後更有感觸。
有沒有可能沙子就是崑崙天柱崩析後的殘骸呢?這裡就有一個沙漠疑雲的問題。
沙漠,主要成因按現代科學說法是副熱帶高壓導致控制區域氣候乾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並寫在地理科教書中,被認為是科學結論。至於副熱帶高壓是如何導致控制區域的石頭化成沙子的,則沒有可理解的物理過程描繪。而用風化來解釋,一般人們看到的風化結果是如戈壁那樣的碎石石片存在,能形成大規模細沙的,只是雨水沖刷山體或地表彙集粉塵再沉澱到河床或海岸而形成。塔里木盆地,怎麼能存在這麼巨量的沙子呢?
要理解這一問題,就要區分什麼是現象,什麼是理論。這裡沙漠,在科教書上被認為是副熱帶高壓所控制導致氣候乾燥,雨水稀少。顯然,沙漠存在、副熱帶高壓存在,氣候乾燥,雨水稀少,這些都是現象,是客觀事實。而認為副熱帶高壓控制導致氣候乾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其實是人為主觀推論的結果,而非事實。為何不可以是沙漠存在,導致氣候乾燥,雨水稀少,並在其區域上空表達副熱帶高壓呢?
對比與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同40緯度左右的中國華北、美國中部、歐洲南部,同為副熱帶高壓控制區域,何以看不到沙漠?有說理由是由於這些地方沒有季風吹入。但問題是季風為何吹不到沙漠地區?是季風太弱了吹不到呢,還是由於沙漠的存在讓季風吹到了也造不成影響?現實的地理環境中,有很多沙漠就在海邊的,無數的水汽從沙漠上空飄過卻無法形成降雨,就在於是沙漠的存在的結果,更有沙漠本身就處在水裡。且察看歷年的全球衛星雲圖影像可知,每年都有無數的水汽雲團從塔里木盆地上方經過,但此地就是雨水稀少。因此用副熱帶高壓控制導致沙漠成因,是一個經不起實踐檢驗的理論。於是可以反過來理解,即沙漠存在,導致氣候乾燥,雨水稀少,植被不能覆蓋,並在其區域上空表達為副熱帶高壓。這裡帶來的問題就是沙漠基於什麼原因存在?
可以先看一下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一般資料: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這個資料帶來的疑問之一是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的沙漠,何以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按質量守恆定律,這資料說明一個事實:每年除了上方少量降水之外,其它地方彙集入沙漠的水佔比重更多。這些水唯一的來源只能是周邊高山雨水向低窪地彙集的結果。
這一結果又帶來一個推論: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之前,每年這麼巨量的水彙集的結果,必會帶來塔里木盆地成為海洋。於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會一直是海洋,沒有任何地質構造來說明塔里木盆地海洋向沙漠自然轉變的可能,在於這每年彙集的水量在沙漠形成之前與之後,都是如此的巨量,根本不能用地殼上升、海洋乾涸之類的地質活動來說明。如此可知塔克拉瑪干沙漠不是自然形成的,那可以考慮另一種情況:非自然形成的。
基於以上分析,作者得出一個超乎人們意料之外又合乎記載的結論:
崑崙,也即不周山,曾坐落於塔里木盆地中心。塔克拉瑪干沙漠就是崑崙崩塌化成粉塵所致。崩塌過程還填埋塔里木盆地曾有過的海洋,致其消失。這個消失的海洋,就是西北海。
五、崑崙形態
崑崙,也即不周山,曾坐落在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即西北海,於是可以簡單理解其方位就在中國西北部,也是黃河的源頭。這就與山海經記錄的完全一致,也與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相契合,且沒有科學界沙漠成因與事實不符的現象。這裡可以繼續考查崑崙的規模與結構。
崑崙的規模與結構,在《山海經》及眾古籍若隱若現地描繪:高萬仞,懸圃,增城九重,四方之門,有銅柱,高入天,圍三千里,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虛四方。方廣萬里,形似偃盆,下狹上廣,相去正等(底下邊距相等,是正方形的意思),員周如削。崑崙之山三級。有五城十二樓。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裡,上層是群龍所聚,有九井九門,四維多玉,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為太帝之居,去嵩高五萬裡,地之中。
一是崑崙極其高,以萬仞萬里記,遠遠高於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山峰,喜馬拉雅山的8848米高度,這說明崑崙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一個人造或神造建築。
二是崑崙有層級結構,有“增城九重”,就是一層一層的城疊加到九重,也說有五城十二樓,這仍說明崑崙是建築而非自然山峰。
三是崑崙是正四方結構,側面是削平。這種形態在地球上能找到對應的建築,那就是金字塔。也即,崑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巨大金字塔,是一個神造物。
四是崑崙即不周山,按不周山傳說,是上方有天柱,天柱上方還有天。因此崑崙三層可能說的就是這不周山、天柱、天的三層結構,但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名稱。
按李衛東先生著作《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考證,天就是神的宇宙飛船,今人叫月亮。這也與天帝居住在天的描繪是契合的,在於能居住的地方,必是一個實體,而非當下人們抬到看到的虛無天空。
古人的尺度與今人的尺度有所出入,古代的“裡”據稱在不同時期也是不同的,一般考證是周秦漢,一里=415.8米,清光緒,一里=576米,1929年,一里=500米右。由於這裡無法確定古籍中描繪崑崙尺度“方圓八百里”、“三千里”等等巨大資料的“裡”是具體哪一個標準,因此這裡選擇周秦漢的標準:一里=415.8米,同時選擇“八百里”作為規模資料,即長八百里,寬八百里,“圍三千里”折算成正方形邊長是750裡,也是很接近。如此折算成如今的尺度就是333*333平方公里,如此就可以計算崑崙的體積,這些資料都只是估算值,是用來參考之用。
崑崙是一座金字塔,參照埃及金字塔結構,其斜面角度是52度,底是333*333平方公里,如此可得塔尖高度在213公里,由於崑崙上面還有天柱,因此這金字塔並不是純錐形結構,而是梯錐形結構,更象瑪雅金字塔——甚至就可以認為瑪雅金字塔就是崑崙的微縮模型(瑪雅金字塔有九層,頂上有四方屋,更巧的還有兩條羽蛇分守在階梯口兩側),因此可以取3/4高度,即160公里高。這就是崑崙的規模:底是333*333平方公里,高160公里。如此就可以還原崑崙的整體結構:
下面基座是金字塔,即崑崙之虛,中間是天柱,上方是天(月球);金字塔有九層城疊加,塔頂有屋,壁方百丈,等等。
確定了崑崙的位置,勾勒出崑崙的整體形象,以崑崙為地理座標基點,再根據《山海經》及其它古籍記錄,就可以考查這些上古流傳下來的幾個主要的地理地質概念,如西北海、西海、大荒、泑澤,等等,會有更多的驚奇發現。
六、西北海與西海
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就是西北海。
後人們根據《山海經》記錄,找不到西北海,於是對西北海感到莫明其妙,這是用靜止的觀點看待萬物狀態的結果,以為上古時期西北海存過,今天也必然不變可以在地球上找得到的,這是人們觀念的問題,而非西北海必然到現在也應存在。上古時期這片海域真的存在過,只是隨崑崙崩塌時被填埋後消失了。
由上面例舉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降水量與蒸發量對比可知,塔里木盆地產生之後,塔克拉瑪干沙漠誕生之前,塔里木盆地由於周邊山脈不斷的水量彙集,必會形成一個廣闊的水域,按有人對這個水量的比喻,相當於每年有0.7個渤海的水量流入塔里木盆地,因此產生海洋是必然的。當下人們只看到一片沙漠形態,在於崑崙崩塌後所致。沙漠,是一連串事件的結果。
塔里木盆地的成因並非科學界所言的“地質構造隆升”,而是小行星墜地撞擊後形成超級史前火山口,火山停止噴發後冷卻內縮所致,這是另一個話題,這裡不表。
《山海經》記錄了西海,同樣今人們找不到其方位,有考證其是廣西桂林曾存在的一片湖。也有考證青海湖,也曾叫西海,但這個海與青海湖的水量是不匹配的,如當下叫湖更適合,青海湖古時被叫作西海,很可能與當今的崑崙山這名稱由來一樣,是先有“崑崙”這一傳說,後人(即漢武帝)將塔里木盆地南邊的山脈命名為“崑崙山”,同樣先有西海的古籍記錄,後人將青海湖叫作“西海”。
塔里木盆地曾有過海洋,後來消失,形成當下狀態。於是可以放眼中國的另一個盆地:四川盆地。也可以判斷其曾是海洋,其形成海洋環境的過程也是一樣的,都是彙集周邊高山雨水而成。即四川盆地曾託存一片廣闊水域,是為西海。
全覽四川盆地底部區域的地貌可以看存在無數多的蕨葉狀小山丘,這些山丘,其實是海水退卻剩下的底部淤泥乾燥收縮後的凝結形態。由於西海水域廣闊,海底淤泥層也厚,於是形成的淤泥小山丘形態相對生活中盆底杯底的條狀汙垢形態也是巨大。
四川盆地的成因也並非科學界所言的“地質構造隆升”,也是小行星墜地撞擊後形成超級史前火山口,火山停止噴發後冷卻內縮所致,只是這個年代比塔里木盆地形成時期還要久遠,這是另一個話題,這裡不表。
西海的水是如何消失而成為當下四川盆地的形態的呢?這有另一個事件記錄來符合四川盆地的海洋消失的原因:大禹治水。
七、大禹治水
人們通常理解大禹治水治的是黃河氾濫水患,但這其實與古籍記錄及上古神話傳說不符的。由崑崙(即不周山)崩塌的結果導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這一規模宏大的事件可知,這其實是地球地軸向東南偏向所致。由於地軸劇烈偏向,導致海水巨量倒灌。想象地軸劇烈偏向時,那幾百幾千米高的海水向陸地高原奔襲,真是當時人類的世界末日。這是整個地球的運動形態劇變,於是這大洪水是全球性,這與世界各族人民都有的大洪水傳說是相契合的。而大禹治水,就是在“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的傳說之後,因此可以斷定大禹治水,不僅僅是治理黃河一條水道,而治理整個華夏大地的所有影響水流動的河道,這裡也包括長江。
一般水流在群山高峰中前進,是沿山谷走向由高向低流動的,這符合人們的常識。但長江水道的三峽段,卻並不完全是如此,而是穿過很多高峰斷崖,帶來的問題提這些高峰斷崖的形成原因是什麼。自然人們可以說是地震滑坡、風蝕雨浸所致。若只一個山體形成自然塌陷形態,當然可以這麼去解釋,而若是一排山體形成切幾近垂直的切削麵,這種解釋就很牽強了,因為大規模塌陷更容易形成堰塞湖,是堵塞水道而不是疏道水道。基於這種認識,開啟谷歌地球檢視長江三峽水道及其周邊山峰地貌,除了今人的普通水泥建築之外,可以發現其它明顯的人為印跡。比如長江三峽巫山縣附近的水道,兩邊的山崖,過於明顯的劈削印跡與開鑿溝痕,絕不能用自然形成來解釋,且這種印跡還很多。
就算用現代人造機械開挖山峰或炸藥爆破在山中開路也是很艱難,何以大禹治水時的農民們拿著鐵鎬鐵鍬能劈削如此高大的山峰及挖開花剛岩基質的三峽水道?
這同樣是人們觀念的問題,而不是上古時期的先民們沒有這種能力。在於當下人們接受的流傳廣泛的大禹治水場景,大略是一個叫大禹的原始農耕部落的首領,因黃河氾濫,為保證族人生存與糧食生產,領導一群土陶粗衣的泥腿子拿著鐵鎬鐵鍬不斷地疏通河道,加固河堤的故事。
事實並非如此。比如有關大禹治水的文獻,有《尚書》中的《禹貢》一篇,說的是大禹“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即確定九州,沿著山脈來疏浚開挖水道,讓“江、漢朝宗於海”,讓長江與漢水都流向大海。從《禹貢》篇章描寫大禹治水的規模來看,也是非常宏大的一個事件,治理物件是九州九河九山九澤,面積涉及上百萬平方公里。這裡可以先引用《禹貢》篇章幾段文字讓今人感受一下大禹治水的宏偉場景:
導岍及岐,至於荊山,逾於河;壺口、雷首 至於太嶽;厎柱、析城至於王屋;太行、恆山至 於碣石,入於海。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熊耳、外方、 桐柏至於陪尾。
導嶓冢,至於荊山;內方,至於大別。岷山之陽,至於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
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導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
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 於厎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 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 河,入於海。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 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東,匯澤為彭蠡, 東,為北江,入於海。
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 至於東陵,東迆北,會於匯;東為中江,入於海。
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 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 東入於海。
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
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會於涇, 又東過漆沮,入於河。
導洛自熊耳,東北,會於澗、瀍;又東,會 於伊,又東北,入於河。
若按大禹時代是原始社會部落這一說法,那麼對應的是極其落後的生產力,根本是沒有能力去治理這麼廣闊的區域。即便是剛步入現代工業社會的中國,面對長江黃河的泛濫,也經常是無能為力,象九八年的長江洪水更是讓人心有餘悸。現代工業能力也不過是能在這些大川大河之上建些水壩發個電,遠不如大禹治水這個“導”字體現出來的能力與自信:導,就是疏導、疏通的意思。原本堵塞的河道,給疏通,原本沒有連通的地方,給挖開。對於小江小河或許可以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般招些人力對河道挖挖淤泥加加寬加加深,但《禹貢》記錄的是長江、黃河、岷江、渭水、洛水等等很多著名大川,這些大川幾乎都是河面極為寬廣,且河道穿梭在高山俊嶺之中,治水的先民們面對的是湍急的水流與堅硬的山石,只有鐵鎬鐵鍬的原始社會時代怎麼可能有遠超現代的能力去改造這些大川,只會是螞蟻撼樹才對。
又比如“江、漢朝宗於海”這一條記錄,讓長江與漢水都流向大海。只有在長江、漢水都不曾流入大海,然後大禹領導先民們透過治理讓長江、漢長流入大海,這條記錄才有意義。否則若是長江、漢水本就流入大海,就沒有必要多此一舉去記錄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一記錄,是與長江三峽水道的形態是相契合的,這個水道及周邊山形地貌存在太多人工劈削挖鑿的痕跡。問現代化的中國,敢誇大口說要去改變長江、漢水的水道?敢說在三峽這種地貌下大規模劈山斬石?顯然是不敢的。
同時原始部落由於生產力極落後,導致人口只停留在幾千上萬的規模,相對現代城市動輒百萬千萬的人口規模是極其少的,如此即組織不了足夠的人口去實施這麼大規模的治水活動,也沒有必要去治理這麼廣闊的區域,這麼點人口隨便找塊沒水淹過的方圓幾十平方公里的平原就可以很好地生產糧食以滿足要求,根本沒有必要在這麼方圓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複雜大地上折騰與治理大水。
而大禹治水的文獻記錄還有是大禹用挖出來的山石在黃河某處邊上堆出一個叫“積石”的山,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更是畫蛇添足之舉。按現代人的操作方式,河道、山谷裡挖出來的土石方,直接堆在邊上更省時省力,沒有必千里迢迢去運送到某個點堆放。要知道大禹治水的範圍是整個華夏大地,是九州區域,每一條水道挖出來的土石方都送去堆積石山,除了費時費力之外,還涉及面對巨大土石方時要用到的運輸工具、交通路徑、驅動能源等等配套設施。大禹治水、積石成山這些事件與原始社會放在一起,怎麼看怎麼彆扭。
因此說這種大禹治水是原始社會狀態下的事件判定,根本是與記錄及客觀條件不符的。大禹治水事件展現的場景,無不體現著遠超現代科技水平的能力。大禹治水事件即已記錄在案,成為華夏一族的信仰,而說是原始社會時代發生的事件,則今人的猜測,在記錄與猜測兩者之間,必有一個是錯的,顯然是今人猜錯了,在於原始社會下的生產力不能支撐大禹治水這一行為。於是必另有合理的邏輯去支撐事件的描繪,由此就可以用反面的場景來推斷,即大禹治水,其實是遠超於現代科技水平的能力對華夏地形地貌及水道的改造。
這在於“崑崙”這一記錄其考查所能拓展出來的另類場景。這另類場景的源頭就是崑崙,是方圓八百里、高上百公里的宏偉建築,是神造物。巨大的建築,需要巨量材料及巨大機械,這是當下建築業的常識,同樣對於這麼一個比現代建築更要大無數倍規模的崑崙,那所需的機械,也會比當下最大的人工機械要大無數倍,想象無數比如今的大型航空母艦還要大很多倍的陸地挖掘機在華夏大地上來回馳騁,操控這樣的巨型機械之力,開挖如長江、黃河這種寬闊的水道及三峽之類的高山岩石地形,都是相對要輕鬆的。
也即,大禹治水,是先民們操控著遠比現代挖掘機還要先進的巨型機械,依谷開道,遇峰破崖,治理神州大地各條水道與大澤的場景。
這麼描繪遠超今人的想象力,比科幻片還要科幻,讓人絕難接受,根源是西方科學那種粗淺的考古發現先入為主地誤導人們所致。西方人憑藉幾塊簡陋的骨頭化石考證上古時期人類只處於猿人形態或原始社會,而忽視了更廣泛的古籍文字記錄與神話故事傳承的上古人類歷史是一個比當下還要高不知幾個層次的超發達科技文明存在的可能。這裡描繪的長江三峽水道的地形地貌印證,與古籍記錄相契合,並符合上古神話的邏輯線。西海,即四川盆地曾託曾的廣闊水域,就是大禹治水過程中先民疏浚開挖長江三峽其周邊地貌,然後慢慢流盡,成為當今的盆地形態。
這裡也有另一個更匪夷所思的推論:整個長江水道的中下游部分,主體都是挖出來的,而非完全天然而成,這裡就不繼續探究了。
八、沙漠
崑崙與天柱崩折後,形成粉塵碎片散落在周邊,就形成廣袤無垠的沙漠。自塔克拉瑪干沙漠向西偏南方向延伸路徑上的中東阿拉伯沙漠、西北非撒哈拉沙漠都是如此成因。這種認識沒有科學界關於沙漠成因的諸多不能自圓其說的問題,並可以為治理沙漠提供正確的科學依據。
一般理解是,崑崙崩塌後形成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邊沙漠,如中國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干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裡沙漠、庫木塔格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
象庫木庫裡沙漠,是中國存在的世界上最高的沙漠。當下的任何地質構造都無法解說這麼高的沙漠形成原因,而用崑崙崩塌後粉塵散落在這青藏高原的邊北角上,就可以簡單解說這一沙漠的成因。同樣,柴達木盆地沙漠,也是如此由粉塵從極高處散落所致。
天柱折斷後,由於位置更高,能在地球上飄浮更長時間,受自身慣性與地球自轉影響也就能落得更遠,落在地表後就形成中東阿拉伯沙漠、西北非撒哈拉沙漠。
有記錄稱1983年,一隊法國士兵進入撒哈拉,在撒哈拉的恩阿哲爾和塔西利臺高原上發現了大型壁畫群,後經各方考古學家們對這個壁畫研究,得出結果是表明撒哈拉沙漠在4000年前(一說是8000年前),是氣候適宜有人類生活的綠洲,並推斷撒哈拉沙漠是由於綠洲逐漸變得乾旱所致。同樣這裡要區分現象描繪,與理論推導。即存在大型壁畫群,存在沙漠,壁畫時間有4000年多的歷史,都是現象。推斷撒哈拉沙漠曾經存在廣闊的綠洲是理論,說撒哈拉沙漠是由於綠洲逐漸變得乾旱所致,也是猜想。
說撒哈啦沙漠是由綠洲乾旱變成所致的,是經不起推敲的,在於綠洲存在的前提本就是先有沙漠,然後在沙漠之中有很少的一塊綠地,被稱為綠洲。而撒哈拉沙漠是有900萬平方公里,那綠洲面積也可以有這麼大,就不是很小的綠地。於是這樣的“綠洲”,就是草原、森林的意思了。如此廣闊地域的草原環境,就算是乾旱,也無法說明這麼多沙子從何而來,更多會象非洲的中南部等地方,是草原性地形而留傳至今。同樣與撒哈拉沙漠對稱緯度的南部非洲根本就沒有大面積的沙漠,因此說是氣候乾旱導致撒哈拉沙漠是不能自圓其說的,於是可以反過來理解,是這撒哈拉沙漠的存在,導致了氣候乾旱,這一認識邏輯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影響是一致的,兩者是同一事件的不同地點的產物。
這裡的沙漠,就是天柱折斷化為粉塵後散落在西北非地區與中東阿拉伯地區所至,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這麼廣闊的沙漠。
九、泑澤與嶽崇之山
確定了崑崙就是不周山,坐落在塔里木盆地中心,高百公里以上,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就是西北海,就可以以此為座標,來考查崑崙周邊地理名詞的實際指代,比如泑澤、嶽崇之山等等。可以先引用《山海經·西山經》裡關於泑澤、嶽崇之山的記錄: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蟲焉】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泑澤在《山海經》的通行釋譯版本里,被認為是羅布泊水域。檢視如塔里木盆地與羅布泊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知道,在於西北海未被填埋之前,羅布泊水域,只是西北海東邊末端部分,兩者之間也沒有什麼高地來間隔,因此兩者是一體的。記錄此景的古人只能觀察到西北海茫茫一片水域的情形,不能象今人一般看到當下一沙一水的明顯差異。因此說羅布泊雖然位在塔里木盆地的東邊,與《山海經·西山經》記錄的泑澤有相近的指向,但這種判定是不對的。
若說泑澤是羅布泊,也與“河水所潛也”這一記錄完全不相符,在於羅布泊相對黃河,過於遙遠,無法達成一體的水域形態。造成這一錯誤認識的原因,仍在於以靜態的角度看待古籍中記錄的這些地形地貌,以為這些地形地貌是完全不動不變的,可以讓人們輕輕鬆鬆找到原樣形態,而忘了先民們滄海桑田的教誨。
於是,就可以考查塔里木盆地東邊的其它地方,就可以發現另一塊盆地狀地形:阿拉善盟區域的凹陷區域,包含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裡沙漠為主體的區域。這些沙漠的成因,也是與塔克拉瑪干沙漠成因一樣,都是崑崙崩塌之後粉塵散落周邊後填埋所致。這一凹陷區域,在未被填埋之前,由於其地勢略高,又透過河西走廊北側的低窪通道與西北海相連,就能承受西北海溢位的海水,成為一片大澤。
即泑澤,是阿拉善盟區域凹陷地帶曾託存的一片廣闊水澤。
這麼推斷,與《山海經·西山經》裡關於泑澤的除方向之外的其它記錄是一致的,比如“河水所潛也”,就是黃河經過但看不到河段,在與黃河在此區域與之連成一體,成一個水面。泑澤之於黃河,就如鄱陽湖之於長江。黃河中上游這一帶,在上古時期,也是鬱鬱蔥蔥,一片生機。而就算是這一區域已經成為沙漠,但人們當下仍能發現在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裡沙漠一帶,存在大量的鹽漬池,數量很多,面積很廣,這也表明這一帶存在大量的水,由此在未成沙漠之前,也必然存在大量的水,即為大澤,與實際一致。
同樣,由崑崙方位與“彼臨嶽崇之山”記錄可知,嶽崇之山,就是青藏高原,或是今天的崑崙山脈。
嶽,從山,從丘,象兩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連綿高山大嶺,崇,也是高山峻嶺意思,嶽崇之山,就是高山峻嶺連綿不斷的山脈的意思。結合《山海經·大荒西經》的不周山另一條記錄,是“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放在崑崙的邊上的山脈,又不在東,東邊有幕山與泑澤;又不西,西邊有溼山;又不在北,北邊有諸【蟲焉】之山;那只有在南邊的青藏高原,即符合這一方位,又符合這一結構特徵。
這種古地理名詞考查可以有更多,這裡只略舉一二。有興趣的人可以以崑崙坐落在塔里木盆地中心這一核心方位判定,結合《山海經》相關記錄,繼續考查更多的古地理名詞所指代的地形地貌。
十、神的逍遙
這裡結合中國上古神話傳說與《山海經》、《淮南子》的上古時期記錄,用一條邏輯線將各事件串聯起來,還原上古時期的人類歷史發生的主體事件:
一萬年前,神(帝),即更高科技水平的文明族類,駕駛巨型宇宙飛船(天)來到地球,造人當勞力。人是神的基因工程下的產品,華夏一族更是融合了神的基因,才那麼地充滿靈秀之氣(女媧造人)。在環太平洋沿岸挖渠採沙,於塔里木盆地曾託存的廣闊水域,即西北海中心區域,建立不周山與天柱(崑崙,山海經),以作能源供應站及連線地面與飛船之間的運輸通道,開採青藏高原底下的鑽石礦(五彩石),並教導處於矇昧狀態的人類以文化與知識,飛船(天,懸圃,圓)停留在不周山(地,金字塔,方)上空幾千公里高處的近地球軌道(天圓地方)。
後神魔之間的衝突發生星際與全球戰爭(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聖經中上帝與撒旦之戰。看白人的基因,應是撒旦盜取神的基因庫後的產品,片斷不完整,才象獸,渾身長毛,體味重),結果導致不周山與天柱損毀,並在人類中留下不周山崩、天柱折的神話傳說(不周山崩、天柱折)。其中有巨人族被核武燒死(夸父追日)、(比一千個太陽還亮,印度史詩《薄迦梵歌》),核武過後一片焦土(旱魃)。宇宙飛船(天)受損後脫離地球(天開一口),導致地軸傾斜海水倒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整個人類文明毀於一旦,從而有後來的大禹治水半信史記載,與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大洪水傳說,及聖經的上帝造人、大洪水、方舟等等記載(大洪水傳說,挪亞方舟)。
不周山粉碎後形成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準噶爾沙漠及周邊沙漠等,墜落粉塵導致全球沙塵暴(太陽消失,黃帝造指南車),同時填埋了西北海,導致西北海消失並形成盆地沉積層(西北海)。天柱粉碎並墜落後形成中東阿拉伯拉沙漠與北非撒哈拉沙漠等。飛船(天)在控制之下上升到遠地球軌道,後有其它飛船過來修復(女媧補天),眾多飛船在天空中反射Sunny,從而有“十日並出”的神話傳說(十日並出)。眾多飛船完成修復任務後離開(后羿射日),飛船修復後神離開地球,回到飛船(嫦娥奔月),最後飛船(天)停留在遠地球軌道守護人類文明,現代人稱之為月亮。
大洪水發生後,華夏一族在大禹領導下治水(大禹治水),操控巨型機械開挖長江三峽疏導西海,治理黃河,等等。在一切神的偉業歸於太虛,塵埃落定之後,神離開人類,由人類自主演化,人類文明也從神話時期進入半信史時期。華夏子民是神的後裔,華夏大地有“神州”稱號是名副其實。
十一、結束語
本文考證的崑崙形態及相關記錄的還原,是探究人類文明上古歷史的一大步,希望對後來者有幫助。
人是神的後裔,雖不能如神那般永生,但也是擁有自由意志的靈性生命,不容褻瀆。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在展現著神的榮光的同時,人類個體前赴後繼,譜寫著自身奮鬥的文明篇章,於短暫的生命中創造出如流星般耀眼的光芒,感悟人生體悟天理迴圈,以大道為伴。
獨佔瀟灑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
功名利祿全拋下
讓百世傳頌神的逍遙
我輩只需獨佔世間瀟灑
告別,無休的征戰
告別,不息的廝殺
用血淚換一個千古神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