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海尋人

    這個說明需要訓練思維,這個是他思維不連貫導致的,需要好的老師去引導。必要的時候,建議做一些智力跟記憶力方面的訓練,有助於提高。

  • 2 # 養羊屆的小學生

    男孩子性子慢,寫作業磨蹭原因很多,注意力不集中腦袋裡不定想什麼呢,就好比我們上學的時候眼睛盯著黑板心裡想著放學怎麼約女同學出來玩一樣。

    還有孩子的性格決定,不要急於求成!

    循循善誘,或許他在學習方法上有不合理的地方,試試幫他找出來

    幫助他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規定在6:00----7:00之間必須寫完作業,先不要管他,看他是怎麼利用這一小時的時間的,找到毛病,幫他改掉

    切記不可急躁,打罵等手段,影響孩子的情商

  • 3 # 老吳拍攝

    1、孩子磨蹭壞處多   

    談及孩子寫作業磨蹭,也許您更看重的是孩子自身形成的問題,但仔細分析一下我們會發現,孩子的磨蹭固然有其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但外在的因素往往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所謂外在因素,主要是指社會、學校教師及父母等各方面因素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們原本是生活在他們自由自在的心理世界的,他們對世間的萬事萬物地充滿著好奇的,他們的興趣所在是非常個性化的,與成人截然不同。但是有些教育者對孩子的過分期待、過分功利化的教育,像強加給孩子的一根指揮棒,似乎不圍繞著這個指揮棒轉,孩子的未來就沒有希望、沒有幸福。由此帶來的是,孩子缺少了想象力和創造能力,缺少了獨立意識和學習的主動性,就象馴服的考慮一樣,任人擺佈。   

    “抓緊時間!抓緊時間!”是父母經常在孩子耳邊說的話,時間逐漸成了成人強加給孩子們的一個無形的怪物,它無時無刻不在追趕著、吞噬看孩子們那原本是快樂的心靈。他們往往用拖延時間來表示消極的反抗,因為他們知道,在“抓緊時間!”完成了作業之後,等待著他們的又是沒完沒了的新任務。經常有這種現象,父母以為孩子在他自己的房間裡做作業,其實他的孩子正在揹著父母做自己的事呢。   

    學校追求升學率,把學生的學習成績當成教學好壞的衡量尺度,為了提高成績,教師多留作業自然是順理成章。而學生父母也會經常向教師要求多留些作業,唯恐浪費了孩子們“寶貴的學習時間”。長此以往,孩子自然就會產生厭倦情緒,厭倦寫作業,甚至厭倦上學。

    2、父母的過分關心會造成孩子的磨蹭   

    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父母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包括不讓孩子與夥伴玩耍交往,他們總是以為現在孩子還小,不會產生什麼大的不良影響,等長大了那些問題也就煙消雲散了。而父母們卻不知道,由於他們的過分關心、過分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自我鍛鍊的機會,造成孩子凡事都依靠父母,期待著父母的無私奉獻,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有安全感。而當孩子一旦失去這樣的關愛,一旦遇到了挫折,孩子便感到失落、恐懼,甚至產生怨恨心理。在生活學習上的具體表現就是對家長強烈的依賴性,離開父母就不能處理生活、學習中的任何問題,如做作業會經常把時間拖得很長才能結束,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作業量的增加,寫作業的磨蹭問題會更加明顯。   

    所以建議家長在生活中給孩子一些自己做主的權利,讓孩子成為家庭生活的參與者而不是服從者。日常生活中應尊重、傾聽孩子的意見和建議,採納孩子的合理建議,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適當地給他一些權利,並注意培養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等,逐漸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減少對父母的過分信賴。   

    在做作業時,要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遇到自己透過思考仍不能解決的問題,父母可以在搞清原因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幫助,如提示、啟發,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知道保證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前提是:給予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相信孩子的能力。

    3、父母的喜怒無常會造成孩子的磨蹭   

    有些父母在情緒高漲的時候,對孩子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親切,而稍不遂意便勃然大怒,而後轉瞬又歸於平靜,孩子不知道父母為什麼發怒,也不知道父母為什麼一會兒又不怒了,孩子無法適應父母的喜怒無常,他們對此手足無措,無法應對。   

    要知道,父母的非理性的大怒,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不同的心理障礙,表現為做事心不在焉,總愛"走神兒",或表現為一驚一咋的,或總是用被動的拖延來應對父母的變化無常的態度。學習上的"磨蹭"現象就是一種明顯的表現。   

    你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好結合自己的特點找到控制情緒的辦法,不要因為一點兒小事而失去理智。即便是批評孩子時也要注意,批評只在當時,以後不提。要知道父母良好的自我修養是對孩子心理健康、免遭學習障礙困擾的基本保障。

    4、父母的過高期待也會造成孩子的磨蹭   

    現代社會嚴酷的競爭環境使得許多父母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上,產生了諸多的誤區。父母之間不顧現實條件地相互攀比,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他人。他們對學校的正規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了,許多人在不考慮孩子舉愛好的前提下,為孩子大量投資"額外的教育",孩子除了週一至週五正常的學校學習外,還要在業餘時間參加各種輔導班,週末也沒有休息。從技能的提高、智力的早熟上看,許多孩子的確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果",但也的確有更多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本該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童年。   

    孩子過早地承擔了競爭的壓力。他們尚無法承受父母那份"望子成龍"的愛意。由此帶來的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尖銳矛盾,形成逆反心理,對本來有興趣的學習也失去了興趣。無興趣地、被迫性地學習,是產生"磨蹭"現象的最直接原因。   

    建議父母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解決辦法:

    (1)發現孩子的興趣與愛好,用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2)給孩子適當的娛時間,休息不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

    (3)瞭解自己的孩子,不與別人攀比。

    5、孩子的:廁所現象”   

    經常聽到有些父母聊到孩子時說:“我的孩子進廁所從來不能很快出來,不知怎麼廁所和他那麼親?”   

    有一個叫欣欣孩子今年9歲,她母親經常和我們說起她,說欣欣有在廁所一待就是很長時間的情況,尤其是在寫作業或拉小提琴之前,經常不是說肚子疼就是說要上廁所,一進廁所,沒有20分鐘就出不來,而且媽媽發現她經常在廁所裡看課外書,或手裡玩著玩具。   

    當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廁所現象"時,我們或許會發現,孩子不一定真需要上廁所。對他們來說,在廁所裡可以做一會兒他們想做而成人看見了又限制他們做的事情,這才是上廁所的真正原因。在孩子的心理世界中,廁所就好比是一個"安全島",它可以用讓他們有一會兒暫時的停留,他們是在自我緩解心理上的壓力,是對被迫性學習的一種牴觸方式。   

    如果您的孩子也有"廁所現象",就要及時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的需求是否過高,學習任務是否安排過滿;您自己的心態是否過於緊張;你對孩子的態度(包括批評)是否過於嚴厲了。如果這樣,就請您參考我們的建議:和孩子商量一下,重新調整學習計劃,讓計劃中有玩和娛樂的時間。勞逸結合可以減少孩子的學習壓力,增強學習的效率。一張一弛不僅適用於孩子們的學習規律,而且將對人一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導性作用。

    6、孩子為何思想不集中、愛走神   

    孩子寫作業時"開小差兒",或許是某個因素讓他"神遊"於自己的遊戲世界裡了,或是作業太枯燥,讓他沒興趣了。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千萬不要大聲地訓斥他,以免驚嚇了孩子。因為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產生心理壓力,嚴重者還有可能形成導致精神殿堂的隱患。   

    (1)及時溝通。父母在平時多提醒孩子,在做作業時不要讓其他事情干擾,想起興奮的事兒,也要剋制自己,等寫完作業再講出來與大家分享。如果遇到難題,也不要看著發呆,要勇敢的面對,積極的思考,實在不會的要及時找老師或父母,或問同學,不要被動地消磨時間。   

    (2)做一些提高注意力的遊戲。孩子寫作業出現"走神現象",單從自身能力上看其實是注意力缺乏的一種表現,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發現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而遊戲是解決孩子注意力問題的好方法,父母可以尋找或自己創作一些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遊戲進行訓練,但遊戲必須以柔和、感興趣而不是脅迫的文藝開展,只有這樣孩子的所得到的體驗才可以促進放鬆,提高注意力了。

    7、“催促”失效怎麼辦?   

    有些父母在孩子寫作業時常常催促孩子:快點兒,趕快把作業做完,我們要出去了,這些作業必須在一刻鐘內完成,等等。父母總是讓孩子適應他們的時間安排,其實這樣做是無法改變孩子的學習速度的,孩子往往會因此心裡著急,靜不下心來,時時處在焦慮之中,所謂"欲速則不達",正是這個道理。   

    父母首先應認識到硬性地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會產生問題,同時還應該瞭解自己孩子的特點,根據他的能力,在完成作業前與他共同制定時間安排計劃,減輕孩子焦慮的心情,這樣孩子應付主動地按照安排去做。   

    其次,父母要防止自己進入情緒化的無序狀態,比如一會兒要孩子安心寫作業,一會兒又弄來食品讓孩子馬上吃,一會兒又要孩子拉琴讓孩子不假思索地跟著他們的想法"忙活",孩子只有手忙腳亂的份兒,使得孩子經常做事虎頭蛇尾,時間沒少花,但事情卻沒做好。所以父母要心中有數,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想起一件覺得重要的事就往其他事情里加。再者就是對於那些行動緩慢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分清是因為主觀上的懶惰,消極因素引起的怠慢情緒,還是因為自身的慢性子,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做保持快的節奏。

    8、“陪讀”有用嗎?   

    所謂"陪讀",就是孩子在學習時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在幼兒時期的學習更多地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且有利於孩子的學習,一方面孩子可以透過父母的講解學習知識,一方面父母的陪伴可以給孩子一個安全感,能讓孩子安下心來學習。但父母在陪讀的同時不能忽略了孩子自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各種表現,及時改變"不良傾向",調整教育方法,"陪讀"不等於"依賴"。   如果不注意獨立性的培養,孩子的學習應付越來越吃力,到了小學高年級應付更顯得笨拙,學習"磨蹭"現象就必然會出現。這樣的"陪讀"將失去積極的意義。   

    (1)讓孩子自己安排寫作業的程式。因為孩子對自己的安排選擇往往更容易堅持。  (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要有意識地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讓孩子經常說"我自己來做"、"我自己來想",養成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人都有一種"以自己說出的話來要求自己"的心理傾向,小孩也不例外。   

    (3)培養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特別要注意父母在孩子做作業思考問題時,千萬不能急於告訴孩子答案,這樣你們就剝奪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剝奪了孩子表達自己意見和想法的權利,長此以往孩子對出現的學習問題就會沒有主意,產生對父母的依賴。

    9、寫作業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退縮情緒怎麼辦?   

    人們在遇到困難時,總會表現出不安和失望,有時甚至還會失去信心。在這時,一個人的毅力和恆心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父母的過分關愛和過度的保護,使孩子們只體驗到了家庭給予的幸福與享受,而體驗不到現實性的困難與磨鍊。在困難面前,孩子們往往不知所措,因為他們缺少獨立思考能力和意志力。所以,父母要正確看待孩子在寫作業時遇到的困難,把這些困難當成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的資源和手段。   

    當然,在做作業的時候,要讓孩子從容易的科目做起。如果經常性的要求孩子多練習自己的弱項科目,可能性會使孩子產生困難情緒,從而挫傷孩子做作業的積極性。   

    其次,要注意對孩子進行意志力的培養。在生活上可適當地分配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完成。做作業時,應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給予提示啟發,逐漸過渡到讓兒子獨立解決問題,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堅強的毅力和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   

    就寫作業而言,真正對孩子有意義的是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尤其是使孩子感受到透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解決了難題的那種喜悅的成就感。如果孩子能經常性地體驗到這種喜悅,那麼你就可以確信,你的孩子已經踏上了成功之路了。

    10、如何對待過於認真的孩子?   

    在學習中,有的孩子對自己過於認真,從現象上看這類孩子學習很努力,對自己要求很高,很容易被人們讚譽。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他們過分認真,追求完美,並不是件好事。他們在做作業時,會經常對自己剛剛寫的字或題產生疑慮,反覆地用橡皮塗改,仍然不能讓自己滿意,其結果是寫作業磨磨蹭蹭。有人把這類孩子的行為叫"橡皮綜合症",其實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強迫症"。   

    其實,這些情況基本上都是由於父母的要求非常嚴厲,強迫孩子無條件地服從他們的思想意識的教育方式,對孩子苛求完美,使得孩子形成了以服從父母、實現父母期待為目標的意識,採取以父母滿意而不是自己滿意的方式獲取成功。如果做事情一旦出現了不完美,就會深感內疚,就恐懼焦慮,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最終導致消極、被動、自卑、懦弱等不良個性的形成。   

    所以家長對待孩子應該做到:

    (1)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圖做事;

    (2)教育孩子凡事只求盡力,不求完美;

    (3)注意孩子的獨立人格;

    (4)經常及時的與孩子進行溝通。

    11、如何對待孩子產生的逆反情緒?   

    孩子對寫作業的逆反情緒是比較普遍的,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加以分析,產生逆反情緒的原因的複雜的,不能哈蟆單純地責備孩子。   

    (1)多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需要父母的支援與鼓勵,鼓勵的方法很多,但最有效的就是對孩子所做的每一點努力父母都要有反應。這種敏感的反應能夠表示出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事情可以很小,反應也可以很簡單,但效果卻非常明顯。反之,孩子就可能會養成懶散、不愛動腦筋思考的習慣,到了高年級就會使他們不喜歡做作業,特別是不喜歡做需要動腦筋的作業,再加上父母對孩子寫作業的"嘮叨"態度,會讓孩子煩上加煩。   

    (2)少攀比。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他們經常埋怨自己的孩子進步太慢,還經常拿孩子的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越比心裡越不能平衡,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總以為透過提醒孩子"別人有多麼出色的成績",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事實上,這樣不僅不能促進孩子的進步,反而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讓孩子失去自信,停留在原地甚至退步。   

    (3)不絮叨。教育孩子時,父母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和教育智慧,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和孩子共同商討,聽取孩子的意見,儘量避免那令孩子都厭煩的苦口婆心的"絮叨"。 12、以遊戲式的競爭方法取代強迫性的命令   

    如果孩子能夠主動的學習是父母們最喜歡看到的,但在看不到孩子在學習上有"主動性"時,大多是用"強迫命令"來解決問題。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不情願地"奉命行事",形成了父母"操心",孩子"煩心"的局面。   

    很多聰明的父母會經常採用遊戲式的競爭代替強迫性的命令,他們知道遊戲會給人們帶來興奮和快樂,而且孩子都喜歡做遊戲,遊戲是孩子學習的有效手段,"玩中學""寓教於樂"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方法在改善孩子不主動、拖拉(即磨蹭)的不良習慣是卓有成效的。   

    當然,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不同,需要父母仔細觀察,找出適合你孩子的遊戲。

    13、用特長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多元智慧理論認為,每個人的智慧結構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優勢,也就是說孩子的智慧潛力是不一樣的,適合不同孩子的學習方法當然不會相同。然而,目前學校的教育卻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相同的教學方法、統一的學習要求、相同的作業等等,忽視孩子的特長潛能和個性特點,造成大多數孩子在學習上表現不甚理想,使培養學習興趣的前提條件被破壞,學習對孩子成了一件煩燥無聊的事情。   

    父母應該瞭解自己的孩子,善於發現他身上的優勢潛能,利用他的天賦特長重塑他的自尊和自信,充分藉助他原有的興趣和愛好進行遷移,以此來帶動其他方面的學習,激發出他新的學習興趣來。生活中這種典型事例非常多。

    14、“寫得好”與“玩得好”   

    這個題目的意思就是讓孩子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有秩序地、快捷地寫作業,又有輕鬆的玩的時間。如果沒有安排,孩子就可能一會兒想做這一會兒想做那,讓孩子感到沒有頭緒,心情煩燥,就會表現出明顯的"磨蹭"來。   

    父母應從小教育自己的孩子:

    (1)一心專用。即事要一件一件的做,專心完成一件事情,再去想另一件事,要用心一處,這樣做事情才比較有效率;

    (2)想一想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也就是讓孩子做一個小計劃。有了一個合理的時間安排,孩子就可能會一步一步按照自己定的計劃完成學習,然後輕鬆地去玩。   

    另外,父母要注意 不要給孩子的學習計劃安排得太滿,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學校作業外的學習任務,而且計劃要和孩子共同制定,不可以強迫,更不能在孩子按照計劃完成學習任務時,臨時改變計劃,額外增加任務。要給孩子玩和休息的時間,否則孩子會對你產生不信任,以致造成孩子寧願"磨蹭"也不會按計劃做的逆反心理。

    15、什麼時間寫作業效率高?   

    很多父母可能更看重結果而不顧及過程,表現在孩子寫作業方面為 經常性的提醒孩子"抓緊時間"寫作業,儘快的完成作業,對於寫作業中產生的不良影響和不佳效果等都不太在意。這裡分析一下寫作業在時間選擇上要注意的問題,以提高寫作業的效率,預防磨蹭現象的發生。   

    (1)上課時不能偷偷寫作業,也不能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寫作業。前者會影響上課聽講,後者既會影響休息還會影響下一節課的學習質量。也許很多人會認為自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不磨蹭了,但又形成了一個不好的學習習慣,不能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新的學習內容不能很好掌握,影響了學習的效果,新的磨蹭又產生了。   

    (2)飯前和飯後不宜催促孩子急著寫作業。飯前由於孩子飢腸轆轆,肯定很難集中精力寫作業;飯後人的全身活動能量都集中在消化器官上,大腦的活動相對遲緩階段。因此,飯前飯後的一段時間學習效率最低,不適宜寫作業。   

    (3)與其他的學習活動進行統一計劃,合理的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在學校可以利用自習時間、教師講完課的剩餘時間寫作業,如果寫不完就回家寫,要讓孩子明白老師留的作業多半是要求在家完成的。

    16、及時複習法   

    及時複習的方法是根據人的記憶規律總結出來的,它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減少孩子因遺忘或記憶不清而導致的在做作業時的"磨蹭"現象。   

    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由於學習科目和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只要課上能認真聽講即可基本掌握。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的內容逐漸複雜,這時如果沒有消化好老師課堂講的知識,又沒有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做起作業就會顯得磨蹭了,他們會邊寫作業邊翻看書中內容,總是處在一種被動狀態。如果孩子在做作業前先複習,則可以在做作業時做到心中有數,既鞏固了學習的內容,又可以提高寫作業的速度,這樣,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下面介紹一下培養孩子養成複習好習慣的要點:   

    (1)及時複習,最好當天的功課當天複習;   

    (2)指導孩子進行階段複習,包括章節複習和科目總複習;   

    (3)學會透過看課本的目錄,回憶已經學過的知識;   

    (4)教孩子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知識;   

    17、面對寫作業磨蹭的孩子,父母要有信心   

    至此,我們都知道了孩子寫作業磨蹭的現象不是單一性的問題,它是由綜合性因素導致的。父母教育觀念的轉變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環節。   

    首先,我們要給孩子一個過程。要知道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壞習慣的轉變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幫助孩子克服磨蹭也需要一個過程。   

    其次,作為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更不能不顧現實,硬逼著孩子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父母應該透過耐心細緻地觀察,瞭解你的孩子,傾聽孩子的意見,發現他的特點,瞭解他的渴望,並與孩子共同努力,達到共同期待的理想目標。   

    最後,父母們應該深信:每一個有自尊心的孩子,都希望父母因自己的某種成功而自豪;在所有的挫折中,幾乎沒有比令父母失望而更令孩子感到難過的了。

  • 4 # 明瑤

    一、培養整體習慣,寫作業慢是不是其他事情也慢?而且家長要以身作則,是不是父母也是這種慢性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不自覺模仿父母。更不用說還有一定的遺傳因素。

    二、寫作業時要在獨立安靜的地方。不要有其他的影響因素,把桌子收拾乾淨,只留有寫作業的課本和文具即可。我小弟弟小時候也是特別慢,後來透過這種方式見效很快。

    三、如果孩子不牴觸,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寫作業。孩子寫作業時候,你在旁邊看書,但是不是電子書,也不要看手機看電視。營造和孩子一起學習的氣氛,甚至可以和孩子有獎約定,預估孩子寫作業時間計算自己的讀書量,誰先完成答應對方的小要求,以此激烈孩子。

  • 5 # 靖邊微訊通

    適當的可以考慮物質激勵。激勵機制對任何年齡的人都有用,小玩具、各種喜歡的書、工藝品、去動物園玩等都可以。言出必行,一旦承諾就必須做到!

  • 6 # 善狼

    男孩慢性子,寫作業磨蹭,該怎麼辦呢?

    是人都有惰性,何況玩性正濃的孩子!寫作業磨蹭有兩個原因,一是不會寫,二是不想寫。不會寫家長必須耐著性子教,只到會寫,會寫還是磨蹭,那是他心裡在想著別的,想別的什麼呢?家長就得留心了。

    我鄰居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鑑,他看到孩子喜歡武術,就帶孩子去了武術訓練班,每到週末,孩子飯都顧不上吃,纏著要去,鄰居問他作業寫完了沒,必須得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後才能去,孩子看到爸爸不容商量的表情,只能按捺住急切去玩的心情,快速的完成作業。

    當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武術,還有喜歡音樂的,繪畫的,騎車越野的等等,家長只要細心觀察,找到他的“軟肋”,都可以採取我鄰居的做法,從小陪養孩子做事情的積極性,不拖拖拉拉,不磨磨蹭蹭的。

  • 7 # 蘇乞兒O米蘇舞蹈

    為什麼孩子愛磨蹭

    曾聽一位家長跟我談起他兒子的情況。他兒子讀小學一年級,做作業總是很磨蹭。他的作業其實不太多,但就是慢。結果想給他額外輔導,都抽不出時間。可兒子並不是慢性子的人啊,玩起遊戲來,他可比誰都快。

    我們還會發現,有的孩子心裡想要學習,好像也在一天到晚地學,但是效率很低。有的孩子也想著要考好高中、好大學,可就是怎麼也行動不起來,回家還是不願寫作業。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孩子心裡著急而行動不急呢?

    上面這些情況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問題——磨蹭。 磨蹭是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總結一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學習興趣不高,對學習是硬著頭皮應付,能拖就拖,缺乏自信,不負責任;

    2、“慢性子”,行動遲緩,慢條斯理,遇事怎麼也緊張不起來;

    3、沒有時間觀念,不講效率;

    4、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

    5、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怎樣讓孩子利索起來孩子的生活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磨磨蹭蹭地做事,也是長期形成的。這個習慣,首先會表現在他的生活方面。要讓孩子利索起來,當然就要先從生活上著手,教導孩子改掉磨蹭的習慣。如果在生活習慣上放任孩子磨蹭,你又怎能期望孩子能夠乾脆利落地學習呢?家長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法:

    透過遊戲或競賽加以改變

    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想改變他的磨蹭,可以透過經常玩一些小遊戲或小“比賽”來實現。例如,和孩子比一比看誰衣服穿得快,看誰先把桌面收拾乾淨等,在生活中尋找一些機會和孩子比一比、賽一賽。在這類遊戲和比賽中,孩子不僅提高了動作的敏捷度,還激發了他們的進取心。與此同時,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適當地獎勵,鼓勵孩子慢慢克服動作緩慢的壞毛病。

    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事情

    這種辦法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的壓力,但效果還是不錯的。它需要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完成某項事情的時間,然後規定孩子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項事情,時間一到就立即停止,不能再繼續下去。如果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孩子就要接受小小的懲罰。相反,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裡完成,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小文的媽媽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幫助小文改掉磨蹭的壞毛病的。小文的媽媽把自己的這種方法稱為“計數法”。“計數法”很簡單,她事先向小文講明數到第十聲的時候必須開始做某件事,然後讓小文準備好,說聲“開始”後就開始計時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她總是一邊數,一邊觀察小文的行動,如果在計數開始時,孩子的動作依然很慢,她就會故意數快一點,讓孩子感覺時間就快要到了,於是加快速度;當快要結束的時候,孩子還沒行動,她就會放慢數數的速度,讓孩子有行動的意識。這樣,孩子就會為了趕規定的時間而行動迅速。

    小文媽媽的“計數法”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數數能夠讓孩子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並讓他及時行動。

    為孩子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不少孩子做作業磨蹭是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一會兒翻翻書包,一會兒喝喝水,一會兒到外面順便看看電視等。對此,家長最好在孩子做作業之前,把準備工作做好,書桌上不擺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免得孩子分心。下面是一位女孩的母親講述的經驗。上學前,女兒做事總是磨磨蹭蹭的,我發現這主要是因為她容易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總不能集中。比如,吃飯的時候,窗外突然飛過一隻小鳥,她就會放下碗去仔細看個究竟;正在畫畫時,忽然聽到熟悉的動畫片的聲音,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電視。所以,女兒做事往往“戰線”拉得很長,效果也不好。針對她的這種壞習慣,我就在她做事時,儘量為她創造一個安靜單一的環境,排除與她所做的事情無關的因素,使她能專心於正在做的事情。慢慢地,她養成了利索的好習慣。

    看來為孩子創造一個能全心投入其中做事的環境,幫助孩子儘量地排除可能會影響他的種種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以身作則,在生活細節上教育孩子

    作為家長,教育孩子之前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磨蹭的現象,比如邊看電視邊慢慢吃飯等等,如果有的話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它們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改變壞習慣,要注意在平時、生活細節上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習慣,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地做好每件事情。許多孩子都有邊看電視邊吃飯的壞習慣,為了能多看會兒電視,一頓飯他往往能吃上一個小時。家長認為孩子學習辛苦了一天,就讓他趁這個機會放鬆一下,一般也不會多加干涉。其實這樣做不好,長此以往,孩子不僅會養成磨蹭的壞習慣,還會養成一心二用的壞毛病。

    下面來看看怎麼才能引導孩子專心做作業:首先,幫助孩子明白做作業是他的責任,千萬不要讓孩子以為是在給父母做作業

    有的家長常會說出這樣的話:“還不給我好好做作業!”這樣,孩子的潛意識總認為作業是為家長做的。家長要幫助孩子提高對作業的責任感,要讓孩子明白,每天按時認真完成作業是他應該做的,沒有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也有一些孩子雖然知道學習、作業是為自己做的,但是由於家長平時地放任,就讓他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只要把作業做完,做什麼都可以。這些不良的態度都會影響孩子為作業負責。

    其次,讓孩子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

    考試時有什麼樣的要求,就用同樣的要求對待作業。考試如無特殊情況是不允許離場的,那麼做作業時也一樣不能讓孩子離開書桌,如果一次作業時間太長,可將作業分段進行;考試不能翻閱相關資料,寫作業的時候應讓孩子先複習,對所學的內容有充分的準備再動手,儘量不靠翻書來完成;考試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因此也可以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作業。讓孩子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就是讓孩子知道,做正事的時候應該具備嚴謹的態度。改掉作業隨意的毛病,是提高作業質量及學習效率的好辦法。

    為了保證學習的效果,在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練習或習題時,你可以指導他完成下面三個步驟。

    第一步: 回憶

    回憶通常是指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快速簡單地回想。回憶是複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提高記憶率的有效手段。透過回憶,孩子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地理解,可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

    第二步:做作業

    做作業是孩子完成老師講授課程後安排練習的過程。做作業的時候要有時間觀念,還要細心謹慎。當然,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前提下,最好能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情況再做些適宜的訓練。

    第三步:檢查

    做完作業後,需要檢查,但許多孩子都會忽視這一步。由於很多孩子對作業的不當認識,以為做完了作業就是完成了作業,其實缺少了這一步是不完整的作業,粗心的錯誤就不能得到糾正。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有的孩子寫作業時沒有專心投入。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摸這玩玩那,這樣當然不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家長應當要求孩子在做作業時集中注意力,絕不做與作業無關的事情,作為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也不要上前打擾。

    讓孩子一心一意做作業,並不是說讓孩子連續做一個晚上的作業不休息,它需要勞逸結合。如果孩子連續長時間思考問題而得不到休息,大腦就會疲勞,運轉緩慢,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錯誤率也會明顯增高。讓孩子適當的休息,是明智之舉。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解決作業問題:

    一、鍛鍊孩子的協調能力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有的孩子在做作業時常常會抬頭和低頭,這樣就降低了讀寫的速度和準確率。這些孩子做作業慢,是因為他們的協調能力不足造成的。既好又快地完成作業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比如小手肌肉的靈活、手眼的協調等。

    對於協調能力不太好的孩子,家長應當加強協調能力的訓練。比如,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運動,像投籃、打乒乓球、剪紙、滑冰等,長期堅持將有助於孩子協調能力的提高。二、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情況

    有的家長工作很忙,時間很緊張,但不能將“沒時間”作為對孩子的作業不理不睬的藉口。再忙,每週也要至少檢查孩子的作業一次。

    家長檢查孩子作業有兩個好處:

    1、可以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作業能夠反映出孩子的學習情況,認真不認真,掌握知識牢不牢,有沒有困難等在作業中一目瞭然。

    2、可以有效督促孩子的學習。家長時不時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業,會使孩子在無形中產生一定的壓力,為了不受到家長的批評,孩子一般都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基礎不好、欠賬太多的孩子在做作業時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家長不能一味責罰,在鼓勵孩子克服學習困難時,應當耐心地幫助和輔導他們做好作業。孩子年齡還小,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在作業中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產生煩躁感,甚至害怕寫作業。這時訓斥和打罵是無濟於事的,它只能使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喪失。家長應該及時幫孩子將沒有弄懂的地方弄懂,並要注意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三、不要陪孩子寫作業

    不少家長喜歡在孩子寫作業時陪在一旁,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陪孩子寫作業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很多孩子就是這樣,如果家長不在旁邊陪著,他就會開始玩、走神或是看消遣的書,只有家長坐在身邊,他才覺得要寫作業了,這樣孩子就總覺得是在為家長學習。因此,從孩子一上學開始,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獨立寫作業。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一年級的孩子什麼都不太懂呢,怎麼讓他自己寫作業,他連題意都弄不懂。其實,家長低估了孩子的能力,目前很多小學低年級的作業題都會有一個示範題,孩子稍微觀察一下示範題,就會明白他需要做什麼。

    即使孩子真的弄不清楚,家長解釋之後,也一定要離開孩子的書桌,一定要記住:作業是孩子的作業,並非家長的作業。陪著孩子寫作業,除了會造成孩子懶惰,還有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因為有的孩子會覺得父母老在一旁陪著自己,是在監督自己。

    四、不要成為孩子的答題機器。孩子寫作業或學習的過程中總會碰到問題和困難,父母應當用什麼方式去幫助孩子,也有很大的學問。

    不少家長的做法是,孩子一有不會的,立刻幫忙講解,講解的時候很少用啟發的方式,而是直接告訴孩子應該怎樣,講完家長還要加上“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你都不會!”這樣做的結果是,家長常常成了孩子的答題機器。孩子一碰見問題,就直接問家長,根本不願意動腦筋。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8 # 逗號先生

    孩子寫作業磨蹭確實挺讓家長頭疼的,有一句話說得很形象,不寫作業孩子就是親生的,一寫作業就好像是後媽養的。問題出在家長和孩子身上,不見得都是孩子的問題。

    對於孩子磨蹭的問題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

    1、專注力不足

    在課堂上其他小朋友都是專注的聽老師講課,可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別人可以專注學習30分鐘,有的孩子只能專注5-10分鐘,所以課堂上知識點沒有掌握到,到寫作業時就一臉的懵,自然沒有寫作業的動力了。

    日常生活中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注意力的訓練,如拍球、跳繩做舒爾特表格訓練、眼盯時鐘等。每天花10分鐘的時間來做訓練。只能堅持孩子專注力提上去了,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2、學習習慣不好。

    準備做作業的時候發現鉛筆沒有削好,等做一會兒了又發現橡皮差不見了。又過了一會兒了覺得口渴了,再過一會兒又要去上廁所了。你發現總會有各種準備沒有做好。

    做作業前要求孩子應該準備的東西全部檢查完成了,再開始做作業。就像上課一樣,老師都會要求孩子先去上廁所的、喝水等等都去做了,然後再準備上課。做作業也是一樣。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

    3、生活習慣不好

    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全家人是幾個大人盯一個孩子,從小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在孩子的前面,任何事情都幫他安排好了,更完美的有都替孩子做好了。在幼兒時期是兒童大腦發展最快的時期,這個時期幼兒需要透過各種活動經驗來刺激大腦的發育,結果你把他應該做的事都給做了,到了學習的年齡孩子能力跟不上,就會在學習上顯的很明顯了。從小應該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著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在孩子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請放手多給孩子機會去挑戰嘗試。

  • 9 # C媽學堂

    在生活中我們一定會遇到輔導孩子作業的情況,可是我們會發現自家孩子寫作業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快速,甚至有些磨磨蹭蹭。

    特別就像你上面所提到的問題,男孩子寫作業還比較磨蹭,甚至是個慢性子這就需要快速的糾正,不然就會對孩子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家大寶在上了幼兒園之後每天回到家裡面寫作業也是比較磨蹭,甚至每天回來之後,你必須給他說一句:“現在立馬去給我寫作業,不然晚上別睡覺了”,孩子才能聽懂。之後慢悠悠的走到書桌旁邊寫作業,這個時間也會持續到三小時左右。

    後來實在沒有辦法到學校給老師說讓他假裝懲罰一下孩子。雖然孩子後來慢慢有所改正,但其實本身還是一個慢性子。遇到這樣的孩子,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寫作業慢,父母應該怎麼辦?

    1、讓孩子有時間觀念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也不會認鐘錶,同時對時間沒有很好的把控,甚至把10分鐘當做一小時來用。那麼如果我們發現自家孩子明明沒有這種時間觀念,就應該考慮讓他們懂得時間界限。

    可以的話,給孩子定個10分鐘的鬧鐘,讓他明白一分鐘到10分鐘是什麼樣的感受?比如說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規定玩30分鐘,那麼必須30分鐘之後立馬停掉,慢慢的孩子也就有了時間觀念。

    2、適當懲罰非常有必要

    有些時候孩子比較慢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明明知道這件事情自己需要儘快做,但是內心就是不太願意甚至找一些藉口。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就應該讓他明白如果過慢就會造成一定的問題,甚至受到一定的懲罰。相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也會慢慢的改變自己的性格。

    3、父母以身作則讓孩子避免慢吞吞

    正所謂,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周圍父母本身就是一個慢吞吞的性格,那麼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也是這樣。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改正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一定要反思自己是否有這樣的行為。

  • 10 # 優勢教養教練竹風媽媽

    先給這位家長提個醒:孩子寫作業磨蹭已經是家長教養的結果,建議別隻為“孩子寫作業不磨蹭”找些小技巧、小方法,這樣有可能暫時會帶來一些效果,但長期結果是,孩子表現得越來越糟糕。我是優勢教養指導師,曾經成功地指導過上千名寶媽,其中就有一些孩子,在媽媽眼裡是個“慢性子”、寫作業磨蹭。

    第一、確認孩子是不是“慢性子”,你讓他做一件他最喜歡的事情(網路遊戲、看動畫除外),看他效率是否會提升,表現的激情是什麼狀態。

    筆者在過往的家庭指導案例中發現,家長對孩子是否是“慢性子”的誤判率很高,即:家長眼中的慢性子,其實並不是。

    特別說明的是:真實的慢性子應該是氣質原因,而非性格原因,家長可以給孩子做個氣質向度評估,寶媽也要做個評估,評估後的資料用上面的雷達圖做個對比。

    第二、寫作業磨蹭的細節,磨蹭的原因很多,發現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到對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改善。

    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超過七成的孩子磨蹭的原因是注意力集中維度出現了問題,有兩成是因為心裡牴觸作業的原因(比如:會覺得如果儘快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媽媽會再給孩子增加額外的作業)。

    第三、孩子寫作業磨蹭(包括是真正慢性子的孩子)是家長教養的結果,實際上,是家長在陪伴孩子寫作業時匱乏教養力技巧的表現,沒有從孩子的內驅力上,讓孩子認為寫作業是自己的天職,孩子大腦的自律神經迴路沒有形成。

    所以,寶媽在日常教養中,應該從讓孩子主動學會自律方面入手,而非僅找一些讓孩子寫作業不磨蹭的方法,即,從根本上解決自律問題,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下面,我就從優勢教養2.0的教養思維出發,給出讓孩子學會主動自律的優勢教養流程圖,希望這位家長可以改變一下教養思維,讓孩子主動學會自律,從根本上解決寫作業磨蹭的問題:特別說明的是,優勢教養不僅需要家長從教養思維上進行轉換,更需要找準孩子獨特的表現優勢和性格優勢,才能制定相應實施方案,進行家庭環境創設和利用積極溝通公式。

    所以,在這裡我只能從基本策略上給出讓孩子主動學會自律的基本流程。請這位家長諒解,再次提醒這位家長:寫作業磨蹭已經是當前您對孩子的教養結果,現在需要從根本上提升家長的教養力技術,而非僅僅尋找一些讓孩子寫作業不磨蹭的方法。

    【再次提醒家長】教養是家庭系統工程,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單純將某個技巧用在孩子身上(比如這個案例中,僅從孩子寫作業磨蹭這個角度,去找解決不磨蹭的技巧),先不說能否有效果,找到的技巧能否實施,即使當時有效,長期看來,也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不負責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方有西方科學,東方有東方科學,難道就必須非此即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