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趣聞

    秋瑾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自稱“鑑湖女俠”,筆名鞦韆,曾用筆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陰,生於福建閩縣,其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曾自費東渡日本留學。積極投身革命,先後參加過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革命組織,聯絡會黨計劃響應萍瀏醴起義未果。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被捕後從容就義… 

  • 2 # 天津陳紅文

    本人覺得古代稱得上女中豪傑的人物有三位。 第一個:武則天。 (公元624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後改名曌,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1、政治較清明

    在她統治時期進一步發展了科學制,創立了殿試和武舉。並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舉。武則天透過科舉、自舉和別人推薦,選拔了一批傑出的人才,成為武周政權的中流砥柱,如狄仁傑、姚崇、宋璟,後來成為開元時期的賢相。唐中期的宰相陸讚揚武則天善於用人,賞罰分明。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亦認為,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 2、經濟有發展

    武則天重視農業生產。認為“建國之本,必在於農”,“家足人足,則國自安”。她繼續推行均田制,在獨掌政權的二十一年裡,地方水利工程有19項。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3、國力很強盛

    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統一是歷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願望。因此,衡量和評價任何一個帝王的好壞、是非功過,都要看其如何處理各民族的關係,能否維護國家的版圖和主權。武則天執政的時代,繼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懷柔政策和“降則撫之,叛則討之”的策略,對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貴族的侵擾和叛亂,採取了堅決抵抗、討伐的態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4、文化已發達

    武則天在位時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視古建築的修建,較著名的有長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陽龍門石窟和乾陵。相容三教,使其發展。武則天本人遵儒、寵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華江為一本《三教諸英》。

    第二位:蕭太后。 在歷史上被稱為“承天太后”,遼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軍事家。蕭太后名叫蕭綽,小名蕭燕燕,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

    由於遼國前期窮兵黷武、蕭太后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首先是招農墾荒。直接拉動了遼朝經濟的發展。她還多次下令保護農田,禁誤農時,並親自“觀稼”,遣使勸農,進一步起到了鼓勵農業生產的作用。

    其次是減免租賦。統和七年(989年)六月,詔燕樂、密雲二縣荒地許民耕種,免賦役十年;統和十四年,南京道重定稅法,蕭太后認為新法過重,指令減少。次年,募民耕灤州荒地,免其租賦十年。

    蕭綽執政達40年之久。蕭綽深知鞏固江山必須掌握兵權,透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縝密安排,蕭綽逐漸增強了軍事實力,鞏固了自己的政權。尤其蕭綽對漢臣韓德讓的重用也在她成就霸業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蕭綽審時度勢,認為在宋遼多次戰爭中,儘管遼勝多負少,但除軍事以外,遼各方面都遠不如宋,特別是經濟落後,這樣長久相持下去,對遼未必有利。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蕭綽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策:以大軍壓境為前提,脅迫懼戰的宋真宗不戰而降。最後,雙方簽訂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得三位:聖女貞德。 貞德原本是一位法國農村少女,她聲稱在十三歲時的一日,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天使聖彌額爾、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從而得到“上帝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格蘭人佔領的法國失地。後來她幾番轉折,得到兵權,於1429年解奧爾良之圍,成為了聞名法國的女英雄,後帶兵多次打敗英格蘭的侵略者,更促使擁有王位繼承權的查理七世於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

    然而聖女貞德於1430年在貢比涅一次小衝突中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為英格蘭人以重金購去,由英格蘭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於1431年5月30日在法國魯昂當眾處死。20年後英格蘭軍隊被徹底逐出法國時,貞德年老的母親說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審判貞德的案子,最終於1456年為她平反。500年後被梵蒂岡封聖。

  • 3 # 歷史風度

    花木蘭

    說起女中豪傑,大家第一個想起來的肯定是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花木蘭姓魏,名叫木蘭。隋代河南章丘人。

    隋恭帝時,北方柔然侵入邊境,隋恭帝徵召老兵入伍,花木蘭父親年邁多病,家中弟弟尚且年幼,木蘭只能假扮男裝替父從軍。邊關的風沙一吹就吹了10幾年,花木蘭10餘年後凱旋迴家,皇帝赦免其欺君之罪並且封賞官職,木蘭辭官不做,歸隱田園孝敬老父。唐代被追封為“孝烈將軍”,木蘭因此名傳千古。

    梁紅玉

    南宋著名抗金女英雄,安徽池州人。祖上為武將出身,宋徽宗宣和二年因其父在方臘起義貽誤戰機,戰敗獲罪被殺,梁紅玉也入了教坊司充當營妓。在童貫平定方臘的慶功宴上,她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韓世忠。

    北宋滅亡後,宋高宗趙構遷都到了臨安,因其沉迷享樂不想恢復祖宗江山,引起御營統制苗傅和威州刺史劉正彥的造反,史稱苗劉兵變。梁紅玉聽到訊息後,騎馬一夜疾馳趕到秀州通知韓世忠進京平叛,這就是飛馬傳召。

    完顏宗弼乘著南宋內亂之際再次興兵,韓世忠率領8000精兵在鎮江黃天蕩截擊金軍,梁紅玉冒著矢石親自擂鼓助陣,敵軍不退戰鼓不歇。擊退金軍進攻10餘次,宋高宗趙構稱讚梁紅玉:“智略之優,無愧前史,南宋朝廷加封梁紅玉為“楊國夫人”。在岳飛被“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後,韓世忠與梁紅玉心灰意冷辭去官職在蘇州歸隱。

    秦良玉

    四川忠州人,膽識過人又能做一手好文章,建立了明末著名的白桿兵,明末著名女將。

    萬曆28年楊應龍叛亂,秦良玉與其夫大破楊應龍軍,攻取桑木關,戰功為南川路第一。

    天啟二年四川當地土司奢崇明叛亂,當地土司皆按兵不動作壁上觀,只有秦良玉擂鼓出徵直取成都將叛軍擊退,解了成都之圍,秦良玉一鼓作氣收復叛軍重要據點,奢崇明兵敗自殺。朝廷封梁紅玉為夫人,並多次賞賜金幣。

    清順治三年,南明小朝廷秦加封秦良玉為太子太傅。秦良玉一生忠於大明王朝,為其平定叛亂、抗擊後金,於清順治五年壽終正寢享年75歲。

  • 4 # 885妹

    秦良玉(1574-1648)字貞素。

    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為石砫宣撫使馬千乘妻。史書記載到:秦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常為男子裝。自幼從父秦葵習文練武,丈夫死後,繼任其職,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瀋陽抗擊後金,被明熹宗封為二品夫人、充總兵官,並賜“忠義可嘉”匾額。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榆關)。崇禎三年,又奉詔勤王,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禎帝優詔褒美並誥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掛鎮東將軍印。並且在四川、貴州地區又相繼擊敗奢崇明、安邦彥、張獻忠、羅汝才等叛軍,取得成都之捷、重慶之捷、夔門之捷等。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晉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爵。永曆皇帝加封太子太傅,仍以鎮東將軍督兵靖川。去世後諡號“忠貞”。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將相列傳(非列女傳)的巾幗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讚譽秦良玉:“像她這樣不怕死不愛錢的一位女將,在歷史上畢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營衚衕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遺址。

    崇禎皇帝賦詩四首以彰其功:

    其一: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其二:蜀錦徵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其三: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其四:憑將箕帚作蝥弧。一派歡聲動地呼。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清末鑑湖女俠秋瑾對秦良玉推崇備至,亦寫詩讚美之:

    其一:古今爭傳女狀頭,誰說紅顏不封侯。馬家婦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其二:執掌乾坤女土司,將軍才調絕塵姿。花刀帕首桃花馬,不愧名稱娘子師。

    其三:莫重男兒薄女兒,平臺詩句賜娥媚。吾驕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譙國夫人

    譙國夫人冼英冼太夫人(又稱冼夫人、嶺南聖母),名英,公元522年出生於廣東高涼郡山兜丁村(今電白縣山兜丁村)一個世代為南越首領的家庭,公元602年於海南巡視途中辭世,按家鄉風俗(俚俗風俗)歸葬於故里孃家的山兜之原。

    冼太夫人“幼賢明,多籌略”,且“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還經常規勸親族為善,以解仇息兵,因而在鄉里很有威信,深得百姓擁護愛戴,以至海南一千多洞黎族人都來歸附她。北燕王裔羅州刺史“聞其志行”聘為其子高涼太守馮寶婦,冼夫人婚後,為了幫助因為是“他鄉羈旅”而在本地“號令不行”的夫家推行政令,便“誡約本宗”以服從政令,又常協助丈夫斷決案件,秉公無私,從此使到“政令有序,人莫敢違。”

    冼太夫人歷經梁、陳、隋三朝約80年,其軍事、政法活動橫跨南越10餘州。她生逢全國時局最混亂之時,作為南越首領,擁有自己龐大的武裝力量,並且深得民心,完全具備割據稱雄的條件,但她卻能完全地順應人民的要求與願望,始終致力於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她一生不遺餘力地協助朝延剪除地方割據勢力。懲治貪官汙吏,革除社會陋習,以促進民族融合和推動社會文明程序。她事國以忠,親民以德,行政以仁,治兵以義,因此恩播百越,威震南天,而深受人民愛戴,屢得皇朝褒揚。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和民族團結盡心盡力,成為南朝梁、陳及隋與唐初穩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為嶺南地區社會相對百年的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後人為了紀念冼太夫人功績,在兩廣的高、雷、化、欽、廉等州縣建造了很多廟宇,其中茂名、電白等地一縣就有冼廟一二十處,海南島各地建有冼廟100餘座,在香港、臺灣、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地都有華人建的為數不少的冼廟。電白、海南無論政府或者民間每年都舉行幾次盛大的紀念活動。

    冼太夫人的歷史功績和思想文化,於國內乃至世界都有很大影響,在廣東歷史版圖中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歷來都得到很高的評價。自六朝梁陳至明清皇朝先後給予冊諡之外,還有如唐魏徵、宋蘇軾、明李東陽、清王士楨等名人給予作記與歌頌。在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譽之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2002年,江澤民主席視察冼廟時,盛讚她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團結的精神,稱她為“我輩後人永遠學習的楷模。”

    平陽昭公主

    平陽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竇皇后)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蹟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樊梨花

    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後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仁貴徵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現在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深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她所體現的正是中國婦女偉大的獨立於世的精神。

    折太君(即歷史上的佘太君)

    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徵遼之時,潘仁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緒年間《岢崗州志》所述:“楊業妻折氏。業,初名劉繼業,仕北漢,任犍為節度使,娶折德(戶衣)女。後歸宋,賜姓楊。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後楊業戰死於陳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辯伕力戰獲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為民。”又《保德州志》雲:“折太君,宋永安軍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女,代州刺史楊業妻。性警敏,嘗佐業立戰功。後太平興國十年,契丹入寇;業進兵擊之,轉戰至陳家峪口,以無援兵,力屈被擒,與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書陳夫戰歿,由於王侁違制爭功。上深痛惜,沼贈業太尉,除王侁名。”宋太宗下詔“故云州觀察使楊業,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死後)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楊業傳》)。

    楊業為國捐軀之後,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保定)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讚揚地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涇州,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摺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梁紅玉

    梁紅玉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原籍池州,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祖父和父親因貽誤戰機被殺,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朝廷派童貫率軍平定方臘,最後方臘被韓世忠所捉。

    平定方臘後,在慶功宴上,韓世忠與梁紅玉初次見面,二人對視生情,終成眷屬。他們相親相愛的生活一直伴隨著戰爭度過。梁紅玉有身孕後留在京城,卻被苗傅和劉正彥扣押,但二人礙於韓世忠的勇猛並不敢難為他們母子。

    此時宋高宗沒有行動的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勝非密派梁紅玉馳往秀州,催韓世忠前來救助,並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韓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授武勝軍節度使。

    這年冬天,金人再度進犯,從黃州和採石磯兩處渡江,直逼臨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韓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節金兀朮下戰書與韓世忠,約定第二天開戰。韓世忠聽從梁紅玉的計策把宋軍兵分兩路,看中軍搖旗為號,進行包圍截殺。結果金軍大敗。韓世忠放聲高歌: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臺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訊息歇。龍虎嘯,鳳雲泣,千古恨,憑淮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有奸細向金兀朮獻了一計: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燒燬韓世忠戰船。但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策以少勝多,圍困敵軍近五十天,使金軍不敢隨便渡江侵犯。

    岳飛被害後,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他索性辭去官職,與梁紅玉白頭相守。

    穆桂英

    傳說故事人物。生長於山東穆柯寨,寨主木羽之女,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因在陣前自招楊宗保為婿,歸於宋營。在抗擊遼的入侵時,她英姿颯爽,躍馬橫刀,與楊家諸將領一道,所向披靡,屢建戰功。宗保在抗擊西夏的戰爭中死去後,佘太君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徵西時,她已五十歲,但她銳氣不減,仍掛先鋒印,一馬當先,力戰番將。是古代流傳的巾幗英雄形象,深為群眾所喜愛。民間以“穆桂英掛帥” 、“大破天門陣”等故事流傳最廣。是歷史上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

    花木蘭

    姓魏,名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莊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可惜,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 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裡戲珠,佈局對稱,造形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 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臥,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鑑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簷,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臺,《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鬥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字不但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讚"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秦良玉(1574-1648)字貞素。

    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為石砫宣撫使馬千乘妻。史書記載到:秦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常為男子裝。自幼從父秦葵習文練武,丈夫死後,繼任其職,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瀋陽抗擊後金,被明熹宗封為二品夫人、充總兵官,並賜“忠義可嘉”匾額。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榆關)。崇禎三年,又奉詔勤王,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禎帝優詔褒美並誥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掛鎮東將軍印。並且在四川、貴州地區又相繼擊敗奢崇明、安邦彥、張獻忠、羅汝才等叛軍,取得成都之捷、重慶之捷、夔門之捷等。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晉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爵。永曆皇帝加封太子太傅,仍以鎮東將軍督兵靖川。去世後諡號“忠貞”。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將相列傳(非列女傳)的巾幗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讚譽秦良玉:“像她這樣不怕死不愛錢的一位女將,在歷史上畢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營衚衕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遺址。

    崇禎皇帝賦詩四首以彰其功:

    其一: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其二:蜀錦徵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其三: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其四:憑將箕帚作蝥弧。一派歡聲動地呼。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清末鑑湖女俠秋瑾對秦良玉推崇備至,亦寫詩讚美之:

    其一:古今爭傳女狀頭,誰說紅顏不封侯。馬家婦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其二:執掌乾坤女土司,將軍才調絕塵姿。花刀帕首桃花馬,不愧名稱娘子師。

    其三:莫重男兒薄女兒,平臺詩句賜娥媚。吾驕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譙國夫人

    譙國夫人冼英冼太夫人(又稱冼夫人、嶺南聖母),名英,公元522年出生於廣東高涼郡山兜丁村(今電白縣山兜丁村)一個世代為南越首領的家庭,公元602年於海南巡視途中辭世,按家鄉風俗(俚俗風俗)歸葬於故里孃家的山兜之原。

    冼太夫人“幼賢明,多籌略”,且“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還經常規勸親族為善,以解仇息兵,因而在鄉里很有威信,深得百姓擁護愛戴,以至海南一千多洞黎族人都來歸附她。北燕王裔羅州刺史“聞其志行”聘為其子高涼太守馮寶婦,冼夫人婚後,為了幫助因為是“他鄉羈旅”而在本地“號令不行”的夫家推行政令,便“誡約本宗”以服從政令,又常協助丈夫斷決案件,秉公無私,從此使到“政令有序,人莫敢違。”

    冼太夫人歷經梁、陳、隋三朝約80年,其軍事、政法活動橫跨南越10餘州。她生逢全國時局最混亂之時,作為南越首領,擁有自己龐大的武裝力量,並且深得民心,完全具備割據稱雄的條件,但她卻能完全地順應人民的要求與願望,始終致力於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她一生不遺餘力地協助朝延剪除地方割據勢力。懲治貪官汙吏,革除社會陋習,以促進民族融合和推動社會文明程序。她事國以忠,親民以德,行政以仁,治兵以義,因此恩播百越,威震南天,而深受人民愛戴,屢得皇朝褒揚。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和民族團結盡心盡力,成為南朝梁、陳及隋與唐初穩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為嶺南地區社會相對百年的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後人為了紀念冼太夫人功績,在兩廣的高、雷、化、欽、廉等州縣建造了很多廟宇,其中茂名、電白等地一縣就有冼廟一二十處,海南島各地建有冼廟100餘座,在香港、臺灣、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地都有華人建的為數不少的冼廟。電白、海南無論政府或者民間每年都舉行幾次盛大的紀念活動。

    冼太夫人的歷史功績和思想文化,於國內乃至世界都有很大影響,在廣東歷史版圖中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歷來都得到很高的評價。自六朝梁陳至明清皇朝先後給予冊諡之外,還有如唐魏徵、宋蘇軾、明李東陽、清王士楨等名人給予作記與歌頌。在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譽之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2002年,江澤民主席視察冼廟時,盛讚她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團結的精神,稱她為“我輩後人永遠學習的楷模。”

    平陽昭公主

    平陽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竇皇后)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蹟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樊梨花

    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後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仁貴徵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現在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深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她所體現的正是中國婦女偉大的獨立於世的精神。

    折太君(即歷史上的佘太君)

    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徵遼之時,潘仁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緒年間《岢崗州志》所述:“楊業妻折氏。業,初名劉繼業,仕北漢,任犍為節度使,娶折德(戶衣)女。後歸宋,賜姓楊。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後楊業戰死於陳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辯伕力戰獲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為民。”又《保德州志》雲:“折太君,宋永安軍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女,代州刺史楊業妻。性警敏,嘗佐業立戰功。後太平興國十年,契丹入寇;業進兵擊之,轉戰至陳家峪口,以無援兵,力屈被擒,與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書陳夫戰歿,由於王侁違制爭功。上深痛惜,沼贈業太尉,除王侁名。”宋太宗下詔“故云州觀察使楊業,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死後)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楊業傳》)。

    楊業為國捐軀之後,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保定)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讚揚地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涇州,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摺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梁紅玉

    梁紅玉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原籍池州,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祖父和父親因貽誤戰機被殺,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朝廷派童貫率軍平定方臘,最後方臘被韓世忠所捉。

    平定方臘後,在慶功宴上,韓世忠與梁紅玉初次見面,二人對視生情,終成眷屬。他們相親相愛的生活一直伴隨著戰爭度過。梁紅玉有身孕後留在京城,卻被苗傅和劉正彥扣押,但二人礙於韓世忠的勇猛並不敢難為他們母子。

    此時宋高宗沒有行動的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勝非密派梁紅玉馳往秀州,催韓世忠前來救助,並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韓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授武勝軍節度使。

    這年冬天,金人再度進犯,從黃州和採石磯兩處渡江,直逼臨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韓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節金兀朮下戰書與韓世忠,約定第二天開戰。韓世忠聽從梁紅玉的計策把宋軍兵分兩路,看中軍搖旗為號,進行包圍截殺。結果金軍大敗。韓世忠放聲高歌: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臺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訊息歇。龍虎嘯,鳳雲泣,千古恨,憑淮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有奸細向金兀朮獻了一計: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燒燬韓世忠戰船。但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策以少勝多,圍困敵軍近五十天,使金軍不敢隨便渡江侵犯。

    岳飛被害後,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他索性辭去官職,與梁紅玉白頭相守。

    穆桂英

    傳說故事人物。生長於山東穆柯寨,寨主木羽之女,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因在陣前自招楊宗保為婿,歸於宋營。在抗擊遼的入侵時,她英姿颯爽,躍馬橫刀,與楊家諸將領一道,所向披靡,屢建戰功。宗保在抗擊西夏的戰爭中死去後,佘太君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徵西時,她已五十歲,但她銳氣不減,仍掛先鋒印,一馬當先,力戰番將。是古代流傳的巾幗英雄形象,深為群眾所喜愛。民間以“穆桂英掛帥” 、“大破天門陣”等故事流傳最廣。是歷史上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

    姓魏,名木蘭。隋代人,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莊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可惜,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 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裡戲珠,佈局對稱,造形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 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臥,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鑑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簷,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臺,《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鬥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字不但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讚"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 5 # 琅琊郡大叔

    從年代順序看有很多,秦朝羋太后 劉邦的皇后呂氏 三國貂蟬 漢朝昭君 唐朝武則天 紅拂 以後的花木蘭 孝莊等李清照都算是

  • 6 # 阿秋6242

    豪傑,才能出眾的人,女性中的傑出人物。武則天,是中國古代第一位被稱為女皇帝的人,生於624——705年12月16日,在她統治的時候有幾項重要利民政策。

    一、發展科舉,重用寒門

    武則天獨具眼光慧眼識人,在任期間御用許多賢能人士治理天下,是歷史上有名的一位禮賢下士,知人善用的女性,被歷史學家稱為傑出的政治家。

    其中婁師德,狄仁傑就是武則天當朝最為重要的賢臣。還有兩位良相,姚崇和宋璟是武則天不畏眾臣所迫提拔上位的相才。她注重科舉,提升有能力的進士,舉行殿試,武舉,自行舉薦,等多種制度,讓更多出身貧寒學子有大展才華的機會。

    二、注重民生

    武則天再建言十二事中建議:勸農桑,減賦稅,她注重地方監察,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督查。毛澤東曾說: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的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才,還有用人之術。武則天在位期間,社會安定,農業,手工和商業都有著不斷創新向上發展的趨勢。

    孝莊太后,生於1613年3月28日至1688年1月27日博爾濟吉特氏,出生於蒙古科爾沁,是清朝被稱為傑出的女政治家,

    提到清朝最厲害的女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慈禧老佛爺,這個歷史臭名遠昭的女人,有著不一般的政治思想,與她有著同一家族關係的孝莊太后卻被歷史銘記留下濃重色彩,她就是家喻戶曉女中豪傑孝莊太后,

    她與武則天同樣是位高權重之人,選擇卻截然不同,但是在治理國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孝莊並沒有為自己在權力上謀劃未來,而是用心扶持順治皇帝,在之去世後,又親自教導孫子康熙皇帝。如果沒有孝莊的悉心教導也不可能有大清帝國的300年基業,可以說她是一名集才華與智慧並存的女性。

    蔡文姬,據後漢書,烈女傳記載,蔡文姬是一位對文學創作作出重要貢獻的一位女性,胡笳十八拍有著對歷史稱為千古絕唱無人能比的一部史詩。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是東漢時期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博學多才,善同音樂,據記載有一次傍晚聽父親彈琴,當時有一根絃斷了,她對父親說,第二根絃斷了,一會又一根絃斷了她既說,斷的是第四根,她父親對此非常驚異。在當時的社會,雖然天賦異稟,可是在女人沒有地位的年代,一樣逃不出悲慘的命運,可嘆,生不逢時。

    烈女傳記載,曹操被蔡文姬冒死救夫的深情所打動下令赦免蔡文姬的丈夫,當時正值寒冬時節,蔡文姬衣衫單薄甚是可憐,而對於當時的貧困與悲苦卻沒有打擊到蔡文姬對生活的執著和追求,曹操曾聽聞蔡文姬家中藏書豐富,對蔡文姬說,聽說夫人從前家中多藏書,現能記得否,蔡文姬回答說,從前父親賜書四千餘卷,後來流離塗炭一卷都沒有了。現在記得,也不過四百多篇罷了。

    曹操說,那麼我叫十個吏員到夫人那裡來聽寫吧!蔡文姬回答說,不必了,還是我自己寫吧!請賜我一些紙筆,寫楷書還是草書由您決定吧!曹操說,請夫人自定吧。於是蔡文姬將自己尚能記得四百多篇書稿一字不差地撰寫出來送給曹操,蔡文姬雖然天賦異稟博學多才,可是留下的作品卻不多,現在唯一有記載的兩篇詩篇,一篇是五言體,一篇是騷體,相比之下胡笳十八拍更有其藝術價值。

    李清照,是宋代不可多得的一位女詞人,也可以稱為是女中豪傑,她所著的詞論是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一部文獻,說到李清照絕大部分人認為她是一名千古第一才女,所代表的是少女,愛情之類的標籤,李清照對文字有著超凡的能力,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每一部詞都如渾然天成,在中國歷史上,有千古女皇帝,而李清照卻是一位絕無僅有的千古女詞人,著名作家胡適對李清照有著很高的評價道,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個女文豪,在李清照少年時既負文學的盛名,去年大火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就是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李清照的遺作現存不多,可是僅有的詞不少體現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影響意義,同時也代表中國古代婦女在追求男女平等的事情上,有著廣大的心聲,從而在詩詞方面為女性創作開出一片先河。

  • 7 # 錦衣怒馬少年時

    我是錦衣怒馬少年郎,我來回答。

    提起女中豪傑,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抗金英雄梁紅玉,領軍掛帥穆桂英,以及女將樊梨花等巾幗女英雄,但在歷史長河中,除了以上女豪傑外,還存在一些女中豪傑漸漸被人們所淡忘,今天就簡單介紹下那些被人們所淡忘的女中豪傑。

    1.婦好。

    第一個不得不說的是 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她不僅長的漂亮,而且力大無比、武藝超群。有一年,商朝北方敵人入侵,婦好主動向商王請纓出戰,一舉擊敗敵軍,此後,婦好又多次領兵作戰,擊敗了周邊數十個小國,經過大大小小的戰役,也奠定了婦好在商王朝及武丁心中的地位。

    婦好 去世後,武丁追諡婦好為“辛”,後人都尊稱她為“母辛”。婦好軍事才能讓她屢立戰功,為商王朝擴張和發展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是中國第一位可以考證的女將軍,透過發掘墓葬表明,當年婦好擊敗的敵人很有可能就是雅利安人,很難想象,如果當時沒有婦好,現在我們會不會變成像南亞某國家。

    2.平陽昭公主

    第二個要說的是 唐朝開國君主李淵的第三個女,李世民同母姐姐。她從小喜歡舞槍弄棒,才識過人,排兵佈陣,縱橫韜略無一不通。也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為唐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李淵起兵僅三個月的時間,平陽就將幾路反隋人馬收編,且軍紀嚴明,深受百姓愛戴。當時,李淵手裡只有五萬人馬,而平陽公主已經組織起七萬人的兵馬,並幫助李淵拿下了近半的關中之地。後來留下的娘子關就是因為她率領的軍隊在此地駐紮而得名。她也是中國史上唯一一個讓軍禮下葬的女子。

    3.遲昭平

    第三個要說的就是 西漢時期農民軍領袖,遲昭平。山東平原人,出生年月已無從考證。王莽奪取政權後,推行王田制,農民失去了土地,各地紛紛起義反抗王莽統治,遲昭平就是這個背景下起義,她率領的隊伍攻取縣城,殺貪官,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人數很快就超過10萬人,動揺了王莽集團的統治。

    中國歷史悠久,出現了眾多英雄,這其中不乏女中豪傑,除了掛帥出征的女將外,還有一些優秀的女政治家,也可稱為女中豪傑。下面再介紹幾位出色的女政治家。

    1.獨孤伽羅

    北周衛國公獨孤信女兒,隋朝開國君主隋文帝楊堅的皇后,544年-602年。獨孤伽羅14歲稼給〉楊堅,但婚後父親獨孤信政鬥失敗,獨孤家退出權利中心,楊堅也因此8年未能升遷,572年,周武帝誅殺權臣宇文護,並聘獨孤伽羅女兒宇文贇為大子妃,獨孤伽羅與楊堅日子也開始好過起來。宇文贇即位後,楊堅輔政,兩年後暴亡,楊堅控制權力中樞,這期間,獨孤伽羅點破楊堅處境,做權臣下場悽慘,使楊堅下定決心稱帝。581年,楊堅稱帝。稱帝后,楊堅對獨孤皇后幾乎言聽計從,很多決策都出自獨孤皇后,賓中同尊帝后二聖,在獨孤皇后支援輔政下,隋朝很快穩定政局,並統一中囯,結束了400年分裂。史稱,開皇之治。

    2.宣太后

    宣太后,也叫羋八子,戰國時期楚華人,楚威王之女,後稼給秦惠文王為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武王死後,結束了秦日立混亂的局面,她以太后的身份開始代理朝政。在位三十六年間,選用賢能,政治清明,滅義渠,多次擊敗東方六國,以強有力的政治手腕,維護了國家統一,增加了秦國國力,為滅六國打下基礎。

    歷史上,還有很多女豪傑,由於作者水平及篇幅有限,就先列舉這些,如有不對之處,還請指正,如果感興趣,可以進行更深如的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的堆金積玉創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