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漫談君
-
2 # 石之瑛
渭水之盟
隋末年間,天下大亂,嚴重內戰分裂,突厥勢力趁機得到壯大,極端強盛,“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後,唐朝僅僅建立八年,突厥攻至距長安僅40裡的涇陽。此時,長安兵力不過數萬,唐太宗李世民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人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怒斥頡利、突利二可汗背約。 唐太宗斬殺白馬,與突厥可汗之結“渭水之盟”,突厥兵於是退去。
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績出兵與薛延陀可汗夷男等夾攻頡利,次年大敗頡利於陰山,頡利被擒送長安,東突厥汗國亡。
澶淵之盟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以及宋太宗趙光義都曾經御駕親征,企圖收回燕雲十六州,這種戰爭狀態持續了數十年。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當時局勢有利於北宋,但因趙恆懼於遼的聲勢,並慮及雙方交戰已久、互有勝負,於澶淵定盟和解,約為兄弟之國,即為“澶淵之盟”。
宋朝需要每年支付遼國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
此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
靖康之恥隨著金朝的興起和宋末農民起義頻起,雖然宋徽宗完成了“聯金滅遼”,收復了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但宋軍腐敗,缺乏戰鬥力,兩次攻打遼南京(燕京),均被遼守軍打敗,軍事實力被金國一覽無遺。
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變,指的是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
宋徽宗是歷代君王中有名的才子,懂詩詞,通音律,擅丹青,對於建築藝術也十分在行,後世對他的評價卻是“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宋徽宗在背地裡,對金國將領張覺的造反表示支援,並親筆書寫了一封信,結果被金軍在平亂過程中得到,成為了北宋違反盟約的鐵證。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金軍度過黃河,兵臨開封。
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由兒子收拾爛攤子,自己跑去南方避難。
宋欽宗給歸順金國的遼國將領耶律餘睹,稍去了一封親筆信,要策反他,結果耶律餘睹轉手交給金人,又一次被金國拿到了口實。
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徽宗、宋欽宗均被俘虜。
汴京城破之後,在宋徽宗的兒子中,僅有康王趙構逃脫了劫難,建立了南宋。
而其他所有的皇族幾乎全部被俘,送往北方,受盡了奇恥大辱,特別是皇族那些高貴的女人,淪落為金人洩慾的工具。
隨著岳飛的那首《滿江紅》的廣為傳唱,靖康之恥的說法也廣為人所周知的。
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指的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貢使集團,為了多領賞物,又虛報為3000人。耿直的太監王振不肯多發,還將貢馬削價。蒙古人首領也先一看大明不肯花錢消災,發兵四路大舉攻明,親率一支大軍進攻大同。
王振勸說明英宗朱祁鎮效仿宋真宗的澶淵之盟,御駕親征,名留青史。此時的朱祁鎮還是年方22歲的血氣方剛的熱血青年,自然是躍躍欲試。
明英宗親率二十萬精銳大軍出征,計劃從大同北上,與瓦剌在明朝邊境決戰。
明軍剛到達大同就接獲太監郭敬的密報,得知瓦剌已做好準備,明軍立即從大同班師東返,計劃從居庸關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襲擊,大同、宣府接連失守,吳克忠與朱勇率領的兩部大軍共五六萬人,在鷂兒嶺慘敗全軍覆沒。餘下部隊移師於土木堡被瓦剌襲擊,明軍戰敗投降,傷亡過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
在這危難之刻,于謙以驚人的膽識和能力,苦苦支撐,直至勝利的到來。
他另扶新君朱祁珏,積極組織抗戰力挽狂瀾,最終打贏了京師保衛戰。
其英雄氣概讓世人誠服,等待他的卻是萬丈深淵。
明英宗在瓦剌呆了一年多被放回來。
景泰帝去世後,由誰來當皇上成了一個問題。
政治投機者徐有貞這時候開始蠢蠢欲動,他勾結了石亨和內監曹吉祥擁英宗復位,史稱“奪門之變”。
徐有貞掌權後,就立即把于謙下獄,誣陷於謙欲迎立外藩王世子,殺死了于謙。
于謙臨刑時恨望長天,涕淚滿面。京城百姓無不失聲痛哭,切齒大罵奸臣。
十七歲的于謙寫下了那篇流傳百世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不料,這成為了他一生的寫照。
-
3 # 十點烏托邦
這道題,我來答。
無論是渭水之盟、還是澶淵之盟,或者是後面的靖康之恥、土木堡之變,都是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王朝之間的較量,為彼此的利益所作的鬥爭。
渭水之盟公元626年,李世民透過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成功登上皇位。可是,李世民的皇位屁股還沒有坐熱,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聽說唐王朝的權力更換,率領十萬大軍南下,攻佔涇洲,一路直入到武功,長安危及。
唐太宗派尉遲敬德出戰迎敵,雖然小取勝利,還是無法阻止突厥南下的步伐,長安受到威脅。此時的長安國庫、兵力空虛,不能與突厥一戰,人心惶惶。
無奈之下,唐太宗設疑兵之計,親自率領高士廉、房玄齡等六人到渭水邊,隔著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對方的負約。後來,唐朝大軍趕到,頡利看到唐軍軍容大盛,此時執失思力又被擒。於是,頡利和唐太宗在渭水斬白馬立盟,達成和平協議。
後來,東突厥內部矛盾加劇,開始分裂。同時,天災不斷,東突厥政治和經濟都受到嚴重的打擊。而此時,唐太宗勵精圖強,政治穩定,經濟得以恢復。同時,唐太宗積極進行對突厥的軍事備戰,培養了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
最終大敗突厥,把大唐的版圖擴充套件到貝加爾湖北邊。
“渭水之盟”是唐王朝對突厥關係的一次重要的勝利,避免了唐王朝在不利的條件下與突厥開戰,鞏固了王朝的基業。
檀淵之盟公元999年,遼軍就開始頻繁在宋朝邊境進行挑釁的行為,燒殺搶掠,殺害百姓。宋軍在楊延朗(楊家六郎,楊六郎)的率領下,積極防禦,取得了一定的主動權。可是,遼軍以騎兵為主,機動性強,對宋朝的邊防的壓力越來越大。
遼軍步步緊逼,又侵吞宋朝之意,而“燕雲十六州”的得失,意味著宋朝江山的安與危。因此,宋朝和遼軍開始長達了25年的“燕雲十六州爭奪之戰”。
後來,雙方出現相持的局面。遼軍孤軍深入,糧草補給跟不上,給軍隊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同時,遼軍害怕背腹受敵,統帥蕭撻凜戰死,於是遼軍提出了議和。
而此時的宋朝,在寇準、楊六郎等人的積極備戰,要求宋真宗親征,宋軍士氣大震,在對遼作戰上已經不落下風。
可是,最後宋真宗還是答應了議和,宋朝還需要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澶淵之盟”的簽訂,雖然給邊境的百姓帶來了一定時間的穩定,對社會經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可是,也讓宋朝忘戰去兵,備戰具廢,最終只能向金俯首稱臣。
靖康之恥宋金結盟,成功擊退了遼軍,遼軍兵敗退居一方。而此時的金軍卻越漸強大,金軍也看出了宋朝的軟弱無能,士兵戰鬥力差,起了侵吞宋朝之意。
公元1125年,完顏宗望揮師南下,直逼汴梁,宋欽宗大恐。汴梁被金軍包圍,可是完顏宗望耽誤戰機,宋軍援軍趕到,金軍在別處又受阻。最終,改肅王趙樞為人質,康王趙構迴歸,金軍退軍。
後來,金軍再次包圍汴梁,擄走二帝,立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北宋滅亡。
當金兵南下時,全無宋兵抵禦,金人都嘆息道,宋朝太無人了。這足見當時宋朝軍隊的無能了,滅亡受辱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土木堡之變明朝在明英宗等人的治理之下,出現了“仁宣之治”,國力強大,社會穩定繁榮。可是,卻因為土木堡之變,大耗國力,百姓受苦,明英宗更是被俘虜。
公元1449年,內閣“三楊”相繼去世後,宮中大權逐漸被太監王振掌管,王振掌權後,任人唯親,形成了“王振集團”。
後來,瓦剌軍不斷侵犯明朝邊境,明英宗在王振等人的煽惑和挾持下,不顧于謙等人的勸諫,堅決北征瓦剌。
明英宗親率大軍進攻瓦剌,可是軍中政務全都被王振所掌管。王振的錯誤指揮,又改變行軍路線,將士疲憊不堪。最終,第一次交戰,明軍大敗,逃到土木堡。
兵部尚書鄺埜要求進居庸關保證安全,但是王振不準。最終,明英宗被俘虜,隨行的群臣皆死於混戰,明軍全軍覆沒。
雖然,後來在於謙等人的力纜狂瀾之下,擊敗了瓦剌軍,保衛了京師,接回了明英宗。可是,後來于謙等忠臣也被殺,朝廷之內更是無人,天下又百廢待興。
“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對大明王朝的一次致命的打擊。
結語渭水之盟、澶淵之盟、靖康之恥和土木堡之變,四者中唯有唐太宗的“渭水之盟”讓人稱讚,其他三個實在令人失望。
-
4 # 盛夏一抹清涼
感謝提問
渭水之盟、澶淵之盟、靖康之恥以及土木堡之變都是古代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發生的碰撞。其中渭水之盟與澶淵之盟都簽訂了和平協議,而靖康之恥與土木堡之變則是以中原王朝的失敗而告終。一、渭水之盟渭水之盟發生於唐太宗執政初期,為應對突厥的突然入境,唐太宗與突厥的頡利、突利二可汗殺白馬結盟,互不侵犯,此舉為唐朝的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隋朝時期楊廣即位後,因過於急功近利,楊廣將隋文帝楊堅打下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朝江山岌岌可危。
李淵不願屈居人下,在關隴貴族的支援下,李淵父子起兵反隋。為了解除北方的威脅,也為了交好突厥,李淵向突厥稱臣,並且唐軍旗幟全部為白色,而這也是突厥的顏色。
李世民即位後,突厥的頡利和突利可汗率軍南下,準備趁唐朝國力衰弱之際獲取資源,但是先有李世民怒斥突厥違背約定,又有唐軍列於李世民身後,突厥見唐軍軍容齊整,又有備而來,意識到無法取得勝利,便與李世民在渭水橋上籤訂和平協議,並殺白馬立盟。
不久之後,強大起來的唐朝國力恢復,李世民命李靖等人出擊,突厥大敗。
二、澶淵之盟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其弟趙光義即位,是為太宗皇帝。因為佔有燕雲十六州的遼國始終對於北宋有莫大的威脅,於是趙光義組織了北伐,然而結果差強人意,自此以後,北宋對於遼國開始轉變為守勢。
真宗年間,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率軍大舉南下,深入北宋腹地。宋真宗本想南逃,但有主戰派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打消了南遷的想法,並御駕親征。
得知皇帝親至的宋軍如打了雞血一般,奮勇殺敵,雙方僵持不下。遼國也擔心腹背受敵,遂雙方開始和談。
和談的結果便是北宋每年向遼國進貢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作為軍費。而得到的僅僅是遼國皇帝稱真宗為兄,兩國開放邊界市場,僅此而已。
三、靖康之恥因為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讓給了契丹,北宋失去了天然屏障,因而北宋的皇帝無時無刻不想奪回故土。
徽宗時期,金國派人與北宋秘密聯絡,約定一起攻遼,事成之後北宋可得到燕雲十六州的一部分。北宋君臣自是欣喜若狂,全然沒有發現背後隱藏的危機。
然而北宋的戰鬥力弱得讓人可憐,幾十萬大軍被遼軍打得大敗,由此金國發現北宋實在是弱的一無是處。
滅遼後,金國短暫的遵守了一段時間的約定,然而宣和七年,金國以張覺事件為由發兵攻宋,經過兩次開封之戰佔領了開封。俘虜了包括徽欽二帝在內的大部分後宮嬪妃、公主、皇子、王公大臣等。
四、土木堡之變明朝建立後,經過朱元璋與朱棣長時間的打壓,北元幾近崩潰。與此同時西邊的瓦剌開始崛起,並代替了北元在蒙古高原的位置,並且嚮明朝的統治地位發起了挑戰。
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後,寵信太監王振。正統十四年,瓦剌再度入侵明朝,朱祁鎮在王振的攛掇下御駕親征。
而由於情報及戰術指揮上的失誤,明軍遭遇了慘敗。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二十萬精銳部隊幾乎全滅,同行的一眾高官也多有戰死。
而瓦剌脅大勝之危直撲京城,危急時刻幸有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明朝才沒有步北宋後塵。
小結每個王朝在初建立時,往往國力都很弱勢,而此時的遊牧民族南下正是最好的時機。而只要度過虛弱期,再度強大起來的中原王朝往往都會北伐,以解除危險,如漢朝和唐朝。宋朝直到滅亡的那一刻都沒有挺起腰板,唯一例外的是明朝,建立時就將北元打的逃亡在外。
-
5 # 新銳歷史
渭水之盟、澶淵之盟、靖康之恥及土木堡之變都是中原王朝同少數民族發生的戰爭,其中渭水之盟催生了強大的唐朝,澶淵之盟卻讓宋朝更軟弱,而靖康之恥及土木堡之變則是中原漢族王朝永遠的恥辱。
一、渭水之盟。公元626年6月4日,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登上了皇帝寶座。
然而此時,一直是北方邊患的突厥得知唐帝國的權力變更的頡利可汗,發兵十餘萬人,南下進攻涇州,而後一路挺進到武功,唐朝的都城長安受到威脅。
8月24日,突厥軍隊進攻高陵。李世民派出勇將尉遲敬德前往防禦。尉遲敬德抵達前線後,果然勇猛,與突厥軍隊在涇陽打了一場惡戰,生擒敵軍將領阿史德烏沒啜,並且擊斃突厥騎兵一千餘人。
雖然尉遲敬德在涇陽之役中取得勝利,但是突厥的騎兵還是繼續往前推進,頡利可汗的的主力二十萬進抵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
此時京城兵力空虛,長安為之戒嚴,人心惶惶。李世民何等英雄氣概,擺出空城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負約。
不久後唐軍趕至太宗背後,頡利可汗見到唐軍軍容整齊,氣勢盛大,又得知執失思力被擒,被李世民的氣勢壓倒了。
兩天後,即8月30日,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簽署了和平協議,雙方立刻斬殺白馬立盟。
之後,頡利可汗率突厥全體騎兵返回。一場大戰終於偃旗息鼓。頡利可汗還獻給唐朝馬三千匹、羊萬口。這便是史上有名的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的訂立,使唐避免了在不利條件下的作戰,從而穩固了唐朝初立的根基。從此唐朝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是唐與突厥強弱變化的轉折。
此後唐太宗勵精圖治,並且挑撥頡利、突利二可汗和突厥與鐵勒諸部的關係。公元627年,東突厥內部出現分裂。唐朝乘機在公元630年,滅掉了東突厥。
二、澶淵之盟。宋朝初年,遼不斷侵入北方邊境,侵佔土地,搶壓財物,給邊境上的人民帶來了重大災難和損失。
公元1004年秋,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鑑於宋以往跟遼的作戰皆遭失利的陰影,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南京或西逃成都,宋真宗也想南逃。
宰相寇準在分析了形勢後,力主抵抗,並勸宋真宗新自督戰。在寇準的不斷激勵下,宋真宗終於渡河到達澶州督戰。
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當宋真宗登上城樓後,極大地鼓舞了軍隊和百姓,軍民決心死戰。也許上天有意,遼將蕭撻凜被宋軍在澶州城下射殺。給予遼軍沉重打擊。
這樣一來,蕭太后覺得要打敗宋軍並不太可能,加之糧草供應開始出現問題,於是便希望透過和談來結束戰爭。
於是透過宋降遼的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聯絡,王繼忠原本是宋真宗的親信,接到王繼忠透露遼有意和談的書信後,極為高興,這正是他的想法,於是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並跟曹利用說好底線是土地不能給,錢百萬也可接受。
寇準知道後,雖然很不贊成和談,但也無法改變,就偷偷地跟曹利用說,如果歲幣超過30萬元,就提腦袋來見。
曹利用於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已被遼攻佔的兩城歸還宋朝。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此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饑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訊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澶淵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接受求和的結果。對宋而言,一方面幽雲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輸金納絹以求遼朝不再南侵,此後遼更是不斷需索,以金錢換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
對遼國而言,卻是在不利的軍事情勢下佔了大便宜,得到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雙方大致保持了百餘年之和平,這對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為中原與北部邊疆經濟文化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
靖康之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南宋大將岳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三、靖康之恥。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經歷了短短100年時間。而亡國的原因很久以來,都由王安石一個人揹負著。直到近代,對王安石的評價才有了轉變。
靖康之變導致宋室南遷、北宋滅亡,深沉刺痛漢人的內心。
中國婦女的節烈論,從"靖康之難"開始被宋代道學家所注重。因為北宋後宮嬪妃、宗室婦女全部被擄往北方為奴為娼。
這個恥辱使道學家們捨棄了北宋時期重生存輕貞節的觀念,轉而大力提倡婦女捨生命保貞節。由於當時的環境,這種觀念也逐漸被士大夫們所接受。
到了明清之際,女性殉節的貞節牌坊日益增多,在生存與貞節之間,女性們只能選擇後者。
"靖康恥"之後,中國即恥於議和。明朝計程車大夫鑑於南宋的教訓,皆以為與滿人和談為恥。
因此崇禎帝對於和議之事,始終左右為難。盧象升即告訴皇帝說:"陛下命臣督師,臣只知戰鬥而已!"
崇禎只能辨稱根本就沒有議和之事 ,盧象升最後戰死沙場,崇禎煤山殉國。明末就在和、戰兩難之間,走入滅亡之途。
靖康恥無疑是漢民族歷史上的一場大劫,也給當時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更是大宋這個王朝的百年國恥!
而這場大劫所產生的根源更是後人必須深刻總結的重大教訓,這個國恥宋王朝用了百年才終得洗雪,在此之間,南宋和金國之間的百年戰爭遍佈關陝黃土、秦嶺蜀山、河洛中原和江淮沿岸,遠比沙漠中打轉的宋夏戰爭更加激烈震撼!
四、土木堡之變。明朝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在今河北 旮懷來縣的土木堡,曾發生過一場明朝軍隊同瓦剌軍隊的大戰。
戰鬥的結果,明朝的皇帝成為瓦剌的階下囚,50萬明軍全軍覆沒。歷史上把這一事件稱為“土木之變”。
明英宗朱祁鎮在位時,蒙古族的瓦剌部迅速強大,經常侵擾明朝北部邊境。公元1449年,瓦剌部首領也先率大軍南下,進攻明朝。
前線告急,震動朝廷。宦官王振力主明英宗親自率軍迎戰,企圖僥倖取勝。大臣們竭力反對,明英宗不聽。經過兩天倉促準備,王振挾持英宗,率領50萬大軍從北京出發。
明軍一路上為狂風暴雨襲擊,將士飽受飢寒,士氣大減;前線又時有戰敗訊息傳來,軍中一片混亂。
到達大同以後,王振得知各地明軍慘敗的真相,慌了手腳,竟不戰自退,急令班師回朝。王振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便邀英宗“臨幸”他的老家。
可是大軍剛出發,王振又後悔了,怕毀壞自己田裡的莊稼,於是又下令從原路折回。這就使瓦剌軍贏得了時間,逼近明軍。
當明軍退到土木堡時,被瓦剌軍包圍。土木堡是一個沒有水源的地方,50萬飢渴交迫的將士陷入絕境。
瓦剌軍假裝撤退,並派人赴明軍講和,王振信以為真,急令移營就水。這時,瓦剌騎兵突然從四面八方殺來,明軍丟盔棄甲,倉皇奔逃,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明英宗被俘。禍首王振在亂軍之中,被護衛軍樊忠殺死。 後來明代宗即位,也先認為明英宗失去了利用價值,就把防回明朝。明英宗回國後被軟禁,後來又透過奪門之變奪回皇位。
結語綜上,渭水之盟、澶淵之盟、靖康之恥及土木堡之變分別是唐朝、宋朝和明朝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大戰,可是隻有李世民時期的“渭水之盟”值得人們稱道。
-END-
-
6 # 伯虎42
一、渭水之盟
隋末大亂,天下紛爭。隋晉陽留守、唐國公李淵見勢也在太原起兵,意圖爭奪天下。為獲得北方突厥的支援,李淵在起兵時曾向東突厥稱臣。後來李淵攻破長安,短暫扶持隋恭帝后,更是代隋自立,建立唐朝,李淵就是唐高祖。而起兵初期向突厥稱臣,是唐高祖及其諸子心中的一塊心病,無時不想消除。
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在為了至高權力展開針鋒相對鬥爭數年後,唐高祖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在長安玄武門展開最終的火併,秦王李世民笑到了最後。
在殺死太子、齊王之後,李世民逼迫唐高祖立自己為太子,並在武德九年八月禪位於自己,從而登上大唐皇帝寶座,即後世著名的唐太宗。
東突厥頡利可汗,在得知唐內部發生政變後,覺得中原不穩,想趁機佔點便宜,於是率十餘萬騎兵,自河套南下,攻涇州,挺進武功,兵臨長安,導致長安全城戒嚴。
唐太宗這時不過剛剛繼位十餘天,且關中軍力空虛,硬拼恐不是突厥對手。但是他聽聞突厥來犯,毫不示弱,派大將尉遲敬德任涇州道行軍總管,迎擊突厥。
尉遲敬德抵達涇陽後,擊敗當面突厥軍隊,擊斃千餘人。但是突厥主力已經南下抵達長安,僅僅著渭水,覬覦唐帝國的都城。
唐太宗佈置疑兵,並扣押了突厥使者執失思力,以使突厥不辯虛實。自己親自帶著 高士廉、房玄齡等人,一共六騎,來到渭水邊,隔水叫頡利可汗出來答話。
頡利因執失思力被扣,不知唐軍底細,所以出營隔河與唐太宗對話,被太宗指責負約,深為狼狽。 不久後唐軍尉遲敬德部攜大勝之勢趕到,頡利可汗見唐軍“軍容大盛”,又得知執失思力被扣押,以為唐軍早有準備,於是恐懼害怕,並感到後悔。
唐太宗見機,於兩天後,約頡利可汗在渭水便橋邊舉行盟約,斬白馬立盟,達成和議。唐給予突厥大批財物金帛後,突厥退兵。這就是“渭水之盟”。
突厥退兵後,唐太宗深感恥辱,於是親自帶頭,於皇宮內率軍隊操練,積極展開對東突厥的備戰。並聯絡不滿突厥統治的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預備發起對東突厥的反擊。
唐貞觀四年(630年),在經過長期、充足的準備後,唐太宗以李靖為帥,發起定襄戰役,出奇兵直搗東突厥腹地,一擊而中!大破東突厥,俘獲頡利可汗以下十餘萬,滅東突厥。終於報了立國時唐高祖向突厥稱臣之恥。
二、澶淵之盟
五代末,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趁周世宗柴榮去世,後周幼主新立之時,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天下,於建隆元年(960年)建立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宋太祖登基後,改變周世宗“先北後南”的策略,以“先南後北”之策,來統一天下。在其在位的十六年裡,暫時擱置了奪回五代中期被後晉高祖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幽雲十六州”漢地、及消滅後漢殘餘勢力依附於契丹而在山西建立的“北漢”政權計劃,首先向南方用兵,先後消滅“後蜀”、“南平”、“南漢”、及“南唐”等南方政權,基本統一中原。開寶九年(976年),在即將統一南方的前夜,於“燭影斧聲””的千古疑雲裡,宋太祖趙匡胤去世,其弟趙匡義即位,改名光義,即宋太宗。
宋太宗繼續展開統一大業,又收伏了“吳越”、“漳泉”兩南方割據政權,並開始將目光投向北方。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率軍親征,擊退契丹援兵,滅亡最後的割據政權“北漢”,結束了自唐末以來近九十年分裂局面,基本一統全國。
宋太宗本想趁大勝之際,繼續發兵,一鼓作氣拿下“幽雲十六州”漢地,徹底恢復中原。但是宋軍一是滅北漢後疲憊不堪、二是獲勝賞賜沒有及時發放,導致軍心不穩,戰力衰退,所以在圍攻燕京的戰鬥中,遭遼軍偷襲而大敗於高粱河,宋太宗也身中二箭,乘牛車逃回。
此後,雍熙三年(986年),宋軍再度北伐,又被遼軍(契丹改國號遼)擊敗,大將楊業被俘絕食而死。此後,宋再也沒有主動向遼發起進攻,而遼在兩次擊敗宋後,探知宋的虛實,於是在以後的二十年裡,不斷南下入侵,劫掠宋境,奪取財物。
宋景德元年、遼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遼承天太后蕭燕燕攜遼聖宗耶律隆緒,統領二十萬遼軍大舉南下,劫掠宋境。一路深入,直達臨澶州(今河南濮陽),距宋都東京開封近在咫尺。宋真宗趙恆畏懼遼軍,意欲聽從朝臣意見,逃跑至四川或江南躲避。
宋參知政事寇準堅決反對逃跑,積極備戰,抗擊遼軍。並慷慨陳詞,力勸宋真宗御駕親征,以激勵前線軍民。
在寇準的督促鼓勵下,宋真宗終於北上澶州,當天子龍旗飄揚在澶州北城頭時,頓時城下歡聲雷動,守城宋軍氣勢百倍。
此後,遼軍前鋒大將蕭撻覽又在澶州城下被宋軍床子弩射殺,更是極大地動搖了遼軍軍心。因此遼承天太后及遼聖宗估計軍事上佔不到便宜,於是向北宋議和,企圖榨取好處。
宋真宗本來就沒有必勝的信心所以聽聞遼軍要議和,很是高興,派出議和使節與遼國展開談判。契丹提出要宋“歸還”周世宗北伐奪得的“關南之地”。宋的條件是隻要遼國退兵,可以每年給遼一些銀、絹,但領土不可割讓。
經過多次談判,最終達成的協議按宋方的條件落實。而宋“賜”給遼的財帛(歲幣),真宗曾說:“必不得已,一百萬也可。”
當最後達成的數目報給宋真宗時,被誤傳為三百萬,宋真宗大驚,說“這也太多了”,然後又說“姑且了事也罷”,這可以看出他的軟弱妥協之心。當他得知最後真實的數目是“三十萬”時,簡直高興極了,還專門做詩來慶賀,令人哭笑不得。
和議內容為:
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據此,宋遼雙方訂立了和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這之後,兩國保持了大體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宋雖然付出了大量“歲幣”的代價,但是換來了上百年的邊境和平,使得經濟得以發展,社會得以安寧。但另一面,宋以財物換取和平,由此助長了對外妥協投降的風氣,使得宋之後對外交往一直軟弱無能,國家尚武精神逐漸消沉,並最終導致兩度亡於異族,喪失天下。
三、靖康之恥
遼宋自澶淵之盟後,雙方大體維持和平,上百年的休戰,使得兩國都陷入兵事荒廢、文恬武嬉的局面。而此時,東北另一漁獵民族“女真”逐漸興起,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於遼天慶五年,宋政和五年(1115年)正月正式立國,建國號金,年號收國,完顏阿骨打即金太祖。建國後,金軍立即攻向遼黃龍府(今吉林農安),九月,攻佔黃龍府城。
此後,金軍數次大勝前來鎮壓的遼軍,並於護步答岡(今黑龍江五常西面)之戰中,擊敗親自率軍的遼天祚帝,遼軍大潰,死者甚眾,天祚帝也臨陣棄軍而逃。經戰後,遼軍主力敗潰,只能處處防禦,並處處失守,局勢一潰千里。金天輔六年,遼保大二年,宋宣和四年(1122年),遼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先後被金軍攻克,天祚帝逃入夾山之中,遼國名存實亡。
於是,早就想取回幽雲漢地的宋朝,即遣使北上,與金達成協議,聯兵攻遼。但面對金軍作戰屢戰屢敗的遼軍,卻兩次大敗北上的宋軍。所以宋朝只得請金軍援手。金軍輕鬆擊潰遼軍,在獲得勝利。同時,也徹底瞭解了宋的虛弱與無能,為日後侵掠宋埋下伏筆。
金天會三年,遼保大五年,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軍俘遼天祚帝,金滅遼。於是宋以每年加付一百萬貫,再將原每年付給遼的“歲幣”轉交給金,以換取金交割所佔的幽州燕京及所屬六州。
宋宣和五年、金天會元年,(1123年),金方按約定將燕京幽州交還於宋。至於雲州(遼西京)及所屬地區,金太祖也表示宋出犒軍費,即可割予宋。其中朔(今屬山西)、武(今山西神池)、蔚(今河北蔚縣)三州可先交付予宋。但是六月,金太祖突然病死,交割還沒有來得及執行就中止。
宋宣和五年、金天會二年(1123年)十一月,金軍打敗遼殘軍張覺部,張覺逃亡宋燕山府,向宋請求藏匿。金得知後,向北宋索要張覺。宋之後殺張覺送首級給金,但這件事一是傷了遼亡後歸附宋朝的舊遼臣之心,二是宋藏匿叛將成為金南侵藉口。
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八月,金以“藏匿叛逆、誘擾邊民”為藉口,分兩路大舉侵宋。東路軍收降易州(今河北易縣)。並於白河(今北京密雲白河峽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雲古北口)大敗宋軍,宋將原舊遼臣郭藥師降,攻克宋燕山府;西路自雲州(大同)攻太原,先後攻克朔州(今山西朔州)、代州(今山西代縣),迫降中山,包圍太原。
十二月,金軍渡過黃河。攻克滑州(今河南滑縣),宋徽宗趙佶驚慌失措,急忙禪位於皇太子趙桓,自己棄城出逃,先是逃到毫州(今安徽亳州),再逃到鎮江(在今江蘇)。
皇太子趙桓繼位,即宋欽宗,改次年為靖康元年。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金軍包圍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汴京守禦使李綱、京畿河北制置使种師道等抵抗得力,金軍未能破城。
二月,金軍要挾宋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出犒軍費金五百萬,銀五千萬,牛馬一萬頭,綢緞一百萬匹,宋欽宗尊金太宗為伯父,並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今屬河北)三鎮議和。之後,金軍撤回。四月,宋徽宗也回到汴京。第一次金軍南侵暫時結束。
在金軍撤退後,宋主和派彈冠相慶,為奪取權力,壓制主戰派,導致种師道憂憤致疾病復發而死,李綱則被排擠出朝,外任河北河東宣撫使,最後被放逐到江西。
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八月,金以宋私下引誘出使宋朝的金國大臣為宋內應之由(金所出使宋國大臣皆為舊遼臣),第二次南侵。兩路金軍先後攻克威勝軍(今山西沁縣)、隆德府(今山西長治),迫降宋西京(今河南洛陽)、永安軍(今河南偃師)、鄭州(今河南鄭州)。十二月,金軍再次合圍汴京。
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閏十一月,因為宋廷舉止失措,荒唐誤信市井無賴郭京之言,導致失誤,城門失守,金軍佔領汴京城牆。之後,宋欽宗派人向金軍乞和,被金拒絕,並在宋欽宗第二次前往金軍大營求和是扣押了他。
宋靖康二年、天會五年,(1127年)二月初六,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二帝為庶人,北宋滅亡。
三月,在大肆搜掠後,金立張邦昌為偽帝,國號“楚”。隨後分兩路撤退;包括徽宗、欽宗、鄭太后、朱皇后,及太子、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宗室、百官等,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數千人,並文籍輿圖、寶器法物,皆被金軍擄走北上,另裹挾百姓十餘萬人。
宋欽宗年號靖康,所以這一事件史稱“靖康之變”。
四、土木之變
元末亂局被明太祖結束後,殘元勢力退出中原,返回到大漠。之後,在太祖、成祖的持續打擊下,蒙古分裂為韃靼、瓦剌、兀良哈等三部。其中瓦剌部(也就是日後的衛拉特、漠西蒙古)逐漸強大,在馬哈木、脫歡、也先祖孫三代首領的連續統治下,基本統一蒙古諸部,殘元大汗只是作為傀儡存在。
瓦剌首領自稱太師,傳至也先在位時,勢力已極度膨脹。再與大明名義上的朝貢(實際上的易貨貿易)中,多次發生齟齬。又因實際左右明朝政局的大宦官王振於交往其中囂張跋扈、肆意壓低瓦剌貨物價格,使得瓦剌使臣暴怒,回報也先後,導致瓦剌羞惱之下,大舉入寇明朝。此時是明英宗在位,由於之前太皇太后張氏,及內閣輔臣“三楊”皆已去世,成祖“靖難功臣”也大多凋零,尚存的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或老邁、或平庸,大明朝中一時沒有特別優秀的文武官員可以主持反擊瓦剌入侵。
但是隻要舉措得當,以得利邊將據長城堅守,以精銳軍隊擇機出動反攻,以大明軍力之厚,物資之豐,就算達不到太祖、成祖之時的大勝,至少不會有落敗的道理。
但是王振手握權柄,有得英宗信任,為了樹威,和建立所謂的邊功,導致虛榮心大漲,以為可以建立不亞於開國時的功勳,於是攛掇著英宗御駕親征,擊敗瓦剌,展大明國威。
英宗年僅二十,不知兵事深淺,在王振的鼓譟下,飄飄然起來,也想建立高祖、曾祖那樣的功業。於是,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原本應該詳細布置的皇帝親征之役,只經過短短四十天準備,就在英宗贊同、王振操控下,倉促舉行了。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六,英宗立兩歲的長子朱見濬為太子,以皇弟郕王朱祈鈺輔佐,留守京師。親率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等,計文武百官五十餘人,及京師三大營主力二十萬,號稱五十萬,出征瓦剌。
大軍行進途中,由於王振處處干涉指揮,導致糧草後勤不足、組織不當,尚未到大同,乏糧已經發生多次。軍士及隨軍民夫死亡逃離無數,導致軍心已經不穩。
此後,在大軍抵達大同後,先是被瓦剌退兵假象迷惑,預備進攻,後在大同鎮守太監的彙報下,得知真實戰況彙報,知道明軍死傷慘重,局勢危急後,英宗與王振又十分害怕,慌忙下令自大同撤軍。途中王振又令大軍繞道自己家鄉蔚縣,以使皇帝駕臨家鄉,展示威風。
半路時,王振又想起許多軍隊過境家鄉,會踏壞莊稼,使得自己沒面子,於是再次下令改道轉向宣府。
八月初十,明軍大隊到達宣府,瓦剌騎兵也追蹤而至,英宗令恭順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皆歸附蒙古人)率兵斷後,自己與王振急急忙忙向京師撤退。吳克忠、吳克勤拼死抵擋,力戰不支,壯烈戰死沙場。
英宗得報惶恐不已,又以成國公朱勇率軍阻擊,掩護自己撤退。朱勇在阻擊中,於鷂兒嶺陷入重圍,雖英勇奮戰,但寡不敵眾,所部三萬人全軍覆沒,朱勇陣亡。
八月十三,英宗大隊在後隊明軍掩護阻擊瓦剌大軍之下,抵達懷來縣城二十餘里的土木堡。
如果英宗此時率精銳直奔懷來城中,或向居庸關疾馳入關,本人安危基本可以無事了。但千鈞一髮之際,王振為等待千餘輛輜重車(皆是一路搜刮而來),不顧皇帝安危,令大軍就地紮營。從而錯過最後的生機。
八月十四,明軍大軍拔營時,瓦剌追兵已到,土木堡四面被圍。明軍兩天被困於此,極度缺水之下,導致軍心大亂。瓦剌軍謊稱議和,以麻痺明軍。英宗與王振驚懼之下,不辯真偽,放鬆警悌,立即派人談判具體議和。
而瓦剌軍故意稍稍退後,使得土木堡南面的河水旁空地騰空,以誘使明軍出營搶水。明軍果然中計,不加偵查,一鬨而出,紛紛奔向河邊取水,致使防守鬆懈、陣營大亂。瓦剌伏兵見勢殺出,直衝入明軍大營,大肆砍殺,並高呼“解甲者免死”。而明軍一片混亂,大部潰逃而散,一部分解甲投降。
混戰中,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內閣大學士曹鼎、張益等,計五十餘名大臣全部戰死,明英宗束手無策,只得下馬盤腿而坐,最終被俘。而罪魁王振則在亂軍之中,被護衛將領樊能因激憤而殺死。這就是“土木之變”。此一役,明軍大敗,大明社稷也幾乎傾覆。
回覆列表
渭水之盟:
隋朝末年,李淵和兒子李世民、李建成起兵時,為了壯大勢力,曾經與少數民族突厥合作過,或者說是曾經短暫地臣服於突厥。後來,李淵建立了唐朝,而突厥覺得受到了威脅,怕對自己不利。
在公元626年,突厥首領頡利可汗帶兵十萬多人駐紮在渭水便橋之北,進攻長安。此時,城內空虛,李世民卻不慌張,他學習諸葛孔明,開始唱空城計。李世民與房玄齡等六人騎著馬來到了敵軍陣前,隔著渭水河,與敵軍空中喊話,指責他背信棄義,不守信用。
隨後,唐大軍趕到,突厥的可汗看到大軍壓陣,竟然膽怯了。同時,李世民說明利害,許諾如果突厥退兵就給予豐厚的物品。權衡利弊,突厥同意了。於是他們在渭水便橋上籤訂了和平協議,殺白馬立下盟誓,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渭水之盟”。
(李世民)
渭水之盟後,不但為唐朝發展經濟贏得了時間,積蓄了力量,同時也看清了突厥出爾反爾的真面目。後來,在突厥多次背盟棄約南下騷擾唐朝百姓時,李世民派大將李靖等人率軍出擊,大勝而歸,在“渭水之盟”簽訂的四年後,俘虜了突厥可汗。
但是李世民懷著大愛的胸襟,只是當眾歷數突厥可汗的罪狀,同時採用了非常寬容的政策,賞賜突厥可汗官位和財產,被俘的突厥人都進行了安置。這樣的做法,讓突厥人心服口服,收到了出奇的良好的效果。
同時,其他部落的首領對李世民的做法非常的認可和歎服,來到唐朝表示臣服,也為唐太宗李世民贏得了“天可汗”的美譽。
澶淵之盟:宋真宗在位期間,遼經常去邊境挑釁,騷擾老百姓。在我們熟悉的評書中所說的楊家將的成員楊六郎,歷史上真實的楊延朗等將領的帶領下,積極抗擊,但是遼軍發揮他們馬背上戰術靈活的特點,令宋朝非常頭疼。
1004年,蕭太后等人率20萬大軍攻打北宋。東京告急,敵軍到達了黃河以北的澶州。宋真宗想逃走,在寇準等人的督促下,宋真宗親臨前線指揮戰鬥。宋軍士氣大振,一開戰,就射死了遼軍統帥。
(蕭太后)
遼軍大駭,軍心動搖,立即請求議和。本來,形勢非常有利於宋軍,初戰告捷。但是,宋真宗不顧大臣主戰的要求,同意遼軍議和。
於是,宋、遼約定為“兄弟之國”,宋向遼納貢,每年的數額如下:
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
對宋朝來說,“澶淵之盟”是一個屈辱的條約,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百多年的邊境的安定,對發展生產有積極的作用。
靖康之恥:1101年,在宋徽宗與女真人建立的金一起合作攻打遼,並最終導致遼滅亡。但是透過這次合作,金看到了北宋政府的虛弱的國力的現狀。
1126年,金軍開始大軍南下,直逼東京開封。宋欽宗要議和,金軍要得到鉅額的物資之後,才同意議和。於是,兩軍開戰,宋軍不懼,同樣把金軍打敗,形勢不錯。
但是,宋欽宗繼續議和,最後給金軍割地、賠款,金軍才撤退。
但是僅僅過了7個月,8月的時候,金軍再次侵犯北宋,東京被攻破,宋欽宗親自去議和。
(宋欽宗)
1127年,4月,金軍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和后妃、皇室人員等數千人撤回,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恥”。
土木堡之變: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統治時期,社會繁榮,出現了“仁宣之治”的盛世。但是後來,明英宗繼位,宦官王振擅權,朝廷開始烏煙瘴氣起來。
由於蒙古瓦剌部落首領也先對明朝的賞賜的不滿,在1449年7月,分四路大軍攻打明朝。宦官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於是他們率領五十萬大軍迎擊瓦剌大軍,但是由於明軍指揮不當,在土木堡一帶,明軍被打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綜上,渭水之盟、澶淵之盟、靖康之恥及土木堡之變分別是唐朝、宋朝和明朝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大戰,可是隻有李世民時期的“渭水之盟”值得人們稱道。
校書郎工作室,柒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