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485399056402
-
2 # 合肥廬陽很想放縱
Costco 過人之處主要還是其商業模式,不賺任何商品差價,類似中介為消費者選擇個各種低價商品從中收取服務費,即會員費,有資料Costco收取的會員費等於全年的營業額,會員也分:執行會員跟非執行會員兩種,或許這就是Costco過人之處吧。
-
3 # 2969145731
盒馬、小米、嚴選現在學習的Costco,也是在跟國際接軌,Costco的銷售模式大家都知道,價格便宜,吸引客戶,最重要的走的路子是會員制,售後服務好了,那是很大一個群體,回頭客是很高的,所以不難想象,Costco體驗出來的這種模式是一條正確的路子,服務於大眾才是一個企業的根本。
-
4 # 有態度的土豆
知道好市多(Costco)這家公司還是源於關於巴菲特的一個笑話:
“有一次有兩個恐怖分子劫持了我和芒格坐的飛機,聲稱在處決我們之前可以滿足我們的最後一個願望,結果芒格說能不能讓我再講一次好市多的優點,而我說,先殺了我吧!”
巴菲特和芒格都是好市多的股東。
好市多有多牛?
作為一家傳統的零售型企業,迄今為止好市多在全球只開了700多家門店(其中85%以上的本店集中在北美地區,美國512家,加拿大97家),但它的年營業額做到了1161億美元,目前市值876億美元。
對比一下全球最大的零售型超市沃爾瑪,沃爾瑪在全球擁有8500家以上的門店。 年營業收入大概是4821億美元,目前市值2500億美元左右。
我們看到,好市多體量遠不及沃爾瑪大。但其單店的銷售額和坪效比比沃爾瑪高出很多。
——據資料統計:好市多的客單價是沃爾瑪的2倍以上,坪效比是沃爾瑪的2倍,庫存週轉率是沃爾瑪的1.5倍,運營費率只有沃爾瑪的一半。
——好市多已經成為全美最大的有機蔬菜和紅酒的銷售渠道。
——好市多作為一家超市居然還買車,而且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零售商。
要進好市多買東西先要交會員費
但這都不是他最牛的地方,這家公司讓盒馬鮮生,小米和網易嚴選都在學的企業,很可能是它的會員制——是的。在這家超市買東西是要交會員費的。收費還不便宜。在北美,辦一個好市多的非執行會員年費為55美元(相當於350人民幣)而一個執行會員的年費為110美元(相當於700人民幣)。
但不算便宜的會員費並沒有打消消費者的熱情,好市多在全球擁有8103萬付費會員。老會員續費率在北美地區達到了91%。也就是說近九成的人打算一直在他們家辦會員。
好市多的經營模式
1.我怎麼樣才能少賺一些
普通的超市,其收入來源來自所售商品零售價和進貨價之間的差價。說明白點就是“大宗採購,分散零售賺錢差價”。比如比方說在沃爾瑪裡一包賣到了9.9的瓜子。沃爾瑪透過他的全球渠道和大宗採購,從供應商那裡拿到的價格可能在6塊錢以下。 商品從供應商出貨到擺到沃爾瑪的貨架上,中間要產生運輸,倉儲,人工,店鋪租金等等的費用,然後再在打上利潤。就是這個商品的價格了。
而世界上左右的零售企業,包括沃爾瑪,家樂福又或是火遍東南亞的711,大到超市小到便利店。大家都在追求這個毛利潤的最大化。
但是好市多不這麼想,他整體在想的,“我怎麼能少賺一些。”今年毛利10%,明年能不能做到9.5%, 後年能不能做到9%。 能夠保證和運營成本持平的情況下,毛利率越低越好。在好市多里有上線 14%——即任何商品定價後的毛利率不能超過14%。
實際上好市多靠賣商品純利潤接近為零,在2015年公司公司的賣貨物的純利潤在10億美元左右,會員費在24億美元左右(會員費這塊大約以每年2億左右的水平在增長)在扣除了所得稅只有,淨利潤在20億左右,剛好和所收的會員費差不多。這就是說好市多在商品這塊真的沒有賺一分錢。
並且企業透過很多措施來最小化運營費用。
比如購買或者租用一些郊區高速路附近的廉價土地作為運營場所。賣場的佈局非常簡潔和合理。採用簡潔實用的裝修設計,陳列方式。精簡人員,賣場中不設定導購人員(事實上根本也用不到導購)。用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薪酬來刺激員工的熱情,高效工作,減少人員流失率。不做任何營銷宣傳,只靠口口相傳的人帶人方式。同時有30%貨物直接由廠家送至門店。減少中間流通環節,商品儘量不拆包再封裝等等。從而大大減少了運營成本。
這些節省下來的運營費用都反映到了商品的價格上。
2.我已經為您選了最優的幾種商品,不必糾結了
好市多的商品品類齊全,但每種品類的商品都不算多。對於大多數家庭經常性購買的日用品消耗品。每種商品它通常只會選擇一兩種相對優質的品牌售賣(選擇困難症患者的福音)。而且它並不會挑選最貴最好的商品,而是儘量選擇70-80分的優質低價的商品。 這點的感覺有點像國內的小米的做法。
這樣做的好處是大大提升了坪效比,減少了庫存壓力。從而極大的減低了運營費用率。
而對好市多的會員們來說,每週只要去一兩趟好市多超市。家裡八成所需都能解決了。而且你並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用在挑選商品上。反正超市已經為你挑選了優質而低價的商品。
3.為您提供最優質的售後服務
採用了會員制的好市多還提供了無理由退換貨的服務,顧客買到了不滿意的商品,或者覺得價格不合理無需任何說明和理由。30天內無條件退貨(包括電視,電腦,相機,手機等多種商品可以自購買起90天內辦理退貨)不需要任何的退貨費用。
所以作為好市多的會員,你完全對一款產品臨時起意,閉著眼睛拿。完全不用擔心售後問題。
4.會員可以攜帶親朋好友一起來購物,結賬不受限制。
原來在會員費固定的模式下,好市多的利潤增長完全來自於會員人數的增長。所以由老會員帶來的非會員購物,實際上是擴大會員數量的很好方式。大多數人來到好市多體驗之後都會體會到這裡價效比高和購物便捷。而每次過來都有要麻煩老會員同行是不現實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加入這裡的會員。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好市多的商品根本就不賺錢。而企業很在意如何去提高和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顯然,由會員帶來的非會員購物的行為也可以增加商品的流通,提高好市多的銷售量。從而讓公司獲得更好的議價能力。
5.買到就是賺到,買的越多賺的越多
好市多的會員,在消費之前議價繳納了一整年的會員費。對顧客來說也是購物成本之一。那麼既然好市多這裡的商品質優價廉,售後無憂。我又交過一筆會員費了。那麼不買白不買,買的越多就是賺到越多。因此好市多的會員的忠誠度是相當高的,會盡可能在這裡完成所有自己的消費專案。這也是好市多客單價是沃爾瑪兩倍的秘訣之一吧。
6.專注於同一型別使用者的所有生意
和沃爾瑪這樣的全品類超市,做所有人的生意不同。好市多服務物件主要是家庭年收入在8萬以上的中產階級消費者和中小型企業客戶,並致力於為他們提供優質低價的全品類商品。有了針對性客戶以後,好市多就可以根據這裡使用者的需求,偏好做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並對自己的超市選址,商品品類的選擇上有了很好的把握。所以前面所說的在超市裡賣汽車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
事實上,在好市多不單單可以滿足中產家庭的從食品到家電,從衣物到汽油,從電腦到汽車,現在Costco還提供了藥店、驗光配鏡、健康檢查、旅遊服務等等。好市多還把餐館開到了超市裡。
我認為在未來,好市多模式還有更多的可能。只要他們能保證自己的口碑不下降的情況下,業務擴充套件的邊際非常廣闊。
7.和資本市場良好的合作關係
上文所述,著名投資家巴菲特和芒格就是好市多的投資人。在資本市場中,像好市多這樣的有商業壁壘,使用者忠誠度和復購率如此高的上市公司。是非常受投資人的推崇的。其發展模式又很適合複製到其他市場。也難怪乎好市多作為一家傳統零售型企業,市盈率居然高達30倍左右。
可以說好市多的原始股東們單單在資本市場中就已經賺的盆滿缽滿。
好市多的模式非常適合複製到中國
雖然因為兩國的國情不同,照搬好市多的模式到中國很可能會水土不服。但不得不說,好市多模式在中國的發展空間更加巨大。
因為好市多走的是一種中介模式,靠收會員費盈利。會員的基數越大,盈利規模就越大。公司的體量也會越大。而中國擁有這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基數。
據資料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已經超過2億,到達了2.04億人。已經接近美國全國的人口總和。並且這個數量還在逐年增加。而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家類似好市多模式的企業出現。
這對於所有的零售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來看,盒馬鮮生,小米之家,網易嚴選只是眾多進軍這一領域商家的佼佼者而已。在未來,會有更多的零售端,供應鏈,生產商接入這個模式。
我認為在手機面前的每一位讀者都應該去了解下好市多模式,這其實也是“新零售”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環。
-
5 # 51商城
其根本原因是,Costco做到了兩點:
1. 商品的質量槓槓的
2. 商品的價格低低的
做到這兩點,並已被大家認可,營業額上去了,雖然毛利低,但會員費已很可觀。
-
6 # 創業投資家
COSTCO,好市多,作為一家從不做商業宣傳、沒有公關團隊的超市,能在全球7個國家開設超過500家的分店,收入超10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零售集團;在亞馬遜電商衝擊的大背景下,依然高速增長,股價10年漲5倍;成為有機菜市場,紅酒,汽車等多個品類全美最大的零售渠道……
用資料說話:
好市多單店銷售額為 1.66 億美元、坪效為 1.3 萬美元/平米,同期山姆店單店銷售額為 8964 萬美元,坪效為 7451 美元/平米,美國沃爾瑪超市單店銷售額為 4240 萬美元,坪效為 3124 美元/平米。為什麼好市多能不靠推廣做到這樣的成績呢?它的知名度主要源於以下兩點:
1. 低廉的商品價格。好市多有一條很奇特的規定,就是任何商品定價後的毛利潤率最高不得超過14%。毛利超過14%需要董事長簽字。同一品質下,誰不是更愛低價呢。
2. 瘋狂的退貨政策。與普通的7天內退換貨政策不一樣,好市多不問原因、不限時間,只要你不滿意,隨時可以退換!好市多曾經被退過死掉的聖誕樹、穿過的內褲、凍了13年的魚、吃剩的牛排等。
暫且不說其他的“奇葩”規定了,光這兩點就可以在顧客中間產生病毒式地口碑傳播,但毛利率這麼低,退貨政策這麼瘋狂,它靠什麼盈利呢?
別說靠薄利多銷了,既然是薄利,那肯定無法支撐它走這麼遠。好市多主要靠的是賺會員費!去好市多購物也好、退貨也好,首先,你得擁有一張好市多的會員卡。截止2017財年,Costco會員費收入為會員費收入28.5億美元,貢獻了超過70%的營業利潤。
Costco還推出執行會員,鼓勵會員多買多得,每年再付60刀,年底就可以按購物量的2%返現,買的越多反的越多。這類服務黏住了更多中產裡的高收入家庭,“越常來Costco,你就省的越多”。會員制已經被國內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模仿,譬如京東plus、蘇寧super等。
有人說,如果傳統零售商做的都是賺差價的中間商生意,那Costco則更像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中介角色。
除了會員制,好市多還有幾個值得說道的地方,一是大盒包裝,無形之中提高了客單價;二是存售一體的倉儲式賣場結構,一類商品賣完即補貨,降低了倉儲成本;三是極低的SKU(庫存量),Costco庫存週期只有29.5天,(沃爾瑪的42天,塔吉特(Target)58天),加快了資金運轉效率,降低經營管理成本;四是嚴選機制,對商品質量嚴格把關,即使退貨政策瘋狂,退貨率也能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五是優越的員工待遇,好市多員工的平均工資為每小時20.89美元,沃爾瑪為12.67美元,有了好的員工待遇才能有好的服務質量。
一家企業能做大,必然有出色之處,好市多創造的商業模式及其配套的經營管理制度,確實值得研究和學習。
-
7 # 天下網商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說,有三家企業的範例對他建立小米影響深遠。一家是同仁堂,讓他知道要堅守品質;一家是海底撈,讓他懂得口碑是超預期;而第三家是Costco,讓他了解如何能夠將高質量的產品賣得便宜。
這個不僅俘獲了雷軍,還讓盒馬、嚴選紛紛借鑑的Costco是什麼?它是如何用了不到沃爾瑪 1/6 的店面規模,成為僅次於沃爾瑪的世界第二大零售商的呢?
網商君給你剖析剖析:
1、精選SKU(庫存量單位)帶來超高性價比沃爾瑪的SKU數量超過幾十萬種,而Costco只精選3700個SKU,所有上架的商品必須經過層層稽核,每類產品只有1-3個品牌。
要知道Costco的客戶群體精準定位於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和個人,這類客戶普遍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和意願,最大的訴求是在有限的時間內一次性完成自己的購買需求,並獲得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商品。
而精選SKU既為消費者節省了時間,避免他們被種類繁多的商品搞得眼花繚亂,又為Costco自身帶來了出色的議價能力。單一SKU進貨量巨大,Costco就能要求供應商提供市場上最低定價。強大的議價能力使得Costco能夠以最低價格進貨,甚至能夠買斷部分商品,高性價比的商品維持了高會員滿意度,並有助於會員規模的壯大。
2、嚴控經營成本,極致低價劃重點,Costco基本不租地,其88%的物業都是自家土地!它的商品也多為低價熱銷商品,這極大地降低了商品的庫存成本和土地租金費用。近五年來,Costco的存貨週轉天數一直保持在約30天,遠低於競爭對手沃爾瑪的約45天,高存貨週轉率奠定了商品低售價、運營低成本的重要基礎。
Costco還減少了門店裝修費用和僱員數量,並且從不在媒體上做廣告,透過會員口碑效應進行宣傳,以此減少人力成本和營銷費用。嚴格的費用控制有助於進一步壓縮商品價格,確保做到極致低價。
3、建立優質自有品牌,擴大毛利空間除了精選外來品牌之外,Costco還擁有自有品牌“Kirkland”,此品牌創立於1995年,主要提供價格低廉並且品質良好的商品,商品品類範圍覆蓋了成衣、電池、生活用品、飲料、保健食品等,在消費者中擁有優秀口碑,目前已成為全美銷量第一的健康品牌,在Costco的營收中佔比超過20%,創造了更多毛利,增強了其盈利能力。自有品牌Kirkland的過硬品質和品牌效應為Costco帶來了大量會員,並提高了會員粘性,有助於會員制銷售模式的維持。
4、重中之重:“聰明”的會員制Costco在門店增速6%時(2000年)推出會員體系,付費進會員體系,才能享受超低價。到2016年,其會員費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2.2%,佔營業利潤72%,且目前的會員續費率極高,美國、加拿大超90%,其他地區88%,付費人數平均增速6.7%。
Costco的會員分為非執行會員和執行會員,在美國和加拿大,非執行會員的年費為60美元,執行會員的年費為120美元。相比於非執行會員,執行會員可以享受一年內購買金額2%的返現以及一些其他優惠。
更值得一提的是,Costco的附加服務齊全,為會員提供了一站式的購物體驗Costco許多分店提供輪胎維修、藥局、眼科診所、照片沖洗、加油站、烘焙屋等附加服務,加油、車輛維修和處方藥價格也是市面上相對便宜的。並且,全球門店都支援無條件退換大部分商品(除電子產品的退換期限為3個月),這樣的退換貨政策能讓消費者在購買時免除後顧之憂,放開手腳,同時退換貨率也能成為篩選供應商的標準。
整理/ 徐奕寧
參考資料/ 廣發證券研究報告
-
8 # 金錯刀
Costco有一招很絕,就是會員卡和身份證具有同等效力,無論是登機還是出國,只要有會員卡,都不叫事兒。 僅僅是這一招,就很碉堡了。因此Costco約70%的營業利潤來自於會員年費收入,而且會員都有著非常高的品牌忠誠度,老會員的續費率高達91%! Costco把會員的照片和姓名印在會員卡上,透過跟北美政府部門合作,拿到了允許乘客提供除了護照以外其他證件來證明自己身份的許可。所以Costco會員卡無論是加拿大邊境管理局還是美國海關,都可以當做身份證使用,這個功能,就連很多國家的護照都自愧不如好嗎! 會員費作為Costco的主要收入來源,大幅降低了超市對於賺取產品差價的需求,和現在網際網路流行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商業模式如出一轍。收取會員費保證了Costco的現金流可以源源不斷輸入,超市擴大規模後就能夠以更低成本採購,降低售價,由此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的閉環。 只要是Costco的會員,就可以享受超市的免費服務,例如:免費安裝輪胎、超便宜的加油服務以及免費停車。而且Costco承諾,顧客在繳納會費後,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覺得對服務不滿意,想退掉會員服務,都能獲得全額的會員費返款。 也就是說,Costco的產品價效比越高,使用者體驗就越好,付費使用者就會不斷增加,這就是為什麼在網際網路衝擊下,Costco依然能保持持續增長的原因所在。 在Costco有一個雷打不動的招牌套餐:熱狗+汽水。這個套餐非常便宜,34年來一直是1.5美元,總共賣出去了幾十億份。 曾有高管在開會的時候提議CEO,說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多增加7000萬美金的收入,只要把熱狗+汽水組合加價5分錢就夠了。沒想到CEO勃然大怒:滾去人事那裡結工資,老子在想怎麼讓這個套餐便宜5分錢你讓我漲價! Costco的售價,真的會低到不盈利,而且寧願低到不盈利,也絕不加價。 依靠巨量的銷售能力,Costco經常會壓低進貨價格,如果一家供應商在別的地方定價比在Costco的還低,那麼它的商品將永遠不會再出現在Costco的貨架上。Costco裡不售賣可口可樂,就是因為議價沒能達成統一,為了彌補這一缺失,Costco寧願銷售更物美價廉的自營可樂,也不想破壞自己的制定的規則。 實際上,連小米的極致價效比就是在Costco這裡學到的! 雷軍還在金山時去過一趟Costco,回來後他說了一句話,進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價錢,只要閉上眼睛買,這是一種信仰!商品做到極致,價格做到極低,再把服務做到超預期,這樣的零售商能不爆嗎?
-
9 # 大阪超哥
作者米叔,這才是美國的創辦者,旅美學者,資深媒體人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傳統的零售商在電商的衝擊下節節敗退。例如,美國的老牌子,Macy’s, Sears和K-mart等都陷入了持續的關店潮。但是,Costco卻一派欣欣向榮,其股價也在不斷攀升中(可以對比一下Sears的)。
(Costco)
(Sears)
雖然最近的Costco離我家有一個半小時的路程,但是基本每兩週都會去一次。
我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講講為什麼Costco會有吸引力。
首先,價格。在Costco購買東西屬於大宗採購。例如,常用的13加侖的垃圾袋可以一次性購買200個。我愛用的Sensodyne的牙膏一次性可以購買四大支。衛生用紙一次性購買可以使用半年。大宗採購導致了單價的降低。考慮到這些東西總是要用的,因此長遠來講節省了開銷。
再舉個例子,很多女生喜愛的資深堂的神仙水,在Costco買兩大瓶只需要180美金,而在別的百貨商店或化妝品店購買同體積的神仙水,則需要300美金。
其次,質量。Costco出售的大部分產品,在沃爾瑪、Target等超市也都有售。例如,在洗衣液一塊,可以看到有汰漬。在保健品一塊,可以看到美國的常見品牌Nature Made。在巧克力,有Godiva,德芙和費列羅。因為這些品牌都很常見,不太會產生質量的問題(要不然別的店也淪陷了)。考慮到質量相差不大,而價格更為優惠,Costco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另外,Costco還有自己的品牌Kirkland。Kirkland的東西的質量與別的品牌差不多,但是價格要稍微便宜些(畢竟在自己的地盤賣),因此對消費者格外有吸引力。
Costco很好的幫助了“選擇障礙症”患者。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很多消費者面對的問題,不在於買不到東西,而是東西太多,不知道該怎麼選。Costco的策略是,同類產品,只推出兩到三個常見品牌。這樣大大簡化了消費者的心理負擔,對購物是一種促進。
最後一個體會是,Costco常常有各種食物的試吃(如下圖),鼓勵顧客蹭吃蹭喝。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大幅增加成本,但卻大大提高顧客的購物體驗,讓他們更加忠實於Costco。
-
10 # 36氪
巴菲特和雷軍都經常提起 Costco,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不少 Costco 的股權,而雷軍則是在小米的經營策略中學習了 Costco 的經營之道。
Costco 堅持“優質低價”,20年來綜合毛利率始終位於 10%-11% 之間,其盈利主要來自會員費收入。
Costco 實現“優質低價”的一個核心手段是精簡 SKU,Costco門店平均只有3800個活躍SKU,而美國同等規模的超市基本SKU在4.5萬到14萬個之間。3800個SKU中包括各種合作品牌和自制產品,在每個小的細分商品品類,Costco只提供1-2種SKU,這使得采購與倉儲都有強大的規模效應,以此保持高銷量和高庫存週轉率,和比競爭對手更低的毛利率。
每種SKU都經過管理層的親自挑選試用,新增SKU也需徵得管理層的同意。Costco還建立了一個專業的“買手”團隊,例如在選擇衛生紙時,Costco會去測試厚度、強度和柔軟度,將商品經理派往紙廠,在生產過程中檢查每一個可能會影響到紙質的因素。Costco還會採取買斷供應商的策略,所以很多商品在其他渠道上都看不到。
-
11 # 大牌評論員
巴菲特和芒格兩個老頭,奇貪無比,一輩子都在想怎麼賺錢,賺了還想賺,死了還想賺,巴菲特說在他死了後一定要把他的錢買股票!
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噁心、貪婪的外華人的?真的是給外華人丟臉了!!
-
12 # 小健145107595
最簡單,寬大處理。我去過加拿大的Costco。最大的感受就是寬,非常的寬,購物感受非常好。沃爾瑪已經是昨日黃花。那裡同樣有沃爾瑪,相比之下,Costco的過道比沃爾瑪寬了一倍都不止。你問我,這有啥用?留那麼寬的過道不擺東西他們浪費空間那不傻的嗎?不,他們擺的,擺紙皮盒。大大小小的紙皮盒讓你拿。拿來幹嘛?裝更加多的東西。在加拿大沒有哪家超市的商品是不好的,區別就是你能夠買多少?能夠走的有多快?每個顧客,花兩小時,買了一個購物車。跟每個顧客,花了一小時,在購物車上壘了三個大紙箱。你有算過這個時間差,和購物量嗎?
-
13 # 復興火炬
沒有,大陸的這種型別的商業企業完全沒有模仿它,因為國情不同。
舉個例子,會員制的模式在大陸只會催生代購行為,把costco的會員制營收模式完全摧毀。
大陸的這種商超賺的是上游供貨商的錢和流水金融利息,也就是靠供應商賬期將貨品快速變現後的流水利息。這種做法有點類似銀行短期收儲,打短平快。
這種野路子風險較高,但是在大陸已成主流。這種高風險方式呢,你也別指望是大陸這幫土鱉想的出來。全是投資專案的外資風頭機構一手安排佈置的。誰叫你的金融管控千瘡百孔到處是洞呢?
回覆列表
Costco在選擇目標群體的時候,主要人群為為中產階級人群,這部分人群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和意願,擁有個人住宅和汽車,並不追求廉價商品,而是青睞高品質,他們向消費者收取一定的會員費,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低價精品和優質服務政策,爆款商品價格接近零利潤,商品數量每類產品有1-3個品牌,優質的售後保障跟員工服務來提高使用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