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雨中做自我

    蜀漢政權要向人民顯示和證實自己漢王朝對的繼承性,必須有北伐進取中原的動作,因此諸葛亮必須不斷出兵。但諸葛亮也知道以蜀之國力與軍力不可能推翻、消滅魏國,所以諸葛亮不會同意魏延直取長安的做法,因為一來那樣守不住,二來他並不想與魏國展開總決戰,所以諸葛亮只會採取穩妥、損失最小的戰略方向——進攻隴右。對蜀國而言,不希望北伐引起魏國的過分重視,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蜀魏能有一種雙方傷亡都不大的僵持狀態,而蜀國能不斷有一些小的勝利以向民眾交代。雖然諸葛亮(以及後來的姜維)明知這樣對蜀國消耗很大,但北伐卻是不得不為之的一件苦差。

  • 2 # 魅力平常心

    諸葛亮北伐是做過充分準備的,從222年諸葛亮執政算起,他足足讓蜀國休養生息了六年,並且解決了所有內憂外患之後,才開始北伐的,在北伐前兩年,諸葛亮就已經積極備戰,待到北伐之前,已經是“軍資所出,民以富饒”【三國志】。

    關於現在很多人對於北伐的誤解:

    1.勞民傷財,窮兵黷武,導致蜀國民生凋零,最終第一個被滅。

    2.北伐無寸功。

    3.蜀國易守難攻,不該進攻魏國,應該休養生息。

    4.北伐導致蜀軍傷亡慘重。

    先概括一下五次北伐的大致內容:

    1.第一次北伐,也是聲勢最大的一次,當時雙方邊境數年沒有發生戰爭,魏國隴右空虛,諸葛亮率領大軍北伐,導致三郡皆降,關中震動,明帝曹睿甚至親至長安,以穩定局勢。本來形式大好,但因為錯用馬謖,至使街亭丟失,諸葛亮不得不提前退軍,途中將三郡數千戶百姓遷至蜀國。插曲1:北伐之初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未被採納 。

    2.第二次北伐,也是規模最小的一次,諸葛亮率兵進攻陳倉,為守將赫昭阻擋,20多天未能攻破,遂退軍。 插曲1:魏將張郃領兵五萬馳援陳倉,但還未至陳倉,蜀國已退軍。 插曲2:諸葛亮與兄長的信件中寫到,二伐是為了響應東吳北伐,以牽制曹魏部分兵力。

    3.第三次北伐,諸葛亮領陳式奪取魏武都陰平二郡,魏將郭淮領兵救援,但被諸葛亮領兵逼退,至此二郡長期歸於蜀國管理。

    4.第四次北伐,諸葛亮領兵北伐,於上眭割麥補充軍實,司馬懿率大軍進擊,兩軍戰於滷城,諸葛亮大破司馬懿,獲甲首三千,司馬懿閉門堅守不出。隨後因李嚴謊報軍情,蜀國退軍,司馬懿派張郃追擊,於木門道被蜀軍伏擊,張郃膝蓋中箭而亡。 插曲1:晉書中記載滷城之戰其實是司馬懿獲勝,斬蜀軍萬人,但此記載前後矛盾,且與三國志記載衝突,故而歷代史學家多不認可。

    5.第五次北伐,諸葛亮領軍出祁山,逼近長安,司馬懿堅守不出,不與諸葛亮對戰,諸葛亮為緩解後勤壓力,派部分軍隊於當地屯田,以示久駐之心,二者相持一百多日,諸葛亮病卒軍中,蜀軍密不發喪,徐徐退軍,司馬懿領兵追擊,卻被蜀軍嚇退,蜀軍安然退回邊境。

    另外,第三與第四次北伐之間有一場蜀國對魏國的防守反擊戰,曹真率兵走子午谷,進攻蜀國,另派郭淮,司馬懿等各領一軍,一同進攻蜀國。但當時子午谷天降暴雨,至使曹真行程被阻,前鋒夏侯霸也被蜀軍擊敗遂無奈退軍。諸葛亮令魏延吳懿令一軍北上,大破魏將郭淮費耀,取得全面勝利。

  • 3 # 觀史明德

    蜀漢偏居一偶,魏蜀吳三國中單單從人口土地來看是最弱的一個國家。自從失去荊州之後,蜀漢便面臨著一種後力不足的尷尬局面,而且蜀漢內部的組成也很複雜,有相當一部分高層都是荊州派別的如諸葛亮蔣琬費禕等,沒有根基的荊州派別佔據了相當部分的高位,所以蜀漢內部其實是有黨爭隱患的。

    諸葛亮為何要一直北伐,而不修養生息。這個問題已經非常明顯了。

    第一個,蜀漢地處偏僻人口資源少,若是修養生息比不過江東的孫吳更比不過中原繁華之地的曹魏,所以停止戰鬥意味著蜀漢會被其他兩國越拉越遠,蜀國戰鬥力跟曹魏差距最小的時候恰恰是大家都沒有開始修養的時候。所以不如趁著各地都一樣的破亂,雙方差距最小的時候北伐,更何況北伐也能讓曹魏一直處在戰鬥狀態,無法全力恢復生產。

    第二個,北伐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北伐的最終目的自然是收復中原恢復漢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想法雖然還是主流,但當中不可避免的混雜了其他的目的。比如轉移蜀國內部矛盾,像開始說的那樣全國最大的事就是北伐,其他的都靠邊站,自然沒有辦法沒有精力搞鬥爭。

  • 4 # 永軒乙

    首先,我認為,諸葛亮是一位偉大的天才軍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

    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府治事”,成為蜀漢的實際領導人,他為蜀漢制定的一項基本國策就是堅持北伐,為此他先後五次率軍北上,雖然都沒有得手,卻始終堅持不怠。

    以蜀漢當時的綜合國力,靠正面作戰根本無法打敗曹魏,諸葛亮執意“以弱擊強”,結果不意外。作為一名謀略家,諸葛亮在北伐的問題上似乎有些“任性”,明知不可為而為,這似乎不是明智者的選擇。

    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隆中對”中提出的既定方針,諸葛亮一直在按照這個規劃進行努力,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齊備,也完全有打敗曹魏的可能,並非“明知不可為”。

    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以進攻代替防守,正因為蜀漢太弱小,所以才更要“示強”,讓曹魏在一次次進攻面前只能採取守勢,從而不敢隨意發起進攻。

    還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出於蜀漢內部政治上的考慮,透過北伐統一蜀漢朝野的思想,同時對勢力頗大的益州本土派進行牽制和打壓。

    這些看法似乎都有一些道理,但也都有漏洞:

    “隆中對”確實提出了北伐的思想,但附帶有前提條件,不僅要求漢中、荊州同時進軍,還要等到曹魏那邊“有事”才行,關羽、劉備先後死去,荊州丟失,這些條件已難以具備。

    以進攻代替防守倒也符合用兵的原則,但採取這種辦法前提是“示強”而非“真強”,可以擺出主動進攻的姿態來嚇阻對手,但不會傾全力真的去進攻,諸葛亮每次北伐都出盡蜀漢精銳主力,每一次都是真打而非假打。

    至於以軍事行動強化政治,這種說法更沒有道理,益州的政治格局是,隨劉備、諸葛亮入蜀的荊襄派人數雖少,但佔據了大部分政治資源,本土派雖不在要津,但潛力巨大,出於人之常情,本土派只想“保境安民”,對北伐沒有太大興趣,這一點從李嚴對北伐的消極應付中就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如果真的出於鞏固政治的考慮,應該不北伐才對,以減少本土派的不滿,同時專心在成都做好各派系的平衡。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諸葛亮執意北伐呢?

    這一點,應該從當時的整體格局去考慮,面對強大的曹魏,蜀漢首先要做的是自保,其實是尋找機會戰勝強敵,以“恢復漢室、還與舊都”。要做到這些,北伐不是關鍵,關鍵在孫吳。

    蜀漢只有與孫吳聯起手來才能做到不輕易被消滅,並在周旋與博弈中找到機會,這同樣是“隆中對”中提出的基本方針,諸葛亮自始至終堅持了這一點。

    關羽被殺、劉備軍敗夷陵,讓孫劉聯盟嚴重受挫,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三國之中第一個滅亡的必是蜀漢,而且這一天必為期不遠,諸葛亮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頂住極大壓力,堅決主張與孫吳儘快恢復來往,幸好劉備臨終前還不糊塗,醒悟到了這個問題,馬上派人與孫吳方面修復關係。

    鄧芝、蔣琬、費禕、陳震等人是蜀漢政壇的後起之秀,他們都曾奉諸葛亮之命出使過孫吳,顯示出諸葛亮對孫劉聯盟的重視,也顯示出劉備死後蜀漢與孫吳間外交活動的頻繁,雙方經常互派使者,除了禮節性地問候之外,應當談過不少實質性內容。

    由於這些外交活動涉及雙方的重大機密,所以史書較少留下他們活動的細節,每次出使分別談了哪些已不可知,不過可以推測,雙方所談的最重要內容肯定都與曹魏有關,有些涉及到軍事行動的配合和協調。

    孫權稱帝后派使者來蜀漢通報有關情況,蜀漢有一部分人認為“天無二日、地無二王”,主張與孫吳斷交,但諸葛亮反對這麼做,寫了《絕盟好議》一文進一步統一大家思想,文中寫道:

    “孫權有稱帝的野心已經很久了,中國之所以不追究他的挑釁之舉,原因是要求得到他的支援,在對魏作戰中形成掎角之勢。如果現在公開斷絕交往,孫吳必然深恨我們,我們必須把大軍調往東邊,先向東討伐,才能進兵中原。”

    “孫權手下有才能的人很多,將相之間團結和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敗的。如果舉大軍與他們交鋒,長年累月地對峙,讓北面的魏賊得利,這不是上策。從前孝文帝以謙卑之辭與匈奴交好,先帝也以優厚的條件與孫吳結盟,都是適應形勢變化、著眼於長遠利益的考慮,而並非一般人的感情用事。”

    “現在有人認為孫吳滿足於三足鼎立的局面,今後不會再與我們同心協力,他的願望已經實現,不會再渡過長江。這種說法表面看有道理,其實不對,為什麼呢?因為孫權心有餘但力量不足,因而只能限江自保,孫權不能越過長江,就像曹魏不再渡過漢水一樣,都不是力量有餘而見利不取。”

    “如果我們的大軍征討曹魏,孫權採取上策是出兵魏國,分割他們的土地,然而做進一步打算;採取下策也會趁機掠奪魏國的人口,擴張自己的國土,炫耀自己的武力。總之,他們是不會坐而不動的。即使他們真的按兵不動,只要同我們睦鄰友好,我們北伐就沒有東顧之憂,曹魏黃河以南的軍隊就不能全調過來對付我們,我們得到的好處很大。因此,對孫權稱帝的僭越之舉,不能公開討伐。”

    諸葛亮派陳震回訪,陳震到達武昌,首先以蜀漢特使的身份祝賀孫權登基,接著與孫吳就下一步的合作進行商談,雙方達成一致,繼續合力進攻曹魏,將曹魏滅亡後,將其所佔的9個州一分為二,豫州、青州、徐州、幽州歸孫吳,兗州、冀州、幷州、涼州歸蜀漢,司隸校尉部以函谷關為界,西邊為蜀漢,東邊歸孫吳。

    “漢國和吳國將戮力同心,同討魏賊,救危恤難,共同分擔災禍,共同分享勝利,絕對沒有二心。如果有人危害漢國,吳國討伐它;如果有人危害吳國,漢國討伐它!兩國各守其土,不相侵犯。這種友好關係還將傳之後代,有始有終。”

    “條約的具體內容都寫文書上了,誠信的話語不必修飾,只要內容好就行了。有人違背此盟,先製造混亂,懷有二心,造成不和睦,怠慢上天的旨意,神靈和天帝就會討伐他,山神河神就會處死他,讓他喪失民眾,上天不再賜福他的國家。偉大的神啊,請明察這一切吧!”

    蜀漢如果不堅持北伐,龜縮在成都周邊不出,只求“維持現狀”,孫權估計不會下這麼大的力氣來搞聯盟。保持對曹魏的進攻是孫劉之間的約定,諸葛亮只有不停地北伐,才能把孫吳牢牢地跟自己繫結在一起,這恐怕才是諸葛亮不能停下來的最主要原因。

  • 5 # 玉天闕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主要如下:

    1.曹魏帝國對蜀國採用據守要塞的政策,國內經濟軍事得到一定的喘息。如果蜀國對比沒有任何舉措,曹魏國力就會不停地提升,時間越往後拖,蜀國對曹魏的威脅只會越來越小。因此,蜀國必須尋找突破要塞的機會,給予曹魏中原地區一定的軍事壓力,才能消耗曹魏國力,為自己完成統一贏得一線生機。

    2.隨著曹魏帝國內部逐漸穩定,很多家族對漢王朝的認同逐漸下降,同時蜀漢內部也是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因此,蜀國需要透過北伐將內部矛盾轉移,且可以透過戰爭的方式,宣揚漢王朝的正統性,對曹魏帝國的穩定帶去一些干擾。

    3.蜀國兵員人才有限,後繼無人,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自己用兵不能對曹魏造成較大影響時,那麼自己死後蜀國只能走向滅亡。同時,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也需要他在有生之年為復興漢室贏取一些可能,北伐也是唯一的出路。

    綜上,基於蜀國軍事、民心、人才等因素,加上個人述求,諸葛亮不得不北伐。

  • 6 # 問答123

    1、“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諸葛亮能夠撥開雲霧,清楚看到蜀中本質。時北方群雄割據、戰亂不已,勞動人口損失嚴重、經濟重挫,民不聊生。當時有曹魏大臣上奏說,中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相對而言,同時期的益州、荊州、揚州、交州等南方地區,因為地理因素的作用,戰爭相對較少,軍閥派系也不多,加之又很早被劉璋、劉表、孫策等強勢集團所統一,動亂程度較少。足以想到如果不趁機北伐以擴大自身,又如何對抗南方勁敵呢?

    2、孔明北伐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引起北方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曹魏經濟恢復的過程。他自己就曾在《隆中對》說,待到“天下有變”,再出去打。但如果天下沒“變”呢?那隻能想辦法創造些“變”出來,而絕不能坐等曹魏強大。故而,孔明北伐,對這個大戰略的重視程度,要高於戰役中的得失。

    3、《出師表》中也曾提及北伐,孔明未報先帝知遇之恩,“遂許先帝以驅馳”,懷抱陛下。由此可知,出師北伐也是順先帝遺願之舉。

  • 7 # 讀古今

    很多人都不理解,諸葛亮北伐時蜀國在三國中實力最弱,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蜀國弱,為什麼這麼說呢?

    1、蜀國基礎太差。其實最開始諸葛亮的規劃不是這樣的,《隆中對》中說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而待天下有變這個過程,就是在休養生息,但是想要有這個靜待天下有變的資格,前提是荊州、益州在手,荊州地理位置特殊,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加上人口眾多,商業繁榮,若跨有荊、益,則可內修理政,悶頭髮展經濟,邊休養生息,邊等待時機。而諸葛亮北伐時荊州早就丟了,加上夷陵之戰損失慘重,益州又連年戰亂,早已疲敝,此時的蜀國,地盤、人口基數、經濟、地理位置都不如曹操、孫權,發展速度肯定比其他兩家慢,這種情況下,再選擇修養生息,與魏、吳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那就無異於等死了。因此,諸葛亮只能寄希望於戰爭,只有戰爭勝利才能縮小差距。

    2、蜀漢人才凋零太快。自從諸葛亮進駐漢中,不過一年時間,期間就喪失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將領以及中低階將官七十餘人,士卒一千餘人。這些精銳力量損失以後,靠益州一地幾乎不可能補充得回來,因此諸葛亮等不起了。既然蜀漢與曹魏的戰爭不可能停息,為什麼不以攻代守?

    3、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北伐之前,諸葛亮曾上書劉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說得很明白,感激劉備禮賢下士,遂答應供劉備驅馳,諸葛亮是一個重信守諾的君子,答應了劉備自然就會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蜀漢與曹魏不併存,恢復漢室其實是劉備的遺願,諸葛亮為了劉備的遺願可謂是殫精竭慮啊。

    至於北伐的結果,成功還是失敗,諸葛亮的後出師表說得好,世事難料,臣惟有竭盡全力,至死方休罷了。

  • 8 # 爾靜橋

    諸葛孔明作為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一,在做出任何戰略決策時,都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比如說北伐曹魏。

    諸葛亮敢於以益州一州之力,去討伐佔據中原地區、人口最多、國力最強的曹魏,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蜀漢政權所依靠的是“克復中原、興復漢室”的政治旗幟。

    劉備與曹操相爭多年,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自己漢朝皇室宗親的高貴身份,靠的就是高舉“興復漢室”的旗幟。劉皇叔以“仁義”著稱於世,以對漢室的忠貞影響和吸引著一大批文臣武將為自己效忠。當蜀漢政權被諸葛亮接管後,受到劉備知遇之恩的諸葛亮,自然深深明白蜀漢政權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當時還有很多人“人心思漢”。大漢王朝從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開始,到漢獻帝禪位給曹丕終止,持續了400年時間,對整個華夏民族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人們從內心深處認同大漢王朝,認同漢朝劉姓皇室統治天下的正統性,因此,蜀漢王朝就成為當時很多人心中正統之所在,而為了維護這種“正統”,蜀漢就必須進行對曹魏的討伐戰爭,以向人們宣示自己才是大漢王朝的繼承者,曹魏是篡位的亂臣賊子。為了維護自身政權的正統性,收攏天下人心,蜀漢必須堅定不移地舉起“克復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旗。如果只是偏安一隅,進行所謂的休養生息,一旦時間長了,人們對於漢朝的思念會逐漸變淡,蜀漢政權的正統性光環也會漸漸消逝,從而淪為地方割據政權(事實上,曹魏佔據了中原地區,成為了大漢王朝的真正繼承者,而蜀漢恰恰就是地方割據政權),最終就會被曹魏吃掉。

    二是蜀漢雖比曹魏弱小,但卻有機會翻盤。

    古代國與國之間進行比較,綜合國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機遇。打個比方,北宋王朝經濟發達,綜合國力很強,但是依然被當時還處在原始部落階段的金華人滅了國,金國在剛剛建立的時候,除了軍事力量異常強大之外,其經濟實力、政治體制架構,都較北宋王朝相差甚遠,綜合國力更是遠遠弱於北宋,但是依然能夠消滅北宋,為什麼?原因就是金國憑藉強大的武力,趁著北宋王朝徽欽二帝昏庸無能、王朝內部矛盾重重的契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南下滅宋,佔據中原,開創了一百多年的金朝。同樣,蜀漢雖然弱於曹魏,但是並不是沒有機會翻盤。當時的曹魏集團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曹魏的宗室貴族與士族門閥之間是存在矛盾的,同時,曹魏的地盤很大,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雖然人口眾多,軍隊數量多,但是,能夠動用的機動武裝力量並不是很多,蜀漢出動傾國之兵,在與曹魏的區域性戰爭中可以做到勢均力敵。蜀漢以漢中為跳板,如果能夠出其不意,迅速攻下長安,佔據關中地區和隴右地區,那麼,對於曹魏政權的打擊是十分巨大的,很可能會消滅曹魏政權,收復中原。這在戰略上是可行的,重在戰術上的實施和執行。事實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也是按照這種指導思想進行的,出其不意進攻曹魏,趁著曹魏還沒反應過來,打的曹魏軍隊措手不及,西北很多郡縣都向蜀漢投降,蜀漢軍隊只差一點就攻克長安了,要不是因為馬謖失街亭,蜀漢很可能在第一次北伐戰爭中取得巨大勝利,最起碼可以攻佔關中地區,動搖曹魏的統治根基。

    三是以攻為守,騷擾曹魏,使其不敢覬覦蜀漢。

    諸葛亮不停地北伐,其目的還在於騷擾曹魏,使曹魏無法專心發展生產,從而為蜀漢政權爭取更多時間。很多人都認為,蜀漢應該休養生息而不能頻繁北伐,但是,蜀漢僅僅佔據益州之地,其實際統治區域可能僅僅就是成都平原及其周邊地區,而曹魏佔據了淮河以北的整個黃河流域,是傳統的產糧區,蜀漢休養生息的時候,曹魏也可以休養生息,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給蜀漢和曹魏兩個政權各自十年的時間休養生息發展生產,那麼蜀漢一定不是曹魏的對手,因為體量擺在那裡,曹魏佔據的地區面積是蜀漢的數倍不止,人口數量也是蜀漢的數倍不止,兩個政權發展的基礎都不一樣,這樣就會產生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弱者恆弱。處在弱勢地位的蜀漢,只有拼死一搏,以攻為守,不斷騷擾曹魏,使曹魏不能專心發展生產,同時,蜀漢鞏固與東吳的聯盟,雙方共同進攻曹魏,待曹魏政權內部出現矛盾時,將其一舉推翻,才有勝利的可能。諸葛亮的北伐戰爭,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戰略決策,實際上是一種積極的防禦策略,如果蜀漢真的停止北伐,休養生息,那麼很可能經過十多年的時間,曹魏就可以吞併蜀漢,而在諸葛亮的不斷騷擾下,曹魏朝廷上至皇帝下至眾多文臣武將對蜀漢都有恐懼心理,覺得能不招惹就不招惹,這才為蜀漢政權延續四十餘年打下了基礎。

    綜上所述,諸葛亮北伐曹魏,是一種在特殊歷史環境條件下,經過綜合考慮後,選擇的一種相對來說最為正確的戰略。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雖然不如他的治國能力,但是,他依然三國時期乃至中國古代最為優秀的軍事家之一,他做出任何戰略決策,都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透過對主客觀環境的綜合分析得到的結果,一個如此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其決策能力絕對是強於常人很多倍的,你都能想到的北伐戰爭會耗費國力,人家諸葛亮能想不到?所以說,有些人自以為聰明,覺得自己比諸葛亮高明,實在是自以為是。諸葛亮多次發動對曹魏的北伐戰爭,是一個十分正確的決定,雖然最後他沒能克復中原興復漢室,但他仍然是我們國家歷史上最傑出的歷史人物之一,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

  • 9 # 閒將西話

    蜀漢並非一直“偏安一隅”。

    在人們心中蜀漢的勢力基本上侷限於益州之內,是三國中地盤最小、國勢最弱的政權。但並非如此。說實在的,蜀漢也是走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創業之路。

    它一開始那麼弱小,“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幾無容身之地”。赤壁之戰後,佔據荊州,以此為根據地,進而向益州發展。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大將黃忠在定軍山大敗曹軍,殺曹將夏侯淵,奪得漢中。蜀漢雖基業最晚,但在短短的幾年裡,達到了鼎盛,跨有荊州、益州,實現了空前的強大,佔了天下將近三分之二。

    只是兩年後,關羽出兵宛洛,樊城久攻不下,又被東吳呂蒙襲取了荊州。為了繼續跨有荊州益州,劉備出師討伐東吳,兵敗虢亭,病死秭歸。從此蜀漢就只佔天下十三州之一的益州了,就這麼一個州南部還是非常荒涼蠻夷之地。蜀漢實際上的統治區域只有益州的中部和北部。

    題目中提到“孔明不休養生息”有失偏頗。

    蜀漢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劉備死,其子劉禪繼位,諸葛亮輔政。諸葛亮是一位有才能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為改變蜀漢內外交困的政治態勢,與民休養生息,積極發展蜀國經濟:

    一“工”,注意發展手工業生產。農具製造,煮鹽業和紡織業都比較發達。多次組織千人維修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溝洫脈散,疆理綺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成為蜀國農業最發達的地方。

    二“農”,讓農民安心務農農殖穀,確立“惟勸農業,無奪其時,惟薄賦斂,無盡民財”的方針。

    三“兵”,大力發展兵器製作業,精鋼技術日趨完備,如弓弩、木牛、流馬等,極大加強了部隊弩兵建設和後勤糧草保障。

    四“學”,制定《蜀科》,執法嚴謹。任人唯賢,賞罰分明。

    所以諸葛亮不是一直北伐,不是不休養生息的。至於為何“北伐”?有多種常見的說法:

    一是“以攻為守”說。扯出《出師表》裡的“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來說明。

    二是“轉嫁國內矛盾”說。說蜀漢內部有荊州集團、益州集團、東州集團等派別林立,矛盾重重。

    三是“維護蜀漢合法性”說。劉備劉皇叔,蜀漢是正統地位。

    四是“強化諸葛亮的個人權威”說。諸葛亮為了樹立自己在蜀國的地位,透過發動戰爭來提高個人威望。

    ……等等,不一而足。

    這些說法。姑且不論其用意何在,但大多是從蜀漢自身探究原因。揣測者的有之,沽名者也不乏有之。

    從建興六年(228)開始,舉全蜀的兵力和物力,先後五出祁山,北伐曹魏。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第五次率軍十萬伐魏,進至距長安只有百里的五丈原。與魏相持一百多天,這年八月,諸葛亮積勞成疾,病逝軍中,終年五十四歲。北伐大業以“完敗”終結於此!

    那諸葛亮為何“北伐”不已呢?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魏蜀吳三國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均衡,誰也不能把對方消滅掉。當時最大的政治就是蜀吳聯盟,共同對付曹魏。

    一是“合作共贏”。劉備八月夷陵一敗,充分說明了蜀國東征計劃的流產。曹丕九月就與孫權翻臉,親自御駕南征東吳,先後三次耀兵江北,給蜀國造成了很大的軍事壓力。魏國確定的戰略是先吳後蜀。孫權立刻向蜀國拋去了和平的橄欖枝。劉禪繼位後,諸葛亮就派鄧芝出使東吳,儘快修復蜀吳聯盟。

    作為蜀吳同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吳蜀兩國都要發動對魏國的所謂“北伐”。吳國自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七月,大起荊州五萬之眾北伐。吳國的北伐時間上早於蜀國北伐,規模上也遠遠大於蜀國,次數上也多於蜀國,多達十一次,對魏國的威脅和震撼要比蜀漢大得多。

    特別是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北伐的路線,戰略的部署都毫不保留的傳達給東吳。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后,吳蜀兩國結成了純粹的攻守聯盟,並且約定了瓜分魏國江山的戰績目標。

    吳嘉禾三年即魏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吳蜀兩國約期同時北伐。

    二是“靠實力說話”。戰爭就是對資源的掠奪,有了資源就有了實力和發展的後勁。諸葛亮用兵主要在兩個方向,一是南中,一是北伐。南中戰爭後,獲得了對南中的開發,擴大了土地資源,得到了大量的蠻夷兵力。

    對曹魏的北伐,特別是第一次北伐,諸葛亮繞遠向西長途跋涉,出祁山,直撲天水郡,把戰火燃燒到雍、涼。這次北伐諸葛亮應該是認真向馬超瞭解了雍涼地區的資源。目的也是在掠奪北方的戰馬資源,為建立蜀漢的鐵騎作準備。蜀國的馬種差,身材矮小,性情溫順,適合山地駝運,無法和曹魏的騎兵團逐鹿中原。

    但當北伐多次因糧草不濟而失敗時,諸葛亮深深地體會到了屯田的戰略意義,轉而有了北伐奪取土地資源的戰略意圖。經過三次北伐後,諸葛亮把屯田四萬精兵於漢中。公元234年春二月,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在渭水南岸對峙。諸葛亮在蘭坑屯田,預作長期打算。

    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亂世中靠實力說話。蜀漢的力量遠遠達不到統一天下的目標。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也只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號罷了。

  • 10 # 小鴻哥

    蜀漢公元221年——公元263年,是漢室後裔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是後世為區分東西漢,劉備稱帝國號是漢。蜀漢內部也自稱季漢。蜀漢在東漢也指漢中巴蜀之地,三國也是如此。公元219年是蜀漢的頂峰,但接連受挫。失荊州、失漢中東部、東征大敗。這三挫人口損失七十萬、人才三十五人(戰死、投降有名字記錄的)、軍隊在十二萬—十五萬?地盤荊州三個郡、漢中四個縣。漢中丟的雖然是四個縣,但人口是蜀漢剩下漢中的三倍。蜀漢除蜀郡人口比這四個縣多,其他郡只有三分一。魏國在此成立三個郡。所以這時的蜀漢非常虛弱。但已經不是劉備的事了,因為公元223年劉備就死了,南中諸郡皆叛。蜀漢進入諸葛亮執政時代。劉禪繼位後,諸葛亮派鄧芝使吳。蜀漢東吳重新聯盟抗魏。

    公元225年春諸葛亮率軍征討南中,秋天就平定了。內部穩定了,東吳又重新聯盟了。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諸葛亮把注意力放在北邊魏國。三國志: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

    第一次北伐因街亭之敗不得不退回,遷回了三縣百姓。第二次支援東吳,只打了二十天。第三次派偏師攻陰平武都兩郡,準備圍城打援。郭淮不敢救援,於是攻下了兩郡。蜀漢得到了數萬人口。第四次取得了區域性勝利,打了四個月。因大雨糧草不繼,於是退軍。第五次打了半年,前三個月進攻。司馬懿堅守不出,雙方對峙百日。因諸葛亮病逝退軍。我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是以攻為守,立功以自存。 公元227年率軍進駐漢中。這時侯蜀漢的國力並沒有恢復好,諸葛亮為啥這麼快北伐。在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陳壽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就是說諸葛亮考慮到自己去世後,則蜀漢無人為繼像自己一樣進伐中原抗衡強魏。故此年年用兵不止,屢屢張揚武力。從魏人袁準的一段話就知諸葛亮為啥不偏安而要北伐:故小國之慮,在於時立功以自存,大國之慮,在於既勝而力竭,成功之後,戒懼之時也。諸葛亮,重人也,而驟用蜀兵,此知小國弱民難以久存也。俗話說天上不能有兩個太陽,地上也不能有兩個皇帝。不進攻一統天下,遲早也是讓別人統一。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歷朝歷代的功業首先是靠征伐而定的。像當然劉表在荊州時有眾十萬,不去征伐開疆擴土。而曹操當年還很弱小,依然南征北伐兼併兗、徐、豫、司四州。在爭奪北方前後花了六七年時間,而劉表豪無作為使曹操坐大。三國志:劉景升不能慮十年之後,故無以詒其子孫。孫策當年不過帶著兩千人去江東。而劉繇、王郎、許貢、周昕、華歆、鄒他、錢銅、王晟、嚴白虎、祖郎、焦等人,多則數萬,少則萬人。卻讓孫策坐大把他們都兼併了。默記: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吳人張儼在論諸葛亮與司馬懿一文寫道: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就是說諸葛亮完全可以依靠重險之自保。張儼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原因:蓋聞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之地而有天下,皆用征伐而定之。揖讓而登王位者,惟舜、禹而已。

    公元222年—公元234年是魏吳、蜀魏頻繁交戰的時期,正是因為如此才消耗了魏國很大的人力物力,魏國一直未能修養生息。據三國志魏國大臣上書魏明帝:方今二虜合從,謀危宗廟,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魏國一直到公元242年才開始大規模屯田。這時蜀漢不北伐,東吳陷入黨爭。據默記: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我們不打魏國,而關起門來發展。一州之地怎麼發展也比不過九州的魏國。時間久實力必然越拉越遠。蜀漢的人才有四類組成。北方隨劉備南下的、荊州人、避亂入蜀、益州人。第一類不是死了就老了,剩下趙雲陳到等人。荊州已失再也不能從中補充。三國已鼎立也沒有避亂入蜀。只剩益州人,但是諸葛亮再怎麼起用培養都不能跟據九州魏和據三州的東吳相比。前面也說到了失荊州失漢中東部東征損失了很多人才,直接造成蜀漢人才斷代。武器沒了可以造,糧食沒有了能再種。但人才的培養一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雖然十年後蜀漢的小孩會長大,但經驗是要花很多時間的。東征後將士很多都是公元211年隨劉備入蜀的,歷經赤壁之戰、烏林之役、奪蜀之戰、爭漢中之戰。蜀漢諸賢又早世。法正、劉巴、張飛、霍峻、馬超、鄧方、龐統、馬良、習楨(名亞於龐統)、衛文經、韓士元、殷觀、張存六人並稱楚之蘭芳、王甫(秭歸之敗戰死)、李邵(諸葛亮提到的永南就是他)、馬勳、李朝(隨軍東征)、龔祿(死於南中叛亂)、王士(死於南中叛亂)等並稱蜀之芬香。董和跟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府事。還有一些人就不在詳述。都是蜀漢數十年收集的四方人才。再過些年剩下的那些人老的老死的死,那時連自保都成問題了。

    偏安者不能久存 ,此自然之理。諸葛亮在《將苑》寫道: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遊於鼎,亡不俟夕矣!據華陽國志:是後處蜀、魏界,固險重守,自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鎮漢中。就是說諸葛亮、蔣琬、費禕是坐鎮漢中的。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曹丕稱帝后就急切的想建功立業——統一天下。因為曹丕是因為曹操打下的底子才得以稱帝。詢問過不少大臣要統一天下,先伐那一國。當時不少大臣反對,應休養生息。辛毗建議:今日之計,莫若脩范蠡之養民,法管仲之寄政,則充國之屯田,明仲尼之懷遠,十年之中,強壯未老,童齔勝戰,兆民知義,將士思奮,然後用之,則役不再舉矣。這一點東吳諸葛恪也講到了,所以要北伐。曹丕反問難道要把問題留給子孫後代。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徵東時,魏國很多人反對並建議:蜀漢東吳憑山川重險三江之固,阻擋魏國統一。我們不如屯田練兵,數十年後魏國益強。蜀吳衰弱,那時再討伐可一統。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內三徵東吳。電視劇三國曹丕講人生有幾個數十年,豈能等那麼久。雖然是電視劇,但說出了歷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國地盤是佔據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吳加起來還多。如果大家一起發展,蜀吳怎麼也發展不過魏國的。正是由於蜀吳頻煩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魏國一直沒能安心修養生息。

    電視劇三國中,阿斗問諸葛亮。魏國並沒有打我們,反而我們頻繁打人家。大家相安無事不好嗎?諸葛亮回:陛下今年多大了,才十七。(應該是二十一)我已經五十有三了。憑蜀中險要可保二十年無事,我只要每天上朝下朝就好了。可是二十年後我可能不在了,可是陛下您才多大?雖然是電視劇,但道理是對的。自古以來有偏安能久存的嗎?要麼一統要麼讓別人一統。三國志:凡敵國欲相吞,即仇讎欲相除也。有讎而長之,禍不在己,則在後人,不可不為遠慮也。劉表當年就是沒有為後人考慮。像劉邦如果呆在巴蜀之地,依然能享榮華福貴。像唐朝開始在關中,有函谷關擋著依然能關起門過小日子。但卻東出而爭天下。要是等到中原一統,那時再想爭天下就難了。三國志:慮於長久不得兩存者耳!像一些割據政權成漢前蜀後蜀南唐等那一個逃得了被滅的。像五代十國南唐本來就是南方政權中最強的,如果能趁北方多事之秋。因為北方最強的政權七十年間換了五個:後唐、後晉、後梁、後漢、後周。又要對付北漢和契丹。南唐如能東滅吳越、閩,南兼南漢、西吞南平、西征楚、西伐前後蜀。一統淮河以南,長江之境。然後再跟北宋一決雌雄。像東晉如能趁北方分裂成十幾個小政權,全力北伐。步步蠶食壯大,恢復一統河山也未成知。卻坐視北方一統成前秦、北魏。雖說憑重險之固能偏安一時,但不能久存。歷來多少割據政權依仗山川之險,江河之阻而立國,滿足偏安而終不能久存。難道憑藉重險之固、江河之阻可以久存呼?蜀人李特曾觀看劍閣後講:劉禪有如此江山而降於人,豈非庸才?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孫子李勢不到三個月就投降東晉了,東晉桓溫也就幾萬人而已。

    諸葛亮北伐有蠶食雍涼的意圖。隆中對講了天下有變,兩路進軍北伐。現在天下無變,荊州已失。所以並不是滅魏的好時機。加上蜀漢連續遭受重創。但可以向魏國統治薄弱的雍涼地區進攻,進而蠶食雍涼。就是在以攻為守的同時,也是打算蠶食雍涼。。在第一北伐前,諸葛亮應跟眾將商討伐魏之策。據三國志:魏延提議讓他率萬人跟諸葛亮導道在潼關匯合,像當年韓信一樣。魏略是講魏延要求率萬人走子午谷攻佔長安,諸葛亮從斜谷率主力到長安匯合。這樣就能一舉拿下咸陽以西。兩者綜合就是:魏延率萬人走子午谷,拿下長安後向潼關進軍。諸葛亮率主力從斜谷趕到潼關和魏延一起拿下潼關。蜀漢大軍在潼關切斷魏國跟雍涼的聯絡,這樣雍涼就歸蜀漢了。諸葛亮知道蜀漢跟曹魏的差距,蜀漢尚無跟曹魏在潼關決戰的實力。當年馬超韓遂十萬人在潼關都沒擋住曹操。當年韓信花了一年時間才拿下關中,這還是項羽深陷齊國戰場支援不了的原因。而蜀漢也根本無法供應十萬大軍的糧草。再者潼關距離洛陽六七百里,魏國在洛陽的中軍就有十多萬。而曹真、杜襲駐軍關中扶風郡、郭淮駐軍隴右上邽、徐邈任涼州刺史。三國志:明帝以涼州絕遠,南接蜀寇,以邈為涼州刺史,使持節領護羌校尉。這些都是當世之人傑。曹真郭淮很多人都知道。杜襲是曹真司馬懿的軍師,徐邈後任司馬懿軍師。諸葛亮不幹掉他們如何能安心西上。一旦諸葛亮在潼關跟魏國援軍交戰。曹真、郭淮、徐邈在後面進攻或切斷蜀漢糧草,該當如何? 諸葛亮並非完全不採納魏延的建議,只是縮小而已。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涼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陳倉(支援東吳)、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東吳外,其餘都是蠶食雍涼。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就曾上書阿斗: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這也是諸葛亮不打長安打隴右的原因。因為蜀漢尚無跟魏國決戰的實力。

    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也是考慮到魏的實力太強。所以才不採用魏延佔領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的聯絡。改為攻佔隴右,切斷魏國跟秦州(隴右)涼州的聯絡。公元228年北伐,隴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有吏民叛魏響應諸葛亮。只有隴西郡堅守。所以說諸葛亮並非完全否決魏延的計策,只是有所縮小。諸葛亮的策略是切斷隴道,一舉拿下秦涼兩州。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當時司馬懿講根本不用擔心。郭淮反對,那樣才對魏國威脅大。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採納了郭淮的建立,立馬在那裡佈防。營寨還沒建好,蜀漢軍果然來攻。後來姜維北伐也是採用當年諸葛亮的策略。三國志: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大將軍司馬文王曰: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 (紅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斷涼州和西域跟魏國的聯絡)

    當諸葛亮進行第一北伐時,選擇進攻隴右五利。 第一齣其不意:公元227年諸葛亮到漢中時,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勸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據險防守。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魏國就派曹真在長安西邊扶風郡郿縣一帶佈防以阻止諸葛亮進軍關中。三國志: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偽裝主力做出向郿縣以進軍關中,諸葛亮率主力進攻隴右。據魏書: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就是說當時魏國大臣都沒猜到諸葛亮攻隴右而不進攻關中。諸葛亮隆中對就講益州之眾出秦川。出師表也講還於舊都。誰都沒有想到諸葛亮真正目的是隴右。 第二隴右有糧: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上邽也有糧,後來北伐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麥。 第三秦涼魏國統治力量弱:諸葛亮採用的是向魏國力量薄弱的地方。誘羌胡叛、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以西(涼州、雍州西部)。而雍涼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公元233年鮮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涼羌胡叛魏降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第四拉長魏國支援補給距離:隴右諸郡距距離蜀漢近魏國遠。距離蜀漢不過六七百里,但距離魏國洛陽兩千多里。後漢書郡國志:安定郡,雒陽西千七百里。隴西郡,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關中):拿下四郡後可進軍關中,收降四郡兵,招納羌、胡擴充實力。三國志: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

    這時魏國已派張郃率五萬援軍救援隴西郡。諸葛亮派馬謖去街亭就是為了擋住張郃為大軍攻取隴西郡贏得時間。當時隴西官員講如果蜀軍能切斷隴道並擋住援軍一個月以上,不用打隴西郡就會投降。三國志裴注: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所以馬謖只要擋住張郃一個月就夠了。三國志裴: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也就是說馬謖守街亭不過數日。當時諸將是推舉魏延或吳懿去守街亭,諸葛亮不聽眾人的執意用馬謖。 馬謖只有在街亭擋住張郃援軍一個月以上,隴西郡一破。諸葛亮就能率軍回師跟馬謖內外夾擊張郃。張郃援軍一破,曹真根本興不起什麼浪。等到魏國再集結大軍前來。則隴右城已固,諸軍足辦,蜀軍所在深險。此次失敗的原因在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軍事佈置,不下據城舍水上。諸將攻城不利,人馬皆多於魏軍卻遲遲攻不下隴西郡。此戰要是拿下了隴西,蜀漢就全據隴右四郡。就能切斷涼州跟魏國的聯絡,涼州也堅持不了多久。蜀漢又能聯絡涼州的反魏勢力。蜀漢把秦涼消化後,又可趁機向東進逼長安。雖然雍秦涼殘破,但確實是一塊值得經營的好地方。漢巴蜀地雖然是天府之國,但蜀道難於上青天漢中地理堪為天獄。糧草很難運送到前線。劉備當年東征打一年都不缺糧,那是因為水運比陸運至少節約三倍。路蜀地難走的路相比至少在五倍。蜀漢軍隊可在雍涼秦屯田,再召撫四周的漢朝遺民。東漢末大亂時很多漢人跑到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去了。例如高昌國是漢魏遺民建立的。魏書:彼之甿庶,是漢魏遺黎,自晉氏不綱,因難播越,成家立國,世積已久。就是說他們是漢末魏末時遷到那的,在晉朝八王之亂後建立國家。後來想歸附中原王朝,當時北魏沒有接受。他們的禮儀跟漢朝差不多。

    諸葛亮北伐第一、第三、第五次都以失敗告終。第一次因街亭之失而退回蜀漢第三次已經打得司馬懿畏蜀如畏虎,打了四個月因糧草不繼退軍。第五次打了半年,前三個月蜀漢進攻,後三個月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派軍士跟魏國百姓一起種地為長久打算,因諸葛亮病逝而退回蜀漢。陳壽認為有五個原因。敵方的文武曹真、郭淮、杜襲、張郃、司馬懿皆人傑。魏蜀實力相差甚遠,寡不敵眾。蜀漢進攻,魏國據險而守。蜀漢沒有城父、韓信這樣的名將。諸葛亮要做蕭何又要做韓信,未能兼有。我認為自古成就霸業者,明主加上三傑缺一不可。漢能一統天下,就是因為劉邦為明主,蕭何為股肱,張良為謀主、韓信為爪牙。而劉禪並非明主,諸葛亮是股肱,蔣琬也能成為股肱。蜀漢的謀主龐統、法正、劉巴皆死,剩下的人也不足以擔任謀主。爪牙指的是戰克之將,而蜀漢能稱的上爪牙的只有馬超、張飛、關羽等皆死。諸葛亮一個人要把股肱、謀主、爪牙的事都做了,這也許是他五十四而病逝的原因。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11 # 路遙lgy

    三國時蜀漢偏安於益州,實力明顯不如魏國,諸葛亮還是堅持不斷的北伐,至今依然是人們爭議的話題。

    在三國時期,連年的征戰,使中原各地的人口急劇減少,這樣經濟就談不上了。而東吳和益州一代,相對戰爭不多,反而人口穩定,農耕生產穩定。也正是北方的人口減少,糧食不能增產,魏國一時間沒有強大的實力消滅蜀,吳,才是蜀,吳偏安的原因。

    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就說了“待天下有變”。諸葛亮十分的清楚,如果魏國得到修生養息,恢復起來是很快的。因為中原有大量的土地。所以,諸葛亮就採取北伐的戰略,而且穩紮穩打的從隴上開始,因為甘肅一代是少數民族聚集區,從這開始北伐,有可能引起這些民族的擾亂,從而來影響魏國的政權穩定。

    總之,諸葛亮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北伐採取襲擾魏國的戰術,使魏國不斷遠端出兵,等待魏國政權變化,也影響魏國的經濟恢復,只有這樣,才使蜀國又存在可幾十年。不然,魏國一旦有了實力,蜀國早就滅亡了。

  • 12 # Zzzero1

    蜀漢先帝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建立了蜀漢王朝,自認正統,有王業不偏安的說法,因此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平定內亂,休養生息,北伐曹魏,主要原因還是蜀漢弱小,而曹魏強大,曹魏人口有將近四倍與蜀漢。因此如果就這樣休養生息,蜀漢被滅亡是遲早的事情,一方面諸葛亮北伐可以練兵,同時對曹魏造成威脅,而且北方還有一大部分百姓心繫漢室,北伐也可以取得部分人的民心。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蜀漢國內因為享樂而荒廢軍政。同時可以轉移國內的矛盾,在劉備死後,荊州排就和益州派鬥個不停。

  • 13 # 硬漢很俊朗

    歷史上諸葛亮負責治國,不是軍事家。國家在他的治理下很富足,打仗要人有人要糧有糧。劉備死後託孤給他,他可能是在理論上覺得自己國家很富強才出川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覺得外面吃得不衛生,兒媳上班近,我要求她回來做飯過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