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霧大金竹

    一、選好林地

    一定要選廕庇度較大的林地。自然林樹種以終年不落葉的四季青為理想,以樹高3.3米左右的矮生喬木為宜。人造杉林地以樹冠接連、樹高3.3米左右為度,坡度在200~25。之間。以選腐殖質深厚、富含有機質、上松下實的土壤為佳。

    二、整理陰棚

    對自然林應將林地枯枝、小樹、茅草全部砍掉,灌木、矮小喬木留下,並修去離地2米以下小樹枝,廕庇度要保持在70%~80%。對於人培杉木林,應選幼林地,基本上達到樹枝相連,有的地方若出現天窗,只需用樹枝插於黃連四周即可起到遮陽作用。

    三、整地做睦

    整地之前,將表土上的殘枝、落葉、石塊把出林外,林內竹根、小樹根以及茅草根要除淨,切忌深挖。對於人培杉林只要淺挖1次,樹周圍缺土的還要培土。然後自上而下開直溝,溝寬23釐米,深10釐米,溝底上的泥土提向兩邊睡上。

    四、移栽

    林下栽的黃連秧苗應選12片葉以上2年生秧子。移栽時間,若是常青樹、針葉林地,清明節就可開始栽,闊葉林地待樹葉長出新葉後栽植。

    田間管理

    (一)拔草追肥睦面經常保持無雜草,做到除早除小。栽後第1、2年以施氮肥為主。後期以施磷餌肥為主。

    (二)培土上泥當黃連苗成活後,每公頃用餅柏肥375千克拌燻火土薄薄地撒l層於旺面上,秋後結合施牛馬糞拌一些細土撒於蛙上,以後幾年每年夏秋視其情況各上泥培土l層。

    (三)揀枯枝落葉每逢秋、春將凋落的樹葉,扒到黃連的株行距中間,上面撒以少許泥土。

    (四)削枝間伐栽後第1年只需透光20%~25%,第2、3年需透光35%~40%,第4年透光需增加到60%左右,第5年全部亮棚。在頭二三年,削除部分樹枝,第4年削枝要增多,對自然林要採取打落部分樹葉或用藤條將枝葉捆起來,增加林內光度。人培杉木林可進行適當間伐、削枝,間伐時間應在林木停止生長、黃連尚未打苞發芽時進行,一般以冬季為宜。

    黃連種植效益分析:

    產地未來5年黃連種植在地面積為5萬畝左右,產能合計約9000噸左右,平均每年產量為1800噸,明顯低於每年3500噸左右的年需求量。

    如果按照目前的價位,預計產值為(單產180公斤,5萬畝,售價100元計算)9億元。但勞力成本和種植風險的居高不下,即使目前的行情,石柱當地對黃連生產積極性仍沒完全提起來。

    儘管當前黃連的市場交易量在上升,但庫存量仍不小。今年很多農戶把4、5、6年的黃連進行採挖,預計明年上市量還會逐步萎縮。

  • 2 # 鄉下二妹子

    黃連為名貴中藥材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常用中藥和出口藥材,早在2000多年前即入藥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它味苦,性寒,有瀉火、燥溼、清熱、解毒的功能,有抗菌、抗病毒、抗原蟲及利膽、鎮靜的作用,在醫療上用途很廣。主要分佈在四川、貴州、雲南、湖北、湖南及陝西南部,像二妹子的家鄉利川市就是黃連重要產區。

    黃連喜冷涼、溼潤、廕庇,忌高溫、乾旱。一般分佈在海拔較高的高山區,需要溫度低、空氣溼度大的自然環境。不能經受強烈的Sunny,喜弱光,根淺分佈在土壤表層,適宜表土疏鬆肥沃,有豐富的腐殖質,土層深厚的土壤中種植栽培。

    黃連如何種植管理?

    說到黃連,在我們利川市有著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一方經濟支柱,下面二妹子就來分享一下黃連的種植管理方法:

    一、栽培場地的選擇和整理

    1、選地:栽培黃連的場地一般多選擇在早晚陽山的生荒、二荒地或疏林地,也可用農田熟土進行栽培。但都應選擇腐殖質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坡度在20°以下。

    2、整地:

    ①荒地:若是選定生荒地、二荒地或疏林地,則應在栽培黃連的前一年的8~11月份,進行砍山整地,即將地內的雜灌、雜草一併砍去,搬出場外,量材將其中能作樁、杆、遮蓋物及籬笆等的材料,分別堆放。砍山時,應注意把能做立樁用的小樹,按1.7米的距離留下,作搭棚用的樁,稱為“自生樁”。砍山以後,即可進行翻土整地。

    ②農田地:若是熟土栽培黃連,則應在整地時,每畝撒1千克五氯硝基苯,翻入土中,進行土壤消毒再在栽培的廂面上加一層肥沃的沙壤土做“面泥”。此外,若選擇的地地下害蟲較多,移栽前整地時,可用10%土蟲克或速滅地蟲4包撒於廂面。

    二、準備廕庇設施

    廕庇辦法有一下幾種:

    1、架子棚:棚的結構由立樁、直杆、橫杆、蓋材搭建而成。

    ①立樁:是整個棚的支柱,用堅實耐腐的木樁、石條或水泥柱做成。長2.2米,徑13釐米左右,下端略粗,上端略細。在下端33釐米處,往下砍(做)成漸尖的四稜形或三稜形的樁腳。頂端砍(琢)成碗口形。每畝需樁160根左右。

    ②直杆:是擱在樁的碗口上的檁木,也應堅固耐用長5~6米,直徑10~13釐米,在檁子與樁上碗口銜接處砍一掛口,扣在碗口上。在掛口背面稍前部,再砍一個口子,稱“馬口”,用於擱橫杆。每畝約需直杆70~80根。

    ④蓋材:竹枝樹枝均可,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用遮陽網。用樹枝、竹枝作蓋材,長度最好在50釐米以上,以柳杉和杉樹枝條為最好,因柳杉和杉木幹後不落葉。用其他樹枝或竹枝作蓋材,最好待葉子乾落後再用,以免蓋後落葉,影響廕庇度。

    ⑤搭棚方法:搭棚技術性強,要搭牢固,使能維持5年的栽培期。搭棚的順序是先墩樁,後上直杆,再上橫杆,然後自下而上將遮蓋物蓋上。

    2、簡易棚:只需用3~6釐米左右的粗樹枝即可。搭棚技術簡單,先把材料準備好,當一廂黃連栽完或育苗播種後,再及時用矮樹樁(離地面50~70釐米即可)或竹條搭成平頂或圓頂矮棚,用樹枝、竹枝或遮陽網覆蓋均可。但管理較麻煩,在每次拔草、施肥、培土時,都必須取掉覆蓋物,而黃連怕暴曬,在晴天操作時,要按廂分段進行,切忌過長時間地暴曬在Sunny下。否則,會造成黃連葉枯焦死亡。

    3、利用樹林作廕庇:可以保護和發展森林。在我們利川種植黃連都是在天然林下栽培,或者造林栽黃連。選擇天然林下栽黃連, 要選擇廕庇良好的林地,以常綠林、混交林為宜。樹冠高度以1.3米左右的小喬木為好。高大的闊葉喬木林枝葉繁茂,又不易修剪,而且雨水衝擊力強,不利黃連生長,不宜栽黃連。林地選好後,要進行砍山修林,即將林內地面的小雜灌、小竹、茅草以及一切雜草除淨,使林地成為“亮腳林”。然後根據樹冠的廕庇情況,“看天不看地”,即在廕庇度過大的地方,砍修去部分樹枝;在廕庇度不夠的地方,要栽樹或補搭蔭棚,或用藤條將密蔽處的樹枝拉過來一二枝,以調劑廕庇度。二妹子認為如果有條件,最好的就好選擇林下種植。

    像人造林栽黃連的造林樹種可以是杉木、柳杉,也可栽植杜仲、厚朴、黃柏等木本藥材。

    三、整地施基肥

    1、整地:棚搭好或林地清理好後,即可翻土整地,注意在樁腳和樹根附近切勿深挖,以保護樁腳穩固和樹木生長。揀除樹蔸、石塊,填平地面,將土塊整碎耙平。

    2、作廂:地整平後開溝作廂,順坡向先做正廂,後做側廂,廂寬1.7米(包括廂溝),廂溝寬20釐米,深10釐米左右,廂長20米左右為宜,並按此距離開好橫向排水溝。橫溝深10釐米,寬33釐米。廂溝和橫溝都切忌開在樁行和樹行上,否則,影響排水暢通,沖壞樁腳或沖壞樹附近的黃連苗,再者也不便於操作。此外,還要在黃連場地上方及兩側開好攔山溝,溝寬33~50釐米,深26~33釐米,以利排水。

    3、基肥:廂做好後,施基肥,每畝約施腐熟廄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100~250千克,還可增施餅肥,拌和均勻後,鋪於廂面,再蓋上7~13釐米厚的火土、燻土拌和肥沃、疏鬆、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作“面泥”。“面泥”中最好能拌施適量腐熟人糞尿或少量氮素化肥,均勻攤平,把廂面整成略瓦背形。

    四、育苗

    黃連一般都用種子繁殖,先播種育苗,再行移栽。

    1、種子的採收和貯藏

    (1)採種:黃連要採收定植4~5年的黃連所結的種子,在5月中旬前後,當骨突果的果皮開始起細裂紋時,選晴天將果枝剪下,裝入袋內,搬回室內後取出,堆放在陰涼處,晾2~3天,待果實全部裂開後,抖出種子。

    (2)選種:採好的種子用清水選種,去掉皮殼渣滓,待水稍瀝乾後,必須立即用溼沙貯藏,防止乾燥和黴變。

    (3)貯藏:

    ①搭棚坑藏:選坡度在10度以下的緩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地,搭棚遮蔭,使棚內能接受到自然雨水,廕庇度在80%以上,棚周圍開好排水溝,然後在棚內挖寬1.3米左右、深10~20釐米、長度合適的長方形淺坑,坑底壓平,鋪墊3釐米左右厚細沙。然後鋪攤3釐米左右厚種子,種子上蓋純沙或排水透氣性良好的腐殖質土3釐米左右,棚四周還要用密編的籬圍擋,防止鳥雀飛入。

    在貯藏期間要經常檢查,特別是前兩個月,每隔3~5天就要檢查一次,層積溫度不要超過25℃,保持種子和沙(腐殖土)合理的含水量,如果發現種子出現黴變,要立即用清水淘洗後與乾淨溼沙混合再貯藏。可一直貯藏到次年1月份,種子質量不受影響。

    ②室內貯放:如果種子數量不多,也可在室內靠壁角,用磚砌成寬50~60釐米、高30~40釐米的小池,將種子加3~5倍的溼細沙拌合均勻後貯放池中。

    2、播種:一般在10~11月,將經過貯藏的種子進行播種,每畝播種量2.5千克左右。播種時,可拌和20~30倍細腐殖質土或幹牛糞粉,一同均勻撒播於廂面, 撒後用木板將廂面稍稍鎮壓,使種子與土壤相接觸,然後,再蓋1釐米左右的幹細腐熟牛馬糞,以免種子被風吹起。

    3、苗床管理:

    ①檢查光照:黃連播種後,苗圃周圍用樹枝或竹枝做成籬笆圍欄好,防止強光照射苗床,影響幼苗成活。

    ②間苗:在黃連苗出土,長出1~2片真葉時,應勻去一部分生長過密的苗,以每株相距1釐米左右為宜,以後根據出苗和苗的生長情況,再進行多次勻苗,使苗不要過於擁擠。

    ③除草施肥:苗期要勤除草,以免抑制幼苗生長,在每次拔草後,可追施氮肥提苗,每畝撒尿素2~4千克,應注意選擇晴天,葉上無露水時進行,撒後用小竹枝輕輕掃一下,使粘在葉面上的化肥顆粒掉落,以免燒苗。也可以追施稀薄的人畜糞尿8~10擔。結合各次追肥,用粉碎的餅肥拌曬乾、打細、過篩的腐殖質土每畝用100~150千克撒施廂面,使幼苗穩根。

    ③清理覆蓋物:林間育苗最忌落葉覆蓋床面,影響種子發芽,或使幼苗發黃,成為瘦弱纖細的苗)。因此,要及時揀去苗床上的落葉,在種子開始發芽時揀第一次葉,以後每隔20天左右就要揀一次落葉,必須經常保持苗床上無落葉覆蓋。

    五、適時移栽

    (1)秧苗選擇:

    應選擇具有4片以上真葉、苗高7釐米以上的健壯苗。苗齡不同,質量也有差異,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①當生秧子:為一年生秧苗,尚保留兩片子葉,即播後第二年生長的苗,苗小,栽後成活率低。

    ②當年秧子:為二年生秧苗,即播後第三年生長的苗,一般有4~6片真葉,苗高7釐米左右,移栽後成活率高,發蔸快,為最適宜的苗齡。

    ④疙皰秧子:為四年生以上秧苗,其根莖處已長成一個彎形的粗疙瘩,故叫疙皰秧子。

    ⑤老疙皰秧子:是歷年扯秧時遺留下來的劣苗、小苗所長成的老苗,移栽後成活率高,但發蔸較慢。

    ⑥剪口秧子:又名分蔸秧子,即在收穫黃連時,在根莖頂端剪下,帶有1釐米長的根莖及少許鬚根,保留少數葉片,栽植要深,約入土7釐米,栽後生長髮育快,只要3~4年就可收穫,但繁殖係數低,也較費工。生產上一般多采用當年秧子及原蜂秧子。不論何種秧苗,一片葉子的“獨腳”和二片葉子的“對叉”,發育不良,不宜選用。對於第四年以後的秧苗,可以留蓄“坐蔸”,即留在苗圃地讓其繼續生長,直至收穫,不必再移栽。

    (2)移栽時間:

    一年四季均可移栽,分“春排”與“秋排”

    ①7月份以前移栽:7月份以前栽的稱“春排”,栽後成活率高,生長迅速。“春排”又分“老葉子”與“登苗” ,2~3月份新葉還未長出以前移栽的,稱栽“老葉子”,是最好的移栽期,栽後生長期長。5~7月份,新葉長齊後移栽,稱栽“登苗”,此時天氣暖和,雨水充足,栽後髮根快,成活率高,新葉生長也迅速,為一年中主要的移栽期。3~4月份正發新葉時,稱“水葉子”,因葉子太嫩,移栽時易受損傷,故此時一般不宜移栽。

    ②9月份以後移栽:9月份以後栽的稱“秋排”,此期氣溫逐漸下降,栽後髮根慢,紮根不深,表土凍裂,易把根掀出土外,稱“掀苗”,以致凍死。故栽“秋排”,應儘量早栽,栽後經常檢查,發現“掀苗”,及時用手就地將苗按入土中。7~8月份移栽,則必須注意增加廕庇並作好抗旱工作。

    3、栽苗前的準備工作

    ①梳土:栽植廂面要用齒耙梳一遍,現梳現栽,如果當天梳了的土沒有栽完,第二天栽苗前還要再梳一次。

    ②修剪鬚根:扯起的苗抖去泥土,每100株左右綁成一把,根莖必須對齊,栽前,將鬚根剪短,只留2釐米左右長,栽時方便,還可刺激多發新根,但切忌剪傷根莖。

    4、栽植:栽植株行距一般為10釐米10釐米,每畝可栽50000多株。栽植深度一般以土表剛好壅過根莖處為宜,小苗栽淺些,大苗栽深些;“春排”稍淺有利發葉,“秋排”栽深有利防凍;天旱時可栽深些。栽植時,用刀口長8.5釐米、寬4.5釐米、柄長9釐米左右的小鐵鍬,右手持鍬插入土中,扳開一條縫隙,左手隨即將秧苗插入土縫中,不要將苗子根部和葉柄彎曲栽下,即所謂的栽“彎腳秧”,要讓根能自然舒展;將秧苗扶正,取出鍬,並用鍬背把土壓緊,使根與土壤緊密結合。

    六、田間管理

    黃連移栽後,在田間留蓄時間長,一般需5年,生長緩慢,田間管理的好壞,關係黃連苗的成活和黃連產量的高低,因此,管理要及時和精細。

    (1)攔邊棚:剛栽好的黃連苗,最怕強光照射,極易曬死,要在黃連棚的四周攔上邊棚,尤其在獸害多的地方,更應將四周的籬笆編好,編牢固。在攔棚時,還要依照棚的大小及進出方便,留1~4個門,以便進出操作,平時將門關閉。

    (2)補苗:黃連幼苗階段,常因廕庇過稀或不勻,或乾旱、冷凍等,造成死苗缺株,是影響黃連高產的主要原因,黃連在收穫時,只要存株率在80%以上,一般每畝可產200千克以上。要達到這樣高的存苗率,關鍵是栽後的第一、第二年及時查苗補苗。通常分兩次補苗:在移栽當年的秋季補第一次苗,移栽後的第二年春季補第二次苗。在補第二次苗時,注意將一些凍掀出土而尚未凍死的苗的根重新植入土中,補苗必須選用大苗、壯苗,讓補栽的苗能趕上原來的苗稼,使之生長一致。

    (3)除草鬆土:特別是在黃連移栽的第一、第二年內,因苗小,地表空隙大,加上土地肥沃,雜草容易滋生,此外,黃連棚(林)內陰溼,廂面往往生長很多苔蘚,在移栽後的第一、第二年內,每年至少拔草4~5次,第三、四年後,只需在春季、夏季採種後和秋季各拔一次草,第五年以後,一般不必拔草。在拔草的同時,必須結合撬松表土,以利多發新葉,在我們利川黃連產區就有“松一次土,長一批葉”的說法。

    (4)追肥上泥:

    黃連是喜肥作物,除在移栽前施足底肥外,而且追肥更重於基肥,追肥仍以農家肥為主。黃連生長年限不同,對肥、泥的要求也不一樣。

    ①在移栽後的第一、第二年,要增施含氮量高的速效肥,且要少量多次,把幼苗儘快提起來。使枝葉繁茂,搭起豐產的架子。在栽後2~3天,施一次“刀口肥”,每畝以腐熟牛糞或燻土20~30擔,與數擔人糞尿拌勻後施上。

    ②移栽約1個月,當秧苗髮根後,每畝可用尿素7.5千克(硫酸銨、複合肥均可)拌細土撒施;8~9月份還可單施化肥一次。

    ④第二年3月份,每畝用尿素7.5千克拌細土或用數擔人糞尿拌燻土施春肥。

    ⑤5~6月份,施搗碎腐熟的廄肥50~100擔,並上一次“花花泥” 。

    ⑥10~11月份施冬肥,每畝用廄肥80~120擔拌50~60千克過磷酸鈣及少量石灰撒施廂面,並撒上約1釐米厚的燻土(拌少量穀殼和稀糞),稱“紙殼泥”。

    ⑦移栽後第三、第四年,是黃連生長旺盛、需肥最多的時期,施肥量要增加,應多施農家有機肥和磷鉀肥,使根莖加粗和加速生長。

    ⑨冬肥每畝施廄肥100~150擔拌過磷酸鈣50~100千克;施肥後,馬上用燻土或腐殖土培土,約3釐米厚,稱“上飽泥”,撒施要均勻。

    ⑩第五年,若不收穫,追肥、培土的方法同第四年,若為收穫當年,則只施春肥,不施冬肥。

    (5)補棚與亮棚:搭棚栽培的黃連,在栽後的前4年,應特別注意棚架,要經常檢查修補,不能倒塌,棚上蓋材隨年月的增加而逐漸稀疏,光照逐漸增加,這很適合黃連生長的需要,但對被風吹折或水滴過大之處,要修補調整,使廕庇適度。到第五年,即收穫的當年,必須拆去棚上蓋材,稱為“亮棚”,使黃連得到充分光照,抑制地上部分生長,使根莖充實。林間栽黃連,則應注意修枝調陽,黃連生長前期,需光少,隨著年月增加,需要加強光照,而林下的廕庇度則隨樹木的生長而加大,光照逐漸減弱,這與黃連生長的需要正相反。因此,必須從第三年起,砍掉部分上層樹枝,增加透光度,以後逐年增加樹枝的修剪量,使光照逐漸加強,但應防止砍死樹木。

    (6)摘除花薹:凡不需留種的田塊,可在早春將花薹摘除,一般摘花薹比未摘花薹增產很多。

    七、收穫

    黃連移栽後第五、第六年,生長最旺盛,黃連種植在我們利川有 “二三年長架子,四五年長肉頭”的說法,所以移栽後5~6年生,產量和質量都達到最佳時期,此時取挖最經濟合算。一般在霜降到立冬收穫的黃連,根莖充實,含水量低,產量較高,質量也較好。

    種植前景如何?

    就拿黃連的主產區湖北省利川市福寶山藥材場來說,一農戶一家5口人,兩個勞力,承包種植黃連藥材,早年出售黃連的收入達9.5萬元,佔家庭收入的95%,現在他家還有黃連留存面積0.84公頃。在利川市像這樣靠種黃連富起來的農戶還有很多。加上黃連藥材和成藥,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加工的中成藥品種很多,像注射劑、散劑、片劑、丸劑、膠囊劑、酊劑、滴眼劑等,有108種中成藥品種,要用黃連為原料,所以二妹子認為如果你有種植的好條件,發展黃連生產,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很好專案。

  • 3 # 淺笑aaaaa

    說到黃連相信大家都聽過它的名字。我們雖然不知道它的樣子,但是都知道它是一種十分苦的藥材。隨著野生黃連的採摘,現在市場上的黃連大多是人工進行種植的。現在每年的黃連價格都在穩定的上升狀態。這也使得很多農戶都打算進行黃連種植。但是黃連的種植方法大家都知道嗎?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黃連的種植方法吧。

    黃連在種植的時候對光照要求較為苛刻,所以在種植的時候儘量選擇半陽的坡地進行種植,黃連在種植前期對Sunny的需求不多,但是隨著黃連的生長,對光照的需求就會增加,所以在種植的時候最好選擇半陽的坡地。或者是在種植前期對黃連進行遮陽種植。

    在種植黃連的時候最好選擇土壤較為疏鬆肥沃的土壤。在將土壤選擇好之後,就要對土壤進行深翻施肥了。在施肥的時候最好使用有機肥當做田間的基肥,在施肥過後,將土壤進行整平。之後將土地進行做畦。畦寬1.5米左右。之後起溝將畦面整平之後就可以進行種植了

    黃連在種植的時候生長週期較長,這也使得黃連在種植下去呀之後生長速度不一。這樣在管理上十分的麻煩。所以在種植之前儘量給黃連繼續擰一次育苗進行栽種。黃連的種植時間一般分為三段,第一次種植一般在9月末進行種植,第二次種植一般是在12月初進行種植。最後一次種植在2月份進行種植。我們在種植的時候先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面。之後進行澆水覆土。在覆土之後最好在上面蓋上一次稻草或者是薄膜。這樣黃連發芽的速度會更快。

    在育苗的黃連幼苗長到10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了。黃連的出苗時間一般都是在2和3月份。我們在移栽的時候儘量在5月份天氣暖和之後進行移栽。這個時候天氣較為溫暖,移植的時候黃連幼苗的存活率也會相應的增加一些,在黃連移植的時候,我們不要種植的太過密集,一般按照每行間隔15釐米左右,每株間隔10釐米左右進行種植。太過密集的話會使得黃連在生長的時候互相影響,這樣對黃連的生長十分不利。

    黃連在種植的時候要想高產,水肥是少不了的。我們在移植黃連之後就要進行一次澆水,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黃連適應新的環境,使得黃連的存活率得到提高。在黃連定植過後3到5天就要進行第一次施肥了。在施肥的時候儘量使用糞肥進行施肥。

    在黃連開花的時候就要進行第二次施肥了。在這次施肥的時候儘量使用磷鉀肥進行施肥。在黃連莖塊開始膨大的時候就要進行最後一次施肥了;。在施肥的時候使用鉀肥可以很好的幫助黃連的莖塊進行膨大。在田間管理的時候也不能忘了給黃連進行澆水和除草。

    黃連在生長的前期需要在較為陰涼的環境中生長,這個時候黃連如果接受Sunny的照射就會使得黃連出現灼傷。所以黃連前期的遮陽工作要做好,在黃連開花的時候就可以陸續讓它見一下Sunny了。等黃連根莖開始膨大的時候就需要大量的Sunny照射。這個時候就不用進行遮陽了。

    以上就是黃連的種植方法,希望可以更好的幫您種植黃連。

  • 4 # 田豐2

    黃連屬"三黃湯"清瀉火,但也有主攻方向,黃連主攻"心火",黃苓主攻"肺氣火,而黃柏主瀉"膀胱火,"三味都是寒性藥各有用處不同!還有一味帶黃字,"大黃"它瀉大腸火!

  • 5 # 農學博士教種植

    一、黃連對種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海拔要求

    黃連喜歡生長於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冷涼潮溼環境中,尤其以1400-1700米的地區最為適宜。

    2、土壤要求

    黃連最適宜生長的是土層疏鬆肥沃、腐殖質豐富、下層為保水保肥力較強的壤土或黏壤土,其中,以“上泡下實”的微酸性土壤最佳。

    3、溫度要求

    黃連特別喜歡冷涼氣候,不耐炎熱高溫,在霜雪下,葉片依舊能保持常綠不枯。種植區的年平均溫度應該在10度左右,7月份的平均最高溫度不宜超過24度,1月份的平均最低溫度為4-5度,無霜期需要在180-220天。如果環境溫度高於32度,生長就變得緩慢甚至不能生長。

    4、溼度要求

    黃連喜歡溼潤環境,嚴忌乾旱,尤其喜歡較高的空氣溼度。主產區的年降雨量應該在1300-1700毫米,相對溼度保持在70%-90%,土壤含水量要在50%以上,才可以保證黃連生長良好。另外,田間積水易爛根,容易引起黃連植株的死亡。

    5、光照要求

    黃連屬於典型的陰性植物,忌強光、喜弱光,在正常栽培時必須搭棚遮蔭。黃連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一定光照,在全陰的生長條件下,黃連不能生存。如果廕庇度大,葉繁茂但根莖不充實,我們應該根據黃連生長不同年份對光照的不同需求,適當調整蔭棚的透光度,以創造最佳光照條件。

    二、黃連的生物學特性

    黃連屬於陰性植物,比較適合山區冷、涼、多雨的地區。氣溫在8-32度之間可以保證正常生長,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度。植株喜弱光和散射光,如果黃連的幼苗期光照過強,植株易灼傷致死;但如果過於陰蔽,就會使葉片迅速生長,隨著苗齡不斷增加,黃連對光照的需求也會逐漸加強。另外,黃連是一種溼生植物,喜歡溼潤,不耐乾旱,在植株的幼苗期和移栽期,如果表層土壤乾旱就會影響生長。在整個生產期間,要求雨水充沛、空氣溼度大。

    四、黃連的高產種植技術

    1、培育壯苗

    (1)選地整地

    選擇土壤肥沃、腐殖質層厚、排水性好的山腰、山腳的沙質壤土,處於陰山或日曬時間不長的半陽山進行育苗。在每年的10月份,我們就要開始整地,砍掉小型雜樹和雜草,將枯枝落葉雜草等堆成小堆,用火焚燒。然後,翻土粗挖,並揀去樹根大石塊,深度以20-23釐米為宜,再進行細挖,將樹草鬚根、小石塊揀淨,並將土塊打碎,開廂作畦。按照廂寬130-150釐米,深度10-17釐米,開溝作廂,廂長依地勢而定,保證廂面平整。在廂內施用基肥,每畝土地施用有機肥3000-3500公斤。

    (2)播種

    在每年的10-11月份進行播種,一畝土地用種2.5公斤,並拌20-30倍的細腐殖質土進行撒播廂面,撒播必須均勻,撒後及時用木板將土面稍稍鎮壓,再覆蓋1釐米厚左右的幹細有機肥,以避免種子被風吹起。

    (3)苗期管理

    黃連的幼苗生長速度慢,一般需要2年的時間,苗期管理就很重要了。我們應該勤拔草,第2年幼苗剛長出第三片真葉時,拔第1次草。大約在1-2個月後,及時拔第2次草,在這之後,我們應勤除草,以促使幼苗健壯成長。在每次拔草之後,我們需要追施氮素肥料。在黃連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及時疏密勻苗,直到以每株相隔1釐米左右為宜。

    2、適時移栽

    等到幼苗播種後的第三年,我們就可以進行移栽。一般是在每年的2-3月份、夏天的6月份和秋天的9-10月份進行,在高海拔地區,6月份的移栽效果最佳。而在低海拔地區,春季和秋季較為適合移栽。因為黃連喜溼,因此最好是在陰天或雨後進行。在進行移栽的時候,我們應該連根挖起,可以剪去部分鬚根,只留下2-3釐米的根,並按照行距和株距各10釐米的標準進行栽種。所有的移栽苗,最好是當天載完。如果當天不能栽完,需要攤放在陰溼環境中,不能堆放。在第二天繼續栽種時,我們應該用生根粉水浸泡10-15分鐘,能夠降低沒有及時栽種苗的損傷,進而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大田管理

    (1)查苗補苗

    如果發現缺苗,春栽的則於秋季補苗,秋季栽的在第二年春季解凍後及時補苗。一般推薦採用同齡壯苗帶土補栽,以保持黃連幼苗的生長一致。

    (2)及時施肥

    在黃連苗移栽後的2-3天內,應施1次肥,一般採用稀釋後的糞清水進行淋施。這次施肥,可以有效促進植株生新根,有利於黃連秧苗成活以及生長。在秧苗成活之後,於每年的2、3月或9、10月,各施追肥1次,春季一般用人畜糞或餅肥,當然也可以用尿素和過磷酸鈣,秋季則多以農家肥為主,併兼用草木灰、餅肥等,肥料應該撒於畦面,厚度在1釐米左右,施肥量做到每年適當增加。

    (3)搭棚遮陰

    黃連屬於典型的喜陰植物,在植株長期生長髮育過程中,形成了喜弱光、散射光、怕強光的生長特性。透過搭棚遮陰,可以為黃連生長髮育創造一個良好生態環境。

    (4)培土

    培土的同時,我們也要進行1次追肥,既可以彌補當年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緊實程度,又能夠增加肥力,提高土溫,有利於黃連苗的安全越冬,培土必須均勻,不能過厚。培土需要在附近收集腐殖土,也可以加入適量農家肥和草木灰。一般先薄後厚,並逐年增加,第2、3年的培土厚度約為1-2釐米,第3、4年培土約為2-3釐米。

    (5)摘除花薹

    黃連開花結實需要消耗大量營養物質,一般情況下,為了更好地促進黃連營養生長,我們應該及時摘除花薹。自第2年起,在花薹抽出之後,應將除需要採種外的黃連花薹及時摘除。

    4、病蟲害防治

    (1)白粉病

    這種病害俗稱冬瓜粉,染病葉表面生有褐色病斑,後逐漸長白粉,併產生黑色子囊殼,植株之間互相傳染,嚴重時成片大面積死亡。

    防治方法:雜發病前,我們可以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噴灑預防;在發病初期,推薦採用70%甲基託布津1500-2000倍液,7-10天噴霧1次,連續用藥2-3次即可。

    (2)炭疽病

    受病後,植株的葉片上先發生油漬狀小點,後逐漸擴大成病斑,邊緣呈現紫褐色,中間為灰白色,向葉表面凸起,在後期時,病斑中間穿孔,葉柄上也產生紫褐色病斑。在病情嚴重時,全葉枯死。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我們可以用100-200倍的波爾多液噴射,每週1-2次,連噴3-4次即可。當然,我們也可以用代森鋅300-600倍液,噴霧防治3-4次(具體次數根據病情而定,可以適當增加防治次數)。

    (3)白絹病

    黃連的白絹病,一般多發生在夏、秋季。主要病原物首先侵染植株根莖處,隨後葉片出現紫褐色或橙黃色。如果全株葉片受害,下部根莖和根腐爛,最終造成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如果發現病株,我們需要立即拔除燒燬,並雜病株處,採用石灰粉消毒,以防止大面積的蔓延。

    (4)蟲害

    黃連的蟲害主要有蠐螬、螻蛄、地老虎。

    防治方法,雜栽種黃連前半月,我們可以用石灰粉或甲六粉拌土,撒於種植地的土面,並翻入土面,以殺死害蟲的幼蟲;在主要為害期,推薦用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進行噴殺,用藥次數根據防治效果而定。

    結語:在野生狀態下,黃連主要依靠種子自然繁殖,成活率很低、生長週期較長。透過種子傳代人工繁殖,在較短時間內就能夠獲得大量種苗,再經過科學培育和移栽,就能顯著提高黃連的產量和品質,為農民增加經濟收入。

  • 6 # 種養倩

    概述:

    黃連為毛莨科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入中藥。其主要化學成分含小檗鹼,黃連鹼,掌葉防已鹼,木蘭鹼,藥根鹼,阿魏酸等,味極苦,對多種細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在現在中醫藥中常作輔助藥物,用量極少,多數以1.5-4.5克。全國栽培和野生產地並不多,以四川,湖北,陝西,湖南,貴州,甘肅的海拔1000-2000米山谷涼溼萌蔽密林中野生和栽種,銷售商品中分味連和雅連兩種,目前生產上以種植味連為主。黃連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一50釐米,根莖多分枝,呈束狀或簇狀,形成雞爪,故有雞爪連之別稱,根莖粗糙,黃褐色,根莖上著生無數鬚根,栽培時常在兩節之間形成細而光滑無根的桿狀叫過橋枝。葉莖生,三出複葉,柄長,葉片堅紙質,三角卵形,表面綠色,有光澤。小葉短柄,中央小葉片呈菱形,邊緣羽狀深裂,花莖多數,多岐聚傘花序,頂生,花白綠色或黃綠色。蓇葖果長卵形,種子8一12粒,長圓形,褐色,花期2一3月,果期4一6月。

    黃連植物生活習性

    1,溫度,黃連最適生15-22度之間,能在8一32度正常生長,溫度低於6度後生長變慢,高於32度莖葉徒長,過高溫度會使出現許多病害,難於防治,零下8度黃連生長進入休眠狀態。

    2,水分,黃連喜陰涼潮溼環境,怕乾旱,在黃連生長階段需要土壤溼潤,環境內空氣溼度大,一旦土壤出現裂縫式乾旱大多黃連植株枯死,土壤中也不可積水,長時積水會使黃連根莖腐爛。

    3,光照,黃連最怕高溫和乾旱,光照直射下,引起蒸發和高溫,所野生黃連均生長在高山上廕庇好的山窪平地,有散光斜陽日照地,在強烈Sunny直射下,黃連植株很快就枯萎。但發現過於廕庇環境下,黃連生長纖細柔弱,易罹病害。人工栽種時需搭遮蔭。隨苗不斷調節需射透光度。

    4,土壤酸鹼度,在野外生存黃連地區所測土壤pH值5.5-7,超過這值多沒發現有生長。經人工栽種試驗超出這範圍值,黃連沒有生長過3年就枯死,我們人工栽種出有價值黃連需5一6年,所以用以土壤酸鹼度一定要掌握好。不然看不到收穫。

    5,栽種地土壤肥力,黃連生長不但對酸鹼度較嚴,對錶土透氣和肥力要求嚴格,需表土富含腐殖質中壤,還要透氣性砂性壤土。

    繁殖

    黃連繁殖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分株繁殖。

    1,種子繁殖,採用育苗後擇優移栽。

    a,採種與種子處理,黃連要特別注意,採用2一3年植株所結種子發育不良,發芽率很低,不宜作種用。應採用採集4一5年生植株所結種子,在5月立夏前後,當蓇莢果變黃綠色,剛出現裂痕時,及時採收充實飽滿果實。

    b,黃連種子屬低溫型,休眠期長(9個月以上),種子一經乾燥,喪失發牙能力。我們就要將採集種子隨即溼沙,低溫貯藏,完成胚後熟階段。一般少量貯藏可用溼沙混拌鮮放入冰箱內(0一6度),貯藏180天以上,量大置山洞中貯藏。發芽率可達90%以上。

    2,播種,在秋季10-11月進行,撒播將保鮮種籽與20倍過篩腐質土混拌均勻撒在苗床上,然後用木板拍實,讓種子與苗床上土壤密觸,再撒蓋一層細幹糞,用薄稻草蓋上,保溫保溼,第二年早春氣溫回升後揭去。

    3,苗期管理

    a,搭棚,播後每畦搭一矮棚,高70釐米,使棚內廕庇度均勻分佈(80%左右)。這有利於尚生長。

    b,間苗,3一4月,幼苗長成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去弱留強,保持株距1釐米左右。

    C,追肥,培土,間苗後,每畝追施淡人畜糞水或尿素對水,6一7月份再追肥一次,8一9月後施餅肥與細土混拌,均勻撒畦面,一般黃連苗要培育2年以上再好移栽,成活率最高。

    分株繁殖,3一4年生(三角葉黃連)雅連,每株有分枝3一4根,味連每株有10-20根,可將這些分枝從根莖處分開,選留根莖長1釐米的連苗作分株苗。按行株距15X15釐米挖穴,穴深6釐米,每穴栽入1株,栽後覆蓋細肥土壓緊,澆透定根水,以利成活,栽後當年就有70%植株開花結籽,第2年全部開花,分株繁殖,具有生長快,種子和根莖產量高,質量好的優點。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育苗地,低山選用生荒陰坡或半陰坡育苗,在播種前清除雜木雜草,翻耕深至少20釐米,施入有機肥整平作畦,開好排水溝。即可播種。高山選用可選用林間地,不積水平地,甚至栽種過別科藥材收穫的熟地,作育苗地。

    種植地,可選用生荒地,林間,熟地栽培。

    1),生荒地栽種黃連,地勢上選早晚有斜射Sunny,具有一定斜度山地,栽前(秋季)要翻地,除去殘枝落葉,整平地,作畦,畦面最好運腐殖土和落葉混合鋪上一層15釐米後新造土。

    2),熟化地栽培黃連,地選好後,要結合整地作畦,下基肥後才栽種。

    3),林間栽培黃連,選土層深,肥沃,廕庇度好闊葉林,砍去過密樹枝丫,讓林間廕庇度70%左右,依地勢作畦栽種。

    2,搭棚,廕庇度不夠地方栽種,要考慮搭棚,而且棚要牢固,黃連一栽種下去要5一6年後才收穫,高山雪天多,棚上易積雪,要能承受雪天倒棚,打壓壞栽種的黃連。

    3,栽種,黃連苗移栽可2一3月(解凍區),可5一6月,也可秋季9一10月,以採用2一3年生連苗移栽,栽時選陰天或雨天較好,隨挖隨栽,選具有4一5片葉子的,剪去挖取過長鬚根,可醮生根粉配好泥漿,迅速栽種,注意黃連植物不可栽種過深,不要超過6釐米,過深連苗會成活,但多不生長,第二年後慢慢枯萎,每畝可栽苗5一6萬株。

    田間管理

    1,補苗,春夏栽的秋季補缺苗,秋栽的第二年春季補苗,採用原苗床苗,帶士移入進行補苗,這樣生長較一致。

    2,除草,栽種黃連均採用疏鬆,或蓋混樹葉土,一般不需要鬆土,可除草就是了。

    3,追肥,移栽後成活,即可施入稀薄人畜糞水或腐熟餅肥水液,促進幼苗生長,秋季可施入碎土雜肥(要粉碎),撒於眭表面,約1釐米厚,其他時期(春,秋季)施肥可用每畝10公斤尿素加25公斤過磷酸鈣拌細土施肥。

    4,培土,黃連根莖是向上生長的,每年新老芽胞更替,葉柄脫後再生,野生山野多由落葉林中落葉覆蓋,地下莖逐漸膨大成倒雞瓜狀簇生根莖,人工栽種,在我們追肥後,應進行培土,培土又不能過厚,約1釐米即可,否則"過橋枝”細長,降低產品質量。

    5,除花葶,除留種外,栽種後黃連,自第二年起當花葶抽出後,儘早剪除,使養分集中於根部生長。

    6,蔭棚管理,黃連生長期,對廕庇度要求不一樣,人工栽種要適當調整,是取得高產優質的保證。栽種第一年廕庇度掌握在80%一85%,第二年廕庇度可減至到60%一70%,到第三,四年可減至廕庇度40%一50%。第五年可拆除遮陰物,作高棚,加強黃連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質,同時根莖生長迅速,這樣質優根黃,產量高。

    病蟲害及防治

    1,白粉病,黃連生長地多於廕庇度大,但遇高溫侵襲易在通風不良下發生白粉病,該病菌多在5月下旬初發,6一8月氣溫高時嚴重,9月後減輕,初期在黃連葉片上形成圓形黃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長出白粉狀,後期病斑形成小黑點(病菌子囊殼),嚴重時葉片乾枯。

    防治方法

    a,一旦發生,調節透光度,增加Sunny照射,增強植株抗病力。

    b,發病初期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每7天噴一次。發病後期可用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連噴3次。

    C,選育抗病品種,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炭疽病,5月發病,葉片病初產生油漬狀小點,擴大後病斑,中間灰白,邊緣紫褐色,後期穿孔,葉柄上開始產生病斑,嚴重後全部葉枯死。

    防治方法

    a,翻耕土壤時,集中燒燬殘枝,雜草,消滅越冬病源。

    b,發病初期,用1:1:100波爾多液噴灑,7天一次,連噴3次。

    C,發病後,立即除病葉,噴50%多菌靈800倍液,連續3次。

    3,白絹病,夏,秋髮生,病原菌絲先侵入黃連根莖,使葉片先在葉脈上出現紫褐色,後擴大,枯葉上有白色絹絲狀菌絲和油菜子大小菌核,初期白色,後變褐色,由根莖腐爛,輸送組織破壞,植株逐漸枯死。

    防治方法

    a,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用石灰粉覆蓋病穴。

    b,發病初期用50%退菌特500倍液噴灑,7天一次,連噴3一4次。

    4,寄生植物列當危害,列當寄生黃連根部,以吸取黃連植物汁液生長,使黃連丶生長停止。發現列當寄生,立即連根帶土一起挖除,防止蔓延。

    5,因黃連生長需搭蔭棚,特別易糟蛞蝓發生生長,嚴重時葉片被食光,不發新葉。可撒石灰粉防治,也可用茶枯粉碎防治。

    6,黃連雖然極苦,葉子也帶苦味,但在連片栽種中發現野兔,麂子,地鼠,甚至野豬非常喜食黃連葉子,這個栽種於高山上也要特別防範。

    採收,加工工

    黃連栽後5一6年收穫產量較高,於立冬前後挖取,不要過早,過早含水量大,過遲植株備抽薹根莖中空,質量差,挖取全株,抖落泥沙,剪齊根莖及鬚根,即炕幹,黃連切忌水洗,幹後再撞去附暑泥沙,修鬚根。

    種植前景如何?

    黃連種植需5一6年才收穫,每畝產量乾貨多為200-300公斤,基於這幾年價格多在每公斤收購價多在100-200元/公斤,如果未來不漲價,那麼,種植黃連畝/年價值也就是1千多元左右,稍比糧食類好些,但在種植藥材上,種植黃連屬低收入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神龍政變的參與者後來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