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行舟
-
2 # 許願的泥菩
事實證明,選擇的領導不行,提前佈置的再多,做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費。
到明朝的時候,因為前期的朝代各種原因,所以,明朝對此作了各種防範,朱元璋為了江山能夠長遠流傳下去,也做了很多佈置:
第一個,為了防止後宮干政和外戚權利過大,規定的皇后要是小地主家裡的,而且,成為皇親國戚之後,不會給予實際的權利。還對後宮的職責作了明確的規定,並且立了牌子,定位祖制。從最後的結果看來,這個一點還是很成功的,明朝沒有出現過後宮干政和外戚權利過大的情況;
第二個,防止宦官干政。規定的很死,官宦主要任務就是打掃庭院,服飾起居,不準學習,不準出宮的,也立了牌子。最後的結果是:牌子被宦官拔掉了,明朝的宦官之禍和漢唐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三個,請名師教導皇儲。不管是太子還是皇太孫,都有名師教導,不過都是儒家的。這個也導致了其當皇帝之後,親近的物件也是儒家,從而讓文官的權利過大。(其實從漢武帝開始,之後所有的皇帝基本都是出於儒家之手,而且,皇帝越強勢,貢獻越大的,其選中的接班人越軟弱,越親近儒家,和其老爹的想法差距也越大)。
第四個,大肆殺害和罷免自己感覺接班人不能壓服的文臣武將。所以,明朝前期興起了很多大案,朱元璋殺的人頭滾滾。開國時期的將領基本就快被殺光了。
第五個,分封藩王。這點主要是防止朝中的奸臣和各地的起義的。理想狀態是,萬一因為朝中出現了奸臣當道,各地起義的時候,由各地藩王迅速出兵,幫皇帝重整朝綱,鎮壓起義或者是外族入侵。保證皇帝的位置能坐穩。因為“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嘛。
結果嘛,很簡單了,好的不靈壞的靈。其所建立的制度,本意是為了讓皇帝的位置更穩的。其好的作用沒有體現出來,壞的方面的影響反而很快體現出來了。
選的皇帝因為親近文官,聽信文官的話,選擇了激烈的方式進行削藩,逼迫藩王朱棣造反(其實這一塊特別想不通的一點就是,漢朝的推恩令就在那邊放著呢,漢文帝時期的削藩導致的七王之亂,他們不知道嗎?為什麼不選擇徹底掌握軍隊之後,選擇緩和的方式呢?難道明朝的時候《史記》不存在?),之後在平叛的過程當中,不僅僅婦人之仁,還經常在用人方面出現問題,最後朱棣打進金陵,皇帝下落不明。
-
3 # 月下讀書
明初三帝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很喜歡孫子朱允炆,太子朱標性格溫和軟弱,本來不為朱元璋所喜。明朝開國功臣四十有三,朱元璋屠殺四十人。有這樣一個故事“荊棘之刺”,太子朱標對於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有些意見,就向朱元璋諫言,朱元璋也不說話,而是拿起一根荊棘遞給朱標,朱標見荊棘上佈滿尖刺,沒敢接,朱元璋也沒說話,而是當面親手一根根將荊棘上的尖刺拔掉,讓後遞給朱標說:‘你害怕上面的刺不敢接,我幫你拔掉了你再接不是更好?我殺掉這些人,就是為了以後你好當這個家!’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很可能是後人臆想杜撰的,但是這也說明朱元璋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孫子順利接班,屠殺功臣也是其一種手段。
胡惟庸案以後,朱元璋就取消了宰相制度,這是將相權皇權集中於皇帝一身,加強了皇權集中,這其中也有為後輩掃除障礙的意思。明朝後來的皇帝,不管嘉靖,萬曆都是不怎麼上朝的,可是皇權依然在手,這也是原因之一。
至於傳位失敗的原因如下:1,朱元璋的屠殺功臣加強了明朝上層階級的矛盾。2,朱棣性格本就是像極了朱元璋,殺伐果斷,也有做皇帝之心,朱允炆雖然聰慧可惜性格軟弱(來自他父母的基因?)3,削藩,朱允炆的削藩直接導致朱棣的造反,燕王都不讓當了,朱棣索性當皇帝。
-
4 # 嘿嘿嘿小鼬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剛剛從陝西視察完,回到南京的太子朱標就得了風寒,沒過多久就因病去世了,享年37歲,朱標的逝世對於明太祖朱元璋來說打擊無疑是巨大的,朱元璋不得不為後繼之君的問題重新開始思考,他最終沒有選擇那些已經成年的兒子,而是選擇了太子朱標的次子自己的孫子,當時只有15歲的朱允炆作為皇太孫,將來繼承明朝的江山。
朱元璋作為一個精明的帝王自然知道,朱允炆資歷尚淺,自己一旦離世朱允炆恐難以掌握朝堂中的驕兵悍將。為了替自己心愛的孫子掃清未來的障礙,他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首先大肆屠殺開國功臣,(當然這件事情持續時間較長從朱標在世時就已經開始了)為了確保江山永固,朱元璋先後炮製了胡惟庸、藍玉等大案牽連人數甚廣,雖然這一舉動看似清除了朝堂上的不穩定因素,但是實則埋下了更大的禍根。因為朱元璋始終較為信任的就是他的兒子們,他相信這些作為叔叔的藩王手握重兵,在將來朝廷有難的時候他們會起兵勤王,這就使得在明初時九大攘夷藩王的權利十分巨大,加上朝堂上的能臣基本都被屠戮殆盡,所以在後期朱棣發動兵變時導致,朱允炆無人可用只能用耿炳文,李景隆之流導致作戰接連失利。
其次朱元璋在離世之前還給朱允炆留下了三名顧明大臣分別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朱元璋覺得自己是給朱允炆留下了三個治世能臣實則時埋下更大的隱患。這三人雖然都熟讀儒家經典,也是敢於直言的諍臣但是他們並未做過高等級官員,缺乏實際的治國經驗,也不能處理複雜的問題,加之威信不足說話有時不能服眾。這三人在削藩的過程中過於急功近利,特別是針對燕王朱棣,朱棣的起兵不得不說與這三人有很大關係。
朱元璋所做的這些看似是為了給朱允炆掃清執政障礙,但是從後來事件的發展來看,其實正是他的這些作為,導致“靖難之役”的發生。
朝中能臣大多被屠戮,也沒有能夠帶兵打仗的將領。這些都使得朝廷雖佔據大片土地、兵力也更為充足,但是卻一直沒有能夠形成能夠與燕王朱棣相抗衡的力量,最終南京城被攻破朱允炆終其一生下落不明。
-
5 # 有熊白式
建文帝在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為何會失敗這個話題,一直都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
接下來老白僅用自己知識回答下這個問題,不喜勿噴。
首先,建文帝的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優柔寡斷。在朱棣南下靖難的時候,戰場之上他竟然說了勿傷我叔叔的鬼話。戰場之上本來就是刀劍無眼,要想不傷人那就只有不動手了。好吧,你都這麼說了,下面的將領士兵該怎麼辦,那就只有磨洋工了對吧。不然為什麼東昌之戰,朱棣跑掉了,而張玉卻戰死了。一般來說,兩軍主將都十分好辨認的,像朱棣這種大大咧咧一個人巡視敵營更應該是死的不能再死的人了。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你一個建文帝,連周王,齊王,代王,湘王都逼得家破人亡了,結果處理朱棣的時候你卻說不要讓我背上殺叔叔的罪名?你是怎麼想的?
第二點,用人不明。建文帝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處理國家大事的經驗,在用人上也是用人唯親。當時權利最高機關的三個人就是建文帝的三個儒學老師。至於這幾個儒學老師,你要說知識肯定是有的,可是這幾位都不會打仗啊。就這幾位的軍事素養,我估計加在一起都沒有人家對面的張玉,朱能高,更別說後面還有個一身武勳的老油條朱棣了。
第三,實際上建文帝朱允炆手上也沒有多少能打的。老將耿炳文算得上一個能打的老將,盛庸也算是一個能打的。但是再往下就基本沒有了。
這原因是老一批能打的大將基本上都被建文帝的爺爺朱元璋弄死的差不多了,而建文帝手上的南軍也是久未上戰場磨礪,沒有發掘出可以撐大梁的大將。而反觀朱棣,他手下的老兵油子是真的多,而手下的親信將領大多都是很北方遊牧名族較量下存留的精英,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這一點在朱棣因為風向做出的決策上從而擊敗盛庸就看得出來。
第四,兵權過於集中。這一點其實也是上一點的後續影響。因為能打的將領太少了,手下拿不出來太多能打的,所以基本上都是一個將領統帥十幾萬大軍。這一點從耿炳文到後面的李景隆再到最後的盛庸,都有這個問題。
而過於集中的兵權會導致軍令不能到達底層士兵上有效的實施,導致戰鬥時達不到想要的效果。面對戰場上瞬即萬變的局勢,反而成了戰局的拖累。
第五,頻繁換帥。眾所周知,臨陣換帥是戰場上的大忌,而實際上建文帝換了三次主將。而在換將當中,又任用了李景隆這個水貨。本來幾人主將都挺和諧的,結果插了一個李景隆在中間,就像一群西伯利亞狼裡面混了一隻二哈。
而李景隆的表現也對的上他二哈的形象,不僅成功的打掉了建文帝手上的十幾萬軍隊,扭轉了南北雙方的戰鬥形式,還將雙方的戰力成功拉平。到了最後朱棣攻打南京的時候,開門投降的也是他。
也難怪最後靖難成功之後,朱棣將他評價為靖難最大功臣,連開會站位都是站在最前面的。
其實說到這裡,我一直都感覺這貨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陣營裡的二五仔,畢竟那不是一般人還做不到這個程度的。
-
6 # 圖文繪歷史
問題就出在分封上,朱元璋共分封了24位藩王,也就是建文帝的24位皇叔,下面列舉對建文帝有威脅的藩王。
靖難之役前藩王分封圖。4子燕王朱棣,藩邸北平,生母碽妃,比建文帝大17歲,對建文帝構成巨大的潛在威脅。
5子周王朱橚,藩邸開封,生母碽妃,比建文帝大16歲,對建文帝構成巨大的潛在威脅。
7子齊王朱榑,藩邸青州,生母達定妃,比建文帝大11歲,對建文帝有著較大的威脅。
12子湘王朱柏,藩邸荊州,生母胡順妃,比建文帝大6歲,對建文帝構成巨大的威脅。
13子代王朱桂,藩邸大同,生母郭惠妃,比建文帝大3歲,對建文帝構成巨大的威脅。
17子寧王朱權,藩邸大寧,生母楊妃,比建文帝小1歲,對建文帝構成巨大潛在威脅。
18子岷王朱楩,藩邸岷州,生母周妃,比建文帝小2歲,對建文帝有著潛在威脅。
19子谷王朱橞,藩邸宣府,生母郭惠妃,比建文帝小2歲,對建文帝有著巨大的潛在威脅。
朱元璋當然是個雄主,可他仍然信奉被歷史反覆驗證、反覆淘汰的分封制,其中的危害他肯定想到了,但為了心目中的朱明江山,經過充分考慮“創造”了自己的分封制,儘管與歷史上有所不同,但藩王們有軍權、有官署、世襲罔替,萬變依然不離其中。
建文帝朱允炆。儘管分封的都在邊境,遠離經濟中心和都城,但邊境個個軍事要塞,既保衛了朱明江山,也個個養虎為患;儘管嘔心瀝血弄了《昭鑑錄》、《祖訓錄》,嚴格規範了藩王,更設定了底線,表面看起來保險,實際上這些條條框框就像稻草人一樣,脆弱無比。
圖為大同代王府,九龍壁。朱元璋這樣分封,難道沒人站出來指正,沒一個頭腦清醒之人嗎?不好意思,朱元璋這人,做事,要麼不做,要做就雷厲風行,被他殺的官員多不勝數,知道弊端也只能裝糊塗,倒是有個人提出了強烈的反對,他叫葉伯巨,為山西平遙的訓導,九品,連一個偏遠地方的最底層的知識分子都能看明白,滿朝大臣會看不明白,可悲的是,葉伯巨被下了大獄,再也沒出來過。
朱棣畫像。再來看看上面列出的8位對皇帝可能有威脅的藩王的結局,建文帝出手了,周王朱橚被廢,貶為庶人,禁錮;齊王朱榑被廢,貶為庶人,禁錮;湘王朱柏,“被謀反”,自焚而死;代王朱桂被廢,貶為庶人;岷王朱楩被廢,貶為庶人流放;谷王朱橞帶兵勤王走了個過場,最後當了叛徒,只有寧王朱權跟著燕王朱棣造反,找到了出路。
-
7 # 戲說明清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皇太孫順利繼承皇位,可謂是煞費苦心,可惜朱允炆沒有領會到朱元璋的用心,最終落個宮焚人滅的下場。朱元璋採取了下列數種措施:
1.誅殺開國功臣 為了自己的皇太孫朱允炆能夠順順利利的接班,明太祖朱元璋不僅“火燒慶功樓”,還找理由殺了很多開國功臣。例如開國第一功臣—名將徐達,就因為他是朱棣的岳父而被朱元璋痛下殺手。
2.製作《皇明祖訓》 《皇明祖訓》是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編撰的明朝典籍。內容就是是為鞏固朱明皇權而對其後世子孫的訓戒。
3.留下輔臣名將 明成祖朱元璋雖然誅殺很多開國名將,但是留下了平安、徐輝祖、瞿能、耿炳文和盛庸等人。尤其是徐輝祖,可謂忠心耿耿。明神宗時“錄建文忠臣”,在南京立祠祭祀,以徐輝祖為首。另外,讓與朱允炆關係親密的沐氏子孫擁三十萬重兵鎮守雲南。
4.藩王鎮守邊疆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曾下令“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也就是說,藩王不許進京,這是擔心自己駕崩後會出現兒子們爭奪皇位而引起戰爭,所以乾脆讓他們安心在各自的邊疆鎮守。
而朱允炆在佔有很大優勢的下不僅丟失了皇位,還屍骨無存,主要是犯了一下錯誤:
1.削藩過急且順序錯誤
明太祖朱元璋才去世一個多月,朱允炆就開始了削藩之舉,周王朱橚便因“謀反”被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此舉導致朱允炆喪失了一定的人心。
如果能夠從實力最強的朱棣開始削藩,那麼或許根本不會發生之後的一系列事情。可朱允炆偏偏選擇了“有簡入難”,結果不僅使得朱棣逐漸堅定了起兵之心,更是給了他足夠的準備時間。同時,朱允炆將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和岷王先其削去,又將谷王囚禁,使得朱棣失去了牽制,獲得了極大活動空間。
2.重用三子而良將遭棄
朱允炆即位後重點提拔了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三子,並將三人引為心腹,開始推行朝政改革。這三位的確算得上飽學之士,但沒有任何執政經驗,不僅沒有見到任何成效,反而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整個靖難四年,朱允炆先後任用耿炳文、李景隆、梅殷三人為帥,這裡面除了耿炳文曾有一定的戰陣經驗外(還因為一次小敗而被撤換),李景隆只參與過練兵,卻從無帶兵經驗,而梅殷更是隻有過一次檢閱鳳陽留守司軍隊的經歷。而平安、徐輝祖、瞿能等表現極為出色之人,卻始終未得重用,有的是畏手畏腳、不敢大膽啟用,有的則是因為與朱棣有關,不敢予以重用。結果,先後百餘萬大軍被李景隆、梅殷白白糟蹋,反而導致駐守南京的京營兵力出現空虛,給了朱棣可乘之機。後世有言:“選得募兵,今日急務,臣竊魏國公徐輝祖,忠義性直,智勇絕人,以當一而燕可平也。”“當時在內如徐輝祖,在外如鐵鉉,皆可以當元戎之任,總北伐之兵者。乃棄不用,而委一景隆。”
-
8 # 江雨燕
建文帝集萬千寵愛於一生,朱元璋在痛失愛子朱標後,在自己的皇孫朱允炆身上看到了朱標的些許影子,這讓朱元璋感到很欣慰,但朱標死後,朱元璋還有25個兒子可以供他選擇,不過話說回來,二子朱樉不爭氣,難堪大任,倒是三子朱棡和四子朱棣很受朱元璋的信賴。
不過朱棡早年鞭撻過伺候朱元璋二十餘年的膳夫徐興祖,惹了朱元璋不高興,於是警告他說“吾帥群英平禍亂,不為姑息。獨膳夫徐興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嘗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識之”,如果說這事尚還能原諒,後來朱棡又被人告密說要謀反,朱元璋一聽勃然大怒,準備治他的罪,最後還是朱標保全。史書評價朱棢說“待官屬皆有禮,更以恭慎聞”,不過由於早年留下了人生汙點,朱元璋似乎並不願意把位子傳給他,更願意讓他去鎮守邊防。
而朱棣並沒有觸犯過朱元璋,但朱元璋看中他的軍事才能,也讓他去鎮守邊疆,據《明史·列傳四》記載說“而晉、燕二王,尤被重寄,數命將兵出塞及築城屯田。大將如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 皆受節制。又詔二王,軍中事大者方以聞”,可見由於這兩人出色的軍事才能,朱元璋更願意讓他們做像沐英一樣鎮守一方的藩王,而不是讓他們做皇帝。
那麼朱允炆憑什麼被冊封為皇太子呢?要說這朱允炆也有幾分運氣,他本來是朱標的第二個兒子,但朱標的長子卻早年亡故,朱標的原配也死的很早,所以朱允炆的母親呂氏就得以扶正,而朱元璋自己從此也多了一個嫡長孫的身份。按照古代冊立皇嗣的基本原則“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雖然朱棣、朱棢都有一定的資格繼承皇位,但是“兄終弟及”的繼承順序必須建立沒有皇嗣的基礎上,而朱標有自己的兒子,那麼顯然也就不適用“兄終弟及”的規定。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其實最初朱允炆的母親沒有被扶正之前,他的身份也屬於庶出,但是隨著朱標的原配和長子都去世,朱允炆的母親被扶正,他也就擁有了嫡長孫的身份,這就為他創造了有利條件,再加上朱元璋對朱標的喜愛,難免有“愛屋及烏”的意思,朱允炆也就戰勝了自己的叔叔們被冊立為皇太孫。
朱元璋為朱允炆做了哪些保險措施?朱允炆是在洪武二十五年被立為皇太孫,後又立為太孫,也就基本確立了朱允炆作為繼承人的身份,本來朱元璋已經朱標鋪好了一切的道路,結果令他措手不及的是朱標竟然壯年去世,年幼的朱允炆讓他很不放心,朱元璋不得不做自己最後的努力,那就是發動“藍玉案”。
“藍玉案”是在洪武二十六年爆發的,也就是說在朱允炆幾乎被朱元璋選定為繼承人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盤算怎麼為自己這位年幼的太孫掃清道路,所以說“藍玉案”發生的時間是非常巧合的,朱標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的,那麼朱元璋為什麼不在朱標還在世的時候把藍玉剷除呢?為什麼在朱標剛死,朱允炆被冊立為太孫後就迅速發動了“藍玉案”?
實際上要解釋這一點從藍玉當年和朱標十分要好的關係就可以看出來,藍玉是朱標的忠實擁護者,他早年北伐蒙古班師回朝時經過燕京,看到燕王朱棣舉止不凡,又派方士觀察朱棣,回來後就對朱標說要他小心朱棣,但朱標當時認為朱棣不會背叛自己。
儘管朱標並沒有為難朱棣,但是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藍玉是站在朱標這一面的,而這時候的朱元璋也需要藍玉這些武將幫助朱標穩住江山,而且朱標深得大臣的擁戴,朱元璋這個時候就沒有必要剷除藍玉。
不過朱允炆上臺後就不一樣了,作為半路殺出來的一個繼承人,朱允炆在政治上可以說除了朱元璋以外沒有一個自己的靠山和親信,而朱元璋也不可能永遠陪著朱允炆,隨著年事已高,朱元璋也沒有時間等待朱允炆自己慢慢的去爭取大臣的擁戴。
所以最有效的捷徑就是再發動一次政治洗牌。而藍玉也因為自己有些驕橫跋扈的性格進入了朱元璋的視線,於是朱元璋就抓住藍玉曾經抱怨過自己官小,藍玉的姻親靖寧侯葉升參與胡惟庸案為契機制造了一出冤案“藍玉案”。
“藍玉案”的兩大疑點:朱元璋為什麼要選在朱標之死和朱允炆之立這個節點上清算藍玉,答案是耐人尋味的。
藍玉從被朱元璋下獄,幾乎沒有出現有關於藍玉自己的證詞,都是一群人在自編自演,而藍玉卻彷彿完全是一個像默爾索一樣的局外人,沒有他任何的爭辯和供詞,當負責審理此案的人把藍玉謀反的邏輯理順以後,藍玉就被處以凌遲,幾乎可以說本應該是藍玉作為主角的謀反案,但我們恰恰沒有看到藍玉的影子。
而朱元璋也藉助“藍玉案”大開殺戒,受此牽連著高達1.5萬人,而朱元璋主要殺了哪些人呢?
據《明史·藍玉傳》記載道:列侯以下坐黨夷滅者不可勝數。手詔佈告天下,條列爰書為《逆臣錄》。至九月,乃下詔曰:“藍賊為亂,謀洩,族誅者萬五千人。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胡謂丞相惟庸也。於是元功宿將相繼盡矣。凡列名《逆臣錄》者,一公、十三侯、二伯。經“藍玉案”後,朱元璋把自己認為的足以威脅朱允炆的功臣武將屠戮殆盡,自以為萬無一失,沒想到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朱允炆削藩過於粗暴,又不忍傷害朱棣,最終導致自己失敗朱允炆上臺後,在齊泰和黃子澄的建議下為了防止各藩王權勢過大,所以立馬進行了削藩工作,但不同於漢武帝實施“推恩令”,以加恩的形式削弱諸侯王的實力,建文帝採取了直接廢除藩王的粗暴方式,由此讓朱棣開始萌生了起兵的念頭。而在削藩順序上,齊泰認為應該從最強的下手,但黃子澄認為朱棣沒有什麼過錯,應該先從最弱的藩王下手,這一決定看似沒有問題,但是卻讓朱棣因此有足夠時間決定自己該不該起兵。
隨著朱允炆先後廢除五位親王,這時候的朱棣都還在搖擺之中,最後還是在姚廣孝的鼓勵下才最終決定起兵,因為這個時候的朱棣最擔心的還是一個“正統”的問題,朱允炆不管怎麼說都是皇帝,在古代封建思想中屬於“天命所授,人心所向”,朱棣不管再有什麼理由都屬於謀反,所以這也是他為什麼一直飽受詬病的地方,朱棣稱帝后,殺了大量建文時期的舊臣,後來甚至乾脆把都城遷到自己的龍興之地北京。
而姚廣孝用“天道之說”成功讓朱棣堅定了造反的決心,按理說朱允炆舉全國之力攻打朱棣,本應該是佔據有利條件,最後為什麼還會輸呢?一方面是因為他啟用並不懂軍事的李景隆;第二方面又因為他自己過於仁慈,竟然下達命令不要傷害朱棣,這讓南軍(朱允炆方)本來有機會抓住朱棣的時候就因為這道命令而束手無策;另一方面就是朱棣得到了建文帝宮中宦官的暗中協助,為他通風報信,提前獲得南軍的動向,這也是為什麼朱棣上臺後大量任用宦官。
王以十餘騎逼庸營野宿,及明起視,已在圍中。乃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明史·成祖》所以,縱觀建文帝犯的兩個錯誤就是:
最初削藩時過於粗暴,沒有制定可靠的策略和方針,過急過快,假如能夠制定穩固的策略逐步削藩,像漢武帝推行“推恩令”一樣逐步削弱,或許也不會讓朱棣抓住口實。
後期又過於善良,朱允炆既然要打,又不願意揹負殺害朱棣的罪名,只好讓朱棣在陷入險境時得以逃生,進而錯失了贏得戰爭的勝利。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由於朱允炆被中途冊立為繼承人,本身沒有什麼執政經驗,後來朱元璋又為給他鋪平道路,殺了一大群功臣武將,直接導致朱允炆無人可用,連李景隆這樣的豬頭都拜為大將軍,而這個李景隆不僅是個庸人,最後還是他把南京城門開啟迎接朱棣進去的,真可謂是諷刺。
乙丑,至金川門,谷王橞、李景隆等開門納王,都城遂陷——《明史·成祖》 -
9 # 順勢而為2020
1368年朱元璋打敗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和元廷後,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國後結束了蒙古元朝對中原的統治,平定了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統一王朝!
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太子朱標病逝,白髮人送黑髮人,朱元璋悲痛欲絕的同時決定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長孫,為了保證在自己死後朱允炆能夠坐穩皇位,朱元璋做出了兩個重要的決定。
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對跟著他打江山的功勳故舊大開殺戒,朱允炆同死去的太子朱標一樣太過仁慈但又沒有朱標的才能可以震懾驕兵悍將。朱元璋便一步步將開國勳貴殺了個乾淨。
元朝的滅亡就是因為官員腐敗,民不聊生,導致窮苦大眾起義,朱元璋就嚴立法禁,“凡遇官吏貪汙蠹害百姓的,決不寬恕”。馬上得天下的朱元璋一向看不起讀書人,認為這些人只會空談誤國,所以後期對文臣看不順眼的也是殺。
朱元璋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分封諸王了,朱元璋猜忌心重,只願意相信朱家的人,就大肆分封諸王,將每個兒子都封為藩王,保衛邊疆,最重要的是維護朱家的統治權。洪武五年,朱元璋設定了親王護衛指揮司,直接歸從諸王調遣,每個藩王手中都掌握了為數眾多的兵將。
直到因為朱允炆削藩導致的靖難之役開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聯合其他藩王起兵叛亂。此時,無論是能謀善斷的文臣,還是驍勇善戰的武將都已經被朱元璋全部誅殺貽盡,留下的只是張口之閉口者之類的書生和庸庸之輩的武將。建文帝在朝中已無可用之文臣,無善戰之武將。 短短几年朱允炆手下的大軍大都被叛軍殺死或者投降。
1402年朱棣登基為帝。此時朱允炆一傳於宮中自焚,一傳出家為僧,不知所蹤!
-
10 # 史海魅影
朱元璋在確定孫子朱允炆作為皇位繼承人以後,擔心孫子不能勝任,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他保駕護航,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殺害開國功臣,為建文帝鋪平道路。朱元璋害怕朱允炆能力沒辦法駕馭這些戰功赫赫的將軍和文臣們,萬一出亂子就沒辦法確保明朝江山穩定了,所以就製造了胡惟庸、藍玉案等明朝大案,趁機“除掉”這些功臣,為朱允炆解決後顧之憂。
第二,分封諸王,守護邊疆。朱元璋白手起家,見過了很多背叛,他對於任何人都不信任,唯有對於自己的兒子信任。明朝建立初期,各地方雖然實質性統一,畢竟群雄格局之時的群雄在各地的影響力沒有消除,再加上對於各地方官和大臣不放心,就分封他的兒子到各地監視和守護邊疆。對於分封諸王,朱元璋晚年曾自豪的對朱允炆說:“你可以放心做你的皇帝了,我讓你的叔叔們替你守護大明的邊疆”。殊不知,這是朱元璋為為建文帝挖的最大的坑,但是這確實是當時朱元璋為孫子朱允炆保駕護航想出的方法。
第三,替朱允炆選好了扶政大臣。這些扶政大臣他們是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這是當時有名的儒家人物,他們有治國理政的能力,但帶兵能力不強,這樣便於建文帝控制,奈何朱元璋軍事方面除了留下藩王之外沒有厲害的大將軍,看似合理的安排卻經不住考驗。
朱元璋為建文帝朱允炆想出了以上幾個保駕護航的方法,但這些方法也是給朱允炆挖了很大的坑,反而使得朱棣能夠順利奪取皇位,人算不如天算啊!
回覆列表
屠殺功臣,削弱兵權。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削藩導致大明王朝上層統治階級出現矛盾。另外,自古帝王以虛儒實法達到統治目的,而朱允炆卻受儒家思想影響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