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劉侃三國
-
2 # 棒槌襖襖
根據目前流傳的歷史資料,可以肯定地說:孫策之死和郭嘉無關。不但和郭嘉無關,甚至和曹操都扯不上關係。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經過千里征戰,消滅了割據吳越的劉繇、嚴白虎、王朗等勢力,基本上統一了江東。此時,曹操和袁紹大軍正在官渡對峙。孫策準備趁機渡過長江,長途奔襲曹操的大本營許昌。曹操手下的將領謀士聽到這個訊息後都很害怕。郭嘉對此事做了分析預測,說:“孫策剛剛吞併江東之地,他所誅殺的都是能使人為之拼死出力的英雄豪傑。孫策平常處事輕率而不做防備,即使擁有百萬軍隊,也和獨自一人在原野上行走沒有兩樣。假如刺客從埋伏的地方衝出來,他不過是一個人的對手罷了。在我看來,他一定會死在平常人之手。”孫策帶兵走到長江邊,還未渡江,果然就被許貢的門客殺死。
許貢的門客為何要刺殺孫策呢?《三國志》引用的《江表傳》裡面有詳細記載:起先,吳郡太守許貢給漢獻帝上表說:“孫策為人驍勇,和項羽很相似,應該給以高官厚祿,將他召回許都。孫策接到詔書不敢不回京城;如果任由他在外地,必然會給朝廷帶來無窮後患。”結果這份奏章被孫策的情報人員得到了,孫策於是請許貢會面,責罵許貢背後捅刀子。許貢狡辯說沒有寫過這份奏章,孫策大怒,就命部下武士絞死了許貢。許貢的門客潛逃到百姓家裡,準備伺機殺死孫策為許貢報仇。一天,孫策外出打獵,突然遇到許貢的三個門客。孫策問:“你們是什麼人?”門客回答說:“我們是韓當將軍的兵卒,在這裡射鹿。”孫策疑惑地說:“當兵的我都認識,但從來沒有見過你們。”於是引弓射死了其中的一個。另外兩個大驚失色,急忙用弓箭回射孫策,射中了孫策的面頰。孫策的隨從騎兵趕到後殺死了刺客,孫策因為傷重而不治身亡。
這三名刺客是曹操或者郭嘉派去的嗎?不是。南朝宋的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的時候就對這樁懸案做過分析,他說:“郭嘉預言孫策輕率佻達,必然會死在普通人之手,確實分析得很透徹。但是郭嘉畢竟不是有大智慧的人,不可能預測到孫策會死在這一年。現在孫策剛準備偷襲許都,卻為仇人所殺,這大概僅僅是巧合吧。”
仔細閱讀歷史文字可知,孫策既然準備遠端偷襲許昌,自然會對此計劃嚴格保密,不可能輕易洩露。並且官渡離江東有幾千裡之遙,郭嘉怎麼會這麼快知道孫策要偷襲許都?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郭嘉認為孫策將偷襲許都,只不過是從戰略角度做出的一個不確定的預測。同樣,郭嘉分析孫策必死於刺客之手,也只是依據孫策的性格特徵做出的一個猜想罷了。
綜上所述,孫策確實是被許貢的門客報仇所殺,與郭嘉無關,更和曹操無關。
-
3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郭嘉沒有見過孫策,他更加不可能知道孫策會不會死,更別談是死於刺客之手了。唯一可能的原因,那就是陳壽誇大其詞,僅此而已。
如果把陳壽所講的東西,都當成至理名言來看,那麼千古以來,第一猛將肯定是關羽了,因為除了關羽沒有誰能在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再安然無恙的回來。赤兔馬再快,那也趕不上人家人多。所以說郭嘉預言孫策會死於刺客之手,這件事是假的。
01郭嘉神預言太不靠譜,所以我個人認為必然是杜撰的。這個時候是曹操和袁紹相持於官渡的時候,孫策聽說曹操和袁紹鬥爭,所以想要北上進攻許昌。這個打算居然被曹操這邊的大臣給提前知道了,所以大家都感到十分害怕。
唯獨郭嘉告訴大家,孫策雖然驍勇善戰,手裡有百萬之軍。可是他總是喜歡身先士卒,而且常常一個人獨處,早晚是要被刺客給殺了的。
眾聞皆懼,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三國志》
那麼退一萬步講,就算郭嘉神預測,能夠提前知曉孫策會被刺客所殺。可具體時間郭嘉他不知道啊,而且國家也沒有說出來啊,他只是說必死於匹夫之手,卻不說具體時間。
要是曹操在官渡和袁紹大戰的時候,孫策偷襲了許昌,回頭再被刺殺,那該怎麼辦呢?所以說郭嘉所說的這個話,壓根就解決不了問題,無法打消大家的疑惑。
我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孫策後來的確是被刺殺的,而郭嘉當時跟曹操在商量著如何穩定軍心,軍心已經亂了,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所以他才會說出那番話,甚至於那番話是陳壽自己加上去的。郭嘉只是說了一些穩定軍心的話罷了。
02曹操徵烏丸的時候,其實郭嘉的建議也有漏洞。其實緊接著還有一個故事,當時曹操正打算攻打烏丸,可是他擔心自己的老巢許昌被劉表攻佔,所以心裡猶豫不決。畢竟此前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曹操打徐州的時候,呂布偷襲了他的兗州。
由此可見,曹操在這方面還是比較忌憚的,打仗打一半,往往都會回來看一看,以防後院失火。這個時候郭嘉又跳出來了,他告訴曹操,劉表就是一個座談客,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劉備,所以絕對不會重用劉備,那麼我們就算傾國而出,也不用擔心劉表會讓劉備來打咱們。
太祖將徵袁尚及三郡烏丸,諸下多懼劉表使劉備襲許以討太祖,嘉曰:“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裝置。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於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俱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太祖遂行。---《三國志》
這個事情也是有點問題,首先劉表早在董卓在世的時候,就前往荊州的,他跟郭嘉從未見過面。劉表隻身能夠平定荊州,郭嘉憑什麼說他只是個座上客?難道就憑他從別人那裡聽來的,就敢賭上整個曹操集團的利益嗎?
再說了,許昌空虛,難道東吳就沒有覬覦的想法?孫策雖然死了,可是周瑜還活著。後來周瑜那麼牛,為什麼當時郭嘉就不擔心周瑜會帶兵北上呢?
這件事的真相或許是這樣,當時曹操軍中有兩個聲音,一個是以曹操為代表的人支援征討烏丸,還有一幫則是反對征討烏丸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有人拿個主意才行,曹操不想做那個獨裁之人,所以他就讓郭嘉出個主意贊成北伐烏丸。於是郭嘉就隨便想了這麼個主意。其實作戰方案的確定哪有史書寫的那麼簡單呢?只是很多東西局外人不知道罷了。
03孫策被郭嘉刺殺之說,完全子虛烏有。孫策是江東集團的領袖,大小也是個諸侯,手裡帶兵數十萬之多。這樣的一位諸侯是隨便就能刺殺的嗎?當然要摸清楚孫策行蹤、日常的習慣、身邊的守衛有多少、分別是怎樣的武藝。這些都摸清楚以後,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保密。
哪有要刺殺人家,先把這件事說出來呢?這裡郭嘉直言不諱地告訴大家,孫策這個人就是個匹夫,喜歡一個人出行,早晚死在刺客手裡。
嘉深通有算略,達於事情。太祖曰:“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還,疾篤,太祖問疾者交錯。及薨,臨其喪,哀甚,謂荀攸等曰:“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三國志》
就算是個呆子,聽到這句話,那是不是也應該稍微有點防備呢?更何況是精明的孫策呢?這件事要做到絕對保密,那就只能誰也不說,事成之後再說才對。
可郭嘉絲毫不怕這件事被洩露出去,告訴了在場所有人自己的觀點,其實就已經表明了他不可能是刺殺孫策的真兇。
而且刺殺孫策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要不是江東本地人,結合天時利地的話,還真的沒辦法下手。
總結:陳壽為什麼要刻意把這些說不通的事情寫出來呢?首先郭嘉能預測孫策被刺客刺殺,我覺得肯定是說不通的。就算能預言那也是為了穩定軍心瞎說了,其實壓根就無法穩定軍心,因為郭嘉沒有給一個具體時間。
那麼陳壽為什麼要這麼寫呢?我認為有這麼兩個可能,首先陳壽肯定是沒有現場聽到他們的對話,他的資料肯定是曹魏這邊的人提供的。那可發揮的空間就巨大了。
咱們自古以來就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傳統,那就是誇大其詞,俗稱吹牛,尤其是讀書人,很少有不吹牛的。一件芝麻大的事情,經過幾個人的嘴巴,都能變成國際新聞,這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可能你沒有意識到,不過回頭留心一下就會發現,還真是那麼回事兒。所以陳壽來到曹魏以後,肯定跟司馬遷找史料一樣四處查探。
這個時候陳壽問了一個退休的老兵,他回想起幾十年前的事情,很有可能會一邊摳腳,一邊拍著大腿打包票:郭嘉軍師,我滴個親孃啊,那就是天神一樣,什麼都能預料。孫策被刺客刺殺,就是他預料到滴!還有劉表不敢攻打許昌,也是郭嘉軍師預料到滴!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陳壽蒐集到的史料當中,有很多這樣的說法,就連陳壽自己都無法辨別這種說法的真實性,既然書上有人寫了,又有人記住了,為什麼就不能當成真人真事記錄下來呢?反正參與當年那些事情的人,已經不剩幾個了。
郭嘉能夠預測孫策因為性格輕佻沒有防備,會被刺客所殺,卻無法預料到自己也會英年早逝,這說明他雖然很有才能,卻也不能超脫人的範疇。預測孫策被刺客所殺,這是人乾的事兒嗎?
參考資料:
《三國志》
-
4 # 犀利又糊塗
根據陳壽的《三國志·郭嘉傳》記載,郭嘉對曹操所斷言:"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從郭嘉這段話中來看,此段話共有4句組成,我們不妨分別來剖析!
第一句話: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小霸王孫策奮力拼殺,誅殺了很多英雄豪傑,才拿下江東,得罪了很多仇家,贏得了江東地盤,但卻有很多仇家想取他性命!
第二句話: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小霸王年輕英勇,根本沒有把這些人放在眼裡,感覺自己武功可以,經常單人出行,忽略安保意思。
第三句話: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郭嘉根據這些來推斷,要想殺害孫策的仇家很多,孫策不到不重視,反而,經常獨行。
第四句話: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這也正是郭嘉推斷小霸王,日後必將被小人所殺的緣由。至於是否跟郭嘉有關,正史上沒有明確載明。
總結郭嘉的人生事蹟,毋庸置疑,郭嘉的心學還是比較的厲害。生在三國那個年代,相必諸葛孔明,郭嘉也算得上典範,可以說是一代賢明謀士,他善於明地理,知人心,善分析,思奇謀,定乾坤。以上是個人的總結,正因為有了這些知人心,善分析,思奇謀的本領,才讓這個奇才的斷言變成歷史。
這樣的奇才,曹操也愛之如命,大家都應該知道,征討張繡後,痛失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保鏢典韋大將軍。曹操知道後,也是滴淚未流。而郭嘉死後,曹操經常獨自流淚。可見郭嘉在曹操心中的位置。
最後用曹操的話來結束本次答題:若奉孝在,安能讓有我如此的慘敗呀!
-
5 # 正史漫談
話說,孫策之死確實很蹊蹺,加上郭嘉的斷言,讓人很容易把兩件事聯想起來。這裡結合《三國志》的有關記錄加以分析。
孫策之死,恰巧讓曹操躲過最大危機關於孫策之死,《三國志·吳書》是這樣描述的:
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據於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
我們知道,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曹操以兩萬兵力對決十餘萬河北精兵強將,屬於絕對弱勢的一方,此戰是決定其命運的關鍵一博,因此他可謂不遺餘力。
而孫策正好吃準了許都空虛,才決定撿個便宜便宜。孫氏父子向來戰鬥指數爆表,此時更是攜掃平江東之餘威,手下精兵強將雲集,若他此時襲擊許都的行動落實,相信曹操將會遭到滅頂之災。所以史書中稱曹營得知此訊息後“眾聞皆懼”。
好巧不巧,孫策做好準備正要揮師背上偷襲時,恰好一個人騎馬外出(策單騎出),恰好遇到了被自己幹掉的原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然後被對方重傷並當夜去世。領頭人沒了,東吳襲許之計因此被取消,曹操幸運的躲過了被抄後路的危機。
誰獲利最大,誰最有嫌疑,我們看看當時曹營是怎麼應對孫策的。
正史記錄中,曹營用一句話應對孫策偷襲?《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只是淡淡的說孫策“未發,為刺客所殺。”
而在《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中,則體現了郭嘉的料事如神:
孫策轉鬥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宮渡,將渡江北襲許。眾聞皆懼,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
從這裡的記錄來看,面對強悍孫策的大舉來襲,曹操一方只是基於郭嘉的分析,就認為對方一定會被仇家所殺。巧的是,孫策確實在將要渡江北上之際,被許貢的門客幹掉。
郭嘉說得很有邏輯,他認為孫策在平定江東時樹敵過多,加上行動輕率無防備,所以一定會被刺客所殺。
但這裡有個最大的問題:
也許一定會有刺客,但時間可不是郭嘉說了算。然而此時孫策大軍已經整裝待發,曹操稱得上火燒屁股了,已經來不及等著天道輪迴了;若由於料定孫策的敵人會準時出動而對南方不加防備,那曹操陣營的謀士武將估計都是三歲小孩子。
因此,孫策之死,曹營一定擺脫不了干係。《三國志》稱,當時許貢的幼子和門客躲在江邊避難,剛好遇到單槍匹馬出門的孫策,幸運的大仇得報。
如喪家之犬一樣的許氏漏網之魚,能夠精準的在孫策將要渡江之際結果了對方。機智的朋友們,這事你信嗎?
除非有兩個可能:他們得到了其他勢力的協助,或者他們壓根就是其他訓練有素的武裝人員假扮的。
筆者大膽設想如下:
以曹操的情報工作來看,當時他埋伏在江東的諜報人員一定摸清了孫策軍的情況,並且隨時關注著孫策本人的動向;
得知孫策果真外出後,曹軍情報人員向許貢門客通風報信,並且引導其報仇雪恨;
更可能的一種情況:為了破壞吳軍北上,曹軍刺客懷著必死之心,做足了功課,重傷孫策後自稱許貢門客。(真正的門客也許早就被滅口了)
畢竟在那個時候搞偷襲暗殺是很不道德的,但能以這種最小代價的方式防止基地被偷,換做誰是曹操,都願意嘗試嘗試。
況且,孫策一死,東吳的擴張勢頭暫時被遏止,從這個層面來講,曹操也有最大嫌疑。
-
6 # 伍勇昌
原因很簡單,郭嘉事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來分析孫策的處境,得出的預測就很準確。
第一、孫策雖然暫時整合了江東的勢力,但是那是透過武力強行上位,很多潛在的危險因素並沒有解決,也許孫策能解決,但需要時間。
第二,孫策被稱為小霸王,武力自認為已經不懼很多人,殊不知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面上,江東能打得過他的確實沒有,小霸王之稱也算當之無愧。但是他得罪了好幾方面的勢力,而且不顧勸說殺了于吉,于吉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在那時候也算一個很有影響力的特殊人物,不管你喜不喜歡他,但你不能否認他會有很多追隨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殺了于吉矛盾激化得更加迅速,于吉的好友左慈暗中也在想辦法為于吉報仇。
第三,孫策太自負了
所以,種種跡象表明,孫策被刺殺也是個必然了,只不過是什麼時候被誰的人殺罷了。
-
7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凡是喜歡三國的朋友們,大概都知道一句話:郭嘉不死無三國。意思是如果他能長壽一點,就能幫曹操統一天下,沒蜀漢和孫吳的戲份。
郭嘉真這麼牛嗎?是的。他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謀士,曹操能夠奪取下邳擒殺呂布,就是聽從了郭嘉的計策;但郭嘉最大的功績,則是協助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曹操對郭嘉非常看重,如同朋友一樣相處。而且郭嘉有一樣好處,是曹操陣營中比較年輕的,曹操對他寄予厚望,打算在平定天下後以他為治國重臣。可惜郭嘉在隨曹操徵烏桓回來的途中病死了,曹操大為可惜。
第二年,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敗於劉備和孫權的聯軍,嘆息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奉孝,是郭嘉的字。
而郭嘉最為人稱奇的一點,則是他成功的預測了孫策的死亡。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本來就處於下方了,又傳來一個非常不利的訊息,江東豪強孫策即將去偷襲曹操的根據地許昌,迎回漢獻帝。
如果許昌有失,曹軍就很危險了。曹操大驚,手下謀士、將領們人心惶惶,各有打算,有些建議立刻回防許昌,這當然是不行的,一旦自亂陣腳,袁紹就能順勢滅了曹軍;有些乾脆私下和袁紹聯絡,準備投敵。
只有郭嘉淡定從容,據《三國志》記載,他對曹操說了一番話:“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意思是說,孫策剛剛吞併了江東,殺了許多出名的英雄豪傑,失了民心,不會有很多人為他賣命的。而且孫策為人輕率,不善於防備,雖然有百萬士兵,卻無異於一個人獨行中原。如果有刺客伏殺,只需要打敗孫策一個人就行。在我看來,孫策必死於刺客之手。
他說這話沒多久,孫策果然在打獵時被許貢的門客刺殺(許貢是吳郡太守,被孫策所殺),孫權繼位,退守江東,許昌之危自解。
此事傳來,曹營的人看郭嘉簡直如同看神一樣,這真的太神奇了!他怎麼就能算準了孫策會死於刺客之手?
我覺得,郭嘉不是神仙,他不一定是算出了孫策的死法。只是在那樣的情形之下,他必須穩定軍心,軍心一亂,不管許昌會不會失,官渡之戰都必敗無疑。如何穩定呢?郭嘉根據孫策的性格以及行為,大膽地預測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如果孫策年老,他估計要預測孫策壽命不長,但孫策只有26歲,身體還很健壯,病死都不太可能,那就只能是橫死了。
不過,就連郭嘉自己,大概也沒想到會應驗得這麼快吧。從此之後,他神機妙算的名頭傳得越來越響,曹操對他更為重視。
有朋友可能想問,刺客是郭嘉派出去的嗎?
當然不是,那就是許貢的門客,偶然遇到了孫策,還是孫策先發箭的,他們才反擊,沒想到一箭就把孫策射死了。
-
8 # 歷史哨聲
郭嘉之所以斷言孫策會刺客所殺,基於兩點事實:
1、孫策併吞江東時滅了很多英雄豪傑,效忠於這些英雄豪傑的部下肯定要殺孫策報仇;
2、孫策經常單獨出行,不帶衛士,很容易被伏擊成功。
郭嘉基於有人要殺孫策報仇、孫策不防備的兩個事實,得出孫策必然被刺客所殺的結論:
“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孫策被刺客所殺是必然的,但郭嘉無法控制孫策被殺的時間。孫策的死和郭嘉沒有絲毫關係。但事實偏偏就這麼巧,就在孫策想要趁曹操和袁紹進行官渡之戰時襲擊許昌、從曹操手裡奪走漢獻帝的時候,孫策單騎出行時,和孫策所殺的吳郡太守許貢門客相遇而被殺。
若孫策晚幾個月死,成功襲擊許昌而奪走漢獻帝,三國的形勢就完全不同:
失去漢獻帝的曹操,失去了政治控制力,將面臨起伏不定的背叛,控制的土地和人才獎將大大的損失;
擁有漢獻帝的孫策家族,將會一統南方,降服巴蜀的劉璋、漢中的張魯、關中的馬超等。
沒有了漢獻帝的資源,即便曹操擊敗了袁紹,一統北方,也難以完全控制。沒有了無力一統北方的曹操,東吳就不會需要扶持劉備去對抗曹操,因此劉備也就失去建立蜀漢的博弈空間。
孫策是否真的想要曹操和袁紹對戰時襲擊許昌而奪走漢獻帝嗎?《三國志 孫策傳》記錄孫策死前就秘密準備起兵襲擊許昌。但東晉史學家孫盛對此進行質疑,理由如下:
1、當時孫策雖然已經大致統一江東,但黃祖佔據上游的江夏威脅最大,且孫策還沒有平定陳登。如果孫策率軍襲擊許昌,最大的威脅就是黃祖順江而下,直奔孫策老巢。
孫策即便成功襲擊許昌,但也面臨著黃祖襲擊吳的風險,有可能有去無回。
以孫策善於利用形勢的特點,孫策這麼可能看不見這個風險?
2、孫策是建安5年四月死,當時曹操剛剛派張遼、關羽作為先鋒解救被顏良包圍的白馬;8月曹操和袁紹才進入相持階段,此時孫策早已死4個月了,如何策劃襲擊許昌而奪取漢獻帝。
3、《江表傳》記錄孫策是在討伐陳登途中等待糧食時出獵遭遇刺客而死:
“策歸,復討登。軍到丹徒,須待運糧。策性好獵,將步騎數出。策驅馳逐鹿,所乘馬精駿,從騎絕不能及。”
-
9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郭嘉是曹老闆負責情報的祭酒,曹老闆和孫家也有親戚,曹老闆的兒子就娶了孫策堂兄的女兒。曹老闆的老鐵周昂等人也在江東,是孫策的敵人。因此郭嘉有足夠的手段瞭解孫策,甚至可能介入了刺殺。
-
10 # 70後大叔講歷史
郭嘉神在哪裡,就在這裡!能預測出孫策死的大致時間,被何人所殺,而且都一一應驗了,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至於原因,無非四點:
1、郭嘉根據孫策的性格和當時江東的政局背景,準確預測了孫策之死,證明他是三國第一軍師,這誰也比不了。
2、郭嘉為了堅定曹操官渡之戰的決心,說得一番安慰曹操穩定軍心的言語,恰好說中了。3、郭嘉是孫策之死的幕後推手,整個刺殺過程就是郭嘉精密策劃的,有很大的把握成功。4、史家後來對郭嘉的吹捧,只是把後來發生的史實,用郭嘉之口提前說出,增加郭嘉的個人能力。孫策死得蹊蹺《三國志》: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孫策殺死許貢,許貢的幼子與門客逃亡到江邊藏匿,孫策騎快馬在山中打獵,侍衛被遠遠地甩在後面。突然遇到埋伏,被許貢的門客射中面門,隨後傷重而亡。
這段遇刺的過程疑點叢生:
1、刺客提前在江邊埋伏,他們是怎麼知道孫策打獵是在那一天,又恰巧會跑到江邊刺客正在埋伏的地方呢?
2、主公在前面跑,隨從們為何會落在後面那麼遠呢?要知道他們的職責就是保護主公的安全的。
太多耐人尋味的巧合和假設,最終歸納為孫策性格自負,被內奸琢磨透了,使孫策中了埋伏,最終受傷身死。
而摸清孫策性格之人,不僅是他身邊之人,還有一位遠隔千里,正在曹操身邊替其出謀劃策。
郭嘉料事如神《三國志》:孫策轉鬥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北襲許……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江東霸主孫策,很有大局觀,準備趁袁曹之戰,曹軍主力無法抽身之機,發兵偷襲曹操位於許都的根據地。而一旦許都失守,曹操陣營將立刻分崩離析。
曹操手下驚懼不已,都勸曹操退兵,只有郭嘉堅持勸曹與袁紹決戰,不用費心南顧,料定孫策,不久就會被匹夫所殺。
再三拜讀這段史書記載,不得不佩服郭嘉觀人分析之遠見才能!遠隔千里之外,就把江東的形勢描繪的栩栩如生,要知道他沒去過江東,也沒見過孫策本人,他到底是怎麼知道的如此詳細客觀的呢?
結語曹操勢力必然在江東應有許多的細作或者說是交好曹操計程車族內應,許貢就是其中之一。
孫策在江東創業時,得罪了不少門閥豪族,其中許貢就寫信給朝廷,希望曹操把孫策騙到許昌殺掉,許貢的心思後來被孫策揭破,導致他被孫策絞殺,這也引起了許貢門客對孫策的刺殺報復。
基於以上考慮,除了史家對郭嘉事後吹捧這一點外,郭嘉的預測也好,親自操刀幕後安排刺殺也罷,都能證明其能力之高明,無愧三國頂級謀士之列。
回覆列表
由於郭嘉準確的預測到了孫策的死,所以有人就認為孫策的死跟郭嘉有關係 那麼郭嘉預測孫策之死這件事,究竟是預謀還是偶然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郭嘉是在什麼環境下,做出了孫策早晚會被暗殺這一預測呢?
【策輕而無備,雖擁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必死於匹夫之手。】從郭嘉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如果郭嘉真的想暗殺孫策,那麼他暗殺孫策能成功的關鍵點是:孫策仗著自己武功高強,出門並不帶保鏢,也不設防備,而是喜歡獨來獨往。
所以只要摸準了孫策的具體行蹤,那暗殺孫策還是比較容易的。 也就是說,暗殺孫策的關鍵點是:孫策為人【輕而無備】。
如果郭嘉真的想要暗殺孫策,他又為什麼要光明正大的在會議上把孫策這一弱點給說出來呢?袁曹大戰時,袁強曹弱,曹操集團有很多人都想要投靠袁紹,曹操打敗袁紹後,就發現了很多手下曾私自寫信給袁紹,與袁紹暗通款曲。
而此時的孫策正是袁紹的盟友,郭嘉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孫策會因為鬆懈防備而被暗殺,他就不怕這些人裡出了叛徒,把這個資訊透露給袁紹或孫策知道?
也就是說如果郭嘉真的準備暗殺孫策,那他就應該對這件事嚴格保密才對!而不是在會議上大大咧咧的說出來,郭嘉在會議上說出這番預言,只會增加走漏訊息的風險!增加暗殺計劃的難度!綜上所述:孫策之死,跟郭嘉其實沒有什麼相關。但孫策的死卻是在郭嘉的預料之中的,並且郭嘉說這句話不久,孫策就死了。孫策的死,如同即是為了證實郭嘉的判別:你不是說我要死嘛,那我死給你看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