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月 12 日,蘋果在官網上悄然更新了 4 款新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和 15 英寸 MacBook Pro。新 MacBook Pro 更換新的螢幕面板,讓 MacBook Pro 實現 True Tone 原彩顯示效果。4 款新 MacBook Pro 都更換了英特爾 8 代處理器。
8
回覆列表
  • 1 # 超能網

    就在剛剛不久前,蘋果突然在官網全線更新了MacBook Pro,包含13/15英寸兩種機型,共四個型號,超多種可選配置。主要是CPU更新到第八代酷睿處理器,螢幕加入了原彩顯示技術,被詬病的蝶式鍵盤升級到第三代,售價14188元起。Blackmagic Design同時為提升MacBook Pro圖形效能, 打造了一款外接顯示卡拓展塢Blackmagic,售價5998元。

    本以為新MacBook Pro會在9月或者10月釋出的,沒想到這一次蘋果沒有舉行釋出會,突然就在官網釋出了,讓人十分意外。可能是因為依然沿用上一代模具,只是配置更新的緣故吧。

    造型上沒有改動,不過這一次螢幕加入了iPad、iPhone上用了好久的原彩顯示技術,能根據環境光的色溫來自動調節白平衡。之前被詬病、甚至惹上官司的蝶式鍵盤也有了新的改進,據說更加安靜、手感也更佳了,就是不知道易損壞的毛病改過來沒。

    CPU上更新至Intel 第八代酷睿移動版處理器,最大優勢就是核心、執行緒數得到了提升,間接地提升筆記本效能。

    按照官方介紹,15英寸兩款分別採用了Intel Core i7-8850H/8750H,顯示卡為Intel UHD Graphics 630 + AMD Radeon Pro 555X 4GB,標配16GB DDR4記憶體,83.6Wh電池。對了15英寸版本還能選配第八代酷睿i9處理器,顯示卡也能剛升級到AMD Radeon Pro 560X 4GB。售價18688元起。

    13英寸帶Touch Bar版本採用了Core i5-8259U/Core i7-8559U,只有最強核顯Intel Iris Plus 655 128MB eDRAM,標配8GB LPDDR3記憶體(沒錯,還是LPDDR3),58 Wh電池。售價14188元起。

    蘋果對於硬體研發向來都是變態級,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全新升級的Apple T2晶片依然包含安全協處理器,負責TouchID解鎖以及加密儲存,還整合了系統管理控制器、音訊控制器和固態硬碟控制器。

    13/15英寸MacBook Pro都標配了256/512GB SSD,讀寫速度一流,3.2、2.2GB/s傲視群雄,此外蘋果還新增了選配功能,13英寸最大可選配2TB SSD,15英寸可選4TB,滿足你影片製作儲存大量素材需求,載入也是談笑間的事情。(我想知道15英寸皇帝版MacBook Pro要賣多少錢)

    目前蘋果中國官網尚未開賣,發售時間待定。

    蘋果早在MacBook Pro全面普及雷電3介面(蘋果自己特立獨行叫雷靂3),MacBook Pro上4個USB Type-C介面都是雷電3介面,配合上這次同步發售的外接顯示卡拓展塢Blackmagic, 配備Radeon Pro 580顯示卡,有了它就能暢玩遊戲之餘,還能兼具專業圖形渲染、VR體驗、影片內容創作。顯示卡拓展塢提供了4個USB 3.0介面、兩個雷電3介面、

    一個 HDMI 2.0影片輸出介面,並且可以為筆記本提供85W電力輸出。如果你已經入手了 LG UltraFine 5K顯示器,那麼恭喜你,你可以使用顯示卡拓展塢帶動5K顯示器,不過售價也非常驚人,達到了5998元。

  • 2 # 網際網路小學僧

    蘋果默默搞了個大新聞。MacBook Pro 2018

    上一代Mac Pro用的是Intel第七代CPU,這一代趁著八代CPU上市的熱潮,MacBook Pro 2018也就理所當然的誕生了。

    配置方面:

    這一代的13英寸款將會非常有競爭力,電池容量增加20%,而且基於LPDDR3,續航也有保證。在散熱仍有餘力的情況下,在同級的筆記本中基本不會有對手。

    而15英寸款終於搭載了2400MHz的DDR4記憶體,最大支援到32GB記憶體容量,配合Core i9的CPU,那效能也是相當給力了。

    螢幕引數上沒有提升,加入了iPad和iPhone上使用的“True Tone原彩顯示技術”,就是根據環境光色溫改變螢幕色溫,從而讓眼睛看螢幕更舒服。不過設計師可能並不喜歡這個功能,畢竟對於這個職業來說,色彩準確才是自重要的。

    此外採用了第三代的蝴蝶式鍵盤。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顯示卡,還是A卡,效能提升只能說是聊勝於無,遊戲玩家基本可以告別這款筆記本了。

    售價方面:

    13寸起售價為14188元

    15寸起售價為18688元。

    國行版本16號開賣,價格總體來說還是維持了蘋果高階大氣上檔次的水平,沒有個一萬多大洋基本沒法體驗Mac系列了。

    總體來說

    因為蘋果的工業設計一直屬於世界超前地位,因此Mac Pro的外觀和設計在近幾年的變動機率並不大,這次推出的2018新款也沒有太多意料之外的驚喜,但是基於它的高顏值和裝逼屬性,還有八代CPU大幅度提升的效能,還是值得辦公一族入手的。

  • 3 # EmacserVimer

    說實話,看了新款的MacBook Pro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就在盤算是不是要換新電腦了,只是現在手裡的主力電腦是17款的MacBook Pro15頂配,還把硬體升級到了最高,現在換不划算,而且手裡的這款效能還是很強的,所以就只能忍忍了。

    這次更新模具並沒有大更新,還是沿用16、17款的模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有一些比較大的更新的是硬體,第一是升級了8代U,並且頂配直接上了Core i9,其次是記憶體終於上了期待已久的DDR4,全新升級的Apple T2晶片再一次迎來了升級,而蘋果這次專門為MacBook Pro打造了一款顯示卡拓展塢,外接顯示卡有多大用處相信不用我多說了。

    記住下面說的就是字字珠璣,很重要,全都是乾貨!

    認準官方渠道,這比什麼都重要

    記住任何時候,蘋果的產品官方渠道是最靠譜的,因為放心!出了問題以後退換貨、保修等等都是最方便的,並且蘋果官網經常搞買電腦免費送Beats耳機,買電腦招行、工行12期信用卡免息分期的活動,所以下面我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蘋果的官方直營店,也就是線下Apple Store,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目前蘋果在中國的零售店總共有42家直營店,這是線下最好的渠道,當然可能只有部分城市有。這些店的地址都可以在蘋果官網上查到!

    蘋果官網,這是大多數人用最方便的一個了,如果你的城市沒有直營店,直接登陸蘋果官網,非常方便,而且蘋果的產品都是順豐或者EMS配送,很靠譜,盒子上都是印了集團重要客戶那種包裹,很安全很放心,基本上都是要面籤快遞員才給簽收的!在一個是就是手機上Apple Store的App,注意這個很容易搞混,不是App store那個應用商店哈,是Apple Store商城,這個渠道這兩年iPhone釋出的時候搶貨最快的,搶貨策略,優先選擇Apple pay支付,其次才是微信、支付寶,這樣是最快的,提前把地址什麼資訊的都填好,不要等到搶的時候才來填這些基本資訊。最後一個就是蘋果天貓旗艦店,這個是蘋果在天貓上自己開的店,渠道什麼的跟官網什麼的一模一樣,並且已經去年的第一臺到使用者手裡的iPhone 8就是蘋果天貓旗艦店賣出的,這個也是蘋果自己的店,官方渠道,所有政策一模一樣!而且現在蘋果官方旗艦店也開通了花唄渠道,12期免息啊同學們。

    記住這些都是官方渠道,除此之外,什麼京東自營、什麼蘇寧,都是屬於經銷商渠道,或者說第三方電商渠道!

    再就是為什麼推薦分期?肯定又有人說一個月兩三千工資分期也要買蘋果產品屬於裝逼,額,反正哥不缺這點錢,但是哥也經常分期買東西,舉個例子吧,現在2018款的MacBook Pro頂配最高估計得差不多5萬,有這點錢,我每個月付4千,其他錢我存在銀行不好嗎?用來理財不好嗎?

    美版、港版、日版值得買嗎?

    一個事實,蘋果產品,凡事非插卡的產品,只要保留好你的保修卡、購買憑證什麼的(其實一般也不看),都可以全球聯保,注意是全球聯保!

    但是注意的是,插卡裝置,也就是說用到Sim卡的,比如iPhone,比如iPad Sim+WLan的版本都是不能全球聯保的,當然iPad的WLan版本是沒問題的。

    在一個就是說一下每個版本,日版的鍵盤佈局很難受,注意買電腦的時候,不管買哪個版本,一定要買美式鍵盤佈局的,反正我作為一個碼農是更喜歡美式鍵盤佈局,現在簡體中文鍵盤也很難受,建議買的時候不管在哪裡買,都要買美式鍵盤的,不過這個要去線上,線下基本上都符合“當地國情”,基本都是當地的“特色社會主義”鍵盤。

    這麼多可定製硬體我該怎麼選?

    當然,如果你不差錢,就往死裡整!

    但是根據的經驗是,夠用就好,根據你自己的需求來,一般辦公不需要太高,入門款就好,但是比如做影視的、寫程式碼的,配置高一點還是有好處的,我的建議是,在不差錢的前提下,一定要儘可能硬體配置高。

    CPU儘可能選擇最好的,記憶體儘可能選最大的,顯示卡儘可能選最好的,這會讓你的電腦效能有質的飛躍,這些都是直接會影響到電腦效能的,但是硬碟沒必要!

    硬碟本身不會影響效能,但是一定要至少512G以上的,我會很明確的告訴你256G根本不夠用,我身邊有小夥伴買的256G天天刪檔案,軟體不敢裝,硬碟大小的前提是夠用的前提下能夠有個200G左右的空間,這樣你不會尷尬,用起來也舒服,不用每天刪垃圾,備份檔案到行動硬碟上,而這個範圍512G剛好,但是建議1TB硬碟,但是2TB和4TB真心沒必要,蘋果的SSD雖然好,但是確實是太貴了,有這個錢你可以買好多棒棒糖啊!

    記住,大檔案直接買行動硬碟,划算、實用,但是電腦一定要512G以上,不然你會很痛苦,是真的很痛苦,一點不誇張!

    好了,說了這麼多,你們認真看完了嗎?點讚了嗎?轉發了嗎?評論了嗎?關注我了嗎?這些真的是金玉良言,多年果粉的使用經驗,絕對字字乾貨!說實話,一般人我都不告訴他們,這次壓箱底的經驗都說出來了,其實還有很多Mac使用小技巧,Mac精品軟體系列,可惜篇幅有限,如果大家喜歡,之後我可以出影片跟大家分享!

  • 4 # 科客

    其實剛剛更新的蘋果MacBook Pro系列和以往的套路差別不大,基本上都是核心效能的全面提升,同時在起步價格方面與上一代基本保持一至的,只不過蘋果這次更新MacBook Pro的時間來得有點突然。這次更新的新一代MacBook Pro都換裝了英特爾8代酷睿處理器(4核心或6核心),在效能上比上一代其實是有了很大提升的,比如新一代MacBook Pro的PhotoShop濾鏡(多執行緒最佳化)處理速度分別提高85%(13寸機型)和40%(15寸機型),Blackmagic Fusion Studio的場景渲染速度提升75%(13寸機型)以及55%(15寸機型)。螢幕方面,新一代MacBook Pro都用上了P3廣色域+原彩顯示,最高亮度500nit,所以在顯示效果上會有更好的表現。另外還有全新的蝴蝶鍵盤+觸控欄(TouchBar),以及內建T2安全晶片。

    蘋果這次更新MacBook Pro系列產品,應該是重點偏向於影片製作(影象處理)方面的,採用了英特爾8代處理器的能效顯著提升,同時螢幕顯示也達到全新高度,所以對影片處理有比較高要求的使用者,全新一代MacBook Pro會是更好的選擇。

  • 5 # 極果網

    2018版的MacBook Pro極果君剛做完評測,結論:亮點不少,但不建議買。

    以下為詳細評測:

    蘋果今年猝不及防的更新了自己的MacBook Pro產品線,極果君也是第一時間衝進線下門店,喜提了一臺2018款的MacBook Pro回來嚐鮮。

    新一代MacBook Pro究竟有哪些變化,值不值這麼多錢呢?

    新MacBook Pro ,外觀變了嗎?

    基本沒有。

    (不知你們能不能看出來,這裡頭有個叛徒)

    50000多那臺頂配i9是買不起了,我們手上的這臺是i7+16+512G的中配版本。第一眼看,外觀跟老款比根本就沒有任何變化。

    再細一看,確認了,完全沒有變化……

    開啟電腦,最顯眼的依舊是那個超大面積的觸控板。雖說今年它沒有升級,但優秀的觸感和超大的面積,讓它用起來依舊順滑舒服。

    其實,外觀上的變化還是有一處的,只不過極其細微,一般人難以察覺:18款Pro的深空灰色要比17款來的略深一些。不過可惜的是我們手上並沒有17款15寸Pro,這一點是透過官網渲染圖,和海外博主的對比影片確認的。

    除此之外就真是沒變化了,鋁合金外殼還是那個順滑的觸感,就連重量都和往年的1.83Kg保持一致。裝在包裡還好,單手掂量仍然略有些重。就連出廠自帶的系統也依然是macOS High Sierra,預告中的Mojave,也要等到年底才會跟大家見面。

    另外我們還有個新發現:18款的新灰和17款13寸深空灰幾乎完全一致。可以猜測,蘋果應該是將兩個尺寸的深空灰給做了統一。大概是之前的上色工藝不夠成熟,所以僅在13吋版本上實驗了更深的顏色。等到今年工藝成熟,兩者的深空灰色就變得一致了。

    新MacBook Pro ,都有啥升級?

    Hey Siri

    如果要說重磅的硬體級變化,那一定是18款新加入的T2晶片。這顆晶片除了負責安全啟動、磁碟加密等等功能之外,還額外帶來了“嘿、Siri”喚醒特性。

    和iPhone一樣,18款MacBook Pro的Siri也帶有聲紋識別。mac也會在開機的首次設定中請你錄製自己的聲音,然後它就可以隨叫隨到了。

    不過,mac版Siri繼承的,是舊版喚醒邏輯:當兩臺支援Siri的裝置同時被喚醒時,只有離你最近的那臺會繼續響應,其他裝置在被喚醒後就會自己退出掉。

    這在之前iPhone和iPad身上是沒問題的。畢竟這幾個Siri之間並沒有本質區別。但在Mac和iPhone之間,這套邏輯多少就有些難用:Mac上的Siri,功能和iOS版不盡相同。常常是本君想要讓MacBook開個檔案,但手邊的iPhone卻搶答了。

    目前搶答之後,iPhone和MacBook上的Siri並不能做到功能互通。本想叫Mac調音量,但iPhone卻懟回來說你啥也沒放。目前系統裡也沒有任何相關的設定項,@TimCook ,老闆要不要考慮改一下?

    鍵盤手感

    說實話,18款MacBook Pro的鍵盤手感,並沒有極果君之前預想中那麼屎:鍵程雖短但反饋依舊明確。新加入的矽膠薄膜,也並未影響新MBP打字的利落程度。

    甚至換回原來的Win本之後,這鍵程反倒長的讓人感覺有些囉嗦。

    加入了矽膠薄膜後,新款鍵盤的聲音也確實變得更安靜了。前兩代蝴蝶鍵盤的敲擊聲多少有些刺耳,新加入的薄膜雖說初衷是為了防塵,但卻也額外收穫了靜音效果,還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圖片來自iFixit)

    另外,鍵盤的顏色跟老款之間,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針對兩款鍵盤之間的顏色究竟有什麼區別這件事,極果君和果小妞之間發生了一點分歧:本君覺得是18款的鍵盤更黑,但果小妞偏說是17款的鍵盤顏色更深……

    喏,照片拍在這兒。你覺得兩款鍵盤之間的顏色差異是啥樣的?

    音效更好的外放

    雖然蘋果沒說,不過18款的聲音效果也十分驚人。低音下沉清晰有力,解析力也相當高。整體聽來甚至還有種音源來自鍵盤上方的結像感,可以說連買音響的錢都省了。

    (圖片來自iFixit)

    這麼比可能不大公平,但相比去年的13吋款式,我們手上這臺機的外放明顯更加沉穩紮實,高音部分也不像舊款那樣會出現尖銳的毛刺感。如果是對音質有很高要求的朋友,這款電腦一定要去店裡試試。

    存在感超弱的“原彩顯示”

    最後一個堪稱重大但不顯眼的更新,就是原彩顯示也加入了MacBook Pro。

    這個功能同樣會在首次開機設定時提示給你,但原彩顯示的存在感實在是太弱了。如果不是將兩臺裝置放在一起,你很難意識到當前的螢幕顏色到底是準確的還是“準確的”。

    所以如果是幹設計的朋友,強烈建議修圖調色時不要開啟這項功能,免得翻車。不過修完預覽的時候,原彩顯示倒是能讓你對最終印刷品的色彩呈現有個把握。

    除此之外,18款MBP的螢幕仍然沒什麼變化。解析度、色域……可以說關了原彩顯示,這塊屏就和原來一樣。

    不過原彩顯示可能也有麻煩。每臺Macbook Pro的螢幕,都和自帶的色溫感測器進行唯一繫結和校準。如果更換了第三方的螢幕,十有八九會和iPhone X一樣,會導致原彩顯示直接失效。

    另外喪心病狂的是,蘋果甚至還將“原彩顯示”帶到了下方的TouchBar上。只是極果君再怎麼瞪大眼睛,也真的分不出這次有和沒有之間的區別了……

    不過說句實話,TouchBar對色彩敏感的時刻,可能也就只有P圖和打麻將的時候了吧?

    MacBook Pro,用著怎麼樣?

    先說說續航吧。

    極果君大概測算了一下,從85%用到8%,大概花了6.5小時。期間一直保持亮屏,執行Chrome進行高強度網路下載和其他後臺程式。相比如果是滿電,一整天的輕度使用不插電是沒問題的。不過如果換成Windows或是玩遊戲,這個成績恐怕還要再降一點。

    哦對,打遊戲。別看上邊麻將打的挺歡,但真玩起遊戲來,第一個撲街的就是它。

    作為一個硬核玩家(其實不是),極果君從Steam庫裡隨便選了一款支援mac的老3A復刻。

    (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能認出這是哪款遊戲?)

    結果很奇怪,遊戲時而流暢時而卡頓。特別到了場景略複雜的後期,幀數更是慘不忍睹。不知道究竟是最佳化問題,還是這款遊戲本身mac版的配置就要求過高……

    不過MacBook Pro的散熱機制還是值得稱道的。遊戲過程中,熱量主要都集中在螢幕轉軸附近的出風口處。兩邊音響開孔和掌託附近,基本沒有感覺到多餘的熱量。日常使用也只有D面微熱。和動不動就“鐵板煎熊掌”的其他產品相比,MacBook Pro 起碼這個設計還是非常合理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聊聊,新MacBook Pro的散熱和續航。

    絕對效能如何

    我們手上的這臺是i7+Radeon Pro 560X的中配火爐。從跑分成績來看,GeekBench 4 CPU分數單核5098,多核22725,相比GeekBench資料庫中2017款同級機型的4627/15544來說,單核10%的漲幅真心不算太大的變化。

    多核效能到時改善了不少,這是因為8代i7全線改用了6核心12執行緒,比舊款7920HQ多了倆核心。稍微算算的話,多核部分出來的效能,差不多都是塞進去的兩個新核實現的。

    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在部分沒有為多核最佳化,或者說核心多了也沒用的程式上,18款MacBook Pro的表現未必能和前代拉開差距。而在那些核心越多越革命的程式裡,多出來的兩個核心就要開始發威,遠遠甩開舊款機型了。

    一個典型的多核例子是CineBench,它基本上是針對電腦在3D效能上的綜合評價。我們手上這臺MacBook Pro,分別跑出了103.66幀每秒,和866cb的好成績。對比去年舊款的78.7幀、711cb的成績分別提升了30%/20%,在3D建模效能上還是挺牛x的。

    至於網上流傳的“散熱不佳導致18款MacBook Pro降頻”一事,極果君也來了一把真·冰箱跑分:

    不出所料,冰鎮30分鐘後的MacBook,果然跑出了本次測試中的歷史高分。只是相比此前,這次分數的絕對數值也並沒有高到哪裡去,應該屬於正常波動。看來至少i7版的朋友們不用擔心,會買到一顆需要配套冰箱使用的處理器了。

    不過,MacBook Pro最牛的還是這塊固態硬碟,實際上最貴的貌似也是這塊固態硬碟:

    在軟體測試中,這款產品跑出了讀 2684 MB/s,寫 1663 MB/s 的成績。這也解釋了MacBook Pro選配項中固態硬碟的驚人價格。市面上能達到這個成績的高效能nvme SSD幾乎都被三星壟斷。一支 2T,m.2介面的三星SSD價格接近9000塊,官網選配的4T SSD的價格可想而知。

    另外,極果君還專門針對影片剪輯大戶做了測試。隨便匯入了幾個4K素材,感覺新Mac的實時渲染十分跟手,還是很強的。不過這個軟體的流暢度和素材數量、特效複雜度相關。如果是追求效能的重度使用者,32G記憶體的選配專案可一定不能少。

    畢竟硬碟可以靠外接,記憶體可都是焊死在主機板上的。

    結論:別買

    極果君一定要忠告各位,這臺MacBook Pro和120Hz重新整理率的iPad Pro一樣,如果你不想買,就千萬千萬不要去動手摸真機。

    會中毒的。

    平心而論,18款MBP其實只是一次常例更新。原彩顯示、32G記憶體這些功能,並不像是針對普通使用者,更像是一次針對創意作者進行的升級。這也難怪,畢竟隔壁微軟這幾年動作頻頻,藉助Surface Pro和Surface Studio,向影片、影像工作人員瘋狂示好。如果蘋果還沒有迴應動作,那才是真的不像話。

    可惜對大眾使用者來說,阻止你選購一臺Mac筆記本的那些因素,比如:一根筋吊死在Type-C身上導致配件連結不便、即便考慮做工來說也略顯高昂的價格、使用者過少導致的遊戲資源+效能雙撲街等等等等,在18款MacBook Pro身上一個都沒變化。

    何況跟今年大有進步的移動顯示卡不同,14nm這個老工藝,Intel已經足足打磨了3年。隨著10nm i3處理器的悄悄上市,新一批高效能、低功耗的酷睿處理器在未來的一兩年裡,隨時可能從Intel的四次元口袋裡突然掏出來。

    再加上多核心導致的散熱問題,至少今年的i9頂配,極果君嚴重不建議大家購買。考慮到他們對10nm工藝的野心之大,再等等絕對是值得的。哪怕Intel最後真的憋不出來,價效比越來越高的AMD處理器,未必就不會成為蘋果的第二選擇。

    但說到底,這些結論都是極果君關機之後,勉強冷靜下來才得到的結論。作為一個PC Master Race,在新MacBook到手,並花了2個小時配置好了全部軟體之後,我在群裡發了這麼一個表情:

    真香。

  • 6 # Neoion

    花了2w2,15寸那個中配,替換之前的2013秋季款13寸。實際體驗lightroom基本秒開,螢幕也很好,鍵盤不像很多人網上反饋的什麼不舒服什麼的。可能也跟外接了個機械鍵盤,自帶的用得少有關係。另外有時候會在切換顯示器或者睡眠模式喚醒的時候出現破圖。應該後續有補丁搞定。

    舊電腦120g內容遷移到新電腦只需要18分鐘,這個很贊,而且各種設定都自動過來了!

    唯一不滿意就是全都type-c介面了,光買各種轉接頭就花了小1k,副廠還有介面對不齊的情況,只能上原廠的。

  • 7 # 少數派

    今年的 MacBook Pro 2018 是在沒有釋出會的情況下突然更新的,並沒有像我們之前猜測那樣會在 WWDC 上釋出,不過等到真正使用今年的 MacBook Pro 一段時間之後,我也著實認為開發佈會並沒有太大必要,因為本質上今年的更新還是屬於例行換代,並非翻天覆地的新產品,但它依然有著足夠的理由促使很大一部分人更新。

    (注:本文基於 MacBook Pro 13 英寸國行量產版本,i5-8259U,Iris Plus 655 核芯顯示卡,定製 16G 記憶體,256G 固態硬碟版本,售價 ¥15694,全系起售價 ¥14188。)

    工業設計

    MacBook Pro 2018 依然延續了幾年前 MacBook Pro 2016 的設計,也正是由於 2016 年它超前的設計理念,讓它擁有了兩年之後看來也依舊處在頂級水平的輕薄機身, 厚度僅僅 1.49 釐米,重量也只有 1.37 千克。換句話說,單從機身尺寸來看,它完全可以被認為是那種由於輕薄限制而只會搭載 15W 低功耗處理器的產品,不過 MacBook Pro 並不是。

    13 英寸版的 MacBook Pro 搭載的是 i5-8259U 和 i7-8559U 這樣 28W 的較高效能處理器,相對於更普遍的 i5-8250U 或者是 i7-8550U, MacBook Pro 採用的這兩款處理器由於更高的功耗也可以發揮出更高的效能。除此之外,MacBook Pro 13 英寸搭載的 Intel Iris Plus 655 核芯顯示卡相對於 i5-8250U 的 UHD 620 核芯顯示卡會有顯著的提升,基本可以達到上一年入門級別獨立顯示卡 940MX 的水平。

    因此,如何能在如此輕薄的機身前提下設計出能夠承受超過 28W 功耗的散熱系統,並且保證噪音被控制在合理範圍,就成了 MacBook Pro 需要解決的問題,不過根據往年 MacBook Pro 的表現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大問題,具體的效能測試請見下文中的效能表現部分。

    若論一體感,毫無疑問 MacBook 才是現代輕薄膝上型電腦設計的啟蒙者,從第一代採用 Unibody 的 MacBook 開始,MacBook 使用 CNC 銑削最終成型的鋁合金材質機身直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年,雖然有很多模仿者的存在,然而經過這十年的打磨,不得不承認 Apple 在 MacBook Pro, 或者說在所有其他產品上,對於如何創造一個極其精緻且一體感十足產品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讓其他竟品無法望其項背的水準。

    MacBook Pro 透過機身上的 4 個雷電 3 介面直接驅動 4 臺 4K 顯示器

    介面方面,左右各兩個,一共四個 USB-C 形雷電 3 (蘋果官方稱之為 雷靂 3)介面。這樣的 MacBook Pro 在 2016 是超前的選擇,透過這一目前為止這個星球上最先進的介面,不僅可以實現充電,也可以完成 5K 級別的外接顯示器輸出,並且外接高效能的獨立顯示卡,最後還有達到了40Gbps 的頂級資料傳輸速度。

    站在實際的使用體驗角度,隨著 USB-C 的生態佈局已經越來越完善,從顯示器、儲存裝置、滑鼠鍵盤到外接顯示卡,都已經擁有 USB-C 介面的選項,我的顯示器自帶 USB-C 介面並且可以擴展出 USB-A 介面,我的行動硬碟也早已換成 USB-A/C 雙頭,因此 MacBook Pro 僅擁有 USB-C 形雷電 3 的介面對我來說早已不是什麼問題,並且由於 USB-C 的高效率和豐富的功能還能給我帶來傳統 USB-A 介面 + 影片介面所不能實現的便捷和速度,相信在未來,USB-C 還會繼續變得越來越高效和方便。

    MacBook Pro 2018 更新了第 3 代蝴蝶鍵盤,單從外觀上來看沒有被辦法區分出和上一代的差別,因為其改動在於內部,為了解決前代的進灰導致鍵盤粘滯的問題,第 3 代蝴蝶鍵盤在每一個按鍵結構中加入了橡膠墊圈,因此可以避免灰塵或異物卡入按鍵升降結構,並且帶來了一個附加的效果:敲擊鍵盤的聲音也變小了,但按鍵手感和上一代很難感受出區別。

    寬大的觸控板空間非常充裕,長寬分別為:140mm*83mm,手指的觸感也很優秀,雖然 Windows Laptop 一直在努力追趕,但配合 macOS 的完美支援以及力度感應功能,這確實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用的觸控板。

    指紋識別被巧妙的隱藏在了觸控條(TouchBar)的最右側,配合全新的,負責加密功能的 Apple T2 晶片,除了解鎖之外也可以更好的保證資料安全,Hey Siri 功能也能在這一顆低功耗晶片的幫助下,得以儘量不影響續航的實現。

    MacBook Pro 機身自帶揚聲器外放效果,一直也是 Apple 非常下功夫的地方,前兩代 MacBook Pro 的揚聲器就直接連線到系統電源,並且擁有明顯大於同級競品的共鳴腔和功率,已經沒有什麼對手。全新的 MacBook Pro 2018 則更上一層樓,在實際體驗上,能夠帶來渾厚的低音和空間臨場感,毫不避諱的說,我認為 MacBook Pro 2018 是我們目前能買到的,同機身尺寸級別裡具有最好內建揚聲器效果的膝上型電腦。

    整體佈局與上一代沒有太多變化,可更換的部件也只有硬碟(無 TouchBar 版本),內建揚聲器相對於前代變得更大,值得一提的是:MacBook Pro 全系列,除了沒有 TouchBar 的版本,其 WiFi 天線都已經升級到了 3X3, 所以相對於其他 2X2 的競品理論上也會擁有更快的連線速度和訊號強度。

    由於 Apple 並不鼓勵使用者自行拆機所以我們也並不在內部設計部分過多深入。

    螢幕素質

    MacBook Pro 13 英寸版本的螢幕為 2560 x 1600 解析度,比例為 16:10, PPI 達到了 227, 對於一個傳統形態的膝上型電腦來說足夠細膩,不會有鋸齒感。

    我們也對這塊螢幕進行了專業的測試:

    與 P3 色域的對比

    按當評價一款產品時,我們關注的是什麼?中提到的標準,sRGB, P3 和 Adobe RGB 才是對消費者更為直觀有效的色域,而 MacBook Pro的這塊螢幕覆蓋了:

    99.9% sRGB87.0% Adobe RGB98.8% P3

    與 Apple 宣稱的一樣,MacBook Pro 2018 能夠精準的覆蓋 P3 色域,並且透過 macOS 優秀的色彩管理自動在需要時(例如網頁瀏覽)切換成為 sRGB, 也正是因為 sRGB 與 P3 雙覆蓋,意味著 MacBook Pro 能滿足日常家用和專業的視覺設計、影像處理工作。

    在我們的測試中,MacBook Pro 2018 的螢幕最高亮度為 471.23cd/m², 相對於一般 300 cd/m² 亮度的螢幕有巨大的提升。亮度調節一共 16 級,相較一般 PC 的 11 級更精確,隨著亮度降低每級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對比度最高達到了 1296:1, 因此明暗對比鮮明,比如在看電影時上下也不會有明顯的灰邊存在。

    色準部分,在未校色狀態下 MacBook Pro 的螢幕平均 ΔE 為 0.8,最大 ΔE 為 3.5, 兩者都在 1.5 和 4 的 ΔE 標準之內,整體色偏幾乎很難被感知,但螢幕的預設色溫為 6997K, 與 sRGB 和 P3 色域的標準 6500K 相比都更加偏藍。

    由於今年 MacBook Pro 2018 支援了原彩顯示,因此我們也調整了環境光色溫來測試 MacBook Pro 的原彩顯示究竟能在什麼範圍跟隨環境光同步色溫,而實測的結果如上圖所示:在環境光色溫為 5500K ~ 7000K 時 MacBook Pro 2018 都可以很好的調整自己的色溫來匹配環境。不知道預設色溫為 7000K的結果,是否是 Apple 認為支援原彩顯示就可以忽略預設色溫的原因。

    在校色之後螢幕的平均 ΔE 可以控制在 0.5 以下,同時色溫也得以被控制為 6500K,因此無論是否校色,人眼都無法直接察覺出這塊螢幕存在色偏,這是一塊買回來就可以直接滿足專業需求的螢幕,也對得起 Pro 的名號。

    在光譜上,我們可以看到 MacBook Pro 的黃綠藍三色都較為尖銳,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 P3 色域的覆蓋,得到更為純淨的顏色,特別是紅色部分,因為 P3 相對於 sRGB 其實多出的顏色主要就是在紅。

    綜合來看: MacBook Pro上這塊螢幕的素質非常很高,對於大眾來說顏色鮮豔,可視角度高不會泛白,接近 1300:1 的對比度也能讓文字更深邃,電影等含暗色調的畫面也不會發灰,開啟原彩顯示功能之後可以無需關心與環境光出色溫差的情況。

    對於專業的影像處理和 UI 設計等工作,因其幾乎完美覆蓋P3 色域,同時也能透過 macOS 優秀的色彩管理自動在需要時切換為 sRGB 避免顏色鮮豔失真。極高的色準表現讓它不需要校色就可以直接滿足 P3 和 sRGB 色域的需求,只不過需要注意預設色溫並非 6500K 而是 7000K 偏冷的色溫。

    效能表現

    28W 的第八代酷睿 U 系列四核處理器,我相信大部分有換機想法的人都是衝著新處理器強大的效能來的,在設計拆機部分我們曾經提到過,自從 2016 之後的款 MacBook Pro With TouchBar 從硬體上來看,其散熱系統都可以支援超過 30W 的功耗,因此在進行測試之前我們對它的效能發揮並沒有太大擔憂。

    首先是 CINEBENCH R15 連續跑分測試:

    MacBook Pro 2018 並沒有讓我們失望,它的峰值效能大約在 710 cb, 最終的效能也能穩定在 695 ~ 705 之間,超越了大部分搭載 15W 四核處理器八代酷睿的 Windows Laptop 在出廠預設設定的效能被表現。相對於 X1 Carbon 2018 這樣的單風扇產品(紅線)擁有著更高的長期負載效能,相對於 MacBook Pro 2017(棕線)由於全新的四核處理器直接在核心數上翻倍,也就有了幾乎兩倍的效能。

    從功耗和頻率來看,在最開始的 20 多秒,其搭載的 i5-8259U 能以從最高 40W 的功耗執行,隨後因為溫度超過 95°C 而觸發限制,此時功耗被控制在30W 以下,將溫度拉回 90°C 以內,待溫度穩定在 90°C~95°C 之內時,全程保持了 30W 左右的功耗和平均 3.26 Ghz 的頻率。

    在 Adobe PR 影片輸出的測試中,我們選取了最先進的 H.265(HEVC) 作為輸出的影片編碼標準,輸出一段位元速率為 10Mbps 的 4K 影片,並且分開測試了是否開啟硬體加速。

    從上圖的結果來看,在沒有利用硬體加速的情況下,13 英寸版本的MacBook Pro 2018 已經能和 2017 年厚重的遊戲本還有 2016 年的次頂級移動工作站達到同樣的 CPU 效能水平。同時,由於 MacBook Pro 所搭載的 i5-8259U 支援 H.265 硬體加速,並且 PR 也對其進行了最佳化,而老平臺並不支援,所以不難發現在開啟硬體加速之後,H.265 編碼的速度一騎絕塵,只需要 1/5 的時間就可以完成老平臺所無法想象的影片輸出。

    因此,MacBook Pro 2018 的散熱系統繼續並保持了前代產品 28W 的散熱能力,應付今年的 4 核心 8 代酷睿不成問題,配合最新處理器的硬體加速功能,甚至能在很多實際應用上超越上一代產品。

    表面溫度

    在效能測試我們提到過 MacBook Pro 的長期核心溫度會被限制在 90°C~95°C 左右,因此機身的表面溫度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首先是日常辦公時的表面發熱:

    日常辦公室鍵盤平均溫度為 38.1°, 最高溫 41.7°C 出現在 CPU 上方。左右掌託(點1,2)溫度都在 35.5°C 左右幾乎沒有溫差,AWSD(點3)與 回車鍵附近(點4)都在 38°C 左右,整個鍵盤大部分都是不會讓你感覺到熱,只有鍵盤中心區域是稍稍有溫度的感覺。

    在長期高負載執行之後,MacBook Pro 2018 的內部核心溫度保持在 90°C~95°C 左右,鍵盤區域的平均溫度達到了 42.4°C, 最高溫 47.9°C 處在 CPU 正上方附近位置。左右掌託(點1,2)溫差很小都在 36.5°C 附近。AWSD(點3)和回車鍵附近(點4)的鍵盤右側區域都會比鍵盤中心溫度低 5°C~98°C,毫無疑問能感受出鍵盤區域熱量的不均勻。

    噪音表現

    MacBook Pro 維持了 MacBook 系列一如既往較為安靜的調教,一般網頁瀏覽時風扇幾乎不會轉動,因此噪音等同於環境聲,所以我們只測試了極限狀態下的風扇噪音。

    長時間滿載執行之後,MacBook Pro 的雙風扇轉速分別為 6340rpm 和 6861 rpm,此時正常坐姿測得的噪音為 45dBA, 但從實際聽感來看,由於其噪音頻率分佈均勻,沒有突出的單一頻率異音,因此也沒有刺耳的噪音出現,整體聽感主要以呼呼的風聲為主。

    總的來說:MacBook Pro 的風扇素質處於筆記本行業的第一梯隊,在非常小的空間之內實現了不錯的散熱效果,並且噪音控比較理想,沒有刺耳的單一頻率噪音出現,在一般的輕度工作時風扇並不會轉動,因此也日常使用也不會聽到什麼噪音。

    續航與充電

    MacBook Pro的電池容量為 58Wh, 我們此次測試的是 i5+16G 記憶體的版本,因此續航成績可能稍遜於 i5-8250U 處理器 8G 記憶體版本,由於系統原因,我們只在 macOS 下測試了續航,所以只留下了飛航模式播放 1080P 影片和 Chrome 無快取持續重新整理的兩種測試方式:

    保留專案飛航模式下播放本地 1080P 影片:在經過一個小時的播放之後,消耗了 9% 的電量,也就是說單純的本地 1080P 影片播放可以堅持 10~11 小時。最新版本 Chrome 開啟優酷主頁,關閉頁面快取,每隔 5s 重新整理一次,因為這個主頁包含了 GIF, 大量靜態圖片,並且即時熱點和優酷懂你兩個欄目會不斷重新整理內容,所以用來反映一般瀏覽網頁這樣輕中度辦公時的續航。

    由於 MacBook 一直都不會在使用電池時降低其效能,若有高效能需求程式執行,MacBook Pro 依然會讓 CPU 滿載,所以相對於在不插電模式下效能會低於插電模式的 Windows Laptop, 續航並不佔優勢。但是本地影片播放依然能超過 12 個小時,日常網頁瀏覽(非線上影片)也可以堅持 7~8 小時。

    MacBook Pro預設附送 61W USB-C 兩插頭充電器,實測電量在 60% 之前充電功率會慢慢達到 45W,30分鐘能從 5% 充至 40% 左右,在電池容量 60%~75%時充電功率會慢慢下降到 32W 左右,一共耗時 75 分鐘能夠將電量充至 80%,最後充電速度逐漸減緩至 25W,最終需要 85分鐘從 5% 充至 95%。

    在電源管理方面, MacBook Pro 暫時不支援設定電池閾值,因此長期插電使用的損耗可能會大於擁有電池閾值選項的機型。

    總結

    MacBook Pro 依然是目前頂級的膝上型電腦之一,無論是設計做工還是螢幕素質,它都能給你帶來最好的體驗,配合上八代酷睿的效能大提升,13 英寸版本的 MacBook Pro 2018 雖然不會是絕對效能和散熱最強的產品, 但在這樣輕薄的機身和並不高的噪音前提之下,它的效能表現可圈可點。

    雙風扇的散熱系統能夠承受處理器帶來的長期發熱,這也意味著從現在開始,輕薄的 MacBook Pro 已經能用來完成以往龐大的移動工作站,甚至是桌面級別電腦的部分工作,比如 4K 級別高位元速率影片輸出,還有大量的 RAW 級別照片處理。

    優點:

    大幅提升的效能(對於 i5 版本來說可以全部被髮揮)支援原彩顯示的 2560*1600 比例 16:10 螢幕完美覆蓋 P3 色域,且擁有 macOS 出色的色彩管理,不需要校色也可以直接使用同價位頂級的細節做工與設計四個 40Gbps 的 USB-C 形雷電 3 介面擁有同級別尺寸裡最優秀的內建揚聲器效果發熱控制比較理想,表面溫度相對於效能來說並不高噪音控制優秀,日常基本感受不到噪音,高負載執行也不會刺耳。較長的續航時間,較快的充電速度

    缺點:

    鍵盤鍵程過短,不適宜長時間大量輸入螢幕預設色溫為 7000K 而不是 6500K在 2018 年來看螢幕邊框有些寬了如果沒有 USB-C 的周邊裝置,那麼介面會是個麻煩貴勉強算一個吧購買建議與適用人群:

    對於想要更新自己手中老款 MacBook 的使用者來說,今年的 13 英寸版本 MacBook Pro 最吸引人的地方絕對是效能的大幅提升,而且在實測之中 i5 版本的全部效能也確實能被完整的發揮,因此如果是為了效能的提升而購買,那麼放心吧,它不會讓你失望。i5 + 8G 記憶體 + 256G 固態硬碟就能滿足最基礎的需求,如果長期同時開大量程式或者使用 Adobe 系列軟體,建議 16G 記憶體保底。

    對於目前使用 Windows Laptop, 並且想切換到 MacBook Pro 的人來說,如果是被 macOS 吸引,而且渴望頂級的設計做工,同時需要一塊素質很不錯螢幕的人,那麼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也可以隨意購買。不過如果離不開 Windows,並且也需要更高的效能,那麼同價位甚至更便宜的 Windows Laptop 都有價效比更高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口袋妖怪隱蔽石礫和撒菱哪一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