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番茄市長

    就事實上而言,整個萬曆東征之役,明軍和日軍在北韓發生的戰鬥最起碼有四五十場,遠遠超出了人們一般數知的那有限幾場。在這大部分的戰鬥中,明軍並沒有“開戰後各種奔潰”,而是仍然保持了相當高程度的勝率。

    退一步說,就算明軍沒有保持那麼高勝率,日軍在明軍的軍事幹預之下敗退也是遲早的事實。日軍在北韓侵略戰爭中徹底敗退,不是露梁海戰的結果,而是奠定於1598年的第一次蔚山戰役,萌生於1592年的第一次平壤之戰。沒錯,就是在第一次平壤之戰、第一次蔚山戰役,這兩場傳統觀點看起來都是明軍“敗退”的會戰。在1592年7月的第一次平壤之戰結束以後,小西行長軍團的日軍就和北韓俘虜抱怨,說:“誰說明軍很弱小(你們北韓人欺騙我們說明軍不能打)?他們非常能打!今天他們雖然敗歸,但那是勝負在天,命中註定的事情,其實他們很難抵擋!”,對敗退的第一批入朝明軍做出了極其高度的評價。

  • 2 #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萬曆援朝戰爭是明朝後期一場有深遠意義的戰爭,直接影響了東亞地區幾百年的地緣政治格局,其結果不僅鞏固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貿易體制,也間接干預了日本各方政治力量的博弈。

    關於這場戰爭,長期以來充滿爭議。最理不清的可能就是明朝出兵的規模和損失到底有多大,網上甚至還出現了勞兵百萬、苦戰七年不算勝利的極端觀點。

    之所以會有人認為明朝出動百萬大軍,是因為豐臣秀吉為了跟明朝打仗準備了一支30萬人的大軍。其中包括留給他自己的6萬人預備隊,10萬人的第二梯隊,和15萬直接登陸北韓的先頭大軍。

    東北亞地區

    戰爭從開始到最後日本退兵,前後相隔7年,以明、朝聯軍獲勝而結束。有些人覺得明朝軍隊戰鬥力不行,而要戰勝這幾十萬日本正規軍,當然得派遣一支超大規模的軍隊啦。 對此筆者也哭笑不得,今天就來點實錘,給大家講講明朝究竟派出了多少軍隊。 第一次出征多少人? 萬曆援朝戰爭實際上打了兩次,第一次援朝最大成果是收復平壤,是明朝遠征軍全軍上陣的戰果。那麼這一場戰役中參與攻城的明軍到底有多少人呢?

    由於此前祖承訓輕敵,3千明軍先鋒損失慘重,萬曆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他很快下令,調集義烏兵、遼東騎兵以及薊鎮、保定、宣府、大同邊防軍共約4萬人,必須限期抵達遼東前線,同時又調四川總兵劉鋌的5千蜀兵奔赴北韓。

    萬曆

    但命令下達,並不等於真的就能生效了。北韓戰場上的實際動態還得靠當時的經略備倭宋應昌的奏疏來了解。 明軍於萬曆二十一年1月5日圍困平壤,在此之前,萬曆二十年12月12日,宋應昌在《報進兵日期疏》中說道,以副將楊元統領中軍,共10,639人,副將李如柏統領左軍,共10,632人,以副將張世爵統領右軍,共10,626人,此外還有後續趕到的薊鎮步兵2800人,共計34,697人。 但是還要加上後來趕到的2000山西兵和1333名將領的家丁,總計有38,030人,這是平壤之戰前明軍的總人數。 平壤之戰前北韓形勢圖 在名將李如松的指揮下,明軍於平壤大獲全勝,日軍損兵折將,小西行長狼狽逃回王京。 此後宋應昌於2月16日上疏請求增兵,準備乘勝進攻王京(今首爾),他在奏疏中說道,本來打算徵調各鎮馬步軍7萬人,但是實際趕到的只有38,537人。再算上各個將領的家丁,平壤之戰結束後,明軍大約有4萬人。

    李如松

    按照宋應昌的規劃,下一步要攻打王京,那裡聚集著日軍的主力,因此必須繼續增派部隊。 但是有些將領可能真的跟朝廷槓上了,就是不來,直到第一次戰爭結束,趕來的只有海州、開原等處2100人和三月下旬才趕到的5千劉綎兵馬共計7100人。也就是說,第一次抗倭援朝期間,實際奔赴北韓的明軍大約只有不到5萬人。 宋應昌 只看明朝史料可能讓人覺得孤證不立,那我們再來看一下北韓史料。 北韓史料與明朝基本一致 《宣祖實錄》中記載,攻破平壤時明軍有43,500人上陣,後來又陸續到達8千人,總數大約5萬人,北韓的個人記載如申欽的《象村先生集》中的數字與此基本一致。 這個數字與上面宋應昌的差距不大,但太過整齊,因此可能是當時北韓人根據明軍的部隊編制推算出來的,真實性沒有宋應昌的記述高,但也與事實基本相符。 第二次出征軍隊更少 萬曆二十五年倭亂再起,大部分明軍由於停戰談判而回國,因此當年二月明廷開始調兵再援,後來萬曆又任命兵部左侍郎邢玠擔任經略北韓事務,負責調兵作戰等事宜。

    同年七月總兵麻貴率領部分明軍入朝,從邢玠的奏疏和北韓的《宣祖修正實錄》可以看出,直到此時,他能調動的軍隊只有12,000人。 不過好在邢玠早已大規模地調兵遣將,因此七八月間也有一批明軍先後入朝。這次戰爭徵調的明軍總數為43,000人,還沒有第一次戰爭的明軍人數多。 邢玠 但就是在兵力遠少於敵的情況下,明軍還是打出了不錯的戰果,尤其是萬曆二十五年10月,取得稷山大捷,日軍只得收縮戰線。 邢玠認為這是絕佳的進攻時機,因此再次督促兵部戶部增調軍隊入朝。在邢玠的《催發續調兵馬疏》中他寫道,到萬曆二十六年春,計劃徵調的援朝明軍有陸兵7萬餘和水兵2萬餘,共計大概接近10萬人。 但是這只是計劃的總數,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明步兵 北韓《宣祖實錄》記載,萬曆二十六年3月29日,經理北韓事務官楊鎬曾經考察了駐朝明軍情況,包括東路、西路、中路水軍四個部分,其中陸兵已到60,900人,未到7500人,水兵已到12,480人,未到10,600人,徵調總計91,480人,但實際到達人數只有73,380人。在這之後明朝也再沒有大規模的調兵行動。 從現有可靠的史料可以看出,兩次抗倭援朝戰爭都算起來,明朝共派出軍隊大約14萬人次,比日軍人數還少,哪來的出兵百萬,「喪師數十萬」呢? 打仗太燒錢 「喪師數十萬」這話出自清代張廷玉等人編寫的《明史?日本傳》,其中寫道,明朝喪師數十萬,廢銀數百萬,要不是豐臣秀吉病死,明、朝聯軍還沒有勝算。

    豐臣秀吉

    這也是許多人疑惑的地方,那咱們就從另外一個角度——糧餉來分析,為什麼明朝不可能「喪師數十萬」。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背後必須有強大的後勤和財富做支撐。咱們就以明代的兩個例子來看看當時打仗有多燒錢。 首先是成化八年(1472年),右副都御史、延綏鎮巡撫餘子俊上疏,建議在河套地區修長城,理由是,當時駐紮在延綏地區的有8萬人,如果全軍出擊與韃靼人作戰一年,那麼需要購買94萬兩的豆米、60萬兩的草料,這些還需要407萬人次的民夫運送,還需要825萬兩的勞務費。 對,你沒看錯,就是825萬兩。換句話說,8萬人打一年仗,理論上要花979萬兩白銀。換算一下,每一萬人出征一年需要122.4萬兩銀子。 另一個例子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當時的兵部侍郎曾銑給萬曆上疏,請求出塞收復河套地區,方案是率領6萬人,趁春夏之交,帶上50天干糧直搗巢穴,預計花費大約30萬兩白銀,其中糧草17萬兩,賞金、兵餉等13萬兩。換算一下,平均下來每一萬人出征一年需要36.5萬兩銀子。 兩個平均數字差的很大,是因為曾銑沒有計算運輸糧草的費用,如果加上這個數字,也是很恐怖的。就算我們以曾銑的低預算來算,100萬人打一年就得3650萬兩白銀,注意,沒加運輸費,按餘子俊的演算法可就破億兩了。

    明朝軍人

    而且這只是理想狀態,戰場上花錢的地方還很多,比如收買敵人、修理兵器、修築城壘等等,都要花銀子;何況還會出現各種意外,萬一糧草被燒了,萬一兵餉被劫了,萬一各級將校謊報軍情剋扣軍餉了,各種萬一會讓作戰的實際成本迅速攀升。 以當時明朝的國力,派遣十萬人已經壓力很大了,所以戶部才會跟兵部死磕。 按照前述分析,「喪師數十萬,廢銀數百萬」就明顯不可信,因為僅按死掉的數十萬明軍算,至少也要耗費幾千萬銀兩。因此,這個說法應該就是清朝人黑明朝用的。

    明騎兵

    日本也面臨同樣問題,十多萬人憋在北韓半島,也是要靠搶掠。碧蹄館之戰後,李如松一把火燒了日軍龍山的糧倉,就能逼迫豐臣秀吉停戰議和,也是日本後勤的問題。 所以第一次抗倭援朝,參戰明軍為4萬餘人,第二次實際參戰也不過7-8萬人,面對有數量優勢的日軍還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確實是值得驕傲的,沒必要妄自菲薄。 至於後來在對抗滿清和農民起義軍時的慘狀,更多的還是政治原因。這個鍋,大明將士可不背。

  • 3 # 不扯犢子591586

    對於大明王朝來說 這只不過是一個發生在蠻荒之地的小規模戰爭 遠遠比不上國內的矛盾大 所以王朝根本沒重視 記載不多 棒子國大家都知道 沒多大本事 還愛吹牛逼 死要面子 不願意記錄歷史事實 只把對自己有利的記錄然後大肆宣揚 倭寇更別指望了損兵折將 褲衩子差點都輸沒了!所以這場戰爭不那麼引人注意!

  • 4 # 歷史哨聲

    萬曆北韓之戰明軍的表現不算差也不算太好 和日本軍戰力旗鼓相當吧 各佔優勢

    第一次北韓戰爭明軍作戰表現:

    1、第一次平壤城之戰,明軍失敗,是因為明軍在糧草準備不足、情報不準的情況下倉促出戰,原本是想以2300多騎兵快速擊殺駐守平壤的1000多日軍,但沒有料到日軍援救已經進入平壤,結果只能一敗塗地;

    2、第二次平壤城之戰,明軍在準備充分之後,以7萬人+數百佛朗機炮的絕對優勢對戰小西行長的1.5萬平壤守軍。

    此戰明軍796人戰死,1492人受傷取勝。日本小西行長則部隊減員(戰死、逃跑、被俘虜)11300人,僅剩6600人,不得不後撤。

    3、碧蹄館之戰是明日兩軍先鋒軍的膠著戰,明軍參戰人數為3000先鋒騎兵,日本參戰人數為2萬先鋒兵。

    至於傷亡,有多種說法:明朝記錄日軍戰死8000人;北韓史紀錄明軍和日軍雙方各自死傷500-600人;部分日本史料記載明軍參戰2萬人,明軍戰死6000人。

    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碧蹄館之戰雖然戰鬥規模不大,但讓李如松的親兵損傷很重,導致李如松不再積極進攻。

    在幸州山城之戰時,李如松採取燒燬日軍龍山糧倉逼迫日本後撤的戰術,逼迫日本放棄漢城,退守釜山。

    至此之後,明軍在北韓再無大動作。

    第二次萬曆北韓戰爭明軍的表現:

    第一次萬曆北韓戰爭明軍初期表現不佳是因為明軍準備不足,第二次萬曆北韓戰爭明軍初期表現不佳是因為駐守北韓明軍雖然總數有3萬人,但因為分散駐守,最多也只有麻貴駐守漢城的1.7萬人。面對人數佔優的日軍,明軍自然不肯死守堅戰。

    1、南原之戰,明軍3000人、北韓軍1000人對戰日軍5萬人,結果明軍和朝軍全軍覆沒,逃出的主將楊元因兵敗被處死;

    2、稷山之戰,明軍4000騎兵對戰3萬日軍,明軍傷亡200人,日軍傷亡500-600人;

    3、蔚山大戰,明軍4萬,北韓軍1.15萬,合計5.15萬人,對戰2.8萬日軍,明朝聯軍傷亡1.48萬人,日軍傷亡8000人;

    4、泗川之戰,明軍3萬,日軍7000人,明軍傷亡:明朝記載是7000人,日方記載3萬人,日軍損失輕微。

    5、露梁海戰,明朝聯軍500人戰死、鄧子龍、李舜臣戰死,日本200艘船燒燬、100艘被捕、200艘逃脫回國,具體人數傷亡不詳。

    綜述

    兩次北韓萬曆戰爭,明軍的優勢在於騎兵和佛朗機火炮,北韓的優勢在於李舜臣的水軍,日本的優勢在於陸軍火器。

    明軍有騎兵和佛朗機火炮,因此善於野戰攻防;北韓的水軍優勢,斷絕了日本對北韓日軍的支援——北韓實在沒有什麼糧食可供應,明朝和日本都是依靠國內運送糧草支撐;日軍的火器優勢讓日軍在防守方面讓明軍吃盡苦頭。

    總的來說,萬曆北韓戰爭,就是明朝和北韓以人多優勢對戰人數佔劣勢的日本,加上日本攻打北韓更多是為了輸出國內矛盾,而非蠶食北韓。否則第一次萬曆北韓戰爭日本在治理北韓四道十年之後再慢慢蠶食北韓,明朝和北韓難以取勝。

  • 5 # 江雨燕

    怎麼能說不堪呢?恰恰相反,萬曆皇帝主持的援朝戰爭反而是明朝對外戰爭最後的輝煌,打的日本三百年裡不敢再進犯北韓,直到1910年北韓才因為清王朝的衰敗被日本佔領,但是自1598年開始,其後的三百年裡,日本再也沒有染指北韓的打算。

    至於為什麼說這場援朝戰爭是明王朝對外戰爭最後的輝煌,正是因為明王朝雖然打退了日本,但是卻在滿清的進犯下接連失敗,最後亡國。

    那麼明王朝在這場援朝戰爭中表現如何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援朝戰爭第一階段

    日本在豐臣秀吉的領導下自1592年4月開始,抽調近30萬,其中陸軍15萬人左右進行渡海作戰。戰爭初期,日本僅用一個月就擊垮北韓軍隊,並攻佔北韓都城平壤,當時被驅逐的國王李松嚮明廷發出求救。

    萬曆皇帝指派遼東軍隊以及戚家軍共4萬3千人(後又不斷增兵至10萬)左右開赴北韓戰場,由李如松率領,北韓軍隊則由李舜臣率領海上作戰,期間明軍依靠大量的火炮得以佔據戰場優勢,雙方合力並在平壤之戰中擊潰宇喜多秀家率領的日本軍隊,雙方和談,這一年是1595年。

    但雙方的和談實際上卻是各懷鬼胎,當時明方的和談代表是沈惟敬,日方是小西行長,沈惟敬為了貪功省事,向萬曆皇帝謊稱日本已經答應冊封和稱臣,而小西行長卻向豐臣秀吉說明廷已經答應日本方面提出的七條合約,分別是:

    1.迎大明公主為日本天皇后;2.發展勘合貿易;3.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4.京城及四道歸還北韓,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5.北韓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6.交還所俘虜的北韓國二王子及其他北韓官吏;7.北韓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和談初期由於各自欺瞞,因此得以順利進行,萬曆皇帝也就順理成章的寫了一道詔書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但是豐臣秀吉接到這封詔書後卻勃然大怒,雙方的談判破裂,而沈惟敬回到北韓後不敢回北京。

    而日本正積極備戰的訊息傳回北京後,萬曆皇帝大怒,革了兵部尚書石星,問罪下獄,並積極準備派兵援朝。

    援朝戰爭第二階段

    1597年,豐臣秀吉再次集結14萬左右渡海作戰,戰役初期明朝方面派出近4萬左右,後又陸續增兵至8萬,那場令南韓人傳唱的“鳴梁海戰”便發生在戰爭開始後的8月。

    第二次援朝戰爭持續了一年,最終以豐臣秀吉去世,日軍撤退而結束,前後整場戰爭打下來一共持續七年之久,之後日本陷入德川家康奪權的內亂之中。

    萬曆期間的援朝戰爭雖然最終捍衛了明朝宗主國的地位,也幫助北韓人民擊退了侵略者,但是在援朝期間由於軍餉兵糧全由明朝自身承擔,因此這場戰爭打下來實際上也消耗了明朝的一部分實力。

    尤其因為萬曆三大徵的時間都相隔較勁,萬曆三大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空了明朝的國庫,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這兩場戰爭以後,日本就乖乖的圖謀發展,再也沒有染指北韓。

    直到清王朝衰敗後,日本見有機可乘便侵佔北韓,由此拉開了侵略中國的大幕。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明朝援助北韓的戰爭不僅僅幫助附屬國,也是一種戰略上的自保,就和當年的抗美援朝是一種性質。

    而當時的萬曆皇帝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說“倭寇之圖北韓,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北韓實所以保中國”。

    所以,援朝戰爭既是感情上的,也是戰略上的。

  • 6 # 折緣

    這場戰爭持續了7年之久,是萬曆三大徵中耗時最久,所用兵力物力最多、影響最為深遠的時間。明朝經過北韓求援後的出兵援助、到和談休戰,再到再次出兵最終與北韓一起擊退了日軍,最後取得了勝利。

    豐臣秀吉在成為日本關白後,於萬曆十九年(1591)八月二十四日,大會諸侯於京都,正式討伐明朝。第一步戰略計劃所有人都能想象得到,那就是首先進攻北韓,佔領北韓,再以北韓為跳板進擊中原。

    這次出征,是日本歷史上規模相當大的一次戰爭動員,總兵力規模達到了二十九萬九千八百六十人,這些兵力按部隊的性質又分為一線渡海侵朝部隊九個軍十五萬八千八百人,二線守護本土部隊八個軍十萬二千九百六十人,水軍九千二百人,加上拱衛京都的三萬人,日本紙面上的總動員兵力達到了三十三萬人左右。

    在豐臣秀吉的戰略計劃中,世紀時讓求戰慾望最為強烈的九州島兵作為主力部隊,奔赴北韓作戰,中國地區和四國島的部隊繼之,至於中部地區的諸路大名,如德川家康、上杉景勝等,都被要求引軍至名古屋城駐紮,以備北韓和明朝軍隊的反撲,而更東北的伊達正宗、蒲生氏鄉等則西進至京都一帶,警戒防衛空虛的國家心臟。

    經過長時間的集結準備,萬曆二十年四月十二日,小西行長率領第一軍從對馬島出發,正式向北韓南部海港重鎮釜山出發。跟隨小西行長之後的加藤清正、黑天長政亦於十七日分別率第二及第三軍團開始了登入作戰,日軍三路出擊,在北韓境內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

    從日軍四月十三日在釜山登陸,到吳越初二便攻陷了漢城,前後不過二十天,居然就打下了北韓半壁江山,用勢如破竹來形容不為過,如果在得不到有力的援助的話,那麼北韓滅亡便近在眼前了。

    六月一日,北韓臨津江防線失守,北韓小朝廷再次繼續北逃,平壤淪陷,北韓王李昖到了義州,駐足不前,徘徊不已,前面不是他依依準備歸憩終身或者有可能賴以復國的大明,後面則是他生於斯統治於斯的北韓故土,他東向痛苦,西向四拜,將欲渡江,心中極度茫然......

    而此時,日軍陸軍陸續開進北韓,北韓全境迅速被瓜分一空,史稱“八道國割”。

    順便一提的是,隨著日軍不斷向北快速挺進,加藤清正將兩個北韓王子俘虜後,越過圖們江,揮兵殺入明朝領地,而這個地方恰好便是建州女真的地盤,盤踞在此的乃是女真胡裡改部。加藤清正正好殺之性絲毫未減,遇到一個女真部落便包圍並統統屠殺,結果引得女真大部雲集,將加藤清正包圍了起來,四面圍攻。不過加藤清正仗著火器兇猛,硬生生擊破了女真人的攻勢,並將其大部屠殺。

    加藤清正乾的這件事驚動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當時便上書明朝,要求帶兵平倭,嚇得北韓君臣哀求明朝前往不能答應女真蠻子的要求。

    從日軍釜山登陸開始,北韓軍便從一個失敗走向另外一個失敗,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可是在北韓就真的沒有人能與日軍交鋒麼?大概還是有那麼一個的,那便是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

    李舜臣於七月六日,率戰艦出唐浦附近水域,與李億祺會師於露梁,使用誘敵戰術將日軍港內二十六艘戰艦誘出,最終擊殺蜂須賀家重臣森村春,日軍二十六艘戰艦均被擊沉。

    他的打擊雖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軍的水面力量,卻並不能完全封鎖日本與北韓的海路交通。

    當北韓被日本打得快要亡國的時候,大明朝廷經過激烈的討論後,準備出兵。萬曆二十年六月十五日清晨,第一支明軍渡過鴨綠江,人數不多,一共一千零二十九人,到了六月十七日,廣寧遊擊守官郭夢徵率五百零六名將士,馬七百七十九匹渡江,隨後,本次明朝援軍總指揮、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兵一千三百一十九名,馬一千五百二九匹渡江。

    可當祖承訓整軍向平壤進發的時候,一路的狀況讓他瞠目結舌,北韓境內好惡秩序,負責軍隊、後勤、船隻運輸的北韓官員沒有一個肩負起責任,一個個畏縮不前。明軍在北韓一路跋涉,除了拖後腿毫無一用的北韓官員外,半路上天降豪雨,旬日不止,讓全是騎兵的明軍部隊行軍更為艱難。

    行進至七月十四日,明軍前鋒猝然遇敵,當即陣亡兩人,剛與日軍接觸便有軍官陣亡,這給明軍未來的戰爭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當得到日軍還在平壤時,祖承訓隨即率兵出發,於七月十七日黎明從順安出發直取平壤,可遺憾的是,雨太大了,當明軍到了平壤外圍時,雨水居然都能漫到馬腹,如此天氣根部不適合騎兵突擊,於是便欲撤回順安休整,準備待天氣晴好後再來攻打。

    恰在此時,有北韓斥候突然彙報說平壤城內的日軍大多撤到了漢城,城內日軍空虛,趁此機會,正好能將平壤城內日軍一網打盡,這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假訊息,然而,可悲的事祖承訓居然相信了這個訊息,改變主意,決定冒大雨繼續率軍向平壤突擊。

    此時的平壤,集結了日軍以小西行長為首的第一軍團,其兵力達到了一萬百千七百人左右。

    於是這一戰悲劇了,明軍被殺得大敗,祖承訓率軍由順安、肅川連夜撤往安州,後又搭舟橋渡清川、大寧二江,見日軍並未窮追,於是在嘉山附近開始停軍休整。

    第一次明日交戰,明軍完敗。

    這一次出兵,其實大明方面過於輕敵,並沒有把日軍放在眼中,也沒有想到北韓局勢如此惡化,在祖承訓第一次平壤之戰失利後,明軍這才集結大軍出擊,以李如松為主帥,全軍共計四萬三千人左右,分為三協。

    其後又陸續有北韓軍隊加入,等李如松到達定州時,總兵力達到了五萬二千二百人左右。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清晨,明軍正式發起了第二次平壤之役,這一次,在明軍火器,也就是火炮的加持下,首波攻擊取得了極大成效。

    但是這一戰打得異常慘烈,明軍在攻城戰中,遭受了日軍頑強的抵抗和猛烈的還擊,差點就穩不住陣腳,此後攻入平壤後,主力又是一番死戰,在連番血戰搗毀日軍在城內修築的土窟要塞後,行至大同門附近時,卻遭受到了北韓偽軍的片箭攢射,李如鬆氣的對軍中北韓官員破口大罵:“你國之人實在混賬之極!”

    最終明軍取得了勝利,戰後清點,明軍陣亡796人,受傷1492人,損失騾馬576匹,總計斬首1647級,按照計算,日軍實際損失當在一萬三千人左右,當然其中大部分或葬身火海,跳城溺水而亡。5千北韓偽軍或逃或降基本全滅。

    攻陷平壤後,李如松沒有絲毫遲疑,立即派遣軍隊,繼續出擊。明軍總共不過四五萬兵力,很多部將都擔心兵力不足,然而日軍用行動向他們證明了,什麼叫做聞風喪膽。

    小西行長被擊潰後,各地日軍紛紛得到訊息,並採取了整齊劃一的行動——逃跑。自正月初九至正月二十,僅用十二天,平壤至開城北韓二十二府全部收復,日軍全線崩潰,退往南方。

    李如松打算一鼓作氣,收復北韓王京,然而在碧蹄館遭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明日兩軍數萬大軍經過一天的搏殺,雙方均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終的結果是,李如松知無法完成既定戰略目標,只能撤回開城,而日軍遭到重創也無力追擊,頗有章法的收兵回到了王京。

    碧蹄館之役後,雙方開始了和談,然後喝湯扯皮扯了兩年之久,到了萬曆二十三年正月,豐臣秀吉受到了明神宗根據談判條款,對日本下發的諭旨。

    這份諭旨中完全沒有豐臣秀吉想象的“夢幻七條”,而是明方的條件,即日本限期全部撤軍回國,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外,但不允許日本入貢,日本必須盟誓,永不侵犯北韓。

    豐臣秀吉看完詔書,一把摔在地上,吐出了心中的怒火:“我想當王就當王,還需要你們來封麼?”

    於是,萬曆二十四年九月,豐臣秀吉釋出總動員,組成八個軍,總兵力十二萬人,再次出兵北韓。明日雙方在蔚山交戰,明軍傷亡共計兩萬餘人,進攻受挫,日軍損失達1萬餘人,無力發動反擊,北韓戰局再度進入僵持階段。

    之後日軍和談之心又起,然當時的援朝總司令麻貴打算三路強攻,可惜三路皆失敗,於是無奈只能與對峙日軍協商停戰。似乎大家都不動了,但有一個活動的人,那就是陳璘,他的任務,是率艦隊沿著北韓海岸巡航,並擊沉所有敢於靠近海岸的日本船隊。

    時間就這樣走到了萬曆二十六年,經過無數次的試探和挫折後,麻貴終於找到了日軍最大的弱點,那就是糧食。事實證明,麻貴的判斷是正確的,自十月中旬其,陳璘改行做起海盜,率軍多次掃蕩,見船就搶,搶完就燒,把北韓沿海搞成了無人區。他幹得非常徹底,以至於某些北韓船隊由此經過,也被搶了。

    無奈之下,日軍只能派藤堂高虎率水軍迎戰,結果麼,幾次交鋒下來,藤堂高虎被打得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出來逞能。躲不過也搶不過,日軍叫苦不迭,最慘的就是駐紮在離海岸線比較遠的順天的小西行長,幾乎都餓得半死不活了。

    小西行長無奈,竟然主動派人找到陳璘,希望他能讓條道出來,而作為代價,他提出了一個戰爭史上聳人聽聞的交換條件——1200個人頭。然而,陳璘並沒有答應,因為他要的絕不僅僅是1200人。

    其實戰爭打到這裡,日軍已經準備打包戰利品,撤退回國了,因為,這一年,日本一代梟雄,豐臣秀吉掛掉了。眼看著約定撤退的時間快到了,意外卻發生了。

    就在此前不久,日本五大老(豐臣秀吉託孤大臣)嚮明軍派出使者,表示如果北韓派出王子作為人質,並每年給錢給糧,給人參,日本出於憐憫,將會考慮撤軍。這是日軍為了掩護即將到來的撤退,所行的麻痺敵軍之舉。

    然而,這個所謂的計策,卻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麻貴據此立即判定日軍的真實意圖是想要逃跑。

    十一月七日,麻貴命令,全軍動員,密切注意日軍東向,隨時準備出擊;

    十一月八日,陳璘接到密報,確認豐臣秀吉已經死亡,日軍即將撤退,他隨即下令,水軍戒備,準備作戰。

    十一月十八日,加藤清正部自蔚山撤退,明軍沒有阻攔、駐紮泗川的島津義弘第五軍撤退,明軍也沒有動,然而,小西行長卻被攔住了.......

    然而,這是明軍的一個計謀,明軍兵力有限,無法做到全面出擊全殲日軍,於是只能選擇逐個擊破,但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直到陳璘出海巡視,發現自順天方向駛出的一條日軍小船,而這條小船的目的地是泗川,根據陳璘和麻貴的判斷,這條小船是小西行長派出的,唯一目的就是向島津義弘求援,畢竟三路軍中,最慘的就是小西行長,餓了那麼久的肚子......

    於是小西行長成為了這場最終戰爭的最佳幼兒,在其誘惑之下,日軍將逐個趕來,成為明軍的獵物。

    十一月十八日,夜。島津義弘聽說小西行長被圍後,率第五軍一萬餘人趕來求援。於是在陳璘的策劃下,北韓戰爭中最慘烈的海戰,露梁海戰拉開了序幕。

    這一戰,明軍老將鄧子龍壯烈殉國,北韓名將李舜臣戰死,而給他們陪葬的事日方四百餘艘戰艦被擊沉,一萬餘人全部陣亡。而在露梁海大捷後,翹首期盼的小西行長部終於徹底崩潰,紛紛化整為零,四散奔逃,小西行長不落人後,率殘部趁明軍不備,乘船偷渡出海,千辛萬苦才逃回日本,而其部大部分被殲滅。

    自此,抗倭援朝戰爭正式結束。此戰歷時七年,以明軍最終取得勝利,日軍徹底失敗而告終。

  • 7 # 超級兔子15

    看看楊鎬怎麼和島津義弘毆打的,然後十幾年後還是這個楊鎬,還是一樣的戰術去打野豬皮,呵呵,戰後總結都沒有的掛機豬明

  • 8 # 東方大國

    明朝打的日本三百年,日本在中國歷史中消失了三百年。直到清朝被西方吊打,才冒出來。

    這是西方畫的甲午海戰,大清被小日本打敗的漫畫圖。

  • 9 # 傾聽歷史觀

    明朝萬曆北韓之役是在公元16世紀末期爆發在中、日、朝三國間的一場大戰,也是中日兩國間第三次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前兩次分別是白江口之戰和元日戰爭)。這一戰中日雖然在軍事層面上互有勝負,但是最終還是政治因素決定了戰爭的走向。

    一、戰爭背景。

    大約在萬曆初年,豐臣秀吉在日本崛起,經過南征北討,征服了國內60多個分裂勢力,基本結束了日本群藩割據的戰國時代,至此日本在近現代以前的國力和軍力到達了巔峰狀態。按照小鬼子的德性,腰一粗、氣一壯了就必須得出門嘚瑟嘚瑟,再加上豐臣秀吉野心勃勃,麾下武士慾壑難填,於是將領土擴張的目光落在了北韓身上。

    李成桂在洪武年間建立了李朝政權,此後對明朝一直恭順,但與日本則關係不睦。這固有北韓一直自詡“小中華”、而將日本視為野蠻落後的蠻夷的原因,也有倭寇之亂禍及北韓的緣故,而李朝太祖李成桂也正是以討倭成名的。

    不過北韓傳國到萬曆年間,宣宗李昖顢頇無能,大臣文恬武嬉,北韓政治腐敗、經濟破敗、軍力孱弱,還妄自尊大,故而被日本當做一塊肥肉盯上。萬曆十九年,豐臣秀吉致書北韓,發出威脅:

    “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豐臣秀吉致北韓國王書》)

    而李昖對此的反應則是——壓根就懶得搭理……而且也未做防備,更未通報宗主國,導致此後的持續被動局面。

    二、戰爭過程。

    1、北韓的慘敗。

    萬曆二十年,豐臣秀吉調動30餘萬大軍,以宇喜多秀家為主帥,率領其中的15萬兵馬渡海徵朝。

    加藤清正、小西行長作為日軍先鋒,率第一軍團於釜山登陸,然後迅速向北發展。由於北韓承平日久,兵備廢弛,完全不能抵抗,被日兵一觸即潰,僅19天王京韓城即告陷落,又不足一月平壤失守,李昖棄國而走,一口氣逃到義州。雖然在事實上已經亡國,但是李昖也沒閒著,不斷遣使嚮明朝求救。

    2、北韓之役第一階段。

    在明朝國內,萬曆皇帝開始“罷工”已經有5個年頭,因此對於日本侵朝事件的反應遲鈍而且混亂,以至於第一批援朝部隊僅為遊擊史儒率領的不足3千人。因為糧草不繼、情報不明加上大雨導致火器失效,史儒戰死,全軍潰散。敗績傳回,明廷震怒,才決定以大軍征討。

    明朝此次出兵,用兵部侍郎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總兵官、李如柏、李如梅為副總兵官,以西北諸鎮為主發兵7萬,號稱10萬。同時遣沈惟敬為使,窺探日兵虛實。

    萬曆二十一年春,李如松率軍3萬與日兵第一軍團1萬8千人遭遇,大戰於平壤。雙方激戰過後,日兵率先退卻,又遭明將李寧等伏擊,於是大潰,李如松收復平壤、開城。次役明軍傷亡不足千人,日兵損失近萬。

    此後李如松輕敵冒進,率遼東鐵騎數千人追擊日兵至漢城附近碧蹄館,遭日軍伏擊。李如松率軍拼命反擊突圍,明、日雙方援軍不斷趕至戰場,至當日黃昏分別撤軍。

    碧蹄館一戰,按照北韓宣宗實錄記載雙方死傷均在5千人左右,但對於在戰前蔑視日夷的明軍來說打擊頗大。雖然此後,李如松火燒龍山糧倉,迫使日兵因缺糧退出漢城,主力縮回釜山,但是明廷仍然決定議和。

    當時明廷眾臣為北韓和戰事爭議不絕,有主和的兵部給事中侯慶遠上書道:

    “我與倭何仇,為屬國勤數道之師,力爭平壤,收王京,挈兩都授之,存亡興滅,義聲振海外矣。全師而歸,所獲實多。”(《明史紀事本末》)

    而備倭軍務經略宋應昌則力主除惡務盡:

    “……有如倭覘我罷兵,突入再犯,北韓不支,前功盡棄。考輿圖……蓋全羅地界,直吐正南迤西,與中國對峙。而東保薊、遼,與日本隔絕,不通海道者,以有北韓也。關白之圖北韓,意實在中國;我救北韓,非止為屬國也。北韓固,則東保薊、遼,京師鞏於泰山矣。今日撥兵協守,為第一策。即議撤,宜少需時日,俟倭盡歸,量留防戍。” (《明史紀事本末》)

    萬曆皇帝最終聽信了主和的兵部尚書石星的意見,諭令李昖還都平壤自守,李如松率軍回國,只有劉綎率5千步兵留守,並派遣主和顧養謙代替宋應昌主持遼東軍事。

    兩年後,萬曆皇帝遣李宗城、楊方亨出使日本,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至萬曆二十四年,使團抵達日本,豐臣秀吉拒不受封並以為羞辱,乃增發14萬大軍,令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再度征伐北韓。

    這下子自認是天朝上國併為萬國之主的萬曆皇帝不但被打了臉,還左右臉連續被打,豈有不惱羞成怒之理?於是石星和沈惟敬被下獄論死,併發遣全國兵馬,誓要一雪前恥,於是中日大戰再度爆發。

    3、北韓之役第二階段。

    萬里二十五年,明廷任命兵部尚書邢玠為遼薊經略,楊鎬為經略,麻貴為備倭大將軍,徵調薊、遼、宣、大、山、陝以及江浙、福建、四川軍隊,大舉東征。

    此時日兵在得到增援後大舉反攻,北韓軍隊節節敗退,被迫退過漢江與明軍共守。萬曆二十五年東,楊鎬率軍渡漢江南下攻至慶州。其時日兵主力集於蔚山和島山,楊鎬集中兵力攻打蔚山一戰而下,將日軍逐往島山。此後楊鎬與麻貴攻打島山,相持10日不分勝負,此時小西行長領3000兵來援,又有訛傳日本海軍揚帆大至。於是楊鎬惶恐,率先逃走,全軍大敗,死者萬人,其中游擊盧繼忠所部3000人全軍覆沒。

    戰後,楊鎬嚮明廷偽報大捷,事洩後被罷免調回聽審,改派萬世德為經略繼續對日作戰。

    此時日本佔據了北韓南部,加藤清正守蔚山,小西行長守順天,石曼子守泗州,以海為憑,不但方便補給而且可攻可受。而明軍深入半島南部,僅憑陸路交通難以補給,對於作戰影響很大。雖然萬曆二十六年總督邢玠發動了三路總攻,雖然互有勝敗,但是明軍始終難以突破日軍防線,雙方陷入僵持。

    當年夏天,豐臣秀吉病死,日本國內形勢突變,戰亂一觸即發,在朝日兵無心再戰,並在當年11月乘船撤退。而北韓經略萬世德一向厭戰,始終觀望不前,得到日軍撤退訊息後才兼程向前妄圖“摘桃子”,但也只是小有斬獲,不能阻截日軍。

    萬曆二十七年,萬曆皇帝以平倭之捷昭告天下,不久又敕諭李昖曰:

    “王雖還舊物,實同新造,振凋起敝,為力倍艱。倭雖遁歸,族類尚在,生心再逞,亦未可知。茲唸經略尚書邢玠振旅旋歸京,量留都御史萬世德等分偏師為王戍守。王可諮求軍略,共商善後,臥薪嚐膽,無忘前恥。”(《明神宗實錄·第五百九十六卷》)三、戰爭影響。

    萬曆北韓之役,歷時七年,用兵數十萬,靡費數百萬。雖然明軍收復北韓兩京,但日軍一直屯聚半島南部,明軍無力逐走,若非豐臣秀吉突死導致日軍自行引退,戰事不知延綿到何日為之。從政治角度看,因繼絕存亡之功,北韓對於明朝感激涕零,至明亡之後仍然懷念萬曆皇帝之恩德不止;從經濟角度看,明朝因這一役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國庫為之衰竭;從軍事角度看,這一戰中日互有勝負,難言勝敗(具體戰例的考證實際並無意義)。但是明朝貴為天朝上國,傾舉國之力卻無法將一孤懸海外的“蕞爾蠻夷”戰而勝之,無疑讓一些野心勃勃之輩深受鼓舞。

    於是北韓之役剛剛落幕,滿洲即告崛起,從此遼東再無寧日,直至明亡。

  • 10 # 小院之觀

    不知題目所謂不堪,具體是指哪方面。

    萬曆北韓戰爭,持續7年,中間停戰了兩年,前後發生了兩次戰爭。

    具體過程,小院有專欄文章講述,這裡就不再贅述,只從戰績方面來做個對比。

    祖承訓平壤之戰

    祖承訓率領第一批入朝的3000多遼東軍,在李如松大軍還未到達時,沒有沉住氣,立功心切,輕敵冒進。

    日軍在平壤設伏,祖承訓被擊敗,遊擊史儒、王守官等軍官戰死,遼東軍損失數百人。

    這一仗,日軍完勝。

    李如松克復平壤

    這是明軍最出色一戰。據守平壤的是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15000多人,在優勢兵力的明軍進攻下,平壤城被攻克,小西行長夜間拼死突圍,半路又被明軍伏擊。

    這一戰,第一軍團傷亡9000多人,明軍完勝。

    查大受礪石嶺之戰

    礪石嶺之戰是一場小規模的遭遇戰,是碧蹄館之戰的前哨站,戰鬥雙方是查大受、祖承訓所率的3000多前哨部隊和日軍立花宗茂帶領的3000多巡邏部隊。

    整場戰鬥下來,立花軍的二陣大將十時傳右衛門、池邊龍右衛門和小野成幸、小串成重、戶次鎮林等將領戰死,士兵陣亡三百多人,高橋的家將今村喜兵衛、井上平次、帆足左平等也戰死,連被稱為“西國無雙”的立花宗茂自統的後陣,也在精銳遼東騎兵的衝突下潰不成軍,根據《徵韓偉略》的記載,立花宗茂甲冑上被射滿了箭支,如同刺蝟一樣,最終敗下陣來,退到了小丸山之後。

    戰鬥結果:明軍完勝。

    碧蹄館之戰

    碧蹄館之戰是礪石嶺之戰的後續,查大受、祖承訓所部明軍沒有來得及撤退,連同隨後趕到的主將李如松,被王京城內傾巢而出的日軍團團包圍在碧蹄館,展開苦戰。

    雙方的兵力,是明軍5000左右,日軍50000左右,達到驚人的1比10的比例。

    戰鬥結果,明軍在絕對優勢的日軍包圍下成功撤退,日軍的戰略目的失敗。

    戰鬥損失,明軍傷亡近千人,日軍傷亡3000多人。

    雖然日軍傷亡遠遠多於明軍,也沒有達到戰術目的,但從結果上看,碧蹄館之戰遏制了明軍進攻的勢頭,使得和談成為可能,對雙方來說,這場戰役誰都稱不上勝利者。

    南原之戰

    經歷了兩年停戰和談,戰端再起。

    南原之戰是第二次戰爭中日軍與明軍的初次交鋒,不過攻守易位,明軍守城,日軍攻城。

    駐守南原的,是明軍名將楊元。

    他手下只有3000兵力,加上城裡的北韓兵,也只有4000多人。

    進攻的日軍達到了56000人。

    如此懸殊的兵力差距,南原顯然無法守住,堅守三天後,楊元棄城突圍,明將毛承先、北韓將李福男等戰死。

    南原之戰,日軍獲勝,不過如此優勢兵力之下,勝利可沒什麼可誇耀的。

    稷山之戰

    稷山之戰是明軍解生所部2000人與日軍黑田直之數百人的一場遭遇戰。

    野戰日軍不是遼東鐵騎的對手,黑田直之幾乎全軍覆沒,幸而黑田長政率領5000人趕到接應,力戰之下,終於將黑田直之救出生天,明軍見日軍援軍抵達,也不敢再冒進,雙方各自收兵。

    收兵是為了來日再戰,雙方都向主帥請求援軍,麻貴從水原派來了2000援兵,天安的毛利秀元出手更加大方,親自率領25000人來支援黑田長政。

    不過由於水原近於天安,明軍又以騎兵為主,所以比日軍的援兵提前抵達了戰場。

    黑田直之確實勇猛,在援兵還沒到來的情況下,在拂曉就發動突襲,想要一舉擊垮明軍,他沒想到的是,明軍的援兵這時已經抵達,這樣,明軍就有了4000兵力,這時,黑田長政手下有5000人,人數幾乎勢均力敵。同等人數下,日軍在野戰中幾乎無法擊敗明軍,交戰之下,黑田長政大敗,向清州方向逃跑。

    稷山之戰,明軍勝利。

    第一次蔚山之戰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二十九日,明軍以楊鎬為總指揮,麻貴為總司令,率領明軍四萬人,北韓軍一萬五千人,發動了第一次蔚山之戰。

    明軍先勝後敗,被包圍陷入絕境的加藤清正死裡逃生。

    戰鬥結果,明、朝聯軍損失一萬多人,日軍傷亡6000多人,明軍沒有達到戰略目的,日軍獲勝。

    泗川之戰

    1598年9月,明軍兵分三路,進攻日軍盤踞的順天城、泗川城、蔚山城三處重鎮,據守三城的日將分別是小西行長、島津義弘、加藤清正。

    中路的董一元這一路至關重要,九月十九日,明軍開始進攻,進展迅速,很快攻克了泗川城外圍的望津峰、晉州、永春、昆陽等據點,進抵泗川。

    董一元一舉攻克了泗川舊城,斬首130餘級,日軍退守泗川新城。

    對泗川新城的進攻開始很順利,由於明軍重火力佔據絕對優勢,所以大將軍炮炮擊日軍,城內日軍完全被壓制,不敢抬頭,明軍乘機攻擊城門,並且攻破了泗川城門,眼看城破在即。

    這時,由於明軍陣中火藥庫發生包紮,由此引起混亂,城內的島津義弘乘勢命令部下出城反擊,原本即將到手的勝利反而變成了大潰敗。

    泗川之戰,明、朝聯軍損失7000多人,日軍獲勝。

    以上是萬曆北韓戰爭中主要戰役的情況,當然除此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戰役,比如生陝川、三嘉之戰,以及居昌、憨八之戰,以及山陰、咸陽之戰,再以及長水之戰、龍頭之戰、草峴之戰、光陽知分川之戰、竹島之戰、茂朱之戰、咸陽之戰、山陰之戰等等,除了陸戰,還有海面上的戰鬥,篇幅所限,無法一一介紹。

    可以看到,在第一次戰爭中,明軍佔據絕對優勢。

    第二次戰爭中,大部分情況是勢均力敵,不過明軍始終保持攻擊態勢,已逐步把日軍壓縮到沿海一線的要塞中,不敢出城同明軍野,。從整體看,也是明軍佔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衛生間隔斷門的尺寸?衛生間隔斷門怎麼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