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餃子要有豆腐

    說到歷史必須要提"三八大集" 即:逢農曆三、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大集。

    潘莊素有"大廟換大集"的說法,即用寧化寺(即現在西街與西莊之間的觀音廟所在地)與西邊十多里張馬村一帶的集市互換,從那以後潘莊的恢宏寺院變做了老人依舊清記的"大廟疙瘩一口鐘,"張馬有了泰興寺,潘莊有了三八大集,直至現在大集依然人山人海。從這寧化寺的歷史算來潘莊的歷史可追溯至唐朝,該村莊少說也有1300年以上的歷史了!

    可能會質疑那個時侯的寧化鎮會不會是現在的明化鎮,有史可查,民國版《南宮縣誌》裡對此二鎮都有明確的稱謂,那時的明化鎮叫做"蘆花鎮",而潘莊則稱為"寧化鎮";這在《清一統志》裡也有記載:"長蘆鎮,縣北;寧化鎮,縣東二十五里元設守禦所"。縣東二十五里別無他村,當時縣城也是今之縣城所在,地理位置並無大的變更,所知的就是現在的大潘莊所在地 。

    那時的明化鎮還稱蘆花鎮堡,與董家廟堡、白家莊堡、開河村堡一起稱之為"南宮四堡",可見此二地之名並無衝突。宋《九域志》、《金史》中關於南宮三鄉(長蘆、堂陽、新河)、三鎮(唐陽、寧化、七公),均有記載。

    明永樂年間(公元1402年)大移民從山西遷來班姓家族在此村莊定居,開枝散葉子孫漸多(據說全縣班姓都是該村走出去的),有潘姓族人搬到了西面不遠處一塊叫做龍王井的高地,便有了後來的小潘莊。千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走進這兩個莊子時潘姓族人已無一人(原因已無法考證)。

    不知何時寧化寺遷移出該鎮,只留下了觀音廟遺址(現已重建),後又改名為潘莊,沿用至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緬甸佤邦和果敢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