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卿卿我我

    鄭莊公

    大家對春秋五霸很熟悉,但其實五霸之前還有一個霸主,他被稱為春秋小霸主,這就是春秋初年的鄭莊公。

    鄭莊公出征

    在春秋初年的歷史上,鄭國甚為活躍,就連當時的齊國還經常聽命於鄭國,跟隨鄭國東征西討。莊公積祖功與個人勢力,又賴賢臣輔佐,終究開始了與周王室對抗的歷史,西周之滅於犬戎,東周之開於鄭武公,東周始衰於莊公也。實是成也鄭國,頹也鄭國。鄭莊公內修恩德,解決了其弟共叔段,算是解決了內部矛盾,後敗五國聯軍,算是解決了外部憂患,終於蓄養力量可以和天子作對了。終於在周桓王十三年發生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的事情。說起這件事情還必須提到平王五十一年的周鄭交惡。這年的時候,平王開始不再只讓鄭莊公輔政,分政給了虢公,鄭莊公怨恨遂與平王理論,平王不承認,為增加雙方信任,雙方互換人質。繼位的桓王由於父親的原故更不信任鄭國,於是將輔政賦予虢公。莊公怨恨於是取了溫地和成周的麥和禾。事情幾經發展到了桓王十三年,桓王帶領幾國的聯軍去討伐鄭國,由於祭足的神機妙算,和祝聃將軍的勇敢,終究挫敗了桓王聯軍,同時祝聃將軍還射中了桓王的肩膀。事後莊公念及君臣之義,派祭足前去探望傷中的桓王。莊公是春秋歷史上第一個對抗中央的人,不論正確與否,他開啟了春秋地方反對中央的歷史,並將永遠銘刻在中國古代史中。

    鄭莊公具備了當時作為一個出色政治家所必須有的良好素質,但卻一直也沒有稱霸諸侯的野心,更加說明了王權意識、道德觀念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 2 # 魅力平常心

    鄭莊公只能算半個霸主!

    算是春秋初期的小霸主,因為父輩隨王遷都平叛有功,繼承鄭武功卿士一職...鄭莊公生活的年代,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的父母還在他們父母的肚子裡呢,又何來名聲可言...鄭莊公文治武功堪稱一代霸主,當時的齊國也跟在鄭國後面東征西討...至於為何不算五霸之一,我感覺作為春秋霸主,有兩點很重要:一是維穩,二是尊王,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作為一代霸主,維持中原穩定,傳承中原文化很重要。為了維穩,尊重王室地位適時平叛戰亂是中原穩固的基礎。從齊桓公開始,霸主都奉行一個原則,那就是尊王,五霸裡的宋襄公雖然熊包一個,維穩是差了點,可好歹也帶過諸國會盟尊重王室。

    鄭莊公可到好,拉出兵跟著周王單幹,把周王打得狼狽不堪...這是所幸沒把周王打死,如果打死了會影響東周內部團結,勢必使諸侯紛爭,回到了亂世,很可能斷送一脈中原文化,楚莊王稱霸的時候在鄴打敗了強大的晉國,回去掩埋屍體的時候說,武有七德,什麼糾正錯誤,平定叛亂,維持和平,讓大家安居樂業...一系列的好處,但戰不是目的,最終是為了糾正錯誤。周王就是免掉了你卿士之職,你就帶兵打周王,沒有道理...從這一點來看,鄭莊公就不能算是春秋五霸。

    從另一個方面看,春秋五霸不是現代人定的,資治通鑑和史記應有提及,古人寫史是為了提醒後人,也就是通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東周春秋是王天下,諸侯撐死了當霸主,如果古人把鄭莊公推到五霸的地位,那就是在向天下提倡以下克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鄭莊公能被評為春秋小霸主,已然是很給面子了!

  • 3 # 節點史

    直截了當的回答,不僅不是第一個,連其中之一都不是。西周建朝之初分封圖如下

    裡面根本沒有鄭國,鄭國直到西周中興的時候,也就是前806年,建國者為周厲王少子,周宣王同母弟王子友(一說宣王子)於鄭(今陝西華縣的東方),成為鄭國第一代君主,是為鄭桓公。

    鄭國雖然沒有稱霸的能力,但是其經濟與文化兩個方面都是可圈可點的,且在當時的列國之中屬於佼佼者。在周平王東遷國都的時候,鄭國曾經跟著晉國一起扶保過周王室,得到了王室的重視,從此地位逐漸上升。起鼎盛時期,在鄭華人眼裡,甚至只要不是姬姓,便全是夷狄。見《國語·鄭語》:“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可見當時的鄭國也是狂妄至極的。

    真正的春秋第一霸是不存在任何爭議的——齊國。甚至在當時什麼樣才能稱為“霸主”,霸主要做出哪些行為等這些”行業標準“都是齊國制定的,比如會盟。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得天下,論功行賞將兩位最大的功臣姜子牙和周公旦分別分封到了齊、魯二地,自此齊國誕生。一開始齊的封地並不算大,或者說整個西周初期各諸侯國的封地都不大,齊國只是今天山東的北部而已。後來隨著一些列事件的演變齊才發展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結果周武王一死,周公旦攝政,武王的這三個兄弟不幹了,他們都覺得自己才有資格,不應由周公旦攝政。武庚趕緊抓住這個時機,將本來用於監視自己的三國策反,共同組成令反周同盟,史稱——三監之亂。恰巧西周此時又遇到淮河南岸的淮夷叛亂,周公旦獨臂難支,想起了自己的“老戰友”姜子牙,想借子牙之力,恢復國家安定。於是給齊國下了一道攝政令:“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

    那意思這一片區域內雖然有其他封國,但是唯獨你齊國有徵伐他們的特權,五侯九伯都是你的下屬。這既是周公旦對姜太公的信任,又是透過封賞換取齊國內部穩定、外部幫助中央征討反叛的政治手段。這一改變一諸侯國地位的事件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在此之前的夏商二朝,諸侯一直是僅次於君主的存在,朝中大小官員皆在其下,而不像進入封建王朝後中央宰相、三省六部、欽差皆大於地方官的制度。正是由於有了這次變革,從西周開始有了僅次於君主,又高於普通諸侯的“諸侯王”,齊國正是開此先例者。而”諸侯王“正是後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前身。

  • 4 # 講理

    這個問題真的是不好回答啊,因為你可說他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春秋五霸的名單有好幾個呢,而鄭莊公只能算是其中一個。具體的版本有以下幾個: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這麼多版本里,把鄭莊公列為春秋霸主的只有一個《辭通》(這是唯一一個由近代人排名的版本,作者朱起鳳,曾經參加過同盟會的進步人士),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春秋五霸是《史記索隱》的版本,也就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但是筆者認為,鄭莊公被列為五霸之一也是有道理的,我們從他做的事情上能看出來他有資格被評為霸主的。

    第一、擊敗諸侯聯軍

    鄭、宋之爭是鄭莊公一生遇到的重要大事之一。公元前719年,宋國糾集了包括衛、陳、蔡、燕、魯在內的多國聯軍,先後兩次圍攻鄭國,大有剷平鄭國之勢。 在這種情況下,鄭莊公一方面在軍事上加強防禦;另一方面在外交上處理好與列國的關係,建立了統一戰線。前713年,鄭莊公聯合齊、魯之師,以天子之命伐宋。敗宋軍於菅,後又打敗宋、蔡、衛三國聯軍,最終使宋國屈服

    第二、擊敗周天子聯軍

    鄭莊公在位期間,由於鄭國的特殊地理位置,他要想或者更好的發展,就必須破壞周朝分封的限制,這樣一來就引起了周天子不滿,而周天子要重新掌控局勢就必須打擊鄭國,這樣雙方各不相讓,莊公甚至搶收了周王室的糧食。前707年,周桓王統周軍及陳國、蔡國、虢國、衛國四國部隊討伐鄭國,被鄭國擊敗,周天子甚至還負了傷,從此周天子威信掃地。前701年,鄭莊公與齊、衛、宋等大國諸侯結盟,儼然已是諸侯霸主。

    但是為什麼後人很少把他當作五霸之一呢?

    第一、不齒於莊公行為

    排名的人一般都是儒家,一方面鄭莊公是第一個擊敗周天子的人,做了一個惡的開端,非臣子所為,這也讓痛心禮崩樂壞的儒家如何能接受?第二,他明知自己的弟弟段可能會謀反,還是縱容他,導致事情無法收拾,未盡到一個長兄教誨兄弟的職責,這也讓儒家對比很不滿,因此在描述鄭莊公消滅弟弟叛亂時用詞是“鄭伯克段於鄢”,把他稱為鄭伯,來諷刺他。而《辭通》的作者是近代人,也是同盟會的進步人士,他沒有儒家這種酸腐勁兒。

    第二、稱霸時間太短

    繻葛之戰之後鄭莊公威信大振,引得對手紛紛求和,但是短短六年時間莊公就死了,他死之後很快鄭國就衰落下去。而對比齊桓公則稱霸三十多年,這就顯得鄭莊公的稱霸太小家子氣了。

    但是筆者認為,鄭莊公畢竟是開啟了軍事對抗周天子的開端,雖然時間影響都不如後來的霸主,但是畢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稱為霸主並無不妥。不過史書上更多的是稱他是“春秋三小霸”之一。

  • 5 # 講歷史的倉鼠洋

    從時間上劃分鄭莊公應該是春秋的第一個個霸主,但他只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小霸主。被後世稱為“春秋三小霸之首”。

    而他之所以被稱為春秋三霸之首是因為主要佔這天時地利人和。故而鄭國在他的治理下成為春秋初期的霸主。

    天時之處

    正值周平王東遷,周往事衰弱,諸侯國逐漸強大起來。而鄭成功以周朝清史和諸侯國君主雙重身份,活躍語音,春秋時期的政治舞臺,這給了他大展身手的機會。而當時鄭國周邊的國家都忙於打仗或者內亂,比如秦國忙於和西戎打仗,無暇顧及中原之事,而晉國忙於平定內亂沒有精力參與外部問題,從而使鄭國得到很大的發展機會,為鄭國在政治發展上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地利之處

    當時鄭國處於中原的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客達四方,而鄭莊公擁有一定的經濟頭腦,懂得保護商客利益,從而發展本國經濟,逐漸使中國的經濟變得強大為鄭國的稱霸奠定了經濟基礎。

    人和之處

    而鄭莊公本人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為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平定了共叔段(弟弟)之亂,而在政治上禮賢下士,任用賢良是政治強盛,同時注重尊重部下,贏得部下的忠心。同時他善於納諫,虛心聽取部下意見,使其政治開明。而在軍事上擊敗周、虢、衛、蔡、陳聯軍及宋、陳、蔡、衛、魯等國聯軍。御燕、侵陳,大勝之;伐許、克息、御北戎,攻必克,戰必勝,可謂戰績顯赫,打過很多勝仗,使其軍事強盛。同時他善於外交周旋於春秋列國,為其國家發展營造穩定環境。這也是他在春秋初期能成為小霸的重要原因。

    只為小霸

    他之所以在春秋初期成為三小霸之首,而沒有成為像春秋五霸那樣的大霸主,是因為:1.鄭國位於中原中心四周被各國包圍,使其國土面積小,發展潛力弱,故而國力並不強盛。2.其自身出生貴族,熟知傳統禮教,並且一直沒有稱霸諸侯的野心,具有很強的王權意識和周禮觀念,雖成為小霸主但一心輔佐,周氏王朝。遵從周禮得到的觀念深入他的內心。

    用現在的話說因為“級別不夠”故而鄭莊公只是小霸主,並未成為春秋大霸主。

    對其評價

    鄭莊公我將政治智慧與和謀略運用的爐火純青是春秋政治史上有所建樹的政治家。雖然其遵從周禮,但及思想帶有明顯的時代色彩,具有一定的進步行。其政治智慧與戰略意識卻依舊讓今之讀史者歎服。從其政治作為中我們不難發現不難發現,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後要穩,為我們當今時代政治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因此我們對待歷史人物,要全面的去看待他們學習其先進之處,同時牢記其錯誤,以此起到警示自己的作用。我想這就是歷史的魅力。

  • 6 # 幽燕狄更斯

    當時的周王朝,從天下一統,一眨眼間成了諸侯爭相宰割的羔羊。這一切要從一個人說起,他就是春秋王霸之業的開啟者,第一個春秋霸主——鄭莊公。

    鄭莊公是鄭武公的兒子,以鄭國長子的身份繼承了國君。他從小受到父親的耳濡目染,有王霸之心,是個不安分的主兒。母親武姜生育他的時候,碰上難產差點沒命。母親武姜從此不喜歡他,對他弟弟公叔段寵愛有加。到了鄭莊公即位的時候,母親要求鄭莊公把國內最大的城市京地封給弟弟,並且要給弟弟封號為“京城大叔”。

    打的什麼算盤,自然是想法讓弟弟篡奪哥哥的王位。

    要封地,鄭莊公給! 要封號,鄭莊公封。母親和弟弟要什麼他就給什麼!大臣蔡仲是個實誠人,勸他要小心,他卻裝傻充愣。

    但是他母親和弟弟不滿足,串聯親信,整合軍隊,想要取莊公之位而代之。就在公叔段想大幹一場的時候,鄭莊公率軍隊從天而降,把他打了個全軍覆沒,最後追殺到鄢城。這就是著名的《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

    了結了想掙王位的弟弟,鄭莊公對母親武姜傷透了心。他先是將母親囚禁起來,說不到黃泉,永不相見。但不久後悔了,可誓言又不能違背。最後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挖了個地道與母親相見。娘倆抱頭痛哭,從此重歸於好。這就是鄭莊公的另一個著名故事:黃泉會母。

    作為此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奴隸制帝國,周王朝的道德體系,是以宗法制為基礎的,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周王朝所推崇的孝道。在西周的宗法規定裡,不孝是最大的罪惡,尤其作為周王室家族的鄭莊公,更應該尊崇孝道。但從鄭莊公剷除弟弟的做法看:先裝傻,再忽悠,最後反攻倒算,雖然懸崖勒馬,卻實在是不孝到極點。作為周王朝宗法基石的孝道,從此開始淪喪。

    一個全新的爭霸時代開始了。喜歡找麻煩的鄭莊公,就是其中第一個弄潮兒。

    胸懷大志的鄭莊公開始找攻擊物件。第一個物件就是弱鄰許國。

    許國很小,卻是鄭國向南發展的戰略要地。這個小國和當時的強國宋國、衛國都有戰略同盟關係。。但是鄭莊公拉來了東邊齊國和魯國的贊助,之後親自率軍擊敗了宋國、衛國、陳國、蔡國四國的聯軍。把宋國的公子馮,扶持做了傀儡國君。隨後公元前712年,鄭莊公與齊國、魯國聯合吞併了許國。

    這時候的鄭莊公,其實已經成為鄭、齊、魯三家聯盟裡的老大。鄭莊公做老大,有人不高興,就是貴為九五之尊的周天子。

    當時,周天子周平王找了個藉口,把鄭莊公的客卿權力給取消了。畢竟這時期鄭莊公羽翼未豐,周平王勢力削弱,所以溝通了幾次又和諧了,就有了著名的“周鄭交質”。即雙方的兒子各自到對方的地盤做人質。貴為天子的周平王,此時卻不得不和鄭莊公平起平坐,怕鄭莊公找麻煩。

    周平王過世後,他的兒子周桓王決定打鄭莊公這隻大老虎。他先收回了鄭莊公作為周王室客卿的權力,接著在鄭莊公來朝拜的時候,給他擺足了做大王的譜,極盡羞辱。過了沒多久,又自作主張,把鄭國周圍的田地劃到了周王室名下。

    鄭莊公忍氣吞聲,但是周桓王還是不滿足,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糾集了陳、蔡、衛各諸侯國的軍隊討伐鄭莊公。這次周軍陣容非常強大,由周桓王親自統領中軍,由蔡衛兩國組成左軍,由陳國組成右軍,天子統帥的御駕親征,天時地利人和似乎全佔了。

    鄭莊公就慘了,他的兩個小弟齊國、魯國不敢與天子作戰,閃在一邊看風景。於是鄭莊公只能動用本國的軍事力量,對付周朝的大軍。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的討伐大軍,與鄭國軍隊在繻葛(今河南長葛縣)開打。戰爭的結果意料之外,周朝聯軍不堪一擊,被鄭國百戰之師一頓暴打,鄭莊公的部將祝聃殺得性起,最後還把周天子肩膀上射了一箭。

    天子乃萬金之軀,居然被射了一箭,自知理虧的鄭莊公沒有趕盡殺絕,讓周天子逃了回去。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繻葛之戰,就這樣以鄭莊公大勝而結束。此戰之後,鄭莊公鞏固了其在諸侯中間的獨大地位,不久後又率軍幫助齊國打敗了北戎的進犯。鄭莊公第一小霸的局面從此形成。

    鄭莊公一生,攻必克,戰必勝,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精權謀、善外交的政治家。

    鄭與宋、衛兩國都有矛盾,公元前719年,宋國糾集了包括衛、陳、蔡、燕、魯在內的多國聯軍,先後兩次圍攻鄭國。鄭莊公冷靜沉著、毫不屈服。他一方面在軍事上加強防禦,頑強抗敵;另一方面在外交上處理好與列國的關係,不計前嫌,化敵為友,簡直是深諳謀略

    齊國當時是諸侯中強國,鄭莊公很注意密切與齊的關係,利用齊國勢力來牽制宋人。此外,與周交惡,雖然大敗周王軍隊,卻派人慰問周桓王,說鄭國是不得已的自衛行動,射中王肩,純屬偶然。

    1959年至1960年2月,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曾說:"春秋時候有個鄭莊公,此人很厲害"歷史上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不過被毛澤東用"略輸文采、稍遜風騷"一筆帶過,而能夠被他稱作很厲害的人物,卻只有鄭莊公。

  • 7 # 秦嶺深山隱士

    鄭莊公是春秋初期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風雲人物,與齊禧公、楚武王號稱春秋三小霸,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霸主。

    起初,鄭莊公承襲鄭武公的爵位,同時擁有周王朝卿士和諸侯雙重身份,在被王室削減卿士職權後,他便明目張膽的與周王室抗衡,使得王室從此威風掃地,失去了對諸侯的實際控制權。鄭莊公常假借周王室的名義征伐戎狄和不尊崇禮儀的諸侯,開創了春秋霸主的新模式。在鄭莊公之後的春秋五霸,無不效仿他的模式,樹立自己的權威,號令天下。

    在鄭莊公執政(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的四十二年間,他率鄭軍偷割周王室的莊稼;大破周、虢、衛、蔡、陳組成的聯軍於繻葛;擊敗宋、陳、蔡、衛、魯等國聯軍;聯合齊、魯之師,以天子之命伐宋;與齊、宋、衛進行盟誓;抵禦燕、侵襲陳,大勝;伐許、克息、御北戎。鄭莊公主導的所有戰爭攻必克,戰必勝,戰功顯赫,小霸中原。

    我們新中國的締造者、偉人毛澤東曾於1960年初,在一次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與相關人員的談話中曾說:“春秋時候有個鄭莊公,此人很厲害。”

    鄭莊公不愧為春秋初期第一霸主。

  • 8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鄭莊公究竟是不是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呢?其實這是有爭議的——目前史學界關於春秋五霸並沒形成統一的說法,而是存在七個不同的版本:在《史記索隱》中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在《辭通》中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在《四子講德論》中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在《白虎通·號篇》中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在《漢書注·諸侯王表》中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在《荀子·王霸》中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在《鮚崎亭集外編》中是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在關於春秋五霸的七種不同說法中只有《辭通》是認可鄭莊公的霸主身份的,所以鄭莊公究竟算不算春秋霸主其實是有爭議的。如果我們按最寬泛的標準——即只要有一種說法認可就算,那麼鄭莊公就是春秋時代誕生的第一個霸主。那麼為什麼關於鄭莊公究竟是不是春秋霸主會出現爭議呢?

    鄭莊公是鄭武公和申侯的女兒武姜所生的長子,因為出生時是難產(還有一種說法是他是其母武姜在睡夢中生下的),武姜不喜歡他,而寵愛他的弟弟叔段。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周禮及其所要維護的老貴族們已經不可避免走向了沒落,這種沒落是從人性開始的,按周禮的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言為人父母者就該有為人父母的樣子,在那個醫護技術極端落後的年代女性生孩子幾乎就是鬼門關前走一遭,但因為難產就記恨孩子的母親恐怕世間少有。母親愛自己的孩子是源自天性,而武姜卻在從小嬌生慣養的貴族小姐的生活中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唯我獨尊心態,誰讓自己難受就要加倍報復回來,哪怕是自己的至親也不行。鄭武公看出自己的妻子並不喜歡他們第一位孩子,索性給這孩子起了寤生這個名字,據說就是難產的意思。對此我想弱弱地問一句:生老大時難產就起名叫難產,生老二是順產是不是就叫順產呢?我們先來看看鄭莊公的人生經歷。其實鄭莊公的弟弟不叫順產,他叫叔段。

    隨著寤生和弟弟叔段的成長,武姜天天跟鄭武公吹枕頭風,一直堅持廢掉寤生的世子地位,改立叔段。鄭武公卻始終堅持默默看著寤生成長,堅定不移維護著寤生的世子地位。或許有人認為鄭武公是一位好父親吧:從來沒拋棄放棄過這個不受母親待見的孩子,可換個角度想想叔段不也是他的孩子嗎?說到底維護寤生的世子地位是一種政治權衡。此時在地球的另一邊希臘的雅典城邦正在搞民主選舉,每任領袖任期一滿就得由人民自由選舉下任領袖,而在東方的華夏大地上卻早早就建立了嫡長子世襲制度,根據這套制度不要說自由選舉下任領袖,就算同屬王室子弟只要母親不是正室夫人或者哪怕出身晚了個把時辰就命中註定只能一輩子給哥哥當陪襯,自己的孩子接著給哥哥的孩子當陪襯。對於非嫡長子而言這套制度是不公平的,但卻是簡便有效的,在西周王朝時期憑藉這套制度成功杜絕了王室子弟之間的內部爭鬥,維護了華夏諸侯團結一致外御蠻夷的局面。鄭武公無意改變這套制度,以免導致自己身後子孫為奪嫡而自相殘殺。可惜願望很豐滿,現實太骨感:非嫡長子們已被維護嫡長子世襲制的周禮壓抑了幾百年了,現在好不容易碰到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誰還願意繼續隱忍下去。至於兄弟之情在政治權力面前有太多的人根本不會太當回事,與之類似的故事日後會在華夏皇族子弟中一再上演。

    鄭武公堅持把君位傳給了寤生,這就是日後的鄭莊公。莊公即位後武姜就替叔段請求分封到制邑去。莊公說:“制邑是個險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死在那裡,若是封給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辦。”武姜便請求封給太叔京邑,莊公答應了,讓他住在那裡,稱他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說:“分封的都城如果城牆超過三百方丈長,那就會成為國家的禍害。先王的制度規定,國內最大的城邑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過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牆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許,恐怕對您有所不利。”莊公說:“母親想要這樣,我怎能躲開這種禍害呢?”祭仲回答說:“太后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處置,別讓禍根滋長蔓延,一滋長蔓延就難辦了。蔓延開來的野草還不能剷除乾淨,何況是您受寵愛的弟弟呢?”莊公說:“多做不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己垮臺,你姑且等著瞧吧。”過了不久太叔段使原來屬於鄭國的西邊和北邊的邊邑也背叛歸為自己。公子呂說:“國家不能有兩個國君,現在您打算怎麼辦?您如果打算把鄭國交給太叔,那麼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給,那麼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們產生疑慮。”莊公說:“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將要遭到災禍的。”太叔又把兩屬的邊邑改為自己統轄的地方,一直擴充套件到廩延。公子呂說:“可以行動了!土地擴大了,他將得到老百姓的擁護。”莊公說:“對君主不義,對兄長不親,土地雖然擴大了,他也會垮臺的。”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準備好兵馬戰車,將要偷襲鄭國。武姜打算開城門作內應。莊公打聽到太叔段將發動偷襲的時候說:“可以出擊了!”命令子封率領車二百乘,去討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太叔段,太叔段於是逃到鄢城。莊公又追到鄢城討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國。

    後世史書在評價此事時幾乎一邊倒地認為:鄭莊公就是一個隱忍著母親和弟弟的老好人,而叔段則是蓄謀已久居心不良。對此我只能說寫史書的人要麼智商不線上,要麼以為讀者智商不線上。其實鄭莊公哪是什麼老好人,他是一名老謀深算的政客,國際政治學界有一種說法“一個優秀的政客首先是一個優秀的演員”,這話用在鄭莊公身上再貼切不過。他用整整二十多年的時間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在母親和弟弟面前唯唯諾諾老好人,不僅成功瞞過了母親和弟弟,使他們放鬆了警惕,甚至連心向自己的祭仲和公子呂都沒能看穿這位主子的真實用心。實際上鄭莊公早就在叔段身邊安插好自己的眼線,以致於他對叔段的一舉一動全都瞭如指掌,當叔段舉兵時這些特工人員立刻煽動京邑人民背叛叔段,要知道在當時的分封體制下京邑人民長期聽命於叔段,在他們心中根本就沒有鄭莊公這個國君的存在,如果沒人發動他們是不會起來反對叔段的。其實鄭莊公早就看自己的弟弟不爽了,但卻一直扮演著一個好哥哥的形象,當叔段當真傻乎乎地舉兵造反後他就像一隻玩弄夠了老鼠的貓一樣一拉尾巴就準備開吃。

    鄭莊公的政治秀並非就此終結:趕走了叔段的鄭莊公把母親武姜安置在城潁併發誓說:“不到黃泉不再見面!”過了些時候有個叫潁考叔的,是潁谷管理疆界的官吏,聽到這件事,就把貢品獻給鄭莊公。莊公賜給他飯食。潁考叔在吃飯的時候,把肉留著。莊公問他為什麼這樣。潁考叔答道:“小人有個老孃,我吃的東西她都嘗過,只是從未嘗過君王的肉羹,請讓我帶回去送給她吃。”莊公說:“你有個老孃可以孝敬,唉,唯獨我就沒有!”潁考叔說:“請問您這是什麼意思?”莊公把原因告訴了他,還告訴他自己後悔的心情。潁考叔答道:“您有什麼擔心的!只要挖一條地道,挖出了泉水,從地道中相見,誰還說您違背了誓言呢?”莊公依了他的話。莊公走進地道去見武姜,賦詩道:“大隧之中相見啊,多麼和樂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賦詩道:“大隧之外相見啊,多麼舒暢快樂啊!“《左傳》的作者左丘明對此事記載道:此後母子和好如初,這可真夠噁心缺德的,本來關係就不好還要怎麼和好如初?所謂和好如初不過是由公然對立變回到以前的面和心不合。說白了這又是鄭莊公的一次政治秀——此時雖然已進入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但周禮的影響尚未完全消失,身為一國之君公然軟禁母親,這事要是傳開了出逃在外的叔段以及和鄭國有矛盾的諸侯立刻就有一個現成的政治把柄抓在手中。於是為了給鄭莊公一個臺階下由鄭莊公自編自導自演的黃泉見母的大戲就此上演,助演者潁考叔和武姜。

    周王朝是一個強調宗法親情的王朝,為此曾制定過系統的周禮,用以規範君臣父子之道。鄭莊公成天戴著面具和自己的母親、弟弟演戲,裝作一個維護周禮重視親情的大孝子、好哥哥,其實在他的內心身處周禮根本分文不值,所以他也壓根不會把早已過氣的周天子當回事。鄭莊公除了從父親鄭武公那兒繼承了鄭國的君位之外,同時也繼承了周王室卿士的官職。此時的周王室還不像後來那樣毫無存在感,被諸侯擁立上位的周平王雖然迫於形勢不得不分權於諸侯,但始終想有朝一日恢復自己身為天下共主的權威。於是趁著鄭莊公剛即位立足未穩,又有叔段在一旁虎視眈眈的大好形勢,周平王任命虢公為卿士以牽制鄭莊公。鄭莊公開始怨恨起周平王來,周平王說:“沒有的事(偏心於虢公)。”於是周王、鄭國交換人質:(周平王)的兒子狐在鄭國做人質,鄭莊公的兒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質。此前只有諸侯國君之間的交往才會互換人質,而周天子只會要求諸侯上交人質,如今天子公然與諸侯互換人質無異於昭告天下週王室已淪落到和諸侯國平起平坐的地步。可在周平王死後周王室又準備讓虢公掌政。四月鄭國的祭足帥軍隊收割了溫邑的麥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穀。從此周王室和鄭國日益對立起來。

    鄭莊公才不管周天子打算讓誰掌政,他始終堅持以周朝卿士和諸侯國君的雙重身份活躍於政治舞臺上,他憑藉自己的智謀和權術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周朝遭犬戎之亂而東遷,已經到了不靠諸侯國的救護就不能自保的地步,喪失了往日的實力和威望。犬戎之亂又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破除了人們對周朝的迷信,向社會公開展現了禮儀制度的虛弱和強力的重要,說直白些就是人們心中的信仰由周禮變成了強權,因為只有強權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此時要想號召列國,在政治舞臺上有所作為,依靠周室是絕對不行的,必須要有自己的實力。鑑於這些情況,鄭莊公把自己事業的立足點堅決地放置於鄭國,不惜與自己的弟弟、母親以武力相對抗,與周天子鬧翻也決不動搖,他以極大的精力經營自己的國家,終使鄭國成為東周初期嶄露頭角的諸侯國。鄭莊公要發展自己的國家,首先遇到的是地理條件的制約。鄭處於四戰之地,南有蠻楚、北有強晉、西有東周,鄭國無法與之爭鋒,只能向東發展,而東鄰衛、曹、魯、宋、陳、蔡諸國中,宋國國大爵尊,在東方小國中又有號召力,是鄭國發展的嚴重障礙。

    鑑於這種情況,鄭莊公把向外用武的目標定於宋國,這是在當時情況下的最佳戰略。為了實現對於宋國的軍事勝利,鄭莊公實行了以下的戰略方針:第一和齊、魯建立穩定的同盟關係。齊、魯處在宋國的東北部,建立了和齊、魯的同盟關係,就形成了對宋的牽制和包圍,他幾次和齊、魯二君約會,在攻取宋國的郜、防二邑後將其送給魯國,都是為了鞏固三國的同盟關係。第二假借王命伐宋,號召列國。鄭是一個新起的小國,在諸侯中未孚眾望,但鄭莊公是周朝卿士,具有特殊的身份,於是莊公宣稱宋公久缺朝貢,自己以卿士的身份,承王命率兵討伐。鄭國透過這種方式糾合了更多的國家,又形成了對宋國的輿論壓力,事後還對不追隨出兵的許、鄖(今山東寧陽東北)小國以“抗命”的罪名予以教訓,幾乎滅掉許國。第三扶植宋國內部的反對勢力。宋國前君主的兒子公子馮出奔到鄭,宋國曾為此出兵討之,鄭莊公對公子馮採取保護措施,厚相招待。宋國在一次內亂後華人慾迎立公子馮為君,公子馮臨行前泣拜於鄭莊公之前表示:自己返國後“當世為陪臣,不敢貳心”。在鄭莊公的執政期內鄭國確實取得了對宋國的勝利,但鄭國又從來無力吃掉宋國,這種和平勝利是鄭對於宋所能取得的惟一形式的大勝利,這裡不利的政治地理環境起了決定的作用:鄭處在幾個大國之間,又幾乎無險可守,即使某一天有力吃掉宋國,那相鄰的大國也絕不會坐視其崛起,必然要以武裝干涉的形式使鄭回到自顧不暇的地步。事實上,到了春秋中後期,南北大國為了爭霸天下而鬥武,就把鄭國淪到了爭霸的夾縫中而常常使之喘息不定,北晉南楚各怕對方吃掉自己或傷害自己,需要一個避免正面接觸的緩衝地帶,因而各需鄭國以屏障的角色存在於自己身邊,但它們又要打擊對方、示威於天下,因而鄭就成了經常的用兵之地。鄭莊公之後有幾世執政,常常是朝晉暮楚,實在是源於地理環境的不得已所為。而這是鄭莊公本人所不曾料及的。

    鄭莊公雖然取得了對宋國的勝利,成為春秋初期的小霸主,但他面臨著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如何對待周天子?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實力日衰,但周王朝餘威尚存。周平王死後繼位的周桓王一心想恢復周天子對天下的統治地位,極力打壓當時的近畿強國鄭國,這引起鄭莊公的不滿。作為周朝卿士,他應當盡忠於王室,他是諸侯矚目和敬重的人物,但他把自己事業的立足點放在對本國的經營上,要兼併、擴張,要破壞周朝既定的實力劃分,甚而要憑實力號召列國,那必然和周室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他既要利用卿士的角色,又不願恪守卿士的本分,這種矛盾的處境和心態決定了他對周天子在總體上採取的是又打又親的手段。當王室要限制他的發展和自由時,就打擊王室;當這種打擊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的需要時就親近王室,打擊王室是為了抵制王室對自己的限制,是為了向列國示威;親近王室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卿士身份,或保持自己對若干國家的號召力。他為了防止國內反叛而久不入周供職,但當聞知周平王欲分政於虢公時即日駕車入周,可見他即使在坐鎮守國的危急時刻也密切注視著朝中動靜,他經營鄭國,同時又不願放棄左右周政的權力。於是他和周平王互相交換人質。這樣做既可以施恩於太子,以作為親近王室的手段,也可以控制周太子,以作為打擊王室的手段。周桓王辭他回國後,他派兵搶收周地糧食,事後又準備親去謝罪修好。對於優秀政客兼優秀演員鄭莊公而言這樣的兩面表演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鄭國要發展,對周王過於親附不行,不親附也不行。鄭莊公對周王又反抗又親近的手法,對鄭國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他對周室的打擊以及周室對他親近態度的表面認可與接受,嚴重地降低了周室在諸侯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從而降低了他對卿士身份利用的有效性。這是他能夠預料但卻無法避免的矛盾。鄭莊公在率軍襲擊戴城,繼而擊潰宋、衛、蔡三國聯軍後,舉行了一次隆重的慶祝會,他自信十足地問大臣:“寡人賴天地祖宗之靈,諸卿之力,戰則必勝,威加上公,於古之方伯如何?”方伯即一方之長,是古代諸侯中的領袖之稱。莊公此語,吐露了他的志向,表達了一生事業的追求目標,正是為實現這種志向和目標,他做出了極為艱苦的努力。

    周桓王不甘心周王室日益衰微的現狀,他決心打壓一下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出頭鳥鄭莊公: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統率周軍及陳國、蔡國、虢國、衛國四國部隊討伐鄭國。鄭莊公率大夫祭仲、高渠彌等在繻葛(今河南長葛北)列陣禦敵。當時周軍分為三個軍陣,周桓王率領左軍和陳國軍隊力圖打敗鄭莊公。鄭莊公擺開了一種名為“魚麗”的全新陣勢,戰車前衝,步卒後隨,先打實力最弱的陳國軍隊,使蔡國和衛國軍隊畏懼而倉皇退出戰場,然後集中兵力從兩邊合擊周軍,周師大敗。周桓王被鄭將祝聃一箭射中肩膀,忍痛勉強指揮軍隊逃出重圍。祝聃要追逐活捉周桓王,鄭莊公制止說:“君子不希望逼人太甚,何況欺凌天子呢?我們是自衛,國家能免於危亡就足夠了。”戰後鄭莊公為了表示尊王,還特派大夫祭仲去慰問受傷的周桓王及其左右隨從。祝聃這一箭把周天子徹底從神壇射落凡間,如果說周鄭交質標誌著周王室淪為和諸侯國平起平坐的話,祝聃射王中肩則標誌著周王室已經連諸侯國都不如了,人們完全看清了在周天子和霸主之間究竟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大。可以說正是由於鄭莊公的所作所為使人們徹底看清了周天子的虛弱,於是周天子最後殘存的一點威望也蕩然無存,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諸侯爭霸的序幕嚴格意義上至此拉開。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將鄭莊公視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並無不妥。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爭議呢?主要還是因為鄭國沒能像後來的齊國、晉國一樣號令全天下的諸侯會盟,這被視為是成為霸主的重要標誌。鄭國即使存在霸業,那麼鄭國的霸業也是曇花一現,根本無法與之後的齊、晉等國相提並論。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鄭國的衰敗呢?

    鄭國本來就不是很大,只是靠著國君的敏銳眼光抓住機遇才能佔領先機。然而鄭國的發展幾乎完全依賴於鄭莊公的個人能力,後來蔓延整個春秋戰國時代的變法創新是和鄭國絕緣的。可以說鄭國只是身體邁入了春秋戰國的大爭之世,而思維意識還停留在舊時代。事實上像鄭國這種體量不大且身處中原四戰之地的國家必須不斷透過制度創新保持自己的絕對優勢,然而鄭國卻並沒做到這點。當管仲在齊國展開一場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時鄭國卻爆發了嚴重的內亂,而這顯然只會利於自己的競爭對手。鄭國的內亂和鄭莊公手下一個大臣息息相關——這個人名叫祭足。祭足是一個極其有個性的人物:他曾罵過鄭莊公的母親太后武姜,也曾跑去割了周天子的麥子,也許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去死就沒他不敢幹的事。祭足本來是鄭國邊境一名底層公務員,儘管相比平民百姓好歹算是體制內人物,但按周禮規定的世卿世祿制度:他們家祖祖輩輩都該守著自己位於最底層的官職,絕無晉升的可能。然而春秋時代正是周禮逐漸解體的時代或者用孔子的話說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而圓滑的祭足抓住了時代提供給他的機會從而很快得到領導的賞識。鄭莊公上臺後祭足更是一步登天——直接成為鄭莊公身邊的近臣。鄭莊公需要像祭足這樣在朝中沒任何根基背景的人物,正因為他沒有根基背景就只能緊緊依附於提拔自己的鄭莊公,另一方面祭足要想成功上位就必須扳倒朝中那些瞧不起他的世家貴族子弟,於是他就成為了鄭莊公打擊世家貴族以強化君權的一把利劍。也許是因為以前窮怕了,在獲得權力後祭足更怕失去權力,為鞏固到手的權力幾乎什麼齷蹉的事他都肯做。

    鄭莊公死後其子鄭昭公繼位,祭足依舊是朝廷重臣,可他和鄭昭公從一開始就不大合得來。後來祭足在一次出訪宋國歸來之後就在宋國支援下廢黜了鄭昭公並擁立鄭昭公的弟弟做了鄭國新君。關於祭足推翻鄭昭公一事正史上堂而皇之記載著他是被宋國脅迫而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鄭莊公死後祭足實際成為鄭國的頭號權臣,甚至勢力強大到足以廢立國君,而鄭國又明明強於宋國,結果一個強國的實際執政者被一個弱國脅迫是什麼情況?祭足透過廢立國君成為了鄭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國君反而成為了他手中的提線木偶,他為進一步爭奪權力和鄭國君主的同族不斷鬥法:祭足以鐵腕手段清除了鄭國內部對他不滿的各路政敵,甚至連自己的女婿也被清除。就這樣祭足從一個邊關小官到朝堂大臣,再到廢立國君的一代權臣,就其個人成就而言的確富有傳奇性。然而對鄭國而言:這就未必是什麼好事了。從祭足個人的人生經歷來看:在當時的專制人治社會一個人要想發財成名最好的途徑就是做官,做了官之後就要脫掉道德的袈裟,實現所謂“人性解放”——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放棄一切底線。當然這樣的行為只適用於不講法律的人治社會——在人治社會里權力和財富可以互換,與此同時權力是不受監督制約的,所以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失去監督制約的權力,僅僅幻想做官之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足以自我約束是不切實際的——恰恰相反在人治社會中能從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中活下來併成功上位者幾乎沒有誰不是厚黑學的集大成者。祭足正是一位從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中活下來併成功上位的厚黑學的集大成者,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權力他不惜廢立國君——這麼做他自己的權力是鞏固了;鄭國卻為此付出了政局不穩的代價。

  • 9 # 山家往事

    鄭莊公完全稱得上是第一個霸主。

    當然,“霸主”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定位。如果硬要和後面的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等人相比,顯然,鄭莊公的“分量還不夠”,但是鄭莊公這個人開啟了一個赤裸裸挑釁天子威權的時代,沒有他的開端,後面自然也不會有春秋五霸的出現。從現實角度來分析,第一個霸主也不可能像後來者那麼威權,一上來就有雷霆之勢,那樣的話,還不直接把東周給滅了?

    所謂“霸主”,一定是對內、對外都有所建樹,在說鄭莊公的文治武功之前,我先大致介紹一下鄭莊公的情況。

    鄭莊公,鄭國第三任君主,名姬寤生,鄭武公之子。據說是他母親武姜生產前,毫無徵兆,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被子裡多了個孩子,你說嚇人不,所以不喜歡這兒子,後來武姜又生了一個兒子叫共叔段,這人長得一表人才,武姜很是喜歡,就不停的給鄭武公吹枕邊風,立共叔段為太子。鄭武公不為所動,最終還是寤生上位,是為鄭莊公。

    一、平定內亂

    鄭莊公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太好,有人說他是奸雄之祖,爾虞我詐的功夫,怕是曹操也不及。來看看他是怎麼除掉他弟弟的。

    上位後,武姜代表共叔段向鄭莊公提出了封地要求,而且指定了兩塊地方讓鄭莊公選擇,一塊是京城,一塊是制地。

    京城,在鄭國的地位如何重要,自不必多言;制地,易守難攻,鄭武公去世前夕曾交代寤生,此地不可封給任何人,鄭莊公自然是銘記於心。最終,將京城封給了共叔段。朝中諸臣議論紛紛,說不該將京城給他,鄭莊公只是笑笑不語。

    共叔段拿到京城後,這娘倆開始折騰起來了,招兵買馬,蓄養死士,看這架勢,可不像是打獵的樣子啊!

    過了幾年,共叔段覺得準備的差不多了,鄭莊公意識到也該收網了,就同祭足、公子呂定下計策,公子呂領兵車二百乘埋伏於京城附近,鄭莊公以入周彙報工作為由領兵駐紮在廩延,戰事很順利,共叔段兵敗自殺。

    當然,就平定共叔段過程來看,鄭莊公似乎是一個受害者的形象,畢竟是共叔段謀反線上,他反擊在後。但是他在共叔段招兵買馬的時候不進行阻攔,而且還故意設下伏兵,其實這一切都是他引導著共叔段慢慢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二、霸權展示

    鄭莊公的霸權,主要是挑戰王權,體現在一下兩個方面:

    1、假命伐宋

    提到“挾天子以令諸侯”,大家就會想到曹操,其實,最早幹這活兒的是鄭莊公。

    鄭國,是一個新立的諸侯國,傳到鄭莊公也只是第三代而已,所以要想在國際上立威,必須找個倒黴蛋打一架。宋國,很不幸,成了鄭國的靶子,以鄰為壑不是說著玩的。

    但是,宋國開國首領是前朝殷商紂王的兄弟微子啟,是和周朝年歲一樣大的老牌諸侯國了,哪那麼容易打,萬一打不過,偷雞不成蝕把米,那就尷尬了。

    鄭莊公利用自己周朝卿士的身份,假傳周桓王的命令,聯合魯、齊,並傳檄其他幾個小諸侯國,以宋國不給周天子進貢為由進行討伐。

    鄭莊公假傳王命,僅僅是一個開始,沒多久,他又幹了一件更大的事!

    2、繻葛之戰

    從輩分上論,周桓王應該管鄭莊公叫一聲叔吧。周桓王的奶奶和鄭莊公的母親是姐妹。但在王權面前都變成了浮雲。周桓王上位後,覺得鄭莊公這人不地道,就逐漸削去了他的卿士職位。

    鄭莊公很不高興,就派人去周朝城外偷麥子,最終,因為這幾車麥子,兩個人打了起來,繻葛之戰就這樣爆發了。激戰中,鄭國將領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肩膀,想乘勝追擊,被鄭莊公攔下。

    想想那個時候周天子真是不容易,還要親自披掛上陣。

    這一箭,不僅僅只是射中了周桓王,更是把周天子的威儀給擊碎了,此後,周天子幹了另一件瞠目結舌的事情:與鄭國交換質子。

    從此,周天子威權加速墜落,周禮逐漸被人撕碎,整個社會進入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而作為社會秩序破壞第一人---鄭莊公,絕對能算的上是春秋第一霸主稱號了。

  • 10 # 趣說正史

    鄭莊公是否能稱得上霸主還存在爭議,史學界對此也模稜兩可,故而有“鄭莊小霸”之稱,意思是似霸主又不是霸主。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鄭莊公霸主的身份是在與周王室之間的複雜關係中取得的。鄭國的始封君是周桓王的弟弟友,封地在關中鄭縣,後來周平王東遷,鄭國也遷到新鄭,鄭國地盤靠近周王畿之地,也處於天下之中的位置,地理環境優越,綜合實力強大,也是率先強大的諸侯。

    鄭國並不滿足現狀,與周王室先進行土地交換,之後發生了著名的繻葛之戰,周王室第一次被諸侯所打敗,丟盡了臉面。這時期鄭國的國君就是著名的鄭莊公,也就是《春秋》開篇《鄭伯克段於鄢》的鄭伯。所以,鄭莊公因為佔據中原有利環境,打敗周王室而獲得了霸主的地位。

    其次,鄭莊公與其他霸主稱霸的形式不太一樣。像上面提到的,鄭莊公是打敗周王室,而其他霸主都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打敗其他有實力的諸侯,並透過會盟的形式確定霸主地位。而且鄭國總體實力、影響力都不及其他霸主,稱為霸主還是有些勉強,春秋五霸雖然名單不一,但都是實至名歸。

    參考資料:《春秋史》;《史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電網招聘條件有哪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