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能夠一直生長下去嗎?
9
回覆列表
  • 1 # 小劉同志的一天

    草魚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草魚的俗稱有:鯇、鯇魚、油鯇、草鯇、白鯇、草魚、草根(東北)、厚子魚(魯南)、海鯇(南方)、混子、黑青魚等。英文名:Grass carp 。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草魚幼魚期則食幼蟲,藻類等,草魚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生殖季節親魚有溯游習性。已移殖到亞、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草魚,鯉科。體延長,亞圓筒形,體長大1m餘。體青黃色。頭寬平,口端位,無須。咽齒梳狀。棲息水的中下層,以水草為食。3-4齡成熟,在江河上游產卵,可人工繁殖。生長快,最大個體達30kg左右。為中國主要淡水魚類養殖物件。分佈於中國各大水系,肉味美,魚膽有毒[1]。

    中文學名

    草魚

    拉丁學名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別稱

    鯇、油鯇、草鯇、白鯇、草魚、烏青、草苞、草根(東北)、混子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輻鰭魚綱

    亞綱

    新鰭亞綱

    鯉形目

    鯉科

    亞科

    雅羅魚亞科

    草魚屬

    草魚

    分佈區域

    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

    英文名

    Grass Carp

    命名人

    Valenciennes, 1844[2][2]

    形態特徵

    英文名:Grass carp。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的唯一種,又稱白鯇,草根魚,厚魚。體略呈圓筒形,頭部稍平扁,尾部側扁;口呈弧形,無須;上頜略長於下頜;體呈淺茶黃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鰭略帶灰黃,其他各鰭淺灰色其體較長,腹部無稜。頭部平扁,尾部側扁。下嚥齒二行,側扁,呈梳狀,齒側具橫溝紋。背鰭和臀鰭均無硬刺,背鰭和腹鰭相對。吻非常短, 長度少於或者等於眼直徑。 眼眶後的長度超過一半的頭長。

    分佈範圍

    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為中國東部廣西至黑龍江等平原地區的特有魚類。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生殖季節親魚有溯游習性。已移殖到亞[3]、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中國重要淡水經濟魚類中最負盛名者當推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鰱(Hypophthalmictu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nobilis)等世界著名的“四大家魚”,雖均為中國特有魚類,而草魚以其獨特的食性和覓食手段而被當做拓荒者而移植至世界各地。

    共15張

    草魚

    生態習性

    草魚一般喜棲居於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具有河湖洄游的習性,性成熟的個體在江河、水庫等流水中產卵,產卵後的親魚和幼魚進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沒的淺灘草地和泛水區域以及干支流附屬水體(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叢生地帶)攝食育肥。冬季則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草魚性情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性貪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其魚苗階段攝食浮游動物,幼魚期兼食昆蟲、蚯蚓、藻類和浮萍等,體長約達10釐米以上時,完全攝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為多。草魚攝食的植物種類隨著生活環境裡食物基礎的狀況而有所變化。

    共16張

    草魚製作

    草魚和其它幾種家魚的生殖情況相類似,在自然條件下,不能在靜水中產卵。產卵地點一般選擇在江河干流的河流匯合處、河曲一側的深槽水域、兩岸突然緊縮的江段為適宜的產卵場所。

    生殖季節和鰱相近,較青魚和鱅稍早。生殖期為4~7月,比較集中在5月間。一般江水上漲來得早且猛,水溫又能穩定在18℃左右時,草魚產卵即具規模。草魚的生殖習性和其他家魚相似,達到成熟年齡的草魚卵巢,在整個冬季(12月至2月)以Ⅲ期發育期階段越冬;

    在3~4月份水溫上升到15℃左右,卵巢中的Ⅲ期卵母細胞很快發育到Ⅳ期,並開始生殖洄游,在溯游過程中完成由Ⅳ期到Ⅴ期的發育,在它溯游的行程中如遇到適宜於產卵的水文條件刺激時,即行產卵。通常產卵是在水層中進行,魚體不浮露水面,習稱“悶產”;但遇到良好的生殖生態條件時,如水位陡漲並伴有雷暴雨,這時雌、雄魚在水的上層追逐,出現仰腹顫抖的“浮排”現象。卵受精後,因卵膜吸水膨脹,卵徑可達5毫米上下,順水漂流,在20℃左右發育最佳,大約30~40小時孵出魚苗。

    共18張

    各地草魚

    草魚生長迅速,就整個生長過程而言,體長增長最迅速時期為1~2齡,體重增長則以2~3齡為最迅速。當4齡魚達性成熟後,增長就顯著減慢。1冬齡魚體長為340毫米左右,體重為750克左右;2冬齡魚體長約為600毫米,體重3.5公斤;3冬齡魚體長為680毫米左右,體重約5公斤;4冬齡魚體長為740毫米左右,體重約7公斤;5冬齡魚體可達780毫米左右,體重約7.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40公斤左右。

    草魚生長快,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40公斤。肉質肥嫩,味鮮美。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5.5~26.6克,脂肪1.4~8.9克,熱量83~187千卡,鈣18~160毫克,磷30~312毫克,鐵0.7~9.3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

    草魚(白鯇)

    草魚還因其能清除水體中及沿岸的草,[4]而被漁民用於在外蕩放養一、二年,以開荒除草。草魚因其能迅速清除水體各種草類而被稱為“拓荒者”。

    中國唐代末期在廣東有將荒田築埂,灌以雨水,放養草魚一、二年,以清除野草,使成熟田的記載。草魚常與鰱、鱅混養在一起,投入青草飼養草魚,而遺留在水中的飼料和草魚排出的廢物,經過發酵分解,可為細菌繁殖提供適宜的環境,進而培養出浮游生物,細菌和浮游生物又可作為鰱、鱅的飼料。草魚廣泛分佈於中國除新疆和青藏高原以外的廣東至東北的平原地區。自1958年人工催產授精孵化成功後,已移植至亞、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

    養殖技術

    池塘要求:池塘面積以10~20畝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過20釐米。每10畝池塘配套功率為3千瓦的增氧機和自動投餌機各1臺;

    池塘清整:冬季排乾池水,凍曬20天以上。魚種放養前15天,進水10~20釐米,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

    魚種放養:春節前後,每畝放規格為200~250克/尾的草魚種300尾,規格為15~20尾/公斤的鯽魚種300尾,規格為5~6尾/公斤的鰱魚種50尾、鱅魚種10尾。魚種放養前用5%食鹽水浸泡消毒5~10分鐘;

    飼料投餵:以投餵顆粒飼料為主,飼料蛋白質含量在28~32%,輔投青綠飼料。飼料投餵遵循“前粗後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則,一般每天投餵2次,以2小時內吃完、草魚攝食8成飽為宜。連續投餵顆粒飼料一段時間後,應停喂顆粒飼料1周,間隔期內投餵原糧飼料。平時注意在飼料中適量新增維生素等藥物,避免草魚患肝膽綜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水質管理:正確使用增氧機,6~10月晴天無風天氣,每天下午1~3時開機增氧2小時,凌晨適時增氧;連續陰天應提早增氧。適時向池塘加註新水,採取“小排小進、多次換水”的辦法逐步調控水質。6~9月,每隔3~5天加註新水1次,每次加水10釐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畝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漿全池潑灑1次;

    病害防治:採用“前粗後精、精青結合”的方式投餵,控制草魚肝膽綜合症發生。草魚常見病有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一般採取內服外潑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外潑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劑為主,連用3天;內服以“三黃粉”藥餌效果較好,每50公斤魚體重用三黃粉(大黃50%、黃柏30%、黃芩20%,碾成碎粉後攪勻)0.3公斤與麵粉糊混勻後拌入飼料中投餵,連用3~5天;

    適時捕撈:適時將大規格成魚起捕上市是草魚高產養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體的載魚量,促進後期池魚快速生長。一般於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溫較低時起捕。

    環境與消毒

    草魚最容易生病,養殖無公害草魚應有專門的養殖基地,並形成一定的規模,基地周圍無汙染源。養殖基地應具備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進排水暢通,魚塘之間互不相通,交通運魚方便,飼料資源豐富,生態環境條件良好。

    共14張

    草魚

    優質魚種

    要想養好草魚,必須選用健康活潑的優質魚種,自繁自育的魚種的親本應來源於有資質的國家認定的原料場,苗種經無公害培育而成,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具備品種優良性狀,條件具備的最好自繁自育為好,如從外地引進魚種須經檢疫合格方能引入。魚種放入前須經消毒處理,可選用二氧化氯每5~10分鐘20~40mg/L、食鹽每5~20分鐘用1~3%、每15~30分鐘用8mg/L,高錳酸鉀每15~30分鐘10~20mg/L等藥物浸泡消毒。放養比例按80∶20放養模式投放魚種,即主養草魚佔80%,配養魚(鰱、鱅、鯉、鯽等)佔20%。

    科學投餌

    草魚在自然水域主要取食水草,在池塘無公害養殖中,適宜採用配合科學配比的顆粒飼料,減少殘餌對水質的汙染,充分提高餌料利用率。生產草魚顆粒飼料,應加入一定量的草魚粉,既可降低餌料成本,又能滿足草魚對纖維素等特殊營養的需求,促進草魚生長。搭配投餵的水旱草、應柔嫩、新鮮、適口。餅粕類及其他類餌料,要無黴變、無汙染、無毒性,並經粉碎、浸泡、煮熟等方式處理後,製成草魚便於取食、易於消化的餌料。投餵餌料要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投餌原則,還要透過觀察天氣、水體情況及魚的吃食量確定合理的投餵量。

    投餵漁藥

    漁藥是用於預防和治療水產動植物病蟲害的物質,如果使用不當,極易在魚體內殘留,造成魚的質量不合格,因此要慎重使用。漁藥一般包括殺菌劑、滅蟲劑、水質改良劑等,一些傳統漁藥已被禁用,如氯黴素、呋喃唑咽、五氯酚鈉、孔雀石綠、磺胺噻唑、泰樂菌素、喹乙醇、磺胺脒、殺蟲眯等32種漁藥,不能在水產養殖中使用,在選用漁藥時應特別注意。在農業部頒佈的行業標準中列出了宜用漁藥26種,如二溴海因、優氯淨、漂白粉、氯化鈣、強氯精,並規定了用途及用量用法。休藥期和注意事項,在使用時可參考。[5]

    共7張

    草魚

    喂草注意

    草魚從幼魚體長5釐米起就開始吃草,體重250克以上的草魚,每條每天的食草量可以達到125~180克。因此,在選用草料喂草魚時,要把好以下四關:

      1、減少水生水草的投餵

    共11張

    草魚

    2、多投餵鮮嫩草料

      鮮嫩草料營養豐富、纖維素少、易被消化,草魚攝食鮮嫩草料,能使草魚長得快,少生病,亦可減少投餵量,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因此,投餵草魚的草料,應儘量選用鮮嫩草料。草料的種類,應是平行脈的長葉青嫩草,不宜投餵草魚厭食的網狀脈的團葉草料。以投餵種植的黑麥草、蘇丹草等牧草和採集的野生長葉嫩草為好。平時,還要對草魚吃草的情況進行觀察,草魚喜食的草類應多投餵,以滿足草魚生長髮育的需要。

      3、投餵方法要得當

      對草魚喂草,每天要定時、足量、均勻投餵,力求將草料撒開,讓魚吃飽、吃好。要根據天氣、水質和魚類活動情況等具體情況調整投餵量。要嚴禁投餵存放過久和黴爛變質的草料,避免草魚感染疾病。

      4、按魚類口徑大小不同投餵不同的草料

      草魚在幼魚階段口徑小,不能投餵粗大、堅硬的草料,宜投餵小浮萍、莎莎草等草料,或將鮮嫩的長葉草鍘碎後投餵。以後,隨著魚齡增大,口徑也逐漸增大,便可過渡到投餵常規鮮嫩草料。

    高產養殖

    一般傳統草魚養殖模式是一年一季,人工割草餵養,畝產在260~400千克之間,這種模式勞動強度大、產量低、效益不高。聊城市高唐縣固河鄉劉橋村退休幹部劉玉慶利用門前廢棄多年的老灣坑,改建池塘2.5畝,採用人工顆粒飼料,一年養兩季草魚,獲畝產1960千克、畝純利潤3000元的效益。現將技術介紹如下。

    草魚養殖

    (1)池塘改建:選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無汙染、常年有微流水的池塘進行改建,水深在1.5~2米之間。

    (2)池塘消毒:在魚苗放養前10~15天用漂白粉7~10千克/畝,帶水清塘消毒,或用75千克/畝生石灰水趁熱全池潑灑。

    (3)魚塘放養:第一季在春節前後,水溫在6攝氏度時投放。畝放草魚600尾,規格為350~400克/尾;適當混養鯿魚500尾,規格為200~250克/尾;鱗魚100尾,規格為300~400克/尾;鱅魚20尾,規格為150~200克/尾;鯉魚100尾,規格為100~150克/尾,以保證端午節前能全部上市。第二季為端午節後開始,全部投放草魚魚種600尾,規格為150~200克/尾。放養前用4%食鹽水溶液浸浴消毒0~15分鐘,以預防各種細菌性疾病和水黴病。

    (4)飼料選擇及投餵方法:應選用蛋白質含量28%~30%的草魚專用顆粒飼料,投餵方法是養殖前期按池塘內草、鯿、鱗、鱅等總重量的2%~3%計算,l養殖後期改為5%~6%,每日投餵兩次。

    (5)日常管理:對於高密度精養池塘,主要是保持良好、穩定的水質,重點防缺氧泛塘。

    ①加註新水堅持晝夜不斷的小流量充水,遇嚴重浮頭時應加大充水量

    ②提早巡塘輕浮頭是從凌晨5~6時開始7~8時太陽出來睡後消失,這是正常現象。重浮頭則是從下半夜3時開始,若未及時l採取措施,至5~6時就會導致泛塘死魚。因此,下半夜3時要起l床巡塘一次,特別是在小滿、芒種這兩個季節最易發生重浮頭。如發現重浮頭,應及時採取加註新水並開啟增氧機等措施,以防泛塘。

    (6)病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巡塘時,如發現進水口處有草魚叢集且魚體發黑現象,即為發病預兆,此時全池潑灑1毫克/升漂白粉,連續2~3天,可制止病害。第二季養殖期間一般不發病。

    管理要點

    春季

    親魚培育

    1、及時改善魚塘水質,合理投餵優質飼料,加強親魚的培育。越冬後的親魚魚塘,水質一般呈老化狀態及出現弱酸性,故當魚塘水溫逐漸回升並穩定至13~15℃以上時,對魚塘水質進行處理。具體方法如下:

    (1)全塘換1/3新鮮水;

    (2)適當降低池塘水位,以利池塘水溫快速升高;

    (3)天氣晴朗時,中午開1~2小時增氧機暴氣;

    (4)視情況需要,使用生石灰或微生物製劑等改善魚塘水質。

    2、及早開食,加速親魚的性腺發育。

    3、勤巡塘,避免魚塘出現浮頭現象。處於懷卵的親魚,耗氧量相對偏高,要保持魚塘水質有較高的溶氧量(4~5mg/l),否則影響親魚的發育、成熟。一旦池水缺氧,親魚出現浮頭,則會影響親魚的成熟、產卵,甚至導致親魚不產,嚴重影響了全年的生產。

    4、加強沖水,促進親魚發育成熟。水溫穩定在15℃以上時,對親魚加強水流刺激,有助於親魚的發育成熟,有助於成熟親魚順利產卵。

    5、有效控制魚病發生,嚴格控制親魚塘的施藥量。越冬後的親魚,有部份親魚可能出現凍傷患水黴病,要及時將死、病魚撈走,避免汙染水質,及時用水黴淨(100g/畝.m)全塘潑灑防治水黴病,並嚴格控制親魚塘的施藥量。施藥過多、施藥量過大,會影響親魚的成熟產卵,甚至影響產卵孵化出的魚苗的質量。

    成魚飼養

    1、春季期常出現陰天黴雨天氣,氣壓較低,水體易缺氧,此時水質管理的要點是:加強巡塘,注意魚塘浮頭現象出現,及時開啟增氧機增氧;及時對魚塘更換、加註新鮮水;視魚塘水質惡化情況,全塘潑灑生石灰或施用微生物製劑改良水質,保持魚塘良好的水質環境。

    2、開春後魚塘水溫漸升,魚類開始攝食,此時應及早開食,投餵新鮮質優的飼料,保障魚類能提早開食,促進體質的恢復,增強提高抗病力,及時促進魚類的生長,提高養殖產量、效益。

    3、做好防病治病措施。越冬後有部分魚可能凍傷患水黴病等,可採取如下方法防治水黴病:

    (1)用水黴淨(100g/畝.m)全塘潑灑;

    (2)用五倍子藥汁全塘潑灑,使池水濃度達到4ppm為宜。

    夏季

    1、池塘勤清整

    一般飼養1至2年就要清整一次,清除底泥10-20釐米。在清除殘渣淤泥的同時,每667平方米用75千克生石灰消毒,徹底消滅有害病菌。

    2、魚種消毒

    魚種放養時要堅持藥物浸洗消毒。一般用4%至5%的食鹽水浸洗5至10分鐘,水溫在10~20℃。

    3、放養合理

    應該做到:同一池塘,魚的品種和規格要多。一般吃食魚佔總放養量的60%,肥水魚佔40%。採用精養的、有增氧機的應適當密放,否則要稀疏的放苗。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800~1000尾。

    4、投餵科學

    投餌施肥時要堅持做到四看、四定,也就是投餵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魚類吃食狀況。同時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保證魚能吃的充足、吃的新鮮、吃的均勻。

    5、魚病及時防治

    要堅持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治結合。生石灰是預防魚病的良藥。它既能防治疾病又能調節水質,促進魚類生長。一般15~20天可用一次。每667平方米每米水深可用15千克左右。

    6、浮頭防範

    盛夏悶熱雷雨天氣,魚類容易浮頭泛塘。要加強夜晚巡塘。一旦發現異常現象,應該馬上採取增氧防範措施。

    7、注意事項

    池內禁止栽種水花生、菱角,禁止漚泡樹木。

    魚病介紹

    草魚以其肉質細嫩、個體大、肌間刺少而備受消費者喜愛。但草魚在養殖過程中的“四病”(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出血病)制約著草魚養殖的發展。長期的生產實踐證明,草魚免疫注射技術是當前能解決草魚“四病”的一條有效途徑。

    共4張

    草魚

    新病防治

    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加和養殖環境的惡化,草魚養殖病害由傳統的“老三病”(赤皮、爛鰓、腸炎等)發展為草魚“新三病”即細菌性併發症(赤皮、爛鰓、腸炎併發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膽綜合症等。草魚“新三病”給養殖生產帶來更大危害,發病後造成草魚大量死亡,因此瞭解其發病症狀及時採取防治措施,對保護養殖生產的正常進行有重要意義。

    併發症

    [病因症狀]該病的致病菌是由多種細菌引起的,包括腸型點狀氣單胞菌、魚害粘球菌、熒光假單胞菌等,患此病的魚,發病症狀兼具赤皮、爛鰓和腸炎三種症狀;病魚體色發黑,頭部發黑,離群獨遊;反應遲鈍,腹部膨大,兩側常有紅斑,明顯“蛀鰭”,肛門紅腫突出,成紫紅色,輕壓腹部,有黃色黏液和血膿流出。剖開腹部,可見腹腔積液,腸壁充血發炎,後腸尤甚,腸黏膜細胞往往潰爛脫落,並與血液混合而成血汙,充塞於腸管中;肝臟亦常有紅色斑點淤血;病魚鰓絲點狀充血,末端腐爛,軟骨外露,致使邊緣發白,鰓絲上帶有黏液和淤泥,嚴重時鰓蓋骨表皮充血,發炎,腐爛,中間部分往往被腐灼成一圓形透明小窗,俗稱“開天窗”;體表局部發炎,鱗片鬆動脫落,以腹部兩側為明顯,鰭基充血,末端腐爛,鱗片脫落或鰭條腐爛處常有水黴寄生。此病一年中均有可能發生,特別是在5~9月份最甚。

    [防治方法]

    徹底清塘消毒,實行“四消”、“四定”;

    不要直接施用未經發酵的動物糞便;

    不要投餵腐敗變質的飼料;

    魚種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浸泡消毒;

    用0.2ppm二氧化氯或0.3ppm溴氯海因或0.4ppm強氯精等消毒藥定期全池潑灑;

    每40公斤飼料用大蒜素100g,拌飼連續投餵7天;

    每40公斤飼料用恩諾沙星100g,拌飼連續投餵3~5天,第一天用量加倍。

    綜合症

    [病因症狀]當前,草魚肝膽綜合症是草魚養殖中常見的一種疾病,發病初期,池中病魚漂游池邊,反應遲鈍,食量減少,目測體表無明顯症狀,僅有少部分魚的眼球及眼眶發紅,鰓絲腫脹,鏡檢無寄生蟲;解剖發現,腸道無食,肝臟腫脹,呈白色、綠色或黃色,這均是肝膽綜合症的症狀,嚴重的肝臟呈糜散狀與腸黏膜及脂肪粘連在一起,充塞於胸腔,膽囊有時腫大變黑,有時膽囊變無,腹水嚴重。發病一段時間後,死魚數量激增;該病發生原因較複雜,投餵變質飼料,飼料中脂肪含量超標或長期投餵含喹乙醇飼料,養魚水體受銅、氨等物質汙染都會引發肝病。

    [防治方法]

    注意合理的放養密度;

    不投餵腐敗變質的飼料;

    不要直接施用未經發[7]的動物糞便;

    經常注入新水或使用生物製劑,改善水質;

    經常清除飼料殘渣及建立魚飼料的檢驗制度,保持飼料新鮮,防止飼料中蛋白質及脂肪氧化;

    用肝膽寧100g+大蒜素100g拌飼40kg製成藥餌,連喂5~7天。

    出血病

    [病因症狀]患病早期,從外觀觀察,病魚的口腔、腹部、鰓蓋、眼眶、鰭條及魚體兩側呈輕度充血癥狀。剖開腹腔,腸道內尚見少量食物。隨著病情的發展,上述體表充血現象加劇,骨肉呈現出血癥狀,眼眶周圍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紅腫。剖開腹腔,由於內臟器官受到損害,導致腹腔內積有黃色或紅色腹水,肝、脾、腎腫大,腸壁充血、充氣且無食物。鰓灰白顯示貧血,有時呈紫色且腫脹,嚴重時鰓絲末端腐爛。3~4月份,病魚出現的體表發炎充血癥狀是:頭部、嘴、鰓蓋、眼眶以及體表兩側、腹鰭下和尾柄等處為甚,有的病魚可見突眼,鰓貧血,內臟器官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炎,有時也可見到腸道內充氣膨脹。5月後的病魚症狀是體表多以鰓蓋下緣、鰭基和內臟充血發炎,有時口腔骨肉也同時充血發炎。該病在草魚養殖中廣泛流行,水溫在 9~36℃之間均有可能發生,尤以28℃時發病最為嚴重,往往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這是流行地區最廣、季節最長、危害最大的一種流行病。

    [防治方法]

    徹底清塘消毒,實行“四消”、“四定”;

    經常注入新水或使用生物製劑,改善水質;

    用0.2ppm二氧化氯或0.3ppm溴氯海因或0.4~ppm強氯精等消毒藥定期全池潑灑;

    內服10%恩諾沙星100g+三黃散200g拌飼40kg,連喂5~7天。[8]

    疫苗防治

    在低溫情況下(8℃~20℃),草魚的新陳代謝能力較弱,透過注射接種途徑可使二齡草魚魚種獲得新的免疫抗原劑量,經過5~30天的低溫(10℃~15℃)誘導,使注射過的草魚魚種完成初次免疫能力,在水溫提高到20℃以上時草魚的免疫抗病水平能得到迅速加強,從而達到減少二齡草魚發病機會的目的。

    [防治方法]

    時間選擇。選擇在水溫為8℃~22℃的春季進行。北方地區儘量選擇水溫較低的3月進行,這有利於水黴病的預防。已感染患病的草魚不宜進行注射免疫。

    魚種準備。規格在8.33釐米以上的各種健壯無病的草魚魚種均可實行免疫注射,注射前用0.5%的食鹽水溶液對魚種進行消毒處理,時間控制在5~10分鐘。為了便於生產操作,可用敵百蟲水溶液對魚種進行麻醉處理。

    工具選擇。注射器、針頭以及稀釋器皿須用75%的酒精消毒或用開水煮沸消毒。規格在9.99釐米以下的魚種一般選用4.5#或5#注射針頭,規格在11.66釐米以上的魚種一般選用5.5#或6#注射針頭,規格在16.65釐米以上的魚種一般選用7#注射針頭。為了防止注射時入針太深傷及魚體內臟,可在注射針頭上套一小截塑膠管,暴露出的針尖長度略長於魚體腹肌厚度。

    疫苗稀釋。濃縮液在使用前先用0.65%生理鹽水稀釋10倍,一瓶稀釋好的疫苗儘可能一次用完,如一次用不完,可用注射器抽取需要量使用,抽取後用醫用膠布封住針眼。

    注射部位及劑量。在腹鰭基部注射,針頭與魚體成45度刺入魚體。規格在9.99釐米以下的魚種每尾註射0.5毫升稀釋後的疫苗,規格在9.99~16.65釐米的魚種每尾註射0.5~1毫升稀釋後的疫苗,規格在16.65釐米以上的魚種每尾註射1毫升稀釋後的疫苗。

    細菌性爛鰓病

    [9]流行情況:該病流行於4-10 月份,魚種至成魚均可感染。該病常與赤皮病、腸炎病併發,俗稱“老三病”。

    臨床症狀:患病魚遊動異常,獨遊或散遊,食慾減退,易到水上層遊動,張口呼吸,嚴重時呼吸困難,開增氧機後仍在水面遊動。體色發黑,頭部最明顯,鰓蓋骨的內表皮往往充血、發炎、糜爛,呈現“開天窗”狀。鰓絲腫脹,末端腐爛,呈白鰓或花鰓狀,有較多粘液,易附著汙物。

    鑑別診斷:要注意與寄生蟲性爛鰓病鑑別診斷,可透過鏡檢觀察有無寄生蟲進行鑑別。

    治療:用1 次20%二氧化氯,按每畝水深1m100-125g 的用量全池潑灑,內服藥使用10%氟苯尼考粉,按每kg 魚體重0.1-0.15g 的用量拌入飼料中投餵連續投餵4-6d。

    赤皮病

    [9]流行情況:該病是由熒光假單胞菌引起魚類一種常見細菌性疾病,主要危害草魚、青魚、鯉魚、鯽魚、團頭魴等多種淡水魚,流行水溫20-28℃,熒光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

    臨床症狀:病魚體表鱗片、鰭條等部位充血發炎,鱗片易脫落,魚體兩側及腹部最為明顯,面板充血、出血、發炎,鰭條末端腐爛,成“蛀鰭”,病變處易感染水黴病。

    治療:使用1 次10%戊二醛溶液,按每畝水深1m200ml 全池潑灑,飼料中新增10%的諾氟沙星粉,按每kg 魚體重新增0.2g,拌入飼料中連續投餵3d。

    細菌性腸炎病

    [9]流行情況:該病可危害多種淡水魚類,流行水溫18-30℃,常與赤皮病、爛鰓病併發。

    臨床症狀:病魚食慾下降,散遊,腹脹,肛門紅腫,剖檢可見腸壁充血發炎,腸壁彈性差,腸腔內沒有食物,粘液較多。

    鑑別診斷:應注意與病毒性腸炎和寄生蟲性腸炎進行鑑別診斷。病毒性腸炎發病急,腸道充血、具光澤、彈性;寄生蟲性腸炎剖檢或鏡檢可見腸壁或腸腔裡有蟲體;而患細菌性腸炎病:腸糜爛、無光澤、彈性。

    治療:對發病水體用10%聚維酮碘溶液,按水體60ml/m3 濃度全池潑灑;按每kg 魚體重新增0.25g 三黃散,與飼料拌勻後內服連續投餵3-5d。

    豎鱗病

    [9]流行情況:豎鱗病主要發生在春季,流行水溫17-22℃。

    臨床症狀:病魚鱗片區域性或全身豎立,鱗囊內有積液,輕壓鱗片,有積液射出,鱗片易脫落,病灶處充血發炎。

    鑑別診斷:應注意與寄生蟲性豎鱗病進行鑑別診斷,取病變處做水浸片,置光鏡下檢查,可寄生在鱗囊下的寄生蟲主要包括魚波豆蟲、嗜子宮線蟲等。

    治療:苯扎溴銨溶液,按每立方米水體1ml 濃度全池潑灑。

    列印病

    [9]流行情況:該病是由點狀氣單胞菌引起的一種以面板腐爛、潰瘍為主的細菌性面板性疾病。該病原體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只有當魚體有損傷時,才會感染髮病。以夏秋季節常見。

    臨床症狀:病灶主要發生在背鰭以後的軀幹部,以及腹部兩側,病變處呈圓形、橢圓形的紅斑,似在魚體上加蓋紅色印章,病灶處面板充血、出血發炎,形成潰瘍,與周圍正常組織界限清楚,嚴重時露出骨骼或內臟。

    治療:聚維酮碘,按水體0.15ml/m3 濃度全池潑灑,拌料內服諾氟沙星,30mg/kg 體重,一天一次,連用3-5d。

    癤瘡病

    [9]流行情況:癤瘡病是由癤瘡型點狀氣單胞菌引起的一種淡水魚常見細菌性疾病。主要危害草魚、青

    魚、鯉魚、團頭魴、鰱、鱅等魚類。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臨床症狀:病變常發生在背部肌肉,背部隆起,用手輕按隆起處,肌肉失去彈性、質地較軟,嚴重時病灶處出血發炎、潰爛。

    鑑別診斷:應注意與粘孢子蟲病進行鑑別診斷,取病灶處鏡檢,觀察是否有粘孢子蟲感染。

    治療:溴氯海因,按水體0.5-1ml/m3 濃度全池潑灑,10%氟苯尼考粉,100-150mg/kg 體重,拌飼投餵,一天一次,連用3-5d。

    白頭白嘴病

    [9]流行情況:該病是由粘細菌引起的疾病,可感染多種魚類,尤其對草魚夏花危害最大,發病率、死亡率高。本病主要在夏季流行。

    臨床症狀:病魚自吻端至眼球處的面板顏色變淡,呈乳白色,口腫脹,周圍面板糜爛,呈白頭白嘴症狀,將病魚取出水面,症狀則不明顯,個別病魚的顱頂充血,呈現“紅頭白嘴”症狀。

    鑑別診斷:應注意與車輪蟲寄生引起的白頭白嘴症進行鑑別診斷,取病灶處進行鏡檢,觀察是否有寄生蟲即可區別。

    治療:45%苯扎溴銨溶液,按水體0.22-0.33ml/m3 全池潑灑,諾氟沙星粉,150-200mg/kg 體重,拌飼投餵,連用5-7d。

    細菌性敗血症

    [9]流行情況:該病流行季節最長,危害魚類種類最多,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臨床症狀:病魚眼眶、口腔、鰓蓋、鰭條、兩側體表充血、出血,眼球突出,肛門紅腫,腹脹,剖檢可見腹水,內臟有不同程度的腫大、充血及出血。

    治療:聚維酮碘,按水體1ml/m3 濃度全池潑灑,連用2d,第三天起分別用維生素K3、三黃散、諾氟沙星製成藥餌,每kg 飼料,分別為8g、6g、5g,連用5-7d。__

    相關措施

    預防

    養過草魚種的池塘,特別是以前患過草魚三病(腸炎、爛鰓、赤皮病)的池塘不要用於草魚種的培育。

    1.對舊魚塘徹底清淤,透過清淤和曝曬池底,以殺死病菌、病毒,消除魚病隱患。

    2.把好魚苗質量關。如果是自繁的,最好在繁殖前對親魚進行滅活疫苗的注射。如果需引種,最好從國家或省級苗種基地引進。

    3.草魚與鰱、鯽的放養比例控制在80:20左右。

    4.草魚種培育前期,在5~7天內完成魚苗的馴化搶食,飼料投餵要充足,防止因飼料短缺,造成魚苗體質弱。

    5.精飼料須用草魚種專用配合飼料,在7月中旬以前(體長10釐米左右)以投餵精飼料為主,加快魚苗的生長;7月中旬-9月中旬,減少精飼料的投餵量,增加優質青綠飼料的投餵量,使精飼料與青飼料的比例控制在1:3~4:9;9月中旬以後,適量增加精飼料的投餵量,精青飼料比例控制在1:1~1.5。同時在6月下旬~9月下旬,精飼料中要加入抗菌藥防魚病。

    6.注重日常消毒管理:⑴魚種培育前期即6月中旬以前,每15天左右每畝用20~30公斤生石灰全池潑灑1次。⑵6月中旬~9月中旬每10天左右每畝用0.2~0.25公斤安勒斯消毒劑全池潑灑.⑶養殖中後期,每月每畝全池潑灑1公斤光合細菌1次。

    治療

    1.寄生蟲魚病:如中華鰠、三代蟲等,每畝用滅蟲王0.5公斤全池潑灑,隔天1次,連用2次。

    2.腸炎、爛鰓、赤皮病:⑴發現草魚種因患"三病"有一定的死亡數量後,應立即減少精飼料的投餵量或不喂精飼料,也不投餵青飼料。停料3~5天以後,投少量拌有腸炎爛鰓靈的青飼料,以後慢慢增大青飼料的投餵量。待魚病緩解後,再投餵少量的精飼料。⑵將每畝5公斤大黃乾燥片(粉碎),用濃度0.4%的氨水浸泡14小時以上,全池潑灑,連用3天。⑶用純度99%的卡那黴素粉劑0.5克粘附1公斤蕪萍,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5%左右,連用1周。注意:在草魚種患"三病"較嚴重時,忌用含氯藥物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否則,會造成患病魚種的大批死亡。

    一.草魚肝、腎疾病的症斷和治療

    1、黃肝(肝炎)

    症狀:肝臟顯土黃色,膽液顯淺黃色或無色。病症嚴重的一般還伴有腎臟腫大,腹腔有積水,腸道紅腫等症狀。

    病因:由細菌病原體,如嗜水氣單孢菌等引起的組織器官病變。

    治療:採用水質改良與體內外殺菌並舉的技術措施。

    1.第一天和第三天,每667立方米水體用九州神農1號(二氧化氯)300克,化水後全池潑灑。同時在第一天開始在飼料中新增抗菌素或抗生素藥物,如恩諾沙星(出口產品禁用)或鹽酸土黴素等3~5天。

    2.在完成第一個療程後, 每667立方米水體用施諾克(地衣芽孢桿菌)250克以改善水質,降解有害的遊離態氨、氮,控制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

    2、綠肝

    症狀:病魚離群獨遊,頭和背部有發黑現象等。解剖發現肝臟中有綠色斑塊,膽腫大,膽液顯深綠色。

    病因:草魚長期、並大量攝取了有刺激性物質的食物;或飼料中黴菌數量超標。

    治療:

    1.不投餵發黴變質的飼料。

    2.調整或適當減少飼料的投餵量。

    3.投餵藥餌。在草魚飼料中加入解毒、排毒、消炎等藥物,如"三黃散"或"肝膽利康散"等,連續投餵5~7天。

    3、白肝(脂肪肝)

    症狀:魚體肝臟顯白色。

    病因:飼料營養不平衡,或飼料中脂肪含量過高。

    治療:調整飼料營養結構比例;或降低飼料中的脂肪含量。

    4、腎炎

    症狀:腎臟有炎症且積水,腎功能下降。同時伴有腹腔積水,魚體外表伴有敗血性出血症狀。

    病因:由環境因素與病原體,如嗜水氣單孢菌等,單獨或聯合引起的腎臟病變。

    5、花肝

    症狀:病魚離群獨遊,魚的頭部和背部發黑,鰓部帶有少量汙泥,魚鰭基部發紅,死前常躍出入面。解剖發現肝臟上有綠色、白色相間的斑塊,膽液顯深綠色或淡黃色,腸道前部發紅,有部分病魚腎臟有炎症。

    病因:綠肝與白肝的綜合症。

    治療:

    1.調整飼料營養結構比例的同時,適當地減少飼料投餵量或投餵次數,讓魚進行自身調整。

    2.投餵藥餌。在飼料中加入解毒、排毒、消炎、促進代謝的藥物,如肝泰(魚肝寶散)十氟瑞康(諾氟沙星,出口產品禁用)或肝膽利康散十恩福德(恩諾沙星,出口產品禁用)或三黃散十鹽酸土黴素。

    3.綜合方法可參照綠肝與白肝的方法,並加以綜合。

    二、草魚肝、腎疾病的預防

    1.調控水質,定期用菌。在養殖水體中定期使用施諾克(地衣芽孢桿菌),用量為每667立方米水體250克;或養殖水體使用消毒殺蟲劑48小時以後,再使用施諾克(地衣芽孢桿菌),以控制水體中有害物質的產生。

    2.投餵營養全面的飼料。

    3.注意飼料的衛生指標。

    4.定期消毒,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數量。

    營養分析

    1.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迴圈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2.草魚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而且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對於身體瘦弱、食慾不振的人來說,草魚肉嫩而不膩,可以開胃、滋補。[10]

    垂釣方法

    1、布底窩釣法:多數情況下,布底窩釣草魚,要打大窩,如果魚特別厚,特別多,就可以打五斤、十斤的大窩,必要時還應加窩補窩。布底窩時要考慮軟硬兼施,即以軟餌供食,以硬餌養窩。軟餌應以油糠、麥麩等為主,適量拌入灰面等粉餌,硬餌可選用糠餅塊、豆餅塊、顆粒飼料之類。釣草魚使用的釣餌,春秋兩季和夏季是有區別的。春秋兩季溫度在不足20℃時,草魚的消化能力不是很強,應以軟餌為主,如在深秋釣草魚,要選用熟餌或半熟餌即將封口的草魚,最怕消化不良。對於生餌、硬餌會敬而遠之,甚至不聞不問。在30℃以上時,草魚的消化能力較強,使用糠餅粒、顆粒飼料等硬餌作釣餌,不會有什麼問題。夏天的草魚最怕瀉肚子,所以,夏天的釣餌一定要好,要新鮮,要乾淨。

      布底窩釣草魚,要看準魚泡打窩,草魚泡是大泡,容易識別,即使風天,釣草魚的窩點位的水深,應在1.5米至2米左右為宜,離岸邊的距離,應不少於5米,水淺了近了,不好上魚遛魚。

      草魚咬鉤的標相,。多數為點標、搖標之後下沉,草魚有邊吃邊走的習慣,標相不難識別。

    2、打草窩釣法:其實,打草窩釣草魚是正釣,是本釣,是最能釣上草魚的一種釣法。打草窩有兩種釣法:一種是打沉底草窩,一種是打浮面草窩。打沉底草窩是捆打,將割來半米左右的長青草,用繩子捆成把,把子越大越好,吊上石頭或磚塊,用力拋投沉入水底,要求水深在兩米以上。打浮面草窩是散打,主要用於釣流水。將割來的青草切成50毫米左右的小段,裝入袋中捶打後,用手揉軟。打窩時,每次抓5到1 O根段草丟投於流水水面,每隔2米左右丟一次,直至誘魚上窩,魚上窩後,但仍需繼續丟草保窩。

      釣底草窩與釣浮草窩的方法是不一樣的,釣底草主要是用手竿釣魚,釣浮草主要是用海竿釣魚。釣底草的釣餌主要是青草尖,還可以用谷芽、嫩樹葉、南瓜花之類。釣浮草主要是青草尖。用青草尖作釣餌,可以直接穿掛於鉤上,也可以用皮筋線類紮成小扎,一般取6至1 0根草尖捆紮為宜。用手竿釣沉底草窩,釣餌不能沉底,而應在草窩的前後左右或草窩的上方。草魚是否上窩。容易識別,。沉草的窩位不斷有碎草碎屑浮出水面,說明窩上有魚,可以下釣,草屑浮出越多,說明窩上的魚越多。

      流水中釣浮面草魚,要用2米以上的海竿,要壺;線,鉛墜可裝在標尾之下,鉤尾到墜底的腦線約為300毫米。釣餌(主要是草尖扎)從投草點放入,與窩草點同行。魚咬鉤時,一定要等浮標沉入水面後才能揚竿剎魚,剎魚要強利、重剎。

    3、懸浮釣法:我們這裡講的懸浮釣法,是指不布窩的餌逗釣法,用手竿、海竿都可釣,主要是用單鉤釣草魚。懸浮釣法用手竿比用海竿釣草魚有更多的優勢,手竿釣使用的墜體比海竿釣的墜體要輕,攏投鉤餌時,能降低驚魚程度。懸浮釣法多數使用6米、7米以上的長竿,揚竿上魚半徑大,彈性好,能提高上魚率。懸浮釣法釣草魚,要鈞順風或側順風。

    4、長竿長線沉底釣法:主要用於釣大草魚(也可釣大青魚)。如水體中魚群較蜜,通常是不用布窩的,主要靠釣餌誘釣。用6米、7米的磯釣竿或手竿,配置收放線靈活的齒輪皂輪,繞上百米長線,用主線直接扎大鉤,鉤尾到墜體腦線長為80~1 20毫米,墜重約為 2—5克左右,遠拋還可加重。主要用10×20毫米以上的大糠餅粒,直徑為10毫米,長度為20毫米以上的大顆粒作釣餌(晚秋可用黏性強的熟灰面作釣餌),這是一種典型的遲鈍釣法,也是比較適合釣大草魚釣法。

    5、串鉤釣法:用串鉤留底草魚,可以釣靜水,也可以釣流水。釣靜水可使用硬餌、較餌、蟲餌等。釣流水主要用草餌。有時用串鉤釣不上草魚,多數與墜太輕和主線未絞緊有關。而炸彈鉤的鉤餌在墜體之外,是開放的,魚咬鉤先拖墜後帶線,主線稍有鬆弛,不會影響上魚。

    6、炸彈鉤釣法:以前,炸彈鉤只有一種釣法,就是軟餌釣法,炸彈鉤多了一種釣法,就是硬餌釣法,同樣能夠釣上草魚來。但是,較餌釣釣法與硬餌釣法還是有些不同的。軟餌釣法可以釣窩誘,而硬餌釣法是無法做到的。炸彈鉤用硬餌釣草魚,是不會分散魚群的,掛在鉤上的大糠餅粒及大顆粒飼料,任意拋投在什麼地方,都不可能成窩,也不可能遺落更多的餌料。採用硬餌餌逗釣法,使炸彈鉤釣法變得更為自由,更為方便。值得注意的是,用硬餌釣草魚,不要將鉤尖蕆得太嚴,要防止硬餌遮住鉤尖而刺不中魚嘴,造成空鉤。

  • 2 # 張衛釣遊

    要給你的魚缸給魚的活動範圍略大,然後做好水迴圈,硝化菌群健康,溫度也要控制好,能養很久,草魚也是鯉魚科,錦鯉都不難,草魚也是一樣的。關鍵在於你搭建的環境。

  • 3 # 大李在這說寵物

    魚是典型的食草性魚類。體重2.5千克以上的草魚,每條每天的食草量可達120~180克,但在用草喂草魚時,一定要把好以下"四關"。

    一是多投餵鮮嫩草料。鮮嫩草料營養豐富纖維素少,草魚喜食,易消化,能使草魚長得快少生病,可減少投餵量,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因此,投餵草魚的草料,應儘量選用新鮮嫩綠草料,草料應是平形脈的長葉青嫩草,不宜投餵草魚厭食的網狀脈的團粒草料,以種植的黑麥草、蘇丹草等和野生的長葉嫩草投餵為好。

    三是按魚嘴的大小投餵不同草料。草魚在幼魚期嘴小,不能投餵粗大、堅硬的草料,宜投餵莎草、小浮萍等。或將鮮嫩的長葉草鍘碎後投餵,以後隨著魚類逐漸長大,便可過渡到投餵常規的草料。

    四是投餵方法要得當。給草魚喂草,每天要定時、足量、均勻投餵,力求將草料撒開,讓魚吃飽,吃好,吃勻,以提高養殖效果,還要根據天氣、水質和魚活動等情況,調整投餵量,適應魚對草的要求。要嚴格禁喂存放過久和發黴變質的草料,避免魚感染疾病。

    草魚生長迅速,就整個生長過程而言,體長增長最迅速時期為1~2齡,體重增長則以2~3齡為最迅速。當4齡魚達性成熟後,增長就顯著減慢。1冬齡魚體長為340毫米左右,體重為750克左右;2冬齡魚體長約為600毫米,體重3.5公斤;3冬齡魚體長為680毫米左右,體重約5公斤;4冬齡魚體長為740毫米左右,體重約7公斤;5冬齡魚體可達780毫米左右,體重約7.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40公斤左右。

  • 4 # 金鉤計劃

    草魚是洄游魚,草魚可以在靜水環境中生長,但是不能在靜水環境中發育成熟,也就是說草魚可以養在魚缸裡,但是長不大。

    草魚能養多久,關鍵是看你養的方法。養魚最重要的幾點無非是水質、氧氣、水溫等。

    水質一般要用河水或井水,如果使用自來水,必須提前準備,透過日曬或靜置幾天來處理。

    氧氣方面,如果沒有增氧泵,可以採用水龍頭滴水的方式來增氧。另外水溫低的情況下,也會降低魚對氧氣的需求,所以如果你只是想把魚保鮮暫養,可以考慮降溫,比如用冰箱冷藏室的抽屜養魚,效果不錯。

  • 5 # 阿寶哥vlog

    你好,本人從事養魚行業,草魚可以活個幾十年,養草魚需要大點的空間,需要注意幾個方面:

    一、增氧設施。養池溶氧量要夠,要不定時開增氧機增加水池溶氧量,在回南天的時候尤其重要。魚和其他動物一樣,沒有氧氣是不行的,如果水下溶氧量低,魚就會伸嘴巴往水面呼氣,這樣的溶氧量魚很容易死亡。

    二、水的乾淨程度。魚是生活在水裡面的,水就是它的生活環境,需要一個好的生存環境。所以水質要保持良好,如果是在魚缸養殖,水要注意定期換,最好是一週就要換一次水。如果是大點的魚塘養殖,換水困難的時候,需要定期檢測水質,消毒殺菌。

    三、餵食次數。魚是喂不飽的,所以作為養魚的人,不能一直給魚餵食,正常的情況下魚吃7分飽就可以了。如果吃太飽,魚耗氧量會增加,很容易就會被撐死或缺氧死亡。

    國內草魚大部分都是青背白肚,如果對養殖草魚情有獨鍾,為你介紹俄羅斯“黃金草魚”俗稱“金絲皖”,是有顏色的草魚,可做觀賞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學習原畫有哪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