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袁崇煥能不能擋得住清兵,我不敢肯定,而且很多人也認為他純粹就是沽名釣譽、死有餘辜之徒;但是有一個人,能擋住清軍,是日後的滿清史官在修史的時候都承認的,他就是孫承宗。

    孫承宗其人,是兩代帝師出身——先給泰昌帝當老師,上課上的皇帝每次都說“開心!”泰昌去世以後,又給他的兒子天啟帝做老師。這個老師當得非常好,當得就連稀裡糊塗一輩子的天啟,都不稱他名字,而稱他為“吾師”。

    然而這位優秀的家庭教師並不只會教《四書五經》,在他沒給皇帝當老師以前,他是給巡撫當老師的,而給巡撫當老師之餘,他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去邊境和士兵們聊天,順帶考察一下邊關防務。

    因此,在天啟年間,教完學生之餘,孫承宗老師也走上了戰場,成為了巡閱邊防的兵部尚書。而這位尚書大人,在他的任上,完成了一項偉大的傑作——關寧錦防線。

    在當時舉國一片死磕滿清的浪潮之中,只有孫承宗非常清醒地意識到,滿清人絕對不是蒙古人、日本人可比,這個正處於上升期的民族是明帝國用野戰抵擋不住的,只有用堅城和巨炮,步步為營步步蠶食,才能吃掉這個傢伙。

    事實上,袁崇煥就是孫承宗提拔起來,並且以他為自己預備接班人的;毛文龍、滿桂、祖大壽等一大批遼東系的將領,都是孫承宗慧眼識珠的。而日後著名的“寧遠大捷”,正是在孫承宗的戰略構想下完成的。

    但是崇禎卻從來沒有重用過孫承宗,除了讓他寫信勸為了袁崇煥要動刀子的祖大壽以外,沒有派給他任何有意義的職務。孫承宗在家幾乎是閒居了十幾年,直到崇禎十一年,高陽城陷落,孫承宗指揮全城居民抵抗不敵,被清兵俘虜後勸降不得,從容就義。

    “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百餘年後,清朝史官也不得不承認,孫承宗雖然不一定能夠恢復整個遼東,但只要有他在,清朝人就攻不進中原!

  • 2 # 陳東74482888

    袁崇煥本來就不是守關寧防線的最佳人選,最佳人選應該是關寧防線的建立者孫承宗,要不是閹黨打擊,多爾袞的實力已經被孫承宗玩的差不多了。

  • 3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崇禎一朝,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名將如雲。

    應該說,孫承宗作為袁崇煥的老師,無論是戰略眼光還是膽識氣魄都稱得上是國之棟樑。

    但是,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孫承宗有兩點不足:

    一是戰術指揮欠缺,對於大明帝國,孫承宗更適合做一個戰略制定和決策的統帥,負責全域性的指揮,而對於具體的一線指揮,孫承宗是有欠缺的;

    二是運氣不佳,因為運氣不佳的緣故,在崇禎一朝,受到黨爭的波及,孫承宗在任的時間只有兩年,而且是在袁崇煥死後收拾爛攤子,受到了諸多非議。

    而相比之下,袁崇煥就好很多。

    首先,受到孫承宗的影響,袁崇煥意識到關錦防線的重要性,所以崇禎即位,重新啟用袁崇煥後,袁崇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和加強關錦防線。

    對於清朝,袁崇煥有清醒認識,在“憑堅城用大炮”的思路下,明朝在遼西走廊修建了一座座堡壘。同時,袁崇煥組建的關寧鐵騎,也成為崇禎一朝唯一能夠和清軍在野戰中進行交戰的明朝軍隊!

    袁崇煥在軍隊底層幹過,熟悉軍隊的套路,在軍事指揮上的造詣比科舉一路走來的孫承宗更有發言權。所以,袁崇煥能夠帶好一支軍隊。要知道,抗擊清軍,不僅僅需要正確的戰略部署,更需要不斷消滅其有生力量,迫使其得到削弱。

    因為孫承宗不善於指揮一線軍隊的緣故,後期在督師薊遼、修補關錦防線時,錦州周邊的大淩河等據點紛紛失陷。

    其次,對於崇禎,袁崇煥比孫承宗更親切。孫承宗作為朱常洛和朱由校的師傅,和崇禎的關係相對疏遠,而袁崇煥在崇禎即位後就能夠得到起用,崇禎對袁崇煥還是寄予更大的希望的。

    為了幫助袁崇煥兌現“五年復遼”的偉大目標,崇禎先後撤掉遼東巡撫等地方職務,袁崇煥實際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這是孫承宗不曾達到的。

    只能說,崇禎看袁崇煥更加順眼,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對袁崇煥格外地寬容,甚至在袁崇煥幹掉毛文龍時都沒有發作。

    有了更大的自主權意味著袁崇煥可以調動更多的力量與清軍進行對決。

    因此,袁崇煥是崇禎一朝,唯一可以和清軍進行對抗的將領,在袁崇煥死後,明軍基本沒有勝績,野戰更是沒有了記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誰都擋不住。

    就算把白起、韓信、諸葛亮和岳飛全給了崇禎也擋不住,還不夠崇禎殺的呢。

    就算把朱可夫,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隆美爾全都給了明粉們,也擋不住,還不夠他們噴的呢!

    我從來沒見過漢粉誣衊衛青和霍去病,我也從來沒見過唐粉質疑過李靖、尉遲恭,我更沒見過棒子粉侮辱過李舜臣。我只見過成群結隊的明粉在拼命抹黑袁崇煥,熊廷弼和孫傳庭,用來證明了漢族的懦弱,無能和草包,連一次可憐的勝利都不曾取得過,一次都沒有。

    反而是我們這群所謂的“滿遺”在拼命維護明朝最後的那點點可憐的尊嚴。

    為什麼我蔑視明朝,從這群明粉們的所作所為來看,你就能判斷出明朝有多麼無能、草包和窩囊廢。

    前些天還吹牛說明朝火器先進。要點臉吧,軍隊又多,地盤又大,武器又先進,讓拿著落後武器的清軍打得落花流水,死的死,降的降。還被一群扛著糞叉子和扁擔的農民攻進了首都,皇帝都被逼得掛到樹上了。

    剛明?

    我來給大家講講這個“剛明”,當落後的清軍五次入關,明是怎麼個“剛”法。

    皇太極率兵五次入關進行掃蕩:

    第一次在崇禎2年(我真想說是天聰3年)

    皇太極率後金軍從喜峰口入關,連克馬蘭峪、漢兒莊、潘家口、洪山口等處。

    山海關總兵趙率教聞警趕去救援,被明朝守軍拒之關外。後金軍趁機殺來,趙率教與後金軍野戰,壯烈犧牲,遵化失陷,巡撫王元雅上了吊,給崇禎做了個示範。

    袁崇煥緊急率兵勤王,自寧遠趕赴薊縣,後金軍西進,下玉田、三河、香河。

    11月16日,袁崇煥率軍至北京左安門外,後金軍前鋒抵達。20日,雙方在德勝門激戰,關寧軍居然與後金軍打了個不相上下,互有傷亡。

    12月1日,崇禎把袁崇煥從筐筐裡吊進城去“議餉”,隨後下獄。

    北京軍民皆認為袁崇煥一向主和,擅殺毛文龍,此次通敵叛國,引金兵圍京,妄圖迫朝廷簽訂城下之盟,無不憤恨至極,紛紛要求處死袁崇煥。

    敵臨城下,主帥被捕,關寧軍軍心崩潰,當即走散一萬五千人,崇禎急調滿桂入京。

    滿桂真厲害,出去就死了,總兵黑雲龍、麻登雲也被俘投降。

    八旗兵將紛紛請戰,要攻打北京城,皇太極大笑說:“城中痴兒,取之若反掌耳,但其疆域尚強,非旦夕可潰者,得之易,守之難,不若簡兵練旅,以待天命可也”

    意思就是:在我眼中,城裡都如蠢豬一般,還是養肥了再殺吧,咱們以後多來幾次,練練手。

    12月末,留下一封《致崇禎信》後,皇太極領著軍隊高高興興地走了,路上又攻下遵化、永平、灤州、遷安。返回了瀋陽。

    第二年八月,明朝唯一一個曾經對清軍作戰有過勝績的將領――袁崇煥,被凌遲處死。

    剛明!剛明!天子守國門!

    第二次是在崇禎7年。

    明粉口中的“內奸”袁崇煥死了,明朝更剛了。

    皇太極兵分四路,從大同、宣化一帶破關而入。

    “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劫掠”,明明白白地就是搶來了。

    崇禎下旨,城池若破,守官必處死,然而他的話比狗屁響不了多少。

    後金軍兵臨城下,守軍無一敢戰,或棄城逃跑,或緊閉城門,發射禮花。

    明朝南山參將毛鑌,帶著護衛到永寧開會,永寧守將怕他是後金的誘子,關門緊閉,堅拒其入。

    閣臣王應熊奏報:八月初,後金二十來個騎兵在山西淳縣掠獲婦女小孩千餘人,經過代州城下,俘虜們望見城上自己的親人,互相呼喚悲哭,城上守衛的明軍連一支箭都不敢射,眼睜睜地看著後金兵押著俘虜揚長而去。

    淳縣陷落後,後金把掠來的財物裝了300輛大車滿載而去。

    幾天後,淳縣地方官向朝廷報告說,已收復此城。

    後金軍諸路兵馬在應州會合,又攻克了代州,明軍窩在大同城中,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後金軍又攻下萬全左衛,殺掉了守備常汝忠,殲滅明軍千餘人,從尚方堡出塞,走了。

    遠行數千裡,若入無人之境。

    剛明!剛明!天子守國門!

    第三次掃蕩是在崇禎9年。

    皇太極覺得對付這種草包不需要自己親自出手,派阿齊格率兵前來。

    清軍兵分三路,奔冀北,入獨石口,會合於延慶,七戰七勝,俘獲人畜一萬多。

    7月3日,清軍經延慶入居庸關,取昌平,總兵巢丕昌投降,清軍燒燬了明德陵。

    清軍直逼北京西直門下。崇禎帝命兵部尚書張鳳翼總督各鎮援兵,太監高起潛監軍,各鎮卻都按兵不動,無人敢出戰。

    朝廷腐敗,將士畏戰,望風而喪膽,惶惶如土雞。

    清軍劫掠京郊,入定興,下房山,戰涿州,攻固安,克文安,破寶坻,殺知縣趙國鼎,陷順義,知縣上官藎自殺。又至懷柔,佔河西務,屯兵密雲、平谷,一個月內,“遍蹂畿內”。

    定興縣被圍,光祿寺少卿鹿善繼毅被俘身死。

    阿齊格共攻克12城,大小56戰,全勝,俘獲人畜17萬9千8百。

    8月20日,清軍迴歸,明朝的兵部尚書張鳳翼得知後,率軍出京趕來,尾隨清軍良久,不敢一擊。

    9月1日,清軍攜帶掠獲的人畜和物資從冷口出關而歸,吹拉彈唱,一路高歌,“俱豔飾乘騎,奏樂凱歸”,做了木牌,寫著“各官免送”置於路旁。

    阿齊格把輜重隊伍放在最後面,自己率精銳先歸,候明軍不敢追擊,眼睜睜看著清軍滿載而歸。

    清軍出關後,張鳳翼向崇禎報告:“斬敵三級”。言官紛紛上書彈劾,張鳳翼吃大黃麻自盡。

    剛明!剛明!天子守國門!

    清軍第四次來掃蕩是在崇禎11年。

    皇太極是不來的,阿濟格覺得像明朝這種窩囊廢根本用不著他親自率兵,就讓年輕人們來玩玩。

    多爾袞來了。

    清軍兵分兩翼,從牆子嶺和青山關進入,密雲總督吳阿衡被殺。

    清軍越遷安,過豐潤,在通州會合,八路分兵沿太行山和運河向西擄掠。

    千里平原,策馬馳騁,刀鋒指處,所向披靡,沿途六府城鎮皆被攻掠。

    崇禎派盧象升應戰,太監高起潛監軍。

    盧象升名為督天下兵,實際可用兵馬不足兩萬。楊嗣昌又從中作梗,竟又把這兩萬人馬分走了一半,盧象升率軍至距鹿,兵馬又潰散了一半,僅剩五千殘卒,還沒有糧餉。

    高起潛率山海關、寧遠兵與盧象升相距不足五十里,盧象升哀求其分給援兵,高起潛置之不理。

    12月12日,盧象升被清軍包圍三重,身中四箭三刀,戰死沙場。

    高起潛逃跑,方向錯誤,鑽進了清軍埋伏圈,大敗。

    清軍又連下廣平、順德、大名等地,然後轉向山東。

    明軍以為清兵要攻德州,大部兵馬集中在德州。清軍卻繞開德州,攻下了濟南,山東其他城鎮16處也被洗劫一空。

    明督師大學士劉宇亮率軍尾隨,卻不敢進攻。此後,多爾袞率軍至天津衛,渡過運河東歸,安返遼東。

    此次掃蕩,清軍57戰全勝,攻陷濟南府、3州、55縣、2關,殺兩名總督及守備以上將吏百餘人,生擒德王朱由樞、郡王朱慈穎、奉國將軍朱慈賞、監軍太監馮允許等,獲人畜46萬2千3百,黃金4039兩,白銀97萬7460兩。

    順便說一句,盧象升死後戴罪,明朝連憮卹金都不給其家人發放。

    孫承宗也是在清軍這次進關時殉國的。

    剛明!剛明!天子守國門!

    第五次掃蕩是在崇禎15年。

    阿濟格肯定是不會來了,多爾袞認為,這麼草包的明朝根本用不著年輕人親自動手。

    於是,垂垂老矣的阿巴泰來了。

    清軍10萬人馬,兩翼進兵。從界嶺口毀牆而入,進抵薊縣。

    薊縣總兵白騰蛟和馬蘭峪總兵白廣恩被擊敗,薊縣失陷。

    大明王朝早有準備,在京城四周設了昌平、保定二總督,寧遠、永平、順天、保定、密雲、天津六巡撫,寧遠、山海、中協、西協、昌平、通州、天津、保定八總兵,做了較為嚴密的部署,陣勢齊整,嚴陣以待。

    清兵連克霸州、河間、永清、衡水,轉攻山東,克武城、臨清諸鎮,直抵兗州。

    魯王朱以派被俘自殺,樂陵郡王朱宏治、陽信郡王朱宏福、東原郡王朱衣遠,安丘郡王、滋陽郡王等約千人被俘斬首。

    清軍在兗州分兵兩路,一路去萊州、登州、海州。另一跑渡黃河。

    春季來臨,江邊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大明國內,景色優美。清兵解鞍放牧,修整一個多月,此後兩翼兵馬途經河北返回,先於密雲會合,然後於5月22日出關,安然東歸。

    明朝號稱39萬5千人的大軍,“援師無一矢相加”。

    清軍佔臨清,攻河間。明軍卻遠走山西,沿途大肆劫掠本國百姓,“所過一空”!

    清軍到了青州、兗州一帶,薊遼總督趙光卞卻駐軍千里之外的良鄉,按兵不動!

    清軍隨心所欲,如入無人之境,遷延不去,在莒州放馬一個月。

    北返時,車駝綿延300餘里,渡盧溝橋,歷時數日車隊連綿不絕。

    明將劉澤清、唐通、周遇吉、黃得功等勁兵猛將都集中通州,在督師周延儒率領下,從早到晚,閉城不出。

    阿巴泰率軍進關,歷時八個月,共攻克3府、18州、67縣、88個城鎮,擊敗明軍39處,獲黃金1萬2千3百50兩、白銀2百20萬5千2百70兩、珍珠4千4百40兩,各色綢緞共5萬2千2百30匹,緞衣和裘衣1萬3千8百40領,貂狐豹虎等皮500餘張,俘獲人口36萬9千人,駝、馬、騾、牛、驢、羊共32萬1千餘頭,兵士和諸王貝勒私帶的家丁們所掠取之物尚未計算在內。

    剛明!剛明!天子守國門!

    這就是所謂的“剛明”。活剮袁崇煥的剛明,害死盧象升的剛明,迫降洪承疇的剛明,催死孫傳庭的剛明!

    臉疼不?要不要說說李自成進京時候,剛明的匍匐?要不要說說多爾袞進京時候,百官的跪迎?

    給自己點臉吧,明粉蝗漢們。讓我這個“滿遺”來告訴你們,明朝也曾經有英雄,漢族也曾經有英雄,袁崇煥打贏過!

  • 5 # 憤怒野虎

    可以說,沒有誰能擋得住清軍。

    這裡,並非說清軍厲害。而是,沒有將領能駕駑明朝各軍閥,指揮它們配合作戰。

    崇禎一朝,自誅殺魏忠賢之後,根本沒人可以彈壓東林黨坐大情況。據史料載,東林黨官員,均是碟碟不休,小事爭吵不斷而沒有結果的迂腐書生。結果,朝廷很多政策,均難以下達,從而使前線官兵不知所以,沒有補給,錯失機會。是典型“空談誤國”的迂腐文人。

    在此情況下,袁崇煥被殺了。孫承宗也因陷入清軍圍困,在呎近的關寧鐵騎卻在太監曹彰化之下沒有去救,結果戰敗被殺。同樣,戚家軍也類似情況。

    可見,對於崇禎一朝,明朝不是沒有良將。而是,被那些迂腐的文人書生“空談誤國”導致。更可笑的是,滿清入關後,那些東林黨領導,如錢謙益、侯方域等之流,全都投降清軍,要說骨氣,不如秦淮戲子。

  • 6 # 無雙戰神

    崇禎年間應該說將星閃耀,統帥級有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毛文龍,猛將級有曹文詔,曹變蛟,左良玉,吳三桂,周愚吉,高傑,黃得功,滿桂,祖大壽,趙率教等,參謀級有陳奇瑜,人材真不少。

    為什麼打還過清軍呢?最高統帥崇禎太垃圾,崇禎基本屁都不懂,還要瞎指揮,亂殺人,就崇禎這樣亂來基本可以肯定他是滿人潛伏在明朝的內奸,崇禎手下這批猛人隨便換過明朝前任領導,不用朱重八,朱棣上陣,估計萬曆,武宗做領導就夠了,那怕木匠皇帝上陣雖不能滅清也不至於亡國。

    崇禎用人不當,用人凝人,無謀無斷,怕責推責,剛愎自用,哪有不敗。

    實際上可以孫承宗為兵部尚書統管全國軍務,袁崇煥為遼東司令員,管對後金防禦,注意袁權力不能太大,能防禦後金進攻不掉城就行,毛交龍仍以皮島為基地,能擾亂後金後方就行,毛歸兵部直管,以羅象升的天雄軍為主組織長城至京城二線防禦部隊,並遂步統訓各二線部隊,作為帝國的預備隊,以洪承疇,孫傳庭為帥,陳奇瑜為總後勤,分剿國內農民軍,注意農民軍不滅對後金必須取守勢,不可主動進攻,甚至可與後金議和,等平定國內農民軍後休養五年後可集國內精兵與後金決戰。

    與後金決戰只要穩步向前,與後金拼實力後金早晚必亡,與後金決戰,主帥羅象升,陳奇瑜為總後勤,洪承疇,孫傳庭為副帥,孫承宗為總督軍務,各猛將跟上數年內可平定後金。

  • 7 # 漢唐21715817

    就崇禎的能力和氣度,給誰也沒用,給吳起也能用成洪承疇,給白起能用成孫傳庭,給韓信能用成左良玉,衛青霍去病也能用成曹變蛟、秦良玉,岳飛用不成袁崇煥也能用成盧象升。。。

  • 8 # e_listen141814398

    明朝在崇禎手上意外突然死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天災。李自成進入北京後,情況跟唐朝末年的情況非常接近。但唐朝末年的情況是黃巢起義軍佔領了包括廣東在內的廣大華南地區,但黃巢本身並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有點類似於李自成的情況。在200年前的明英宗曾經被瓦剌軍隊俘虜,但在於謙的帶領下,明朝又堅持了200年。當時的人們似乎把馬士英也當成了于謙再世,結果卻大失所望。

    透過明末清初的古籍,可以知道,清兵之所以能夠那麼順利的渡過長江,其實是馬士英造成。個人感覺當今世界,對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越來越鼓勵,這將從根本上扼殺知識創新,從歷史上看,以史為鑑,眾所周知,就在清兵渡過長江後不久,多爾袞下達了全民剃髮令,但清兵是如何渡過長江的?根據明朝史書《明季南略》和《南渡錄》的記載,渡江當日,清兵聲東擊西。從七里港趁著大霧渡過了長江,渡到一大半的時候,南明軍隊才發現清兵,隊形大亂,清兵趁機渡過長江。乍一看似乎是大霧惹的禍,可謂天不助大明。仔細一想,其實很有問題,長江大霧是經常有的現象,真正的原因是“七里港警報寂然”,就是偵察兵都被打怕了關怕了,原來在幾天前就在七里港,馬士英把前來報警的偵察兵抓起來捆起來,痛打一頓;重賞那些吹牛逼的,使得沒有人再敢來報警,於是七里港從此無人報警,上演了一出真實版的花剌子模信使故事,這使得南明政權從此成了瞎子和聾子,真是害人不淺。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靠著長江天險守住了半壁江山的政權,實在是太多了。沒有哪一個崩潰的如此的快,難道,東晉和南宋的時候,上百年都難得遇一次大霧?馬士英在七里港上演的,才是真正的花剌子模信使故事,比傳說中的真實多了。

    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併為將來在清朝的晉升做好準備,張國維趕來救援,馬士英和方國安為了阻擋張國維的救援,阻斷石橋,並且在石橋墩上刻下了十個大字:方馬至此止,敵兵向前行。明朝的史書《聖安本紀》、《明季南略》、《續明史紀事本末》等大量的史書中都有相同的記載,並且有刻的石碑為例,不可能當時全國的史學大師們集體睜眼說瞎話,否則只有歷史的虛無了,任何歷史都不能相信。

    馬士英,讓南明王朝的福王政權、浙江的魯王政權的主要力量是方國安,但馬士英的唆使使得這支超過10萬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史書記載,馬士英在逮捕和迫害他人方面絕不手軟、極為強硬,並不計任何後果,但這並不能代表馬士英對大明王朝是忠心耿耿的。馬士英的晚節是這樣,難道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在顧炎武的《聖安本紀》和計六奇的《明季南略》都有記載。我覺得華人不應該那麼賤,連自己的歷史都沒有了,歷史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虛無主義本質上是否定這個民族的存在。馬士英率領軍隊依附於方國安 ,方國安的超過10萬人的軍隊是朱以海南明政權的主力部隊,在馬士英的唆使下,這個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方國安和馬士英準備把魯監國朱以海獻給清朝,作為晉升的階梯。張國維趕來救援,方國安和馬士英率領大軍阻斷石橋,在橋墩上刻下兩行大字:方馬至此止,敵兵往前行。後來,看管魯監國的官員生病了,朱以海逃脫登舟入海。後來馬士英覺得沒抓住朱以海,投降過去也沒多大意思,自己出了家,在浙江的寺廟裡,很快被清軍活捉,後來清軍將他處死。投降過去的阮大鋮、方國安等等,也被清軍殺了降。這個在眾多史料中都有記錄,馬士英並非閹黨分子。這是他最初能夠為廣大東林黨人接受的原因。但他為閹黨翻案,重修《三朝要典》。據《聖安本紀》記錄,有大批的閹黨分子不失晚節,殉國而死。但馬士英絕對不存在殉國的說法。

    明末清初的時候,報業十分發達,這使得那個時代的歷史記載比先朝要可信的多。左良玉起兵的主要理由是討伐馬士英,當時左良玉已經無法控制手下,手下都忍無可忍,集體要求舉兵討伐馬士英。當然,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左良玉手下的大都是闖王李自成的部下,他們一般不願意跟老領導打仗。據《明史·奸臣傳》記載,左良玉部隊起兵造反,討伐馬士英,在起兵文書上列舉了馬士英的八條罪狀。包括為閹黨重修三朝要典。當了首輔還要獨掌兵權。大肆誣陷迫害他人。以選中宮為名,把最漂亮的女人佔有,剩下的才給朱由崧。腐敗到極品,都督滿街走,職方賤如狗。控制皇帝,招募死士,濫用暴力。還有太子案等等。左良玉手下的,主要是哪些李自成投降的部隊,早已義憤填膺,36員大將聯名造反,如果左良玉再不起兵造反,他們就要自我行動了,左良玉已經控制不住了。

  • 9 # 步武堂

    縱觀崇禎一朝,包括袁崇煥在內,都沒能擋得住“滿清入關”。

    “滿清入關”僅僅是明朝滅亡之後,下一個王朝“姓字名誰”的一個選項之一而已。

    事實上,袁崇煥在“如日中天”的時候,也沒能阻止皇太極的“京郊數日遊”。而整個明朝既沒有阻擋住李自成進京,也沒能阻擋住多爾袞入關。

    這是現實。

    明朝到了崇禎那裡,按規律也就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因為按照規律“改朝換代”的所有條件都基本符合了。

    所以,崇禎儘管不服氣,不甘心。也用盡了自己所有的本事,也沒能阻止關外滿清的逐步強大,更沒能阻止關內農民起義的烽火燎原之勢。

    簡單的講就是:內憂和外患並重。在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明朝的滅亡導致改朝換代,是歷史的必然。

    具體的說,有很多人認為,只有袁崇煥可以阻擋住滿清入關,這其實只是一個美好的想象或者說是期望。

    有這樣想象的主要原因,是袁崇煥“曾經擋住過”。但曾經擋住過和今後一定能擋住之間沒什麼必然關係。

    從後來明朝的軍隊和朝廷官員在李自成進京之後迅速的“做鳥獸散”,崇禎皇帝淪為真正的“孤家寡人”的情況來看,當一個王朝的內部出現大的問題的時候,抵禦外部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這不是能靠一兩個人解決問題的事。

    往前看看,明朝的“土木堡”之變,皇帝都被抓了,但是最終還是明朝取得了勝利,為什麼?

    團結就是力量。崇禎皇帝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解決好“團結一致,抵禦外患”的重大原則性問題。

    這才是導致“無人能阻擋滿清入關”的根本問題。

  • 10 # 火器工坊

    先說一下吧,袁崇煥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厲害,要擋住清軍,在糧草充沛、軍餉充足、指揮不受中央干擾的情況下,還有四個人可以擋得住清軍的步伐,那就是孫承宗、盧象升、洪承疇和吳三桂。

    明史裡面說的很清楚,關寧防線的構建者是孫承宗,孫督師的想法是很靠譜的保守戰術,就是推碉堡,一路推到清軍家裡。然而這個戰術是要耗資巨大的,不過孫督師實施的不錯,他的後繼者袁督師做的也很好,愣是把明清戰爭打成了塔防遊戲。

    盧象升和洪承疇更善於野戰,兩個人訓兵治兵也都是一絕,如果放開了打,絕對就是擊不潰清軍也能讓對方損失慘重。松錦大戰先半段在崇禎逼洪承疇出兵之前,明軍佔盡優勢;盧象升的陣型類似於西班牙方陣,專門剋制騎射和騎兵。但是二人最後敗了,一個身死一個投降,原因就是上司或同僚亂打瞎指揮。盧象升被困後,高起潛拒絕援助,終使盧象升兵敗身死;崇禎屢次催促洪承疇出兵,怕他擁兵自重,終於使得洪承疇沒有把握住戰機,戰敗被俘。

    至於吳三桂,他真心是個名將,松錦大戰的首勝就是他拿下的。1643年清軍趁勢準備拿下寧遠,被吳三桂以少勝多,擊潰了敵人6萬大軍,如果不是中原後方亂套了,吳三桂保住寧遠是沒問題的。

  • 11 # 使用者14008440532

    有錢才能打仗,假如財政收入正常,能夠即使賑濟災民,內部沒有農民起義,集中力量對付野豬皮,妥妥的打敗野豬皮,不是李自成張獻忠內亂打敗了明軍,有野豬皮什麼事。不是將領的問題!是東林黨的問題

  • 12 # 天才在左我在中間

    明朝是崇禎自己作死的,失去制衡的東林黨人讓明朝失去了財政能力,偌大的國家力量無法調動。但是如果沒有袁崇煥,毛文龍的東江鎮將是滿清的有力牽制,滿清根本走不遠,遼東局勢也不會惡化的不可收拾,所以袁被北京人生吃,真不冤枉。

  • 13 # WestKing

    崇禎一朝,人才濟濟,名將如雲。

    面對農民起義軍和滿清,這些名將都在各大沙場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那麼崇禎一朝,誰能夠阻擋清軍呢?我認為只有袁崇煥行,其他人都不行。

    但是有很多人認可孫承宗,也就是袁崇煥的老師,無論在戰略眼光還是膽識氣魄上都是棟樑之才。但是人無完人,孫承宗有兩點不足: 一是戰術指揮不行,他有戰略定製和決策,統攬全域性之才,但對於臨場指揮他還是有所欠缺。 二是運氣不行,在崇禎一朝,收到黨爭波及,孫承宗在任時間只有兩年,並且是在袁崇煥死後收拾爛攤子,非議頗多。

    而袁崇煥就好了很多。 首先,受到孫承宗的影響,袁崇煥意識到關錦防線的重要性,所以崇禎一即位,重新啟用袁崇煥後,袁崇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和加強關錦防線。 對於清朝,袁崇煥有清醒的認識,在“憑堅城用大炮”的思路下,明朝在遼西走廊修了一座座堡壘。同時,袁崇煥組建關寧鐵騎,也成為崇禎唯一能夠和清軍在野戰中交戰的明朝軍隊。袁崇煥在軍隊底層幹過,熟悉軍隊的戰術套路,早知道,抗擊清軍,不光需要正確的戰略部署,還要不斷地消滅其有生力量。

  • 14 # 大秦魂的微博

    明朝後期有的是猛人,盧象升,孫傳庭,孫承宗,洪承疇,哪個也不比袁崇煥差!要怪就怪崇禎不會用人吧!大明的腐敗也是爛到了根兒上了,所以有沒有袁崇煥,大明都得亡!

  • 15 # 三隻腳的大烏鴉

    毛文龍、洪承疇、孫承宗、盧象升、鄭崇儉、孫元化等等等等,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擋住清軍。

    可惜他們要麼死在崇禎手上,要麼被崇禎逼著去送死。

    所以,只要崇禎在,沒有人能擋住清軍。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皇帝,而且這個長著豬腦子的皇帝比狗還勤奮,天天加班到12點變著法子逼良為匪和殺名臣良將。

  • 16 # 方士的知識樂園

    這問題說的,似乎袁崇煥擋住過滿清入關似的。

    滿清沒有大軍入關站住的實力,僅有六萬滿八旗,兩萬蒙八旗的兵力。

    而明軍從來沒有擋住建奴入關搶劫的能力。袁崇煥掌握大軍時,八旗也一路搶劫到北京城下了。

  • 17 # 七選茶葉

    能擋住清軍的將領很多,洪、孫、吳均可;但能擋住清軍的君主卻沒有。

    崇禎說自己非亡國之君,他基本上一年一個首輔,又要臣工幹活,又不為臣工紮起,怎麼可能不亡國?

    崇禎剛愎自用,腹黑無情,不冒風險,不當責任,縱然有點小聰明,又怎麼可能擊退流寇加強敵呢?

  • 18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57

    其實很多人沒有認識到事實的本質! 袁崇煥並不是很能文能武 論個人能力比不上 洪承疇 盧象升等人。為什麼明朝不行並不是明打不過清,而是最重要的遼東軍被葬送之後 成長了一個關寧軍 關寧軍迅速軍閥化!名義上是屬於明軍序列 然而它們卻是將門世襲 聯姻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勢力集團!關寧軍戰鬥力裝備不比清軍差 然而確實儲存實力避而不戰!那個督師來了都不頂用!根源還是在明朝中後期黨爭內鬥上,導致了風氣惡化,為了內鬥 自保迅速朋黨化在軍隊反應就是軍閥化!這是明亡本質!

  • 19 # 戒酒的安迪

    我覺得明朝滅亡其實是一個很偶然的歷史結果,最關鍵的並不是對付東北的後金,而是如何消滅起於西北,並肆虐於北方並最後攻入北京的流民。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如果內患消弭,東北的後金便不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即便是隻剩下最後的吳三桂守著山海關,後金也滅不了大明,最多打進來劫掠一番又得撤回東北老家,站不穩腳跟的,在當時的情況下皇太極做夢也不會想到滿清會入主中原的,所以樓主的問題有瑕疵,擋住後金八旗軍,呵呵,明軍佔據一些關口要塞,關寧防線(大小淩河,寧遠,錦州,山海關),在明末那個時代很多人都可以啊,洪承疇,熊廷弼,賀人龍,孫傳庭,盧象升,祖大壽,吳三桂,左良玉,滿貴,趙率教,曹文紹等都可以的。

  • 20 # 正開平2020

    如果不天災,人禍,內亂,貴族腐敗,社會潰爛百姓民心向背,就如清末百姓樂見樂助外國勢力入侵,仇恨腐朽統治一樣!明朝本來可徵用作戰士兵比滿清總人口還要多N倍,完全可以碾壓土匪成渣!數百年來土匪還是土匪,之前怎麼不入主中原?無須一個什麼袁,能帶兵去剿滅的多的去了,厲害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評價“後梁太祖”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