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話說史

    夷陵之戰後,劉備病故,蜀漢兵力大損,將星凋零,元氣大傷。而孫吳政權,也在對蜀作戰中消耗了自身實力,雖然僥倖得勝,但仍然心有餘悸。此時的天下大勢,東漢十三州之地,魏國佔據九州,蜀國一州,吳國三州,魏強、蜀弱、吳孤,無論是人口還是土地財富,蜀吳都難望魏國項背。但是魏國並沒有摧古拉朽般的一舉消滅吳蜀兩國,反而使得三國鼎立的局面持續了五十多年,這是為什麼呢?

    一、政通人和,吳蜀內部相對穩定

    三分天下後,由於吳蜀都處於政權建立的前期,為了安撫民心,防止動亂,保持內部的穩定,大都採取了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減免賦稅,鼓勵生產等,大大的增強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向心力。蜀漢的益州,早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劉備還未入蜀之前,劉璋父子保境安民,使得益州經濟政治穩定。劉備入蜀後,與原來益州的地方勢力交好,統治集團內部穩定。諸葛亮為丞相後,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把蜀國的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因此蜀國在三國中比較穩定。

    孫氏父子三代經營江東,統治基礎雄厚,內部安定團結。並且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連年的戰亂,北人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以及生產技術,促進來了江南地區的開發。此時的孫吳坐擁江南之地,雖然沒有宋朝時期那麼繁榮,但是經濟發展迅速。正因為如此,吳、蜀兩國的內部矛盾比較緩和,所以才能夠與魏國分庭抗禮,誰也暫時不能消滅誰,形成了一種動態穩定的局面。

    二、劍閣雄關以及長江天塹,易守難攻

    魏蜀吳三國分立時,魏國雖然地域廣大,實力比較強,但是蜀吳卻佔盡了地利。蜀漢佔據漢中的益州,四川盆地四周地勢陡峭,山地險峻,以至於李白都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感慨。蜀國向東,便是著名的三峽,水流湍急,險灘遍佈,船隻一不小心機會觸礁沉沒,這樣封閉的地理環境使得四川境內天然適合割據。幾千年的王朝史也證明了,這一地區每逢亂世,便容易產生割據勢力,而中央王朝往往要費好大力氣才能統一。

    孫吳政權坐擁長江天塹,阻隔南北,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想要跨越長江無異於難於上青天,此外,孫吳政權的另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就是水軍。曹操赤壁之戰後,魏國水軍喪失殆盡,以至於魏文帝曹丕對東吳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時,由於長江天塹不能飛渡,只好留下“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也”的興嘆。

    三、吳蜀聯盟的存在使得魏國無機可乘

    夷陵之戰後,吳蜀兩國都知道憑藉自身的實力,難以與魏國對抗,因此迅速恢復了聯盟,此後吳蜀聯盟持續了四十多年的時間,維持了與魏國之間的穩態結構。而魏國為了防備吳蜀,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局面,不得不在淮南以及關中佈置重兵,以防備蜀漢以及吳國的偷襲,而這就相應的減輕了吳蜀兩宮單方面防備的壓力,因此魏國想要一統天下,只能等待其餘兩國內部生變,禍患生於蕭牆之內。太尉賈詡早就認識到了這個道理:

    “吳、蜀雖蕞爾小國,依阻山水,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遜見兵勢,(蜀)據險守要,(吳)泛舟江湖,皆難卒謀也。”

    因此,得益於天險以及人和,蜀吳兩國聯合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而魏國由於需要應對兩個方向的邊防壓力,因此也沒有一舉滅吳蜀之力。

    四、魏國統治集團權力鬥爭激烈

    魏國在三國分立的五十多年裡,之所以沒有摧古拉朽般的滅亡吳蜀,還有自身的原因。眾所周知,曹操迎立漢獻帝,打的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口號,而這也使曹操取得道義上的優勢,能夠“剿滅群逆,統一北方”。但是曹操死後,曹丕有意代漢自立,原來的吉祥物漢獻帝變便成了曹丕的政治包袱,最終漢獻帝被迫禪位,一心以漢室為尊的大臣們深感不滿,引發了曹魏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

    曹丕死後,魏明帝曹叡登基,但是此時司馬懿的勢力已經崛起,圍繞魏晉宗室以及司馬家族的權力鬥爭激烈。曹叡馭龍賓天后,曹魏宗室已無人才,魏國的軍政大權落入司馬懿父子手中,原本的權力平衡被打破。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誅殺曹爽集團,掌握了政權,並對曹氏大加殺戮,引發了內部統治集團的動盪。為了安定內部,為何統治,司馬懿父子三次平定叛亂,因此沒有機會對吳蜀大規模用兵。

    “系以慘虐,內興宮室,外懼雄豪,東西馳驅,無歲獲安,彼之失民,為日久矣。司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煩苛而布其平惠,民心歸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擾,曹髦之死,四方不動,任賢使能,各盡其心,本根固矣。”

    但是此時的蜀吳兩國,卻不如以前。蜀國夷陵之敗後,國力衰弱,仰仗諸葛亮的賢能治軍理政,勉強支撐危局,但卻因為國小力弱,雖有恢復中原的鴻鵠之志,但五出祁山而無功。諸葛亮死後,劉禪昏庸,宦官黃皓弄權,蜀國民生困頓、內政衰弱。

    吳國自孫權死後,群臣內部分裂,一派擁嫡、一派擁庶,內部勾心鬥角,權力鬥爭激烈。等到孫皓即位後,上無良臣理政,下無名將定邊,再加上皇帝本人殘暴,屠戮大臣,大興土木內政腐敗,人心背離,國勢日衰。三國分立的局面至此已經不可能繼續存在下去,魏滅蜀,晉平吳,天下統一已經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資治通鑑》

    3、《中國曆代戰爭史》

  • 2 # 微點觀

    如果要說三國中,哪個實力最強,毫無疑問的當然是魏國,所謂“天下三分有其二”,可見三國中魏國實力之強。

    但是如此強大的魏國,為什麼要半個世紀之久,才完成統一大業呢?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一、吳、蜀漢聯合

    因為魏國的實力強大,反而導致相對弱小的,吳國和蜀漢聯合起來,這樣的結果就是,如果魏國想要完成統一,必須要面對兩線作戰的境況,魏國雖然兵多將廣,但是並沒有絕對把握能贏。

    而且吳蜀兩國,作為東漢末年亂世之中,大浪淘沙最後留存下來的勢力,實力不容小覷,都是吊打周邊各族的存在。

    二、地形之利

    蜀漢地理位置優越,內據“天府之國”,土地肥沃,外有蜀道之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魏國想要打進來,實在千難萬難。

    東吳佔據東南之地,江南地區經過東吳開發,也是物產豐厚之地,又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想當年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來犯,最終只落得“檣櫓灰飛煙滅”的下場,魏國想要滅吳,也要掂量掂量。

    三、魏國內部權勢之爭

    魏國雖然一統中原地區,但是內部權利鬥爭嚴重,尤其曹睿以後,司馬家對外作戰多有留手,曹爽與司馬懿的明爭暗鬥,更是讓魏無暇他顧。

    所以直到司馬家權傾朝野,處理掉各不利因素,並且獨霸魏國後,先行滅掉蜀漢,之後順長江而下,一戰而滅吳,實現統一大業。

  • 3 # 詹姆斯老鄉

    四個原因:

    1、赤壁之戰

    2、魏國內部的鬥爭

    3、蜀吳兩國所處的地利

    4、蜀吳的聯盟

    一、赤壁之戰

    在三國鼎立時期魏國擁有九州,在三個國家中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但是在赤壁之戰的時候魏國敗給了蜀吳聯盟,而且還是大敗。這一次大敗給魏國帶來了物資、兵力、財力、士氣等各方面的損失,使得魏國元氣大傷(需要十年來休養生息)。如果不是赤壁之戰的大敗,以曹操的雄心以及魏國的實力,一定會再次討伐吳國和魏國。但是,魏國元氣大傷只能休養生息。

    二、魏國內部的鬥爭

    赤壁之戰大傷元氣,經過了十多年的修顏生息,戰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曹操卻病逝了。曹丕上位之後取代漢朝自立魏國,引發了漢室大臣與曹魏統治集團之間的內部鬥爭。曹丕死後曹睿上位,此時司馬懿的勢力已經發展的非常大了,引發了曹魏宗室與司馬家族之間權力的鬥爭。曹睿死後,司馬家族為了掌握政權大肆殺戮曹氏集團,使得魏國的統治集團非常動盪。魏國就此錯過了討伐蜀吳的黃金時間。

    三、蜀吳兩國所處的地利

    魏國佔領的九州主要集中在北方,吳國佔領的三州在江南,蜀國佔領的一個州在四川盆地。魏國和吳國兩個國家之間有一條天然的屏障長江,曹操在赤壁之戰時已經將水軍損失殆盡,魏國想要攻打吳國必須要透過長江,長江也很好的作為了吳國的防守屏障。蜀國所處的四川盆地四周地勢陡峭,這個就是天然的防守屏障,魏國攻打蜀國需要爬山涉水對作戰非常的不利。吳國和蜀國之間打了一場夷陵之戰,但兩國只傷了點元氣並沒有滅國。

    四、蜀吳的聯盟

    赤壁之戰的大傷元氣使得作為霸主地位的魏國深感蜀吳聯盟的厲害,魏國只能一個一個攻打,如果攻打聯盟的話難度是非常大的。在赤壁之戰十年之後,蜀國和吳國也經歷了夷陵之戰。但是,兩國迅速又恢復的聯盟,蜀吳聯盟將近持續了四十年的時間,維持了與魏國之間對立的關係。

     

    三國的時候有十三州,魏國佔九州(司州、豫州、徐州、青州、雍州、幷州、冀州、幽州、兗州),吳國佔三州(荊州、揚州、交州),蜀國佔一個州(益州)。

  • 4 # 中行偃1

    答:沒那麼容易!

    讓我們往後看:西晉統一不過51年(265-316)之後呢?東晉(317-420)偏安一方,北方無論什麼牛鬼蛇神都別想染指長江!宋齊梁陳四朝(420-589),無一不是隔江而治。

    從265年起到589年止,324年的時間怎麼不一統江山?何況魏國才50多年!曹操、曹丕、曹叡們有多大本事去左右300多年的分裂史?

    這300多年科技、人文、生產、生活方式方方面面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這倒應了現在有一些朋友隔三差五的提出關公戰秦瓊的問題了。曹魏時期的技術與隋唐時期的技術還是一成不變的嗎?當然不是!到了隋朝北方的造船技術有了長足發展,甚至都可以人工造運河了。達到如此地步發展,長江還能是一道什麼屏障呢?已經阻止不了南下的程序。醫學的進步也大大緩解了病疫對人類的影響。總之,影響統一的條件越來越有限了,最終被隋朝完成大一統。

    當然,事情是一分為二的,進攻方面在發展,防守方面也在進步!遼、金、元相對於宋就是很無奈!遼滅不了宋、金也無能為力、元自成吉思汗至忽必烈近百年才完成滅宋,隨之元自己又完蛋了……

    好了,把時間拉回到三國時期,當時的環境與隋唐無法比擬,更何況宋了!魏國有什麼本事完成大一統呢?成吉思汗、蒙哥汗都完不成的任務,你讓曹操去完成?曹操完不成的任務,你讓曹丕、曹叡去完成?

    說句不好聽的,孫權臭就臭在了接班人的問題上!如果孫登不死的早,司馬懿休想南下。孫登是孫權也是東吳最好的接班人!沒有之一!孫權身後的事稍微穩妥一點兒,堅持51年,沒有任何問題。51年之後,晉就沒了……

  • 5 # 心向青山

    東漢十三州中,魏國獨佔北方九州之地,其餘四州則屬於吳蜀。其中蜀漢僅佔益州,而孫吳據有揚州、荊州、交州三州之地。

    無論從地盤還是人口來看,魏國都有壓倒性的優勢,魏國之所以不能迅速統一天下,是因為遇到了一個千年未有之變局。

    這一變局便是中國南方勢力的崛起。

    1,赤壁之戰――第一次在長江作戰

    三國之前,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只在北方,統一之戰是北方的東西之爭。

    這一點無論是周滅商,秦滅六國,劉邦滅項羽無不如此,他們都不需要渡江作戰,北方的統一即是天下的一統。

    而隨著秦漢時期對南方百越之地的開拓,南方逐漸發展起來,並形成了江東和巴蜀兩大中心,這就是吳蜀兩國立國的基礎。

    以曹操的戰績,放在三國時期之前已然統一天下了,可是世易時移,曹操需要面對南方兩大勢力的聯合,需要用不熟悉的水軍作戰。

    2,魏國內部不穩

    雖然南方勢力崛起,但當時的北方依然有壓倒性的優勢,魏國不能速勝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內部不穩。

    漢末亂局基本上都發生在北方,十室九空,白骨露於野,需要恢復。

    同時曹家出自寒門,曹操曾實行“唯才是舉”之策,但東漢以降,世家豪門已經形成,唯才是舉顯不符合世家大族的利益。

    而曹丕的早逝,導致了主弱臣疑之局,於是司馬氏有了篡位的可能。最終在司馬氏和曹氏之間,世家大族選擇了代表自己利益的司馬氏。

    所以,曹丕代漢,司馬代魏,北方一直不能穩定下來,也就不能全力南征。

    3,從人才角度來看,吳蜀開局實力不弱

    蜀漢開國,劉備、張飛、趙雲是河北人,諸葛亮是山東人,關羽是山西人,黃忠是河南人。可是,當這些人全部去世後,巴蜀之地明顯然人才不足。

    東吳要比蜀漢的情況好一些,雖然程普是河北人,周瑜、魯肅是安徽人,但呂蒙、陸遜已是江東本土人才,這也是東吳堅持的時間更久的原因之一。

    整體來說,第一次渡江作戰是曹魏不能迅速統一的關鍵,但根本上還是曹魏內部不穩。

    這一點從後來的南北朝依然能夠看出來,同樣是北方優勢明顯,但天下並不能迅速統一,統一與否依然取決於北方能否完成內部整合,包括民族的融合。

  • 6 # 青言論史

    在這裡說明一點——魏國所佔有的九州,並非是《禹貢-九州》裡的那九州,而是漢末十三州里面的九州。

    從漢武帝把天下劃分為十三個刺史部開始,漢朝就逐漸開始以13個一級行政區來進行統治了。而除了南方的益州、荊州、揚州和交州以外,剩下來的九個州基本全部在魏國的囊中,還不包括魏國仍有一席之地的荊州在內。

    開啟地圖來看,魏國的領土面積並不算特別大,甚至要小於蜀漢和吳國的面積之和。但是在那個年代,曹魏的國力勝於蜀漢和東吳,卻是不爭的事實。

    漢末三國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還都在北方黃河流域,人口密集的地方也基本都位於黃河流域。

    彼時的長江流域,仍然是一片尚待開發的處女地;今日富得流油的浙江地區,在當時還是需要孫吳花大力氣剿滅的山越聚居地。至於更往南的雲貴一帶,就連諸葛丞相都在《出師表》裡用兩個字無奈地概括道:“不毛”!

    但是曹魏也有自己的問題,這個問題從曹操時代就開始出現了,那就是人太多了,嘴太雜了。搞得本因為成為自己大後方的朝堂,成為了自己的最前線。

    曹魏政權真正算得上上下一心的時間,其實無非就是曹丕、曹叡父子兩代人執政時期而已。當年老爺子曹操話事的時候,朝廷裡多的是和他們叫板的、想看他們笑話的人,因為人家也有話說的——我是給大漢政權打工,不是你曹家的馬仔,都是同僚,攻擊你怎麼了?

    而在曹叡去世以後,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就已經又把曹魏政權從內到外清洗了個遍了,一如當年曹操做得那樣。而自詡為大魏的遺老遺少的大臣們,同樣不會全部臣服於司馬家族——道理都是一樣的,我為什麼要聽你們司馬家的呢?

    當然,在鋼刀和金銀的誘惑下,反對派們逐漸閉嘴是遲早的事。但是在主張攘外必先安內的中國古代政治家心裡,讓朝廷裡那些傢伙安靜下來是很重要的,甚至比在外面攻城拔寨更重要。原因也很簡單——我在外面拼死拼活,回家一看,你們把我老家抄了,我還玩什麼玩?

  • 7 # xscg小生草根

    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分天下,雖然魏國敗北,但是魏國有九州之地,人口,經濟,兵力仍然強於蜀吳,為何50多年後才一統天下?

    一 關中大敗

    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奪荊州取益州,從而他與曹操一戰已經不可避免,此時司馬懿向曹操獻計,曹仁率軍10萬佯動於漢中,牽制劉備主力,曹操本人率軍40萬進駐樊城,伺機攻取荊州,令劉備首尾不能相顧,此時的曹操覺得劉備已成驕兵,所以決定,曹仁率軍10萬佯動荊州,自己率大軍40萬入關中於之決戰。關中大戰一觸即發,此時的曹操已經不是兵強馬壯的劉備的對手,於是關中大敗,自此魏國本在赤壁失利,然後現在關中大敗,局勢已經變成了蜀強魏吳弱。

    二 孫劉聯盟的延續

    關羽大意失荊州,並且喪命於吳國,孫劉聯盟陷入萬劫不復,夷陵一戰,蜀吳相爭,兩方損失過大,然後劉備白帝城託孤,蜀漢政權有諸葛亮掌控,孫劉聯盟經此浩劫,又破鏡重圓,從而使魏國無法以一敵二,自然達不到統一天下

    三 世子之爭

    曹操深知,大業,已經不可能在自己手上完成,可能要經過兩世三世的努力,才能完成,所以魏國迎面而來的便是世子之爭,長子曹昂本應該是曹操最理想的繼承人,但是,早年跟隨曹操戰死,曹昂的死,自然而然給曹操的兒子們看到了希望,一場腥風血雨的鬥爭揭開序幕,最後以次子曹丕勝出告落。每一次儲君之爭都會帶來一次權利的洗牌,當然也少不了消耗,謀士楊修被殺,曹植被貶,曹彰也不受重用,這場鬥爭的內耗又一次延緩了三國統一

    四 諸葛亮的執著

    諸葛亮受命於危難之際,不敢怠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認為蜀國的大敵仍是曹魏,所以從接管政權開始便謀劃北伐,六出祁山,五次北伐,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對於魏國而言,也是十分痛苦的,年年征戰,名不聊生,國力得不到增長,諸葛亮死後,他把他的執著帶給了姜維,姜維十一次北伐,魏國雖強但深陷戰爭,沒有較長時間休整謀劃,統一的時間不斷延緩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蜀吳經過50多年的掙扎,還是被魏國吞併,但是魏國卻不是最大的贏家,因為準確的來說統一天下的是晉,一統代表著和平,代表著百姓能遠離戰亂,慢慢的恢復生產力。

  • 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並不是實力強就一定能勝,比如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漢中之戰,都是實力弱的一方擊敗了實力強的一方,戰爭取勝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實力,實力只是一個方面。

    魏國在赤壁之戰前,就已經做到了天下三分有其二,憑藉的是正確的戰略、合理的用人、時勢的潮流。曹操沒能統一天下,只是因為在赤壁之戰中輕敵自滿,導致統一天下的大業,就此失去。

    很多機會失去了,就不再重來,雖然曹操領導的勢力在當時的天下,算是最大的勢力,無論是以人口來計,還是以土地面積來計,曹操都是最大的,但是統一天下所需要的時勢,曹操顯然沒有。

    什麼是時勢?簡單地說,就是時代發展的潮流,劉邦以一介布衣之身,僅僅用了七年就統一天下,除了劉邦個人能力與領導能力超強外,時勢的發展,民心的嚮往,都讓劉邦用最短的時間,統一了天下。

    東漢末年的社會,是士族門閥大行其道的社會,地方上計程車族門閥壟斷了做官的途徑、社會的輿論、地方上的財富以及眾多的人口,遍佈天下的門生故吏,簡單地說,誰取得了他們的支援,誰就能統一天下。

    所以你看袁紹能力比不上曹操,卻發展得如此之快,就是因為得到了士族門閥的支援,才會在短短的十年時間中,成為天下第一大勢力。

    曹操本身的勢力是以家鄉譙沛地區的曹氏與夏侯氏為主組建的武將集團,和以兗州、穎川等地士族精英組成的文官集團,曹操在打拼天下的過程中,兩大集團互相配合,直到曹操拿下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之地。

    但士族精英們支援曹操是要講回報的,希望曹操能回報他們政治利益,可現實卻是曹操推出了唯才是舉,以不論出身,只看才能來選拔人才,同時曹操不斷敲打士族門閥,比如殺邊讓、孔融、楊修等士族精英人物。

    曹操這麼做就是因為看出了士族門閥勢力的強大,如果曹操不敲打,這些勢力隱藏在曹操建立的政權之下,儘早會奪取曹操的江山,曹操這麼做是迫於無奈,如果打壓,會失去士族的支援,不打壓,士族儘早會取代你。

    表面上看曹操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是因為在赤壁之戰中驕傲自滿,輕敵冒進,而導致了戰爭的失敗,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內部的政治鬥爭太過激烈,就是士族集團與曹操本部的軍閥集團之間的政治鬥爭。

    正因為曹操自身內部的政治鬥爭過於激烈,所以曹操不能長時間離開政治中樞太久,所以你看赤壁之戰也好,漢中之戰也罷,曹操都沒有長時間將戰爭進行下去的意願,就連大好的時機,在拿下漢中張魯後,本可以乘勝進軍攻下益州的,曹操都放棄了,還說出了那句名言:

    人苦於不知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

    一生銳意進取的曹操,變成了諸葛試的膽小謹慎,不得不嘆望世事無常,曹操除了內部激烈的政治鬥爭,還有挾制皇帝的雙刃性,挾制皇帝在打天下的過程有著政治正確的名聲,但到了纂位過程時,就是很大的障礙了。

    曹操終身沒有纂位,也沒有能力統一天下,並非東吳的長江險要,也並非蜀漢的蜀道難行,如果曹操內部是鐵板一塊,或者沒有強大的阻力,曹操早就揮師南下了,天險再難也不過是死的,人可是活的。

    當曹操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後,繼任的曹丕雖然和士族們達成了妥協,出臺了九品中正制保證士族做官的利益,但由於曹丕的能力及在位時間實在太短,根本來不及實現任何政治理想,僅僅當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

    曹丕在位時,由於對政治形勢的誤判,導致失去了唯一的大好機會,就是夷陵之戰,曹丕選擇了坐山觀虎鬥,想等蜀、吳兩家打完了再坐收漁翁之利,可惜劉備敗得如此迅速,沒讓曹丕找到機會,後來曹丕三徵孫權,也因為準備不足,以及內部大多數士族並不支援曹丕發動的南征,最終無功而返。

    曹丕去世後,曹睿做了皇帝,曹睿的前半生,遇到了號稱天下奇才的諸葛亮前後五次北伐,曹睿的後半生,卻安於享樂,除了派出刺客刺殺了鮮卑雄主軻比能,以及司馬懿北征遼東外,曹睿也就是安於現狀了。

    曹魏的三代明主就這樣英名早逝了,曹操是沒有時勢統一天下,曹丕是能力不夠,在位時間太短,而曹睿則是胸無大志,安於享樂,等到三代明主都去世後,曹魏以後所有的皇帝,再也沒有掌握過政權,政權都控制在權臣手中,直到曹魏滅亡都是如此。

    從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開始,曹魏內部的政治鬥爭就開始激烈起來,司馬家掌權的時代,淮南一共發生了三次叛亂,雖然都被平息,但也失去繼續統一天下的大好機會,不過曹魏畢竟有著九州之地,基本盤過大,恢復實力也最快,一旦沒有戰爭,曹魏將迅速壯大。

    發生於公元263年的魏國滅亡蜀漢的戰爭,雖然有戰爭謀略與巧合的原因,但同樣有著實力巨大差距的原因,之所以花了54年,是因為每個段時間內,魏國都有自已在忙的事,比如皇帝過於短命,皇帝安於享樂,內部爭權奪利,等到魏國整合內部,就是統一戰爭開始之時。

    最終是司馬昭掌控的魏國統一了天下,這本就是毫無懸念的事,畢竟實力擺在那,再加上司馬家大肆拉攏士族,給予政治利益,終於先後滅亡蜀漢與東吳。

    當魏國滅亡蜀漢與東吳時,蜀漢與東吳的天險還是那些天險,不過物似人非了,天險能夠阻擋的是死人,永遠擋不住銳意進取的活人,到了最後,別說魏國,還不是照樣被司馬家所建立的晉朝所取代。

    三家歸晉,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事,卻實實在在發生了。其實還是時勢所致,司馬家建立的晉朝,大大拉攏了士族,給予了更多的利益,所以才會統一三國,但最終滅亡晉朝的,何償不是這些士族呢?

  • 9 # 減水書生

    先理解一個經濟學概念——均衡,即供需關係與價格波動達到穩定的狀態。

    然後把這個概念放到自由市場的環境下推演:

    一個行業如果非常賺錢,比如賣童裝,它就會吸引大批商家的加入,大家都來買童裝。

    在這個時候,整個市場到處都是低垂的果實,你隨便開個店、賣童裝,都能賺到鈔票。

    但是,馬上就會因為競爭激烈,由供不應求到供過於求,然後再到供需平衡,價格和利潤都達到均衡。

    你已經開了一家店,因為賺錢又開了一家店,這是你撿到了低垂的果實。

    供過於求後,你只能減少一家,專心經營地段和口碑最好的那家,但也只能勉強度日,不會再有心思去開闢別的分店了。而其他反應慢的,也不再會考慮進入這個行業。

    這就是市場達到均衡態。

    然後,我們用均衡這個概念來理解漢末亂世和三國鼎立。

    1.東漢末年,天下到處都是低垂的果實

    黃巾起義和董卓亂政,徹底打亂了漢家天下,亂世開啟。

    亂世,就是一個新的市場、新的行業。

    這個時候,你只要能夠輸出武力,就能收穫大片的土地。

    拔得頭籌的當然是董卓,帶著西涼兵殺進洛陽,然後一通燒殺搶掠,他這個刺史就成了大漢丞相。

    而等天下徹底亂套,就是袁紹、曹操、袁術和劉表這些人去收割果實了。

    據有州部郡縣的,直接升格為一方諸侯,然後就是對著周邊開疆拓土。

    空掛名門標籤的,比如袁紹,憑四世三公的出身,就硬是收割了河北大地。

    甚至連曹操這個只是有中央任職履歷的破落戶,也能被請到兗州擔任州牧,然後割據兗州。

    劉備就更厲害了,帶著關羽、張飛兩兄弟,打著大漢皇叔的名頭,硬是從陶謙手中拿到了徐州。

    亂世開啟之時,你要麼輸出武力、要麼輸出名望,只要輕輕輸出就能收穫土地、成為一方諸侯。因為這個時候,天下到處都是低垂的果實,去撿、就可以了。

    2.三國鼎立,天下進入均衡態

    赤壁之戰,劉備取荊州、佔益州;曹操退守鄴城、雄踞中原;孫權坐定江東、西跨荊州。

    到這個時候,天下就進入了均衡態,世上已經沒了低垂的果實。

    亂世之中,低垂的果實就是那些無主與弱主的郡縣。

    但是,三分天下之後,郡縣要麼姓曹、要麼姓劉、要麼姓孫。也就是郡縣都有主了,而且都不是弱主,是絕對的壟斷公司。

    所以,在三分天下的時候,你就是再有名望、再有武力,也拿不到一寸土地、摘不到一顆低垂的果實。因為已經沒有了。

    不是名望和武力沒用了,而是因為成本太高。去搶一座城,要輸出十萬兵馬、死去幾千甚至幾萬的將士,還要耗去大量的糧草輜重。因為每一座城城池的背後,都是一個雄主。

    成本與收益,不對等。輸出再多,也得不到足夠的利潤。

    但是,還有人可以,因為他們的名望太大、武力太強。這些人就是曹操、劉備和孫權。他們可以互相搶、互相收割。

    於是,劉備從曹操手中搶下了漢中,原因就是漢中離曹操的大本營太遠,鞭長莫及、控制得成本太高。

    孫權從劉備手中搶下了荊州,原因就是孫權為了荊州敢下血本,物質成本出兵出將、道德成本背後偷襲,能幹的全都幹了。

    劉備確實不滿意,但是劉備的實力幹不過孫權,所以荊州丟了也就只能丟了。

    3.最強的魏國,為什麼不能立即打破均衡、統一天下

    魏蜀吳的天下形勢,其主要矛盾就是曹魏與吳蜀的矛盾,主線任務就是曹魏怎麼去統一。

    但是,天下均衡之後,曹魏即便拼命輸出武力、輸出財富,也換不來幾座城池。

    因為成本太高。

    首先吳蜀任何一方都會為了一座城池跟曹魏玩命死磕;第二吳蜀還會搞強強聯手,一起對付最強的曹魏。

    所以,在這個時候,就必須得有新力量的注入,才能打破這種均衡。

    而這個新的力量,就是曹魏在休養生息後可以積攢到的物質和軍事力量。

    天下九州,曹據其六,而且這個“六”還是人口最多、開發最早、糧食最多的地方。所以,曹魏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

    漢末亂世的主要戰場就是中原大地,這裡已經打得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所以,曹魏雖大,卻還不夠強。只有在休養生息之後,它才能爆發出它本應該具有的物質和軍事力量。

    為了滅東吳,曹魏以及後來的司馬晉,在江淮前線上屯田種糧三十餘年。而為了滅西蜀,曹魏從涼州、隴右和關中三路出擊,並且集中了國內的主要名將。

    蜀漢有國43年,東吳有國59年,所以為了消滅吳國和蜀國,差不多真得折騰了50多年。

  • 10 # 冷月鉤沉

    公元208年,曹操為了統一全國,南下討伐東吳孫權,號稱80萬軍隊水陸並進。

    孫權和劉備聯手,雙方加起來有兵力5萬,雙方實力懸殊,孫,劉兩家似乎是待宰的羔羊。

    曹操在出徵時,更是吟詩一首《短歌行》,其中一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達他統一全國的雄心壯志。

    可是,曹操卻在赤壁之戰中慘敗,僥倖逃回老巢許昌。

    從這一刻開始,三分天下的格局拉開帷幕。

    劉備在戰後,透過各種陰謀和陽謀,由一個居無定所的流浪者,發展為擁有荊州,益州和漢中的大佬。

    而東吳孫權擁有富庶的江東,經過孫氏三代的經營,實力不容小覷。

    孫,劉兩家結為聯盟,讓曹操不敢輕易妄動。

    那麼,曹魏集團是一個什麼狀態呢。

    赤壁之戰後,曹操認識到自己大意輕敵,導致這次失敗。

    他採納手下建議,暫緩了南征的步伐,而是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報仇雪恨。

    當時的曹操雖然經歷大敗損兵折將,但依然是三家中實力最強的一家。

    經過不斷的吞併戰爭,曹氏擁有了幽州,冀州,青州,充州,司州,徐州,豫州,涼州,幷州,雍州。

    共10個州的地盤,並且是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人口眾多,農業發達。

    劉備集團擁有益州,交州和荊州(後被孫權佔領)。

    孫權擁有荊州,揚州,夷州(臺灣)共三個州。

    這麼算來,曹氏集團是最有希望在短時間統一三國的。

    可是,曹操由於內憂外患不斷,導致沒有精力去實現他的統一夢想。

    經過曹操,曹丕,曹睿三代的苦心經營,魏國的國力依然遙遙領先。

    不過,曹氏集團和司馬家族的政治鬥爭,讓統一的步伐再一次停滯。

    司馬懿雖然誅殺了曹爽和曹氏親貴,但也讓自身元氣大傷。

    他們只能透過仁政和減免賦稅,停止戰爭,來爭取士族和百姓的支援。

    所以,劉備和孫權有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導致三國鼎立局面延續了數十年。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a電器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