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草藥草生

    我在給大家聊一聊。虛勞是指多種慢性虛弱性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的總稱。亦稱虛損,虛是指臟器虧虛,功能失常,陰陽氣血不足。送是指形體明顯消瘦。久虛不復而致勞,故比一般虛證為重。虛勞的病因有以下幾點?一,稟賦薄弱,素質不強。1,先天不足。父母體虛或懷孕期多病,失於調攝,胎兒成長不良。2,後天失養。稟賦不強。出生後餵養失當,精血不足。以致骨軟痿弱,成為童子癆症,或致成年發育時期。體弱多病,陽氣,陰血日益虧耗。五臟內傷。而致成勞!二,勞傷過度,攝養失當,1,勞欲太過,勞逸不當,缺乏鍛鍊,或勞累太過。髒氣虛弱,或者因為房欲沒有節制。精氣耗傷,以致不能內榮五臟。充養形體。2,飲食不節。飢飽失調,或者因為恣情殉酒。脾胃受損。運化失健。氣血化源不足。臟腑失養,型體虛損!3,情志刺激。五志過極,臟腑失調。氣血鬱結為病。或憂思損傷心脾。岔路傷肝。勞心傷神耗血。4,病後體虛。多種慢性疾病,日久不愈。或遷延失治。大病產後護理不當。正氣虛耗不復,均可因病致虛成癆。總之,幼年化虛勞者,多以先天為主因。困虛而致病。成年以後患病,多數後天失養。勞傷過度。久病體虛所致。虛勞主要是多種慢性虛弱性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的結果。它比一般虛症嚴重。病程也較長。其病變往往涉及多髒,甚至整體。虛勞主要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本病應重視早期治療。注意求應辨病。除藥物調治外。積極配合鍛鍊和調護。如練習氣功,太極拳等,以增強體質。根據虛損的性質及脾胃納運的情況。配合飲食調攝。氣虛陽虛。選擇溫補類食物。陰虛血虛者。宜選食清補類食物。虛勞是多種慢性虛弱性疾病的總稱。因此根據虛老理論,可以治療多種慢性疾病的虛症。臨證當注意整體關係掌握,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以及補氣生血。補血生氣等方法。根據五臟互為自身的原理,辯證施者。由於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腎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故必須重視調補脾腎。補脾以資生化之源。補腎以培益精氣,乃治療虛勞之關鍵。虛勞用補益法,不但可以補充疾病的耗損。且能加強正氣。達到治病的目的。所以補益是治虛勞的主要方面。但應注意的是,補虛應予以積極的病因治療,而非單純的營養療法。治療此病一定要熟悉氣血陰陽等虛症,以及正虛邪實的辨證治療。

  • 2 # 家庭醫生線上

      經常頭暈目眩,沒走幾步路就很喘,感覺很沒力,這樣的症狀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虛勞之症。虛勞,又稱虛損,是稟賦薄弱、後天失養及外感內傷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臟腑功能衰退,氣血陰陽虧損,日久不復為主要病機,是以五臟虛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多種慢性虛弱症候的總稱。虛勞多發生在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及大病久病,精氣耗傷的患者。病程一般較長,症狀逐漸加重,短期不易康復。

      虛勞以臟腑功能減退、氣血陰陽虧損所致的虛弱、不足的證候為其特徵,在虛勞共有特徵的基礎上,由於虛損性質的不同而有氣、血、陰、陽虛損之分。

      氣虛損者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神疲體倦、懶言聲低、自汗、脈細。血虛損者主要表現為面色不華、唇甲淡白、頭暈眼花、脈細。陰虛損者主要表現為口乾舌燥、五心煩熱、盜汗、舌紅苔少、脈細數。陽虛損者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質淡胖有齒痕等。

      對於虛勞的治療,以補益為基本原則。也就是常說的“虛則補之”。在進行補益的時候,一是必須根據疾病屬性的不同,分別採取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的治療方藥。二是要密切結合五臟病位的不同而選方用藥,以加強治療的針對性。切不可盲目亂補,不然的話不但虛勞得不到治療,還可能又出現其他臟腑問題。

  • 3 # 藥事健康

    我們所說的虛勞,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臟腑虧損,氣血陰陽不足等多種慢性虛弱體徵的總稱。其實中醫提出“虛勞”的概念也是經過一系列的發展,《素問》中說“精氣奪則虛”,這是對虛勞很高程度的概括,後來有“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又進一步說明了虛勞分陰陽兩大類。虛勞最早成為一種病名,是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出來的,而且列出了很多詳細具體的病症,比如食傷,憂傷,勞傷,飢傷等引起的虛勞。不同的原因導致的虛勞治法當然是不同的,臨床上最重要的是辯證論治,一般來說,陰虛就補陰,陽虛就補陽,氣虛補氣,血虛補血,這些直觀的方法適用於虛勞病機比較單純的病症,如果身體內多個臟腑受損虛弱,而且病情發展變化,就要靈活運用補虛的手法,可以採用“峻補法”,“緩補法”,“平補法”等最大限度的糾正身體的虛弱不足。

    虛勞一般病情比較長,大多遷延難愈,有的患者虛勞日久,得不到好的調養治療病情就會惡化,出現一些危重症,比如形體十分消瘦,吃不下飯,這種就比較危險。有的虛勞只是纏綿不愈,也沒有加重也沒有減輕,這種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讓疾病向好的放向發展。還有的虛勞者病情會好轉,這跟各人的身體素質條件也有關係。

    虛勞者,平時也要注意避風寒,調飲食,忌菸酒等。飲食,睡眠,運動都要適度。

  • 4 # 純鈞LHGR

    虛勞在中醫裡屬於“雜病”,是“虛損勞傷”的簡稱,又有“勞怯”之稱。另外,虛勞也是五臟諸虛不足而產生的多種疾病的概括。

    凡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病久失養,正氣損傷,久虛不復,表現各種虛弱證候的,都屬虛勞範圍。其病變過程,大都由積漸而成。病久體弱則為“虛”,久虛不復的則為“損”,虛損日久則成“勞”。虛、損、勞是病情的發展,又是互相關聯的。由於虛勞證的範圍很廣,所以中醫對這方面的分類,有“五勞”、“六極”、“七傷”等名稱。但總的病理變化,不離陰虛、陽虛、陰陽兩虛等方面。

    辨五臟氣血陰陽虧虛的不同虛勞的證候雖多,但總不離五臟,而五臟之辨,又不外乎氣血陰陽。故對虛勞的辨證應以氣、血、陰、陽為綱,五臟虛候為目。

    對於虛勞的治療,以補益為基本原則。一是必須根據病理屬性的不同,分別採取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的治療方藥;二是要密切結合五臟病位的不同而選方用藥,以加強治療的針對性。

    1.重視補益脾腎在治療虛勞中的作用。以脾胃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運,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方能得以滋養。腎為先天之本,寓元陰元陽,為生命的本元。重視補益脾腎,先後天之本不敗,則能促進各髒虛損的恢復。

    2.對於虛中央實及兼感外邪者,當補中有瀉,扶正祛邪。從辨證的關係看,祛邪亦可起到固護正氣的作用,防止因邪戀而進一步損傷正氣。

    3.虛勞的病程較長,影響的因素較多,要將藥物治療與飲食調養及生活調攝密切結合起來,方能收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因虛勞一般均有較長的病程,所以還要診視有無兼夾病證。

    1.因病致虛、久虛不復者,要看原有疾病是否還繼續存在。

    2.要看是否有氣虛運血無力,形成瘀血;脾氣虛不能運化水溼,以致水溼內停等情況。

    3.是否兼夾外邪。虛勞之人由於衛外不固,易感外邪為患,且感邪之後不易恢復;治療用藥也與常人感邪有所不同。

  • 5 # 預中醫

    虛勞,中醫病症名,又稱虛損,是由於稟賦薄弱、後天失養及外感內傷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臟腑功能衰退,氣血陰陽虧損,日久不復為主要病機,以五臟虛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多種慢性虛弱症候的總稱

  • 6 # 白老師談健康

    虛勞又稱虛損,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以臟腑虧損、氣血陰陽不足為主要病機的多種慢性虛弱證候的總稱。

    西醫學中多個系統的多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出現類似虛勞的臨床表現時,均可參照本篇內容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稟賦薄弱、煩勞過度、飲食不節、大病久病、誤治失治等多種因素作用於人體,引起臟腑氣血陰陽的虧虛,日久不復,而成為虛勞。

    一、病因

    1.稟賦薄弱,因虛致病

    父母體弱多病,年老體衰;或胎中失養,孕育不足;或生後餵養失當,水谷精氣不充,均可導致稟賦薄弱,精氣不充。先天不足,稟賦薄弱之體,易於罹患疾病,久病不復,使臟腑氣血陰陽虧虛日甚,成為虛勞。

    2.煩勞過度,損傷五臟

    煩勞過度中,以勞神過度及房勞過度較為多見。憂鬱思慮,積思不解,所欲未遂等易使心失所養,脾失健運,心脾損傷,氣血虧虛,久則形成虛勞。而早婚多育,房室不節,頻犯手淫等,易使腎精虧虛,腎氣不足,久則形成虛勞。

    3.飲食不節,損傷脾胃

    4.大病久病,失於調理

    大病之後,邪氣過盛,正氣短時難以恢復,而成虛勞。久病而成虛勞者,隨其疾病性質的差異,有損耗人體氣血陰陽的不同情況。如熱病日久,則耗傷陰血;寒病日久,則傷氣損陽;瘀結日久,則新血不生;或病後失於調理,正氣難復,均可演變為虛勞。

    5.誤治失治,損耗精氣

    苦寒太過,損傷脾胃,耗傷陽氣;燥熱太過,損耗津液,消灼精血;攻伐太過,既耗陰津,又損陽氣。若多次失誤,既延誤疾病的治療,又使陰精或陽氣受損難復,從而導致虛勞。也有過用某些化學藥物或接觸有害物質(如放射線)過多,使陰精及氣血受損,而形成虛勞。

    二、病機

    本病多為因虛致病,因病成勞,或因病致虛,久虛不復成勞。其病理性質主要為氣、血、陰、陽的虛損。病損部位主要在五臟,尤以脾腎兩髒最為重要。引起虛損的病因,往往首先導致某一髒氣、血、陰、陽的虧損,而由於五臟相關,氣血同源,陰陽互根,所以在虛勞的病變過程中常互相影響,一髒受病,累及他髒。氣虛不能生血,血虛無以生氣;氣虛者,日久陽也漸衰;血虛者,日久陰也不足;陽損日久,累及於陰;陰虛日久,累及於陽,以致病勢日漸發展,而病情趨於複雜。同時,也有虛中夾瘀血、痰飲痰濁、邪毒相因為患。

    虛勞一般病程較長,多為久病痼疾,症狀逐漸加重,短期不易康復。其轉歸及預後與體質的強弱,脾腎的盛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護理是否得當等有密切關係。脾腎未衰,元氣未敗,形氣未脫,飲食尚可,無大熱,或雖有熱而治之能解,無喘息不續,能受補益等,為虛勞的順證表現,其預後較好。反之,形神衰憊,肉脫骨痿,不思飲食,洩瀉不止,喘急氣促,發熱難解,聲啞息微,或內有實邪而不任攻,或諸虛並集而不受補,舌質淡胖無華或光紅如鏡,脈象急促細弦或浮大無根,為虛勞的逆證表現,其預後不良。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多見神疲體倦,心悸氣短,面容憔悴,自汗盜汗,或五心煩熱或畏寒肢冷,脈虛無力等症。若病程較長,久虛不復,症狀可逐漸加重。

    2.具有引起虛勞的致病因素及較長的病史。

    3.排除類似病證。

    二、病證鑑別

    1.其他病證中的虛證型別

    虛勞與內科其他病證中的虛證在臨床表現、治療方藥方面有類似之處。其主要區別有二:一是虛勞的各種證候,均以出現一系列精氣虧虛的症狀為特徵,而其他病證的虛證則各以其病證的主要症狀為突出表現。二是髒氣虧虛,久虛不復為勞。虛勞一般都有比較長的病程,病勢纏綿,而其他病證的虛證型別雖然也以久病屬虛者居多,但亦有病程較短而呈現虛證者。

    2.肺癆

    肺癆為癆蟲侵襲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傳染性,以陰虛火旺為其病理特點,咳嗽、咯血、潮熱、盜汗、消瘦為主要臨床症狀,治療以養陰清熱、殺蟲為主要治則。而虛勞則由多種原因所導致,分別出現五臟氣、血、陰、陽虧虛的多種症狀,不傳染,以補虛扶正為基本治則,根據病情的不同而採用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等法。

    三、相關檢查

    虛勞涉及的病種甚多,有必要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檢查,以便全面地掌握病情,提高療效。一般常選用血常規、心電圖、X線攝片、基礎代謝、T3、T4、血液流變學、免疫功能測定等檢查。必要時,可選擇檢查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微量元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檢查。

    【辨證】

    一、辨證思路

    1.辨五臟氣血陰陽虧虛的不同

    虛勞的辨證應以氣血陰陽為綱,五臟虛候為目。正如《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說:“雖分五臟,而五臟所藏無非精氣,其所以致損者有四,曰氣虛、曰血虛、曰陽虛、曰陰虛。”“氣血陰陽各有專主,認得真切,方可施治。”一般說來,病情單純者,病變比較侷限,容易辨清其氣、血、陰、陽虧虛的屬性和病及臟腑的所在。但由於氣血同源,陰陽互根,五臟相關,所以各種原因導致的虛損往往互相影響,由一虛而漸至兩虛,由一髒而累及他髒,使病情趨於複雜和嚴重,辨證時應加以注意。

    2.辨兼夾證候的有無

    二、證候

    (一)氣虛

    1.肺氣虛證

    症狀:短氣自汗,聲音低怯,時寒時熱,易於感冒,面白,舌質淡,脈弱。

    病機分析:肺氣不足,表虛不固,故短氣自汗,聲音低怯;肺主氣屬衛,肺氣虛則營衛失和,故時寒時熱;肺氣虛腠理不密,衛外不固,故易於感冒;面白,舌質淡,脈弱均為肺氣虧虛,氣血不能充盈於血脈之象。若肺氣虛日久,子盜母氣,可導致肺脾氣虛證。

    2.脾氣虛證

    症狀: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倦怠乏力,面色萎黃,大便溏薄,舌質淡,脈弱。

    病機分析:脾胃氣虛,健運及受納功能減弱,故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脾虛氣血來源不充,形體失於濡養,故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脾虛傳化失常,故大便溏薄;舌質淡,脈弱均為生化乏源,血脈不充之象。若脾氣虧虛日久,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可發展成為中氣下陷證;若脾氣虛不能統血,則可發展成為吐血、便血、尿血、肌衄等各種血證。

    3.心氣虛證

    症狀:心悸,氣短,活動時加重,自汗,神疲體倦,面色[[!NFBE2]]白,舌質色淡,脈弱。

    病機分析:心氣不足,運血乏力,心失所養,故心悸,氣短;勞則耗氣,故活動時加重;氣虛衛表不固則自汗;筋脈失於濡養則神疲體倦;面色[[!NFBE2]]白,舌質色淡,脈弱均為心氣不足,氣血不能上榮於頭面及充盈於血脈之象。

    4.腎氣虛證

    症狀:神疲乏力,腰膝痠軟,小便頻數而清或尿失禁,帶下清稀,易於滑脫,舌質淡,脈弱。

    病機分析:腎氣不充,經脈、筋骨失於濡養,故神疲乏力,腰膝痠軟;腎氣不固,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而清,尿失禁;腎氣虧虛,衝任不固,故帶下清稀,易於滑脫;舌質淡,脈弱為氣血虧虛,不能充盈血脈之象。

    在氣血陰陽的虧虛中,氣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類,其中尤以肺、脾氣虛為多見,而心、腎氣虛亦不少。

    (二)血虛

    1.心血虛證

    症狀: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面色不華,舌質淡,脈細或結或代。

    病機分析:心血虧虛,血不養心,故心悸,怔忡;血虛心神不寧,故健忘,失眠,多夢;血虛不能上榮頭面,故面色不華,舌質淡;血虛氣少,血脈不充,心氣不勻,故脈細或結或代。

    2.肝血虛證

    症狀:頭暈目眩,面色不華,脅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急,肌肉[[!NFAB1]]動,月經不調或閉經,舌質淡,脈弦細或細澀。

    病機分析:肝血虧虛,不能上養頭目,故頭暈目眩,面色不華;肝之經脈布兩脅,血虛不能養肝,故脅痛;肝主筋,血虛筋脈失養及血虛生風,故肢體麻木,筋脈拘急,肌肉[[!NFAB1]]動;肝血不足,衝任空虛,故月經不調或閉經;舌質淡,脈弦細或細澀均為肝血虛,血脈不充之象。

    3.脾血虛證

    症狀:體倦乏力,納差食少,心悸氣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

    病機分析:脾主肌肉四肢,主運化,脾血虛肢體失養,健運失司,故體倦乏力,納差食少;血虛心神失養,故心悸氣短,健忘失眠;血虛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均為脾血虧虛之象。

    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故血虛之中以心、肝、脾的血虛較為多見。由於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又由於血為氣之母,故血虛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氣虛症狀。

    (三)陰虛

    1.肺陰虛證

    症狀:乾咳,咳血,咽喉乾燥,失音,潮熱,面色潮紅,盜汗,舌質紅,少津,脈細數。

    病機分析:肺陰虧虛,肺失濡潤,清肅之氣不行,故乾咳;肺絡損傷則咳血;陰虛津液不能上承,故咽喉乾燥,失音;陰虛內熱,故潮熱,面色潮紅;虛熱逼津外洩,故盜汗;舌質紅,少津,脈細數均為陰虛火旺之象。

    2.心陰虛證

    症狀:心悸,失眠,煩躁,口舌生瘡,面色潮紅,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

    病機分析:心陰虛損,心失濡養,心神不寧,故心悸,失眠;陰虛火旺,虛熱內擾,故煩躁;虛火上炎則口舌生瘡,面色潮紅;虛熱逼津外洩則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均為陰虛內熱,津液不足之象。

    3.脾胃陰虛證

    症狀:口乾唇燥,不思飲食,大便乾結,乾嘔,呃逆,面色潮紅,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機分析:脾胃陰虛,津虧不能上承,故口唇乾燥;脾胃失於濡潤,運化失常,故不思飲食;陰虧津少,腸失滋潤,故大便乾結;胃失和降則乾嘔,呃逆;虛熱上擾則面色潮紅;舌紅,少苔,脈細數屬陰虛內熱之徵。

    4.肝陰虛證

    症狀:眩暈,頭痛耳鳴,目幹畏光,視物不明,肢體麻木,筋惕肉[[!NFAB1]],面色潮紅,舌紅少津,脈弦細數。

    病機分析:陰虛陽亢,上擾清空,故眩暈,頭痛耳鳴;肝開竅於目,肝陰虧虛不能上榮於目,故目幹畏光,視物不明;筋脈失養,虛風內動,故肢體麻木,筋惕肉[[!NFAB1]];肝火上炎則面色潮紅;舌紅少津,脈弦細數為陰虛肝旺之象。

    5.腎陰虛證

    症狀:腰膝痠軟,兩足痿弱,眩暈,耳鳴,遺精,舌紅,少津,脈沉細。

    病機分析:腰為腎之府,膝為腎所主,腎精不足,失於濡養,故腰膝痠軟,兩足痿弱;髓海不足,腦失所養,故眩暈,耳鳴;精關不固則遺精;舌紅,少津,脈沉細均為腎陰虧虛之象。

    五臟的陰虛均較常見,病情較重者,可與氣虛或陽虛同時並見,而成為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的證候。

    (四)陽虛

    1.心陽虛證

    症狀:心悸,自汗,神倦嗜臥,形寒肢冷,心胸憋悶疼痛,面色蒼白,舌質淡或紫暗,脈細弱或沉遲。

    病機分析:心陽不振,心氣虧虛,故心悸,自汗,神倦嗜臥;陽虛不能溫煦四肢百骸,故形寒肢冷;陽虛氣弱,運血無力,血脈瘀滯,故心胸憋悶疼痛,舌質紫暗;面色蒼白,舌淡,脈細弱或沉遲均為陽虛氣弱之象。

    2.脾陽虛證

    症狀:面色萎黃,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氣懶言,大便溏瀉,腸鳴腹痛,每因受寒或飲食不慎而加劇,舌質淡,苔白,脈弱。

    病機分析:脾陽虧虛,運化乏力則食少;中州陽虛,四肢百骸失於溫煦,故神倦乏力,少氣懶言,形寒;寒凝氣滯,傳化失常,故腸鳴腹痛,大便溏洩;受寒或飲食不慎均能挫傷中陽,故而加劇;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脈弱均為中陽虛衰之象。

    3.腎陽虛證

    症狀:腰背痠痛,畏寒肢冷,遺精,陽痿,多尿或小便不禁,下利清谷或五更洩瀉,面色蒼白,舌質胖淡有齒痕,脈沉遲。

    病機分析:腎陽不足,失於溫煦,故腰背痠痛,畏寒肢冷;陽氣衰微,精關不固,故陽痿,遺精;氣化不及,水不化氣則多尿;腎氣不固則小便不禁;命門火衰,火不生土,故下利清谷或五更洩瀉;面色蒼白,舌質胖淡,有齒痕,脈沉遲,均為陽氣虧虛,陰寒內盛之象。

    陽虛常由氣虛進一步發展而成,陽虛則生寒,症狀比氣虛為重,並出現裡寒的症狀。陽虛之中,以心、脾、腎的陽虛為多見,由於腎陽為人身之元陽,所以心脾之陽虛日久,必病及於腎,而出現心腎陽虛或脾腎陽虛的病變。

    【治療】

    一、治療思路

    虛勞的治療以“虛則補之,損者益之”為其總則,其要點有二:一是必須根據不同的病理屬性,分別採取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的治法;二是要密切結合五臟病位的不同而選方用藥,以加強治療的針對性。

    應用補益時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重視補益脾腎在治療虛勞中的作用。因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運,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方能得以滋養。腎為先天之本,寓元陰元陽,是生命的本元。重視補益脾腎,先後天之本不敗,則能促進各髒虛損的恢復。二是應儘可能解除導致虛損的原因。對於虛中夾實及兼感外邪者,當補中有瀉,扶正祛邪。而祛邪又可起到固護正氣的作用,防止因邪戀而進一步損傷正氣。

    二、基本治法

    (一)益氣法

    1.補益肺氣法

    適應證:肺氣虛證。

    代表方:補肺東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黃精益氣補肺;熟地、五味子、山藥益腎斂肺;紫菀、桑白皮、款冬花肅肺止咳。

    加減:自汗較多,加牡蠣、麻黃根固表斂汗;兼見潮熱、盜汗,加鱉甲、地骨皮、秦艽養陰清熱;肺氣虛及脾,子盜母氣,脾肺氣虛,衛外不固,易感外邪,可用薯蕷丸益氣養血,扶正祛邪。

    2.健脾益氣法

    適應證:脾氣虛證。

    代表方:加味四君子東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白朮、甘草益氣健脾;茯苓、扁豆、陳皮、澤瀉健脾除濁。

    加減:胃脘脹滿嘔吐噯氣,加陳皮、半夏和胃理氣降逆;脘悶腹脹,噯氣酸腐,苔膩,加神曲、麥芽、雞內金、山楂消食健胃;手足欠溫,腹痛即瀉,加肉桂、炮姜溫中散寒。脾氣虧虛日久,中氣下陷,症見短氣、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墜者,可改用補中益氣湯健脾益氣,昇陽舉陷;脾虛不攝,吐血、便血、尿血、肌衄,可改用歸脾湯補養心脾,益氣攝血,並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而選加三七、仙鶴草、大薊、小薊、蒲黃、藕節等止血藥。

    3.益氣養心法

    適應證:心氣虛證。

    代表方:七福飲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朮、炙甘草益氣養心;熟地、當歸、棗仁、遠志、茯神、柏子仁、龍齒補血寧心。

    加減:自汗多加黃芪、五味子、牡蠣益氣固攝;飲食減少加砂仁、茯苓開胃健脾;胸痛,舌質暗或有瘀點,加丹參、桃仁、紅花、三七活血化瘀。

    4.益氣補腎法

    適應證:腎氣虛證。

    代表方:大補元煎加減。

    常用藥:人參、山藥、炙甘草、桑椹、首烏益氣固腎;杜仲、山茱萸、巴戟天、肉蓯蓉、胡蘆巴溫補腎氣;熟地、枸杞、當歸生精補血。

    加減:神疲乏力甚者加黃芪益氣;尿頻較甚或小便失禁,加菟絲子、五味子、益智仁、桑螵蛸、芡實補腎固攝;大便溏薄去熟地、當歸,加肉豆蔻、補骨脂溫補固攝。

    (二)養血法

    1.養血寧心法

    適應證:心血虛證。

    代表方:養心東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茯苓、五味子、白朮、甘草益氣生血;當歸、川芎、柏子仁、棗仁、遠志、龍眼肉、熟地、雞血藤、阿膠養血寧心;肉桂、半夏曲、大棗溫中健脾,以助氣血之生化。

    加減:失眠、多夢較甚加合歡花、夜交藤養心安神;心悸較甚,加磁石、龍骨鎮心安神。

    2.補血養肝法

    適應證:肝血虛證。

    代表方:四物東加減。

    常用藥:熟地、當歸、阿膠補血養肝;芍藥、川芎、丹參和營調血。

    加減:血虛甚加制首烏、枸杞子、雞血藤補血養肝;脅痛加絲瓜絡、鬱金、香附、川楝子理氣通絡;視物模糊加楮實子、枸杞子、決明子養肝明目。

    3.補脾養血法

    適應證:脾血虛證。

    代表方:歸脾東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白朮、甘草、生薑、大棗甘溫補脾益氣;當歸、丹參、阿膠補血;茯神、酸棗仁、龍眼肉、遠志養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

    (三)滋陰法

    1.養陰潤肺法

    適應證:肺陰虛證。

    代表方:沙參麥冬東加減。

    常用藥:沙參、麥冬、玉竹、天門冬、百合滋養肺陰;天花粉、桑葉、銀柴胡、地骨皮、甘草清熱潤燥。

    加減:咳嗽甚加百部、款冬花、枇杷葉肅肺止咳;咳血加白及、仙鶴草、小薊涼血止血;潮熱加地骨皮、銀柴胡、秦艽、鱉甲養陰清熱;盜汗加牡蠣、浮小麥固表斂汗。肺陰虧虛,肺失濡潤清肅,咽喉幹痛,咯痰帶血者,可改用百合固金東加減。

    2.滋陰養心法

    適應證:心陰虛證。

    代表方:天王補心丹加減。

    常用藥:生地、玄參、麥冬、天冬養陰清熱;人參、茯苓、五味子、當歸益氣養血;丹參、柏子仁、酸棗仁、遠志、硃砂養心安神。

    加減:煩躁不安,口唇生瘡,去當歸、遠志之辛溫,加黃連、淡竹葉清心瀉火,導熱下行;潮熱加地骨皮、銀柴胡、秦艽清退虛熱;盜汗加牡蠣、浮小麥固表斂汗。心陰虛火旺明顯,虛象不甚,可選用養陰清熱的二陰煎。

    3.養陰和胃法

    適應證:脾胃陰虛證。

    代表方:益胃東加減。

    常用藥:沙參、生地、麥冬、玉竹、玄參滋陰養液;冰糖、甘草養胃和中。

    加減:口乾唇燥加石斛、天花粉滋養胃陰;不思飲食甚者,加麥芽、扁豆、山藥益胃健脾;呃逆加刀豆、柿蒂、竹茹扶養胃氣,降逆止呃。

    4.滋養肝陰法

    適應證:肝陰虛證。

    代表方:補肝東加減。

    常用藥: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養血柔肝;麥冬、棗仁、木瓜、沙參、龜板、沙菀蒺藜、甘草滋養肝陰。

    加減:頭痛、眩暈、耳鳴較甚,或筋惕肉[[!NFAB1]],加石決明、菊花、鉤藤、刺蒺藜平肝潛陽;目乾澀畏光或視物不清,加枸杞子、女貞子、草決明養肝明目;急躁易怒,尿赤便秘,舌紅脈數,加龍膽草、黃芩、梔子清肝瀉火。

    5.滋補腎陰

    適應證:腎陰虛證。

    代表方:左歸丸加減。

    常用藥:熟地、龜板膠、枸杞、山藥、菟絲子、山茱萸、牛膝、生地、鱉甲滋補腎陰;鹿角膠溫補腎氣,助陽生陰。

    加減:耳聾,足痿,加紫河車填補精血;遺精加牡蠣、金櫻子、芡實、蓮鬚固腎澀精;潮熱,口乾,咽痛,脈數,為陰虛火旺,去鹿角膠、山茱萸,加知母、黃柏、地骨皮滋陰降火。

    (四)溫陽法

    1.溫通心陽法

    適應證:心陽虛證。

    代表方:保元東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白朮益氣扶正;肉桂、甘草、生薑、薤白溫通陽氣。

    加減:心胸疼痛加鬱金、川芎、丹參、三七活血定痛;形寒肢冷,脈遲,加附子、巴戟天、仙靈脾、鹿茸溫補陽氣。

    2.溫中健脾法

    適應證:脾陽虛證。

    代表方:附子理中東加減。

    常用藥:黨參、白朮、黃芪、茯苓、甘草益氣健脾;附子、乾薑溫中祛寒。

    加減:腹中冷痛較甚加高良薑、香附或丁香、吳茱萸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食後腹脹,嘔逆加砂仁、半夏、陳皮溫中和胃降逆;腹瀉較甚,加肉豆蔻、補骨脂溫補脾腎,澀腸止瀉。

    3.溫補腎陽法

    適應證:腎陽虛證。

    代表方:右歸丸加減。

    常用藥:附子、肉桂、淫羊藿、仙茅、巴戟天溫補腎陽;杜仲、山茱萸、菟絲子、鹿角膠補益腎氣;熟地、山藥、枸杞子、當歸補益精血,滋陰以助陽。

    加減:遺精,加金櫻子、桑螵蛸、蓮鬚或合金鎖固精丸以收澀固精;下利清谷,去熟地、當歸,加黨參、白朮、薏苡仁益氣健脾,滲溼止瀉;五更洩瀉,合四神丸溫脾暖腎,固腸止瀉;浮腫,尿少,加茯苓、澤瀉、車前子,或合五苓散利水消腫;喘促,短氣,動則尤甚,加補骨脂、五味子、蛤蚧補腎納氣。

    三、復法應用

    1.益氣養血法

    適應證:氣血兩虛證。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自汗,心悸失眠,舌質淡嫩,脈細弱。

    代表方:歸脾東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白朮、甘草甘溫之品補脾益氣以生血;當歸、龍眼肉甘溫補血養心;茯神、酸棗仁、遠志寧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氣醒脾;大棗調和脾胃,以資化源。

    加減: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葉炭、炮姜炭溫經止血;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櫚炭清熱止血。

    2.陰陽並補法

    適應證:陰陽兩虛證。五心煩熱,盜汗或自汗,四肢發涼,遺精,失眠多夢,舌紅無苔,脈細數,或舌淡苔白,脈沉遲。

    代表方:地黃飲子加減。

    常用藥:熟地黃、山茱萸滋補腎陰;肉蓯蓉、巴戟天溫腎壯陽;附子、肉桂溫養下元,攝納浮陽,引火歸原;石斛、麥冬、五味子滋養肺腎,金水相生,壯水濟火;石菖蒲、遠志、茯苓開竅化痰,交通心腎;生薑、大棗和中調藥。

    加減:陰虛痰火偏盛,去附子、肉桂,酌加川貝母、竹瀝、膽南星、天竺黃清化痰熱;兼有氣虛,酌加黃芪、人參益氣。

    四、其他療法

    常用中成藥

    (1)補中益氣丸:功能與主治:益氣健脾,昇陽舉陷。主治氣虛、氣陷證。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2)歸脾丸:功能與主治: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主治血虛氣弱之心脾兩虛證。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3)八珍顆粒劑:功能與主治:氣血雙補。主治氣血雙虧證。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

    (4)六味地黃丸:功能與主治:滋陰補腎。主治腎陰虧虛證。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5)金匱腎氣丸:功能與主治:溫補腎陽。主治腎陽虧虛證。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五、臨證勾要

    1.補血需兼補氣

    補血養血是治療血虛的治則,由於血為氣之母,故血虛均會伴有不同程度的氣虛症狀,補血不宜單用補血藥,應適當配伍補氣藥,以達到益氣生血的目的,當歸補血湯即是益氣生血的應用範例。正如《脾胃論》說:“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血自旺矣。”黃芪、人參、黨參、白朮等藥,為常選用的益氣(進而生血)之藥。

    2.注意陰陽互根

    陰虛應補陰,陽虛應補陽,這是普通的尤其是急症時的治療原則,如獨附湯、參附湯之於急症陽虛。由於虛勞的病程一般比較長,治療亦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故在補陰補陽時,須注意“陰陽互根”的問題。正如《景嶽全書·新方八略》曰:“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張景嶽所制定的滋腎陰的左歸丸及溫腎陽的右歸丸正體現了這一治療原則。兩方的大部分組成藥物相同,在用養陰藥的同時,兩方均有補陽的菟絲子和鹿角膠,即是取其“陰中求陽”和“陽中求陰”之義。當然,左歸丸中更有龜板膠滋陰;而右歸丸中則有桂、附溫陽。

    3.充分重視“食補”

    虛勞的病程一般比較長,做好護理對促進虛勞的好轉乃至痊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應高度重視發揮飲食的補益作用,進食富於營養而易於消化的食物,以保證氣血的化生。陽虛患者忌食寒涼,宜溫補類食物;陰虛患者忌食燥熱,宜淡薄滋潤類食物。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先抓主症

    虛勞辨識首先抓住四診,如面色淡白或萎黃,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氣短,語聲低微,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脫,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脈虛沉遲,或五心煩熱,消瘦顴紅,口乾咽燥,潮熱盜汗,紫斑出血,舌紅少苔,脈虛細數及有無先後天致病因素等,為辨證收集素材。

    2.分辨病位

    虛勞之病位在肝心脾肺腎五臟:咳嗽,失音,短氣,聲微,自汗,易於感冒,病位在肺;納少,食後飽脹,便溏,病位在脾;心悸氣短,勞累加重,病位在心;頭痛,眩暈,雙目乾澀,視物模糊,筋惕肉[[!NFAB1]],脅痛肢麻,病位在肝;健忘,腰膝痠軟,耳鳴耳聾,小便失禁,遺精,病位在腎。

    3.確定病性

    虛勞以本虛為本,本虛為五臟氣血陰陽之虛損。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頭暈,目眩,自汗,活動時諸症加劇,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病性屬氣虛。面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爪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婦女經血量少色淡、衍期甚或閉經,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病性屬血虛。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重蜷臥,形寒肢冷,倦怠無力,語聲低怯,納差,口淡不渴,大便溏瀉,小便清長,陽痿精冷,舌淡苔滑,脈沉細或沉遲或大無力,病性屬陽虛。顴赤唇丹,心煩少寐,手足心熱,口乾咽燥,骨蒸盜汗,惡夢遺精,便秘尿少,舌乾紅無苔,脈細數無力,病性屬陰虛。

    4.注意氣血、陰陽、臟腑之間的關係

    依據氣血同源,陰陽互根,五臟相關的理論,劃分歸屬,是一綱一目虛,還是多綱多目虛,確定主綱主目。運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陽中求陰,陰中求陽”,“虛則補其母”等原則,妥善處理氣血、陰陽、臟腑之間的關係,採取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的治法,並結合五臟病位的不同遣方用藥。

    5.審察有無邪實

    虛勞患者常夾有外感、痰飲水溼、瘀血等邪實之象。虛勞感邪者應扶正祛邪,用薯蕷丸加減;因瘀致虛,血虛夾瘀者,祛瘀生新,用大黃[[!NFAE6]]蟲丸加減。治療時要處理好扶正與祛邪的關係,是扶正為主,還是祛邪為主,抑或是扶正與祛邪並舉,應做到扶正不戀邪,祛邪不傷正。

    6.重視先後天之本

    脾為後天之本,是水谷、氣血生化之源;腎為先天之本,寓元陰元陽,是生命的本元,所以治療虛勞時要時刻不忘先天之本“腎”和後天之本“脾”,重視補脾和補腎。

    二、驗案舉例

    黃某,女,21歲。2008年7月24日初診。多次骨髓穿刺檢查確診“再障”已9年。最近骨穿符合再生障礙性貧血,住院輸血2次,B超示肝損害,乙肝、丙肝病毒指標(-),甲功正常。頭暈,疲勞乏力,心慌,常有腹痛,下肢浮腫,納可,月經基本正常,間有齒衄,口乾欲飲,夏季多汗,偏於怕冷,苔薄黃膩質暗,脈細滑。血常規:WBC 2.2×109/L,RBC 1.38×1012/L,Hb 50g/L,PLT 24×109/L。擬從肝腎不足,氣血兩傷治之。處方:潞黨參15g,枸杞子12g,炙龜板10g,鹿角片10g,炙黃芪30g,當歸12g,山萸肉10g,菟絲子15g,雞血藤20g,仙鶴草15g,熟地10g,女貞子10g,旱蓮草12g,紅景天10g,靈芝5g,焦白朮10g,茯苓10g,炙甘草3g,生地榆12g,腫節風20g,花生衣15g,川石斛10g,黑料豆10g。14劑。

    二診:近查血常規:Hb 40.5g/L,WBC 2.7×109/L,PLT 28×109/L,近來疲乏無力,天熱飲水多,自覺腫脹不舒,大便乾結如慄,口乾,肌膚出現皮疹瘙癢,脈細滑。肝腎不足,氣陰兩傷。處方:炙鱉甲15g,炙龜板10g,枸杞子10g,大生地15g,地錦草12g,旱蓮草12g,仙鶴草15g,雞血藤20g,阿膠珠10g,炙女貞子10g,腫節風15g,花生衣20g,石斛10g,地榆15g,生芪15g,當歸10g,菟絲子10g,仙靈脾10g,太子參12g,黑料豆10g,楮實子10g,黑芝麻20g,桑椹子15g。14劑。

    三診:怕熱,頸側多汗,口乾,全身有腫脹感,心慌,牙齦腫痛出血,便秘,手足熱,經潮量少。治守原意。處方:水牛角片(先煎)15g,赤芍12g,丹皮10g,生地15g,炙女貞子10g,旱蓮草12g,腫節風20g,花生衣20g,仙鶴草15g,生地榆12g,雞血藤15g,川石斛10g,羊蹄根10g,熟大黃5g,紫草10g。14劑。

    四診:2周後來人代訴,諸症明顯好轉,心慌、便秘基本消失,夜寐好轉,精神狀態好轉。最近查血常規:Hb 70g/L,WBC 3.2×109/L,PLT 30×109/L。原方加天仙藤15g,鬼箭羽15g,地骨皮12g。25劑。

    按:再生障礙性貧血血細胞很低,治療較難。中醫治療除補氣血外,多要加補肝腎、益精血之品。又患者有浮腫、怕冷等陽氣不足之象,又佐少許溫陽利水之品。二診浮腫減輕,口乾明顯,轉從氣陰兩傷論治。三診患者腫脹明顯,加祛風活血之品。隨證變法,收效顯著。

    【預後及轉歸】

    虛勞一般病程較長,多為久病痼疾。其預後及轉歸,與體質的強弱,脾腎的盛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和護理是否得當等因素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脾腎未衰,元氣未敗,形氣未脫,飲食尚可,無大熱,或雖有熱而治之能解,無喘息不續,無出血不止,能受補益等,為虛勞的順證表現,其預後較好。反之,形神衰憊,肉脫骨痿,不思飲食,洩瀉不止,喘息氣促,發熱難解,聲啞息微,出血不止,或內有實邪而不任攻,或諸虛並及而不受補,舌質淡胖無華或光紅如鏡,脈象急促細弦或浮大無根,為虛勞的逆證表現,其預後不良。

    【預防與調護】

    消除及避免引起虛勞的原因作用於人體,是預防虛勞的根本措施。虛勞過程中,感受外邪,耗傷正氣,通常是病情惡化的重要原因;而虛勞病人由於正氣不足,衛外不固,又容易招致外邪入侵。故應注意冷暖,避風寒,適寒溫,儘量減少外感。調理飲食對虛勞至關重要。一般以富於營養,易於消化,不傷脾胃為原則。對辛辣厚味,過分滋膩、生冷不潔之物,則應少食甚至禁食。吸菸嗜酒有損正氣,應該戒除。生活起居要有規律,做到動靜結合,勞逸適度,適當節制房事,舒情志,少煩憂,保持情緒穩定有利於虛勞的康復。

  • 7 #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虛勞病主要是正氣受損引起的疾病,虛勞病患者常表現為四肢無力,氣短聲低,消瘦,健忘,頭暈眼花等症狀,這些症狀讓自已覺得就是生病了,但是你去醫院檢查卻不一定能查出是什麼病,所以虛勞病重要調理,今天來說說虛勞病患者要如何調理。

    虛勞病怎樣調理

    1、保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相當重要,成年人每天最少要保證六到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是最基本的必須要保證的,最好是晚上十點前入睡,不要熬夜,對於虛勞病患者來說,熬夜等於在自毀。

    2、營養要均衡

    虛勞病患者要做到不能挑食,別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這樣會影響營養的均衡,本來身體就已經比較虛弱,如果再缺乏人體所必需的營養元素,只會讓身體越來越糟糕,所以虛勞病患者要想早日調理好自已的身體,就要做到營養要均衡。

    3、雞蛋、桂圓食補

    桂圓具有補氣的功效,用雞蛋加桂圓、紅棗一起蒸食,不但對虛勞病患者有安眠的作用,同時還對虛勞病患者有補氣養血的功效。

    4、三七、人參調理

    三七和人參都具有增強免疫力和補充氣血的作用,虛勞病患者可以吃一段時間的三七粉配合人參或丹參粉一起食用,效果會更好一些,所謂調理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患者不能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心態來對待,只有持之以恆才能看到效果的。

  • 8 # 周天一覽

    虛勞就是人們常說的身體虛弱、虧損。具體講,就是指臟腑虧損,氣血陰陽失調。

    造成虛勞的原因,主要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尤其是大病之後缺乏調養。加上平時勞煩過度,飲食不節,外感內傷,均可造成虛勞。

    虛勞就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根據這"四虛"之證,可選用中藥調治。

    氣虛者,氣短懶言,體虛乏力,多汗便溏。藥選黃芪、人參、黨參、白朮、甘草、貽糖等。

    血虛者,面色蒼白,頭昏心悸、月經量少。藥選當歸、熟地、白芍、制首烏、阿膠等。

    陰虛者,面紅口乾,潮熱盜汗,頭暈耳鳴、喜涼怕熱。藥選麥冬、百合、沙參、玉竹、女貞子、枸杞子、黃精、龜板等。

  • 9 # KK健康

    虛勞是一種中醫病名,是多種慢性虛弱症候的總稱。虛勞病因有很多,如: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以及七情內傷或感受外邪日久等。虛勞的臨床主要表現為神疲乏力、氣少懶言、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等一系列五臟虛損的表現。虛勞主要病機先天不足,後天失養,臟腑氣血陰陽虧虛。

    由於虛勞是一種慢性長期疾病,恢復起來也較為緩慢。虛勞分為五臟的氣、血、陰、陽的虛損。由於虛損的臟腑和氣、血、陰、陽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臨床表現。

    虛勞的治療主要是以針對虛損的臟腑和氣、血、陰、陽進行補益為主。而對於由長期的慢性疾病耗損而形成的虛勞,在補益的同時也會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以去除主要病因,避免復發。

    對於患有虛勞的人群,因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飲食,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適當休息和運動,以達到逐漸康復的目的。

  • 10 # 中醫養生鄭芝環

    虛勞病泛指一切臟腑功能衰退、氣血陰陽虧虛病症,可由於先天素體虛弱,稟賦不足,加之後天失養,脾胃所傷或因為外感內傷多種原因導致,可出現臟腑氣血陰陽虛損等多種症候。

    內經說“精氣奪則虛”,指的是臟腑尤其是腎精的虧虛,這是先天稟賦不足的一方面,或者由於後天耗損過度導致的精氣不足;而後天脾胃是氣血生化根源,脾胃虧虛,氣血生化無源,使先天的精氣不得以填充,也會導致腎精虧虛的現象,進而發展成諸多勞損虛勞證候。

    “勞者溫之,損者益之”,是治療虛勞病的一個重要提綱,尤其是溫養脾胃,是調動脾胃功能養後天的一個重要的方法;而損者益之,是採用補益的方法,諸臟腑陰精不足的,採用滋陰填精的方法,如採用熟地黃、當歸、麥冬、阿膠等藥物;陽氣不足的可採用溫陽補氣的方法,如採用黃芪、人參、鹿茸等藥。

    諸如此類,在臨床上虛勞病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看先天后天哪方面的不足,或充養後天為主,或填補先天為主,再根據臨床氣血陰陽哪方面不足,有針對性的調理,才能夠解決此類的虛勞病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身吃什麼牌子的蛋白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