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目前家庭年收入約50-60萬,每年還十萬房貸,消費約15萬,沒有小孩
11
回覆列表
  • 1 # 好險一點通

    近期我身邊重視保險的朋友越來越多, 以前經濟條件不夠、沒有保險意識,現在想了解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最近諮詢小管家最多的是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有什麼區別,該如何選擇?

    今天我給大家從以下這幾個方面詳細的介紹一下關於壽險的知識:

    1.終身壽險VS定期壽險的區別?

    2.2017市場熱銷終身壽險橫向測評

    3.如何挑選一款定期壽險,哪款好?

    1.終身壽險VS定期壽險區別及如何選擇

    定期壽險:是指以死亡或者全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且保險期限為固定年限的人壽保險(如:保障期限10年、20年、30年……);

    定期壽險的優勢是:滿足階段性的高保障需求,用較少保費投入,獲得更高的保障額度;

    定期壽險的作用是: 保障家庭責任期和收入高峰期;

    定期壽險適合的人群:處於家庭責任期的人,需要面對房貸、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等家庭責任,如果這時候自身有不幸發生,靠什麼來保證這份責任和義務的完成?

    終身壽險:是指以死亡或者全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且保險期限為終身的人壽保險(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被保險人身故為止);

    終身壽險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得到永久性的保障,而且都有退費的權利,若投保人中途退保,可以得到一定數額的退保金(現金價值);

    終身壽險的作用:保障了人生的各個階段;從財務規劃角度來講,終身壽險也是很好的強制儲蓄工具之一和很好的資產保全與傳承方式。

    終身壽險適合的人群:有較高且穩定收入的人群,希望保障加儲蓄於一體;可以完全按照投保人的意願,把身故保險金作為遺產分配給指定的受益人。

    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實質性的區別在於:

    定期壽險是純粹意義上的保險,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保障的金額和期限,具有較強的保障功能,沒有儲蓄投資方面的功能,純消費型,所以保費也比終身壽險低很多。

    終身壽險是集保障、儲蓄、傳承於一體,提供終身保障的保險;與定期壽險相比,終身壽險是在被保險人任何時候發生身故,保險公司都要向被保險人的法定受益人給付身故保險金,即100%會理賠的險種,所以保費必然也會高於定期壽險。

    2.017市場熱銷終身壽險橫向測評

    目前市場上終身壽險還是不少的,小管家根據公開資訊,整理了一些常見的產品:

    華人壽祥瑞終身壽險

    平安保險平安福終身壽險

    弘康弘利終身壽險

    中意人壽一生保終身壽險

    橫琴人壽優愛保

    話不多說,直接看圖:

    為了方便大家對比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小管家也特意在表格中加入了瑞泰瑞和定期壽險,這款產品可以選擇保障至88歲,是市面上相對來講比較長的。因為華人的平均壽命不到80歲,所以如果保障到88歲,個人覺得已經足夠了。而且產品定價已經透過保費有所體現,和保障終身的價格比較接近。

    但是如果選擇保障到60歲,大家就明顯的可以看出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的區別了,定期壽險價格優勢是碾壓式的,所以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高淨值人群,都可以透過定期壽險作為自己的身價保障。

    除此之外,購買終身壽險還要考慮如下因素:

    投保保額:最高能買到多少?

    免體檢額度:購買高保額,是否需要體檢,免體檢的額度是多少?

    附加服務:產品有什麼特殊的賣點和附加服務

    所以小管家覺得選擇終身壽價格並不是主要原因,還要結合其他的因素綜合考慮。比如泰康人壽的尊享世傢俱有分期給付收益金的功能,因為一大筆錢突然給到未成年人,理賠款被未成年人揮霍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每年分批給付理賠金就是比較不錯的設計。

    3.如何挑選一款定期壽險,哪款好?

    我最欣賞的一款定期壽險的廣告:站著是一臺印鈔機,倒下是一堆人民幣。定期壽險是我極力推薦的產品,因為這種保障型產品,純粹的關注風險本身,保額高,保費便宜,非常適合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經濟支柱,轉移自己的身故風險。

    今天還主要以對比的形式來介紹兩款價效比非常高的定期壽險:弘康大白及瑞泰瑞和定壽

    先說兩者的優勢:

    弘康大白是一款保障非常全面,涵蓋全殘責任的定期壽險,價效比非常高,部分地區最高線上投保保額100萬。

    瑞泰瑞和定期壽險費率與大白基本持平,最核心的優點在於健康告知內容少,無需填寫身高體重,部分地區最高投保保額150萬。

    1.投保規則對比

    2.關於健康告知和體檢

    20-30歲弘康大白免體檢額度為50萬,41歲以上全部需要體檢,當然如果沒有體檢,但該產品也會由於網上銷售、價效比比較高,相應的保險公司為了規避自己的風險,健康告知就比較嚴格,比如體重超重就無法投保。

    而瑞泰人壽的核保就相對不那麼嚴格,朱丹有位客戶,是乙肝病毒的攜帶者,但肝功能正常,符合其他健康告知便投保成功。

    因此如果大家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沒有信心,可優先選擇瑞泰人壽,如果被弘康大白拒保,便可以直接嘗試投保瑞泰瑞和。

    3.除了身故責任都包含全殘責任

    傳統的壽險賠付依據是人是否身故,而對於極端情況雖然人沒有身故,但是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這種情況下,大白定壽和瑞和定壽也是賠付的,這也是我為什麼強力推薦這兩款產品的原因。

    4.關於定期壽險的其他的一些購買建議

    保險期間買到什麼時候?

    為家庭支柱購買的話,建議選擇保障至60歲,一般這時我們已經順利退休,孩子已經成年,沒有太多責任需要負擔了,房貸車貸可能也到期,但如果由更多的預算的話,可以選擇繳費至70歲,這樣基本上就和華人的平均壽命差不多了。

    保額買多少?

    購買了意外險,重疾險,還需要定期壽險嗎?

    意外險的責任是小於定期壽險的,對於疾病的身故,意外險是不包含的,所以家庭經濟支柱如果有條件的話,儘可能選擇一款定期壽險。

    一般終身型的重疾險包含了定壽身故和全殘的責任,此時,重疾險的責任是大於定期壽險的,但重疾險費用比較高,如果重疾險的額度在100萬以上,可以適當減少定壽的額度,但一般重疾險如果在賠付重疾之後,身故責任也就終止了,對於家庭支柱,配置必要的定期壽險也是很有必要的。

    到底是定期壽險好呢?還是終身壽險好呢?

    其實優缺點和適合人群小管家前面已經介紹的很清楚了。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 2 # 扒保辣醬

    確實資訊不全面,所以具體保險產品不予推薦。在獲取答案之前,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第一,接受錢白花嗎?

    大多數定期壽險的產品形態都是消費型的。定期壽險目前比較多的是保20年、保30年,或者保到60歲、保到70歲。也就是說,過了這個期限你還沒掛掉,錢可能就是白花了。

    比如一個人買了保20年的定期壽險,20年零一秒的時候不管他以哪種形式死了,這份定期壽險已然過期,一分不賠。

    接受嗎?接受再考慮定期壽險。買了保險沒賠到就說保險騙人的例項太多了,原諒我把這條放在第一位。

    終身壽險倒是死的那天必定會賠付,但就是貴嘛。

    第二,買壽險出於什麼目的?

    壽險是一種死亡保險,死了,或者全殘了,才會賠錢。那麼,兩種壽險產品賠的錢,分別都體現著什麼樣的意義呢?

    最常見的說法是:

    定期壽險=責任。

    終身壽險=傳承。

    我覺得總結得挺好。

    先說定期壽險。

    再說終身壽險。

    買終身壽險的人,除非是已經想好2年後要自殺的,否則,絕大多數,是為了孩子。

    因為排除掉意外風險,排除掉忘年戀這種低機率事件,那麼一個人能活到平均年齡的話,這個時候去世留下一筆錢,我們一般把它叫啥來著?

    遺產嘛。

    當我們老去時,如果要存錢,只可能為了3個目的:為自己養老,留給孩子,捐給社會。

    你說終身壽險是哪個?

    第三,你有沒有買過其它保險?

    沒有的話,請先為自己配置好健康險,如醫療險和重疾險。

    醫療險可以負責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無論意外或疾病。重疾險則可以hold住重大疾病帶來的醫療費用和收入損失,尤其是收入損失。現在有些重疾險還附帶身故責任,如果保險期間內沒有賠付到重疾保額就去世了,去世時也會賠付重疾保額,雙重保險,怎麼樣都賠得到。

    如果已經備好健康險了,有空餘的錢想購買壽險。我還是建議,定壽瞭解一下,終身壽省下的錢去搞理財。收入水平如你,略懂點理財不難吧?何況你還是個疑似不要孩子的,終身壽險的錢到時候準備留給誰呢?

    如果有錢任性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 3 # 科溫坤

    建議先考慮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買多少呢?

    定期壽險保額=房貸款餘額+贍養父母家人費用

    舉個栗子:假如您的房貸還有200萬,贍養父母家人需要留200萬。那麼定期壽險的保額為400萬比較合適你。

    保障期間一般等於上面兩個200萬的存續期間。

    然後,就是選具體哪一款定壽產品了。要綜合考慮保障期限、保費、觀察期、保障責任等等。

    壽險,保的是人的生命,都是人死或全殘(喪失收入能力)給錢。

    定期壽險一般是保障10年,20年或者30年。保費低於終身壽險。

    終身壽險就是保障終身的壽險。現在有些保險公司的終身壽險可以做到身故金分期領取。比如買了終身壽400萬元,發生死亡給付時,一般壽險是直接把400萬賠償金給受益人,受益人怎麼分配這400萬是受益人的自由和權力。

    那增加了身故金分期領取功能的終身壽呢?同樣是買了終身壽400萬元,發生死亡給付時,400萬賠償金是按照約定好的分配製度,保險公司來按約定分配。有點類信託設計。墳墓裡伸出的一支手,終身壽非常棒的功能。

  • 4 # 險來冇事

    最近比較多朋友在問我壽險的事情,就此做一篇解答。

    內容如下:

    一、壽險的起源

    近代保險起源於海上保險。

    自哥倫布航海以來,15世紀中葉的歐洲開始流行奴隸販賣活動,將黑人奴隸當作商品,運送到美洲。 大量非洲黑奴被販賣上船,運往美洲。 奴隸販子往往都選擇一次性打包運輸“貨物”。

    為了避免奴隸在海上販運過程中,因遭遇疾病、死亡等一下風險的造成損失(奴隸都被安排在幽暗、不通風的船下,幾個月的海上航行,死亡率很高),紛紛都為自己的貨物——奴隸的身體和生命投保海上保險。 不同於以往以貨物為保險標的的海上保險,這就是早期的人身保險。

    在海上航行的人,都面臨海難、海盜搶掠、傳染病等危及人身體健康和死亡的風險問題。奴隸保險產生後不久,以船長、船員為物件的人身保險也開始出現。 從16世紀開始,人們逐漸認識了人身風險,也試圖透過保險的手段,來防範死亡、疾病、傷殘、年老等人身風險所造成的損失。

    從上可知,奴隸販子給奴隸買壽險,是因為販賣奴隸是可得利益,一旦身故或者病入膏肓,則利益不再。

    二、壽險保障什麼

    壽險:以人的生命為保險標的。

    簡單理解,人身故了,才能賠錢。

    壽險的額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創富價值or承擔的家庭責任。同理,一個人不幸全殘,不僅無法再創造財富(指多數人,霍金除外),還需要花去家人很多精力、很多錢治療。

    所以,現在常見的壽險,除了身故賠償責任,也多帶有全殘責任。(全殘/身故二賠一)

    保險不能防止身故,卻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身故給家人帶來的損失。

    人壽保險的保額往往由投保人和保險公司雙方共同約定。可投保金額既不能過高、也不宜過低。一方面看被保人對壽險的需要程度;另一面,看投保人的繳費能力。大額保單會做財務調查。不同公司的額度會有所不同。

    一般長期壽險在投保生效起,2年內(除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外)被保人自殺身故不賠。

    人的生命其實很難用貨幣衡量其價值,壽險能做的就是給【應屬於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去上一份保險。活著,是印鈔機;倒下,是人民幣。努力去創造美好生活給自己和家人,萬一中道崩阻,有壽險做後路,去代替我們完成未完成的愛與責任。

    三、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的的分類與適合人群

    人壽保險包括: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兩全保險,及其他分紅、萬能、投資連結型壽險。本文主要講定壽和終身壽。

    (一)、定期壽險的分類&適用人群

    【定期壽險】:①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②保險期限為固定年限。定期壽險常見保障年限:1、5、10、15、20、30年,或保障到50歲、60歲、70歲等。

    根據保險金額在整個保險期間是否發生變化可分為:定期定額壽險、遞減定期壽險和遞增定期壽險。

    ①「定期定額壽險」——整個保險期間內,買的保險金額固定不變。是最常見且傳統的定壽。適合:收入穩定、現金流正常的家庭,用於保障日常生活。②「減額定期壽險」——保額不斷(逐年)遞減的定期壽險。常見有抵押貸款償還保險、信用壽險,以及家庭收入保險。

    前兩者保額是隨著債務減少而減少的,價格相對定額定壽便宜。適合:預算不足,還有較高貸款餘額的家庭或個人。

    缺點:貸款(房貸)一般是等額本息,而減額定壽保額是等額遞減的。房貸餘額和與減額定壽會有差額,減額定壽每年的保額略低於貸款餘額。而且還要考慮到生活開支的增加——孩子教育金和父母退休養老金、醫療的支出。

    後者是被保人在保障期內身故,其配偶可按合同約定按月領取保險金,用以滿足子女教育和日常消費等剛性支出。期滿可返還(類似於遞減定壽➕終身壽)適合:正在撫養子女的年輕家庭。(但是價格比較貴,類似定期減額壽➕兩全形式)

    (二)、【終身壽險】又名終身死亡保險,不定期限的死亡保險,被保人不論何時死亡,保險公司都要給付保險金,費率上會明顯高過定期壽險。

    傳統的「終身壽險」保額固定。前期發生風險,槓桿高;隨後期累計投入保費,且不可避免的通脹,槓桿作用也降低。

    「增額終身壽」前期保額相較要低,每年複利增長,後期收益非常可觀。

    優點:現金價值高、靈活性高(後期可減保做養老金配置)、壽險屬性、複利確定性、法律屬性(避債避稅),達到一定額度可對接信託。

    適合人群:儲備養老金、高淨值人群、(家族關係複雜)資產傳承。

    (三)、(定期)兩全壽險

    「兩全保險」:不論保險期間內死亡或者保險期屆滿仍生存,保險公司都給付保險金。和終身壽險一樣確定可以拿到。缺點是:保險公司在定價時,已經把計算死亡風險和生存給付算進去,費率高、不划算。(不如理財和定壽分開投或者增額終身壽)

    四、分析題主情況&針對題主的一些購買建議(當下配置)

    (一)、買壽險終身也好、定期也罷。先確定一件事情:額度。

    算清楚,買多少才夠,至少能涵蓋(經濟支柱的)家庭責任額度、時長為家庭責任期。(如:父母養老、養育孩子成人、負債)

    單按題主現在的情況去看的話:目前是小兩口,年開支應該在25萬到30萬浮動,結餘20萬(具體投資方向與習慣不明,夫妻收入佔比不明)。房貸雖然是逐年遞減,但總的生活成本會增加,不建議買減額定壽(或者減額定壽購買總額略高於房價)。

    另外影響的因素:身體狀況、家庭結構(未來是否打算要小孩、父母養老問題、家庭關係是否複雜)、家族遺傳(長壽基因、遺傳疾病等)、職業&生活作息、投資習慣等等。

    退一步考慮:大部分壽險保全殘,如果不幸全殘,只買夠房貸保額遠遠不夠。

    (二)定期壽or終身壽,並不是對立面。

    對於題主的糾結,我大概可以理解。

    定壽便宜,但往往不帶儲蓄性質。“到期沒身故,就虧了。”終身壽有確定性,費率也高。“如果不幸50歲身故,也買虧了”。

    雖然有兩全保險,但買保險本身,沒有絕對的兩全其美。病死殘,一個我都不想要。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保險是每個家庭都需要做的規劃。買了保險,出險早,以後就很難再擁有保障;繳費期滿,也沒出險,保額卻抵不過通貨膨脹。保險是有保障屬性在的,隱形的金融產品,一般體驗不到服務,也沒什麼人想體驗。

    人生如果一定要有一筆“有點浪費”的消費,最不會後悔的就是買保障型的保險。

    買定壽,便宜,到期安然無事,“即便沒出險,可正因為有了最壞的打算,我可以更安心的去拼搏,這幾十年,我有了更多的機會去賺更多的錢”。

    買終身壽,不管是什麼時候出險,這筆錢都能拿到。應急的時候可以拿「現金價值」去貸款,高現價的可以減保取現做養老金儲備。

    (三)、配置方案

    定壽是跟著責任期走的。終身壽偏向於長期的風險(養老➕身故)以及資產傳承/大額資金的保障。

    按照賺錢能力,可以按收入比例買

    1、【最簡單的購買方式】:略高於房貸額度=所需的減額定壽定壽➕5~10年生活費(定額定壽)——最基礎的配置

    2、【考慮到家庭責任】:房貸➕教育金(未來有考慮要孩子,應該先配置)➕父母20~30年的養老金(看老人身體情況和家庭情況)=減額定壽(房貸)➕定額定壽(養老金、教育金、生活費)。此方案可以基本涵蓋到死亡與全殘的風險

    3、【風險的較全面的規劃】:貸款➕家庭責任➕全殘金(屬於終身風險)=定壽額度➕終身壽(終身重疾也可)

    4、大額資產配置/含養老規劃

    【風險全面規劃】:2➕增額終身壽➕高階醫療。

    如果題主未來事業有需要大額資金做應急,還是建議配置一份增額終身壽。

    (四)、方案的選擇

    不管是出於通貨膨脹還是人的賺錢能力去看,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往往不會一步到位的,未來有加保的可能。

    對於題主的情況,目前的建議是考慮【方案一➕父母養老金(先配置一部分)】這樣。當然詳細還是要看您自己的選擇,以及未來的規劃。

    如果沒有配置重疾險,還是建議做150~200萬的配置。

    五、選擇壽險的幾個注意點

    1、費率:同樣單位保額,買到更多保額。

    簡單理解。800塊錢能買50萬的定壽,90%的情況,不會選擇一個只能買15萬的一樣保障期的定壽,除非只有這家能滿足特殊需求,而其他保險公司無法做到。

    2、免責越少越好。

    免責就是發生了保險事故不賠的情況。(買了壽險身故也有不賠的)

    國內壽險的免責:一般都在7-8條左右。

    少數公司的壽險免責條款只有前面三條,也就是:⬇️

    個別公司的定期壽險免責條款也分為意外和非意外導致的責任,意外導致的責任會追加兩條免責,共九條。

    所以,大家在選壽險的時候,應該儘可能的避免免責條款多於7條的產品,也要看具體細節。有些會數條合併的。

    如果平時有喝酒應酬的就應該注意,儘量選擇可賠付酒駕的。當然“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3、身體健康狀況是否符合核保標準,儘量選擇核保寬鬆的產品。

    這一點涉及到被保人身體健康狀況,有些產品看似便宜,但會問及的事項過於嚴格,多數人是沒有【如實告知】和【健康問詢】的概念的,一旦被保人身故、調查出帶病投保,風險太大了。

    【惡性腫瘤】屬於【腫瘤】,明顯後者對身體有點小毛病的人更不友好,因為腫瘤是有良性的。

    有些產品對吸菸人士加費,也建議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購買別的產品,不要為了便宜去勾選☑️不吸菸,給理賠找麻煩。

    4、等待期越短越好。

    有無等待期的、一般多見90天或者180天。當然結合其他方面去權衡。

    5、保障期限符合自己的需求皆可、繳費期儘量拉長去繳費。(增額終身壽另說)

    責任期20年,就買20年的就好,沒必要買高。

    還是需要找專業的保險從業者去服務。

    6、有沒有保全殘責任。

    這個必須選擇保的,不同公司有些許出入。

    7、該保險公司允許購買的免體檢保額和財務調查的保額。

    8、對職業的限制越寬鬆越好。

    保險根據職業把投保人劃分為6個等級,等級越高,職業的危險係數越高,也就越難買到保險。

    目前的定壽一般都需要職業告知,大多隻承保1-3類或1-4類職業,5類和6類職業的投保人如警察、高空作業者大多很難投保。有少部分的定期壽險會放寬對職業的要求,但可能會增加保費。有的甚至不需要填寫職業告知。所以,並不是職業上有一定危險係數的朋友就買不了定期壽險。

    9、受益人寫誰。

    如果自己買,買的時候看清楚是指定受益人還是法定,後期如果需要變更受益人或者受益比例的記得做保全變更。

    買保險的本意是,“完成心願,拿走擔憂”。

    祝好!

  • 5 # 陳小杰在日更

    一、

    定壽屬於消費型,槓桿極高,通常每年2000左右保費可以對應100萬的身故保障;終身壽險屬於儲蓄保障型,因為是確定給付的,所以槓桿較低,一般是保額會不斷增加。但是本回答不應該糾結在定壽和終身壽的選擇中。

    二、

    更重要的應該是跳出定壽和終身壽的選擇誤區,審視家庭財務和成員身體狀況作出系統性配置。

    我先簡單根據題設和條件做一個需求分析:

    1. 每年還房貸10萬,假設還款週期20年,累積債務最多200萬,約等於4-5倍年收入。

    2. 每年結餘為15-25萬(60-10-15)。

    題主對應上述情況,面臨的風險主要兩個:

    1. 重疾風險,失能導致收入中斷,無法償付總額近200萬的房貸;重疾醫療費用,需要付50-100萬的高額治療費。

    2. 身故(疾病或意外或其他原因),直接導致房貸200萬隻能由剩下的家庭成員償還。

    所以題主不應該糾結在定壽和終身壽如何選擇,而是從家庭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不同風險對應配置保障。

    重疾險建議夫妻各自保額做到100萬起,可以用50萬消費型+50萬多次賠付型來疊加。

    醫療險建議夫妻各自選配2款百萬醫療險或中端醫療險,充分報銷重疾導致的住院醫療費用。

    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直接考慮定壽,消費型槓桿高,貸款週期多久就保障多久,比如20年還款週期,那就繳20年保20年,貸款還清後就停止保障責任。建議夫妻倆每人保額都做到200萬左右,具體保額分配看各自收入水平,越多者保額越多,總體來說個人不低於150萬。

    三、

    另,沒有孩子,可以提前規劃夫妻養老問題,有閒錢30-50萬甚至更多的話,可以考慮投一部分買年金險,在現在理財打破剛兌、P2P雷爆人心惶惶的投資環境下,確定性收益率在3%-4%的年金險是可以考慮的,同時60歲後每年給付一筆生存養老金。

    四、

  • 6 # 沒啟用的電腦

    隨著您的經驗增加,未來會家庭收入還會持續提升。一個完整的財務規劃還需要更多的資訊。例如房貸剩餘年限,家庭收入中的佔比,工作是否需要大量出差,短期內有無大的支出費用等等。保險財務規劃的目的是為了將風險化於無形,保證未來的生活水平。定期壽險槓桿高,消費型。終身壽險槓桿不如定期壽險,但擁有定期壽險沒有的資金融通功能,保證保費投入的增值和保值。題主的問題是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做一個取捨。我的個人觀點是,兩者不存在取捨,需要的是相互搭配。

    風險分析:

    1、債務對沖需要 發生風險後房貸不能成為家庭的壓力 每年十萬,假設還需20年按揭,則需要200萬的風險保額。

    2、重疾影響導致家庭收入的下降和現金流出。癌症年輕化是現在越來越關注的問題。高額的醫療費用是每個人心頭繞不開的恐懼。

    3、通貨膨脹讓手裡的現金貶值,影響將來退休後的生活。

    這裡在再做一個假設,夫妻雙方的家庭收入佔比為1:1,其中一方的的收入為25萬/年

    則建議如下:

    終身壽險 50萬保額, 重疾30萬保額,長期意外50萬保額(自駕或公共交通意外雙倍),20年期50萬保額定期壽險。年度醫療保險金(給付限額300萬,癌症可額外再獲得300萬),日常門診及住院補貼,記得新增豁免。

    重疾險建議選擇包含輕度重疾給付,癌症多次賠付產品(癌症為重疾中發病率最高的病種)。

    對於被保人,保險期限內,發生意外身故風險,將獲得最高200萬的理賠,能將房貸的債務完全對沖。如不幸罹患重疾,透過提前給付的30萬,和年度醫療金報銷,填補醫療費用支出和收入損失。日常的小毛小病,則由日常的門診險獲得報銷。

    以上產品組合,以平安福為主要險種的話,首年保費總計為16840.89元。僅佔個人年收入的6.7%,家庭年收入的3.5%。

    考慮到通貨膨脹對家庭現金儲蓄的影響(第三個風險),還可以在短期內補充一份3年繳費期,年繳5萬或10萬的年金險,3年總計15萬或30萬的投資,透過複利滾存,保證自己的資產跑贏通貨膨脹。此項為可選項。

  • 7 # 熱帶雨林札記

    每年十萬房貸,你的房貸總額大概在200萬左右。

    你要想一想,你是否需要用保險去覆蓋這200萬的房貸,如果需要,首選定壽。

  • 8 # 千年三木

    我覺得買一份保險最重要的一定是切實滿足自己的需求,保險是特殊商品,如果買錯了產生退保是有很大損失的…

    關於定期壽和終身壽,這兩個本質上可以算是不同的產品,因為預期購買人群會有很大的不同的。我做了一張思維導圖來幫助理解這部分內容:

    壽險分終身定額壽,增額終身壽和定期壽險三大族群。增額終身壽是理財性質,一般做養老規劃使用,在這裡不表了。

    保險本質上是我們轉移風險的金融工具,而槓桿率是其核心參考因素。終身壽因為其保費貴(因為人一定會死,所以一定理賠),槓桿率較低,對大多數中產家庭來說並不適合。

    那終身壽適合什麼樣的人群呢?主要是有避稅避債需求的客戶群體,他們不在意收益率高低,而只在乎資產是否可以順利傳承,當然增額終身壽也有這方面的作用。

    對於一個頂樑柱家庭,房貸、父母贍養、子女成長是新的三座大山。試想題主這個家庭如果您突然身故了,請問這個家庭怎麼運轉?

    這不是在販賣焦慮,這是血淋淋的現實風險。而定期壽險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一般我會建議配置定期壽險到退休年齡(30年左右)就可以了

    30年後子女長大成人、父母仙逝

    家庭主要責任履行完畢了,這個時候即使發生意外也不會對家庭造成經濟上的影響了。我們買保險優先轉移的是我們不可承受的風險,而不是終身壽那一點不確定的收益!

  • 9 # 深藍保

    壽險可以透過較少的保費撬動比較大的槓桿,盡力避免一個家庭因為掙錢能力最強的家庭支柱身故而經濟崩潰,完美地把身故帶來的各項財務損失和風險,轉嫁給了保險公司。

    如何取捨?先了解它們優缺點,再結合自身情況決定。

    一.兩者的差異

    根據保障時間的不同,壽險可以分為 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我做了一張圖,大家可以直接看到兩者的差異:

    定期壽險雖然是消費險,而且只能保障到一段時間,但保費低。

    而終身壽險雖然價格昂貴,但也有自己獨特優勢。由於終身壽險活多久就能保多久,只要我們不退保,保險公司肯定會賠這筆錢,所以除了 身價保障 外,終身壽險還有 財富增值債務隔離資產傳承 的功能。

    二.如何取捨

    年收入約50~60萬,每年還十萬房貸,消費約15萬。每年支出25萬左右,剩餘25萬~35萬之間。

    咋一看來不少,但考慮到將來有了孩子之後,還有大筆的教育支出,以及父母的養老費用,家人保險配置情況也不明等情況下,我還是推薦定期壽險,理由如下:

    1.定期壽險保費更低

    我挑選了市場幾款終身壽險和百年人壽的定慧保定期壽險作為對比

    同樣 100 萬保額,最便宜的定額終身壽險年交保費都要 1.3 萬,是定期壽險的 5 倍之多。

    買保險就是為了買保障,利用保險的高槓杆性以低保費獲得高保障才是最大程度享受到保險的收益。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低保費的定期壽險更加適合絕大多數家庭。

    2.更適宜家庭保險規劃

    一個成年人最合理的保險配置,應該是重疾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

    對於家庭頂樑柱來說,僅僅是壽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不應在壽險花費太多的保費預算,重疾險價格會更加高,何況還有意外險和醫療險。

    最理想的情況是在為自身配置好保障之後,尚有預算為太太,父母,將來的孩子購買保險,才能為家庭構建完整的風險抵禦。

    在沒有其他任何保險保障之前,就購買價格不菲的終身壽險不是合理的保險規劃。

    三.寫在最後

    終身壽險同樣有其適宜的人群。沒有最好的保險,只有最適合自己的保險。

    在購買保險之前,要記住“先規劃,後產品”的原則。根據規劃,考慮到家庭收支、家人身體情況、未來通脹等因素綜合考慮後再去選擇適宜的保險,而不是簡單地對比兩個產品,就匆忙下決定。

    不適合自己的保險,帶來的不是保障,反而是枷鎖,成為家庭的負擔。

  • 10 # 小雨傘保險

    人壽保險發展至今,已經衍生出眾多分支,像是意外險、健康險(醫療和重疾)都是國內認可度比較高的險種,而壽險是最近慢慢火起來的“新”產品。

    其實在國外壽險尤其是定期壽險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買的產品,有些公司新員工入職,僱主甚至還要求員工先購買一份定期壽險作為入職條件。根據美華人壽保險指南釋出的2018年銷售行業報告,定期壽險在2018年整個個人壽險市場中,佔了21%的市場份額。

    由於華人忌談生死的文化特性,目前國內消費者對定期壽險的認識不足。

    設想一個場景:

    某一線城市三口之家,老公30歲,是家庭支柱,年薪35萬。老婆,29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有個2週歲的兒子,學前教育及醫療費用,每個月支出至少3000元。

    父母尚在,務農,現在尚能維持收支平衡。父親有糖尿病,母親身體健康,只有新農合,沒有商業保險,沒有養老金。房貸、車貸合計300萬,每月固定償還18000。

    如果老公不幸發生風險,那麼就把房貸、車貸、子女撫養義務、贍養老人的義務都轉移給了妻子。

    如果妻子不幸發生風險,照目前的收入來看,根本請不起保姆,那麼除了經濟負擔,老公還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照顧孩子。

    而透過定期壽險這種金融工具,每年花很少的錢,就可以把身故帶來的收入風險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起到以小博大的作用。

    之前推薦的價效比超高的大麥定壽,非常適合上述情況。

    但這隻考慮了男性作為家庭支柱,而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男女各撐半邊天。有資料顯示,中國的雙職工家庭佔60%以上,夫妻共同承擔經濟責任。

    如果要夫妻雙方都要投保大麥,每人各投保200萬,對於薪資僅滿足基本消費的家庭,一次性拿出4000塊錢,也是不少的支出。

    但如果每人分別投保100萬,又對沖不了房貸、車貸等負債風險。無論哪一方發生意外,對家庭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難道沒有一款產品,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還真有,它是一款市場稀有一年期夫妻互保:小兩口定壽

    接下來就詳細說說這款產品的亮點。

    一張保單保兩人

    大麥定壽的被保險人只有1個人,而小兩口夫妻定壽是一份保單保2個人,保額是共用的。

    怎麼理解呢?

    假設A小姐夫妻買了100萬保額的小兩口定壽,如果A小姐或A先生其中任何一人因為意外或者非意外身故/全殘,保險公司都會賠付100萬,合同終止。

    小兩口定壽的創新點在於,如果是因為同一意外事故導致夫妻身故/全殘,可以賠付2倍的保額。如果A小姐夫婦不幸在某一交通意外中身故,他們的受益人可以拿到200萬。

    產品費率更優

    與市面上同為一年期的壽險相比,小兩口定壽在價格上有明顯的優勢。

    以30歲的夫妻為例,倆人各買50萬保額,小兩口定壽一年只需288。

    而其他一年期產品,即使是隻給男性購買,也需要450,夫妻兩人合買的價格更是小兩口定壽的兩倍不止。

    投保條件更寬鬆

    從投保年齡看:

    小兩口定壽,首次投保年齡,最高可為60週歲,續保年齡可到65週歲,保障年限更長。

    從職業限制看:

    除部分高危職業外,1-6類職業都可以投保,BMI在15和30之間均可投保,基本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投保。

    從健康告知看:

    小雨傘定壽的健康告知僅有3條,比大麥定壽的4條還少,可以說是相當寬鬆了,並且還附加人工核保。

    續保無憂

    一年期產品不可避免的會有停售風險,小兩口定壽站在客戶角度,打造5年續保產品,可以免除客戶的後顧之憂。

    並且,在續保期間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也不會因為個人原因調整費率。

    另外,這款產品,雖然有如此多的優勢,但不適合長期購買。分別以夫妻兩人各投保50萬,累積交10年/20年為例。

    從上表可以看出,跟市場上長期夫妻互保產品相比,不論是累積10年還是20年交費,首年費率有絕對的價格優勢。

    在28-35歲這個階段,首年費率相比長期險種,可以優惠40%-60%,35歲的首年費率折扣甚至高達66%。

    但長期看來,累積10年交費,前5年內有價格優勢,累計10年和長期壽險基本一致;累積20年交費,累積保費已經超過長期壽險,因此,這款產品,對於20年以上價效比就沒這麼高了。

    回到文章開頭的案例,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如何組合購買呢?

    使用我們的最佳化方案,保障內容不變,比單獨投保一個長期定壽節約了近40%。但是這種優惠方案有效期5年,我們還是建議經濟寬裕後,儘快替換成長期的定壽。

    所以,敲重點!!!

    這款產品是設計來作為大麥定壽的黃金搭檔,或者初創夫妻的首款定壽。

    適合已經買了大麥定壽,作為保額補充的人群

    適合預算不太足,想買定壽作為過渡的人群

    這款產品作為5年內的短期保障,或者說壽險補充,還是相當划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子被咬傷,父親摔死泰迪,究竟該如何處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