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選擇性失憶

    客觀說,能打贏二戰,前蘇聯軍工企業功不可沒,雖好很多都是臨時民轉軍,出廠三小時就能上前線。精細度,合理性,科學性。肯定沒德國好,但貴在數量。和結實。還有數不盡的人和縱深。。所以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實用和容易生產是最靠譜的。

  • 2 # 張琛

    那時候蘇聯人口在戰爭之前將近2億。吞併了很多衛星國,也集合不少相關人才。

    資源方面,蘇聯說世界第二,沒人敢說世界第一。

    武器生產水平(數量)肯定超過美國。

    不要單純的把蘇聯看成一個國家。

    那時候蘇聯的國力可以理解成現代的,中國、南韓、北韓、日本、泰國、越南的結合體。

  • 3 # 達魯伊

    提起二戰蘇聯,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其武器生產能力很強大,畢竟二戰期間蘇軍在戰場上漫山遍野的T34坦克、大炮、飛機洪流留給蘇軍軍迷的印象很深刻。接下來我就以二戰美國為比較物件,來揭開二戰蘇聯所謂強大武器生產能力的真相。

    二戰蘇軍坦克

    首先我們看看二戰蘇聯與美國主要武器裝備產量情況

    1、蘇聯方面

    步槍、自動步槍:1200萬支

    輕、重機槍:9.54萬挺

    火炮:83.4萬門(含迫擊炮34.8萬門)

    坦克、自行火炮:10.8萬輛、門

    飛機:158218架

    汽車:20.5萬輛

    2、美國方面

    飛機:296429 架

    艦艇:87620 艘

    商船:4500萬噸

    坦克和自行火炮:102351 輛

    大炮:372431 門

    軍用車輛: 350萬輛(含吉普車65萬輛)

    從上述資料來看,蘇聯的武器裝備產量表面上很可觀,但表象很容易欺騙人,因為它隱瞞了很多重要事實,有必要進行澄清。

    在飛機生產方面,二戰蘇聯生產的飛機大都是單發的輕型飛機,諸如伊爾-2、拉系列和雅克系列,造價低廉。且由於蘇聯在戰爭初期被德華人偷襲,損失慘重,嚴重匱乏鋁、機床、熟練工人,為了多造點飛機,偷空減料就成為不二法門,直接導致生產出來的飛機質量糟糕,壽命低下,匱乏無線電等通訊裝置,甚至在戰爭中前期充斥著大量的木頭飛機。而美國生產的飛機中,四發重型轟炸機(B17、24、29等)和雙發運輸機、攻擊機佔很大比例,要知道美華人四發重型轟炸機的生產成本遠遠超過蘇聯所生產的單發飛機。美製戰機都是足材足料,為全金屬飛機,大都配備完善的通訊導航、渦輪增壓、投彈瞄準器等各類先進裝置,作戰半徑大,質量上乘,防護力優異。

    在坦克生產方面,大家要注意的是二戰美國武器生產的重點是飛機尤其是四發重型轟炸機和各類艦船,而非坦克,蘇聯則是集舉國之力來生產坦克。同時一個長期不為軍迷所關注的是,即便坦克非二戰美國武器生產的重點,美國的坦克產量依然驚人,在1942年美國坦克產量為26334輛,、1943年為37148輛,均為世界第一,而後到了1944年因戰爭勝利在望,美國開始削減包括坦克在內的軍備生產規模,這才使得美國坦克產量始有下降。

    美國的坦克生產車間

    在火炮方面,雖然蘇聯在二戰生產了83.4萬門火炮,但其中含有做工最簡單,造價最低廉的迫擊炮34.8萬門。反觀美國,在其大炮產量中,高射炮、各類重型野炮佔據著很大的份額,二戰美國共生產了 輕型火炮(37-105 毫米) 54532門、防空(60-120 毫米) 49775門、重型野炮(155毫米以上) 7803門,就價值來說,就生產難度來說,像高射炮這類火炮的生產難度遠遠大於迫擊炮,所以僅僅談及火炮數量而不具體分析其中構成,是無法真正比較出一國實際軍工生產能力的強弱。

    在海軍裝備方面,1941-1945年,美國共建造了航空母艦(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64500艘登陸艇,而蘇聯在這方面幾乎是空白。

    以上只是二戰蘇聯與美國軍工製成品產量的簡單比較,接下來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在這些賬面上算作蘇聯產量的軍工業品裡又包含有多少美國物質援助的資源貢獻在內呢?

    在德蘇戰爭初始階段,蘇聯就被德國打的一敗塗地,損失慘重。5個月時間內蘇聯損失了63%煤、58%鋼的生產能力和41%的鐵路線,多達31850家工礦企業遭到破壞,還有60%的鋁產地和80%的銅錳產地被德軍佔領。這直接導致在德蘇戰爭接下時段內,蘇聯各類生產原料匱乏,軍工生產面臨著嚴重危機。

    拿軍工生產中最重要的金屬之一鋁為例,我們看看194

    二戰蘇聯鋁的產量實在是可憐,不要說跟美國比,就是跟日本相比較也是相差一大截。現在有人動輒以二戰蘇聯自產的飛機、坦克產量遠遠超過美國援助同類武器的數量,卻不知像鋁、銅、橡膠這些對戰時物質生產至關重要的原料裝置,而蘇聯又嚴重匱乏,都是美華人援助的物質在頂著,缺少這些生產原料,蘇聯那些所謂海量的坦克、大炮能有多少被完整地生產出來呢?

    現在很多人在談及二戰蘇聯的軍工製成品產量時往往只關注其生成了多少飛機、坦克、大炮,卻不知打仗講究的是系統性,除了要有飛機、坦克衝鋒陷陣之外,還要有汽車、機車、通訊裝置進行運輸排程,否則一場大規模戰役根本就進行不下去,而些領域恰恰是蘇聯軍工生產最薄弱的環節。以汽車為例,二戰蘇聯的汽車產量只有區區20.5萬輛,根本就無法滿足行軍打仗的需要,只能依靠美國的援助。戰爭期間,美國共向蘇聯提供了42.7萬輛汽車,其中三種主力型號載重卡車為35.6166萬輛,僅1942年美國就向蘇聯提供了79000輛摩托化車輛,對蘇軍贏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二戰結束時,蘇軍裝備的所有車輛中,百分之五十以上來自美國。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1944年蘇軍在德蘇戰場上一系列勝利並非火力和兵力優勢的勝利,而更多的是機動性和指揮通訊迅捷等軟體方面的勝利,正是美國提供的大量汽車、通訊裝置使得蘇軍的突擊力大為提高,並使戰役程序加快。一九四四年六、七月間,蘇軍由第聶伯河向維斯瓦河迅速推進,以及隨後突入匈牙利和波蘭,跟美國的物質援助的大量汽車有著重大關係。

    整個德蘇戰爭, 蘇聯的勞動力供給是異常緊張的,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所能動員的極限。開戰10天之內,蘇聯就徵召530萬人入伍。戰時蘇軍兵員損失巨大,1941年6月至1944年4月德軍共俘虜蘇軍575.4萬人,其中322萬人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聯戰死的軍人達1360萬人(含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軍人數一直保持在1000萬左右。蘇聯大部分壯年男子在前線戰鬥,後方的勞動力資源出現巨大缺口。填補蘇聯勞動力需求缺口的主要是婦女、少年及從前線退伍回來的殘廢軍人。蘇聯女性就業者佔就業總人數比重由1940年的38.4%提高至1944年的57.4%,輕工業1942年底81%的工人為女職工。職工中18歲以下少年比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5倍,戰爭第三年少年在工業各部門的職工比重中達到40-60%。

    因此我們在論及美國的糧食、被服援助時,大家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也即糧食、棉花、生牛皮等只是輕工業原料,而軍用食品、軍服、皮靴等是製成品,雙方不能簡單等同,前者轉化為後者要經過屠宰、加工、儲藏、配送等一系列環節,期間需要耗費了大量的勞動力。而美國援助的這些糧食、被服均為製成品,可直接利用,無形中為蘇聯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蘇聯能將寶貴的勞動力用於保障飛機、大炮等主戰武器的生產中。

    相較於蘇聯,美國在生產軍工產品時,堅持以不影響國民生活為原則,注重了軍工生產和民用生產的合理比例。從 1939 年至 1945 午,美國所有的商品和服務的總值增長約 75%,而與戰爭有關的商品從未超過工業生產的三分之一。戰時除了汽油,咖啡、牛肉、糖等實行定量供應外,一般日用商品和糧食資源充足,與蘇聯不可同日而語。

    在二戰期間,在同盟國集團生產的所有作戰物資中,美國一家就佔了50%以上,是不折不扣的同盟國集團戰爭大後方。到了1944年,同盟國所用的作戰物資有60%是美國生的。以英國為例,英國之所以能在二戰中堅持下來,並最終擊敗希特勒德國,來自美國的物質供給至關重要。英國在很多供應方面都依賴美國的支援,

    美國的物質供給對整個二戰戰局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以大西洋海戰為例,在這場典型的艦船噸位戰中,同盟國集團是靠什麼擊敗猖狂一時德國海上狼群?答案很簡單,靠的就是美國造船廠源源不斷增加的商船噸位。

    二戰美軍與蘇軍不同,其是全球作戰,作戰地域遍及歐亞非,美國組建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隊,派往世界各地,與敵人在空中、海上和地面浴血廝殺,後勤保障極為複雜和艱鉅。以太平洋戰場為例,在沖繩島作戰中,從1945年4月1日至6月30日,美軍後勤部門為前線輸送物資200萬噸,平均每天卸貨約2122萬噸。美軍對日本的戰略空襲長達8個月,每次出動B-29轟炸機100架以上,而每架飛機一次出動消耗航空汽油6400加侖、彈藥8噸。僅保障馬里亞納群島的B-29基地,就需要100多艘大型運輸船。美軍第8勤務大隊專門保障油料,獲得了“太平洋油王”的綽號,每月僅重柴油的運輸量就達到600多萬桶。到1945年,1945 年,僅在太平洋戰區,美軍便有 3000 多艘的勤務船隊。

    最後我們簡單看看到了1945年美英蘇三國的國力對比情況表:

    1945年三巨頭各項指標統計

    透過上述介紹分析,我們不要被二戰蘇聯賬面上的坦克、飛機產量數字所,簡單的得出二戰蘇聯生產力強大這一結論,實際上在蘇聯光鮮靚麗的武器產量的外表下,隱藏的卻是資源匱乏,武器粗製濫造,殺雞取卵式的全民極限動員,經濟嚴重依賴美國的灰暗現實。

    再來看戰爭的第二年(1942年)蘇聯的戰爭動員強度:

    德蘇戰爭剛剛打到第二年即1942年,蘇聯整個國家動員強度已經高到離譜,完全可以說如果在戰爭接下時段內(1943年、1944年、1945年),蘇聯若無外來力量的強大支援,持續以這種級別的動員強度進行戰爭,那麼蘇聯離崩潰也不遠了。這也是到了1943年末,貌似蘇軍已經掌握戰爭主動權,德軍已經瀕臨崩潰的大好形勢下,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期間依然強烈要求美英兩國儘快開闢第二戰場以緩解蘇軍在德蘇戰場的壓力。

  • 4 # 國平軍史

    二戰蘇軍武器笨重、粗糙、不精緻;但皮實、耐操,且火力強大

    喝伏特加的民族,大都長得身高馬大,力大無窮,其性格特點就是直來直去,不太會繞彎,沒有多少花花腸子,一言不和,拔拳相交,拳頭就是真理,所以得了個“戰鬥民族”之美譽。

    反映在武器研發和裝備上,都是笨重、粗糙、不精緻,但皮實、耐操,且火力強大,經常能蓋過對手,且便於大量生產,比如皇家橡樹1972所提及的“人民衝鋒槍”波波沙-41,當然,也被稱為“人民轉輪槍”,就是二戰蘇軍陸軍步兵槍械中的傑作和代表作。

    二戰時期,波波沙-41是裝備數量最為龐大的衝鋒槍,不會低於500-600萬支,也是火力無與倫比的衝鋒槍,在斯大林格勒殘酷的巷戰中一戰成名,徹底碾壓德國國防軍步兵引以為豪的MP-40衝鋒槍。

    儘管裝上一隻71發彈鼓時,整槍重量有10斤,與多數步槍槍械比起來顯得非常笨重,但並不妨礙身高馬大的蘇軍使用,71發彈鼓輸出持續不斷的火力,堪稱動物般兇猛無比,在與德軍32發彈匣供彈的MP-40衝鋒槍對射時,取得了火力上的絕對優勢,成了許多德國士兵的惡夢。

    波波沙-41不僅是蘇軍士兵的最愛,同時其輸出的強大火力令德軍記憶深刻,至少有數十萬把甚至上百萬把波波沙-41衝鋒槍成了德軍的制式裝備,戰場上槍械好繳獲,但子彈卻難搞。

    於是,德國軍工將波波沙-41衝鋒槍槍管改成了9毫米,便與發射9毫米MP-40衝鋒槍的子彈,德軍甚至印刷和分發瞭如何使用繳獲的蘇制衝鋒槍的德語手冊。

    波波沙-41衝鋒槍,當時蘇軍稱其為波波沙自動槍,之所以能整班、整排、整連甚至整營地成建制的大量裝備蘇軍,就是產量高使然,蘇軍是二戰時裝備衝鋒槍數量最多的軍隊,德軍包括美軍的一個步兵師才裝備300餘支衝鋒槍,與蘇軍一個步兵師動輒裝備上千支,形成了鮮明的比對。

    由於遵循了可靠耐用和易於批次生產的原則,全槍由87個零部件組成,大量採用了鋼板衝壓件,焊接及鉚接的技術亦大量使用,甚至將大量庫存的7.62毫米莫辛·納甘步槍的槍管一分為二,即可得到兩根波波沙-41的槍管,生產一把波波沙-41只需7.3個工時,且適合在東線嚴寒的條件下作戰。

    除了步兵槍械波波沙-41衝鋒槍,蘇軍裝備的ML-20型–52榴彈炮,為集團軍級重型火炮,全重7.2噸,9人操作,採用液壓緩衝系統,開腳式大架設計。

    使用28倍徑152毫米炮管,炮口有多孔制退器,其使用的高爆炮彈重達43.6千克,每分鐘可發射4發,射程17.2千米,彈丸爆炸威力大,由重型拖拉機拖曳行軍。

    ML-20型152毫米榴彈炮,二戰時期世界上相近口徑榴彈炮中是較為先進,優秀的效能不僅讓蘇軍青睞有加,甚至連作為對手的德國和芬蘭軍隊也都將繳獲或其他渠道弄來的ML-20型152毫米榴彈炮火當作寶貝。

    大名鼎鼎的SU-152重型突擊炮,就是將ML-20型152毫米榴彈炮身管與坦克底盤和發動機相結合的傑作,SU-152突擊炮擁有強大的火力,能夠有效應對包括虎式坦克和費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在內的德軍重灌甲目標。

    T-34中型坦克,戰鬥全重32噸,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00千米,裝備一門76毫米坦克炮,是一輛火力、防護力以及機動性都很突出的坦克。

    當時,T-34坦克有很多設計具有革命性,比如裝上了傾斜式的裝甲,等於提高了裝甲的等效厚度,且可提高跳彈的機率,後期的T34-85裝上了85毫米炮,比之前的76毫米炮效能更好,面對德軍裝甲部隊毫不畏懼。

    T-34憑藉著綜合性能的優勢,在消耗巨大的戰爭當中可以大量生產,甚至拖拉機廠都能生產T-34坦克,雖說前線的損失巨大,但德軍著名的虎式坦克當面對T-34的叢集進攻的時候,也難招架住,蘇軍坦克以數量取得了對德軍坦克質量的勝利,德軍強大的裝甲集團被淹沒在將近6萬輛T-34坦克所組成的鋼鐵洪流中。

    被稱為“飛行坦克”的伊爾-2強擊機,為單活塞式三葉螺旋槳驅動的機型,呈下單翼硬殼式佈局,為後三點式收放式起落架,由鋼材和木材構成機體外殼,以平衡因發動機功率不足,最大功率1327千瓦。

    最大時速420公里,最大航程765公里,屬於前線強機機,裝備有20或23毫米航炮1門,7.62 毫米機槍2 挺,或12.7毫米機槍1挺,能攜4-8枚火箭彈和400-600 公斤航空炸彈。

    在二戰時期,伊爾-2強擊機生產了3.6萬餘架,成了從空中打擊地面坦克的最有效的武器,在東線有成千上萬輛德軍坦克,被德軍稱為“黑死神”的伊爾-2強擊機所擊毀;當然,伊爾-2強擊機,本身戰損了1萬多架,可見東線戰場的戰爭烈度之強烈是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所無法比擬的。

    蘇聯海軍,在二戰時期的表現乏善可陳,沒打過什麼像模像樣的海戰;當然,紅海軍水兵上岸以後,所爆發出的戰鬥力似乎在陸軍之上,克里米亞半島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上岸紅海軍水兵戰鬥力之強悍,讓德軍憑此戰一戰封神的曼施坦因元帥都深刻領較了。

  • 5 # A想去見上帝

    提起二戰蘇聯,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其武器生產能力很強大,畢竟二戰期間蘇軍在戰場上漫山遍野的T34坦克、大炮、飛機洪流留給蘇軍軍迷的印象很深刻。接下來我就以二戰美國為比較物件,來揭開二戰蘇聯所謂強大武器生產能力的真相。

    二戰蘇軍坦克

    首先我們看看二戰蘇聯與美國主要武器裝備產量情況

    1、蘇聯方面

    步槍、自動步槍:1200萬支

    輕、重機槍:9.54萬挺

    火炮:83.4萬門(含迫擊炮34.8萬門)

    坦克、自行火炮:10.8萬輛、門

    飛機:158218架

    汽車:20.5萬輛

    2、美國方面

    飛機:296429 架

    艦艇:87620 艘

    商船:4500萬噸

    坦克和自行火炮:102351 輛

    大炮:372431 門

    軍用車輛: 350萬輛(含吉普車65萬輛)

    從上述資料來看,蘇聯的武器裝備產量表面上很可觀,但表象很容易欺騙人,因為它隱瞞了很多重要事實,有必要進行澄清。

    在飛機生產方面,二戰蘇聯生產的飛機大都是單發的輕型飛機,諸如伊爾-2、拉系列和雅克系列,造價低廉。且由於蘇聯在戰爭初期被德華人偷襲,損失慘重,嚴重匱乏鋁、機床、熟練工人,為了多造點飛機,偷空減料就成為不二法門,直接導致生產出來的飛機質量糟糕,壽命低下,匱乏無線電等通訊裝置,甚至在戰爭中前期充斥著大量的木頭飛機。而美國生產的飛機中,四發重型轟炸機(B17、24、29等)和雙發運輸機、攻擊機佔很大比例,要知道美華人四發重型轟炸機的生產成本遠遠超過蘇聯所生產的單發飛機。美製戰機都是足材足料,為全金屬飛機,大都配備完善的通訊導航、渦輪增壓、投彈瞄準器等各類先進裝置,作戰半徑大,質量上乘,防護力優異。

    在坦克生產方面,大家要注意的是二戰美國武器生產的重點是飛機尤其是四發重型轟炸機和各類艦船,而非坦克,蘇聯則是集舉國之力來生產坦克。同時一個長期不為軍迷所關注的是,即便坦克非二戰美國武器生產的重點,美國的坦克產量依然驚人,在1942年美國坦克產量為26334輛,、1943年為37148輛,均為世界第一,而後到了1944年因戰爭勝利在望,美國開始削減包括坦克在內的軍備生產規模,這才使得美國坦克產量始有下降。

    美國的坦克生產車間

    在火炮方面,雖然蘇聯在二戰生產了83.4萬門火炮,但其中含有做工最簡單,造價最低廉的迫擊炮34.8萬門。反觀美國,在其大炮產量中,高射炮、各類重型野炮佔據著很大的份額,二戰美國共生產了 輕型火炮(37-105 毫米) 54532門、防空(60-120 毫米) 49775門、重型野炮(155毫米以上) 7803門,就價值來說,就生產難度來說,像高射炮這類火炮的生產難度遠遠大於迫擊炮,所以僅僅談及火炮數量而不具體分析其中構成,是無法真正比較出一國實際軍工生產能力的強弱。

    在海軍裝備方面,1941-1945年,美國共建造了航空母艦(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64500艘登陸艇,而蘇聯在這方面幾乎是空白。

    以上只是二戰蘇聯與美國軍工製成品產量的簡單比較,接下來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在這些賬面上算作蘇聯產量的軍工業品裡又包含有多少美國物質援助的資源貢獻在內呢?

    在德蘇戰爭初始階段,蘇聯就被德國打的一敗塗地,損失慘重。5個月時間內蘇聯損失了63%煤、58%鋼的生產能力和41%的鐵路線,多達31850家工礦企業遭到破壞,還有60%的鋁產地和80%的銅錳產地被德軍佔領。這直接導致在德蘇戰爭接下時段內,蘇聯各類生產原料匱乏,軍工生產面臨著嚴重危機。

    拿軍工生產中最重要的金屬之一鋁為例,我們看看1944各主要交戰國鋁的產量比較圖:

    由上圖可知,二戰蘇聯鋁的產量實在是可憐,不要說跟美國比,就是跟日本相比較也是相差一大截。現在有人動輒以二戰蘇聯自產的飛機、坦克產量遠遠超過美國援助同類武器的數量,卻不知像鋁、銅、橡膠這些對戰時物質生產至關重要的原料裝置,而蘇聯又嚴重匱乏,都是美華人援助的物質在頂著,缺少這些生產原料,蘇聯那些所謂海量的坦克、大炮能有多少被完整地生產出來呢?

    以下是二戰美國重要物質的援助情況表:

    現在很多人在談及二戰蘇聯的軍工製成品產量時往往只關注其生成了多少飛機、坦克、大炮,卻不知打仗講究的是系統性,除了要有飛機、坦克衝鋒陷陣之外,還要有汽車、機車、通訊裝置進行運輸排程,否則一場大規模戰役根本就進行不下去,而些領域恰恰是蘇聯軍工生產最薄弱的環節。以汽車為例,二戰蘇聯的汽車產量只有區區20.5萬輛,根本就無法滿足行軍打仗的需要,只能依靠美國的援助。戰爭期間,美國共向蘇聯提供了42.7萬輛汽車,其中三種主力型號載重卡車為35.6166萬輛,僅1942年美國就向蘇聯提供了79000輛摩托化車輛,對蘇軍贏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二戰結束時,蘇軍裝備的所有車輛中,百分之五十以上來自美國。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1944年蘇軍在德蘇戰場上一系列勝利並非火力和兵力優勢的勝利,而更多的是機動性和指揮通訊迅捷等軟體方面的勝利,正是美國提供的大量汽車、通訊裝置使得蘇軍的突擊力大為提高,並使戰役程序加快。一九四四年六、七月間,蘇軍由第聶伯河向維斯瓦河迅速推進,以及隨後突入匈牙利和波蘭,跟美國的物質援助的大量汽車有著重大關係。

    整個德蘇戰爭, 蘇聯的勞動力供給是異常緊張的,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所能動員的極限。開戰10天之內,蘇聯就徵召530萬人入伍。戰時蘇軍兵員損失巨大,1941年6月至1944年4月德軍共俘虜蘇軍575.4萬人,其中322萬人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聯戰死的軍人達1360萬人(含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軍人數一直保持在1000萬左右。蘇聯大部分壯年男子在前線戰鬥,後方的勞動力資源出現巨大缺口。填補蘇聯勞動力需求缺口的主要是婦女、少年及從前線退伍回來的殘廢軍人。蘇聯女性就業者佔就業總人數比重由1940年的38.4%提高至1944年的57.4%,輕工業1942年底81%的工人為女職工。職工中18歲以下少年比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5倍,戰爭第三年少年在工業各部門的職工比重中達到40-60%。

    因此我們在論及美國的糧食、被服援助時,大家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也即糧食、棉花、生牛皮等只是輕工業原料,而軍用食品、軍服、皮靴等是製成品,雙方不能簡單等同,前者轉化為後者要經過屠宰、加工、儲藏、配送等一系列環節,期間需要耗費了大量的勞動力。而美國援助的這些糧食、被服均為製成品,可直接利用,無形中為蘇聯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蘇聯能將寶貴的勞動力用於保障飛機、大炮等主戰武器的生產中。

    相較於蘇聯,美國在生產軍工產品時,堅持以不影響國民生活為原則,注重了軍工生產和民用生產的合理比例。從 1939 年至 1945 午,美國所有的商品和服務的總值增長約 75%,而與戰爭有關的商品從未超過工業生產的三分之一。戰時除了汽油,咖啡、牛肉、糖等實行定量供應外,一般日用商品和糧食資源充足,與蘇聯不可同日而語。

    在二戰期間,在同盟國集團生產的所有作戰物資中,美國一家就佔了50%以上,是不折不扣的同盟國集團戰爭大後方。到了1944年,同盟國所用的作戰物資有60%是美國生的。以英國為例,英國之所以能在二戰中堅持下來,並最終擊敗希特勒德國,來自美國的物質供給至關重要。英國在很多供應方面都依賴美國的支援,其依賴的百分比詳見下表:

    美國的物質供給對整個二戰戰局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以大西洋海戰為例,在這場典型的艦船噸位戰中,同盟國集團是靠什麼擊敗猖狂一時德國海上狼群?答案很簡單,靠的就是美國造船廠源源不斷增加的商船噸位。從以下圖表即可知:

    二戰美軍與蘇軍不同,其是全球作戰,作戰地域遍及歐亞非,美國組建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隊,派往世界各地,與敵人在空中、海上和地面浴血廝殺,後勤保障極為複雜和艱鉅。以太平洋戰場為例,在沖繩島作戰中,從1945年4月1日至6月30日,美軍後勤部門為前線輸送物資200萬噸,平均每天卸貨約2122萬噸。美軍對日本的戰略空襲長達8個月,每次出動B-29轟炸機100架以上,而每架飛機一次出動消耗航空汽油6400加侖、彈藥8噸。僅保障馬里亞納群島的B-29基地,就需要100多艘大型運輸船。美軍第8勤務大隊專門保障油料,獲得了“太平洋油王”的綽號,每月僅重柴油的運輸量就達到600多萬桶。到1945年,1945 年,僅在太平洋戰區,美軍便有 3000 多艘的勤務船隊。

    最後我們簡單看看到了1945年美英蘇三國的國力對比情況表:

    1945年三巨頭各項指標統計

    透過上述介紹分析,我們不要被二戰蘇聯賬面上的坦克、飛機產量數字所,簡單的得出二戰蘇聯生產力強大這一結論,實際上在蘇聯光鮮靚麗的武器產量的外表下,隱藏的卻是資源匱乏,武器粗製濫造,殺雞取卵式的全民極限動員,經濟嚴重依賴美國的灰暗現實。

    再來看戰爭的第二年(1942年)蘇聯的戰爭動員強度:

    從以上圖表即可知,德蘇戰爭剛剛打到第二年即1942年,蘇聯整個國家動員強度已經高到離譜,完全可以說如果在戰爭接下時段內(1943年、1944年、1945年),蘇聯若無外來力量的強大支援,持續以這種級別的動員強度進行戰爭,那麼蘇聯離崩潰也不遠了。這也是到了1943年末,貌似蘇軍已經掌握戰爭主動權,德軍已經瀕臨崩潰的大好形勢下,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期間依然強烈要求美英兩國儘快開闢第二戰場以緩解蘇軍在德蘇戰場的壓力。

  • 6 # 兵武堂

    說到蘇聯二戰時期的武器生產水平,就不得不提到“猴版”這個詞,簡單說就是同一款武器的低配版本,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工藝,將武器的次要功能都進行刪減,只確保武器的最主要效能後,這樣武器裝備,就稱之為“猴版”。

    這種裝備雖然工藝粗糙,效能不可靠,甚至還伴隨有大量缺陷,但是為了滿足二戰蘇德戰爭槍支、火炮、坦克等裝備的大量消耗,也只有採用這種辦法了,而這也就集中體現了二戰時期蘇聯武器生產的水平,不求最好,但求最多,質量在差也沒事,能射出子彈,能發射炮彈就算合格。

    蘇德戰爭初期,蘇軍在前期接連被德軍打了幾個圍殲戰,人員損失達到幾百萬人,同時大量技術兵器也隨著戰役失敗被德軍繳獲或者被丟棄,根據朱可夫的回憶,整個蘇德戰爭初期,蘇聯有一個方面軍、19個集團軍和250個師落入德軍合圍口袋而被殲,360萬軍人被俘,蘇軍損失43000門火炮、32000輛坦克、和近23000架飛機。

    為了迅速彌補戰場損失,迫切需要大量便於快速生產的簡化版武器,當時蘇軍對武器進行簡化的原則就是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工藝,將武器的次要功能都進行刪減,只確保武器的最主要效能,從而提高生產速度,降低成本。簡單說,一支步槍不要求打的有多精準,或者說有多少可靠性,只要能發射子彈就是合格,以蘇軍最著名的T-34坦克為例,1941年的造價為 26.9萬盧布,就當時坦克的價格來看並不算貴。而到了1943年出現的簡化版T-34,不但生產工時幾乎減少了一半,造價也大幅下降到13.5萬盧布。

    根據當時德軍士兵的回憶,很多簡化版T-34的炮塔鑄造工藝都很粗糙,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很多空洞。很多坦克剛剛進入戰場,裝甲表面就開始生鏽。發動機一發動,就會有巨大的噪音和濃濃的煙霧。

    雖然這種以次充好的情況在現在看來不可思議,但是在當時的衛國戰爭中,蘇聯處於戰爭的劣勢,需要用大量的熟練優勢來抵抗德國的精銳裝甲部隊,就是用數量去消耗對方,如果是10輛精工細作的T34不一定能夠戰勝德軍同樣數量的坦克,但是20輛甚至更多的坦克則有打贏的可能。

    況且蘇聯大量的預備隊投入到戰場中,也需要武器裝備,不管是好是壞,士兵總是需要手中有武器,裝甲部隊總不能騎馬作戰吧,所以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就是先解決有和沒有的,至於是好還是壞的問題就留到勝利後在考慮吧,況且很多坦克上戰場後沒多久就會被摧毀,很多槍支也發射不了幾顆子彈,士兵也許就犧牲了,質量在當時看來也沒有多大意義。

    比如說著名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蘇軍雖然贏得了勝利,但是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損失數量為 6064 輛,達到了德軍的4倍,這就是典型的犧牲數量來換取勝利,雖然這是對士兵的極大的不負責任,但是在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一切都只能以勝利為最高準則了。

  • 7 # 紅旗菸灰缸

    看到有答主說蘇聯武器不“精緻”

    胡桃木槍托,鍍鉻槍管的波波沙可是後期新兵蛋子人手一把的。你這讓用黃油槍的盟軍情何以堪啊。。。

    蘇聯二戰時期的武器生存,真正的指導思路是,適合大規模生存(工時少)的同時原料基本能自給自足。反而真要說價錢時,那可並不是真的都是便宜貨。

  • 8 # 薩沙

    蘇聯武器的生產水平並不怎麼樣,優點是容易製造,造價低,基本效能夠用。

    中國在抗戰初期,曾經從德國進口過一批37毫米反坦克火炮,德國PaK35/36型反坦克炮。

    這批火炮效能優秀,也是德軍制式反坦克武器。

    這批反坦克炮,我們一直用到抗戰結束。

    火炮的最大特點是精度高,在優秀炮兵班手中幾乎可以做到每發必中。

    在幾百米內,炮彈可以準確落在一扇小窗戶大小的空間內。

    國軍反坦克炮兵,把它們當做寶貝。

    然而中國在抗戰初期和中期,曾經從蘇聯得到一批37毫米反坦克火炮。

    這是蘇聯對於德制火炮的山寨產品,也是蘇軍制式裝備。

    然而,我軍對於這批火炮的抱怨很多。

    反坦克炮兵認為,這些蘇聯貨除了樣子和德國貨基本一樣,效能相差很遠。

    火炮最主要問題的是精度不夠,在幾百米內要連續發射數發,才能保證擊中。

    而反坦克火炮開火的射程只有幾百米,只要開火就是非常危險的。精度不夠,等於將反坦克炮兵的性命送給敵人。

    另外,這批火炮的鋼材不行,連續炮擊後炮管升溫很快,火炮重量也較大。

    總之,國軍對於蘇制火炮深感失望,認為蘇制武器同德制無法相比。

    除此以外,中國在抗戰期間,有很多國家的戰鬥機。包括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也包括蘇聯。

    其中蘇聯的戰鬥機伊15和伊16,是中國裝備第二多的戰鬥機。

    然而,國軍飛行員對它們的評價不高。

    尤其是伊16的設計存在很多缺陷,經常造成以外的事故,造成飛行員死傷。

    它的起落架設計與結構很不理想,彈簧不能吸收重三點降落時的部分重量,降落時容易跳起來,即便飛行員能作輕三點降落著陸,但仍然跳動不穩,常被人們形容為騎在Mustang的背上。

    而且如果跳得太高,機頭就會仰起,這個時候飛行員要是不能迅速適當的進行處置,機頭就會向一邊偏下,像失速一般的摔下去。有經驗的飛行員都知道伊16戰機落地的最後一段比較困難,必須格外細心,他們會讓戰機低低地、慢慢地接近地面,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卻是極其困難的,即便是蘇聯飛行員也不例外。

    1938年1月下旬,蘇聯飛行員駕駛伊—16戰機從新疆飛蘭州,降落時就摔壞了7架,而中國空軍訓練時又摔壞了幾架,結果僅僅幾周時間就有20多架飛機躺在了修理廠。中國空軍此前的主力驅逐機是美製霍克雙翼戰機,霍克機降落速度慢,操作起來極其舒服,用當時飛行員的話來說就是:“最後的落地就像坐沙發一般的舒適穩當。”

    總之,蘇制武器是比較粗糙的,效能也不算高。

    然而它的結構簡單,可以大量製造。

    最終,蘇軍就是依靠數量的巨大優勢,壓垮了德華人。

  • 9 # 麥田軍事觀察

    二戰時期蘇聯的軍工生產水平還是相當高的,應該說蘇軍軍工極具特色,能力也相當強。當時這個蘇聯的工業生產水平只有德國的一半左右,但是生產的主要產品數量,能夠超過德國,這樣的一個生產水平不簡單了。

    主要原因就在於蘇聯在相關的生產領域採取的政策問題,一方面是,集中力量進行生產,除了主戰裝備以外,其他東西都可以捨棄,在設計上還是強調容易生產,就像槍械等等,實際產量都是很高的,而且在組織效率等方面也是很高的,這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比擬的地方。

    至於說蘇制武器效能不佳,這只是一種想象了,許多蘇制武器裝備被德軍大量使用,能到得到德國的肯定,那可證明效能還是相當不錯的,應該說蘇聯的思路相當不錯。

  • 10 # 小約翰

    提起蘇聯製造,普通人的概念就四個字——傻大黑粗。

    即使在冷戰時期,蘇聯的技術已經非常先進的情況下,蘇聯的武器也依然以其粗糙而聞名。經典例子就是全球最快的飛機米格25。作為全球速度最快的飛機,這款飛機是靠蘇聯專家們用蠻力懟發動機愣攢出來的,當美華人拆開他們認為有什麼黑科技的米格25時,面對著粗糙的沒法看的飛機內部,美國科學家全都被蘇聯人的粗糙給驚呆了。

    至於二戰時期的蘇聯製造,那更是馬鬃穿豆腐——壓根不能提。

    為什麼這樣說呢。德國大眾公司做過一個試驗,說同一個裝置、同一個工作車間,工人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製造出來的零件跟心情舒暢情況下製造出來的零件質量就大相徑庭;而發明創造也同樣適用這個實驗結論。

    蘇聯二戰之前整天大肅反,抓人、殺人、流放人,一片恐怖,人心惶惶,誰還有心情去工作,這樣環境下製造出來的武器能好得了嗎?所以蘇軍在二戰前就基本沒有什麼趁手的兵器。

    二戰爆發以後,國家隨時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前線的部隊一天八封電報催後方的武器。在這種壓力下製作出的武器,質量可想而知。

    所以二戰時的蘇制武器總體特點就是工藝粗糙、效能落後,設計上也有各種缺陷。可是它的優點是成本極低,適合大規模量產,靠數量壓倒德華人。

    在蘇德戰爭的第一個階段,蘇軍跟德國軍隊的過招場場都敗,而且不敗則已,一敗塗地,每場都是大敗,成建制地被德華人吃掉。

    蘇聯人吃了敗仗自然丟盔卸甲,德華人一開始在取勝後屁顛屁顛去收繳蘇聯遺棄的戰利品,可拿在手裡一試才知道,蘇軍戰士的武器基本是燒火棍水平,根本沒法用,立馬收集到沒人的地方掩埋起來。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不僅損失了幾百萬軍隊,也自然失去了相當的裝備,包括幾百萬只步槍,四萬多門火炮、三萬多輛坦克、和2萬多架飛機。

    為了抵擋德軍的凌厲攻勢,蘇軍必須要擴軍,擴軍的同時就要增加裝備,因此必須在後方開足馬力生產。

    因此蘇軍統帥部下令兵工廠拋棄一切複雜工序怎麼簡單怎麼來,怎麼快怎麼來。原來高配版的全部變成低配版的,簡化版的。一句話——不要那麼精確,槍炮能射出彈藥來就行。

    就拿蘇德戰爭開始後裝備的KV-2、KV-85坦克為例,它的設計落後,可靠性非常差,機動性也慘不忍睹。

    蘇聯的坦克粗糙到什麼程度?它的掛擋器居然需要戰士們用榔頭敲才能換擋!

    同時坦克的炮塔又笨又大,行駛的時候像北極熊一樣大腹便便,遠遠看上去好像在坦克底盤上蓋了一座房子,因此德國士兵給這些坦克送了個外號叫“流動洗手間”。蘇軍中原先有T-34,為什麼還要設計這樣的坦克呢,因為一打仗沒錢沒原料,要降低成本。即使是造出來少量的T-34,也偷工減料,質量不如從前、一落千丈。沒辦法,都是沒錢惹的禍。

    蘇聯的坦克沒法提,蘇聯的戰鬥機質量如何呢?

    蘇聯在蘇德戰爭前後生產的飛機質量也不敢恭維,蘇聯空軍裝備的主要戰機Y系列和拉系列戰機,不僅飛行速度落後德國戰機,而且以單發的戰機為主流。

    蘇德戰爭一打響,蘇聯戰機就被德華人幹掉大半,亟需製造飛機來補充,可是國內鋁材短缺、為了趕緊製造出來,只能偷工減料,這些出來的飛機就像畸形兒,缺陷多多。不僅火炮精確度不行,而且連起碼的通訊裝置都不齊備,座艙個別地方甚至用木頭代替金屬。

    這些飛機有一部分出口到中國,由於其超高的故障率,有很多飛機在降落過程中就摔壞了。飛行根本沒法控制這些飛機穩定著陸。

    當然,武器粗糙這也不能全怪蘇聯人,因為在蘇德戰爭打響不到半年,蘇聯就基本被打趴下了。在戰爭開始五個月裡,蘇聯就損失了六成煤、一半的鋼生產能力,一半的鐵路線和百分之七十的工礦企業,一大半的鋁產地和八成以上的鐵礦以及其它金屬落入德華人之手。

    這對蘇聯的軍工製造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簡直是滅頂之災。真應了中國那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斯大林雖然脾氣暴,但頭腦非常清醒,他知道靠蘇聯自己的實力根本不能跟德華人抗衡,頂不了多長時間就要崩潰,因此在蘇德戰爭開始不久斯大林就向美國求援。

    斯大林對羅斯福說,給我足夠的鋁,我就能拖住德華人。羅斯福說不用那麼麻煩,直接給你飛機、坦克,火炮不就是了。

    於是美華人的援助源源不斷運向蘇聯,蘇聯軍隊這才起死回生,振作起來,打贏了衛國戰爭。但是這種粗糙的製作風格卻在戰爭後依然保留了下來,造成了蘇式武器皮實、便宜但是粗枝大葉的特點。

  • 11 # 任成俊

    相當厲害,我看過一本大型畫冊斯大林傳略就是介紹蘇聯衛國戰爭開始到結束的,在戰爭期間蘇聯後方的坦克飛機造的多又快不斷的源源運到前線有力的保證了蘇軍的戰鬥需要…

  • 12 # 老伊先生談史

    世界前列的水平: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軍事工業佔到了整個工業投資額的63%,在整個工農業投資額中的比重也達到了47.7%。為實現國防建設“彎道超車”,蘇聯不惜動用本就可憐的外匯和黃金儲備,從美、德、法等國大規模購進機器裝置,又與德國秘密進行軍事合作以提升軍工質量。

    蘇德交戰伊始,由於大片國土淪喪,蘇聯不得不將位於其歐洲地區的工業裝置搬上火車、飛機,運到幾千公里之外的烏拉爾山、新西伯利亞,以重建工業生產基地。由於準備充分、組織得當,這些經過搬遷的工廠只經過4個多月就重新運轉併產出了大量武器裝備。時至今日,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多國曆史學者都認為,蘇軍在二戰中哪一次戰役的勝利,其意義都比不上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東遷這一歷史性成就。

    1941年下半年開始,蘇聯動員85%的工業產能為軍工服務。僅在1942年,蘇軍就生產坦克及自行火炮2.4萬輛,而同期德國只有5600輛。這使得蘇軍即便經歷了1942年夏的大潰敗後,還能在當年年底的斯大林格勒戰場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兵器進行戰略反攻。

    德制武器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因過於追求質量而導致數量嚴重不足。

    而蘇聯武器大多結構簡單、皮實耐用,俗稱傻大黑粗,這不僅可以簡化工序以便大規模生產,更有利於用其儘可能多地武裝起文化水平不高的底層群眾。蘇軍時常會使用極其簡單的方式獲得火力優勢。比如迫擊炮,由於其精度差、射程近,被德軍嘲笑為“會噴煙的鐵筒”,二戰中德國只生產了18萬門迫擊炮,而蘇聯卻生產了80萬門。戰鬥中蘇軍經常在主要攻擊方向上集中上千門迫擊炮進行密集轟擊,既彌補了精度上的不足,又形成了對敵軍的火力碾壓態勢。

  • 13 # 追趕光速

    原蘇聯在二戰時期的武器製造上,總體來說就是簡單、做工粗糙,但是很實用,各項指標都能達到戰時要求,可以說二戰時期的原蘇聯生產的各種武器,產量是最大的。

    眾所周知,在戰爭狀態下,武器就是消耗品,產量大意味著隨時可以補充武器裝備,簡單就是好操作,在各種環境和溫度中武器不易出現故障。做工粗糙意味著節省時間,提高產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關於動物報恩或報仇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