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老師xixi
-
2 # 虎臣
答主在此放一些三國時期重要時間節點(建安元年、建安五年、建安十三年、建安二十四年、建安二十五年)和重要戰役的地圖,可以與三國史料配合參考。圖片是答主在讀三國史期間四處蒐集的,主要來自百度文庫,侵刪。
P.S. 如果是讀《三國演義》而不是讀《三國志》,那建議僅僅參考大致地圖,某些細節問題不要深究……畢竟演義,不說人物故事有多少是編的,有些地點也與史實有所差異,讓你查完地圖以後就發現有胡扯之嫌。
以下放圖:
基礎的,漢末十三州:
以及郡縣圖(這是我能找到的最清楚的了):
黃河流域漕運:初平元年(190年)~建安四年(199年)軍閥混戰:
期間有董卓、公孫瓚、袁紹、袁術、呂布、曹操、劉備等大軍閥逐鹿中原。此外還有劉表、臧洪、張揚、張燕、張繡、陶謙、張邈、張超等人雖無縱橫之志卻被捲入洪流。
建安元年(196年):
袁紹佔據冀、青、並三州。曹操佔據兗、豫二州。韓遂、馬騰佔據涼州。公孫度佔據遼東。劉備、呂布佔據徐州。袁術佔據揚州的淮南一帶。劉表佔據荊州。劉璋佔據益州。孫策佔據揚州的江東地區。士燮佔據交州。張魯以道教的組織形式保據漢中地區。
建安五年(200年)
直到建安五年(200年),隨著曹操斬殺呂布(198年),張繡投降曹操(199年),袁術嘔血身亡(199年),劉備投奔袁紹(200年),孫策被許貢客刺殺(200年),基本只剩下幾個大的軍事集團,天下局勢初步明朗。
建安五年二月至十月,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此後,袁紹、袁譚退走河北;曹操收穫張郃、許攸;劉備南奔劉表屯駐新野。
官渡之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 赤壁之戰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到夏口,聞曹公已向荊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備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肅徑迎之,到當陽長坂,與備會,宣騰權旨,及陳江東強固,勸備與權併力,備甚歡悅。……備遂到夏口,遣亮使權。
(《吳書·魯肅傳》)
赤壁之戰後,曹操南下受阻,侷限於江北。劉備乘機奪取荊州四郡立足,孫權於江南穩定根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曹操退出漢中(“雞肋”)。關羽覆亡失荊州。孫權對魏稱臣。
建安二十五年 =黃初元年=延康元年(220年)
曹操去世。曹丕篡漢自立,改元黃初。孫權斬關羽。
-
3 #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三國時期並沒有具體領土的概念,所以也就不用面積來比較了。
東漢分天下為12州,曹魏佔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幷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一部(襄樊)、揚州一部(合肥),共87郡。領土範圍大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東至黃海,東南到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西南到秦嶺、河西一帶,西北收復了新疆,重新設定了西域長史府。
季漢領有益州和漢中,南中等地,約22郡。季漢王朝疆域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
東吳領有揚州大部,交州,荊州除襄陽樊城二郡的領土。東吳領土範圍大約北至廬江郡(現江蘇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達交趾郡(廣西東部),東臨東海,涵括中國現今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湖南省的完整地區,以及江蘇、廣西、安徽、湖北省和重慶、上海市、還包括現今越南的北部地區。大約45個郡。
-
4 # Ti譚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三足鼎立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
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
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佔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
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 ,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263年,魏國丞相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 ,鍾會被擋於劍閣前 ,鄧艾避開姜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蜀漢被魏所滅 。
三分歸晉
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 。司馬炎稱帝后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於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
在264年孫皓即位後,交州(約今廣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兩年後吳軍意圖奪回但被晉將毛炅擊敗。269年孫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陸海兩路會師合浦,至271年方奪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屬郭馬於廣州(約今廣東省及廣西省)叛變,孫皓先後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圍剿方平定。同年晉軍率大軍南征,吳國岌岌可危。
東吳重臣陸凱及陸抗相繼去世後,晉將羊祜提議伐吳,但遭賈充反對而作罷。279年西北之亂始平,王濬、杜預上書司馬炎,認為是時候伐吳,賈充、荀勖等認為西北未定而反對。最後司馬炎決定於該年十一月大舉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
他以賈充為大都督 ,上游王濬唐彬軍、中游杜預胡奮王戎軍、下游王渾司馬伷軍多路並進。280年一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三月十五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被消滅後,西晉統一天下,到這時候三國時期結束。
-
5 # 張思遠33
三國時代的國土面積怎麼分佈?那時代統制者好像沒有國土的概念,你今天搶走了,明天又丟了,真不好說,按照實際控制來說應該曹魏最大有290多萬平方公里,含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遼寧安徽部分。下來就是東吳,有145萬平方公里,含廣東,廣西,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安徽部分,最少的就是蜀漢,100多平方公里,含四川,陝西,雲南,貴州等部分。最後這些土地都歸了晉!
-
6 # 釣魚倌
中國東漢至西晉之間的曹魏、東吳、蜀漢三個軍閥集團鼎立的時期稱為三國時期。
曹魏的實力最為雄厚,疆域約佔華北的整個區域,東至黃海、西至甘肅,共有87個郡及12個州(司隸、徐州、青州、冀州、幷州、豫州、兗州、幽州、涼州、雍州、荊州一部、揚州一部),人口共計400多萬。
東吳的實力弱於曹魏但強過蜀漢,疆域佔據長江及淮河沿線一帶,東南至東海和南海,南達越南的中部一帶,共有32個郡和荊州一部、揚州一部及交州(含併入的廣州)三個州,人口共計240多萬。
蜀漢的實力最為弱小,北與曹魏對峙於秦嶺,西與曹魏對峙於河西一帶,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一帶,西南至岷江和南中一帶,共有22個郡和益州這一個州,人口共計90來萬。
公元263年,曹魏掌權的司馬昭發兵滅掉了蜀漢,兩年後其子司馬炎廢魏自立為帝,國號“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中國。
-
7 # 鴻哥iouyh福小鋪
很零碎的,犬牙交錯,邊境都是以山脈走勢、河流分佈來劃分,據點就是以軍事關隘和人口聚集區羅列。
完整一點就是後方和腹地的古代州郡為版圖。
大概的講就是長江以北到陝甘一帶屬於曹魏,四川與長江中游屬於蜀漢,長江中段一部分和出海口以及浙閩臺粵屬於東吳,至於東吳是不是跨海開創了渤海和遼東、北韓,那就不得而知了。
-
8 # 曉評三國
其實漢朝對國土已經有了劃分,地方上分為州、郡、縣三級。全國分為十三個州,加上司隸就是十四個。如果以公元220年節點,劉備大致佔據了益州(含漢中大部分),孫權大致佔據了荊州長江以南,揚州長江以南,交州全部。其他都是曹魏的地盤,當然還包括西域,遼東的公孫政權名義上歸屬曹魏(239年徹底屬魏國)。
如果按現在的省份來分析。則魏國佔據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全省,江蘇安徽湖北省長江以北部分,陝西新疆甘肅遼寧的大部。吳國佔據江蘇安徽湖北長江以南部分,江西福建廣東湖南貴州全省,廣西一部分。蜀國佔據四川重慶全部,雲南部分,陝西部分。
-
9 # 巴山夜雨涮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直屬國土的面積差不多,但是繁榮程度差別很大。
先上個圖
從地圖我們可以大致看出,在三國鼎立初期,三家的面積其實差不多。
曹魏佔據今天的河北、山西、遼寧、山東、河南、江蘇等省的全部或大部,甘肅、新疆、安徽、湖北等省的一部,以及中亞部分領土及北韓半島北部等,面積大約是200多萬平凡公里。如果去掉西域都護府,大概也就是100多萬平方公里。,
蜀漢佔據今天的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全部或大部,陝西、廣西一部,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出頭。
東吳佔據今天的浙江、福建、廣東、江西、廣西、湖南、湖北全部或大部,江蘇、安徽、河南等省一部,面積約150萬平方公里左右。
由此我們可見,如果單論領土面積,再去掉曹魏西邊的那一大坨,三家基本上差不多。但是面積差不多不等於實力差不多。曹魏佔據的中原、北方之地,無論從人口密度,還是經濟、文化來說都遠遠比蜀漢和東吳的南方要發達。
即使在220年三國剛開始時,北方遭遇遠比南方更強的戰亂,曹魏實力依然是最強大的。據估計當時三華人口,蜀漢約一百萬,東吳約二百萬,曹魏約350-400萬。
經過兩代人的繁衍,到264年蜀漢滅亡時,人口也不過一百萬出頭(比幾十年前增加了一點),280年西晉滅吳時東吳人口250多萬(未計算隱匿人口)。至於曹魏人口,按官方統計是400多萬,但實際應該在1000萬左右。因為就在西晉滅吳後不久,全華人口就暴增到1600萬了。
-
10 # 文史小屋
漢末三國,中國第一次出現了包含基層政區、統縣政區、高層政區的三級行政區劃,似乎與今天的省市縣三級制很相似,但這種早期的三級行政區劃純粹是中央集權衰落,地方勢力離心以及戰爭頻繁的產物。兩晉南北朝時的執政者採用了不斷分化,設立新的高層政區的辦法,以至於隋朝統一天下時全國竟有三百多個州。(你能想象現在的中國有三百多個省這日子該咋過嗎?)
隋代及唐代前期恢復了二級行政制度,但很快又因為無法形成有效管理不得不設立高層政區將秦漢的歷時重演一遍。
宋代矯枉過正,做了強幹弱枝的實驗,結果是內部穩定,對外花錢買平安,權衡這種做法的利弊或許不好下定論,但後世顯然是不願學習宋朝的。
元代雖然短暫,但因為來自外部的壓力空前減少反倒在行政區劃上交出了相當不錯的答卷,透過與自然地理脫節的行省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設高層政區管不過來,設定高層政區又容易鬧獨立的問題”。 (最典型的就是漢中這個地方明明在秦嶺以南,從地理單元和風俗習慣上與巴蜀之地相近但從元代之後就一直隸屬於陝西。漢中人成了北方省份的南方人,巴蜀之地也再不能關起門來當皇帝。)
行省制度確立之後,又經過之後七八百年的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才有了今天的行政區劃。作為文明古國中幅員最遼闊,領土廣袤國家中歷史最悠久的長者,中國在大國行政區劃上所做的探索當真是全人類的寶貴經驗和智慧結晶啊。
縣、郡、州的由來縣
縣的含義分為三個階段。
縣鄙之縣:西周時的“縣”指的是國都之外的郊區,與“鄙”同義。
縣邑之縣:春秋中後期,楚國最早出現了作為行政單位但長官世襲的縣,與邑(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同義。
郡縣之縣:由於《史記》的記載,人們通常認為公元前688年,秦武公設定的邽縣(今甘肅天水市)、冀縣(今甘肅天水市甘谷縣東)是最早的建制縣。但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學的發起人——復旦大學周振鶴教授指出,郡縣之縣與縣邑之縣至少應該有四個差別。一是國君直屬,二是長官不世襲,三是幅員或範圍一般經過人為的劃定而不純是天然地形成,四是縣以下還有鄉里等更為基層的組織。按照周振鶴教授劃分的標準,在戰國時期才出現我們所熟知的千古流傳的縣制。
郡
“郡”究竟出現於春秋還是戰國時期,歷史地理學界有爭議。可以確定的是,郡的出現晚於縣,初期設定在邊遠荒僻之地,具有軍事防守性質,經濟開發程度低於縣,兩者不相統屬。
很多資料都說在秦代以前,郡比縣小。從斷代史的宏觀視角來看,這樣說也沒錯。但如果細緻的劃分,便可以發現戰國後期隨著邊地日益繁榮,已經在郡下分設若干個縣,郡在建制上的地位便高於縣,這便是郡縣制的雛形。當然,在秦朝之前,郡縣二級制屬於特例而非主流行政區劃。
州
春秋戰國時代,我們的祖先借用大禹治水的傳說,把他們所知的天下地域範圍劃分成九個區域,即人們常說的“九州”。關於九州的名稱,雍、冀、豫、荊、揚、兗這六個州是沒有爭議的。至於另外的三個州……
《尚書·禹貢》認為是梁州、徐州、青州。
《周禮·職方》認為是青州、幽州、幷州。
《爾雅·釋地》認為是徐州、幽州、營州。
《呂氏春秋·有始覽》認為是青州、徐州、幽州。
青州、徐州、幽州各得三“票”、幷州、梁州、營州各得一“票”。
漢武帝之前,“州”只是個傳說,到後來州逐漸由虛變實,這些“票數”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顯現出了價值。
秦漢的郡縣二級制
公元前221年,在李斯的強烈建議下,秦始皇於全國範圍內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都城咸陽周圍未設郡,地區和行政長官都稱為“內史”,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設立與縣平級的“道”。)
在這裡筆者要小小地抱怨一下司馬遷,雖然他在《史記》中所展現出的不畏強權和文采斐然遠遠不是後來的史書所能媲美的,但他的史學偏向文學而偏離地理,《史記》在歷史地理上留下的空白即使是把《漢書·地理志》和《續漢書·郡國志》結合起來也還是填補不上。對於廢分封,行縣制這樣的大事,司馬遷先生在《秦本紀》和《秦始皇本紀》中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到秦朝初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至於這三十六郡在哪兒,叫什麼名字一概沒提。最要命的是,秦朝後來新設立了多少個郡他老人家連個總數都沒統計。
時間、地點、人物是歷史的三大要素,其中人物最好寫,也最好看,考驗的是寫作水平。寫時間軸只要有資料慢慢整理也還好,勤快的就話考驗一下初等數學水平,想偷懶的話就給一個大概的時間範圍也能交差。對地點的考證簡直讓人絕望,整理難度隨行政單位的細化呈幾何倍數增加,寫錯一處就連帶出一片錯誤,而每一個變數的出現都會引發一連串變數。想想紛繁複雜的行政區劃變更,我們確實不能要求一個生活在兩千年前的人去做微積分……
秦末楚漢相爭時期,項羽以梁楚九郡自立西楚國,並將其餘秦郡分封給滅秦有功將領,舊六國貴族以及秦朝降將18人為諸侯王。
公元前202年西漢初立,劉邦將東部22郡分封給異姓諸侯7人,即燕(臧荼)、韓(韓王信)、趙(張耳)、楚(韓信)、淮南(英布)、梁(彭越)、長沙(吳芮),劉邦自領24郡之地。
之後劉邦翦除了6個異姓諸侯王(唯有長沙王吳芮倖存),同時大建同姓諸侯作為中央的屏藩。
公元前195年,十大諸侯——楚王劉交、吳王劉濞、齊王劉肥、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長沙王吳芮共佔有40郡之地,中央直屬領土僅剩15郡。
劉邦駕崩,呂后打擊劉氏諸王,增封外戚,諸侯王國增至14。後來經過文帝、景帝尤其是漢武帝時期,中央透過分化瓦解、武力打擊和輕罪重罰的方法不斷打擊諸侯王,雖然名義上依然是分封制與郡縣制並行,但王國、侯國的轄地小於郡、縣;王國國相、侯國國相的地位低於郡太守和縣令、縣長,在事實上恢復了郡縣制。
備註:兩漢的郡縣制包含與郡平級的王國、部都尉、屬國都尉,與縣平級的侯國、邑、道。三國有與郡平級的典農校尉,與縣平級的典農都尉。為了行文方便,非必要時均以郡縣概述之。
西漢十三刺史部與司隸校尉
西漢初年中央直轄範圍尚小,因而吏治由丞相派“特派員”視察。漢武帝時代郡國增加至109個,丞相無法監管,於是在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將長安京畿附近七郡以外的郡國分為十三個部,每部派一刺史,巡視吏治和地方豪強,這便是十三刺史部。為了給每個刺史部取個名稱,便大量借用了“九州”的傳說。
北方有涼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兗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幷州刺史部、朔方刺史部,南方有荊州刺史部、揚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交趾刺史部。
刺史位卑權重,級別俸祿與縣令相同但有權監察郡太守。
公元前89年,京畿附近七郡置司隸校尉部。至此西漢有了14個監察區,俗稱西漢十四州。
公元前8年,漢成帝廢除各部刺史,改設州牧。州牧的俸祿級別在郡太守之上。西漢末期對於設定高級別的州牧還是低級別的刺史幾經反覆。
公元8年,王莽稱帝,設定州牧並授予爵位。
公元36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克定天下。
由於匈奴南侵,朔方刺史部併入幷州刺史部。交趾刺史部改稱交州刺史部。司隸校尉部從以長安為中心改為以洛陽為中心,簡稱司州。這便是東漢十三州。
公元42年,光武帝廢州牧,恢復刺史。五十年來州牧與刺史輪番出現的局面終於告一段落。
公元42年到公元184年,刺史的權力逐漸擴大,他們在年終不必親自進京彙報工作,有時會領導郡縣擔負作戰任務,甚至還有了對郡縣官員降職和免職的權力,但畢竟治官不治民,不干預地方行政,仍然是監察區,算不得地方一級行政機構。
漢末三國對東漢十三州的瓜分
公元184年,黃巾之亂和涼州之亂爆發。漢靈帝下旨允許地方招募士兵。
公元188年,在劉焉居心叵測的建議之下,漢靈帝恢復州牧,但並未撤銷刺史,州牧與刺史職權大致相同,都在事實上成為一方諸侯。
公元189年,東漢名存實亡,漢末群雄對行政區劃做了諸多調整,筆者的思路是以漢靈帝駕崩時的州郡為底色,再追加漢末群雄如何填上他們自己的色彩。
在閱讀接下來的大量表格前有三點需要注意:
第一.限於篇幅,本文只是一份粗略介紹州郡情況的簡介,今後筆者將為推出一份精確到縣的《漢末三國地理詳解》而進行不懈的努力。
第二.很多郡國時而作為王國時而作為郡,這種翻來覆去又無關大局的變更情況恕不整理。
第三.陳壽在書寫《三國志》時由於政治原因沒有完全遵循歷史人物生平所屬的行政區劃來記錄其籍貫(比如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陳壽說他是陽平郡衛國縣人,但陽平郡是在樂進死後三年才設定,衛國縣更是在樂進死後44年才劃入陽平郡,顯然樂進的籍貫應該是東郡)。本文盡力將歷史人物的籍貫還原,因為很多人在史書上看似乎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但在他們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生命歷程中其實都是同一個老家,同一個夢想。
涼州(歷董卓、李傕、馬騰、韓遂,被曹操、劉備瓜分)
當今位置:甘肅、寧夏、青海湟水流域、陝西西部。
州治所:隴縣,今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武都郡:下辯,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江洛鎮。
隴西郡:狄道,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董卓)
漢陽郡(天水郡):冀縣,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姜維 楊阜)
安定郡:臨涇,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皇甫嵩)
北地郡:富平,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李傕 傅燮 傅嘏)
武威郡:姑臧,甘肅省武威市。(賈詡 段煨 張繡)
金城郡:允吾,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韓遂 樊稠)
張掖郡:觻得,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郭汜)
張掖屬國:情況不詳。
張掖居延屬國:居延,內蒙自治區古額濟納旗東南約17公里處。
酒泉郡:祿福,甘肅省酒泉市。
敦煌郡:敦煌,甘肅省酒泉市敦煌縣級市。(蓋勳)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漢末由於羌亂,發生了著名的“富平三遷”,最終北地郡治所富平縣從寧夏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遷到了今天的陝西渭南市富平縣。
漢末,從金城郡中拆分出西平郡,改張掖屬國為西海郡。從漢陽郡拆分出南安郡。
194年,李傕控制朝廷將涼州西部的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分離出涼州組成李傕版的雍州。
213年,曹操撤銷涼州,將原涼州東部郡縣及司隸校尉部的三輔地區(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一起併入雍州。從這一年到曹操去世,只有曹操版的雍州而無涼州。
219年,由於劉備攻下漢中,切斷了武都郡與雍州的聯絡,曹操放棄武都郡。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蜀漢失去武都郡,229年第三次北伐時收復。
220年,曹丕分河西八郡復置涼州,治所在姑臧。
曹魏建國初,隴西郡治所遷移至襄武縣,今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
關於雍州的小結:
李傕版雍州(194年-213年):東漢涼州黃河以西部分,治所在姑臧。
曹操版雍州(213-220年):東漢涼州加三輔助,治所在長安。:
曹丕版雍州(220-):東漢涼州黃河以東部分加三輔,治所在長安。
司州(歷董卓、袁術、張楊、韓暹,歸於曹操)
當今位置: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陝西關中平原。
州治所:河南尹雒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漢魏故城。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京兆尹:長安,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杜畿)
左馮翊:高陵,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張既張緝父子)
右扶風:槐裡,陝西省咸陽市興平縣級市。(馬騰馬超父子 法正 孟達 蘇則)
河南尹:雒陽,河南省洛陽市。(任峻 郤正)
河內郡:懷縣,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司馬懿家族、張春華、楊俊)
河東郡:安邑,山西省運城市。(關羽 徐晃 毋丘儉 賈逵賈充父子)
弘農郡:弘農,河南省靈寶市。(楊彪楊修父子)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漢末,左馮翊分出北地郡與撫夷護軍,右扶風與安定郡分出新平郡。
189年,曾分右扶風五縣置漢安郡。
213年漢安郡改稱漢興郡,220年廢除漢興郡,復歸右扶風。
公元212年河內郡之湯陰、朝歌、林慮三縣劃歸冀州魏郡。公元213年,三縣劃歸魏郡西部都尉。
公元213年,三輔地區劃入雍州。豫州潁川郡的陽城縣和陽翟縣、弘農郡的陸渾縣劃歸河南尹,屬司州。
公元221年,以魏郡西部都尉為廣平郡,後來大致在曹芳年間復歸河內郡。
曹魏改京兆尹為京兆郡,左馮翊為馮翊郡,右扶為扶風郡。
公元247年分河東郡置平陽郡,治所在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
冀州(歷韓馥、袁紹、袁尚歸於曹操)
當今位置:河北中部和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以及天津、廊坊的一小部分地。
州治所:常山國高邑縣(光武帝劉秀登基之地),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中山國:盧奴,河北省定州市。(甄姬)
常山國:元氏,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趙雲 張燕)
魏郡:鄴,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鄴鎮。
趙國:邯鄲,河北省邯鄲市。
鉅鹿郡:廮陶,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
清河國:甘陵,山東省聊城市臨清縣級市。(崔琰 朱靈)
信都郡:信都,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牽招)
河間國:樂成,河北省滄州市泊頭縣千戶屯附近(張頜)
渤海郡:南皮,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常莊。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袁紹、袁尚父子坐鎮於魏郡鄴城。
曹操封魏公後,魏國都城設在鄴城。
公元221年,鄴城作為曹魏五都(長安、洛陽、譙縣、許昌、鄴城)之一。冀州移治信都郡信都縣。
徐州(歷陶謙、劉備、呂布、曹操、劉備,歸於曹操)
當今位置:江蘇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地區。
州治所:東海國郯縣,今山東臨沂市郯城北。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琅琊國:開陽,山東省臨沂市。(諸葛亮家族 卞夫人 徐盛)
彭城國:彭城,江蘇省徐州市。(張昭)
東海國:郯縣,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王朗 糜竺 糜芳)
下邳國(臨淮郡):下邳,江蘇省徐州市雎寧縣古邳鎮之下邳故城
(魯肅 步練師 步騭)
廣陵郡:廣陵,江蘇省揚州市,(張紘 陳登 陳琳 陳矯 臧洪 呂岱)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漢末,分琅琊國北部東莞縣置東莞郡,206年改下邳國為臨淮郡。
徐州移治下邳郡下邳縣。
三國曹魏時徐州治所遷移到彭城國彭城縣。
青州(歷公孫瓚、袁紹、袁譚歸於曹操)
今日位置:山東省東北部。
州治所:齊郡臨淄縣,今山東淄博市臨淄故城。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濟南國:東平陵,山東省濟南市區章丘區。
平原國:平原,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華歆 管恪)
樂安郡:臨濟,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高城鎮。
北海國:劇縣,今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堯溝鎮。(管寧 徐幹 孫乾)
東萊郡:黃縣,山東省煙臺市龍口縣級市黃城集村(劉繇 太史慈)
齊國:臨菑,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漢末曹操恢復西漢時曾一度設立,東漢初年撤銷的城陽郡。
兗州(歷劉岱、曹操、呂布,歸於曹操)
當今位置:山東西南部及河南東部。
州治所:山陽郡昌邑縣,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陳留國:陳留,河南省開封市開封縣陳留鎮。(典韋 阮籍 毛玠)
濟陰郡:定陶,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董昭 吳質)
山陽郡:昌邑,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劉表 王粲 滿寵)
任城郡:任城,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
東平國:無鹽,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
東郡:濮陽,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慶祖鎮。(陳宮 樂進 程昱 潘璋)
泰山郡:奉告,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範鎮(鮑信鮑勳父子 于禁 臧霸)
濟北國:盧縣,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三國魏時移治濟陰郡廩丘縣,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
司馬氏篡魏,撤銷東郡,其地分屬濮陽國、濟北國、東平國、平原國並設定陽平郡。
豫州(歷孔伷、袁術、郭貢,歸於曹操。劉備只曾擔任過名義上的豫州牧。)
當今位置: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
州治所: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汝南郡:平輿, 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射橋鎮。
(袁紹家族 許靖 陳祗 呂範呂據父子 呂蒙)
潁川郡:陽翟,河南省許昌市禹州縣級市。
(韓馥 司馬徽 淳于瓊 徐庶 荀彧 荀攸 郭嘉 鍾繇鍾會父子 陳群陳泰父子 辛毗)
梁國:睢陽,河南省商丘市。
沛國:相縣,安徽淮北市濉溪縣。
(曹操家族 夏侯惇家族 張魯 劉馥 許褚 丁儀 嵇康 華佗 朱建平)
陳國:陳縣,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劉寵)
魯國:魯縣,山東省濟寧市曲阜縣級市。(孔融)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213年,曹操將汝南郡城父縣及沛郡數縣分出設定譙郡,又從汝南郡和荊州江夏郡分出土地設定弋陽郡。
三國魏時由於譙縣成為五大都城之一,豫州治所移至汝南郡安城。
幽州(經劉虞、公孫瓚、袁紹、袁熙,歸於曹操,但公孫家族在遼東長期處於半獨立)
當今位置: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北韓中北部。
州治所:薊縣,今北京市西南。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代郡:高柳,山西省大同陽高縣。
上谷郡:沮陽,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
涿郡:涿縣,河北省保定市涿州縣級市。(劉備 張飛 盧植 簡雍 劉放)
廣陽郡:薊縣,北京市西南。
漁陽郡:漁陽,北京市密雲縣。(田豫)
右北平郡:土垠,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田疇 程普)
遼西郡:陽樂,遼寧省朝陽市北票縣級市。(公孫瓚 韓當)
遼東郡:襄平,遼寧省遼陽市。(公孫度家族)
遼東屬國,昌黎,遼寧省錦州市義縣。
玄菟郡:高句麗,遼寧省瀋陽市東陵區(徐榮,一說為遼東郡人)
樂浪郡:北韓,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市南市區。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漢末遼東太守公孫康從樂浪郡拆分出帶方郡。
三國魏時改遼東屬國為昌黎郡,改廣陽郡為燕郡,改涿郡為范陽郡。
魏明帝時廢除漁陽郡。
幷州(歷丁原、張燕、袁紹、高幹,歸於曹操)
今日位置:山西、內蒙古自治區、河北、陝西的部分地區。
治所:太原郡晉陽縣,今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太原郡:晉陽,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孫資 郭淮 王允 王凌)
上郡:膚施,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魚河鎮。
上黨郡:長子,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
朔方郡:臨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壩楞村。
五原郡:九原,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九原區。(呂布)
雲中郡:雲中,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張楊)
雁門郡:陰館,山西省朔州汴子疃村。(張遼)
西河郡:離石,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
定襄郡:善無,山西省朔州右玉縣。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漢末,匈奴南侵,西河百姓南逃,西河郡一度廢除。
215年,因羌胡侵擾,曹操並省雲中郡、五原郡、朔方郡、定襄郡,割太遠郡北部置新興郡。
219年,曹操從冀州常山國西南部割出兩縣設樂平郡。
221年,曹丕以魏郡西部都尉區置廣平郡,劃入幷州。
222年,曹丕割太原郡西部四縣置西河郡。
荊州(歷王睿、劉表、劉琮、曹操、劉備、孫權,最終被曹操和孫權瓜分。)
今日位置:湖北、湖南大部分以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治所:武陵郡漢壽縣,今湖南省常德市。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武陵郡:臨沅,湖南省常德市。(潘浚)
零陵郡:泉陵,湖南省永州市。(蔣琬 黃蓋 劉巴)
長沙郡:臨湘,湖南省長沙市。(桓階)
桂陽郡:郴縣,湖南省郴州市。
江夏郡:西陵,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劉焉劉璋父子 費禕)
南郡:江陵,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馬謖 楊儀 向寵 龐統)
南陽郡:宛縣,河南省南陽市。(許攸 黃忠 李嚴鄧艾 文聘 何晏 來敏 魏延)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190年,荊州牧劉表移治南郡襄陽縣,今湖北省襄陽市。
208年初,孫權軍擊殺江夏太守黃祖,奪得半個江夏郡。
208年,劉表病死,劉琮投降。曹操從南陽郡中拆分出南鄉郡,從南郡中拆分出襄陽郡。這便是著名的荊襄九郡,曹操短暫地擁有了荊襄九郡中的八個半。
209年,赤壁之戰後的劉備攻取武陵、零陵、長沙、桂陽四郡,孫權派周瑜攻下南郡。此時荊州九郡,曹孫劉三家的佔有比例是3.5比1.5比4。
210年劉備從孫權手中借來南郡(主要是為了以南郡江陵城作為北伐的出口)。曹孫劉佔有比例變為3.5比0.5比5.
215年,曹操徵張魯,孫權向劉備提出領土要求。劉備迫於兩線作戰壓力與孫權談判,雙方沿湘水劃界,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歸劉備,長沙郡、桂陽郡、江夏郡(半個)歸孫權。曹孫劉佔有比例為3.5比2.5比3。
219年,孫權背信棄義,撕毀盟約,派呂蒙偷襲關羽得手,劉備失去荊州。曹孫劉佔有比例為3.5比5.5比0。
三國時代的荊州分為魏屬荊州和吳屬荊州。
魏屬荊州治所定在襄陽郡襄陽縣,今湖北省襄陽市。吳屬荊州治所在南郡江陵縣,今湖北省荊州市。
魏屬荊州並不僅限於漢末荊州的三個半郡,215年,曹操得到益州漢中郡後便從漢中郡分離出上庸郡、西城郡、房陵郡劃入荊州。219年劉備軍將領劉封、孟達一度佔領房陵郡和上庸郡,但劉封、孟達由於未曾救援關羽且二人不和的緣故而分道揚鑣。
220年孟達投降曹丕。曹丕將上庸、西城、房陵三郡合併為新城郡,任命孟達為新城太守。不肯與孟達一起叛逃的劉封被諸葛亮力勸劉備處死。此後,這片從益州漢中郡拆分出來的土地雖然有一些名義和區劃上的變更甚至有過孟達復叛的插曲但一直留在魏屬荊州的版圖裡。
237年,魏明帝從襄陽郡中劃出四縣設立襄陽南部都尉。
備註:荊州的行政區劃實際上極為複雜,為了方便讀者理解,筆者大而化之,刪繁就簡,以下是較真兒的介紹。
章陵郡:短暫地出現於劉表時期,208年被曹操廢除,併入南陽郡。
漢昌郡:210年孫權從劉備控制下的長沙郡攻下幾個縣城,設立漢昌郡。215年湘水劃界,漢昌郡湘水以西的部分還給了劉備,劃入了劉備名下的南郡。219年,孫權又得到漢昌郡在湘水以西的部分。229年,孫權稱帝,撤銷漢昌郡。
宜都郡:208年,曹操從南郡分出的除了襄陽郡實際上還有臨江郡。210年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219年,孫權佔領宜都郡,從中拆分出宜都、秭歸二縣設定固陵郡。222年,孫權將宜都郡更名為西陵郡。臨江郡(宜都郡)雖然早在208年就被曹操拆分而出,但可能是因為地域狹小且其歸屬長期與其母體南郡捆綁在一起,所以通常人們談論荊州時只談論荊襄七郡和荊襄九郡並未將其當一回事。
義陽郡:曹丕一度從南陽郡拆分出義陽郡,不久撤銷。司馬氏篡魏後設義陽國。魏延,來敏糊里糊塗地就在史書上被寫成了義陽郡人,實際上他們的籍貫應該是南陽郡。
衡陽郡:220年,孫權從長沙西南部拆分出衡陽郡。
臨賀郡:226年,孫權設臨賀郡,治所在臨賀縣,今廣西省賀州市賀街鎮。
孫權死後,他的子孫又在荊州這一畝三分地上拆分出湘東郡(257年)、建平郡(260年)、始興郡(263年)、天門郡(263年)、始安郡(265年)、營陽郡(266年)。
揚州(歷陳禕、陳溫、劉繇、袁術、孫策,被孫權和曹操瓜分)
今日位置:安徽淮河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東部、河南東南部。
治所:九江郡歷陽縣,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九江郡(淮南郡):陰陵,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劉曄 蔣欽 周泰)
丹陽郡:宛陵,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陶謙 朱治 朱然)
廬江郡:舒縣,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周瑜 陳武 丁奉)
會稽郡:山陰,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和柯橋區。(虞翻 朱儁 董襲 賀齊)
豫章郡:南昌,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
吳郡:吳縣,江蘇省蘇州市。(孫堅家族 顧陸朱張四大家族 淩統 全琮)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漢末,廬江郡治所遷移至皖城(今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此後皖城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200年,孫策攻下九江郡之外的揚州五郡,又從豫章郡中拆分出廬陵郡,治所在西昌縣,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這便是註明的江東六郡。
孫策遇刺身亡後,廬江太守李術反叛孫氏。孫權血洗皖城之後由於當時有多方勢力盤踞選擇了撤離。
208年,孫權派賀齊征服黝、歙二縣山越(名義上屬丹陽郡),歙縣一分為五,加上黝縣共六縣設立新都郡。
214年,孫權拔皖城,廬江郡至此一分為二:
曹魏廬江郡治所在陽泉縣,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
孫吳廬江郡治所仍在舒縣,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
221年,孫權分吳屬荊州江夏郡、吳屬荊州廬陵郡以及豫章郡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縣,今湖北省鄂州市)
236年,孫權從廬陵郡拆分出廬陵南部都尉(治所在雩都縣,今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
260年,孫休從會稽郡分出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建甌縣級市)。
漢末揚州一度移治淮南郡壽春縣,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
曹操移治淮南郡合肥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
曹丕篡漢後後,魏屬揚州治所又遷回淮南郡壽春縣。魏屬揚州只有九江(淮南)、廬江二郡。
吳屬揚州,治所最初定於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後移至吳郡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而後又移至丹陽郡秣陵縣(建業縣),今江蘇省南京市。
益州(歷劉焉、劉璋,歸於劉備。漢中郡特殊,歷蘇固、張魯、曹操、劉備,被劉備和曹操瓜分)
當今位置: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大部及陝西、甘肅、湖北的一小部分。
州治所:雒縣,今四川省德陽市廣漢縣級市。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漢中郡:南征,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
巴郡:江州,重慶市渝中區。(甘寧 黃權 王平張嶷 譙周)
廣漢郡:雒縣,四川省德陽市廣漢縣級市(秦宓)
廣漢屬國:陰平道,甘肅省隴南市文縣。
蜀郡:成都,四川省成都市。(張松)
蜀郡屬國:漢嘉,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
犍為郡:武陽,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楊戲 費詩 張翼)
犍為屬國:朱提,雲南省昭通市。
牂牁郡:且蘭,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
越巂郡:邛都,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縣級市。
益州郡:滇池,雲南省昆明市澄江縣。(孟獲)
永昌郡:不韋,雲南省保山市。
漢末三國變更概要:
191年,益州治所遷移至綿竹,今四川省德陽市綿竹縣級市。劉焉派張魯攻取漢中,假意背叛劉焉,切斷益州與朝廷的聯絡。實際為劉焉不向朝廷上貢提供藉口。
194年,益州治所遷移到成都。劉焉死,張魯拒絕服從劉璋,割據漢中。
194年,劉璋將巴郡一分為三:巴郡、永寧郡、固陵郡(注意不要與孫權在荊州設定的固陵郡混淆)。
201年,劉璋分巴郡為巴東郡和巴西郡,永寧郡複稱巴郡。(233年出生的陳壽即巴西郡人)。
214年,劉璋向劉備投降,犍為屬國改為朱提郡。
215年,張魯投降,曹操從漢中郡劃出部分土地併入荊州。
217年,劉備從廣漢郡拆分出梓潼郡。
225年,益州郡改為建寧郡。
交州(歷朱符、張津、吳巨、士燮,歸於孫權)
轄境相當於今廣東、廣西的大部分及越南中北部。
州治所:龍編,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河內市。
下轄郡國、郡治所在縣、郡治所當今位置及本地名人:
南海郡:番禹,廣東省廣州市。
蒼梧郡:廣信,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士燮)
合浦郡:合浦,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
鬱林郡:布山,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桂平縣級市。
交趾郡:龍編,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河內市。
九真郡:胥浦,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清化省清化市。
日南郡:西卷,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平治省廣治市。
漢末三國變更情況:
210年,孫權派步騭為交州刺史,交州南部的無冕之王士燮向孫權表示恭順。
217年,步騭將交州移治南海郡番禹縣,今廣東省廣州市。
226年,士燮去世,孫權將交州拆分為交州和廣州,平定士燮之子叛亂後,交州廣州重新合併。
264年東吳又把相當於今兩廣大部分地區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
總結
曹魏佔有青州、幽州、幷州、冀州、豫州、兗州、幽州、絕大部分的涼州、少部分的荊州、揚州以及極少部分的益州,得到漢靈帝留下的150郡中的121郡)。精華地區是華北平原和關中平原(東北平原長期把控在公孫家族的手裡)。另外,曹丕時代在曹真大破胡人聯軍之後還恢復了漢帝國喪失了一百多年的西域都護府。
劉蜀佔有絕大部分益州以及涼州武都郡,得到漢靈帝留下的150郡中的12.5個郡。精華地區是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
孫吳佔有大部分的荊州、揚州以及整個交州,合計16.5個郡。精華地區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當時珠江三角洲和紅河三角洲尚待開發)。
由於當時南北人口密度相差懸殊,北方的州只有今天半個省到一個省的面積,南方的州卻抵得上今天兩三個省。如果看領土面積,三國似乎勢均力敵,然而州郡數量背後的人口數目更能反映三國之間實力上的對比。
孫劉兩家世世代代同心同德,見便宜就讓,見困難就上,曹魏每一步都走錯,吳蜀兩國先中分天下再一決雌雄的藍圖只能存在於想象。然而無論是以攻為守還是真的相信那份渺茫的希望,幾代人還是選擇了咬緊牙關、偏要勉強的悲壯。
參考文獻:
《漢書·地理志》班固編撰
《續漢書·郡國志》司馬彪著
《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主編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鄒逸麟編著
《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十六講》周振鶴著
回覆列表
東漢末年天下分為十三州,這個州有點類似現在的省。
到曹魏代漢,獻帝退位,曹魏佔有天下九州多一點,分別為:幽州、幷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司隸、荊州北部;
蜀漢佔天下一週多一點,為益州、荊州西部;
東吳佔天下兩州多一點,為揚州、交州、荊州東部南部;
國土面積為魏291萬,蜀106萬,吳145萬;
人口為魏國有450萬人左右,蜀國有110萬人左右,吳國有250萬人左右;
所以講天下魏有其二,無論是從行政上,面積上,還是人口,魏國國力都遠超蜀吳兩國,不要看那個地圖,看地圖好像三國面積都差不多大,實際上蜀漢西南方,和東吳南方很多地方都不是實際控制區域,因此天下大勢魏國統一是大勢所趨,雖然後來是晉朝統一,但是也是晉朝實際上就是魏國,就是換了一個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