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趣的那些劇
-
2 # 海外影視007
因為孩子要上補習班,才知道補習班最近太火了。
上個補習班要有入學考試,考不好還不要,這是最莫名其妙的規定,我本來就是因為學習不好才來上補習班的,你卻因為我學習不好把我拒之門外,這些補習班真是忘了初心。
但是沒有辦法,就因為太火了,他們才敢這麼挑剔。
抱著這樣的心態走進影院,我就是來看看這部《銀河補習班》到底是怎樣的補習班?難道能拯救銀河系?
看了之後才明白,這電影當然拯救不了銀河系,但如果每個孩子的想象力都是一條星漢燦爛的銀河系的話,這電影算是“銀河護衛隊”的補習基地。
“銀河護衛隊”的隊長是父母,而這部電影探討了怎樣做父母。
電影裡鄧超飾演的馬皓文字來可以做個好父親,他愛孩子,有想法,有動力,為了孩子的生日,可以用足球手工做個地球儀。
但他因為頂罪進了牢房,再回頭孩子已經長高了。
馬皓文抱著贖罪心態,開啟了對孩子的教育之路,在貧乏的物質生活中用陪伴和精神給孩子指出一條路來。
在父親構築的愛的世界裡,沒有了指責,也沒有了謾罵,只有循循善誘,只有父子交心。
他受盡謾罵,卻轉身對孩子是笑臉。
他飽受屈辱,擦乾淚水就對孩子說要堅強。
有句話叫言傳身教,電影裡做了很好的解釋,當馬皓文帶著孩子攀爬上水塔,用連通器原理幫老闆解決了問題,忙碌一天回到家,他對孩子說:“我已經輔導你一天了。”
這是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家庭才是最大的輔導班,父母一言一行才是最好的輔導教材。
魯迅先生在《我們怎樣做父親》裡,說到父親的職責就是“肩著黑暗的閘門,把他們送到光明的地方去”
當電影裡父親面對著四五個小流氓對孩子說“你快走”,我想起了這句話。
這是現實裡黑暗的閘門,更可怕的是精神世界裡黑暗的閘門:對孩子無端的謾罵,斷言是廢柴等等……都是黑暗的閘門。但馬皓文這樣的父親在精神的世界裡是雄闊海也是叔梁紇。
“銀河護衛隊”裡學校的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員。
難能可貴的是電影裡並沒有簡單地反對應試教育,甚至當馬皓文在和教導主任打賭的時候,對賭檢驗的方式就是考試。
電影裡反思的是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應試。
是以對現有知識的反覆咀嚼來應試,還是站在現有知識上以寬闊的視角,靈活的學習來應試。
有的觀眾認為馬皓文不應該不讓馬飛做作業,說出這種話的大概遇見的都是好老師。
以我小時候的經驗,老師的作業都是簡單重複的,例如錯了一個字要寫多少張紙,錯了一道題,要反覆抄多少遍。
那會我們甚至都發明出方法,把幾支筆捆綁在一起,這樣一寫數行。
這樣的作業只能是一種負擔。
電影裡最大的反思就是這種反覆咀嚼的學習方法,提倡的是一種鮮活、靈活,以興趣為導向的學習。
這種學習方法對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能再像電影裡的教導主任那樣以標準答案論英雄,作文更不能只說以往的套路。
電影在最後孩子學有所成被選派做宇航員升空的時候還做了一下反思,當孩子說出你該放下你自己那點委屈的時候,馬皓文氣憤地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橋,不修好,就到不了人生的彼岸。”
老父親的話也是說給那些“為了孩子我犧牲了一切”的父親聽,你犧牲得完全沒有自我,也是一種錯誤的榜樣,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橋,都要修好它,說得就是每個人都要自我成全,才能成全別人。
如果一個父親自我都不能完善,又怎樣去完善孩子。
-
3 # 小叮噹的神奇口袋
在馬飛的成長過程中是顯而易見的。幸運的是父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教會了他應對逆境的能力和創造永恆快樂的能力。
這些技能不是天生就具備的,而是後天學習的結果,爸爸媽媽可以嘗試「五步迴圈法」。
Step1聯結「建立安全感」
Step2玩耍「培養興趣」
Step3練習「熟能生巧」
Step4精通「心理昇華」
Step5認同「自尊心提高」
以馬飛父子為例:他給予了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感受世界,讓他有充足的安全感。在這個過程中樂趣也很重要,馬飛從小對航空十分感興趣,父親甚至犧牲課業時間帶他去看航展。從興趣角度培養孩子對事物的專注與熱愛。
多給予孩子鼓勵和讚美,比如馬飛最初成績沒有排到前十,父親告訴他「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腦子是不是一直在轉」,這些讚美會讓孩子越來自信。還可以多啟發孩子自主選擇、做決定,父親告訴他:「人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自己學會做選擇」。
當孩子自己的解決問題越來越多時,他應對逆境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哪怕面對洪水,馬飛依然想到了辦法去逃生。
還記得鄧超飾演的父親因為自己工作情緒低落,沒忍住把氣撒到兒子身上,導致兒子負氣出走的時候,他找到兒子時向兒子道歉: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的確,教育這門課,向來不是單選題,不能僅用ABCDEFG來判斷。更不是判斷題,只能選擇對與錯。
無論是父親、兒子、還是父子關係。都需要並值得用一生的時間去探索。
-
4 # 聚好看
不能說有科幻片段就被定義為科幻片,《銀河補習班》,從宣傳到製作也沒說過是科幻題材呢,所以不存在披著科幻電影外衣的說法,電影的主題就是家庭和教育。
《銀河補習班》就是一碗雞湯,故事一聽就能猜到,一眼預告便知結局,一個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孩子,透過父親的同樣不被看好的另類教育方式,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影片所講述的教育問題和父子情深是兩個很大的話題,只要有一個能表現的足夠精彩,對於這部電影來說收穫的將不僅僅是票房上點成功,只可惜《銀河補習班》表現的差強人意,鄧超確實是一個好演員,但實話實說,不能算是一個好導演,鄧超和俞白眉的組個證明了1+1可能還小於1。
至於《銀河補習班》是否值得一看,問題的答案,其實取決於大家想要看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本片關於主題的探討並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因為也很難引起大家都共鳴,不錯如果大家都奔著看鄧超的演技以及電影中流露的感情來說,那麼電影也不算糟糕。
-
5 # 小卡談電影
首先,他沒有披著科幻的外衣,他就是赤裸裸的父愛,難道現在登月還屬於科幻?
《銀河補習班》講的是在兒子缺少父愛幾年後父子重聚,然後父親透過不斷的激勵兒子,給兒子正確的教育和正確的人生觀,以身作則,把自己當做兒子的榜樣,最終讓兒子成為了航天英雄的故事。
故事中有些情節非常感人。兒子要期末考試了,學校要求學生全部住校封閉管理,但兒子有個夢想,要去看航天展。父親很瞭解自己的兒子,他想要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要有自己的夢想,學習並不是為了學習,是為了自己的夢想。所以,他帶著兒子逃出校了,帶兒子看了一場永生難忘的航展。一路上他們走走逛逛,讓兒子學到了在學校永遠學不到的東西,這是一種蛻變,而他兒子來說這是一種世界觀的改變,原來世界還可以這樣。最終他們沒有進到會展館,因為會展卻結束了,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父親卻別出心裁的找到了一處野山,站在了離飛機最近的地方,給兒子最真實的感受。就是這種不停的思考,要懂得用腦子想辦法的教育,後來讓兒子救了自己的命。
在回學校的路上,有一句話適合每一個孩子,這句話同樣是孩子說出口的“我確信我是在那一秒長大的,因為我發現原來大人,其實也是需要照顧的”。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眼淚真的止不住了。從小到大經歷了很多這樣的一秒,每次都代表著一次成長,一次心靈的轉變。
剛開始的時候覺得父母無所不能,慢慢的,長大了,發現父母也會累的,即使他們從沒抱怨,累了一天了,看到你的時候,眼睛裡還是充滿了慈愛。有一次吃過晚飯,母親實在太累了,陪我看著電視就睡著了,不知道為什麼,輕輕的關掉電視,去收拾桌子上的碗筷。每經歷一次這樣的事情,心態都會有一次的轉變。父母慢慢的老了,白髮和皺紋都在表明他們變成了老頭老太太,我們慢慢的長大了,但在他們眼中,好像他們依舊是年輕時的父母,我們依舊是小時候的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個很難的事情,父母在教育一個孩子的同時是在改變這個孩子的生命軌跡,好的教育和不好的教育,孩子可能就會奔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我很喜歡張亮的教育,就是那個模特張亮。他對兒子說,只要不犯法,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歡的事情。人活著更多的是圖個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樂趣會更多,但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更是這樣。所以當確認了孩子的興趣方向,也不能一味的撒手不管,作為父母要有正確的引導和激勵,有時候在他小的時候逼他一把,可能他就是以後的周杰倫。
現在不流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更多的是要跟孩子講道理,更要做到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比一遍遍的講好的多。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哪怕孩子在每個方向都不出色,只要能教會他如何做人,就夠了。
-
6 # 順路看電影
——電影《銀河補習班》觀後
儘管披著科幻電影的外衣,但《銀河補習班》裡較少有特效和科技奇觀,仍舊是著重人文關懷、講述理想化的父親啟蒙教育的故事。影片圍繞如何解決曙光16號載人飛船重返地面時的聯通問題而展開,時間跨越近三十年,體量龐雜。導演想要表述的內容點相當密集,劇情的關鍵細節上存在一些瑕疵,敘事邏輯性稍遜。但依託於幾位主演的表演,部分情感體驗還算細膩真摯。尤其鄧超所扮演的父親對孩子的接受和欣賞,為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同的情節設計跌宕起伏,儘管邏輯漏洞頻出,部分硬煽情段落還是有一定感染力的。
電影《銀河補習班》預告片
其實鄧超是一個表演上比較有張力,也特別具有個人風格的優秀演員。在他塑造的作品中,人物內心的糾結、撕裂等往往都被完整地演繹了出來。這些必然是劇情自身的需要;不能否認的是,表演體系中的角色塑造是要刻畫性格並達到角色的感性狀態的,鄧超對這一點的領悟比較到位。當然,本片中也有比較刻意的人物情緒的描摹,尤其是人物性格的迸發仍然是被設定在比較極端的處境之中,如片頭出任火炬手的最後幾分鐘營救,給建築師父親做了個“超人”的設定。大橋坍塌, “超人”被顛覆。於是,少年的心靈成長來自於偽“超人”父親的引導。在缺乏現實說服力的劇情裡,取表演之長補導演之短,這種略微過火有時又難免駛入極端的劇作,其實有可能傳達了創作者對自我有所要求,但還不太有把握的焦慮感。每次做導演,鄧超其實都很賣力,只是,“明星”這頂桂冠投射給“導演”身份的光環,在面對市場時也是有限度的。所以,怎麼講好故事、拍好電影不僅是他,也是每一個立志於此的電影人,需要長期研習且執著修煉的專業課程。
電影《銀河補習班》劇照
導演和表演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職業。跨行做導演,也需要進行一個新的自我認同的建構。這是一個破與立的過程,也是一種不同以往的自我成就。在努力撇開以往極盡惡搞和癲狂的都市喜劇套路之後,《銀河補習班》相比之前的《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風格上有了轉型,導演技巧上也能看到明顯的進步。作為藝術創作者,對於教育問題的聚焦及解決途徑的嘗試,不僅是一種藝術上的探索,也是社會責任擔當的顯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
電影《銀河補習班》劇照
關於家庭教育,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父親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一個公民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會工作。”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美麗人生》《長江7號》都塑造了不同的父親形象和父子關係。一位積極奮鬥、反覆強調信念、能和孩子和諧相處的父親,會比任何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更加快捷有效地激勵孩子的成長。
電影《銀河補習班》劇照
生物學上的父親屬性是唯一的、與生俱來的,但是社會語境中的父親有著眾多的文化指涉。人們對父親的形象也是有期待的,要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也是需要學習的。中國傳統的父親一直都是權威形象,父子關係向來是比較深沉含蓄和內斂的。影片裡面,一個有案底且備受羞辱掙扎謀生的父親,一個成績墊底總被欺負的兒子,父子在這樣對等的形象設定下不斷完善自我,充滿愛、尊重、陪伴和信任,在輕鬆歡愉中揭示成長的真諦。
電影《銀河補習班》劇照
影片中的兒子是有著主體創造性的個體,透過在大自然中理解詩歌,逃課旅行看航展,在洪峰到來之前還被父親拿著大喇叭繼續教育獨立思考,參與危機的解救等各種細節,促使孩子成為宇航員後,面對再艱難的現實也總有擺脫困境的解決辦法。當然,這些處理太過戲劇性,沒有必要且合理的鋪墊,現實中缺乏參照也不可能複製,是其劇情邏輯遭到質疑的問題之一。不僅如此,劇中反覆強調,清華北大隻是實現夢想的過程和手段,那麼,夢想到底是什麼?箭靶子到底在哪裡?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成功,而是要培養“人”。所以,在審視影片中藝術化敘事的同時,如片尾兒子對於父親終生所追尋的正義的理解,也引發了關於教育實踐的反思。這種教育就完美了嗎?
電影《銀河補習班》劇照
影片與其說是對傳統應試教育體制的批判,倒不如說是在學校和社會教育的體系之上,對家庭生活中父親教育的一種探索。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父母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在一些不可預期的因素使家庭陷入極端悲慘的環境時,如何活得像個人?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如何堅定內心的理想信念追求夢想,並承擔起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即使本片觀感上還有各種紛擾複雜的、甚至語焉不詳、邏輯不清的劇情堆砌,電影所展現的理想化的教育模式和美好前景,還是傳達了正面的力量。
這個邏輯上不那麼通暢,也不那麼完美的主要角色仍然被賦予了一個值得期待的父性靈魂。大家一直在討論教育,關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當中顯現出來的各種問題。片中更是將千辛萬苦送上貴族學校的教育資源和教導主任的教育方式等問題集中陳列了出來,但是所有問題的解決最終還得回到問題的內部。影片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固然誇張,但也確實向我們展示了父親教養投入對於兒童及家庭發展的重要性,也說明父親的優秀品質和好的教育理念確實會帶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電影《銀河補習班》劇照
德國哲學家弗洛姆曾經在《愛的藝術》中說,父親指給孩子通向世界的路。片中父親對孩子實施的教育,給人以啟迪:什麼是做好一個父親最正確的教育行為?其實這就是當下家庭教育最現實的問題。應試教育體制下,分數和排名是最顯著的成果。除了補課和反覆練習,似乎沒有更迅達的途徑。而片中父親所實施的教育方式,使得兒子短期逆襲的這個結果稍嫌突兀,還缺乏一些腳踏實地的細節支撐。但全片來看,父親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用正確的溝通方式積極引導孩子,重啟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父子深情的建構和父親作為孩子成長的精神標杆的重要意義就凸顯了出來。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教育性是其與生俱來的基本屬性之一。1927年《銀星》雜誌發表過《電影與教育》的文章,指出兒童作為特殊的觀眾群體,應當從衛生和身體健康的需要出發,在父母和教師的幫助下觀看指定的電影。但是怎麼做父母?尤其是現實中存在的父親教育的缺席等問題怎麼來解決?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電影不僅是對兒童,而且對成人都是最有利的教育因素。”像這一型別建構優秀父親形象的電影,潛在的對現實當中的父親施以榜樣的影響,正是它們獨特的魅力與教育意義所在。
-
7 # 小垚觀影
前幾天去看了《銀河補習班》,觀影過程中數度哽咽,為父親,也為兒子。
電影講的是一個叫馬皓文的父親如何教育兒子的故事,許多人從中看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可我從中看到更多的卻是:在男孩平安長大的過程中,一個父親到底該起著怎樣的作用,什麼樣的父親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現代社會中,一個男人又該怎樣去做父親?
澳洲著名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曾經寫過一本暢銷書《養育男孩》,在這本書中,他提到了父親在男孩生命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做男孩的父親。而電影《銀河補習班》也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這一點。
一、父親必須有這樣的意識:做個好父親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電影中的馬皓文因為被人陷害,無辜受了7年的牢獄之災,也就錯過了兒子7年的成長。在他出獄後,得知兒子已經成為了全校的問題學生,面臨著被開除的風險,於是,他透過種種方式,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手段,把兒子重新變成了全校最出色的孩子。
在這個過程中,他付出的努力兒子都看在眼裡,也正是這些毫無保留的付出,才讓他成了一名成功的父親。
如今,懂得陪伴孩子、愛孩子的好父親越來越多了,但還是有一些父親,在這方面還不夠成熟,他們以為有了孩子自己就自動成為父親了,就有權利自稱“老子”,對兒子可以任意管教;他們以為父親的責任就是賺錢養家,至於陪孩子,那是媽媽的任務;他們以為,父親扮演的角色就該是深沉的、是嚴苛的,父親的任務就是對孩子嚴加管教......
可事實上,不是有了孩子就自動成為父親,這種血緣不能構成對孩子道德綁架的理由,做父親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你付出的越多,孩子才能越認可你,才能越有資格成為一個好父親。
《銀河補習班》引人深思:現代社會中,到底該如何做父親?
就像史蒂夫•比達爾夫說的那樣,你做得越多,你做父親的天賦就越能得到發揮,最終你就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養育方式,再沒有比養育出偉大的孩子更能使你滿足的事了。
二、父愛缺失障礙:沒有爸爸的孩子像根草
在馬皓文坐牢的那七年裡,兒子馬飛成了個沒人愛的孩子,雖然媽媽和繼父也愛他,可他們愛的方式不是他需要的,他渴望得到爸爸的肯定,渴望和爸爸一起遊戲、一起打鬧、一起瘋跑,在他受到壞孩子欺負的時候,在他學習成績下降的時候,在他一個人睡在寄宿學校的時候,他一遍又一遍地想念著爸爸。
如果父親再不出現,馬飛這個孩子可能就真的無藥可救了,老師打算放棄他,連媽媽也不止一次地說他笨,罵他蠢,他已經走到了自暴自棄的邊緣。
從小我們就唱一首歌,“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可沒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同樣像根草。
沒有父親陪伴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患上父愛缺失障礙,在讀書人樊登看來,父愛缺失一般包括這三種:父親太兇太嚴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聽話就打,而且是打得很兇的那種;父親不管事,在家裡是個甩手掌櫃,要麼是隻知道工作賺錢,要麼是連錢也不掙,整天遊手好閒,或者有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特別痴迷;父親沒地位,在家裡是母親強勢,經常數落父親,尤其是在兒子面前指責和控訴,導致兒子不認同父親。
而這三種情況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孩子產生成癮行為,像抽菸成癮、吸毒成癮、遊戲成癮、賭博成癮等等,這些癮傷害極大,又很難戒掉,有的孩子甚至一生被毀。
《銀河補習班》引人深思:現代社會中,到底該如何做父親?
三、父親如何影響兒子的成長
父親是兒子的第一個同性榜樣,因著父親的影響,他學習如何做男人,如何做父親,如何處理與女性的關係,這樣,都是父親可能會對兒子產生的影響。
1、父親的人生態度會影響兒子
電影中,馬皓文不管生活多麼艱難,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為了維持生活,他去賣血、去做苦力,他從不曾想過放棄,永不認輸。兒子馬飛在面對考試困難的時候,也曾堅持不下去,可父親的人生態度影響了他,他給父親寫了一張紙條:爸爸,像你一樣,不認輸。
馬皓文拿著這張紙條,背過身對著兒子,肩膀抽動著,他哭了。這個情節讓人無比動容。
父親如何對待人生,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因為,父親是他最好的榜樣。
2、父親對待婚姻的態度會影響兒子
電影中,馬皓文婚姻失敗,在自己入獄後,妻子就向他提出了離婚。他自知不能耽誤妻子,也知道妻子的難處,只好答應了妻子的要求。當婚姻走到破裂的境地,他不吵鬧不強求,而是選擇了放手。可現實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如此大度。
那些在離婚時詆譭、中傷對方,甚至毀了對方一切的人,他不知道,作為父親,自己這樣的醜惡行徑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傷害。父親和母親都是孩子的親人,本來父母離婚,受傷最深的就是孩子,如果父母再為了成人之間的那些事情撕扯,那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更深的傷害。
這樣的兒子長大後,可能會更牴觸婚姻和親密關係,有的可能還會對女性懷有仇恨心理。
3、父親的情緒會影響兒子
父親大多沉默寡言,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感受,即使對妻子和兒子,也很難敞開心扉。而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許多父親又是脾氣暴躁,往往是先把孩子打罵一頓,而不是傾聽孩子。
電影中,馬皓文在出獄後,看見孩子的第一眼就是許多人眼中最丟人的時刻,兒子成績倒數第一,被學校要求退學,被教導主任在全校大會上嘲笑。對許多家長來說,孩子這樣的表現就是打自己的臉。
可馬皓文沒有指責兒子,他的心裡只有見到兒子的欣喜,哪怕他因為去追兒子被車撞了,他也沒說一句重話。後來跟兒子在一起生活那麼長時間,他也只對兒子發過那一次火,還及時向兒子道了歉。
如果父親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也很容易模仿,崇尚暴力的父親往往會養育一個暴力的兒子。
《銀河補習班》引人深思:現代社會中,到底該如何做父親?
四、現代社會,到底該如何做父親,特別是男孩的父親
• 陪伴孩子,融入家庭生活
曾經有一項心理研究,針對的就是父親的陪伴對孩子學業成績的影響。研究發現,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成績最差,有父親陪伴且融入生活的孩子成績最優秀,而有父親陪伴但關係較為疏遠的孩子,成績介於二者之間。
去年,《奇葩說》曾經提出過一個辯題:每週陪伴孩子小於12小時就取消父親稱號,你同意嗎?可以說,這個辯題讓許多父親感到扎心。父親短暫的陪伴,對許多孩子來說都是奢侈品,更不用說融入家庭生活了。
那怎麼樣才算是融入家庭生活呢?
心理學家羅納爾多.利凡特說,家庭生活不僅意味著提供基本的物質需求,還需要給予孩子不斷變化、永不停歇的日常陪伴和情感支援。
陪孩子運動、為孩子做頓飯、和孩子一起聊天、給孩子洗澡等等,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親能在這些小事上陪伴孩子,那對孩子來說就是很大的幸福了。
• 教育男孩尊重女性
在一個家庭中,丈夫要尊重自己的妻子,這樣,兒子才能尊重媽媽。如果連丈夫都對妻子的付出看得理所當然,稍微有點矛盾就百般挑剔,那兒子以後步入婚姻,也很容易習得父親的做法,對自己的妻子也會同樣對待。
而只有在家尊重母親,在外才會尊重其他的女性,包括自己的女老師、女同學 ,以及陌生的女性。前段時間,我們看到了太多女性被傷害的案件,而加害者無一例外都是男性,所以,很多人說,與其總是教育女孩的父母保護自己的女兒,不如教育男孩的父母,讓他們的兒子學會尊重女性。
而父親對待身邊女性的樣子,就是男孩最好的學習模板,如果丈夫能夠真正關心和尊重妻子,那麼,在兒子心中,父親的威望也會更高 。所以,希望所有的父親都能尊重你身邊的女性,這樣你的兒子才能成為真正的謙謙君子。
《銀河補習班》引人深思:現代社會中,到底該如何做父親?
其實不管時代如何變化,父親的職責是不變的,那就是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培養孩子沉穩、大氣、堅毅、果敢這些男性的品格,並讓孩子感受到愛和被愛。只有父親不缺位,父愛不斷電,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才會一直線上。
-
8 # 侃聊娛影室
《銀河補習班》導演俞白眉說起鄧超的成長,是因為鄧超父親的去世,“我確定鄧超是在他父親的葬禮上長大的,真的有一瞬間,我當時就特別強烈的一個感受,他上臺講話的時候,表現出了我完全沒有見過的鎮定”
鄧超和父親的關係很好,但他父親去世時,鄧超並不在身邊,他的成長,遺憾於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親去世7年,鄧超就幾乎想念了父親整整7年,為了懷念父親,他拍了《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藉以獻給父親。
而片中,鄧超飾演的馬皓文因為入獄錯過孩子成長的時間也恰好是7年,他又何嘗不是在用7年的時間,在懷念父親的同時,去學習感悟著如何做好一位父親。
所以如果把成長這個話題延伸到親子教育上面,我們同樣可以把問題延伸為“我該如何做一個好母親”“我該如何做一個好父親”又或者“我該如何做一個好子女”。
但其實這幾個問題也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卻向觀眾詮釋了一個他心中的好父親會有的樣子:有瑕疵、會犯錯,卻從不放棄對愛的堅持,這也是鄧超對自己父親的印象。
所以當鋪天蓋地的影評都在說《銀河補習班》是一部抨擊當下應試教育題材的電影,而且還抨擊的不夠深入、太過表面時。
但我想說的是,這部電影更多地讓人看到了一個優秀父親應該有的樣子,也告訴了觀眾父子之間應該如何做到真正去愛,或者該如何表達愛。
-
9 # lusmiley
父親,一個偉大的稱呼,在每個孩子心裡,對父親這個角色都有著不一樣的認識,即將在暑期上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就詮釋了一個關於父子間的故事,影片中父親是兒子心中“了不起的爸爸”,同時,也向觀眾們上了一堂重要的課,給觀眾們解密了高考後才明白的事,引人深思。
這部影片是由鄧超、俞白眉執導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鄧超也在該影片中擔任了主演,其實,這並不是鄧超和俞白眉的第一次合作,早在幾年前,他們就已經合作拍攝了《分手大師》、《惡棍天使》等影片,不過這幾部影片的票房和口碑都不樂觀,一度被觀眾吐槽為爛片,還連續兩年分別喜提第六、七屆金掃帚獎最令人失望影片。
而這次,他們一改往日的喜劇風格,轉而嚴肅起來,直射社會家庭問題,對中國教育作為切入點進行思考,高考季,父子情等一系列話題是現在大眾都比較關注的,這部影片也剛好契合了這兩大話題點,讓人不禁對這部電影有了新的期待。
影片中,鄧超與白宇飾演父子,這讓觀眾十分驚喜,兩人之間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也勾起了觀眾們的好奇心。這部影片的拍攝過程也是十分不易,演員們為了演繹好自己的角色都費勁了心思。白宇、邵兵提前進組,每天連續十到十二個小時,頭部向下練習吊威壓,模擬失重狀態,王戈、吳亞衡自學大部頭土木建築知識,主動到建築工地扛沙子上腳手架體驗生活。飾演小馬飛的6歲的馮澤昂為保證水裡憋氣超過30秒,特地學會了游泳。在他學習的過程中,鄧超還耐心地對他進行指導,親身示範動作、傳授技巧,還會跪在地上給小演員加油打氣。
影片中再現了1998特大洪水的重場戲既是連續夜戲,也是雨戲。初秋的寒夜裡,鄧超帶頭在滂沱大雨裡來回攀爬,弄得滿身泥漿、嘴唇凍得發紫,但他仍舊沒有停下來,還不斷提出“再來一條”,連續奮戰10多個夜晚。這部影片中還有較大篇幅是對20世紀90年代城市面貌進行還原,為了確保場景逼真,劇組先後走訪、調研了全國超200座城市,這些都可以看出劇組和演員們的努力和良苦用心。
高考似乎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每個人對高考的記憶也是不盡相同的,一堆堆試卷,一本本練習題,老師的囑咐,還有同學間的相互激勵,這些都是高考記憶裡常有的畫面,在那時很厭煩、很疲倦的東西到最後卻倍加珍惜,影片裡,也有關於高考的片段:厚厚的書山、振奮人心的橫幅、考場外望眼欲穿的父母、考完試撕碎的試卷,這些都是高考過的人最難以忘懷的畫面,也是每個人對青春的一次獨特的體驗。
影片中最暖心的部分,就是父親對於兒子的信任與鼓勵,在學校裡,成績墊底的馬飛一直是令閻主任最頭疼的學生,他對馬飛充滿了失望,“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但父親馬皓文卻在兒子身上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並將他視作一生的驕傲。馬皓文和閻主任還因此立下一場關乎成績的賭約,這也是貫穿整個影片的一條故事線。
在這個故事裡,觀眾可以看出馬皓文與兒子馬飛間的相處模式,當兒子不知道以後要幹什麼的時候,父親告訴他,“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這也讓兒子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鄧超在影片中演繹了一個溫暖的父親,他用愛教會了兒子如何去面對人生。影片透過螢幕讓觀眾對父子間的相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能引導觀眾們思考如何以更合適的方法教育孩子。
-
10 # 狂人影視基地
要不是一個好朋友推薦,最近比較忙,我是不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她說自己陪孩子去看,很感動,自己的小孩哭的很投入,哭的都不讓她看自己,最後基至跑出電影院進廁所哭了一會才又進來。只可惜我的小孩太小,我只好寫下來,等他大了,看看我看完後的心境。我自己確實也哭了,我也是第一次作父親,抱歉,我也在學習中。
當電影中描述1998年百年洪水時,兒子丟了,在洪水中掙扎求生,鄧超聲斷力竭的要求拿話簡喊一句,就喊一句的情節,讓我瞬間淚流滿面,我想作為一個父親,在自己的孩子面臨生死的時刻,內心爆發出來的吶喊足以震撼所有人。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孩子教育焦慮的時代,而且這種焦慮正在快速加劇,每個孩子都在上各種補習班,從小學開始到高考之前,最可怕的越是好的學校,越好的學生上的補習班越多,這種情形似乎真真切切地愈演愈烈,家長在解決了自己買房買車之後立馬進入孩子教育的競寨當中,這種情形至少在可見的三五年內沒有看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們自己在接受了國家的高等教育之後也並沒有變得有任何不同,依然被這種洪流裹挾著往前走,看不到盡頭。至少現在我們對於孩子不同的成長軌跡尊重和保護都遠遠不夠。
一部電影本不應該有這麼多的意義,但我們也看到了近兩年上映的
《我不是藥神》《親愛的》等電影在醫療改革、拐賣婦女兒童等立法和頂層政府治理層面都得到的迴應,這也是政府對民眾關切的重視和執政能力提高的具體體現。
我們在回到一個小的切入口,每一個人在一生都會遇到因境,有時候是來自現實世界有時候是來自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到底該如果面對我們心靈的絕境;我想爸爸對兒子在生死考驗時刻的吶喊就是最好的答案:你要冷靜,看看你周圍,有什麼能夠幫助你!你要勇敢,不要害怕山你一定能行的!我們有沒有發自內心的為小孩說過類似的話。
我們每一個成年人活著活著,就越來越不願意,也不敢向外尋求幫助了,我們失去了勇氣,變得世故,卻誤以為是成!什麼是勇氣,不是你沒有害怕,是你在感受到巨大的恐懼時,即使身體在顫抖,依然選擇相信自己,依然追隨了自己的內心,向前走。
多希望我自己的孩子能在一生中都沒有丟失活出自我的勇氣,能在各種國境面前即使顫抖也選擇去行動,不去顧及旁人的眼光,勇敢地做自己!
最後依然要大讚《銀河補習班》,從故事到情緒調動都恰到好處,電影和生活本來都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我們在不斷需求意義的同時就是在尋找生活的希望,走下去的動力而已!
-
11 # 芋泥鮮奶
如何做一個父親,我認為是承擔責任。影片中馬皓文的故事及其悽慘,他被人陷害,承擔汙名,和兒子分離七年,七年間和兒子親情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彌補的,但他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對馬飛負責了,他履行了做爸爸的責任。他主張孩子的學習以興趣為主,抨擊了當下的教育制度,他倡導的素質教育、“因材施教”,鍛鍊了孩子思考的能力,讓孩子擁有興趣、時刻抱有熱情和探索精神,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希望透過自己建立起的“銀河補習班”,影響孩子的一生,也履行好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所以,我想,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父親,就是要記住,對自己負責,對孩子負責,方能真正“生而為人”。
-
12 # 說不完的喜劇
中國親權重,父權更重,所以尤想對於從來認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父子問題,發表一點意見。總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罷了。但何以大模大樣,用了這九個字的題目呢?這有兩個理由:
第一,中國的“聖人之徒”⑵,最恨人動搖他的兩樣東西。一樣不必說,也與我輩決不相干;一樣便是他的倫常,我輩卻不免偶然發幾句議論,所以株連牽扯,很得了許多“鏟倫常⑶”“禽獸行”之類的惡名。他們以為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但祖父子孫,本來各各都只是生命的橋樑的一級,決不是固定不易的。現在的子,便是將來的父,也便是將來的祖。我知道我輩和讀者,若不是現任之父,也一定是候補之父,而且也都有做祖宗的希望,所差只在一個時間。為想省卻許多麻煩起見,我們便該無須客氣,儘可先行佔住了上風,擺出父親的尊嚴,談談我們和我們子女的事;不但將來著手實行,可以減少困難,在中國也順理成章,免得“聖人之徒”聽了害怕,總算是一舉兩得之至的事了。所以說,“我們怎樣做父親。”
第二,對於家庭問題,曾經略略說及,總括大意,便只是從我們起,解放了後來的人。論到解放子女,本是極平常的事,當然不必有什麼討論。但中國的老年,中了舊習慣舊思想的毒太深了,決定悟不過來。譬如早晨聽到烏鴉叫,少年毫不介意,迷信的老人,卻總須頹唐半天。雖然很可憐,然而也無法可救。沒有法,便只能先從覺醒的人開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
13 # 浩山看電影
那些呼籲爸爸和孩子一起看的人,你們是魔鬼嗎?鄧超理解下的素質教育就是:遲到早退加曠課,不做作業不聽話,打打遊戲逃逃課,考前旅遊來一波,回來倒數變前十。總結一下就是:讀書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個人能力的培養,所以只要不讀書,一直想,一直想,個人能力就能得到提升,順帶還能輕鬆考個年級前十。想騙別的爸爸這樣教孩子,然後自己的孩子坐享其成嗎?
-
14 # sanborn楊
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
-
15 # M遇見你真好
父親是孩子的榜樣,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指路燈。
-
16 # 小馬啊過河
這個電影提出了很多我孩提時成長過程中經常想要問大人的話,很多也是現在孩子們仍然在面對的問題,透過一個有知識有思想有逆骨的父親提出來。
比如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方法相對於題海戰術填鴨教育才是基礎教育的正確開啟方式。
鼓勵式教育樹立孩子的自信和健康的性格和打壓式權威式的方法的對比。
還有一位父親言傳身教的人生哲學價值觀對孩子的深遠影響。
小的時候只知道自己反感什麼。現在自己也為人父母才慢慢理解,我的父母也是第一做父母,在那個年代,有限的資訊,有限的資源條件下,他們用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愛我。
所以電影裡很多點還是能夠引發兒時的回憶的。
但是劇情有的地方還是欠琢磨的,有的衝突,有的時代事件有一種強加感。覺得也並不是推動情節發展所必須的。好像是為了套路而套路。有時候反而讓觀眾分散注意力,齣戲。
回覆列表
簡單聊聊《銀河補習班》,權做分享。
剛開始來看這個電影,也不知道好不好看,看到豆瓣,貓眼影評,褒貶不一。本來不打算聊的,看到後面,有個小細節,打動了我。我呢,就單從價值觀傳遞方面簡單分享一下。我覺得有幾個點還是挺好的,值得分享和交流:
第一:兒子去監獄看了父親後,一直期盼父親回來。
於是,他拿手電動搖晃著,等待著父親回來。就是這樣一個小細節打動了我。到這裡,想起自己小時候在樓頂上乘涼,也經常拿著手電筒向天空照去,那時候老想,天空中到底有啥?我的光會照的到哪裡去?天空中一直有一閃一閃?很天真吧,不過今天卻很應景啊,想想真好。也就那時候開始產生宇宙混沌的困惑,問我爸呢,當然是沒有解決困惑的了。也確實從那時候開始好奇天文地理,真的。高中文綜地理最自信,最有動力。所以,小的時候不是說得有多大的夢想,或者有產生疑惑,疑問,都是不錯的,有一個未來的好奇,有一個對科學探究的啟智,對吧。所以從這個小細節,讓我決定聊點啥,哈哈!
第二:“否定孩子"永遠是扼殺孩子的第一語言。
畫面中出現無數次母親,罵兒子,就是笨,就是蠢的畫面。真的,如果日常中,父母都是這樣認為孩子,這樣罵孩子,那麼他潛意識裡就是認為自己就是笨就是蠢,他骨子裡就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比如,跟父親的對白:我很蠢的,你會被我蠢哭的。潛移默化就會自我標籤化,甚至別人也會給他貼標籤啊,最開始,班主任就給他貼了:“缺根弦”。這些也正是美國斯金納的負強化理論的其中表現。一直是負面的啊,消極的,打壓式的。所以,到這裡,想起我讀初中,媽媽有時候確實會說我笨,這裡的笨不是智商方面,學習我覺得是還可以的吧,主要是說情商方面吧,有一次我就當著媽媽面,一次面對面的溝通:哪有自己媽媽總是說自己小孩這不好那不好的,笨笨笨的,你就應該鼓勵一下,誇一下,給自信心,給更多的認可。我確信這是我的原話,至今還記得那個場景。當然,媽媽表達的還是對兒子的愛,只是表達上有所不妥。我認為父母給到孩子的是啟智人生,什麼意思呢?可能孩子確實某方面就是開發的晚,或者叫學習還沒上道。這時候需要的是給到正確的思想,給孩子方法論。你是誰,你想要什麼,未來可能遇到什麼,你到底為什麼要學習,學子有什麼意義,要怎麼學習(這一點,也是前不久跟一位小升初媽媽的關於孩子教育問題的交流,該媽媽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小學老師)。電影中父親可能表達方式不一定都是對的,但中心還是在表達,要有一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確的教育思維方式,而不是無形中打壓甚至扼殺孩子。特別深刻那句話,父親說的,媽媽對的還是父親對的?那麼我們就把教育交給時間吧。
第三:快樂教育服務於應試教育?
影中,馬皓文扮演的是一個,能透過循序善誘,激發孩子學習熱情的,不逼孩子輔導的,不一定按時完成作業的這樣一個父親的角色。單從教育方式和個人成長,我認為是對的。不過多次讓兒子沒按時完成作業,我認為就有點讓人困惑了。這裡傳達的某種價值觀,我不太認同。為什麼呢?學霸不學霸暫且不說,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是要的吧?學習的溫故而知新要吧?平時課堂即使都全部高效率掌握了,也應該及時練習,也就是作業鞏固啊,作業是能及時反饋到學習動態的,也是孩子自我時間和學習管理的有限槓桿的。也是自我負責的不可缺少的內容,比如說老師佈置的閱讀,寫作,這個無論是應試還是素質教育都是必要的,閱讀,閱讀,在閱讀,是孩子提高閱讀能力和綜合思考能力的重要過程啊,所以想想我們真的可以不交作業嗎?真的可以不應付考試?我認為目前至少應試教育下做不到的。所以這一點傳達的還是有待商榷,也不敢苟同。
還有關於被開除重點學校這一層面,也其實反映,父親本意是想跳出應試教育,給到更多的快樂教育,但是也還是要面對接受應試教育的篩選。從跟學校主任打賭,也確實反映,快樂教育與應試教育再一次的碰撞。深層次思考,是不是快樂教育服務於應試教育?我想這個問題太大了。
個人認為,可以階段性的,根據學段特點來拆分分析吧?比如在小學階段,初中,高中階段(普遍性教育,不針對地域性聊哈),小學階段,我認為可以考慮給更多孩子嘗試的機會,找到興趣點,興趣的東西,因為這是人之本性啊,找到靈魂,找到孩子的內源動力,並去有意識的引導和培養。在初中乃至高中可能要修煉考慮目前應試教育下的升學需求。
為什麼呢?就目前形勢下應試教育我認為還是較好的,人才篩選模式,尤其現在的高考制度,也是全國統一公平競爭的機制,經過統一篩選後,大學開始,人與人之間的確實差距逐漸拉大,其實我認為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分工(客觀的分析,社會金字塔機制,精英階層確實屬於少數,也是處於頂端),這也是有一定合理存在的理由,也產生了社會流動機制。插一句話,從中國乃至世界目前社會流動機制來看,社會流動機制逐漸閉塞了,什麼意思呢?就是往上流動的通道,越來越窄,或者說空間越來越小(不知道這裡表達的是否正確,有待商榷)。
第四:“我 的教育是失敗的”
場景是這樣的:父親來兒子基地看兒子,父子之間的“橋樑案"的對白。兒子因為馬上要成為宇航員,怕影響自己的事業勸父親,放棄翻案。父親沒想到兒子會這麼說,馬皓文對兒子說:我覺得我的教育是失敗的我的教育失敗了。這句話心很痛,事實證明兒子不瞭解父親,不知道父親這一生的靈魂在哪裡。父親其實是一生在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橋樑案的平反是自己最好的證明。
為什麼父親會說,他的教育失敗呢?其實他的教育觀就先意識層面,思想層面的教育,得教會兒子做人,教會怎麼追求和生活。而兒子最後的回答,讓他意識到,雖然兒子的航天夢即將實現,但卻失去了做人的溫度啊,失去了本該有的追求自己的最重要的東西的權利,就像父親估計他追求自己的夢一樣,這個畫面從價值觀層面,我覺得是沒有問題的。
聊了很多,最後總結一下:1、客觀中立的態度看待這個電影,單從電影傳遞的價值觀來說,我認為是認可的,止於一些情節上的問題就不討論了。2、家庭教育,需要父親寬闊的肩膀;孩子成長,需要來自父親堅毅,信任;3、孩子學業,需要來自原生家庭的陪伴,認可和鼓勵。4、應試教育下,需要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和孩子天然的靈性,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讚許,除了課外輔導拓展外,也要加強更多的在學習生涯乃至人生規劃認知層面的引導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