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塞江郎
-
2 # 心似朝陽
疫情對中國企業國際市場營銷影響巨大。原因如下:
首先,現在是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的經濟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其次,中國有許多原材料和商品需要進口,國外疫情爆發,嚴重影響了進口,導致企業國際市場營銷停滯,企業利潤下滑甚至倒閉。
最後,中國有很多代加工和商品出口海外,疫情爆發蔓延,導致境外運輸中斷,產品積壓,時間長了國際貿易企業有倒閉風險。
總之,疫情是人類共同敵人,只有戰勝疫情中國經濟才能更快發展。
-
3 # 喜陽羊
一、全球化不斷加深,產業分工越來越細,企業原配件供應商遍佈全球,產業鏈延長,依存度提高。
有的手機商家如蘋果、小米等,只做核心技術研發和整合,自身沒有工廠,而是以代工形式組裝整機。
有的手機商家如富士康等,產業重心是做代工,而不是做研發。華為等商家,既做研發,既自產,也代工。
一部手機原器件生產企業達幾十上百家,分佈在歐、美、日、韓、印等地區,沒有任何一國、一家企業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當新冠疫情流行全球時,疫情肆虐的國家或地區,企業無法正常開工執行,必然導致供應鏈受阻或中斷,直接拖累整機生產。
二、疫情嚴重衝擊營銷終端。
當前疫情流行已覆蓋208個國家和地區,只有北韓、葉門、賴索托等五個小國家是零確診。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大多淪為重災區,大量人員失業,大批工廠、商店關閉,民眾被要求居家隔離,被禁止流動、聚集,地球村似乎被按下暫停鍵,經濟活動被抑制,收入大幅減少,需求被急凍,物流受限制,在這個大背景下,全球化越深的產業越受拖累,手機商家除了繼續搶抓網路營銷外,對實體店的推進幾乎寸步難行。
在疫情大流行的當下,中國企業進行國際市場營銷會經歷較長的寒冬,國內已具有較完整產業鏈的行業,應當抱團取暖,加強協作,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產業鏈不完整的行業,應當儘量打通鏈條,補短板,強弱項,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
4 # 緣盾情感學院
疫情影響之下,對中國企業也是大受影響
畢竟經濟也大受影響,大家都節省開支,中國的手機、汽車等等電器更難銷售
-
5 # 櫻桃番茄GO
疫情全球發酵,從事件衝擊演變至鏈條傳導。中、美、日、韓、英、德、法、意、西班牙及伊朗在內的十大重點疫區的GDP及進出口總規模分別佔全球總量的63%和48%,連結世界各國經濟脈搏。由於疫情國多為順差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逐漸由“需求”蔓延至“供給”。
全球供應鏈擾動,中國影響由內及外。中國製造業規模全球之首,產業鏈全球最長最全,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供應鏈輻射中心。全球疫情發酵下中國的影響分為兩個步驟:中國供給按下暫停鍵後率先衝擊全球供應鏈某些環節;隨著疫情的蔓延,中國對當前疫情國的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海外供應鏈梗阻與需求回落反過來進一步影響中國。
供需視角,看全球供應鏈變動對中中國產業影響。首先,中國作為全球價值鏈的供給方,供給能力從“暫停暫停”至“逐步修復”。後續影響中國供給(出口)的因素主要在於疫情發酵下的全球需求。其次,中國作為全球價值鏈的需求方,日韓德是中國當前最重要的來料進口國。若疫情影響了海外供給/物流停滯,將對中國進口鏈條的產業產生影響。
1疫情全球發酵,從事件衝擊演變至鏈條傳導
疫情是一個動態風險,起初是一個事件衝擊,但隨著傳播範圍的擴大和持續時間的增加,正常社會條件中受衝擊的要素就越多,相應的負面影響也會升級。與之前幾次全球廣泛傳播的流行病疫情相比,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衝擊到全球多個重要經濟體,相應的鏈條傳導仍在延續。
1.1 越來越多的全球重要經濟體受到疫情蔓延
海外疫情迅速發酵由潛伏期轉入爆發高峰階段。2月19日海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000人,海外疫情進入快速發酵階段,南韓、義大利、伊朗等國家累計確診病例快速增長。世界衛生組織自2月28日將新冠病毒感染的全球風險上調為“非常高”,新冠病毒肺炎確診人數激增,形勢嚴峻,截至3月10日,境外確診病例已經超過33,000人。分割槽域來看,當前亞洲疫情最為嚴重,歐洲次之。自二月下旬,疫情開始在南韓、日本迅速蔓延,伊朗則因防控能力較為有限,傳播態勢較快;歐洲疫情則自義大利北部向整個歐洲大陸蔓延,目前義大利已經採取封國的措施;北美則以美國為主新增病例呈現逐步上升。從海外疫情發展看,當前累計新增仍處於加速狀態,對應每日新增仍在上升。
與歷史上的全球幾次大規模流行病疫情相比,不可低估本次疫情的嚴峻性及後續鏈條影響。
●與SARS/MERS等歷史兩輪冠狀病毒引起的疫情相比,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感染人數與致死人數已遠超出。本次疫情多點爆發,全球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超出過去兩輪冠狀病毒感染的SARS與MERS疫情。
●與HIN1/H7N9等流感疫情相比,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20多種疫苗仍在研發階段,治療方法正在臨床實驗,暫時無法靠疫苗與藥物進行快速遏制。
●最重要的一點,與埃博拉、ZIKA等病毒疫情相比,本次疫情衝擊的國家範圍更廣,且發達經濟體受到波及,對全球大型經濟體產生更負面影響。埃博拉與ZIKA病毒主要集中爆發在非洲、拉丁美洲個別國家,而對世界影響以點狀分散。但本次疫情已波及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並呈現蔓延趨勢,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更為深遠。
當前全球重點新冠病毒疫區在全球經濟體量中佔據重要地位。包括中、美、日、韓、英、德、法、意、西班牙及伊朗在內的十大重點疫區的GDP及進出口總規模分別佔全球總量的63.22%和47.73%,在全球的經濟地位舉足輕重。其中日韓兩國作為製造業中上游產品主要出口國,中東地區作為世界石油的最大出口地,美股市場作為全球資本市場風向標,都是全球產業鏈及資金鍊中的重要環節,連結世界各國經濟脈搏。
1.2 疫情國多為順差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已由“需求”蔓延至“供給”
根據新冠疫情的發展情況不同,疫情對海外國家的影響邏輯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壓制部分需求—>壓制供給—>全面壓制需求”。
階段一,先壓制部分需求。疫情擴散初期,全社會處於從認知期到恐慌期的過渡,部分日常需求受到壓制,比如交通出行、餐飲、娛樂、旅遊等。這一期間市場會下調經濟增長預期,通縮預期逐漸升溫,一般幅度的貨幣政策的效用有限。階段二,疫情明顯擴散,壓制供給和物流。由於市場意識到供需均受到壓制,通縮預期反而會有所緩和。在此階段更多企業的經營可能會受到衝擊,對於槓桿高、償付較大程度依賴企業現金流的經濟體而言會出現較為棘手的局面。雖然降息難以解決供應鏈的問題,但可以避免金融環境收緊,這一階段普通強度的政策刺激作用效果可能不大,市場可能會預期決策層實施更強有力的對沖政策來支撐經濟。階段三,若疫情全面擴散並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則會全面壓制需求。若疫情全面擴散並持續時間較長,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則全社會失業率會有所升高、收入出現相當長時間的下滑,家庭部門收入的下降會全面壓制需求,經濟衰退壓力增加。
當前以美國為代表的多數海外國家剛剛處於第一階段(壓制部分需求)。但由於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主要是出口順差型經濟體,因此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已逐漸進入第二階段(即壓制物流/供給),從而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
2
全球供應鏈擾動,中國影響由內及外
疫情的全球發酵,在產業鏈全球化的合作背景下影響更為深遠。出於降低成本的戰略,大型跨國公司佈局全球工廠已是當今全球供應鏈的最主要模式。中國作為製造業強國,在本次疫情按下暫停鍵後率先衝擊了全球供應鏈的某些供給環節;而隨著疫情的進一步發酵,海外供應鏈的梗阻也將會進一步影響中國。
2 .1 中國製造業產業鏈在全球的優勢地位
據WTO報告,2000-2017之間,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發生巨大變化,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輻射中心,已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供應鏈主導國家。2000年,全球供應鏈的主導國為美國、德國和日本。其時供應鏈主導國與其相鄰國家關係最為緊密——美國和美洲各國,尤其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供應關係最為密切;日本則與南韓、印度、澳洲以及亞太國家的供應鏈相關性最高;而德國則是歐洲最大的供應鏈集合體。2017年,中國後來居上——不僅取代日本,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供應鏈主導國,同時在全球供應鏈的影響規模、輻射範圍上大幅超越2000年的日本,成為當前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上舉足輕重的大國。
中國製造業的特點是:規模位居全球之首,產業鏈全球最長、最全。從總量上來看,自2010年起中國製造業規模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製造第一大國。從產業鏈的長度、廣度上來看,中國在全球具備一定優勢——在17大類貨物出口行業中,美國、中國和德國的關鍵性出口行業門類最全;在商品出口金額超過全球出口總金額0.2%行業數量上,中、美、德排名前三,其中中國16個,美國13個,德國9個。
2 .2 中國與目前疫情擴散國的貿易依存度
隨著中國內需內供鏈條逐步恢復,疫情對中國的主要風險開始從內部轉向外部,海外疫情風險擴大後中國對外依存度較高的行業壓力上升。
我們從總量和結構兩個角度來衡量中國與當前疫情最嚴峻6個國家的貿易依存度——
首先,從進出口佔比上看,當前重點疫區與中國的貿易關係非常緊密,貿易額佔比接近四成。過去10年,中國與9大新冠病毒重點疫區國家進出口總額佔全部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約為40%。其中,美、日、韓、德四國在中國的進出口佔比中均超2%。隨著海外疫情的發酵,或對中國對外貿易的供需兩端造成一定的衝擊。
其次,從主要商品來看,中國對當前海外疫情最為嚴重的7個國家的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但也有部分可能屬於進料加工或來料加工裝配而遞進影響出口鏈條,密切關注這些地區的疫情發展和防疫措施。從進出口貿易結構上來看,南韓、日本、德國是中國最為重要貿易的夥伴之一。在中國佔比最高的7章進口商品中(7章合計超過總進口的69.5%),該7國合計佔比超過40%的有5章。而中國佔比最高的11章出口商品中(11章合計超過總進口的70%),該7國在任一一章的合計佔比不超過25%,佔比超過20%的有4章。由於當前海外疫情在生產端暫未造成大規模影響(主要的影響來自於中國前期的停工),因此需求端或率先受到抑制,衝擊上出口鏈條先於進口鏈條,但由於中國對韓、日、德三國的進口依存度較高,且三國的現有確診處於上行階段,因此仍需謹慎對待可能的供應鏈衝擊,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和海外供給端情況變化。
3
從供需視角,看全球供應鏈變動對中中國產業影響
中國與海外疫情的發酵有先後錯位,對全球供應鏈產生迭代影響。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環節,我們從中國的供需視角(進出口結構與流向,全球投入產出表)來展開分析,以此拆解對於A股相應產業與公司的後續影響。
首先,中國作為全球價值鏈的供給方,供給能力從“暫停暫停”至“逐步修復”。後續影響中國供給(出口)的因素主要在於疫情發酵下的全球需求。由於疫情從中國開始爆發,中國利用春節假期階段生活與生產隔離造成了需求與供給的暫停,對全球供應鏈率先產生影響。不過隨著中國疫情控制取得成效,各地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因此我們站在當前視角,更有價值的是對疫情爆發國的需求品類做細緻的拆解。潛在影響路徑如下——
●路徑一受損:中國出口流向疫情國佔比最高的商品將率先受到影響(服裝、半導體與積體電路、光學與精密儀器、化學品、空調等)
其中,需求彈性大/附加值低的可選消費品需求暫緩,且很難隨著疫情的緩和需求有爆發性的修復,負面影響程度更大(服裝、玩具、傢俱、家電)
●路徑二受益:疫情國全球市佔率具備優勢,供應鏈受阻後中國供給形成替代的行業將階段性受益(積體電路、面板、汽車零部件)
●路徑三受益:隨著中國供給恢復,海外需求平穩或上升的行業邊際改善(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光伏裝置)
其次,中國作為全球價值鏈的需求方,對於疫情嚴峻國家的進口依賴度比出口依賴度更高。日、韓、德均是中國當前中間品最重要的來料進口國。如果疫情發酵影響了海外部分供給/物流停滯,將對中國進口鏈條的產業產生影響。日本和南韓是中國電子計算機等細分鏈條的最重要來料方,日本和德國是中國機械裝置、醫療裝置、交運裝置等精密裝置的最重要來料方。疫情對中國進口的影響路徑如下——
●路徑一受損:中國進口來自疫情國佔比最高的商品將率先受到影響
其中,需求彈性大/附加值低,海外成本具備優勢的進口來料品。由於同質化高國內或有替代品,因此進口鏈條受阻的影響不大(化學品、塑膠製品)
其中,自疫情國進口的高附加值零件/裝置面臨斷供與漲價風險(光學影像、醫療器械、車輛及零部件、PCB、積體電路與半導體等)
●路徑二受益:沿著上述思路,從疫情國供應斷裂的高附加值行業尋找“中國產替代”良機(光學影像器件、半導體、醫療器械)
●路徑三:當前資源品進口受疫情衝擊小,價格下行使國內進口鏈的下游行業成本下行(礦石、能源),但需要對中國工業生產的需求恢復保持跟蹤
4
中國作為供給方,疫情國需求影響中國出口
由於疫情從中國開始爆發,中國利用春節假期階段生活與生產隔離造成了需求與供給的暫停,對全球供應鏈率先產生影響。在這個過程中,部分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加工部件率先受到影響——以蘋果在中國的代工廠富士康為例,春節後富士康鄭州廠區的生產停滯對全球Iphone手機的供貨量短缺產生影響。
而隨著中國復工復產的穩步推進,中國的供給能力將逐漸修復,中國供給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階段性缺位將有所回補,而全球需求變動/物流受阻成為影響中國供給的後續因素。我們選取中國19年出口權重最大的11章及其中的14類重點商品作為考察。
總量上,疫情目前最嚴峻的國家並非中國出口權重商品的最重要依賴國。以海關總署HS2產品章目分類,中國19年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98章中的11章,前11章商品的出口額佔中國出口比重超過70%。目前疫情最嚴峻的國家在任意一章的合計佔比均不超過25%,佔比超過20%的也僅有4章。
結構上,從中國出口權重商品的流向來看,佔比最高的地區是日本、其次是南韓。前11章商品中有9章商品出口向日本的佔比超過5%,有3章商品出口向南韓的佔比超過5%。疫情國的需求抑制影響,從中國出口角度,日韓影響高於歐洲。
下文我們主要以中國出口佔比最高的HS2口徑11章商品(下表)作為重點分析物件,考察疫情下的受益及受損路徑——
4.1 路徑一:出口流向主要集中在疫情國的商品需求將受到影響
隨著中國供給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階段性缺位將有所回補,疫情壓制全球需求變動成為影響中國供給的後續因素。從出口端的影響來看,全球疫情國的生活與生產需求暫緩,將對中國出口鏈條的行業與企業產生影響。
首先,按中國19年出口權重最高的11章商品,我們梳理了向目前疫情最嚴峻的國家(日韓意法德新加坡)出口佔比超過20%的品類將受到影響——主要集中在服裝、二極體與半導體、積體電路、光學與精密儀器、化學品、空調、鍋爐與機械器具等。其他的如傢俱、計算機儲存器、鋼鐵製品、電機與電氣裝置等商品向疫情國出口的佔比也普遍超過15%。
根據商品的需求彈性大小與附加值高低,我們甄別上述出口鏈條的商品後續受疫情國需求擾動的持續性或有不同。高附加值的商品可以尋找替代的流向或受衝擊較小,而低附加值的商品或受到需求的遏制而有負面影響。
那麼如何評判中國製造出口的商品是否具備高附加值?我們可以從全球投入產出表的中國商品海外增加值(UIBE口徑 GVC)來作為一個側面的指徵。中國各行業產出的國外增加值佔比分成三擋:
●資源品。中國的資源品海外增加值佔比較高,主要是能源生產國家增值。
●高附加值零部件/儀器/裝置。以電子計算機裝置、電氣裝置、交運裝置為主,中中國產該類商品的海外增加值佔比較高,體現了全球精尖技術的加工融合,而中中國產出品的國內附加值相對較低。
●低附加值消費。以傢俱、紡服等終端消費品為主,中中國產出商品的國外增加值佔比較低,屬於海外增值環節的低附加值商品。其中需求彈性大的可選消費會受到需求波動的影響。
4.2 路徑二:需求彈性比較大的低附加值消費品受損
前文提到,根據全球投入產出表中國商品的海外增加值佔比,一些低附加值的商品如果需求彈性較大,會受到海外疫情下需求萎縮的負面影響。
從中國向疫情國出口佔比較高的商品中,服裝、玩具、空調、傢俱等可選消費的需求彈性較大。類似商品與出口國的消費景氣度密切掛鉤,隨著疫情國家的需求下降或後延,這些出口鏈條的行業將受到負面影響,且預計很難隨著疫情的緩和需求有爆發性的修復。例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服裝出口國,根據HS2口徑中國19年對針織服裝(61章)及非針織服裝(62章)的出口在全球份額佔比超過30%,而主要的流向在於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南韓,出口流向上述國家的佔比超過50%。
類似的,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和運動用品出口國,根據ITC的統計資料18年中國出口該類商品佔全球的比重接近一半(48%)。主要的流向國也受到了疫情的衝擊,向美國、日本、德國的出口佔比超過44%。
因此,在中國生產/物流供應暫緩的過程中,全球的服裝、玩具等低附加值消費品的供應鏈條受到影響。而隨著中國生產/物流的恢復,上述商品反而進入到了海外疫情國的需求受阻階段。因此低附加值可選消費的出口將受負面影響。
4.3 路徑三:疫情國全球市佔率具備優勢,供應鏈受阻後中國供給形成替代的行業將階段性受益
疫情給出口鏈條企業的外部需求帶來風險,但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視角尋找疫情下全球供應鏈格局變化對於中國部分產業的受益機會。
如果某類商品,疫情國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主要優勢(出口份額全球前列)。那麼在當前疫情國供應鏈受阻後,中國相關商品能否搶佔全球出口份額?形成替代效應的出口行業反而受益。
首先,我們看到疫情國在全球出口份額中佔據領先地位的行業包括:計算機電子光學產品(南韓,日本),光學及檢驗醫療裝置(德國、日本),化學制品(南韓、日本),車輛及零部件(德國、日本)等。例如南韓是積體電路的出口大國,三星、SK海力士等電子名企技術與規模優勢巨大;而日本與德國在光學儀器、醫療裝置、汽車及零部件領域佔據領先優勢。中國在上述領域的出口份額相對靠後,且以中低端產品線路為主形成差異化競爭。
從國內的生產技術、研發投入、出口競爭力的邊際變化來看,中國產商品有望藉此契機加速擴寬全球市場份額的行業包括:積體電路、面板、汽車零部件等領域。
近年來中國積體電路出口技術附加值有所提升,國內中高階供應商可藉機提升全球份額。南韓2018年全球出口份額中佔據15.6%,中國大陸積體電路出口份額為12.0%,且進口量遠大於出口量,受限於技術水平,出口商品多為中低檔產品。隨著2014年國家積體電路產業基金設立,2018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推動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放在實體經濟發展的首位”,以及2019年2000億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成立等政策資金的扶持,一批如紫光國芯、兆易創新等中國產積體電路龍頭企業逐漸壯大,2019年中國大陸出口額同比增長20%。同時7nm晶片與NAND快閃記憶體等技術突破,表明中國自主研發能力正逐步趕上國際龍頭企業,出口產品技術附加值不斷提升,2019年出口均價為464.5美元/千個,同比增長19.1%。隨著疫情國停工減產或運輸受阻,全球供應鏈將面臨緊缺風險,國內中高階積體電路供應商可藉機提升全球市場。
部分中國汽車零部件也形成了中國產替代趨勢,有望在日德等疫情的背景下進一步得到催化,提升全球份額。在汽車銷量顯著增長的背景下,汽車零部件作為產業上游充分受益並在一些細分零件領域培育出本土優質廠商,像自動變速箱、內飾件、底盤和電子電器相關零件潛在中國產替代空間遼闊。以雙離合變速器(DCT)為例,2016年之前的核心技術被美國及德國廠商壟斷,但近年來比亞迪、上汽、廣汽等自主品牌車企紛紛自主開發,自主DCT變速器均已實現量產上市。雖然高階的零部件關鍵技術仍被德日巨頭壟斷,但一些與海外形成差異化競爭的中國產零部件有望在海外供應/物流受阻階段提升全球市場份額。
此外,中國面板出口份額全球第一,不過海外疫情加速了日韓廠商LCD面板產能退出,具備產能和技術優勢的國內龍頭企業有望受益。中國雖然是面板全球出口份額的第一名(全球出口份額超過35%),但南韓、日本也是世界液晶面板的重要出口國,分別佔據全球出口份額的19%和6%。本次疫情之前,全球大尺寸面板價格處於歷史低位,南韓廠商(主要是三星和LG Display)計劃退出部分產能以減少損失,自2019年三季度以來已下調高世代線(主要用於生產TV面板)產能利用率30%-40%。當前日韓疫情對於大尺寸面板的供給產生影響,如LGD的龜尾市模組廠離此次南韓疫情的重災區大邱較近。疫情會加大海外面板廠商的產能退出進度,未來產能增長的主要是來自於大陸廠商,國內LCD面板出口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4.4 路徑四:隨著中國供給恢復,海外需求平穩或上升的行業邊際改善
最後,我們考察中國供給端從“斷供”至“修復”過程中,全球需求平穩或進一步上升的行業,或受益於行業需求邊際改善帶來的供需共振。
首先,疫情催生了全球口罩、手套、檢測品等醫療防護用品的需求爆發增長,中國生產線的修復與開工帶來產能提升並向全球供應,並且目前相關醫療防護用品的出口還享受了部分關稅優待政策。中國駐南韓大使館新聞發言人9日表示,中方將於3月10日起向南韓出口口罩首批500萬隻。而相應的醫療防護用品出口業享受了進口國家的關稅優待:日前英科醫療釋出公告稱,美國近日對從中國進口的100多種醫療產品免除了進口關稅,其中包括公司的主要產品丁腈手套醫療級。其次,電機電氣裝置是中國出口佔據領先位置的行業(2019年出口額行業第一)。光伏產業鏈供給優勢塑造全球競爭力,中國國內的光伏元件生產已從2月的停滯狀態有所復產,而以歐洲日本為代表的海外地區需求並未受到疫情的影響,3月以來將陸續修復,帶來量價提升。2020年海外光伏裝機市場預計達到100GW級別,光伏並非快銷消費,受到疫情短期影響的需求會有回補。目前光伏元件和輔料廠商陸續復產,隨著復工及運輸渠道開啟,國內建站恢復,海外需求支撐光伏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
5
中國作為需求方,疫情國供應鏈影響中國出口
目前疫情在全球進一步發酵,對於蔓延形勢及後續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只能保持動態跟蹤。從中國作為需求方的角度,我們需要甄別疫情國供應鏈受阻對中國部分進口依賴行業上游鏈條產生的影響。
從中國關鍵產業鏈的全球投入產出表來看,日本和南韓是中國電子計算機等細分鏈條的最重要來料方,日本和德國是中國機械裝置、醫療裝置、交運裝置等精密裝置的最重要來料方。因此從進口角度評估潛在的疫情國供給變化變得重要。
總量上,中國對於當前疫情最嚴峻國家的進口依賴度比出口依賴度更高。以海關總署HS2產品章目分類,在中國19年進口占比最高的7章商品中(7章合計佔總進口的70%),該7國合計佔比超過40%的有5章。
結構上,中國對韓、日、德三國的進口依存度較高,且三國的現有確診處於上行階段,因此仍需謹慎對待可能的供應鏈衝擊。中國進口規模最高的7章商品中,從南韓、日本、德國進口份額超過10%的分佈涉及了其中的4章,而從義大利、新加坡等其他疫情國的進口占比不大。
下文我們主要以中國進口占比最高的HS2口徑7章商品(下表)作為重點分析物件,考察疫情下的受益及受損路徑——
5.1 路徑五:自疫情國進口的低附加值商品可尋求替代,或衝擊不大
首先,中國從疫情國進口的低附加值中間品/消費品,由於國內產品的替代彈性大,受到供應衝擊的影響較為有限。
日韓是中國中間品的重要來料國。以中國進口來料敞口相對最大的日韓為例,中國進口品類中佔比較靠前的低附加值品類包括:塑膠製品、化學制品、賤金屬及製品等。中國自日本、南韓19年進口金額最高的商品中,化學工業品分別位列第二、賤金屬製品分別位列第五第六、塑膠製品分別位列第五第四。
低附加值中間品自海外進口的原因主要在於成本而非技術,因此從供應角度可階段尋求國內替代品。雖然這部分來自疫情國的商品在中國進口品類中的佔比較高,但由於附加值低、中國尋找國內替代品的難度不大(海外或主要是成本優勢),因此從供應的角度對中中國產業鏈下游影響有限,反而有望帶來國內替代性公司的份額提升。
5.2 路徑六:自疫情國進口的高附加值零件/裝置面臨斷供與漲價風險
除了低附加值商品外,中國自日韓德進口的高附加值的精密零部件/裝置也佔據了重要比例。部分進口依賴型行業可能面臨供應鏈短缺或漲價風險,但同時迎來較好的中國產替代機遇(若下游需求未受到顯著影響)。
中國從主要疫情國進口占比較高的商品主要有光學影像、醫療器械、空調、車輛及零部件、廣播電視傳輸裝置、PCB、塑膠製品及其副產品、積體電路(半導體)、顯示接收裝置及二極體電晶體和類似半導體等9個細分品類。其中,除塑膠製品及顯示接收裝置的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全球可替代產業鏈較為豐富以外,另外7個品類均屬於科技含量、產品附加值較高的商品。
疫情國為主要供應方的“難以替代”商品面臨斷供或漲價風險。在前文我們提到,進口一類是同質化高且附加值低、海外成本具備優勢的商品;另一類則為高附加值的高科技零部件產品。進口依賴程度高的高附加值商品通常具備科技含量高、不可替代性強的特點,因此以海外疫情國為主要供應方的高附加值商品出現產能困擾時,容易出現斷供或漲價風險,使得依賴上游供應的產業鏈上的行業受損。
部分半導體零部件、PCB、車輛及零部件因缺乏足夠供給替代,在疫情國供給受到影響時,產業鏈下游或因原材料斷供或漲價而受損。從國際投入產出表來看,電子計算機光學產業鏈條中,來料主要來自於疫情較為嚴重的日本和南韓;PCB方面,68層以下PCB國內廠商已實現商業化量產,具備替代能力,但在120層量產技術上還未完全成熟,對日韓廠商仍較為依賴。車輛及零部件方面,發動機與控制系統、電噴系統、汽車主動安全、高階變速箱等關鍵技術均被德、日巨頭壟斷,尚處於趕超階段,缺乏替代能力。
5.3 路徑七:化危為機,從疫情國供應斷裂行業尋找“中國產替代”良機
疫情惡化之下,海外疫情國供給如若受損,對於“不可替代”的產品,會給中國產業鏈帶來原料或零部件的斷供或漲價的損害;但隨著中國技術水平快速追趕甚至後來居上,在部分進口依賴較強的品類上中國產品已經具備一定的替代能力,海外供給的減少則會加快“中國產替代”的步伐,具有替代能力的行業迎來市場佔有率提升的良機。
其中,光學影像器件、半導體材料、醫療器械等方面,中國當前具備較強的替代海外產業鏈的能力,有望在疫情國供給受限時獲得“中國產替代”催化。
中國在光學影像器件細分領域對主要疫情國進口依存度極高,隨著技術進步中國替代能力已迅速加強,疫情之下有望加速替代程序。中國2018年在光學影像器件的進口金額約為1025億美元,佔世界進口量的16.8%,是世界光學影像器件的第一大進口國;其中,從6大主要疫情國家進口的比例高達45.3%,細分品類來看,中國對疫情國進口依存度高於50%的光學影像器件細分品類多達5個。國內光學影像產業從2008年開始迅速發展,產量不斷提升,逐步擁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當前中國在主要的兩類市場空間正快速擴大的光學影像產品上,具有較強的中國產替代能力——(1)光纖光纜。乘5G建設東風,基站快速建設下光纖光纜市場空間得到快速提升。通訊產業的不斷髮展擴大了光纖光纜的市場需求,在5G引領下,中國光纖光纜的研發技術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產光纖光纜產業所佔全球份額也正不斷增加。2017年中國光纖產量約佔全球65%,而生產核心中間產品國內產能約佔全球45%。中國光纖光纜主要從日、韓兩國進口,疫情之下替代進場有望加速。(2)光學鏡頭。2008年以來,在中國軍工技術的發展支援下,中國光學鏡頭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以舜宇光學為代表的公司在光學鏡頭上逐步獲得市場認可。當前新型智慧手機對拍攝的需求呈指數型上升,3DSensing(前置結構光+後置ToF)與三攝、潛望式成為未來創新的重點,手機對於光學鏡頭的需求爆發式增長。2018年中國從日本進口的攝像頭佔比高達62%,依賴度極高,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疫情中國產能或受影響,中國產光學公司有望得到更強的替代催化。
半導體方面,中國部分技術已成功追趕上世界步伐,疫情或幫助國內半導體企業藉機接管部分海外企業市場份額。當前中國半導體行業中國產化率較低,2018年,國內半導體進口額高達2704.08億美元,是全球半導體進口第一大國,其中,從疫情較為嚴重的南韓、日本兩國進口量佔比超過30%中國產替代空間較大。當前中國產半導體技術研究不斷加速,部分技術已邁入世界第一梯隊——2019年10月中芯國際宣佈14nm晶片正式量產;兆易創新在Flash晶片上取得多項創新突破,並獲得AEC-Q100認證;晶片方面,晶盛機電自主研發直拉式全自動晶體生長爐、鑄錠多晶爐等產品,實現了12英寸的半導體級單晶裝置的量產;華為海思則成功自主研發麒麟系列晶片,與高通驍龍系列晶片同臺競技。疫情較為嚴重的日本和南韓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主要位於晶片製造和晶片封測的環節。在這兩個環節當中,國內企業與日韓企業的技術和產能差距正在不斷收窄。在疫情發酵的過程當中,若日韓企業在產能供給或運輸上遇到阻礙,國內半導體企業有望抓住機會實現“中國產替代”,提升市場份額。
醫療器械方面,高階醫療裝置“中國產替代”可期。過去十年,中國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主要以中低端醫用敷料、耗材及保健用品為主,以CT、核磁共振為代表的大型裝置和心血管高階植入物等領域仍被跨國公司所壟斷。近幾年,國內醫療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升產品質量,高階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迅速,超聲診斷、體外診斷、心血管耗材等產品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具備影響力和競爭力。而在疫情背景下,高階醫療器械中國產替代可期。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年進口金額近170億美元,其中重點疫情國家所佔份額為34.1%,共計57億美元。隨著疫情發展,來自疫情國家的進口或將受到衝擊,供應鏈不確定性下,國內醫療裝置領先企業有望加速實現高階進口替代。
5.4 路徑八:資源品進口受疫情衝擊小,價格下行使國內進口鏈的下游行業成本下行
中國也是資源進口國,但從本次疫情來講資源品的供應影響不大,但需要警惕全球風險資產震盪下的大宗商品波動風險。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是中國疫情爆發、全球疫情擴散背景下,市場對於經濟下行、運輸業停滯等因素的擔憂,而3月供給衝擊使國際油價再次重挫。
雖然進口來料的大宗商品價格下行或使得國內進口鏈條的下游行業成本下降,但需要對中國生產需求的恢復情形保持動態跟蹤。
-
6 # 上海華少哥
在解答這些問題之前,通常我們會提到兩個大的前提:
第一,此次疫情為不可抗拒的黑天鵝事情,並不會長久持續存在。疫情之後,社會和商業活動將會重新變得有序而充滿活力,一定程度的消費反彈也是顯然的,可以對比非典前後的資料和表現。
第二,消費者一直都在,這是不變的,變化的是消費者的需求,這種變化不僅是特殊時期的產物,其實就算是平時也是如此,只是在特殊時期的變化程度更大速度更快而已,在供給側的反應也會更快,營銷自然會有一些變化。
基於這兩個前提,我們先給出一些看法:
疫情期間要不要做營銷?我們設定這種營銷是平時那種在各類媒體平臺上各顯神通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內容和技術的呈現,那眼下當然不是這類營銷恰當的時間,尤其是公共媒體平臺優質資源,還是要留給疫情。但是,營銷不僅僅只有廣告吆喝和促銷,它還包含了更多方面,從更廣義的角度來說,只要消費者在,圍繞消費者的營銷就要持續不間斷地進行。
什麼時候是下一階段營銷的好時機?疫情的拐點遲遲未能出現,而且何時會出現,會不會有反覆,這些都未知。在此之前,所有人最大的注意力依舊在疫情上,而且很容易形成高集中度的熱點,這是無法改變的。但是,針對不同行業、品牌、產品、消費者,營銷的策略和側重點肯定是不相同的,所以時機當然各不相同。非要說好時機,其實任何時候都是好時機。
營銷會發生什麼變化?那種一夜之間天翻地覆的變化不會發生,但是很多以往就在營銷領域發生的小趨勢,經由此次疫情催化,其變化的加速度可能會更大,也可能會由隱性變為顯性,對營銷的影響也是逐漸顯現的過程。 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幾乎體現在所有行業,影響程度各個不同。基於國內的需求和供給都因疫情生了極大的變化,國內外多家機構都大幅下調了對中國今年GDP增幅的預測,上週UBS和Nomura甚至下調其一季度GDP增長預測至3.8%,這種不景氣最終也會在各行各業中體現出來。
從短期看,因為疫情需要人們在家隔離防控,延續整個春節旺季,極大降低社會的整體消費需求,其立竿見影的影響體現在與線下服務相關的行業。比如旅遊、交運、餐飲、娛樂健身、線下教育、房產銷售等等;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如果疫情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療,中國將會被越來越多國家封鎖,可能會對中國的進出口甚至供應鏈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但也有些少量行業也因為疫情逆勢增長,比如綜合電商、生鮮物流、線上泛娛樂包括影片/音樂/遊戲等、電視、社交媒體、醫藥、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等等,短短的時間內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隨著全國各地各行業逐漸復工,一些常規的商業活動的傳播比重正在恢復,但相對很剋制。這種情況下,企業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準備和推動相關營銷工作,畢竟,疫情會過去,太陽照常升起。就如同李彥宏所說,商業才是最好的慈善。企業活下來,讓員工有尊嚴地生存,才是對社會莫大的貢獻。雖然暫時不知道疫情會在什麼時候結束,以及社會和商業活動什麼時候將恢復,但我們都堅信一定會有這麼一天,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關於營銷的趨勢,我們不能囿於短期,而是需要用更長期更動態的眼光來看待。
營銷全面數字化、營銷可量化、更個性、讓你的每一分花費都會有跡可循,真正達到我們常說的品效協同,這是營銷的大趨勢。來勢洶洶的疫情並不足以徹底改變整個營銷的大走勢,但它的確催化和加速了很多原有的營銷小趨勢的發展和變革,使得這些小趨勢變得更為明確和重要。最後,還需要強調一點,疫情期間,企業模式創新或者商業價值的短期爆發,不代表企業或品牌真正洞察了使用者需求或是能夠健康持續發展,更不代表其應對能力、價值和社會責任的進步。已經出現不少受益於疫情的上市企業大股東高位減持套現的例子,所以,不用盲目跟風,不要刻意借勢疫情來營銷,按商業的規律、用長遠的發展的眼光修煉內功,活下去,等待接下來的增長。
希望我們能早日戰勝這場災難。
-
7 # LaoHuang188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各個行業產生了巨大沖擊。面對這一現實,企業如何把握機遇,把危機化為商機?為深入瞭解和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紡織行業發生的變化、遇到的困難,更好地預判行業未來的走勢,瞭解新冠肺炎疫情對行業投資、生產、消費及出口等方面的影響,本刊特開闢“行業觀察”欄目,並向廣大讀者徵稿,希望讀者朋友的支援與賜作。
新冠疫情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的影響及對策
目前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全國紡織服裝企業除湖北省外復工復產的步伐正在加快,但不管是原材料價格、產品庫存還是交通物流和出口訂單,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和新困難。
後疫情時期出口市場如何?是不是還能出現如同2003年非典以後的出口趨勢和全年紡織服裝出口額不減反增的結果?本文試做分析,以幫助廣大紡織服裝企業認清市場變化,提高應變和調整能力。
2020年後疫情時期
紡織服裝出口市場面對嚴峻挑戰
據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分析,受外需減弱及貿易環境風險上升影響,中國紡織行業出口形勢較為嚴峻。根據中國海關資料,2019年中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金額為2807億美元,同比減少1.5%,增速低於上年5.3個百分點,但較2019年前三季度回升0.8個百分點。從產品結構來看,紡織品出口金額為1272.5億美元,同比增長1.4%;服裝出口金額為1534.5億美元,同比減少3.7%。從市場結構來看,對新興市場出口表現好於傳統市場,2019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紡織品服裝的金額同比增長3.7%,而同期對美國、日本和歐盟出口金額同比分別減少6.6%、4.6%和4.4%。
我們可以把2003年非典和這次疫情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的影響對比總結一下:
第一,兩次疫情爆發的時間點、疫情傳播速度、傳播範圍不同。這次疫情的影響要比非典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大的多; 第二,疫情爆發時的出口環境不同。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下,美國市場已經是中國出口市場的第三位,日本是第四位,但是目前日本也有疫情爆發; 第三,紡織服裝出口的內在基礎條件不同。中美貿易摩擦,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海外,生產要素成本上升,人口紅利消失等等不利因素顯現。因此,2020年我們將面對更復雜環境的考驗。
此外,在中國發生疫情期間,美國試圖提高美國市場準入門檻。這使得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將會承受壓力,競逐美國市場時將會面臨可以享受政府補貼的其它發展中國家的競爭;紡織服裝產業鏈向東南亞、東歐、非洲轉移加快。美國下一步還有可能盯上中國的各種產業補貼,發起有針對性的貿易調查,進一步壓制相關中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隨著外貿被擠壓,內需可能會面臨激烈競爭的一個時期,因此,供給側改革必須跟上。
疫情對紡織服裝和化纖產業產品開發
有什麼啟示?
中國是紡織製造大國、化纖製造大國,有完整的產業鏈,雖然疫情開始階段由於我們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經驗和應急儲備不足,出現“一罩難求”、“一布(PP熔噴布)難求”,但是目前中國的口罩產能已達日產1.16億隻,完全有能力保障公共衛生防疫等需求,還可以出口到其他發生疫情的國家。但是疫情後我們可能要問:為什麼口罩總能被買斷貨?
其實我們應該注意到,小口罩是大生意,小口罩的科技含量高。一是因為中國市場的口罩市場集中度高。從非典、霧霾再到如今的疫情,口罩市場伴隨著公眾健康認識的加深而崛起。二是口罩科技含量高(材料、工藝、標準)。防護功能強的口罩在材料貼合性、過濾效率、阻抗性以及模具精密性上都有很高的要求。三是口罩品牌認知度高。品牌認知建立起來後,想讓消費者改變已有消費習慣,進而替換新的產品不僅成本巨大也是極其困難的事,換言之,消費者一旦形成消費認知後很難換其他品牌。因此,後疫情口罩市場必然競爭激烈。
我們得到的另外一個啟示是:口罩、防護服和衛生用紡織品的商業邏輯變了。從幾次國內外比較重大的疫情事件來看, 一是口罩的市場定位高了,因為口罩、防護服等納入各個國家戰略物資儲備。 二是大眾消費者的衛生習慣和防疫認知提升了。口罩、消毒衛生用紡織品等會慢慢從防護用品變成日用品,一個巨大的市場形成了,產業用紡織品大有可為。 三是營銷模式變了。2003年的非典,令淘寶、京東等平臺迅速崛起,線上消費模式更加深入人心。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進一步帶動了一大批知識付費達人、直播帶貨網紅的湧現,讓原本圖文表達的單向表達轉變為影片與直播的雙向娛樂型表達。因此,我們認為防護、衛生用紡織品是大健康背景下新的消費需求,這個行業是可持續增長的朝陽產業。
當下的對策與建議
面對2020年疫情危機,是很多企業的分水嶺。企業該如何自救?如何在危機中尋求新的發展契機?市場消費發生什麼變化?疫情讓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完全改變,企業在疫情之前所熟悉的商業模式、業務模式在疫情面前,大部分可能不適合,企業承受能力、技術開發能力、快速響應能力都需要提升和創新,甚至產業鏈也需要重構,模式創新刻不容緩。這次疫情,考驗的不僅僅是每個人的免疫力也是一個企業的免疫力、快速響應能力。2020年是5G全面商用之年,而AI人工智慧+大資料+5G+區塊鏈,將給很多的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各種及時性敏捷性的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計算法,將會使整個社會的運營效率大幅度提升。這次疫情將以摧枯拉朽之勢,讓本該3~5年才能完成的變化,在短時間內席捲而來,這是每一個企業的一次全面大體檢,催促企業進行全面調整。
面對疫情下的復工復產和產品結構調整,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供紡織服裝企業參考:
第一,在各級地方政府層面,要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開放,以改革為突破口幫助企業落實好國家出臺的應對疫情的各項政策。現在中央的政策有了,但問題的關鍵是把銀行對企業的信貸政策落到實處。要真情幫助企業,分門別類地精準幫扶企業。各地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嚴格落實分割槽分級精準復工復產要求,分業態、分形式有序推動紡織服裝企業復工復產。要最佳化減稅降費方式,從當前主要針對增值稅的減稅格局轉為降低社保費率和企業所得稅稅率,提升企業獲得感,真正讓企業得到實惠,從困境中走出來。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勞動力就業方面。各級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穩就業、穩經濟、穩出口,把中央政府的各項政策領會好、落實好,真正幫助廣大中小型紡織服裝企業扶貧濟困。
第二,在企業層面要把握好產業鏈全球化開始向區域化轉變之機遇,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倡議,佈局好企業在國內外的產能和接單機制。中國紡織業也在不斷佈局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紡織品國際產能合作專案,以色列、約旦、巴基斯坦、越南、印尼等國家,都將在未來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紡織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日韓、中東和義大利的疫情爆發,作為對外貿易最為活躍、體量最大的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必然首當其衝,導致錯過內貿春季行情的紡織服裝市場壓力續增。重大疫情會引發人們消費理念的改變,紡織服裝企業要把握好後疫情時期針織內衣行業的需求以及無紡布市場衛生用紡織品的需求。要進一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充分利用目前銀行的低息貸款,發展智慧化製造,對接產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建立企業全球快速響應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在科技創新方面,關鍵纖維新材料和智慧製造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產業用紡織品新應用領域的拓展仍然是發展的重點。因此,企業要引進和培養技術人才、產品開發人才和新模式電商營銷人才,不斷開發新技術和功能性新產品。
第三,目前來看,紡織服裝上下游市場實質性轉好還需要時間,加之國外疫情的蔓延,或將影響全球消費,短期內市場形勢還難以對紡織服裝出口增長形成支撐。但是防疫用紡織品在全球會有一個爆發式增長,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有利的視窗期,以口罩、防護服和其他衛生消毒用紡織品出口為帶動,提升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彌補其他紡織服裝出口下降的缺口,力爭全年出口資料與2019年持平不是沒有可能。我們不僅要“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還要“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投資有央行助力,中國依靠全產業鏈製造能力和龐大內需消費拉動,下半年或將出現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東亞,中日韓三國將透過抗疫結成更緊密的聯絡,東亞局勢或將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中日韓自貿區有可能在下半年建立。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是一個越挫越勇的民族,它的韌性不可想象。經歷這一次大疫情的洗禮,中國一定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也相信必然會有一部分企業邁上新的臺階,因為決定一個人、一個企業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是起點,而是拐點,因為機遇都在拐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讓我們手拉手肩並肩一起迎接美好的未來!
-
8 # 嘉實基金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在什麼方向上呢?我們現在處於移動網際網路比較成熟的一個階段,大概是從2010年開始,蘋果手機開始到現在已經發展了十年。現在我們看移動網際網路目前還沒有哪一個終端產品可以和手機這一塊有比較大的抗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依然以一個非常好的成長速度在成長。
第二個背景,我們也在尋找一些新的硬體平臺。現在可以看到的雛形是智慧汽車,無論是新能源也好,汽車智慧化也好,汽車這一塊可能從長週期維度是比較確定的方向。還有像物聯網、LOT,我們都在觀察。這是一個大的方向。
還有什麼背景呢?從2018年以來大的科技戰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帶來了中國產化的迫切需求,這也是一個方向。
今年以來又有哪個方向?今年以來最重要的方向是來自於疫情,大家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疫情帶來的是全社會線上化。包括如果您所處的公司,是不是也會在線上化、資訊化、資料化方面做很多投入?這個趨勢在疫情的催化下,我們認為這個週期也會非常長。
我們可以看到,半導體全球大概4000億美金,國內進口接近2萬億(人民幣),目前我們中國產的自給率只有5%,空間上非常大。以前的問題在於哪裡呢?以前的問題是這些公司基本上都沒有機會去試,連給你試的機會都沒有。現在在大的背景下面,前面幾年加上本身這些公司的努力,華人都很勤奮,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長週期維度非常確定性的一個方向,就是中國產化的一個提升,半導體方向我們還是長週期非常看好的。
回覆列表
影響太大了,當然主要是對一些與疫情有關的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不信?看看阿里的馬大老闆怎麼做,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做機遇什麼才叫良機什麼才算千載難逢!按正常的市場開發程序,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歐美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阿里可能要很久很久都未必能夠插足進去。可疫情一來,先捐幾十、幾百上千萬的錢或抗疫急需物資敲開門,緊隨其後阿里立馬就搶灘登陸,除極個別特不要臉不通人情的孬孫國家外,絕大部分剛收過捐物捐款,都不好意思把阿里拒之門外,況且阿里轉運救援物資不遺餘力,這會兒也正好能發揮不小的作用,所以阿里就這樣順風順水悄無聲息地佈局到幾乎全世界了!對於馬總,除了尊敬,除了佩服,咱還能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