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些歷史要讀
-
2 # 仁勇校尉
唐代十大節度使一般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前的十大節度使。天寶十大節度使控制著當時大唐全國絕大多數有戰鬥力的兵力,大唐朝廷在十大節度使以外還有一些軍隊,但戰鬥力較差,可以忽略不計。
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范陽節度使兵力91400人,平盧節度使兵力37500人,河東節度使兵力55000人,朔方節度使兵力64700人,河西節度使73000人,隴右節度使兵力75000人,安西節度使兵力24000人,北庭節度使兵力20000人,劍南節度使兵力30900人,嶺南經略使兵力15400人。
從兵力上說,范陽節度使兵力最多,高達91400人,73000人的河西節度使和75000人的隴右節度使次之。
在實際執行中,天寶年間的藩鎮中,形成了實力最強的兩大集團。以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為中心的東師,以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為中心的西師。平盧節度使是從范陽節度使拆分出來的,本是一家,安祿山兼任兩家節度使。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都是對吐蕃作戰,戰略方向一致,兩家節度使也經常一人兼任。
范陽平盧總兵力近13萬人,河西隴右總兵力14.8萬,雙方也都是精銳邊軍,實力相當。
東師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安祿山。天寶中後期,西師的代表人物是兼任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的哥舒翰。兩人當時也被視為同等級的人物,享受待遇也基本相同,安祿山被封東平郡王,哥舒翰則被封西平郡王。
(安祿山)
最後說下安史之亂中各家節度使大致的情況。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亂。安祿山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但河東鎮安祿山僅能控制少部分兵力。安祿山起兵前,派人劫持殺害了太原留守楊光翽,讓河東軍主要兵力暫時陷入混亂,無力威脅自己。
安祿山快速佔領了河南河北大部,進入東都洛陽,逼近潼關,邊軍入援需要時間,唐朝廷倉促招募的新兵毫無懸念被安祿山擊敗。安祿山未攻下潼關,河西隴右軍為主的邊軍入援關中開往潼關前線,已經重病在家的哥舒翰並啟用出任主帥。朔方軍透過山西地區進入河北,打了幾個勝仗,安祿山後路一度被切斷,處境困難。
(哥舒翰)
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哥舒翰率領的20萬潼關大軍,在河南靈寶被叛軍少量兵力一戰打的全軍覆沒。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大部兵力在靈寶覆滅,西師一戰被東師全滅。隨後唐玄宗李隆基放棄長安逃往四川。
河西隴右軍覆滅後,唐朝朝廷掌握的主要兵力中,嶺南經略使規模太小在偏遠南方,安西北庭是小鎮兵力少,且相距遙遠,劍南節度使在和南詔的戰爭中損失慘重實力未恢復,河東鎮小部分參與了安祿山叛亂剩下部分在混亂中需要重建,朔方軍是朝廷唯一掌握的大規模重兵集團。
後來平定安史之亂,朔方軍起了最大的作用,杜甫詩中說過獨任朔方無限功。郭子儀則是此時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地位之所以重要,來自於他掌握著大唐最後可依靠的重兵集團朔方軍。
-
3 # 孤獨的人209381559
大唐時期的十大節度使,我認為是郭子儀的戰鬥力最為強悍。如果不是急躁的唐肅宗急於收復長安和洛陽,“迴鑾兩京。”而是聽從郭子儀郭令公的建議,先暫棄兩京不顧,令李光弼等帥軍從今天的山西一線,直搗安史叛軍的老巢范陽(今日的天朝京師),那麼安史叛亂勢力就會迅速的土崩瓦解。但是沒有如果,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之久,盛唐的繁盛,從此成為過往陳跡!而郭子儀,在艱險的局勢中,最終消滅了安史叛亂勢力,單騎智退了吐蕃的來犯之師……最終讓本擬入土的唐王朝,又延續了143年的壽命。所以,我認為,唐朝十大節度使中,郭子儀的戰鬥力最為強大。(圖片源自網路)
-
4 # 君山話史
唐朝節度使當中,權勢最重者,當屬四鎮節度使王忠嗣。
王忠嗣是名將之後,父親王海賓玄宗初期一員猛將,在武街之戰中是唐軍取勝的關鍵。是役唐軍殲滅吐蕃一萬七千人,是玄宗時代的第一場大勝仗。可惜的是,王海賓在此役中戰死。唐玄宗對他的死非常惋惜,當時年輕的王海賓有一個九歲的兒子,名叫王訓,唐玄宗由於憐惜王海賓之死,便下令收養王訓于禁宮內,這就是後來大唐帝國的名將王忠嗣。
開元十五年(725年),二十三歲的王忠嗣追隨河西節度使、兵部尚書蕭嵩前往與吐蕃作戰的前線,擔任兵馬使,開始他漫長的戎旅生涯,先後升遷為左領軍衛郎將、河西討擊副使、左威衛將軍。但是政治的詭譎變化使他防不勝防,在遭人陷害之後,他一度沉淪,被貶官為東陽府左果毅。他之所以能東山再起,乃是得益於鄯州都督杜希望的大力舉薦。
杜希望當時正準備攻打吐蕃佔據的新城,上書朝廷稱:“王忠嗣的軍事才華橫溢,如果此次出擊要確保勝利,那麼我非要用這個人不可。”最後朝廷同意將王忠嗣調到杜希望的麾下。
杜希望果然是慧眼識英雄,他率軍挺進新城。王忠嗣復出戰場後,表現不負杜希望所望,他不僅作戰勇猛,而且富於謀略。唐軍在經過一番苦戰後,終於攻克新城。朝廷對新城之戰的有功將士進行表彰,王忠嗣戰功最著,被授予左威衛郎將。經此一役,王忠嗣聲名鵲起,成為大唐將領中的後起之秀。
公元738年,隴右節度使杜希望率部進攻吐蕃,在黃河西岸築鹽泉城。吐蕃以三萬人馬,向鹽泉城展開反撲。首戰唐軍失利,全軍上下瀰漫著失敗的情緒。此時,左威衛郎將王忠嗣挺身而出,主動請纓。
杜希望同意王忠嗣作一次冒險的突擊。王忠嗣集合自己的隊伍,以視死如歸的精神,冒著密集的箭雨,果敢地向吐蕃陣地發起進攻,雖然在人數上遠居於劣勢,但戰場上有時更起作用的是無畏的勇氣。吐蕃的戰鬥隊形大亂,被砍倒了數百人。杜希望乘機展開反攻,大破吐蕃軍。戰後,王忠嗣被升遷為左金吾將軍。
天寶元年(742年)初,朔方節度使王忠嗣率軍北伐,與奚部落的軍隊戰於桑乾河,三戰三捷,大破敵軍,俘獲甚多,耀武漠北。
在滅突厥(後突厥)之戰中,王忠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公元742年,王忠嗣率朔方兵團攻打突厥的“右廂”部。王忠嗣對突厥的第一次打擊,大獲全勝,突厥的西部力量被摧毀殆盡。突厥西葉護阿布思、西殺葛臘哆、默啜可汗的孫子阿史那勃德支等重要人物,悉數向王忠嗣投降。同時歸降的還包括一千多帳落的突厥部眾。
公元744年,王忠嗣再度出擊。
朔方兵團進軍神速,直抵薩河內山,進逼突厥東部兵團。突厥東部兵團由阿波達乾等十一個部落軍隊組成,突厥軍隊既要與王忠嗣大軍對峙,又要分兵防止拔悉密、回紇、葛邏祿軍隊的偷襲,更加削弱其戰鬥力。王忠嗣的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以凌厲的進攻,一舉擊破突厥東部兵團。
在大唐軍隊以及拔悉密、回紇、葛邏祿等軍隊的聯合打擊下,曾經盛極一時的突厥(後突厥)灰飛煙滅。
由於在對吐蕃、奚與突厥的戰爭中,均有優異的表現,王忠嗣身兼朔方、河東雙料節度使,成為大唐帝國邊疆最重要的將領之一。王忠嗣在邊防上的傑出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他節度朔方、河東期間,在北方數千裡邊陲地帶,從朔方到雲中的要衝之地,都修築城堡,拓疆數百里,時人認為他是自中唐以來北方戰線上最傑出的將領。
公元745年,王忠嗣又兼任河西節度使、隴右節度使。當時大唐總計也不過設九大節度使,王忠嗣一個人竟然獨佔了將近一半的名額,於是乎 “控制萬里,天下勁兵重鎮,皆在掌握。”此時的王忠嗣,可謂是名符其實的大唐軍界一哥。
可惜的是,由於李林甫的陷害,王忠嗣最終不但被剝奪掉四鎮節度使之職,還被貶為漢陽太守,最後意外暴卒,死因不詳,年僅四十五歲。倘若王忠嗣沒毀於政治鬥爭,憑他的實力,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是絕不敢輕舉妄動的。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唐之前是隋,隋之前是漫長黑暗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持續的大分裂大動盪,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隋文帝楊堅重新一統天下華人口由5007萬銳減至1200萬。當然人口的銳減並不意味著減少的人口全部死亡了,也有的是淪為流民,脫離了政府的戶籍統計,但大量流民的湧現依然是國家動盪不安的表現。隋統一南北後也曾開創開皇之治,新生人口和重新納入國家戶籍編制的流民使華人口恢復到4612萬,遺憾的是由於隋煬帝濫用民力導致隋朝二世而亡,經過隋末混戰華人口又減少到1251萬。
李唐取代隋朝後調整了隋朝濫用民力的政策,轉而輕徭薄賦,但在國家政治經濟體制上的大體延續之前北魏、西魏、北周以及隋所創立的租庸調製、均田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經過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的恢復,李唐王朝國力強盛,萬邦來朝,無論國家府庫或是百姓家的糧倉都日漸充實,人口開始穩步增長。
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問題開始變得日益尖銳起來。正所謂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人首先是要解決吃飯問題的。在那個年代絕大多數老百姓都是農民,土地問題關係到每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可謂國之大事。唐初延續自北魏以來確立的均田制,所謂均田制並不是打土豪分田地,把貴族人家的土地分給農民耕種;而是建立在魏晉南北朝長期戰亂人口大量死亡或流亡後出現大量拋荒的無主土地的基礎上,國家把這些無主之地收歸國有再分配給農民,以減免賦稅的方式鼓勵他們開荒種糧。隨著人口的穩步增長,國家手中控制的土地越來越少,而在民間伴隨著豪強地主的土地兼併,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均田制越來越難以為繼。
而唐初實行的軍事制度府兵制恰恰就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府兵制實際上是一種兵農合一寓兵於民的軍事制度:它直接立足於基層,在各地設立儀同府專門負責士兵的徵發、動員和訓練,兵源來自那些勤勞耕稼品質優異身材矯健的農家子弟。府兵制和均田制是一體的:接受了國家封賞的田地就有為國出征的義務,這些農家子弟平時務農,利用農閒時間訓練,戰時則被徵發為兵。一旦戰爭結束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中央政府握有對軍府的絕對控制權,而領兵將帥無握兵之重。隨著均田制日益難以為繼,再為國出征就不能得到國家封賞的土地了,當然拿不出實際利益的政府也可以透過頒發勳章等激勵軍人榮譽的手段激勵士兵,可長期給士兵們許諾空頭支票而遲遲不能兌現,久而久之人們開始逃避兵役,社會上開始流傳“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說法。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雍容華貴的盛世王朝卻悄悄潛伏下了尚武精神軍人榮譽失落的種子。
當然尚武精神軍人榮譽的失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是一兩日的事,早在初唐時期大唐王朝就征服了東西突厥、北韓半島等地,東起北韓半島經東北、漠北直到今天的整個中亞地區都在大唐王朝的勢力範圍之內。這是我們民族尚武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我們先人開創的赫赫武功,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唐朝其實四面皆敵:在西部同吐蕃和阿拉伯帝國對峙,在北部同突厥復國勢力相持,在東北和新羅、倭國以及新興的渤海國有爭執,在南部需要防備新興的南詔。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制已無法滿足唐朝多線作戰的需求,於是募兵制應運而生。所謂募兵制就是招募職業軍人取代以前兵農合一的府兵,為了提高軍事效率李唐王朝開始放權給領兵將帥,後來唐朝的軍事制度逐漸演變為節度使制度。
李唐王朝的節度使權力極其之大:上馬管兵,下馬管民。節度使不僅有權自行排程兵馬委任將帥,還有權干涉節度使轄區內的財政和民政工作。自古以來對中央政府而言有兩樣權力是必須操之於手的:一為兵權,二為財權。現在節度使手中公然掌握著一支擁有自己獨立財政體系而不需要朝廷撥款的軍隊,這對朝廷而言簡直就是一場惡夢。此時的唐玄宗李隆基卻沉浸在自己所開創的開元盛世的迷夢中,此刻他正忙著把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變成自己的貴妃,絲毫沒意識到節度使制度對他的帝國而言意味著什麼,他甚至允許某些節度使同時身兼幾個節度使轄區並長期在位而從不進行調動。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唐朝設定了第一個節度使轄區:掌控兵力7.3萬人的河西節度使,駐地為涼州(今甘肅武威)。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設定了掌控5.5萬軍隊的河東節度使,駐地為太原。同年設定了掌控2萬兵力的北庭節度使,駐地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附近)。開元元年(713年)設定了掌控9.1萬兵力的范陽節度使,駐地為幽州(今北京)。開元二年(714年)設定了掌控7.5萬兵力的隴右節度使,駐地為鄯州(今青海樂都)。開元六年(718年)設定了掌控2.4萬兵力的安西節度使,駐地為龜茲(今新疆庫車附近)。開元七年(719年)設定了掌控2.4萬兵力的劍南節度使,駐地為成都。開元九年(721年)設定了掌控6.5萬兵力的朔方節度使,駐地為靈州(今寧夏靈武南)。天寶元年(742年)設定了掌控3.8萬兵力的平盧節度使,駐地為營州(今遼寧錦州市西)。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定了掌控2.4萬兵力的嶺南節度使,駐地為廣州。至此安史之亂前唐朝的十大節度使全部形成完畢,其中傭兵最多的是范陽節度使。不過這是單純就各節度使轄區而言,實際上正如上文所說的有的節度使兼領幾個轄區,那麼就曾任節度使的人而言誰又是擁兵最多、權勢最重者呢?恐怕當屬天寶五年(746年)正月就任的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王忠嗣,合計擁兵27萬左右。王忠嗣因被李林甫陷害而遭貶謫,此後唐朝各路節度使勢力中最強大的是擁兵18萬多的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和擁兵15萬左右的河西、隴右兩鎮節度使哥舒翰。
安祿山和哥舒翰各自挾自己的兵力對立,而唐玄宗李隆基則試圖在二者之間維持平衡,於是李隆基派宦官高力士設宴款待哥舒翰和安祿山,讓自己眼中這兩個大紅人以兄弟相稱。安祿山酒足飯飽之際主動向哥舒翰示好:“我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你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我們的血脈如此類同,怎能讓人不感到親近呢?”哥舒翰讀過不少史書,回答得頗有意思:“古人云:野狐向著自己出生的洞窟嗥叫是不祥的兆徵,因為它已忘本,我哥舒翰怎能不盡心呢?”安祿山認為是在譏諷他是胡人,大怒之下指著哥舒翰破口大罵:“你這突厥竟敢如此說話!”哥舒翰正要起身回罵,高力士向他連使眼色,哥舒翰才停止。然而此後雙刀的關係更加緊張。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由於唐朝的兵力佈置外重內輕,承平已久的內地軍隊根本不是安祿山所率邊軍的對手,一時間安史叛軍逼近潼關。李隆基緊急啟用了安祿山的老對頭哥舒翰,然而此時的哥舒翰早已病廢在家,然而朝廷實在無將可派,不得已之下哥舒翰來到了潼關前線。潼關前線的哥舒翰不僅飽受病魔的折磨,還受到朝廷內部以宰相楊國忠為首的勢力的牽制——楊國忠擔心兵權在握的哥舒翰對自己不利,於是向鼓動李隆基不斷催促哥舒翰進軍,結果哥舒翰被迫在戰備尚不充分的情況下進軍,被早已在潼關外設好埋伏的安史叛軍一戰全殲。哥舒翰的河西隴右軍覆滅後李唐朝廷掌握的主要兵力中嶺南節度使規模太小且處於偏遠南方,安西、北庭是小鎮兵力少又相距遙遠,劍南節度使在和南詔的戰爭中損失慘重實力未恢復,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軍隊成為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的主力。而在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原由安祿山控制的河朔三鎮仍保持相當的獨立性,成為唐後期割據藩鎮中勢力強勢者。
-
6 # 尚宮女史
唐朝十大節度使一般說的是唐玄宗時期天寶年間的十大節度使,節度使最早出現在唐睿宗時期,只是到了天寶年間,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逐漸形成尾大不掉的節度使制度。
其實最開始,節度使權力並不大,大多數只是統領一鎮的軍事,而且有不少是文臣來擔任,任期不會太長,不會形成太大的勢力,但漸漸的,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基本上到了軍、政、財等各個權力都握在手中的地步。很多文臣得以從邊將入相,比如張說、蕭嵩等。752年,李林甫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杜絕出將入相的可能,就建議李隆基重用蕃人為節度使,理由是他們驍勇善戰、在朝中沒有勢力,而且給點好處就能成為死忠粉。李隆基愉快的接受了這個建議,也由此,安祿山得以勢大,最終釀成安史之亂。
當時在邊陲重鎮設的是九大節度使外叫一個經略使,這就構成了十大節度使:
平盧節度使,治所在營州,統兵37500人;
范陽節度使,治所在幽州,統兵91400人;
河東節度使,治所在太原府,統兵55000人;
朔方節度使,治所在靈州,統兵64700人;
河西節度使,治所在涼州,統兵73000人;
隴右節度使,治所在鄯州,統兵75000人;
北庭節度使,治所在北庭都護府,統兵20000人;
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城,統兵24000人;
劍南節度使,治所在益州,統兵39000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治所在廣州,統兵15400人。
以上統兵都是按照各鎮的需要設定,可以看出,東北部的范陽節度使統兵最多,是北庭、安西、嶺南等節度使的四倍左右,其次就是西邊的河西、隴右節度使,統兵都在7萬以上。我們知道這些邊鎮之間多是要進行聯絡和傳遞訊息的,也因此,為了便於管理,經常出現一人統管數鎮的情況。比如王忠嗣曾身兼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真正是勁兵重鎮都在他手中,統兵267700人。次之的就是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統兵能達到183900人。其他比較著名的節度使還有安思順(朔方、河西)、哥舒翰(河西、隴右)、皇甫惟明(河西、隴右)等。
這些節度使中擁兵最多戰鬥力最強的自然是王忠嗣。大唐時期出過不少名將,多數都喜歡建立戰功以達到平步青雲的目的,像王忠嗣這種以人為本的名將很少,但王忠嗣的結局卻實在不怎麼好,被奸臣冤枉以至於暴卒。倘若王忠嗣能夠早出生一百年,或許結局會好些。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四姑娘還是說說王忠嗣吧 。
王忠嗣原名為王訓。其父王海賓也是名將。714年,朝廷派薛訥(薛仁貴長子)反擊吐蕃,在武階開戰,當時王海賓是先鋒,因為有人嫉妒他的戰功,導致王海賓寡不敵眾而被殺死,而大唐最後是得勝而歸。九歲的王訓被李隆基接入宮中收為養子,賜名忠嗣。長大後的王忠嗣有其父風範。在733年,曾率數百精兵斬殺吐蕃數千人,得到大量羊馬;在攻取新城時,王忠嗣一人單槍匹馬闖進吐蕃陣地,殺死數百人,擾亂了吐蕃軍的陣營,最終唐軍大獲全勝;742年,王忠嗣在桑乾河三次大敗奚怒皆,令唐軍揚眉吐氣。等等。
王忠嗣幾乎是戰無不勝的,也因此成為四鎮節度使,獲封清源縣公。王忠嗣不僅戰功赫赫,更是一位難得的好將領,他愛惜自己的部下,同時不願意以國家的力量來成全自己的功名,也就是說有些仗為了國家的安定他就義不容辭的去打,而有些沒有必要的仗他就不願意去打。而正是這種性格讓他過早地失去了生命。
李隆基想要攻佔石堡城,當時王忠嗣是持否定的態度的,因為失去的遠大於得到的,石堡城地勢險要,強攻的話會犧牲掉很多士兵的性命。但是李隆基卻不去考慮其中的得失,非要攻城。747年,李隆基命令董延光攻城,又讓王忠嗣分一部分兵來接應董延光,王忠嗣答應的很勉強,這讓董延光心裡很不高興。李光弼看到後勸說王忠嗣如果攻城失敗了,很可能會受到連累。但是王忠嗣始終不願意犧牲那麼多人的性命來成就自己的功名。
果然,董延光後來將攻城失敗的原因歸於王忠嗣延緩出兵。而李林甫也來添了一把火,找來王忠嗣之前的部下誣告王忠嗣早年就曾想尊奉李亨為太子。李隆基最忌諱的就是這個,於是把王忠嗣抓捕起來審問,如果不是哥舒翰用自己的官職來證明王忠嗣是被冤枉的,王忠嗣差點就被折磨死了。最終在748年,王忠嗣被貶為漢東郡太守,結果到了第二年,王忠嗣就暴卒了。實在令人扼腕。
倘若王忠嗣沒有被誣陷,還是好好的保衛邊疆,那麼,安祿山想要造反就會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成功,當然,以李隆基晚年的昏庸來看,安祿山造反是遲早的了。
-
7 # 孤客生
唐玄宗執掌大唐江山時正是大唐國力達到了最頂峰的時候,因為這個時期唐朝國力的極端強盛,所以人們把這個時期稱之為了盛唐。
唐玄宗時期唐朝的國土擴張是非常迅猛的,隨著大唐軍隊四處的征伐、隨著大唐軍隊的兵指天下,唐朝的國土擴大到了唐朝朝廷軍隊也難以掌握的地步。
正因為盛唐時期的龐大國土想要掌控起來實在太過於吃力的原因,所以為了應付這個突然出現的困難,唐玄宗設定了節度使這個職權。
授予了節度使們非常龐大的軍權,由此使得他們成為了唐帝國手握著巨大權柄的封疆大吏。
很多人在說起唐朝節度使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軍閥。
不過在唐玄宗時期的時候,節度使們還沒有軍閥那麼龐大的權力,他們當時雖然已經掌握了軍權,但是在政權方面,他們的掌握力度實際上是並沒有那麼龐大的。
安史之亂對唐帝國的巨大沖擊要說起唐朝節度使從封疆大吏向軍閥的轉變的過程,安史之亂的巨大亂局是不得不提的。
因為唐玄宗給予節度使們太過於龐大的權力、因為安祿山被楊貴妃的兄長楊國忠逼迫得不得不反的原因,所以安祿山就在唐朝國力達到最頂峰的時候舉起了他所節制的三個大藩鎮(實際上受他掌控的只有兩個藩鎮)的力量反叛了唐朝。
當時安祿山的身份就是唐朝的節度使,而且他與其他節度使們統轄的藩鎮不同,他所統轄的藩鎮足足有三個之多。
在安祿山的反叛之下,龐盛的唐帝國突然從高高在上的九天跌落進了淤泥之中。
雖然安祿山之之後反叛的史思明都被當時的節度使郭子儀和李光弼紛紛剿滅了,但也由此給唐帝國留下了非常巨大的禍患。
這場巨大的動亂雖然沒有真正地毀掉整個唐帝國,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毀掉了整個唐帝國的未來。
唐朝節度使們向軍閥的轉變以及五代十國的開端安史之亂後的唐帝國仍舊存活了100多年的時間,但是因為唐帝國的中央朝廷受到了巨大風波的衝擊、元氣遭受到了巨大的創傷。
所以在他們重新收復山河的時候,他們已經無法再像以前那樣掌握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了。
在他們的核心心臟無法再供應整個巨大身軀的血液時,他們知道雖然影響非常的不好,但是他們仍舊做出了飲鴆止渴一般的行為。
他們繼續給節度使們增大了權力,使得他們不僅牢牢把握住了自己藩鎮的軍權,還伸手控制住了當地的政權。
在這些節度使們把握了巨大的權力後,他們保持著對當地的極大掌握力以及對朝廷皇帝的尊敬,就這樣度過了100多年的時間。
最終在唐朝末期節度使朱溫篡奪了唐王朝的江山、建立了後梁之後,這些節度使們才以自己擁兵自重的姿態紛紛或自立為帝、或自立為王,建立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國家,由此就拉開了五代十國的亂世之幕。唐玄宗時期的十大節度使職權這就是唐王朝節度使們的前生後世,而如果要說到唐王朝十大節度使的話,我們就得把時間迴歸到唐玄宗的盛唐時期。
一般我們所說的十大節度使指的就是唐玄宗時期勢力最強大的十個藩鎮節度使。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十大唐玄宗時期傭兵最多、戰鬥力最強的節度使們:
在談到著盛唐時期的十大節度使時,我們要注意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當時的這十大節度使指的並不是十個人。
這裡面的十大節度使指的是唐朝當時最強十個藩鎮的掌握者職權,在當時有人是可以同時兼任幾個藩鎮的節度使職權的。
唐玄宗時期最強大的節度使要說到唐玄宗時期兵力最多、勢力最為雄厚的節度使,應該非王忠嗣莫屬。
王忠嗣在勢力最為雄厚的時候曾經是四個強大藩鎮的節度使,手下坐擁大軍26萬人之多,只不過後來因為受到奸臣所害,才丟掉了自己龐盛無比的權力、丟掉了保住整個唐帝國的機會。
王忠嗣就是唐玄宗時期勢力曾經最為龐大的節度使,而在王忠嗣之後,掌握兵力最為雄厚的是後來掌握了三個藩鎮的安祿山,他所掌握的兵馬達到了18萬人之多。
而除了安祿山之外,歷史中著名的哥舒翰也有著非常強盛的勢力,他當時正兼任著兩個藩鎮的節度使職權,從他所掌握的權勢、所蘊含的能量來說,安史之亂前的他是不會弱過安祿山太多的。所以說在唐玄宗時期的眾多節度使中,傭兵最多、戰鬥力最強的節度使是安史之亂爆發前的王忠嗣,在他被免去了權力並最終去世後,傭兵最多、勢力最為雄厚的節度使變成了安祿山。 -
8 # 史海爛柯人
節度使這一職官,為唐睿宗時正式設立,是由北周和隋朝的總管、都督演化而來。設定節度使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戰略要地的控制。自唐代開始設立節度使以來,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經常調整。大家通常所講的“十大節度使”,是指唐玄宗天寶年間的地方軍政長官。
不過,設立節度使的初衷,原本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但由於各地方軍政首腦握有重兵,便開始尾大不掉,擁兵自重,成為了割據勢力。大家所熟知的安史之亂,便是由此產生的。
至於說這十大節度使中,哪位節度使的兵力最多,是比較好統計的。我們不妨將相關資料匯成圖表,先來了解下各地的設兵情況:在上圖中,大家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出十大節度使的分佈範圍和設兵情況。為便於觀察,我們再將其繪製成柱狀圖:
透過柱狀圖可以發現,當時范陽節度使設兵最多,有9.14萬兵力,嶺南五府經略使兵力最少,僅1.54萬人。不過,此時還不能斷言駐守在范陽的安祿山兵力最多,因為:當時有一人兼任數職的情況。只有再具體弄清由誰控制著哪些地方的兵力,才能最終了解誰手中掌握的兵力最多。
大家可能都比較傾向於安祿山,認為他是安史之亂的發動者,是最大的地方割據勢力。其實,安祿山、史思明雖強,但還真不能算是領兵最多的節度使。安祿山勢力達到巔峰時,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手中握有超過18萬兵馬,可謂兵強馬壯。
不過,可能大家忽略了另一位人物——王忠嗣。此人當時身兼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麾下兵力比安祿山還多出了八九萬,頂峰時可達近27萬。
所以,題主第一個問題比較好回答,當時傭兵最多的是王忠嗣。那麼,誰又堪稱是戰鬥力最強的人物呢?我個人更傾向於哥舒翰。哥舒翰當時身兼河西、隴右兩地節度使,手下兵馬近15萬,並不比安祿山差多少。而且,哥舒翰是一位真正的軍事家和戰略家,作戰也極為勇猛。儘管他曾在安史之亂中敗於安祿山,但這其實是受朝廷干擾所致。
早年間哥舒翰曾受王忠嗣賞識,被不斷提拔。後來安史之亂時,哥舒翰臨危受命,在潼關抵禦安祿山。就當時形勢來講,安祿山叛軍氣勢正旺,哥舒翰採取堅守策略,不與之正面交鋒,已經基本穩定住了局勢。
可惜,朝廷一見得勝,便反覆催促哥舒翰出兵與叛軍對陣。最終,哥舒翰在一群只會紙上談兵的宦官、權貴們的脅迫下,無奈出城,結果兵敗被俘,之後又遭殺害。結果,潼關失守,嚇得唐玄宗一路狂奔,險些在馬嵬驛被殺。
-
9 # 繁華萬里
首先,我們來聊聊唐朝節度使制度的由來。唐朝建國的初期,採用了府兵制。府兵擁有自己的耕地,不需要繳納賦稅。出現戰爭以後,府兵迅速集結應戰。在平定全國的過程中,府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唐朝疆域的擴大,問題也隨之出現。唐朝周圍強敵環繞,例如突厥、契丹、吐蕃等等。雙方爆發了大規模戰爭,唐朝需要在邊境地區駐紮大量的軍隊。
府兵們駐紮在邊境地區,家鄉的耕地逐步荒蕪。隨著現在規模的擴大,府兵的數量嚴重不足。此外,由於戰爭規模大,需要解決統一指揮的問題。到了唐玄宗統治時期,李隆基先後冊封了10位節度使。主要有:幽州、河東、平盧、河西、隴右、劍南等等,各路節度使各自統帥軍隊,對抗周圍的強敵。
在10位節度使中,河西、朔方、隴右、幽州這4位節度使管理的軍隊是比較多的。兵力都在7萬以上,其中,幽州節度使下轄的兵力最多。按照唐朝的兵力劃分,幽州節度使下轄9要多軍隊,負責對抗突厥和契丹。安祿山一個人就兼任了幽州、平盧、河東三個節度使,能夠調動的軍隊超過20萬,這是安祿山最大的資本,對唐朝中央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
10 # 歷史哨聲
十大節度使兵力數量分佈揭示了吐蕃、突厥、契丹——誰才是大唐的勁敵
十大節度使的兵力數量,很多人都回答了。沒有什麼好說。但從唐玄宗天寶年間十大節度使的兵力分佈,可以看出誰才是大唐真正的勁敵:
防備突厥:河西節度使(7.3萬人)、朔方節度使(6.47人)、河東節度使(5.5萬人)三個,合計兵力19.27萬人;
防備吐蕃的有:河西節度使(7.3萬人)、隴右節度使(7.5萬人)、劍南節度使(3.09萬人)三個,合計兵力17.89萬人;
防備契丹:范陽節度使(9.14萬人)、平盧節度使(3.75萬人,平盧節度使雖然職責上是震懾室韋和女真,但渤海國才算室韋和女真真正的霸主,實際還是契丹的威脅比較實在),合計兵力12.89萬人。
安西節度使職責是震懾西域,北庭節度使是制約天山和中亞地區,嶺南五府經略是震懾嶺南和越南。
表面上看,突厥是唐朝的勁敵(合計兵力最多),其次是吐蕃,然後是契丹。但突厥、吐蕃和唐朝的邊界線大大長於契丹和唐朝的邊界,加上後突厥汗國、吐蕃國的疆域和人口都不是契丹所能相提並論的,因此在實質防守能力上,唐朝防守契丹比防守突厥、吐蕃要厚重得多。
遼朝人所畫的契丹出獵圖(區域性)
唐朝攻打突厥以結盟為主在李世民時期,唐朝擊敗東突厥,主要是靠以薛延陀為主的鐵勒汗國結盟,雙方夾擊東突厥汗國;
李治時期,唐朝能夠擊敗西突厥,在於西突厥的分裂為十姓部落,西突厥可汗僅僅擁有一小塊土地,即便是一統西突厥的阿史那賀魯,也只是一統了幾個月的時間,根本不能形成一致行動;
李隆基時期,在其父親唐睿宗開耀二年公元682年所建立的突厥汗國,就逼迫武則天承認了他的可汗之位,到了唐玄宗時期,唐朝才和後突厥汗國達成和平——已經無力擊敗突厥。
唐朝擊敗突厥,並非僅僅依靠自己的軍事力量,更多依靠的是和突厥一樣的遊牧民族的鐵勒、回鶻等盟友。
唐朝防備吐蕃——以守為主唐朝對於吐蕃基本沒有遏制的能力:
松贊干布時期的吐蕃,只是西藏高原的政權,之後不斷擴張,佔據青海,盛世時邊境西到勃律、大食,東到隴山、四川、南詔國。
基本上吐蕃和唐朝就是在安息四鎮(龜茲、焉耆、于闐、疏勒)、河西、隴西三個地方的爭奪戰,盛世時,唐朝和吐蕃以隴山為邊境,甚至趁唐朝內亂之際,攻破長安,扶立唐朝皇帝。
你攻我守,這就是唐朝對吐蕃的基本方略。相對於唐朝積極打擊突厥、契丹,唐朝對於吐蕃是非常的無奈。
唐朝馬匹數量與周邊民族交戰曲線表
唐朝防備突厥以和親為主我們一般都覺得突厥的強大是五代十國時期,甚至是北宋時期才開始的。但唐朝和契丹和親的次數是最多的:
唐朝和外族和親的公主,史料記錄的一共有20位:
皇帝女兒3位——太平公主差點就成為第4個,宗室女4位,具有皇室血統的異姓女7位,異族將領女兒3位,姓氏不明女3位。
其中,嫁給回鶻6位,契丹4位,奚3位,吐谷渾3位,吐蕃2位,撥汗那1位,突厥1位。
回鶻汗國從來都是唐朝的盟友,雙方不但沒有發生戰爭,回鶻汗國還幫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因此唐朝從來不用防備回鶻——同樣後突厥汗國夾在了唐朝和回鶻汗國之間。
因此,在唐朝的敵人中,契丹以和唐朝四次和親成為唐朝和最多和親物件。
在契丹首領李盡忠、孫萬榮起兵反對武則天稱帝,並一度攻入河北之後,唐朝在717年開始了和親契丹。
其中三次和親是契丹大賀氏家族,最後一次是遙輦氏家族。
契丹族明確記錄的是三個姓氏統治時期:
從619年到735年,是大賀氏統治時期,經歷了13位可汗,持續116年;
從735年到906年,是遙輦氏統治時期,經歷了8位可汗,持續171年;
從907年到1218年,是耶律氏統治時期,經歷了20位皇帝或太后,持續312年。
有意思的是,因為大賀氏投靠唐朝,被耶律氏先祖泥禮所殺,泥禮不自立,反而立遙輦氏為可汗,結果171年後,泥禮後裔取代遙輦自立。
吐蕃王國全盛時期版圖(推測) (約780年至790年)
綜述從實力、疆域而言,契丹根本不能和突厥、吐蕃相提並論。但唐朝在防備契丹上是最看重和最嚴密的。這還是安史之亂之前的盛世唐朝時期。
唐朝,靠盟友擊敗突厥,靠防守和吐蕃爭奪,靠和親安撫契丹。正是因為大賀氏過渡投靠唐朝,才被耶律氏先祖所殺而立遙輦氏。
不服從中原,看來是耶律氏家傳的觀念!也難怪耶律氏能夠率領契丹佔據中國歷史一部分。
回覆列表
如果是中唐時期,實力最強的節度使就是安祿山了。唐玄宗時期確實有“十大節度使”一說,因為天寶年間唐王朝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
而這其中,安祿山一人就兼任范陽、平盧和河東三鎮節度使之職,其軍力完全有能力撼動整個大唐了,不然安史之亂也不會具有如此可怕的破壞力。
但如果是在唐末時期,那麼最強的節度使應該就是朱溫了。他的勢力發展到唐末,已基本控制整個中原,人力物力和疆域都是諸蕃中最強的。
雖然那時候河東的李克用也很厲害,也多次擊敗朱溫的軍隊,但始終無法形成足以撼動朱溫的力量。因此,朱溫最後也成了李唐王朝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