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亞萌律師
-
2 # 老馬閒評
在職場中,確實經常出現: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這樣的現象,但是,經常這樣說話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成績平平一事無成,為什麼呢?
分析原因,無非如下:
一、 碎片化知識,寬泛不精。
不可否認,有些人確實知道很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通,無所不能,什麼問題都能侃侃而談,還頭頭是道。但是,仔細思考會發現,其知識過於碎片化,不成系統,只是寬泛,都是表面上的東西,沒有深入研究沒有精通的或者是沒有掌握知識的核心要點。
二、 傲慢無禮,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經常說這種話的人,一般會表現出傲慢無禮,不尊重人,打斷別人的發言,輕視的口氣不屑的表情,其實無非是想說:你知道的我也知道,甚至我比你知道的都早,你有什麼呀(內心想說:我比你都強,瞎比比啥!)。這就是在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很多時候還表現不服氣!
三、 眼高手低、落地能力實踐能力差。
很多人理論知識確實可以,但是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面臨落地的時候,這些人一般是一籌莫展,毫無辦法,為什麼?眼高手低,理論和實踐是有一定距離的。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的人大有人在,在夢裡行走千萬裡,醒來依舊在床上。路怎麼走,可以在腦子裡完成,但真要走路,還是靠腳。
四、 找藉口、推脫,沒有擔當。
這些人說可是的時候,其實就是給自己找藉口、推脫責任、沒有擔當。我什麼都知道,可是。。。這條件不具備,那條件沒有,領導不支援,同事不配合等等,無非是這些。主觀上我都懂,不是我的責任,客觀上條件不支援,別怪我。
五、 死要面子,掩蓋內心深處的自卑。
經常是這種話的人,一般自尊心都很強,死要面子,又怕別人看不起他,不尊重他,這些表面的東西,反而反射出其內心深處的不自信、自卑,只能在言語上表達一些東西。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外強中乾。
其實這個世界想來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真的缺乏是有想法能踐行的人,你在滿嘴跑火車的時候,別人已經走很遠了,哪怕別人是步行。
-
3 # 擱淺予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我想通常有兩個原因。
一、理論與實踐的衝突
如:有關演講理論。如何克服上臺演講的恐懼心裡,理論上講:1.要準備充分;2.上臺後要用眼神與觀眾交流;3.心裡想著觀眾才是主角,因此,沒那麼多人會關注自己;4.自己是來為觀眾贈送禮物的;5.或者直接說出自己的緊張。
———《高效演講》
理論上是這樣,但是真上臺的時候能做到內心真正不恐懼和緊張的人不多,特別是初次上臺的人。
如:面對親人去世時,尤其是長期疾病多年經醫治無效去世時,從理論上講親人去世終於不在受病痛的折磨了,對他來說是一種好事,不應該難過。但是從實際情感來說,能不難過嗎?
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如:很多人的理想生活是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買一套房子,現實是沒錢買不起。
如:心裡想著要好好的孝敬父母,經常回家陪陪老人,一年至少帶父母外出旅遊一次。現實是離家太遠,或者工作太忙沒時間。
-
4 # PPT匞
我想低調,可實力它不允許呀,我是想低調的PP匞。
我很喜歡韓寒的一句話: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韓寒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道理我都懂,可……”這個問題。但凡受過教育的,大道理我們都懂,但遇到事情還是會犯錯,這是為什麼呢?
1-人非聖賢,不是每個人境界都那麼高。有多少人會時時刻刻,用大道理提醒自己,約束自己?我們經常被要求專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2-人非草木,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前幾日,一個學法律男生看到自己的女朋友被混混侮辱,一怒之下捅死這個混混,有人採訪他問他當時怎麼想的?他說殺人償命這些道理他都懂,但當時就是想殺他。請問,在這種情景下,誰還能用大道理約束自己,保持冷靜呢?
道理大家都懂,我們在用道理約束自己和他人的時候,也要結合當時的情景,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
-
5 # 職場王中王
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偉大的孔聖人關於這個問題就給出了我們最高的答案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是孔子教我們的一種讀書及學習的方法,指的是一味地學習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的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幼小的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地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會一無所得!
當代的大學生在大學時代養成了讀書不求甚解的習慣,養成了應付考試的習慣,平時讀書死讀書,不能把讀書學到的理論和思考結合起來,學不到切實有用的知識,收效甚微;平時上課不用心學習,考試的前幾天全靠老師給的複習題死記硬背,應付考試!這樣的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參加工作以後,常常在工作中被大學時學到的一點皮毛表象所矇蔽,什麼知識點都瞭解一點,可是再深一點,就不知道了,更不能很好地理論聯絡實際。更別說用到實踐當中去了!
因為在大學時:第一,沒學到真才實學,第二,養成的不求甚解的習慣很難改掉,帶進了工作中來,所以在職場中,經常聽到員工,特別是新入職的員工經常說,這些我都懂,可是......
因此我倡導正在“象牙塔”裡面自由自在地學弟學妹們,你們一定要在大學時代養成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習知識不理解,不面對現實問題,則知識無用,面對現實問題不善於總結,不學習知識,則問題不能解決!
其實,很多道理我們都明白,可是隻有親身經歷了,才能真正地懂!
-
6 # 叨叨的哲思
人生是非常有意思的成長過程,無論你處在哪個階段,總有一些“明知故犯”和“觸不及防”,催你不斷成長。
為什麼總是會“明知道...卻還是...”呢?
1、思維方式:
大多數人的習慣性思維方式是從起點一步步走向終點(由始至終),通常等到事情發生之後,才去究其原因。
找到問題所在後,又快速與自己知識庫裡的相關資訊匹配上,就產生“原來如此”的情況。
優秀的職場人士善於運用以終為始的思維方式,從結果倒推回來指引當下的行為。
這一過程往往伴隨著條件假設、經驗判斷、識別問題和規避風險等,聰明人在行動之前就與知識庫資訊匹配上,從而過好這一生。
舉個例子。
相信我們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考卷對答案時不禁感嘆,這道題明明會做,就是做錯了。
而滿分學霸們怎麼就能把每道題的做法都記住呢?
我們在做題時,有一種與思維方式息息相關的閱讀習慣,從左到右,由始至終,很難有全域性性思維能力。
學霸們善於從問題中發現考點,再回到條件句中快速分析出有用的資訊,成功避開不少坑。
2、心智:
看過一本書《少有人走的路》,提及心智成熟是一生自我完善的過程,是少有人走的路。
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遇見困難時選擇抱怨,只有少部分人懂得解決問題,這是心智上的區別。
怎樣才算心智成熟呢?非得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成長嗎?
當你能夠在灰色地帶遊刃有餘,世事看透而不必說透,凡事瞭然於胸且拿捏有度時,也就不懼“明知道...卻還是...”了。
舉個例子。
職場上我們明知道頂撞上司活不好,卻還是忍不住懟上去,總有那麼幾件事看不慣。
心智成熟的人並不會在意人和事,反而把眼光放在遠處,見多了世事複雜,就算看不慣,也不會衝動頂撞。
3、理解能力
聽過很多大道理,看過不少書,卻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問題在於有沒有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尤其是對大道理的深度理解能力。
但如果你是抱著探索之心去看一本書,且深入去理解和領悟,終會得到書本以外的價值。
舉個例子。
在我要去看《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之前,我就已經計劃好要從書中獲得什麼,哪怕只是對青春的感悟。
然後圍繞我想去深入瞭解的一兩個點,比如說“人和人之間是不同的”,透過反覆閱讀和理解,最終得出自己的感悟。
——人和人之間既然不同,那麼沒必要把對方當成鏡子一樣,非要用我的標準去衡量對方,不如接受世間一切差異與不可相容。
怎麼過好這一生?做法很簡單。
1、開始轉換思維模式,且不斷訓練自己:
幾年前,我習慣性由始至終思考問題,剛開始轉變感覺困難。
後來我準備了三個問題,不管做什麼事情之前都先拿出來問自己。
(1)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2)做完這件事能給利益相關方帶來什麼?
(3)我要怎麼去做這件事?
久而久之,我漸漸習慣以終為始看待世界,也就可以拋開這三問。
舉個例子。
當領導交代我去開個銀行賬號,恰好我不擅長,忽然來幾項我做不來的事情。
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牴觸,心想為什麼領導老交代些跟我本職沒關係的任務啊,是不是要坑我。
說不好真是領導要坑我。不過不要緊,換一種思維看事情,與人關係不大,先拋開領導意圖來看任務本身。
(1)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或許想學多點本事,或許只是為避坑。
(2)做完這件事能給利益相關方帶來什麼?滿足領導的要求,我也可以學會開戶,說不好以後用得上,再去銀行混點人脈什麼的。
(3)我要怎麼去做這件事?首先不難評估,雖然我沒開過銀行賬戶,但難度也不算太大。
那要怎麼去做呢?問問身邊有經驗的人,或者打個電話問問銀行,主要是知道帶什麼材料去開戶,到了銀行會有人指引你完成開戶手續。
講真,實在沒必要抱怨,也不是多大件事。
2、多讀書,多觀察身邊現象:
我蠻喜歡洞察人生,途徑有二,一是看書,一是看世界。
讀書不只是為了讀一本書,更是為了思考人生。看一本書之前,先給自己設定三個小目標,即看完這本書之後你想要思考的三個問題,和想得到的三個答案。
舉個例子。
看《氣質》這本書,我想獲得:
(1)日常人際交往要注意的細節;
(2)改正我現階段的缺點;
(3)找到我的優點且是書裡沒有提及到的一些方面。
重點:先列出你先獲得的結果,再提問,最後匹配到你想要的結果。看世界如是。
3、理解與接納
有了深層次的思考,有了觀察入微,那麼就試著去理解和接納一切。
結論:如墨菲定律,會錯的終究會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明知道...卻還是...”的問題,能減少但無法完全杜絕。
勤思考,多觀察,凡事三思而後行,則可以讓“明知道,卻還是”越來越少。加油!
-
7 # 易觀職場
這讓我想起一句農村老話“夜裡想來千條路,清晨依舊賣豆腐”,其實它跟“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一個道理,就是不能學以致用。化理論為實踐總是有那麼一丟丟距離,有的人近有的人遠。
道理(理論)和實際不一樣,原因是有很多的:
似懂非懂,理解不一樣最無辜的是這一條。說的人一臉無辜,聽的人更是無辜加氣惱。你心中的道理和他心中的道理是一樣的,但理解上有偏差。他覺得已經盡力了,已經達到要求,而你其實知道遠遠未達到要求。
有個成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就是這個解釋吧。同樣是好,你覺得80分才達標,而別人60分萬歲。說到底道理是沒辦法量化的。
現實很骨感,理想很豐滿最無奈的是這一條。所有的人都喝過心靈雞湯,尤其60、70後,而90後對雞湯不屑一顧,他們享受的是當下。太多理論成立的事,放在現實中來,能實現的畢竟是少數,這個時候不成功的大部分總是需要有些理由。
事實上,也確實有太多影響因素,並不是說道理懂的情況下,執行都能到位的,這一點失之毫釐,下一點肯定謬以千里。所以道理懂,可結果不理想太正常不過了。
綜合利益考量的結果以我們HR的角度最有發言權。幾乎沒有哪個HR不懂勞動法,而事實上,完全按勞動法來執行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國企、上市公司。很多私企、尤其是經營狀況不太好的企業並不全按道理來做的。
是不懂道理(勞動法)嗎?NO,是因為帶有僥倖心理,能蒙一次是一次,它們涉及到利益,是故意而為之。畢竟在職場上,如果沒有政府相關的監督,企業是天然的強者,員工維權成本高。
只是找藉口,推辭責任而已當然,最大可能是藉口。道理我懂,只是……,證明我不是不懂,我不是笨,而是別的原因、別的人、別的不得已,我也沒辦法。把自己推得一乾二淨。這是職場人潛意識張口就來的說辭,能力弱又自尊強好面子的人常常這樣幹,這其中有你嗎?如果有,趕緊改了吧。
總是靠到這種回答,而原因牽強還如此強詞奪理的,無法從心底認識的人,沒有擔當,真沒有什麼可培養的潛力,如果我是領導,超過三次就直接辭退了。
-
8 # 深海方碑
記得那年中考前幾個月,班主任請了上一屆考上重點高中的幾個學霸來分享經驗,學霸們性格迥異,有的活潑,有的木訥,面對同學們的提問,大部分則是泛泛而談的大道理:上課認真聽講,深刻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云云,一場分享會下來絕大部分同學都是羨慕了半天,學到了很少。
認真聽講?怎麼認真聽講,我上課就想睡覺。
深刻理解?我就是理解不了啊,老師講得那麼難。
而只有一個學霸,分享了他當初學習物理的一個小秘訣:假設情境。
當時物理課內容包括摩擦力,考試經常會考判斷摩擦力方向,而腳踏車前後輪摩擦力方向相反是當時理解的難點,於是學霸就介紹了一個經驗:你把一桶油潑在地上,再想象一下輪子轉動的方向。
——簡直醍醐灌頂,竟然還有這種判定摩擦力方向的訣竅。
方法的指導作用,大於道理。——這就是我在那次分享會上最大的收穫,至於其他的大道理,聽是聽了,也做了筆記,事後證明除了為我加油鼓勁兒打雞血,毫無實際意義。
懂得很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是電影《後會無期》裡的一句臺詞,言辭之貼切,語言之犀利,讓它在前些年頗為流行。
一生如此,職場中更是這樣:很多道理你明明知道,卻在具體工作情境中左右為難。
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道理本身存在的問題:普適性但無法針對具體情況,也就是無法執行這要從道理的誕生說起。
一個道理誕生,往往是有心人在某種情境下所思所想的成果。而這個情境越是普遍,越能引起大多數人共鳴,就越不具備針對性,對你解決具體問題的幫助也越小。
舉個例子,你的問題是如何增長銷售業績,把產品賣給目標客戶。而銷售的道理包括熱情溝通、主動尋找話題等等一系列話術……你看著這些道理犯了難:公司的目標客戶是忙得團團轉的金融行業中年人,可能根本抽不出時間聽你介紹產品,這就是一個普適性很強的道理,遭遇具體工作情景碰釘子的案例。
又比如,你肯定聽了許多人講,在職場中要懂得拒絕,不然會費力不討好,負擔越來越重。
然而,這樣的道理除了小白,誰都知道,具體怎麼拒絕?有幾個人能真的做到善於拒絕?真的板起面孔跟同事對著幹嗎? 這其中還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很多特定情況下需要增加的操作,是道理沒有告訴你的。這就是“道理我抖動,可是……”情況發生的原因。
二、在道理和付諸實踐中,存在一道鴻溝:克服惰性懂了道理,也掌握了方法,就不會出現上述情況了嗎?
未必。
光吃不運動可能會讓一部分人變胖,而堅持運動可以讓人保持健康,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開啟網頁,只要搜尋得當,大把大把免費科學的運動建議就貼在網上,這是又有道理又有方法,然而走到街上,你看到有幾個人的身材是肥瘦剛好的? 很少,大肚腩倒是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
一個字:懶。
回報不夠大,不夠及時,我們就用懶來應付一切問題。
我們明知道鍛鍊可以讓我們變瘦變美,然而人體先天就是一個節能神器,沒事幹就想歇著。
至於為什麼這樣?可以簡單提一句:在人類還是猿猴的時候,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必須有能量就拼命吃,吃飽了儘量節省體力才能活下去,所以這一不優良的傳統就流傳到了現在。
能與懶惰對抗的,除了我們的意志力,還有一點,就是正反饋的及時性。
說白了就是你得到回報的速度,回報速度越快越明顯,人就越容易克服懶惰,反之,像鍛鍊身體這樣動輒幾個月才能慢工出細活的事,人們往往懶得去做。
你看網咖裡熬通宵的年輕人,為什麼能一碗泡麵打一天遊戲?
因為遊戲的回報速度很快,你升級了,整個螢幕都亮一下響一段音樂,一個任務剛剛提交立馬給你分配另一個任務——這是遊戲設計者為了留住使用者而專門設計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貼心的設計者幫助你不斷滿足獲得感,所以那些歷時長久、收益很大但見效慢的事,你是不願意去做的。
參透了其中的道理,我們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其實可以反向應用:在慢回報的工作中,及時犒勞自己,是堅持不懈的秘訣。
綜上,職場中,出現“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的情況是很正常的,一方面,道理必須有方法支援,才能指導特定情境;另一方面,人本身的惰性、心急求快的態度會阻礙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
祝職場順利。
-
9 # 一劍君
《道理我都懂,可是......的背後是什麼?》
我們一生中聽過的道理到底有多少?
(下面兩個小段子內涵深意)
01
年少時,偷懶、遊手好閒,就會聽到那句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然後呢?就真的悲催了,預言好準啊。
02
曾經我的一個同桌小女生
平時最喜歡就是向哥倒苦水
偶有一天,習得《論語》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顛顛的和我說,看看孔子說的多好。
我馬上附和說“是啊、是啊,你領悟了?”
她故作深沉的說“自己不喜歡的,就不給別人,那麼我喜歡倒苦水,所以就可以向你倒苦水了”
當時淚潰..........說的好有道理,我都無力反駁.
輕鬆過後,你發現什麼了麼?
當我們談論道理的價值時,
我們一直談論的是“道理是什麼”
道理是一種人生智慧
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共識準則
當然它還可以是很多,
但問題的關鍵是:“道理它不是什麼?”
“道理它不是一個人行動的動機”
所以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不想照做啊!(故事一)
反過來說,我想做什麼時,道理都可以歪解(故事二)
早睡早起的道理常識吧,可是我就是不想睡、我就想耍手機。如果別人不讓你耍,你都能拿出一套“貓頭鷹體質”的理論進行講解。
講道理本身就是道理,可是我就是不想講啊,我就要任性。如果別人說你太任性,你還會理直氣壯的告訴他這是我的個性使然。
說到這你是否明白了
道理本就是反人性本能的,然而作為社會性的動物,你又不得不學道理,這就是真相。
所以你當然不願意聽什麼道理了,因為這背後代表著實實在在的行動成本。
理解到這個程度,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情況下你會將某一道理當成你的行動準則的?(小心,劇情有反轉)
1、掉過道理的“坑裡”
很多人道理早已知道,卻從未真正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在這個事情上栽了根頭,才深深明悟,進而轉化為行動的準則裡。
比如貪小便宜吃大虧。我的一位朋友前幾年間痴迷P2P理財,經常向我推薦,年利率10%以上,確實很誘人。但你稍微仔細想,一個企業一方面得不到正規銀行的貸款,另一方面卻敢支付這麼高的利率。(實體企業的利潤之低)兩頭都佔,風險是完全失控的狀態,所以一直沒有買,也勸過他(無效,被說膽子太小)。後來朋友買的那家企業倒閉了,折了了6位數。從此之後,深深記住了教訓。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臨近40歲,才知道虛度光陰的危機,要努力了。
2、享受過道理的“紅利”
有的時候,你不願意聽某些大道理,是因為你從未享受過這一道理帶來的實在好處,進而覺得其空空奇談。同樣一個道理,在不同熱你身上也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
比如誠信這個樸素的道理,李嘉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其威力,可以說沒有誠信,其生意也不會有今天的規模。
透過知識體系的苦修,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得心應手
然而現實中要比這更復雜。
1、一個講誠信的人被“坑”了。
明明是良心、誠信經營,最後卻落下個劣幣祛除良幣的下場。
2、一個貪小的人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明明一個貪小便宜的人,卻比一個實實在在做事的人過得更加滋潤。
這還有道理麼?
當然有道理。
這涉及最後要講的一個概念
真正的道理,是基於現實問題具有策略性、指導性意義的行動方針。
舉個簡單的例子
2000年時,新加坡的總理吳作棟想要藉助新世紀這個特殊時刻,發表推動國家文明建設立場的重要講話。他說: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標誌,我們全民協心同力,共創文明國度。
假如你是當時的聽眾,你會是什麼感覺呢?
“假大空”
最終的結果是什麼“講完之後,老百姓該怎樣還怎樣,進而證明文明難以立足”
吳作棟真正講話內容是:
“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廁所裡都有衛生紙”
他甚至沒有提到文明建設這一目標,
卻讓每個民眾知道要幹什麼,應該做到什麼程度。
這就是具有策略性、指導性意義的行動方針。
即便是我們認為極度正確的道理,依然要避免“別站在道理上,講道理!”的問題。要考慮其策略性及指導性,進而明確我們每一個行動導向。只有這樣死道理才會獲得無限的生命張力,也就具有了勢能。反之,你會發現一個奇葩的現象,貪便宜、黑心經營太有指導性、破壞性了,深深暗合人性弱點。然而將時間維度拉長,就會發現後者是難以持久的。
A:一時得利之理。B:一生受益之理,
雖講了後者應該如何獲得更大效益的策略
它們依然是一道拜在人性炙烤下的選擇題!
讓你受益終生的道理是什麼?
-
10 # 行者昊一
這句話(“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其實不管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我都經常聽到,聽到耳朵長出繭子的程度。究其原因,就是逃避的心理在作祟。
哪些時候會這麼說?1.受到別人批評的時候
老闆指責你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做出來結果的時候,業務流程有,部門職責也很明確,你只要按照老闆意思執行就好了。
可是,這個時候你就喜歡把那些心理障礙轉化為客觀的藉口來陳述了。
“老闆,因為我昨天在忙著組織召開專案會議”、“我發現這個方案還有點問題,需要做一些調整”、“個別配合部門的進度滯後,沒能及時提交材料”......
看起來,這些理由也很是充分,但並不意味著你就不應該受到批評。
記住:你受到批評的原因不是你在開會、需要調整方案、其他部門不配合,而是你沒有完成任務。
2.別人希望你給予幫助的時候
或許有個同事想請你幫個忙,他和你說“晚上我有點事情不能加班,你能幫我把這個報告做一下嗎?很簡單主要是把上週的業務做個進度彙總。”
這時候你可能也會說,“是的,這個我覺得是這樣做就可以了,可是因為我還有別的工作需要去完成。”
你看我很像幫助你的,但因為我不得不解決我自己手頭上的事情,所以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姑且不論這種選擇逃避的說辭是否合理合適,但總歸會讓談話的對方感到有點不適。當然對方也可能會說:道理我都懂(情況我瞭解),可是......
如何應對這樣的話,怎麼樣減少逃避的心理呢?1.知道並且做到,不要藉口
如果你不停地和別人這樣說話,結果會怎麼樣呢?你在強調你啥都懂,但是啥也不會做。你只是一個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試想,如果你被別人打上一個這樣的標籤,尤其是主管領導如果對你抱以這樣的認知,你的下場一定好不到哪去。
其實有時候,既然自己知道就要接受。老闆批評沒做好,就誠懇地低下頭:抱歉,沒有做到期望的結果讓你失望了。
至少你的態度是踏實的,你能夠接受自己的失敗或者不足。我想別人或許聽到你的道歉,也會不意思再過多的指責你了。
而如果你不停地找理由和藉口,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煩。
就像上面所說的事例,你不僅在逃避責任,而且你的時間安排不合理,組織協調能力不足、甚至做事情沒有邏輯。
越是這樣說,暴露的缺點和不足也就越來越多。所以你不需要去掩飾什麼,錯了就認錯,指導就做到。
2.拒絕就是拒絕,不要太過糾結
如果別人希望你幫助完成什麼事情的話,你當然可以拒絕,甚至不用說“我懂你的難處,可是......”
最好的拒絕就是給予直接的否定,而且不要在事後還對此念念不忘,難以釋懷。
生活或者工作中,很多人會因為拒絕別人而陷入長期的自我糾結之中,難以逃離。
如果你告訴別人,我沒有時間協助你,或者我在這些方面提供不了足夠的支援,不能夠提供你需要的幫助。
其實,這就夠了。完全沒有必要去糾結別人是否會因此而掛懷,對你心懷偏見。
要知道,有時候別人可能是隨便那麼一說。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騙子群發簡訊尋求幫助,就是找那個希望討好全世界的人上當的。
所以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一件事,做了決定,就儘量的放下它,而不要再想著如果...會怎麼樣了。
不糾結,才是最好的態度。
回覆列表
這個是職場普遍存在的現象,我曾經這麼說過,當時我的心裡是這樣想的,我在此分享一下:
首先:你以為誰呀,你說的我都知道,還用你天天提醒我。
其次:說我那個人沒有讓我從心裡認可,他自己都沒有做的很好,他有什麼資格天天跟我說教,等你自己做好了再跟我講道理吧。
最後:講道理的人總是高高在上,感覺自己懂得比自己多很多,自己就那麼白痴嘛,這點道理我都不懂嘛。
以上就是本人在職場時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