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作戰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管蒙古鐵騎再厲害如若盲目的進攻也會陷入失敗之中,而攻釣魚城就是蒙古的盲目之舉。

    首先從天時方面來說,蒙古不佔優,蒙古是北方人對於南方的潮溼天氣不適應,水土不服導致瘧疾,霍亂等疾病就行,戰鬥力被削弱,軍心不穩,南宋則不一樣,他們大都是本地人已經適應了當地的環境。

    其次從地利方面來說為了抵抗蒙古的進宮,南宋軍民在修築釣魚城的時候建了外城和內城,而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城牆繫條石壘成。城內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 的豐富水源,周圍山麓也有許多可耕田地,整體來說釣魚城依靠地利有著易守難攻的特點。蒙古鐵騎發揮不了衝鋒的作用。

    最後從人和方面來說當時南宋軍民尤其是釣魚城附近的四川軍民萬眾一心,齊心協力的抵抗蒙古的進攻,人心齊。

    從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來講蒙古都不佔優,所以鐵騎再怎麼厲害在釣魚城也會失利。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蒙古自身的因素和南宋的支援因素,蒙古因素是當時進攻釣魚城的主帥蒙哥戰死,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蒙古內部陷入權力的鬥爭中,對外攻勢減弱,緩解了釣魚城的壓力。南宋也意識到釣魚城的重要性多次派軍隊支援,也是釣魚城能堅持時間長的因素。

  • 2 # EB科技人文

    釣魚城開門投降時,首都臨安已經投降三年多了。

    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蒙古大軍在重慶釣魚攻擊了36年,為什麼釣魚城如此堅不可摧 ?

    為了拿下南宋,蒙古大軍避開不擅長的水戰,採用大迂迴戰術,拿下西藏和大理,從南邊攻擊四川地區,以圖從上游直下江南地區。

    金被蒙古滅國後,宋沒有乘機收復河南和陝西等地,使得四川地區失去了北部屏障。

    北邊蒙古軍由陝西進入川北,南北兩方夾擊下,蒙古大軍很快連下四川大片城池。

    但在重慶旁邊的釣魚城遇到阻礙,這釣魚城阻擋了蒙古大軍三十餘年的進攻。

    能夠阻擋蒙古大軍的進攻,主要因素歸功於釣魚城獨特的地形。

    釣魚城位於釣魚山上,南、西、北三面環水,城牆均以石築起數仗高,城內有池塘和水井,江邊也設有碼頭和水師,以保證釣魚城安全,同時也可以此為支點保衛重慶。

    另一方面,士兵和將領都抱有團結一致的精神,縱然被包圍困住,但依然堅持不投降,甚至斬殺來勸降的使者。

    而對城外的蒙古大軍而言,重慶酷熱潮溼的自然環境讓許多士兵苦不堪言,中暑等情況非常嚴重。

    就在這樣的反覆拉鋸中,下游也曾派軍隊逆流而上進入重慶增援,但成功的戰例很少,多數情況下仍然被蒙古軍擊退。

    就這樣雙方相持了三十餘年,直到南宋滅亡大勢已去,在蒙古方面答應不傷害城中百姓後,守將官兵才開門投降。

  • 3 # 火器工坊

    蒙古人攻不下釣魚城,原因有三個,第一,就是釣魚城著實易守難攻:釣魚城是座山城,其位置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匯之處,僅有東側與陸地相連。釣魚山山形陡峭、地勢險峻,山體總面積2.5平方公里,山上地形比較開闊,有大片可耕種的田地,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旁邊的大江也可以提供水產食物,山上又有14個天池和近百口水井,可以說釣魚城的自然設條件是十分給力的。

    除了先天的優勢,釣魚城在建設上也是獨具一格。首先這個城池和大山融為一體,不給敵人留一點可以落腳的地方。其次釣魚城城垣延綿8公里,有8道城建門,炮臺、墩臺、棧道、水軍碼頭、兵工作坊、軍營等軍事設施星羅其城。尤其是釣魚城的護國門,更有“全蜀關鍵”“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美譽。

    第二點,是因為蒙哥汗的突然死亡。1258年,蒙哥汗親征四川,決定實施“圖蜀滅宋”的計劃。4月,蒙哥聚兵六盤山,7月,兵分三路進軍四川。9月,蒙哥主力軍進駐漢中,隨即取金牛道進入利州。接著,移師西南,攻陷苦竹隘,力拔長寧( 今四川廣元劍閣縣東南),招降大獲(今四川廣元蒼溪縣東南40裡)、運山(今四川南充市遂安縣東南30裡)、青居(今四川南充市高坪區青居鎮)、大良(今四川廣安市東北60裡)諸城,於1258年底、 1259年初抵達了釣魚城下。當時蒙哥軍隊號稱有20萬, 但這顯然是一個誇大的數字, 據專家考證,應該在7萬人左右。釣魚城裡的守軍有多少人呢?正規軍大概4600人,再加上:地方武裝力量,總兵力在20000左右。如此大的人數差距,雖然前期宋軍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是優勢天平還是在逐漸的向蒙古傾斜。然而就是在這個時候,激進的蒙古親自督戰,然後被宋軍旋風砲的石彈擊中(嘣傷也有可能),隨後不治身亡。主帥一死,蒙古大軍也就無心戀戰了。次年九月,蒙古大軍撤退。

    而第三個原因,就是新任蒙古大汗忽必烈攻宋政策的改變,由原來的“圖蜀滅宋”改為“先下荊襄”。蒙古大軍的戰略重點成了更大更堅固的襄陽城,因此四川成了輔攻路線,沒有了蒙古大軍的針對,釣魚城憑藉自身優勢自然就可以獨立於世。一直到南宋滅亡,釣魚城守將李德輝還在和蒙古大軍做著激烈的抵抗。而這點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是有些頑固不化,其實不然,釣魚城的抵抗,已經不單單是一個王朝和另一個王朝之間的對抗,他所表現的更多的是華人不屈服的抗戰決心和為國獻身的鬥志,這就是愛國!

  • 4 # 蟄龍動山

    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全名:孛兒只斤·蒙哥,大蒙古國的大汗,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孫。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廟號為憲宗,諡號桓肅皇帝。他曾帶領蒙古騎兵揮軍直下,一鼓作氣佔領了歐亞大陸無數江山城池,使元朝成為中國歷史上領土最為廣闊的時期。

    1258年2月(南宋寶六年),蒙古大汗蒙哥親率御營親兵10萬,分三路進攻四川,連克南宋許多州縣,兵臨釣魚城下。由於蒙哥入川以來連連獲勝,根本不把釣魚城放在眼裡,並狂妄宣稱:“不出一月,我將踏平釣魚城。”可自從1259年2月起,蒙哥親自指揮蒙古軍數次進攻,均損兵折將,就連總帥先鋒汪德臣也斃命於釣魚城下。

    而對於你說的“蒙古鐵騎36年攻不破南宋的釣魚城”這一問題,其實關鍵點有三點:

    一是釣魚城下有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易守難攻,擅長帶領騎兵打戰的蒙哥根本無法發揮自己的長處,面對山地戰與水戰弄得自己丟車保卒狼狽不堪,他只好採取乘船攻擊的辦法。

    二是1242年,宋理宗派遣餘玠入蜀主政,餘玠上任後選擇險峻的山隘築城結寨,將釣魚城分內、外城,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城牆繫條石壘成。城內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 的豐富水源,同時在釣魚城周圍土地開荒種糧,修建倉庫、水池(水井)、火藥廠、閱兵場等設施,這些舉措構成一完整的戰略防禦體系。

    三是蒙軍久屯于堅城之下,又碰上酷暑季節。蒙古人本來就畏暑惡溼,加上水土不服, 導致軍中暑熱、瘧癘、霍亂等疾病流行。據《元史》記載,蒙哥於六月也患上了病,而拉施特《史集》更明確說是得了痢疫。可《馬可波羅遊記》和明萬曆 《合州志》等書則稱蒙哥汗是負了傷。但無論如何,蒙哥已經不能再堅持攻城了,只能撤退。

  • 5 # 舊史風

    自蒙古崛起以來,從東亞到中亞,從西亞到歐洲,其兵威之盛,無往不勝,但是自從蒙古軍殺到南宋四川釣魚城下,情況急轉而下,蒙古軍無論如何努力,仍舊無法攻破釣魚城,除了損兵折將以外,蒙古大汗蒙哥也在釣魚城下身負重傷而死。

    四十五年的蒙宋戰爭中,釣魚城一共堅守了三十六年,歷大小戰役二百多次,硬生生將蒙古大軍擋在城外,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在釣魚城下血淚流盡,仍無法越雷池半步,直到南宋徹底滅亡,蒙古軍隊也沒有攻破釣魚城,孤立無援的釣魚城,在元朝皇帝忽必烈派人以絕不屠城為保證下,守將王立棄城投降。

    開城之日,有守將三十二人全部自刎,以謝天下,可謂英烈千秋。

    小小釣魚城,為何能夠成為蒙古軍隊的噩夢?使得蒙古歷時三十六年無法攻破?

    三江匯合居險地

    釣魚城坐落在今重慶市合川區東五公里的釣魚山頂,山勢險峻,山下南、北、西三面環水,分別為嘉陵江,渠江,涪江。

    居於山頂的釣魚城周長十二三里,石牆高達數丈,南北各建一條延至江中的一字城牆。

    這一座壁壘森嚴的釣魚城,正處在水陸要衝之地,上可控三江,下可護衛重慶,是支撐四川戰局的重中之重。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四萬蒙古大軍,從陝西而來,重點進攻四川,四川各地或投降,或城破,蒙古軍幾乎沒有經歷大戰,覺的很輕鬆,所以當蒙古大軍意欲奪取重慶,行進到釣魚城下時,對壁壘森嚴的釣魚城根本沒有放在眼裡,直接派南宋降將晉國寶入釣魚城勸降。

    晉國寶入城勸降,被守將王堅大罵之,驅逐出城,后王堅越想越怒,隨即開啟城門,帶隊出城將晉國寶斬首示眾。

    聞聽訊息的蒙哥大怒,發兵對釣魚城進行猛攻。

    王堅在城頭指揮作戰,將蒙古壓制在城下,蒙古軍悍不畏死,數次登上城頭,都被宋軍趕了下去。

    蒙哥麾下術速忽裡建議蒙古軍避開釣魚城,迂迴夔州,沿江而下滅亡南宋。

    但是從未受過挫折的蒙哥,決意攻下釣魚城,誰也勸不下來。

    隨即蒙古軍分兵攻禮義山城,平梁山城以及合州舊城,切斷釣魚城外援,將釣魚城團團圍住,決意困死釣魚城。

    釣魚城是能困死的嗎?

    釣魚城內經營有方,豐衣足食

    自1243年,餘玠就對釣魚城加緊建設,派冉璡,冉璞兩兄弟對釣魚城進行整修,加固城防。

    城內以及周圍山麓皆有大片良田利於耕種,水源充足,再加上四川遭受戰火,有大批躲避戰火的老百姓,進入釣魚城內,這又為釣魚城添加了兵員和勞力,為堅守釣魚城增加了相當大的力量。

    有吃有喝,自給自足,所以對外援的需求也就降到了最低的程度。

    當蒙軍在城外嚴防死守,將呂文德等幾路宋朝的援軍打退,被圍了五個多月的釣魚城,依然鬥志昂揚,城中宋軍不但不怕蒙軍攻城,還對蒙古開了個玩笑。

    將兩條重達十五公斤的活魚,以及數百張麵餅,從城樓上拋給蒙軍,並以書信的方式告訴蒙哥,釣魚城就是再堅守十年,蒙軍也休想攻進來。

    這一舉,氣的蒙哥撕碎了書信,督促各路蒙軍,對釣魚城進行猛攻。

    打了雞血的蒙軍,用攻城雲梯,不斷對釣魚城發動進攻,宋軍也奮勇殺敵。

    宋蒙兩軍在外城牆,一字牆玩了命的對攻,每次蒙軍登上城頭,立馬遭到宋軍瘋狂打擊,又敗退下來。

    雲梯打斷了,又上一部雲梯,從清晨到日暮,從黑夜到黎明,殺的是山河變色,日月無光。

    這期間,宋軍也時常乘著夜色,對蒙軍實施偷襲。

    在釣魚城的反覆攻堅戰中,四川軍民展現出了最英勇無畏的氣勢。

    而蒙軍在釣魚城下激戰幾個月,寸功未立,這對一心破城的蒙古大汗蒙哥來說,真是奇恥大辱。

    所有勸阻蒙哥繞道南下的,蒙哥全不理會,一心就想把釣魚城拿下。

    可是疲憊交加的蒙軍,又遇到了不可抵擋的打擊,而漸漸失去戰鬥力。

    這個不可抗之力就是天氣。

    暑熱,蒙軍病來如山倒

    疲憊不堪的蒙軍,在釣魚城下,一直打到了夏天,酷熱難耐,加上水土不服,蒙軍中暑之人越來越多,而瘧癘、霍亂等疾病又在軍中傳染開來,隨軍大夫束手無策,蒙哥下令用酒治病,於是蒙軍又大肆飲酒,這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導致病情加重。

    蒙軍五個月都無法攻破釣魚城,焦急萬分,南宋降將汪德臣竟然單人獨騎跑到釣魚城下勸降,城樓上宋軍用石頭將汪德臣砸傷,汪德臣不久因傷病死。

    蒙哥五內如焚,親臨城下督戰,又被宋軍用飛石擊傷。

    本來蒙哥在暑熱之中,已然染病,這次又被飛石擊傷,傷病之下,一命嗚呼。

    一代雄才偉略的蒙古大汗,就這樣意外的死在釣魚城下。

    而蒙哥之死,使得蒙古內亂,圍攻鄂州的忽必烈匆匆的和南宋簽訂停戰協議後,迴歸蒙古本部與阿里不哥爭奪大汗之位,一時間打的不可開交。

    這無形中為南宋續命二十年,而旭烈兀在第三次西征非洲的路上,得知蒙哥身死,他迅速停止進攻,揮軍東返,從此以後蒙古再也無力西征,這無形中又使得歐洲和非洲免遭屠戮,這不得不說釣魚城之戰,在拯救歐洲和非洲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綜上所述,釣魚城能堅守三十六年的原因如下。

    一,釣魚城建在山頂,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又有三條江水環繞,使得最厲害的蒙古騎兵在山地中無法使用,而地形的險惡與狹窄,又讓蒙軍無法大規模攻城,只能一波又一波的發動攻勢,這為守城的宋軍減輕了壓力。

    二,釣魚城在餘玠、冉氏兄弟、以及王堅的用心經營下,城池堅固,糧草充足,不需要依靠外援,所以人心不亂,從而形成一股凝聚力,越戰越勇。

    三,蒙哥死後,忽必烈奪得大汗之位,這位深得漢文化薰陶的大元皇帝,將戰略進攻目標轉向襄陽,蒙古軍隊在襄陽鏖戰六年之久,才成功奪得襄陽控制權,之後元軍一路南下,滅亡宋朝,無力進攻釣魚城,等到忽必烈完全滅亡宋朝後,又使用懷柔政策,立誓絕不屠城,才迫使釣魚城守軍失去鬥志,從而讓釣魚城投降。

  • 6 # 東北虎男323

    因為釣魚城就是建設來剋制蒙古無敵鐵騎的!

    第一,釣魚城不是自古就有的,明朝萬曆三大徵,寧夏勃㗑,抗日援朝,播州楊家,都是調集全國精兵費銀錢無數才成功的,其中的播州楊家就是釣魚城的建城提議者,楊家作為統治少數民族地區的漢人土司,一心忠於大宋,抵抗無敵的蒙古,對釣魚城所在的軍事戰略地形非常推崇,向朝廷推薦冉氏兄弟和王堅建設病防守釣魚城,抵抗蒙古,為什麼嚴選釣魚城抵抗,位置險要,三江合圍,城在山頂,自有水源,這是地利無雙。

    第二,釣魚城被冉氏兄弟建的非常科學,依山勢而建,從每一處卬攻城,都會被幾面攻擊,渾然一體,有稜堡的影子。

    第三,人心齊,朝廷指派的餘玠,與冉氏兄弟和王堅,放棄個人權利地位之爭,不計出身全心抗敵,都忠誠大宋以保家衛國為第一,和襄陽城那種內外勾心鬥角完全不一樣。三十六年無一人降,人和無雙!

    第四,蒙古本來進攻釣魚城就是想繞開南方水路不適合蒙古騎兵,結果還是碰上三江合的釣魚城,本來有蒙古將領建議繞道,但是當時蒙古大汗蒙古帝國最高統治者,心高氣傲,當時蒙古帝國是全盛時期,兵指埃及德國義大利,征服了俄羅斯伊朗伊拉克等等廣大區域,無敵於天下,未嘗一敗,(敗於埃及那是後來),蒙哥氣勝要非要攻克此城,結果釣魚城人心齊防守有方,久攻不克,幾十萬蒙古大軍束手無策,時間到了六月,氣溫高,蒙哥受暑染病,有記載說蒙哥也是受飛石之傷,總之傷病一起,蒙哥去世,蒙古帝國就此衰落分裂,釣魚城影響了全世界,非洲因此沒有被蒙古政府,西歐逃過一劫,印度也晚了幾百年才被蒙古帝國征服。

    釣魚城是一個微不足道小城,卻因為一群漢人的保家衛國決死而戰擊退了蒙古帝國大汗幾十萬軍隊進攻,釣魚城堅守三十六年,宋朝首都淪陷三年後才投降,投降之時,幾十名壯士自殺,釣魚城名揚天下。影響了世界程序,更影響了中國歷史,蒙哥不死是不會有元朝的,蒙哥一系反對漢化。真希望再有外敵入侵,人人城城都如釣魚城!

  • 7 # 愛歷史張老師

    一、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

    釣魚城坐落在現在重慶市合川區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山勢突兀聳立,山坡陡峭,地形險要。

    釣魚城現在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只有東面與陸地連通,護城之利、天然形成。

    釣魚城有山水之險,也有交通之便,經水路及陸上道路,可通達四川各個地方。

    釣魚城地理位置極其優越、易守難攻。

    二、城內備戰充分、可以持久

    多任地方長官修建了高達幾丈的城牆,使得整個城池與山體融為一體,外來之敵連落腳的地方都找不到。

    從城牆炮臺的垛口向城下眺望,滾滾江水奔流不息,江水之外的人流看得清清楚楚,敵人沒有隱蔽的可能。

    釣魚城的城牆綿延8公里,總共建有8道城門。水軍碼頭、棧道、墩臺、炮臺、軍營等軍事設施科學佈置在釣魚城中。

    特別是護國門,在釣魚城中首當其衝,享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

    城內總面積2.5平方公里。山上地形開闊,很多地方都適宜種植莊稼,所產糧食足夠保證城內軍民所用;環繞山城的三江之水能夠提供充足的水產食物;山上擁有天然水池14口,人工開鑿水井近100口。

    釣魚城內的軍民即使完全與外界隔絕,自給自足幾十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三、蒙軍不適應地形、氣候

    釣魚城獨特的地形優勢,使得進犯之敵無處落腳、無力進攻。

    蒙古軍隊的騎兵在陡峭的山坡上、在奔騰的河流中,都沒有辦法發揮優勢;相反,在其他地方的優勢,到這裡卻變成劣勢了。

    蒙古軍隊在釣魚城下,很難進攻;卻很容易被攻擊。

    蒙古軍隊轉戰到南方,大量士兵水土不服;蒙古人害怕炎熱潮溼的氣候,釣魚城所在地正是酷暑惡溼。

    水土和氣候造成中暑、瘧癧、霍亂等疾病,在蒙古軍隊中肆掠,損傷、禍害極其嚴重。

    從1227年,蒙古軍隊進攻到四川、重慶地區。

    為了抗擊蒙古軍,甘閏開始在釣魚山上築寨。此後,歷任官員堅持修築釣魚城。

    1258年,蒙哥大汗率領大軍,攻佔了四川許多地方,可是,釣魚城卻成為阻止蒙古軍隊繼續前進的堅強堡壘。

    蒙哥派人進到釣魚城中勸降,守城將軍王堅不僅拒絕投降,而且殺死了使者。

    蒙哥決心繼續使用武力進攻釣魚城。

    蒙哥切斷附近城池與釣魚城的來往通路,阻斷宋軍的援助,將釣魚城孤立起來。

    蒙軍多次進攻,都被城中守軍打敗。

    蒙軍大將汪德臣被釣魚城扔出的石頭砸傷,很快死了,蒙軍士氣受到重創、迅速低落。

    守將王堅率領精銳部隊,夜晚偷襲蒙軍營寨,又給蒙軍沉重打擊。

    蒙哥指揮攻城時,被亂石砸中,不久,傷勢過重導致死亡。

    主帥死亡,征討四川地區的蒙古軍隊只得回撤。

    釣魚城抵抗蒙軍取得了勝利,改變了蒙古軍隊進攻的戰局。

    此後20年,釣魚城的守將更換了幾任,但是,都始終頑強抵抗蒙軍。

    蒙哥汗在釣魚城戰死,使得蒙古滅宋戰爭暫時中斷,南宋朝廷得以延續20年;

    蒙哥汗在釣魚城戰死,使得蒙古軍隊在西部歐、亞、非的進攻被迫暫時停止。

    忽必烈登上大汗寶座之後,放棄了濫殺百姓的計劃。忽必烈承諾,只要釣魚城投降,絕不傷害城中一人。

    1279年,釣魚城守將王立放棄守衛,向元軍投降。守城的36名將領全部揮劍自殺、以身報國。

    釣魚城之所以能夠堅持抗蒙36年,除了地理位置優勢之外,守城將帥們的愛國精神、頑強意志,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8 # 小院之觀

    為何攻不破釣魚城,主要原因是城中的主將——南宋名將王堅。

    講到宋蒙戰爭,由於金庸作品的渲染,很多人會想到著名的襄陽之戰,不過從時間線上看,元軍於 1259年由第四任大汗蒙哥親征,試圖先取巴蜀,隨後順江東下,滅亡南宋。而襄陽之戰的發生時間則是1267年,中間間隔了整整八年,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呢?正是由於一座小城釣魚城的堅守,阻擋了處於戰力巔峰的蒙古大軍達三十六年之久,連大汗蒙哥也在戰爭中傷病而死,此戰甚至導致了整個世界格局的改變,而當時釣魚城的主將,名叫王堅。

    在全世界都在蒙古鐵蹄下顫抖的時候,小小一個釣魚城,憑什麼阻擋了蒙軍還使得帝國大汗亡於陣中?我們看一下釣魚城的位置。

    可以看到,釣魚城三面環江,自古被稱為“巴渝要衝”,山體高度大約有四百多米,地勢險要。釣魚城上可控制三江,下可屏障重慶,成為巴蜀最後一道屏障。釣魚城的形狀,不是普通的方形城堡,而是更接近於歐洲後期的那種稜型城堡,這樣設計的好處,是進攻方無論從哪個角度進攻,都會遭受至少兩三個方向的火力,這種城堡設計,加上地勢之利,無疑是攻方的噩夢。

    實際上,釣魚城原本並非一座孤城,它是在南宋扼江據險戰略下修築的眾多臨江的山城中的一座,除了釣魚城,還有得漢城、大荻城、運山城、青居城等共八座山城,被稱為“四川八柱”。這些山城雖然地勢險峻,但山頂非常平坦,可以開墾成耕地,長期屯兵。而釣魚城是距離重慶府城最近的一座山城,所以也成為重慶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屏障。

    蒙哥掃除障礙,繼承汗位後,於1258年親率四萬大軍親征巴蜀,立志拿下四川后與忽必烈等其他三路大軍會合,順江東下直取南宋首都臨安。

    如果跳出中國版圖,把眼光放到世界的話,那麼當時情況是這樣的:當時的蒙古帝國達到了擴張的巔峰,黃金家族的子孫們繼承成吉思汗未竟的事業,繼續著四面擴張與征服。除了忽必烈南下襄樊,蒙哥親征巴蜀外,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同時開始再一次西征,他的路線是西亞與非洲方向,目標直指埃及。這兩條路線如果都進展順利,蒙古鐵騎將直指非洲,統一中原,對於當時的歐亞非各國來說,恐怕將是一場劫難。

    再把目光收回到釣魚城,釣魚城固然險要,但如果守將戰意不堅,再堅固的城池也擋不住敵人,所以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被攻破”,在釣魚城之前,四川八柱中其他幾柱如大獲城,運山城,青居城等都由於守將決心不堅紛紛開城投降,如今擋在西南中心重慶身前的,只剩下釣魚城這一座小小孤城。

    那麼釣魚城的主將王堅又是何許人也?在蒙軍順江東下,勢如破竹的情況下,王堅為何能有如此決心堅守釣魚城呢?

    王堅的戰略眼光

    王堅出生於1198年,在嘉定十二年加入忠順軍,當時他21歲,到了嘉熙四年,王堅率兵秘密潛入蒙古軍中,焚燒了蒙軍建造的準備入侵江漢的戰船兩千餘艘,立下大功,當時他四十二歲,由此成為名將孟珙麾下得力部將。

    到了1254年,王堅奉命駐守釣魚城,對城防和城內設施進行了一系列升級。加固城池自不用說,最關鍵的,是他調集軍民,在釣魚城上開掘“天池”蓄水養魚,並挖了一百多口水井,這些,成為釣魚城能長期堅守的物質基礎。

    歷代戰爭,城池被圍如果無法破敵,那隨著圍城時間的增加,城內早晚會出現缺糧缺水,守軍士氣會隨著時間瓦解,最終不戰而降。但在王堅主持下,釣魚城內有水有糧,甚至還有鮮魚可以食用,長期圍困這種萬無一失的穩妥策略在釣魚城失去了作用。

    鐵血丹心的王堅

    1259年2月初,數量已達到十餘萬的蒙哥大軍已拔除了釣魚城前的其他堡壘,蒙古大軍抵達了釣魚城下,王堅將迎來他人生中最大的考驗,達到他一生輝煌的頂點。

    在蒙哥眼裡,自從南下以來,勢如破竹,所謂四川八柱如今只剩下小小釣魚城,拔下這座城池,西南宋軍再也無險可守,面對的就是門戶洞開的西南中心重慶府,南宋的千里沃土似乎已唾手可得,自己將立下超過乃祖的功業,千秋留名,自己那些兄弟們,再也不敢對自己的汗位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對王堅來說,自己自從軍以來,先抗金後抗蒙,始終在與北方草原民族打交道,與蒙軍是老對手了。對方的勇悍自是不必多言,就連蒙軍攻城時的手段順序,他都是一清二楚,以前釣魚城並不是沒有遭受攻擊,但那都是小股蒙軍。如今蒙古大汗親征,十萬大軍聚集城下,其壓力之強大,才導致之前數個山城輕易被破,王堅的壓力可想而知,只是自己抗蒙數十年,數位前任大將孟宗政、孟珙、餘玠都是鐵血丹心的抗蒙名將,自己如果屈膝,如何對得起他們在天之靈,又將身後的數百萬川浙百姓置於何處,事到如今,唯有死戰到底。

    在動武前,蒙哥還是決定先禮後兵,派出降將晉國寶進城勸降,在他看來,前面那麼多堅城都聞風而降了,只剩一座釣魚城,在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面前,抵抗是毫無意義的。

    王堅的應對是將晉國寶斬殺祭旗,以表決心,主將如此,守軍聲勢大振。

    二月初三,惱怒的蒙哥汗下達了攻城的命令,黑壓壓的蒙古大軍驅趕著平民降兵在前,向釣魚城的各個城門發起了攻擊,在王堅沉著冷靜的指揮下,宋軍居高臨下頑強抵抗。

    由於釣魚城的地理優勢,傳統的拋石機、樓車、衝車等攻城器具在這裡沒有用武之地,蒙軍只能採用最傳統的“蟻附”方式向前攻擊,看看下面這張圖,你就明白在釣魚城下,這種進攻方式有多困難。

    蒙古大軍南征北戰,戰鬥經驗豐富,但是打了整整三個月,正面攻擊傷亡實在慘重。於是採用其他辦法希望開啟缺口,敢死隊、夜襲、挖地道、潛水,把冷兵器時代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也取得了一些進展,如終於攻佔了部分外城,先鋒汪德臣率領的勇士甚至突破到了內城,但遇到了主將王堅親自率領的援兵,一番殊死拼殺後,蒙軍終因後繼乏力,無法再突入,反而被王堅趕出城去,重新堵上了缺口。從此以後,蒙軍對內城始終無可奈何。

    蒙哥之死

    一轉眼,圍城已進行了五個月,戰鬥已經從二月份打到了七月份,重慶炎熱的天氣使得習慣北方寒冷天氣的蒙古將士極為不適應,疫病開始流行。

    為何能堅守這麼久,這就要提到上面說過的王堅鞏固城防的措施。城中軍民有水源,有糧草,還有鮮魚,雖然生活肯定不如和平時期,說是苦中作樂,倒怕是也不為過,比之不少固守城池最後易子相食的慘事,釣魚城可以算是衣食無憂了,這裡就能看出王堅的高瞻遠矚。

    有人提議,既然打不下,那就不打了,乾脆繞過去就行了。從操作上說,這樣的辦法是行得通的,在防禦體系都已淪陷的情況下,小小一個殘破的釣魚城兵力有限翻不了天,只要留下部分軍隊監視牽制即可。不過蒙哥,大汗的驕傲讓他否決了這個提議。

    這並不是蒙哥頭腦發熱,黃金家族向來以軍功論成敗,作為拖雷後裔的蒙哥在好不容易擺平窩闊臺察合臺等系子孫,奪得汗位後,迫切需要軍功來證明自己,這也是他發動親征的原因,如果一個小小釣魚城就能讓自己的大軍繞著走,他有何面目在其他虎視眈眈的黃金家族成員面前發號施令,這將成為他的汙點。

    在這樣的心理下,蒙哥堅持要攻下釣魚城,然而現實情況是欲速則不達,連蒙軍驍將先鋒汪德臣也在勸降時被飛石擊中重傷死去。

    蒙哥還是不肯放棄,愈發惱怒,甚至忽略了自身的安危,親臨前線督戰,終於被飛石所傷,回營後傷重而死。當然,對蒙哥之死,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染病而死,一種是說被宋軍炮風所傷,傷病而死。不管到底哪種正確,都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蒙古確實是死了,死在了釣魚城下,恐怕王堅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堅持,換來了如此大的戰果,對城內軍民來說,所有的堅持,都是值得的。

    1259年8月11日,蒙哥大汗在釣魚城下去世。臨終前遺言:“我之嬰疾為此城也,不諱之後,若克此城,當盡屠之。”

    大汗一死,帝國的最高權力頓成真空,元軍自然無心戀戰,此後二十年,釣魚城始終堅守不下。事實上,繼任大汗的忽必烈後來不得不轉變戰略,避開了四川,避開了釣魚城,自中路直取襄陽,這才有了長達六年的襄陽圍城戰,襄陽最後才在高科技武器回回炮的轟擊下陷落,襄陽淪陷,南宋門戶大開,都城臨安再也無以維持。而臨安1276年城陷之後,釣魚城仍未棄守,直到1279年,宋軍在崖山作最後掙扎的前夕,為了保全滿城百姓,才終於開城降元。

    由此,小小釣魚城也被稱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之處。

    改變歷史的王堅

    王堅改變了歷史嗎?當然是的,如果沒有他的堅守,蒙古大軍將按照既定計劃,會合後順江東下直取臨安,參照幾十年後襄陽陷落後的情況,南宋恐怕會提前滅亡二十年。

    而從世界的角度來看,蒙哥汗的意外死亡,使得蒙古帝國最高權力出現真空。西征的旭烈兀,留守的阿里不哥,南下的忽必烈,最重要的事情變成了回軍爭奪大汗之位。岌岌可危的埃及這才得救,否則,憑旭烈兀之能征善戰,馬木留克恐怕沒有機會將其擊敗,埃及也將被蒙古鐵蹄踏於馬下。蒙古大軍最後一次西征就這樣草草結束,歐洲和非洲被命運從毀滅的邊緣被拉了回來。

    王堅最後的結果?被封為寧遠軍節度使,清水縣開國伯,第二年便被召回臨安,又被調任和州知州,1264年,王堅卒於任上,享年六十六歲。說王堅改變了歷史,無論從當時的南宋角度來看或是從今天的世界角度來看,都是確確實實。可是,《宋史》中,甚至找不到王堅的記載。

    在今天,王堅這個名字,知道的人恐怕寥寥無幾,比之郭靖楊過不知遜色多少,其飛石擊殺蒙古的事蹟,也被金庸移植到了襄陽城下。如此一個對歷史影響重大的人物,實在是不該被忽略。

  • 9 # 白帝遊俠

    第一,釣魚城城防堅固,物資準備充足,甚至還設有生產火藥的小型兵工廠(中國最早的兵工廠――九口鍋),軍民團結一心誓死抗敵,歷任守城將領指揮得當

    第二,釣魚城三面環水,山高地險,所在地形極其不利於擅長平原衝鋒野戰的蒙古騎兵的作戰。蒙古騎兵必須下馬,冒著密集的矢石弓箭好不容易爬上站都站不穩的釣魚城山坡,卻又無法登上十幾米高的城牆。偶爾偷襲得手,攻上城牆某一點,卻再次受制於釣魚城地形,無法迅速投入後繼部隊擴大戰果,瞬間被趕走。

    第三,戰前蒙古軍隊高層對自己武力迷之般自信,根本沒把小小釣魚城放在眼裡,對少數頭腦清醒的謀臣的建議“留少數人馬監視,大部隊按既定計劃向長江下游推進”置之不理,而是堅持攻下釣魚城,結果十數萬精銳騎兵受困于堅城之下,加上重慶地區氣候日漸炎熱,來自寒冷的北方的蒙古人疾病流行,造成了大量傷亡,士氣大挫,蒙古大汗蒙哥在內的高階將領逐漸焦躁卻又一籌莫展

    第四,一個戲劇性的小機率事件的發生,改變了歷史,也拯救了釣魚城自己。蒙哥汗親自冒險靠近釣魚城觀察其城防以尋找突破口,釣魚城捉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集中投石機,對蒙哥精確打擊,結果蒙哥重傷身亡,蒙軍被迫回撤,對釣魚城規模最大、威脅也是最大的進攻就此結束。以後十幾年裡,蒙軍迫於釣魚城城防堅固,改變策略不再正面強攻,而是大迂迴攻打南宋,一直到南宋滅亡,釣魚城也沒有被攻下,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守城範例。

  • 10 # 上將軍潘鳳

    釣魚城被稱為“上帝折鞭處”可見在歷史上的地位,當年南宋憑藉這一城池頂住了最強的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守住?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其一:釣魚城佔盡了地勢之便,自古以來騎兵攻城向來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加上釣魚城城市堅固,將士們視死如歸,想強攻難度太大,所謂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就是這個道理。據史料記載城內糧足而富有水源,完全不需要補給,試問這種城池想攻下談何容易?

    其二:領導人蒙哥命喪於此導致蒙古帝國的瓦解,在攻城不利的情況下,大汗蒙哥親自督戰,不料被巨石砸中,不久之後就死去了,整個蒙古陷入混亂,一向銳不可當的蒙古勇士竟然敗在這小小的城池之下,真是讓人感覺天道好輪迴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女人要穿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