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然小司
-
2 # 冷眼觀察室
法國要求的不是當調停人,而是一個參與者。
能夠進行調停的一方,需要是衝突雙方利益糾葛都不大的國家或者人,以保證公平。譬如兩人鬥毆,能夠進行調停的一般是法院或者與兩人關係不大且德高望重的人,如果調停方與衝突方有教深的利益關係,調停方案很難讓人信服。或者調停方只作為一個傳話筒的角色,具體方案由衝突雙方確定。
而法國,實際上是伊核局勢的參與方,在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中,簽字方是伊朗加上中美俄德法英共7個國家,是一個多邊協議。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是違背了其他大國的利益,故英德法三國在5月公開宣告將繼續與伊朗保持貿易往來,正面反對特朗普的制裁。
而美國真正屬意的調停方是日本。在中東問題上,日本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僅僅在石油貿易上與伊朗存在一定的經濟利益,且容易從其他方面作為彌補。在美國等大國都沒有進一步增加緊張趨勢的狀況下,日本是非常合適的傳話筒式的調停方。
法國馬克龍在6月6日與特朗普會談中,公開美國對伊朗的四點要求,包括"伊朗永久棄核”、“減少其彈道導彈活動”、“遏制其參與地區衝突”、“在中東地區實現和平",顯示的是法國在伊朗局勢中的美國存在著共同利益和不同訴求。
共同利益在於,伊朗的棄核、減少導彈活動核區域衝突以及在中東實現和平,是符合法國及所有大國利益的。首先核擴散是大國禁忌,而伊朗參與中東事務引發的區域緊張狀態,會造成難民的流動。在敘利亞危機中,擁向歐洲的難民幾乎摧毀了歐盟一體化的成果,這對於致力於歐洲整合的法國是絕對不容忍的。
法國與美國的不同訴求在於,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極限施壓,是要和伊朗簽署一份雙邊協定。而法國是要求美國在伊核協議的框架內,採取6+1的模式,聯合所有大國與伊朗商討美國的四項要求。通俗的講,特朗普一心要千里走單騎,孤身一人收拾伊朗,顯示出美國一國獨霸的地位。
而法國的態度是,收拾伊朗的活,必須是所有大國一起幹,顯示出世界上多個強權的格局。在德法致力於歐洲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馬克龍的言論其實是歐盟與美國爭奪區域主導權的體現,只是由於歐盟整合的力度並不深遠,故馬克龍需要拉上其他大國以壯聲勢。
從伊朗的角度,顯示是傾向於多邊會談的,主要原因是大國的訴求不一致,給了伊朗的可乘之機。而特朗普的意圖則很明顯,就是要單獨盤伊朗。這也就是為何特朗普提倡美伊談判,而伊朗反應很冷淡的原因。
所以,馬克龍並不是要當調停人,而是要把法國推向伊朗局勢的棋手位置上。
-
3 # 國際視角淺說
首先要確定的一點是,法國從一開始就認可美國對伊朗所提出的“四項要求”,也一直表示各國應該舉行國際談判。“四項要求”包括“伊朗永久棄核”、“減少其彈道導彈活動”、“遏制其參與地區衝突”、“在中東地區實現和平”。前兩點是要求限制伊朗軍事發展尤其是核武器研發,後兩點是要求伊朗停止支援中東伊斯蘭激進組織和政權。
美國一直希望伊朗重回談判桌,而伊朗多次拒絕,因為美國的軍艦還沒有撤離,現在妥協意味著向美國屈服,伊朗是不會答應這種毫無誠意的談判。馬克龍於本月6日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談中再次向伊朗發出呼籲,也重申了法國方面的立場,希望伊朗放棄所有核武器研發計劃。法國這次首先站出來當調停人,但不是為了搶在日本前面立功,而是伊朗的核技術和彈道導彈研發會影響到歐洲的安全。
馬克龍估計還有一個打算,就是在美伊兩國和談之後,自己會因為調停人的身份得到伊朗更多的“回報”。法國這次學聰明瞭,不像是在伊拉克戰爭中那麼傻了,法國軍隊衝在最前面,傷亡最多,到頭來被出力最少說話最多的美英兩國瓜分了大多數利益。
法國的立場雖然認可美國的“四項要求,但希望美國能夠在伊核協議框架之內來進行討論,而不是用制裁和威脅的方式來迫使伊朗妥協。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影響的不僅是美伊兩國,歐盟也深受其害,所以歐盟試圖透過各種方式來維護“伊核協議”,從而穩住伊朗,不讓伊朗的核技術對歐盟產生威脅。
美國所列出的“四項要求”,是從美國維護其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利益角度提出的,歐洲雖然也有這個打算,但更多的是為了維護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因為只要有美國在,歐洲是分不了多少利益的。法國這次調停估計也起不到多大效果,因為是否能談判由美國決定。美國現在是又想談判又不想撤兵,伊朗現在是又想談判又不想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談判,所以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美國願不願意撤兵。“四項要求”本來就損害了伊朗的國防安全,如果美國還不表示出誠意,伊朗根本不敢和美國談判。
-
4 # 大將軍威武K
先說一下美國對伊朗的四項要求:
伊朗永久棄核、限制彈道導彈活動、遏制其參與中東地區衝突、在中東地區實現和平。
這其實和去年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後提出的12項條件沒什麼區別。永久棄核需要一個過程,《伊核協議》本身就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是你美華人等不及了。限制彈道導彈活動,這等於是讓伊朗自毀長城,毫無道理可言。至於後兩者,完全是讓伊朗吐出從敘利亞戰爭中獲得的戰果,然後再瓦解掉經營多年的反美反以的什葉派武裝。這和當年巴黎和會上要求戰勝國中國放棄收回山東、《辛丑條約》要求清政府取締一切反帝愛國組織何其相似?伊朗人當然不可能答應。
因此,安倍晉三去訪問伊朗,實際上就是帶著這四項條款去的,無外乎伊朗人拒絕安倍訪問。
現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又蹦了出來,要知道法國曾經是堅決反對美國對伊朗動武、並且謀求與伊朗建立新的貨幣石油貿易體系和結算機制的歐盟領頭羊。現在突然來了這麼個大轉彎,馬克龍究竟想幹什麼?
其實,回顧一下歷史,法華人這種做法一點也不稀奇。往早的說,二戰時期的靜坐戰。往近的說在對待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最大貿易伙伴國的態度上,就不難發現法華人神一樣的思維。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正是在法國發生了事故,同時法國政府還就西藏暴亂從人權問題上譴責中國;2014年俄羅斯、烏克蘭衝突,作為俄羅斯能源主要進口國之一的法國繼續譴責俄羅斯;因為前兩年歐債危機,法國又與德國合謀,對歐盟第三大成員國——英國加徵超過會費一半的金融稅,直接成為英國脫歐的導火索。
對於美國,法華人同樣是這樣的思維。1999年科索沃戰爭和2011年利比亞戰爭本來是法國和德國想要建立一條繞過美元的歐元—石油貿易體系和結算機制,因為自身軍事實力不足以顛覆南聯盟和卡扎菲政權,請美國幫忙。最後兩場戰爭的大部分紅利被美華人撈取,法國和德國反倒因為戰爭恐慌流失了大量的外匯。
由此可見,在法國乃至整個歐盟這個標榜所謂“民主”的政客執政的國家,政客往往不會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國家戰略因此受到巨大限制。馬克龍此次表態當然不是為了和安倍爭功,很可能是受英國脫歐的影響。隨著特蕾莎·梅辭職、特朗普訪問英國,英國脫歐行動的步伐加快。而一旦英國脫歐成功,這無疑對於歐盟來說是一場大地震,將會讓很多歐盟國家產生脫歐念頭。因為在歐債危機這幾年,大部分歐盟國家看透了德國和法國這兩個帶頭大哥的不作為,本身這些國家入歐抱著就是“吃大戶”心理,現在老大老二和老三老三鬧翻了,而在他們這些小弟看來又都是老大老二欺負老三,心裡不爽是自然的。那麼這樣一來,歐盟很可能面臨解體的風險,馬克龍此次表態很顯然就是希望以在伊朗問題上的讓步換取美國在英國脫歐問題上的讓步。當然不敢奢望英國放棄脫歐打算吧至少能夠延緩時間。不過說到底,馬克龍這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得過且過的心理。
-
5 # 新文化街男孩
其實,我們當初提此問題的重點,原本不在法國,而是在日本。
自美國逼迫日本實行“門戶開放政策”以來,日本就一心要“脫亞入歐”。經過一百年的努力,不僅全面實現了工業化,還是G7組織的成員,在世界經濟的整體鏈條中,佔據重要地位。論影響力和重要性,早已經超過法國。
但由於歷史文化宗教等背景上的巨大差異,讓極具東方文化特色的日本,在向美國爭寵的過程中,不斷敗給歐洲國家,特別是一向很會來事的法國。本來藉著特朗普訪日,安倍用一次性採購105架F35飛機的行動,獲得美華人的歡喜,終於被特朗普賞賜一個機會,即在伊朗危機的關鍵時刻,允許安倍出訪伊朗,並作為美國委派的聯絡人,順便傳達美國呼籲伊朗進行和談的訊息。當時,我們就在猜測,日本會帶什麼訊息,可以打破現在的僵局。而且我們可以估計到,伊朗人也是這麼想的。
但就在日本首相即將開啟訪問伊朗"之旅的前夕,法國總統馬克龍竟然很巧妙地揭開了這個謎底。在紀念諾曼底登陸75週年的活動間隙,馬克龍與特朗普舉行了會談。期間討論了伊朗危機。美法領導人交換意見並達成共識。但事後特朗普為照顧安倍面子,沒有詳細提及此事,而馬克龍卻在會面後,公開對伊朗提出了四項要求,核心內容是:伊朗永久棄核、減少其彈道導彈活動、遏制其參與地區衝突和在中東地區實現和平。
明眼人都能知道,這四點就是特朗普與馬克龍商談的共識,也就是特朗普希望透過安倍,帶給伊朗領導人的重要訊息,也就是未來美國與伊朗談判的議題。
請問:
這些資訊被公之於眾後,安倍以美國特使的身份,再去伊朗訪問是否還有何意義?
伊朗人失去了期待,是否會讓這次世界矚目的行程失去了神秘?
原本是美國透過"雙方都認可的中間人安倍,向伊朗私下提交的談判內容,卻提前被法華人知曉,還被公開,伊朗人是否有被欺騙的感覺,是否還會對安倍保持客氣?
我們認為,馬克龍確實很陰險,看似不經意的透露,卻讓安倍出訪伊朗已經提前失去了意義,也讓伊朗人感覺被涮而十分生氣,更因為四項談判內容都牽扯伊朗核心利益,現已被公開,猶如是最後通碟,如果再以此作為商談依據,伊朗人豈不被世人看不起?
嗚呼,“脫亞入歐”一百餘年的日本,最終還是被它一直夢想成為的西方人所算計。難道這僅是法華人的失誤,而沒有特朗普的問題?
想不信都難,可一旦"這其中也有美華人的算計,我們是否可以聽到安倍的哭泣?
都說當美國的朋友很難,其實當美國的走狗也不容易。
-
6 # 高山流水116820061
法國給世人的總體印象就是牆頭草,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總是伺機而動,毫無底線和立場。在對待和美國的關係上,雖然表面上有時唱唱反調,但關鍵時候還是會跑到美國老大面前,低頭哈腰地示好。而且,和自己利害關係並無關聯的熱點地區的事務,法國也常常參與進來,以盡馬仔和爪牙的本份和職責。比如,利比亞內戰時法國就充當了馬前卒,無怨無悔地為美國主子效勞;又比如,在敘利亞,只要美國一聲招呼,法國又是戰機,又是導彈,幫著美國空襲轟炸敘政府軍;現在,美國製造伊朗緊張的局勢,連最鐵的英國和加拿大都沒來,一直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法國,卻轉臉就把唯一的戴高樂號航母都開來了。如此兩面三刀,阿諛逢迎的一個國家,竟然要充當美國和伊朗的調停人,豈不讓人對它的目的和用心非常懷疑,非常不信任呀!
果不其然,法國提出的美國對伊朗的“四項要求”和原先美國提出的12項條款,如出一轍,毫無新意可言,無非是要伊朗完全永久性棄核,停止發展彈道導彈,這還是要伊朗乖乖聽話,自廢武功呀。這是什麼調停呀?馬克龍就是不折不扣的美國傳話筒。伊朗當然不會答應這樣的無理要求,也不會理睬馬克龍的自作多情。伊朗議長拉里扎尼甚至抨擊馬克龍的表態是可恥和無能的表現,因為這和他之前與伊朗總統魯哈尼談話的表態大相徑庭,從這點上看,馬克龍應該改名叫變色龍!
馬克龍和安倍一樣,都以爭當調停人的方式,討好主子美國。但結果呢?一個被人罵作可恥和無能者,一個直接被拒絕到伊朗訪問。這二位為了討好美國,都弄了個灰頭土臉,有點丟人哈。可丟人也怨不得別人,法國本身就參與了伊核問題的談判和伊核協議的簽署。現在,其他參與者都立場鮮明地反對廢除伊核協議,而法國此時卻選擇變臉,別說伊朗人罵它了,就是別的國家也會看不起他和鄙視他。
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既使實力不濟,也要言而有信,勇於擔當。像法國、日本這類首鼠兩端鑽營取巧的國家和領導人,在國際上只能是越混越不得人心,越混越走下坡路,直至把自己混的人不人鬼不鬼,成為全世界茶餘飯後的笑料!
-
7 # 超然視野
法國總統馬克龍有這樣的表現,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早在一個月以前,俄羅斯普京總統與奧地利總統在索契會晤後,就明確的提出了俄羅斯不是消防員的這個說法,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即歐洲大國或許會因為別的利益考量而最終加入對伊朗的施壓!
法國一直在中東地區比較活躍,作為自詡為世界大國的法國,非常熱衷參與中東地區的事務,例如當年對利比亞卡扎菲的打擊,就是法國帶頭開始的,在敘利亞內戰中法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與方!
隨著美國對伊朗的持續施壓和軍事經濟圍堵封鎖,美伊衝突在雙方不斷的抬高調門的同時,雙方也在考慮進行接觸的可能,隨著伊朗外長突訪日本,伊朗的意圖也趨於明朗化,近期日本首相在接待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之後,宣佈訪問伊朗的計劃!
很明顯日本在美伊衝突中成了雙方的中間調停斡旋的重要一方,這對於大國心態爆棚的法國來說是一種被無視,很明顯法國希望充當美伊的中間調停人,但對於伊朗與日本的走近,法國還是有一定的不滿的,因此法國總統提出的四條原則,明顯的更接近特朗普的要求!
法國作為《伊朗核協議》談判中的重要參與方和締約國,明顯更應該符合調停美伊衝突的角色,如今由非協議簽署國和締約國日本介入調停和斡旋,會讓法國覺得自己的大國形象受損!本次提出的對伊朗的要求,並不全部是為了爭取充當中間人的意圖,還有明顯的對伊朗報復和施壓的意圖!
-
8 # 木春山談天下
法國和美國對待伊朗核問題的唯一分歧在於是否要重新談判伊核協議。
美國要重新談判,法國認為可以保留原協議,只在原協議上作出一些修改,這也就是提問所言的“四項要求”。
其實這些要求和特朗普要和伊朗重新談判簽署新的伊核協議的內容沒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馬克龍的所謂“修約”,和特朗普的重新簽約,本質沒有不同。
這當然會受到伊朗人的討厭,伊朗人認為馬克龍的態度完全和特朗普穿一條褲子。
因此,伊朗人並不願意按照馬克龍的要求來“修約”。
所以馬克龍沒有辦法和安倍爭取所謂伊核問題協調人的地位。
不過這件事也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歐洲人對伊朗人的態度也越來越不滿。2018年5月,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後,對伊朗的國際環境是有利的,歐盟認為美國的做法惡化了局勢,因此還堅持伊核協議一定要有效。
但是一年後的情況有了微妙變化。
這一方面是由於美國對歐洲的強勢,以及對伊朗劍拔弩張的威脅,讓歐洲人不得不考慮伊核問題的現實,那就是伊朗無力和美國討價還價,甚至歐洲也會被拖累。
另一方面是這一年的時間,伊朗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例子很多,舉一個:比如伊朗人在歐洲實施了幾次大的暗殺活動,連伊朗駐荷蘭使館外交官都參與了,最後被驅逐,這讓歐洲感到了伊朗確實有威脅,光有伊核協議防止核武器還不夠,需要他們做更多讓步。
因此,馬克龍態度比以前對伊朗更強硬,就是有這個背景。
其實不只是馬克龍,默克爾也提到過伊朗應該在導彈問題等方面也簽署協議,修改條約,加強約束。所以可見,歐洲人對伊朗人的不滿再增加,特別是繞開美元的支付系統instex始終沒有下文,伊朗也不高興,這增添了雙方的不信任感。
相信馬克龍的表態會進一步惡化歐洲和伊朗的關係,別說他們協調伊核問題了,能把instex推出就謝天謝地。
-
9 # 雲霄飛翼
如果美國和伊朗之間的談判需要一箇中間人的話,法國當然比日本更合適。只是,在美國不遵守伊朗核協議的情況下,法國這種拉偏架的行為只會激起伊朗的憤怒:伊朗議長拉里賈尼表示,法國總統發表的言論是可恥和無能的。這與他同總統魯哈尼在會面和通話中的表態並不相符。伊朗外長扎裡夫表示,除了伊朗核協議之外,歐洲沒有權利在其他事情上批評指責伊朗。而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則在宣告中說,伊朗不會討論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以外的內容。
歐洲國家在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前就有過所謂的“替代方案”,現在不過是老調重彈。在去年一月,特朗普表示可能退出伊朗核協議以後,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就開始了對美外交活動,並與美國國務院組成了一個伊核協議的工作小組,主要工作就是提出一份歐盟版的伊朗核協議,以此來挽留美國留在伊核協議中,其中就包括限制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和地區影響力等內容。在工作層面已經初步達成一致後,以為可以說服特朗普的馬克龍等歐洲政要興沖沖地訪問美國,以為可以勸說特朗普留在伊核協議中,可沒想到特朗普的胃口很大,在退出伊後作為極限施壓的措施由國務卿蓬佩奧提出了12條。馬克龍在和特朗普會談後,此次提出的四點要求中最主要只有兩點:即永久棄核和減少彈道導彈活動,歐洲和美國在這一點上利益是一致的。
馬克龍這種拉偏架的行為只會讓伊朗離伊核協議更遠,搬起的石頭將砸痛自己的腳。實際上,在限制核能力和彈道導彈開發問題上,伊朗並不是不可以談:比如去年伊朗就表示“沒有必要”進一步開發遠端彈道導彈,在過去的一年裡繼續履行伊核協議的義務。如果想作為中間人來調停美伊衝突,那就必須站在中間的立場上,特朗普撕毀了伊朗核協議,對伊朗實施包括禁止石油出口在內的最高級別經濟制裁措施,派出航母編隊在波斯灣虎視眈眈,這種情況下卻要伊朗單方面作出讓步,馬克龍這種拉偏架的行為只會讓伊朗更加憤怒。在伊朗問題上,美國現在外交工作的重點是分化歐洲,而分化歐洲的重點又在法國。馬克龍和安倍在外交政策上一個共同點就是投機性,想借著美國的極限施壓夾帶點自己的私貨,美國吃肉的同時給自己一塊骨頭就可以了。歐洲國家在應對美國經濟制裁的‘特殊支付機制“問題上口惠而實不至,現在法國又唱了這一出,只會讓伊朗對歐洲產生更強的離心傾向,目前伊朗已經停止履行部分伊核協議的義務,而德國的外長正在伊朗訪問進行外交斡旋,如果德國也不能有讓伊朗滿意的行動的話,美國極限施壓下的伊朗核協議有可能瓦解,而法國等歐洲國家將不得不為特朗普的單邊行動買單。
-
10 # 呂向正539
法國這四項要求我看不過份,讓一個神棍教士掌權的國家擁有核武器,遠端導彈技術,並放肆地在中近東輸出極端伊士蘭暴恐思想,這世界能安寧,太平嗎?伊朗反美,但反美的不一定是我們的朋友?
回覆列表
法國總統馬克龍怎麼有點像個變色龍?法國又發揮兩面下注的手法,這又與美國穿一條褲子呢?法國總統馬克龍6月6日在法國諾曼底會見了來訪的特朗普。透過與特朗普之間的溝通,馬克龍對伊朗提出了四項要求,其大體內容是“伊朗永久棄核”、“減少其彈道導彈活動”、“遏制其參與地區衝突”、“在中東地區實現和平”。這些要求當中最核心的依然是伊朗永遠放棄核武器和減少其彈道導彈活動,這幾乎是伊朗能夠反擊美國的唯一手段。
顯然,馬克龍提出的要求必然會遭到伊朗方面的反對。隨之而來的聲音也是必然的。伊朗議會議長拉里賈尼(Ali Larijani)9日迴應道:
“除了《伊核協議》之外,歐洲沒有權利在其他事情上批評指責伊朗。歐洲各國應該同伊朗實現經濟關係正常化,否則我們將繼續停止履行協議承諾,並根據各國的措施採取行動。”顯然,伊朗方面對於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表態,表達了伊朗方面強硬的立場。但是馬克龍想要成為代替安倍的調停人,顯然這樣的立場是不會被伊朗方面所接受的。作為調停人是需要在雙方之間進行溝通與聯絡,將雙方的談判要求能夠做一個最簡單的中和。只有這樣才能讓雙方坐在談判桌上,而不是讓雙方劍拔弩張。
目前馬克龍的姿態和馬克龍對伊朗的強硬立場,必然會遭到伊朗方面的強烈抵制。面對這種情況下馬克龍怎麼來做調停人?分明就是火上澆油,馬克龍明顯就是在支援特朗普的政策。本身美國就已經在中東地區部署了大量的軍事力量,同時,在6月1日在阿拉伯外海舉行大規模海空軍事演習,直接針對的就是伊朗。而同時法國唯一的航空母艦戴高樂號航母也參與其中,這也能說明法國正在兩面下注。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作為美國與伊朗之間的調停人,也只是特朗普的希望,並不是伊朗方面的訴求。安倍晉三準備12日訪問伊朗,但是日本方面卻難以調節美國的立場,這就註定了安倍晉三作為調停人的作用十分有限。最多安倍晉三也只是特朗普的一個說客,根本難以擔任調停人的角色。這一點上,伊朗方面是十分清楚的,同時也明白與美國之間的較量,遠不是一兩個調停人就能夠解決的。
無論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是如今的法國總統馬克龍,都無法勝任美國與伊朗之間的調停人角色。畢竟美國作為這顆藍星的老大,其整體實力仍無人撼動,這就已經決定了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壓制住美國的氣勢。對於安倍或者馬克龍來說,怎麼可能作為美國的調定人呢?整個伊朗危機都是由美國製造出來的,整個局勢的主動權依然在美國手中。只要美國想要緩解伊朗局勢,根本就不用所謂的調停人。美國沒有達到目的,伊朗局勢就不會緩和,所謂的調停人,也不會起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