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舒心醬

    因《延禧攻略》翻紅的聶遠,再度合作於正、搭檔吳謹言的《皓鑭傳》無聲無息撲街,當時一邊被罵著“大豬蹄子”一邊被誇著好演技的待遇,顯然未能延續。

    如今網劇《心靈法醫》中,聶遠轉戰現代戲份,似乎無心戀愛、專注痴迷探案。

    然而現場曝光的花絮中,聶遠似乎還是那個一言不合就拿錯劇本的“大豬蹄子”。

    《延禧攻略》中聶遠似乎比妃子們更有少女心,輕鬆示範如何女版依靠、女版撒嬌。

    嬌俏動圖和大豬蹄子更配呦!

    《心靈法醫》的拍攝現場,聶遠就更放飛自我了!

    魂穿女主角,主動和導演試吻戲!

    動輒就來激情版投懷送抱!

    看背影都能腦補出導演的內心世界:導演您感動嗎?不敢動不敢動!

    拍攝《心靈法醫》的導演,此前的作品畫風和品相相當成謎。

    他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作品,是張魯一和佟麗婭主演的《愛國者》,七千多人打出5.7的評分。

    換句話說,這也就意味著從業若干年,這位導演在豆瓣網友的評分體系中“一部及格作品都沒有”?

    不過,《心靈法醫》的演員陣容配置頗有看頭。

    男主角聶遠自不必說,雖然他說臺詞時的普通話似乎不夠字正腔圓,但他的表演路數很靠譜。

    要命的是,由於劇情太糟,聶遠正確的開啟方式,可能是花絮比正片更好看?

    男二號也是一位戲骨,蘆芳生,典型的“劇”拋臉。

    暑期爆款《長安十二時辰》裡,他是高能手刀逃跑的姚汝能。

    《九州海上牧雲記》裡,他是嫌棄蔣勤勤不夠好看的帝王牧雲勤。

    而這一次的《心靈法醫》裡,他是一位不修邊幅的刑警。

    和於明加演夫妻,大寫加粗的怕老婆角色,可可愛愛。

    但戲份很少,很有“好演技被辜負”的嫌疑。

    女主角宋軼,則在劇作播出之前來了一出“疑似不滿”。

    似乎有宋軼粉絲抗議,預告片中宋軼身為女主角、上線時間卻不足一秒。

    引發網友猜測:是否因為演員不願和平臺籤“分約”協議導致被“邊緣化”?

    可以確定的是,《心靈法醫》中宋軼飾演刑警隊長,看起來並不那麼有說服力。

    為這樣一個臉譜角色(疑似)開撕,值得嗎?

    合作胡歌的經典民國諜戰劇裡,宋軼不會讓人覺得她不像特工;因為年代戲有一層時間濾鏡,不用和現實一一對應。

    而現代戲不同,宋軼似乎並不具備女刑警應有的利落英氣。

    《法醫秦明》中焦俊豔飾演的大寶,《紅海行動》中蔣璐霞飾演的女特種兵,質感都比她更接近角色。

    所以《心靈法醫》中劇作先來“官方吐槽”。

    第一集中,蘆芳生的角色第一次見到宋軼飾演的刑警隊長,就評價她“你不像”。

    聶遠帶著她去拜訪自己的老師,老人家也說她不像,還cue演員的真實身份:長這麼好看為什麼不當演員。

    所以,這種官方蓋章“不像”的角色,成功補上了“不像”的短板嗎?

    並沒有。

    角色外貌不像,氣場不像,對應的應該是內在像、內在“她就是”。

    但宋軼無論是偵破還是抓犯人,抑或是開會佈置任務,自始至終都無法讓人入戲相信她就是刑警隊長。

    當然,比起宋軼的角色質感,更重要的是這部戲裡的諸多槽點。

    一,故事狗血老套,邏輯混亂生硬。

    《心靈法醫》中,受害人疑似被猛獸攻擊,傷痕呈現出被撕咬的狀態。

    同一時間,動物園來報案丟了兩隻狼,而種種關於狼人的傳聞也塵囂甚上。

    於是,“疑似狼人案”和“動物園丟狼案”,被併案處理。

    聶遠飾演的法醫,莫名其妙就透過街邊一個普通的有劃痕的路障,找到了偷狼車輛的蹤跡。

    順藤摸瓜找到了這位偷狼者。

    一番打鬥之後,偷狼者拼死逃跑。

    宋軼追上他的時候,他逃回了藏狼的地點,差點被狼咬死了?

    作為一部法醫刑偵題材的劇目,案情邏輯就這樣放飛自我嗎?

    在醫院搶救時,偷狼者用最後一絲力氣,抬手指向聶遠飾演的法醫,然後死了。

    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反轉?

    此後法醫解開謎團,偷狼者死前抬手不是指認他,而是要讓他們看他手上的傷口。

    一個非常細小的傷口。

    順著這個傷口,男女主查出了毒蜈蚣和販賣毒蜈蚣的人。

    又順著這條線,找到了倒賣蜈蚣的人。

    這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反轉,意義究竟在哪裡?

    劇情的另一條線,則是死者被“狼人綜合症”患者所殺,這名患者還是一位當紅明星,指使自己的女友幫自己偽造證據被頂罪。

    所以,前一條線左轉右轉轉到明星這裡,是否太過牽強?

    浪費這樣多的篇幅“解謎”,卻連基本的謎面都沒寫清楚。

    更要命的是,幫明星頂罪的女友,和聶遠的角色之前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前塵往事。

    女友當年愛慕聶遠表白未果,深夜不歸慘被輪暴。

    經歷確實非常悽慘,但這樣多雜亂的故事一鍋亂燉,劇情到底要講什麼?

    二,不具備核心吸引力,強行製造懸念感。

    《心靈法醫》中還有一個窮爸爸富爸爸的故事。

    親爹又窮又慘,還有過案底。

    後爸有錢有勢,過著優越的好生活。

    戲裡親爹被人為製造的白血病弄死,劇作一直在後爸、親媽誰是兇手之間強行製造懸念。

    通過後補鏡頭、新增資訊量的模式,將時間交代得更加凌亂、讓人興趣全無。

    懸念感的先決條件,要有燒腦的資訊量,要有巨大的未知空間,還要有吸引人的興趣點。

    《心靈法醫》都做不到。

    劇作模式是將問題直接砸到觀眾臉上:你覺得兇手是A還是B?你覺得她是意外死亡還是被謀殺?

    不論哪一種都很老套、很平庸、很多漏洞,無論是A是B是左是右,都無法讓人更感興趣。

    單元劇模組最大的短板,在於角色上線時間很短,這就意味著觀眾無法快速對人物產生共情。在這樣的背景下,劇作細節經不起推敲、懸念製造方法又過於生硬,很難引起讓人沉迷追劇的共鳴。

    《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這兩部犯罪題材網劇,因為比上星劇作更過硬的品相,徹底改變了觀眾對“五毛網劇”的刻板印象。

    《法醫秦明》等法醫類網劇,也因為比上星劇目更大尺度的屍體、解剖等畫面(雖然後來被馬賽克了),而擁有視覺上更生猛的衝擊力。

    但《無證之罪》系列《原生之罪》口碑的下跌,以及這部《心靈法醫》混搭模式的荒腔走板、細節的雜蕪混亂,似乎是刑偵犯罪類網劇發展的一個瓶頸。

    論劇作的現實力度,他們是披著現實外衣的“偽現實主義”。

    論角色塑造,女主過於臉譜化,男主過於依賴主角光環。

    論對於人情世事、浮生萬端的觀瞻與關懷,劇作的切入角度太淺,表達方式太生硬,呈現模式的細節則有太多漏洞。

    一個奇怪的四不像。

  • 2 # 小小芷菲

    此劇一下子更新了10集,還是比較良心的。最近好劇連臺,看不過來了都,不過聶遠憑著“大豬蹄子”的熱度,目前還是很有市場的。

    《心靈法醫》,顧名思義說得是一個治癒系法醫的故事,是個靠專業破案的高手。一般來說,需要法醫出面的案子基本都是命案,而每一個命案背後都有很深重的社會和心理問題,破案更多的是在探查案件背後的社會和心理問題,以便給人們足夠的警示和啟發。

    本劇一開頭就是個殘酷的連環殺人案,毫無線索,唯一能確認的就是所謂的嫌疑人畫像。這個畫像在犯罪庫裡比對不了,反而在警察系統中比對出來了。嫌疑人叫明川,還是個法醫中心主任,是個遠近聞名的專家。

    可是懷疑自己人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沒有直接證據更是不能隨意採取行動,於是羅筆芯(宋軼飾演)被調入明川所在的刑警隊任隊長,其實是秘密調查明川。

    兩人在一起不斷的合作,聯手破了一個又一個奇案,懷孕妻子墜樓案、單身媽媽溺水案等等。而明川在這些案件中表現出的專業知識和一些奇怪行為,曾一度讓羅筆芯更加懷疑他,但是明川在其中更是展示了善良和悲憫的情懷,這樣的人如何是個殺人狂魔呢?

    疑問一直延續,不出意外,羅筆芯一定會愛上明川的!

    本劇根據真實法醫朱明川的小說《聽屍》改編,很多案件都來源自真實案例,而演員陣容更是讓人看到劇組的滿滿誠意。除聶遠、宋軼、蘆芳生三位實力演員擔綱主演外,該劇還邀請到了張光北、於明加、曾泳醍、郭秋成、李文玲、張帆、林鵬、康磊等眾多實力演員傾情加盟。

    聶遠從《延禧攻略》翻紅後,是聚集了大量的粉絲的,宋軼在《偽裝者》和《創業時代》中也證明了演技,穿上了警服更漂亮了;蘆芳生不演日本人後,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也有精彩的表現。

    以往我們看懸疑劇、破案劇、諜戰劇之類的燒腦劇時,許多反轉和情節線索之類的細節都是透過演員的敘述和旁白完成的,甚至還有回憶,比如又發現了什麼什麼證據線索之類的。

    而在本劇中,有個很好的地方就是我們訥訥感看到演員看到的細節,還用文字點出來了,這樣觀眾就能更多的代入角色,參與劇情,也更容易產生自己的判斷。

    我覺得挺好的!

  • 3 # 喵喵探影視

    個人是比較喜歡懸疑劇,《心靈法醫》這個名字也比較有新意,劇情一開始的音效和畫面色彩,就省卻了那些拖泥帶水的前奏,直接進入主題,情節緊湊。所講述的案件都是由真實案例改編。

    人,生而平等,生命健康和人格尊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及其重要,任何人不得剝奪。生老病死雖說是自然規律,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如何死、何時死、何地死這往往不是我們自己可以主宰的。

    倘若一個人的死亡是非自然死亡,那麼查清死因就是法醫的天職。天賦人權,人的生命權利至高無上,法醫替天行道,維護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神聖不受侵犯和凌辱。他們每天穿行在光明與黑暗、生命與死亡之間,代表死者向活著的人說出來不及說的話和那臨死前的痛苦、掙扎、委屈、絕望...

    這部劇很好地展現了法醫的職責,描述了法醫是如何運用各種技術,經過現場醫學勘察、醫療跟蹤取證、傷情的活體醫學檢查觀察、屍體解剖、症狀分析、測試比對、遺物鑑定、特殊查體等手段還原案發實況,幫助警方破案的過程。

    此外,這部劇對醫學專業知識的描繪相對比較詳細。

    第一集解釋了“面板金屬化”。其指的是當金屬電極與皮膚髮生接觸時,電極金屬發生汽化,金屬微粒會沉著於面板表面及其深部的現象。第二集透過肺葉重量的變化、紅細胞凝塊向觀眾講述了溺亡體徵的表現。也提到了蛛網膜下腔出血,它是由外傷或是疾病引起的腦底部或是腦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引發的一種臨床綜合徵,是一種非常嚴重和常見的顱內出血。

    當然,我們常常都太過於專注案件本身,卻忽略了案件背後,犯罪嫌疑人產生作案動機的原因和死者生前的想法、需求。

    而這部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在尋找真相的同時揭露著社會和人性。法醫明川身上有一種特別彌足珍貴的地方,那就是他的同理心。他會長久地盯著死者的遺像,會去調查死者生前的生活,會去體驗死者生前的工作。

    他還強調:人死以後,就可以變成隨意處理的標本嗎?他對死者抱有敬畏之心,對屍體做到了最大的尊重。他願意並且擅長於去理解、預知他人的情感,能夠將自己代入死者生前的處境,客觀而冷靜地去感知死者的感受,關懷死者的需求。

    同理心是一種與別人共情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共”字上面。能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對待他人情感態度是有深度的,且在情感和思考方面的代入感非常強烈。而同裡心最珍貴的地方,就在於它讓我們始終對傷害持有戒備。

    這部劇和其它偵探懸疑類片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弱化了犯罪案件血腥恐怖的場景,也犧牲了部分推理和調查案件的程式,但著重突出了溫情。側重講述了法醫明川和死者間心靈的溝通。犯罪和調查都是冰冷的,而死者的心靈是有溫度的。

    單元案件中所涉及到的夫妻感情、單親媽媽的話題,都是值得去討論和深思的。因為妻子生不出孩子而出軌,最後錯手殺死妻子的丈夫。孩子不應該是維繫和影響婚姻的決定因素。孩子應該是愛情的結晶,是家庭的延續,而不是婚姻的核心。太多人因為生不出孩子而離婚,又有太多人因為想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煎熬地過著名存實亡的婚姻。

    婚姻的主心應該是愛,是懂得,是付出,是相伴和扶持。而我們總是顛倒了婚姻的主次,拋棄了相愛這個必要條件。

    看到第二集結尾的部分,其實內心是有一點觸動和感動的,我甚至有點兒哽咽。一個打著三份工獨自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因為過勞而掉入魚池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女性在職場上本就屬於弱勢群體,何況是一個單親媽媽,她還得費盡心思去賺很多的錢,足以能夠撫養自己的孩子,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她們的生活包裹著無盡的艱辛、無奈,無人傾述,卻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一個家,撐起孩子美好的未來。

    母親的偉大讓人動容。社會應該加大對單親媽媽這個群體的關注,透過完善相關的法律,去保證她們的權利,讓她們能在社會上,在職場上,受到最基本的尊重,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受到很多的關愛和幫助。

    當然每部劇都是有不足的,比如配樂偶爾會與情節不搭,讓人覺得跳戲和不合時宜的逗趣。當然這些都不是什麼至關重要的大毛病。它最大的毛病,就是又要讓我開起熬夜追劇的模式了,就像吃了炫邁,根本停不下來。

    最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對生命抱有最基本的尊重,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相互體諒,相互包容,就不會有那麼多悲劇慘案發生,社會也將更加和諧美好。因為,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做好自己,不渡他人,但行好事。

  • 4 # 話佗開診所

    11月18日,由聶遠、宋軼等主演的懸疑破案劇《心靈法醫》正式上線開播了,該劇改編自法醫朱明川的小說《聽屍》,講述破案無數的鵬海市法醫明川被刑警女隊長羅筆芯懷疑與一樁連環殺人案有關,羅筆芯為了觀察明川,開始與其搭檔破案。

    國內關於法醫題材的電視劇不多,之前張若昀主演的《法醫秦明》頗受好評,這次又來了個法醫明川,同樣受到了很高的關注。

    聶遠一直是中生代實力派男演員的代表,尤其是在《延禧攻略》之後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而宋軼憑藉《偽裝者》中的於曼麗一角為觀眾熟知,可惜後來一直不溫不火,出演的大多數是配角,這次總算好不容易可以擔綱女主角了。

    不過《心靈法醫》剛剛開播後觀眾的反饋並不理想,不少網友直言該劇案子和推理過程都很簡單乏味,充滿了各種老梗,而且bug很多,配樂很差,作為一部破案劇來說實在很無趣。

    聶遠和宋軼的演技至少保持線上水平,只是這種懸疑題材的電視劇如果連最起碼的推理過程都沒有做到精彩和嚴謹,那麼請再紅的演員來也沒用,幾乎可以註定了它的失敗。

  • 5 # 經典再次重現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該劇根據法醫朱明川小說《聽屍》改編,講述了鵬海市法醫明川(聶遠飾)破案無數,成為遠近聞名的“聽屍者”,卻因“殺人醫生”案被刑警隊長羅筆芯(宋軼飾)懷疑,筆芯為徹查明川,搭檔明川破獲多宗離奇案件的故事。

    看點扣人心絃、質感考究精良 實力演員同臺飆戲精彩滿滿

    以一宗“現場沒有指紋、沒有作案工具、想象不出作案手法”的神秘連環案,引出了男主角明川特殊而又神聖的職業——法醫。作為鵬海市最優秀的法醫,明川總能從細微之處發現關鍵性證據,幫助警局破獲無數要案,然而種種線索卻將他指向了“殺人醫生”連環案。為了秘密調查此案,極富正義感的女刑警羅筆芯受上級任命,到鵬海市刑警隊擔任大隊長,與明川成為搭檔。明川的身份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他與案件會有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絡?重重看點,扣人心絃。除此之外,該劇採用單元案件形式,明川與羅筆芯在攜手破案的過程中,不僅要查出事實真相,給逝者以關懷、生者以慰藉,同時也將帶給觀眾一個個治癒人心的精彩故事。

    而在定檔海報中,明川、羅筆芯、丁春秋(蘆芳生飾)、黃小蓉(張庭菲飾)、姜小白(郭耘奇飾)立於法醫解剖室,案件照片、化學試劑、橘黃燈光,在展示環境資訊的同時,烘托出該劇精良質感。頭頂一束白光打下,結合畫面下方的slogan“我想讓世界知道你曾經活過”,象徵著劇中人尋求真相、溫暖世界的初心。

    還原真實案件 暖核法醫明川給予暖心心靈慰藉

    《心靈法醫》除追查兇案真相外,更多地傳遞出對逝者以及複雜人性的關注。在該劇的創作理念中,懸疑、推理、燒腦只是表現手段,最深層的思想核心,是透過一個個案件繪出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真實而複雜的情感關係。因此,揭露案件本身的殘酷不是目的,而是為了烘托美好的、溫暖的、正能量的情感。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十三盤娛樂

    《心靈法醫》改編自法醫類文學大IP《聽屍》,《聽屍》這部法醫類小說之所以廣受歡迎主要在於兩點,一是沒有什麼廢話,就是讓人去看一個又一個的奇案記錄,沒有什麼多餘的煽情文字,讓觀眾自己去想自己去說;二是真實,這裡沒有什麼很神奇的事情發生,其實都是真實簡單的“案例”,但是越是簡單、越真實、越是震撼人心。

    而《心靈法醫》這部電視劇的劇本做了比較大的改動,把原本的一個案件記錄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有血有肉的故事,再把一位普通的法醫變成了極具英雄氣質的法醫,一句話,“沒有明川破不了的案”就牛得不得了。

    導演和編劇對這個故事的藍本打造得非常大膽,為什麼要這麼做呢?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如何破局法醫類影片的侷限性

    《心靈法醫》的導演是龔朝暉,龔朝暉直言,最初的時候並沒有找到拍攝的靈感。其實龔朝暉的這種感覺非常的真實,細數一下市場上的法醫類影視作品,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其實同質化是非常嚴重的。法醫類一般都喜歡用以下幾個賣點:

    1、足夠血腥和視角衝擊力的畫面,因為是法醫,接觸到的是屍體,而且很多都是非正常死亡被破壞的屍體,斷肢、人體器官、內臟等等都成為此類影片展示的重點。

    2、一個酷酷的言語不多的法醫在那做屍檢工作,然後裡面會蹦出一大堆專業術語,顯得非常專業和有意思。但是當你看了幾部以後,估計你也不想看了,哪有那麼多新奇事物。

    3、離奇的作案手法,也就是走柯南路線,經常出現高智商犯罪等等。

    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口碑的法醫類電視劇國內國外都有:

    1、國內最典型代表《法醫秦明》

    《法醫秦明》改編自《第十一根手指》,整部劇都是以展示法醫工作為重點,連男女主角的感情線都沒有,可以算得上比較硬核了。而這部網劇一開始就非常的重口味,案發現場的屍體的被殘害程度只能用“變態”來形容。

    但是當時這種題材非常新穎,所以大家的接受度還比較高,算是硬核法醫片的代表。

    2、國外最典型代表《CSI》,國內翻譯《犯罪現場調查》

    這部劇應該可以說是帶起了全球範圍的法醫類影視作品的潮流,從2000年上映開始,持續6年都是火爆。美劇的製作精良就不多說了,在這部劇裡展示了很多的高科技元素,以及案件背後的一些人性故事。

    而這部電視劇也成為了美國警方和歐洲一些國家的警方、還有日本警方的學習材料,可見它的真實程度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極致。目前我們貌似還做不到,但是相信將來也會有這樣的精細之作。

    要超越前作很難,可能會被人說成模仿,而《心靈法醫》做了一些比較大膽的突破,比如不再依靠血腥的屍檢工作來譁眾取寵,而是強調生死背後的情感故事。

    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是對的,在拍類似的劇目,不過是商業利潤的收割,並無藝術上的意義了。

    法醫明川的主角光環

    在電視改編裡,明川做過刑警,所以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偵查能力、推理能力,而且還很能打,可以說是能文能武。在狼人案裡,嫌疑人逃走,一堆刑警圍堵都解決不了,結果是明川把嫌疑人制伏了。

    在做法醫方面,也許因為有了之前的刑偵經歷,明川自己也參與查案,除了正常的屍檢工作以外,明川還會從事以下一般法醫不會做的事情:

    1、明川喜歡和死者對話,當然屍體是不會說話的,這應該只是一個比喻,應該說明川很想看看死者的所思所想,應該是透過推理完成。

    2、明川會根據案件的情況去走訪和尋找支撐證據。

    3、明川表面上比較不羈,工作時間比較彈性,但可以說是無時無刻都在工作。興趣愛好比較廣泛,其實他的很多讓人不解的行為都是在體驗死者的曾經,也是為了破案。

    因為明川的人設似乎有點過於強大,顯得刑警隊裡的正兒八經應該查案的刑警們有點弱雞。這個點是大家普遍比較質疑的。但是換個角度想,其實這樣也是不錯的,增加了角色的魅力。畢竟上文提到了,導演其實想破局,所以不是靠血淋淋的東西來吸引眼球的,而是打感情牌,這個時候如果主角的主角光環也沒有,整部劇可能就會變得很平。

    所以我覺得對主角秦川的主角光環是合理的。

    對於女主讓人覺得討厭的人設

    宋軼出演的女主角羅筆芯是一個一板一眼的刑警隊長,工作幹練,能力強。這部劇一開頭是透過貫穿始終的乾屍案,而透過目擊者的比對人像,和明川長得很像,所以羅筆芯才會調到光明市的刑偵大隊,就是為了接近明川。

    也許有了這種先入為主,再加上明川的一些行為確實很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所以羅筆芯總是在語言上和工作上對明川都有一些偏見。女主這些相當讓人討厭的行為也成為了廣大網友吐槽的重點之一。

    但是羅筆芯實際上是一個劇情的推動者,正是因為她對明川懷有偏見,這個隱藏的矛盾是推動劇情的關鍵。而羅筆芯的不近人情、刻板印象都不太討喜,但是相信後期隨著女主對明川的認知的改編,女主的光環也會慢慢出來。

    心靈劇場的破天荒嘗試

    在每一個案件結束以後,還會有一段獨立的心靈劇場,這是一場生者和死者在異空間的再聚。矛盾過後,大家重新敞開心扉,面對面地去對話,讓觀眾能夠從更深入地角度去了解案件背後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就像明川問羅筆芯的一句話:“你覺得殺一個人是很容易的嗎?”

    確實,世界上殺人犯還不至於到處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殺人是並不容易的事情,心理壓力巨大,如果沒有足夠充沛的慾望和理由,沒有人會去殺另外一個人,這背後都是有故事的。

    所以心靈劇場嘗試去揭露這些生者或者死者背後的傷疤,讓大家看得更加的真切,更能體會殺人動機的形成過程

    屍體是冰冷的,但是故事是溫暖的

    跟一般的法醫類別的電視劇一樣,這部電視劇裡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命案,只是不一樣的是,這部電視劇並不是純粹為了展示法醫的工作,也不是為了販賣血腥帶來的衝擊,而是希望給觀眾帶來另類的心靈治癒。

    裡面的每一個故事其實都並不陌生,都是飽含著深意的人性故事,比如裡面有單親媽媽為了孩子的生計疲累不堪的故事,有少女被侵犯導致價值觀扭曲的故事,有生父與繼父之間的故事等等,都是反映了社會問題的方方面面。

    每一次的破案,其實都讓死者在天之靈得以安慰,而生者也從中學到了些什麼,關於屍體的故事,呈現出來卻是溫暖的劇情。

    特殊的音效設計

    導演龔朝暉是個鬼才,在表演和音樂上都有很強的天賦,這部電影的音效處理也是出自龔朝暉的手筆。龔朝暉直言,要充分感知這部劇的最佳觀影感受,最好還是有家庭環繞立體聲音系統下觀看,這部電視劇會變得更有質感。

    客觀地評價這部電視劇

    導演龔朝暉大膽地把一部法醫片,拍成了情感片,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部作品其實具有積極的探索意義。但是這種改變其實也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一些法醫類的忠實觀眾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獵奇心理沒有被滿足而不滿,而喜歡的人可能還挺喜歡這種新的感覺,至少不會看個法醫片恐怖地像在看恐怖片一樣,換個角度看也是不錯。

    結語

    總體來說,這部電視劇還是算得上中上的良心之作,在這個冬日裡,是一部可以用來溫暖心靈的不錯的一部另類作品。建議不要用原作去對比,因為原作根本就不適合拍成影視化的東西,因為裡面其實沒有主角,都是一個一個案例。經過影視化的改編,做到這個程度也是不錯了。

  • 7 # 青藝影娛

    總體而言,《心靈法醫》算不上很優秀,有很多不太令觀眾滿意的地方。

    《心靈法醫》電視劇簡介

    《心靈法醫》由聶遠、宋軼主演,豆瓣評分5.3分。性格古怪,專業超群鵬海市法醫中心主任明川,在當地法醫領域是個絕對權威。當明川站在屍檢臺前,他就成了鵬海市遠近聞名的“聽屍者”。適時,光明市又發生一起幹屍案,兇手似乎受過專業訓練,反偵察能力極強,被稱為“殺人醫生”。光明市女刑警隊長羅筆芯認為“殺人醫生”是警察系統內部人員的可能性很大,並將目光鎖定在臨市的明川身上…羅筆芯決定徹查明川和“殺人醫生”案的關聯,並開始調查明川神秘的經歷和背景,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深埋多年的秘密終於重見天日……

    這個劇演員演技沒有問題, 後期製作沒有問題, 這裡只說劇情,有三點明顯問題 第一點 : 如果抗日神劇裡的主角開掛就是刀槍不入,那麼這部劇的法醫就是無所不能。法醫印象中就是警方辦案的輔助過程,提供警方屍檢報告,根據報告的線索警方思考以及採取下一步的查案措施。我對這個職業認識不深,昨天查了一下,發現他們學的東西也挺多,再加上影視劇裡戲劇性的描述,我們的男主角全程來了掛。劇情剪輯太過於突出主角,弱化其他角色行動。有人說,這部劇警察都沒有調查,只有法醫在調查,警察就沒有自己查案的手法。第二集裡 淡水海屍案,羅筆芯隊長帶領丁隊去查了漁網,結果沒有什麼收穫,而主角在和小朋友聊天時,就獲取到了重要線索。不是警察不作為,是主角一查一個重要線索,而警方在一步一步來,把原本就沒有很多鏡頭的警察顯的更沒有能力了。第二點 :過於溫情路線。劇名字叫“心靈法醫”,心靈再前,編劇也一直想寫出感情在查案過程的重要性。所以劇裡面,就是用僅有的證據懷疑嫌疑人之後,利用情感感化,讓嫌疑人自己說出作案過程。刑偵劇大家看的不僅有刺激,還有案件的推理過程,這樣查案,嫌疑人把包袱全部抖落出來,大家當然覺得沒有意思,更何況裡面主打溫情路線太多,有好多寫感情的東西,把原本就不長的探案時間壓縮,重點失衡,當然不滿意。第三點:邏輯閉環非常生硬,杜撰之感遠遠大於“驗證感”。法醫要做的事情應該是驗證,比如《法醫秦明》裡張若昀的上場方式雖然過度騷包、但至少這個角色認認真真“透過屍體說話”,而《心靈法醫》裡的法醫一會幹刑警的活、一會幹編劇的活。原本邏輯就相當牽強,劇作還在閃回裡拍攝非常情緒化的內容,更加重了這種“他究竟在瞎說些什麼”的不可信程度。辦案時男主角一人滔滔不絕,刑警隊法醫中心眾人老老實實站成一排、像列隊的親兵也像被封印的吉祥物,總之完全不像同事,非常生硬,自然質感全無。電視劇所要表達的東西是正能量,這是全劇給人印象好的地方

    與日劇《非自然死亡》側重的點比較相似,比起已經死亡的結果,能夠傾聽當事者的生前故事未嘗不是一件更溫暖更有意義的事呢?

    有很多悲劇就是怎麼離開這個世界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像覃紅單親媽媽的死因為有明川法醫才能夠讓她的離去更有意義和價值,孩子會知道媽媽是一個很愛她的人,以後也會帶著這份愛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同時明川也幫助馬超一個好人洗脫了證明,沒有發生冤假錯案,同時也讓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歸宿。

  • 8 # 七話影視

    《心靈法醫》有吸引力的元素頗多,這不僅是聶遠翻紅後首部現代劇,還是2019新劇中相對稀缺的推理題材。更重要的是,這部作品改編自專業法醫朱明川的小說,有專業人士的原著打底,已成中國產推理劇的品質保障。

    聶遠之外其他選角也多以演技為主,除了女主角宋軼長相與大眾心中固有的刑警隊長形象不符外,演員卡司基本沒其他槽點。這奠定了本劇的“養眼”基礎,不過《心靈法醫》最為值得推崇的,其實是他的節奏。

    節奏有迴歸刑偵老劇的兆頭,取材接地氣

    在長劇集盛行的環境下,推理懸疑劇也深受影響,許多案件都因冗長的體量而失去原本的緊湊感。2019第二季度白宇的作品《紳探》上線時,四集一個案件的時長,在很多觀眾眼中已經是業界良心,但與經典老劇相比節奏還是慢不少。

    這一點,《心靈法醫》相對來說比較有迴歸老劇風格的兆頭,第一集便三個案件同時進行。開局點到貫穿全劇的乾屍案,男主角出場幾分鐘便破獲的盜墓案都給相關人物做了不錯開場,又在同集中解決了第一個正式案件,更加緊湊。

    故事前半程的劇集中,大多做到了一集一案或一集兩案並行的節奏,案小卻不拖沓非常有誠意。這樣的節奏,上一部能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同題材作品,還是至今沒有被超越的經典老劇《重案六組》。

    而某種意義上來說,《心靈法醫》整個基調也有《重案六組》影子,最直觀的便是生活化的案件選材。

    因生子問題而引發的夫妻爭執致死、因生活壓力而導致的過勞死、偏心的母親與對母愛極度渴求的兒子等等,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共鳴。本劇大多數案件的起因與發展,都可以算是接地氣的。

    可能對於習慣性看燒腦、反轉風格的觀眾來說案件簡單,但兇手作案動機有共鳴,破案反轉不多,才是與現實最接近的狀態。《重案六組》面世時,給觀眾以觸動的地方,也不是案件多燒腦,而是對人性、現實的側寫夠真實。

    《心靈法醫》能夠堅持緊湊節奏與生活化的案件取材,這一點非常值得點贊,也值得同題材參考。但該劇節奏與取材多值得點贊,作品的漏洞就多讓人惋惜,它身上有《重案六組》的些許影子,卻因兩個問題的存在無法也前輩相提並論。

    一、想要接地氣卻又無法放棄“高上大”的製作基調

    推理題材作品,往往以溫和中暗現人性或全程燒腦反轉拔高體驗為主,前者更生活後者更藝術。內地推理作品曾經以前者為主,日系、歐美系推理則以後者為主,不能簡單的評判哪種方式更好,不同的藝術呈現方式有不同的魅力點。

    但,不得不承認,相對來說後者受眾更多。

    畢竟,燒腦、反轉帶來的刺激感,很符合現代觀眾喜好,整個畫面與故事也看起來更“高上大”,是時下流行的的製作風格。《心靈法醫》案件取材與故事節奏,讓它的基調原本應更接近《重案六組》的生活化,亦可以有自己的風采。

    但《心靈法醫》故事基調中的接地氣卻沒有被完美呈現出來,因為整個作品製作風格明顯無法放棄當下懸疑題材推崇的“刺激、燒腦”,最終反而成了四不象。這一點,在人物塑造、後期製作體現更為直觀。

    人物塑造臉譜化

    喜歡《重案六組》的觀眾對六組每個人物都會記憶深刻,因為他們身上便蘊含著“生活百態”,無論戲份強弱都留下鮮明的印記。溫和睿智的大曾,雷厲風行的季潔,在青年與中年之間過度的江漢,年輕有朝氣的白羚,都是我們的童年記憶。

    編劇可以不給予大量筆墨去描繪每個角色的特性,卻需要給他們定下獨立的人物魅力,讓角色接上地氣。但案件偏生活化的《心靈法醫》,在人設方面選擇的是偏向偶像劇式的設定:全員臉譜化。

    作為法醫卻拿著刑偵警員劇本的男主角明川,這個角色強大如“神”。

    他可以透過屍體發現被掩蓋的真相,更具有微表情觀察能力,偶爾還能分擔談判、審訊專家的職能。這樣的設定,在時下流行的燒腦推理作品中其實並不少見,《白夜追兇》、《法醫秦明》等作品,都是以突顯主角能力為藍本。

    但這些作品同時也有一個共性:配角仍舊有獨自的魅力。

    《白夜追兇》的周巡、舒桐推理能力與主角相差甚遠,卻仍舊是本職中的佼佼者,也是主角重要的輔助。《法醫秦明》中的兩個“助手”,甚至讓李現、焦俊豔兩位演員小小的火了一把,皆因角色有足夠的張力。

    然而,《心靈法醫》模式化的主角背後,還有一堆模式化的配角。蘆芳生飾演的副隊長丁春秋在男主角在場時猶如背景,一個刑警卻只承接了男主好友的擔當,配角專業能力是否線上,全靠男主角是否“掉線”。

    宋軼飾演的女主羅筆芯,也成功將她在《偽裝者》中積累的濾鏡撕破,大男主劇中女主所有的缺點幾乎都在她身上匯聚。多疑、衝動、智商時有時無,堆積太多“臉譜”的結果,便是無法讓觀眾認可她刑警隊長(還是異常優秀那種)的身份。

    想要立足現實,卻又無法放棄偶像化人設,兩者之間又不能妥善融合,是非常遺憾的。

    後期製作混雜化

    《心靈法醫》在攝影、配樂方面,採用了不少看起來高上大“流行元素”,比如搖晃鏡頭與魔鬼配樂。

    搖晃鏡頭即手持攝影,常用於文藝片、紀錄片拍攝,對人物心境的烘托以及畫面真實感呈現非常有利。一些犯罪題材為了呈現人物內心或打鬥場面真實性,經常會使用這種手法,但搖晃鏡頭過度使用或與劇情不搭配也會適得其反。

    畢竟,《心靈法醫》手持拍攝鏡頭運用的過於頻繁,且與劇情難融合。犯罪心境變化或者懸疑強烈的戲份出現時,尚能感受到鏡頭語言魅力,但主角們日常工作中仍舊使用這種鏡頭風格,既顯得格格不入又讓觀眾眼暈,體驗相當不佳。

    同樣被過度使用的,還有喧賓奪主的配樂,該劇首批觀眾相信都會對突然出現的配樂記憶猶新。配樂能成為一部作品的靈魂,無論懸疑、偶像或正劇,為劇本量身定做的音樂,都是必要的。

    但這並不代表有配樂、配樂夠有記憶點、夠響亮便是藝術,一個不分場合或者說沒有把握住合適場合突然出場的配樂,只會產生突兀感。最終,觀眾記住了配樂,卻沒有感受到它與劇本的搭配藝術、也沒有感受到它存在的意義。

    在《心靈法醫》中無論是手持攝影風格還是配樂,單獨拎出來都是“時尚單品”,原本應該是加分項,但過度與不恰當的使用反拖後腿。結合案件風格,頗有把中式松柏盆景打扮成聖誕樹的錯覺,再華麗的飾品任意堆砌都是累贅。

    二、推理邏輯漏洞過多,劇情重點偏移

    沒有找準作品製作基調,會影響它成為經典,但若能在劇情上征服觀眾,仍可成網劇“爆款”。然而《心靈法醫》在案件設定及重點分配上,仍舊有許多問題,這使它難經推敲。

    簡單案件複雜化,為燒腦而燒腦

    正如七話前面所說,本劇案件取材相對生活化,但它卻想突顯燒腦感,最終故事撐不起燒腦,燒腦也展現不出故事原有魅力。

    第二個案件中的死者最典型,她在淡水湖中溺亡屍檢卻顯示死於海水,於是法醫明川便利用自己的專業實力,成功將死者真正溺亡地鎖定在海鮮養殖場。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一段燒腦劇情是為了突顯男主角的魅力,但它的燒腦卻沒有說服力。

    比如,養殖場老闆在拋屍之時並沒有脫去死者的工作服。

    所以,即使沒有法醫出面,警方從死者的衣物、工作記錄調查便可以鎖定養殖場,完全不需要繞如此多彎路。但為了突顯明川的“高智商”,編劇反將最直觀的線索當成空氣,把簡單的案件複雜化。

    邏輯不緊密,設定重複率高

    完全由明川一人主導的案件,邏輯漏洞也非常明顯,鋪墊不夠細膩順暢。

    以第一個案件為例,兇手直接聊爆式發言已經很不合常理,行為更難讓觀眾理解。在夫妻兩人推搡過程中,變心的丈夫發現妻子摔倒流血昏迷後,為了表現人物的複雜性,編劇安排他“給妻子急救”。

    原本是能夠豐滿人性的橋段,但丈夫急救的方式是用吹風機線頭給摔傷的妻子做電擊,咦?咦?咦?看到這裡七話與彈幕中的觀眾一樣,腦中浮現三連問,這到底是救人還是補刀呢?

    且不說電擊耳後部位本就不符合急救常識,假使真有這種特殊的急救方式,那麼在稍微暗示一下死者丈夫有醫生或理工科背景,才能使劇情連貫合理。超出普通人的意識行為卻又不給出鋪墊,反讓原本有意義的刻畫浮於空中。

    為了客觀評價這部電視劇,七話忍著細節漏洞看了20餘集,還發現了一個更為有意思的設定。在這部劇中,多起案件的第一發現人都會選擇不報警甚至為了撇清關係拋屍、毀壞現場的行為。

    理由基本都很一致:“撇清關係”。

    不可否認,現實中的確有這種人的存在,但一部電視劇多次出現同樣的人物,便超出了常規範圍。過度使用此類設定亦顯示出編劇創意與儲備量的不足,這讓許多案件兇手的作案動機很有真實感,破案過程卻是非現實的。

    戀愛戲份畫蛇添足

    後半程劇情,還有一個明顯的問題,愛情戲份過多。對於推理、懸疑類作品觀眾來說,愛情委實不是重要吸引元素。雖然愛情可以做推理的調味劑,但過多刻畫還是使本劇重點偏移,更何況男女主完全沒有火花感。

    激發不出觀眾“少女心”的愛情戲,既拖慢了節奏,又降低了故事格局。

    在“一切皆可談戀愛”屢次遭遇痛批的當下,在《無證之罪》、《白夜追兇》等作品不突出戀愛戲仍受到追捧的當下,觀眾顯然已經不再沉溺於膚淺的言情。但製作方們,還是太將戀愛戲當成“靈藥”,畫蛇添足。

    一部完全沒有可取性的推理劇,不會讓觀眾覺得遺憾,但《心靈法醫》原本擁有不少可取性。如果製作方找準故事基調,在劇情刻畫中更加細膩縝密,或許能成為當下的爆款甚至延續《重案六組》風采。

    可惜,一系問題影響了原本的好題材與好卡司,最終只能成為一部不能太動腦筋思考的速食劇。這是當下製作方面需要反思的現狀,觀眾已經慢慢開始追捧有演技的演員,製作方們也要拿出經得起咀嚼的作品回饋觀眾才行。

  • 9 # 豬八戒剪輯

    答,豬八戒影視,

    這劇,屬於 懸疑 網劇 犯罪 推理的電視劇。

    演員的話都是有演技的,重要的有女演員,我的話,暫時給了四星。

    吐槽以下四點。

    1.一直都喜歡破案法醫警察的型別的電視劇。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這劇感覺警察都沒起太大的作用,都是靠法醫比較多,因為這次男主明川看起來不著調,實際上沉穩冷靜。女主羅隊覺得有點不適合當隊長,既然是隊長,按道理是很有實力的,結果到好,什麼都要問法醫。隊長你沒點本事怎麼當的警察,怎麼查案?喜歡的是,這劇情還可以 其他不說,最起碼有美女。。現在還是在追劇,很期待最後乾屍案的結果。

    2.演員的演技,整體來說,是很好的,只是被這劇,的故事,寫的編劇,弄的這樣 ,羅筆芯這個角色讓我看起來,這角色,只有一個表情,像機器人似的,倒不如真的弄個機器人,還更好,聶遠,演技還是ok的,一個人在厲害,沒有好的平臺都是發揮不出實力來的,只能怪,這劇寫的有一丟丟問題。

    3,我感覺最不好的,是,這劇不是”鬼片,為什麼總有些配樂出來,還沒有前兆,怪尬的,不是到,導演是怎麼想的,還有就是,為什麼要給,文字,配解釋,哪裡都有 ,看劇,那有時間看你們的解釋,如果演員演技好,劇情好,基本不用解釋都可以看懂的,你自己寫的 拍出來,自己都沒信心?,難搞。

    4,我寫作文,雖說,都是流水賬,流水賬什麼意思?

    自我觀點,動寫點,西寫點,有開頭,呢,但又沒結尾,看的不是很舒服啊,要個答案都沒有,該解釋的,有不解釋,也不能把觀眾帶入劇中,沒有什麼淚點,感動地,驚喜地,只有數不清楚的,bag 。

    沒有看過原著。

  • 10 # 娛樂任我行

    因為看過《法醫秦明》,所以未播前就對《心靈法醫》相當期待,追了幾集果然很對我的胃口。沒有故意賣弄推理,完全證據說話,節奏也控制得不錯,感覺整部劇還是很可圈可點的。

    坦白說《延禧攻略》那會兒不太get到聶遠的演技和魅力,《心靈法醫》裡的眼神和動作真的很man咧。

    另外從《偽裝者》就很吃宋軼的顏,自然的氣質寡淡臉,旗袍服楚楚動人,警服現代裝扮相簡單清爽,又顯得活潑慧酷酷的。

    尤其連兇手的微表情動作都標了出來,而且心靈法醫每個案子後邊有個心靈劇場,讓受害者和兇手對話來演一出獨幕話劇,讓整部劇變得很有意義。

    該劇根據法醫朱明川的小說《聽屍》改編,案中案也一環扣一環,講述法醫明川破案無數,成為遠近聞名的“聽屍者”的故事。

    男主角卻因“殺人醫生”案被女主刑警隊長羅筆芯懷疑,在調查過程中搭檔明川破獲多宗離奇案件的故事。

    從目前來看第一個案子是關於老婆摔下樓摔死,老公拼命自爆;第二個案子是關於女工打多份工,結果過勞累死在老闆的養魚池。

    第三個案子是狼人殺人案,一個患有狼人綜合症的明星咬人;第四個案子是妻子用輻射性很強的石頭殺了前夫。

    感覺懸疑和燒腦並存值得一看,但還是奉勸大家不要在晚上看,會影響睡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波羅申科和俄羅斯,誰才是刻赤海峽軍艦事件中最大的勝利者?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