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岷山之客玉

    單憑有那麼幾個荒唐皇帝而明朝國祚延續了276年,就可知士大夫與君王共治天下以及其他制度安排的適用性,吹一吹有何不可!

  • 2 # 孤星冷月7863

    主要是明朝在清朝寫明史被黑了一次,現在一些滿遺又來黑,民族英雄被打倒,開啟電視滿屏的奴才戲,正是這些人在搞破壞,別人不想成明粉也成明粉了。歷史早已定案的人物愣是要拿出來黑,還要給秦檜、吳三桂等的漢奸們翻案,從溥儀投降日本人建立偽滿洲國一樣,這些人一有機會就會反叛!我是看不下去了!

  • 3 # 毛火榮

    這個不能這樣說,任何朝代都有好有壞,只看優點不行,只談缺點更不行,讀史,應該是知興替,明得失,而不是爭長短

  • 4 # 風中小草59

    清朝腐敗無能已經蓋棺定論,而明朝也是個壞朝代

    核心是隨著經濟發展人,民族主義興起,和南韓一樣,民族心理導致了明粉

    明朝是整個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中國本身在自然科學上就不如西方,到了明朝乾脆徹底的放棄了理科,禁天文,廢明算科

    魯迅要廢除漢字,梁啟超不看中醫,為什麼?

    就是日本也是在全面西化後,自己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拾起來自己的文化

    實際上民國時期要徹底廢除中國文化,就是認為中國文化和西方不一樣,做不到在自然科學研究上領先

    從漢唐,到清朝學習的核心就是四書五經,後面宋朝程朱理學,明朝心學,清朝考據學全部沒有超出這個範圍

    明清不重要,就是宋朝到清末也一樣

    民國時期很清楚,中國的核心就是儒家,只要以西方自然科學為核心才行,所以將中華文明核心換成西方的,保留漢子等,而極端的認為漢字都不要

    今天你以為你學幾遍文言文, 寫漢字就是中華文明,實際上核心早就是西方的

    明朝為什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回覆是什麼,就只中華文明,是從漢朝開始的以禮作為一個國家文明秩序的核心

    假設沒有西方,整個中國就是清朝滅亡了, 在出現一個漢家文明,恐怕仍讓是在儒家,禮教的框框裡打轉

    清末譚嗣同要賣領土,孫文為什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和日密約,防竊東北,只要漢地十八省,都是收到華夷之辯的影響

    從漢朝到清末中國核心文化就在四書五經這裡面打轉,不管是漢唐,還是明清,文人都是解讀這些書籍,禮保證社會秩序,四書五經就是中華的道

    這些東西我很笨,一直不明白有什麼用

    一句話承認自己的文明缺陷確實挺困難啊

  • 5 # 80年代三劍客

    易中天: 在中華帝國史上諸王朝中,清的疆域最大、人口最多。漢時的西域,唐時的吐蕃,內外蒙古和臺灣,全都被它納入版圖,遠遠超過自秦開始,漢、唐、宋、明因之的“傳統疆域”;清的人口也超過歷朝歷代。據統計,秦代人口不過兩千萬,漢最多六千萬,晉一千六百多萬,唐四五千萬,北宋四千六百萬,元末五千餘萬,明末六千餘萬,清的人口則至少上億。所謂“四萬萬五千萬同胞”,當有不少是大清帝國留給中華民國的“人力資源”或“人口遺產”。 清的軍事實力也很強大(僅次於元)。大清帝國與列強戰爭失利,常常使人們誤以為它不堪一擊。其實,在傳統戰爭範圍內,它是戰果輝煌的。秦的軍事實力是很強的,結果怎麼樣?“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漢的軍事實力也是很強的,結果怎麼樣?一個黃巾起義,就使它焦頭爛額;一個董卓之亂,就讓它命若遊絲。然而大清帝國即便在遭受重創、國勢衰微之際,仍尚能平定新疆,收復伊犁,鎮壓太平天國。至於前期平三藩、收臺灣、對付教門會黨,更是攻無不克。清王朝並不是“紙老虎”。 唐與清相比也相形見絀。唐徵高麗,數徵數敗;清則人關前即收服北韓。唐徵突厥,斷斷續續,清則人關前即收服漠南蒙古諸部,人關後數次討伐準葛爾,皆大獲全勝;蒙古族幾乎全部成為大清臣民。唐徵西域,勝敗無常,清出兵必勝,平定回疆,將其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唐徵吐蕃,負多勝少,清六次用兵,五次大獲全勝,終清一代,藏不敢叛。 無論是安內還是攘外,清朝都不遜於歷朝,即便在與列強的戰爭中數次戰敗,也沒有像宋、明那樣至於亡國。 事實上,大清王朝的國運十分長久,即便從1644年入關算起,也有267年,僅次於漢(426年)唐(289年)兩宋(北宋和南宋319年)明(276年)。但漢有新莽,實為兩代;唐有武周,實為腰斬;宋則後來只有半壁江山,北宋不過167年。而如果從1616年建國算起,清之國祚則還要超過明,竟長達295年之久。這樣算下來,清竟要排在第一。 長治久安的秘密不在於兵強馬壯,更不在地大物博,而在政治清明。在同為集權政治或專制制度的前提下,清代的狀況至少不能說是最壞的。相反,清之“康雍乾盛世”,持續134年,遠遠超過漢的“文景之治”50年,唐的“貞觀之治”23年,宋的“太祖太宗之治”30年,明的“仁宣之治”11年。當然,諸朝還有其他“治世”但斷斷續續,遠不如清之“治世”連續三朝,一貫到底。 事實上,有清一代,無宦官之亂、無外戚之禍、無荒淫昏戾之君,無帝后被廢被殺,應該算是“安定團結”。清代統治者(包括皇帝和攝政人物)也大多勤政。除“三節兩壽”(春節、端午、中秋,皇帝、太后壽辰),幾乎日日辦公,而且“當日事當日畢”。每天批閱奏摺數十上百件,不過尋常之事。 清帝國制度相當完善,辦事效率和保密程度也比較高。從中央到地方,體系嚴密,結構完整,號令暢通。因此雖然禍亂不斷,卻從未動搖國本,引起分裂,最後終能以和平方式,將政權完整交出。清之政治,並非一般人想象的那麼糜爛。 民生和民族也基本不成問題,所謂“基本不成問題”,是說其民生狀態和民族關係都不是最壞的,至少沒有壞到官逼民反的程度。 實際上清代統治者生活尚屬節儉,皇室年開支不過三萬兩,遠遠低於明的年開支一百六十一萬兩。他們對民生問題相當重視,政策也算寬鬆。自康熙至道光二百一十餘年間,民生富足,百姓多能維持小康。晚清時雖遭太平天國破壞,民族經濟仍有不俗的表現。1895至1913年間,民族資本工業發展速度竟高達年均百分之十五,這豈是崩潰的跡象? 當然,集權統治下廣大平民的生活還是艱難困苦的。但這是歷代王朝之通病,非清朝而獨然。何況,清末民生再苦,也還沒有像秦末、漢末、隋末、唐末、明末那樣天災與人禍並行,災變與民變並舉,餓殍遍地,饑民滿國,處處揭竿而起。清王朝,不是因民生問題滅亡的。 民族問題亦然。歷朝歷代都有民族問題,但清的情況相對較好。漢、唐征伐不斷,結果兩敗俱傷,只好和親了事;宋、明放任自流,結果無力還手,終於國破家亡。只有清,剛柔相濟,軟硬兼施,化敵為友,以少勝多,成功地創造了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局面。 編者注:就說上央視,講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偉大的朝代的,以前有閻崇年,紀連海等,現在有易中天。國外還有魏斐德、羅友枝 彭木蘭等知名漢學家。 反觀說大明朝中國最偉大王朝的,沒有一個歷史學家這麼說,似乎只有網上明粉。

  • 6 # 萬噴王

    問這話的十有八九是清粉。雖然同樣都是封建王朝,但是清朝從來沒有把漢人當成自己的子民,就是把漢人當作了別人家的狗,而自己佔了這個養狗場並且想經營下去而已。明朝皇帝認為自己丟了江山社稷,而清朝皇帝認為別人把自己搶來的三百年的養狗場給奪回去了。這就是為啥崇禎要吊死煤山,溥儀可以再建一個滿洲國的原因

  • 7 # 樂釋經典

    首先宣告一下我是漢族,但不是漢族沙文主義者,樓主提出的問題要統計一下明吹的階級身份(大部分都是貧二代快遞員、低檔小區、酒店、ktv保安、在校貧二代學生、農民工和農民年齡在18——40之間)就知道加上現在社會階級固化嚴重,他們總夢想著朱元璋式的成功,喜歡和懷念朱元璋的勵志故事而愛屋及烏喜歡他建立的王朝加上所謂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豪言壯語十分迎合漢族沙文主義者的口味,明吹們一直把所謂“祖訓”記在嘴邊也不看看此話的出處,在明吹的眼裡清朝就是個惡魔的存在,但就是這個惡魔把這段話記在《明史》裡,在一個黑前朝為傳統的中國怎麼就把這段話流傳下來了呢?說明清朝沒那麼在明吹眼裡的不堪,相反在記錄明史時朱元璋咋弒主都是一筆帶過,沒有嚴重渲染這種弒主悖天的大事,只是記錄事實而已,清朝皇帝還多次拜祭明太祖陵,足見清朝的統治者歷史觀很正,希望明吹們能學習一下你們眼裡惡魔般的清朝的歷史觀!

  • 8 # Super丶怒嶄

    咋說呢這事情,主要還是因為明是最後一個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加上晚清一系列的無能導致很多人認為要是明在不會這樣,其實我個人認為就算明朝還在未必會比晚清好多少,我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是封建王朝特性,明朝沒那麼好,第一晚明時期土地兼併非常嚴重,老百姓根本很難生存第二明皇室宗親幾乎貪汙腐敗嚴重已經引起了老百姓嚴重不滿,加上老朱不想讓自己子孫過自己過的苦日子所以規定自己子孫可以不用做任何事,躺著數錢就好,晚明時期朱家人有一百多萬,就是這群人吃垮了明朝,關鍵這群人只想享福不願意出力,在明陷入危機時一點忙都沒幫上還在拖後腿,第三當時晚明到了什麼地步,澳門和臺灣就是著時候丟的,至於天子守國門我覺得北宋也算,畢竟度過黃河就到了國都,崇禎不是沒想過去南京,只是面子上下不來而已

  • 9 # mike20172017

    為什麼不能吹,明朝不弱,後期的劣勢是腐敗所以至,每個朝代以及每個國家都一樣的,要比就比鼎峰期,或者大家都是末期的時候比,明朝一點不弱好不好

  • 10 # 無欲則剛199355568

    不也有很多清粉在給滿韃子洗白麼?我既不是明粉也不是清粉。因為這兩個時代,都是中華比較黑暗的時期,都不值得懷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汪偽政權的“76號特工總部”隊長吳世寶的下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