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跑調兒477

    希特勒主要目標還是歐洲,他和他的團隊沒有什麼全球戰略,主要是由於德國屬於內陸型的地緣大國,不是海洋大國,德國的海軍始終是短板,而且一直被英國海軍壓制,連登陸英國的“海獅計劃”都沒能力實施,加之希特勒本人對海洋也缺乏瞭解,這就限制了德國的對外擴張戰略,進攻蘇聯實際上也是壓迫英國投降戰略的一部分,當然,假如納粹德國征服了蘇聯和英國,統一了歐洲大陸,俘獲了英國海軍,也許會遠渡重洋跟美華人開戰。

  • 2 # 結74598932

    二戰的歷史,只能說德國的部分時間段的“心軟”,只能是這種結局了。

    其實希特勒在征服蘇聯之後的想法並不明確,只是要和日本相約在中亞地區匯合。

    從德軍進駐萊茵河非軍事區開始,就是報《凡爾賽條約》的仇……直到巴黎不設防。二戰歷史看著很有短暫的正義感。但是能讓盟軍從敦刻爾克撤走……德華人就是沒有日本和毛子那種心狠手辣。

    不列顛空戰開始,德軍就不停的犯一些戰略性失誤。從英國海岸線上佈置的雷達等等。德國的失誤就會讓他得不償失。後面不列顛空戰結束的時候,希特勒向英國求和。但是這時候英國皇家空軍已經沒了戰鬥力,只因為德國空軍也很慘,所以英國領空沒失守………但是丘吉爾不敢和德國談判。原因兩點就足夠:1.英國自身已經打不過德國了,怕暴露自己真實實力。2.就是擔心自己的海外殖民地。法國投降後,法屬殖民地都被日本佔去了,進而發生的珍珠港偷襲(美國斷了日本的海外原油)。

    所以說種種當時的事態,讓英國不敢和德國談。從現在往回看,英國有些多慮了。

    德國除了《凡爾賽條約》這個仇之外,就是要爭取自己的生存空間……現如今,北約的存在就是對二戰的嘲諷了。不多說了。德國沒有天時地利人和。不可能贏的。

    對比一下看看日本,就是要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為了醫學實驗,731的所作所為人盡皆知。為了資源,各種手段。除了巴西的幾百萬日僑,能讓日本不對澳門動手之外,沒什麼能讓日本顧慮的。

    日本就是隻藏獒。要打這樣的藏獒,只能用原子彈這樣的打狗棒了。

    德國只是被仇恨和種族主義衝昏頭腦。

    猶太人、吉卜賽人、黑人、Gay、共濟會會員、布林什維克這些人的迫害……

    但是搜尋一下《柏林的女人》,就知道,毛子是什麼樣的了。

  • 3 #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擊敗蘇聯後 會去進攻英國的海外殖民地 以切斷他們與本土的聯絡 削弱英國的外援 會在北非和義大利一起攻下埃及 在東方則會從原蘇聯邊境出發南下進攻印度 等英國徹底沒資源後 會進行登陸作戰 消滅英國 屆時 德國將佔領整個歐洲 整個非洲 西亞 南亞 西伯利亞 西藏 之後會從西伯利亞方向進攻北美 和美國決戰

  • 4 # 嚴維權

    希的戰畧不錯,只是豬一樣的隊友壞了他大事,希本是打算德日東西夾攻蘇聯,又誰知小日本有自己的打算,而發動珍珠港偷襲,把美國拖向了戰車!雖然小日本在東北有許多關東軍,他也是在靜觀其變,一旦西線戰事德有成績,它也會乘機北上,佔領西伯利亞,但希孤軍東進,戰線太長,最終失利,所以關東軍也無大動作!

  • 5 # A隨遇而安鼎鑫IT

    猜想 當時日本打美國是迫不得已!資源匱乏和自信的膨脹!哪時候日本在亞洲所向無敵!連當時蘇聯都得忌憚日本 要不斯大林怎會在遠東地區部署強大防禦部隊!要不是日本招惹美國!蘇聯也不會調走遠東防禦去回擊德國!當初即使日本不加擊蘇聯 哪怕是調集重兵再遠東地區佯動!對德國都是幫助!蘇聯沒準都得輸!蘇聯最終打贏德國也虧了這支始終為了防禦日本的遠東部隊!應徵那句話想讓一個人毀滅就得讓他膨脹!美國現在就是膨脹的不要不要的!

  • 6 # 一風2008

    當然是英格蘭。希特勒妄圖征服世界的步驟是先西歐,再東歐。只不過在打敗法蘭西后進攻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未能徹底實行。只好先實施“巴巴羅薩”進攻蘇聯。如果拿下蘇聯,下一個目標就是英倫三島了

  • 7 # 大將軍威武K

    筆者認為,希特勒擊敗蘇聯後的下一個目標是英國。

    納粹德國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是所謂的向東方拓展生存空間,疆域遼闊、資源豐富的俄羅斯大地自然就是勢在必得。但是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兩線作戰的經驗教訓,納粹德國起初在制定軍事行動方案時十分謹慎。

    當時的情形是,納粹德國西面有宿敵法國,也是必須拿下的,東面和中間夾著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這些國家無一例外的都是英國的盟國。其中德國和法國、波蘭還是宿敵,法國自不必說,一戰後對戰勝國對德國懲罰最重的就是法國。而波蘭則佔據著原德國領土——但澤,將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隔開。收復失地,也是一戰後德華人民及歷屆政府的夙願。

    無論是從個人感情還是從現實考慮,希特勒一直寄希望於同英國結盟,這樣不僅可以免除進攻蘇聯的後顧之憂,同時可以利用英國這一世界頭號殖民帝國的優勢實現稱霸世界的目的。

    而作為玩了幾百年均勢政策的英國,面對歐洲大陸幾大陸權國家——德國、法國、蘇聯的相繼崛起,為了達到互相制衡的目的,特別是為了對付意識形態極端對立的蘇聯,也需要一個堅決抗擊蘇聯的戰略伙伴。

    希特勒正是利用英國這一心態,先是大搞和平宣言,將自己裝扮成和平主義戰士。然後又大肆渲染來自東方蘇聯的威脅,又將自己打扮成抗擊紅色帝國的東方哨兵。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終於讓英國萌生了禍水東引、促成蘇德火拼的念頭。希特勒心裡也明白,他利用英國的讓步,一步步透過和平方式向東擴大勢力範圍,從德奧合併、割佔蘇臺德,將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弄成自己的僕從國。為了進一步標榜自己的反蘇立場,希特勒不惜花費大量精力與英國在東歐的重要盟國——波蘭改善關係,並暗示波蘭願意幫助其奪取蘇聯的西烏克蘭。

    然而,當《慕尼黑協定》簽訂完成後,希特勒開始圖窮匕見了。佔領蘇臺德不久,納粹德國順手就將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肢解,然後陳兵德波邊境,擺出武力解決波蘭問題架勢。英華人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比蘇聯更可怕的是納粹德國。而希特勒也深知一旦同波蘭開戰,不僅先前苦心經營的和平形象消失,同英國的潛在性同盟也隨之終結,德國必將再次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於是希特勒在最後時刻向現實低頭,閃電般的改善同蘇聯的關係,搶在英國與蘇聯結盟前以瓜分東歐乃至整個英國勢力範圍的條件與蘇聯結盟。

    蘇德結盟後,希特勒隨即火力全開,先從東歐下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消滅了號稱歐洲第五強的波蘭,然後調頭向西,納粹德軍長驅直入,相繼打垮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這樣一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希特勒就控制了西歐、北歐的大部和東歐、南歐各一部,英國的勢力完全被逐出了歐洲大陸。隨後,希特勒一面陳兵英吉利海峽南面,一面又向英國發出和平建議。因為希特勒深知,英國雖然失去了歐洲大陸,但還是擁有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是當之無愧的海權大國。德國作為一個陸權大國征服蘇聯不過是獲得了戰略資源地帶,而想要實現世界霸權,必須有賴於英國這個海權大國。如果發動戰爭,那麼波濤洶湧、令無數Continental英雄競折腰的英吉利海峽和支撐英國霸權的皇家海軍,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一旦陷入僵局,東面蘇聯也必然一步步向西推進。要知道,就在德軍橫掃西歐時,蘇聯也在東面將大半個東歐收入囊中。因此,利用歐洲戰場得勝之機向英國提出城下之盟,無疑是希特勒的上上之策!

    豈料英華人對希特勒早已失去信心,特別是主政的丘吉爾政府,抱著“吾輩皆可降曹唯將軍不可降曹”的心態,發誓要與納粹德國血戰到底。老謀深算的丘吉爾也非常清楚,當初制定禍水東引政策正是要讓蘇德因為地緣碰撞而火拼,現在雖然蘇德同盟達成,誰也知道那不過是權宜之計,地緣碰撞的格局反而隨著波蘭的消失而形成。現在德國發出和平訊號,無非是在先征服英國和先征服蘇聯問題上產生疑問。

    和談談不成,征服又難以進行,希特勒於是決定以戰逼和!然而接下來的英倫空戰卻暴露出來德國戰爭機器尺有所短的缺陷,眼看著有陷入僵局的危險,希特勒被迫向蘇聯、日本、義大利等盟國發出建立反英大同盟的呼籲。但是各國或出於各自的戰略目的、或是本國親英勢力的阻撓,各懷鬼胎,或是抬高價碼或是觀望等待。因為不列顛之戰中英華人表現出來那堅強的戰鬥意志和實力表明,英國雖然千瘡百孔,卻不會輕易被征服。世界格局依然充滿著巨大變數。

    各國的態度,特別是蘇聯,在東歐問題上步步緊逼。讓希特勒一下子就失去了先前“不動如山”的戰略定力,藝術家那種依賴直覺與靈感的特質開始左右這位亂世梟雄的戰略思維。當時聯合蘇聯是因為英國不好對付,現在又因為蘇聯咄咄逼人,卻自欺欺人的認為是因為英國不易對付是因為蘇聯的存在,打垮了蘇聯,那麼英國自然唇亡齒寒。

    於是,希特勒決定先以一次快速行動,先放倒蘇聯,回過頭來再收拾那個不識抬舉的英國。因為,英國對於德國的戰略價值前文已經說過,是德國稱霸世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無論是武力征服還是和平解決,對於德國來說都是志在必得。

  • 8 # 五花果860

    問這種問題和回答這問題都是在YY,歷史哪有這麼多的也許呢,即使是和日本談好了以東經70度為界限,你覺得這可能嗎?連我們都覺得不可能,更不要說希特勒這些玩政治的高手了。

  • 9 # A子孟

    這要看是佔領全部蘇聯,還是部分蘇聯地區。要是佔領全部蘇聯,將會造成德國兵力分散,而沒有過剩的兵力出擊下一個目標,只能慢慢消化順利果實,一句話講叫做吃飽了撐的,沒有相當長的時間是不可能消化蘇聯的。

    要是佔領包括莫斯科在內的歐洲部分蘇聯,包括拿下高加索地區的石油資源,那麼下一個目標應該是英國,這是德國的歷史夙願,從而達到稱霸歐洲。

    接下來應該是全部北非地區,進攻埃及,肅清英國殖民地,與鞏固南歐地區同時進行,佔領希臘。

    最後揮師南下一路中東地區,一路中亞,再向南亞進攻,佔領印度,與日本會師。完成歐洲北非西亞南亞統一的目標。

    由於德國海軍太弱,因而即便是與日本聯手也對美國本土無法造成實質性攻擊,從而戰略意圖到此結束。

    當然這些假設前提必須是美國不宣戰的前提下。

  • 10 # 康普尼塞伯格幕後黑手

    我看了一本小說叫我的第三帝國一個華人穿越去了那個年代的德國剛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的德國以自己現代的學識當上元首征服全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35歲,現在工作讓我抑鬱痛苦一天幾十次想辭職,但我沒有太多存款又不知道找什麼工作,我要裸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