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遲到的成功者
-
2 # 彩雲啊哥
蘋果套袋有很多好處,但是近幾年隨著蘋果市場行情的變化,人工成本又不斷提高,蘋果套袋成為制約蘋果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中國蘋果套袋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最初引進的是防病、防蟲的日本小林袋和南韓袋,主要集中應用於煙臺、威海等產區。進入90年代,山東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山西、陝西、江蘇、遼寧、河南等地相繼應用。儘管中國蘋果套袋栽培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已成為蘋果栽培主要措施之一。
蘋果套袋除了能防病蟲,還具有增進果面著色、提高果面光潔度、增加商品果率,降低農殘等優點,是生產優質蘋果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近幾年隨著蘋果市場行情變化,人工成本提高,蘋果套袋的成本也一直是居高不下!
以煙臺產區為例:在當地,按平均管理水平來算,一畝地大約產17000—18000個蘋果,套袋大約需要0.125元,摘袋大約需要0.05元,一摘一套的話,平均一個紙袋大約需要0.18元。這樣算下來,一畝地光是買袋、套袋、解袋的成本就達到了3000多元。因為現在農村勞動力不足,在用工緊張的時候,蘋果套袋的價格還會上漲。
在煙臺產區,平均每畝地的生產成本大約在5000元左右,其中,光是套袋的成本就達到3000元以上,佔比超過60%。
據瞭解,目前全國蘋果種植面積近3500萬畝,每年花在蘋果套袋上的總成本接近1000億元。雖然蘋果套袋有很多好處,但套袋產生的高成本已成為制約蘋果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為促進中國蘋果產業升級,由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中國蘋果產業協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中國園藝學會蘋果分會協辦,中華全國供銷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農科頻道協辦的第六屆中國蘋果產業科技發展論壇,定於2019年7月22日在龍口市召開。
本屆論壇將圍繞“科技創新助推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議題,以大會發言和座談會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展開廣泛討論,農業部、科技部、供銷總社及蘋果主產省份的相關領導將出席會議,邀請蘋果全產業鏈各環節的教學、科研、管理和生產、流通企業中的行業專家和企業家參會交流,集思廣益討論剖析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點。論壇形成的重要意見和建議將形成會議紀要,上報國家有關單位,為國家制定蘋果產業的生產、流通、科研政策,確定重點專案等提供參考依據。
雖然,去袋之路勢在必行,但從目前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不是病蟲害防治,不是藥害殘留,而是人們對於外觀的要求,套袋仍要必須肩負的任務。
消費者的需求是引領種植的標準,消費者認可的鮮嫩嫩、紅彤彤的標準在短期內很難改變,即所謂觀念難移。至於對病蟲害的防治以及藥害殘留,如今採取解決的方法,都並非難事。
有好幾個地方,比如在蓬萊,正在進行免套袋種植的實驗,採用建立生長大棚的模式去代替套袋,採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病蟲害和減少藥害殘留,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是造價昂貴的投入,不知對於利潤越來越薄的果農種植來說,是不是有推廣的價值和必要。
總之,只有解決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以及新技術成本的問題,蘋果免套袋才可能被實際應用,在此之前,套袋之路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要走。
-
3 # 青春影視後期剪輯
中國,的水果種植者套袋之路,會走多遠?近年來,人們為了追求農產品的口感、色澤和農藥殘留指標,發明了水果套袋技術。該技術確實為農產品的各項指標增添了色彩,套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雹的作用。但是裝袋對農民來說是個頭疼的問題。我一整天都拿著梯子上上下下。工作一天後,我腰痠背痛,但包裝不下多少東西。雖然這不是繁重的體力勞動,但勞動強度一點也不容易。對於較大的果園,人們每次都被僱來幫忙裝袋,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來裝一袋,再加上袋錢,這實際上增加了農產品的成本。遇到農產品賣得不好的一年,看著與你的勞動成果不掛鉤的收購價格,農民朋友心裡有說不出的痛苦。
那麼,如果不裝袋,農產品的指標怎麼能達到消費者期望的標準呢?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只要你在管理上更加努力,堅持科技農業,你也會取得好成績。例如堅持用有機肥、生物菌肥代替無機肥。堅持使用高效低殘留的有機綠色農藥。加強果樹肥水管理,努力培育健壯的樹勢。只有當樹很強壯時,它才能不生病,如果它不生病,它就會減少服藥的次數。我相信透過以上幾個方面的管理,你們的農產品指標一定會達到一個新的水平。裝袋已經成為歷史。此外,近年來,該國還加緊努力改善環境。它提出了金山的“綠水青山是銀山”的口號,如果自然環境好了,農產品的生長環境就會更好,更不用說裝袋了。在這些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我相信套袋之路,一個果農,不會走很久的!
-
4 # 鄉村達妮
想種出優品質水果,套袋是現行的最佳方法。套袋能起到防病、防蟲,隔離農藥殘留的作用。但是套袋費時費力,成本高;不套袋種出的水果又達不到品質要求。對於果農來說別無選擇!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農業病蟲害那麼嚴重?以前在農村種的農作物不用打農藥照樣長得很好,不發病也沒蟲咬。隨便淋點農家肥,長勢就很好,口感也好。
以前在城裡打工,總覺得城裡買的米呀、青菜、肉類等食品,激素農殘太多。現在,回到農村,自己種田、種菜才知道;你不用化肥、農藥跟本就種不出來。真正有機產品是要花大精力與成本投入的。所以,套袋是目前預防農殘與病蟲害的最佳方法。只有發明發現了新的方法才能替代現行的套袋法。
-
5 # 尹一萬
果實套袋挺好的啊!我們這邊的葡萄到了快成熟的時候都要用專用葡萄袋一串串包起來,雖然費工費力,增加了成本,但是效果沒得說,第一可以有效隔離農藥噴害,無農藥殘留更綠色,保證了每一顆都可安全食用,第二套袋後每一串葡萄形成了一個近密閉的空間,防雨水侵入防細菌病毒感染,有效保護葡萄安全健康成長,減少了打藥次數打藥成本,還因為這獨立小空間,葡萄表面自然形成一層濃厚的果粉果霜,蹭亮蹭亮的,格外誘人,賣相好,而且空間內溫度比外界自然溫度高,更利於糖份積累,含糖量明顯提高,口感相當好,第三,葡萄套袋後,進入成熟季,減少了大部分的鳥害蟲害,若是不套袋,鳥啊蟲啊會把葡萄吃的稀巴爛,不堪入目,損失慘重,綜上所述,葡萄套袋是可持續提倡堅持的,雖然工作量大了一點,總體效益利大於弊!套袋後,基本上是吃了定心丸了,我們又何樂不為呢!至少目前還沒有比套袋更見成效的好方法!只要是好的,只要是對的,只要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我們必將一如既往堅持下去,發揚之光大!!!
-
6 # 輕吻泥土芳香
套袋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在沒有新的技術變革或大的有效的措施,套袋之路會持續20一30年。
首先客現分析套袋的好處。第一防農藥殘留
第二防果面損傷和蟲咬疤痕,第三防晝夜溫差大裂果。第四果麵灰塵或礦區工廠附近的灰塵汙染。第五也是最關鍵的,防成熟期鳥吃蟲咬。第六,銷售時果品的外觀與價格。
所以套袋之路雖長,目前來看還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替代。
-
7 # 阿寶60090687
套袋既能保證水果的品質,還能預防病蟲害,降低農藥殘留,可以說一舉多得,雖然耗費人力,但從目前來說,還沒有可行的辦法可以取代。
-
8 # 膠東鄉村
套袋技術作為一種外來技術,由日本引進而來。記得當時正是父輩年輕的時候,他們去日本學習,回來後大力普及推廣,以至於形成煙臺蘋果的快速壯大發展。套袋技術解決了生產中的很多難題,比如病蟲害防治、藥害殘留以及表光等,以至於框定為種植中的主要關鍵環節,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普遍使用。
果樹套袋是利弊皆存,好處就是對於防止病蟲害有益,減少了爛果與損失,減少了藥害的殘留,符合無公害水果的流行趨勢,且增加了表光的質量,免受風、雨、氣等不良侵襲,起到很好保護的作用。
但同時,果樹套袋的副作用也日漸顯現,並且成為阻礙果品發展的障礙。首先,100天的袋內生活,蘋果少了Sunny的照射,風味變得清淡了少許,雖然如今的科技發達,可以拼命地進補各種生長素與有機肥,但什麼東西能比得上Sunny賜予的營養呢?
其次,套袋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僅套袋一項,每年全國就有上千億的支出,更何況如今的人工費越來越高,在煙臺本地,甚至達到了每個一毛的價格,成本加大,進一步壓縮了種植的效益,使果農賺Q越來越難。
雖然,去袋之路勢在必行,但從目前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不是病蟲害防治,不是藥害殘留,而是人們對於外觀的要求,套袋仍要必須肩負的任務。
消費者的需求是引領種植的標準,消費者認可的鮮嫩嫩、紅彤彤的標準在短期內很難改變,即所謂觀念難移。至於對病蟲害的防治以及藥害殘留,如今採取解決的方法,都並非難事。
在我們煙臺,有好幾個地方,比如在蓬萊,正在進行免套袋種植的實驗,採用建立生長大棚的模式去代替套袋,採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病蟲害和減少藥害殘留,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是造價昂貴的投入,不知對於利潤越來越薄的果農種植來說,是不是有推廣的價值和必要。
總之,只有解決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以及新技術成本的問題,蘋果免套袋才可能被實際應用,在此之前,套袋之路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要走,朋友們,你怎麼看呢?
-
9 # 清清六月風
中國果農的套袋之路究竟還要走多遠?
套袋是為了果品的質量和保收:
我們這裡的梨子,現在不套袋沒有收成,全部會被蟲子叮後而大部分落掉,剩下的也是凸凹不平的次果。
在八九十年代,我們這裡梨子不套袋,也很好。不知道從哪年開始,鳥兒也要吃梨子,蟲子也要叮咬梨子,所以,只有套袋。
對於套袋之路究竟還有多遠?我想,應該永遠都要套下去了!
-
10 # A隆雲
果樹套袋是利弊皆存,好處就是對於防止病蟲害有益,減少了爛果與損失,減少了藥害的殘留,符合無公害水果的流行趨勢,且增加了表光的質量,免受風、雨、氣等不良侵襲,起到很好保護的作用。
但同時,果樹套袋的副作用也日漸顯現,並且成為阻礙果品發展的障礙。首先,100天的袋內生活,蘋果少了Sunny的照射,風味變得清淡了少許,雖然如今的科技發達,可以拼命地進補各種生長素與有機肥,但什麼東西能比得上Sunny賜予的營養呢?
其次,套袋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僅套袋一項,每年全國就有上千億的支出,更何況如今的人工費越來越高,在煙臺本地,甚至達到了每個一毛的價格,成本加大,進一步壓縮了種植的效益,使果農賺Q越來越難
回覆列表
中國果農的套袋之路究竟還要走多遠?近些年人們為了追求農產品的口感,色澤和降低農產品的農藥殘留等指標,發明了給水果套袋技術,該技術確實給農產品的各項指標增色不少,而且套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冰雹的作用。但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套袋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整天搬著梯子爬上爬下,一天下來累的腰痠背疼,袋子卻套不了多少。雖然不是重體力活但勞動密集程度一點也不輕鬆。凡是大點的果園每次套袋都的僱人幫忙套袋,每年套一次取一次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再加上袋子錢,無形中增加了農產品的成本。偶遇農產品滯銷年份,看著和你的勞動成果不相附的收購價格,農民朋友心裡有說不出的痠痛。
那麼如何不用套袋技術也能使農產品的指標達到廣大消費者所希望的標準呢?個人覺得只要你在管理上多下功夫堅持科技種田,同樣也會取得好的效果的。例如堅持使用有機肥生物菌肥,不用無機化肥。在農藥使用上堅持使用高效低殘留的有機綠色農藥。加強果樹的肥水管理,努力培養健壯的樹勢。樹勢健壯了才能不生病,不生病也就等於減少了用藥次數。相信透過以上這些方面的管理你的農產品指標一定會上一個新臺階。套袋也就成了一個歷史。另外國家近些年也加大了環境整治力度,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自然環境好了農產品的生長環境也就好了更不用套袋了。在這些綜合因素影響之下,相信果農的套袋之路不會走多長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