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湘村阿峰

    1 問題一:經濟規模

    從規模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可以是以戶、村、鄉和縣為發展單位。一直以來,中國的生態建設多集中於戶、村的層次發展,無可否認,任何生態建設最終都是在戶的層次去推動。因此,若沒有農戶的支援,任何生態建設都不可能成功。但是,農戶式的生態農業建設很難達到經濟規模,因此,為每個農戶建設自己的生物氣發生桶是不實際的。相反,按農民的數目去建設生物氣發生桶才是有效地運用資源的方法。

    以村、鄉為主體的生態農業建設雖較農戶式生態農業建設為佳,因為在村的範圍內,決策者可以對土地利用作出規劃,也可以對某些資源作出最佳化分配。然而,因為規劃地區的範圍始終有限,容易造成土地割裂的問題。在分配土地的時候,優質土地的數目往往難以滿足農民的需求。部分農民分配得一些較劣的土地,只得無奈地接受。此外,村、鄉式的生態農業建設也難經得起較大的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衝擊和影響,相對比較脆弱。中國生態農業建設應該由戶、村的層次向縣的層次發展。

    2 問題二:農民接受程度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8]。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溫飽和改善生活。因此,農民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後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相反來說,若經營者能多注重環境和生態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經濟效益較低,但隨著環境和生態條件得到改善,環境的效益便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總體經濟效益會大大提高,經濟的動力亦得以維持並持續發展下去。

    3 問題三:市場

    現今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仍存在很多困難。

    4 問題四:資金

    資金短缺是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財政未能獨立,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援。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專案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迴圈,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

    5 問題五: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從經濟上來說,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不健全的會計系統不但不能幫助有關部門瞭解問題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為文過飾非的工具,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下去。

    從生態角度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令生態環境更適於人民居住。人在生態環境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生態農業建設必須具有彈性,即能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

    6 結論

    世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已有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人民認同和接受可持續發展的路線,生態農業在最近 10 年間,生態農業在不同的水平和層次上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生態農業建設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但可以預見,它在中國將得到進一步發展,併發揮其巨大的影響力。

  • 2 # 長白山上的小輝

    1 問題一:經濟規模

    從規模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可以是以戶、村、鄉和縣為發展單位。一直以來,中國的生態建設多集中於戶、村的層次發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魚塘到大型的生態農場,都是強調個別的農戶或鄉村在這些系統上擔當的角色。無可否認,任何生態建設最終都是在戶的層次去推動。因此,若沒有農戶的支援,任何生態建設都不可能成功。但是,農戶式的生態農業建設很難達到經濟規模,例如:若要一個約 10m3 的沼氣發生桶正常運作,所需的有機物投入量實非單一的個別農戶可供應。因此,為每個農戶建設自己的生物氣發生桶是不實際的。相反,按農民的數目去建設生物氣發生桶才是有效地運用資源的方法。

    以村、鄉為主體的生態農業建設雖較農戶式生態農業建設為佳,因為在村的範圍內,決策者可以對土地利用作出規劃,也可以對某些資源作出最佳化分配。例如:在山坡地上,將頂部劃定為森林區和草地區,山腰栽種果樹,山腳則劃定梯田種植作

    物 [7]。然而,因為規劃地區的範圍始終有限,容易造成土地割裂的問題。在分配土地的時候,優質土地的數目往往難以滿足農民的需求。部分農民分配得一些較劣的土地,只得無奈地接受。此外,村、鄉式的生態農業建設也難經得起較大的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衝擊和影響,相對比較脆弱。因此,有學者提出,中國生態農業建設應該由戶、村的層次向縣的層次發展[4]。

    “縣”是中國行政系統的最基層單位,它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和經濟的自主權。從行政的角度,它有權運用政策等措施,藉著調動自己擁有的財力和資源,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從規劃的角度,縣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自然群體,是宏觀與微觀的結合,能就農民的需要,設計最佳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效統籌農村的勞動人口。從生態的觀點出發,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範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4]。所以,以縣為單位加速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問題二:農民接受程度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8]。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溫飽和改善生活。因此,農民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為短期的回報率高,農民大多願意種植經濟作物;但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土壤(特別是表土)的養分會快速消失,容易導致肥力退化、土質變壞等問題[3]。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後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相反來說,若經營者能多注重環境和生態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經濟效益較低,但隨著環境和生態條件得到改善,環境的效益便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總體經濟效益會大大提高,經濟的動力亦得以維持並持續發展下去。例如,種植樹木,雖然短期內直接經濟價值低,但卻能夠有效改善土質,增加肥力,減少水土流失,保證農產品能維持穩定的產量[10]。在具體規劃上,作物的結構和佈局必須合理,要兼顧到長期效益專案和短期效益專案的配合問題,做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為解決溫飽問題當然要優先考慮發展一些有即時效果的專案,但在實施這些專案的同時,應以不損害現有環境為底線原則,並積極安排具有中、長期效益的專案,實行最佳化的土地利用,為農村持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4]。

    然而,中國農民的教育水平低,並不容易改變他們既有的觀念和生產方式。技術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後,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環境退化等問題。因此,教育工作便顯得格外重要。藉著教育,令農民放棄短視的眼光,讓他們懂得運用一些合乎生態環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長期效益得以確保。建立示範區是一有效的方法。透過示範區可以使農民直接看到新系統對提高生產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潛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資源或補貼,也有助農民支援一些具長期效益的專案。當這些專案成熟的時候,長期效益出來了,農民定會大力支援這些專案並貫徹下去。

    3 問題三:市場

    現今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仍存在很多困難。首先,中國農民對市場經濟缺乏認識。他們決定生產那種作物,往往是根據去年產物價值的情況,選擇其中價格好者來生產。然而,他們沒有市場的觀念,並不瞭解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去年價值好者,今年卻有可能因為供和求的變化而產生價格的波動。更嚴重者,他們都抱著同一想法去生產,一窩蜂去生產單一作物。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單一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所以生產單一作物遠較生產多種作物的風險為高。其次,即或豐收,作物的價格也可能會因為供應量大增而下降。例如:在 20 世紀 80 年代初,山楂價格高,每公斤達 3.8~4.0 元,於是各地大力發展種植山楂,有些地方甚至無限制地擴大山楂林面積。90 年代,山楂樹進入豐果期,山楂產量大增。因為供過於求,結果價格暴跌,每公斤僅 0.4~0.5 元,山楂農損失慘重。因此,農業發展應根據地域分工的原則,讓產品多樣化,分散市場風險,為農產品尋找好的出路。

    其次,中國大部分的農產品都缺乏市場競爭力。因為生產技術落後,難以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品質檢定又沒有保證,沒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難以為農民賺取可觀的利益。其實,產物的質和量可藉著科研和品種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這方面中國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產物的質和量均難以突破。每年中國投入農業的科研少於國民總產值的 0.5%,而其他先進國家可達 5% 或以上。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說是高產值農業的兩大支柱,中國在這兩方面宜多努力。

    4 問題四:資金

    資金短缺是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2]。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財政未能獨立,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援。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專案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迴圈,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解決的方法不外有二:節流和開源。有關資金的開源節流問題,外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或是發達國家)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鑑參考[11、12]。

    節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專案,防止資源的浪費,例如:為塑造“高產衛星”而不顧現實環境制約的個案,在過去時有出現,生態農業建設應以此為戒。其次,是要設計出資源的最佳化分配方案,把該用到農業的資金確保及時到位,選準投向,讓資源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至於開源方面,有幾個可行的方法。其一是藉著發展鄉鎮企業,擴大收入渠道,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力,使農村集體經濟將一定比例的積累資金回饋用於

    農業[13];其二是引進其他產業與生態農業互相結合,例如:發展手工藝加工業,讓部分農產品有市場出口,賺取資金;又例如:發展生態旅遊,藉著旅遊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發展;其三,是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讓農業建設專案能透過銀行發行股票、債券或以發展基金的形式籌集資金,透過制定條例和規定,啟用資金流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5 問題五: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和社會 3 個方面。從經濟上來說,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然而,中國現今卻缺乏一個健全的會計系統,將有形與無形、財政性與非財政性的成本與回報計算出來。現在中國的會計系統只能計算一些有形、財政性的專案,無形的環境成本並沒有計算在內,以致真正的成本與回報的比例未能如實反映[14]。不健全的會計系統不但不能幫助有關部門瞭解問題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為文過飾非的工具,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下去。

    從生態角度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令生態環境更適於人民居住。狹義的生態環境,指自然的生態環境;廣義的生態環境,亦包括人文的生態環境。人在生態環境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當中國農村社會十分貧困,人民要求的只是簡單的溫飽問題,環境的生產力便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但隨著人民生活改善、衣食無憂的時候,人民所要求的可能便是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這時候,環境的質量便最重要了。所以,生態農業建設必須具有彈性,即能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

    從社會方面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推動社會發展。現在中國農村仍然落後,存在著許多社會問題,例如:就業、教育、生產力低等等。建設生態農業可以說是一個契機,在引入新的生產系統的同時,締造出一個新的社會環境。以就業為例,因為農村人口不斷增加,但生產條件未改善前,勞動力不能充分利用,大量剩餘的勞動力只得湧向城市。這不但是一種浪費,也給城市造成很大的壓力。解決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安排,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生態農業建設是其中一個很好的解決

    方法[4]。此外,現在一般的農業勞動大多是強體力勞動,勞動環境比較惡劣,老人和婦女等不能發揮作用。生態農業建設如能提供一個較好的勞動環境,讓老人和婦女也可以投入生產,農村的勞動力便能進一步發揮作用[4]。

    6 結論

    隨著世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已有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人民認同和接受可持續發展的路線,而中國也在 1994 年制訂了“中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定下大綱。由於生態農業建設比傳統農業有很多優勝的地方,所以在中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中,生態農業建設已被列為優先專案[4]。在最近 10 年間,生態農業在不同的水平和層次上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生態農業建設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但可以預見,它在中國將得到進一步發展,併發揮其巨大的影響力。

  • 3 # 劉明偉3P0q

    長白山上的小輝

    1 問題一:經濟規模

    從規模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可以是以戶、村、鄉和縣為發展單位。一直以來,中國的生態建設多集中於戶、村的層次發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魚塘到大型的生態農場,都是強調個別的農戶或鄉村在這些系統上擔當的角色。無可否認,任何生態建設最終都是在戶的層次去推動。因此,若沒有農戶的支援,任何生態建設都不可能成功。但是,農戶式的生態農業建設很難達到經濟規模,例如:若要一個約 10m3 的沼氣發生桶正常運作,所需的有機物投入量實非單一的個別農戶可供應。因此,為每個農戶建設自己的生物氣發生桶是不實際的。相反,按農民的數目去建設生物氣發生桶才是有效地運用資源的方法。

    以村、鄉為主體的生態農業建設雖較農戶式生態農業建設為佳,因為在村的範圍內,決策者可以對土地利用作出規劃,也可以對某些資源作出最佳化分配。例如:在山坡地上,將頂部劃定為森林區和草地區,山腰栽種果樹,山腳則劃定梯田種植作

    物 [7]。然而,因為規劃地區的範圍始終有限,容易造成土地割裂的問題。在分配土地的時候,優質土地的數目往往難以滿足農民的需求。部分農民分配得一些較劣的土地,只得無奈地接受。此外,村、鄉式的生態農業建設也難經得起較大的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衝擊和影響,相對比較脆弱。因此,有學者提出,中國生態農業建設應該由戶、村的層次向縣的層次發展[4]。

    “縣”是中國行政系統的最基層單位,它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和經濟的自主權。從行政的角度,它有權運用政策等措施,藉著調動自己擁有的財力和資源,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從規劃的角度,縣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自然群體,是宏觀與微觀的結合,能就農民的需要,設計最佳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效統籌農村的勞動人口。從生態的觀點出發,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範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4]。所以,以縣為單位加速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問題二:農民接受程度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8]。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溫飽和改善生活。因此,農民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為短期的回報率高,農民大多願意種植經濟作物;但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土壤(特別是表土)的養分會快速消失,容易導致肥力退化、土質變壞等問題[3]。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後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相反來說,若經營者能多注重環境和生態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經濟效益較低,但隨著環境和生態條件得到改善,環境的效益便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總體經濟效益會大大提高,經濟的動力亦得以維持並持續發展下去。例如,種植樹木,雖然短期內直接經濟價值低,但卻能夠有效改善土質,增加肥力,減少水土流失,保證農產品能維持穩定的產量[10]。在具體規劃上,作物的結構和佈局必須合理,要兼顧到長期效益專案和短期效益專案的配合問題,做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為解決溫飽問題當然要優先考慮發展一些有即時效果的專案,但在實施這些專案的同時,應以不損害現有環境為底線原則,並積極安排具有中、長期效益的專案,實行最佳化的土地利用,為農村持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4]。

    然而,中國農民的教育水平低,並不容易改變他們既有的觀念和生產方式。技術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後,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環境退化等問題。因此,教育工作便顯得格外重要。藉著教育,令農民放棄短視的眼光,讓他們懂得運用一些合乎生態環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長期效益得以確保。建立示範區是一有效的方法。透過示範區可以使農民直接看到新系統對提高生產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潛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資源或補貼,也有助農民支援一些具長期效益的專案。當這些專案成熟的時候,長期效益出來了,農民定會大力支援這些專案並貫徹下去。

    3 問題三:市場

    現今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仍存在很多困難。首先,中國農民對市場經濟缺乏認識。他們決定生產那種作物,往往是根據去年產物價值的情況,選擇其中價格好者來生產。然而,他們沒有市場的觀念,並不瞭解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去年價值好者,今年卻有可能因為供和求的變化而產生價格的波動。更嚴重者,他們都抱著同一想法去生產,一窩蜂去生產單一作物。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單一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所以生產單一作物遠較生產多種作物的風險為高。其次,即或豐收,作物的價格也可能會因為供應量大增而下降。例如:在 20 世紀 80 年代初,山楂價格高,每公斤達 3.8~4.0 元,於是各地大力發展種植山楂,有些地方甚至無限制地擴大山楂林面積。90 年代,山楂樹進入豐果期,山楂產量大增。因為供過於求,結果價格暴跌,每公斤僅 0.4~0.5 元,山楂農損失慘重。因此,農業發展應根據地域分工的原則,讓產品多樣化,分散市場風險,為農產品尋找好的出路。

    其次,中國大部分的農產品都缺乏市場競爭力。因為生產技術落後,難以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品質檢定又沒有保證,沒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難以為農民賺取可觀的利益。其實,產物的質和量可藉著科研和品種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這方面中國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產物的質和量均難以突破。每年中國投入農業的科研少於國民總產值的 0.5%,而其他先進國家可達 5% 或以上。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說是高產值農業的兩大支柱,中國在這兩方面宜多努力。

    4 問題四:資金

    資金短缺是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2]。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財政未能獨立,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援。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專案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迴圈,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解決的方法不外有二:節流和開源。有關資金的開源節流問題,外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或是發達國家)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鑑參考[11、12]。

    節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專案,防止資源的浪費,例如:為塑造“高產衛星”而不顧現實環境制約的個案,在過去時有出現,生態農業建設應以此為戒。其次,是要設計出資源的最佳化分配方案,把該用到農業的資金確保及時到位,選準投向,讓資源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至於開源方面,有幾個可行的方法。其一是藉著發展鄉鎮企業,擴大收入渠道,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力,使農村集體經濟將一定比例的積累資金回饋用於

    農業[13];其二是引進其他產業與生態農業互相結合,例如:發展手工藝加工業,讓部分農產品有市場出口,賺取資金;又例如:發展生態旅遊,藉著旅遊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發展;其三,是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讓農業建設專案能透過銀行發行股票、債券或以發展基金的形式籌集資金,透過制定條例和規定,啟用資金流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5 問題五: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和社會 3 個方面。從經濟上來說,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然而,中國現今卻缺乏一個健全的會計系統,將有形與無形、財政性與非財政性的成本與回報計算出來。現在中國的會計系統只能計算一些有形、財政性的專案,無形的環境成本並沒有計算在內,以致真正的成本與回報的比例未能如實反映[14]。不健全的會計系統不但不能幫助有關部門瞭解問題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為文過飾非的工具,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下去。

    從生態角度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令生態環境更適於人民居住。狹義的生態環境,指自然的生態環境;廣義的生態環境,亦包括人文的生態環境。人在生態環境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當中國農村社會十分貧困,人民要求的只是簡單的溫飽問題,環境的生產力便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但隨著人民生活改善、衣食無憂的時候,人民所要求的可能便是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這時候,環境的質量便最重要了。所以,生態農業建設必須具有彈性,即能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

    從社會方面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推動社會發展。現在中國農村仍然落後,存在著許多社會問題,例如:就業、教育、生產力低等等。建設生態農業可以說是一個契機,在引入新的生產系統的同時,締造出一個新的社會環境。以就業為例,因為農村人口不斷增加,但生產條件未改善前,勞動力不能充分利用,大量剩餘的勞動力只得湧向城市。這不但是一種浪費,也給城市造成很大的壓力。解決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安排,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生態農業建設是其中一個很好的解決

    方法[4]。此外,現在一般的農業勞動大多是強體力勞動,勞動環境比較惡劣,老人和婦女等不能發揮作用。生態農業建設如能提供一個較好的勞動環境,讓老人和婦女也可以投入生產,農村的勞動力便能進一步發揮作用[4]。

    6 結論

    隨著世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已有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人民認同和接受可持續發展的路線,而中國也在 1994 年制訂了“中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定下大綱。由於生態農業建設比傳統農業有很多優勝的地方,所以在中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中,生態農業建設已被列為優先專案[4]。在最近 10 年間,生態農業在不同的水平和層次上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生態農業建設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但可以預見,它在中國將得到進一步發展,併發揮其巨大的影響力。

    長白山上的小輝

    3819粉絲 · 29贊

    搜尋

    新農業是未來趨勢

    農村不起眼的商機

    農業知識大全

    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農產品電商

    農業發展的三個新方向

  • 4 # 鄉村韓小J

    問題一:經濟規模

    從規模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可以是以戶、村、鄉和縣為發展單位。一直以來,中國的生態建設多集中於戶、村的層次發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魚塘到大型的生態農場,都是強調個別的農戶或鄉村在這些系統上擔當的角色。無可否認,任何生態建設最終都是在戶的層次去推動。因此,若沒有農戶的支援,任何生態建設都不可能成功。但是,農戶式的生態農業建設很難達到經濟規模,例如:若要一個約 10m3 的沼氣發生桶正常運作,所需的有機物投入量實非單一的個別農戶可供應。因此,為每個農戶建設自己的生物氣發生桶是不實際的。相反,按農民的數目去建設生物氣發生桶才是有效地運用資源的方法。

    以村、鄉為主體的生態農業建設雖較農戶式生態農業建設為佳,因為在村的範圍內,決策者可以對土地利用作出規劃,也可以對某些資源作出最佳化分配。例如:在山坡地上,將頂部劃定為森林區和草地區,山腰栽種果樹,山腳則劃定梯田種植作

    物 [7]。然而,因為規劃地區的範圍始終有限,容易造成土地割裂的問題。在分配土地的時候,優質土地的數目往往難以滿足農民的需求。部分農民分配得一些較劣的土地,只得無奈地接受。此外,村、鄉式的生態農業建設也難經得起較大的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衝擊和影響,相對比較脆弱。因此,有學者提出,中國生態農業建設應該由戶、村的層次向縣的層次發展[4]。

    “縣”是中國行政系統的最基層單位,它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和經濟的自主權。從行政的角度,它有權運用政策等措施,藉著調動自己擁有的財力和資源,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從規劃的角度,縣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自然群體,是宏觀與微觀的結合,能就農民的需要,設計最佳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效統籌農村的勞動人口。從生態的觀點出發,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範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4]。所以,以縣為單位加速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問題二:農民接受程度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8]。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溫飽和改善生活。因此,農民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為短期的回報率高,農民大多願意種植經濟作物;但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土壤(特別是表土)的養分會快速消失,容易導致肥力退化、土質變壞等問題[3]。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後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相反來說,若經營者能多注重環境和生態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經濟效益較低,但隨著環境和生態條件得到改善,環境的效益便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總體經濟效益會大大提高,經濟的動力亦得以維持並持續發展下去。例如,種植樹木,雖然短期內直接經濟價值低,但卻能夠有效改善土質,增加肥力,減少水土流失,保證農產品能維持穩定的產量[10]。在具體規劃上,作物的結構和佈局必須合理,要兼顧到長期效益專案和短期效益專案的配合問題,做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為解決溫飽問題當然要優先考慮發展一些有即時效果的專案,但在實施這些專案的同時,應以不損害現有環境為底線原則,並積極安排具有中、長期效益的專案,實行最佳化的土地利用,為農村持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4]。

    然而,中國農民的教育水平低,並不容易改變他們既有的觀念和生產方式。技術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後,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環境退化等問題。因此,教育工作便顯得格外重要。藉著教育,令農民放棄短視的眼光,讓他們懂得運用一些合乎生態環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長期效益得以確保。建立示範區是一有效的方法。透過示範區可以使農民直接看到新系統對提高生產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潛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資源或補貼,也有助農民支援一些具長期效益的專案。當這些專案成熟的時候,長期效益出來了,農民定會大力支援這些專案並貫徹下去。

    3 問題三:市場

    現今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仍存在很多困難。首先,中國農民對市場經濟缺乏認識。他們決定生產那種作物,往往是根據去年產物價值的情況,選擇其中價格好者來生產。然而,他們沒有市場的觀念,並不瞭解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去年價值好者,今年卻有可能因為供和求的變化而產生價格的波動。更嚴重者,他們都抱著同一想法去生產,一窩蜂去生產單一作物。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單一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所以生產單一作物遠較生產多種作物的風險為高。其次,即或豐收,作物的價格也可能會因為供應量大增而下降。例如:在 20 世紀 80 年代初,山楂價格高,每公斤達 3.8~4.0 元,於是各地大力發展種植山楂,有些地方甚至無限制地擴大山楂林面積。90 年代,山楂樹進入豐果期,山楂產量大增。因為供過於求,結果價格暴跌,每公斤僅 0.4~0.5 元,山楂農損失慘重。因此,農業發展應根據地域分工的原則,讓產品多樣化,分散市場風險,為農產品尋找好的出路。

    其次,中國大部分的農產品都缺乏市場競爭力。因為生產技術落後,難以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品質檢定又沒有保證,沒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難以為農民賺取可觀的利益。其實,產物的質和量可藉著科研和品種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這方面中國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產物的質和量均難以突破。每年中國投入農業的科研少於國民總產值的 0.5%,而其他先進國家可達 5% 或以上。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說是高產值農業的兩大支柱,中國在這兩方面宜多努力。

    4 問題四:資金

    資金短缺是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2]。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財政未能獨立,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援。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專案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迴圈,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解決的方法不外有二:節流和開源。有關資金的開源節流問題,外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或是發達國家)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鑑參考[11、12]。

    節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專案,防止資源的浪費,例如:為塑造“高產衛星”而不顧現實環境制約的個案,在過去時有出現,生態農業建設應以此為戒。其次,是要設計出資源的最佳化分配方案,把該用到農業的資金確保及時到位,選準投向,讓資源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至於開源方面,有幾個可行的方法。其一是藉著發展鄉鎮企業,擴大收入渠道,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力,使農村集體經濟將一定比例的積累資金回饋用於

    農業[13];其二是引進其他產業與生態農業互相結合,例如:發展手工藝加工業,讓部分農產品有市場出口,賺取資金;又例如:發展生態旅遊,藉著旅遊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發展;其三,是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讓農業建設專案能透過銀行發行股票、債券或以發展基金的形式籌集資金,透過制定條例和規定,啟用資金流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 5 # 浪舟582

    排斥高精尖技術運用絕對是生產力停滯不前的主要因素!農業發展的前途主要是生產力的發展。僵化的自然農業不是社會進步的方向!它帶給農民及國家的是產品產量低、勞動效力低、產品成本高、沒有市場競爭力、農民永遠生活在低水平線。與民族復興的措施是對立的!

  • 6 # 助農小劉

    自然農業,小農經濟,一家種著三畝二分地,無法透過現代化農業技術手段進行改造干預,只能看天吃飯,收成有限,同時也無法實現規模化種植,這樣就導致收購價格無法提高,所以,還要改變農業種植模式,實現農民高收入

  • 7 # 會漂的石頭

    個人認為有一下幾問題要注意

    1 問題一:經濟規模

    從規模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可以是以戶、村、鄉和縣為發展單位。一直以來,中國的生態建設多集中於戶、村的層次發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魚塘到大型的生態農場,都是強調個別的農戶或鄉村在這些系統上擔當的角色。無可否認,任何生態建設最終都是在戶的層次去推動。因此,若沒有農戶的支援,任何生態建設都不可能成功。但是,農戶式的生態農業建設很難達到經濟規模,例如:若要一個約 10m3 的沼氣發生桶正常運作,所需的有機物投入量實非單一的個別農戶可供應。因此,為每個農戶建設自己的生物氣發生桶是不實際的。相反,按農民的數目去建設生物氣發生桶才是有效地運用資源的方法

    2 問題二:農民接受程度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8]。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溫飽和改善生活。因此,農民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為短期的回報率高,農民大多願意種植經濟作物;但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土壤(特別是表土)的養分會快速消失,容易導致肥力退化、土質變壞等問題[3]。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後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

    3 問題三:市場

    現今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仍存在很多困難。

    4 問題四:資金

    資金短缺是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2]。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財政未能獨立,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援。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專案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迴圈,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

    5 問題五: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和社會 3 個方面。從經濟上來說,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然而,中國現今卻缺乏一個健全的會計系統,將有形與無形、財政性與非財政性的成本與回報計算出來。現在中國的會計系統只能計算一些有形、財政性的專案,無形的環境成本並沒有計算在內,以致真正的成本與回報的比例未能如實反映[14]。不健全的會計系統不但不能幫助有關部門瞭解問題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為文過飾非的工具,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下去。

  • 8 # 7瓣丁香

    樓主你好,首先問一下你說的自然農業是不是咱們農村一家一塊地農業,如果是,說點一看就能明白的,自然農業的缺點:

    1、靠天吃飯,精耕細作,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假若天公不作美,只能是天做天收,人基本上絕收。

    2、經濟效益低,除了管不了自然條件之外,自然農業與規模化農業相比,缺乏一套系統的管理,缺乏技術條件支援,經濟效益自然很低。

    3、農村自然農業都較為分散,因此監管難度大,成本高。農業建設專案實施主體分散,專案數量多,層次多,領域廣,地點散,因此監管難度大,成本高。

  • 9 # 橘桔菊局

    SunshineCaptivate

    自然農業的優點:

    自然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迴圈、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並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援,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自然農業的缺點:

    1、理論基礎上不完備

    自然農業是一種複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援。

    2、技術體系不夠完善

    在一個生態農業系統中,往往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這些成分之間具有非常複雜的關係。例如,為了在魚塘中飼養鴨子,就要考慮鴨子的飼養數量,而鴨子的數量將受到水的交換速度、水塘容積、水體質量、魚的品種型別和數量、水溫、鴨子的年齡和大小等眾多條件的制約。

    3、政策方面存在著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援,就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援,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雖然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對於生態農業的貫徹,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擴充套件資料:

    自然生態農業的規定:作為生態產品必須符合“國際生態農業協會(IFOAM)”的標準,如產品如何生產,哪些物質允許使用,哪些物質不可使用等等。生態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其原料必須是生態的。所採用的附加料如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使用,則允許部分附加料來自傳統農業,但不得高於25%。

    一旦使用了傳統農業附加料,則應在產品中標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來自生態的,才可作為純生態產品出售。某一企業欲加入“生態農業協會”,將其產品作為生態產品銷售,必須經過3年的完全調整方可。

    經濟規模

    從規模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可以是以戶、村、鄉和縣為發展單位。一直以來,中國的生態建設多集中於戶、村的層次發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魚塘到大型的生態農場,都是強調個別的農戶或鄉村在這些系統上擔當的角色。無可否認,任何生態建設最終都是在戶的層次去推動。因此,若沒有農戶的支援,任何生態建設都不可能成功。但是,農戶式的生態農業建設很難達到經濟規模,例如:若要一個約 10m3 的沼氣發生桶正常運作,所需的有機物投入量實非單一的個別農戶可供應。因此,為每個農戶建設自己的生物氣發生桶是不實際的。相反,按農民的數目去建設生物氣發生桶才是有效地運用資源的方法。

    以村、鄉為主體的生態農業建設雖較農戶式生態農業建設為佳,因為在村的範圍內,決策者可以對土地利用作出規劃,也可以對某些資源作出最佳化分配。例如:在山坡地上,將頂部劃定為森林區和草地區,山腰栽種果樹,山腳則劃定梯田種植作物 。然而,因為規劃地區的範圍始終有限,容易造成土地割裂的問題。在分配土地的時候,優質土地的數目往往難以滿足農民的需求。部分農民分配得一些較劣的土地,只得無奈地接受。此外,村、鄉式的生態農業建設也難經得起較大的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衝擊和影響,相對比較脆弱。因此,有學者提出,中國生態農業建設應該由戶、村的層次向縣的層次發展。

    “縣”是中國行政系統的最基層單位,它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和經濟的自主權。從行政的角度,它有權運用政策等措施,藉著調動自己擁有的財力和資源,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從規劃的角度,縣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自然群體,是宏觀與微觀的結合,能就農民的需要,設計最佳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效統籌農村的勞動人口。從生態的觀點出發,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範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所以,以縣為單位加速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民接受程度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溫飽和改善生活。因此,農民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為短期的回報率高,農民大多願意種植經濟作物;但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土壤(特別是表土)的養分會快速消失,容易導致肥力退化、土質變壞等問題。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後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相反來說,若經營者能多注重環境和生態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經濟效益較低,但隨著環境和生態條件得到改善,環境的效益便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總體經濟效益會大大提高,經濟的動力亦得以維持並持續發展下去。例如,種植樹木,雖然短期內直接經濟價值低,但卻能夠有效改善土質,增加肥力,減少水土流失,保證農產品能維持穩定的產量。在具體規劃上,作物的結構和佈局必須合理,要兼顧到長期效益專案和短期效益專案的配合問題,做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為解決溫飽問題當然要優先考慮發展一些有即時效果的專案,但在實施這些專案的同時,應以不損害現有環境為底線原則,並積極安排具有中、長期效益的專案,實行最佳化的土地利用,為農村持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4]。

    然而,中國農民的教育水平低,並不容易改變他們既有的觀念和生產方式。技術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後,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環境退化等問題。因此,教育工作便顯得格外重要。藉著教育,令農民放棄短視的眼光,讓他們懂得運用一些合乎生態環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長期效益得以確保。建立示範區是一有效的方法。透過示範區可以使農民直接看到新系統對提高生產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潛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資源或補貼,也有助農民支援一些具長期效益的專案。當這些專案成熟的時候,長期效益出來了,農民定會大力支援這些專案並貫徹下去。

    市場

    現今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仍存在很多困難。首先,中國農民對市場經濟缺乏認識。他們決定生產那種作物,往往是根據去年產物價值的情況,選擇其中價格好者來生產。然而,他們沒有市場的觀念,並不瞭解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去年價值好者,今年卻有可能因為供和求的變化而產生價格的波動。更嚴重者,他們都抱著同一想法去生產,一窩蜂去生產單一作物。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單一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所以生產單一作物遠較生產多種作物的風險為高。其次,即或豐收,作物的價格也可能會因為供應量大增而下降。例如:在 20 世紀 80 年代初,山楂價格高,每公斤達 3.8~4.0 元,於是各地大力發展種植山楂,有些地方甚至無限制地擴大山楂林面積。90 年代,山楂樹進入豐果期,山楂產量大增。因為供過於求,結果價格暴跌,每公斤僅 0.4~0.5 元,山楂農損失慘重。因此,農業發展應根據地域分工的原則,讓產品多樣化,分散市場風險,為農產品尋找好的出路。

    其次,中國大部分的農產品都缺乏市場競爭力。因為生產技術落後,難以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品質檢定又沒有保證,沒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難以為農民賺取可觀的利益。其實,產物的質和量可藉著科研和品種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這方面中國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產物的質和量均難以突破。每年中國投入農業的科研少於國民總產值的 0.5%,而其他先進國家可達 5% 或以上。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說是高產值農業的兩大支柱,中國在這兩方面宜多努力。

    資金

    資金短缺是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財政未能獨立,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援。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專案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迴圈,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解決的方法不外有二:節流和開源。有關資金的開源節流問題,外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或是發達國家)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鑑參考。節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專案,防止資源的浪費,例如:為塑造“高產衛星”而不顧現實環境制約的個案,在過去時有出現,生態農業建設應以此為戒。其次,是要設計出資源的最佳化分配方案,把該用到農業的資金確保及時到位,選準投向,讓資源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至於開源方面,有幾個可行的方法。其一是藉著發展鄉鎮企業,擴大收入渠道,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力,使農村集體經濟將一定比例的積累資金回饋用於

    農業。其二是引進其他產業與生態農業互相結合,例如:發展手工藝加工業,讓部分農產品有市場出口,賺取資金;又例如:發展生態旅遊,藉著旅遊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發展;其三,是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讓農業建設專案能透過銀行發行股票、債券或以發展基金的形式籌集資金,透過制定條例和規定,啟用資金流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和社會 3 個方面。從經濟上來說,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然而,中國現今卻缺乏一個健全的會計系統,將有形與無形、財政性與非財政性的成本與回報計算出來。現在中國的會計系統只能計算一些有形、財政性的專案,無形的環境成本並沒有計算在內,以致真正的成本與回報的比例未能如實反映。不健全的會計系統不但不能幫助有關部門瞭解問題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為文過飾非的工具,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下去。

    從生態角度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令生態環境更適於人民居住。狹義的生態環境,指自然的生態環境;廣義的生態環境,亦包括人文的生態環境。人在生態環境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當中國農村社會十分貧困,人民要求的只是簡單的溫飽問題,環境的生產力便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但隨著人民生活改善、衣食無憂的時候,人民所要求的可能便是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這時候,環境的質量便最重要了。所以,生態農業建設必須具有彈性,即能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

    從社會方面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推動社會發展。現在中國農村仍然落後,存在著許多社會問題,例如:就業、教育、生產力低等等。建設生態農業可以說是一個契機,在引入新的生產系統的同時,締造出一個新的社會環境。以就業為例,因為農村人口不斷增加,但生產條件未改善前,勞動力不能充分利用,大量剩餘的勞動力只得湧向城市。這不但是一種浪費,也給城市造成很大的壓力。解決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安排,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生態農業建設是其中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此外,現在一般的農業勞動大多是強體力勞動,勞動環境比較惡劣,老人和婦女等不能發揮作用。生態農業建設如能提供一個較好的勞動環境,讓老人和婦女也可以投入生產,農村的勞動力便能進一步發揮作用。

    結論

    隨著世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已有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人民認同和接受可持續發展的路線,而中國也在 1994 年制訂了“中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定下大綱。由於生態農業建設比傳統農業有很多優勝的地方,所以在中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中,生態農業建設已被列為優先專案;在最近 10 年間,生態農業在不同的水平和層次上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生態農業建設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但可以預見,它在中國將得到進一步發展,併發揮其巨大影響力。

  • 10 # 鄉野雙響炮

    1.看天收,收成都是根據當年的天氣決定的。

    2.費力多時,相比較現今時代的科學技術,人工播種,施肥不僅費力,勞動效率也低。

    3.產量低,相比較科學施肥,自然農業的作物需氧量跟不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均相物系與非均相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