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D先生的錦鯉

    除了日常的治療之外,需要自身的控制,還有心情的調節。控制好自己對外界的情緒。

    必要時必須依照醫生的指示進行服藥。還要對自身的鍛鍊,世界人物的改觀,保持正能量,闊達,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得到緩解。

  • 2 # 離姜心理師

    抑鬱症分為單相抑鬱,雙相抑鬱。按輕重分為輕、中,重度。形成因素:一家庭影響、性格原因、壓力過大、突發事故。二軀體疾病如:肝性腦病,皮肌炎、癲癇、癌症等。腦腸軸,經期綜合症。三藥物副作用造成的抑鬱。四服用阿片類(吸毒)毒品,誤服致幻劑出現的抑鬱症狀。

    第一類用心理學的方法進行疏導,佈置作業,鼓勵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復發是正常的,不要緊張,患者要下決心治好,不要依賴別人。第二類要到醫院治療疾病。第三類在醫生指導下停止服用藥物。第四類到戒毒所去戒賭,並進行心理輔導。強調下,抑鬱要靠自己去努力調節,增強心理素質,諮詢師只是找到原因,給出方法。這裡對腦腸軸和經期綜合症說明一下。腦腸軸,就是腸道菌群失調,維持平衡的激素減少,大腦功能失調,出現抑鬱和焦慮症狀。補充有益菌,就會好了。經期綜合症,也有抑鬱和焦慮,一般情況下,並不影響生活,但是有個別人很嚴重,建議藥物治療。

  • 3 # 使用者陳年往事

    如何治療憂鬱症?我認為只要是憂鬱症不管輕重必須到精科醫院治療,憂鬱症不是憂鬱情緒,也不是一般的心裡障礙病,而是精神心裡障礙病,屬精神病範疇,所以應該專科專治。

    憂鬱症是由憂鬱情緒導致,即人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壓力山大,發生矛盾衝突,不能分解,產生負面情緒,這種情緒在兩個星期不能釋懷就是輕度憂鬱症患者,如果一但發現就治療,不管是心理治療,還是藥物治療,一般半年,最多一年就痊癒。中、重度患者相對比較嚴重,情緒持續低落,多思多想多疑,自我否定,自悲自罪,有輕生的念頭,嚴重出現幻覺幻想,失眠嚴重,有的會出現木僵狀態,精神明顯衰退,怕光、怕見人,軀體出現明顯不適,如胸悶氣短,口苦、口氣大,五心煩熱,便秘,女患者出現月經不調,等等不適症狀。對於這樣的嚴重的患者,醫生一般的會徵求患者的意見,根據不同病情,採取藥物治療,中醫治療,針灸治療,電磁治療,以及休克治療,或者配合心裡治療,不管怎樣治療患者都要配合治療,堅持治療,特別是藥物治療,要堅持復藥,堅持按療程服藥,萬萬不可私自停藥,正常了不是治癒,康復了不是痊癒,而是在痊癒的路上,否則,就容易復發,特別是初發者,一定要做到維持量服藥,最好再配合中醫調理,這樣標本兼治,有利於根除病根,以防復發。

    醫生不是上帝,藥物不靈丹,最好的治療關鍵在於自己。病是標,身體是本,治標先治自己的這個本,標本兼治,才能根除病患,以防復發。在康復的同時,患者必須做到自覺自醒自悟,自我療傷,活在當下,做到兩個十分。十分關注當下的身體變化,改變自己的生活不良習慣,順應和迎合自然生活規律,夜臥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再做做運動,走起來,動起來,跑步,做有氧運動,不僅增強體質,而且能愉悅自己的心情,更主要的是解決憂愁煩惱最好的方法。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完全帶著症狀做適合自己的工作,證明自己存在感。自己不僅要關注自己的身體,更要十關注自己的心靈,養身先養心,走進內心,開啟封閉已久的心靈,多坐十分,多想十分,多問十分,反省自己,發現自己過去多多不是,肯定自己,找回曾經的快樂自己,不妨換一種活法,換一種想法,愛自己,愛父母,愛家人,愛他人,愛從一花一草做起,讓自己更自信自愛,對生活更充滿好奇心,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覺醒,讓身體治癒功能更強大,讓每天遇到更好、更快樂的自己,只有這樣憂鬱症才你而去。否則,會纏繞你一生。

    其實,憂鬱症最好的治療,不僅僅是配合醫生的治療,還有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感恩。更主要是活在當下,開心自己,快樂他人。

  • 4 # 醫學微視

    【抑鬱症該如何治療?】

    主講人:牛雅娟——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物質依賴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成癮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性學會性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成癮醫學分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中國控制吸菸協會精神心理控煙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中國抗衰老學會性健康分會委員;北京市健康科普專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評審專家;香港戒癮協會認證的國際成癮諮詢師。

  • 5 # wenxinsihu

    【 心理病的預防 】

    一、做好自己(內在,開好自己的車)

    1、做好本分、不做非分

    2、不愧對良心、本心

    二、守好自己(外在,避開他人的亂車)

    1、鷸蚌相爭,傷己傷人(雙相情感)

    2、成為自己,左右自己

    [ 做好本分,不做非分 ]

    ♥重中之重:知白守黑,懂得什麼是白、從而防守黑、錯,以讓自己不黑、不錯。為人的根本、錯與不錯的界線就是不損害他人,只要自己的行為不損害他人、不負面的影響干涉他人就是自己一個人的事,那麼任何人(外人)都沒有資格干涉懲罰自己。判斷是否侵害他人的方法一般是"換位",為而侵害他人利益就不能"為",不為而侵害他人利益就要"為",不為而不侵害他人利益就依情形而"為",不暗示的侵害他人,不暗示的接受侵害他人的暗示(帶有恐嚇、羞辱性的暗示的言語、動作等等)。

    什麼是個人利益?

    如果地球上只有1個人,那麼這個地球就是這一個人的,如果地球上有2個人,那麼這個地球則是這兩個人的,同理,中華大地上只有1個人,那麼整個中國就是這1個人的,而中華大地上有萬萬人,所以中國是大家的(這只是道理,因現實歷史原因,利益並不公平)。個人的固有(原本)利益包括:1、他人的本身之物(身體;人權、尊嚴等),人人皆有、皆同;2、他人理應所屬的身外之物,因人而異。打人損害他人的本身之物的身體;罵人損害他人的本身之物的尊嚴;騙人損害的可能是他人的身外之物的錢財。

    什麼是錯?侵害他人的利益就是錯,沒有侵害他人利益就沒有錯。什麼是理?道理,人際關係中的道理就是不侵害他人的利益。什麼是他人理應所屬的身外之物?以{理}或非侵害他人利益的這種方式所得的東西,不是以{錯}的方式得到的東西。

    人權至少包括個人自由,即不能被強制做某事,如被強制接受無限次的不合理的考驗測試套路等。

    "個人不知如何把本身之物的精神(人權、尊嚴等)與身外之物的利益統一,因此個人把它們統稱為個人的利益"。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一個敵人是自己,因此,做好自己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人的以道理道德為正當的理由的攻擊。

    侵害他人的利益就是錯,沒有侵害他人的利益就沒有錯,若一個人侵害了另一個人的利益,那麼這個人要受到一個公平合理的懲罰,這是人與人之間約定好的規則——法律,所以當自己的行為侵害到他人利益時,那麼這就給了有心人干擾(攻擊)自己的正當理由,如:有心人暗示性的對亂扔紙屑的李某說“講文明,神經病“,那麼李某就會因遭到邪惡者暗示性的辱罵而惱怒,進而引起異常的行為。 所以,做好自己不侵害他人利益就是保護自己。亂扔紙屑雖然不對,但有心人不能過度的不合理的懲罰侵害他人利益的人。

    人生的目的是快樂,但要獲得快樂就需要做到不負他人(除非自己做壞人)和解脫自己,而不先做到不侵害他人,那麼就不可能做到解脫自己,因為侵害了他人,他人就會纏繞著自己,並且更高階的壞人就會以此為把柄來控制自己,讓自己聽從於命令來侵害他人,而這將是一個惡性迴圈,這將會讓自己越陷越深,離本心、彼岸越來越遠,而斷絕這種被控制的惡性迴圈的方法則是停止犯錯、停止繼續侵害他人,做到從心出發不動妄念不侵害他人。

    最容易犯錯的地方:

    若在強大時(如從眾心理)自己想侵害他人利益,那麼壞人可能會假裝給自己力量,那麼自己就可能會被陷害("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強大"能矇蔽人的良知);

    若在隱蔽環境時自己想侵害他人利益,那麼壞人會為自己製造隱蔽條件,那麼自己就可能會被陷害("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從心出發不動妄念(靜),任何時候都不侵害他人利益,都以公平的心態面對,任何的對自己不公平的好都是不公平的、都是侵害他人利益的。

    "當你對自己誠實時,世上沒有誰騙得了你。"

    最容易犯錯的是"隱蔽環境時和強大時",這兩種心理是有心人攻擊一個人的主要方法,而一旦一個人侵害他人利益後被發現,那麼這個人就會產生強烈的羞恥感罪惡感,這時有心人們再對犯錯者的羞恥心罪惡感進行諷刺踐踏性的斟酌醞釀,那麼受害者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抑鬱輕生行為。

    管好自己的心不被他人收買,不因一個人的權威而盲從這個人的暗示指示,不因受過一個人的恩德而盲從這個人的暗示指示,因為當盲從有心人錯誤的指示會侵害到他人,而侵害到他人後又會被有心人暗中攻擊。真正的厚道的正確的人不會以恩德等等來要求他人做不情願的事、錯誤的事。

    [ 不愧對良心、本心 ]

    不愧對良心是避免因自罪羞愧感而產生輕生等異常行為。

    [ 鷸蚌相爭,傷己傷人 ]

    ♥重中之重,雖然這種社會潛規則是錯的,但是這種錯誤的潛規則卻強盛的流行於社會中,那些高階的壞人對於直接侵害他人會感覺"沒有道理"(當然,他們為了自己安全也不會直接去侵害他人),所以他們用這種間接的暗示的誤導人產生仇人進而再攻擊這個人的方法以求得道理、求得心安理得。

    萬變不離其宗的矛盾法,變的是引子,而不變的是本質:壞人偽裝成一個人攻擊另一個人,那麼被攻擊的人就會反攻自認為攻擊自己的人,如:壞人偽裝成張某過度懲罰、攻擊李某,那麼李某就會反攻張某:張某發QQ說說“講文明,不亂扔紙屑“,如果壞人暗示性的對亂扔紙屑的李某說“講文明,神經病“,那麼李某會認為是張某攻擊自己(因為李某會想"只有張某說過“講文明” "),或許李某會當著張某的面扔一紙屑以驗證是否是張某在攻擊自己,而當張某看到李某亂扔紙屑時就會自然而然的說“李某,你不要亂扔紙屑,我們要講文明,……“,那麼李某心裡可能就會埋怨到“我要你管嗎?我自己不知道嗎?“,然後李某就可能會攻擊張某,而張某不知為什麼。

    這種矛盾法被有心人廣泛用於人際關係中,只是,通常自己被攻擊時自己很難發覺是受到了壞人的暗中心理誤導(如李某對張某生氣時,張某會感覺莫名其妙,張某根本就發現不了李某生氣的心理機制、思維模型,因為張某遇不到有心人改造李某的心理機制的過程,即有心人對李某的攻擊、誤導行為),這種方法用於夫妻之間則夫妻吵架,用於父子之間則父子吵架,用於婆媳之間則婆媳吵架,用於集團之間則集團吵架……

    李某認為自己是正當自衛,因為是張某先侵害自己的。當李某反擊張某後,李某卻會再次遭到壞人的過度懲罰,壞人的理由是"為維護張某的利益,因為李某無緣無故侵害張某"(不過這些潛規則是錯誤的,因為懲罰過度,因為沒有告知為什麼要懲罰攻擊李某),當再次遭到壞人暗中攻擊的李某會鬱悶的感到"為什麼張某可以攻擊我,我不可以自衛的反擊他呢?這還有王法嗎?",而事實上,張某確實沒有攻擊李某,所以,李某每攻擊張某一次,自己就被多傷害一次、每次對張某的攻擊都會回到自己身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李某應該先保全自己,即做好自己(做好本分,不做非分,不因受到攻擊後有意將錯就錯)、不自衛的攻擊任何自認為是攻擊自己的人(因為李某接觸不到發現不了暗中真正的壞人,所以多半會誤會)。這樣李某才能確保自己不再受到傷害。

    當李某被壞人誤導而攻擊張某後,張某可能會因受到李某的無緣無故的攻擊後自衛的反攻李某,這時張某與李某就會變成真正的敵人。

    而張某也可能會受到壞人暗中的與李某同樣的攻擊(高一級的壞人並不是真正的把張某當做朋友——壞人的原則是"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所以壞人會暗中以誤導李某攻擊張某的方式來誤導張某,當張某因為誤會攻擊李某後,壞人就會暗中過度懲罰、羞辱張某,而當李某看到遭到"報應"的張某後,內心會有一種報仇雪恨的感動,心理上對張某的敵視更加強烈(認為遭到報應的張某就是自己的敵人,其實李某與張某的爭鬥是鷸蚌相爭暗中的壞人得利),那麼李某就會對張某產生得意的攻擊行為,而當李某得意忘形的攻擊張某後,壞人又會暗中過度的懲罰羞辱李某……,同樣,張某可能也會與李某有同樣的心理,張某看到遭到"報應"的李某也會有種報仇雪恨的感動,然後得意的再次反擊李某……,無限迴圈,壞人暗中適時翻來覆去的攻擊雙方,直到把自己心中的敵人攻陷。在壞人暗中翻雲覆雨的把張某與李某玩弄於鼓掌的過程中,張某或李某就會表現出一時天堂得意一時地獄失意的被稱為"雙相情感障礙"的異常行為。

    當自己在遭到壞人暗中過度的懲罰羞辱後而過激的做出一些錯誤的不道德的行為時,這就相當於被壞人在一定程度上攻陷了,因為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己的行為時,自己會感覺自己過激的不道德的行為報復到了對方,當站在第三方的、壞人的角度看,自己的行為就是損害自己,因為自己由正常情緒正常行為的人變成了過激情緒不道德的錯誤行為的人,如果自己的錯誤是不可逆不可修復的呢?

    基督說要愛仇人:"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當被製造誤會時,愛仇人就是保護自己,寬容是一種修行境界,在這種情形下,李某和張某應當先做好自己,上帝是公平的,每個錯誤都會給予一個公平合理的懲罰(也是自己內心應該保持的心態,不需要自己去攻擊懲罰自認為是攻擊自己的人),如果受到的懲罰不是公正的,那麼他就不是上帝,他只是一個壞人,那麼不要理會他人,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佛家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業報不一定在今生,可能在來世。

    若在強大時自己想侵害他人利益,那麼壞人可能會假裝給自己力量,那麼自己就可能會被陷害(製造"雙相情感障礙"的手法之一)。

    [ 成為自己,掌控自己 ]

    不被他人的套路所牽制頭緒、迷亂自我。成為自己掌控自己強大自己的前提是要做好自己,如果自己本身沒有做好,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知白守黑,分清自己該做的本分與可做可不做的非分。知道什麼是白、對而防守黑、錯,以讓自己不黑、不錯;因為知道、能辨別什麼是對所以才能讓自己不錯,如果分不清黑白對錯,那麼自己錯了黑了自己又怎麼能感覺得到呢?自己又怎麼會做到讓自己不黑不錯呢?如何判斷是外在他人(環境)的錯還是內在自己的錯?

    為人的根本是不侵害他人利益,錯與不錯、為與不為的界線就是不侵害他人利益,只要自己不侵害他人利益、不負面的影響他人那就是自己個人的事,那麼任何人都無權干涉自己。只要不侵害他人利益就沒有錯,只要"不為"不侵害他人利益就可以"不為",只要"為"侵害他人利益就不能"為",即做好本分,不做非分,但朋友同事之間可能因為需要再次交往,那麼在交際中可能需要依情形而為,如:第一次被請求幫忙時可以微笑的接受,第二次被請求幫忙時可以平和的接受,第三次被請求幫忙時一般就可以理智的委婉的推辭(可能是惡意的請求幫助,那麼他人就違背常規的正確的道德)。

    錯與不錯為與不為的界線是"不侵害他人的利益",對他人好是情分,不對他人好是本分。因為人有積極向上/善的本性,所以,在一般的社會活動中,這種本效能讓人們產生一種高尚感自豪感快樂感……,從而人們就會以"正他人"的真種高尚情操為追求,所以人們就無意識的形成了這種社會潛意識(組成為社會的人所具有的某種共同的觀念):" 把 " 正/利他人 " 作為是非對錯的參考標準 ",當一個人沒有接受完成"正他人"的一件事時,旁人會抵制這個人,單一的看這一件事,這似乎是合理的(法律是以"平他人"作為對錯是非有罪無罪的標準,即只要沒有損害他人的利益就無錯無罪),但在現實社會中,有時候卻不能以"正他人"作為評判一件事的標準,因為在現實社會中,有些人會榨取他人的善良,而有些人以他人的善良為誘餌來刁難侵害他人,所以,在一般情況可以以"正他人"的善良、愛心對他人,但當在受到刁難、較勁而感到心力交瘁時,那麼自己就需要退回到"平他人"(即不負他人,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就沒有錯)的底線上以保護自己(不難為不強迫自己)。

    當自己是旁人的身份時,不能因一個人沒有完成一個"正他人"的行為而草率的抵制這個人,因為他人可能在自己不在的另一環境受過了無數次的這類"遭遇",或者這個人剛被有心人刁難過,情緒正處於不穩定狀態,否則,自己就成為了把這個人一步步往"心理病"裡推的一員。

    社會中錯誤的霸道的潛規則是:當一個人完成一個正/利他人的行為時則鼓勵獎勵這個人,如暗示的誇獎或播放這個人喜歡的音樂或給這個人方便等等;而當一個人沒有完成一個正/利他人的行為時就懲罰這個人,如暗示的抵制或暗示的蔑視侮辱或限卡這個人等等。對一個人的完成"正他人"的行為的獎勵會激發這個人的積極向上/善的本性,這就會促使一個人更有"正他人"的趨向,對一個人的沒有完成"正他人"的行為的懲罰會激發這個積極向上/善的人的羞恥感,這就會促使一個人完成"正他人"的行為。有心人會利用一個人的積極向上/善的本性來無限次的刁難一個人,如今天讓甲扔紙屑給張某撿,明天讓乙開水龍頭給張某關,後天讓丙倒掃帚給張某扶,大後天讓丁……,因為無限次的利他人的行為,那麼張某會感覺身心疲憊,而不完成"利他人"的行為就會暗中受到懲罰和因自己積極向/善的本性而難受,所以,張某完成與不完成、做與不做都會痛苦(製造強迫症的方法之一)。

    預防他人欺詐自己的積極向上/善的本性,不因自己(人)的積極向上/善的本性而順從接受他人的考驗(刁難)。"上帝刁難人是命運,人刁難人是侵害",因此,我們不需要為了成就、磨練自己而刻意的接受他人的考驗(刁難),能戰勝上帝給的刁難(命運)就是戰勝了自己,不用擔心上帝不會給自己刁難(命運),無為,不需要刻意的人為的設定"愚公移山"、"忍辱負重",不能為了移山而移山、不能為了忍辱而忍辱,因為沒有人(施加方)有權利無故的對他人"考驗"(侵害),也沒有人有無故的接受他人的"考驗"(侵害)的義務,因為這種強制無故的"考驗"是侵害(羞辱、刁難):一是不公平,二是強制接受。

    不侵害他人利益是基本原則,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侵害他人利益的行為,而善、對他人好是自由的,所以不要強迫自己對他人好,不要因沒有做到一件利他人的事而難為自己,不要太在意他人說自己不夠善良,只要自己對得起自己良心、做好了本分就沒有錯,利他人需依情緒而為。

    無為,不能刻意的為、不能違背合理的客觀規律而為,不能為了"為"而"為",不能為了什麼而做什麼,任何為了什麼而做什麼的事都是無意義的(如"為了工作而工作",假如現在自己不用工作也可以過得很幸福,那麼自己要因為自己沒有工作而去找一份工作嗎?所以為了工作而工作就無意義,只有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工作、為了幫助公司而工作等等這些才有意義),除非是為了"意義"而做"意義"的事,所以,在自己做到"無為"的同時還要敏於懷疑作用於自己的外界是否違背"無為"。

    如:正常情況下,員工每天下班後會清掃工作的環境衛生,但主管有意的製造髒亂讓員工清掃,作為員工一兩次可能認為是正常產生的現象,但是次數多了就會有抵制心理,因為這個本來不需要有意的製造髒亂,主管不去有意干涉這本來就是正常執行的。

    一兩次的隱形的製造髒亂可能說明"員工是否愛崗敬業保持工作環境清潔",但量變會質變,那麼多次的製造髒亂則說明的是"我(主管)扔的東西,就是要你給我撿起來"(違背常規的正確的道德)。那麼這就是侵害——當主管多次的製造髒亂而讓某員工產生異常行為時,主管再以此為藉口排斥此員工。他人對自己不能有這樣的行為,自己對他人也不能有這樣的行為。

    a、你說我錯,那你先證明你是對的?

    錯與不錯的界線是"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即做好本分,不做非分。

    b、你對我的行為有什麼積極的現實意義、有什麼現實必要?

    無意義的任何事都不需要做。

    c、你的行為只是個人的意志

    我為什麼要難為自己、憋屈自己來順從你的不道理的個人意志?我只順從道理,而不順從個人慾望。

    d、你的行為不能透過"換位"

    既然你認為你對他人的行為是"對的好的",那麼他人以你這樣的"對的好的"行為對你那不是對你好嗎?

    "不宜直接向對方表達這些反問,只需自己心裡清楚誰是誰非"。

    換位不是把一個具體的行為換位,即不是把他人對自己的一個行為反向的作用於對方("老闆對自己的一個行為是否可以",把老闆對員工(自己)的行為對老闆),而是與對方換個身份及對方的位置、處境等等:假如自己是老闆,自己會以這樣的行為對員工嗎?

    當同級對自己有違背"無為"的行為時,自己一般不需理會,而當上級對自己有違背"無為"的行為時,自己可在不難為自己、不憋屈自己、無損害自己的前提下依情形酌情妥協。

    不完全的以他人的行為(或規則、套路)為前提,而應以自己心中的為與不為錯與不錯的正確價值觀(如:沒有損害他人的利益就沒有錯)、完美的上帝的價值觀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比較、驗證,因為他人也是另外一個人,是人那麼就可能存在缺陷不足,所以若自己以他人非完美的規則、套路來評判自己就可能會把無錯的自己判成錯誤的自己,比如一個完美度為80的人評判一個完美度為90的人,當在這個完美度為80的人其本身存在自身所不能掌控的20度的缺陷時(當一事物超過完美度為80的人所能掌控的高度而處於這個人所不能掌控的那20度的缺陷範圍時),他就不能正確的評判這個完美度為90的人,不過,自己也是一個人,那麼自己同樣可能存在缺陷不足,所以,自己在評判他人對自己的規則、套路時也要做到心態公正:當自己正確時,不以他人說自己錯而認為自己錯;當自己錯誤時,不以他人說自己正確而認為自己正確。

    不要把他人的任何行為(考驗)都當做正確的標準,被考驗的同時還需反問考驗者(考驗的環境)是否是錯誤的:為什麼對方可以有資格無限的(量變至質變)考驗人,為什麼要以對方的套路為評判的標準,為什麼不可以拒絕考驗,為什麼對方可以強制考驗他人?是為了考驗而考驗還是有現實意義?為什麼我要順從對方所想要的結果?這是不是我應該做到的本分?這一切的一切的判斷界線是看:1、自己是否直接、間接的侵害到他人的利益;2、自己是否違背常規的正確的道德。如果這兩點自己都沒有錯,那麼這就是他人的錯、外界環境的錯,那麼,儘管大家都說自己錯、都抵制自己,自己內心也要理直氣壯的肯定自己——自己沒有錯。

    對於一些自己分不清是自己做得不好還是他人做得不好或自己不知該採取什麼樣的行為面對時的情況,自己應當記下這種人際情形,然後準確的向心理師表述、諮詢(或間接的換種形式向心理師訴說),以獲得正確的人際處理方法。

    不過,就算自己做好了自己,還是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使詐而無辜的受到刁難侵害,那麼,如果是他人的錯就不需拿他人的錯來懲罰自己(難為自己、憋屈自己),"沒有損害他人的利益就沒有錯"是公平的,只是現實社會還沒達到真正的公平,因此,自己可能改變不了錯誤的外在環境,那麼自己有時就可能需要依情形妥協自己來適應環境:守好自己心中的理,在做好自己的前提下,用"厚顏無恥"又淡定從容的平和心態來堅定自己以正常的面對人事(厚顏無恥是指不要因無錯的自己在遭到外界的錯誤的強勢打擊下而變得心理脆弱),面對外界的強勢,內心上不要把錯誤的外在當回事,因為錯誤的終究是錯誤的,錯誤的人面對真理永遠是失敗者(可能是誤會)。

    當受到抵制侵害時(被抑鬱患者)不要把自己當抑鬱症,就好比不要把自己當可憐人,若自己潛意識裡把自己當成一個有抑鬱症的可憐人,那麼自己心理上就會變得更脆弱,從而行為上也會變得消極不自然,而當他人以憐憫的眼神看過來時——"誒,這年紀輕輕的怎麼就得了這個病呢!",那麼這就會更進一步的強化自己是抑鬱症患者的意識。當然,不可憐自己但也不能傲慢的不接受他人真誠的幫助關懷,而是把自己當成正常人、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所以,當察覺到自己有低落的情緒時,就要即時把自己的心理擺回到平和心態:不暴不棄、不卑不亢……

    當感到自己處處受到抵制時不要完全的認為整個世界在牴觸自己,這隻說明自己身處的環境在抵制自己(可能被有心人制造了矛盾,不一定代表周圍的人都是壞人),只代表自己暫時沒有遇見沒有抵制自己的人。要經常暗示自己沒有抑鬱症、是正常人,是因為無錯的自己不匹配錯誤(或誤會)的環境而產生的不和諧及自卑低落消極等等的心理,所以自己就不能拿他人的錯誤來懲罰、為難、抑鬱自己,如果改變不了錯誤的環境那麼自己可以嘗試下儘量的適應錯誤的環境,那麼自己心裡可以在心知肚明的明白"是外界環境的錯誤"的前提下而與錯誤的環境求同存異:正確的避開錯誤的環境對自己的干擾、不拿"錯誤環境"的錯往自己心裡去,不憋屈自己、不難為自己,以平靜坦然又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尋求屬於自己的一片空間。

    假如自己偶爾出現了一點小錯誤,也不要全盤否認自己,不要把確實是外界環境的錯誤當成完全正確的,而是以一事歸一事的心態公正的面對,自己的一點錯自己改正,其它的是外界環境的錯則不去理會。

    被心理干擾後的人會條件反射的更敏感疑慮,會過度猜測一些自然產生的人際,所以,只要他人沒有直接的向自己表現某行為,那麼自己就無需太顧忌自己個人的心理想法,可能自己的想法是錯的,除非他人的行為很明顯的表達了抵制排斥的訊號,而在必要的情況下,自己還可以間接的委婉的向對方表達自己的疑問,切不能因自己的疑慮讓自己憋屈難受。

    對於他人的刁難羞辱,自己為什麼不要生氣?

    1、我(壞人)就是故意讓你生氣的,故意羞辱你的、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假慈悲、故意顯露缺陷讓你生氣的。

    2、你罵人、生氣了我就高興了。

    3、你將錯就錯,你就越陷越深,我下次還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捉弄你。

    4、直到完全攻陷你。

    你過激的言詞只是在向我的一顆棋子發洩憤怒,就算你罵贏了他,他也是我的一顆棋子,但是我還有更多更高階的棋子,我暗中在背後看戲,你接觸不到我,你不知道我是誰。

    既然他人是這樣的心思,自己要怎麼應對呢?

    生氣不如爭氣,我生氣了,對方就高興了,所以我該假裝微笑著無所謂,但僅僅是形式外表上的微笑並不能笑出強大,這並沒有形成強大的內心,因此,自己在外表形態上要做到平和無怒,內在心裡上要做好自己(公正不犯錯),否則,笑出強大的微笑可能就可能變成一種嘲笑、侵害。被侵害永遠是他人的錯,對方侵害我是對方沒有品德,我不侵害他人是我有品德,對方是無品德侵害他人的人,我是有品德不侵害他人的人,既然是這樣,就表明對方不如自己,那麼自己為何還要與不如自己的人計較、為何拿沒有品德的人的錯來難過自己呢?當然,我們心裡不能有蔑視人的意思,被他人侵害還有可能是因為誤會。

    【 心理病的治療 】

    產生一個行為的前提是:輸入事件——心理機制——輸出行為。有果必有因,有異常的輸出結果(行為),一定會有相應的輸入事件(所有感官接受到的所有相關資訊)和心理機制(想法),通常一個異常的行為可能由多個不同的輸入事件共同產生。

    治療心理病是助其(被抑鬱者)對自己心理機制的改變,即建立個人的正確的思想以完善"內在的"自己(讓自己不犯錯),以及建立智慧的思想以免疫可能的"外在的"暗中惡意的心理干擾(排洩他人的錯)。

    心理病產生的根源是"外在的"錯誤,而心理病難治的根源是病因的封閉,即外界(朋友、家人、醫生)很難了解到被心理病者的內心思想,原因可能是:被心理病者無法準確的表達出自己對"輸入事件"的反應,即內心想法(患者自身可能沒有意識到)。因此,當患者表達得聽起來很"很荒謬"時就不能當機立斷的否定、不屑一顧患者的言詞;或者患者因保密而不願對外界表達。當能得到所有相關的輸入事件時,就能較容易的調節心理機制,從而得到理想的輸出行為。若得不到關鍵的"輸入事件",心理病就顯得變化多端、神秘莫測。

    "以同病相憐(同理心)的情感讓患者把讓自己難過的所有心理活動(是聽到、看到、觸到了什麼而想到了什麼,從而產生的一種異常行為)都表述出來,然後幫助患者梳理糾正,那麼被心理病者下次遇見同類的事就不會難過了"。不過做為患者需要有自保意識(間接的表述等等),自己的資訊可能可能會被假醫生所洩露,也有可能會被其他人所洩露。

    對於有生理病狀的患者可能需要用藥物治療,因為生理是心理的基礎。而無論如何,心理疾病的根治都要經過治心,即做好自己(或許自己的心本來就是正確的,只是無緣無故受到傷害而被抑鬱症)。只是,做好自己不能保證百分百痊癒,而不做好自己則百分百不痊癒。不管是心理型抑鬱還是生理型抑鬱,最基本的都是先做好自己,自己做好了,那麼自己就把患病的機率降至了最低,其它的自己無法控制就聽天由命。

    心理病的本質是外在的錯誤(第一因),因此,當外在的環境變得正常時心理病基本上就會隨即消失。當外在輸入正能量時也會對心理病起到正面作用:鼓勵、認可,明示的不如暗示的真實,朋友的不如社會的真實,所以,社會的暗示的鼓勵對被抑鬱者的作用為最好(有時明示的認可與暗示的認可會產生同等的效果,鼓勵、認可應以現實中真實的事件為基礎,不能浮誇)。

    1、不有自保的僥倖心理

    不要因自己犯的錯被他人抓住了把柄而接受他人的暗示的脅迫,更不能因此而順從他人的指示去侵害其他的人,接受順從他人的脅迫沒有能讓自己的錯誤消失的作用、沒有能讓自己的心得到安穩、歸宿的作用,這隻會讓自己一錯再錯以致越陷越深,當自己犯了錯需在第一時間懸崖勒馬的不再繼續犯錯,否則,自己的一個小錯可能會被有心人醞釀成一個危險的大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錯都有一種罪惡感畏懼感,如果有心人暗中惡意的鼓勵自己的錯沒關係沒有錯(這時自己會感到突然獲得了一根救命稻草),那麼自己可能會順著有心人的誤導而理直氣壯的假裝自己沒有犯錯,當自己這樣後,有心人則會殘忍的揭穿自己的犯錯事實(這什麼人啊,活著也是造孽, 還不如早死再投胎),那麼這時自己就會無地自容。

    犯錯後萬不能有僥倖心理,瞞天過海,只有虔誠的承認、改正自己的錯誤,自己的心才能得到安慰。"錯"不因被隱藏而消失,當我們未改正它之前,它永遠真實的存在,只有當我們虔誠的勇敢的改正、面對它後,它才會消失。改正錯誤是一種勇氣,此將得到心靈的昇華、得到上帝的救贖,隱瞞錯誤是一種逃避,此將遭到心靈的折磨、遭到上帝的懲罰。人生自古誰不錯?有錯敢當是豪情;人生自古誰不錯?有錯敢當是本分。面對"錯"不能是承認錯誤後選擇離開,而是在承認錯誤後勇敢的活下去,面對自己的錯誤不一定表示把自己的錯誤公佈於眾,但一定是不因自己的錯誤而被挾持。

    2、面對錯誤,改正自己,走出心理陰影(羞愧感、無價值感)

    人為什麼會犯錯?犯錯不一定代表自己道德敗壞、品行卑劣、內心骯髒,"犯錯"是在未明白某個道理之前的人在遇見某個犯錯的環境時所必然會發生的事,因此,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因為我們都是從一無所知的孩子開始的,或許,我們都犯過錯,同樣一個人在一個好的環境,這個人就學得多、就不易犯錯,而在一個不好的環境,這個人就學得少、就易犯錯。

    一個年齡為0知識度為0的孩子在一個100度的犯錯環境會犯100度的錯;

    一個年齡為20知識度為20的青年在一個100度的犯錯環境會犯80度的錯;

    一個年齡為100知識度為100的老人在一個100度的犯錯環境不會犯錯;

    一個年齡為100知識度為0的老人在一個100度的犯錯環境會犯100度的錯。

    當一個人(被)遇見一個大於這個人的知識度的犯錯環境時,這個人就會犯錯,這種錯是因為不知錯而犯的錯,而不知錯所犯的錯不代表這個人邪惡、骯髒,因此自己不需要有自卑感、羞愧感、罪惡感,只需承擔責任改正錯誤往後不再犯即可,而沒犯過某種錯的人,當在他懂得這種知識前就(被)遇見這種犯錯環境時,那麼他可能也會犯錯。

    當一個人(被)遇見一個小於這個人的知識度的犯錯環境時還犯錯,那麼這種錯是知錯犯錯,但這又說明什麼呢?其實這個人還是不知錯而犯錯,因為這個人因“近墨者黑”後認為自己這樣做(侵害他人利益的事)是好的、對的,這就好比電腦病毒,病毒之所以損害電腦,這是因為病毒的思想(程式碼程式)決定了其行為,如果把這個病毒內部的程式碼改成良性的程式碼,那麼這個病毒本質上不就變成"善良"的軟體了嗎?而人也是一樣,一個人因為外部環境而被"近墨者黑"、被感染上了惡意程式碼,於是他就變成了壞人,當對這個人重新給予正確的引導、把這個人的錯誤思想重新整理成正確的思想後,那麼這個人本質上不就變成了一個人好人了嗎?

    為什麼自己被感染了惡意程式碼而犯了錯,別人為什麼沒有被感染惡意程式碼沒有犯錯呢?

    命,一切都是命,一切已註定,上天給的命運,自己不能怪罪嫉妒他人,自己只能坦然的承認這種結果的命,自己能做的就是在接受這種已知的命的前提下積極的創造、獲得本屬於自己的更好的命。

    因此,犯錯並不一定代表一個人道德敗壞、品行卑劣、內心骯髒,只有那些不懂道理的或邪惡的人才會用他人的錯來牽制攻擊他人、才會嘲笑羞辱他人, 因此,我們不需要有自卑感、羞愧感、罪惡感,只需承擔責任改正錯誤往後不再犯即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為什麼別人那麼優秀又沒有犯錯,而自己如此平庸又犯了錯?

    命,命是註定的,小雞小鴨為什麼不是人,這是老天註定的,而人也是一樣,並不是每個優秀的人都不會犯錯,只是自己知道的某個人沒有犯錯,為什麼這個人不會犯錯,而這也是命,假如一個人在未懂得某件事之前就遇見了這件事,那麼這個人就會犯錯,而自己恰恰就是這種情況,所以,當自己明白了自己的錯後,就要立即改正,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或許是因為自己犯了錯而羞愧的看不起自己的優點(強烈的羞恥感本也是一種好的品質,犯錯時可以讓自己即時改正、可以讓自己的修養更高),或許是自己的優點還未被自己發現。假如自己畫一隻老鼠,然後再畫一隻小鳥,那麼這隻老鼠永遠都沒有這隻小鳥美麗,因為這是老鼠和小鳥的命,假如讓這隻老鼠做這隻小鳥,那麼這隻老鼠(變成了小鳥)照樣美麗,而人也一樣,有些人是醜小鴨,有些人是美天鵝,只是自己被上帝畫成了醜小鴨(命),如果自己被上帝畫成美天鵝,自己不也會長成為美天鵝嗎? "我"不是我,"人"不是人(人從哪裡來?),當"我"被上帝畫成我後,"我"就不由自主的產生了、"我"就變成上帝的配角了,"我"不想犯錯,而當"我"在上帝設定的慾望與畏懼、羞恥、慈悲的互動作用下,犯錯就是必然的結果之一,"我"不是我,我只是為上帝扮演了一個"我"的角色,我要為上帝而改正"我"的錯誤,是上帝把我畫成這樣(先天:物質決定意識,後天:外界環境影響),不需羞愧,不需自卑,"我"犯錯是因為那時"我"想犯錯,"我"想犯錯是因為那時"我"不知錯(不真正的知道錯,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知錯犯錯一錯再錯,不知道自己如何能做到不想犯錯),"我"不知錯是因為上帝把我畫成不知錯的,同時,"我"也是我,我為我自己扮演了一個"我"的主角,我要為自己改正錯誤,以成就昇華自己,如此這樣才能獲得人生最大意義。

    不要把自己犯的錯完全的看成是自己的錯,不要自己獨自承擔犯錯的羞愧感自罪感無價值感,因為自己只是上帝的一個配角,自己只是上帝的一個化身,所以,上帝需要承擔主角的責任,而上帝它不能存在於現實中(上帝不存在,上帝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中,同時,我們也存在於上帝的意識中),既然這樣,我們就以一顆勇敢、豪情之心替上帝擔當起這份沉甸的擔子忍辱前行吧!這隻為做更好的自己、只為更美好的生活、只為更有意義的人生、只為與完美的上帝重逢(更加接近最好的自己、更加接近完美的精神)。

    我不是"我","我"是上帝的一個化身,每個"我"都是上帝的一個化身,所以每個人都是上帝的一個化身,而不管這個人是偉大還是渺小、是美麗還是醜陋、是優秀還是拙劣、是正確還是錯誤,所有這些繁華多樣的人生,上帝都在感受著,其實,每個人都會感受到這些所有的酸甜苦辣的人生——眾生平等(自己這輩子難看了,下輩子自己就會美麗,他這輩子美麗了,輩子他會難看)。我們共同演繹著一齣戲,美與醜、對與錯(不能為了錯而錯)都需要人扮演,自己的難看成就了他人的美麗(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就是自己難看的作用),沒有醜哪來美呢?沒有錯哪來對呢?沒有自己的錯的羞愧感,哪來他人的不錯的優越感呢?但上帝把自己畫成小丑只是讓我們扮演好這個角色,上帝並不希望我們自卑,所以,我們在扮演好這個角色的同時還可以獲取屬於自己的幸福、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而面對錯誤就成了人生意義的一部分。眾生平等,不管在來世還是今生,我們每個人總會光耀、總會享盡一切的美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錯誤(不一定表示把自己的錯誤公佈於眾,但一定是不因自己的錯誤而被挾持),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錯誤自己的錯誤就會慢慢消失,那麼自己的苦就會慢慢消失,那麼等待自己的還有酸甜辣……

    人生如戲,我們只是上帝的一個配角,同時,我們也是自己的主角,而我們是在用自己的主角演繹著上帝的配角,我們不必自大(不負人)、也無需自卑(不負己),因為我們只是上帝的配角,但我們可以自強,或許心中還可以自豪。高大與矮小、美麗與"難看"總需要角色扮演,而自己只是"真實的"扮演了某個角色(與自己無關,不由自主--命),我們要積極向上的演繹好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獲取自己的最大幸福,因為我們是自己的主角。

    無需自卑,因為我們都是上帝的一個配角,如果由自己扮演那個優秀的角色,自己照樣美麗,因此我們不用嫉妒他人、不要討厭自己,因為這是踐踏自己,我們可以祝福他人、喜愛自己,進而把獨一無二的自己變成最好的自己。我們只需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實現自己的最大潛能、獲取自己的最大幸福,最大潛能之內的是需要我們努力奮鬥的,最大潛能之外的是命中註定的。

    無需自罪,因為我們都是上帝的一個配角,只要我們能誠心的悔改,那麼自罪就是多餘的,因為自罪(羞愧)等屬性的作用就是用來改正錯誤的,既然這樣,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為難自己呢?如果是侵害他人利益的錯,那麼為他人自責或許是償還他人利益的一種方式。不是為了赦免自己而"無罪"自己,是為了能恢復到正常心理而"無罪"自己,懲罰的兩個目的是"陰陽平衡"(物質精神的利益平衡,即侵害者對受害者的利益償還)和"不再產生陰陽失衡"(不再有侵害的思想),而羞恥感就是為這兩個目的而存在的,因此,當自己已經虔誠的認知到自己的錯、不再有犯錯的思想後,不管外界是如何的得理不饒人,自己都可以原諒自己,如果上帝知道,上帝也會原諒自己的。

    上帝不存在,上帝存在得不存在,存在是因為它能帶給我們精神力量,不存在是因為事在人為、任何事都需要人自己去做。

    羞恥感、罪惡感越強就越表明一個人的修養境界可以越高,"人不要臉,百事可為",一個人如果不要自尊,那麼他做任何侵害他人利益的事都不會有羞恥感,相反,一個人的自尊心、羞恥感強,他就會嚴格的控制為與不為的界線,因此這個人的修養就會更高,所以,自己的羞恥感自尊心是一種好的品質,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我們都是從一無所知的孩子開始的,犯錯的人不一定代表他是一個壞人、骯髒的人,對於任何人,只要他在沒有明白某個道理某種思想而就遇見了犯錯的環境,那麼他就會犯錯,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只是不是每個人都真有犯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犯的錯不是自己一生的汙點,只要從現在開始改掉錯誤,那麼,自己就是一個新的自己,自己的精神境界就提升了一個等級,自己的心靈才能安息,自己就可以原諒了自己,而那"汙點"變會變成僅僅是一種記憶、空殼。

    犯了錯要坦然的、勇敢的面對,不要認為會受到他人的嘲笑、蔑視而羞恥,一般,多數人都知道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只是自己沒有遇見,所以在這些人心中,別人犯的錯就像似自己放的錯一樣,所以,這樣的人不會看不起任何人,因為他們知道看不起他人就是看不起自己,看不起他人是因為自己的修養不夠,如果真的受到了他人的諷刺,那麼對方一定是不智慧或無修養的,有修養的人怎麼會諷刺他人呢?也許,這樣的人在遇見自己的這種情況他所犯的錯更大。

    ……

    具體可能需要看是什麼原因抑鬱吧。

  • 6 # 心理諮詢師明軍

    1 住院治療(藥物、物理、心理)

    抑鬱首選的治療方式是到醫院就診,如果有自殺傾向的最好住院治療。

    按醫生安排做藥物、物理、心理等各方面綜合治療,會有治癒保障的。

    未成年人住院,尤其是封閉式病房,要根據其年齡、性格、心理承受力、生活能力等充分考慮,並儘量尊重個人的意願,因為,對未成年人來說,這種環境可能會是新的壓力,而且,親人的陪伴和心理支援也是不可缺少的治療。

    2 物理治療

    有必要說一下物理治療,通常是指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ECT)以及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兩者都有較好的效果。

    對於有嚴重消極自殺情緒、抑鬱性木僵患者,MECT治療應是首選的治療,對於難治性抑鬱症患者也可採用MECT治療。

    MECT治療見效快,療效好。6~10次為一療程, 常見副反應包括短期內記憶力減退、頭痛、噁心、乏力等,另由於其療效明顯,極個別患者會形成心理依賴感。

    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對抑鬱症效果明顯,不良反應也較少,有很少比例的患者治療後出現短暫的頭痛、一過性失眠現象。

    3 藥物治療

    參見:《中國抑鬱障礙防治指南 2015版》,對各種治療抑鬱的藥物有詳細說明。

    關於副作用,有位名人說的很好,不吃藥的副作用可能更大!

    注意,大多數抗抑鬱藥服用2周(14天)後才會逐漸起效,順利的情況下,在服用6-8周後病情會明顯好轉或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

    服藥頭1周,可能不會出現很明顯的療效,但不良反應可能很快出現,如頭暈頭昏甚至頭痛不適、噁心胃脹等,這是用藥的一般規律。

    服藥前一定了解這些,堅持,不能輕易停藥。

    4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對抑鬱症有效,這是共識,而且在防止復發方面更有優勢。

    醫院的費用較低,每次20-60元,20分鐘每次。社會上心理諮詢專業機構的費用會高一些,一般200-800元一次(也有一千甚至數千的),每次50分鐘左右。

    各大醫院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認知、精神分析、森田,行為療法、正念療法等。

    認知療法是美國唯一認可的享受公費醫保的心理服務專案,精神分析在歐洲國家有更廣泛的認可,正念療法目前在世界各地被越來越多的接受。

    關於催眠,這一技術對諮詢師的職業水平和道德修養都要求較高,應慎重選擇。

    5 自我治療

    運動,看書,社交.... 詳見:適合個人自我治療抑鬱症的70種方法

    網上可查到。

  • 7 # 我說精神

    如何治療抑鬱症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是醫生,我覺得醫學的方法對於一種醫學疾病最有效,但很多人有不同的想法,比如心理治療,比如中藥治療,比如運動治療。

    我們來說說正規的醫學治療吧!

    對於單相重性抑鬱的初始治療,我們建議聯合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這是基於隨機試驗發現聯合治療比單獨使用這些療法中任一種更有效。然而,臨床試驗尚未確定任何具體的藥物/心理治療組合的優越性。臨床醫生在選擇構成聯合治療的每種治療時,會採用選擇單一療法的原則,而具體的治療藥物,由精神科醫生的經驗來決定。

    藥物選擇一般推薦SSRI類藥物,個人比較喜歡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而全世界範圍內應用最多的是舍曲林。抗抑鬱治療一般建議單藥治療,沒有循證醫學的證據證明兩種SSRI類藥物聯合療效更好!

    對於心理治療主要推薦認知治療和行為治療 ——認知治療和行為治療可單獨使用,也可聯合作為一種干預專案,被稱為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CBT常常包括教育、放鬆訓練、應對技巧訓練、應激管理或自信訓練。 在認知治療中,治療師幫助患者識別和糾正歪曲、不良的信念。行為治療採用思維練習或真實體驗來幫助減少症狀和改善功能。這可透過學習、反覆暴露於某種刺激而使反應減輕以及其他機制而發生。

    說說治療的優劣分析

    抗抑鬱治療的目的是儘快控制抑鬱症狀,改善患者社會功能,藥物治療相對來的更快速,也更有效。心理治療的療效很難有保證,因為每一個人對於心理治療的接受度差別是很大的,有的患者效果也許很好,有的則完全沒有。而且再好的CBT治療依然需要起效時間,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單一的心理治療是完全無效的。

    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是最有效的治療組合,對於患者重度抑鬱的急性期治療,必須儘快緩解抑鬱症狀,改善自殺風險,避免患者出現輕生行為。必要時,完全可以選擇物理治療方法——無抽搐電休克MECT,MECT是緩解自殺風險最快速安全的治療方法,尤其是頑固自殺的患者,很多經過MECT治療會明顯改善患者的抑鬱症狀和社會功能。

  • 8 # 三道身心整合健康諮詢

    治療抑鬱症需要從身心各個方面同時入手。如果症狀比較重,該吃抗抑鬱的藥物,需要吃藥,對緩解焦慮、抑鬱情緒有極大的幫助。但是隻吃藥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抑鬱症是身心綜合症,心理治療是重中之重。心理治療流派眾多,有的側重於消除症狀,有的側重於心靈成長,使患者無所適從。近20年來,在西方發展起來的第三代認知行為療法,把正念納入到心理治療,正念來自東方的佛教禪修。因此,從大方向上來看,東西方、宗教心理正在走向融合。總之,抑鬱症的治療需要通盤考慮身體、心理、個體與環境等各個因素,同時調理,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三道身心整合療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實戰派,身心健康專家!
  • 9 # 纖纖君子有武功

    如何走出抑鬱症的困擾

    每當你走在人群中,來來往往的人群中總有一些人給人的感覺很容易發現他們不太正常,他們雙眼無神,兩眼呆滯,彷彿失去了一些那種正常人的朝氣,今天我們大家就來討論討論抑鬱症,為什麼會出現抑鬱症,得了抑鬱症我們該如何去治療,是吃藥好呢還是我們透過一些物理的方法來恢復,最終如何做到不在復發!

    得抑鬱症千千萬萬,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原因,但是究其原因我認為本質是自己的自信被打擊之後失去了自信的心理保護,從而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從此看待世界的觀點變得消極,在這種世界觀的影響下越來越怕出問題,怕和世界交流,怕社交,懷疑這懷疑那,而且還喜歡聯想,自己總是悶在自己的世界裡出不來,反覆思考,總是在一個問題上迴圈思考,有時候透過自己的知識來推翻懷疑的事,有時候又強迫自己不應該去論證,這樣反覆的思考,這是抑鬱症最難突破的障礙,自己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大腦,想要果斷停下來可是就是做不到,從此注意力不集中,看書的時候總是看看停停,因為思想總是開小差,後面身體也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比較沉重,總是不由自主的嘆氣,整天沒精打采,彷彿身體被掏空,也會出現失眠多夢,夜裡做夢一直特別迷糊,還伴隨著焦慮,強迫症的感覺,其實最折磨人的也就是抑鬱症患者那種無限迴圈的思維!

    如果自己意識到了身體出現問題,思維出現了問題,我們就勇敢面對,我們從生理上講講抑鬱的原理,每個正常人身體都會分泌多種興奮的激素,這些激素使我們感到快樂,感到快感,所以我們一直追求這種快感,抑鬱症患者在陷入抑鬱情緒的時候會分泌抑制使人興奮的激素分泌,從而使人感覺不到快樂興奮,從而行成一種迴圈,越不開心越不分泌快樂激素,越在悲觀的環境中渡過,慢慢心理因素就在身體上出現生理症狀。這是產生抑鬱症的生理過程。

    知道了抑鬱症產生的生理原因和心裡原因,治療起來就不難了,我們對症下藥,首先第一就是獲得自信,第二就是讓身體分泌使人興奮的激素,具體如何實施,下面我給你大家給出具體方案。

    獲得自信的辦法就是利用心裡暗示,把自己想象成非常厲害的人物,或者把歷史上神話中的人物做為自己的偶像,想象自己具有各種能力,不容懷疑,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想象自己的偶像如何戰勝困難從而內心獲得無比大的力量,這是從思想上獲得自信,還有就是從身體上獲得自信,從現在開始挺胸抬頭,走路用力,昂首闊步,從外在顯得自己很高達很厲害。

    然後就是如何獲得使人興奮的激素,運動,運動是獲得這種激素最直接的辦法,比如跑步,跑步的時候肌肉會分泌很多種激素,運動完了之後大家會感覺快樂無比,運動的時候肌肉會分泌快樂因子會讓肌肉更有力量,會讓骨骼更加強壯,運動還可以強迫身體集中注意力,鍛鍊自己的意志,不能集中注意力是抑鬱症帶給患者最大的困擾,運動方式有很多種,大家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運動專案,從此運動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最後一步就是如何克服無限迴圈的思維,自信,運動患者都可以控制,但是大腦偏偏是抑鬱症患者不能控制的,那種經常陷入大腦無限迴圈的思考是患者不由自主的,我們有辦法克服這個困難,大家可以透過控制身體來獲得,具體如何實施,就是大家故意把眼睛繃的大大的,然後去做任何事情都保持這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一直保持這種興奮的狀態,不管是身體出現的真實狀態還是自己刻意假裝的興奮狀態都可以,這樣就直接把因為抑鬱症心亂如麻的狀態直接變為注意力特別集中的狀態,那些曾經陷入無線死迴圈的思考問題,大家也沒必要再去刻意強迫如何解脫出來,只要你刻意努力達到這種興奮狀態去做任何事,持續幾個月,思維就會脫離那種死迴圈,剛開始這種刻意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很累身體,但是大家不要氣餒一定要堅持!

    關於藥物治療本人不發表任何意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想法,最終達到治好的目的就可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據調查80歲以上的老人不是在敬老院就是孤獨在家,這樣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