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越古董越時尚

    目前市場上的高古陶、瓷的價值,相對比較低,也許與現代人的審美有一定關係,它們的價值基本上也只能陳列在博物館裡體現。而唐宋以後,瓷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如唐三彩,宋汝的價值如日中天,如今市場小則百萬,拍賣行大拍都是千萬甚至上億級別的,當然物以稀為貴嘛。再就是元明清的官窯瓷器,價值也不菲,如前幾年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拍出了兩個多億的天價。瓷器的價值與它的年代、窯口、工藝、文化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絡。

  • 2 # 有李走遍天下V

    1:辨真偽,區分某件瓷器是不是真品,這是辨真偽的第一步。

    2:斷代,鑑定瓷器製作的年代,同一個窯口的瓷器產於年代不同、出來的瓷器也不同。

    3:產地,瓷器在燒製時會受時代、區域文化、地方風俗等的影響。

    4:評價指標是透過某件瓷器的質量好壞的鑑別,評價該瓷器的藝術價值要看其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變形等。

  • 3 # 原礦綠松石專家

    一、主要依據:瓷器造型

    因為造型是最能代表每個時代的,一類器物什麼時間開始出現,什麼時間消失的以及它在期間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是我們鑑別年代的一種可靠方法。

    古代瓷器的造型演變是有規律的,因此找出它們變化規律和時代特徵,就可以科學的鑑定出年代。

    二、瓷器的胎、釉、彩繪特徵

    由於各地區、各個年代的燒製原料是不同的,瓷器燒成後在胎、釉、彩繪等特徵上也就不一樣,這也是我們用於區分不同時代瓷器的重要方法。

    三、瓷器的紋飾題材與裝飾風格

    隨著時代的不同與時尚的變化,而形成複雜多變的時代特徵,這常常被鑑定家們作為斷代的可靠依據。

    四、燒製方法

    中國燒瓷技術的發展,是從低階向高階不斷髮展與提高的。因為各個時代在原料加工、器物成型、燒窯等技術上的不同,就給瓷器留下了不同的工藝痕跡。因此,燒製方法是導致瓷器具有不同特徵及其變化的根本原因。掌握各個時代不同的燒瓷方法,也是我們用以斷代的重要依據。

    五、鑑別瓷器年代除了上述從瓷器的藝術與鍛造工藝進行鑑定外,還有一個就是瓷器上的“年款”,特別是明清時期的瓷器。

    如何來辨別古陶瓷的年代,簡單來說,就是要根據各期陶瓷胎質、釉色的特點來判斷。

    一般來說,從胎質、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窯口。

    例如,距今有25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青釉瓷器,又被稱為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階階段,其胎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質堅硬,瓷化程度較高;其釉色青,釉層較薄,厚薄不均。這是因為當時採用瀝釉方法進行施釉的緣故。

    瓷器收藏品的價值的確定,是瓷器收藏鑑定的一部分,稱為“評價值”。評價值是透過對某件瓷器質量優劣的鑑別,以評定該瓷器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鑑別器物的優劣,主要看其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變形等,以及是不是上乘之作、稀世珍品等,從而評定其藝術水平、收藏價值。

  • 4 # 我是北丐

    區分瓷器年代的價值主要是各地瓷器燒造窯口的價值,因為各朝各代建都地址不同,窯口選址不同,各窯口的窯土 ,製作工藝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年代價值也不盡相同。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各個省份各地窯口在各個時期的特點和製作工藝的差異。

    浙江省:

    甌窯:在今浙江溫州一帶,漢代已燒造原始瓷器,至唐宋時期成為浙江境內僅次於越窯的青瓷 瓷窯。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瓷胎呈色較白,白中略帶灰白。三國西晉時胎質較粗,坯體沒有完全燒結,到了東晉,胎質細膩,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2)三國兩晉時釉色淡青,透明度較高,亦有少量青黃色和青綠色。南朝時釉色普遍泛黃,開冰裂紋,胎釉結合不好,易剝落。唐代早、中期釉色呈現黃或淡黃色。晚唐至宋出現純粹的青色或青黃色,胎釉結合緊密,少有剝釉現象。(3)產品品種和造型大多與越窯相同,但也有特色產品,例如,東晉時期的牛形燈、褐彩蓋罐和五聯罐等,而三足洗、槅 、獅形燭臺、蛙形水盂及隨葬的明器極少生產。唐代撇品璧形底碗,腹壁作45度傾斜,較越窯為高。五代北宋的印盒,造型趨於寬和扁。(4)裝飾比較簡單,常見的有弦紋、蓮瓣紋和褐彩,其中褐彩頗有特色,普遍使用於東晉至南朝的瓷器上,特別是那種繪長條形的紋飾,起筆細,收筆粗,為其它瓷窯所不見。唐宋時期紋飾簡樸,不見繁縟的刻劃花,這與北宋時的越窯不同。

    餘杭窯:在今浙江餘杭,故名。是繼德清窯之後發現的又一處早期黑瓷產地。 窯址共發現兩處,所燒器皿與德清窯近似;黑釉雞頭壺地面遺留較多, 有大中小三種形式,當時產量較大。

    婺州窯:在今浙江金華地區,唐屬婺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一。始燒於三國,唐宋時窯場擴大,成為著名的青瓷生產地區。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三國時期的胎普遍呈淺灰色,斷面較粗,沒有完全燒結。西晉以後,一部分產品改用含鐵量較高的紅色粘土作坯,胎色較深,多呈深灰或紫色。唐至宋胎色呈深灰或紫色。(2)三國時期釉色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黃的。釉層厚薄不勻,常凝聚成芝麻點狀,釉面開冰裂紋,在胎釉結合不緊密和釉面開裂處,往往有奶白色的結晶體析出,這是婺州窯青瓷特有的一種現象。西晉晚期釉色青灰或青黃中泛一點褐色,釉面開裂和晶體析出更多。南朝時釉色普遍呈青黃色,易剝落。唐至宋釉色青黃,帶灰或泛紫,釉面開裂處仍可見星星點點的奶白色晶體析出。宋代的精緻產品中,也出現過色澤青翠的色調,並具有較強光澤感。(3)婺州窯的歷代製品均屬一般民間用瓷,品種比越窯少,主要生產盤口壺、罐、碗、盆、碟、水盂、盞託、瓶等日用器皿。三國西晉時曾生產豬圈、雞籠、穀倉、水井等明器。產品的種類和造型多數與越窯、甌窯類似,獨特的造型有三國時的人形五聯罐、三圓柱形足水盂,西晉時堆貼龍紋盤口瓶,唐代的蟠龍瓶、多角瓶,五代至宋的堆紋蓋瓶、糧罌瓶等。其中多角瓶為直口圓腹,腹部一般呈三級葫蘆形,上小下大,每級裝圓錐形角個,至宋代演變成堆紋瓶,肩腹部堆塑人物、飛鳥及禽獸等,均為明器。

    德清窯:因地在浙江德清縣,故名。窯址在德清縣境內已發現幾十處之多,是以黑瓷與青瓷兼燒,以青瓷為主而以黑瓷聞名的古窯場。是浙江地區最早發現黑瓷產地之一。燒造歷史較長,上溯商周,歷經漢、六朝直至唐宋,影響很大。朝初100多年間。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 (1) 黑瓷胎中鐵、鈦含量較高,普遍呈磚紅、紫色或淺褐色。青瓷胎一般呈深淺不一的灰色或紫紅色。 (2) 黑瓷釉層較厚,呈黑褐色或黃褐色,佳者釉面滋潤,色黑如漆。青瓷普遍在胎外上化妝土,釉色一般呈豆青、青綠或青黃色、釉色比較深,具有較好的光澤. (3) 所燒黑瓷和青瓷,造型大體相同。產品有碗、碟、盤、耳杯、盤口壺、雞頭壺、唾壺、虎子、香爐、罐、盒、燈和盞託等,造型風格與婺州窯、越窯相似。特色產品有直筒形小蓋罐、扁圓形蓋盒和茶盞、淺盤形盞託配套的新型茶具等。為其它同期瓷窯少見。(4) 裝飾十分簡單,通常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劃幾道弦紋,或在青瓷上飾幾點褐色點彩。

    鄞縣窯:在今浙江鄞縣,故名。已發現小白市、沙葉河及郭家峙三處, 以小白市窯歷史為早,燒瓷在東晉、南朝時期;另兩處均為五代、 北宋時期。造型、紋飾及支燒方法與餘姚上林湖越窯極其近似, 所燒瓷器多供吳越王錢氏進貢之用。

    龍泉窯:在今浙江龍泉縣,故名。創燒於北宋早期,南宋晚期進入鼎盛階段,到明代中葉以後漸趨衰落,以燒青瓷聞名於世。其產品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 北宋時施石灰釉,釉層薄而透明,光澤較強。早期產品胎薄而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盤、碗、壺為主、盆、罐等少見。中期以後胎呈灰或淺灰色,釉色青黃;裝飾普遍使用刻花,輔以篦點或篦劃紋,此外還有團花、波浪、蕉葉紋等紋飾。盤、碗內常刻團花和波浪紋,內填篦紋,外壁常劃篦紋和直條紋。瓶、執壺腹部常見刻牡丹紋。圖案花紋一般對稱。(2) 南宋以後施石灰鹼釉,釉層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除繼續生產北宋原有器物,出現了鼎式爐、八卦爐、奩式爐、渣鬥、盆、塑象、膽式瓶,龍虎紋瓶、五管瓶等等,五管瓶腹部呈多節葫蘆狀,瓶上部的豎管, 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見。碗、盤器底較厚,挖足一般很淺,圈足寬矮,外底露胎。裝飾以刻劃花為主,線條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凸起五條直線,碗內刻雲紋的較多,也有內劃“S”形紋飾的,碗心印陰文“金玉滿堂”或“河濱遺範”四字的也較多見。北宋末期浮雕蓮瓣紋開始流行,在盤、碗的外壁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蓮瓣紋變得短而寬,互相緊靠 ,瓣中脈線突起。(3) 南宋晚期產品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兩大類。白胎青瓷胎質細膩緻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層豐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底"。器物造型除碗 、盤、碟、水盂、香爐等,還出現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紋飾以蓮瓣、弦紋為主,南宋末出現雙魚、龍紋和貼花牡丹紋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稱"鐵骨".釉色青,多紋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隱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則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器形以瓶、爐、尊、洗、筆筒、燈為主,紋飾少見,與南宋郊壇下官窯瓷器有許多共同之處。(4) 元代器物特點造型高大,胎體厚重。胎色與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黃。仿古器物少見,新創器型 有高足杯、菱口盤、環耳瓶、鳳尾尊、荷 葉蓋罐等等,高足杯足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元竹節裝飾,足內空心且較深。裝飾採用劃、刻、印、貼、鏤、堆等多種方法,以劃花為主,劃花紋粗略,線條奔放,並出現了褐色點彩。器物普遍飾有花紋,紋飾題材以雲龍、飛鳳、雙魚、八仙、八卦、梅、菊、馬上封侯等多見。此外,還大量出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盤、碗外壁的蓮瓣紋長而窄,排列較疏,瓣中間一般無脈線突起,不同於南宋。盤、碗底足一般挖足較深,有的深過外牆壁,外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露胎泛紅 ,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內全無釉,中心有乳丁狀凸起。(5) 明代製作工藝與元代基本相同,但趨於粗糙。胎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 透明,光澤較強,盤、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紋碗、玉壺春瓶、執壺、蓋罐多見,高足杯的足較高,有竹節裝飾,一節或多節,挖足粗率且較淺。紋飾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字、福、壽、金玉滿堂等字。 (6)從裝燒方法認識各時期器底特點: 1北宋早期用託珠墊燒,器底留有託珠痕. 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採用圈足內放墊餅墊燒,足端無釉.碗、盤底較厚,與此裝燒方法有關。 3南宋晚期至元中期採用墊餅托住整個器足墊燒,足端無釉,普遍為"硃砂底"。 4元代中期以後採用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澀圈。 5明代又恢復圈足內放墊餅墊燒,外底無釉。

    官窯:宋室南渡後,在臨安(今杭州)另立新官窯,先置修內司官窯,後立郊壇下官窯,修內司窯址迄今尚未發現,現已確認的只有杭州烏龜山郊壇下官窯一處,專燒青瓷。其特徵和堅定要領是:(1) 產品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青瓷兩種,胎質較松,呈紫灰色。(2) 薄胎薄釉青瓷採用支釘支燒,通體滿釉,外底留有 3至4個或更多支釘痕。(3) 薄胎薄釉青瓷採用墊餅墊燒,釉多開片不透明,釉色以粉青為主,也有淡黃和青灰色,紋飾少見,有紫口鐵足現象。(4) 器形有碗、盤、洗和各式瓶、爐等,仿古銅、玉器造型較多見。

    武義窯:在今浙江武義,故名。文獻未見記載,近年經調查在境內發現 青瓷窯址數十處,絕大部分均屬宋代,燒瓷以碗較多,碗裡多刻 花蓖點紋裝飾,外部刻複線紋,這類碗盛行於宋元時期,在浙閩 瓷窯發現最多。元代遺址多燒龍泉釉盤碗,器裡中心多印陰紋花 卉,偶有帶八思巴文者,為數不多。

    西山窯:在浙江溫州西山,故名。燒造時代五代、 北宋、青瓷。胎色灰或淡青白色,質較細膩。釉層肥厚,以淡青為主,少數開片。裝飾以刻劃蓮瓣紋為主。

    吳興窯:在浙江吳興,故名。為東晉唐宋瓷窯,胎色呈灰白,器物以平底居多。青釉釉色內呈黃色,有的在釉上加褐色,釉有開片。

    象山窯:在今浙江象山,故名。據明清著錄謂燒白瓷,似定窯瓷器而粗; 經查,判明唐已燒青瓷。遺址面積不大,遺留標本不多,所燒以盤 碗為主,直口平底碗的造型與浙江麗水、吳興、餘姚等窯相同,屬唐代前期流行式樣。

    紹興富盛窯:因窯址在浙江省紹興縣富盛而名。是戰國時 期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同窯合燒的窯場,這類窯 場分佈在紹興市、肖山市一帶。印紋硬陶和原始 青瓷雖同燒一窯,但產品迥然不同。陶器質地粗 糙,一般都燒製容量較大的罐、壇一類貯盛器; 原始青瓷則胎質細膩,白中泛黃,器形多為碗、 盤、缽等飲食器。器物造型有自己獨特風格,如碗、缽灑盅等大宗產品。給人以輕巧的感覺;鼎 多取銅器形式。器形規整,器壁厚薄均勻,器內 底有細密的螺旋紋,器外底有切割線痕,說明系 用陶車位坯成形。紋飾多為吳越地區盛行的S紋。

    黃岩窯:在浙江省黃岩市而名。時代從東漢 到唐宋都有發現,以青瓷為主。

    紹興窯:在今浙江紹興,故名。已發現窯址兩處:一在富盛區長竹園一帶, 時代屬春秋戰國,遺物有原始瓷碗缽等器,器裡有螺旋紋,是浙江早 期窯址之一;一在下蒲西一帶,出土罐壺等遺物多印有帶狀網紋及鋪首裝飾,具有吳、西晉時期特徵。

    蕭山窯:地在浙江省蕭山市,故名。燒造時代上至春秋戰國下到東晉。東晉窯址於1954年發現,以燒造青瓷為主。胎色灰,碗盤為平底足有支燒痕。器物以盆、碗、盂等大口器為多。此外有天雞壺、四耳雙鋪百銜環壺、燈和盞等。盆、盂、碗的口沿上,有排列整齊的褐色斑點,是其特徵。

    麗水窯:在今浙江省麗水市而名。屬龍泉窯系統,已發現窯址堆積二十餘處。主要燒造年代為元代。瓷質較粗。釉有青釉、灰青釉、黑釉。灰青釉的釉色接近影青。從出土的龍泉釉盤,碗一類器物中,有的器心印有蒙古官書“八思巴”文。元瓷帶"八思巴"文字的目前共發現四處,即龍泉縣二處,廣東南海窯一處,麗水窯一處。龍泉縣出土的為陰文小字,多印於花卉紋飾之中;麗水窯的則在碗的中心印陰文大字;而南海窯的則是圖章款,有長方形、方形、銀錠形三種,文字有"八思巴"三字的,也有三個中的一字或二字的。

    泰順窯:在今浙江泰順,故名。燒青白瓷,復燒窯具口大底小,是完整的整體,裝坯時先裝小器,依大小可裝九件,上面一件口徑最大。所燒器物釉色偏灰,器裡有簡練的刻花紋飾。

    慈溪窯:在今浙江慈溪杜湖濱湖地帶,故名。為新發現的一處青瓷產地, 與餘姚毗鄰。產品以壺灰較多,壺有多種式樣,腹部多有刻花與劃 花裝飾,肩部多帶雙系,系面也有多種紋飾;釉色多呈青灰,色調特殊,但瓷質鬆脆易破。

    東陽窯:在今浙江東陽,故名。六十年代發現窯址九處,七十年代後期又續有發現。始燒於唐而終於宋,其地屬婺州,所燒瓷器屬婺州窯系。

    寧波窯:在今浙江寧波,故名。已發現郭堂岙、雲湖及小洞岙三處窯址, 以郭堂岙窯燒瓷歷史最早,東漢後期即燒青窯、黑瓷,與上虞、小仙壇窯近似。雲湖與郭堂岙隔嶺相望,燒瓷始於東晉終於南朝,以 青瓷為主,有少量褐釉。小洞岙窯標本具唐代特徵,以碗為主,光 素無紋者多,少數印有雙魚紋;有於碗口裡外飾以半圓形褐色斑點 者,與金華地區唐婺州窯有相同處。

    哥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南宋時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窯,史所燒者曰“哥窯”, 弟者曰“弟窯”。兩窯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通志》: “相傳舊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詳何時人,主琉田窯造青器,粹美冠 絕當世。兄曰哥窯,弟曰生二窯。”此後有關兩窯的著錄漸多,均源於此。 哥窯多仿三代銅器式樣,釉開片形如冰裂,紋片呈黃黑二色,因有金絲鐵線 之稱。傳世品較多,多收藏於故宮博物院。龍泉窯經多次調查與發掘,迄未 發現傳世哥窯標本,哥窯是否屬於龍泉窯系統的問題還有待於證實。

    江山窯:在遼寧遼陽市江窯屯,因名。為遼金時期民窯。創燒於遼晚期,盛於金。以燒白釉粗瓷為主,兼燒白釉黑花器、黑釉器、三彩等。白釉色白而微黃,黑釉色純黑。所燒器物,以碟、碗、杯、盤、瓶等生活器皿為多。均旋化妝土,黑釉產品多粗糙大器。

    上虞窯:在今浙江上虞,故名。已發現窯址達三百處以上,是國內發 現窯址最多的縣。燒瓷自東漢迄於宋。東漢小仙壇窯址出土標 本,已具備成熟瓷器的各種條件,當時除燒青瓷外,還燒黑瓷。 三國、兩晉、南朝窯址也發現很多,江蘇墓葬出土有上虞窯帶 紀年銘文的瓷器。五代到宋代窯址最多,所燒瓷器與鄰近地區 餘姚、寧波、鄞縣等窯關係密切,造型、紋飾有共同點,同屬以餘姚上林湖越窯為主的越州窯系;吳越王錢氏用以供奉的瓷 器,絕大部分都取給於這些瓷窯。

    臨海窯:在今浙江臨海,故名。共發現窯址兩處,均燒青瓷,一在五孔岙,燒瓷在南朝到初唐之間,所燒瓷器以碗為主;一在許市,燒瓷在五代到北宋之間,器物胎薄,釉 色青綠,有雕鏤極精的香薰,屬越窯系。

    秘色窯:即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一的浙江餘桃上林湖越窯。秘色之名始見 於晚唐徐寅的《貢餘秘色茶盞詩》,唐人對此未加註釋;南宋趙德麟 《侯鯖錄》釋為:“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錢氏有國,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

    河南省:

    扒村窯:在今河南禹縣扒村,故名。創燒於唐,終於元,屬磁州窯系,以燒白地黑花瓷為主。其產品特徵是: (1) 胎色深灰或米黃,白釉呈乳黃色。 (2) 白地黑花與磁州窯風格相似,不同處是紋飾筆調粗放凝鍊,黑彩濃厚,也有在白釉上畫紅、綠、黃等彩色花卉的。 (3) 器形主要有瓶、盆、罐、盤、碗、枕等,以折沿花卉大盆最具代表,盆內用黑彩繪蓮花、荷葉、水波等紋飾,紋飾佈局層次繁多,為扒村窯裝飾一大特色。

    汝窯:在今河南寶豐縣,宋屬汝州,故名。以燒青瓷為主,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產品特徵和鑑定要領是: (1) 胎質細潔而呈香灰色. (2) 釉色以純正的天青色為主,有淡和深兩種.此外還有卵青和粉青等色.釉面較為光亮,一般都是細密開片,無紋片者較少見. (3) 器形有盤、碟、洗、出戟尊、玉壺春瓶、膽式瓶、三足洗、撇口碗、十瓣葵花口碗、葵瓣盞託、橢圓形水仙盤等。盤的圈足較大,圈足外卷呈八字狀。 (4) 燒造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支釘支燒,一種是墊圈或墊餅墊燒。採用支釘支燒的器物通體滿釉,器底留有支釘痕,支釘細小如芝麻狀,且多靠近圈足內牆,支釘斷面處一般呈白色;支釘數為3、5、6個,以5個為多,橢圓形水仙盆則採用6個支釘。採用墊圈或墊餅墊燒的器物圈足足端無釉,但少見。 (5) 少數器物有銘款。見有兩種,器底刻"奉華"和"蔡"字款。

    鈞窯:在今河南禹縣八卦洞與鈞臺一帶,金代屬鈞州,因鈞臺或鈞州,故名。始燒於唐代,盛於北宋晚期,金元時繼續燒造,以燒製乳濁釉青瓷為主,兼燒黑瓷及白地黑花瓷,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產品特徵和鑑定要領是: (1)宋代產品 <1> 胎色較深,呈淺灰色或褐紫色

    當陽峪窯:在今河南修武縣當陽峪,故名。燒瓷於宋代,燒製白瓷、黑瓷、醬色釉瓷、白釉剔花及絞胎等品種。其特徵是:當陽峪窯(1) 胎色以赭灰居多,故多施用白化妝土。(2) 以白釉剔花最富有代表性,紋飾流利灑脫,尤以黑白、褐白對比強烈的色彩獨具一格。瓶罐一類器物上除主題紋飾外,剔刻方塊形組成的幾何圖案作輔助紋飾,為其它瓷窯所不見。(3) 絞胎器的特徵是用白、褐兩種色料絞在一起,組成對稱整齊與羽毛相似的紋理。

    臨汝窯:在今河南臨汝縣,故名。燒瓷於宋、金,以燒製青瓷為主。其青瓷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 胎較厚,胎色有灰白和淺褐兩種。(2) 釉色多青中閃綠,釉層較厚。(3) 裝飾技法有印花、刻花,以印花為主。紋飾與耀州窯有不少共同點,但比耀州窯遜色,題材多見纏枝、折枝的菊花或牡丹花,團菊花常見。海水紋具有獨特風格,佈局多為圓圈形式,一般8-10圈,形成多層波浪式水紋,中心常為一朵花或田螺紋。(4) 宋代碗、盤圈足較寬,足端一般無釉露胎,足內有釉。金代產品則挖足較深,足內一般無釉,器內底刮釉一圈,有"澀圈"痕。

    鶴壁窯:在今河南鶴壁市,故名。始燒於唐代而終於元代,唐代燒白、黃、黑瓷;宋金時期以燒白地黑花瓷為主,屬磁州窯系。其產品特徵是:(1) 胎色灰白。(2) 唐代器物有短流壺、花口缽等。(3) 宋金時期除燒白地黑花瓷外,還有白釉劃花、褐黃釉刻花及鈞窯系青瓷。白地黑花彩色烏黑;褐黃釉刻花最富代表性,有鵝、蓮花與兔吃草等紋飾,在紋內敷一層薄薄的白化妝土,然後施釉,在深褐色地上托出褐黃色紋樣,具有特殊風格。(4) 白釉劃花大碗與磁州窯風格相同,碗心有5個長條狀支燒痕。盆口徑一般都在40釐米以上。

    密縣窯:在今河南密縣,故名。始燒於唐而終於金,品種較多,有白瓷、黑瓷、黃瓷、 青瓷及珍珠地劃花。其特徵是: (1) 唐、五代以燒白瓷為主,胎較粗糙,普遍使用白化妝土,以增加釉層白度 。器物以碗、盤、壺等生活用具為主,碗多唇口外侈,圈足平面寬、淺,足外側 邊稜用刀削去;壺頸較寬,柄與口沿齊平,均具有唐代特徵。 (2) 晚唐、五代創用珍珠地劃花裝飾,至宋代流行,紋飾具有仿唐金銀器鏨花 工藝特徵。 (3) 還燒製白地黑花瓷,瓶、壺等器物上多畫簡潔的花草紋,畫花紋的較別緻 ,是此窯獨創。 (4)採用三岔形支具墊燒,有的器底留有3個支燒痕。

    登封窯:在今河南登封縣,故名.始燒於唐代,北宋為其繁盛時期,終於元代,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及三彩陶器,白釉珍珠地劃花最具特色.其特徵是: (1) 胎色灰白. (2) 以白瓷為主,有白釉綠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劃花及白地黑花等品種,珍珠地劃花受密縣窯影響,產量在同類瓷器中最大。 (3) 器型有瓶、枕、罐、洗、碗等;以瓶、枕較多。瓶有兩種形式,一種形似橄欖;一種為小口,長身,瓶高在40釐米以上。 (4) 裝飾以珍珠地劃花為代表,如瓶的下部常劃不規則蓮瓣紋,中部突出位置珍珠地劃纏枝花卉紋。珍珠地劃花卉紋腰圓形枕最為多見。 (5) 柳鬥杯剔花也有一定特色,有兩種不同,一為白瓷,先剔刻後上化妝土及釉;一為淡赭色,先上化妝土,然後剔刻,再罩以透明釉。取得不同的裝飾效果。

    魯山窯:在今河南魯山縣,故名。創燒於唐代而終於元代,燒製花釉瓷。

    郟縣窯:在今河南郟縣,故名。創燒於唐代而終於元代,燒製花釉瓷、黃瓷及白瓷等。其特徵是:(1) 胎色灰白。(2) 唐代花釉瓷器與魯山窯不同,就釉色與彩斑特色來看,有黑色、月白和鈞藍釉,飾以天藍色細條紋彩斑,器物有壺罐。(3) 唐代黃釉瓷器物主要是碗、罐和壺等,以碗為多,碗內只施半釉,碗底有五角形或六角形露胎,這種施釉方法是為了疊燒的需要。罐的造型為口唇微外撇,短頸,平底,口部都不施釉,有一層白化妝土,一般高度在20釐米以下。壺流呈短小的圓柱形,多有雙系,壺身印有席紋裝飾,較為特殊。(4) 唐代黑瓷碗的施釉方法與黃瓷碗相同,有的還在五角或六角形的中心部位繪一朵花蕊。金代則採用中心颳去一圈釉疊燒(即澀圈)。

    鞏縣窯:在今河南鞏縣,故名。燒瓷於隋、唐,隋代燒青瓷,唐代以燒白瓷為主,此外還燒三彩陶器,黑瓷、絞胎與茶葉末釉也有一定比例。其唐代產品特徵是: (1) 白瓷胎色灰白,釉色白膩,質量較好,黑瓷胎白釉黑。 (2) 器形有碗、盤、壺、瓶、罐、枕等,以盤碗為最多。白瓷碗的特點是侈口,有的口緣作四花瓣形,碗裡壁沿花瓣口凸起四條直稜,地足有淺圈足、圓餅狀實足和玉璧形足數種造型。盤類以直口、平底淺盤多見,裝飾與碗相同,口緣四花瓣形,缺口處凸起成四條直稜。 (3) 黑瓷態體較厚重,碗以平底大碗為多,裡施白釉,外施黑釉。盤的造型與白瓷盤相同,施釉亦是裡白外黑,但口沿不施釉露胎,為鞏縣窯的獨特製法。瓶類器物修坯精細,製作規整,在北方唐代黑瓷中少見。 (4) 所制絞胎特徵多模仿漆器紋理。 (5) 器物裝燒墊具有三岔支具和長方形或圓珠形託珠,碗盤器內或足端一般留有3-4個墊具痕。

    宜陽窯:在河南宜陽三里廟等處,故名。為宋代瓷窯。以燒青釉為主,兼燒白釉,白釉黑花及黑釉等品種。青釉施釉較厚、色多樣。裝飾有印花、刻花等。青瓷刻花先刻出花葉輪廓線、花筋葉脈以蓖狀工具劃刻,風格與耀州窯完全相同,碗內滿刻菊瓣紋,罐的蓋面刻百折紋,也與耀州窯風格相近。

    寶豐窯:在河南省寶豐縣,故名。為宋代陶瓷窯。 產品有白瓷、青瓷,低溫三彩陶器等。青瓷 裝飾有印花、刻花、印花纏枝菊花為多,紋 飾清晰,線條細而圓潤,與耀州窯風格雷同 。刻花花紋輪廓用刻花法,花葉筋脈用蓖劃, 與耀州窯風格相同。近年在寶豐清涼寺一帶 發現了燒瓷類似汝官窯產品的窯址,被認為 是汝窯的所在地。

    安陽窯:在今河南安陽北郊安陽橋附近,故名。 經過小規模試掘,初步判明是隋代青瓷窯址。 據此,可確定安陽地區部分隋墓出土青瓷是此 窯所產。五十年代在善應、天僖二鎮還發現宋 元時期窯址,前者專燒鈞釉瓷器,後者燒白瓷; 二鎮距磁州較近,但未發現有磁州窯風格的瓷器。

    汴京官窯:北宋後期設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由官府直接經營的瓷窯,故名。 官窯專為宮廷服務,有南北之分,宋代顧文薦《負宣雜錄》有“宣政間 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記載,明代《事物紺珠》、《留留青》因 襲此說。此窯繼汝窯之後為宮廷燒製瓷器,形質與工藝與汝窯有共同處。 器多仿古,胎骨深灰或紫色,釉色有粉青、月白,釉質晶瑩潤澤,有紋 片,有紫口鐵口特徵,底有支釘燒痕。具體窯址至今尚未發現。

    東窯: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附近。專燒磚瓦。《宋會要》窯務條文載: “京東西窯務掌陶工為磚瓦器給營繕之用,舊有東西二務景德四年廢止, 大中祥符二年復置東窯務。”明代曹昭《格古要論》有董窯條,調其特 徵與官窯相似,而且又不及,今亦少見。明清兩代談瓷筆記多引用之。 但董窯實物未見傳世,窯址亦無明確地址,或為東窯之誤會。

    福建省:

    建窯:在今福建建陽縣,故名.晚唐、五代燒青瓷,宋代以燒黑瓷為主,兼燒青白瓷和青瓷。建窯以宋代盛產的黑釉瓷器最為聞名,所制供飲茶用的"兔毫盞"最受人歡迎,北宋後期曾為宮廷燒製御用茶盞,元以後黑釉器停燒。其黑釉茶盞的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胎體厚重堅緻,胎色紫黑。(2)釉色黑而潤澤,器內外施釉,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掛,有的凝聚成滴珠狀。釉面呈現黃色或褐黃色的細毛狀花紋,俗稱“兔毫盞”。(3)產品多為碗盞類,造型口大足小,形如漏斗。有敞口和弇口二種,以弇為多。(4)底足為淺圈足,可見旋坯紋。(5)有的器物底足內有“進琖”、“供御”等字,是朝廷貢品。

    德化窯:在今福建德化縣,故名。創燒於宋代,宋元時期燒青白瓷,明代盛燒白瓷,清代又有進一步發展,除燒白瓷外,還燒青花和彩繪瓷器。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 宋元時期所燒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劃紋裝飾。器物中盒子多見,式樣有圓式、八角式和瓜稜式等多種,蓋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紋飾。(2) 明代白瓷胎質緻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迎光透視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色,故被稱為“ 豬油白”、“象牙白”。(3) 清代德化白瓷與明代白瓷的區別是釉層微微泛青,與明代相比釉感較硬。(4) 白瓷產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爐、瓶、壺、碗、洗及瓷塑等。一般來說,明代以生產供器和瓷塑為主,清代以生產碗、壺等日用器物為主。(5) 德化瓷塑極為著名,白瓷觀音、達摩等塑像,胎釉渾然一體,不僅面部刻劃細膩,衣紋深而洗練,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這類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記。(6) 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徵是青花中有深藍色的線痕,圖案花紋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題材也常見。 在今福建德化縣,故名。創燒於宋代,宋元時期燒青白瓷,明代盛燒白瓷,清代又有進一步發展,除燒白瓷外,還燒青花和彩繪瓷器。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 宋元時期所燒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劃紋裝飾。器物中盒子多見,式樣有圓式、八角式和瓜稜式等多種,蓋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紋飾。(2) 明代白瓷胎質緻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迎光透視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色,故被稱為“ 豬油白”、“象牙白”。(3) 清代德化白瓷與明代白瓷的區別是釉層微微泛青,與明代相比釉感較硬。(4) 白瓷產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爐、瓶、壺、碗、洗及瓷塑等。一般來說,明代以生產供器和瓷塑為主,清代以生產碗、壺等日用器物為主。(5) 德化瓷塑極為著名,白瓷觀音、達摩等塑像,胎釉渾然一體,不僅面部刻劃細膩,衣紋深而洗練,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這類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記。(6) 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徵是青花中有深藍色的線痕,圖案花紋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題材也常見。

    同安窯:在今福建同安縣,故名。創燒與唐代,宋元時期鼎盛,以燒青瓷為主,兼燒青白瓷。同安青瓷,日本人稱為"珠光青瓷"。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 (1)胎體較厚重,胎色有灰黃、灰白、粉黃多種。 (2)釉色青黃或灰黃,尤其宋代,釉色偏黃。 (3)產品以盤、碗為主,還有瓶、罐、爐等。唐代青瓷以厚胎平底碗為主,無紋飾。宋代青瓷在盤、碗等器的裡部都有刻花蓖劃紋飾,器外刻複線裝飾,碗心多有凹入的圓窩,有的在圓窩內劃花卉一朵。爐分兩式,其一敞口,下部浮雕蓮瓣紋,下承以撇足座;其二直筒形,圈足,爐身刻劃蓮瓣紋。瓶口多下折,瓶身劃複線紋。元代青瓷盤心印陰紋雙魚。 (4)青白瓷紋飾與青瓷基本相同,碗心多有一個小圓窩,瓶罐的外壁多刻劃由細線 條複線交叉的斜十字形紋。

    泉州窯:在今福建泉州市,故名。共發現碗窯鄉、磁灶、童子山等窯址十一處,主要燒青白瓷、青瓷和黑瓷,時代均在宋元時期。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青白瓷產品以碗、盤、洗為主。碗外壁多刻蓮瓣紋。盤類以折沿大盤居多,盤心留有疊燒粘結的條形支具痕。洗類器皿胎薄釉潤,採用覆燒法,口邊無釉,與景德鎮同類器物相比,口緣較厚;器內心印有花卉紋飾。(2)青瓷產品中的壺胎較薄,器形很小,與其它地區不同。(3)黑瓷產品以碗為主,兼燒長流曲柄壺。另有黑釉、綠釉軍持,主要外銷菲律賓等國。(4)童子山窯專燒青黃釉褐色彩繪大盆,有直口與折沿兩種造型,器內多畫折枝花卉紋,有寫壽山福海或其它詩句的。日本福岡曾出土該窯所燒製的彩繪盆。

    安溪窯:在今福建安溪縣,故名。宋元時期以燒青白瓷為主,明清燒青花和紅綠彩瓷。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青白瓷產品有各式盤、碗、瓶、壺、盒子、軍持等。碗的造型有模印成菊瓣狀的,也有外印重疊菊瓣紋,內刻纏枝花卉的。盒子有大小各種式樣,盒外多模印紋樣,有的在盒外底印有花卉紋,印紋線條比德化窯同類產品粗。軍持胎較厚,腹部比較飽滿,有的在器身堆貼烏龜並施醬褐彩,是其特色。(2)明代青花產品,有在盤心寫"一葉得秋意,新春再芳菲"詩句的;青花盤的圈足多有粘砂。明末清初有紅綠彩繪花卉紋碗產品。

    南安窯:在福建南安縣,因名。為宋代窯場,有窯址近五十處。主要燒造青瓷和青白瓷。器形以盤、碗等日用器皿居多。青白瓷碗多由碗裡刻花或蓖劃紋飾。胎質細潔,緻密。

    崇安窯:在今福建崇安,故名。已發現窯址十一處,屬宋代者八處。 因距建陽較近,發現有專燒黑瓷的窯址,造型與建窯相似;燒 青白瓷者發現兩處,出土器物有盤、碗、杯、碟、洗及盒,質 量以苑埂窯所燒者為精。因地鄰江西,青白瓷受景德鎮、南豐 兩窯一定影響。

    福清窯:在今福建福清,故名。是閩東沿漲地區古外銷瓷產地之一。 五十年代在縣東門外東張區發現宋代窯址五處,均燒青釉刻花 筐點紋及黑瓷兩類器物,風格與福建各地宋代同類窯址出土遺 物基本屬於同一型別。

    光澤窯:在今福建光澤,故名。五十年代在茅店發現宋代窯址一處, 遺物有青白瓷及黑瓷兩類,青白瓷數量多胎潔白,造型多種多 樣,裝飾僅印花一種,紋飾題材有雙鳳、飛鶴、蝴蝶、雙魚、 水藻及花卉,釉色有的偏灰,有的偏黃;黑瓷多為各式茶盞, 有兔毫與醬斑,但為數不多。

    連江窯:在今福建連江,故名。是閩東沿海地區古外銷瓷產地之一。 建國初在浦口、魁岐發現宋元時期窯址群。浦口鎮所屬井頭裡、 錦上窯及西山頂三處遺址鈞燒青白瓷,有精粗之分,精者為白 胎,數量較少,粗者釉偏灰。三處遺址也燒少量青瓷碗,碗裡 飾以刻花篦劃紋,碗外刻龍泉窯浮雕蓮瓣紋碗的,胎釉紋飾均很相似。

    閩清窯:在今福建閩清,故名。燒瓷於宋元兩代,共發現遺址四處, 專燒青白瓷,胎質堅細,造型多樣,紋飾較豐富,釉呈淺灰色, 青的色調少,有福建地區特色。

    莆田窯:在今福建莆田,故名。是閩東沿海地區古外銷瓷產地之一。

    浦城窯:在今福建浦城,故名。燒瓷約在南宋到元代前期。 共發現窯址兩處:一在碗窯背,燒青瓷,遺物以碗最 多,瓶、罐等器少量發現,有雙耳活環扁瓶,瓶身兩 面印福壽字,這種瓶在距浦城較近的浙江龍泉窯有大 量燒製,可見受龍泉窯一定影響;一在大口村,以青 白瓷為主,器身多印有陽紋裝飾。

    仙遊窯:在今福建仙遊,故名。窯址於1953年發現,遺留有青瓷、 青白瓷及黑瓷標本,屬宋代瓷窯。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 《興化府志》之卷十二:“近仙遊縣萬善裡潭邊有青瓷窯, 燒造成器皿頗佳;……北洋澄林有瓷窯燒粗碗碟”

    江西省:

    景德鎮:在今江西景德鎮,故名.據文獻記載始燒於唐玄德年間,但目前考古發現瓷窯遺址,最早為五代,燒青瓷和白瓷。宋代燒製青白瓷。元代青白瓷繼續燒製,並創燒青花、釉裡紅及卵白釉瓷。明代一躍成為全國瓷器生產中心,明清兩代燒製青花、彩瓷及單色釉瓷,成就卓著,名聞暇耳。

    洪州窯:在今江西豐城縣,唐代屬洪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一。始燒於東晉,終於晚唐。其產品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胎骨堅硬,胎色灰白;胎體厚但勻稱,旋削規整,多數器壁下端有一道規整的旋削麵。(2)以青瓷為主,釉色有青綠、黃褐等色。胎釉之間敷一層化妝土,燒成後釉面光亮,青中泛白。多數器物有開片現象。(3)器形常見碗、盤、杯、豆、盞、碟和缽等日常生活用品,造型樸實,但富於變化,並具有仿金銀器的特點。(4)裝飾技法有刻花、劃花、剔花、鏤空、堆塑和模印等;紋樣線條清晰,刻劃紋樣有蓮瓣、蓖紋和水波紋;模印紋樣常見重圈、梅花和寶相花紋。(5)在裝燒技術上,除支燒、墊燒外,還採用匣缽裝燒,缽內一般放3-5件器物,疊燒或大小套燒,故器物底足無釉,有的器內還有疊燒痕。

    白舍窯:在今江西南豐縣白舍,故名。燒瓷於宋元,專燒青白瓷。其產品特徵和鑑定要領是:(1)胎色潔白,胎體較薄,釉色白中泛青。(2)器物以盤碗為主,還有注壺、盞託、盒子與枕等,壺為瓜稜或八方形,保留有金屬器物造型的遺風。(3)裝飾以刻花居多,蓮瓣紋多見;還有剔刻月梅紋的。醬色釉口刻花碗,為其它青白瓷窯所不見。(4)造型、釉色與景德鎮青白瓷產品相似,區別是白舍窯器物底部墊餅支燒痕不呈黃褐色。

    七里鎮窯:位於江西贛州東郊七里鎮而名。始燒於晚唐,盛於兩宋,終於元。前後延續三百多年曆史。窯址範圍在東西寬約一公里的範圍內,有窯址堆積十六處,面積達三千多平方米,是江西省目前發現的一處規模最大,燒製歷史最長的宋元古窯場。七里鎮的產品有青釉,白釉,影青釉和黑釉等品種。青釉胎質堅細,胎色灰暗,釉呈蟹殼青,有細小開片,帶有砂粒。白釉,影青瓷胎質細膩,火候甚高,叩之聲脆;釉厚呈乳白色,釉面光澤晶瑩。黑瓷製品較複雜,有黑釉,醬紅釉,醬褐釉,茶青釉,黑釉窯變等。但真正烏黑髮亮的黑釉不多,窯兔毫,玳瑁等斑紋也不太成功;胎呈暗紅或紫灰色。七里鎮窯生產的多為碗、盤、盞、碟、罐、缽、壺等日用器,器體厚重,大多為實圈足,施釉不及底,足部露胎。

    樂平窯:因窯址在江西省樂平縣而名。燒造年代在明嘉靖前後。所燒青花瓷器分粗細兩種,粗者胎質厚重,釉汁呈藍灰色,青花色調較淡;細者胎質白而薄,釉色晶瑩,青花色調清新明晰。器物多為碗、盤、碟、盅之類,以碗為大宗。圖案有人物、奔馬、八卦、菊花、纏枝花卉、變形梵文等。樂平窯以青花碗為最具特色,碗心往往有“福”、“壽”、“善”、“光”等字樣,或有魚、蟹、兔、菊、牡丹和纏枝花卉等圖形。碗底寫有“萬福攸同”,“ 富貴佳器”之類的吉祥語款,或“大明年造”等款銘。

    在中國宋代民窯有八大窯口,正好以長江為界,北方四個,南方四個。北方是磁州窯、耀州窯、鈞窯、定窯,四個窯系;南方是饒州窯,就是景德鎮窯,以及龍泉窯、建窯、吉州窯,四個窯系。中國地大物博,地方窯口也很多,新手收藏者要多學習學習,才能掌握各個窯口的特點,才能知道瓷器年代的價值。

  • 5 # 不凡的遠山d

      一 觀型

      瓷之型代表和展現著歷史、人文、政治、經濟乃至形制和生產力發展的傳承脈絡。是一個時段政治經濟發展演繹過程最直接的體現。由於是最貼切、最真實的人文濃縮,因而,我們研究認識瓷之型的演繹過程也便於瞭解社會的程序與發展。如果我們對某一類的器物,從起源到發展的全過程有一番系統的瞭解,如瓷壺類,那麼我們從器型,全然可以粗略地以型斷代,然後依據同時代的取材、用料、配方工藝、人文歷史等進行全方位的核實論證,就完全有可能準確的斷其年代。假如說年代確立不了,那就容易張冠李戴,形成老虎吃天,無法下爪。由此可說,鑑定瓷器,觀型斷代是堅定的第一要素。

      二 看紋

      這裡所說的紋主體放在繪、刻、劃、印、堆、貼、塑、鏤空、鑲嵌等紋刻。老一輩的專家曾說,明白了形與紋就等於明白了器物的80%。這一論點在無造假的前提下是完全正確的。器物的繪畫、裝飾、紋飾反映和體現了一個時代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君王嗜好,以及生產力的發展和工藝水準。紋飾的範疇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皇家官類,二是民俗民風。由於紋飾表現風格、特徵極其鮮明,為我們識別與斷代提供了很多便利。例如我們將唐宋元明清的某一種門類的工藝器,做一番比對,我們從他們的變化演繹過程,便可讀懂相關的文化與歷史,並且能相應的瞭解當時的生產力的發展狀況。而這些全然的瞭解與掌握,反過來等於為我們認識它們提供了最強有力的證據。比如:沒有人會把定窯劃、印花與耀州地刻花混為一談;也沒有人將元的貼花和吉州的印花分不開,這就是紋飾魅力與特徵所在。

      三 看釉

      通常人們將釉比做瓷器之衣,十分形象。在一般人的眼中,彷彿所有的瓷之釉都是一樣的,其實不然。大約從戰國開始進入漢,就在陶器上掛釉。早期至唐多為石灰釉,而後為石灰鹼釉。唐時釉中入玉粉,後來在加玉粉的基礎上,又加入瑪瑙粉等稀有原料。於是自從上釉以來到民國,如果能將所有年份的瓷器上手撫摸,便會感到他們的手感是不一樣的。其中有的堅如鋼,如五代柴之器(其中一種);有的非常潤,像宋代民汝器;有的玉質感強;有的猶如石蠟;有的從釉至胎都一種感覺,有的釉硬胎綿是另一種感覺。這都源於配料和燒製工藝。功底深厚的藏家一摸器之釉面,就能斷個八九不離十。而一元配、二元配以及內入玉粉多還是瑪瑙多,高人皆能明白。看釉的另一方面,是觀傳世痕跡。只要傳世的一定有傳世痕;只要是出土的,一定有土沁。當然也與材質和年代以及存放環境皆有關。觀釉的第三步是,看是否是出土器,因為只要入過土的,在器面上一定有入土的痕跡,而這裡所說的入土痕,不涉及釉下,而是指釉面被地下土質中的酸與鹼包裹之痕。這種痕跡,見水以後便在器表有顯現,細如粉劑的塵沫狀,為灰白,有澀手之感。這都是從觀釉可以獲得的資訊。這些資訊為鑑真論假,可提供著一定的論證依據。

      四 識胎質

      胎作為瓷之骨,是瓷器之根本。而這裡所講的胎,不是講修飾,而只講其原料成因。我們知道,從兩漢三國、南北朝以至唐宋元明清,粗略的劃分一元配和二元配;細緻的劃分則具體到某一個年代的官器民器,以至各個時期在原地取材。我們說胎泥理論與五泥的運用是貫穿於千百餘年的制瓷工藝中的。而我們除了對胎質本身的區別外,一切官器御品都根據皇家的要求,溶入了玉、瑪瑙、寶石等元素,形成官器御品中的特殊材質,可以這樣說,一切官器御品之所以胎骨細如膏泥,纏綿如美玉,堅硬如剛,滿足大與特大型工藝的燒造要求,根本的原因是材料決定一切的。而他們為了燒製出一代佳器,原則上在遵循這一個原則:“無寶不燒器”。於是一切官器御品中,除了展示著各自的風格特徵外,統一的原則是:亭亭玉立,堅者如鋼,綿者如玉。而如果我們細細的將各個年代的瓷器做一個對比,那麼它們個性的凸顯是相當清楚地。相信,不會有人把唐之胎會誤認為是清之胎。這說明胎與胎在不同的年代,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而從大的差別去著手、從小的方面去著眼,熟記於心,對鑑定真偽十分有用。當然,從胎而言年代越是距離近的,越不好區別,這涉及一個功底功力的問題,但如果說我們真正的下到功夫,具有特殊風格的年代器,那還是可以分清楚的。如元代早期的疏鬆、元至正時期的堅實、永樂的綿中有硬、宣德的綿松、成化的膏泥狀、康熙的緻密等等,這都是極具風格的。如果一切掌握的很好,那麼也可為鑑賞古瓷提供便利。從胎泥的進化演變來看,它的演繹過程是:河泥膠質狀到窖泥漿包狀,再到合保泥的玉質感,及瑩潤無雜的漂白泥,這種進化過程的瞭解都予鑑瓷十分有利。

      五 看釉光

      器物年代越久遠,釉光越深遂,而這種深遂的釉光,是年代久遠包漿厚實的最真實的體現。在釉光中觀瓷,可分出土與傳世兩大類,其中又有釉厚釉薄的區別,還有釉中元素多與少不同的差異,而年代越久遠,釉光層就越厚,而只要釉內添入了多種元素,那麼釉面迎光內含五色也是必然的。而這種含五光的器皿原則上不存在徦者。收藏功底深厚者,可以從釉光中辨識器物之真假,並能劃分出精美還是一般。出土器物與傳世器物的釉光顯象不可同日而語。出土器物由於地下水、土壤中的酸與鹼,在漫長的歲月中,鹼分子或酸的成分會侵入釉中,而依據胎的疏散和緻密的差異,沁的程度也不一。但只要被沁,則表面光亮溫潤的釉光便不會真實的展示出來,這樣會影響斷真論假。這需要半年或三年之間的擦拭、揮發還原的過程。讓其自然的釉光重新展示出來。比如說:一件官器御品,在不被侵蝕,完完全全在自然的傳世之中,那將精美絕倫,而且其美感要遠遠超越一件同原料、同工藝的同類新器物。這是因為,古老的器物在漫長的歲月中,神奇的大自然在無數次冷熱變化中,使得器物從內到外、多元素的不斷地在變化,從而使古瓷表面形成一種似有非有的霧光之圈。如同一道霧光罩在古瓷上,顯像出神秘之極的朦朧之光,而這種光是隻有在大自然依據歲月的造化下才能形成的。如能看懂這種釉之光,也為鑑賞瓷器提供了又一便利的條件。

      六 查土沁

      土沁之痕是器物入土受浸所致。就器物的歸類而言,土沁可分兩大類:一是器表之沁,二是釉內釉下直入胎骨的沁。土沁之痕與自然界中的多色澤酸、鹼、鹽等土質相關。原則上宋以前一元配的器物較二元配的器物受沁嚴重。當然也與存放環境的墓穴坍塌、完好等因素相關;也與器物本身的多元用料、製作和所存放的地質的鐵等元素含量不同有關。原則上可直入胎骨的多為可溶於水的如鹽鹼等類似鐵礦山區的這種氧化物則多沁於表面。而在中國特定地區的特殊樹種根鬚沁於器表的也有。從土沁觀器物,可提供很多的便利。如黃土地的土沁痕,表面為乾淨的,沁點是反映在釉下的。而表面新、內部成點狀的這種土沁斑器物,則不存在假的可能,當然前提是要懂得識別真實的沁斑。中國幅員遼闊,土質結構多種多樣,酸鹼等沁以及現代工業的微沁也是存在的。所以,目前的有些現代科技手段因資料難全,故也有誤差。因而,不能以某一種環境下的器物之沁作為通用標準來試行運用,而要客觀公正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合理的運用全方位的知識,做出正確的斷定,如此將會極少出錯。出土器會出現其特殊的變化。因受沁而氣泡破裂,以及二次開片等,因受沁程度不一,也會使釉表發生另類變化。如觀食用鹼遇溼放幹後的變化,再去觀出土於鹽鹼地的器物,用這些自然現象去聯想古瓷,會受到相應的啟發。

      七 查傳世使用痕跡

      在中國的古陶瓷系列中,雖然千百餘年的戰火連綿,王朝更替,但傳世器物仍客觀存在,當然也有些重複入土、反覆傳世。於是,一切器物只要傳世,便會有傳世使用的痕跡存留在器物的表面,而只要是傳世痕均無規則而言,並且細觀那些使用痕,定會有深淺不一的層次感。也就是說是有深有淺的,並且其痕線中的光感、潤度也絕不相同。這是個要細細觀察和長期歷練方可把握的。而且由於瓷種不同和釉中元素的多樣性,使用的痕跡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分別對待、靈活應用。在使用痕的觀察、體驗中,最直接可以感覺到的是器物的老與新。其次是瓷器物表面的新與舊,不取決於年代,而取決於材質。直接能感受到配料精、工藝好的御用器物時,縱然年代久遠,但遠比不堪精美的器種顯得更新。如唐的秘色瓷要遠比清晚期的有些官器還要顯得更新、更亮麗,這是材質之故。當然由於歷史的原因,有些瓷器被重複出土傳承下來。這種器物的傳世使用痕極具特色。認識和分辨它們,主要源於見多識廣,直接上手細觀、勤思,便可漸漸掌握。

      八 辨開片

      器物的開片與材料、配方、工藝、爐溫皆有關係。有的器物開片總體十分相像,這是某一類的器物已從配方、用料、燒製工藝等,全然形成了一整套的流程工藝。形成總體固定的規式化,對於它們而言可以形成一種思維模式。如北宋的部分官器:北宋官汝器、宋耀州窯、宋哥窯器等,他們全然具備了自己的特徵、風格,因而深諳此道的大藏家,僅看器物的開片,也能大概的斷個幾分,像唐三彩也多如此。也有些器物的開片是沒有規律的,完全是不成定格的。但只要會開片,自是事事有緣的。有的開片特徵鮮明,風格突出,而且相距的年代甚遠。如:明弘治的“嬌黃”,細觀其開片的紋路,竟然如同宋天青汝瓷開片;這說明僅在釉面的用料和燒製溫度定然有其相似和接近的可能。所以說,我們將開片作為一個鑑定要素提取出來,對於認瓷識真十分有必要。宋以前的出土器多會形成二次開片,北宋厚實高溫亮麗的官器中,有的會出現冰裂紋片。而類似像這種極具年代風格的器種,是不可仿製的。其原因是,其原料、配方不知。縱然今日得知成因,因果關係也愛莫能助。因此,古瓷之開片,釋放的資訊,有待我們去探究。也正是因為它不可仿製,因而為我們提供了鑑定的依據。

      九 釉面色相認定

      釉面的色相組成,是胎與釉的組合成像。而不同時代,不同器物的色相特徵與它對應的年代、取材用料是密切相關的。如唐三彩釉面色相泛紅,越之秘釉面溫潤髮青。以及宋元明清各種窯口器物色相、種別都極其鮮明。瞭解掌握它們,對我們斷代識真辨偽,極為有力。如果我們從色相涉及的取材用料等相關知識能夠掌握時,我們很大程度上不會被造假所左右。因為現代人一不知過去的取材配方;二不可達到與古瓷一致的色相特徵;三是色相還因年代、自然等等不可人為的因素所左右,所以不可仿製。認識釉面色相的特徵,包括單色釉和彩瓷都大有益處。比如說粉青釉,從宋的湖田、龍泉、至元、明清,因不同的時代配方、用料獨具特色,於是,它們的色相特徵完全不一樣。如果我們對它們瞭如指掌,僅此一點也不會從年代上張冠李戴。沿著這一切入點,然後以對應的器物時代取材用料、工藝特徵、繪畫風格等核實,便也會為辨真論假提供有力的幫助。而面對彩瓷,當避之彩光,影響到觀本色底釉,並要不受彩繪色澤光暈的左右,抓住根本。瓷器同萬物一樣,有其自身的特點,但也大同小異。應融會貫通、靈活應用。大凡發青光的白色釉中,便是瑪瑙多之故。而大凡只潤不發青光的御用器,玉粉多之故,這一特性皆源於內在的原料,觀表抓其本是鑑瓷裡手的特點。

      十 青花料的特徵與繪畫風格

      青花用料的種類總體為進口蘇料,石子青、平等青、回青和洋蘭等,而蘇料又分提純和未提純。未提純的鐵斑下陷嚴重,並集積嚴重的錫斑凝結塊。嚴重的會在凝結塊上出現冰裂。而經過提純的,多沉浸於釉下,也有微量的錫斑點,但絕不會形成嚴重的凝集冰裂現象。回青料也含鐵,多與石子青配用。而平等青基本不含鐵,因而發翠蘭色,成化青花有用。洋蘭為化工料,僅出現在光緒以後。從使用年代來說,蘇料自唐到成化早期,石子青、回青料有幾種說法:一,元代小器上有用;二,唐宋始用,使用期限至光緒。從繪畫風格來看,主要和時代的歷史、社會文化相關。而古瓷的繪畫用意、手法表現、風格特徵都是最與時代貼切的真實寫照。比如青花的紋飾層次以及表現寓意,尤其官窯都是有規有矩的,於是,當真正瞭解古瓷從龍到各類花式文化,也就可以基本確立一件官瓷的對與錯。因為封建制度下的陳規戒律,恰巧非常明白的體現和展示在了當時陳設瓷的繪畫當中,對於它們的全面瞭解,可以為鑑瓷奠定基礎。比如,從龍鳳紋的識別上,龍作為華夏的圖騰,歷代王朝在龍的繪畫風格上極具特色。它是有定製與講究的。如朱明王朝的豬嘴龍,絕不會出現在清器上。再如草蓮配多為進貢器;王者獎賞的靶葉向下;教導廉潔奉公的少不了纏枝蓮等都在官器上會有寓意表現。因此說官家之瓷是內含著深厚文化的。對它們的瞭解也有助鑑瓷。

  • 6 # 以瓷惠友

    “年代價值”應該是“年代”和“價值”的並列關係吧?如果是“年代”的“價值”這類偏正結構的特定詞語就很難籠統解說清楚了,是吧?恕我學識淺薄,說了點題外話,見諒!

    瓷器的年代區分問題是瓷器鑑定的基礎問題、根本問題和原則問題,本應該根本就不是問題,換言之應該是早已徹底解決而毫無疑問的問題。但由於歷史等特殊原因,導致這一根本問題始終沒有形成全國甚或是全行業都認同與認可的方式、方法與方案,甚至連確認瓷器具體年代的依據、標準、尺度和規則都沒有,公說公理,婆說婆理,大家莫衷一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戰,鑑藏界的很多混亂其根源也在於此。

    傳統瓷器鑑定以型(形)、胎、釉、飾、(彩)、工和款為依據、標準和尺度,實踐證明,這些宏觀表象都不具有不可逆、不可複製與模仿的本質性、規律性、漸進性和遞進性特徵,因此只能作為鑑定瓷器年代的參考性、輔助性特徵來使用,否則,以這些非規範、非科學、非本質特徵作為斷代依據、標準和尺度的話,就會漏洞百出、指鹿為馬、認賊作父、濫殺無辜。

    而所謂科學鑑定,由於缺乏國家乃至世界級全方位、大規模、無遺漏式對從古及今所有瓷器品種、所有流傳方式、所有儲存環境和條件下的所有實物進行全員性全系全息的資料採集、統計、分析和歸納,而僅僅是憑藉一兩項殘缺不全的資料設定,就企圖包攬所有瓷器乃至所有古董的甄別、斷代,不是痴人說夢,就是坑蒙拐騙無疑,是一種打著科學的旗號反科學、反社會、反人類的荒誕行徑。

    現在相對靠譜一點的就是“以微觀本質規律定年代,以宏觀典型特徵斷是非”的橫縱象限甄別斷代法。這一點,以後我會專題詳細解答所有摯愛古瓷之人的所有疑問,敬請期待!

    其實,只要瓷器的年代問題一解決 ,瓷器的真偽、價值甚至是價格與鑑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篇幅所限,暫談至此,不妥之處,敬請斧正!都是愛瓷人,相煎勿太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遠投杆和海杆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