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師明禮

    乾隆真的很風流,據統計,乾隆在位60年,有皇后3人,皇貴妃5人,貴妃5人,妃6人,嬪6人,貴人12人,常在答應格格等低階後宮13人。(以上數字含死後追封的)

    由於清朝後宮的貴人常在答應等是沒有數量限制的,所以實際情況可能會更多。

    高貴妃,令貴妃等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1)三個皇后。

    ①第一任皇后:富察皇后。

    《延禧攻略》裡的富察皇后,溫婉可親,歷史上她和乾隆的感情也非常的好,15歲就嫁給了乾隆,為乾隆生下了二子二女,可惜的是,有三個都早早夭折,富察皇后年僅36歲就去世,可能與子女早喪有關係。

    富察皇后死後,她居住過的長春宮,長達四十年沒有其他妃嬪居住(乾隆不允許),乾隆每年都去祭奠,併為其親自擬定諡號(歷史上皇帝為皇后擬定諡號的只有5個人),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恆,父子四人都為軍機大臣,看見乾隆對富察皇后的感情。

    ②第二任皇后:輝發那拉氏。

    即《延禧攻略》裡的嫻妃,歷史上她為何一步登天,成為皇后是一個大謎,成為皇后之後,為何突然剪髮被實質上廢去皇后之位,也是大謎。

    在富察皇后死去的當年,她就被立為皇后,從乾隆對富察皇后的感情上看,皇后剛死,屍骨未寒,他就立新皇后,多半不是他本意,而輝發那拉氏皇后在1752年才生下第一個皇子,此時她已經34歲,入宮已經18年,可見此前並不受寵。

    魏佳氏在生前並不是皇后,而只是皇貴妃,死後追封為皇后。

    魏佳氏的後宮升遷之路是標準式的流程:宮女-貴人-令嬪-令妃-令貴妃-皇貴妃-皇后,但是升遷速度是火箭式的,從宮女到貴妃,她只用了大約十幾年的時間。

    魏佳氏是嘉慶的親生母親。

    (2)五個皇貴妃。

    高佳氏:高佳氏升遷之路也頗為傳奇,從一個使女(格格)--側福晉--貴妃--皇貴妃,還是很厲害的,而且她無子女能獲得這樣的升遷,應該頗得乾隆恩寵。

    蘇氏:即《延禧攻略》裡的純妃,後為皇貴妃。身體不好,死的也比較早。

    富察氏,金佳氏,陸氏:皆為死後追封皇貴妃。

    (3)五個貴妃。

    愉貴妃:愉貴妃之子永琪,是乾隆皇子裡第一個封親王的,圓明園失火,永琪親自背乾隆逃出,加上本人才能俱佳,乾隆曾考慮立他為繼承人,可惜永琪早死。從歷史上看,愉貴妃雖然兒子受到乾隆的喜愛,可是她本人可能並不是特別中乾隆之意。

    婉貴妃:婉貴妃可能是輝發那拉皇后的家下女子,並不受寵,33歲才是婉嬪,76歲才成為婉妃,但是她實在能活,一直把乾隆熬死,等嘉慶上了臺,她又成了貴太妃。

    穎貴妃:穎貴妃出身蒙古旗人,也不是特別受寵,純粹是熬資格熬上去的,因為她晉為貴妃時候已經67歲了。

    忻貴妃,循貴妃:沒什麼可說的。

    (4)六個妃子。

    容妃:應該為後世香妃的原型,維吾爾族人。

    惇妃:這是個特別有意思的妃子。惇妃曾經因為打死宮嬪降為惇嬪,罰銀一百兩,給宮嬪父母辦喪事,宮中太監罰俸祿一年,其中一半由惇妃代繳,其後她所居住的宮裡又有宮女自縊(未死),有宮女受傷,又因為向乾隆請安耽誤了,被罰銀子,誰知道這個惇妃到底咋的了~~~~

    富察晉妃:富察晉妃和富察皇后是親戚,她的曾祖父是富察皇后的親大伯,也就是說她比富察皇后小了兩輩。

    舒妃,豫妃,芳妃:沒什麼好說的。

    (5)嬪以下的後宮。

    沒什麼好說的。

  • 2 # 舉知

    如懿傳,和甄嬛傳,包括後來的延禧攻略,首先這前兩部電視劇是流瀲紫寫的,而這三部的電視劇故事情節,純屬虛構,雍正一生都不好色,天天批奏摺到深夜,最後累死了,乾隆確實好色,都八十歲的人了,還經常讓和珅給他找二十多歲的小姑娘,並且每次完事之後,就感嘆年輕真是好啊!和珅也知道乾隆皇帝好這口,所以直到乾隆死後,和珅才倒下!

    要說這些後宮佳麗,只要有名望的皇后貴妃,歷史檔案都會記載,你說的這些後宮皇后肯定是有的,只不過不太出名吧了,也就讓人常記得就有孝莊和慈禧,最後的隆裕皇太后,因為這三個女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屬於監國攝政皇太后,他們影響著歷史的走向,所以比較出名!清朝的後宮怎麼分!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常在,答應,這還是有名分的,在往下就沒名分了,不記入檔案了,乾隆下江南,就臨幸了很多沒名分的,所以出了個夏雨荷和紫薇,把這個七個等級填滿,真的需要很多女人的,後宮佳麗三千人,是一點也不誇張的,並且這也是孔孟之禮規定的,皇帝必須得有這麼多老婆!要不然不符合禮數,禮部是不願意的!

  • 3 # 雍親王府

    2018年熱播的宮廷大戲《延禧攻略》中,劇中乾隆絕大部分的后妃,不管是封號還是家族姓氏,基本符合了史實,只是這些后妃們在歷史上只有姓,名字是導演和編劇配上去的。

    《延禧攻略》在2018年的熱播,又帶動了一波清朝後宮研究熱潮,雖然在劇情上是“純屬虛構”,但是在人物設定上基本符合了歷史史實,劇中出現的大部分后妃,也都在歷史上有著原型,並且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后妃們的封號和家族姓氏也遵循了史實。

    當然也需要說明的是,歷史上的富察皇后到底叫不叫富察容音,繼後叫不叫輝發那拉淑慎,令妃叫不叫魏瓔珞,這些都沒有明確記載,歷史上只留下了他們的姓氏名字,也就是富察氏、輝發那拉氏和魏佳氏,不過這一點並不會影響這部劇能夠成為一部良心之作。

    《延禧攻略》中的高貴妃,嫻妃也就是繼後,以及令妃等等,歷史上都是有原型可循的。

    高貴妃,也就是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之女,是乾隆朝首位貴妃,首位皇貴妃。

    劇中的高貴妃飛揚跋扈,蠻橫無理,自始至終都在與皇后作對。但是歷史上的高貴妃卻不是這般,乾隆給她的諡號為“慧賢”,就說明高貴妃是聰慧賢良之人,不僅性格溫和、知書達理,並且同富察皇后的感情非常的好,情同姐妹,全力幫助富察皇后協理六宮。

    高貴妃的皇貴妃封號,並不是像劇中那樣在她死後冊封的,當時富察皇后還在世,因為高佳氏病重,乾隆效仿自己的父親雍正冊封年氏為皇貴妃那樣,冊封高佳氏為皇貴妃,足見乾隆對其的寵愛。

    嫻妃也就是繼皇后輝發那拉氏,同期熱播的《如懿傳》中的對應角色便是如懿,為烏拉那拉氏,這是遵循《清史稿》的記載。

    輝發那拉氏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贈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先後被冊封為嫻妃,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皇貴妃,其也是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的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被冊立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隨駕南巡的時候,因為削剪頭髮而引發乾隆的震怒,按照當時的禮節,皇上和太后在世時削剪頭髮是在詛咒皇上和太后,這是大不敬的行為,乾隆雖然沒有廢黜繼後,但是收繳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輝發那拉氏死後也是以皇貴妃禮儀下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並且並不是葬在裕陵的乾隆地宮,而是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這裡所說的純惠皇貴妃,就是劇中的純妃的歷史原型。

    令妃魏瓔珞,歷史原型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1745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晉封為令貴妃。

    自乾隆二十一年(1760年),至乾隆三十一年(1770年),十年時間間,魏佳氏先後為乾隆生下四子兩女,六個孩子,分別是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皇十六子、皇十七子永璘以及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和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這也使魏佳氏成為了為乾隆誕下子女最多的后妃,足可見乾隆對其的寵愛。

    乾隆三十年(1765年)魏佳氏被晉封為皇貴妃,在當時乾隆繼後輝發那拉氏只是收走了後宮冊封印信,沒有被完全廢黜的前提下,立魏佳氏為皇貴妃就意為著魏佳氏成為了後宮的實際掌權人,承擔起“副後”的職責。

    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因病去世,終年四十九歲,諡號為令懿皇貴妃。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退位,永琰登基為嘉慶皇帝后,才將自己的生母令懿皇貴妃魏佳氏追封為孝儀皇后,此時距離魏佳氏去世,已經過去了整整二十年。

    乾隆在位六十年,後宮受到冊封的后妃有41位,那些未受封的就不得而知了。

    乾隆在位期間,前後共冊封各個品階的后妃41人,其中:

    皇后3位,分別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繼皇后輝發那拉氏、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皇貴妃5位,分別是慧賢皇貴妃高佳氏、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純惠皇貴妃蘇氏(純妃)、慶恭皇貴妃陸氏(穎貴人)、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貴妃5位,分別是忻貴妃戴佳氏、愉貴妃珂里葉特氏(愉貴人,五阿哥永琪的生母)、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穎貴妃巴林氏、婉貴妃陳氏。

    妃6位,分別是舒妃葉赫那拉氏(舒貴人)、豫妃博爾濟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陳氏、晉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

    嬪6位,分別是儀嬪黃氏、怡嬪柏氏、恂嬪霍碩特氏、誠嬪鈕祜祿氏、慎嬪拜爾葛斯氏、恭嬪林氏

    除此之外,還包括了貴人12為,常在4位,在此不做介紹。

    這其中,能夠找到不少劇中的人物原型,比如皇十五子永琰的養母穎貴人,原型就是慶恭皇貴妃陸氏;五阿哥的生母愉貴人,就是愉貴妃珂里葉特氏;古靈精怪的舒貴人,原型就是舒妃葉赫那拉氏

    而這僅僅是受到冊封的,沒有受到冊封的後宮妃嬪數量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根據正史和民間野史的記載,這個數量也是相當的龐大,足可見乾隆“風流天子”絕非浪費虛名。

  • 4 # 三叔小記

    乾隆皇帝風流,但又專情,比如富察皇后,很多上好的詩作,都與她有關。再就是令貴妃,乾小四與魏瓔珞的愛情故事,我們也是在《延禧攻略》中吃了一堆膩歪歪的狗糧。

    總之的來說,乾隆後宮妃嬪,一,總數目有41個,目前有姓氏的(康熙有66個);二,令妃魏佳氏小乾隆十六歲,可是最後一位進宮的小四十七歲,她是循妃,乾隆四十一年進的宮,貴妃禮而下的葬;三,活過乾隆的妃嬪屈指可數,循妃也不例外,死於嘉慶二年(1797年)。

    乾隆妃嬪最著名的莫過於那十二個女人,弘曆找來畫師,為她們一一作畫,這就是《乾隆帝后妃嬪圖卷》,又名《心寫治平圖》。極為的珍貴,乾隆一生才見三次。

    當然了,如懿也就是繼後那拉氏,由於聞名的斷髮事件,她的畫像被乾隆悉數全毀。

    這十二個分別是富察皇后、貴妃、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惇妃、順妃和循嬪。所以,又稱“乾隆十二妃圖”。

    1.富察皇后

    這是乾隆原配,她的出身較高,皇帝統轄的鑲黃旗,父親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家世顯赫,又名門淑女,端莊嫻靜。這也就是富察皇后的背景!

    在雍正五年,進宮選秀。當時雍正一眼中的,眼神確認過,她就是秘密立儲人弘曆的嫡福晉,未來的一代賢后。

    (劇照)

    夫妻二人恩愛,但福不厚,病逝於乾隆十三年。她是影響乾隆很深的一個女人。

    2.貴妃

    貴妃是指慧賢皇貴妃,父親是大學士高斌,出身於內務府包衣。雍正三年入府,始為侍女,後被雍正拔為側福晉,然後又被抬旗。可惜命短,死於乾隆十年,剛晉升為皇貴妃才兩天。

    她也是乾隆首位貴妃。

    3.純妃

    蘇召南之女,蘇氏,膝下二子一女,在雍正年間入府,乾隆十年為純貴妃,死於乾隆二十五年冊封皇貴妃不前夕。

    4.嘉妃

    包衣之人,潛邸女人,在乾隆十三年升為嘉貴妃,死於乾隆二十二年。生有四子。

    5.令妃

    我最喜歡的一個魏瓔珞,不過二人長得也非常像哈。這是個令人敬佩的女人,一是出身漢人血統,生有嘉慶。二,乾隆十年為貴人,二十年後為皇貴妃,成為後宮第一人。三,從乾隆二十一年到三十一年,懷七胎,生四子二女。

    可惜了,乾隆四十年病逝。或許吃的藥石過多,竟成在裕陵地宮屍身不腐。她與乾隆較為恩愛。

    6.舒妃

    她是納蘭明珠的曾孫女,葉赫那拉氏,正黃旗,也是個家世顯赫的女人。乾隆六年入宮,小乾隆17歲,乾隆十三年成舒妃,死於乾隆四十二年。生有一子。

    7.慶嬪

    在《延禧攻略》中,她是不爭不搶,安分守己的聰明女人。陸氏,無子,撫育過嘉慶,死於乾隆三十九年。後來嘉慶追之為貴妃品階。

    8.穎嬪

    她小乾隆二十歲,活過了乾隆,死於1800年,嘉慶五年。膝下無子,因年齡近七十而被拙升為貴妃。

    9.忻嬪

    死於乾隆二十九年,追封為貴妃。

    10.惇妃

    小乾隆36歲,包衣出身,死於嘉慶十一年,享年61歲。值得一說,她是乾隆最愛的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的生母,也是豐紳殷德的丈母孃。

    11.順妃

    她小乾隆37歲,乾隆四十一年成順妃,但在乾隆五十三年降為順嬪。也就在這一年,鬱鬱而終。

    12.循嬪

    小乾隆47歲是她,最後一個進宮的女人也是她,死於1798年。

    當然了,還有個容妃、永琪生母愉妃……

  • 5 # 國史春秋

    乾隆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他的父親是雍正皇帝,祖父為大名鼎鼎的康熙大帝。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一位皇帝,也是壽命最長的一位皇帝,而且他還是一位最風流的皇帝。

    乾隆皇帝一共有妃嬪、皇后、貴人等42名後宮常備軍,另外每年召選入宮的美女更是數不勝數。因此坐擁良田萬傾,產量也是非常之豐厚,乾隆皇帝光是子女就有十九名之多。

    乾隆皇帝有兩後兩妃在歷史上比較出名,即皇后,富察氏、烏拉那拉氏。嬪妃,魏佳氏及和卓氏。

    富察氏

    富察氏(1711-1748),孝賢純皇后,乾隆皇帝原配皇后,滿洲鑲黃旗人,其父親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她雖出身名門望族,但生性節儉,不喜奢華,辦事有條理,主持後宮不偏不妒。富察氏共為乾隆生兩兒兩女,但是三個孩子不幸早亡。

    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1717-1766),滿洲佐領那爾布之女,比乾隆小7歲,在雍正年間入侍乾隆的藩邸,被封為側福晉,是雍正做主乾隆納的第三位福晉,但並不得寵。在乾隆即位後,冊封烏拉那拉氏為嫻妃,在皇后富察氏去世後,冊封為皇后,生有三個子女。

    魏佳氏

    魏佳氏(1722-1775),原為漢族,本姓魏,是內管領清泰的女兒,後因魏氏為妃的關係而被乾隆抬入滿洲鑲黃旗。魏佳氏隸屬內務府包衣,所以是以宮女的身份被選入宮的,但後來脫穎而出,被封為了貴人,成了皇帝的嬪妃,後被封為皇貴妃。生有四子二女。

    和卓氏

    和卓氏(1734-1788),《還珠格格》中香妃的原型。在乾隆皇帝的后妃中,有一位來自新疆的妃子,長久以來,人們都稱之為“香妃”,即和卓氏,後被冊封容妃。她名伊伯帕爾罕,其家族為和卓,故稱為和卓氏。其父阿里和卓為回部臺吉,哥哥叫圖爾都,世代居住在葉爾羌。和卓氏深得乾隆皇帝的寵愛,曾隨乾隆東巡、南巡,特允許宮中著本族服裝,專配本族廚師。但瓊瑤筆下的香妃極盡悲涼色彩,因此也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總結:高貴妃、如懿、令貴妃確有其人,但現實中並沒有影視劇中那麼活靈活現。為了增加觀賞性、趣味性以及對觀眾的粘合度,影視劇中的許多人物及故事情節都經過誇大、虛構等藝術處理。因此,許多故事片段只當娛樂即可,因為實際上並無此事。

  • 6 # 德厚致遠

    乾隆皇帝一共有妃嬪、皇后、貴人等42名後宮佳麗。

    高貴妃應是慧賢皇貴妃高佳氏,高氏是朝中官員高斌的女兒,高氏在雍正年間,進入弘曆府邸,成為一名使女,由於其父高斌官至總督,高氏被雍正欽點為側福晉,弘曆即位後改年號為乾隆,就把側福晉高氏封為貴妃。高貴妃生性賢慧,熟讀史書。乾隆熱愛漢文化,和高氏也合得來,可謂紅顏知己,只可惜沒有生育子嗣。

    如懿應是乾隆第二任皇后烏喇納喇氏,原本是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側福晉,滿洲佐領那爾布的女兒,是由雍正做主乾隆納的第三位福晉,但並不得寵,不過,烏喇納喇氏與乾隆生母鈕祜祿皇太后特別的投緣,也許正是由於太后對她的好感而意外得賜恩典,先在乾隆二年封為嫻妃,此後升遷為嫻貴妃、皇貴妃,直至乾隆首任皇后富察氏病逝,烏喇納喇氏奉太后懿旨,進封成為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行攝六宮事務,乾隆對此很不情願,但也母命難違,於是寫下:‘’六宮從此添新慶,翻惹無端意惘然‘’的詩句。烏喇雖貴為皇后,乾隆對其卻很冷漠,乾隆六下江南,烏喇納喇氏一同隨行,由於乾隆風流任性,整日美女陪伴,無視皇后的存在盡情享樂,不堪忍受孤獨和冷落的烏喇納喇氏憤而斷髮,欲出家為尼,以示自己的不滿。然而,斷髮觸犯了滿人的忌諱,按照滿人習俗,只有喪夫而立志不再改嫁的女子才可剪髮,因皇后的行為觸怒了乾隆,從此帝后視若仇人,乾隆雖末公開廢后,但實際上已把烏喇氏的所有冊封全部收回,皇后烏喇氏形同打入冷宮,最後鬱鬱而終。

    令貴妃應該是魏佳氏,是內管領漢人魏清泰的女兒,魏佳氏是嘉慶的親生母親,魏佳氏本是漢人,只是因她深得乾隆寵愛,才被乾隆破格抬入鑲黃旗滿洲旗,改姓魏佳氏,後來,魏佳氏因寵被晉封為令妃,接著又晉升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躍成為皇貴妃。此時皇后納喇氏也因斷髮不廢而廢,魏佳氏從此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令妃出身低微,按清朝規矩不當立為皇后,只是到了乾隆帝在公開立皇十五子永琰的儲君的時候,才追封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魏佳氏也成為了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漢人血統的皇后。

  • 7 # 夢野豔齊

    豔齊說正史:乾隆是一個不為女人所左右的人,並非風流成性。

    乾隆在他當政的60年間,大清帝國政權穩定,經濟繁榮,是歷史上少見的鼎盛時期。現在有些人為了迎和世人的低俗欲求,一味地把乾隆描繪成到處尋求女人、整日沉湎於淫慾的好色之徒,是不符合歷史的真實的。

    我們不能以乾隆在位時,後宮除皇后之外,還設有多少多少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就來斷定乾隆人品低下。現在的一些影視劇,為了提高收視率,強化宮鬥,把乾隆描繪得整天沒什麼正事可做,就知道跟女人纏綿,更是一種誤導。

    真實的情況是,並非乾隆本人要求後宮必須充填多少多少女人,而是大清帝國的先人出於繁衍後代的需要,規定每一個繼位者都要享有一定數量的女人,以作為生育的工具,來保證這種需要的落實。

    更真實的情況是,乾隆本人也不是一個成天離不開女人的人。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不為女人所左右的人。他勤於政務,關鍵時刻,事必躬親。他在位60年間,從未大權旁落過,天下重大事件的處理,可以說沒有沒經過他的手的。他每天要審閱的奏摺不說堆積如山,也是擺滿桌案,他哪有那麼多閒心沉湎於與女人的淫樂之中呢?

    從他一生中幹出的一些事情上,人們就能看出他的主要精力都花費在了什麼地方。1736年3月,他下令經略張廣泗分兵八路合攻牛皮箐苗寨;1737年9月,他下令疏通直隸浹水縣的拒馬河;1740年2月,他下令直隸、山東、山西、湖南、廣東等省招商挖煤;1741年3月,他親自審訊提督鄂善受賄案,令其自殺;1743年11月,他下令凡中央新任命州縣官員時,要將其履歷報上來,他要親自驗看。1744年正月,他下令大學士訥親視察河南、山東、江南的駐軍,並巡視治河工程及海塘工程。1747年3月,他調雲貴總督張廣泗為川陝總督,進剿大金川鬧事苗民;1757年4月,他令兆惠、成袞札布分兩路征剿準噶爾部;1758年正月,他令雅爾哈善為靖逆將軍征剿回部;1767年3月,他令將軍明瑞兼任雲貴總督,前往永昌,接管對緬甸的軍事;1771年,再次用兵大小金川,平定了那裡的暴亂;1773年,他開設四庫全書館,召集戴震、姚鼐、紀昀等學者出任編纂官;1788年10月,他令兩廣總督孫士毅出兵安南;1791年11月,他令福康安為將軍,攻打廓爾喀;1792年6月,他派兵收復被廓爾喀侵佔的後藏地區。

    他這一生,看中的也不是女人,而是他自己的十全武功。1792年12月,他曾親筆寫成《十全記》,刻成碑文,立於康熙皇帝平藏紀念碑旁。其文記述的是:兩次平定金川、兩次平定伊犁、一次平定回部、一次攻入緬甸、一次平定臺灣、一次收復安南、兩次戰勝廓爾喀。

    要說他圍著女人轉的時候一點沒有,也不符合實情。但他圍著轉的女人,不是那些什麼後、妃、嬪,而是他的母親。他一生極孝。他六下江南,其中四次是為了讓母親開心,陪母親去遊玩的。且他還陪母親一次上嵩山,兩次遊泰山,三次光臨五臺山。

    而對於那些附屬於自己的女人,他卻著實如三國時的劉備那樣,像對待衣裳一般,從未把她們放到什麼高位上,哄著寵著。他沒有那麼賤氣。在中國的歷史上,女人駕馭皇帝的事並不鮮見。但對於他,卻沒有任何一位女人可以將他駕馭。

    有史可查的是,他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就是因為想駕馭他,想以自己為中心,干涉他行動的自由,而遭到他的痛斥,一時想不開,失足落水而死(見清史紀事本末173頁);他的第二位皇后那拉氏也是因為要駕馭他,阻止他便裝上街體察民情,被他視為精神上有病,要將其廢掉,抑鬱而亡。

    對於想駕馭他想左右他的女人,他不僅極為厭惡,而且,毫無戀情可念。那拉氏死後,他就下令不許按皇后的待遇辦理喪事,御史李玉明奏請臣民為其戴孝三年,乾隆當即將其革職,充軍到伊犁。

    至於那些下一等的貴妃、再下一等的貴人、再下下等的什麼常在、答應等,更不可能讓他放在眼裡。讓這些女人生育後代,倒是他不能不做的事情。但要以風流成性概括他的一生,那著實是以偏概全,管中窺豹。

    再有,什麼影視劇中的高貴妃、如懿、令貴妃所展現出的宮鬥情節,在正史上,根本就找不到相對應的事件。我們只能說,那純屬虛構,為的是博閒人一樂。還有,回部首領霍集佔被殺後,有人說乾隆強迫其妃子香妃上床服侍自己,險些引來殺身之禍,但經現代史學界考證,那更是子虛烏有。實際上,香妃即史書上所記載的和妃,其父兄恰恰是反對回部分裂勢力的代表;乾隆娶其入宮,並修建香妃樓,不是貪戀其美色,而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是為了促進民族間的和睦。

  • 8 # 古今通史

    我發現一個非常搞笑的規律,現在這電視劇拍的真是次序感極強!

    按後宮后妃尊卑排序(不含長輩哈~),富察氏肯定第一,第二就是輝發那拉氏也就是“如懿”,第三就是“令貴妃”(追封皇后),如上三人是乾隆帝的三任皇后。其中富察氏是嫡皇后,見下圖對比。而本題提及的高貴妃原型是高佳氏,乾隆帝的第一個貴妃,第一個皇貴妃,可見對其恩寵,她的地位,皇貴妃中排名第一,三個皇后都有“自傳”了,高佳氏也“預熱”了,那麼多年來乾隆身邊的紅人們,電視劇裡面演了個遍,不知道下次輪到誰紅了?

    後宮嬪妃眾多,絕大多數名不見經傳,所以杜絕複製貼上,那些內容,耽誤大家時間,我直接講下本題的三位人物。

    “高貴妃”的原型是高佳氏,乾隆第一個貴妃,第一個皇貴妃,寵妃第一;

    “如懿”原型為輝發那拉氏(《清史稿》為烏拉那拉氏),乾隆帝第二任皇后;

    “令貴妃”,乾隆帝第三任皇后(追封);

    輝發那拉氏的失寵可以稱之為疑案,她是滿洲鑲藍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罪名:“忤旨截髮”。

    又不是出去“做頭髮”,截斷自己的頭髮就要治罪麼?我們來看看事出異常的起始: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

    好好地,為什麼突然被女婿福隆安先行送回京城了,肯定是因為某些事情,輝發那拉氏忤逆犯上,而且吵的還很熱鬧,以至於三個月後乾隆帝還沒消氣,直接收回了輝發那拉氏四本“榮譽證書”,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的冊封金冊統統收繳,傳遞的資訊基本上很明確,變身嬪位了。

    疑點二、轉年七月,短短時間輝發那拉氏就“揮發”了,表面上說是按皇貴妃禮葬,而現實很骨感,既然收回了四本金冊,實際上最終是按嬪位入葬的,不需要國孝,不需要按制禮葬,不需要另建地宮,直接就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純惠皇貴妃就是大明湖畔夏雨荷的原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夏雨荷”的墓葬是越制修建的,逾越到什麼程度呢----嫡皇后制式,一個極寵,一個極恨,就這樣葬在了一起。

    究竟為啥?那就只能看下圖了。請注意,史書上沒寫,我們只看後續事件推測:事發當天,本應皇后陪乾隆帝吃飯的,發生爭吵後,是令妃作陪。而剛剛結束南巡,令貴妃魏佳氏被冊封為皇貴妃和輝發那拉氏被廢幾乎是同時發生的,所以輝發那拉氏是得到了令妃上位的訊息,覺得乾隆帝不再專寵年歲偏大的自己,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影響。

    皇貴妃還是在皇后之下呀,這飛醋是為啥?

    由皇太極建立大清,直到乾隆年間,後宮一共才陸續有過13位皇貴妃的存在,減去7(死後追封),減去3(命終前冊封沖喜,包括本文中的高貴妃是死前2天冊封的),還剩3,順治帝的董鄂氏、康熙帝的佟佳氏,如懿自己。皇貴妃的位子不是隨便給的,那基本上屬於“副後”,皇后替補,標準的預備役。所以斷髮是因妒成恨。

    與輝發那拉氏的妒意十足相比,令妃的口碑要好很多,賢良淑德、秀外慧中非常受皇帝寵愛,一般都不認為令妃是以貌取勝,得到寵愛無非是其德行兼備,10年生育6個孩子,天仙怕是也會蛻變吧,所以說一直受寵的原因不大可能僅僅是外在條件,雖然她比乾隆帝和輝發那拉氏都小很多,但她的年歲也不是不變的。

    皇帝那麼喜歡令妃,為啥一直都是個“妃”呢,沒辦法,出身問題,令妃的父親這裡不多介紹,只說他是正黃旗滿洲包衣,令妃為漢女,後來被乾隆帝“抬旗”抬到滿八旗的鑲黃旗,而且家族於朝廷寸功全無,實在是不好直接放到後位,雖然康熙帝的生母也是漢女,但其母的後位是康熙給上的徽號,而且不止其母,還有順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也一同上了徽號,這才勉強應付過去。雖無後位,但是,令妃的副後地位當時在宮中是無人能撼動的,統攝六宮十年之久。

    高貴妃的原型為慧賢皇貴妃,與令妃相近,出身內務府包衣世家,包衣選秀入選,使女起步。雍正帝駕崩僅十天,寶親王弘曆繼皇帝位,又僅僅十天,乾隆帝詔封高氏為貴妃。乾隆帝:“兩淮鹽政職任最為緊要,不必來京......又豈可與常人一例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連令妃的父親都幹上了鹽政的肥缺,但這也同時埋下了禍根。

    慧賢皇貴妃過世後,其家族因罪受到衝擊,傅恆這麼大的面子,而且還特地請求乾隆看在慧賢皇貴妃的份上饒他們不死,但是乾隆帝一點面子也沒給”不能念為慧賢皇貴妃侄而稍矜宥也",高恆、高樸全部誅殺。

    這幾位電視劇中的大紅人都講完了,看來後宮既不像電視劇裡演繹的那麼亂,也不可能完全風平浪靜,爭風吃醋的事情也沒少發生,但是不管多高身份的后妃,為了自己家族,都不敢太放恣罷了,類似如懿這樣的,少。

  • 9 # 美映椒房

    乾隆後宮確實有高貴妃和令貴妃的歷史原型,不過電視劇是電視劇,歷史是歷史,不能混為一談。封建帝王歷代配偶眾多後宮如雲,后妃之間由於身份不同,地位之間也相差懸殊。乾隆作為古代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自然也是後宮眾多,而且清朝的後宮制度就是在乾隆皇帝手中得到完善齊全的。

    根據乾隆皇帝制定的宮廷規章制度,清朝後妃共分成八個等級,她們的級別分別如下:皇后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貴人、常在和答應無定數。乾隆皇帝由於跨越的年度比較大,所以他後宮眾多妃嬪們的等級並不完全和清宮制度契合。乾隆一生后妃至少在四五十人之上,數量之多僅次於康熙。現在簡單介紹一些比較重要的乾隆后妃。

    乾隆的三個皇后

    乾隆一生中總共冊立過兩個皇后,追封過一個皇后。乾隆的第一個皇后是原配孝賢皇后富察氏。富察氏出身不錯,是雍正親自指婚給寶親王的嫡福晉。富察氏溫柔賢惠、節儉樸素,她孝順婆婆孝聖太后,愛護妃嬪們所生的庶出子女,儼如親生。富察氏先後生育了兩個嫡子,都幼年夭折。她也因喪子之慟再加上帶病伺候婆婆病逝。

    富察氏死後,乾隆立嫻貴妃輝發那拉氏為繼後。兩人曾經感情不錯,後來南巡時繼後剪髮,乾隆將她幽禁不廢而廢,繼後死後的喪葬費用僅僅二百兩,不如清宮等級最低的答應常在。乾隆六十年,乾隆寵妃令皇貴妃魏佳氏因為生的十五阿哥被乾隆立為太子並禪位,她也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乾隆的五個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高貴妃):慧賢皇貴妃高氏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之一,她出身內務府包衣,原來為乾隆潛邸侍妾。雍正死後第三天乾隆就封她為貴妃並迫不及待把她全家抬入了鑲黃旗。乾隆十年高貴妃去世,乾隆在她臨終前封她為皇貴妃,併為她定諡慧賢,富察皇后曾經哭著討要慧賢的賢諡。慧賢后來葬入乾隆地宮。

    淑嘉皇貴妃金氏:淑嘉皇貴妃也是內務府包衣出身,不過她的祖上確實是北韓人。她為乾隆生育了皇四子、八子和十一子三個兒子,去世後葬入乾隆地宮。

    純惠皇貴妃蘇氏:純惠皇貴妃蘇氏是漢女出身,後來受寵後全家成為旗籍。純惠皇貴妃和乾隆生育了皇三子、皇四子和皇四女和嘉公主。她得病期間,乾隆為她舉行了皇貴妃冊封禮,去世後乾隆為她花費十多萬白銀大修了一座純惠皇貴妃園寢。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這是乾隆最早的侍妾之一,她為乾隆生育了大阿哥永璜。但她在乾隆登基前去世,乾隆十年被追封為皇貴妃。

    慶恭皇貴妃陸氏:陸氏也是漢女,她在乾隆年間因受寵封到貴妃之位。因為她曾經撫養了皇十五子嘉慶帝永琰,所以嘉慶後來追封養母為皇貴妃。

    乾隆的五個貴妃

    忻貴妃戴佳氏:忻妃為乾隆生育了兩個公主,後來在懷第三胎時一屍兩命因病去世,乾隆追封她為貴妃。

    愉貴妃珂里葉特氏:愉妃就是乾隆喜歡的五阿哥的生母,她雖然不得寵,但母憑子貴登上妃位,後來累封到貴妃。

    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循妃是乾隆後期的寵妃之一,她出身鑲藍旗,以嬪的身份入宮,去世後追封貴妃。

    穎貴妃巴林氏:巴林氏是來自蒙古的乾隆后妃,初封常在,後來累封到妃,乾隆晚年封為貴妃。

    婉貴妃陳氏:婉貴妃其實並不得乾隆寵愛,但她靠健康的身體熬資歷,最終熬到了貴妃之位,甚至活得比乾隆都長,她是乾隆後宮最長壽的妃子之一。

    比較重要的一些乾隆妃子

    容妃和卓氏:容妃就是傳說中的香妃,不過她的真實經歷沒有香妃那麼傳奇曲折。容妃確實來自回部,不過歷史上乾隆沒有強迫過容妃,太后也沒賜死容妃。乾隆和太后都很尊重容妃的信仰習俗。她死後的遺產大部分被乾隆分給了愛女和孝公主。

    舒妃葉赫那拉氏:舒妃和乾隆有層特殊關係,她的姐姐嫁給了乾隆小舅子、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恆。

    惇妃汪氏:惇妃是少有的母以女貴妃子,她因為生育了乾隆最小的孩子和孝公主,而和孝公主又是乾隆掌上明珠,因此地位最為特殊。

    晉妃富察氏:晉妃是乾隆孝賢皇后的侄孫女,她的入宮是乾隆荒唐導致的,當時乾隆已經退位為太上皇,都八十多歲了,居然還選了秀女,就是富察氏。富察氏入宮才一年乾隆就死了,從此她變成了太貴人,道光年間被晉封為妃。

  • 10 # 史海甄客百曉生

    謝謝邀請。首先關於乾隆後宮妃嬪數量的問題,可以先給出一個明確的概括性總結:皇后3人(在封兩位,追封一位),皇貴妃5人(兩人在封,三人追封),貴妃5人(兩人在封,三人追封),妃6人(全部在封),嬪6人(五人在封,一人追封),貴人12位(一人由妃位降為貴人,其餘皆在封),常在4人(全部在封)。其次針對問題當中所提到的高貴妃、如懿、令貴妃等清宮劇當中為人們所熟知的人物,在歷史上確實是真實存在或有歷史原型的。

    一、中宮之主

    作為六宮之中,有“母儀天下”之權的皇后,終乾隆一朝共有兩位在封皇后、一位追封皇后,且三位都是我們所熟知的熱點人物。

    1、乾隆一生摯愛——孝賢皇后

    孝賢皇后富察氏,也就是《如懿傳》中的富察.琅嬛、《延禧攻略》當中的富察.容音,不論歷史上還是劇中,她都是乾隆一生摯愛。1712年二月二十二(康熙五十一年)出生於名門世家,隸屬於滿洲鑲黃旗(上三旗首旗),其家世顯赫最早可以追溯到後金時期,先祖旺吉努率部落歸附後金,曾祖哈什屯、祖父米思翰皆被追封為一等承恩公(非皇室宗親最高爵位),其後的兩位伯父馬齊、馬武更是為康雍兩朝立下汗馬功勞。

    孝賢皇后富察氏朝服像

    正因如此,身家顯赫的富察氏自小就脫穎而出,又兼之溫婉賢淑,故在1727年(雍正五年)被雍正帝親自選中指給尚在藩邸為皇子的弘曆為嫡福晉。在之後的四之中,富察氏先後為弘曆誕育了一子二女(皇長女【1728】、皇次子永璉【1730】、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1731】),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乾隆繼位後,被正式冊封為中宮皇后,九年後(1746,乾隆十一年)生皇七子永琮,由於兩位嫡子的先後去世,導致富察皇后黯然神傷,最終在1748年(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崩逝于山東德州青雀舫御舟之上,乾隆為此痛不欲生,不僅賦詩百餘首,而且還為其舉辦了聲勢浩大的喪儀。最終於1752年(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葬入裕陵地宮之內。

    2、撲朔迷離的繼後

    孝賢皇后去世之後四個月,經過時為崇慶皇太后的鈕祜祿氏建議,乾隆於同年封時任嫻貴妃的那拉氏為皇貴妃掌六宮事,1750年(乾隆十五年)正式冊封輝發那拉氏為中宮皇后。這就是乾隆朝的第二位皇后。

    先論出身,輝發那拉氏雖然也出身於官宦世家,也有滿洲鑲黃旗的旗籍,但相較孝賢皇后卻差遠了,其父只是時任佐領的那爾布。那拉氏出生於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雖然比乾隆小了7歲,但也是在乾隆尚為皇子之時,入侍弘曆藩邸為側福晉,1737年(乾隆二年)封為嫻妃,八年後(1745年【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封為嫻貴妃。

    乾隆繼皇后輝發那拉氏朝服像

    輝發那拉氏之所以可以榮登皇后寶位,一方面是因為其在藩邸的老資格,另一方面也是有乾隆生母崇慶皇太后的強有力助力,當然,其中也不乏乾隆對其的寵愛,雖然相較富察氏差的很遠,但在其成為皇后剛剛半個月時間,乾隆便帶著那拉皇后到處巡遊,如果沒有一點點寵愛,是斷然做不到的。那拉皇后也自1752年(乾隆十七年)的三年之內,先後誕育了二子一女(皇十二子永璂【1752】、皇五女【1753】、皇十三子永璟【1755】)。

    本來朝著預想當中的計劃,輝發那拉氏雖然遠不及富察氏一生榮寵,但也應該有一個穩定的結局。只可惜,這樣一個素來知書達禮之人,卻在1765年(乾隆三十年)遭遇了一生當中的重大轉折點。這一年正月,那拉氏陪同乾隆第四次南巡,起初一切正常,那拉氏還在船上度過了自己48歲的生日,但好景不長,在二月十八這一天的傍晚,南巡隊伍當中再也沒有輝發那拉氏的身影。經過後來乾隆分三次對此事的解釋,原來,在這一天,輝發那拉氏因為“剪髮”這一國俗大忌而提前被乾隆任命福隆安護送回京,而且在乾隆回京後,收回了那拉氏的四份冊寶(嫻妃、嫻貴妃、皇貴妃、皇后),雖沒有明確廢后但已名存實亡。一年之後(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49歲的那拉氏淒涼而終。關於她的身後事,乾隆也明確以貴妃喪儀辦理(其實連嬪都不如),最終在同年九月二十八將其金棺塞入到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之內(清朝唯一皇后祔葬皇貴妃之例),由於其死後無諡號,所以我們統稱為乾隆朝繼後。

    3、母以子貴的孝儀皇后(追封)

    說到孝儀皇后魏佳氏,想必大家很熟悉了,她就是《還珠格格》當中的令妃、《如懿傳》當中的衛嬿婉、《延禧攻略》當中的魏瓔珞等人的歷史原型。相較前面兩位皇后,魏佳氏的出身是最低的。首先她是漢人包衣,而且她的父親魏清泰在當時只是個小小的內管領。魏佳氏生於1727年(雍正五年)九月初九,比乾隆帝小了足足16歲,1745年(乾隆十年)入宮,封為魏貴人,同年底冊為令嬪,四年後(1749,乾隆十四年)的四月初五晉升為令妃,又過了十年(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再度晉升為令貴妃,1765年(乾隆三十年)晉升為皇貴妃,從升遷速度足以看出其在乾隆心中的受寵程度。

    孝儀皇后魏佳氏朝服像

    從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之後的十一年之內,魏佳氏一共為乾隆誕育了四子二女(皇七女【1756】、皇十四子永璐【1757】、皇九女【1758】、皇十五子永琰【1760】、皇十六子【1762】、皇十七子永璘【1766】),堪稱乾隆朝之冠。

    雖然出身卑微,但從其入宮之後的一路迅速升遷,以及誕育子女數之眾,不難看出魏佳氏在乾隆心中所佔據的分量。而且,在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最終將魏佳氏所生之子永琰立為接班人,不難看出乾隆對該母子的看重。只可惜,在魏佳氏被封為皇貴妃和兒子被立為皇儲不久,於1775年(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去世,享壽49歲,同年十月二十六葬入裕陵地宮。

    按照常理,太子生母應當立為皇后,但魏佳氏直到1795年九月初三才被追封為皇后,此時距離她去世已然過去20個年頭。而關於箇中緣由,一方面由於其出身不高,所以雖然母以子貴,但這份貴只能來的遲了一些。另一方面也是受“密建皇儲”之法限制,按照規則,除非皇帝彌留之際或者要禪位之時,才可以將早已選好的接班人公之於眾,所以魏佳氏的皇后之位只能等到其子永琰被公開太子身份之時才正式確認。

    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貴妃

    1、一生無子但恩寵非凡的慧賢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高氏,即影視劇當中的高貴妃原型。雖然同孝儀皇后一樣也是漢人包衣,但因其父高斌歷任河道總督、文淵閣大學士等要職,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出身的殘缺得到很好地彌補。

    雍正時期,高氏就以弘曆藩邸使女的身份被破格升為側福晉,1735年(雍正十三年)的九月二十四,剛剛繼位21天的乾隆就封高氏為貴妃,並且將其包衣佐領的出身抬升為滿洲鑲黃旗正式旗籍。在歷史上的高氏,出身名門且知書達理,在乾隆心情不暢之時,經常為其排憂解悶,也因此雖然一生無兒無女,卻受到了乾隆的格外寵愛。

    慧賢皇貴妃高氏朝服像

    1745年正月之後,高氏開始重病不起,日漸沉重。乾隆十分悲傷,於同月二十三晉升愛妃為皇貴妃,但僅僅過了兩天,也就是正月二十五,高氏便去世了,次日乾隆追諡其為慧賢皇貴妃,並且賦輓詩多首,於1752年(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同孝賢皇后梓宮一同葬入裕陵地宮。

    2、有誕育皇長子之功的哲憫皇貴妃(追封)

    哲憫皇貴妃,同孝賢皇后一樣,也是富察氏,但此富察為滿洲正黃旗佐領翁果圖之女,同樣也在雍正時期就成為了乾隆藩邸的一名格格,按照大致時間來推算,可能要比孝賢皇后入侍藩邸還要早。相較前面的幾位眾所周知的熱點人物,這位富察氏就顯得陌生許多了,但說到他對於乾隆子嗣綿延的功勞,確實是常人所不能比的。

    早在1728年(雍正六年)的五月二十八,這位格格便誕育了乾隆長子永璜,三年後又生下皇二女。但在1735年(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這一天,富察氏卻早早去世了,而此時,距離乾隆登基繼位僅僅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可謂是命運多舛了。

    為了表彰其誕育皇長子之功,乾隆在繼位之後,於1736年(乾隆元年)十月,先追封其為哲妃,九年後,於1745年正月二十四追封其為皇貴妃,兩天後加諡“哲憫”二字,以示對其一生的同情及憐憫,哲憫皇貴妃於1752年(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同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一同葬入裕陵地宮。

    3、北韓美女淑嘉皇貴妃(追封)

    淑嘉皇貴妃,初為金氏,是時任上駟院卿金三保之女,吏部尚書金簡之妹。生於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五。其先祖本為北韓人,後金時期投靠努爾哈赤,最初隸屬於內務府漢軍包衣,後來經皇帝諭旨抬升為滿洲正黃旗旗籍,且賜姓為金佳氏。於雍正年間入侍弘曆府邸為格格(侍妾),乾隆繼位後封為貴人,1737年(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晉為嘉嬪,1741年(乾隆六年)二月十三晉升為嘉妃,1748年(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晉封為嘉貴妃。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朝服像

    從1739到1752年,金佳氏共誕育三子(皇四子永珹【1739】、皇八子永璇【1746】、皇十一子永瑆【1752】),生子數量位居乾隆後宮第二位。1755年(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去世,享年43歲。兩天後追諡為淑嘉皇貴妃,於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入葬裕陵地宮。

    4、江南才女純惠皇貴妃

    純惠皇貴妃蘇氏,按照《清皇室四譜》的記載,是蘇召南的女兒,生於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同樣也是乾隆舊時藩邸的侍妾。早在1735年(雍正十三年)五月,乾隆尚未繼位之前,蘇氏便為其誕育了皇三子永璋。乾隆繼位之初,被封為純嬪。僅僅過了一年又再度晉升為純妃。1745年(乾隆十年)十一月十七,乾隆大封妃嬪之際,蘇氏被封為純貴妃,十五年後,48歲的蘇氏於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四再度被晉升為皇貴妃,成為當時唯一的皇貴妃,位列後宮第二(第一為繼後那拉氏)。

    縱觀蘇氏一生,為乾隆誕育二子一女(皇三子永璋【1735】、皇六子永瑢【1743】、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1745】),雖然因其子永璋在1748年孝賢皇后喪儀上被直接剝奪立儲資格,但對於蘇氏位分的晉升並未造成太大影響,唯一可惜的是,蘇氏在被晉封為皇貴妃第九天,竟然因病去世,享年48歲。

    純惠皇貴妃蘇氏朝服像

    悲痛之餘的乾隆,追封蘇氏為純惠皇貴妃,而且將早已建好的裕陵妃園寢升格,增加了方城明樓寶頂等帝、後陵才該有的建築,而蘇氏就是正中寶頂當中的女主人。足以見得在乾隆心中,她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

    5、一生低調但又幸運無比的慶恭皇貴妃(追封)

    慶恭皇貴妃陸氏,是陸士隆之女,漢人。其生於1724年(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四,1748年(乾隆十三年)四月十二被封為貴人,三年後的正月初二(1751,乾隆十六年)晉為慶嬪,八年後(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晉封為慶妃,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十月初六晉為慶貴妃。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五去世,乾隆以較高規格為其辦理了喪儀,但終乾隆一朝,陸氏的位分最高也只是個貴妃而已。

    慶恭皇貴妃陸氏朝服像

    真正讓其成為皇貴妃的,是乾隆的繼任者嘉慶,也就是孝儀皇后魏佳氏之子永琰。而關於嘉慶為何對陸氏如此之好,則是因為感恩當年陸氏對其的養育(因魏佳氏子女眾多,所以永琰一出生便交由陸氏撫養)。其一生雖然無子無女(證明乾隆對其並不寵愛),非常低調,但有個孝順的養子,也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了。

    三、五位貴妃

    1、來自蒙古的穎貴妃

    穎貴妃巴林氏,隸屬於蒙古鑲紅旗,其父是鑲紅旗都統兼輕車都尉巴林.納親。巴林氏出生於1731年(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其位分晉升流程為:貴人(1748,乾隆十三年)—穎嬪(1751,乾隆十六年)—穎妃(1759,乾隆二十四年),終乾隆一朝,巴林氏坐到了妃位,而關於其穎貴妃的位分,則是到了1798年(嘉慶三年)四月十五,已為太上皇的乾隆在自己88歲之際,晉封資歷深遠的穎妃為穎貴妃,兩年後(1800,嘉慶五年二月十九)巴林氏去世,享年70,算是乾隆後宮當中較為高壽之人了,其金棺於1801年(嘉慶六年)二月十三葬入裕陵妃園寢之中。

    穎貴妃巴林氏朝服像

    2、乾隆後宮最長壽的婉貴妃

    婉貴妃陳氏,是陳廷璋之女,漢人。生於1717年(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其位分晉升流程為:弘曆藩邸格格(雍正時期)—貴人(1737,乾隆二年)—婉嬪(1748,乾隆十三年)—婉妃(1794,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二),終乾隆一朝坐到了妃位。

    縱觀其晉升速度,非常緩慢,尤其是在嬪位,竟然長達46年,不受乾隆寵愛可見一斑。1801年(嘉慶六年)正月初八,因其極富聲望,嘉慶帝晉尊其為婉貴太妃,六年後於二月初二去世,享壽高達92歲,是整個乾隆後宮當中最高壽的妃嬪,同年十一月初三葬於裕陵妃園寢。

    3、忻貴妃(追封)

    忻貴妃戴佳氏,是總督那蘇圖之女,隸屬於滿洲鑲黃旗,其位分晉升歷程為:忻嬪(1753,乾隆十八年七月)—忻妃(1763,乾隆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八),在被封為忻妃之後的第二年的四月二十八去世,乾隆帝命以貴妃規格辦理喪儀,並於次年(1765,乾隆三十年)二月初八葬入裕陵妃園寢。

    4、循貴妃(追封)

    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是總督桂林之女,隸屬於滿洲鑲藍旗。生於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九月十七,比乾隆整整小了47歲。其晉升流程為:貴人—循嬪(1783,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循妃(1797,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二),伊爾根覺羅氏於1797年(嘉慶二年)十一月二十四去世,享年40歲。兩年後的九月十一,嘉慶帝命以貴妃規格將其入葬裕陵妃園寢。

    愉貴妃珂里葉特氏朝服像

    5、五阿哥之母愉貴妃(追封)

    在乾隆的五位貴妃當中,數愉貴妃最為有名,她就是著名的乾隆皇五子永琪的生母。愉貴妃姓珂里葉特,是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生於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早在雍正時期便入侍弘曆藩邸。其晉升流程為:貴人—愉嬪(1741,乾隆六年)—愉妃(1745,乾隆十年)。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79歲的珂里葉特氏去世,經乾隆首肯於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以貴妃規格葬入裕陵妃園寢。

    四、六妃

    1、香妃原型——容妃

    容妃,和卓氏,是新疆維吾爾族人,世居葉爾羌。生於1734年(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入宮,其晉升流程為:和貴人(1760,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三)—容嬪(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三十)—容妃(1768,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初五)。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55歲的容妃去世,一生無兒無女的她,卻得到了乾隆格外的寵愛(特許穿本民族服裝)。同年九月二十五,容妃金棺葬入裕陵妃園寢。

    容妃和卓氏畫像

    2、一波三折的惇妃

    惇妃汪氏,隸屬於滿洲鑲白旗,是都統四格之女。生於1746年(乾隆十一年),小乾隆35歲。其晉升流程為:永常在(1763,乾隆二十八年)—永貴人—惇嬪(1771,乾隆三十六年十月初一)—惇妃(1774,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八),次年,頗受寵愛的惇妃便生下了乾隆的皇十女,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固倫和孝公主,一個庶出的公主可以封為固倫,足以見得乾隆對母女二人的寵愛。

    但可惜的是,在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三,由於恃寵而驕,惇妃竟然將一名宮女活活杖斃,此事使乾隆大為惱火,將其位分降為惇嬪,但不久之後,就又恢復為妃位,並且仍盛寵不衰。汪氏卒於1806年(嘉慶十一年)正月十七,享年61歲,次年十一月初三葬入裕陵妃園寢。

    3、出身名門的舒妃

    舒妃葉赫那拉氏,出身世家名門,其父是侍郎納蘭永綬,曾祖是康熙朝權相納蘭明珠,伯父是大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隸屬於滿洲正黃旗。

    舒妃葉赫那拉氏朝服像

    葉赫那拉氏生於1728年(雍正六年)六月初一,在14歲時(1741)入宮。其晉升流程為:貴人(1741,乾隆六年)—舒嬪(1741,乾隆六年)—舒妃(1748,乾隆十三年)。

    縱觀舒妃一生,雖然未得乾隆多少寵愛,但也曾誕育一子(皇十子,幼殤未命名),其於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去世,享壽50歲,同年九月二十葬入裕陵妃園寢。

    4、蒙古豫妃

    豫妃博爾濟吉特氏,其父是蒙古寨桑根敦,生於1730年(雍正七年十二月十五),其晉升流程為:多貴人(1758,乾隆二十三年六月二十)—豫嬪(1759,乾隆二十四年)—豫妃(1764,乾隆二十九年七月初四),九年後(1774年,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去世,享年45歲,於次年十月二十六葬於裕陵妃園寢。

    豫妃博爾濟吉特氏劇照

    5、芳妃

    芳妃陳氏,其父是陳廷倫,漢人。晉升流程:明常在(1766,乾隆三十一年)—明貴人(1775,乾隆四十年)—芳嬪(1794,乾隆五十九年)—芳妃(1798,嘉慶三年),於1801年(嘉慶六年)八月三十去世,於同年十一月二十七葬入裕陵妃園寢。

    6、去世最晚的晉妃

    晉妃富察氏,主事德克精額之女。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曾祖父是孝賢皇后的伯父,也就意味著按照輩分來講,孝賢皇后是其姑祖母。可能由於輩分相差懸殊和孝賢皇后的緣故,富察氏終乾隆和嘉慶兩朝都只是晉貴人的位分,直到乾隆的孫子道光繼位後,才於嘉慶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將其晉尊為晉妃。兩年後,富察氏於1823年(道光二年十二月初八)去世,四月二十六葬入裕陵妃園寢,她不僅是乾隆後宮最晚去世之人,也是裕妃園寢當中最晚入葬之人。

    五、六嬪

    由於關於嬪及以下位分的記載不多,所以在此簡述一下便可。

    1、資格最老的儀嬪

    儀嬪黃氏,其父為戴敏。在所有嬪位成員當中,黃氏資格最老,早在雍正時期便是弘曆藩邸當中的一位格格了。晉升流程:儀嬪(1735,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在晉為嬪位僅一年,於1736年(乾隆元年)九月二十八去世,由於去世非常早,所以其棺槨只能長期暫安,直到1752年(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才入葬裕陵妃園寢,時隔16年。

    儀嬪黃氏劇照

    2、怡嬪

    怡嬪柏氏,是柏士彩之女。晉升流程:貴人—怡嬪(1741,乾隆六年),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去世,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妃園寢。

    3、慎嬪

    慎嬪拜爾噶斯氏,其父為德木齊賽因察克,晉升流程:伊貴人(1759,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慎嬪(1762,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卒於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六月初四,1765年(乾隆三十年)二月初二葬入裕妃園寢。

    4、落水而亡的誠嬪

    誠嬪鈕祜祿氏,其父為二等侍衛穆克登,於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初九入宮。晉升流程:蘭常在—蘭貴人(1768,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初八)—誠嬪(1779,乾隆四十四年十月二十),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在隨同乾隆帝第六次南巡途中落水而亡,於九月初八葬入裕妃園寢。

    乾隆帝畫像

    5、恭嬪

    恭嬪林氏,其父為拜唐阿佛保。晉升流程:常在—林貴人(1751,乾隆十六年六月)—恭嬪(1795,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卒於1805年(嘉慶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次年十一月初三葬入裕妃園寢。

    6、恂嬪(追封)

    恂嬪霍碩特氏,其父為臺吉烏巴什。晉升流程:郭常在(1757,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貴人,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八月)隨同木蘭秋獮途中去世,被追封為恂嬪,且與次年四月十九入葬裕妃園寢。

    六、十二貴人

    1、瑞貴人索綽羅氏,其父為禮部尚書德保。晉升流程:瑞常在(1759,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二)—瑞貴人,於1765年(乾隆三十年)六月初九去世。

    2、鄂貴人西林覺羅氏,其父為甘肅巡撫鄂樂舜,1809年(嘉慶十四年)三月十八葬入裕妃園寢。

    3、順貴人鈕祜祿氏,其父為總督愛必達。位分變遷流程:順妃(1779,乾隆四十四年十月二十)—順貴人(1788,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五)

    4—12,由於史料當中未作過多記載,故此九人只做位分稱號彙總:壽貴人、白貴人、金貴人、慎貴人、武貴人、新貴人、福貴人、秀貴人、祿貴人。

    七、四常在

    寧常在、張常在、揆常在、平常在

    小結:

    綜上所述,乾隆一朝共有後妃41人,位居清朝後宮第二位(第一位為康熙),而影視劇中所熟知的高貴妃、如懿、令貴妃等人,確實有歷史原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姑娘果如何大面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