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歆靜CHINA
-
2 # 搬磚人小K
我認為文化的本源是創造、發展和傳承該文化背後的人類民族。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文化: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對文化這個概念的解讀,人類也一直眾說不一。但東西方的辭書或百科中卻有一個較為共同的解釋和理解: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那麼文化又包括那些內容呢?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不管是文化的含義,還是文化的內容,都離不開一個最重要的主體“人類”。但是文化又存在著地域性,和差異性的特徵。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所孕育出的文化又不相同。比如中西方文化差異,又比如國內南北方的文化差異。
這又跟文化背後的民族息息相關!所在地區的“人”也就是民族,決定了文化的起源。所以文化的本源是“人類民族”
-
3 # 國魄
文化體系的形成是一個文明成熟的標誌。中華民族本原文化和本原哲學,從三皇五帝伏羲時代到炎黃已經形成完整的文化體系和哲學體系。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和基因密碼,其中的內涵就是本原文化。
本原文化、本原哲學是由本原文化學創始人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靳之林先生提出的,本原哲學即中華民族的“陰陽相合,化生萬物”和“萬物生生不息”思想,本原文化的核心也正是陰陽觀與生生觀合一的本原哲學及其哲學符號。
一個民族的本原文化決定了它的哲學觀、藝術觀、感情氣質、心理素質和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哲學體系的宇宙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統一的中國本原哲學體系,是早在夏、商、周以前的原始社會晚期就形成的完整、成熟的哲學體系。
中國本原文化由七千年前的彩陶文化一直到今天,由地下的考古文化到地上的群體文化,它是由哲學觀決定的觀物取象的造型藝術,是一個廣義的大美術概念。
中國最原生態的本原文化、本原哲學與哲學符號,在群體文化社會生活中,仍然儲存下來極其豐富而完整的歷史遺存。也正因此,在歷史文明古國中,中國成為唯一的一個沒有發生文化斷裂的國家。
-
4 # 政燚
文化的本源是什麼?答案是:人類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它的外在表達方式就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群體共同的行為習慣方式!
比如,華人吃飯喜歡用筷子,這是華人的習慣方式,就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南方人吃飯喜歡甜一些,北方人吃飯喜歡鹹一些等等這些都是行為方式的差別!而它們差別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化的差異!
這種文化的差異來源於人們意識形態對生存狀態最好的選擇!怎麼說呢?一切的行為選擇,都是為了生命的延續!在《超體》這部電影裡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當環境適宜生存,生命選擇繁衍;當環境不適宜生存,生命選擇永生!當人類在一個區域生存的時候,為了適應當下環境而更好的生存,身體會自動調節,讓我們適應當下的環境!現實中往往會碰到這樣的例子,你去到一個新地方以後,你的說話方式、飲食習慣、作息規律以及思想意識,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文化是什麼?既是意識形態的體現,又是自然環境的外在表現!
-
5 # 翻書樓文化的範疇很廣
人們所進行的許多活動都會衍生出一系列的文化,包括了物質文化和哲學思想等。如同保證我們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就有一系列的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建築文化、出行文化等。圍繞著衣食住行進而帶動了社會經濟的運轉,也衍生了不少文化,文化的範疇很廣,也有很多文化的本源。
文化本源在不斷增加人類歷史發展,也是文化的本源。單是我們中華的《上下五千年》,就是一種寶貴的歷史文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政治體系的不斷完善,文化的本源也在不斷增加。文化的本源也是在不斷產生,不斷地變化。
物質文化的發展帶動哲學思想從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中,我們可以發現:隨著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猿類出現過度到人類之後,各種工具的使用到如今的資訊化社會,我們的物質文化在不斷進步,而我們的哲學思想也在不斷更新。
小結在整個人類史中,人類文明都是在不斷髮展的,隨之而生的各種文化也沒有間斷。透過以上內容,我們也可以看出文化的範疇廣,物質文化和哲學思想都在變化,也導致文化本源的增加和變化。
-
6 # 託土屯山
文化的本源是指文化的根本源頭。文化的本源與文化的本原概念基本相同。而人與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程度是由文化最源頭、最基礎而具有種子生長意義的文化標誌來評判的,對"絕對者"的覺悟與對普遍性原則的自覺、自任,正是一種文化的成為本源性文化的標誌性事件。這也對是文化的本源一種介釋。
華夏文化是屬於一種本源文化。本源文化是一種起源意識,內在時間意識的覺悟醒,本源問題就是起源問題。
本源文化具有普遍性 ,它是一種普遍性的覺悟,即從差異性、相對性的存在中,覺悟到背後存在的普遍性。人類存在於由各種差異所構成的等級體系中,本源文化就跳出了這個體系,在人的差異性中看到普遍性。
本原文化民族之間的相遇是普遍性升級的必經之路,而華夏文化的出路,就在於直面其它本原文化,並以開放,大膽地心態去消化、會通其它本原文化。
2020.04.15
-
7 # 青鴿
中國的儒釋道三大文化體系的中心思想雖說形式各異,表現不同,但殊途同歸。
每個傳統文化,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或核心範疇。如果對西方文化追本溯源,總要談到古希臘的邏各斯(LOGOS)。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本溯源,也就總要談到“道”。“道”是什麼?道理、道路。道理,“道”中何“理”?道路,走什麼路,要到哪裡去?用何種方式方法認識、調和、解決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矛盾”,保持“和”的生態文明平衡?每個人的一生所有的過往經歷,就是一條小“道”;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有的過往經歷,所走過的發展、創新之路,就是一條中“道”;地球上所有的人類萬物眾生靈所有的過往經歷,所走過的發展、創新、文明之路,就是一條大“道”。
道是宇宙之間大千世界(天地日月)、森羅永珍、芸芸眾生之啟始,亦為人類文化之淵源。由黃帝時孕育此道,經代代先賢口耳傳承,沿至春秋時代老子降生。依此,著寫了《道德經》之後,將此文化思想普及人類。然而,道的思想究竟是什麼?毛澤東曾說:有關黃老講的這個道,是宇宙之間的普遍真理。專家評說,道是宇宙的本體根源,運動法則(規律),它的屬是“和”。
一、道的規律性就是老子說的“自然無為”。什麼叫“自然無為”?從廣義上講就是宇宙之間、天動地靜、日月執行、四時成序、萬物的長生收藏、枯榮交替,其中沒有任何主觀、意氣、感情、私心等個人行為,均屬自然。從狹義上講,就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無論大小多少,都蘊含著各自的自然情理。在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及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從事物的自然情理,不該任意妄為,不該將個人的意氣、主觀、感情、私心,強加於事物之上。如此之者,處事即成,交人必和,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
道的屬性是“和”,如何理解?《道德經》42章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宇宙之間大千世界、森羅永珍、芸芸眾生雖然千差萬別、錯根盤結,但都蘊含著兩重性,老子用陰陽二字概括事物的兩重性(陰陽),達到“和”的境界,就是最佳狀態。因為“和”是道的屬性,它才有無限的生命力。
故常言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道即生,無道即亡,正指道與事物緊密而不可分離的關係。
二、道的普遍性。老子說:“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道生天地萬物以後,道的整體運動法則(規律)、“和”的屬性仍然混融於天地萬物之中。道與天地萬物的關係,如同水與波,波即水,水波一體;道即物,物即道,道物無二。人是天地萬物自然的一部分,由此可見,人身中也有道。道在人身中是什麼?就是一點本來的天真本性。道有什麼功能和作用,人的本性中亦有。
人身的本性,由於後天的七情六慾干擾而不能自在,就會失去它的功能與作用。故《清靜經》中說: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以致人失去了本性,隨之與大道脫離了關係。而事物失去了本性,脫離了道的關係,不僅本身不利,還會危害人類,破壞自然,背離天人合一的狀態,這正是人類需要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如何解決?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因為有私情,利己之心嚴重,故有吉凶禍福之邂逅,故應取法深厚、平坦、忠實、大公無私的大地的體性,《周易》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故“人法地”。但大地雖然如此,還因勢之高低,質之軟硬,有滄桑之無常,須取法天道無私覆、永不衰竭的運化之道,故“地法天”。但天還有四時變更、寒暑交替之幻化,還須師法生育天地、執行日月、長養萬物、無有任何主觀意氣和感情私心的“道”,故“天法道”。道的最高屬性就是自然法則,故“道法自然”,順應自然的法則。到此境界,才是人與萬物天地與道合為一體。到此境界,正是與道的屬性自然法則合為一體。當此時也,天清地寧,河海靜默,山嶽穩固,陰陽和諧,風調雨順,萬物繁榮。那人間社會呢?天下太平,四海寧靜,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老子說:常無慾以觀其妙,重積“德”則無不克。這個“德”即孔儒說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天下歸仁焉”。這個“仁”亦即釋迦講的“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善”。由此可見中國的儒釋道三大文化體系的中心思想雖說各異,形式不同,但殊途同歸,其宗旨都是倡導使人身減少私慾,返歸人的天真本性,達到與“道”的“和”的屬性為一體,才能生生不息。
三、人人可以實踐道。道法自然,而顯於人生,故人人都可以實踐道。從社會人生而言,社會由萬千眾生構成,從人的身心和諧開始,到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與社會和諧,全社會自然就和諧了。自然界是天朗氣清,陰陽和合,風調雨順,萬物繁榮,人間社會是天下太平,社會穩定,國泰民安。
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儒道釋三家的意旨,就是教人舍惡從善。
儒、道、釋三家,是中華傳統文化主體。自伏羲氏畫“八卦”,開始有儒教;自老子著《道德經》,始有道教經典;自張道陵修道青城山,開始有道教;自漢哀帝元壽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來漢向博士弟子景盧授佛經(據《魏略·西戎傳》),中國漢代開始有佛教。古來大抵的說法是:儒家以“正”設教,道家以“尊”設教,佛家以“大”設教。人間社會的道理,概括起來,不外乎善惡二字。儒道釋三家的意旨,無非是教人舍惡從善而已。如果分別來說,古來大抵說法是: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南宋·孝宗趙昚語)。猶如中國傳統文化讀本《三字經》所謂:“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家猶如三才離不開三光。歷史的實踐證明,儒道釋之三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儒道釋共同構成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和諧共存、對話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相互影響是三家關係的主流。儒道釋三家都蘊含著深刻、豐富的淨化人們精神世界的和諧思想,這是三家能夠和諧相處的重要原因。佛教認為,緣起無我,因果相續;法界緣起,重重無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理事圓融,事事無礙。佛教所說的圓融無礙,即是教人克唸作聖以達到和諧的境界。
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的根源,在於眾生內心的“我執”和“無明”。心中“我執”作祟,為人處世無不以“自我”為中心,無視因果規律,不明白“世相紛紜何所宗?一心因果盡羅籠”的道理,不知道要約束自己的心性;為了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實現自己的利益,滿足自己的意願而為所欲為,哪怕傷害他人也在所不惜。如果人人都這樣,則衝突矛盾不可避免。因此,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破除我執,慈悲為懷,愛人如己是求得和諧的關鍵所在。
我們繼承發揚儒道釋三家優良傳統思想,行“仁、慈、無為”之教化,人與人互助互愛,誠信相接,則人類可以心心相印,世界必能欣欣向榮。儒道釋三家的和諧思想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價值,是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寶貴精神資源和智慧源泉。重“和”成為中華文明的基本價值,也是引領人類走向和平的不可或缺的價值。
中華民族能夠慧命相續,緣於中華文明的特性和核心價值。中華文明是開放、寬容、學習、對話的文明,提倡“和而不同”,能夠欣賞多元和多樣的文化,同時有深刻反思的能力。中華民族提倡的“道”是“天道”,是生存之道,所以它重視“和諧”。重“和”成為中華文明的基本價值。這個核心價值不僅是中國價值,而且也是紮根在亞洲、紮根在世界的普適價值。
目前人類面臨著生存的困境,水源、土壤乃至空氣都受到了汙染,世界秩序混亂,暴力、恐怖事件不斷髮生。西方經過啟蒙運動發展出來的一些理念或者價值,像自由、理性、法制和個人的尊嚴,當然還有科學和民主,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實踐的核心價值。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除此之外,面對人類所面臨的生存困境,我們還要有更寬廣的價值,如同情、慈悲、正義、責任、禮讓和社會的和諧,這也是人類走向和平之路不可或缺的核心價值。
今天我們必須超越人類中心主義,超越狹隘的、甚至侵略性的理性主義,超越膚淺的、甚至過時的科學主義。我們提倡科學精神,但科學主義不是科學精神。今天的科學發展已遠遠超越了狹隘的科學主義。不瞭解精神文明,不瞭解世界上偉大的宗教文明,也就不能在二十一世紀發揮真正的有文化底蘊的領導作用。因為真正的領導除了具備經濟資本外,還要具備一定的社會資本;除了科技能力外,還要有相當的文化能力。
道教、佛教和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引領人類走向和平的不可或缺的價值。當然,我們的視野要寬廣,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也都是人類珍貴的精神遺產,也值得我們借鑑。
今天,在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結構轉型的劇烈變遷中,13億人的精神生活怎麼安頓,他們心靈生活的要求怎麼迴應?這也是治國理政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而儒釋道的精神內涵是對個人身心的安頓,是對人與社會良性互動關係的一種運作,儒釋道關於人本身、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生和天道的關係的思想都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精神資源。從這個意義上,應該重新認識和發掘其中可以“古為今用”的積極因素。
一、學理上的收穫。我們常說,儒釋道是相通的,他們究竟怎麼相通?他們之間的最大公約數是什麼?以上三個方面的探討,給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
“道”有“天道”,“道”有“人道”。儒釋道三家,就這樣透過一個“道”字聯通起來了。“道”是一條道路,一根紐帶,使我們互聯,讓我們相通。“道”是創造、歷程、境界和精、氣、神。
因此,“道”字特別重要。一個“道”字,可以通達、可以標誌中國傳統文化的巔峰。一個時代的精神要充滿活力地在全民族中張揚,就要從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澱中重鑄。“大道無垠”,生生不息。一個“道”字,既有昂首前進之“首”,也有奔走不息之“走”。一個“道”字,儒釋道三家可以在這裡相聚相通。所謂“儒以治國、佛以治心、道以治身”,雖乃過頭過時之言,但中國的儒釋道三家,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和傳統。
二、實踐上的啟迪。“道”,蘊涵著古今的連線,東西的對話、活力與和諧。我們繼承歷史,面向未來,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不能食古不化、抱殘守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是為了實踐的需要,為了創新和超越。
道家的“太和萬物”與“德”緊密相連,以道相通、以德相求;以道為本、以德為行。要抑惡揚善、上善若水,孝敬父母、敬老恤孤,施藥治病、憐貧憫疾,助人為樂、助學興教,謙虛謹慎、慈儉濟人,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勞動自養、自食其力,淡泊名利、和光同塵。
以“和而不同”為主線,儒學追求的“和”似可概括為三個層面:
第一層面:以“和”對“多”,集散成大。和,以多為基礎;多,以和為歸屬。
第二層面:以“和”制“合”,平衡互補。和,並非簡單的相加,亦不是硬性的拼湊,更不是強行的併吞;而是和諧相濟,合而不亂,協調平衡,“和實生物”。
第三層面:“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禮記·樂記》曰:“地氣上齊,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如果說“和而不同”是主線,“仁愛”則是儒家貴和哲學的靈魂和源泉。泛愛萬物,樹立天人一體的宇宙觀;協和萬邦,樹立天下一家的人類觀;政通人和,樹立以民為本的政治觀;厚德載物,樹立多元一體的民族觀和文化觀;誠信正直,樹立義利統一的道德觀;慈孝恩義,樹立家道和順的家庭觀;成己成物,樹立崇德廣業的人生觀。
-
8 # 淺時光影片
文化體系的形成是一個文明成熟的標誌。中華民族本原文化和本原哲學,從三皇五帝伏羲時代到炎黃已經形成完整的文化體系和哲學體系。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和基因密碼,其中的內涵就是本原文化。
本原文化、本原哲學是由本原文化學創始人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靳之林先生提出的,本原哲學即中華民族的“陰陽相合,化生萬物”和“萬物生生不息”思想,本原文化的核心也正是陰陽觀與生生觀合一的本原哲學及其哲學符號。
一個民族的本原文化決定了它的哲學觀、藝術觀、感情氣質、心理素質和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哲學體系的宇宙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統一的中國本原哲學體系,是早在夏、商、周以前的原始社會晚期就形成的完整、成熟的哲學體系。
中國本原文化由七千年前的彩陶文化一直到今天,由地下的考古文化到地上的群體文化,它是由哲學觀決定的觀物取象的造型藝術,是一個廣義的大美術概念。
中國最原生態的本原文化、本原哲學與哲學符號,在群體文化社會生活中,仍然儲存下來極其豐富而完整的歷史遺存。也正因此,在歷史文明古國中,中國成為唯一的一個沒有發生文化斷裂的國家。
-
9 # 桃花樹下溫桃花酒
文化是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傳統意義上所說的,一個人有或者沒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後者是狹義的解釋,前者是廣義的解釋.另有人以此為名.
定義
廣義: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社會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中,文化是階級鬥爭的武器.一定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狹義: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活動的記錄,歷史的積沉,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願望,是人們的高階精神生活.是人們認識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託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論,是人們對倫理、道德和秩序的認定與遵循,是人們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與準則.思想和理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沒有思想和理論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嚮往,願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到的.
廣義文化與狹義文化
1 、對文化的結構解剖,有兩分說,即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層次;有四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與價值.有六大子系統說,即物質、社會關係、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
2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
3 、廣義的文化包括四個層次:一是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範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三是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態文化層可細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兩個層次.
5 、社會心理是人們日常的精神狀態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經過理論加工和藝術昇華的流行的大眾心態,諸如人們的要求、願望、情緒等.
6 、社會意識形態是指經過系統加工的社會意識,往往經由文化專家的理論歸納、邏輯整理、藝術完善、並以著作、藝術作品等物化形態固定下來並跨時空傳播.
7 、根據與社會存在關係的疏密程度,可將社會意識形態區分為基層意識形態和高層意識形態,前者包括政治理論、法權觀念等,後者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8 、基層意識形態與社會存在保持著密切聯絡,是經濟基礎的集中體現,但它的產生和發展仍然要經過社會心理這一中間環節起作用;高層意識形態是更高的更遠離物質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但它與社會存在之間的中介是社會心理和基層意識形態.
9 、狹義的文化排除人類社會-歷史生活中關於物質創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專注於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結果,主要是心態文化,又稱“小文化”.
10、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界說,即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
文化有兩種,一種是生產文化,一種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產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是為生活所用,沒有不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了一種生活生存的理論和方式,理念和認識.
文化就是人們關注、探討感興趣事物的現象和氛圍.
根據人們探討某個事物人數的多寡則可以把文化分成大文化和小文化.即:相對於其他文化,人們關注、探討感興趣事物的人數多的現象和氛圍就是大文化;而人們關注、探討感興趣事物的人數少的現象和氛圍就是小文化.——摘自中國幸福學研究
文化是人類群體創造並共同享有的物質實體、價值觀念、意義體系和行為方式,是人類群體的整個生活狀態.政化(即不同時期的執政者倡導的文化)是文化和先導,有什麼樣的政化,就有什麼樣的文化.
-
10 # 玄沙不知道易經的人,不能說真正理解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的儒釋道,方方面面都是來自易經的啟示和引導的。易經為什麼是一部華人的精神史詩,就是因為易經把符號學,語言學,以及哲學,倫理學,美學,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等等都統一進去。在這裡主要說說易經的哲學。 易經哲學的關鍵是,陰陽。陰陽是易經認為貫通萬物宇宙社會自然人性的基本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中,陽的屬性和陰的屬性就表達了存在的相互關係。一陰一陽謂之道,這是老子的發展。在儒家的思想中,中庸就是從陰陽的相對關係中取得的,陰陽的關係,一陰陽看待萬事萬物成為華人的基本的觀點和方法論。陰陽的互動關係,是推動各種事物內在發展變化的主要原因。而陰陽是哪裡來的?就是從太極來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大業。在系詞中是這樣說的。系詞已經是把易經看成是純粹的哲學與實際的結合,以哲學的視域和現實結合,看待社會的人生的現實問題,這就是占卜的基本含義。系詞所涉及的已經是形而上學的成分。系詞第一次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是早於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孔子繼形而上之意,建立了君子不器的觀點,認為君子對現實的超越,不是為物質性的東西所束縛。老子的繼已經的形而上之意,建立“道”,對萬事萬物的高度抽象。這就開啟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的兩大支脈。一個是儒家的仁義道德的的精神層面的追求,一個是對超越現實的和自然的抽象的道的追求。前者注重陽剛,後者注重謙卑。前者從易經得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後者從易經得到“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的基本的方法論。把相輔相成的觀念納入思想體系。採取大道並行不悖,順其自然,適應自然的路子。 易經的思想遠比儒道豐富。因為儒道的建立流派的束縛,易經卻是恣肆汪洋,在自然和社會大背景中馳騁。產生了流傳千古不變的法則。比如“革故鼎新”“物極必反”“與時俱進”,“履道坦坦”等等。建立了宏大的思維領域。“易與天地準,故能彌倫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活力四射的張力。易經可大可小,可升可降,可進可退,自由自在。易經以卦爻變化推動思維變化,以思維變化進入卦爻的規律性之中。“言有序,事有宗”,開啟了一種秩序化的變化之道。 就儒家的思想而言,儒家的思想並沒有像易經那樣形成符號體系,也沒有把概念與概念的聯絡建立起來。所以,儒家的形式是把各種觀念獨立規定起來,觀念與觀念之間的聯絡不是像易經那樣出於必然性。其次是儒家的修心和修身之間的聯絡也是各自獨立的。以自我反省為形式,以物件的滿意為自己的修身之道。這種形式就不像易經從主體自我開始修身。易經是從自我開始修身的。這表現在,在我在的卦爻關係中,自我始終保持位置和關係的適當性,當位,這是易經最關鍵的。同樣是“履虎尾”,在不同的卦位中吉凶不一樣。這就比儒家的屬性進步。儒家在自我於我在的關係發生矛盾的時候,就以物件為本,喪失自我,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實際不是從自我於我在的關係中尋找適當性,而是始終以他者為自我的依據。這樣加入他人是邪惡的,儒家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易經則按照物件的位置關係變化而確定自我怎麼辦,這就是變易之道。 易經恪守時位作為自我吉凶的關鍵,也就是服從於一種客觀關係。這裡吉凶也是由於自我於物件的關係變化而引起的。易經主張“周流六虛,變動不居”,這就是說,以變化的主體性自覺地於我在的世界對接,這才孫子兵法中就是“因敵變化”。這是什麼意思呢?易經主張無主體之主體性,也就是龍那樣變化不居的主體性。龍的變化,在潛伏,出現,躍躍欲試,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這樣的變化中適應了我在時空的變化。所以,易經最主要的是----無主體的主體性。“龍德而隱”,“不成乎名,遁世無悶”。“居上位而不驕,居下位而不憂”,“進退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我這裡把易經“無主體之主體性”看成是易經最大的特點。就是“群龍無首”,這裡的“群龍無首”並不是現在的意思,而是故意以“無主體之主體性”而介入世界的。以龍的變化萬千的姿態為自我的主體性,也就是進退,隱顯,來去都是自由自在的。這裡易經認為只有自由的主體才能“趨吉避凶”,以自我的變化適應變化著的外在世界,這是易經與眾不同的地方。這個意思在儒家的變化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易經不是這樣,什麼事情如果不可為,寧可“飲食宴樂”以待其時。這在孫子兵法中是“以逸待勞”。儒家是以確定性的自我,並且是不可變的自我,匹夫不可奪志也,堅持一種不變的自我以實現自我。而易經是在變化中實現自我。這就是易經不同於儒家的。在道家也還是講“順其自然”,還是主體變化適應物件的。這裡道家就是“簡易”的。事半功倍。 易經追求思維和行為的有效性,就是“待時而動”,“見機而作”,時機不成熟,就等待。而儒家是以固定的自我,不管我在的情況是怎麼樣的,自我始終如一是這樣幹,也不管客觀的效果是怎麼樣的。這個路子是儒家充滿了艱難。儒家堅持的自我意志不變,這形成了人們對主觀性的重視,對客觀性的忽視。儒家把自我意志看成是本質,而易經是把自我實現看成是本質,並不堅持一種萬古不變的自我讓外在的世界來適應。所以,儒家的主觀性沒有得到徹底的根除,而且把這種主觀性看成是“意志”的一部分。 易經的特點,第一是追求變化不居的自我主體,第二是等待自我與外在的適應性,待機而作,追求效果,趨吉避凶。這種思維的方式被儒家的思想佔據之後,並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多少效果。除了在孫子兵法中的運用,別的方面都是儒家的方法論和世界觀佔主要地位。儒家也把易經的優勢掩蓋了。儒家過度宣揚意志的價值,而忽視客觀的效果。這形成了唯意志論。也就是“精神勝利法”。儒家因而與易經的趨吉避凶的效果論不同,追求自我的意志滿足。道家抓住了易經的這個本質,“順其自然”就是對易經的這個特點的總結。 真正的易經的精髓並沒有原封不動地流傳下來。而是儒家的佔統治地位的思想,把易經掩蓋了。總結易經的特點是,第一,變動不居的主體性,第二是待機而動的實踐論。這樣就減少了無數的盲目性。易經把盲目性看成是造成兇的原因。“妄行,有耆。”至今這種文化精髓還是沒有被現實利用。要麼是堅守一種被現實作廢的空洞的自我,盲目實踐以滿足意志。要麼是以意志的凸顯,不顧現實的效果,不能“趨吉避凶”。這就是“精神勝利”。 易經可以從任何角度研究其與現實的聯絡性。也可以在易經的啟示中得到新的智慧。但是真正研究易經卻會掉入文字字眼之中不可自拔。易經如果不能啟示自我的主體性,以及這種主體性的效果----趨吉避凶,那麼文化就是會是空洞無物的東西,人們也只能在玄學中沉淪而於事無補。
回覆列表
文化本源離不開本國傳統的文化。
每個傳統文化,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或核心範疇。如果對西方文化追本溯源,總要談到古希臘的邏各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本溯源,也就總要談到“道”。
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有的過往經歷,所走過的發展、創新之路,就是一條中“道”;地球上所有的人類萬物眾生靈所有的過往經歷,所走過的發展、創新、文明之路,就是一條大“道”。
一個“道”字,儒釋道三家可以在這裡相聚相通。所謂“儒以治國、佛以治心、道以治身”,雖乃過頭過時之言,但中國的儒釋道三家,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和傳統。
儒道釋共同構成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和諧共存、對話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相互影響是三家關係的主流。儒道釋三家都蘊含著深刻、豐富的淨化人們精神世界的和諧思想,這是三家能夠和諧相處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