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身証氣

    高句麗和百濟還不一樣,古代隋統一之前中原戰亂民不聊生,讓高句麗得以發展!隋朝統一之後進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在隋文帝時期華人口得以恢復,人民生活安定,國家趨於穩定發展階段,其實給予高句麗打擊最大的是隋煬帝時期的三徵高句麗,因為高句麗得到長期的發展打敗了百濟等部落,勢力已經發展到東北,如不加以遏制為害中原,隋煬帝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也正是因為如此加速的隋王朝的滅亡,要說全勝時期的隋朝三徵讓高句麗元氣大傷,唐朝失敗的會更加慘烈!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 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時機未到之時,即使神仙來了也是無可奈何的!以李世民的指揮作戰能力和統御能力,再加上己經穩定且有所發展的初唐治世,都沒法消除高句麗這一橫亙於東北方的心腹大患,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因此唐太宗在他的時代裡,也就沒能實現這個夢想。而在他之前,隋煬帝楊廣也曾幾次攻打高句麗。但卻都無功而返!不僅如此,還因為頻佂兵役、傜役,而搞得兵疲民困、國亂四起!大隋也因此而亡了。

    而在唐高宗時期,各項主觀與客觀條件具備了。唐朝的國力也較唐初更為強大了,高句麗相對來說也是己經有所衰落了。且唐朝又採取了正確的策略,也因此才能成功!

    由此可見"形勢比人強啊″——即使你有天縱之才,是五百年才有所出的雄主!若想實現夢想,恐怕也得有合適的時機啊!

  • 3 # 以史為鏡可以明智

    首先說的是李世民確實勇猛。

    一是破薛舉,平定隴西薛仁杲,剷除了唐朝來自西方的威脅。

    二是擊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鞏固唐朝北方。

    三是擊敗王世充、剷除竇建德,使唐朝取得了華北統治權。

    四是重創劉黑闥和徐圓朗。大破梁師都,該戰役後唐朝實現了統一全國,不僅僅侷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

    五是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奪得了皇帝,隨後滅亡東突厥,戰西域,直到吐谷渾伏允可汗逃入沙漠重創西域,西域成為唐朝屬國。

    對於高句麗的戰爭要從645年說起,645年(貞觀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句麗。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攻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到中國,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隊,斬獲高句麗首級達到四萬餘級,唐軍士兵死了不到兩千人,唐軍從高句麗繳獲了大量鎧甲、馬、牛等等。然而645年李世民卻主動班師回朝,停止了對高句麗的征伐。

    是什麼原因導致李世民停止進攻呢?

    正史的解釋是: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意思是說:唐軍取得多次大勝,最終因為當地變冷早、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而且糧食將盡,所以班師還朝。

    當時天氣變冷確實應該是李世民班師回朝的主要原因,但是還有其他另外方面的原因:

    一是李世民重病在身,不宜在外面久留,在歷史中有記載:

    身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四月,唐太宗親征高麗,車駕從幽州出發。岑文字奉命管理軍用物資、器械、簿書等庶務,夙夜勤力、躬自料配。由於勞累過度,不幸在行軍途中遇疾猝卒。

    二是高句麗已經被攻佔大半,已經很難翻身,對唐朝已經構不成威脅,沒有繼續討伐的必要。

    三是645年(貞觀十九年)玄奘取經回國,是不是李世民受玄奘感化,不得而知,反正不巧的是這一年唐僧取經回國。至此李世民放棄了繼續征討高句麗。

  • 4 # 探尋歷史奧秘

    沒有滅掉高句麗是由於天氣轉涼,糧草不足而班師回朝。雖然親征沒有滅掉高句麗,但對其國力造成了巨大打擊,之後,李世民改變戰術,派出小股部隊侵擾,慢慢消耗蠶食其國力。

    高句麗

    高句麗始建於公元前37年,在當時只是個小國,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五胡亂華附,其趁機擴張,佔領了漢四郡。到隋朝時其彊域西跨遼水,東瀕臨日本海,南至漢江,北達輝發河,並且已經完全建立了律法而制國家,並設立了百官與朝廷,此時的高句麗耕地充足與,地域廣擴,戰備充足,且境內多山地,又建大量堡壘,易守難攻,已有了逐鹿中原的野心與實力,其經常勾結靺鞨、突厥和契丹南下侵犯中原,成了中原的心腹大患。隋兩位皇帝都意圖將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消滅,也曾出兵攻伐,但四次攻打都沒有消失掉高句麗這個懸在中原王朝頭頂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到了貞觀末期,李世民在消滅東突厥之後,騰出手來專心對付高句麗。

    李世民親征,因天氣轉涼、糧草不足無奈班師

    貞觀十七年,高句麗夥同百濟欺負唐朝屬國新羅,李世民得知後派人前往高句麗命其停止對新羅的攻打,高句麗不理。李世民決定對高句麗進行征討。貞觀十九年十-月,李世民任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兩軍分道進擊高句麗。他自己則從洛陽出發,加入了陸軍隊伍。開始之時,進展十分順利,唐軍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進。之月,唐軍包圍安市城。李世民採取“圍點打援”戰術,大敗高句麗大將高延壽與高惠真,殺死俘虜敵軍無數。高延壽投降。七月至九月,唐軍猛攻安市城不下,李世民大怒,稱攻城後要屠盡城中之人,不料安市城軍民聽到後更加頑強抵抗。眼看天氣就要轉涼,軍中糧草又告急,李世民無奈只得班師回朝。此戰雖未達成一舉消滅高句麗的戰略目標,卻使其元氣大傷,唐軍在此戰中連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白巖、遼東、卑沙、麥谷、銀山、後黃等十座城池,不僅如此,在此戰中,李世民還獲得了七萬餘人,將其遷徙至中原,斬高句麗兵四萬餘人,獲戰利品無數,唐軍僅損失千人,戰果頗豐。

    轉變戰術,偏師襲擾,耗其國力李世民班師後,採取大臣建議,改強攻為襲擾,不讓其有喘息之機,使其國力無法恢復。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李世民派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功克石城,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次年,又派薛萬徹領3萬大軍渡海,進入鴨綠水,在泊灼城(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麗軍。

    高宗即位後,繼續採取消耗高句麗國力的策略,於668年徹底消滅高句麗。

  • 5 # 唯戀無名

    驍勇善戰的李世民,親征高句麗,而沒有將其滅掉,未獲得成功,其實當中的理由是多方面的,隋煬帝楊廣也曾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三次征討高句麗而未果,有些時候,即便是強弱分明,也不是靠一場戰爭就能定勝負的,打仗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如果說李世民出擊的時間再好一點的話,高句麗是可以滅掉的,不要忘了,此時已經攻佔了高句麗十餘城池了。

    一,李世民為什麼要親征高句麗

    貞觀十七年(643年)九月,新羅派使者到長安請求李世民出兵相救,說百濟和高句麗欺負它,於是李世民就派相里玄獎去傳達自己的旨意,大意是要求高句麗趕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否則就等著明年攻打你們,但是高句麗表現得很強硬。相里玄獎回來和李世民一說,李世民就決定攻打高句麗,而且還要御駕親征,當時褚遂良勸了幾次,李世民都沒有打消親征的決定。

    二,此次出征的陣容空前強大

    參與此次討伐高句麗的有:李世績、張亮、尉遲敬德、長孫無忌、岑文字、楊師道、張儉、李道宗、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爾、程名振、王大度、薛仁貴等。

    貞觀十八年(644年)七月,李世民開始為親征高句麗做準備,派人去督造押運糧草的船隻,命人督運糧草,然後派張儉帶兵先行進攻遼東,以觀察形勢。然後再到洛陽行宮安排親征事宜。

    十一月底,李世民任命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領四個州的4萬人馬外加從長安和洛陽招募的3000士兵,並500艘戰艦,自萊州經海上逼近平壤;命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領騎兵6萬人馬並曾降的胡兵逼近遼東,兩路同時開進。各路兵馬在幽州匯合。李世民派人在幽州督造雲梯,招募進攻器械,並傳令天下,不可叨擾百姓,安定民心。十二月中旬,李世民下令各路大軍以及新羅、百濟、契丹等分路進攻高麗。

    三,為什麼最終未能達到目的將高句麗殲滅呢

    其實作戰之初,大唐軍隊進展是非常順利的,曾先後攻佔10座城池:玄菟城、橫山城、蓋牟城、磨米城、遼東城、白巖城、卑沙城、麥谷城、後黃城、銀山城。遷徙遼州、蓋州、巖州七萬人口進入中原,殲滅高句麗軍隊四萬餘。

    但是表面的成績並未能帶來最終的勝果,由於種種原因,李世民不得不從高句麗退兵。

    原因之一:唐朝在戰略上輕敵 ,太宗戰前分析形勢,他認為高麗的地盤不過是漢朝四個郡的土地面積,以實力雄厚的唐軍去攻打不是難事。實際,攻打高麗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高麗地國土雖然不大,可是他們已經苦心經營了幾百年,修建了一百多座城池,國家也一直很看重軍隊,軍力達到三十多萬人。

    原因之二:但是已經是九月份,北方天氣嚴寒多變,很快就會草木枯萎,水也結冰,將不利於士兵車馬前行,後勤補給供應不上,這也是退兵原因之一。

    原因之三:對高句麗國內形勢分析不當,唐朝本來以為高麗新君剛剛篡權,國內形勢不穩,軍心會亂。誰知在戰爭中,高麗認為唐軍是外敵來犯,於是放下內部矛盾,全力對抗唐國,並沒有出現預想的大量的高麗軍投降現象。

    總體來說,這是一場戰術上大勝,戰略上不虧的戰爭,半年時間唐軍拔十城,遷徙高句麗居民七萬人,斬首敵軍四萬人,而唐軍死亡不超過兩千人,高句麗也在二十年後在徐世績的重新攻伐下破滅,高宗李治在太宗打下基石之上終於完成了他父親的遺願。

  • 6 # 柚子愛歷史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帝王,文治武功,威名赫赫。他自從登基以來,帶領唐軍橫掃邊疆,其中東突厥、薛延陀等外族陸續被掃平。太宗皇帝天縱神武,所到之處可以說擋者披靡,但是即便強如太宗李世民,也有遭遇挫折的時候,最大的遺憾就是直到他去世前,都沒有平定高句麗。

    先來說一下高句麗這個國家,高句(gōu)麗(lí)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huì mò)人和扶余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mò hé)人,古北韓遺民及三韓人。高句麗極盛時疆域,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漢江流域;西北跨過遼水;北部到輝發河、松花江流域。

    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都打過高句麗,尤其是隋煬帝曾經三次遠征高句麗,然而都以失敗告終,也成為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那麼太宗皇帝為什麼要去打這個高句麗呢?

    太宗皇帝一代梟雄,野心勃勃,欲建立一個四海威服的大一統王朝,唯有遼東的高句麗一直都不肯臣服大唐,這成為李世民的一塊心病,必欲除之而後快。且唐朝初年經過貞觀之治。李唐國力大大增強,而此時唐朝也已經把老挑事的東突厥給滅掉了,因此就從客觀上創造了整討高句麗的條件。

    因此太宗皇帝在安排好國內的事情後,決心親自帶軍前去征討,想要徹底解決高句麗問題。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朝的屬國新羅遣使入朝,投訴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到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其實這就是為征討找了個藉口。

    太宗於貞觀十八年,準備親自出征討代高句麗。臨行前昭告天下,稱遼東本來屬於中國的領土,隋煬帝四次出兵都沒有收復,現在我要親自率軍,為中國報仇。太宗分析當時的形勢,認為高麗處於新舊政權交替的時候,國內時局不穩定,又與新羅打仗,現在是出兵的最佳時機。

    詔告書一出,各地唐朝大軍都響應號召,前來聚集。太宗任命一支隊伍由李勣為總管,道宗為先鋒,共六萬人馬,從陸路繞過遼河,前往攻打高麗;另一支隊伍以刑部尚書張亮為總管,兵力四萬,戰船五百,由水路進攻高麗;兩路大軍水陸並進,唐王親率大部隊隨後從洛陽出發,遠征遼東。

    唐軍出兵以後,連戰連捷。李勣一路人馬攻克了好幾座城池,他們包圍了遼寧的重鎮,張亮從水上登陸後就攻下了卑沙城,太宗的大軍與李勣軍隊匯合後,一起攻下了遼東的兩座城池,還包圍了安市城。這些都是當初隋煬帝三次遠征都沒有攻下的。

    安慶被包圍後,高句麗王坐不住了,他派了兩員大將分別帶領兩支隊伍北上來增援,想和唐軍決一死戰。太宗率唐軍精銳部隊前來迎戰,大敗高句麗軍,好幾個部落酋長投降,唐軍光殺死靺鞨兵就有三千多人,此次慘敗震驚高句麗全國。

    安市城邊的高句麗軍隊嚇破了膽,驚慌逃走。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唐軍包圍安市很久了,由於城池地勢險要,不好攻打。而遼東天氣轉冷,唐軍遠行,不習慣當地的嚴寒,只有無奈退兵。唐朝此次出兵打下高句麗十多個城池,殲滅高句麗軍隊十幾萬人,可是卻沒有達成徹底掃平高句麗的戰略目標。從這個角度說,此次出征沒有成功。

    分析一下唐軍失敗的原因:

    1、唐朝在戰略上輕敵。太宗戰前分析形勢,他認為高句麗的地盤不過是漢朝四個郡的土地面積,以實力雄厚的唐軍去攻打不是難事。實際上,攻打高句麗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高句麗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可是他們已經苦心經營了幾百年,修建了一百多座城池,國家也一直很看重軍隊,軍力達到三十多萬人。

    2、高句麗人佔據了地理優勢,高句麗國內大多是山城,地勢大多險要,宜守不宜攻。唐軍在平原地帶戰無不勝,但是想仰攻山城卻是相當不容易。高句麗軍不用出戰,只要利用地勢守好城池,以逸待勞,拖延唐軍攻勢即可。等到冬季到來後,唐軍不適應北方嚴寒的天氣,並且由於路途遙遠,後勤補給線拉得太長,因此最後只能選擇退軍。

    3、唐朝本以為高句麗新君剛剛篡權,國內形勢不穩,軍心會亂。誰知在戰爭中,高句麗國內認為唐軍是外敵來犯,於是放下內部矛盾,一致對外,對抗唐朝,並沒有出現預想的大量的高句麗軍投降現象,這是戰略預判有誤。

    4、戰術失誤。以高句麗險峻的地勢和惡劣的環境,只應該採取速戰速決的方式,直接攻進高句麗腹地。但是唐軍求穩,沒有出奇兵,因而貽誤戰機。

    東征以失敗告終,高句麗又延續了二十年。到唐高宗時,唐朝就採取正確的思路,從海路進攻,直取高句麗首都平壤,一舉滅亡高句麗。

  • 7 # 詳侃歷史

    我談談我的看法。

    李世民貞觀十九年(645)親征高句麗未能滅亡高句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準備不足。

    一、兵力不足

    (一)唐軍兵力

    李世民為了征討高句麗出動了多少軍隊呢?史書記載不一致。有記載為10萬的,有記載為17萬的。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唐軍出動了10萬人:

    以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帥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又以太子詹事、左衛率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根據《新唐書》東夷傳的記載,唐軍出動了17萬人:

    始行,士十萬,馬萬匹;逮還,物故裁千餘,馬死十八。船師七萬,物故亦數百。

    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我認為,可能是統計口徑不同,根據《通典》記載,初唐時期,唐軍總兵力中,有30%的輜重兵,據此,17萬可能是包括輜重兵的資料,而10萬是不包括輜重兵的資料。

    (二)高句麗兵力

    高句麗當時有多少軍隊呢?

    據《舊唐書》北狄傳記載:

    昔高麗全盛之時,強兵三十餘萬,抗敵唐家。

    即高句麗總兵力達到30多萬人。這個資料是否可信呢?

    查《舊唐書》東夷傳記載,高句麗滅亡時有69.7萬戶,當時每戶大約3-4人,據此,高句麗人口約有200-300萬人,按照10人出1兵的比例推算,高句麗出動30萬軍隊是完全可以辦到的,何況,在國家面臨重大危險時,還可以極限動員,高句麗能出動的軍隊很可能還會多於30萬。

    據此,從兵力對比上看,唐軍處於劣勢。

    二、物資儲備不足

    從貞觀十九年(645)的實際交戰情況來看,唐軍並沒有進行過冬準備,這仗從貞觀十九年(645)四月正式開打,打到九月,李世民就下令撤軍了,撤軍的理由就是:

    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

    可見,唐軍當時沒有準備過冬的衣物,也沒有充足的糧食。

    後來,十月份,唐軍在撤軍的路上,還遇到了暴風雪,有士兵因此被凍死,“暴風雪,士卒沾溼多死者”。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貞觀十九年(645)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無論軍隊還是物資儲備,都嚴重不足。李世民作為百戰宿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呢?

    三、唐軍準備不足的原因

    我認為,貞觀十九年(645)征討高句麗,是李世民在軍事需要與民生現實之間做出的一種折中方案。

    從純軍事角度看,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高句麗的實力和實際情況,後來,在貞觀二十二年(648)李世民籌劃來年大舉征討高句麗的時候,提出的出兵總數是30萬,這是符合當時軍事上的實際情況的,但是,李世民在貞觀十九年(645)只出動了10多萬人,而且完全沒有做過冬準備,究其原因,應該還是受到了隋朝四次征討高句麗(隋文帝一次,隋煬帝三次)皆以失敗告終、且隋朝因此出現大亂的影響,李世民在貞觀十九年(645)征討高句麗的時候,一直是束手束腳,兵不敢多出,一共出動10多萬人,還部分採用了自願應募的方式,糧食也就準備了幾個月,裡面還驅趕牛羊充當了一部分軍糧。也就是說,李世民是想在儘量減輕百姓負擔的前提下,打贏高句麗。

    而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高句麗與突厥等遊牧民族不同,高句麗城池林立,地勢險要,不是透過一兩次大規模野戰就能解決問題的,勢必要進行頻繁的攻堅戰、圍困戰,而這些,都需要足夠的兵力、物資保障和時間,貞觀十九年(645)這次,唐軍顯然不具備上述條件。幸虧是李世民親自去的,外加上當時唐軍李世勣、李道宗等一批優秀將領,否則,別說擊敗高句麗,唐軍全軍覆沒在遼東都是有可能的。

    正是由於李世民親自指揮,外加將領努力作戰,因此,貞觀十九年(645)這次,唐軍在戰役層面極少犯錯,打遼東城、蓋牟城、白巖城都打的很順利,打安市城時的野戰,也就是駐蹕之戰,更是以3萬之中,擊敗高句麗15萬人,斬首2萬,成建制生俘3.68萬人,打出了李世民的巔峰水平。但是,由於準備實在是不充分,因此,在安市城下小小的失誤(土山之失),就讓唐軍失去了時間,不得不在冬季來臨之前的九月撤軍了。

  • 8 # 喝茶的小嘍嘍

    1.從軍力投入方面看,唐太宗第一次徵高句麗只投入了六萬兵馬,這放在歐洲或者日本那是可以吹成是史詩大戰,但就同時期滅西突厥唐太宗就調集二十萬軍隊。唐太宗就算再小看高句麗,起碼也見證過隋煬帝徵高句麗的慘敗。所以唐太宗一開始就非常注意控制戰爭規模。

    2.氣候和地理原因,隋煬帝徵高句麗因為過份託大,不注重環境原因,造成部隊在多山地帶無法施展而損失慘重。而李世民則是見好就收,打到安市城無法攻克,遇到凜冬將至,軍需供給困難。佔個便宜就撤軍,沒必要和高句麗死磕到底。

    3.高句麗國力強勁,不可能一次性就將其滅國,高句麗在公元1世紀由扶余人建立一直經營中國東北地區長達600年,特別又趁中原混亂佔據遼東半島,獲得大量適宜耕種的土地,至隋朝建立,已經是一個半遊牧半耕種的國家,糧食供應,國家稅收,冶鐵等方面都遠超突厥,突厥尚且李世民打了10多年,高句麗怎麼可能一次就搞定。

    戰爭的目的就不是滅國,而是進行懲戒,但是高句麗對中原王朝的威脅,註定中原王朝對其必除之而後快,在唐太宗親征返朝之後就不斷對高句麗農業生產區進行襲擾,不斷削弱高句麗的國力,最終才由李世民的兒子李治滅了高句麗。

  • 9 # 薩沙

    原因其實很多。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率領15萬大軍,親征高句麗,大軍的所到之處,一路勢如破竹,攻下十餘座城池,打得高句麗軍狼狽不堪。俘虜敵軍7萬,面對如此局面,最後唐太宗撤兵,並沒有消滅高句麗

    高句麗盤踞遼東和北韓北部,也有幾百年的歷史,是地頭蛇,並不好對付。

    高句麗人比較善戰,尤其擅長守城。

    對於高句麗一定要有正確的軍士戰略以及持久的攻擊。

    想要司馬懿剋日擒孟達這種打法,是不可能的。

    第一,糧食問題

    之所以幹不掉高句麗,主要就是糧食問題。

    高句麗盤踞遼東,也就是今天的遼河以東,最遠可以到北韓大同江以北的平壤。

    而漢唐的漢人完全控制地區,在東北主要還是長城之內。

    從今天的山海關到遼寧丹東,就有1103公里。

    從丹東到平壤又有250公里。

    兩者相加,就有1300多公里。

    這麼遠的距離,即便有卡車運輸物資,想要維持10萬以上大軍持續作戰,也是非常困難的。

    更別說古代,一切糧食物資都要透過馬車或者馬匹運輸。

    這一線壓根就沒有什麼路,運輸大軍必須在東北複雜的地理和氣候下艱難行軍。

    同時,這裡還有大量強悍的少數民族,會不斷襲擊運輸隊。

    可以這麼說,只要能夠維持糧食的穩定持續供應,就可以打敗高句麗。

    只是,這基本不可能辦到。

    關於李世民的退兵,《資治通鑑》記載: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第二,地形問題

    高句麗盤踞的地區,在那個時代的地形非常複雜,易守難攻。

    僅僅以北韓北部為例,大部分是山地地形,幾十個士兵用石頭堡壘攔路,用弓箭可以攔截數千大軍。

    在這種地形作戰,對於進攻一方極為不利,也是遠征高句麗失敗的原因。

    第三,高句麗的戰略

    除了最後1次,高句麗的戰略都是成功的,也是務實的。

    面對隋唐的大軍,高句麗採用後退決戰的方式。

    他們首先固守城池,以長久的作戰消耗敵人的糧食。同時,高句麗軍隊會不時反攻,以疲勞敵人。

    等到敵人糧食接近耗盡,被迫撤退的時候,高句麗又會大舉追擊。

    原因大體就是如此。

    李世民時期,唐軍由於皇帝御駕親征戰術相對呆板,採用穩紮穩打的方式,步步推進。

    這種情況下,又不能保持穩定的糧食運輸供應,最終只能重創高句麗,卻難以殲滅。

    不過,高句麗連續遭受重創,元氣大傷,在唐高宗時代就被徹底消滅。

  • 10 # 唐風宋月

    三條。

    第一,御駕親征。其實李世民此戰最大把敗筆就是御駕親征。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基本上就不親自打仗了,滅突厥是李靖打的,滅高昌是候君集打的,還有好多摩擦,比如突厥之類,都是手下打的,他都是在家坐鎮,帶兵將領有極大的自主權,所以所向披靡。換言之,李世民近三十年沒親自帶兵打過仗了,行軍打仗也是技術活,需要專業人士,他已經生疏了,但是他不僅不自知,反而驕狂自大,這是他不能取勝的原因。

    第二,用人不當。他本來想讓李靖負責軍事行動,但是李靖病的厲害,打不了仗,所以讓徐茂公上陣。不是說徐茂公不行,而是徐茂公為人謹慎,不敢冒險,他的全部注意力就在如何保護李世民的安全上,而不在如何消滅敵人上。所以束手束腳,不敢放開了打。如果換了李靖,就不會發生這種錯誤。所以唐軍延誤了很多戰機,李世民也受了箭傷。

    第三,命不好。唐軍攻打安市城6,本來已經攻下一個據點,結果半夜裡唐軍喝了酒,疏於防守,被敵人反攻拿下,周圍潑上冷水結成了冰,四周用盾牌遮擋。唐軍第二天屢攻不下,結果唯一的勝利機會失去了。李世民很生氣,就把負責據點的將領殺了。

    後來李世民問李靖,我敗在那裡。李靖說,你應該出奇兵直攻平壤,而不要在其他地方浪費兵力。就如朱元璋北伐,手下都說先打王保保,只有朱元璋乾綱獨斷讓徐達直取大都,六結果元順帝跑了,元軍沒有統一指揮,各自為戰,很快被明軍各個擊破。

    所以李世民其實是敗在了戰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烤煙上色用什麼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