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似寒光遇驕陽

    學而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公冶長篇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譯文: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

    為政篇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譯文:孔子說:“(周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譯文: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 2 # MSNH

    《論語》原文(全文)共20篇:

    學而篇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dan.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chan.,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為政篇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一弊之,曰:‘思無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zhuan.,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ou.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ni.,小車無軏yue.,其何以行之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chan.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八佾(yi)篇第三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曰:“締,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或問締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zou.,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xi.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子語魯大tai.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曒jiao.如也,繹如也,以成。”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duo.。”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里仁篇第四: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能惡wu.人。”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wu.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問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e.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放於利而行,的多怨。”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子曰:“君子欲訥ne.於言而敏於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子游曰:“事君數shuo.,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公冶長篇第五: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leixie)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子曰:“道不行,乘桴fu.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cheng.。”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曰:“晏平仲善於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zhuo.,何如其知也?”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䤈xi.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雍也篇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驛且角騂xing.,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bi.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you.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dan.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令女畫。”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子曰:“知者樂yao.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子曰:“觚gu.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第六篇完)

    述而篇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子曰:“自行束髴xiu.以上,吾未嘗無悔焉。”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yu.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變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子之所慎。齊,戰、疾 。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gong.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葉she.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tui.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子釣而不綱,弋yi.不射宿。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而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lei》曰:‘禱爾於上下神祇qi.。‘”子曰:“丘之禱久矣。”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第七篇完)

    泰伯篇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xi.,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於足!啟於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子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之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fu.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篇八完)

    子罕篇第九: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聖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子見齊衰cui.者,冕衣裳者與瞽gu.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yun.櫝而藏諸?求善賈gu.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gu.者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xun.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dan.改。”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曰:“衣敝饒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他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篇九完)

    鄉黨篇第十: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pian便言,唯謹爾。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jue.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䄡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yu.。過位,色勃如也。吾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cu.踖ji.如也。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su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di.,愉愉如也。

    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語,寢不言。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席不正,不坐。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鄉人儺nuo.,朝服而立於阼zuo.階。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入太廟,每事問。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寢不屍,居不客。

    見齊衰cui.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子。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升車,必正立,執綏sui.。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篇十完)

    先進篇第十一: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guo.。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千也。”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閔子侍側,誾誾yi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之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過也,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yan.。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子曰:“了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其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畏子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篇十一完)

    顏淵篇第十二: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ren.。”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張問明。子曰:“津潤之譖zen.,膚受之愬su.,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津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kuo.猶犬羊之鞟。”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he.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於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zhi..以異’。”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樊遲從遊於舞雩yu.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te.,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篇十二完)

    子路篇第十三: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乎名。”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活矣。”少有,曰:“苟玩矣。”富有,曰:“苟美矣。”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

    子夏為莒ju.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攮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juan.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做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其羞。”子曰:“不佔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si.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民教民戰,是謂棄之。”

    (篇十三完)

    憲問篇第十四: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邦無道,危行言孫。”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子曰:“為命,裨bi.諶草創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習。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pian.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晉文公譎jue.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敬譎。”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xun.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tno.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子曰:“其言之不怍zuo.,則為之也難。”

    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蘧(qu蕖)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公伯寮愬(su.訴)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hong),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己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己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原壤夷俟(si)。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闕(que)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篇十四完)

    衛靈公篇第十五: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子zu)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lu),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ji)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子曰:“有教無類。”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子曰:“辭達而已矣。”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篇十五完)

    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ning佞),損矣。”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yi逸)遊,樂晏樂,損矣。”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qian):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gu)。”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xia)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篇十六完)

    陽貨篇第十七: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於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悅,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徙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佛肸(bi.xi)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yu)之盜也與?”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子曰:“道聽而塗(途)說,德之棄也。”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俗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諂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室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jiao)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篇十七完)

    微子篇第十八:

    微子去子,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鶋diao.。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逸民(同“佚”):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其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大(同“太”)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gua.。

    (篇十八完)

    子張篇第十九: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子張曰:“執得不弘,通道不篤,焉能可為?焉能為亡?”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可。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類,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篇十九完)

    堯曰篇第二十:

    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lai.,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子張問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信,無以知人也。”

    (篇二十完)

    論語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侄女考上重點高中,嫂子想讓她住我家走讀三年老公不同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