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音愛

    篇一 大棚養蝦技術

    雙層塑膠大棚跑道式養蝦技術

      [農廣天地]雙層塑膠大棚跑道式養蝦技術(20120710)

      雙層塑膠大棚跑道式養蝦技術是一種新的養蝦模式,透過特殊的設施建設,讓中國北方地區一年能夠養殖2到3茬對蝦,並且能夠高密度養殖。

      由於南美白對蝦生長較快,投餵量大,有利於浮游生物的繁殖,因而混養是有效的利用池塘水體的良好方式。同時,由於鰱、鱅魚會消耗浮游生物,會調節水質不致過肥,在純淡水池塘養殖南美白對蝦的同時養鰱、鱅魚,也起到調控池塘水質的作用。

      南美白對蝦最適生長水溫範圍較寬,加之抗病力強,因此在中國南方於4~5月份放養較合適,雙層塑膠大棚跑道式養蝦技術。沿海地區可以因地制宜,採取2茬或3茬同種蝦或不同種蝦間作的多茬養殖方式,也可以採取魚、蝦輪養的多茬養殖方式。

      記者看到,這裡的“人工溼地”像漁網般一片片垂直懸掛於水中的網片,上面有種著的水草等水生植物,掛著吸附水中懸浮物的材料。網片上形成的生物膜,就相當於一個“生物濾器”,它可以把水中的有害物質轉化成無害物質。另一個絕招是雙層塑膠大棚跑道式養蝦技術,他們藉助於幾臺車輪式增氧機,在池中形成“跑道式水流”,這使得蝦的排洩物和殘餌自動沉到池底,並落入專門的排汙溝中。

    篇二 大棚養蝦技術

    溫室大棚養蝦技術要點

    篇三 大棚養蝦技術

    工廠化養蝦技術

    工廠化養蝦技術   前 言   什麼是工廠化養蝦呢?依本人所見,工廠化養蝦就是利用現代化工業手段,控制池內生態環境,為對蝦創造一個最佳的生存和生長條件,在高密度集約化的放養情況下,促進對蝦的順利生長, 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和質量,爭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具體的講,就是在具有保溫、控光的室內水泥池或塑膠池內,透過太陽能或其它熱能把水溫控制在養殖生物最適溫度;透過充氣甚至充氧, 保證池內有充足的溶解氧,不僅供養殖物件呼吸所需,更可改善池內水質條件;透過適量換水,去除水中有害物質,供應和補充有益物質,保持優良的水質條件;透過化學或生物手段, 建立一個優良的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生物,避免嚴重疾病的發生;以優質的飼料保證對蝦生長髮育的需要,促進生長和提高抗病力,從而提高對蝦的成活率和生長率,提高產品質量和數量, 達到優質、高產和高效之目的。工廠化養蝦的優點是產量高、多茬養殖和拓寬上市時間,尤其是疾病容易控制。   研究和生產實踐證明:在所有的對蝦類中南美白對蝦是一個最適合高密度工廠化養殖的蝦種。在無意外情況下,一般每平方米單茬可產白對蝦4-5kg。精養池塘—般畝產南美白對蝦400-600kg。   一、 工廠化養蝦的基本設施   工廠化養蝦廠的基本設施有供水和水處理設施、養殖池及保溫升溫設施、供氣增氧及動力設施,在進行封閉迴圈水養蝦時,還應進行廢水淨化處理。   1、水源和水處理設施   有地下鹹水資源的地區應儘量採用地下鹹水,其最大的優點是病原體少,在對蝦白斑病毒病仍很嚴重的今天,使用地下水具有明顯地防病作用,而且設施簡單成本較低。只需打井和建一個貯水池, 其容量可是養殖總水體的1-2倍,其作用是暴氣氧化水中還原物質並起升溫之作用。某些地區地下鹹水的化學成份組成與海水不同,在差別較大的情況下,蝦苗難以成活,需進行化學離子的調整, 為此應事先對地下鹹水的化學組成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進行適當的調整。   使用海水養蝦者海水必須經過嚴格的過濾和消毒後方可使用,為此在砂質海區可建沙濾井,也可在低潮線附近埋設砂濾管道,砂濾水經管道流至廠區的貯水池或大口井。 直接由海中提水者應建造消毒池,其容水量應能滿足一日用水需求,共建兩池,輪流使用。   海水迴圈利用時需對養蝦廢水進行物理、生化及生物的淨化作用,即廢水首先經過過濾或沉澱去除大形的固體物質,第二步由微生物將水中有機物分解為無機鹽類, 第三步由浮游植物吸收掉營養鹽類,第四

    步由濾食生物吃掉浮游生物,第五步由微生物進—步分解與水生植物進一步吸收無機鹽類,第六步消毒後再利用。其中第2-4步可以同步進行, 也就是廢水經過濾或沉澱後進入養貝池,在此池中既有微生物的作用也有繁殖浮游植物的作用和貝類的淨化作用。此種方式佔地較多,但可作到物盡其用,達到綜合利用之目的。 例如: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2000年試驗的封閉迴圈式養殖模式是將蝦池排出的肥水經過貝類養殖池,讓貝類濾食掉水中的單胞藻及有機碎屑,由養貝池出來的海水經生物包的細菌分解, 再流入消毒池經消毒、沉澱後再返回養蝦池,對蝦平均畝產量811kg。這不僅避免了養蝦廢水對近海的汙染,又使肥水得到了綜合利用,具有經濟和生態學雙重價值。   2、養蝦池及暖棚   工廠化養蝦池多種多樣,但較好使用的有兩種,即圓形或近圓形池及環道式養蝦池。其共同特點是池水可做環形流動,不僅可使池內水質條件均一,而且可將蝦的糞便等廢物及時排至池外, 保持池內清潔(見附圖)。養蝦面積多在100-1000m2,池深1.2-1.5m。池壁一般為磚石結構,水泥砂漿抹面,池角弧形,避免磨傷蝦的額角。 池底水泥砂漿抹面需平整光滑以微小坡度(0.5%)順向排水口。圓形池中央排水口周圍約2m半徑範內圍建成鍋底形以利於聚集汙物。精養池塘多在1 0畝以下的小池塘中進行, 其形狀和結構與上述方形水泥池相同,亦有不設中央排汙管,利用水泵或虹吸管吸出汙物。精養池塘還需設排水閘門,以利於換水和收捕對蝦。   為了提高水溫延長養殖期,還可建塑膠大棚或具有透明屋頂的溫室。   3、動力及增氧系統    養殖池內水的流動及增氧是高密度養蝦的必需條件,它不僅可使池內水質條件均勻,還可把蝦的排洩物集中於排汙口排至池外,保持池內水質清潔。動水有三種方法: 較大的池子以使用水車式增氧機為佳,具有動水及增氧的雙重效果,每畝水面早期使用一臺lkw的增氧機,中後期增至兩臺。小型蝦池可使用拐嘴氣舉泵動水兼增氧, 利用羅茨鼓風機或其它無油鼓風機送氣。每分鐘的供氣量應達養殖總水體的0.5-1%以上。水源充足者也可利用噴水推動池水流動,噴水管由水面以上斜向噴入池內推動池水流動, 並可將空氣帶入水內,流水養蝦法的日供水量應達養殖總水量的4-5倍。也可根據已有條件,採取以上兩種或三種方法並用。精養池塘每畝約需的增氧機,以水車式增氧機為佳。   有工廠餘熱和天然熱源的地方,可利用該熱能提高水溫進行多茬養殖,可提高蝦場的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    二、南美白對蝦的生

    態習性   南美白對蝦原本分佈於美洲太平洋岸近海,北起墨西哥南至秘魯沿誨,其中心分佈區是赤道上的厄瓜多沿海,是一個熱帶蝦種。   1、耐鹽度廣 南美白對蝦可以適應鹽度為0.5-50,最適鹽度為15-35。蝦苗經淡化後尚可在微鹽水池塘中養殖。   2、耐溫範圍廣 南美白對蝦可耐受溫度為12-43.5℃以內,但生長最適永溫為25—32℃。2001年試驗致死低溫為8℃。   3、耐高密度養殖 南美白對蝦不僅適合低密度養殖,也適應於高密度養殖,如工廠化養殖每平方米放蝦苗400尾,收穫時成活率達82%。   4、生長快 在水溫25-33℃中,經70-80天可達體重15-20g,最快的58天體重達16.6g,在北方池塘中飼養較好的三個月可達體重25g。    5、食性廣、飼料利用率高 不僅可攝食動物性餌料又可攝食配合飼料,還可攝食池塘中的滸苔、溝草,屬雜食性動物,因此,養殖中投餌係數低,最低投餌係數為0.8,多數為1.1-1.3, 高者為1.5。   6、抗病力強 對白斑綜合症病毒病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與中國對蝦、斑節對蝦同養於一個池塘,結果中國對蝦死光,白對蝦成活最多,證明其抗病力最強。但是,白對蝦也會發病, 廣西省的發病率不到20%,低溫期發病率較高。北方試養證明,粗養和半精養髮病率高,精養和工廠化養殖發病率低,海水池塘發病率高於淡水池塘。   7、蝦肉品質好,價值較高 頭胸部小,加工出肉率高。   8、親蝦易培養 南美白對蝦經過9個月的養殖即可成熟,並可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交配和產卵,便於解決親蝦問題及人工選種和育種。   9、不潛伏 南美白對蝦在實驗室的養殖環境中,沒有明顯地潛伏行為,可適應室內水泥池硬底條件,這是進行工廠化養殖的一個有利條件。   10、不善動 南美白對蝦喜靜伏水體底部,作間歇性爬行或在中下層間歇性遊動,在正常情況下也不會像中國對蝦那樣成群結隊地環池巡遊,增加營養的消耗,因此其攝食用於生長的比率高, 也是養殖中餌料係數低的原因之一。   其缺點是對桃拉病毒(TSV)較敏感;耐低溫力差,當水溫長時處於18℃以下,對蝦處於緊迫狀態,攝食下降、抗病力低,常容易暴發白斑病毒病,因此,不可放苗過早或收穫過晚;其次是怕驚動, 特別是高溫期受驚後易死亡;親蝦產卵不集中,在北方不易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的受精卵。   三、 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技術要點   工廠化養蝦可分為如下幾種方式:無保溫、升溫的露天池在青島地區每年只可養殖—茬蝦;有塑膠大棚且採暖條件較好的池子每年可養殖兩茬;有保溫和供熱的池子,每年可養殖三茬

    以上。 為了提高池子的利用率還可進行三級養殖,即一級養殖5cm以前的仔幼蝦,二級養殖5到100cm的中蝦,三級養殖到商品蝦,每級養殖約1.5月,每個池子一年可養五茬蝦,單位面積產量可大幅度上升。   1、用水處理   水源必須清淨,無病原體特別是應不合白斑病病毒及其攜帶生物。海水必需經砂濾池或砂濾井嚴密過濾。再經消毒後方可使用,海水消毒可用15-30ppm的漂白粉,撒藥後應經充分攪勻, 做到徹底消毒。    鹽鹼地區可利用地下滲水或鹹井水,地下水不需過濾和消毒,但必須經充分氧化後才可使用。某些地區地下水是不能直接放養蝦苗的,放入蝦苗後蝦苗表現翻滾不安,久之則死亡, 經研究主要是由於這些地區地下水中鉀離子含量不足引起的,但是並不決定於鉀離子的絕對含量而是決定於鉀和鈉離子的比值,正常海水中鉀的含量是鈉的3.6-3.7%, 而許多地區鉀離子是鈉離子的1%以下, 經試驗要想使蝦苗成活,必需使鉀離子含量達鈉離子的2%以上,因此,,需補充鉀離子(氯化鉀)後才能放苗,根據以上道理,越是低鹽度池水,需補充的鉀離子越少。   2、浸池與消毒   新建水泥池必須經過10天以上浸泡時間,溶出鹹性物質及其它有害物質.使用過的蝦池,也應浸泡數日,而後用30-50ppm的漂白粉消毒,並開動增氧機將藥物攪勻,做到徹底而嚴格地消毒。 使用過的精養池塘必須徹底清淤,有小蝦、小蟹及蜻蜓幼蟲(淡水池塘)的池塘還應在放苗前一個月用0.2-0.3ppm的殺滅菊脂或2ppm的含量80%的敵敵畏毒殺乾淨,2日後排除池水。而後灌入半池海水, 再用80-100ppm的漂白粉泊毒,並開動增氧機將藥物攪勻,做到徹底而嚴格地消毒。   3、繁殖餌料生物   繁殖基礎餌料生物是促進蝦苗快速生長、降低飼料用量的有效手段,工廣化蝦池可於放苗前一個月施肥繁殖浮游植物,每立方米施尿素5克、過磷酸鈣2克,以後每天施前量的1/2, 使透明度達30cm左右,再投入活滷蟲100克或滷蟲卵10克。精養蝦池還可移入鉤蝦、捻螺等餌料生物。淡水池塘可移入水蚤、紅蚯蚓等。   4、放苗   (1)蝦苗選擇 蝦苗選擇的關鍵是選用無病和不帶白斑病病毒的蝦苗,肉眼觀測大小整齊,體長0.6cm以上,越大越好。蝦苗應活潑健壯,無病弱苗和死苗,溯水能力強,體色透明,不發紅, 肝心區黑褐色。取蝦苗試養1—2天,死亡率不應大於5%。有條件者可取50尾蝦苗,送有關部門進行病毒檢測,選用不帶白斑病毒之蝦苗。最好選用由夏威夷購進的第一代SPF親蝦繁育之蝦苗。   (2)放養時間 南美白對蝦是高溫蝦種,在低溫環境中不僅

    生長緩慢且易發病,最好水溫升至2 3℃以上放苗,或者先在有供熱的池中暫養,以延長養殖期,養殖大規格構商品對蝦。   (3)放養密度 工廠化養殖每平方米放苗300—500尾,暫養後的大蝦苗可減少20%-30%。精養池塘每畝放小苗5-6萬尾。實行三級養殖時第一級每平方米可放養蝦苗1000-1200尾, 二級每平方米放養500-800尾,三級池每平方米放養300-400尾。缺乏經驗首次養蝦者應採取上值的低限或更低。   (4)蝦苗的淡化 在低鹽度或淡水中養殖白對蝦時,必須對蝦苗進行淡水馴化,在育苗室淡化速度每日鹽度降低不超過5,降至5時便可直接向微鹽池塘中放苗。 在淡水池塘養殖時亦可先向池塘內加20-30cm的淡水,再用出鹽前的滷水或海水素將鹽度調至25—30,可直接放養未經淡化的蝦苗,經數日暫養後,再逐日加入淡水。   (5)蝦苗的中間培育 除直接放養外,尚可對幼小的蝦苗進行中間培育,其好處是放養大規格蝦苗的成活率較穩定,便於養成期的管理。其二是增長養殖期,在露天池尚達不到放養水溫時, 可先將蝦苗放在有塑膠大棚或其它升溫條件的池內暫養一個時期,待露天池水溫上升後再分池養殖以延長養殖期。中間培育的放苗密度可是養殖池的3-5倍。   5、投餵    餌料是白對蝦生長的物質基礎,充足優質的飼料不僅可保證白對蝦快速成長的需要,而且還具有健體防病之功能,因此,一定要保證白對蝦對餌料質量和數量的要求。 雖然曾有報告白對蝦對蛋白質的需求較低,20-25%即可滿足生長。但生產證明,高蛋白飼料效果更佳。如:使用蛋白質含量為48-50%的日本對蝦飼料,60天體重可達10-12g,投餌係數為0.8-0.9; 使用蛋白質含量40-42%的斑節對蝦飼料,70天體重可達10-12g,投餌係數1.0-1.2;使用低蛋白的白對蝦飼料,150-180天體重可達ll-15g,投餌係數為1.8-2.0。 李廣麗等(2001)研究指出南美白對蝦飼料中適宜的蛋白質含量為42.37-44.12%,在此範圍內對蝦生長最快、飼料係數最低。而且在低鹽度水體中體內能源來源傾向於蛋白質,而不是脂肪, 所以,在淡水中養殖需要更多的蛋白質。由此看來,南美白對蝦攝食高蛋白飼料確實更有利於生長,尤其對於生長期較短的北方,可促使其在60-70天的適溫期內達到商品蝦規格。   視池內餌料生物多少確定投餌時間,池內活餌料吃完後即應投餌。早期最好投餵滷蟲或優質的0號配合飼料,投餌儘量做到少投勤喂,一般工廠化養殖在仔蝦期每日投餌6-8次,中後期每日4-6次, 日夜均等投餌或白天稍多於夜間。    投餌量可按體重計算,3cm蝦苗日投餌量為總蝦重的8%,以後逐漸下降,至養

    篇四 大棚養蝦技術

    南美白對蝦冬季地熱大棚養殖技術

    南美白對蝦冬季地熱大棚養殖技術

    南美白對蝦屬熱帶蝦類,在自然條件下,1 0月中旬以後北方不能再進行露天池塘養殖。這時由於市場上活蝦的減少,其價格大幅度攀升,為了解決市場供需矛盾,結合天津地區豐富的地熱資源,我們開展了地熱大棚的南美白對蝦養殖。近年來,由於養殖密度增加,以及對冬季大棚養殖特點與大棚獨特的生態環境缺乏認識,造成了南美白對蝦冬季養殖大批死亡。筆者透過總結養殖經驗,就冬季北方大棚南美白對蝦養殖進行了綜合分析。

    一、出現問題

    在南美白對蝦冬季養殖過程中,經常出現對蝦大批死亡的現象,用小拖網拉發現大部分南美白對蝦死在池底而池邊很少。透過鏡檢發現鰓上有寄生蟲和中度的鰓絲腫脹。潑灑二溴海因和蝦安等消毒和殺寄生蟲藥物後,效果並不明顯,換掉一部分池水,蝦死亡狀況有所緩解。

    二、地熱大棚南美白對蝦死亡原因分析

    1.地熱大棚一般用塑膠薄膜覆蓋,大棚內的水氣比較大,從而影響了Sunny的照射,大棚內池水的浮游植物本來就比較少,再加上光合作用的降低,此外大棚的自身特點也影響了和外界的空氣流通,也進一步影響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由於南美白對蝦常期處於缺氧狀態下,鰓絲經常水腫,從而影響其正常的生長。再加上池底的殘餌、糞便腐敗變質,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二者結合容易造成南美白對蝦大量死亡。

    2.大棚內池水白淨能力不強,由於地熱大棚內的水是由深層地下水和高鹽度的海水調配,藻類品種比較單一,生態環境較差。再加之大量消毒劑的使用,以及養殖密度過大,從而產生大量的殘餌、糞便,這就使本來脆弱的微生態環境更加惡化,從而造成大量的對蝦死亡。

    三、對策與措施

    1.通風【大棚養蝦技術】

    根據大棚的特點加裝通風設施。養殖期間根據天氣情況每天上篆通風2小時,下午通風半小時。

    2.清淤消毒

    放養前排幹棚內池水,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晾曬後,進行清淤工作,清淤深度在30釐米,然後再進行藥物消毒,常用消毒藥物以海因粉和漂白粉為主。用量為正常說明藥量的3倍。一般消毒兩次,兩次用藥間隔為4天。

    3. 放苗前水質的調節

    大棚內由於採用的是深層地熱水兌高鹽度的海水,水中浮游生物比較少,放苗前應加入事先培養好的藻類,如小球藻、金藻、扁藻等以增加池水內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把池水加深到1.5米,然後每畝施尿素2千克,磷肥O.5千克,並加入光合細菌、生物噬弧菌等微生態製劑,使池水保持藻相穩定,以黃綠色為主。

    4.蝦苗的放養

    (1)蝦苗要選擇健壯活潑、體節細長、大小均勻、體表乾淨、肌肉結實、腸道飽滿,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並經核酸探針檢測不帶特異病毒的蝦苗。

    (2)蝦苗淡化。目前,我們從南方引進的蝦苗鹽度在1 5‰左右,而養殖大棚內池水的鹽度為3‰左右。為了能適應更多地區的養殖,我們首先把苗種進行淡化,淡化時間必須在7天以上,淡化後蝦苗穩定吃食

    3天,規格為1.0~1.2釐米,鹽度在3‰~4‰左右,這樣的蝦苗養殖成活率相對較高。

    (3)適時放苗。大棚放苗,應在1 0月中旬到1 0月底進行,暫養苗池的水溫和大棚內的水溫相差不超過2℃,鹽度差不超過2‰。這樣經過80天左右的養殖,就可適時上市了。

    (4)放養密度。在精養條件下,放養密度一般為每畝8萬到1 0萬尾,產量可達1 300千克/畝左右。

    四、餵養管理

    蝦苗投放後,第二天開始投餵餌料,每天投餵鮮滷蟲l千克/萬尾。蝦苗長至4~5釐米時,開始投餵全價餌料,養殖前期每天投餵3~4次,養殖中後期每天投餵4~6次,一般情況下投餌1小時開始檢查殘餌和對蝦的胃飽滿度情況,結合對蝦的生理週期(如脫殼等)及時調整投餵量。

    五、疾病防治

    1.穩定和改善蝦池生態環境

    優良的水域環境是對蝦健康生長的關鍵,根據大棚養蝦的特點,要定期加入自己培養的新鮮藻水和多菌種的微生態製劑,使藻相保持平穩,水質清新,從而減少對蝦的疾病。

    2.養殖期蝦病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應儘可能少地投放外用消毒劑,應定期投餵由氟苯尼考、維生素C等加工成的藥餌或由光合細菌、生物噬弧菌噴灑過的餌料,外用基本上以生物噬弧菌、光合細菌等多菌種的微生態製劑調水為主。經過實踐,經常潑灑生物噬弧菌,不但能有效改善水質,而且能抑制對蝦寄生蟲的發生,並且對對蝦的腫鰓、腸炎、紅體病、白斑病等有良好的預防作用。從而有效抑制

    微生態製劑研究進展及其在水產養殖業中應用技術

    微生態製劑,通常又稱作為益生素(Probiotics),益生素是可以直接飼餵動物的有益活體微生物製劑,也叫活菌製劑(Biogen)或生菌劑,其意思相對抗生素(Antibiotics)意味著在動物之間,於生命活動的維持上起到相互補益的作用。也就是說益生素意指用於直接飼餵的微生物製劑(DFM),透過改善腸道內微生物的平衡而發揮作用。而針對水產養殖業而言,益生素除直接飼餵外,還有潑灑池塘、淨化水質、改善池塘環境或直接飼餵魚類後,隨腸道隨糞便排出進入池塘環境,達到淨化水質的作用。這也超出早期益生素的概念,因此又有人將之分為“益生素”、“益水素”,本文統稱之為微生態製劑。微生態製劑意指:用於改善養殖動物腸道微生態環境、改良池塘水體或底泥微生態環境,使之更適合養殖動物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有害物質或有害微生物的產生的微生物活菌細胞製劑。

    一、微生態製劑的分類及作用機理:

    1、微生態製劑的分類:

    根據微生態製劑的用途及作用機制,可以分為益生素、益水素,而益生素又分為微生物生長促進劑和微生態治療劑,依活菌劑的組成分為單一製劑和複合製劑;同時根據菌種型別將單一製劑又分為如乳酸菌製劑、芽胞菌製劑、酵母菌製劑和光合細菌等。

    2、微生態製劑的作用機理:

    各微生態記憶體在著上百種及百兆個以上的細菌,構成微生態環境中的菌群;正常情況下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存在,彼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在飼料變化、運輸、疾病、外界藥物影響和環境變化等應激作用時,引起微生態環境中的微生物菌群變化,導致微生態平衡被打破,

    進而表現出病理狀態、水質惡變、有害物質積累等問題,進一步影響養殖動物,引起養殖動物病變死亡或生長受到影響。

    微生態製劑使用後,在複雜的微生態環境中,與上百種的正常菌會合,顯現出棲生、偏生、共生、競爭或吞噬等複雜關係,從而對養殖動物產生營養、免疫、刺激生長及生物擷抗等生物作用來保持微生態環境的平衡,提高養殖動物生產效能,防病治病,最終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微生態促生長製劑(如芽孢桿菌、酵母)能直接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動物生長,同時間接防病治病,其作用機制理論基礎是微生態營養論和“三流運轉學說”,即產生多種消化酶,酶提高飼料轉化率和促進營養物質消化吸收,減少大腸桿菌數,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

    (2)微生態治療劑(如乳酸菌、糞鏈球菌)主要是直接防病治療,間接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生長髮育,其作用機制理論基礎是微生態平衡論、失調論。從微生態學角度講,腸道疾病是由於體內菌群平衡失調引起,使用微生態製劑後體內厭氧菌逐步增加,抑制致病性需氧菌生長,從而恢復了正常群原有的平衡,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例如乳桿菌、雙枝桿菌等,透過微生物奪氧及有益菌在消化道內附著定植的對營養素的競爭,調節腸道內菌群趨於正常化,抑制致病菌和有害細菌的生長。還有透過產酸、溶菌酶、過氧化氫等殺害潛在病原菌,抑制胺和氨的產生,合成B族維生素、氨基酸、CFU等,甚至某種菌體肽聚糖刺激腸道免疫細胞,增強區域性免疫抗體,增強抗病力。

    (3)益水素:在池水或底泥中存在成百上萬種的微生物,因環境變化、外部藥物的作用,微生態平衡被破壞,導致物質迴圈、排洩物礦化受影響,產生有毒有害物質。透過施用益水素,包括芽孢桿菌、放線菌、PSB、硫化菌、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等(例如EM複合菌製劑),迅速擴增,形成優勢菌群,直接消除有機物、氨氮、亞硝氮、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同時有益優勢菌群透過營養素競爭,代謝產物分泌,抑制或殺害有害細菌,減輕養殖動物的應激,部分菌體為浮游動物食用,形成平衡的微生態環境,間接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4)其它益生物質的應用,如雙歧因子、絲蘭皂甙,藻色素等化學因子,它們具有促進益生素的生長作用,因此稱之為益生元。

    因此,微生態製劑是以有利於正常微生態平衡的建立的一大類以活菌為主的工業製劑產品,直接或間接發揮減少養殖動物應激,促進生長,預防和治療疾病作用。【大棚養蝦技術】

    三、目前中國水產用微生態製劑研究開發狀況分析

    水產用微生態製劑研究起步較晚,目前市場銷售產品多數是畜禽用微生態製劑,所以還很難說出水產用微生態製劑的研究開發。近幾年已有不少產品在水產上應用起到較好的效果,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光合細菌(PSB),EM製劑,玉壘複合菌、噬菌蛭弧菌、益水素(Proniceclean)它們多從水生環境和水產動物腸道等微生態中進行分離、純化、最佳化篩選,進一步定向培育出適合變溫環境生長,適合水環境的有益菌株,進行工業化培養加工而成。

    例如光合細菌中沼澤紅假單胞菌,利用恰當的培養基,接種母種,厭氧光照條件下選擇培養,

    形成大量菌液,潑灑使用。目前已在集約化養殖南美白對蝦中廣泛使用。還有EM製劑,它包括近百種菌株,有放射線菌、酵母菌、糞鏈球菌、假單胞菌等,利用特殊配製的培養基(如紅糖水、米糠等),工業化發酵培育後,供生產使用。潑灑池塘中,或拌料投餵經糞便排入池底,在水體和池底等分別形成優勢菌群,聯合作用,分解有機物,抑制病原菌生長,達到促長防病治病的目的。

    根據水產養殖的特點,有關水產用微生態製劑的研製開發,必須緊緊圍繞水產養殖動物的特點開展,其中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水產用微生態製劑研製,必須符合變溫特點,不管是水產動物腸道菌還是環境菌株,都是在變溫情況下,始終保持較旺盛的生命力,所以變溫篩選至關重要。相當部分市售益生素在水產上應用欠佳,其主要原因是不穩定,高溫狀態下有效,低溫狀態失效。每個菌株普遍存在適溫生長,而非適溫狀態下難於形成優勢菌群。

    2、圍繞水環境不同,篩選出抗滲透壓變化作用的菌株,畜禽微生態製劑多在較為穩定的滲透壓,而水產用微生態製劑會出現多種滲透壓狀況,例如光合細菌,有海水環境,有淡水環境,從不同條件篩選的光合細菌,相對就因為對滲透壓不適應,難於推廣。

    3、適應不同營養元需求篩選出廣譜能源利用的菌株。因為水產養殖多換水,換水容易導致階段性營養元缺乏,還有水產動物易出現絕食,排空腸道,這些特點必須加以考慮。例如光合細菌,由於精養鰻池大換水,難於形成優勢而最終被淘汰,而只能在土池應用。

    4、注意水產養殖的特點,複合配製光合細菌,土壤細菌(放線菌),曲撓桿菌、水生假單胞菌、酵母菌等,各自發揮不同作用,形成區域性優勢,為水體浮游動物或水產動物食用。

    5、特別強調必須有足夠的硝化反硝化能力,將氨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缺一不可,氨和亞硝酸根均對水產動物有直接危害,必須儘快轉為硝酸鹽,同時要防止轉變反應方向。所以活性汙泥是水產養殖用微生態製劑應用的一個最原始但最有效的微生態製劑。

    6、根據不同食性不同飼料原料進行篩選,如肉食和植食,由於食性差別,其腸道中能形成的優勢菌群種類上差別極大,目前許多水產工作者透過飼料原料粗發酵,篩選專用微生態製劑,這也是一條捷徑。例如用魚製品加工廠下腳料培養複合菌液,該菌液作為肉食性魚類應用的拌料益生素,具有很好的助消化,預防腸炎作用。用黃豆、玉米粉作培養基,定向選擇培養益生素,應用於溝鯰、甲魚等根本上改變了其飼料配方,大大降低飼料生產成本,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據資料介紹,日本採用紅魚粉作為培養基,篩選出專用微生態製劑,目前國內部分飼料廠應用該微生態製劑配製鰻魚飼料,100%採用紅魚粉,取得低成本、高飼料轉換率、防病促長的效果,而嘗試少用此種微生態製劑,立刻表現為消化不良、腸炎,甚至池底打滑現象。因此,針對不同食性養殖動物,必須強有強調應用有差別的益生素,甚至因飼料配方改變應有相應的益生素。

    7、由於水產養殖業習慣使用生石灰、漂白粉、季胺鹽消毒劑、外用抗生素等,因此益水素微生態製劑所選用的菌株應該具備較強的抗性,如放線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基本可以抵禦這些消毒劑,而光合細菌受此影響極大,也大大限制其在水產養殖中推廣使用,或增大其前期推廣的難度,使產業受到限制。

    8、再則,作為活菌製劑,應用於是水產養殖,直接投放於自然環境,透過水流傳播,很難做到區域性使用和強制封鎖,因此,水產用微生態製劑研製要加倍注意產品的安全性,絕對不允許給人類帶來“後遺症”。

    9、針對活菌製劑還必須注意遺傳性狀穩定,易於儲存,適合拌料投餵和直接施放等條件。

    四、我省水產養殖使用微生態製劑成功例證分析:

    1、應用自制光合細菌,調節培養池塘水,高密度養殖南美白對蝦試驗。

    長樂文武鎮東南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2001年引進江蘇經驗,開展舊鰻池改造養殖南美白對蝦,抽取地下水;由於該場地處文武砂圍墾區內,地下水鹽度為0.2-0.3%,比較適合南美白對蝦生長。舊鰻場具有保溫設施,抽取地下水水溫基本保持在18℃以上。為了確保養殖成功,提高池塘利用率,該場引進江蘇經驗,引進光合細菌(初步瞭解系耐鹽紅螺科光合細菌)母液,自配培養基(以米糠、黃豆粉、紅糖水等),用透明塑膠桶盛放,接種母液,放置露天Sunny暴曬,待菌液濃度達107-108時用於蝦池潑灑。蝦池基本保持在80-90cm水位,不換水或少量換水,每百平方米使用1.5kw水車式增氧機一臺,定期開動增氧機,投苗密度控制在每百平方米6-8萬尾仔蝦,投餵對蝦配合飼料,經80-120天一次性養成,或捕大留小補苗,普遍上市規格達40-50尾/公斤,成活率在40-60%,畝產平均超過8000kg,獲得極為豐厚的回報,經2年的運作,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已超過千萬元。目前養殖三年,該場未發現過嚴重病害。此案例成為應用光合細菌防病促長的最好典範。

    2、應用光合細菌、EM細菌預防治療歐鰻狂奔病,確保養鰻業順利發展。

    ①2002年4月邵武一鰻場發生狂奔病,有土池,也有精養池。此病仍是歐鰻養殖的特級殺手,一旦染上狂奔病,基本上宣佈該養殖場主破產。為了摸索經驗,儘可能挽救損失,該場採用綜合措施,其中包括:(1)高劑量二氧化氯(立安)20-30ppm,每日2次,連續3天,不換水,同時潑灑中草藥浸浴,病情得到緩解。(2)換水乾淨(水源使用蓄水池,經3-4ppm固體二氧化氯消毒3個小時),潑灑高濃度光合細菌溶液(要求生產1個月內的產品,108CFU )10-15ppm,EM製劑(水劑)109CFU 3-4ppm,連續潑灑3天,1天1次,不換水,每天撿死鰻3-5次。(3)潑灑微生態製劑4天后開始少量換水,約20-30%;少量投料,內服強力菌毒散,按飼料0.2%投餵;以後逐步提高換水量,補充潑灑光合細菌和EM細菌。土池中基本相同,不換水,儘可能撈取病死鰻焚燒銷燬。經半個月處理病情行到完全控制,取得較好的治療預防效果,全場統計成活率達80%以上。

    ②2002年,永泰葛嶺某鰻場,土池發生狂奔病,該場系從狂奔病(2002年4月成鰻池發生)鰻場購進新苗,5月進苗入池,20天內未發現病徵。2002年6月初,因指環蟲病使用殺蟲藥誘發土池發生狂奔病。病發6天,2口土池累計死亡400kg,約佔20%,處於暴發期,死亡量持續上升,為此,採用以下措施:(1)全池潑灑水劑二氧化氯(綠詩源)20ppm,1天2次,連用2天,同時潑灑中草藥和甲苯咪唑,48小時大量換水,邊排邊加,約換水150%。(2)換水完後立即潑灑光合細菌(CFU108)和益水素35ppm,1天2次,用1天,不換水,隔2-3天補充1次,第6天少量投料,拌料投餵強力菌毒散0.3% 8天。20天治療期,死亡在第7天基本停止,2002年11月盤池出售,成活率達到62%,90%達

    篇五 大棚養蝦技術

    南美白對蝦大棚設施多茬養殖技術(上)

    編者注:南美白對蝦肉質細嫩鮮美,是世界三大經濟蝦類之一。它的生存水溫10~40℃、適宜水溫20~35℃、最適水溫25~32℃,耐高溫,對低溫敏感,低於18℃生長緩慢。它對鹽度適應範圍廣,近年各地淡化養殖獲得成功,證明它海水、鹹淡水以及純淡水中均可成活生長,既可進行海水養殖也可純淡水養殖,且在淡水中生長良好。本文作者介紹的是浙江舟山地區的海水養殖技術,對其他地區養殖有較大借鑑價值。

    1.養殖場所選擇 選擇面積700~10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水體交換能力強,水質清新,光照充足,附近無工業汙染源的水泥池。南美白對蝦屬於海水蝦種,在適宜的養殖鹽度範圍內,鹽度越低,南美白對蝦發生白斑病毒病的機率越小,且生長速度越快,脫殼越提前,所以在養殖前期和中期可以適當降低池水鹽度。但是鹽度過低又不利於其生長,對於水質鹽度在1‰以下的地區不提倡養殖南美白對蝦,禁止向養蝦池中投放粗鹽的錯誤做法,養殖前期建議採取低鹽度和低氮方法養殖,採用淡水新增式養殖模式,到了後期可透過逐步提高池水鹽度以恢復對蝦在高鹽度海水中養殖時具有的獨特風味,同時增加蝦殼的硬度。

    2.池塘清理消毒 清理池塘時需要將養殖池及蓄水池、溝渠等積水排幹,封閘曬池,整修塘埂、塘底,養蝦大棚必須用生石灰、漂白粉等進行徹底消毒,殺滅病原體,徹底清除大棚每個角落往年滋生的苔蘚、雜草及池底殘留的小雜蟹和淤泥雜物,可以每公頃使用生石灰2250千克或漂白粉300千克或茶子餅675千克全池潑灑,其中用生石灰進行清塘消毒,殺滅病原體、魚卵等效果最好。

    3.池底設施建造

    (1)池底中央排汙設施建造。整個池底設定成鍋底形,用一根直徑為14釐米的管子從池中心底部連線到池外的低位排水渠道。同時池塘的四個角可以配置向同方向轉動的葉輪式增氧機,排汙前開動增氧機,使池水轉動起來,汙物在離心力作用下向中央排汙孔集聚,最後排出池外。

    (2)池塘底部增氧管道鋪設。在池的一側安裝鋪設pvc總管,直徑為7.5~8.0釐米。池內鋪設支氣管,間隔1.0~1.4米1條,直徑1.0~1.4釐米,支氣管末端用閥門堵住,在支氣管上鑽衝氣孔,間隔1米1個,孔徑0.8~1.0毫米,按667平方米0.1千瓦的標準來配置鼓風機動力。

    4.池塘引潮入水 先把海水引到沉降池和蓄水池中,使用生石灰進行消毒,引水應選擇大潮汛的中間潮水,此時的潮水比較乾淨,病原生物較少,消毒之後的海水進入大棚時要用80目的篩絹網過濾以除去雜物碎屑。

    5.餌料生物培養 綠藻和矽藻作為池塘生態環境中的良好基礎餌料生物,繁殖速度快、培養技術簡單且營養效果明顯,能有效維持良好的池塘生態環境,對於提高南美白對蝦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蝦苗入池前培養豐富的基礎餌料生物非常必要。培養基礎餌料生物通常需要先行肥水,水體施肥應根據水體肥度合理施肥,掌握“少施勤施”的原則。實際生產操作中常選擇在晴天上午施肥,以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按3∶1的比例施用,池塘水深平均1.0米,第一次施肥時,667平方米施用碳酸氫銨9.0~12.0千克,過磷酸鈣3.0~4.0千克。以後根據水色濃度按第一次施肥量的1/3每3天進行1次追肥,肥水之後,水色呈黃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30~45釐米。

    6.嚴格控制苗種質量和放苗時間

    (1)苗種選擇。一般選擇在質量有保證、售後服務好的大型蝦苗繁育場所生產的蝦苗,儘量挑選規格整齊、對外刺激反應靈敏、逆流能力強、體表光潔、體軀透明度大、肢體完整的蝦苗,尤以選擇spf蝦苗為佳。放苗前要先對蝦苗進行pcr檢測,避免病毒由蝦苗帶進養殖場,減少以後發病機率。

    (2)放養密度。在舟山地區南美白對蝦大棚設施多茬養殖1年可以放養兩茬,第一茬放養在3月初開始放苗,水深1.2米左右的大棚池塘每667平方米放苗12萬~15萬尾,7月中旬前後開始起捕,隨後清塘、肥水,開始第二茬放苗,放苗密度每667平方米可以提高到15萬~18萬尾,增氧排汙設施配套齊全的精養池塘每667平方米放苗量可以適當提高放養密度。切忌透過盲目地挖深池塘來增加放養密度,這樣非但不能達到增產的目的,反而容易引發病害,造成減產甚至絕產的後果。

    篇六 大棚養蝦技術

    全面實用:網友總結福建漳浦高密度養蝦模式

    全面實用:網友總結福建漳浦高密度養蝦模式

    南美白對蝦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游泳亞目,原產於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是世界上公認的三大優良蝦種之一。該蝦繁殖週期長,生長快,抗病力強,肉味鮮美,是目前水產市場上的暢銷產品,前景廣闊。現將本人日常主要養殖操作綜合整理,介紹如下:

    1、生態特性

    南美白對蝦為熱帶型蝦,生存水溫為8--40℃,生長水溫為16--38℃,最適生長水溫為22--33℃,低溫適應能力稍差,水溫低於16℃攝食活動受到影響甚至停食,9℃以下出現部分死亡。該蝦抗環境變化能力強,能在鹽度0.5‰--35‰的水域中生長,經淡化處理,能在純淡水中生存養殖。溶解氧要求5毫克/升以上,最低忍受能力為2毫克/升。PH值適應範圍為7.0--8.9,氨氮、亞硝酸鹽等含量不宜過高。

    2、清塘:

    一般高密度養殖的蝦池在一畝到一畝半的水面左右,形狀多為偏圓形或短長方形,池底為鍋形,池底邊與池底部的高低落差約為50--80cm,合理的坡度(20°左右為佳)方便底部集汙排汙。清塘時先用高壓泵水槍清理底部細沙及汙物,再透過鋼絲球刷洗乾淨池壁,排掉池水。

    底部排汙口設定有6/8/10/12釐不等的底板,底板上壓蓋4--10目左右的篩絹網。個人建議排汙口應該先在底部固定10/12釐的底板,再加裝一個4釐的薄底板,上面鋪蓋大網目篩絹網。這樣就可以在更早期階段(4/5/6)及時拿掉篩絹網而不會存在蝦苗出逃現象,等蝦苗長到6/7/8cm後再直接去掉4釐的中間底板。

    在實際生產中透過對此改造,並且不斷的觀察與比對,可以極大的提高排汙效果,以往排汙井口通常有將近兩三分鐘的汙物綿綿緩慢排出,且還有不少硫化氫、甲烷等有毒有害的發熱氣體溢位,臭味難斷。改造後排汙井通常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裡再看不到濃稠的懸沉顆粒排出。有效的排汙足以防止底部汙物堆積,避免大量的細菌病原體滋生與繁殖,避免早期的水色、水體指標異常。以前排汙換水的時候通常都在井邊拔了排汙管慢悠悠的吸上兩根菸,打眼一看,水還是那麼懸、濃、髒。現在(尤其是現在深冬季節)基本上是一根菸不到的時間排汙乾乾淨淨,最多就是稍等片刻,刻意想多點換水。所以這個季節少量多次的排汙,底部乾淨而換水量不用加大,對冬棚裡面水體的保溫也可以起到關鍵的作用的。現在就是隔壁的水溫不到18度,我們養殖蝦塘的水溫還是20度以上,可以正常有效的投餵管理,對蝦也在正常攝食生長。

    3、消毒:

    清塘後底部少量進水約30cm,使用強氯精或者高濃度的漂白粉兌水沖刷池壁,(注意:水源區域水體若鐵離子含量過高,使用高濃度的漂白粉池壁容易變紅,可用高錳酸鉀替代。)洗刷後排掉池水,條件允許的再晾曬兩天。晾曬過後注入過濾海水1.3米,再次使用強氯精或二氧化氯等帶水消毒,消毒時開增氧機2小時,使水體攪拌均勻,徹底殺滅病原體。條件允許的建議前期使用養殖蝦池做消毒水提供乾淨無病菌攜帶的水源養殖成品。例如養殖場地有高密度蝦池十口,選擇兩口既方便進水,又方便做好消毒水後二次抽取到其他蝦池的塘口。前期階段一口池子做好的消毒水基本上能滿足四口蝦池的日常用水。中後期底板摘除後,或

    換水量加大後可以不用使用消毒水。

    消毒兩天後使用綠水解毒安或者解毒調水救星等含有機酸成分對水體解解毒,以消除餘氯的殘留。如有重金屬超標的早期還需要提前用EDTA解除重金屬的毒性,提高小苗的適應能力,本人不太建議使用硫代硫酸鈉。因為使用硫代硫酸鈉解毒過的水體以後再使用其他調節PH或者使用氨基酸、腐植酸鈉的東西效果不佳。

    4、培養基礎餌料:

    本人始終踐行肥水投苗,畢竟現在放養的都是超高的密度,追求的是時間、生長速度與經濟效益。沒有合理的施肥培藻,養殖水體裡的可溶性營養源都大量缺失,水體的新陳代謝、自淨迴圈系統等同於失效,所以本人基本上不太贊同清水放苗,以菌養水,益菌養蝦,工廠化養殖除外!但是實際生產中還是需要透過結合各種活菌等微生物分解與調節水質!

    根據養殖訂苗出苗的時間本人喜歡提前7-10天的時間培藻做水(高溫天可以稍微縮短),因為有足夠的時間做出來的池水藻相豐富而且穩定。條件適宜,再透過少量的補肥還可以在高位池裡培育出大量的枝角類和橈足類,更加適合蝦苗入池的生長。前期肥水通常是使用氨基酸肥料加活菌的手法,儘量追求菌相與藻相的平衡。【大棚養蝦技術】

    總而言之在蝦苗入池前,基本工作需做好,馬虎不得,要培養足夠的基礎餌料生物,因基礎餌料生物適口好,營養全面,是目前任何人工餌料所不能替代的,是提高蝦苗成活率、增強蝦苗體質和加速蝦苗生長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餌料生物特別是浮游植物對淨化水質,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減少蝦病危害,穩定水質將起重要作用。

    5、蝦苗的選擇

    放養優質的蝦苗是提高養蝦成活率及高產的重要保證。放養南美白對蝦的規格最好是2釐米以上,一般為1-1.2釐米,此時的蝦苗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養成的成活率高,太小養成的成活率較低。但目前南美白對蝦蝦苗遠遠滿足不了養殖的需要,蝦苗多數爭相投放一代苗,造成苗場出苗緊張,部分苗場甚至違規用藥,濫用抗生素等。目前一代苗規格普遍偏小,一般只有6/7/8釐,成活率稍差,更有甚者只有4/5/6釐的規格,無形中大大增加了養殖的難度,個人感覺越小的種苗越容易出現個體的生長偏差,往往達不到高產高效的目的。如有條件適當增加對種苗的標粗,提高養殖的成活率。

    南美白對蝦苗要選擇健壯活潑、體節細長、大小均勻、體表乾淨、肌肉充實、腸道飽滿、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游泳時有明顯的方向性,不原地打圈、軀體透明度大、肌肉不混濁、附肢完整、不發紅、不變黑等。通常有效檢驗的辦法是抗離水試驗。從育苗池隨機取出若干尾蝦苗,用擰乾的溼毛巾將它們包裹起來,5分鐘後取出放回原池,如蝦苗存活,則是優質蝦苗,否則是劣質苗。但實際中一般只抽取打包好的蝦苗,觀察其抗逆水的活力判斷種苗的質量。

    6、適時放蝦苗

    南美白對蝦最適生長水溫為23-33℃,在此水溫範圍內放蝦苗養殖,生長速度快,攝食量大,體質健壯,抗病力強。南美白對蝦生活在偏低水溫的環境中則攝食量小,體質弱,生長慢,成活率偏低。因此南美白對蝦在中國南方的放養時間一般是清明前後,但現在華南很多地方都是有搭冬棚進行保溫養殖的,所以基本上都是全年生產養殖。福建漳浦地區大棚的搭建工

    作通常在十月中下旬至十一月底搭建完成。一般大棚搭建比較早的都能提前保溫爭取到較長的養殖生長時長。根據生產的計劃,打算養大蝦在春節前上市的大部分冬茬苗都是在八月上旬至九月中旬投放。春節後出售的可以適當順延一個月左右。採取先投苗後搭棚的形式,當溫度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後才把大棚的薄膜蓋上。薄膜蓋上後先壓頂,四周預留部分缺口,採取白天增加空氣對流,晚上覆蓋保溫,當白天最高水溫溫度下降至25度以下後開始逐步封閉通風口,以提高池塘水體有效積溫,適應蝦苗生長。但是按照個人的想法冬茬蝦應該適當的再提早投苗,爭取在入冬前把蝦的規格養大至百頭以內,這樣可以在水溫減低後慢慢生長,等待價格的提高,而大規格的蝦更加容易創造高高額的利益回報。就目前20頭/斤規格的大蝦現在已近在60塊以上,而且市場還在看漲,形勢良好。

    7、合理的放養密度

    一般半精養條件下,由於人為控制條件差,設施簡單,放養蝦苗密度一般每畝6w-10w尾,精養池塘放苗密度為15w—25w尾/畝。按照目前漳浦地區南美白高密度精養模式的大部分放養密度高達50w尾/畝以上,畝產量高達萬斤以上,畝純利潤高達20--30w甚至更高。當然,超高密度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風險相對普通高位池養殖的高得多,對此主要取決於投資者與管理者的協調和管理水平。

    對於放養密度的擬定,就根據目前冬茬蝦的養殖實際情況,以及結合往年的經驗揣摩整合推薦如下三種投放密度方案,此方案大體上主要結合依據個人平時的養殖管理水平,以及目標養殖產量綜合統籌所得,大致按照每口蝦池667㎡或者一千立方左右的水體估算如下:

    放養密度方案一:投苗數量成活率目標產量

    50w × 75% = 37.5w ÷40頭/尾= 9375斤

    50w × 70% = 35w ÷35頭/尾= 10000斤

    50w × 60% = 30w ÷30頭/尾= 10000斤

    放養密度方案二:投苗數量成活率目標產量

    40w × 75% = 30w ÷40頭/尾= 7500斤

    40w × 70% = 28w ÷35頭/尾= 8000斤

    40w × 60% = 24w ÷30頭/尾= 8000斤

    放養密度方案三:投苗數量成活率目標產量

    30w × 75% = 22.5w ÷40頭/尾= 5625斤

    30w × 70% = 21w ÷35頭/尾= 6000斤

    30w × 60% = 18w ÷30頭/尾= 6000斤

    上述三種方案是目前較為廣泛投放的密度,在今年冬茬養殖中還接觸到不少更為極端的養殖戶,有不少投苗密度在60w—70w甚至更高的。敢打敢拼的精神也是勇氣可嘉,但透過平時的實際交流中他們越是追求更高密度的養殖成功率則越低,而且大部分在30天左右開始就

    陸續出現損耗,隨著時間的推移損耗也不斷增加,最終效益也不甚理想,甚至排塘。

    隨著養殖基本條件環境的不斷改善和養殖水平的普及提高,目前更多的人開始追求平穩,也逐步趨於迴歸理性。因此上述方案二更加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大多數塘口較為標準、池底坡度適合、集汙效果良好都可以採取方案二。但是實際養殖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投餌量的增加,池底汙物也更加容易堆積,池底載氧量不足,從而容易產生有毒氣體,對蝦投死損耗也容易增加。時有撈底今天十條八條,明天就是損耗十斤八斤後天則是百十來斤等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就需要管理者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往下的討論中再針對說明。但是喜歡追求刺激,愛養大蝦,追求更高經濟回報的不妨嘗試方案三。此方案隨著時間的延伸,往往能夠養到十幾頭的大蝦,而且產量也很驚人,今年目前已有塘口35w苗,抓出了16頭,將近120擔的產量,各位算算超過60塊的價格,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不言而喻了,關鍵是需要細心、周密、科學的管理,提高成活率,以達到增產增收的高效益。

    8、科學的投餌管理

    飼養投餵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南美白對蝦養成成活率、生長速度、產量和經濟效益。所以,在南美白對蝦的整個投餵管理過程,對飼料的投放、料臺的觀察跟蹤工作要進行科學的管理。投餌量應根據蝦體的大小、成活率、水質、天氣、飼料質量等綜合因素而定,但實踐生產經驗的第一判斷也非常重要。

    投苗前期,蝦苗入池當天建議直接投餵開口料,按上面方案二的投苗量根據池塘的水色肥度計算投餌量。水色肥活,藻類藻相豐富,透明度不過高,或者枝角類、橈足類清晰可見可以少量投餵。如果水色一般建議及時開食,開始投餵七八百克/餐/塘,日投餵量約為1kg/10w苗,四餐/天。投餵時間分別為早6:00、中10:30、午16:00、晚20:00。條件允許的建議還可以培養孵化豐年蟲投餵,本人投苗早期採取每天投餵一餐,投餵下午那一餐。一罐豐年蟲孵化採收(約1.5kg)後投餵兩口池子,連續投餵四五天。也對比過使用蝦片投餵,感覺前期使用的池子蝦苗生長較為均勻,但是總體生長速度未見明顯提高。投餵量前期每天根據水體的變化以及蝦苗攝食情況的觀察按照5%-10%的幅度循序遞增。投苗前期每天投餵一餐的豐年蟲,每天一餐(中午)直接當飼料投餵。通常觀察兩公分以內的蝦苗體表,腸道的飽滿度,肝胰臟顏色是否正常,肝臟瓣膜等綜合考慮。如果體色模糊,肝胰臟界線模糊渾濁不清立即使用新保肝紅體消與新四黃腸交叉兩天全池潑灑。

    養殖前期,蝦苗長至3公分左右,或豐年蟲投餵完畢後,或者溫度下降之後,可以減為三餐投餵早6:30、中10:30、午16:30,適當減少工作量,開始關注池水的底部排水工作。隨著投餵量的逐步遞增,需儘早的投放料臺,通常投放兩個料臺每塘,佈置位置為離樓梯口60cm處和中間排汙井正上方,總之方便投餵方便觀察的原則為準。一週後開始投放料臺飼料開展觀察,一週後由於蝦苗還較小,多數還處於投餵0號飼料,很有可能投放不了或者投放料臺後飼料被水流帶走,建議使用更高網目,或者邊緣稍高的料臺便於觀察攝食。觀察料臺高溫天控制在70分鐘以內,冬茬低水溫可以適當放寬至100分鐘以內。半個月左右攝食較猛,換水量不足的塘口還需要結合虹吸吸汙的方法清除底部殘餌、糞便、懸浮有機物等。或者使用生物增氧顆粒底淨分解、清理、調節底部的汙物,間隔三五天使用一次,保證微生物的數量充足以及繁殖的高峰高效分解。20天左右視小苗生長規格的大小,及時拿掉底部的大網目篩絹網,此時開始算是有效的排汙工作開始,前面幾天並逐步加大換水量,排清以往堆積的汙物。並且適當開始使用優碘對水體進行初次消毒,不是為了消毒而消毒,此次僅僅是為了為之後的補施活菌而消毒。20天后,換水量加大,篩絹網提取,底部排汙效果良好,在

    消毒過後第二天使用綠水解毒安或解毒調水救星進行適當的解毒,再用至尊利生素+超濃縮EM+氨基酸肥水素浸泡啟用次日全池潑灑。

    養殖中期,蝦體長5/6/7公分時,10斤/餐左右開始,每週拌料投餵兩天,拌料使用保肝寧+腸炎寧組合,開水燙化萃取其精華。並在初一十五前後,根據脫殼的數量,使用硬殼寶/鈣鎂速補進行拌料或潑水,以迅速補充鈣源,恢復殼度。隨著投料的增加,殘餌糞便汙物也大量暴增,此時更加需要關注水體的變化。換水量的增加也會加速透明度的增加,藻類的退化也會加速水體的惡化,當水體的透明度高於35cm,還需及時補充濃縮型藻動力或者育藻肥水膏,通常用量1kg/池,每週一次,少量多次補充的原則,避免短時加量使用,否則容易倒澡,造成二次汙染。此階段適當加強水質指標的檢測,預防早期的亞硝酸,適當需要結合使用活力博士調節,首次兩包/池,一週左右後一包/池投放使用。活力博士使用方便,既不用浸泡啟用,也兌水潑灑,撕開外包裝往增氧機上方直接投入自溶,針對剛剛起來的少量亞硝酸效果較為明顯。

    養殖中後期,體長8/9/10公分,每餐的投餵量接近或者在30斤以上時,每天需加大換水量,宜少量多次的原則,平均下來每天的換水量接近40cm。通常是每餐的投餵前後各排汙一次,喂料前的排汙須提前十五分鐘關掉底部增氧,讓水流呈微環流水,上下交流不明顯,有利於底部集汙。投餵後45分鐘開先開一部葉輪增氧機,稍作停留二次排汙。因為南美白對蝦是屬於直腸動物,其攝食過程中邊吃邊拉,此時能夠及時排掉部分糞便汙物更加有利於調節水質的清爽。二次排汙後緊接著開第二部葉輪和底氧。水車全部開啟後適當加水和觀察料臺的攝食情況,以判斷下一餐的投餵量。此階段由於攝食量增加,底部容易產生堆積大量的殘餌、糞便等有機汙物,需要定期(一週左右)使用分解底改調節底部。如有發現少量偷死情況,還需要加大底部分解工作,堅持撈底,避免活蝦吃死蝦,防止交叉感染,同時堅持使用天福星+多西黴素拌料投餵。消毒間隔也應縮短至15天左右,常用二溴海因顆粒對底部氧化消毒,夜間使用需另外搭配底加氧顆粒結合輔助底部氧化消毒,殺滅病原體。消毒過後及時補充濃縮型EM菌/光合細菌等分解水體中大分子有機物,同時保持活菌的高峰優勢,有利於抑制弧菌的暴增。條件允許的定期檢測弧菌的含量,綠弧菌菌落超過一百以上使用活力噬菌王吞噬裂解,以達到生物消毒的預防效果。

    養殖末期,體長11/12公分以上的大蝦階段,或者每餐的投餵量在50斤以上時,每天的換水量保持在50cm或以上,每天的排汙次數須保證在六七次以上,水源良好並且保證有足夠的量。此時在投餵過後約15分鐘後就須開啟增氧,視塘口對蝦的總量情況而定,估計產量已經接近60擔以上的投餵過程還需要保留一臺葉輪不停機進行投餵,以免水車一停,對蝦集中攝食,水體區域性缺氧,水面上全部是蝦在無規則的遊塘。估計產量在80擔以上的底氧也不停機進行投餵,投餵時儘量沿池塘的四周均勻潑灑,儘量不往池心投料,避免餌料浪費。通常在此階段還需更多的關注天氣的變化,潮水以及脫殼的高峰,尤其是每餐的投餵量在70/80斤或者更高的,投餌量一定要堅持快減慢增原則,先20/30斤的減,再10/8斤的遞增,逐步恢復。此時料臺的投放建議在千分之二十以內,以免餌料係數的過度增加。同時此階段需要經常性使用分解底改+增氧底爽加強底部氧化,防止底部發酵,高溫反底,造成不必要的投死損耗

    9、巡塘管理

    每天早、午、晚、夜定時巡塘,觀察水色藻類變化、增氧機裝置執行是否正常及對蝦是否浮頭應激,如有應激及時潑灑應激潑灑c+e / 全能99+解毒應激228 晚上採用藉助燈光觀察

  • 2 # 昆鳥三農

    大棚養蝦在一些地方已經有人在做,但我這邊還沒有看到。理論上來說,大棚可以四季養蝦,規避了自然環境下低溫蝦冬眠不生長的問題。

    題主說的養蝦,沒有說清楚是養小龍蝦還是對蝦,我們這裡都探討一下吧。

    棚養小龍蝦

    小龍蝦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大棚養蝦的底質一般是用篷布做的,然後模擬蝦的野外生活環境。這個不涉及到底質的影響。但是放河水的話一定要檢測PH值和亞硝酸鹽。如果河水是活水的話還行,周圍的工業或者生活汙水直排的話,你就要注意了,這類河水是不適合做水產養殖的。

    河水受其周圍環境影響的因素太大,現在河道大多都有河長,加之一般都承包出去養魚了。一旦有水產養殖的,你就得想想這樣得水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水產養殖中養殖品種的不同,對水質的要求是很不同的。

    如果河水沒有問題,肥水的時候可以潑灑益生菌和藻類。

    調水,主要監測水質的變化而做調整。

    棚養跟自然環境養最大的區別就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裝置和人力。雖然可以四季養,但是在外界溫度達不到的時候,你需要人為的去升溫控溫,來滿足蝦的生長髮育。

    但是你換水的時候,這個水是直排到河道嗎?

    投放蝦苗,你的水達到標準後,你可以投放蝦苗,為了不出現應激的情況,我建議你提前用抗應激的藥。

    棚養對蝦

    對蝦的養殖用水要比小龍蝦高的多,河水需要調水很大程度才能符合養殖的要求,養對蝦的水不能隨便用,自己的蝦塘需要有專門的水迴圈來做,棚養的投入巨大,如果沒有資金和技術建議放棄這種想法。

    棚養蝦,從蝦的投放在上市,這一個生長週期,怕是都離不開藥。我們在自然環境下養殖的時候,應該有生物迴圈,有生態調節,但是棚養雖然也是人工選擇,但是這個效率是打了很大折扣的,談不上生物迴圈,不管你是調水還是肥水,依靠的都是藥物來配合你,這跟現在很多養殖理念是衝突的。

  • 3 # 狗蛋兒bai

    肥水就抓住三要素,萬變不離其宗。

    Sunny、藻種、營養物質(肥)

    1、光照就是太Sunny,或者燈光都可以。

    2、如果是河水的話就是有自然藻種。

    3、肥在晴天中午下肥,用有機氮肥。

    至於放苗,要等水穩定,過了藻類高峰期,過了輪蟲期(一般這個過程在肥水後10-15天結束)水質指標正常才可以放苗,一定要測水質指標。

    最後祝您養殖大豐收盆滿缽滿。

  • 4 # 養龍蝦的小哥哥

    不知道是養小龍蝦還是對蝦哪個品種。我只就養小龍蝦說下我的理解。

    關於調水,無論是知大棚養蝦,還是室外大田養蝦,不管是井水,還是河水,終極目的都只有一個:保持水體菌藻平衡,使良好的水生態環境具備一定的自淨與修復能力。同時保持較低的氨氮、亞鹽濃度,和較高的溶氧水平。這幾點都是必須要達到的條件。

    如何調水?

    1.第一步:移植水草。低溫天氣使用伊樂藻,高溫天氣使用輪葉黑藻。同時要有水花生、水葫蘆等浮水草作為補充。水草多少是水質自淨能力的關鍵。

    1.殺菌。使用聚維酮碘或其他水產殺菌藥品進行殺菌。

    2.兩天以後,可以使用有機酸或硫代硫酸鈉(如果使用二氧化氯或漂白粉進行殺菌,建議使用硫代硫酸鈉)解毒。

    3.芽孢+EM菌+小球藻,稀釋後全池潑灑。視有益菌藻的生長繁殖情況決定是否進行補菌補藻。一般兩至三天後,培菌培藻的效果可以進行目測。水體帶淡綠色,且保持30-40公分的透明,表明效果可以。

    有水質檢測裝置的,可以檢測以下幾項指標是否達標:

    1.總氨氮小於0.2MG/L.

    2.

    亞鹽小於0.1MG/L.

    3.PH

    介於7.5~8.5之間。

    4.溶氧至少高於3.0MG/L。能達到5-6MG/L為佳。

    如果以上幾項指標達標,即可投苗。

    養殖期間,必須保證每週至少換水2-3次。飼料的投餵一定要適量,多餘的飼料容易造成水質惡化,影響小龍蝦的生長與存活率。投苗後,每週至少補鈣一次,以促進小龍蝦脫殼生長。

    水質的養護,除了勤換水,每7-10天,應定期進行培菌培藻。避免菌藻老化。

    如何肥水?

    要不要肥水,如何肥水,要視季節與氣溫條件而定。如果氣溫高於20度以後,是不建議肥水的。因為氣溫高,水體中的殘餘有機質更易腐爛變質,造成水體營養過剩。如果繼續使用有機肥水產品肥水,會加劇水體富營養化的程度,引起水質惡化,造成氨氮、亞鹽超標,缺氧等問題。

    溫度較高的季節,宜重點進行培菌培藻。

    只有在氣溫較低,如15度以下,細菌生長受抑制,無法對水體中的有機質進行分解,施放出能夠被浮游微生物所利用的氨基酸、有機無機鹽、嘌呤等營養物質時,才需要另外人工補充有機生物肥進行肥水,以培育大量的浮游微生物,作為小龍蝦幼苗的餌料。同時避免水體透明度過高,爆發青苔。

    因此低溫肥水,通常在大田養殖中進行。如果是室內大棚養殖,首先會保證小龍蝦適宜生長的溫度,這個溫度也不會很低,我個人理解,即便在冬季,只要溫度較高,也是不宜大量使用有機生物肥肥水的。除非進行大棚育苗,有培育浮游微生物的需要。平時重點做好培菌培藻工作即可,補菌補藻,本身也屬於高溫肥水的範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mix3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