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釋半道半俗人
-
2 # 幻中詩
《大明風華》劇中朱高熾明明是太子,卻表現的非常的窩囊,總是被弟弟“欺負”,在父親朱棣面前,更是怕得連話都說不清楚,表現的十分委屈,總是靠兒子朱瞻基替他解圍,導致連朱瞻基都有些輕視他了。
劇中的朱高熾是一個胖胖的形象,走路都需要人攙扶,在雄才大略的朱棣面前,朱高熾總是表現的非常懦弱和委屈,比如劇中有這麼一段,朱棣親征,讓朱高熾監國,結果朱棣回來就要看朱高熾在監國期間的奏摺,朱高熾委屈對兒子哭道:“我監國已經累成這樣了,你爺爺還是不相信我。”本就肥胖的他一時間竟站不起來了,被兒子攙起來後,由兩名太監架著回屋。
而朱高煦則看起來軍功赫赫,盛氣凌人,更加襯托的朱高熾懦弱無能,不少不懂歷史背景的觀眾都吐槽,朱棣怎麼會選這樣一個人,來當自己的繼承人。除了朱高熾不是還有朱高煦和朱高燧嗎?其實這是大傢伙誤會朱高熾了,朱高熾並不像他表現的那麼懦弱無能,而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歷史上的朱高熾喜靜厭動,從小接受儒學和武術教育,因為他的儒雅和仁愛深得朱元璋的喜愛。
朱元璋還專門考校過朱高熾,一次是讓他檢閱軍隊,結果朱高熾很快就回來了,朱元璋就很奇怪,就問朱高熾怎麼這麼快,朱高熾就回答,早上士兵要吃早飯,吃完早飯再檢閱,我先回來覆命;足見朱高熾對仁愛已經刻到了骨子裡;還有一次就是讓朱高熾審閱官員奏章,朱高熾將奏章按照文武分好類,並做了相應的應答,朱元璋非常的滿意,對朱高熾的治國才能非常的讚賞。
而大臣們對於朱高熾也非常的喜歡,因為朱高熾是一個儒雅的人,而且能夠聽從大臣意見的人,總比一個雄才大略,堅持己見,又喜歡動武的人要更加招文臣的喜歡,朱元璋是這樣的人,朱棣也是這樣的人,好不容易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是一個儒雅的人,但卻死的早,而建文帝又過於循規蹈矩,朱高熾作為太子的出現,在朱棣的高壓下,文臣們終於有了盼頭。
朱高熾是一個有主見有才能的人。
朱棣在發起靖難之役的時候,命朱高熾留守北京。朱高熾團結北京城計程車兵,雖然一直處於劣勢,但是朱高熾始終能夠穩住軍心,並且當李景隆的50萬大軍攻打北京的時候,朱高熾更是以一己之力堅守城池,李景隆的50萬大軍愣是沒有攻下北京城,北京保衛戰的成功對整個靖難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中最耀眼的一筆。而且在李景隆攻城期間,建文帝曾使用反間計,遣書給朱高熾,許給朱高熾封王,爭取朱高熾歸順朝廷。朱高熾接到書信之後看也沒看,原封未動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間計失敗。就這份膽識、毅力以及心計,也是朱高煦和朱高燧沒法比的。
朱高熾的隱忍是迫不得已,有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父親,不會有一個鋒芒畢露的太子,正如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他們在躁動的同時,都沒有躲開被廢的結局。朱高熾在朱棣面前藏拙,卻一邊利用朱瞻基和朱棣的關係,以及大臣對自己的支援,再加上嫡長子的位置,最終還是保住了太子的位置,並且登基為帝,雖然在位不到一年,卻為仁宣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朱高熾的廟號是明仁宗,中國歷史上能夠得到仁這個廟號的是屈指可數,而朱高熾則是實至名歸。
-
3 # 影子陪我歌唱
《大明風華》中的太子朱高熾,看似窩囊,其實是大智若愚。歷史上的他,更是有很高的評價。
朱高熾,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他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國,朝無廢事。
在他以太子身份監國二十年後,終於登上皇位,但是在位時間極短,不到一年。就病重離世,那個時候他才47歲。
但他絕不僅僅是出來打個打醬油而已。比起他老爹的權謀手段和軍事才能他自是不及萬一,但這位身患殘疾、體弱多病的大胖子卻有著一樣他老爹沒有的品質:仁慈。登基不久,他就釋放了那些因在“靖難之役”中擁護建文帝而被朱棣囚禁的重犯,還說他們都是忠臣,後來還派人找到了被老爹滅了十族的方孝孺的一個親戚。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這個仁宣之治堪比漢代文景之治。
歷史盛讚朱高熾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雖然他的一生比較短暫,但是他的義舉將始終為人所牢記。
-
4 # 影視口碑榜
《大明風華》開播後,勢頭很猛,多次製造了話題,並且讓朱家父子的日常頻繁上熱搜。如果說,王學圻前輩飾演的朱棣疑心很重,湯唯飾演的孫若微失了少女感,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像是東廠裡出來的,那只有梁冠華飾演的太子朱高熾才是最接地氣的一個角色。
《大明風華》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主要講述了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要說劇中的精彩之處,朱家的男人們各個都是亮點,性格也各不相同。皇帝朱棣心機很深,漢王野心很大,趙王心裡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太孫朱瞻基心地善良,而太子既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唯唯諾諾,也是朱家男人中看似最窩囊的一個。
朱棣奪帝后,江山擴大了,但他仍然不開心。他想要世人對他的評價完美一些,他也害怕自己的孩子們會因帝王之位而兄弟殘殺。他讓自己的孩子們起誓,結果漢王篡位的野心只增不減。最新的劇情中,漢王得寵,處理後宮事宜,太子成為不待見的兒子。
太孫朱瞻基看不慣自己的父親,他質問父親為何不能挺直腰板做人。朱高熾告訴自己的兒子,他處理政務的時候發覺了最可怕的是人心。朱棣心思不可猜測,想要保命,他只能唯唯諾諾。朱瞻基也就理解了自己的父親,對父親有了一絲同情和敬重。
朱棣不希望歷史重演,但也不能縱容漢王的野心變大,吞了老子的江山。朱棣更傾向於太子朱高熾,朱高熾看似笨拙,野心不大,宅心仁厚,會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這就讓一心稱帝的漢王心中不滿,他跟隨父親征戰多年,論軍事才能他都比太子強出百倍,為何他只能做一個小小的王?
漢王養了反賊刺殺朱棣,還把屎帽子扣在朱高熾的頭上,一向唯唯諾諾的太子更加的手足無措了。漢王誣陷打壓太子的戲碼越來越重,朱棣貌似也傾向於漢王,收了太子批閱奏摺的權力,把這一切事宜交給漢王打理。漢王趁熱打鐵,更是對太子苛刻,多次在朱棣面前告狀。漢王的這一舉動,明眼人看來,是為篡奪王位打基礎,只要絆倒了太子,他大有翻身的機會。
太子朱高熾不會變成漢王案板上的魚肉,明哲保身,他最會在朱棣的刀刃下活命了。朱棣不會對太子怎麼樣的,因為在他眼裡,太子是最有情有義的兒子了。朱高熾能在朱棣身邊混得沒少一根汗毛,全憑自己的大智若愚。
在小影看來,朱高熾多次能化險為夷,多虧了自己的兒子朱瞻基,兒子才是他最大的貴人。朱棣最疼愛的不是三個兒子,而是自己的太孫朱瞻基。朱瞻基從小被朱棣欽點老師教學問,還時常讓他替自己辦私事,連金牌都給予他。甚至在難以啟齒的男女之事,朱棣都讓太孫幫忙找藥。
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皇長孫朱瞻基出生之際,他做了一個夢,父親朱元璋託夢給他:“傳之子孫,永世其昌”。隨後,皇太孫出生了。也可能是這個夢,朱棣對太孫朱瞻基用心培養,朱棣對太孫的寵愛,被自己的兒子漢王趙王都羨慕嫉妒恨。
都說母憑子貴,太子朱高熾卻是父憑子貴,看來朱高熾的太子之位要牢固,就得靠兒子朱瞻基了,爺爺越愛他,父親越有安全感。
-
5 # 歷史囧哥
最近很火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又一輪帶動了“明史熱”,明代的電視劇之前多圍繞著朱元璋、朱棣、以及末代的崇禎皇帝展開,而此部劇展現出兩個不太常見的歷史人物,太子朱高熾和太孫朱瞻基。朱高熾憨態可掬的形象著實招人喜歡,朱棣在出徵凱旋迴京之後,收到奸人的挑唆,對太子監國的情況頗為不滿,下旨對其進行調查,朱高熾對天痛哭,哀嘆道:“我都累成這樣,對我還不滿意,我實在是太難了!”,讓觀眾們突然感覺到這個胖胖的太子太可愛了,表情豐富,面對皇帝的斥責,有時候緊張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難道這位太子是個慫包嘛?
其實真正的歷史並不如此,朱高熾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並不太出名,但決不能抹殺他偉大歷史的貢獻。他與兒子朱瞻基共同開創了一個可以跟周代“成康之治”和漢代“文景之治”相媲美的“仁宣之治”,在飽經戰亂的中原大地上開創了一個溫馨富足的盛世。
朱高熾的性格正如其廟號“仁宗”一樣,將仁慈的特徵散佈在每一個細胞之內,但絕非慫字。洪武時期,太祖朱元璋在清晨破曉時分,命令各位皇孫檢閱軍隊,唯獨朱高熾所帶人馬陳列較晚,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定會龍顏大怒,但得知是朱高熾體恤士兵,希望他們在寒冷的冬天能吃上一口早飯時,這位嗜血的帝王心中充滿了一絲絲的慰藉。
朱高熾的兩位弟弟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性情乖張,多有奪嫡之心,時常受到兩位弟弟的汙衊,但朱高熾對他並不懷恨在心,登基後不久,反而增加了這個親王的俸祿,並授予他的幾個兒子爵位,可以說是以博大的胸懷原諒了弟弟們的“無知”。
朱高熾即位後開始了一系列改革,赦免了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受到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誅十族”慘案,永樂朝解縉的冤案都在這一時期得到平反,並恢復一些大臣的官爵,從而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
只可惜仁厚的朱高熾只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朱高熾臨終曾遺詔:“朕既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因此他的皇陵也格外的簡樸,是明代十三陵中最為簡陋的一座。朱高熾開創了一個盛世,只因英年早逝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施展更多政治抱負,但不能抹殺他偉大的歷史貢獻和為當時百姓帶來的福祉。
-
6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大明風華》開播,掀起一片明朝風。我覺得這是好事兒,螢幕上的清宮戲實在太多了,以我的審美觀,實在欣賞不來清朝男子的髮型,再好的劇情也只好棄劇。
明朝的服飾、妝容更符合我對古代王朝的嚮往,從這一點上來說,《大明風華》還原得挺好,服化道都很有質感,希望可以藉此拉起明宮風。無論男女,我覺得明宮比清宮好看太多。
就是人物有點崩,朱家五子中,朱高熾彷彿是最為弱勢的,這點沒錯,但他並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也沒那麼慫。真實的朱高熾其實很厲害,關於他的事情很多,這裡舉幾個例子。
一、燕王的兒子中,朱元璋最喜歡的是朱高熾。眾所周知,朱棣喜歡的是次子朱高煦,不喜歡長子朱高熾,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和兒子相反,喜歡朱高熾不喜歡朱高煦。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曾把諸皇孫召到宮中學習,某次考較大家的學問,朱高熾的回答很得朱元璋之心,對他大加誇讚,《明史·本紀第八·仁宗》中的記載是:太祖喜曰“孫有君人之識矣。”
朱高煦則好武鬥狠,不愛學習。朱元璋覺得他不學無術,很討厭他。《明史·朱高煦傳》的記載是:(朱高煦)性兇悍。洪武時,召諸王子學於京師。高煦不肯學,言動輕佻,為太祖所惡。”
如果朱高熾真那麼差勁,朱元璋怎可能對他另眼相待?
二、靖難時以一萬左右的守軍,抵抗住了朝廷派來的五十萬大軍,守住了北平。朱高熾給人的印象是愛靜不愛動,不擅長武事。但就是這位文弱的世子,在靖難時創造了一個奇蹟。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難,建文帝朱允炆在寵臣黃子澄的建議下,派李景隆率五十萬大軍北伐。朱棣半點看不起李景隆,根本不理,帶著大軍援救永平,後又奔襲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李景隆趁機進攻燕王大本營北平。
當時北平主事的是朱高熾,城中空虛,只有約一萬人的守軍,他硬是憑此守住了北平九門,沒讓李景隆進城一步。守了約兩個月,朱棣回師,擊敗了李景隆大軍。
史書上的記載是“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萬人拒李景隆五十萬眾,城賴以全。”
這樣的成績,誰還敢說朱高熾不通軍事不如朱高煦?也是這一戰,讓朱棣對長子有了全新的認識。
三、以坦然的心態,面對父親的猜疑。朱高熾在北平保衛戰中冒出頭後,朱棣一方面覺得這個兒子不是全然沒用,另一方面也開始猜疑他。
此時,朱允炆遣使給朱高熾送了書信,許以封王,意在拉攏。當然了,如果拉攏不成,接下來自然是離間。朱高熾的應對方法很簡單,信都不拆,直接上交朱棣。
朱棣當時信了胖兒子沒異心。但沒過多久,疑心病又犯了,出外打仗時派禮部侍郎胡濙去監視正在監國的朱高熾。
朱高熾坦坦蕩蕩,以一種“事無不可對人言”的姿態折服了胡濙,胡濙給朱棣的密信中全是朱高熾的好話,朱棣這才真信了。史書上的記載是“以皇太子誠敬曉謹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釋。”
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猜忌太子已經是常事了,很多太子就是在這樣的猜忌中失了分寸,幹出蠢事。如何應對皇帝的猜忌,向來是太子們的一大研究課題。
在這一點上,朱高熾無疑做得很好。
總之,朱高熾大約是明朝歷代皇帝中最被低估的,他爹和他兒子都很厲害,他也不差。
-
7 # 清水空流
應該說《大明風華》中梁冠華演的太子朱高熾是比較符合歷史上的胖哥朱高熾的。朱高熾就是扮豬吃老虎,面慈心狠之人。
真實歷史上的朱高熾一點都不面,更談不上是扶不起來的阿斗。要知道華夏封建歷史上只有六個諡號是仁宗的皇帝就有一個是朱高熾。而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可見他的地位之高是明朝其他皇帝之人無法媲美的。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根正苗紅,他的燕王世子之位那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許的,朱元璋很喜歡這個小孫子。覺得以後能有大出息。
在朱棣造反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給朱棣守護北京看老巢的就是朱高熾,他能夠以數千兵馬抵禦李景隆數萬大軍的進攻可見其能力和水平。但由於他沒有直接參與“靖難之役“所以被認為沒有能力不尚武。而實際上在慈祥的面孔之下朱棣有一顆冷酷的心。
朱棣無疑是馬上皇帝,為人威猛剛烈。肯定不喜歡軟綿的朱高熾。但必須要說明的是,朱棣絕無更換太子的意思。朱棣造反是以朱允炆違反祖制而起兵。嫡長子繼承是朱元璋定下來的規矩,朱棣是不敢輕易違反的。所以說,從封建法統上說,朱高熾的地位是穩固的。
而朱高熾面對一個強勢的父親,他採取了綿軟的方式來應對,無疑是及其正確的。朱棣造反成就帝業。自然也怕自己的兒子有樣學樣。所以十分反感厭惡兒子干預政務。但作為太子的朱高熾又不得不處理政務。其中拿捏的分寸很難把握的。但朱高熾做的不說很好,起碼很難讓朱棣起疑心。朱棣還有一個不足外人明說的隱情,就是他不希望出現諸子爭位的情況出現。而這方面朱高熾看到的很準。在對待弟弟朱高煦的問題上,表現的剋制,忍讓,謙遜。他越是如此朱棣就滿意。對比之下,朱高煦就是人頭豬腦。
朱高煦是典型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認為自己打下的江山就應該傳給自己(當初也有朱棣忽悠的意思)。所以朱棣上位以後,就積極謀奪太子之位。不到地方就藩天天賴在京師撒潑打滾。朱棣能讓他繼位才怪 。朱高煦自己作死弄個天策軍(仿李世民自居)你是李世民要造你爹的反啊。朱高煦實在是沒有政治水平和政治頭腦。實際上朱高熾故意示弱,讓朱高煦去作,越作越好。可以說是在朱高熾“故意縱容“之下,朱高煦把自己給作死的。
而朱高熾給朱棣留下兄友弟恭的印象,敦厚質樸的看法。實際上朱高熾的地位有驚無險。只能說朱高煦想多了。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朱高熾不死。朱高煦早晚得死在朱高熾之手。
-
8 # 歷史評說
歷史上的朱高熾,絕對算得上是一位明君。明朝有三大盛世,其中之一就是“仁宣之治”,說的就是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兩位皇帝在位期間出現的盛世局面。由此可見,朱高熾絕非是等閒之輩。
我們來看看朱高熾在歷史上都做了哪些事。
以太子身份監國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朱高熾就顯示出來了與其他兄弟非同一般的才能,喜好讀書,生性儒雅。只不過朱棣不太喜歡這個兒子,反倒是他的祖父朱元璋特別喜歡朱高熾。
朱棣起兵後,朱高熾鎮守北京,他憑藉僅萬餘人的守軍,抵擋住了南軍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朱棣登基後,朱高熾自然升級為太子,由於體態肥胖,朱高熾從不跟隨父親出征打仗,而是留在後方幫助處理朝廷事物,事無鉅細,井井有條。其實朱棣最喜歡他的二兒子朱高煦,因為和朱棣本人很像,喜好征戰,深得朱棣的信任。
為此,朱棣還曾經一度想要廢掉朱高熾,但是看到朱高熾頗有治國理政的能力的時候,也就放棄了這種念想。
為政開明朱棣死後,朱高熾登基,是為明仁宗。他上任之後,開始改變朱棣四處征伐的局面,而是採取修生養息的策略,還平反了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等眾多冤假錯案,重用建文帝時期的一些老臣,從而緩和了階級內部矛盾。
朱高熾在位僅僅一年的時間,就猝然去世,年僅47歲。朱高熾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的理想,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而電視劇《大明風華》將朱高熾塑造成了一個扶不起的人,顯然是有違歷史的。
-
9 # 壹零壹肆
歷史上的朱高熾確實是體態臃腫的大胖子,但他確實是一個仁厚寬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殘疾的外表下,是一顆並不殘疾的、溫和的心。
朱高熾即明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號洪熙。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難期間,以世子朱高熾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熾善撫士卒,僅以萬人拒南軍李景隆五十萬之眾圍攻,城賴以全。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國,朝無廢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
10 # 九頭鳥漫談文史
《大明風華》中的梁冠華飾演的皇太子朱高熾看起來是個扶不起的太子,表面軟弱,實際上是個相當有本事的人,單從他在朱棣一朝做了二十一年的太子,在朱棣的猜忌下和兩個兄弟的全力攻擊下能挺到最後就知道不簡單,雖然有文官們的力挺和兒子朱瞻基的一部分功勞,但也不可否認朱高熾在政治鬥爭中的敏感和小心謹慎。
在《明史》的記載中,朱高熾的優點是很多的,德行首先是不錯的,早在還是燕王世子的時候,就被朱元璋稱之為:“孫有君人之識矣。”。
靖難之役時,他受命守衛朱棣的老巢北平,曾經以區區萬餘守軍抗住了建文帝派來的五十多萬大軍的全力攻打,幫助朱棣守住了唯一的根基之地,這個功勞並不比他後來的主要競爭對手朱高煦隨朱棣直接上前線的軍功小。
朱高熾在做皇太子的時候,因為父親朱棣常常在外征戰,多次把大軍後勤和朝廷內政全部都交給他這個太子,他在背後有覬覦皇位的兄弟們的掣肘和糾纏下,依然把事務處理的僅僅有條,《明史》記載:
成祖數北征,命之監國,裁決庶政。四方水旱饑饉,輒遣振恤,仁聞大著。他多次受命監國,都給在外的朱棣解決掉不少後顧之憂,可見,朱高熾理政的本事也是不差的。
朱高熾知道父親朱棣不待見自己,他一沒有抱怨(可能會有,也許隱藏的很好),二沒有指望真的依靠文官集團和皇太孫朱瞻基的保護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他始終只做好一件事,即:
“吾知儘子職而已,不知其他也”讓不喜歡自己的朱棣找不到發洩或者廢立的藉口,面對朱棣這種強勢的帝王,他的軟磨功夫很明顯是有效果的,不管他是真孝順,還是演給朱棣看,目的達到就行,而且遠比兄弟朱高煦爭來爭去,最後爭到讓朱棣厭煩的做法更高明。
朱高熾雖然最後在皇帝的位置上只待了幾個月,可卻給自己掙來了一個“仁宗”的諡號,要是扶不起來的人,驕傲的文官士大夫們是不會給這種美諡的,所以,別看朱高熾胖,他胖的有本事。
回覆列表
不是。歷史上的朱高熾是明朝評價很高的皇帝,廟號“仁”可不是隨便得來的。 據史料記載,一次,朱元璋派朱高熾在破曉時去檢閱軍隊,朱高熾回來報告速度之快令人吃驚,他解釋說,清晨太冷,檢閱應等到士兵們吃完早餐以後。另一次,朱元璋要他審閱幾份官員的奏章。他有條不紊地把文武兩類分開,並相應地作了報告。明太祖朱元璋不斷地被他的文才和行政能力所打動。 朱棣起兵靖難時,命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熾率領守城官兵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平城。這一戰役對整個靖難戰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戰爭中最耀眼的一筆。在此期間,建文帝還曾經遣書給朱高熾,許以封王,爭取朱高熾歸順朝廷,離間他們父子。朱高熾接到書信之後看也沒看,原封未動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間計失敗。朱棣當上皇帝后,經常御駕親征打仗,期間都是由太子朱高熾監國,前後共六次。長時間的監國為朱高熾積累了大量治國經驗,從他登基以後的治國表現也可以看得出。他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停止了永樂帝開始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復興,讀書人的待遇比洪武、永樂兩朝要好。 因此,朱高熾並非扶不起的阿斗,而是一位開明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