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葩中的戰鬥葩21192043

    地位高不代表國力強。

    題目裡說了,宋,鄭這幾個國家地位高。春秋時代,當時的政治格局裡,血緣為主的分封地位還是佔很大影響的,比如鄭國王室近親,宋國商朝逸民,這裡的地位都是天然的,而非爭取的,所以春秋霸主是齊晉秦三國,而非哪裡杜撰的宋襄公,鄭莊公之流,他們只受尊重而非敬畏。

    到了戰國時代,完全是拳頭說話的時代以後,連周王室都變成個縣委書記了,那些攀附周王室成為王室重臣的諸侯自然不再受重視。

  • 2 # 一丹流青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鄭國、宋國和魯國都沒有地緣優勢。

    雖然說“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這說的是一個國家雄霸中原的情況。

    如果幾個國家,都擠在中原發展,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試想,這幾個國家都擁擠在中原地區,彼此的文明程度、人口和國力水平都差不多。誰要想吞併另一家,必然受到其他國家的攻擊,往往很難成長起來。

    因為在四戰之地,你要面臨的對手有很多。往往就在你快要成功的時候,背後就有諸侯國出手捅刀子了!

    反倒是在當時看來偏遠的晉國、齊國、秦國和燕國,擁有地緣政治優勢。

    一方面,這些國家可以享受中原文明的優越性。創造出比周邊野蠻部族更高的生產力。比如晉國,可以充分憑藉華夏的先進農耕技術,利用臨汾谷地和太原盆地的優越自然條件,發展它的農業,同時還可以利用當時先進的冶金技術,打造自己的先進軍事裝備,從而征服周邊的落後部落,幹掉赤狄和中山國,擴大自己的版圖。

    圍棋裡面講“金邊銀角草肚皮”。可以說,秦國、晉國、齊國等是真正意義上的“金邊”。背靠中原,可以藉助中原文明的優勢,穩步向外擴張,當力量集聚過後,反過來又可以向中原擴張自己的勢力,並逐步滅掉中原的這些小國家。

    而鄭國、宋國和魯國,則是處在“草肚皮”裡面。他們彼此混戰,互相放血,難以向外擴張。

    長此以往,“草肚皮”國家和“金邊”國家此消彼長,佔據“金邊”地緣優勢的秦國、晉國等國都逐漸成為了強國,而中原的這幾個“草肚皮”小國,都在彼此的爭戰中,互相消耗,削弱了自己。

    等到“草肚皮”國某一天醒來,發現自己當年看不起的邊遠小國成長為強國,而自己則變成了弱國。最終,“草肚皮”小國們被各個大國所吞併。

    所以說,要想成為強國,光靠自身的努力還不夠,必須佔據擁有地緣優勢的戰略位置,才能謀求持續的發展。

  • 3 # 楊朱學派

    縱觀整個春秋時期,第一強國無疑是晉國。稱霸長達140年,春秋第二強國楚國稱霸只有三年,春秋第三強國齊國稱霸約30年。這三個國家屬於第一梯隊的一等強國。

    第二梯隊的準一等強國有吳、越、秦。

    二等強國有四個:鄭國、宋國、魯國、衛國。

    三等小國有陳、蔡、曹、許等。

    四等不入流弱國有滑、六、英國。

    在春秋時期,是二等強國中,最令人惋惜的是鄭國。在鄭莊公時期,本來有希望進入一等強國之列。但鄭莊公沒有戰略眼光,不知道尊王攘夷之重要。與周天子結怨,一箭射中周天子的肩膀。這一箭射終結鄭國的崛起之路。使鄭國永遠淪為二等強國。

    鄭、宋、魯等二等強國的特點是,不具備爭霸實力。若國君非要去爭霸,則是自不量力,自取其辱(如宋襄公)。

    二等強國雖然不具備爭霸的實力,卻有較大的發言權。雖不能爭霸。卻可以與爭霸的強國討價還價,甚至能在一些中、小規模戰役中,戰勝一等強國。

    例如:齊國成為霸主前,齊宋聯合攻打魯國。魯莊公當時有才幹。三次戰勝齊宋聯軍。

    後來鄭國也在兩次中等規模戰役中,兩次戰勝楚國。

    當然,在大規模戰役中。二等強國根本無力與一等強國較量。

    春秋前期的關鍵二等強國是魯國。宋國發生饑荒,魯莊公救濟宋國。宋國國君痛哭流涕,悔恨不該跟隨齊國與魯國為敵。在宋國的調停下,齊魯結盟。齊魯結盟,是齊國稱霸的一個里程碑。

    從春秋中期開始,鄭國成為二等強國中最關鍵的。

    由於晉國的崛起,楚國若想與晉國爭霸,除了陳蔡兩個三等小國外,必須有鄭國的支援,才能挑戰晉國的霸權,且只有兩成勝算。

    在大規模爭霸戰中,楚國唯一一次勝仗泌之役戰勝晉國後。不等於楚國成為霸主。只有征服宋國,才算真正勝利。

    楚國繼續攻打宋國,宋國堅守數月。晉國忙著消滅境內的赤狄。沒有派兵救援。宋國投降,與楚國結盟。楚國成為霸主。大會諸侯於蜀。

    之後晉國國力越來越強。晉國先是鞌之戰中,打敗齊國,瓦解了齊楚同盟。又在麻遂之戰中打敗秦國,瓦解了秦楚同盟。【這兩次戰役都屬於晉楚爭霸戰,而非齊晉、秦晉爭霸戰】

    晉厲公時,鄭國已經投靠晉國。鄭國還伐楚國,取新石。楚國為挑戰晉國霸權。把汝陰之地割讓給鄭國,請求與鄭國結盟。

    楚鄭聯軍在鄢陵之戰中慘敗給晉國。從晉厲公開始,晉國成為超級霸主。晉悼公時,八年之內,九合諸侯。晉國國力、威望達到鼎盛。鄭國與晉國成為鐵桿同盟。

    失去了鄭國的支援,楚國完全失去了挑戰晉國霸權的能力。

    其實,宋、鄭、魯國原本就屬於二等強國。在春秋末期,國力沒有增強,實屬正常。

    吳越二國在春秋之時,國力遠在鄭、魯之上,卻早早被滅國。吳國在春秋後期被越國所滅。越國是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還是戰國初期四大強國之一,卻被楚懷王所滅。這才令人嘆息!

  • 4 # 五味社

    儘管鄭宋魯三國地位崇高,但霸主一直在齊晉楚秦之間輪流轉。

    如果以“周禮”作為國家地位的衡量標準,鄭國、宋國、魯國地位實屬崇高。

    但崇高並不代表就是強國,強國的依託是強大的軍事實力,比如齊國,齊桓公時期,齊國軍事實力強大,但他講究“仁義”,擔當霸主名正言順,諸侯皆服之。相比楚國,楚國軍事實力也很強,但最初僅為戰爭機器,不講究“仁義”,常滅他國(春秋前中期,戰爭是為了恢復周禮,而不是要滅國)因此楚國有成為霸主的實力,卻被諸侯國當作蠻夷。

    鄭國軍事實力很強,千乘之國,鄭莊公是第一位霸主,但他之後,鄭國陷入內亂,終究沒有緩過勁來。

    宋國講究仁義,但軍事實力一般,沒有稱霸的基礎。“泓水之戰”中被楚國打敗,從此之後,諸侯國之間再無義戰。

    魯國尊崇周禮,軍事實力較強,一直和齊國爭奪東方霸主,但最終陷入公卿之亂,元氣大傷。

    其實,鄭國、宋國、魯國皆處於四戰之地或者兵家必爭之地,生存空間幾乎為零,稍有不慎,就永無重生之日。

    相反,從楚國、晉國、秦國發展歷史來看,它們的生存空間極大;而齊國雖偏於東方一隅,偶有內亂,但不至於造成衰敗。田陳篡齊,齊威王有鄒忌、田忌、孫臏輔佐,齊國驟然強大。

  • 5 # az2777

    這跟分封的佈局有關,親貴諸侯大多封在黃淮之間,這裡的土地最為肥沃,也因此封得比較密集,邊疆地區開發晚,分封比較稀疏。在中心地帶前期還好,後期限制發展空間,回過神來,四至之地東南西北齊楚秦晉都發展成龐然大物了。

    四至之地之所以壯大,是因為早期大家打的都是難度比較低的野人,後期才是諸侯互毆,邊疆諸侯比較分散,有更多野地可以打。

    網上找一下早期的西周分封圖就明白了,我就不貼圖了

  • 6 # 謀士說

    一句話總結:“都是後人不爭氣造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周平王東遷以後,最先崛起的是鄭國,可以說鄭莊公在位的時候鄭國最牛逼,由於鄭莊公在周朝做卿士,但是鄭莊公佔著位置有不履行職責,常常不在周朝。周桓王就想把他的職位撤銷,另立他人,這導致鄭莊公非常不滿。於是,兩國交惡,周桓王召集陳、蔡、衛、虢四國討伐鄭國。結果鄭莊公的部下祝聃在繻葛交戰時差點把周桓王給射死,好在只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要是一箭射死,不知道鄭莊公如何收場。

    鄭莊公在當時不僅僅挑戰周天子的權威像宋國、衛國、魯國在當時都被鄭莊公打敗過。只是,他死後國家一下變亂了,但是這種亂又不像齊國變亂以後在春秋還有一些話語權。但是,鄭國變亂以後,就成了大國爭奪的魚肉。主要是地理位置不好,夾在大國之間。尤其是後來晉國稱霸以後,鄭國被晉國和楚國來回的爭奪,反正不至於亡國,也無法崛起,在戰國時期最終亡於南韓。

    宋國之所以在春秋地位很高,當時的宋國是商紂王的兄長微子啟的封國,且宋國建立之初就被封為公爵。所以,宋國的地位相當的高,向後來的齊國、晉國都是侯爵,而宋國最開始就是公爵。宋國在春秋歷史上登山歷史舞臺,是宋襄公在位的時候。齊國霸主齊桓公晚年,為了不讓齊國變亂,於是把世子昭委託給宋襄公。齊桓公死後,齊國眾公子爭奪君位,世子昭逃到宋國。宋襄公受命護送齊國太子回國繼位,此後宋襄公仗著自己護送齊國國君有功,想代替齊桓公稱霸,於是發起了一次會盟。

    在會盟的時候被楚國羞辱了一番,還被捉住,好在楚國將他放了。但是,宋襄公認為楚國不講信用,於是討伐楚國。宋襄公號稱是仁義之師,與楚國交戰的時候,本來楚軍在渡河的時候宋國可以趁機攻打,宋襄公覺得那樣不仁不義,等楚軍過河後在交戰。最後,兩軍在泓水交戰,宋襄公被楚軍射中了大腿,最後宋國打敗而歸,宋襄公回國養傷,第二年由於傷勢過重不治而亡。其實,宋襄公死後,就是楚國和晉國的天下,這兩個國家一直打到三家分晉才罷休。所以,宋國自然無法崛起,主要是宋國的君主,沒有什麼宏圖大志,和鄭國一樣,一直是大國爭奪的物件。到戰國的時候,宋國最終亡於齊國,不過齊國吞併宋國以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終被五國討伐,差點亡國。

    我們再來看魯國,其實魯國的地位非常高。主要是魯國曾是周公的封地,且魯國一直被視作禮儀之邦,天子繼位,或者諸侯結婚什麼的,基本會邀請魯國的國君主婚。在西周滅亡以後,西周的文化典籍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但是魯國的禮儀文化儲存相當的完整。所以,周天子東遷以後,魯國便成為了當時的禮儀文化中心。孔子能成為大儒,主要得益於魯國儲存的經典著作很多,孔子在博覽群書以後,晚年修訂了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如果,不是魯國的文化儲存完整,孔子估計也編撰不出所謂的“六經”。此外秦朝統一六國以後,六國的書籍遭到了毀滅,但是魯國的國史《春秋》卻儲存下來了。魯國在歷史上並不強大,但曾經也多次打敗齊國,讓齊國刮目相看。不過,魯國一直是小國,他一直與強大的齊國為鄰,之所以沒有被吞併。就是魯國擁有不可代替的文化,且魯國是周天子最親的兄弟國家,兩國一直保持著親密的聯絡,所以很多國家對魯國非常的尊重。不過,在戰國後期,諸侯進入瘋狂的兼併時期,魯國也沒有逃脫滅亡的命運。公元前256年,魯國最後亡於南方的楚國。

  • 7 # 目西

    先說結論,三國與齊秦晉楚四國的發展相比可以概括為“先天不足”“後天乏力”“已成定局”!

    1、西周後期政治制度不允許宋、魯三國對外進行兼併戰爭,對齊、楚、晉、秦則很友好。(先天不足)

    2、春秋前期周天子衰微,諸侯出現擴張的政治時機,秦、晉借地緣優勢繼續發展壯大,尤其是晉國,開始南下爭霸,鄭、宋、魯三國形成相互制約!(後期乏力)

    3、爭霸戰爭開始之時,鄭、宋、魯三國處在,晉、齊、楚三國環繞之下,基本是等宰的羔羊。(已成定局)

    先說第一點:因為政治優勢,齊楚早在西周已經成為大國,晉秦借周天子式微擴張起來(先天不足)

    齊國在太公時期就取得了征伐天下的政治權力,同時在與山東半島上的土著鬥爭中獲得勝利【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亂,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

    楚國早在周夷王時,就與中原各國逼格不同,打出“我蠻夷也”的號令開始擴張。【當週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乃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

    晉國在建國之初並不是非常強大,“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但是因為周厲王時期華人暴動,加上週幽王時期的混亂,晉國取得了攻滅西戎合理機會,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周天子的支援。試舉一例,周宣王三十九年與姜戎發生了千畝之戰,這一戰周宣王戰敗,而晉穆侯卻在千畝之戰中立了大功,這是春秋之前的事情。

    秦國生來就在跟西戎打仗,周孝王封秦嬴的時候目的就在和西戎,周厲王時,西戎反叛,後來“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雖然秦國有伐西戎的先天優勢,有擴張自己地盤的政治理由,但是過程並不容易!還一度出現秦君被殺,被抓的情況,也可以說是危險與機會並存)“周宣王乃召莊公昆弟五人,與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於是復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駱地犬丘並有之,為西垂大夫。”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犬戎之亂時“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的重要原因!

    以上四國早在西周時期就取得了擴張的政治基礎,齊楚這時已經超越,魯、宋,秦晉則在不斷髮展至少不弱於魯、宋。而魯、宋兩國則沒有這種基礎!他們周邊都是周天子的封國!魯國多次因為內政原因遭周宣王討伐【武公九年春,武公與長子括,少子戲,西朝周宣王。宣王愛戲,卒立戲為魯太子。是為懿公。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與魯人攻弒懿公,而立伯御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魯,殺其君伯御】這就能告訴我們魯宋兩國膽敢在西周兼併鄰國,必定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而且宋國還是殷民!

    再說第二點:春秋初期,周天子勢力再次衰弱,前期的擴張讓晉秦有實力抓住這波擴張機會,而鄭、宋、魯三國卻因此陷入三家相互制約!(後天乏力)

    春秋時期周天子的政治軍事勢力出現歷史新低,各國諸侯都開始看不起他們了,率先蹦出來欺負他的是鄭國和魯國。【鄭莊公三十七年,莊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陳、蔡、虢、衛伐鄭。莊公與祭仲、高渠彌發兵自救,王師大敗。祝聸射中王臂。】鄭莊公不但給周王肩上來了一箭,還和周王相互交換了人質,並夥同周王的親戚魯國搶周王的地“魯隱公八年,與鄭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許田”

    以上的事件告訴我們鄭國、魯國在這一時期終於獲得了擴張自己的機會,但是環顧四周一看!完蛋,身邊強國林立,魯、宋、鄭、衛這四個誰也滅不掉誰啊!更別提東面的齊國了,鄭莊公還活著的時候他兒子就這樣說“我小國,非齊敵也。”!

    以下三條是魯國與宋鄭衛三國的較量“魯桓公二年,以宋之賂鼎入於太廟”“桓公十六年,會於曹,伐鄭,入厲公”“魯莊公五年冬,伐衛,內衛惠公。”這時候齊國的桓公已經要稱霸了!秦國不斷的在滅小國家擴張,只有晉國出了點問題曲沃開始強大陷入內亂,而等曲沃小宗取代晉國大宗後,晉獻公就“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要開始南下爭霸了!

    (這是我簡單做的表格,可以比較明確看到秦魯在這一時期的發展情況)

    雖然這一時期鄭、魯、宋三國也在擴張,但是他們因為周邊強國林立,與楚、晉、秦相比則差多了,尤其是楚、晉開始北上和南下爭霸

    第三點:由於前述兩個時期,到這第三階段,鄭宋魯已經成為了晉楚齊三國環繞下的待宰羔羊,就是自然而然了,雖然他們依然試圖擴張,不過已經成了其他大國操縱的棋子,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了!

  • 8 # 沅汰

    西周的分封制從周文王時開始,在王畿之內透過分封擴充套件周人佔有的土地以及擴張勢力。周武王克商以後在殷商王畿內分封邶、鄘、衛即設定了三監 ,同時分封同姓親屬以及身居要職的重臣,都在王畿之內。周成王時周公又大規模擴充套件分封,分封宗親擴充套件周朝的疆土和統治勢力。成康時期西周大量封建親戚以為蕃屏。

    分封有同姓諸侯,也有異性諸侯,有王畿之內的,也有千里之外的。比如宋國、魯國、鄭國這三個諸侯國,都是分封的諸侯,但三種情況完全不同。

    宋國是殷紂王庶兄微子啟的後裔。三監之亂平定後,周公以微子啟為殷後以奉先祀,封於商丘立宋國。宋國是公爵國,地位很高,可以用天子禮樂奉殷商宗祀,與周為客。宋國疆域包括今天的河南東部,江蘇西北,山東西南。作為中原大國的宋國不僅疆域大,而且盡是膏腴之地。宋國是“三恪”之一,雖是異姓諸侯,但在周的地位很高。

    魯國是個姬姓國,與周王室同宗,但它並不在王畿之內,遠在東夷的舊地。《尚書》記載,“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候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這其中提到的“奄”在《墨子》和《韓非子》裡稱為“商奄”,奄的位置在現在的山東曲阜。奄國是商的與國,就是盟國、友邦,是嬴姓國,成王封周公於奄,改稱魯,周公之子伯禽就國成為始封的魯侯。此外魯國的特殊之處還在於,因為周公的輔佐之功,成王特許魯國世代以天子禮樂祭祀周公。

    鄭國也是姬姓國,但鄭國的情況又與魯國不同。鄭國獲封於西周末年,本來是畿內小國。鄭國的始封君名字叫姬友,據《史記*鄭世家》記載姬友是“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姬友獲封於鄭地,鄭地在陝西華縣以東。周幽王時,作為西周司徒的鄭伯姬友看到王朝已經行將毀滅,考慮到鄭國的生存之道,決定遷徙鄭國,他看中的地理位置在《史記*鄭世家》裡說是“洛之東土,河濟之南”,也就是現在河南新鄭一帶。鄭桓公姬友與周幽王一起被犬戎殺於驪山之下。鄭桓公死後,其子掘突被鄭人立為國君,掘突奪取虢、鄶、鄔、蔽、補、丹、依、(黑柔)十邑之地作為鄭國建國的基礎,這才有了春秋時期的鄭國。

    在春秋時期,與周為客的宋國只是表面上有高等爵位,而實際上只是個微弱小國。魯國的地理位置偏於東夷,向西有陳、蔡、鄭、曹等等許多的中原小國以及周王室的王城洛邑,並沒有什麼太好的發展空間。鄭國更是深陷在中原小國中間,四方皆無出路。真正在春秋時期壯大起來的諸侯國都是遠來居於偏遠和地位並不高的諸侯國,比如秦國和楚國,正因為地處蠻荒,所以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9 # 晉公子

    01

    “克段於鄢”是鄭莊公走向霸業的起點。此時的他已經解除了鄭國分裂的最大隱患。往後鄭國的主要精力將轉向對外擴張了。那接下來莊公將會怎麼做呢?《左傳》載:

    鄭共叔之亂,公孫滑出奔衛。衛人為之伐鄭,取廩延。鄭人以王師、虢師伐衛南鄙。

    ——《左傳·隱公元年》

    叔段出逃,他的兒子公孫滑前往衛國求援。因為自鄭桓公、鄭武公以來,衛、鄭兩國世代交戰,故而衛國出兵支援叔段,為他站臺。

    也就是在這兒,《左傳》記錄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件:鄭莊公拉起了一支三國聯軍向衛國發動報復,聯軍的組成包括周天子的王師以及畿內諸侯西虢國的軍隊。

    這件事昭示了此後多年鄭國建立霸權的一貫手段,那就是,

    鄭莊公利用了祖、父以及他本人連續三輩出任周朝卿士的政治資歷,將周天子牢牢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不但以天子的名義征伐四方,甚至直接調動王師及其他畿內諸侯的軍隊參戰

    公元前722年與衛國交兵只是聯軍行動的開始,根據《左傳》的記載,此後鄭莊公還組織過多次類似的軍事行動:

    公元前718年,鄭莊公統率東周王師與邾國軍隊一起攻打宋國,報復宋國此前對鄭國發動的東門之役;

    同年,鄭莊公還以周朝卿士的身份指揮虢國軍隊進攻宋國,並且重創宋軍……

    在鄭莊公積極用兵的那些年裡,晉國正為曲沃與翼城兩系的內戰所苦,無暇外顧;

    秦國忙於驅逐戎狄,鞏固自己在關中的根據地;

    齊國遠在東海之濱,進軍中原的腳步遭到同樣地處山東半島且勢均力敵的魯國的阻滯;

    至於楚國,它的強國之路才剛剛起步,北伐中原還只是一個尚未進入實施階段的遠景目標。

    環顧宇內,此時的鄭國,雖然只夠得上一個中等國家的體量,但當鄭莊公將鄭國與東周整合為一個緊密的政治軍事同盟之後,中原大地上還真沒有哪一路諸侯能夠獨立與之抗衡。

    02

    鄭、周軍事同盟是鄭國霸權的基石,可維持這個軍事同盟關係的穩定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鄭莊公是以王朝卿士的身份挾天子以令諸侯,於禮法有悖;而周天子呢,權威雖然衰落,卻又心有不甘。他就像一隻乳虎,雖然也可能暫時屈服於鄭國的鐵鏈,卻絕不會被馴化為一條溫順的看門狗。

    從這個角度看去,鄭、周軍事同盟的結構性矛盾是難以調和的,鄭莊公對東周的政治、軍事資源透支得越狠,雙方的衝突也就會爆發得越快。

    事實上,鄭國與東周的蜜月關係的確也沒有維持多長的時間。雖然在周平王東遷洛邑的過程中,鄭國給予了他莫大的幫助,但是到了周平王的晚年,他與鄭莊公的矛盾便已趨於尖銳化了。《左傳》曰: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

    ——《左傳·隱公元年》

    為了制衡鄭莊公,打破他獨秉周政的局面,周平王曾經一度嘗試提拔西虢國的君主虢公忌父與鄭莊公共治朝局。這個局面一旦成形,便會對鄭莊公造成雙重的損失:

    一方面虢公協理朝政,東周的大小事務就不再是鄭莊公一張嘴說了能算的;另一方面,虢公都坐到與鄭莊公平起平坐的份兒上了,以後他虢國的軍隊,鄭莊公還能以卿士之名隨意呼叫嗎?

    因此,提攜虢公的風聲剛一放出來,鄭莊公馬上表示了強烈反對,迫使周平王收回成命,並且以周、鄭雙方交換人質的方式達成新的同盟協議,以彌縫業已出現裂痕的邦交關係。

    可惜天意弄人,被周平王指為人質送往鄭國的王子狐沒能再回到成周,不久便客死鄭國。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駕崩,王子狐的兒子姬林即天子位,是為周桓王

    年輕的新天子血氣方剛,他免不了將父親的死與鄭莊公的專橫跋扈聯絡在一起,剛一上臺就宣佈要繼續執行祖父周平王的遺策,命虢公忌父協理朝政。

    《左傳》記載:

    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左傳·隱公三年》

    新一輪的周鄭衝突有了明顯的升級趨勢。

    公元前720年三月周平王去世,當月周桓王便宣佈了對虢公忌父的任命,而鄭莊公方面也迅速做出了響應,次月便命祭足為帥,率軍割取了畿內諸侯溫國尚未成熟的麥子。

    向東周的畿內小邦出手,而沒有直接針對成周採取行動,說明鄭莊公對周桓王的警告還留有餘地,但周桓王顯然不領這個情,仍然固執己見,不肯妥協。

    於是到了秋天,鄭莊公只得再度施壓,派軍割取了成周的稻穀——把鐮刀插到了王室的田畝上,鄭國與東周的矛盾算是公開化了。

    對周桓王來說,他此時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東周不僅在國防安全上倚仗鄭國,在經濟上同樣受到鄭國的制約。就在鄭莊公連續兩次搶奪穀物之後,《左傳》記載:

    武氏子來求賻,王未葬也。

    ——《左傳·隱公三年》

    鄭國把錢袋子一勒緊,周桓王連給祖父周平王辦喪禮的費用都擠不出來,還得派專使腆著臉去魯國化緣。經濟制裁的手段運用到這個地步,鄭國頗有點兒趕狗入窮巷的味道了。

    不過從鄭莊公一生的執政特點來看,他雖然強勢跋扈,卻又謹慎節制,懂得適可而止。

    就像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那樣——一面在新聞釋出會上與美華人吵得劍拔弩張,一面又專程在小布什總統過生日的時候送去玫瑰花。

    03

    眼看著經濟制裁的槓桿已經推到底了,再往前跨一步,周、鄭雙方就只能兵戎相見,鄭莊公不失時機地踩了一腳剎車,在自己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親往成周朝覲桓王,意圖緩和關係,開啟周、鄭雙方間的“破冰之旅”。

    但讓他失望的是,周桓王這個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子不但“不解風情”,而且還將鄭莊公的善意錯當作軟弱可欺。就在兩年之後的公元前715年,周桓王又頒佈了兩道旨意:

    其一是正式任命虢公林父為周朝右卿士,與左卿士鄭莊公分享權力;

    其二是以“置換”的名義,索取鄭國的鄔、劉、蘇、邘四邑,將本不屬於周天子直轄的蘇忿生12邑“交換”給鄭國。

    從地圖上看,周桓公攫取的鄭國四邑(標註為紅圈者)中,鄔邑、劉邑和葛邑都在黃河南岸

    奪取前兩座城池意味著把住了鄭國通往成周的東大門,奪取後一座城池則解除了鄭國對成周以北的黃河渡口孟津的威脅。

    反觀“置換”給鄭國的12座城池(標註為黃圈者),全部位於黃河北岸,太行山與中條山的南麓——也就是河內之地

    本來鄭國的版圖經營就偏重於黃河南岸,除了公元前720年赴溫割麥之外,鄭國絕少向黃河北岸用兵,因此鄭國在河內素無根基。

    再考慮到此時的黃河渡口棘津為衛國所據,東周又控扼孟津,鄭國對河內的力量投送就更顯困難。

    漫說此時這12座城池的管轄權還屬於蘇國,不在周天子手中,根本不可能向鄭國交割,就算真能向鄭國交割,鄭國也不一定能長期據守。所以這是一次標準的空手套白狼的買賣。

    周桓王祭出這麼陰損的招數,似乎表明他已經下定了壯士斷腕的決心,要重整成周的防務,從地緣戰略上與鄭國做切割。

    而鄭莊公似乎也不再對周桓王抱有希望了,就在桓王易地的次年,鄭莊公做出了這樣的迴應:

    莊公怒周弗禮,與魯易祊、許田。

    ——《史記·鄭世家》

    祊是鄭國助祭泰山的封地,是周宣王賜予鄭國始祖鄭桓公的祖產。而許田則是魯國朝覲京師的湯沐邑。

    根據西周禮制,天子分封的土地,諸侯不能私下交易。鄭莊公明知故犯,向魯國提出以祊換許的建議,為的就是要給周桓王一個難堪:

    東周現在已經衰落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能守住巴掌大的王畿就不錯了,巡狩四方、旅於泰山就豈是你個沒落天子所能奢望的?

    天子既來不了泰山,那我還留著祊田給誰助祭呢?我既然不用去助祭,那魯國也就沒必要定期來朝覲你了。

    交易祊田所傳遞出的政治訊號極其敏感,這等於明告天下,鄭、魯兩國不再承認周桓王作為共主的權威了!

    04

    一眨眼的功夫,王朝倚重的兩個姬姓雄藩同時宣佈脫離中央的控制,聽到這個訊息,桓王憤怒至極,

    於公元前707年宣佈削奪鄭莊公王朝左卿士的職位,並與當年秋天率領周、陳、蔡、衛四國聯軍對鄭國發動攻擊,結果在繻葛遭到了鄭莊公的迎頭痛擊,甚至連周桓王本人都負了箭傷。

    在繻葛告捷後的短時間內,鄭莊公的威望因此大增,甚至連此前多年的宿敵衛國也懾於兵威,歸附到了鄭國旗下。

    但是從長遠來看,我認為,鄭國霸權的衰落也正是從繻葛之戰以後開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妨想一想後世與鄭莊公同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吧。

    公元前219年,孫權上書曹操,稱說天命,勸曹操即天子位。可曹操看到這封書信之後,卻冷笑著對身邊的幕僚們說:“瞧瞧,兔崽子想把我架到火上去烤!”

    曹操一眼就看穿了,孫權的這封信表面上是恭維,私下裡卻想要給他下套。

    如果漢獻帝還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曹、孫之間的關係就永遠是中央與地方的上下級關係。

    假如曹操代漢自立,廢掉了漢獻帝這張王牌,那孫權如法炮製,黃衣稱朕,曹、孫之間就會變成平等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孫權不但得了實惠,還把“篡漢”的屎盆子扣到了曹操的頭上,精明如曹操,能吃這個虧嗎?

    和曹操相比,鄭莊公可就不那麼精明瞭。原本,鄭莊公的優勢正如《左傳》所說的那樣“以王命討不庭,不貪其土,以勞王爵,正之體也。”(《左傳·隱公十年》)。

    可是一易許田,再戰繻葛,鄭莊公雖然透過這雷霆手段迫使周桓王服了軟兒,但周天子殘存的威信也因此掃地殆盡。從此之後,“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成了一個只存在於歷史記載中的遺蹟。

    天子的權威既然崩潰了,那鄭莊公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復存在。此時東周已殘,鄭國孤立無援,僅憑一己之力,鄭國能抵擋齊、楚、秦、晉四大國的強勢崛起嗎?

    繻葛之戰後的第二年,北戎南下侵略齊國,鄭莊公命令太子忽率軍救齊,大敗戎師。感念鄭國的援手,齊僖公提出要與太子忽結一門親事,以固齊、鄭之好,但太子忽卻委婉地表示了拒絕,理由是:“齊大非偶”。

    實話實說,多年前我第一次知道“齊大非偶”這個詞並不是因為《左傳》或者《史記》,而是因為張恨水的小說《金粉世家》。小家碧玉冷清秋與豪門少爺金燕西的婚姻在張恨水的理解中便是“齊大非偶”。

    張恨水對這個典故的理解可能得自司馬遷,因為《史記》對“齊大非偶”的解釋是:

    “我小國,非齊敵也。”

    ——《史記·鄭世家》

    此時的鄭國當真體量那麼小,不是齊國的敵手嗎?當然不是!

    別的不說,單從軍隊規模上講,鄭國在公元前718年伐衛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三軍,而齊國要遲至公元前685年管仲改革之後才逐步建立起與鄭國相仿的軍隊規模。至於後來的春秋霸主晉國,到公元前661年也不過擴編到上、下兩軍而已。

    太子忽所說的“齊大非偶”,並不是說齊大鄭小,自慚形穢,而是擔心自己一旦擅自與齊國聯姻,父親鄭莊公會猜忌他外結強援,圖謀不軌。

    太子忽是一個嚴守政治規矩的好兒子,但鄭莊公卻算不得是個善於治家的好父親。就在太子忽拒婚的當時,鄭國大夫祭仲勸他道:

    君多內寵。太子無大援,將不立,三公子皆君也。”

    ——《史記·鄭世家》

    鄭莊公寵幸女人太多了,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都巴望著讓自己的兒子取代太子。公元前701年,一代強人鄭莊公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的身後事不幸被祭仲言中了。

    莊公屍骨未寒,幾個兒子便因奪嫡鬧得不可開交,鄭國從此陷入了長達20餘年的內亂紛爭。當這輪動盪終於過去的時候,齊桓公已像巨人一般在東方強勢崛起,齊大鄭小,終成事實。鄭國三公所創立的光輝時代也就此永遠地埋入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 10 # 無筆

    孟子說“春秋無義戰。”此言有理,為何呢,因為在這個著名的大亂世之中,諸侯互相吞併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如果說早期還有一些遮羞布的話,那麼到了中後期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強食——“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春秋開始之前的漫長西周王朝統治的年歲中,在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的領導下,西周對待功臣和宗室以及古代帝王后裔,採取的都是封土建國的政策。

    作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很是太平無虞的與眾諸侯國相處了許多年,作為諸侯國,享受極大地自主權,但必要的義務也需要承擔,比如說為周王室開疆拓土、向周王室提供朝見述職以及繳納必要的供奉。

    然而,總體來講,西周的這種分封義務與權力不足以維持必要的平衡。在百年後,隨著周王室權勢日益衰微,諸侯國一個個的都開始膨脹,兩相對比,諸侯國野心紛紛起來了——西周滅亡的過程就可以看出諸侯國“申國”的影子。

    在東周站穩腳跟後,其實已經喪失了很大的權威,以往那些所謂的宗室諸侯,尤其是當年為了照顧他們而封在中原腹心地帶的諸侯,他們往往沒有什麼像樣的擴張物件,也沒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很快就遭到了類似楚國伐隨的事情——晉國巧使妙計假虞滅虢。

    如果稍微研究一下,就會吃驚的發現假虞滅虢這件事相當了不得,因為這倆被滅掉的國家,在春秋之前乃至春秋早期,那都是一等一的大國、與周王室關係密切,地位極高且護衛周天子所在的兩個國家,卻遭到了如此亡國破家之事,周天子對此不但不聞不問,還需要對晉國進行表彰和讚揚。世界上沒有比這更瘋狂的事情了。

    因為在西周滅亡之後,平王東遷這段歷史的開展揭開了東周的歷史,東周的歷史就是春秋戰國的歷史,平王正式登基後,由於他是害死幽王的申國國君所支援的君王,此後很不得其餘宗室諸侯的敬重,甚至不少位於中原腹心地帶的姬姓諸侯國直接表示反對,但是鄭國、秦國、晉國都表示強烈支援,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此後的東周王室對於那些新興的諸侯非常懼怕,或者說非常依賴。

    這裡要特別說一下,鄭國是個比較特殊的國家,他也是姬姓諸侯,但他卻是最早在春秋稱霸的諸侯國,“天下諸侯,莫非鄭黨”,但是鄭國有一個大毛病,它的率先稱霸完全是因為東周王室被它握在手裡——周平王東遷這件事鄭國出力最大,但是這依舊沒有逃脫姬姓諸侯國的普遍問題——沒有發展空間。

    再換句話說它只是一個區區的千乘之國,又在東周王室附近,總不能吞了東周王室吧,並且更要命的是周圍沒有什麼適合開拓的疆土,所以一旦到了春秋後期,它國力就不行了,最後被那個被秦國壓著打的南韓所滅,非常悲慘。

    和上文虞國、虢國、鄭國地位相當的還有魯國,同樣和周王室關係密切、甚至比它仨地位還要高崇:“姬姓宗邦,諸侯望國,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它又遭到了什麼樣的對待呢?據史料記載,魯國被那個上文提到的“我本蠻夷”的楚國給絕祀了,什麼叫絕祀,那就是滅國了,非常的輕鬆。

    為什麼呢,還是上文分析過的,像他們這些和周天子關係匪淺的宗室之國,當年分封的時候就很照顧,給的都是沒有什麼危險的地方,但反過來說,這些地方也沒有開拓的可能性,根本沒有戰略縱深,周圍基本上都被開發過了,發展空間太小,根本比不上那些當年因為分封到邊遠地區而不得不拼命開拓的小國。

    最後說一說那個春秋時期的最大笑料宋國,宋國屬於古代帝王后裔的封國,爵位很高,屬於公爵,所以他總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古君子之風”,在春秋無義戰的這種時代,打個仗非要等對方過完河、擺完軍陣,所以等待他的只有悲劇——被那個總是嚷嚷自己是蠻夷的子爵國家楚國給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人生啊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