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洋
-
2 # 步武堂
晚清著名的三位“鐵帽子王”: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以及慶親王奕劻,是自咸豐之後的跨同治,光緒,宣統三朝的清王朝最後的三位主政王爺。自咸豐朝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之後,僅有的兩位總理大臣,一個是恭親王奕訢另一個就是慶親王奕劻,其中,慶親王奕劻還是宣統朝成立“皇族內閣”的首位內閣總理。
這三位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的王爺,有兩個共同的特點,第一,他們都算是咸豐皇帝兄弟,恭親王奕訢和醇親王奕譞和咸豐皇帝是一個爹,而慶親王奕劻則是和咸豐皇帝一個太爺爺(乾隆)。
說起來,慶親王奕劻的血緣關係更遠一些,但是別小看了這個“大器晚成”的慶親王,他不僅是清王朝最後一個“鐵帽子王”,而且是晚清的名副其實的“首富”,也稱作“第一貪官”,在整個大清朝接近三百年的歷史上,大概只有和珅比他厲害。
第二個共同點就是,這三位的“世襲罔替”的親王爵位,實際上都是慈禧太后封的,也就是說,在咸豐之後,整個大清朝的實際掌權人就是那個“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而這三位“鐵帽子”親王,就是慈溪太后的最核心的支持者和代言人。
我們可以看看這幾位鐵帽子王的簡略的人生軌跡,大約就會知道,為什麼這三位為什麼能被封為“鐵帽子王”。
先說說最早被封為鐵帽子王的愛新覺羅·奕訢。
愛新覺羅·奕訢,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異母兄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有一種說法,就是道光皇帝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之間一直是搖擺不定的。普遍的一個認識就是奕訢的能力要比奕詝強很多,奕詝最終能在繼位爭奪中勝出,幾乎就是他的那個善於“另闢蹊徑”的杜老師的傑作。道光皇帝的遺詔有兩個,一個是確認奕詝為太子,另一個就是封奕訢為“恭親王”。
咸豐年間,奕訢擔任了包括領班軍機大臣在內的非常多的重要職務,同時擔任鑲紅旗蒙古都統,鑲黃旗漢軍都統,以及管理正藍旗覺羅學事務。他擔任的職務還包括領侍衛內大臣、統管中正殿、武英殿、宗人府等重要部門。
咸豐五年,因為其母孝靜成皇后(即靜太妃)病重,奕訢為之請求咸豐帝晉封皇太后,咸豐帝含糊答應,奕訢即傳旨冊封,咸豐帝不滿。二十一日,即葬生母康慈太后之次日,奉旨罷免一切職務,回上書房讀書,仍令內廷行走,管理中正殿等處事務。但此後不久他又基本上全面恢復了朝廷‘首輔大臣’的地位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奕訢臨危受命,擔任議和大臣。九月十五日,十六兩日,奕訢分別與英使、法使簽訂《中英北京條約》與《中法北京條約》,挽救了清王朝的命運。
他主持議和以及進行的大量的善後事宜贏得了西方對他的好感,為他以後外交活動創造了條件。在議和期間他籠絡文祥(戶部侍郎)、桂良(文華殿大學士)、寶鋆(總管內務府大臣)、勝保(副都統),形成了一個新的政治集團。這是他透過議和撈到的政治資本。
咸豐十年十二月十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設立,出現了軍機處以外的另一中樞政府機構,奕訢出任總理大臣。自此,總理衙門取代理藩院,成為專門的外事機構,使清代的外交產生重大突破。衙門還領導了後來的洋務運動。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奕訢授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與英、法、俄談判,並且簽訂了《北京條約》。
咸豐十一年七月,咸豐帝在熱河病死,兒子載淳繼位,改年號為"祺祥"。幼主沖齡,咸豐帝遺詔令載垣、端華、肅順等8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顧命輔政,史稱“顧命八大臣”。
"祖制重顧命",按親疏遠近關係,應該是奕欣排在第一位,但咸豐帝卻把奕訢摒棄於顧命大臣的行列之外,這更加深了奕訢與載垣、肅順等人的矛盾。咸豐帝去世後,奕訢協助慈禧太后政變(辛酉政變),被授予議政王,在軍機處擔任領班大臣。他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的職務主管王朝外交事務,自此總攬清朝內政外交,權勢赫赫。
為了求強求富,增強鎮壓太平天國和抵禦外侮的能力,奕訢支援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大搞洋務運動,以興辦軍事工業為重點,也興辦民辦工業,中國的近代工業從此起步。為了洋務事業,興辦新式學校,派出留學生,促進了近代教育事業發展。奕訢奏請兩宮皇太后重用曾國藩,與列強極力維持和局,借師助剿,終於鎮壓了太平天國,贏得了同治中興,奕欣獲得"賢王"美稱。
同治三年(1864年),奕訢同意烏里雅蘇臺將軍明誼簽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新疆大片領土割給沙俄。同治九年(1870年)五月,天津爆發反洋教鬥爭,群眾焚燬教堂,殺死法國領事和外籍教士多人。在處理這起重大涉外事件中,奕訢明知"曲在洋人",卻在法國等列強的要挾下,一再遷就,息事寧人,支援曾國藩鎮壓群眾,懲處天津知府和知縣,了結天津教案,取媚洋人,與外國"曲全鄰好"。
慈禧太后利用了奕訢,也給予了奕訢巨大權力。但隨著奕訢地位高升和聲名鵲起,恭親王奕訢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於是慈禧太后利用一切機會對他進行打擊,使奕訢一直浮浮沉沉。
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初五,編修蔡壽祺彈劾奕訢,說他攬權納賄,徇私驕盈,太后命令查辦,七日就以其目無君上,免去議政王和其他一切職務。朝中大臣求情,慈禧太后才允許他在內廷行走,並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但免去了議政王職務。這是奕欣遭受的第一次打擊。
同治八年(1869年),奕欣支援殺掉慈禧太后親信安德海 ,為慈禧太后所恨。
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九日,奉懿旨加恩親王世襲罔替,奕訢成為了清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之一。
同治十三年,奕訢等十重臣當面勸諫同治帝不要修治圓明園,,同治帝大怒,斥奕訢:"此位讓爾,何如?"二十九日,再力諫同治帝,同治帝發硃諭革其親王世襲罔替,為郡王,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次日釋出。八月初一日,兩宮太后干預,賞還親王世襲罔替。
反覆的浮沉磨平了奕訢往日的稜角,挫敗了他的銳氣,遇到大事他提不出應對的策略。中法戰爭中,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對於戰與和拿不定主意,軍隊節節敗退。
光緒十年(1884年)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藉口奕訢"委靡因循"免去他的一切職務,奕欣集團全班人馬(武英殿大學士寶鋆、吏部尚書李鴻藻、兵部尚書景廉、工部尚書翁同龢)被逐出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光緒十二年十月,奉懿旨賞還親王雙俸。 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奉懿旨,賞添頭等、二等護衛各一員,三等護衛二員。 光緒二十年又起用為總理衙門大臣,並總理海軍,會辦軍務,內廷行走,但毫無作為。
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奕訢病逝。終年66歲。諡"忠",加恩進賢良祠,併入皇家太廟。 其孫溥偉襲爵恭親王。
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異母弟。母為莊順皇貴妃烏雅氏,他的大福晉為慈禧太后胞妹,也就是說他是慈禧的妹夫。他本人也是晚清政治家,光緒初年軍機處的實際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奕譞被封為醇郡王。在咸豐朝,奕譞最大的功勞,就是咸豐帝死後與恭親王奕訢配合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所以慈禧太后開始重用奕譞。
同治三年,奕譞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晉封親王。光緒登基,他又被加封親王世襲罔替。光緒十年,恭親王奕訢所帶領的軍機處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稱甲申易樞,奕譞開始以商辦之名接掌政權。光緒十一年(1885年),總理海軍衙門,任內挪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這倒算是吸取了他六哥的教訓,也背上了甲午海戰失敗的鍋。
光緒十六年十一月,醇親王奕譞薨於藩邸,時年51歲,諡號醇賢親王。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襲封醇親王爵位,載灃的長子溥儀為清朝末代皇帝。
這位醇親王奕譞獲得鐵帽子王似乎僅僅是慈禧的妹夫,在其他方面並未見什麼過人之處。
最後說說慶親王奕劻。這其實是一個很不簡單的人物。
慶親王奕劻,是晚清時少數在國際上有著極高知名度的皇室官員。作為高居大清帝國權力金字塔頂端的人物,奕劻是中國第一屆責任內閣的總理大臣。
雖是龍子鳳孫,但奕劻的皇室血脈相當邊緣。換言之,慶親王幾乎是靠自己的能力和運氣從頭開始連升十級。“慶親王一生,以一無所有的皇族旁系開始,以億萬富翁的身家辭世。”
奕劻的父親是綿性,綿性的父親是永璘。永璘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在嘉慶四年被冊封為慶郡王,在嘉慶臨終前(嘉慶二十五年),永璘獲得慶親王稱號。
綿性是永璘的第六子,正常情況下,幾乎輪不到他繼承爵位,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絕對的不可能。綿性還就真的輪到了。
清代的爵位繼承規定,除了“世襲罔替”即俗稱的“鐵帽子”之外,所有爵位均需逐代遞減。親王遞減為郡王、再遞減為貝勒、貝子爵位,再往下是四類“公爵”,再往後就是四類“將軍”: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分別相當於一品至四品的武官級別,每類“將軍”中又分三等,俸祿不同。
慶親王永璘死後,兒子綿愍襲位,爵位降為慶郡王。綿愍死後無子,由儀親王之孫奕彩過繼,爵位降為“貝勒”。因奕彩居然在居喪期間納妾,犯了皇家大忌,被革除爵位退回本支。
老慶親王永璘的其他兒孫們,隨即為了爭奪這個貝勒爵位,展開了殘酷鬥爭,惹惱了道光皇帝,乾脆將爵位降了六級,越過貝勒、貝子及四類“公爵”,直接降為鎮國將軍,還是最低的三等鎮國將軍,勉強維持永璘的祭祀而已。
這種政治待遇上的“飛流直下三千尺”,往往能在瞬間摧毀一個簪纓世家,根本不需要等候“富不過三代”的時限,真是“皇威難測”。最終“三等鎮國將軍”的爵位,輪到了永嶙的第五子綿悌。
弔詭的是,老慶王家的爵位,似乎被詛咒了一般,誰承襲誰就斷子孫,綿悌死後又斷香火。這回,才算輪到了永嶙第六子綿性家,綿性的兒子奕劻過繼襲爵,爵位則按規定遞減為“輔國將軍”,這是第十等爵位。
奕劻承襲了輔國將軍後,一年後,奕劻升到了貝子,這相當於連跳6級;十年後升到了貝勒,二十年後成為御前大臣賞加郡王銜,到1884年恭親王下臺時,奕劻任總理衙門大臣,正式晉封慶郡王。從此,他的權力橫跨外交、內務、財政和軍隊,遠超曾經主持朝政的“議政王大臣”恭親王奕訢、光緒皇帝的本生父醇親王奕譞,成為權臣。
奕劻算是“大器晚成”。
1850年襲爵時的奕劻,和堂兄恭親王的地位至少差了10級。到了甲午年,奕劻獲封慶親王,1908年更是獲得了世襲罔替(即“鐵帽子王”),徹底追平了恭親王。更有甚者,他的妻妾當中被封為“福晉”者有6位,超出了清制規定的親王只能封5位福晉的限額。
以一個旁支宗親,成長為清代第十二位,也是最後一位“鐵帽子王”,奕劻爆出了大清政界最大的冷門。
道光三十年,奕劻襲封為輔國將軍,此時奕劻才十二歲。 第二年也就是咸豐元年內務府把慶王府(之前為和珅府邸)從奕劻手中收回賜予恭親王奕訢,換回來的是咸豐二年正月,奕劻被封為貝子,算是重新回到了皇族的主流。
奕劻的好運其實剛剛開始,咸豐十年正月,因為咸豐帝三十歲萬壽,奕劻進封為貝勒,並得到了慈溪的賞識。 慈禧在咸豐年間與其弟葉赫那拉·桂祥通訊之時,常由奕劻代為捉筆,奕劻雖無學問,卻寫得一手好字,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
同治十一年九月,奕劻的好運又來了,同治帝大婚,奕劻加郡王銜,被授為御前大臣。這是奕劻首次獲得這麼大的官職。
光緒十年,接替恭親王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進慶郡王。光緒二十年(1894年),進爵親王,光緒二十四年,加恩世襲罔替,成為鐵帽子王。
光緒二十九年,軍機大臣榮祿病死,奕劻進入軍機處任領班軍機大臣,很快又管理財政處、練兵處事務,集內外大權於一身。
奕劻為人貪鄙,與其子載振、大臣那桐賣官鬻爵,被當時的人們譏為"慶那公司"。奕劻算是清朝晚期的“和珅”。可以說是大清首富,在貪腐和搜刮錢財方面,這個“大器晚成”的鐵帽子親王頗有後來居上的勢頭,要不是清王朝被推翻,超過和珅也未必可知。
光緒三十四年,奕劻七十誕辰,大開祝典,成了官員們攀緣交結的好時機,而奕劻更是大肆進財納賄。各地進獻者絡繹於道,王府門前車水馬龍,列起了長陣。這一次七十壽誕,奕劻所得現金達五十萬兩白銀之多,禮物價值更為百萬兩白銀以上。
宣統三年(1911年),清廷裁撤軍機處,奕劻任"皇族內閣"總理大臣。同年十月,武昌起義後,他竭力主張起用被罷黜的袁世凱。不久,袁世凱被起用,入京代他為內閣總理大臣,重新組閣,奕劻改任弼德院Quattroporte。
民國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奕劻病死於天津租界,時年七十九歲。諡"密", 密者,"追悔前過"之意。 當時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頒令,允許其子載振世襲和碩慶親王的爵銜。
奕劻的重要的政治舉措就是鎮壓義和團。義和團尚處於萌芽時期,奕劻就是該運動的直接關係者。由於民教衝突日益增多,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總理衙門擬定了教案處分章程。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山東鉅野教案發生,奕劻就是和德國公使海靖進行交涉的主要人物。有著多年對外交涉經驗的奕劻,認識到了形勢的嚴峻性。二月十九日,奕劻領銜會奏,請嚴行查禁直隸、山東一帶的義和拳會。並提出了"剿團和洋"的主張。
光緒二十五年九月七日,《辛丑條約》正式簽字,從和議開始到光緒二十五年(1901年)二月底,奕劻等人主要與各國使節糾纏於所謂懲治"禍首"的問題,歷時六個月之久,奕劻在"剿撫"政策上,和載漪等人尖銳對立,要不是處事圓滑,有可能弄到與被殺五大臣同樣的地步。
奕劻能力不高,學問不行,卻始終做官做的順風順水,得益於奕劻做事和作風穩重,滴水不漏,"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就是對奕劻政治能力的一個很好說明。
-
3 # 國史館
清朝一共有十二個世襲罔替的親王,也就是民間所說的“鐵帽子王”。其中,開國元勳八個。雍正朝封了一個怡親王胤祥。晚清慈禧當政時代,封了三個,分別是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清朝的官制沿襲明制,但爵秩與明朝大不同,最主要的區別是對於皇子的分封。
明朝皇子一律封王,世襲罔替,而且有封地。皇子成年後,隻身前往封地,俗稱“就藩”。封地一般都很大,至少大過今天的一個縣,有的甚至相當於今天的半個省。按明制,封地所有的收入,朝廷都不要了,用於皇子的生活所需,同時,皇帝還從國庫裡拿錢,用於對皇子的賞賜和各種補貼。這些待遇並不隨著皇子過世而消失,而是由皇子的後代一點也不差地繼承,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這樣一來,明朝的財政就出現了嚴重的危機。一方面國用不足,很多膏腴之地都變成了皇子的封地,許多皇帝特別疼愛自己的某個兒子,不僅把最好的地方封給他,還往往違制擴大皇子的封地。另一方面,皇子們就藩後,由於怕他們造反,對他們的防範甚嚴,皇子們沒有別的事可做,只剩下生孩子。於是皇族繁衍成災,變成沉重負擔,某種意義上明朝因此而亡。
清朝入關以後,汲取明朝的教訓,對於皇子的安置做了重大變革。一是取消封地,所有的皇子都留在京城裡;二是取消世襲罔替,皇子的爵秩及待遇隨代際遞減,一直減到與普通八旗子弟一樣。比如,親王或郡王的兒子是貝勒,貝勒的兒子是貝子,貝子的兒子是鎮國公等,以此類推,直到無可繼承;三是皇子們不能閒著,要參與政事,在實踐中歷練成長。清朝只在康熙朝立儲君,其他皇帝都是秘密立儲,未來的皇帝只能在諸皇子激烈的競爭中產生。
所以,有清一代世襲罔替的親王就非常少,也很尊貴。
清朝的皇子出生後一般不分封,皇帝視其成長情況給與其封號。皇子的封號最低是固山貝子,然後分別是多羅貝勒、多羅郡王,最高是和碩親王。
一般而言,皇帝封自己的兒子最多封到多羅郡王止,把封親王的機會留給儲君。這是一種特殊的激勵機制,即防止儲君的兄弟過於自大,又給儲君培植親信的機會。但也有例外,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活的時間都很長,兒子大多已成年,如不分封則說不過去,所以在位時有多位皇子被封親王。另外道光皇帝也在確立四皇子奕詝為儲君時,封六皇子奕訢為恭親王。
恭親王奕訢
奕訢是道光皇帝第六子,只比四皇子、後來的咸豐皇帝小一歲多,他的母親是靜貴妃,咸豐皇帝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去世時,奕詝還未成年,道光皇帝指定靜貴妃負責照料他,於是,奕詝和奕訢就成了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們一起讀書,一起練武功,一起在靜貴妃的宮裡長大。
同時,奕訢也非常出色,比起奕詝來,除了文采稍遜,其它絕對不遑多讓,這讓道光皇帝在選擇儲君時遲遲下不了決心,左右搖擺。
所以,在確定四皇子奕詝作為儲君時,道光皇帝一改常例,親自晉封奕訢為和碩恭親王,作為對奕訢的補償。當然,他的這個親王不是世襲罔替,只是普通親王,只是比其他皇子尊貴而已。
奕訢也在奕詝登基後大展拳腳,成為咸豐皇帝的左膀右臂。只是後來兄弟失和,奕訢成為權臣肅順的政敵而被冷落。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訢聯手,打敗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成就了同治初年的“太后垂簾,親王秉政”的朝局。
辛酉政變是開國以來重大變故,不亞於改朝換代,而且,作為一場政變,它是非常成功的,其代價也很低,沒有血流成河,也沒有大規模株連,是一次價效比很高的政變。
尤其是,它不僅沒有造成政局震盪,還繼承和發揚了肅順執政的基本面,最終成就了非常難得的“同治中興”。
所以,在辛酉政變時,兩宮太后作為對恭親王奕訢的酬傭,封奕訢為親王世襲罔替,成為有清一代第十個鐵帽子王,是順理成章的,也是非常恰當的。
恭親王奕訢也是有清一代少有的賢良開明之人。他比咸豐皇帝奕詝小一歲多,但英武神勇,其文治武功比奕詝高出一大籌。如果當初道光皇帝選他做儲君,晚清的局面肯定不一樣,至少不會讓慈禧得到任何機會。
恭親王執掌同治、光緒兩朝二十多年,親手創造了同治中興的局面,開創和領導了晚清的洋務運動,打造出了非常出色的同光文官體系。
以恭親王奕訢對大清的功勞,他的世襲罔替當之無愧。
醇親王奕譞
醇親王奕譞的世襲罔替是因為兒子當了皇帝。
同治十三年,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載淳駕崩,終年19歲。載淳死的時候,距離他大婚才兩年,雖然他有後妃五人,但卻沒有子嗣。於是慈禧太后做主,由醇親王奕譞四歲的長子載湉承文宗顯皇帝,就是咸豐皇帝的大統,是為光緒皇帝。
慈禧選載湉當皇帝,有三個考慮。其一,載湉年幼,方便她繼續垂簾聽政。其二,載湉是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與咸豐皇帝和同治皇帝的血緣關係最近。當然,從血緣的角度考慮,還有很多選擇,但年齡上載湉最合適。其三,載湉也是慈禧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的兒子,而婉貞恰恰是奕譞的嫡福晉。
這樣,作為新君的生父,就不得不抬高他的地位,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把奕譞當成普通的親王看待了。
但怎樣抬依然是個大問題。因為有明朝的教訓,稍不留神,會釀成類似明世宗的大禮議事件,而大禮議事件是明永樂以後最大的政治撕裂,足以動搖國本。
明武宗朱厚照駕崩以後,他的堂兄朱厚熜以藩王世子的身份入承大統,是為明世宗。朱厚熜甫一繼位,就要尊奉自己故去的生父興獻王為太上皇,這等於不承認他是明孝宗皇帝朱佑樘的繼承人。於是朝野為此爭論數年,最後朱厚熜如願以償。
按理說,慈禧當時應該為自己的兒子載淳立嗣,在溥字輩裡選一個承襲大統。但那樣一來,慈禧變成了太皇太后,失去垂簾資格了。所以她選與載淳同一輩的載湉。
這件事也引發了朝臣的憂慮,光緒二年,吏部主事吳可瀆尸諫,呼籲慈禧為載淳立嗣,這件事最後成為清流崛起的標誌性事件。
對於奕譞,慈禧的態度其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她相中了奕譞的膽小、聽話,易於操弄,另一方面,她又對奕譞未來有可能利用兒子皇帝的身份弄權而心生警惕。
光緒八年,北韓發生壬午軍亂,北韓國王高宗李熙的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鬧事,北韓王妃閔妃攜年幼的李熙出逃,並在途中向清廷求助。慈禧下令李鴻章派水師提督吳長慶到北韓平亂,最後袁世凱將李昰應押解至保定關押,三年後才釋回。
李昰應押解回國時,慈禧特招奕譞進宮,將處置李昰應的諭旨拿給他看。慈禧的意思是殺雞駭猴,當面警告奕譞,讓他老實聽話。據說,奕譞當時戰戰兢兢,淚如雨下。
好在奕譞是個謹飭的人,他韜光養晦,小心翼翼地應對慈禧,在家賦閒,用了十年時間,終於重新贏得了慈禧的信任。光緒十年甲申易樞,奕譞取代哥哥恭親王奕訢,正式走向前臺。
慈禧重用奕譞是基於兩個考量。一是奕譞聽話,易於操弄,而且由於奕譞才具不足,沒有什麼主意,慈禧可以藉機掌握一切。二是慈禧本人羽翼豐滿了,她已經不需要奕訢這樣的樞臣了。恭親王奕訢是經驗豐富的老資格政治家,他對於慈禧的許多做法都有抵制,令慈禧心生不滿。
所以,醇親王奕譞的大用,實際上標誌著慈禧專權的完成,也標誌著晚清文官體系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不過對於醇親王世襲罔替,則恰如其分。畢竟人家生的兒子當了皇帝,比起明世宗朱厚熜他爹的太上皇,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不僅委屈,而且低調得太多太多。
慶親王奕劻
至於慶親王奕劻的世襲罔替,則純粹是慈禧弄權,拿國家名器做個人酬傭,是地道的徇私。
奕劻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的孫子。到奕劻這一輩,與同治和光緒皇帝已經出了五服,實際上是遠支親貴了,加上他父親犯過事,他的爵位也變成了輔國將軍,拿著不高的俸祿,拼命巴結著。
但奕劻是個情商很高的人,特別善於搞關係,所以他年輕時雖人微言輕,但人緣不錯。
清朝對於宗室子弟是很優待的,給他們留的登進的路子很多,稍微有點出息就不會埋沒。無奈到了晚清,宗室子弟大多都變成了紈絝或者廢物,上進的不多,而奕劻恰恰是其中之一。他讀書好,雖然談不上學問,但很努力,謙虛而有禮,小小年紀就給自己掙下了好名聲。
咸豐二年,皇帝立後恩澤親貴,十四歲的奕劻被封固山貝子。咸豐十年,皇帝三十歲萬壽,二十二歲的奕劻又被封為多羅貝勒。
奕劻生命中最大的轉機,是他意外成為慈禧太后孃家的鄰居。
慈禧有一個妹妹,三個弟弟。
慈禧垂簾聽政以後,他的大弟弟照祥照例被封為三等承恩公,兩年後病死,承恩公由二弟桂祥承襲。
桂祥在當時被人尊稱為桂公爺,是個出了名的廢物。他的一大特點是什麼都幹不了,爛泥扶不上牆。慈禧有心提拔他,派了他幾次差,但他茫然不知所措,鬧了許多笑話,讓慈禧大丟臉面,只好讓他在家專吃閒飯,領那一份承恩公的俸祿,家用由她另外貼補。
但他是慈禧的親弟弟,又承襲了承恩公,承恩公的家事就是國事,至少要按時給慈禧寫信。可他一個大字不識,這個時候就想起奕劻來了。
所以,從咸豐二年慈禧進宮起,奕劻就給慈禧孃家代寫家信。奕劻的家學不錯,寫的一筆好字,慈禧對他印象深刻。
不僅如此,奕劻還盡心盡力幫助慈禧孃家。當時慈禧孃家家境不好,父親惠徵在安徽徽寧池太廣道任上,咸豐三年因懼怕太平軍攻城而棄城逃跑,最後死在了鎮江。咸豐皇帝惱他棄城,想法辦他,連慈禧的面子也不給。是鄰居奕劻他們家幫著四處張羅借錢,把惠徵的靈柩運回北京。
辛酉政變慈禧得勢以後,奕劻越發巴結,慈禧孃家的所有事情,他都當成自己家裡的事,鞍前馬後,終於讓慈禧把他記在了心裡。
就這樣,同治十一年,小皇帝載淳大婚恩澤天下,奕劻晉慶郡王。光緒二十年,慈禧六十萬壽,晉慶親王。光緒二十四年,慈禧訓政,奕劻獲親王世襲罔替。
奕劻這個世襲罔替,名不正言不順,讓世人為之側目。
奕劻得封親王世襲罔替,名義上是表彰他在戊戌事變中對慈禧的忠心,實際上他沒有什麼具體的功勞。
戊戌中對慈禧來說功勞最大的實際上是榮祿。榮祿當時掌握著武衛軍,也能節制袁世凱,才在維新派企圖兵諫時給慈禧留下了翻盤的餘地。而慶親王奕劻只不過是個堅定的追隨者,他既沒有舉報袁世凱,也沒有抓捕過康梁亂黨。
慈禧當時心情十分複雜,雖然以訓政名義重新掌握了政權,但環顧左右,自感力量十分單薄。那個時候,朝中後黨的中堅,只剩下李鴻章、榮祿和奕劻三人,而李鴻章正逢甲午戰敗,遭遇翁同龢等人的排擠而遠離北京,而她的臂膀醇親王奕譞已經辭世。所以,她迫切想提拔奕劻,把他培養成另一個醇親王奕譞那樣的親貴重臣。
但實際上奕劻不堪造就。
奕劻是有清一代繼和珅之後的又一個鉅貪,但他沒有和珅的才具,而是一個庸碌之輩,晚清清廷的朝政實際上敗壞在他的手裡。
慈禧當時用人,根本不看操守,只看對她本人的態度。加上她晚年權力慾膨脹,又沒有任何制約,幾乎隨心所欲。
但奕劻的政治主張還算開明。他在主持海軍衙門、乙亥建儲、庚子之亂時能保持一份清醒,與榮祿一起,盡力維持與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重臣的一致,終使大局不至殘破。辛丑合約談判時,他能放下親王之尊,甘當李鴻章助手,替李鴻章分憂分謗,也屬難能可貴。辛亥革命時,他又與袁世凱聯手,促使隆裕太后簽署了清帝退位詔書。
所以,小皇帝溥儀最恨他。
-
4 # 四川達州人
恭親王,因為協助慈安慈禧發動政變,消滅肅順等顧命大臣,後期又協理國政,功勳足夠得到晉封,世襲罔替就是慈禧安撫的必然。
醇親王,因為他是光緒的親爹,作為慈禧平衡恭親王的力量,封世襲罔替不算啥。
慶親王,就是慈禧晚年依靠的主要宗親,貪汙腐敗,但慈禧喜歡啊。
-
5 # 可可潘琴
三個親兄弟!分別是老六,老七。慶親王不詳!
恭:親王奕欣發動宮廷政變幫助慈禧太后奪權成功!他王位按祖制自動降一等!醇親王,是親王!原因出了兩個皇帝!分別是光緒帝和溥儀!所以第一代醇親王是因為是慈禧妹夫,又是先皇的皇弟的原故後來兒子又當了皇帝!所以他兒子沒有按制降一等,又襲了一代醇親王!原因他大哥是光緒,他兒子是溥儀!後來光緒死了!他兒子當皇上,他當了攝政王!但大清還是亡了!
慶親王不詳!
個人觀點!
-
6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清朝建國之初,制度並不完善,實際上世襲罔替的親王、郡王並不只是後來的那幾家鐵帽子王,因為政治鬥爭,有的被革去了,有的被重新加封。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清高宗重新定性清初許多權力鬥爭事件之後,才最終形成了九家鐵帽子的定製。
這九家鐵帽子分別是清初以軍功受封的禮、鄭、睿、豫、肅、莊(承澤)六家親王,克勤、順承兩家郡王,以及雍正年間受封、乾隆初年正式確認的怡親王。之所以出現後來的那三位,就是怡親王壞了菜。原本如果謹守軍功才能世襲罔替的門檻,晚清時期的鐵帽子不會那麼氾濫。可是,偏偏清世宗開了一個壞頭,只有皇帝覺得某人有大功,即便不是軍功,依然可以恩出於上,受封鐵帽子,即所謂的恩封鐵帽子。那麼,問題就來了,什麼叫大功?那就只能皇帝自說自話了。
雖然如此,怡親王之後百餘年,清王朝對於鐵帽子的封授還是非常謹慎的,除了怡親王,再也沒有送出去一頂鐵帽子。但是,有了怡親王的先例,壞頭已經開了,想再折回去那是不可能的。於是,晚清時期,鐵帽子開始氾濫了。
恭忠親王奕訢因為“祺祥政變”時的表現以及面對慈禧削權時的剋制,最終換來了嫂子慈禧的肯定,賞了一頂鐵帽子。恭親王這頂鐵帽子還算比較“硬”的,畢竟恭親王“祺祥政變”時為慈禧立過大功,牽頭搞的“洋務運動”對清王朝苟延殘喘續命也是有很大裨益的,所謂“同治中興”有奕訢的功勞,給頂鐵帽子也勉強說得過去,可接下來的兩位就讓人大跌眼鏡了。
醇賢親王奕譞,一輩子膽小怕事、明哲保身,就因為老實本分、不犯嫌,居然也撈了一定鐵帽子。不過,他也倒還沒什麼,畢竟人家是一任皇帝的親爹,一任皇帝的親爺爺,總歸要彰顯彰顯與眾不同吧?皇位都是他家的了,給頂鐵帽子也沒什麼。可是,接下來的那位就真的是“啥也別說了”……
清朝最後一頂鐵帽子,慶親王。奕劻這個人,原本是小宗旁支,是清仁宗胞弟慶僖親王永璘的孫子。以這樣的身份,別說是鐵帽子,混個親王、郡王都很難。可人家抱上了慈禧的粗腿,憑藉著聽話、聽用和阿諛奉承的能耐,從一個遠支宗室一躍成為了慶郡王、慶親王。而且,奕劻這個人貪財好貨,憑著自己手中的權力,大肆賣官鬻爵,被時任譏諷為“賣紅頂子的慶記公司”。清朝極速滅亡,奕劻功不可沒。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被慈禧賞給了一頂世襲罔替的鐵帽子。不得不說,這真是清王朝的悲哀……奕劻這樣的人都能受封鐵帽子,可不是鐵帽子氾濫嘛。如果清朝不亡,指不定後來還會多出幾十、幾百頂鐵帽子呢。清王朝不亡,也就真沒天理了。
不知道得知敗家曾孫奕劻獲封鐵帽子的鐵帽子制度最終確定者清高宗會不會在裕陵地宮裡起的爬起來大口吐血呢?我想會的!不知道孫殿英有沒有看到清高宗屍骨嘴角的血跡呢?
-
7 # 曉史才能明事
“鐵帽子王”絕對是清朝皇帝賜予宗室子弟的最高榮譽,縱觀滿清順治入關後到同治這二百多年間,皇帝都沒有賞賜過這個待遇,就足見它的稀缺了。
此前被授予“鐵帽子王”的都是什麼人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八人都是大清的開國功臣,在清初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才獲得了王位世襲罔替的殊榮。
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有何功勞,能夠得此勳勞奕訢
奕訢因與哥哥咸豐皇帝奕詝面和心不和,在咸豐朝基本就是靠邊站的人物,基本就靠皇弟和先皇之子的資本混飯吃。
1861年咸豐病死在承德避暑山莊,臨終確立了“八大臣”的託孤體制,結果能力、血緣都是首屈一指的奕訢卻不在這八人之列,自然氣憤非常。
恰巧兩宮皇太后也對以肅順為首的這八個大臣極為不滿,叔嫂三人一拍即合,隨即發動了辛酉政變把國家大權奪了回來。
恭親王奕訢留守京師,聞喪奔赴,兩太后為言載垣等擅政狀。九月,奉文宗喪回京師,即下詔罪載垣、端華、肅順,皆至死,並罷黜諸大臣預贊襄政務者。—《清史稿》也正是憑著這個“不世之功”,奕訢才當上了“鐵帽子王”。
奕譞
奕譞和哥哥奕訢不同,他是靠兒子上位的。
1875年,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病逝。
本來皇帝駕崩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讓他的兒子做接班人接著幹就行,屌絲男士偏偏同治無嗣,導致中國國家元首緊急“出缺”!
最後在嫂子慈禧太后的千挑萬選之下選中了醇親王奕譞的四歲小兒載恬,想要讓他過繼到自己這裡,讓他來接替咸豐的皇位。
光緒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坐上了皇帝寶座,奕譞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太上皇”,這樣看起來做個“鐵帽子王”也沒什麼稀奇的了。
奕劻
相比其餘十一位,奕劻就顯得有點相形見絀了:無論是文韜還是武略都是處在最下層。
他最出名的兩個特點就是見風使舵和貪得無厭,
(奕劻)受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裡。—溥儀就因為在戊戌變法中擁護慈禧、清洗維新派中立下功勞,因而被慈禧重賞,成為了第十二位“鐵帽子王”。
總評“鐵帽子王”的濫封與晚清的一派衰敗景象也可以說的上是相得益彰了吧!
-
8 # 魚知吾
恭忠親王 奕訢,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弟。
1861年夏,咸豐帝過世,奕訢與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合謀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政權,處死或貶逐載垣、端華、肅順等顧命八大臣,奕訢授予議政王大臣銜,後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
醇賢親王 奕譞,光緒初年軍機處實際控制者。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異母弟,光緒帝生父。
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即位,改元光緒,奕譞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
慶密親王 奕劻,晚清宗室重臣。乾隆帝曾孫,慶僖親王永璘孫,不入八分輔國公綿性長子。
慈禧太后死後,醇親王載灃(奕譞第五子,光緒帝異母弟)攝政,為緩和宗室親貴紛爭,特賜奕劻王爵世襲。
-
9 # 歷史影視小迷弟
鐵帽子王是大清200多年曆史上最為尊貴的王爵了。有清一代一共出現了十二位鐵帽子王,其中八位在清初立下赫赫戰功,分別是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和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另外四位恩封的鐵帽子王分別是雍正時期的怡親王胤祥和晚清的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和慶親王奕劻。那麼晚清的三位皇室成員又是因何被授予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呢?
恭親王奕訢
其實奕訢的恭親王被授予鐵帽子王是因為他在辛酉政變中聯合兩宮太后扳倒顧命八大臣,形成“太后垂簾。親王秉政”的局面,作為回報奕訢的恭親王成為大清第十位鐵帽子王。
奕譞的醇親王被授予鐵帽子王是因為同治皇帝死後,奕譞的兒子年僅4歲的載湉被慈禧選中成為大清新一任的皇帝,作為皇帝的親生父親,奕譞的醇親王被慈禧定為大清的第十一位鐵帽子王。
奕劻的慶親王被授予鐵帽子王是因為奕劻在戊戌變法中擁護慈禧,清洗維新派立下功勞,被慈禧重賞,所以奕劻的慶親王成為大清的第十二位鐵帽子王。
醇親王奕譞
(一)恭親王奕訢奕訢是道光皇帝第六子,當年是皇位最有力的競選者,道光皇帝在奕訢和奕詝之間到底選誰做皇帝一直是搖擺不定,後來奕詝在其老師杜受田的建議下成為儲君,作為補償,道光皇帝封奕訢為和碩恭親王。但是此時奕訢的恭親王仍然是一個普通的親王,在他去世後,他的繼任者就要降爵為郡王了。
1861年,咸豐皇帝去世前,安排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額駙景壽,還有原來的五個軍機大臣中的四個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咸豐臨終前,又將自己刻有“御賞”和“同道堂”的兩枚御印,分別賜給了皇后和懿貴妃,並頒詔說,此後新皇帝所頒的一切詔書,都要印有這兩枚御印才能有效。
恭親王奕訢
咸豐去世後,顧命八大臣與同治皇帝生母慈禧太后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慈禧太后還鼓動慈安太后與八大臣爭權,授意御史董元醇上朝奏請由皇太后垂簾聽政,隨即遭到八大臣抵制。另一方面,宗族中比較近的恭親王奕訢與咸豐朝顧命大臣僧格林沁和軍機大臣文祥等人被排斥在最高權力之外,亦極為不滿。於是葉赫那拉氏與奕訢等人聯合,發動了政變,因發生於1861年的辛酉年,所以稱之為“辛酉政變”。
政變之後,兩宮太后開始垂簾聽政,實際上是慈禧太后掌權,長達47年之久,作為回報,奕訢的恭親王成為被慈禧授予世襲罔替的許可,因此恭親王成為大清的第十位鐵帽子王。
慈禧太后
奕訢憑藉其出色的才能,在同治和光緒兩朝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親手創造了同治中興的局面,開創和領導了晚清的洋務運動,打造出了非常出色的同光文官體系。所以以奕訢的功勞,他的爵位世襲罔替當之無愧。
恭親王爵位共傳三世,第一代恭親王奕訢去世後,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其孫溥偉襲爵,1636年溥偉去世後,其子毓嶦承爵。
溥偉
(二)醇親王奕譞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道光三十年,咸豐皇帝繼位後,年僅10歲的奕譞被封為醇郡王。辛酉政變後奕譞開始得到重用,統治三年(1864年)奕譞被加封為親王銜,統治十一年奕譞被加封為醇親王,不過此時奕譞的醇親王也是普通的一個親王,如無特殊變化,他死後醇親王的爵位要降級傳遞,然而這一切隨著同治皇帝的駕崩而改變了。
奕譞父子
1875年,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駕崩,因為同治皇帝沒有兒子,大清國一時陷入國家沒有元首的局面。按理說同治皇帝去世,新一任的皇帝應該從溥字輩的皇室成員中挑選,但是如果選擇溥字輩的皇室成員,慈禧就升級為太皇太后,這樣她就無法掌握帝國的最高權力。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的權力丟失,她選擇了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繼承大統,之所以選擇載湉還有一個原因是慈禧的親妹妹婉貞是載湉的生母,可謂是親上加親。
奕譞夫婦
載湉承繼大統,是為光緒皇帝,作為光緒的親生父親,奕譞的醇親王獲得了世襲罔替的許可,這樣醇親王成為大清的第十一位鐵帽子王。
醇親王爵位共傳兩世,首任醇親王奕譞去世後,其子載灃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承襲醇親王爵位,多年以後載灃的長子溥儀也被慈禧選中,成為大清最後一位皇帝。
載灃
(三)慶親王奕劻奕劻,乾隆第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的孫子,到奕劻這一輩時,他與同治光緒等皇室的關係已經出了五服,算的上是一個偏遠的皇室支系。道光三十年,奕劻襲封為輔國將軍,咸豐二年,奕劻被授予貝子爵位,咸豐十年,奕劻被封為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皇帝大婚,奕劻被加封郡王銜,同時被授予御前大臣之職,這是奕劻首次獲得如此高的官職。
慶親王奕劻
奕劻的發跡還要從他攀附上慈禧之弟桂祥說起。早在咸豐年間,慈禧經常與其弟桂祥通訊,而桂祥的書信常常由奕劻代筆,奕劻雖無學問但是能寫的一手好字,因此得到了慈禧的好感。光緒十年(1884年),甲申易樞後,恭親王奕訢失去了領班軍機大臣一職,奕劻因緣得接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主持外交事務,並進封慶郡王。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奕劻被封為慶親王。
奕劻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戊戌政變的關鍵時刻,奕劻挺身而出,幫了慈禧大忙,因此獲得了世襲罔替的許可,慶親王也成為大清的第十二位鐵帽子王。
慶親王爵位共傳兩世,首任慶親王奕劻於1917年死於天津租界,享年79歲,同年經黎元洪總統的特許,其子載振世系和碩慶親王的爵位。
-
10 # 逆流的魚L
清朝的封爵和之前的王朝不一樣,他對皇子封王很謹慎,絕大多數不能世襲罔替,代代都是親王郡王。只有立有大功和皇帝重大恩典的才會獲得世襲罔替的特權,就是說這一支世世代代都是親王郡王,任何承襲者都不會降級,俗稱“鐵帽子王”。這裡說明一點,鐵帽子王並不是說當上就永遠都不會丟。這個不降級只是對這個家族而言,一個鐵帽子王如果犯法被皇帝嚴懲,往往皇帝會奪取這個人的王位,轉而給他的同族另一個人接替,只要這個人是始封王的後人就行。
清朝從建國開始一直到清帝退位,二百多年一共才封了十二位鐵帽子王。分別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肅親王、豫親王、莊親王、順承郡王、克勤郡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其中前八家都是因為清朝建立之初立下大功獲得世襲罔替權利的,後四家都是恩封。
恭親王名叫奕訢,是道光皇帝六子。道光很喜歡這個兒子,而且奕訢能力出眾,道光有心立他為儲,但是最後選擇了四子奕詝。而奕訢,道光不想委屈他,特意在立儲密旨裡規定冊封奕訢為親王,世襲罔替,因此奕訢的世襲罔替親王是道光賜予的,不過恭字是咸豐給的。
醇親王名叫奕譞,是道光皇帝七子,他不是道光皇帝冊封的。咸豐皇帝繼位後按照慣例奕譞被冊封為郡王,稱醇郡王,但是不是世襲罔替,按照規定以後他的兒子繼位會降級。
奕譞後來娶了慈禧的妹妹,因此倍受慈禧信任,在辛酉政變中立下大功,於是被加封親王銜,也就是說待遇同親王,但是名義上還是郡王。
同治十一年,被正式晉封親王,稱醇親王。
同治皇帝死後,奕譞的兒子載湉被選擇為皇帝,作為皇帝生父,由此他被賜予世襲罔替的特權,正式成為鐵帽子王。
慶親王名奕劻,他不是嘉慶道光一脈後人,他是乾隆後人,是乾隆第十七永璘的孫子。他的世襲罔替親王很有傳奇色彩,極富勵志,也是清朝後期唯一一個遠支宗室被封為親王的。
永璘在嘉慶登基後被封為慶郡王,但是他一向放浪形骸平易近人,因此不受重用,在死前一天被晉封為親王,但是不是世襲罔替。
永璘死後慶王府傳承比較混亂,最後奕劻繼承永璘爵位的時候已經降級到了輔國將軍的低階爵位。要知道清朝的親王是第一等爵位,而輔國將軍則是第十等,基本上奕劻要恢復到親王是沒什麼戲了。
不過奕劻本人有才能那就是善於結交朋友,因此人緣好。在咸豐繼位後,他居然被封為貝子,一下子升了六級,成了第四等高階爵位。
咸豐十年,咸豐過三十大壽,作為賞賜,奕劻被封為貝勒,又升了一級。
奕劻書法非常好因此經常幫助慈禧寫信,因此他受到慈禧的信任由此成為慈禧親信。
同治十一年,奕劻被加郡王銜,成為預備郡王。
光緒十年慈禧太后罷斥恭親王奕訢的一班軍機,史稱“甲申易樞”。奕劻接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主持外交事務,正式進封慶郡王,從而恢復了祖父的爵位,成為遠支宗室唯一一個封王的。
誰也沒想到奕劻的好運還沒有結束。
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過六十大壽,作為獎賞奕劻被封為慶親王, 超越了祖父。
四年後的光緒二十四年,奕劻堅決支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扼殺維新,因此慈禧太后賜予奕劻世襲罔替的特權。
奕劻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成功從輔國將軍升級為超級親王。
回覆列表
醇親王的始封祖為醇賢親王奕譞,他是清宣宗道光的第七子,咸豐時封醇郡王,其福晉為慈禧太后胞妹。同治十一年進封親王。同治崩,無嗣,慈禧太后立醇親王子載湉為帝,繼咸豐嗣,即光緒帝。自己繼續垂簾聽政。醇親王以皇帝本生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直到光褚十六年死去,配享太廟,諡“皇帝本生考醇賢親王”子載灃襲爵。
慶親王奕劻,他是清高宗乾隆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之孫,初襲封輔國將軍,咸豐時進封貝子、貝勒。光緒十年,命管理總理衙門,封慶郡王。二十年以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封親王。因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在光緒超後期政治上有較重要的地位,曾與李鴻章一起參與辛丑議和。慈禧與光緒死去後,政權落入載灃之手,為緩和親貴之爭,命王爵世襲罔替。但奕劻生前清朝就已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