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朝說漢武

    馬齊這個人怎麼說呢,有人說他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因為他在整部劇裡面的確可有可無,因為他雖然歷經康熙、雍正兩朝代,但是他本人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作為!

    關於馬齊,很多人說其在雍正王朝中的地位可有可無,因為雍正王朝前期,康熙在位尤其是奪嫡之爭前期時,佟國維的光芒太過耀眼,以至於讓人忽略了上書房另外兩個人的存在,而後期張廷玉滿血爆發,而馬齊則是在上書房中是最沒有存在感的存在,也沒見馬齊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勢力,前期甚至有攀附佟國維的跡象(本質上是導向老八)。

    竊以為,在康熙的眼中,既然能行走在上書房,馬齊絕不是吃素的,以康熙的水平能行走在上書房的豈會是等閒之輩,馬齊的精明就在於暗窺朝局的湧動,前期自己在奪嫡之爭時玩命賭了一把,那時候的馬齊可是異常活躍,處處為老八搖鼓吶喊,甚至不惜居中聯絡,所謂折何也?無外乎是自己仍然在康熙賓天之後仍享有無盡的權利,馬齊的智慧在於隱藏在了佟國維之後,在佟國維與康熙的正面交鋒中巧妙的躲在了佟國維的後面,作為出頭鳥的佟國維被康熙貶的體無完膚,而馬齊只是降了職,但是仍行走在上書房,在此以後,便是張廷玉獨大的局面了。

    而在這以後,康熙帝南尋。又發生了幾件關於馬齊的事情,第一是太子的不作為,馬齊火急火燎的去找太子敦促其盡職,然而太子卻挾私報復,馬齊雖然惱羞成怒,但是並沒有做出過激的行為,比如給康熙打小報告啊等等,其實我認為這裡的太子一舉一動都在康熙的眼裡,馬齊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不用上書康熙,自然也會有人把太子的所作所為稟告康熙,這是第一件事,由此可以看出馬齊在大是大非面前仍是國事為重,這也是康熙委以重任的原因,究其根本仍然是忠於皇權。緊接著在年羹堯血洗了江夏鎮以後,胤禛請自己兄弟以及馬齊去做了見證,把那些貪官的罪證都燒了,這裡馬齊作為一個唯一的官員見證了這個場面,第一,佟國維早已告老還鄉,隆科多此時還沒有上位。第二,此時的張廷玉在伴隨聖駕,而馬齊作為上書房唯一的大臣留在京中,可以說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體官員,也最有資格做此事的見證。也許從此時起,馬齊開始對胤禛別有看法,因為保不齊這裡面也會有馬齊的罪證,此事的處理,康熙雖然對老四有意見,但總體還算滿意。

        也許是從佟國維的倒臺,馬齊悟出了和張廷玉做官一樣的道理,時刻忠於皇帝、擁護皇權,皇帝才是自己權利的授予者,也只有皇帝隨時可以拿走自己的一切,於是自從在佟國維事件中吸取了教訓的馬齊,再沒有在政治上栽跟頭,一直行走在上書房。

       縱觀全劇,馬齊也是一個大智慧者,雖偶有瑕疵,但與從未出過錯、已被妖化的張廷玉相對比,馬齊其實更像是一個普通人該有的樣子,也更被一般人接受,因為張廷玉型的人每個人都喜歡,也都趨之若鶩,但是萬事古難全,豈會有盡如人意之事?馬齊更是一個超過正常人該有的心智,因為倒臺的佟國維、隆科多可以看出,上書房並不是一個好待的地方,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牢那個位置的。

  • 2 # 板鴨小桔子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只要上了熒幕的,沒有一個人多餘,沒有一個人不是人精。馬齊也一樣。

    上書房原來的配置是三駕馬車——

    皇親國戚佟國維最大,掌管一切,旗人馬齊第二,漢大臣張廷玉第三。

    他們三個是工作上互相扶助,權力上互相制約的。在正常情況下,權力最大,康熙最倚仗,信任的人是佟國維,但是如果一旦他有二心,馬齊,張廷玉是隨時可以聯合起來制約他和取代他的。

    馬齊這個角色在《雍正王朝》裡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天到晚打哈哈,隨聲附和。好像可有可無,導演為什麼要發錢給這個演員,設定這樣一個看似多餘的角色呢?

    佟國維原來排老大,然後是馬齊,最後是張廷玉。為什麼?

    因為佟國維和馬齊都是旗人,都是康熙的奴才,張廷玉是漢人,是臣,是外人,只不過這個外人特別忠誠,本來上書房內他們三個是互相制衡的三足鼎立的結構,在這個結構裡,佟是明處站在大臣那邊,暗中按照康熙的意思來,張廷玉是明處是康熙的跟班,暗中代表大臣們的清流,馬齊的任務呢?就是備份,馬齊倒向誰,誰力量就大,那麼他能不能早早的和誰結盟呢?不能,他和誰結盟,要看康熙的意思,否則馬上就會因為上朝扣鼻屎,左腳進門等問題被幹掉。

    佟國維強大的時候,張廷玉是沒有辦法制衡他的,兩個人不是一個量級的,所以,需要一個馬齊制約佟國維,萬一佟國維有反心,康熙隨時可以用馬齊把他換掉,但是不可能用張廷玉把他換掉,因為張廷玉是漢人。如果佟國維老了,退了,那麼馬齊可以接他的班,和張廷玉繼續制衡,這樣始終是平衡的。

    由於九子奪嫡期間,佟國維和康熙暗中一派這種關係,大家都看不明白,而且作為一個備份,肯定不知道所有的細節,所以馬齊一直就是盲打,盲打的人,能做的只有和稀泥,打哈哈,那麼打哈哈也是要技術的。首先,在當時的情況下,他不能和漢大臣張廷玉結為一派,這是原則問題,其次,既然大家都跟著佟大爺一股腦推八爺,康熙也沒有明面上反對,那麼他能做的也就是埋著頭跟著走。

    直到12集,上書房議舉新太子,康熙進入房間前一分鐘,馬齊才發現事情不對。

    馬齊找張廷玉聯名簽字,張廷玉說自己不籤,單獨上秘折,那麼意思很明顯就是我不選八爺。來看看馬齊的表現——

    《雍正王朝》裡面每一個演員的表演都是完美的,馬齊先是退後半步,然後瞪大了眼睛,然後眉頭一皺。

    他這三個表情不是生張廷玉的氣,而是抗拒(後退),驚恐(瞪眼),焦慮(皺眉)。為什麼後退抗拒,是因為這時候他才發現張廷玉和自己居然不是一派,不是一派走那麼近幹什麼?為什麼瞪眼(驚恐)你不是一派,那你是哪一派?為什麼皺眉焦慮?需要趕快想對策,我該怎麼辦。

    從馬齊視角看來,可能當時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既然佟國維是跟著康熙走的,選八爺,是康熙認可的,那麼張廷玉這個小子是公然要跳出來唱反調!反了簡直是!第二種——如果張廷玉這種千年老三都這麼胸有成竹的唱反調,是不是康熙老爺子背後支援了他?那麼自己和佟豈不就錯了?

    所以馬齊到這個時候凌亂了。

    然後康熙就進來了,在經歷過整個後來的雙簧戲以後,馬齊馬上明白了一件事,佟國維一下臺,三角結構就此解散,那麼自己和張廷玉就成了矛盾對立了。既然康熙挺的是張廷玉,那麼自己和佟肯定就是康熙不支援的了,所以馬齊先說——

    意思就已經是認錯,站隊,重新選隊了。但是呢,還要加一句,還是支援八爺。

    他認錯就完了,為什麼還要支援八阿哥?

    因為做人是要有原則的啊,五分鐘以前你還在跟著你大哥佟國維支援八爺,現在說翻臉就翻臉,你臉還要麼?這種沒氣節的人康熙以後會信任和重用麼?

    康熙於是指出,你的問題,在於見事昏聵,隨身附和。

    這個不是批評啊,這個就是馬齊的政治哲學和處事原則啊,作為一個備份,不能夠猴精啊,只能夠見事昏聵,隨身附和啊。所以康熙的意思就是,你的作用不就是見事昏聵,隨身附和嘛,現在你不曉得該附和哪個了,來來來,我來告訴你......

    馬齊這個時候跳出來,意思就是告訴康熙,我本來是制約佟國維的,上書房排老二,現在佟倒臺了,張廷玉又是你的人,我難道要去和張廷玉對立麼?我是個沒有腦子的人,我是個不需要有腦子的備份,既然現在張廷玉是忠於你的,那麼我肯定就是跟在他屁股後面聽他的,萬一哪天他想要反,我再按照皇上您的意思拿磚去拍他了。但是現在他如日中天,我總不可能而他,和皇上你唱反調吧。

    所以馬齊不願意頂佟國維的位置,這是守拙的大智慧,於是康熙給了他重新安排——

    這個安排是令人滿意的,備份本來就不是出來做決策的,本來就是默默跟在主角後面察言觀色的。所以馬齊巨Happy,馬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迅速來了個——

    馬齊要的就是降級,然後跟在張廷玉後面繼續做備份。

    對於一個做備份的職業打醬油,能夠在各位大佬的傾軋之間一直活下去,還是非常需要智慧的。

  • 3 # 南瓜報告

    聊到《雍正王朝》上書房幾位重臣,不起眼的馬齊絕對是個“神奇的存在”。

    為什麼這麼說呢?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沒有靠山,也不找靠山,性格有點兒直來直去,又有些書生氣的馬齊,如何可以在風雲變幻、人際關係複雜的康熙、雍正兩朝的“管理層”坐穩高管位置?說到底,馬齊做事的風格才是關鍵。

    馬齊的做事風格是什麼?其實跟老四有些像…凡事都佔著理,凡事都按照朝廷的章程和律例辦事,而且工作態度勤勤懇懇、認認真真。 有了理,即便有些官員討厭馬齊的呆板,卻也無法彈劾他;有了理,再加上勤奮,康熙和雍正兩朝皇帝對他更挑不出毛病,反而會覺得馬齊是個難得的無心機,又肯做實事的好臣子。

    馬齊唯一一次“出事”,是推舉八阿哥當儲君。但他的推舉與佟國維的推舉也要“區別對待”。佟國維舉薦八阿哥帶著私心,馬齊的心裡沒有陰謀,他確實是為國舉薦,只是呆頭呆腦有些看不清形勢罷了。後來的事實證明,馬齊並不是八爺黨一員,在“八王議政”時照樣遭到了八阿哥的彈劾。

    不過,相比佟國維的圓滑老練和張廷玉的高情商,一根筋的馬齊能夠在《雍正王朝》善終也算很厲害了。

  • 4 # 楊角風發作

    在雍正王朝中確實有一個不怎麼有存在感的人物,他就是上書房三位大臣之一的馬齊。

    一、

    上書房大臣馬齊跟佟國維一樣,都是旗人大臣,而張廷玉是漢人大臣,也就從這一點上講,他們三個就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裡。

    在《雍正王朝》中一開篇就是這三位大臣鼎立協助康熙帝治理國家,號稱康熙朝三駕馬車。

    這個配置也是非常有道理的,雖然跟三角形最穩定的幾何學不同,但也多少說明一些問題。比如對待問題的看法上,如果三個人都表決同意,那麼這件事就能成。如果有兩個人反對,那麼這件事多半辦不成,而皇權又在其上制約,整體架構是穩定的。

    在整部劇的前期,佟國維的出場最多,畢竟他是首輔,統領百官。到後期佟國維告老還鄉以後,是張廷玉出場最多,此時馬齊作為輔助存在。

    其實這裡就讓大家有些疑惑了,佟國維是旗人,馬齊也是旗人,佟國維退了以後,應該是馬齊當首輔,為什麼最後反而讓張廷玉做了首輔呢?

    這就涉及到馬齊的為人了,也正是他的這種性格和做法,才保佑自己順順利利的歷經三朝做到了退休,他活的歲數也相當大,整整87歲,這個歲數不僅僅在古代是長壽,放到現在也是壽星一個!

    那麼,馬齊的處世之道到底是什麼呢?

    二、

    馬齊是一個勤勤懇懇做事的人,沒有什麼毛病,也沒有什麼把柄,甚至沒有什麼門生故吏。

    在後期張廷玉隨駕南巡時,京城就只有馬齊一個上書房大臣料理政事。面對太子胤礽的胡作非為他也勇敢的站出來指責,後來老四胤禛處理“百官行述”時,也是他到現場作證處理,所以辦事這方面還是相當守規矩的。

    整部劇都沒有發現馬齊有什麼同黨,也沒發現有什麼門生故吏來找他,他可以說是一個另類的存在。相對於佟國維和張廷玉來講,這一點上就清高的多,佟國維不用說,門生故吏一大堆,還是老八胤禩一夥的支持者。張廷玉也有一些清流同僚,比如最大的清流頭子孫嘉誠就是他的門生。

    而馬齊,整部劇都沒有發現他跟某某走的近,也沒有發現他有什麼結黨營私的表現。

    有人說,不對,他不是跟佟國維結夥舉薦老八胤禩當太子了嗎?

    我們就單獨講一下這段劇情,透過這段劇情的分析得出馬齊的性格:

    雖然說三位上書房大臣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可以為民請願,甚至可以站在人民的角度向朝廷爭取更多的利益。但是歸根結底,他們代表的只能是皇帝的利益,也就是說,做事需要以皇帝為標準,即使有時候他們也會爭論。

    比如康熙帝要放老十三胤祥,佟國維也會問一下為什麼要放他?總得給個理由吧?比如張廷玉也會在雍正帝對年羹堯左右為難的時候,給出個主意決定了年羹堯的死。

    所以在那次舉薦太子的事情上,佟國維正是聽了康熙帝對江湖術士關於“八大王”的評價,才決定舉薦老八胤禩的。

    三、

    在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44期也提到過,當康熙帝說出:

    “江湖術士的話,也不能一概視為妖言,因為他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嘛。”

    佟國維的表情是恍然大悟,張廷玉的表情是若有所思,老八胤禩的表情是驚訝中透著一絲驚喜,只有馬齊沒有自己的表情,而是看向佟國維。

    這一個動作說明什麼?

    就說明了馬齊的定位,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輔助,輔助的輔助。

    或許他不夠聰明,猜不出康熙帝到底怎麼想的,所以他辦事就是按照規矩來,不想押寶,也不想冒險。他跟隨佟國維一樣舉薦老八胤禩也是說明他的這套理論,對他來說,舉薦老八胤禩是最保險的做法,跟佟國維的押寶是不同的。他僅僅是為了盡作為上書房大臣的職責,所以後來面對康熙帝指責時,他仍然說出:

    “確實只有八阿哥宜乎立為太子!”

    這句話是不參雜水分的,這確實是他按照舉薦的標準一一核定以後得出的結論,光明正大的提出,反而顯得內心無愧。

    四、

    跟其他兩個大臣不同,馬齊才是最堅守底線的人,甚至明知道康熙帝的意思,而堅持自己的選擇:

    在舉薦太子的朝會之前,佟國維跟馬齊才在聯名的摺子上簽名,然後摺子到張廷玉手上時,張廷玉告訴他們自己打算上密摺。

    此時的馬齊表情是異常驚訝,退後半步,睜大眼睛:

    “什麼?你單獨有一個密摺,我怎麼不知道?”

    此時他的內心是凌亂的,張廷玉的這句話等於是告訴他,張廷玉不會選老八胤禩的!當然馬齊還沒有聰明到張廷玉其實自己也不知道選誰,說不定他的左袖子裡裝的密摺是舉薦老八,右袖子裡裝的密摺是舉薦太子,胸前還有一封是舉薦老四胤禛……

    但對馬齊來說,張廷玉此話一出,對他是震驚的,你張廷玉最應該依規辦事,為什麼不選老八呢?難道你事先跟康熙帝進行了溝通?

    再聯想到頭一天康熙帝到上書房問馬齊誰的得票最多,馬齊小心翼翼的說是八阿哥胤禩,然後康熙帝瞪了他好幾秒,隨後就不說話了,直接找張廷玉聊其他的事了。

    此時的馬齊已經明白康熙帝的心意了,甚至開始懷疑張廷玉後面會跟康熙帝上演雙簧,當然後來也確實這樣發生了。在當時馬齊是可以改變主意的,本來他的簽名也是在朝會馬上就要開的時候才籤的。

    再到後來朝堂之上康熙帝的“壓八”舉動,馬齊也不是傻子,當然知道事情有變。但是他跟佟國維的據理力爭不同,他選拔老八胤禩並不完全是看佟國維,更多的是堅守了自己的做事原則。結果朝堂之上跟康熙帝來了一場大辯論,當然最後還是馬齊敗了,

    後來的馬齊就低調多了,甚至在“八王議政”逼宮時,也沒有主動站出來。不過還是配合了張廷玉坐實了老八胤禩等人的陰謀,也算是再次堅守了自己的原則吧!

    就像康熙帝對他的評價一樣:

    “你的罪在於見事昏聵,隨聲附和。”

    豈不知,這正是他的為人之道啊,雖然平庸,但是能平穩!

    馬齊,說到底就是一個勤勤懇懇辦事的人,只不過有時候容易被人利用罷了。前面被佟國維利用,後面又被張廷玉利用,最後能善終的原因也在於,他的忠心沒有問題!

  • 5 # 正說清代十二朝

    馬齊,一個既不昏聵,也不糊塗,將“自保之術”發揮到極致的“職場教科書”!

    “奴才的罪和佟國維一樣深重,求皇上重重懲治。但奴才以為在阿哥之中,確實只有八阿哥宜乎立為太子,懇祈皇上不要因臣等之過而棄用賢哲之王。”

    不管是出於更深層的考慮,還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康熙皇帝所言“趨紅踩黑、見風使舵”的所在,馬齊這句話一出勢必會為其重重蓋上“八爺黨”的烙印。可令人詫異的是,皇四子胤禛登基為帝以後,非但沒有清算這位昔日的“八爺黨”成員,反而繼續對其委以信任和倚重,甚至在“八王逼宮”的關鍵時刻,還得到了雍正皇帝“這個也算自己人”的論斷。

    “議舉新太子”時,康熙皇帝對馬齊早就有過評價:

    “你的罪在於見事昏聵、隨聲附和,朕看你才是真糊塗!”

    那麼,是康熙皇帝錯怪了馬齊,還是雍正皇帝錯信了馬齊?進入雍正朝以後,馬齊為何還能穩居上書房,進入軍機處,高位不倒、恩寵依舊呢?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皇四子胤禛得以有驚無險地接過大清皇位,升級成為雍正皇帝。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皇帝登基後,當初支援皇八子胤禩爭奪皇位的官員們會落得何種下場,可想而知。但剛剛登基的雍正皇帝,本就立足不穩,再加上昔日的“八爺黨”勢力太過龐大,幾乎覆蓋了朝廷的各個角落,所以,雍正皇帝必須認真甄別、全面考察,能拉攏就拉攏,能安撫就安撫,然後才是打壓和清算。

    康熙朝的“上書房大臣”,富察家族的領頭羊人物——富察·馬齊,就在雍正皇帝的考察範圍之內!

    康熙皇帝駕崩後,原本繼位呼聲最高的皇十四子胤禵不但錯失皇位,還被雍正皇帝下令“交割兵權、千里奔喪”;趕至京城外郊時,馬齊又奉旨等待胤禵,命其“於潞河驛暫歇”;這位爺心中的不滿和憤怒,可想而知。

    這就是雍正皇帝派遣馬齊來宣旨的原因所在!

    1、一個是昔日“八爺黨”成員,一個是“八爺黨”後期的領袖,這兩位人物之間的對話就能讓雍正皇帝明確觀察出馬齊的站位傾向、忠誠程度。

    2、不管怎麼說,馬齊都是康熙朝的重臣,都是康熙皇帝留給自己的老臣,都是能夠影響朝野局勢、滿洲勳貴階層的重要人物。所以,雍正皇帝對於馬齊的拉攏渴望要遠遠高於清算打算。讓馬齊去面對憤怒到了極點的胤禵,就是挑撥兩人之間,乃至馬齊和整個“八爺黨”之間的關係,如此一來,雍正皇帝才能更順利的“收服”馬齊!

    只是,對於雍正皇帝的安排,馬齊到底清楚不清楚呢?

    當然清楚!

    我們來看馬齊在這個過程中的堪稱“教科書級別”的自保之術,就能明白!

    “有聖旨,著十四貝子胤禵接旨!”

    注意,這句話以後,胤禵並沒有反應,依舊端坐馬上,就是不給面子!可在胤禵身後的圖裡琛卻立馬下馬下跪。

    要說圖裡琛這個“御前侍衛領班”,還真不是簡單,他這個舉動就是對胤禵明顯的威脅:你小子注點意哈,我和我率領的侍衛可都是對雍正皇帝忠心耿耿的,千萬別造次,要不然,你會後悔的!

    當然,關鍵不在這裡,而在於馬齊的再次強調:

    “皇上有旨,十四貝子胤禵下馬跪接!”

    有了圖裡琛的加持,馬齊的底氣明顯變得更足,語氣明顯加重!

    只是,面對圖裡琛的“威脅”和馬齊的“強調”,胤禵依然不服:

    “皇上?哪個皇上?”

    胤禵的意思很明顯:康熙皇帝已經駕崩,雍正皇帝我不承認,你到底宣的哪位皇上的旨意?注意,這句話是極為明顯的挑釁,而且還是對雍正皇帝的“大不敬”,甚至立馬給他扣上一個“大逆”的帽子都不為過。

    馬齊該如何迴應?

    立馬指責胤禵的嚴重罪行,維護大清律例、維護朝廷綱紀?別忘了馬齊的任務,就是“宣旨”而已;如果當場和胤禵起了衝突,不但自己會惹禍上身,還會給雍正皇帝生出諸多不必要的麻煩。就當前的形勢而言,節外生枝絕不是馬齊的上上之選。

    曖昧勸說,疏導胤禵心中的憤怒和不平?別忘了,雍正皇帝之所以讓馬齊擔任這個差事,就是為了考察馬齊的站位和忠心,這個時候和胤禵態度曖昧,簡直就是找死!

    來看馬齊的迴應——向前兩步站定,以示鄭重,然後大聲宣佈:

    “奉聖祖大行皇帝遺詔,克承我大清國大統的當今皇上!十四貝子,你若還自承是先帝的皇子,愛新覺羅的子孫,立刻下馬接旨!”

    注意,這是雍正皇帝繼位以後,朝廷官員第一次就其“繼位合法性”予以的鄭重發聲,這就是馬齊的明確態度,就是對雍正皇權最為有效的支援和擁護。

    更重要的是,馬齊在為雍正皇帝正名的同時,還兼顧了胤禵的面子和感受。雍正皇帝來自先皇遺詔,即使你現在跪下接旨,也只是對先皇決定的服從,不算丟人!

    但光顧全胤禵的面子,如果辦砸了差事該怎麼辦?所以,馬齊還必須給出具體的“威脅”,讓胤禵有所忌憚。雖然“百官之上的諸位皇子”,並不受上書房的管轄,但如果上書房針對某位皇子的具體罪行予以嚴懲建議,甚至給予“取消皇族身份”的建議,雍正皇帝也會慎重考慮,你還是掂量掂量吧!

    好了,這句話一出,胤禵也只能妥協,下馬下跪接旨。

    “著十四貝子胤禵今晚在潞河暫宿,明日進京叩拜先帝靈位,欽此!”

    一聽是這樣的旨意,胤禵的憤怒再次滿格,立馬逼問道:

    “我千里奔喪,到了城外卻不讓我進去叩拜先帝靈位,這是什麼旨意!”

    注意,到這個時候,馬齊的差事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是馬齊的表演時刻:

    “十四爺,皇上念您一路奔波,叫您在潞河驛將息一晚,明日進京叩拜先帝靈位,這原是一片好意嘛!”

    注意馬齊對胤禵稱呼的轉換,從“十四貝子胤禵”,轉換成了“十四爺”,這是馬齊將自己從“當朝重臣”“皇家奴才”身份的及時轉變;是馬齊用以勸說胤禵的必要提前;更是馬齊能夠穩立兩朝而不倒的根本原因所在——公私分明、堅持原則,但也絕對不輕易得罪任何人!

    更重要的是,馬齊的這段話還能起到另外兩個作用:

    1、替雍正皇帝開脫,努力緩和胤禵和雍正之間的兄弟感情,這本就是對雍正皇權的直接支援;

    2、再次強調這是雍正皇帝的旨意,而不關自己的事。神仙打架,可別誤傷了小鬼!你和雍正之間的內部矛盾,內部解決就是了,可別牽連上我!

    只是,沒等胤禵反應,身後被胤禵“撿來”的喬引娣搭了腔:

    “這是什麼好意?父親死了卻不許兒子去奔喪,普天下哪有這個道理?”

    我一直在強調喬引娣出現的非偶然性和喬引娣的心機之重、權謀之深,這絕非腹黑表現,更不是小人之心,僅從喬引娣這一句話就能明確得知。

    “聖旨”、“先帝”、“當今皇上”、“十四貝子”,這些關鍵詞連起來,喬引娣就算是再傻恐怕也能猜出胤禵的真實身份。可儘管如此,喬引娣為何還敢三子搭話?這是一個基層百姓,一個差點被賣、差點被餓死的女人該有的表現嗎?

    當然不是!

    她正是看準了胤禵心中的不滿,看準了胤禵有苦說不出、又委屈無處申述的憤怒,才會有此“打抱不平”的表現。如此一來,喬引娣就會立馬成為胤禵的“知心人”,就能為自己闖進胤禵的心奠定最有效的基礎!

    胤禵隨後那一句“你懂什麼,再敢多嘴我用鞭子抽你”,雖為訓斥,但卻滿是保護意圖,喬引娣的目的達到了!

    我們再來看馬齊的表現:

    “這是誰,竟敢如此方式,圖裡琛,給我拿下!”

    胤禵和雍正皇帝之間的矛盾既是兄弟之間的內部矛盾,也是關乎朝野局勢的根本矛盾,作為“朝廷重臣”,我堅定擁護雍正皇帝;作為“皇家奴才”,我儘量維護兄弟倆之間的感情。但是,除此之外的任何人如果膽敢挑戰雍正皇帝的底線,質疑雍正皇帝的權威,我一百個不答應!

    而馬齊在整個過程中所做的一切,都被雍正皇帝的“自己人”——圖裡琛和身後那些朝廷官員們盡收眼底,雍正皇帝勢必會在第一時間詳細得知,馬齊於雍正朝的地位穩了!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 6 # 泰林說

    看《雍正王朝》裡馬齊的表現,活脫脫就是一個憨厚的沙僧的角色。

    沙僧在《西遊記》裡遇到事只會喊大師兄,二師兄。

    而馬齊的經典臺詞似乎就是:“佟國維所言極是,奴才同意他的看法。”

    馬齊真的是這樣一個憨直無用只會附和佟國維的人嗎?

    熟悉清史的朋友一定會根據“奴才”這兩個字,推斷出馬齊是旗人。

    對,不僅是旗人,他還是大清王室的外戚。而且關係還挺緊密。

    富察·馬齊。他的侄女富察氏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他的女兒嫁給了康熙的第十二子允裪做嫡福晉。所以,馬齊是實打實的清朝的外戚。

    藏身於佟國維身後的“憨直敢言”!

    別看他貌似憨直,卻基本上都是站在佟國維身後,很能拿捏自己的身份地位。

    佟國維算上書房三大臣資格最老,身份最貴重的人。

    因為佟國維既是康熙的舅舅,又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康熙,大女兒死後還被追封為皇后,因此還被推恩封為一等公。算是康熙朝的國丈。

    所以,馬齊的“憨直敢言”,一直是以附和佟國維的面目出現的。

    比如佟國維建議仍由老八胤祀負責戶部,來慢慢追繳官員們的欠款。

    馬齊立刻緊跟,表示佟國維說的極是!奴才附議。

    比如張五哥“宰白鴨”替死事件。

    佟國維知道事涉太子,說出了投鼠忌器,無功而返這樣推諉的話來。

    康熙大怒,要他明說。

    但佟國維表示身為臣子無法明言。

    馬齊則認為火候差不多了,於是“犯了憨勁”,

    明言,我們宰相就只能輔助皇帝管著百官,皇子的事,我們管不了!

    果然馬齊的火候拿捏的如火純青,而且哪怕是“犯憨”,說話仍然很有分寸。

    康熙聽了他的話,反而冷靜了,就是一個明證。

    胤禛冷水潑身假冒傷寒辭掉了查“宰白鴨”的差事。

    康熙諮詢上書房大臣替任的人選,

    佟國維極力推薦八阿哥胤祀,認為他比較寬厚,辦事還挺謹慎。

    馬齊立刻跟進:“奴才也認為八阿哥堪當此任!”

    那麼,馬齊真的是這樣一意孤行,不惜身的下注八阿哥胤祀嗎?

    都說佟國維代表的佟佳氏一族四處投機,其實馬齊代表的富察氏,才是真正的贏家!

    佟國維代表的佟佳氏一族,佟國維下注八阿哥胤祀,佟國維的侄子(史實是他的兒子)隆科多則下注雍親王胤禛。

    佟國維的大女兒嫁給康熙,照顧過幼時的雍正。

    佟國維的小女兒也嫁給康熙,照顧過幼時的乾隆。

    但是,隆科多可是在雍正朝很快就敗亡了。

    再看看富察家。

    馬齊是緊跟著佟國維下注八阿哥胤祀。

    在康熙假裝讓群臣推薦新太子的過程中,馬齊可是上書房三大臣裡最活躍的人。

    似乎是孤注一擲的有點過於不給自己留後路了。

    但其實,他的弟弟富察·李榮保,卻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未來的乾隆皇帝,弘曆。

    要知道,富察氏嫁給弘曆,是雍正五年的事,

    而富察氏的父親李榮保,在雍正元年就已經去世了。那麼是誰做主,讓富察氏嫁給弘曆,就呼之欲出了吧。

    這佈局,也夠深遠的吧。

    所以說啊,上書房三大臣,就沒一個簡單的。

    馬齊自己的“保身”之道,讓康熙,雍正,乾隆都十分的看重和愛護他。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馬齊在舉薦八阿哥胤祀為太子失敗後,

    僅僅是被康熙罰降兩級,仍在上書房行走,位列張廷玉之後。

    理由是馬齊僅僅是糊塗,只知道附和佟國維。

    而佟國維則是直接被康熙奪去一切職務,回家養老了。

    由此可見馬齊保身之道的老辣。

    換句話說,康熙認為馬齊的忠心還是沒錯的,只是“糊塗”而已。

    而在史實中,康熙對馬齊就更加愛護了,

    甚至在大家推舉太子之前,康熙特意囑咐馬齊不要參與這件事。

    馬齊“避去”。

    但是等到康熙四十九年,也就是第二年正月,康熙問誰是推舉八阿哥的首倡者的時候,群臣先是不敢說,後又指稱是都統巴暉岱。

    而康熙也許是出於不願意擴大事態的想法,卻把火力集中到了馬齊和已經退休了的佟國維身上。

    馬齊一力爭辯,甚至“拂袖而去”,這才把康熙惹怒了,因為康熙是希望馬齊配合自己的“表演”的。

    群臣紛紛建議處斬馬齊。

    還是康熙不忍心殺他,

    革去他的大學士,交胤祀“嚴錮”!

    他的弟弟馬武和李榮保都被奪去官職。

    這本身就是康熙讓老實人馬齊替自己背了個鍋,康熙當然不會嚴懲。

    但是,這也是馬齊仕途上的一次最嚴重的的挫折,當然,也是最後一次挫折。

    第二年,他就被慢慢起復,他兩個弟弟的官職也恢復了。

    可見,無論是在戲裡還是史實,康熙都非常的愛護馬齊,也可見馬齊保身有術。

    康熙對馬齊的這種信任,也被雍親王胤禛看在眼裡。

    當康熙和張廷玉在南京南巡的時候,

    雍正要火燒《百官行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請馬齊過來作證。

    因為他知道以馬齊一向的憨直敢言,馬齊轉述給康熙的話,康熙一定認可。

    康熙駕崩之後,雍正更是任命允祀,允祥,馬齊,隆科多為總理事務王大臣,

    雖然說這是雍正在居喪期間的臨時性的職務,但值此新舊皇帝交替之時,仍說明了對馬齊超卓的信任。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之中,也是馬齊負責在京郊攔住十四阿哥,大將軍王允禵。雖然沒有成功,但是能夠看到雍正對馬齊的信任。

    而在史實中,雍正五年,雍正能同意自己看好的儲君弘曆迎娶馬齊四弟李榮保的女兒富察氏為嫡福晉,那就更說明問題了。

    乾隆朝就更不用說了,乾隆皇帝和富察氏皇后的感情非常深厚。

    這也投射在馬齊為代表的富察氏一家子身上。

    乾隆四年馬齊死後,不幾年就被入祀賢良祠。

    而他的侄子傅恆,擔任領班軍機十幾年到死。

    侄孫福康安也是戰功卓著,榮寵一生,配享太廟,祀賢良祠,追贈貝子,郡王。

    富察氏一家可以說見證了清朝最輝煌的時段。直至咸豐遺命的顧命八大臣之一景壽,也是富察氏家的。

    綜上,馬齊所代表的富察氏一族不弱於佟國維代表的佟佳氏一族,甚至猶有過之。

    從他的父親米思翰擔任戶部尚書開始,富察氏一族基本上與清朝休慼與共。

    所以,我們看《雍正王朝》裡的馬齊的種種表現。

    千萬不要被馬齊的憨直敢言“騙”到。

    如果他自身沒有能力,對大勢沒有一個清晰的判斷,是不可能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始終都能保持富察氏一家的興盛的。

    《老子》說得好:愛民治國,能無知(智)乎?

  • 7 # 非非空

    好的,我來回答!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可能會有很多人說他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因為他在整部劇裡面,的確不顯山不露水,雖入值康熙、雍正兩朝上書房,但沒有象佟國維、張廷玉等人的出鏡率高,也沒有特別顯眼的作為。

    下面就《雍正王朝》中的戲份,談談我對馬齊的看法。

    的確,九子奪嫡時,佟國維的光芒太過耀眼,以至於讓人忽略了上書房另外兩個人的存在。雍正即位後,尤其是八爺黨聯合四位關外王爺朝堂逼宮之時,張廷玉又激情四射,讓八爺九爺等啞口無言。

    而馬齊則是在上書房中是最沒有存在感的存在,也沒見馬齊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勢力,前期甚至有攀附佟國維的跡象。

    其實,稍微動腦子想一想,以康熙的水平,能讓馬齊行走在上書房,他豈會是等閒之輩,只是他的能力被戲中過於繽紛的情節給遮掩了。

    一,康熙朝時,在佟國維與康熙的正面交鋒中,馬齊巧妙地躲在了佟國維的後面,作為出頭鳥的佟國維被康熙貶的體無完膚,這是他的精明之處。

    隨後康熙南巡,馬齊雖然是上書房大臣,但太子胤礽畢竟是監國,可謂大權在握,就開始為所欲為了。

    於是太子挾私報復,馬齊以退為進!

    太子因為多數官員支援老八,就隨便找了個介口,讓一眾官員跪在朝堂之外。馬齊入朝晉見太子時,大家讓他去求情,然而馬齊非但沒有,而是也直接頂撞了太子,也被罰跪到了外面。

    馬齊之所以沒有求情,是因為他太瞭解太子了,而頂撞太子則是他的高明所在。

    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任由太子胤礽這樣發展下去,太子惹禍,康熙回朝後,作為上書房留守大臣的馬齊,一定會獲康熙皇帝重責。

    如果對太子出言相勸,本來太子就因為馬齊支援八爺還在忌恨著他,一定會認為他心繫八爺,對太子不忠。

    最好的辦法就是激怒太子,讓太子嚴厲訓斥、懲罰自己,甚至將自己免職!

    之所以我說他高明,是因為這樣一來,馬齊能達到三個目的:

    1、和當時的皇四子胤禛一樣,面對如此亂局,反倒能夠落得清淨,眼不見心不煩。

    2、不管馬齊在裡面怎麼和太子對話,只要被太子訓斥而且被罰跪,就能讓官員們認為是為他們求情所致,馬齊在官員們心中的正面形象就會更為穩固,威望、地位、影響都會進一步提升。

    3、更重要的是,被太子罰跪乃至免職以後的馬齊,能夠省去康熙皇帝一切責罰的可能——不是我不管,也不是我不盡心輔佐太子,而是我被太子罰跪、免職了,無能為力。

    只有這樣,馬齊才能在康熙皇帝遠離京城,太子胤礽留京監國的混亂局面下完成自保,熬過這段非常險惡的朝堂政變。

    二,再來說說雍正即位後,馬齊奉詔去城外迎接老十四的精彩片段。

    首先,見了十四之後,馬齊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皇上有旨,著十四阿哥胤禵跪接。”

    胤禵沒有反應,可在胤禵身後的圖裡琛卻立馬下馬,跪倒在地。

    見此,馬齊語氣加重:

    ”皇上有旨,十四貝子胤禵下馬跪接!”

    這時,胤禵依然不買賬:

    “皇上?哪個皇上?”

    胤禵的意思很明顯:先父大行皇帝已經駕崩,所謂的新皇帝,還不知道是不是合理合法。你馬齊到底宣的哪位皇帝的旨意?

    身前是受康熙待見的十四爺,背後是剛剛即位、倍受爭議的新君,兩個人誰都惹不起,到了考驗馬齊智商的時候了。

    如果當場指責胤禵大逆不道,維護大清律例,有可能自己會惹禍上身,還會給雍正皇帝生出諸多不必要的麻煩。

    聽之任之?雍正皇帝之所以讓馬齊擔任這個差事,就是為了考察馬齊的站位和忠心,這個時候和胤禵態度曖昧,那麼馬齊的死期快到了。

    來看馬齊的神操作——向前兩步站定,以示鄭重,然後大聲宣告:

    “奉聖祖大行皇帝遺詔,克承我大清國大統的當今皇上。

    十四貝子,你若還自承是先帝的皇子,愛新覺羅的子孫,立刻下馬接旨!”

    這是本劇中雍正繼位以後,朝廷官員第一次就其合法身份予以的鄭重發聲,這就是馬齊的明確態度,就是對雍正皇權最為有效的支援和擁護。

    同時,馬齊在維護雍正皇帝的同時,還兼顧了胤禵的面子和感受。雍正皇帝來自先皇遺詔,即使你現在跪下接旨,也只是對先皇決定的服從,不算丟身份吧?

    你老十四就算不承認新君,敢不能連老爸也不認吧?

    這句話一出,胤禵頓時沒了脾氣,只好下跪接旨。

    看聖旨的內容:

    著十四貝子胤禵今晚在潞河暫宿,明日進京叩拜先帝靈位,欽此!

    聽到這樣的旨意,胤禵剛剛熄去的的怒火再次燃起:

    “我千里奔喪,到了城外卻不讓我進去叩拜先帝靈位,這是什麼旨意?”

    此時,馬齊又開始發揮他的智慧了:

    “十四爺,皇上念您一路奔波,叫您在潞河驛將息一晚,明日進京叩拜先帝靈位,這原是一片好意嘛!”

    到了這個時侯,馬齊態度開始緩和,在稱呼上也由“十四貝子”變成了“十四爺”,順利完成了雍正交給的差使。

    透過上述兩件事:一,故意惹怒太子,二,潞河迎接十四爺,我們可以看出,馬齊能混到上書房大臣的位子上,的確有兩下子。太子監國時,他以退為進,力圖自保。迎接老十四時,他則先進後退——進是為了孝忠新君,降服老十四,退是為了兩方都不得罪,足見馬齊在官場上的駕輕就熟。

    縱觀全劇,馬齊無愧是一個大智若愚之人,也更貼近現實、符合生活。從另一個角度解析,他能被康熙、雍正父子兩朝重用,也能看出他的心智自有過人之處——要知道,這對父子可都是“人精”啊!

  • 8 # 影視鯉魚

    雍正王朝中的馬奇,絕對是一個裝糊塗的高手,看過雍正王朝的都知道,

    在電視劇中,他是一個沒有什麼特別貢獻的人,甚至有點平庸的不配為上書房大臣的感覺。馬齊真的很平庸嗎?事實上並非如此,能坐上書房大臣這個位置,那自然不會是庸碌之輩。

    假如馬齊真的很平庸,那麼,上呈天子下達眾臣的這個紐帶作用都他都做不好,如果做不好那自然也就做不久。然而馬齊從整部電視劇的開始做到了最後,並且一直是二把手,單就這一點,就需要有大智慧。況且他還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他在雍正王朝裡的出場次數不多,但是每一次都能代表他的裝糊塗技能,第一次出場是在四阿哥籌款賑災的一系列事發生以後,康熙召集上書房三位大臣,和太子在郭妃那裡的見面,在進郭妃後宮的時候,當時還沒見著康熙,但是他一直表現的都是什麼事都聽取佟國維的話,這是作為下屬該有的態度,否則暴露出想要上位的想法,就會遭到上位者的記恨,這是其一,

    其二是在康熙快出來的時候,說出了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爺叫回話,這句話說得輕巧,但是就是想讓康熙聽到,這樣才能即讓上司對自己沒有防備,又可以在皇上哪裡為自己留下有主見的印象,其實在哪裡的一段,三個上書房大臣說的話都是故意讓皇上聽到的,因為一些話真不好當著皇上的面說出來,否則性質就不一樣了,而他們卻以閒聊的方式說出了自己心裡的想法,顯的尤為高明。

    第二,就是在太子胤礽首次被廢以後,康熙皇帝命令朝臣公推新太子人選,出現了佟國維“串聯朝臣、煽亂朝綱”的罪行時,康熙皇帝給予馬齊的公開批評。

    議舉新太子人選總結大會上,康熙皇帝剛一開頭就給這次會議定了調子,也對於皇八子胤禩是否能夠成為新太子拿出了自己的隱含意見:從這些諫章的情況來看,新太子的人選已經出來,可是這些諫章又能說明什麼呢?外省的不說,在京的你們都來了。你們推舉的人,都是你們自己看準的嗎?我看未必見得吧!”其實這就直接斷了8阿哥的太子夢,

    這也是對他們上書房的一種否定,或者是一種試探,作為上書房老臣,不說其他人聽不聽得懂皇上的話,但是馬奇和佟國維會聽不懂嗎?佟國維不說,他這次的行動是和皇上一次吃飯所付出的代價,目的就是搞掉8阿哥的太子名頭,但是馬奇卻也跟著跟風,這是為什麼?其實這正是馬奇的高明之處,他知道,即使自己選錯了人,也和自己沒關係,因為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呢,他也是順著佟國維的想法進行的,所以他前面還有個佟國維,處置也是先處置佟國維,如果這些證明不了馬奇的裝糊塗,那麼下面的肯定可以讓你明白馬奇的心裡。

    後來康熙又問道,佟國維、馬齊,為什麼沒有二阿哥胤礽的諫章呢?康熙這樣問有兩個意思。

    1、我知道朝臣串聯的事,就是你們的行為,

    2、我下令議舉新太子時,並沒有說二阿哥胤礽沒有被推舉的權力,你們這是“擅斷聖意”、自作聰明;

    但我們看看馬奇的回答:“皇上這話,奴才不明白。因為廢二阿哥,所以才推薦新太子,怎麼還會有推舉二阿哥的諫章?”

    這個回答就有裝糊塗的嫌疑了吧?這顯得自己耿直,皇帝是最喜歡這樣的人的

    康熙皇帝一聽,你這沒明白我的話啊!於是又加了一句:

    “朕現在不是問你,應不應該推舉二阿哥,而是問你有沒有人推舉二阿哥?”

    這裡康熙是提醒馬奇,你該選擇自己的站位了,

    但是馬奇在事態還沒有明朗之前,是不會站位的。只能繼續裝糊塗。

    “有倒是有,不過多數是廢太子一黨的人,像託合齊、耿索圖、凌普等,都已經抓起來了。他們寫的諫章當然不能作數。”“王掞十一月一日乾清宮,狂悖犯上,當時就被皇上駁斥了,所以他寫的諫章也不能作數。”

    好傢伙這是直接把皮球踢給了康熙呀,太子是你費的,太子黨的人是你抓的,我如果在用他們的諫章,那不是違反你的思想了嗎?

    後來在康熙處置了佟國維之後,馬奇立馬跳出來,說,我的罪和佟中堂一樣,這樣就能自保,他也料定康熙爺不會處置他太重。畢竟自己的上司只是落了個回家養老,即使最後自己回家養老,也比現在冒風險選擇站位留下禍根好得多

    其實馬奇的裝糊塗在那種環境下很多次的事情下都能看出來,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 9 # 小島知風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馬齊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不過每當有關鍵時刻都會有馬齊出現,比如馬齊在保舉八阿哥胤禩為太子時,那是犯言直諫康熙啊。

    電視劇中的馬齊作為胤禩的支持者卻在雍正繼位後深得重用,這也是很讓人覺得奇怪的地方,其實整體電視劇中的馬齊和歷史上的馬齊差不多,但歷史上的馬齊一生以剛正清廉著稱,但卻辦了一件賣國的事情,不過卻瞞過了所有人,被歷史所漏掉,直到近現代才被發現。下面就來說一說電視劇中的馬齊和歷史上的賣國者馬齊。

    在電視劇中馬齊認真負責,對事不對人

    在電視劇中馬齊是一個比較沉默的人,並且有些像康熙說的那樣隨聲附和,在佟國維沒有養老之前,馬齊一直是跟佟國維隨聲附和,但不代表馬齊沒有立場,馬齊其實立場很明確,也是他的為官之道,那就是認真負責,對事不對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齊與佟國維一同保舉胤禩為太子的事情中,佟國維出於什麼心思保舉胤禩為太子這裡暫且不說,畢竟這要說起來那就得單開一篇來說了。單說馬齊是出於什麼心思保舉胤禩呢?

    馬齊完全是出於當時局勢而做出推舉胤禩的決定,要知道胤禩當時是朝廷上下有口皆碑的“八賢王”,名聲好,能力強,還很得人心,所以馬齊出於這些方面考慮他就與佟國維一同保舉了胤禩。

    但不要因為馬齊保舉了胤禩,他就真是胤禩這一黨的了,其實馬齊這個人認真負責,對人不對事,這也正是康熙十分欣賞馬齊的地方。

    在推舉胤禩為太子的過程中,康熙最先斥責的就是佟國維,而且佟國維都已經被罷官養老了,馬齊則還堅持對康熙說臣子們雖然有過,但不能因為臣子之錯而不立賢王,這話就是對康熙的據理力爭,也是馬齊在這個過程中堅持認為胤禩為太子最佳人選。

    所以康熙才會說隆科多說佟國維老糊塗,馬齊才是真糊塗,並說馬齊是見事昏聵,隨聲附和。

    胤禩在當時欺騙性太強了,太善於拉攏人心,朝臣都站在胤禩這一頭,但其實康熙很明白知道胤禩的險惡,因此他才認為馬齊也被胤禩所矇蔽欺騙,斥責馬齊為真糊塗。

    胤禩並沒有刻意拉攏過馬齊,他也不是胤禩一黨的人,但同樣這也說明了馬齊為人是認真負責,他在工作上是屬於對事不對人的作風。所以馬齊沒有像佟國維那樣被罷官養老,而只是被降了級。

    康熙駕崩後,馬齊也表現的堅決執行康熙遺囑,對雍正的繼位表示擁護,而雍正在繼位之後立刻就交給馬齊一個差事,也是為了試探一下馬齊究竟是什麼立場,那就是雍正派馬齊和圖裡琛去迎接從西北迴京奔喪的老十四胤禵。

    在處理胤禵事情上,馬齊表現的不卑不亢,很快就讓最初還對雍正聖旨不服的胤禵下馬跪接聖旨,馬齊這般的表現也是讓雍正對他可以放心重用。

    所以到了雍正朝之後,雍正對馬齊也是十分重用,他和張廷玉幾乎就是雍正的身邊的哼哈二將,當然馬齊依舊還是隨聲附和,不過該到表明立場的時候馬齊絕不含糊。

    在後來八王議政逼宮時,張廷玉舌戰胤禩一黨,末了不正是馬齊隨聲附和了一句張中堂言之有理。雖然馬齊在八王議政逼宮時沒有過多表現,但是他的立場也十分明確,就是站在雍正這一頭,所以雍正也早就在心裡將他默默地當成了自己人。

    說歸到底馬齊在電視劇中是一個很敬業似的官員,對事不對人,善於沉默,但有自己的明確立場,關鍵時刻不掉鏈子,而且堅決能服從執行上級命令,這樣的人放到現代職場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人,這也是馬齊即便曾經保舉過胤禩為太子,也還能在雍正繼位後依舊深得重用和信任的原因。

    歷史上的馬齊一生以剛正清廉著稱,但實際上卻是可恥的賣國者

    歷史上馬齊的形象基本和電視劇中差不多,不過歷史上的馬齊地位比電視劇中還要高一些。

    富察·馬齊出身沙濟富察氏,是滿洲貴族,其祖父哈什屯是順治時期的內大臣,其父米思翰是康熙初期的戶部尚書,米思翰在幫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亂時竭盡心力籌措軍餉,最終因突發疾病死在了工作崗位上,所以在當時康熙也算是給馬齊老爹米思翰整了個烈士待遇吧。

    馬齊正是靠著父親米思翰用生命換來的蔭功待遇步入了仕途,馬齊在康熙初期一直是在地方做官,馬齊在地方官中口碑非常好,是康熙時與一代廉吏于成龍齊名的清官廉吏,馬齊為官素來以剛正清廉聞名,所以很快他就獲得了康熙賞識和提拔。

    馬齊在康熙朝最出名的就是以剛正不阿的精神將康熙朝初期的權臣大學士明珠拉下馬,馬齊還曾跟隨索額圖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在外交事務上也有一定貢獻。

    在康熙初中期兩大權臣明珠和索額圖倒臺後,取代他們倆的正是馬齊,之後馬齊成為議政大臣兼大學士,與康熙的舅舅佟國維成為康熙中後期兩大權臣。

    馬齊在仕途上一直都是順風順水,最大的挫折就屬於在康熙一廢太子之後舉薦太子時他推舉了胤禩。

    當時佟國維已經退休,馬齊成為康熙面前頭號重臣,在推舉太子時,康熙已經命令佟國維和馬齊都不要參與推舉事宜。但佟國維還是暗中聯絡馬齊,兩人互相奔走推舉了胤禩為太子人選,這一下觸怒康熙,他嚴厲斥責了馬齊和佟國維,並罷免了馬齊大學士的職務,當然不久之後馬齊又被啟用。

    歷史上馬齊雖然曾經推舉過胤禩,但他並沒有因此獲罪於雍正,這就因為馬齊在擁立雍正繼位中立下大功。

    歷史上張廷玉在康熙時代並沒有成為大學士,他當時只是吏部侍郎,張廷玉是在雍正繼位之後才成為大學士獲得重用。康熙臨終時託孤的重臣正是馬齊,在康熙臨終前詔馬齊和隆科多入內接受遺詔顧命,康熙駕崩後,也是馬齊和隆科多拿出康熙遺詔,當眾宣佈繼位者乃雍正,才使得雍正能順利繼位。

    也就是說在歷史上替代電視劇中張廷玉角色任務的人是馬齊,所以說歷史上的馬齊對雍正繼位有擁立之功,因此雍正繼位後馬齊繼續深得重用。在雍正繼位後,雍正任命了馬齊為總理事務大臣,還繼續重用。

    而且雍正為了拉攏馬齊,還特意為繼承人乾隆聘娶了馬齊的侄女,他的弟弟李榮保之女富察氏為嫡福晉,也就是後來乾隆的富察皇后。

    此後馬齊一生深受清廷重用,一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繼位之後,馬齊以年紀老邁告老退休,乾隆四年(1739年)馬齊去世,享年87歲,他一生歷經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生前死後都是殊榮備至,乾隆對馬齊一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馬齊家族也一直世代成為清朝政壇的豪門。

    乾隆時期的名將傅恆正是馬齊的侄子,乾隆的皇后富察皇后是他的侄女,傅恆之子福康安為乾隆十全武功立下大功,位極人臣,也是馬齊家族的後人,是馬齊的侄孫子。

    馬齊家族在清朝可謂是非常顯赫,最難得的是馬齊生前官聲口碑非常好,是清朝出名的清官廉吏,在百年之後民國修訂的《清史稿》中都對他評價很高。但是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俄羅斯歷史學界整理出的中俄兩國外交歷史文獻,後人才發現原來馬齊是一名可恥的賣國者。

    根據俄國曆史學者尼古拉·班特什-卡緬斯基編著的《中俄兩國外交文獻彙編》記載,在雍正時期簽訂的中俄《布連斯奇條約》時,馬齊接受了沙俄伯爵薩瓦的2000兩黃金和價值1000盧布的貂皮賄賂,將清政府的談判底線和真實目的全部交代給了沙俄伯爵薩瓦。

    這件事起因於雍正五年(1727年),當時雍正一面要面對準葛爾汗國的侵擾,一面還要面對沙俄在中俄中段邊界線威脅。

    康熙時期的《尼布楚條約》只明確了中俄東段邊界線,所以在康熙朝就一直積極想和沙俄明確中段邊界線,好杜絕沙俄對準葛爾汗國的支援,但沙俄十分狡詐,一直不肯與清政府明確中段中俄邊界線,一直到康熙去世都沒有完成這件事。

    雍正繼位後,雍正面對準葛爾汗國的威脅,更加急迫希望和沙俄談判,劃定邊界線,當時沙俄的沙皇是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她認為當時的準葛爾汗國對清政府威脅很大,所以沙俄可以藉此在談判中威脅清政府而佔據上風,於是決定與雍正進行談判。

    沙俄方面派出的談判代表就是伯爵薩瓦,而清政府最初派的是總理事務大臣隆科多,但後來隆科多獲罪於雍正,被雍正問罪。中途改換了康熙的蒙古駙馬、雍正的妹夫策稜出任談判大使,兵部侍郎圖裡琛為談判副使,沒看錯,歷史上確有圖裡琛其人,不過他可不是侍衛,他是正經的文官,是清朝的外交官。

    之後薩瓦在談判桌上佔據了主動,但是雍正此時急於界定中俄國界線,主要是想騰出精力去對付準葛爾汗國,因此在談判中清政府做出了很大的讓步,沙俄能從與清政府談判中佔到如此大的便宜和利益有很大程度是馬齊將清政府的重要談判資訊透露給了薩瓦。

    事後雍正沒認為出了內鬼,但卻認為是談判副使圖裡琛談判不力,甚至認為圖裡琛有私通沙俄的嫌疑,險些將圖裡琛斬首示眾。正是由於圖裡琛莫名其妙地替馬齊背了黑鍋,才使得馬齊就這樣賣國之後順利地隱瞞下去。

    馬齊出賣了國家卻做得天衣無縫,以至於雍正和乾隆父子兩代都沒有察覺,反而還都認為馬齊清廉正直,秉公辦事。如果不是現代俄羅斯方面爆出史料,恐怕馬齊出賣國家的事情就會徹底成為歷史的遺漏了。

    歷史方面參考資料:《清史稿》、《中俄外交文獻彙編》

  • 10 # 鵬城說

    如何評價《雍正王朝》裡馬齊這個角色?

    這是個很神器的角色,喜歡跟風的同時,又不太喜歡站隊,而且他每次站隊都能有極大的緩和餘地,就是我站隊不為私而是為公的感覺。

    馬齊屬於那種,皇帝要怎樣,並且皇帝已經說了出來,他果斷站皇帝。對皇帝來說,這種人能幹事,又不惹事,還是保皇派,可以好好用的。

    而且這個人是正史上有原型的人,正史上的馬齊真的運氣太好了,當年年頭腦發熱站錯隊,康熙明明都說了推舉太子的事情馬齊不用參加,結果他和佟國維他們一起聯名保舉皇八子,最後馬齊在雍正上臺之後什麼事都沒有,仕途順風順水沒有大波折,還活得賊長,侄女還做了皇后,他在世的時候富察氏一族恐怕是全盛時期了。

  • 11 # 武哥侃電影

    馬奇全名富察·馬奇,鑲黃旗人,滿清大臣、外戚。

    先看看他的發展史,他的爺爺是順治朝的十大臣之一,他的父親是平三藩的功臣。等馬奇成年後,便藉助祖、父的功勞直接入國子監讀書,這可是大清的最高學府。畢業後直接被授為工部員外郎,之後的幾年屢屢升遷,也就是畢業後的第17年,他升遷至山西巡撫,這時他才35歲左右,沒有點兒背景是做不到的。

    在之後的幾十年裡,馬奇起起落落,最終歷朝三相。順治評價他為官謹慎、只為自保、沒有主見,估計這就是他的為官之道。雍正的評價更狠,說他辦事能力不行,善於巧術,只為自保,有妨於政治,無益於國家,說白了就是個庸臣。而乾隆的評價很曖昧,“舉朝大臣未有能及者”。這評價堅持是天差地別,個人感覺,是因為乾隆的皇后是馬奇的侄女:孝賢純皇后。

    很多人對馬奇的瞭解,都來自於電視劇《雍正王朝》,我也不例外。雖然馬奇的身世顯赫,但畢竟比佟國維差遠了,畢竟佟國維身兼康熙的舅舅和岳父,這地位在當時可謂是無人能敵。馬奇只為自保,肯定為佟國維馬首是瞻,他給人的感覺就是打醬油的。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康熙廢了太子胤礽,又讓大臣們再投票選舉一位。佟國維是明火執仗地支援八阿哥,馬奇也只能跟風隨大流,結果佟國維被罷,馬奇被貶。每次看這段影片的時候,都感覺為張廷玉高興一把。康熙對臣下很寬容,之所以罷免佟國維是因為他犯了黨爭。而之所以留下了馬奇,個人感覺,雖然他是個打醬油的,但帝王之術就是平衡之術,滿漢大臣之間必須相互制衡。

    總的來說,馬奇也算是個重要角色,但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而是因為他的家世。他的侄子在乾隆朝有幾個很出名的,傅恆、福長安、福康安等,他的侄女更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自古以來,皇族都會和權臣們聯姻,所以說整個國家大事,都是皇帝的一大家子在說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油禁運已有十天,如今伊朗的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