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似董古董

    不殺晁錯,如何穩定和拉攏晁錯朝庭上的政敵,以及還沒反的王爺們?七國之亂時立了大功的竇嬰和梁王,他們和晁錯啥關係?你是漢景帝你殺不殺晁錯?帝王用酷吏往死裡整豪強、貴族和諸侯,事後再借酷吏的腦袋和他們和解,這一套在中國歷史上可不鮮見。無非景帝這一出玩大了,王爺們直接反了而已。

    晁錯被殺,後人主要指責景帝一是輕信袁盎的建議,以為殺了晁錯七王會停止叛亂;二是景帝本身的軟弱,沒有認清形勢。其實這是對景帝的嚴重低估,景帝殺晁錯是他平定七國之亂中的既定步驟。而景帝卻是一個權謀很深的皇帝,好聽點是有政治手腕,難聽一些,就是腹黑殘忍。首先說七王之亂,景帝是早有準備。文帝時淮南王劉長造反被殺,賈誼、晁錯提出的削藩建議受到了文帝的重用,這些都表明文帝已經開始準備削藩了,只是他一直隱忍不發,等到景帝。《資治通鑑》這樣記載:九月,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上親策之。太子家令晁錯對策高第,擢為中大夫。錯又上言宜削諸侯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上雖不盡聽,然奇其材。晁錯上書削藩政策,雖然文帝沒有完全採用,卻對晁錯另眼相看。重點是晁錯此時的身份是“太子家令”,以後是要輔佐太子繼承皇位的。文帝對晁錯的態度,表明了漢王朝下一代削藩政策的延續。文帝且崩,戒太子曰:“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文帝臨時之前,都準備好了,告訴景帝,誰可以平藩王亂。這對父子早就對叛亂做好準備了!及七國反書聞,上乃拜中尉周亞夫為太尉,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遣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擊齊;復召竇嬰,拜為大將軍,使屯滎陽監齊、趙兵。叛亂一開始,景帝派兵井井有條,這像是匆忙應對的樣子嗎?景帝會真以為殺晁錯,就可以熄七國之怒火嗎?其次,景帝利用了晁錯,這很像後世曹操借糧官之頭以穩軍心的做法。先是借晁錯上書之際,廷議削藩,而逼得吳王和其他六國反。然後又借晁錯政敵之口,殺晁錯,一是安慰朝中大臣之心(這也怪晁錯平時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是掩蓋自己兄弟揮戈、骨肉相殘的殘忍!《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記載: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諠譁疾晁錯。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死十餘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晁錯的父親說的非常清楚,你讓老劉家骨肉想殺,你晁家會有好下場嗎?《資治通鑑》對景帝殺晁錯的過程記得更為詳細:(袁盎建議殺晁錯)後十餘日,上令丞相青、中尉嘉、廷尉歐劾奏錯:“不稱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吳,無臣子禮,大逆無道。錯當要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景帝是等了十幾天後才授意別人上書彈劾,這絕非是景帝一時糊塗,受人矇騙,臨時起殺意的。歷史上“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不斷地在上演,這也可能是享受萬人之上的榮耀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吧!有趣的是在晁錯死後的26年後,另外一大臣也因為使得皇帝家骨肉相殘而被殺。武帝期間,重臣主父偃最受器重,氣勢囂張,一時無二。因齊王與其姊通姦,武帝派主父偃查,結果把齊王給嚇得自殺了,國除。漢武帝很生氣,加上這時又有人告主父偃收賄,漢武帝就以為齊王是被逼而死,抓了主父偃,主父偃承認收賄,但齊王的死於他無關。漢武帝就準備不殺主父偃了,這是公孫弘趁機踢了一腳。對武帝說,齊王死了,你把齊國也給除了,這種滅門絕戶的事總得有個替死鬼吧。於是主父偃被滅族。而關於景帝的權謀和腹黑,還有幾件事可以說明,在這裡簡單說下:一件是對付他的弟弟梁孝王劉武,由於景帝母親竇太后深愛此子,一直想讓景帝死後傳位與他,景帝不好當面拒絕,但對這個弟弟他是深恨在心。在七國之亂中,讓梁國獨立抵擋吳國進攻而不給任何支援,讓其兩敗俱傷,而朝廷獨收漁翁之力。其中當然是說周亞夫堅持不去支援,甚至不惜違抗景帝的旨意,但這又是景帝和大臣玩的雙簧,以緩太后之責。景帝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后,太后當面又提出讓梁王繼位,景帝又不敢回駁。故技重施,讓大臣討論,袁盎等大臣反對,梁王繼位之事被徹底封殺。而後梁王,竟派人將袁盎等朝廷大臣刺殺,事發後,鬱鬱而終。另外一件是就是廢太子劉榮之死,其實背後主謀正是他的親爹漢景帝。關於劉榮之死,《資治通鑑》上記載:臨江王榮坐侵太宗廟垣為宮,徵詣中尉府對簿。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中尉郅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間與臨江王。臨江王既為書謝上,因自殺。表面看起來,劉榮是被郅都逼殺。但不要忘了,這個被大臣們稱為"蒼鷹“的酷吏,正是漢景帝指派來審訊他的兒子的。《史記·酷吏列傳第六十二》記載,劉榮死後,竇太后聞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歸家。孝景帝乃使使持節拜都為鴈門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從事。對於一個將自己親兒子逼死的人,景帝不僅不追究責任,反而大加安慰。可見其心。當然如果從國家大義來說,景帝一個很大的貢獻就是幫助武帝掃除了他繼位前和繼位後的一切障礙(這其中還包括殺了周亞夫)。讓武帝可以大展身手,開疆闢土,榮光萬丈!

  • 2 # 峰峰說史

    漢高祖劉邦得了天下後,為了使自己的王朝統治更加鞏固,開始大肆賞同族劉姓為王,給每個有功爵的劉氏子弟一塊封地,讓他親在自己的填充地內居住生活.到了漢景啟的時代,同姓王的勢國越來越大,他們當中,有的作威作福,有的仗勢欺人,實際上已經不受朝廷,的約束了.還有的同姓王封地太多,比如齊國,有七十多座城池;又如吳國,有五十多座城池;還楚國,有四十多座城池.同姓王的泛濫和他們的不服從中央政府管轄,實際上已經嚴重影響了漢朝的社會政治秩序.漢高祖劉邦當初分封劉姓子弟是為了鞏固自己人的統治,卻給後代帝王帶來了麻煩。

    這時,漢景帝制御史大夫晁錯站了出來,他擔心這樣的局面若持續下去會引起叛亂,甚至把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漢朝的天下瓜分得四分五裂.晁錯對漢景帝說,吳王劉濞不來上朝,按理應當將他處斬.先帝(漢文帝劉恆)仁慈寬厚,對他寬大,可他反而更撲克大狂妄,不思悔改,越來越傲慢.吳王在其封地內開山錛錢,煮海為鹽,並且招兵買馬,準備叛亂.如果陛下不及時地削減他的土地,一定會養虎為患的.這樣的話,將來就不好收拾局面了。

    漢景帝聽從了晁錯的建議,先削去了楚王趙王和膠西王的一部分土地,隨後商議著要削減吳王劉濞的封地.吳王劉濞到這個訊息心想,與其束手就擒還不如先發制人.於是,他聯絡了楚趙膠西膠東等七個大地區的諸侯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叛亂.這七個國家一叛亂,在歷史上被子稱為"七國之亂"。

    漢景帝漢想到吳王劉濞能聯合七個諸侯王一起來反叛自己,而且叛軍聲勢浩大,於是不免心驚慌.他想起先帝麼文帝臨終遺言,就派了善於治軍的將軍周亞夫去討伐叛軍.當時,朝廷上有人嫉妒晁錯.想把七國起兵叛亂的責任推給晁錯.這些人對漢景帝進讒言說,七國造成反,是為了誅殺晁錯,如果陛下答應他們的要求,殺了晃錯,赦錫七國無罪,並將原屬他們的封存地歸還給他們,他們的要求被滿足了,自然就會撤兵的.漢景帝這時早已方寸大亂,便聽信了這番話,說如果真這樣,我又何必捨不得晁錯一人呢 於是,漢景帝批准了腰斬晁錯的奏摺,並下詔讓七國速速退兵.吳王劉濞聽說漢景帝腰斬了晁錯,哈哈大笑說,晁錯該殺,但殺得晚了,我現在已經是東方皇,接劉啟的詔書何用呢 說完他仰天長笑.並繼續向長安進軍。

    不久,校慰鄧公回到朝廷來彙報軍情.漢景帝見了鄧公就問,吳楚七國是不是知道晁錯已經死了,他們願不願意退兵 鄧公回答說,吳王早就有謀反,他處心積慮,準備了幾十年,這次,因削地而叛亂,打著誅晁錯的旗號,只是藉口而已.想不到皇上真的把晁給殺了,今後恐怕再也難有人敢替皇上出主意了,景帝聽了,心中後悔也沒有用了。

    但是,幸虧景帝仍記得父親留自己的遺言,起用了周大夫做大將去平定叛亂.周亞夫將軍治軍治嚴謹,用兵巧妙,最後平定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實際上隨著漢景帝就誅殺晁錯這個替罪羊而告終."誅晁錯,清君側"只不過是吳王劉濞叛亂的一個藉口罷了.就算沒有晁錯在漢景帝身旁,他也會找其他的藉口和機會進行反叛的.這就是漢初高祖劉邦分封同姓王時所沒有料到的一大弊端。

    可惜了一代忠臣成了歷史的犧牲品!

  • 3 # 重岐真好

    漢景帝誅殺晁錯只是在做一個取捨而已。漢景帝考慮的不僅僅是吳楚聯軍能不能罷兵的問題,他還要看沒有造反的諸侯的反應,誅殺晁錯,起碼可以穩住這些諸侯,更重要的是,周亞夫、酈商、欒布、竇嬰等朝中重要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錯不和,誅殺晁錯可以讓大臣團結一致抵禦叛軍,同時,“犧牲”晁錯,吳楚聯軍就失去了反叛的旗號。故而,景帝權衡利弊後,決定腰斬晁錯。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晁錯本是漢景帝的寵臣,最終又被景帝腰斬於東市,這中間是怎麼樣故事呢?

    漢文帝在位時期,那時候景帝劉啟還是太子,晁錯就輔佐景帝,做為太子的老師常伴左右,為景帝出謀劃策,深的景帝寵愛。後來景帝繼位當上的皇帝,對晁錯也是備受提拔重用。

    漢初高祖劉邦時期,劉邦把自己的兒子劉姓本家分封了不少王,還斬白馬盟誓“非劉姓而王,天下人共討之。”劉邦活著的時候都不敢反,劉邦過世,經歷了高後呂雉,到了文帝時期有些諸侯王就有些不樂意聽從中央的,為什麼?諸侯王有的已經傳了兩三代了,第一沒那麼親了,第二你姓劉我也姓劉,你能當皇帝,我怎麼就不能試試呢?而當到了景帝時期這個問題也就顯現的更明顯了,於是削藩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朝中有識之士大多都是主張削藩的,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皇權,漢景帝自己也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了。

    此時晁錯就跟景帝上書,請求景帝削藩,其實早在文帝時期晁錯和賈宜,就是寫過秦論的那個賈宜,就曾向文帝諫言削藩,因為時機和可行性等問題,並沒有被文帝採納。而這一次晁錯上書景帝削藩,正中景帝下懷,於是景帝就下令削藩,這樣就招來了眾多諸侯的怨恨,他們當然不能把怨恨明著撒在皇帝的身上,而晁錯的削藩政策又很強硬的,同時又過於急切,缺乏可執行性,和周密部署,於是諸侯王門就把怨恨撒在晁錯身上,晁錯的父親為此勸解晁錯,勸解無效,服毒自盡。

    隨後,諸侯們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也就是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這就跟明朝初年朱隸,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最後把侄子建文帝趕跑,實現自己當了皇帝的目的一樣一樣地。這邊諸侯王起兵反叛,那邊漢景帝就召晁錯商議對策,這時候晁錯又出了一個昏招,諫言景帝御駕親征,過去御駕親征一般來說,一是這個仗手拿手拿把攥能贏,皇帝御駕親征給皇帝能增加功績,二一個是江山到了岌岌可危的時候沒辦法了,皇帝御駕親征,還有就是打江山初期皇帝得衝鋒在前。而此時戰爭諸侯王兵鋒正盛,沒有必勝的把握,另外人家也沒有打到京城,江山沒有到了生死邊緣,晁錯諫言就諫言御駕親征,並且是皇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給別人的感覺等於說是你把皇帝置身於危險之中,自己卻躲到京城,惹起了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滿,也留下了口實。

    另外,晁錯也與當時的朝中重臣周亞夫、酈商、欒布、竇嬰等重要大臣不和。晁錯借吳楚七國之亂之際,打擊袁盎,當時他的下屬都不贊同。袁盎得知這個訊息後,驚慌恐懼,連夜拜訪竇嬰,於是竇嬰就領著袁盎去見了漢景帝,這一見,袁盎就給景帝出了個主意,“諸侯起兵是恨的是晁錯,只要把晁錯殺了,解了諸侯王的心頭氣,同時赦免反叛的諸侯王,並恢復被剝奪的封地,兵不血刃的使諸侯王退兵。”同時,袁盎還表示自己願意出使叛軍中為首的,也是最強大的吳國勸說吳王劉濞退兵,於是,漢景帝就採納了袁盎之策,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晁錯車馬行至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宣讀詔書,腰斬晁錯。

    那麼漢景帝真的就認為袁盎的計策能行嗎?他就不明白清君側只是個藉口嗎?其實,景帝只是在做一個取捨而已。漢景帝考慮的不僅僅是吳楚聯軍能不能罷兵的問題,他還要看沒有造反的諸侯的反應,誅殺晁錯,起碼可以穩住這些諸侯,更重要的是,周亞夫、酈商、欒布、竇嬰等朝中重要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錯不和,誅殺晁錯可以讓大臣團結一致抵禦叛軍,同時,“犧牲”晁錯,吳楚聯軍就失去了反叛的旗號。故而,景帝權衡利弊後,決定腰斬晁錯。

    晁錯被腰斬後,吳楚七國聯軍並沒有退兵,漢景帝一面讓自己的親弟弟梁王劉武堅守梁地與叛軍主力打消耗戰,一面派周亞夫領兵出征,去消滅叛軍。最終,在梁地做出巨大犧牲的情況下,周亞夫消滅叛軍,平定吳楚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叛亂平息後,景帝下令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大大地削弱了。併為後來的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的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另外,晁錯還有很多的政治貢獻,他上書文帝重農貴粟(su),其一,貴五穀而賤金玉;其二,貴粟,粟就是小米。提高的農民的收入,在當時的農業社會體系中對於農業經濟是有很大的促進的作用的。

    移民實邊,對於匈奴的侵擾,西漢大多采用和親的政策,晁錯對此是不滿的。其實啊,其實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和親其實是最好的政策,匈奴是遊牧民族,他打完就跑,茫茫戈壁你上哪找他,和親後雙方不打仗了,就可以發展邊境貿易了,同時邊境的農民也能種地了,對於雙方老百姓來說都是好事,再說了,打仗,他搶完你扭頭就跑,跑進茫茫戈壁,你去打他切找呢。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用兵,到武帝晚期,武帝自己個兒都覺得這仗不能再打了,後來還是繼續和親政策。晁錯對匈奴的態度比較強硬,開始主張武力平定,此議不為文帝所接受後,他仍主張積極備戰,提出移民實邊的策略。對晁錯提出的移民實邊、寓兵於農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諸實施。這也說明漢文帝十個睿智的君主,沒有被忽悠。移民實邊、寓兵於農,就是從內地人口多的地方移民到邊境充實邊境人口,這些移民被以軍隊的形式進行編組,平時是農民種地,不種地時搞軍事訓練,一旦有戰事馬上從農民就變成了軍人,參加戰鬥。這種形式在古代農業社會時期被歷代所使用。

  • 4 # 相城歷史小學生

    引言:

    西漢景帝時期,首都長安的東市大街上,一個身穿朝服的中年男子正快步向皇宮方向走去,不過,這實在有些奇怪,因為前往皇宮的話從東市明顯繞了遠路。正當男子行走之際,一隊禁軍攔住了他的去路,不由男子分說便架起他走向東市的街口。隨即,領頭的禁軍掏出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該犯巧言令色,矇蔽聖聽,以致諸侯叛亂,手足相殘,依漢律,著即腰斬於市,欽此!”男子聽著聖旨的內容,不由得愣住了,口瘋狂的呼喊著:“臣冤枉!臣要見陛下!臣有話要說……”但是,此時卻沒有人聽到他的呼喊,男子身著朝服被腰斬於鬧市口,鮮血染紅了一大片……

    晁錯劇照

    他——就是漢景帝時期名臣晁錯!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向漢景帝提出削藩之策,卻因此成為諸侯王們叛亂的導火索。為平息諸侯怒火,漢景帝誅晁錯以謝天下,卻釀成了一樁千古奇冤。那麼,在晁錯被殺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政治權謀呢?

    一.事件起因——吳楚七國之亂

    西漢開國時,漢高祖劉邦總結了秦朝滅亡的原因。認為秦的滅亡除了苛政以外還有就是皇室子弟沒有權力,導致國家在遭遇危機時沒有宗族的幫助,朝廷勢單力孤以致滅亡。劉邦的總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卻錯誤的分析和執行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大肆分封同姓人為王,結果給漢朝的後繼之君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七國之亂示意圖

    早在漢文帝時期,諸侯各國們便開始蠢蠢欲動,而有些諸侯國已經按耐不住,先後爆發了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反叛事件。等到了漢景帝時期,諸侯國問題更加嚴峻,如膠西王劉卬在封國內賣官鬻爵,大肆斂財;楚王劉戌在喪葬期間姦淫宮女,有違人倫。於是,晁錯便建議削奪這些不法諸侯王們的封地,以示懲戒,漢景帝深以為然。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史記.吳王濞列傳》

    但漢景帝的步子邁得太大了,反而激發了諸侯國的反抗情緒。早有反意的吳王劉濞趁機聯絡其他諸侯國發動造反,還聰明的對外宣稱“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以掩人耳目。在劉濞的鼓動下,很多諸侯國紛紛響應,七國之亂爆發了!有病亂投醫的漢景帝選擇了腰斬激起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晁錯以平息眾怒,這便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二.朝臣爭鬥——袁晁不對付

    景帝一朝名臣也不少,而在文臣中最出眾的當屬袁盎和晁錯二人,他們兩人都向漢景帝提出過不少治世建議,因而為漢景帝所倚重。但這兩位朝臣卻性格迥異,袁盎為人圓滑,晁錯為人耿直,因性格差異兩人彼此不對付,經常在朝堂上當眾爭吵不休,兩人的矛盾也越積越深,甚至發展到兩人無法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場合的地步。若袁盎發現晁錯來了,即使已經坐下袁盎也會拂袖離去,反之晁錯亦然,兩人形成水火不容之勢!

    袁盎劇照

    由於袁盎為人圓滑,行為上多有不檢點之處,曾做過吳國國相的袁盎就曾私下收受過劉濞送來的賄賂。因此晁錯在剛被提拔為御史大夫時便蒐集袁盎的罪證,向景帝報告袁盎是劉濞安插在中央的內奸。不巧訊息走漏被袁盎知道,他透過外戚竇嬰朝見漢景帝。彼時吳楚七國之亂已經爆發,漢景帝正在與晁錯商量應對之策,袁盎到來後要求漢景帝屏退左右,而後力陳吳楚七國之亂成不了氣候,他們叛亂的根本原因在於晁錯的削藩政策激怒了他們,只要殺死晁錯恢復諸侯被剝奪的土地,叛亂自然會平息。當時,漢景帝並沒有誅殺晁錯的意思,但聽了袁盎的話後使他對叛軍產生了幻想,思考再三後決定誅殺晁錯!

    上卒問盎,盎對曰:“吳楚相遺書,曰‘高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適過諸侯,削奪之地’ 。故以反為名,西共誅晁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斬晁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削地,則兵可無血刃而俱罷。”

    ——《史記.吳王濞列傳》

    晁錯身為公司重要員工,在公司工作,除了要為老闆服務好外,還要和其他同事處理好關係,尤其是袁盎這種重量級員工,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有人給你背後捅刀子。而晁錯恰恰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差,與袁盎水火不容,終於被袁盎找到機會捅了刀子,命喪黃泉,不亦悲乎!

    三.不聽老人言——晁錯自以為是

    在叛亂髮生前十幾天,晁錯的父親曾與晁錯有著一番意味深長的對話。晁父勸說晁錯:“你為何一上臺就挑撥皇帝與諸侯王的關係?現在所有人都在議論你,你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啊!”晁錯回答說:“我這樣做是為了天下,為了劉姓的江山和宗廟能夠安穩!”晁父搖了搖頭:“劉氏一族天下安穩了,可我晁氏一族的末日就要來臨了啊!”不久服毒自盡!

    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對於父親的良藥苦口,晁錯並不以為意,終於在十幾天後,吳楚七國發動叛亂,而他們打的旗號就是“誅晁錯,清君側”,晁父的預言成真了!

    晁錯與漢景帝

    晁錯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依然自以為是,沒有選擇急流勇退,失去了最後逃生的機會,最終被漢景帝冤殺,可憐天下父母心,在這個世上永遠不會害你的只有你的父母,很多時候,父輩們的建議往往是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的,雖說良藥苦口,卻可以讓我們少生病,少走彎路。而晁錯,因為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最終釀成了悲劇!

    四.皇帝是不會犯錯的——漢景帝的陰謀

    因為晁錯的性格和與大臣的矛盾為他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但事實上,最後下命令的人還是漢景帝!可以說,漢景帝是造成這起冤案的罪魁禍首,在他決定誅殺晁錯的背後,漢景帝又隱藏著怎樣的陰謀和顧慮呢?

    1.景帝的幻想——殺晁錯以謝叛軍

    對於七國的叛亂,漢景帝事先是沒有絲毫準備的,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位少年天子慌了神,好在父親文帝臨終前給了他良方,周亞夫被任命為太尉主管平叛事宜。

    叛軍首領吳王劉濞劇照

    袁盎的話使漢景帝有了幻想,他的自私心開始膨脹。對啊!我只要殺了晁錯叛軍便師出無名,我便是正義之師,再說大家都是親戚,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啊!

    2.功高震主——漢景帝的權力慾

    雖然景帝心存幻想,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如此大規模的叛亂絕不是一個人的原因所造成的,諸侯各國只是借個理由罷了!漢景帝會看不出來嗎?我想,他還是看出來了,但他還是殺了晁錯,原因呢?

    漢景帝太瞭解晁錯了!早在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晁錯就陪伴在他的身邊,朝夕相處下,景帝對晁錯的才能太瞭解了。如今,景帝成了皇帝,而晁錯也位列三公,權力與日俱增。但我們不要忘了,封建的皇帝們都是獨裁者!為了權力,他們可以不顧一切!武帝為了權力,執政生涯換了十三任丞相,還發動了巫蠱之禍,而他的父親景帝,又豈會因為一個晁錯而放棄手裡的權力?

    3.權衡利弊——景帝深思熟慮

    景帝決定殺晁錯的開始是袁盎進言,但從袁盎進言到晁錯被殺這中間有十幾天的間隔,晁錯是被景帝欺騙繞道東市,撞上早已等待他的禁軍,直到最後一刻晁錯才知道景帝要殺他。因此,晁錯的死是赤裸裸的謀殺!漢景帝殺死晁錯,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認為殺死晁錯利大於弊才動的手!

    漢景帝劉啟劇照

    其一是大臣的團結問題:景帝需要一批聽話意見統一的大臣,而晁錯的不合群使他遊離於群眾之外,殺晁錯有利於提高中央的團隊凝聚力。

    其二是漢景帝的面子問題:諸侯國們打的旗號是“誅晁錯,清君側”,意思就是晁錯矇蔽了自己才導致的叛亂,如果我不殺晁錯那就意味著我承認自己的錯誤,但皇帝是不會犯錯的!用一個晁錯換回皇帝的面子,值!

    其三是景帝自身的無恥:他只顧自己的顏面而不顧實際問題,片面的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咎於晁錯,讓晁錯來做自己的“背鍋俠”。實際上是景帝強行給自己扯得一片遮羞布,反而把景帝的無恥,冷血,自私和愚蠢表現的淋漓盡致!

    結語:

    晁錯被冤殺的背後是政治暗湧的波動,是朝堂大臣的詭譎,是晁錯自身的性格問題,三者綜合導致晁錯的冤死。正是晁錯的性格缺陷讓他被人揹後捅刀,正是袁盎這樣的小人心理葬送了一位直臣,正是景帝的無恥愚蠢搞出來這場陰謀。而晁錯,只是這場鬥爭下可憐的犧牲品罷了!

  • 5 # 滄海一粟7528

    漢景帝時期,爆發了震驚全國的七國之亂,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來勢洶洶。叛亂者可謂要錢有錢,要兵有兵。反觀中央政權由於要防備北方匈奴,很大一部分兵力被牽制在長城一線。朝廷根本拿不出多少兵力來剿滅叛亂。再加上吳王劉鼻是久經戰陣的老將,沒經歷過戰場歷練的漢景帝一時慌了神。

    這時叛軍打出“清君側”的口號,矛頭直指主張削蕃的晁錯。朝廷內也出現了批判晁錯的聲音,這些人可謂各懷鬼胎,他們有的人確實認為晁錯的削蕃主張有錯,有的則是看不慣晁錯深受景帝信任想趁機除之而後快。

    此時的晁錯可謂犯了眾怒,漢景帝不虧是傑出政治家,他一方面為了團結,甚至是討好朝廷大員,聚集平叛的力量,另一方面為了撥下叛軍的偽裝,第三方面也是為了安撫沒有參與叛亂的藩王。綜合利弊後漢景帝斷然將晁錯腰斬於市,用他的一顆人頭,減輕了朝廷內外壓力。晁錯就這樣成了漢景帝的替罪羊。

    當時的局勢可謂非常兇險,如果不殺晁錯,漢景帝很可能眾判親離,七國之亂很可能變成八國甚至九國十國之亂。

  • 6 # 王義君

    謝謝!劉啟是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幫之孫,文帝劉恆之子。文帝在後元七年(公元前157)病逝,32歲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晁錯胸懷大志,博學多才,能言善辯。曾任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歷任內史、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晁錯主張削吳王封地因遭外戚竇嬰反對,未果。但對楚、趙、膠西三國分別以罪被削,此後楚王削東海郡,趙王削常山郡,膠西王削六縣,晁錯又修改有關律令30章,一時諸侯喧譁,反響強烈。後景帝誤信與晁錯有隙的袁盎、竇嬰蠱惑,冤殺晁錯,後悔莫及。七國之亂平定後,藩王對朝廷的威脅基本得以解除。謝謝!

  • 7 # 中行偃1

    答:《漢書·景帝紀》:二月壬子晦,日有蝕之。諸將破七國,斬首十餘萬級。追斬吳王濞于丹徒。膠西王卬、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闢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皆自殺。

    景帝降詔討伐,不到三個月就取得了勝利?這是七國之亂!哪七個人?

    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有必要一個一個地說:劉濞,漢高祖劉邦之侄,代頃王劉仲之子,西漢諸侯王,“七國之亂”的發起者;劉戊,漢高祖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之孫,楚夷王劉郢客之子;劉遂,漢高祖劉邦之孫,趙幽王劉友之子;劉闢光,漢高祖長子齊悼惠王劉肥之子;劉賢,劉邦孫,齊悼惠王子;劉昂,劉邦孫,齊悼惠王子;劉雄渠,劉邦孫,齊悼惠王子。

    晁錯說他們“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對此我表示異議?!

    第一,他們中沒有一個出五服的。都是高祖的子孫,這個子孫卻是嚴格意義上的子孫。他們就是真反,反的結果不還是漢室江山,只是發展方向、治理手段不同而已。

    第二,鄧公,上書言軍事,謁見漢景帝,說出漢景帝不應殺害晁錯。理由是“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

    我就要問了,天下什麼“士”閉口不言?你怕什麼!

    景帝詔令: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晁錯更改了法令三十條。諸侯譁然,都強烈反對,憎恨晁錯。天下的“士”哪有閉口的?都是反對!包括,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還有丞相申屠嘉、大將軍竇嬰、太常袁盎。

    其實還有一個人,誰?晁錯的爸爸!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

    第三,什麼理由?吳王劉濞幹什麼事呢?他幹了這麼件事,因為他不是自己會鑄錢嘛,他不是自己要產鹽嘛,他不是很有錢嘛,於是他就把這筆錢,抵了老百姓的賦稅,就是他吳國老百姓是不要上稅的,這個上繳給中央政府的稅收,我劉某人給你交了,這是叫收買人心?!,滑天下之大稽!

    你說抓他這個謀反的證據,這個是證據不足的。這等於是無理取鬧!

    也就是說因為你是劉邦的孫子,所以就要消減你的權利,可是,正因為我是劉邦的孫子,劉邦才給我這些封地和權利呀!

    第四,沒完沒了了!劉濞認為,就這麼大點地方,今天削、明天削!不用說削地了,就是收點錢,誰都不願意給!今天砍幾個縣、明天奪幾個郡……還讓不讓人活了!

    不久,漢景帝降詔削奪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詔令傳到吳國,吳王劉濞立即謀殺了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

    理由非常清楚“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腰斬晁錯於東市。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參加叛亂的七國,除儲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

    這是叛亂嗎?七個國家的叛亂,不到三個月就平了?怎麼那麼厲害!既然這麼厲害,行!去和匈奴人較量吧……看你是不是三個月就能平了匈奴?千萬別讓匈奴人給你平了,趙王劉遂一削,看看匈奴人怎麼收拾你吧!

  • 8 # 南朝居士

    很簡單,為了破局而已,

    吳楚七國之亂打的旗號是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

    清君側,現在看他就是造反,後世的安史之亂、郭威造反、朱棣造反,都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實行的,

    但是,清君側這個口號比較正義,在古代,並不等同造反,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奸臣。

    《公羊傳·定公十三年》:“此逐君側之惡人。”

    唐·李商隱《有感》詩:“古有清君側,今非乏老成。”

    《新唐書·仇士良傳》:“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若變起,足下以一軍敵彼二軍,保護聖主,復大權,清君側,肅宮廷,指揮若定,不世之業也。——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

    吳楚七國之亂打著“清君側”的口號造反,老百姓並不清楚實際情況,皇帝就顯得很被動了,

    這時候,如果漢景帝把晁錯殺了,馬上就破解了劉濞的陰謀,“你說晁錯是奸臣,想發兵殺晁錯,現在晁錯死了,你如果繼續起兵,那就是造反了”,這樣很容易讓劉濞等人進退失據。

    當劉濞等人繼續進軍,那就是標準的造反了,皇帝就可以祭起平叛大旗,名正言順的發兵了。

    至於說,晁錯冤不冤枉,有什麼冤枉的呢?他本身的定位就是酷吏,皇帝的鷹犬爪牙,跟張湯、來俊臣一樣,替皇帝幹黑活的。晁錯本身就是替皇帝削藩、逼反諸侯王的,

  • 9 # 銘豪談史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晁錯被冤殺,確是事實。既然是冤殺,那也是有不得己的苦衷,景帝實屬無奈之舉。一個全心實意為國家謀劃長遠安定平穩的肱股重臣,迫於多方原因及壓力,不得己忍心殺之。那一刻,景帝的心定是肝腸寸斷,撒心裂肺,要知道,晁錯不光是柱臣,還是自己的老師啊!

    那麼又有哪些壓力及原因呢?

    1.“削藩令”的提出過於冒失激進,使得在準備不足時,就開始執行,註定是無疾而終。

    本身想法是好的,是想透過這一政策,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管理,削減藩王封地,從而削弱地方威脅,保證國家安全。

    但實施過程中,卻是武斷決定,立即削減六七國的郡縣。有點大刀闊斧,過於冒失。這樣做的結果,首先在諸候王心中就會有想法,特別是心生異志,卻一直按兵不動的藩王。認為朝廷是否瞧出端倪,從而引起恐慌不安。

    再者大面積進行,畢竟危險性大。如果朝廷以點代面,嘗試性的進行試探。或許結局就不一樣。即便是反叛,朝廷也能輕鬆擊之。可這到好,一削就是多國,把結果看的太樂觀,從而招來七國之亂。

    2.削藩令的實施名不正,言不順,反給叛亂落下個“清君側”的口實。突然間的執行,難免讓人誤以為景帝容不下藩王。畢竟分封土地是從高祖開始的,意在劉姓子弟同心協力治理地方,共保中央穩定。

    也就說,削藩令是光有想法,沒有應對安撫政策,說明考慮不全面。亳無徵兆的詔令削其封地,是欠缺考慮,令人不信服。

    正如晁錯所說,地方一旦強大,不削也反,削了也是反,與其這樣,快刀斬亂麻,早削早了事。道理是這樣。但這也有個時機因素。牽一髮動全身,過於急躁。

    在說別人沒反,你這一舉動是逼迫別人,也斷了自己的後路,有點不明智。自古做事,講究個出師有名,捉賊見贓。而這冒冒然的,反而隱朝廷不義!

    3.“削藩令”除了景帝,沒人認同與支援,得不到朝臣響應。這和晁錯性格有關,為人過於剛直武斷,心胸不夠通達。不僅和文臣諫臣不和,也和武將難以相處。像周勃,竇嬰,袁盎等均與他心有隔閡。而這些人又是國家,文景仰仗之臣。

    於是在好的方案,沒有他人的鼎力擁護,群臣都反對的話,也難進行。也就成了他與景帝間的雙簧戲。於是聲勢浩大的反軍步步緊逼,朝廷眾人君臣卻並不同心,離心離德。晁錯進言景帝親自統兵平叛,自己坐鎮長安。這也是無奈之舉。

    結果又被群臣彈劾:不顧皇上安危,陷皇上於險境中,實乃不忠不仁之臣。請求景帝處死。可想晁錯的為人不怎樣,過於一板一眼,而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平時待人處事定是刻板不圓才導致眾人排斥反對。

    然而天下不是景帝一人的,做事是需要眾志成城的。把自身置於風口浪尖,也就難免不被淹滅了。

    4.除了國內叛亂,還有外族的虎視耽耽。景帝如何也想不到,詔令一下,一石激起千層浪,盡會有如此大的反應。本來高帝以來的漢朝百廢待興,安民養息,正是不想戰爭給國家帶來更重的拖累。對待匈奴上,能忍則忍,能和就和,就算委屈些賠些錢財,至少也換來國家的安寧,也有足夠的時間發展徑濟,強國富民。

    而叛亂一起,七國又與匈奴串通一氣,匈奴人也正想坐山觀虎鬥,伺機而待,準備撈些好處。

    面對兇狠殘暴的匈奴兵,以及氣焰正旺的叛軍們。此刻的景帝定是寢食難安,憂心忡忡,想想大好河山要是毀在己手,實是千古罪人。

    景帝思慮再三,果斷決定,斬殺晁錯。理由如下:

    1.斬殺晁錯,可以撇開“清君側”的嫌疑,讓自己在輿論上佔據主動,贏得民心。叛軍不是打著這一旗號嗎!現在斬之,你們如果還不退兵,就能心無旁鶩的按謀反待之。

    2.封住群臣之口。表明自身確實受晁錯矇蔽,做下了錯誤決定。也能使君臣一心,共拒危難。在人心形勢上,也都能更利於自己。

    3.對外表明態度。讓叛軍和匈奴看到朝廷罷斗的真心。不是不敢決一死戰,而是考慮到黎民姓的安危,不願開戰。同時也是告之,朝廷無懼反叛,早有準備。

    4.景帝自身也意識到削藩令的時機不對,不能一意孤行,只能順應民心。待叛亂平之,以後緩緩圖之。也認識到自己在這事件中,所犯下的錯誤。

    結尾:晁錯說白了就是政治犧牲品。妄想憑自身才學,乃至一己之力,來改變朝廷存有的弊端,這本身是天方夜譚,不可靠的事。更何況這事是牽扯他的利益,又是藩王身份。俗語講,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只要動了別人利益的事,定要小心謹慎,周密佈局規劃。而草率行事,也把自身置於眾矢之地,萬劫不復。

    本篇結束!

  • 10 # 滄浪水清纓濁足

    晁錯主張削藩,並全力推進削藩,其所作所為是符合國家利益,也符合景帝內心需求的,但晁錯最終卻因削藩而被腰斬於市,其背後有著怎樣的政治權謀呢?

    1、晁錯冤死與其性格缺陷有關

    晁錯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在文帝時就嶄露頭角,因多次上書建言治國方略受文帝賞識,後被安排在太子府當差,輔佐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後來劉啟登基做了皇帝,更加器重晁錯,對他的建議言聽計從。晁錯雖然智商較高,但其情商不高,為人處世過於死心眼,刻薄不近人情,雖然在皇帝那裡很受重視,但跟同事關係並不是太好,甚至對自己的父親也有點不近人情。晁錯建議削藩,各路諸侯群起而攻之,晁錯父親得到訊息後特意從老家趕來,指責他將晁氏家族置於危險境地,苦求晁錯撤回削藩建議,晁錯沒有聽從父親的哀求,一心推進削藩,其父不堪忍受可能到來的滅門之禍,終含恨服毒自殺。有理由猜測,景帝最終下達誅殺晁錯的命令,是與很多官員在背後推波助瀾有很大關係。

    2、晁錯冤死與其決策失誤有關

    晁錯決策失誤有三:

    失誤一:沒能爭取朝廷大多數人的支援。晁錯認為只要能得到皇帝的支援就可以順利推動削藩,於是他不顧朝廷多數人的反對利用景帝對他的信任強行推動削藩,這麼做造成的一個結果是政策雖然透過,但落實的過程會大打折扣。

    失誤二:急功近利。由於在執行削藩的過程中操作過猛,諸侯強烈反彈,以至於各諸侯王迅速形成了統一聯盟,大大增加了削藩的難度。如果在執行削藩的過程中從長計議,對諸侯國進行各個擊破,那麼朝廷的形勢就會主動的多。

    失誤三:缺乏後續對策。晁錯主張削藩從根本上說是對的,但是他對形勢的估計出現了偏差,以至於七國之亂髮生時沒有很好的應對之策。更要命的是,他既然向景帝提出了一個非常可笑的建議:在前方勝負未知的情況下建議景帝親自出徵平叛,而晁錯自己縮在京城看家。晁錯的這條建議錯就錯在沒擺正自己的位置還把皇帝放在架子上烤,景帝怎麼可能不對其失望。

    晁錯的這三條失誤使他的削藩政策走進了死衚衕,也為自己的後患埋下了伏筆。

    3、晁錯冤死與景帝的妥協自保有關

    削藩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大漢江山,現在卻鬧得江山不穩,一發不可收拾。事情鬧到這一步是景帝始料不及的,七路諸侯現在正虎視眈眈的朝自己行進,這個時候晁錯卻建議皇帝自己披掛上陣,景帝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犧牲皇帝的安全去成全一個大臣的失敗計策。諸侯不是要“誅晁錯,清君側”嗎?只要七國之亂能平定,萬不得已的時候也只能犧牲晁錯了,畢竟造成這個局面的始作俑者是他,他應該負起這個責任。

    4、晁錯冤死與袁盎的挑撥離間有關

    晁錯與袁盎素有過節,晁錯曾經調查過袁盎的受賄案件,差點判了袁盎死刑,故袁盎對晁錯恨之入骨。在七國之亂爆發之時,晁錯又想借袁盎跟吳王的關係,除掉這個眼中釘。袁盎得到訊息後驚恐萬分,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在竇嬰的幫助下,進宮面聖,向景帝陳述解決七國之亂的辦法,指出吳王劉濞並非真心謀反,只是晁錯妖言惑眾,吳王被逼無奈才出兵反叛,如今只要恢復吳國封地並且斬殺晁錯,吳國自然退兵,七國之亂也就迎刃而解了。晁錯的一番話使本就猶豫不決的景帝最終決定棄卒保車,壓死晁錯的最後一根稻草落下了,不久晁錯被腰斬於市。

    總結:

    晁錯才華橫溢,忠君愛國,然其本性刻薄寡情,未聞其友愛親友以強基固本,只見其繫命運於景帝一線。七國之亂起,不求捨身平亂以安社稷,卻謀憑藉國亂以報私仇;不思良策解難以排主上之憂,卻冀皇帝犯險以失君上之望。懸命之線崩,立身之基陷,身墜人亡,亦在情理之中。“德不孤,必有鄰”,以晁錯之大忠偉才,卻落個眾叛親離、身死名沒,“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說的就是晁錯吧。

  • 11 # 大好歷史

    提到漢景帝,我們通常會想到“文景之治”,將漢文帝與漢景帝並提,然而事實上漢景帝與漢文帝區別是很大的。

    “諸呂之亂”後,平叛的功臣們,在漢高祖嫡系子孫中選擇了一個封地最偏遠、性子最溫和、勢力最弱小的代王繼承大統,可以說漢文帝的皇位是撿來的。

    當然也有陰謀論說漢文帝是一個非常腹黑的人,為了當上皇帝,殺了代王妃(呂姓)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但這個觀點我不認同,看人要看其一生,不能看一時。縱觀漢文帝一生,確實是一個勤儉愛民的好皇帝,臣子也能善終,也難怪海剛峰如此崇拜漢文帝。

    雖說“文景之治”一脈相承,但是漢景帝與漢文帝的仁愛不同,漢景帝是一個極其腹黑的人,我認為這傳承自他的母親竇太后。

    “七國之亂”源自晁錯的“削藩策”,漢初同姓王們的封地都跨郡連州,勢力非常龐大。以一道“削藩策”就想剝奪諸王的封地,是異想天開的事情。其實漢景帝在削藩計劃執行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諸王叛亂的準備,削藩也是先撿軟柿子捏。只是他沒有想到吳王劉濞,已經七十歲了,還要帶頭謀反,其實應該想到,畢竟有殺子之仇在前,抱僥倖心理而已。也沒有想到反抗的諸侯國會聯合那麼大的勢力。

    面對來勢洶洶的的諸侯軍隊,漢景帝慌了。雖說是九五之尊,但畢竟是長於深宮婦人之手。諸侯王們也壞,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名頭。這時的漢景帝彷彿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將晁錯作為替罪羊殺死,以期能夠跟諸侯王們達成諒解。然而,諸侯王們不是高祖子孫,就是高祖兄弟的子孫,誰都有資格坐那個位子,誰又不想坐那個位子。

    在戰爭面前,在皇位面前,還有誰能記得起被冤殺晁錯呢?

  • 12 # 文海墨韻

    漢景帝殺晁錯全因《削蕃策》引起皇室動盪,加之政敵袁盎、竇嬰的"火上澆油,結果被漢景帝腰斬於市,終平眾怒。

    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對晁錯評價:“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可見晁錯之死是自己找死。

    漢景帝殺晁錯只能說是晁錯咎由自取,晁錯雖是忠臣,但無能力力挽狂瀾,又不能審時度勢,捅了婁子卻沒有解決的能力,且昏招連出,先是慫恿漢景帝親征自己留守,這完全是把自己當成了儲君和宰相,之後又以權謀私,這樣的人漢景帝殺他不為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婷和姐妹一起做客惠若琪家中,幾人一起吃美食曬合照,算是迴應了此前的不和言論嗎?